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

时间:2023-02-22 18:48: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学概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旅游学概论

第1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旅游学概论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石丽璠(1980- ),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民俗旅游。(广西 桂林 54100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31-01

一、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实践教学是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应用知识、掌握技能、获得新知识等教育目标的教学形式,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以往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存在一定误区,认为实践教学就是职业技能培训,不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将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实训和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而实践教学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此。

实践教学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涉及课堂教学及其以外的学生活动内容,因此,笔者近来以课程实践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关注具体课程在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形式。所谓课程实践,可以理解为是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设定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目的和预期效果,为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开展的包括课堂内以及课堂外的各种实践教学活动。课程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升华和检验,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的形成。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以“旅游学概论”课程为例

实践教学改革同样适用于一些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比如,“旅游学概论”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也是主干核心课程之一。这门课程概念较多、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时提不起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较高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改革,在以往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可考虑以下方式:

1.采用小组讨论。“旅游学概论”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重点、难点问题,学生被动地学习不容易把握,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具体又可细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进入全班讨论阶段,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阐述自己小组的主要观点。这种类型主要针对一些学生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当堂解决的问题,比如,在讲旅行社章节时,给学生播放一段“江苏各旅行社暂停赴泰游业务”新闻视频资料,要求学生讨论:该新闻内容与哪几个专业知识点有密切关系?哪些是前面章节所学的知识,哪些是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最后进行总结归纳。二是教师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到课堂上全班集中讨论。这种类型适合一些学生无法马上解决,需要查找课外资料的问题。

2.采用小组竞赛。在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能够赋予学生压力和动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潜能,因而,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竞赛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如在学习旅游资源的分类这部分内容时,将全班分为三组,每组推选两名学生代表(合计六名)参加两轮比赛。每轮比赛将黑板分为均等三大块,要求上台的学生代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大家熟悉的各种旅游资源,第一轮书写自然旅游资源,第二轮书写人文旅游资源,最后以写出最多旅游资源(要求不重复且正确)的小组获胜。比赛前预留一定时间给学生代表在台下准备,本组同学都可以为其提供资料,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从推行三年的情况看,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3.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教学安排在课堂之外。组织学生到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或其他旅游企业单位参观,进行专业认知实践教学,并邀请旅游业界人士与学生直接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书本理论知识。教师在讲授饭店的等级及其评定部分内容时,学生仅学习书本理论不容易区分各种等级的饭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饭店,由部门经理带领学生参观整个饭店并进行介绍。通过参观学生对不同饭店情况基本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分和对比,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

4.安排学生实地调查。本门课程虽然属于基础理论课程,但课程中的许多内容都和现实问题息息相关。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到学以致用,应安排一定的调研活动。比如,讲到旅游者章节内容时,单纯分析影响旅游需求的客观和主观因素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实践价值也大打折扣,可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份调查大学生寒暑假出游动机和需求特点的问卷,对本校及其周边院校学生进行调查,将收集到的资料筛选、整合、总结,最后形成书面报告。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旅游科学研究能力,学生在掌握有关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科研方法后可以到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地进行各种类型的调研。

三、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保障

1.完善实践教学政策。笔者所任教的学院于2009年明确提出以实践性教学为中心开展各项教学的工作思路,并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学院每年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师技能大赛,评选出“教学能手”给予大力奖励。比赛当中一个重要评分标准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此外学院为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10年专门设立了学期实践教学专项课题立项项目并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其中包括18项课程改革微型项目,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对具体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亦能进一步促进课程教学。

2.确立评价体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要取得成效,还有赖于各种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这里主要讨论学生评价体系和教师评价体系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重视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不仅将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同时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行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团队合作精神、综合实践能力纳入考核的范围,使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建立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结合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教师要坚持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将学生评价、同事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使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3.形成教学团队。“旅游学概论”课程已被学院列为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建设,课程的特色之一就是整个教师团队由课程负责人和相关课程的主讲教师组成。由于各个章节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许多基础知识在今后相关课程中同样涉及,包括“旅游开发与规划”“饭店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因此可以将本门课程各章节进行分解。比如“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主讲教师专门负责“旅游学概论”课程当中旅游市场一章,同时组织有关课程实践活动,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同一知识点在本科教育期间被重复讲述。教师团队中各位老师相互听课评课,进行专业上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4.建立实践基地。为了充分开展课程实践教学,与各旅游企事业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是极其必要的。学院近几年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与桂林中国国际旅行社、桂林青年旅行社、桂林桂山大酒店、桂林大正温泉度假酒店等多家旅游企业单位签订建立实践基地的合作协议,协议中明确提出经过旅游企业单位同意,学院将不定期安排在校生到企业单位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同时与桂林喜来登饭店、香格里拉饭店等著名国际连锁饭店,桂林九马画山峡谷漂流景区、桂林盐马古道旅游区等多个景区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为学生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了场所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钟启泉,汪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

关键词:衔接;延伸;架构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入门概论性课程,也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几乎所有的旅游相关专业都开设这一课程,取用的名称也多不同,如有《旅游学概论》、《旅游概论》、《旅游学导论》、《旅游学基础》等。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旅游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然而,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正是由于其基础性地位,导致该课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频繁的与后续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或理论发生交叉、冲突,教师在教学中深感这一问题的困扰,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中多未有体会,但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却逐渐显现出来,并且随着专业课程科目的增加,这种交叉和冲突现象会越来越突出。这种现象和问题,迫使笔者探究解决之道,并最终付诸于文字,以期与同行交流切磋。

一、衔接与延伸式教学架构思维的提出

《旅游学概论》使用的教材,目前多以李天元主编的第六版《旅游学概论》为主。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围绕着旅游活动、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的相关特征及基本规律展开。该专业的后续课程,实际也多是围绕着以上内容展开,是以上内容的深化和细化。知识内容上的延续与递进,不仅仅是逻辑的需要,更为该专业学生学习扎实的知识所必需。但是,这种延续与递进,就为该课程与后续课程知识内容上的衔接与延伸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显然,如果处理不好这种衔接与延伸,势必然造成知识内容上的重复,造成学生重复性的学习。这种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仅是教学的失败。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的理论框架就未真正建立,如此以来,该专业理论框架体系的建立则将更加举步维坚。知识内容的重复和理论框架体系的混乱,可能会导致某些学生甚至怀疑这个专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鉴于此,笔者认为做好该课程与其他后续课程知识内容上的衔接与延伸,并探索出与之相符的衔接与延伸式教学方法,已成为必须和当务之急。

二、衔接与延伸式教学内容的架构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核心与基础的《旅游学概论》课程,内容上的衔接和延伸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或者说,该课程衔接与延伸教学内容的架构主要从两点入手。一是,从专业宏观角度,从专业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大背景角度而言,要做好内容上衔接与延伸的架构。这一种架构,我们称之为外部衔接与延伸,或称为外延上的衔接与延伸。

该课程涉及到的大的学科知识内容是极广泛的,大致涉及到:管理学、经营学、经济学、营销学、资源学、地理学、文化学、产业学、策划学、规划学、设计、服务学、法律法规、心理学、美学、统计学、财务学、会计学、公共关系学、商务谈判、环境学、历史学等等学科内容。与以上学科知识内容衔接延伸架构的原则,就是要把握好以下这些关系:总括与分支、宏观与微观、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也就是说,旅游学概论中所涉及到的旅游历史、旅游资源、旅游规划、旅游交通、旅游管理、旅游经营、旅游文化、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环境等等方面的各个知识内容,隶属于相应的大背景知识,或者说只是所属领域的分支。如旅游历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旅游资源是资源学的一个分支;旅游文化是文化学的一个分支;旅游规划是规划学的一个分支等等。

我们以旅游历史、旅游管理经营为例,再做进一步说明:学习旅游历史,首先应尽可能的掌握或通读中外历史,然后再将旅游历史放入历史长河中,进行专门性系统性学习。同样,学习旅游管理与经营,应首先将管理学经营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然后再去学习旅游管理与经营的专门知识体系。旅游历史与历史学、旅游管理经营与管理经营学,虽然分属于不同的课程科目,但在知识体系上是属于与被属于的关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种关系,就是一种天然的衔接和延伸,是任何人都无法将之割裂的一种衔接关系。历史学是旅游历史的基础,旅游历史必须在历史学浩瀚的材料中剪辑编撰。管理经营学不仅是旅游管理经营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市场管理、文化事业管理等等管理知识领域的基础。管理经营的原理、方法、原则、理论核心等等内容,是旅游管理经营知识的源头,它们支撑着旅游管理经营知识体系框架的建立,也规定和左右着旅游管理经营理论框架体系发展的方向。

按照上述思路推导下去,我们容易得到这样一个共识:我们仅学括性的宏观知识就已够用,再学习与其衔接的分支知识似乎成为多余。这种“共识”显然是片面的,在此,我们仍旧以旅游历史、旅游管理经营为例,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应当看到,旅游历史、旅游管理经营,虽然与历史学、管理经营学有天然的衔接,但也是历史学、管理经营学的延伸。衔接与延伸是齐头并进的,旅游历史是历史学的延伸,但与历史学又不相同或大不相同。旅游历史是研究旅游、总结旅游的专门化的历史。旅游管理与经营与之类似,是研究旅游管理、旅游经营的专门性知识,是适合旅游管理、旅游经营的专门性知识的集合。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如果只学习历史学、管理经营学,不学习旅游历史、旅游管理经营方面的知识,或者说用历史学与管理经营学课程分别替代旅游历史与旅游管理经营课程,后果是严重的。倘若将这种观点推导下去,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或者管理学专业的学生,不用再学习旅游历史、旅游管理方面的专门知识就可以精通了。反过来也一样,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只要学习了旅游历史、旅游管理,就可以达到历史学、管理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了。

从专业微观角度,做好《旅游学概论》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与延伸,是做好该课程衔接与延伸教学内容上架构的另一个切入点,这一种架构,我们称之为内部衔接与延伸,或称为内涵上的衔接与延伸。

《旅游学概论》内涵上的衔接与延伸,主要指该课程知识内容与后续课程知识内容上的衔接程度。以旅游资源、旅游文化、旅游规划为例,这些知识内容在《旅游学概论》课程讲解中都会涉及到,在后续课程《旅游资源学》《旅游文化学》《旅游规划学》等相关课程中,同样还会作专门讲解。在《旅游学概论》课程中,对这些知识内容作哪些讲解、哪些重点讲、哪些略讲、哪些不讲等等,必须要与相关的后续课程做好衔接和延伸。否则,在《旅游学概论》中多讲了,就必然造成其他相关后续课程讲解中的重复。若是少讲了,其他相关后续课程讲解中就容易出现理解偏差或无法正确理解的可能。

三、衔接与延伸式教学方法的架构

对于《旅游学概论》课程外部或外延上衔接与延伸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有必要采取如下教学架构方法寻求解决。一是,局部调整法,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专业培养方案,旅游管理专业也不例外。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通常将《旅游学概论》课程放在大学新生入学第一学期讲授。这虽然凸显了这一课程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但从衔接与延伸的角度来看,实际上这种安排并不十分完美。从该课程外延上的衔接与延伸角度来看,实际上,管理学、美学、文化学、资源学、经营学等等相关课程,应作为该专业的先行课程,或作为该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是极有必要的。也就是说,将这些课程放在《旅游学概论》课程讲授之前进行讲解十分必要。

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不同,专业培养方案也不尽相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也是随着学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专业名称虽然相同,但所设置的专业课程、基础课程却有一定差异或差异较大。有些学校可能会设置管理学、美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的学校可能将文化学或文化资源学作为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一点毫无疑问,限于学生学习时间,无论哪种学校,都不可能将管理学、经营学、文化学、资源学、美学、规划学等等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全部列入学生培养方案中,只能将其一种或几种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纳入到培养方案中。对于纳入到该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基础课(如众多学校通常都将管理学纳入到专业培养方案中),应放在第一学期讲授,应放在《旅游学概论》讲授之前先行讲授。

对于无法或没有纳入到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又与《旅游学概论》课程具有天然衔接性的课程,就需要教师采取简介讲授法去衔接与延伸,这就是《旅游学概论》课程外部或外延上衔接与延伸教学架构的第二个方法。以历史学和《旅游学概论》中的旅游历史为例,可以较充分说明这种方法。旅游历史的学习,必须要结合旅游发生发展的大背景来讲解,如结合经济、军事、文化、交通、人口、地理位置等等进行讲解。而这些知识内容,是历史学的内容体系。如果让学生通读历史,或者教师通讲历史,这都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除了布置课余时间大量阅读外,最有效的办法应是教师首先对中外历史作最简化的简要介绍,只要做到让学生掌握了历史大背景、串联起历史大线索、回忆起历史大事件,这就基本达到再讲解旅游历史的要求了。

教学是双向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以学生能动的掌握和实践利用为最终目的。因此,让学生自主进行衔接与延伸的锻炼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旅游学概论》课程外部或外延上衔接与延伸教学架构的第三个方法:自主式衔接法。以交通学和旅游交通为例,教师可只讲授旅游交通方法的知识内容,对于交通法规、交通线路、交通布局、交通管理、交通工具、交通文化等等知识内容,教师既不作专门讲授,也不进行提纲式简要介绍,可作为作业或作为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理解、自主总结,并最终与旅游交通进行知识上的衔接与延伸,厘清交通与旅游交通知识上衔接与延伸的关系。为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可选取合适时间,对学生进行测试、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自主衔接延伸的效果,当然这也是对学生能力培养和锻炼的有效方法之一。

第3篇

海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大纲

海南医学院

《护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临床检验学》考试大纲

《生理学》考试大纲

《药物分析》考试大纲

《诊断学》(物理诊断)考试大纲

《病理学》考试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琼州学院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数据库》考试大纲

《专业基础英语》考试大纲

《英语写作与翻译》考试大纲

海口经济学院

《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数据库》考试大纲

《国际贸易理论》考试大纲

《微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三亚学院

《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工程管理专业)

《工程材料》考试大纲

《基础会计》考试大纲

《财务会计》考试大纲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旅游管理专业)

公共考试科目

《英语》考试大纲

第4篇

【关键词】任务导向 授课形式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39-01

一、研究背景

任务导向源于任务驱动,它强调任务的导向和调控作用,目前任务导向已运用于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作为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动力系统,将任务作为学习的桥梁,驱动学生完成任务,而达到学习的目的。该方法目前已运用于广大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有显著效果。

旅游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而建立的一个新型学科。以培养适应新形势旅游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一线服务与管理类专门人才,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基础,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旅游管理专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较高,但是目前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方法和授课形式上,主要以理论讲述为主,教学形式主要为“以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尤其是像《旅游学概论》这种专业课,对理论满堂灌的现象较多。而《旅游学概论》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其他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二、文献综述

目前任务导向已经应用于课堂教学,例如兰汉金(2012)年将任务导向型的授课形式,应用于《英语翻译》课程,结论显示,通过任务导向型的讲授过程,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不仅大大提高了授课质量,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但是,目前任务导向型的授课形式,在我国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较少。在具体课程的分析研究中,主要集中在英语翻译、营销策划等课程,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任务导向型学术研究的空白,健全任务导向型教学的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研究的基本思路为:首先以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为例,调查分析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类型分布,即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各自所占的比例,并调查学生对目前教学现况的满意度及对任务导向型授课形式的了解程度;其次,根据文献资料及学生现况讨论任务导向型授课形式在《旅游学概论》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最重要的是结合课程教学大纲探索任务导向型授课形式在《旅游学概论》课程中实施的具体方案,包括明确教学重点,构建任务导向型授课形式和考核体系;最后验证任务导向型授课形式在《旅游学概论》课程中应用的可行度及效果。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本课题开展之前,先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的学习类型、学生对目前教学现况的满意度、对任务导向型授课形式的了解程度,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和归纳,从而确定任务导向型授课形式在《旅游学概论》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课题开展过程中,利用访谈式的定性方法和问卷调查的定量方法,分析学生对任务导向型授课方式的满意程度,在通过对比授课班级实施任务导向型授课形式的章节成绩和未实施任务导向型授课形式的章节成绩,验证授课方法改革的实际效果。

四、结论及建议

学术上目前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较多,但是针对具体授课形式的研究较少,研究结果表明,任务导向型授课形式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有利于教师授课质量的提高,此项研究推动了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授课形式的改革,并以此推进教学方法的整体建设;并且该研究史针对任务导向型的授课形式的研究,弥补了学术研究中授课形式主要针对市场营销等课程的研究的缺失。独立学院这种办学形式已经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因此对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学方法的探索有利于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从而有利于提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整体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独立学院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组. 认清应用型本科教育特点把握独立学院教学方法改革走向.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第5期:109-12.

[2]张程薇. 独立学院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探讨. 科教导刊. 2010;11期.

[3]曾芳芳, 何薇, 朱朝枝. 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课程建设与教材研究.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第1期:85-7.

[4]兰汉金. 高职高专任务导向型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之探讨[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5]王洁娟, 张燕杰. 论独立学院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 成功(教育). 2008;07期.

[6]李广凤,武云斐. 试论信息技术与英语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的整合[J]. 课程・教材・教法,2007,(8).

第5篇

(一)中国-东盟旅游合作的必然要求

中国旅游业是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作为涉外性较强的行业,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出入境旅游从业人员,需要既精通旅游专业知识和中国旅游文化,又通晓外语、熟悉外国文化、了解国际旅游市场运行规则,这就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显得非常迫切。东盟作为一个政治和经济联盟,各国语言不尽相同,为了彼此联系的畅通,加之东盟多个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文莱、菲律宾等)受英国和美国殖民历史的影响,东盟内部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英语使用非常普及。广西毗邻东盟,和东盟国家旅游交流密切。2013年,广西共接待入境过夜游客281.74万人次,除了港澳台地区客源外,以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为主的东盟国家已成为广西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为了进一步促进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尤其是东盟视野,具备国际竞争力和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旅游专业人才。

(二)旅游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深入发展,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旅游交流也日益密切,广西一些有实力的旅游社也开始实施东盟战略,积极开发涉及东盟国家的旅游产品;广西一些高端酒店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东盟客人。这些旅游企业在进行招聘时,对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看重毕业生是否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外,对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国际业务洽谈,熟悉东盟各国货币、旅游法规、风土习俗,并具备与东盟各国驻南宁领事馆打交道、在国外迅速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优秀人才尤其看重。双语教学可以有效避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和外语教学的脱节,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娴熟运用英语处理旅游业务中出现的问题,满足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

二、关于双语教学理念内涵的界定

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即学习者的母语和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进行授课的教育理念。双语教学是实现双语教育的一种教学手段。当今世界,在许多有二元文化或多元文化国家或地区的学校,根据本国或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开展了双语教学。不同国家或地区双语教学的目的很不一样。第一种是以美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单一官方语言国家,由于其接收大量的外国移民,外国移民与本国居民的相互碰撞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政府非常重视双语教学,积极使外国移民及其后代融入到当地社会中来。第二种是以加拿大、比利时为代表的双(多)官方语言国家,为了使本国不同族群居民能够相互沟通,和睦相处,形成一个具有合力的命运共同体,这些国家政府倡导不同族群居民学习本国其他族群居民语言,并通过在学校开展双(多)语教学实现其目标。第三种是以印度、新加坡为代表的有被殖民历史的国家,这些国家受殖民历史影响巨大,同时也为了通过学习宗主国的语言在经济贸易全球化中占得先机,因此政府通过双语教学培养了大量国际化人才。中国双语教学起步较晚,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对外交往的日益密切,双语教学的课程越来越多。开展双语教学比较广泛的是在高校,实施双语教学最直接、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在高等院校旅游学科领域内,开展双语教学意味着教师通过使用汉语和英语教授旅游专业相关课程,使学生获得用英语来表达旅游学科专业知识、进行专业方面相互交流的能力。

三、广西高校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实施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方面

教师的能力对旅游管理双语教学的实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广西高校,既具备完善的旅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战经验,又通晓英文和东盟国家概况的老师少之又少。在承担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中,除了少数出国留学人员和本科专业是英语专业的教师外,大部分双语教师的外语水平还不能完全胜任双语教学的要求。在师资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有些区内高校为了达到教育部的教学评价标准,匆忙开设双语教学课程,而有些教师因为双语教学计算工作量系数比较高或更易获得出国深造机会,在不考虑自身能力的条件下承担双语教学课程,这不仅会使旅游学科双语教学的课程变成旅游专业词汇翻译课,还可能因教师教学效果不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教材方面

中国的旅游学科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教材体系还不尽成熟,引进的旅游管理专业英文原版教材较少,并集中在《旅游学概论》和《旅游市场营销》等少数课程。这就要求旅游管理双语课程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多搜集原版教材和相关报刊文章和网络资源,结合东盟国家旅游业概况,自编讲义供教学使用。但由于自编讲义工作量大,负担重,并且没有相应的补偿机制,教师的编写热情普遍不高。

(三)学生方面

旅游学科双语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无法达到双语教学要求的英文基本水平,使得教师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很大程度上也打击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同时也违背了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初衷。建议从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开始,每学期适当选择一门旅游学科专业课程安排双语教学,此时学生已对旅游学科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而且英语水平普遍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英语词汇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四、广西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的双语教学应对策略和措施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更新师资知识结构

既精通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知识,又有很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是成功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广西各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应积极邀请国内旅游管理双语教学专家定期开展学科双语教学学术讲座。选派优秀双语教师到国外,尤其是东南亚旅游业发达、旅游教育成熟的国家进修;培养英语专业出身教师通过攻读旅游学科的更高学位成为复合型专业教师;对现有旅游专业双语教学教师进行语言再培训等,都是有效提升双语教师素质和能力的途径。同时,各高校应建立开放、动态的教师用人机制,加强高校与旅游企业之间的互动,如聘请旅游企业高管人员和旅行社资深外语导游、领队给学生开课,也可鼓励高校双语教师到涉外旅行社、涉外酒店,开展观摩、调研或实习,这样的师资开展的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接受书本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第一手的实践知识。

(二)引进难易适中的国外原版教材,编制实用的自用教材,注意消化吸收

旅游学科的双语教学大力提倡使用难易适中的国外原版教材或影印版教材,使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学习前沿旅游学科专业知识。同时,应根据学生实际的语言水平和专业知识认知水平,对原版教材进行再加工,如将核心和抽象概念摘选出来进行中文解释,减轻教材在语言层面对学生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广西各兄弟院校可以进行合作,由区内优秀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师,通过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国外图书电子资源、东盟各国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电子资源、旅游论文数据库、维基百科等),撰写结合东盟旅游介绍的实用教材,使学生了解到东盟旅游市场最新动态和东盟主要国家旅游业发展趋势,培养出符合广西实际的国际化旅游人才。如在讲授《旅游学概论》这门课时,笔者选用英国作者J.ChristopherHolloway的“TheBusinessofTourism”作为基本教材,但在讲解案例时,补充大量涉及东盟国家旅游业的案例。如在讲解廉价航空的兴起时,除了谈到总部在爱尔兰的欧洲最大廉价航空公司瑞安航空(Ryanair)外,也重点提及总部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亚洲第一家廉价航空亚洲航空(AirAsia)的发展历程。

(三)确定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有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是“浸入型双语教学”(“Immersionbilingualteach-ing”),即完全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的教学模式。第二种是“保持型双语教学”(“Maintenancebilingualteaching”),即在使用母语的同时也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的教学模式。第三种是“过渡型双语教学”(“Transitionalbilingualteaching”),即允许教师和学生在双语教学的开始阶段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逐步过渡到仅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的教学模式。通过前期大学英语和旅游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并掌握了一定量的旅游英语专业词汇。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借助母语进行学习到借助母语以外的语言学习的过渡,旅游管理课程双语教学宜采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在课程初期主要使用母语,使学生在专业知识上有所准备,同时避免英语水平滞后的同学产生学习恐惧症,然后在中间阶段逐步加大英语授课的比例,最终过渡到仅使用英语授课。

(四)合理选择和安排课程

为了使旅游管理双语教学不流于形式,要科学设置双语教学课程,并制定出整体框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学时安排等。根据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性质,可将双语课程定在以下三类。一是专业基础课,如《旅游学概论》,可以使学生累积相当数量的专业词汇,也为后续旅游专业双语课程打好语言和理论基础。二是实践性课程,如《导游业务》,实战技能包括英文解说、办理签证、订机票、货币兑换、发团、外联等,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具备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三是文化类课程,如《东盟国家旅游概况》。旅游活动本身具有文化性的特点,旅游管理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可以发挥出双语教学的独特优势。学习《东盟国家旅游概况》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把握东盟各国不同的文化特色,掌握不同国家的文化精髓。

(五)改革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双语教学是一项特殊的教学形式,在双语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试卷考核加平时考核的方式。试卷考核中名称解释、简答题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作答,而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学生用中文作答更适宜,以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考核,重点放在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平时课堂发言次数和发言质量应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重要指标。

(六)创新教学方法

开展多样的团队作业,鼓励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注意提升各学生自身特长,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和知识主动获取能力。如在《旅游学概论》“航空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这个单元中,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取一个东盟国家作为对象国,探讨该国航空业发展历程、主要航空公司、主要机场及与区域国家机场的竞争与合作态势等。通过这样的团队作业,使学生在学会收集英文专业资料的同时,也开拓了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用英语阐述专业论点的能力。

(七)构建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

要善于利用广西和东盟国家毗邻的区位优势及双方交流日益增多的社会大背景,使学生树立对双语教学的信心和热情,同时应加强校园双语环境建设,如通过英语角主题月、东盟旅游知识英语竞猜等活动,激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和应用英语。区内各高校图书馆应补充更新旅游专业英文教材,购置东盟国家主流英文报刊杂志(如雅加达邮报、曼谷邮报、新加坡海峡时报、马尼拉每日问询报等),使报刊图书资源能为旅游管理双语教学服务。

(八)健全双语教学管理

第6篇

大  类

 3月28日(星期六)

3月29日(星期日)

9:00—11:00

14:30—16:30

9:00—11:00

文  类

艺术类

体育类

大学语文

文学概论

 

综合英语

现代汉语

旅游学概论

基础会计

哲学原理

中医综合

地理学概论

历史(中国通史、世界通史)

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

针灸推拿学综合

公共英语

理  类

高等数学

高等代数

公共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

数据结构

电路

植物学

动物学

医学综合

数学分析

专业化学(无机及有机化学)

物理

机械设计基础

结构力学

第7篇

【关键词】酒店 国际化人才 培养模式

随着酒店国际化经营不断深入,酒店国际化人才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高校在酒店人才培养方面对国际化问题却重视不足,导致我们所培养的大学生缺乏国际竞争力。许多国际酒店集团不得不从国外高薪聘请管理人才进入中国,本土酒店管理人员游离于核心管理层之外。因此以培养酒店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的旅游高等院校,应针对酒店国际化人才需求指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高素质、受国际企业欢迎的大学生。

1 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及构成要素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1]。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应包括四个部分:

一是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规定了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规格,体现了人才的基本特征,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培养制度选择的前提和依据。

二是培养过程,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途径三个方面。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的划分及名称,反映着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就业方向;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的优劣;培养途径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形式,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主要分为课堂教学、实践性教学和科学研究训练三大类。

三是培养制度。培养制度分为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基本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组合制度是由一种计划外的安排逐渐成为一种培养制度,如双学位制度、主辅修制、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制度等;日常管理制度是指为维护和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使整个教学过程正常运行而制定的相关规章、规则和制度,如教考分离制度、其他奖惩制度等。

四是培养评价。培养评价是指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对培养过程及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做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评价可以对培养目标、制度、进程进行监控,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与调节。考试制度和淘汰制度是两种常见的评价制度[2]。

2 现有的酒店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酒店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人才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不能很好的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不利于高质量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2.1 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努力方向。高等院校在酒店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不明确的主要原因在于:酒店的实践性很强,培养目标层次太高,学生毕业以后不能适应从酒店基层做起;目标层次太低,不能与高等职业院校区别开来。因此许多高等院校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在塑造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方面着力不够,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视也不足。高校培养目标模糊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大学生定位不明确,本行业就业的比率极低,仅30%[3]。可见要培养国际化人才,首先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2.2 课程设置重管理和操作,职业素质培养重视不足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4]。酒店非常重视大学生的人品和基本素质[5],如塌实肯干、有责任心、有职业道德、有服务意识、能承受压力等要求。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注重管理和操作知识的讲授和灌输,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却很少,不能很好的适应酒店的需要。

2.3 教学方法创新不足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通常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案例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的运用存在一定的局限;在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室建设不完善、缺乏自己管理的实习基地,学生实习依赖当地企业,企业往往将大学生实习视为旺季廉价劳动力的来源,与高校实习的目的相矛盾,从而导致学生实习一次,将来还愿意从事酒店行业的人就减少一批。可见我们的教学和实习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4 人才培养评价方式单一

酒店国际化人才应具有综合能力,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巧,因此对酒店专业的大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角度,全方位的。但是目前高校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主要侧重基本知识的考核,属于模仿性学习的传统教育,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结果绝对化,使本应开放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陷入僵化、封闭的小圈,其结果是人才评价失真,限制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创造思维的发挥,阻碍了人才的培养。

可见现有人才模式不能很好适应酒店国际化的趋势,我们迫切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这就需要在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环节加入国际化元素,促进酒店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3 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广州大学旅游学院为例

虽然目前高等院校酒店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广州大学旅游学院利用与法国教育部以及法国高校合作的机会,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卓著的成果。从2003年到2007年,广州大学旅游学院的毕业生在本行业的就业平均比率为36.4%,同时大批学生进入当地高档国际品牌的酒店工作,有些学生还获得境外酒店的工作机会。从广州大学旅游学院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实践经验来看,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通过国际企业参与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高校应该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能力、素质。产学研模式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有效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人才培养途径。但是要培养国际化人才,高校不仅要寻求与国内企业的合作,还应积极发掘与国外企业合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国际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广州大学旅游学院利用中法合作项目,与国外企业和行业机构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比如法国雅高集团、法国蔚蓝色海岸地区旅游委员会、巴黎工商会、普罗旺地区—阿尔卑斯山脉—蔚蓝色海岸地区政府等。这些合作企业还参与学院人才培养规格、办学模式及教学计划的研究与审议,从而使得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与国际行业需求的联系更加紧密。此外学院还通过合作项目聘请国外著名企业的管理人员到学院给学生讲课,开拓学生的视野。这种境外企业参与教学和管理的模式有效拓宽了人才培养的途径。

3.2 课程内容的国际化

酒店专业课程内容的国际化,是国际化的起点,也是酒店国际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6]。广州大学旅游学院在中法合作项目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采取多种措施实现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这些措施包括:(1)法国教师与国内教师共同备课制,也就是说同一门课的法方教师与国内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讨论,并对该课程最新的知识和理论进行交流。通过共同备课,国内教师可以很快地在教学中及时增加国外知识和国际观点。(2)开设多门双语课程,直接使用美国的教材,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接受国际酒店经营和管理的思想。(3)增加西方文化、国际旅游概论、世界遗产概论、世界美食、中法饮食文化比较、中西旅游文化比较、国际著名旅行社知识、世界酒店介绍、跨文化交流等国际化知识课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西文化和旅游的差异。

3.3 人才规格重视职业素质的教育与培养

现在大学生大部分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后出生,他们有着自己十分鲜明的个性和特征。但是不少大学生从小在家娇生惯养,缺乏责任心和换位思考。所以,高校要加强对学生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强化服务意识和观念,提高职业道德,明确自身的责任,形成良好的职业人形象。对此,广州大学旅游学院增加了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课程,还在每次实习之前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实习,谦虚好学,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正是通过以上课程教学和实习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3.4 综合使用各种实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国际竞争力

酒店专业性质决定了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实习。广州大学旅游学院给学生了多种实习的机会,尤其是境外实习考察,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实习的效果。广州大学旅游学院主要的实习形式和实习内容包括:(1)在一年级的见习实习中,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主要旅游目的地参观考察,获得感性认识。(2)在二年级的实习中,学生在酒店接受基层操作训练,了解并掌握酒店服务技能和服务技巧。(3)三年级的专业实习独具特色,在这个阶段的实习中,学生除了需要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之外,还要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澳门的酒店参观考察,学习发达地区酒店业的管理经验,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思考,提出实际问题与酒店管理人员进行交流。这种境外考察和实习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经营理念对酒店经营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用国际化的思维分析酒店的经营与管理。(4)在统一安排的实习之外,学院还鼓励学生们考取导游证,到各旅行社担任兼职导游,让学生从各种实践中,增强人际交流和沟通的能力。(5)学院还通过严格选拔,为优秀学生提供到法国进修学习的机会,在法国进修时期,学生有机会到法国当地的企业实习。通过实习内容和管理方式的不断改进,旅游学院的毕业生获得了很好的锻炼,从而提高了国际化素养,在求职和工作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3.5 师资培训的国际化

要想人才国际化,首先需要师资国际化。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的程度,广州大学旅游学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这些努力和尝试包括:(1)利用国际合作的有利条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法国,一边学习法语和法国文化,一边负责中国学生在法国的学习和工作。(2)利用国际合作项目,以“人力资源开发——青年旅游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专业培养”为主题,成功申请欧盟2003年度的“亚细亚计划”,从而在欧盟资助下派出多名青年教师到欧洲四所大学学习。(3)利用欧盟资助邀请欧洲四所大学多名专家学者到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给师生上课。正是通过这些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机会,培养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队伍。

通过对广州大学旅游学院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酒店管理专业高等院校应通过拓宽培养途径、改进课程设置、完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合理组织实习方式和内容以及师资培训国际化等手段构建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马凤岗,邱春林.区域高校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31(1):16-19.

[2] 周升铭.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5-8.

[3] 贺志燕.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关联性的实证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8-99.

[4] 缪小玲.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08,10:45-46.

第8篇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由来始于高等师范教育由封闭型教育向开放型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我国的师范教育起步较晚,且历来采用封闭定向为主的教育体制,直至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我国的师范教育才真正开始走向开放型教育之路。高等师范院校开设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我国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分别有以下情况:一是开设在专科学校内,比如国内较著名旅游高等院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重庆旅游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等。二是开设在综合大学下的二级学院或系别,通常是以培养本科、研究生层次及以上的人才。国内属于此种情况的大学比较知名的有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复旦大学旅游学系、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厦门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渤海大学旅游学院等。但我国还存在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在高等师范院校内设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旅游酒店管理人才。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等是国内较早一批开设该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此后,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在全国各高师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发芽开花。

“师范转综合”以后的高师院校,由于其前身的师范背景,师范类专业教育的优势相对来说较容易把握,而处于师范院校内部的非师范专业则相对处于一种弱势状态。我们可以通过以高等师范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情况来窥见一斑。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了保证调查对象的可比性,本次调查选取同一区域内的五所高等师范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的院校包括西华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以这五所高等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作为非师范专业的代表进行研究。其中,内江师范学院以专科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为培养对象,绵阳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开设专科和本科层次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西华师范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同时开办了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此次调查采用资料分析方法和实地调查法对各高等师范院校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等进行了详实的掌握与了解。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目前我国高等师范学院中已经普遍开设旅游本、专科专业,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所770所,比上年增加8所,在校生39.74万人,比上年增加2.37万人。通过对以上四川省几所高师院校的调查,总的来说,现行培养模式还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相悖,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不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还有较大差距等问题。

(一)培养目标趋同,缺乏特色

酒店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各高师院校来说,与综合院校相比,其培养目标上几乎没有差异,都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旅游人才为目标。然而,各高师院校还存在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专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与本科层次的无相差别,研究生层次和本科生层面的相差无几,缺乏多样性。人才培养与社会所需的旅游人才层次和规格还有一定的差距。下面以各高师院校本科层次该专业培养目标做比较,通过下表可以看出各高校培养目标趋同,并无特色可言。

(二)专业设置随意,专业设置较少且雷同

首先,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缺乏明确的学科定位。按照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旅游酒店管理应该隶属于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按照常理应该把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开设在工商管理院系下。而现实是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还没有如此规范,设置在诸如地理学科下的有,设置在历史、经济管理学科下也有,而且专业名称也颇有意思,例如,旅游地理、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经济,绵阳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就将其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建立在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内江师范学院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划分在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则是将旅游酒店管理纳入经济管理学院。

其次,专业设置雷同,缺乏特色。专业方向或者专业设置一般只有旅游管理和饭店管理两个专业,或者直接统称为旅游酒店管理,几乎不考虑社会所需的旅游景区人才、旅游教育人才、休闲旅游人才的培养,旅游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性有待加强。

再次,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例如,内江师范学院在其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都开设了专科层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西华师范大学设置旅游酒店管理相关专业三门,分别开设在管理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下。

(三)课程设置混乱

高师院校设置非师范专业例如旅游酒店管理很多都是依托其原有专业,在原有学科例如历史、地理等基础上建立的,因而设置在这些学院或系别下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其学习的课程也多为历史专业或地理专业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外加几门专业课:《旅游学概论》、《导游实务》、《饭店管理》、《旅游资源》等,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过专、基础课面窄,必修课多,选修课少,不利于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开拓。

(四)教材建设严重落后

尽管国家教育部组织和进行了多次教材改革,例如,“‘十一五’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但高师院校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承性,导致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比较陈旧,缺乏时代感。过旧的知识内容难以适应现代旅游教育的要求,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讲授,很少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果。

(五)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以本科四年学习期间为准,实践实习通常为3个月,而且多安排在最后一年,其余时间为理论课。理论与实践时间分离。技能培训方式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不灵活。与企业合作,委派学生实习,缺乏合适的管理方法,收效甚小。例如乐山师范学院,在校期间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社会实践3周,安排在假期进行。专业实习包括资源景区、旅游行业调查研究和旅游企业业务实习,总共22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必须提交个人总结和实习调研报告(论文)。劳动教育四年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和校内劳动6周,分散在各期进行。西华师范大学专业见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毕业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同时社会实践课安排在假期进行,并完成实践报告。学习理论课的时间与学习实践课的时间分配不均,且彼此分离,导致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指导和纠正,缺乏必要的管理,因而实践教学的质量并不高。

(六)生均教育资源的占有量不足

教育资源的占有量不足,突出的表现在非师范生的实训基地、实训实验室稀缺以及师生比偏高,难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应有的训练和指导。其中,生均教育资源占有量比较丰富的绵阳师范学院,拥有绵阳师范学院企业服务研究中心、绵阳师范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绵阳市史学会等研究机构。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杭州、海南等五星级以上三十余个酒店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其他几所高师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普遍不足。

三、结论

通过对以上各高师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模式的研究,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高师院校的非师范专业还存在培养目标缺乏特色,专业设置不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科学,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其中专业培养目标的毫无特色是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残败的原因和症结所在。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面准确的摸清师范院校可为自己提供的土壤和肥料,针对在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对专业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统筹协调,找准自己在师范院校中的角色定位,探索出一个科学、合理、适宜的专业培养模式,在实现自己专业价值的同时,应对师范教育做出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Z].高等教育部,1954.

2、高校六十条[R].教育部,1961.

3、普通高师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Z].教育部,1988.

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领[Z].国务院,1993.

5、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Z].国家教委,1993.

6、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

7、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第9篇

我叫LJ,是四川外语专修学院旅游英语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的前夕我到自贡阳光旅行社私企进行了实习,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我抱着巨大的热情把学校得来的知识作为试金石,来投入到工作中时,却发现处处事与愿违。一些小小的生活细节,一些平平常常的琐碎小事,都可以把我整得“鼻青眼肿”。我发现,实践中的事实都不是学校中可以学到的。有些事情尽管教授们讲到过,但是要做到活学活用,却非一日之功。

后来,通过不断地探索和体会,使我慢慢地领会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员,必须首先成为一名生活服务员。在国内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的六大要素,首先应该满足“吃”、“住”、“行”这三项。因为它们是旅行生活的三根支柱,而这些在学校中是涉及不到太多的知识点的,学校中的知识主要是在“游”的方面。于是,通过细致地观察,不断摸索和实践,更要不断地学习。学习交通知识、机型、车型、火车车次,学习星级宾馆、涉外宾馆的知识,学习各地菜肴的特色和口味,再与四川的菜肴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向游客进行解说,回答游客提出的相关问题。

通过带团,在锻炼带团技能的同时,也可以丰富感性知识,对各旅游目的地有所了解。再用学校中学得知识加以论证。可以充分领悟旅游的乐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起先,客户对我的工作不了解或是不感兴趣,而我对这一现状的认识不够,认为通过不断地接触,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但一段时间下来,感到效果甚微。于是,我调整了工作方向,对客户进行分类。分成“重点客户”、“普通客户”、“潜在客户”。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我与他们的不同的关系进行促销。

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也许是实习日子短和我并非导游专业的关系,对导游有些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听人讲如何做,未能够亲身感受、具体处理一些工作,所以未能领会其精髓。但是通过实习,加深了我对导游基本知识的理解,丰富了我的旅游学概论知识,使我对旅游学导游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做好日常企业导游工作,既要注重导游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

通过这一阶段的实习,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加努力,取长补短,需心求教。我相信自己以后在工作上的表现会更加出色!不管将来是在什么地方任职,都会全力以赴,活出真我的风采!

第10篇

时间

 2月22 日

2 月23 日

上午

公共科目(英语或大学语文)

09:00-11:00

专业二 09:00-11:30

下午

专业一2:30-5:00

注:1.专业一:旅游学概论、生理学、高等数学、专业基础英语、国际贸易理论、财务会计、管理学。

第11篇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旅游类专业 双语教学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随着旅游业全球化、综合化、市场化、创新化的快速发展,旅游涉外力度进一步加大,旅游业对国际化、复合化、全面化人才的需求日趋紧迫。旅游专业作为培养旅游岗位群人才的载体,其毕业学生必须既熟知世界各国的文化知识和旅游专业知识,又能熟练地用外语直接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并提供优质服务。

一、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类专业双语教学理念

(一)以旅游行业需要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根据旅游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旅游行业需要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课程设置一些与涉外性较强、使用大量国际专业术语的课程,我认为应该首先开设双语课程。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国内外旅游业的最新进展,向学生传达最新的国际前沿动态理念,及时更新课件,补充最新的旅游行业的专业词汇、专有表达法和特殊句型。

(二)以学生的英语基础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认识双语课程的重要性并且产生浓厚兴趣,这是增强双语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从对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类专业2008―2010年连续三年的调查来看,在高职学生入学之初的专业介绍中,要让学生明确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大学三年双语教学计划进程安排,鼓励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就打好英语功底,这对将来有效开展专业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另外,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英语基础为出发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法。

(三)将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相互衔接的教学理念。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双语教学存在着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相互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与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缺乏全局统筹、整体规划;英语教师和专业课程双语教师是两班人马,各自为战,极少进行沟通和交流。随着外语教学改革、双语教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深入开展,有必要对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整体规划,对教学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深层思考,以利于我国外语教学与双语教学整体规划的展开。

二、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类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由于旅游业涉外性质的从业需要,对旅游类专业的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但事实是,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对双语课程缺乏兴趣。众多高职高专院校仍将大学英语AB级通过率作为衡量学校水平、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法宝,在巨大的应试压力面前,基础本来就薄弱的学生上双语课程没有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

(二)教学计划不够科学。实施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效整合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合理制订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学进度,否则将会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

(三)双语师资相对匮乏。目前包括旅游管理专业在内的双语教师师资匮乏是很多高校双语教学面临的难题,表现在:能上双语课程的教师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开设更多双语课程的需要;双语教师缺乏在英语国家生活和学习的经历,因此在讲解中不能很好地阐释文字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涵义。

(四)双语实践缺乏环境。旅游类课程的双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现实中语言和旅游环境的双重缺失,使学生感觉学习困难大、学习任务重,需要付出超过其他课程若干倍的时间和精力。

三、推进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类专业双语教学的措施

(一)针对专业,制订双语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针对旅游类专业及旅游类课程体系的特点,由易到难,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开设双语课程。从大一至大三的六个学期中,每学期适当选择一至两门专业基础课或方向课进行双语教学,如大一开设《旅游学概论》、《客源国概论》部分章节的双语教学,大二开设《现代饭店管理》、《导游业务》部分章节的双语教学,到大三的《模拟导游》、《前厅客房服务》、《酒店礼仪》等开设全课程的双语教学。

(二)加强培训,提高双语师资水平。解决双语教师紧缺的瓶颈问题除引进外籍教师外,更重要的是整合外语教师和专业教师资源,通过对外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对专业教师进行外语培训、对专业教师配备语言助手等措施解决。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双语教师应查阅外文文献资料,不断积累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相长,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提高双语教学质量,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要求。由于双语课程的特殊性,其备课量往往是一般课程的数倍,双语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为了提高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学校应采取合理的激励机制,在政策、资金上有所倾斜。

(三)营造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如果没有实践,旅游类双语教学的效果就得不到强化。旅游类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口语能力,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一个专业英语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其自主性。例如:在礼仪课双语教学中,可以运用大量的中英文案例、格言、名言,突出礼仪在生活中、旅游服务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礼貌待人、礼貌待客的意识;采用实训、情景、表演、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对于难点内容,则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课堂教学外,学校更应重点安排大量实践课时,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注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旅游专业群的实践和外语交际环境,通过建设实训场所、实习基地、增加见习次数,多带学生到旅游岗位的第一线,广泛接触外国游客,加强学生学习外语的压力和动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技能,使其在求职就业方面占有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敏.旅游高等教育中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旅游学刊,2004,(S1):73-76.

第12篇

[关键词]旅游商品;概念性定义;研究综述;研究框架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7)05-0116-11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7.05.016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游客在境内外购物消费逐年递增,相关的现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与之不相称的是,关于旅游商品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这种研究的停滞,主要源自国内学者们对于旅游商品的概念还未达成共识,旅游商品的概念边界比较模糊,虽然出版了近十本旅游商品相关的教材,但仍存在几个相关概念混用的现象[1]。在旅游研究中,存在一些来自经验生活的概念,往往难以进行统一的定义,从最为核心的概念“旅游(tourism)[2]”,到旅游研究中的一些常用概念如“旅游者(tourist)[3]”“旅游吸引物(tourism attraction)[4]”等,都难以找到一个统一的概念性定义,学者们则常常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概念进行讨论,这些不同的角度也有利于对概念本身的理解以及解释不同的现象。在国内,一方面,由于对“旅游商品”的关注较少,所以概念的混淆尚未引起重视,但由于概念上缺乏共识,不仅给旅游商品的研究造成了诸多的不便;另一方面,“旅游商品”术语应用的个人化,还会导致研究成果难以对话,难以形成知识的积累。因此,厘清“旅游商品”概念上的分歧显得极为必要。

在旅游产业中,旅游商品是旅游六要素中“购”的重要环节,旅游商品的消费是旅游总消费中重要的一部分,旅游商品的发展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5]。由于旅游商品的消费主要为弹性消费,所以促进旅游商品消费可以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增加旅游地社区居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同时,在理论研究中,旅游商品则是旅游学独有的研究对象之一,与其相关的现象和规律是旅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讨论并厘清旅游商品的概念具有现实与理论双重意义,不仅有助于将此前模糊的、不精确的概念明确化,还可以明晰旅游商品概念的应用,加深与之相关现象的理解。

1 概念的共识与分歧

从国外研究梳理可以看出,与旅游商品对应的研究往往被分为两个重要的议题,分别是旅游者艺术(tourist arts)与旅游纪念品(souvenirs),前者主要研究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相关的旅游商品,后者则是与旅游者相关的旅游商品。而由于国内术语应用的重合,便常常出现混淆。国内的学者们往往通过直接整理国内相关学术论文与旅游专著中对旅游商品概念性定义,将其列举、梳理、比较,来认识概念之间的共识和分歧,进而总结得出旅游商品的定义。通过这种方式得出的共识有两点:第一,购买行为的异地性;第二,商品的属性有别于服务产品,具有有形性,且这种实物的所有权可以在购买过程中发生转移。分歧则基本有三点:第一,对旅游商品、旅游产品、旅游购物品、旅游纪念品各术语的定义及其适用的争议;第二,对旅游商品所对应的购买行为的发生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争议;第三,旅游商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的争议[1, 6-9]。但这种通过列举总结的方式界定出的概念由于在列举概念时脱离了语境与具体研究问题,虽然能在总结中达成部分共识,但分歧依然存在,难以在之后概念的应用上给予指导。对于现存的三点分歧,可以进一步做以下的辨析。

对于第一点分歧,由于许多学者在研究时缺乏共同的语境,存在同一个术语联接了不同的定义,或同一个定义下有不同的术语的情况。这种情况也存在于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旅游购物品和旅游纪念品这几个语意相近的术语中,因此容易产生概念的分歧,以下总结了这几个术语较为常用的用法:首先,从旅游者维度出发,一般认为旅游购物品与旅游商品(tourism commodity)1是等同的概念,旅游购物品所代表的是旅游者购物行为的对象,即是旅游商品的另外一种说法[10]。第二,对于旅游产品与旅游商品之间,旅游产品(tourism product)指的是旅游产业生产的所有商品[11],其概念内涵包括旅游产业中有形的商品以及无形的服务,而旅游商品指的是可流通的有形商品[7, 12-14]。第三,旅游纪念品(souvenir)的概念在国内外定义有略微差异,国内学者基本将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商品的某一种品类[1, 15],而国外研究中旅游纪念品具有两层含义,除了将其定义为一种旅游者的商品(tourist commodity)外,旅游纪念品还被定义为是某种事件或者经验的象征性的纪念物,可以提醒旅游者记住那段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旅游经历[16-17]。它与商品存在交集,但不具有包含关系,它也可以是一些具有纪念功能的非商品类的物品。

在科学研究中,对概念的详述依赖于概念性定义(也被称为名义定义)和技术性定义(也被称为操作定义)。概念性定义是指某个术语被赋予的意义,而技术性定义明确、精确地规定了如何测量一个概念[18]128。以上对旅游商品相关概念的辨析主要是概念性定x上的分歧,主要代表了有关如何使用这些特定术语的某种共识或者惯例。在此共识之下的约定俗成将有益于研究成果间的交流。

对于第二点分歧,旅游商品所对应的购买行为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争议属于技术性定义的分歧,这种分歧的产生源自对资料收集的要求,这种操作使得概念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尽可能的清晰,一定程度来说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虽然这些技术性定义存在差异,或者不同学者对技术性定义有异议,但并不影响概念的一致性,因为这些技术性定义是清晰的,可以明确地解释结论。由于技术性定义主要是用来服务于具体的研究或统计,所以脱离具体的研究问题来讨论这些技术性定义上的分歧则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如单纯讨论旅游商品是否应该包括旅行前为旅游所购买的商品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在讨论旅游消费统计的问题时,在操作上便可以包括旅游前购买的为旅游所准备的商品,但在讨论旅游购物动机的问题时,在操作上则不包括旅游前所准备的商品。

经过这几年旅游学术界的讨论,大多数学者已认同“一个现象的本质应由其概念性定义而非技术性定义所界定”的观点[19],而且,将技术性定义的结果变果为因地讨论概念性定义,也是造成旅游概念长久以来混乱的原因[20],所以对于旅游商品概念的讨论主要应该放在其概念性定义的共识。

对于第三点分歧,旅游商品概念被建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相应现象和经验更有效的概括。因此,“旅游商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分,也是旅游商品概念被建构的主要意义。对于一个商品来说,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从规划开发、生产、流通、消费到废弃[21]10。由此可以得出旅游商品概念的三个不同的维度,这些维度指的是旅游商品概念的一个可以指明的方向[18]125。第一是需求者维度,因为旅游情境与日常情境的不同,导致了旅游者会在旅游情境中表现出与普通人日常购物不同的行为特征,因此所需求的商品会与一般商品有差别。第二是供给者维度,因为旅游生产系统[22]中的商业或公共机构,通过赋予一般商品“旅游”的意义来实现商品的价值,因此所供应的商品会与一般商品有所差别。第三是商品流通维度,一般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是由无数个流通主体的共同行为来完成[23]65,旅游市场较之一般市场存在特殊性,因此所流通的商品会与一般商品有所差别。

当前,对旅游商品概念的讨论主要基于旅游者维度对旅游商品进行定义,但仅从这个维度进行定义是不完全的。为了进一步厘清旅游商品的概念,本文将通过对旅游商品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梳理旅游商品在不同研究中的含义与应用,进而总结旅游商品的不同概念性定义。从以上分析来看,旅游商品存在需求者、供给者与商品流通三个不同的视角,以下主要通过对这三个视角对旅游商品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以展现旅游商品概念的含义及应用上的差异。

2 概念讨论

2.1 需求者维度

从需求者维度出发,旅游商品是旅游者购买的商品。在这个维度下,旅游商品的概念主要用来区分“旅游者”作为购买主体的商品特殊性。在此视角下,旅游者与商品的购买关系被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相关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旅游者的购物行为与动机,旅游者所购买商品的分类以及商品的用途与意义。

2.1.1 旅游者的购物行为与动机

在旅游者的购物行为相关的研究中,与旅游商品相关的研究问题主要在于旅游购物者的类型区分与动机探索,旅游商品被作为旅游购物的对象涉入其中。对于旅游购物者的动机研究,大体可以归结为两类主要的动机:

第一类动机是基于旅游者对物品的需求,动机要素主要在于商品的物理和审美特征,与商品相关的经历或知识,商品的价格,商品的原真性等[24- 25]。不同动机的旅游者所选择的商品也有所差异,Littrell[26]对四种风格的游客购买的商品类型与选择标准偏好进行了整理(表1)。此后,还有一些学者也通过类似的方法针对不同地区与类型的样本,对旅游者类型与其所购买的商品进行交叉分析,得出不同类型旅游者与商品选择之间的联系,同时还得出了一些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购物行为差异[27-31]。

第二类动机基于旅游者对待购物体验的需求,这里包含了购买(buying)与购物(shopping)的差别。严格来说,购买是指从销售者那里获得特定的物品,而购物还包含了分类、对比、询问价格、挑选款式、浏览商品、行走、与其他人交流等活动。因此,购物不仅在于获得新的商品,它的目的还包含除了获得物品之外的服务性需求,包括社交、感受期望以及与亲人和朋友在一起度过休闲时光等[25]23。购物所展现出的不仅是“购买一个商品活动”中“购买”这个点,通过交易获得物品仅仅是很小的部分,购物行为是一种社会的活动,不但是一种商品的交换,还是一种社会的交换。对于旅游购物来说,它除了包含商品的购买活动外,往往还包括参观、游览、娱乐等体验当地文化和传统的行为,这些行为共同构成完整的旅游购物活动[32]。

由此,一些学者便直接将旅游购物行为分为产品导向与过程导向两种类型进行分析,其差在于产品导向的购物行为注重了解商品的材料以及背后的制作过程,而过程导向的购物行为较为注重寻找当地的手工艺人、倾听他们的故事、体验现场的制作过程以及了解商品本身的文化与历史的意义等[27, 33]。

2.1.2 旅游者购买商品的类型

目前,学者们在讨论旅游商品的分类时,一般都从“旅游者购买了什么?”出发进行分类。在这种分类方式下,仅仅强调把“以商业目的的购买”排除在外,而没有其他的限制。所以旅游商品的分类标准较为模糊,分类方式多种多样。从当前学者们的旅游商品分类来看,其共同点都会包含旅游纪念品与旅游日用品两种商品类型,差异点在于,有的归纳中还包括旅游准备品、旅游消耗品、旅游专用品、旅游工艺品、仿古制品、旅游食品、土特产等不同的商品类型[1, 6, 10, 34-38]。这些分类往往存在两种分类方式的混合,一种是以旅游活动为标准的分类,包括了旅游日用品、旅游准备品、旅游消耗品和旅游专用品等;另一种是以商品特征为标准的分类,包括了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仿古制品、旅游食品与土特产等。

但是,这种对于“被购买”的商品进行区分很容易重合且难以穷尽,常需要用“其他商品”来代表不能预测的部分,且对所有类别的商品进行分析也没有太大意义。由此,学者们往往针对旅游市场中较为重要且普遍的、满足纪念需求的旅游纪念品进行深入的探讨。如Gordon[16]将具有符号功能的旅游纪念品细分为五种类型:图片类纪念品(pictorial images)、天然类纪念品(piece-of-the-rock)、象征类纪念品(symbolic shorthand)、标识性物品(markers)与当地特产(local product)。正如此前讨论,国内外对于旅游纪念品的定义存在差异,在这种分类中有部分纪念物(如图片类纪念物、自然纪念物)并不一定是商品。而国内一般则将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商品的子类进行分类,如石美玉将旅游纪念品细分为四类:旅游景点型、事件依托型、名优特产以及品牌商品[34]76-79。

2.1.3 商品对于旅游者的意义

另一部分旅游者视角下的商品研究着力于探索商品在被旅游者购买后商品对于旅游者的意义、用途和价值等。Littrell[24]通过大量的访谈资料总结出旅游者从旅游中带回的纺织品对于旅游者可能存在以下八种象征意义:体验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体验,对某种文化的原真生活取样,拓展视野,将自我与他者区分,将自我融入他者,提升自信的感觉,表达自我的创造力以及体验审美的乐趣。这些纺织品对于旅游者的意义则可能源自五个方面:购物的体验,手工艺品的原真性,旅程的特殊性,手工艺品本身的品质以及这些工艺品可以为旅游者表达独自的个性。

商品的购后用途与购买目的是直接相关的,Wilkins[39]指出,旅游商品购买行为中的三种主要目的在于将其作为礼物,作为记忆与作为证据。同时,商品的目的也一定程度决定了旅游者对其价值的衡量,Paraskevaidis和Andriotis[40]根据购买目的的不同将旅游商品的价值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使用价值,其购买目的在于将之作为旅游经历的纪念物以及旅游过程中和回家后的日常使用;第二类是交换价值,其购买目的在于价格因素以及出于投资的考虑;第三类是符号价值,其购买目的在于增加个人声誉和社会地位;第四类是精神价值,其购买目的在于以及相信某些宗教纪念品可以让其获得超自然的力量。

2.1.4 需求者维度的定义

总的来看,从需求者角度出发对于旅游商品的研究,研究对象是旅游者与其在旅游活动中所购买的商品。从这个维度可以将旅游商品定义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购买的有形商品。这种定义方式与当前国内大部分对于旅游商品的定义相似。这个定义主要强调的是旅游者与商品之间的“购买”关系。由于旅游者是商品的接受者,所以这个定义难以对商品的范围有所限定,旅游商品可以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任何商品。因此,这个定义在旅游者与商品的关系研究中较为适用,如对旅游者的购物行为以及商品对于旅游者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

2.2 供给者维度

从供给者维度出发,旅游商品是旅游生产系统为旅游者所提供的商品。这里的旅游生产系统,指的是提供旅行或旅游者体验的商业或者公共机构[22],这种命名的好处是可以整合供应体系所有的旅游机构,同时绕开是否将旅游当成是单一产业或者产业间的混合体的问题。在这个维度下,旅游商品的概念主要用来区分“旅游生产系统”作为供应者的商品的特殊性。所以旅游生产系统与商品的生产关系被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相关的研究主要在于旅游商品的内涵,旅游商品的特征以及商品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变迁。

2.2.1 商品的“旅游”内涵

在旅游商品的界定上,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如果旅游商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仅在购买者上,便会把旅游商品概念中的“旅游”含义的界定泛化,包括了对旅游者的外延界定泛化;对旅游活动的外延界定泛化以及对旅游实际持续时间的界定的泛 化[41]。囊陨闲枨笳呶度的定义来看,旅游商品的“旅游”内涵指的是旅游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只要是处于这个活动中,商品便具有“旅游”内涵,便应该被认为是旅游商品,这便明显显示出了在旅游商品界定时对旅游活动以及旅游实际持续时间的泛化。

从供给者维度来看,其对于“旅游”内涵的生产并不是针对旅游过程中的所有活动,而仅仅是针对其中具有“旅游”本质的活动。对于旅游本质的认识,一般是狭义地认为只有旅游者的内在体验才能概括旅游现象的本质[20]。所以,世界上不存在某种东西,仅仅因其自身的某种或某些属性就成了旅游商品,而是需要通过旅游生产系统将文化活动以及相关的物质商品打包在旅游生产活动中,将“旅游”体验整合进商品而成了旅游商品。所以,从这个维度来看,旅游商品的“旅游”内涵应该是“文化因素”[42]、“配景”[43],或者是“符号价值”[44]。

2.2.2 商品的双重特征

从供给者维度来看,这种“旅游”内涵可以通过生产与加工体现在商品本身特征中。胡铁生[15]最早提出旅游商品应该具备“三性”“三风”,“三性”指的是纪念性、艺术性与实用性;“三风”指的是中国风格、民族风格与地方风格。综合其他一些国内学者们所归纳的旅游商品(或旅游纪念品)的特征:纪念性、实用性、艺术性、地方性(或地域性)、便携性(或轻便性)、民族性、文化性、经济性、时尚性、独特性、礼品性等[6, 10, 34-38],可以将其归为两类,一类为功能特征,即实用性、便携性、经济性、礼品性,这些特征主要展现了旅游商品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价值;另外一类为符号特征,即纪念性、艺术性、地方性、民族性、文化性、时尚性、独特性,这些特征则主要展现了旅游商品的象征意义。

事实上,不论是否是旅游商品,每一个物都具有自己的个性。这里的个性主要指的是非功能性的,使该物区别于其他同类物的特点[45]。而旅游商品区别与其他商品的特点即是其符号特征,从以上的归类来看,这些符号特征主要与地方性、艺术、民族等文化要素相关,也与商品的“旅游”内涵息息相关,也被认为是旅游商品(或纪念品)最为本质的特征[1]。

2.2.3 商品的变迁

事实上,许多商品在旅游产业出现之前便已经存在了,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这些商品经过旅游生产系统的加工成为旅游商品,而这种加工的过程可以笼统地称作是商品化的过程。在旅游发展中,商品化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它体现了一种经济资本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具有垄断性和唯一性的文化资本逐渐被广域的经济资本所取代的过程[46]。

这种商品化的过程较为典型地体现在旅游地传统手工艺品或者艺术的变迁上,往往最后变成了常见的旅游商品类型。Graburn[47]将功能性艺术转变为旅游商品(纪念品)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从功能性艺术转变为商业性的艺术。在大多数的传统社会中,手工艺品最初以功能性为主,比如陶瓷被用作盛水容器、烹饪用具以及储藏食物的物件,纺织品被用来制作毯子,遮蔽物或者衣服。而随着旅游者(或者外来者)开始购买一些传统的艺术品,这使得当地居民开始制作一些复制品作为销售,许多物品在形式上以及功能上发生了改变[17]110。第二个阶段,是从商业性的艺术形式转变为旅游商品(纪念品)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为了回应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往往以远离传统和生产的流程与材料的改变为特征。这些商品的基本设计和图案被保留,而尺寸和其细节复杂性可能减少。

旅游生产系统对传统手工艺品和艺术的加工改造往往引起较大的争议。对于这种争议,Cohen[48]认为并不是所有商品化都是负面的,他根据传统商品本身的活力,以及引致变化的外在力量类型,总结评价了四种主要的商品化模式:补充的商品化(complementary),替代的商品化(substitutive),侵蚀的商品化(encroaching),复原的商品化(rehabilitative)。这些商品化的主要影响是由于偏好、品味的差异引致的新手工艺人对商品革新以及商品中文化重要性的下降。但如果因此就此认为商品化过程一定会对原有文化产生破坏,则有失偏颇,除了侵蚀的商品化外,其他形式的商品化并没有对文化的原有意义造成很大的影响,替代的商品化与复原的商品化反而拯救了正在消亡的艺术。

但是,不论何种形式的商品化过程都可以认为是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影响之一,会致使传统商品本身发生变化。Cohen[49]总结了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传统商品与艺术变化的八个方面:主题坚持传统或革新,形象倾向于自然主义或抽象主义,商品变得标准化或个性化,设计变得简单化或复杂化,颜色与设计变得收敛或夸张,商品形态变得巨大化或缩小化,使用新奇的材料或本土的材料,商品功能为了展示或为了使用。这些变化进一步引发了学者们对于商品原真性(authenticity)的探讨[50-51]。

2.2.4 供给者维度的定义

总的来看,从供给者角度出发对于旅游商品的研究,研究对象是旅游生产系统与其所生产的商品。从这个维度可以将旅游商品定义为:旅游商品是指由旅游生产系统供应的,具有“旅游”内涵(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体验)的有形商品。这个定义主要强调的是旅游生产系统与商品之间的“生产”关系。供给者维度的定义与需求者维度定义的差异在于界定旅游商品时,对商品的“旅游”内涵是由供给者赋予的还是由需求者赋予的。因此,这个定义在旅游生产企业(者)与商品的关系研究中较为适用,如旅游商品的内涵研究以及旅游商品的变迁等问题的研究。

2.3 商品流通维度

从商品流通维度出发,旅游商品是在旅游市场中流通的有形商品。这里的旅游市场指的是旅游商品交换过程中反映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 系[52]399。进一步来看,旅游市场是在旅游目的地以旅游者为消费主体的商品市场。在这个维度下,旅游商品概念主要用来区分“旅游市场”作为流通场所的商品的特殊性。所以旅游商品市场与商品的流通关系被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相关的研究主要在于旅游商品市场的结构与特征、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等。

2.3.1 市场的结构与特征

市场结构是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53]。旅游产业中的餐饮、住宿、交通、景区、旅行社等往往被作为同一产业进行分析,但鲜有学者将旅游商品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进行市场分析。因此,当前研究中对旅游商品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等市场结构的研究较少,多数研究只是针对旅游商品市场特征的定性描述。结来看,旅游商品市场相较于一般市场有两个特点:第一,消费群体主要为旅游者,所以其销售网点的布局往往设置在旅游者活动较多的场所,如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等周边区域。同时,由于旅游者活动的季节性,市场需求的波动性较大。第二,消费场所具有异地性特征,所以存在买方与卖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还有较高的退换商品的成本[54],这一定程度导致了旅游商品交易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55]。

2.3.2 市场的行为与绩效

市场行为是指市场上的企业为获得更大的利润和市场份额所采取的战略性行动[53]。市场行为的研究可以分为针对团队游客的市场行为以及针对散客的市场行为两个方面。团队旅游产品是一种组合服务产品,涉及交通、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诸多方面,一般情况下,游客完成了旅游线路的全程支付以后,旅游线路中团队消费分段产品的交易都是旅行社与供应商间的私下交易,是一种“黑箱”交易行为[56]。所以旅游商品企业针对团队游客的市场行为,普遍需要从旅行社购买旅游者的“接入权”[57],便是所谓的“非规范利益分配链”[55]。针对散客市场,主要是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实施机会主义行为(宰客、欺客)。由于游客对旅游商品的质量、工艺、材质等信息的获取渠道有限,使得部分商品企业可以不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成本,而是通过降低质量或模仿来降低成本,获得价格上的竞争优势,这一定程度引致了旅游商品市场的“逆选择”[54],使得“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现象屡见不鲜。

从市场绩效来看,这些市场行为都会导致消费者满意度、市场效率、利润水平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如零团费、强制购物、劣币驱逐良币、商品同质化等现象。这些现象历来是学者以及舆论关注的焦点,旅游商品的中文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便是学者们对治理旅游商品市场行为的探讨与建议[54-60]。

2.3.3 商品流通维度的定义

总的来看,从商品流通角度出发对于旅游商品的研究,研究对象是旅游市场以及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从这个维度可以将旅游商品定义为:在面向旅游者开放的市场上流通的有形商品。这个定义主要强调的是旅游商品市场与商品之间的“流通”关系。流通维度的定义与需求者与供给者角度的定义的差异在于界定旅游商品时,它不以“生产”与“购买”的关系成立为标准,而是以“流通”的状态为标准,所以它包含了旅游者购买的但不是旅游生产系统生产的,或者旅游生产系统生产的但没有被旅游者购买的商品。这个定义指代对象的范围较生产维度与供给维度的定义所指代的对象更广。因此,这个定义在旅游市场与商品的关系研究中较为适用,如旅游商品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绩效等问题的研究。

3 概念总结与研究框架

在一般的定义陈述中,结构是“A就是B”,其中A为“被定义项”,“就是”为“定义联项”,B则是“定义项”,定义项的构成是“属加种差”的方式,“属”表示被定义事物所属于的更大的类[61]。对于旅游商品的定义来说,它之所以产生不同的维度,便是由于对“商品”之前所冠以的“旅游”的含义所产生的“种差”界定。本文认为旅游商品是不同“角色”的商品,不仅仅是“旅游者”购买的商品,它还可以是“旅游生产系统”生产的商品,以及“旅游商品市场”流通的商品。旅游商品的概念性定义由于商品所联接的“角色”与所联接的“关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总的来看,可以从需求者、供给者和商品流通3个维度的概念性定义组成旅游商品全面的概念框架,来适用于广泛的研究中(表2)。

对于这三个概念性定义,可以进一步通过商品的层次对各旅游商品概念的层次进行分析(图1)。对于一般商品来说,它存在商品的功能/效用、商品体、有形的附加物与无形的附加物四个层次[21]4。以上所总结的不同维度下旅游商品的概念性定义,实质上是在不同层次对商品的限定结果。商品流通维度下的概念限定在商品体层次,其指代对象需要存在于旅游市场上,面向游客开放;需求者维度下的概念限定在有形附加物的层次,其指代对象需要添加与旅游活动有关的有形附加物,如相关的标签与包装;供给者维度下的概念限定在无形附加物的层次,其指代对象还需要有与“旅游”w验相关的无形附加物,如相关的文化元素与符号意义。

旅游商品概念层次体系的建立,回应了开篇旅游商品概念分歧的问题。由上可知,旅游商品的概念分歧主要存在于三个维度,不同的维度的概念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概念层次体系的建立,并不致力于得出一个统一的“旅游商品”概念及概念适用,而是将其进行了分层,一方面确保了不同的视角研究的存在,有利于新观点的产生;另一方面提供了整合的框架,有利于各种观点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此外,层次模型使旅游商品成为了一个综合的概念体系,不仅能够促进旅游商品的概念在研究中的应用,还能便于该领域学术成果的整合。

基于对以上文献的总结,笔者尝试用三个要素:旅游商品、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来建构旅游商品框架(图2)。总的来说,对于旅游商品的研究主要在于三个方面(表3):单要素的研究,即关于旅游商品本身的研究(商品类型、商品特征、商品结构等);双要素的研究,其中包括旅游者与旅游商品的关系(旅游者的购物行为与动机,商品对于旅游者的意义等)以及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商品的关系(旅游目的地对商品市场的管理以及旅游商品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表征);三要素的研究,其中包括两条回路,旅游者-旅游商品C旅游目的地,即旅游者通过旅游商品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与体验;旅游目的地-旅游商品-旅游者,即旅游目的地通过旅游商品的目的地形象建构。

通过这三个要素的排列组合关系,基本可以将现有旅游商品研究的问题联系起来,包含在框架中。而旅游商品三个维度的概念性定义的分层体系,则可以用来明晰旅游商品相关问题的建构和研究路径。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与旅游者相关的研究较适宜从需求者维度下的定义出发,而与旅游目的地相关的研究较适宜从供给者维度下的定义出发,而基于商品本身等普适性的研究则较适宜从旅游市场维度下的定义出发。总的来说,研究框架有助于发现现象中的问题,而概念体系则为分析问题提供了钥匙,均具有相应的应用价值。

此外,通过该研究框架还可以为未来研究提供建议,丰富当前旅游商品研究的内容体系。从现有研究来看,旅游商品更多的被作为一个研究其他旅游现象的媒介,如旅游者购物行为,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等,而极少被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主题)被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就旅游商品为研究主题的研究进行专题的探索,如旅游商品对旅游者的作用,旅游商品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等的作用,以及旅游商品的市场结构与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这些主题的研究在当前是相当匮乏的。此外,对一些旅游者相关的和旅游地相关的理论,也可以通过旅游商品来做进一步的论证与讨论,如旅游者动机与旅游商品类型的联系,旅游地生命周期与旅游商品的变迁等,这类讨论将有利于对部分理论进行补充与修正。

4 结论

“旅游”本身是个多元的概念,涉及了多个学科对其的研究,旅游本身也代表了多重含义。在这种多元的研究环境中,旅游商品的概念也是多元视角并存的。多元环境下的探索虽然容易产生新的知识,但也容易造成知识的碎片化。由此,通过厘清不同情境的概念对相关研究的整合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首先对当前旅游商品概念的分歧进行了辨析,然后通过文献综述分别总结出旅游商品在三个维度下的定义:在需求者维度下,旅游商品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购买的有形商品;在供给者维度下,旅游商品指由旅游生产系统供应的,具有“旅游”内涵的有形商品;在商品流通维度下,旅游商品指在面向旅游者开放的市场上流通的有形商品。最后,分析了各维度下旅游商品概念的层次与关系,并尝试构建了旅游商品研究框架,以求对概念的应用提供一点参考与启示。

由于“旅游”概念的多重含义,本文回避了旅游商品概念中一些技术性的限定,对“旅游”内涵、“旅游”活动、“旅游”市场等定义,对这些术语的使用仅仅是基于广泛的理解。因此,在正式的学术研究中,仍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界定。总的来说,当前对于旅游商品的研究相当缺乏,本文也希望通过对旅游商品概念的辨析,能引起学界对旅游商品研究的关注与讨论,进一步推进旅游商品的相关研究。

致谢:感谢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孙九霞教授、崔庆明博士,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翁时秀博士在文章写作过程中的意见和帮助;向外审专家以及编辑们的工作致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Miao Xueling. Tourism merchandise and souvenirs: Discussion on the conceptual definitions and local features[J]. Tourism Tribune, 2004, 19(1): 27-31. [苗学玲. 旅游商品概念性定义与旅游纪念品的地方特色[J]. 旅游学刊, 2004, 19(1): 27-31.]

[2] Cooper C, Fletcher J, Glbert D, et al. Tourism: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the 2nd Edition)[M]. London: Longman, 1998: 8-16.

[3] Cohen E. Who is a tourist?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J].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1974, 22(4): 527-555.

[4] Leiper N. Tourist attraction system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0, 17(2): 367-384.

[5] Zhai Fudong. Probe into the six components in tourism[J]. Tourism Tribune, 2006, 21(4): 18-22. [翟辅东. 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探讨[J]. 旅游学刊, 2006, 21(4): 18-22.]

[6] Zhong Zhiping. Tourism Commodity[M]. Beijing: 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05: 3-10. [钟志平. 旅游商品学[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 3-10.]

[7] Chen Shengrong. Concept analysis and definition about “the tourism commodity”[J]. 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2006, 17(5): 516-519. [陈胜容. “旅游商品”概念内涵之辨析与定义[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7(5): 516-519.]

[8] Chen Xin.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ourism commodity on domestic research[J]. Tourism Research, 2013, 5(1): 19-23. [陈昕. 国内旅游商品研究综述[J]. 旅游研究, 2013, 5(1): 19-23.]

[9] Wu Rulian.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domestic tourism commodities in China[J]. Tourism Research, 2012, 4(3): 90-94. [吴儒练. 国内旅游商品研究述评[J]. 旅游研究, 2012, 4(3): 90-94.]

[10] Liu Huiyu. Tourist Commodities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M]. Kunming: Yunnan University Press, 2007: 5-7. [刘慧余. 旅游购物品开发与营销[M]. 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 5-7.]

[11] Smith S L J. The tourism produc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4, 21(3): 582-595.

[12] Xu Chunxiao. Thoughts on the theory of the life cycle of tourist products[J]. Tourism Tribune, 1997, 12(5): 43-46. [许春晓.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的理论思考[J]. 旅游学刊, 1997, 12(5): 43-46.]

[13] Li Zhou. On“the theory of the life circle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A discussion with Yang Senlin[J]. Tourism Tribune, 1997, 12(1): 38-40. [李舟. 关于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的深层思考――与杨森林老师商榷[J]. 旅游学刊, 1997, 12(1): 38-40.]

[14] Liu Gansheng, Fu Jianqing. O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protection for tourism products[J]. Tourism Tribune, 2004, 19(3): 37-41. [刘敢生, 傅剑清. 论旅游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J]. 旅游学刊, 2004, 19(3): 37-41.]

[15] Hu Tiesheng. Giving advice about developing souvenirs[J].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1984, (3): 27-29. [胡铁生. 开发旅游纪念品之管见[J]. 社会科学, 1984, (3): 27-29.]

[16] Gordon B. The souvenir: Messager of extraordinary[J].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1986, 20(3): 135-146.

[17] Swanson K K, Timothy D J. Souvenirs: Icons of meaning, commercialization and commoditization[J]. Tourism Management, 2012, 33(3): 489-499.

[18] Babbie E.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the 11th Edition)[M]. Beijing: Huaxia Press, 2009: 125-128. [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9: 125-128.]

[19] Xu Jufeng. On the consensus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tourism discipline[J]. Tourism Tribune, 2011, 26(10): 21-30. [徐菊凤. 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J]. 旅游学刊, 2011, 26(10): 21-30.]

[20] Xie Yanjun. On the essence of tourism and its way of cognition: View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cipline itself[J]. Tourism Tribune, 2010, 25(1): 26-31. [谢彦君. 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从学科自觉的角度看[J]. 旅游学刊, 2010, 25(1): 26-31.]

[21] Wan Rong. Essentials of Commodity Science (the 5th Edition)[M]. Beijing: China’s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13: 10. [万融. 商品学概论(第五版)[M]. 北京: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10.]

[22] Britton S. Tourism, capital and place towards a critical geography of tourism[J]. Society and Space, 1991, (9): 451-478.

[23] Wang Xiaoping, Rong Suyun, Zhang Shumei, et al. Commodity Circulation[M].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11: 65. [王小平, 戎素云, 张淑梅. 商品流通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65.]

[24] Littrell M A.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textile crafts for tourist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0, 17(2): 228-245.

[25] Timothy D J. Shopping Tourism, Retailing and Leisure[M]. Clevedon: Channnel View, 2005: 23.

[26] Litirell M A, Baizerman S, Kean R, et al. Souvenirs and tourism style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4, 33(1): 3-11.

[27] Anderson L F, Littrell M A. Souvenir-purchase behavior of women tourist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5, 22(2): 328-348.

[28] Turner L W, Reisinger Y. Shopping satisfaction for domestic tourists[J]. 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2001, 8(1): 15-27.

[29] Hu B, Yu H. Segmentation by craft selection criteria and shopping involvement[J]. Tourism Management, 2007, 28(4): 1079-1092.

[30] Liang Xuecheng, Hao Suo.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of domestic tourists’ demand for tourism commodities: Taking Xi’an tourism commodity market as an example[J]. Tourism Tribune, 2005, 20(4): 51-55. [梁W成, 郝索. 对国内旅游者的旅游商品需求差异性研究――以西安市旅游商品市场为例[J]. 旅游学刊, 2005, 20(4): 51-55.]

[31] Wang Rui, Su Qin. Research on segmentation of shopping tourists: A case study of domestic tourists of Huangshan[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30(2): 313-319. [王蕊, 苏勤. 旅游购物者分类研究――以黄山市国内旅游者为例[J]. 地理科学, 2010, 30(2): 313-319.]

[32] Shi Meiyu. A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ourism shopping[J]. Tourism Tribune, 2004, 19(1): 32-36. [石美玉. 关于旅游购物研究的理论思考[J]. 旅游学刊, 2004, 19(1): 32-36.]

[33] Yu H, Littrell M A. Product and process orientations to tourism shopping[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3, 42(2): 140-150.

[34] Shi Meiyu. Research on Tourism Shopping[M]. Beijing: 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06: 74-81. [石美玉. 旅游购物研究[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74-81.]

[35] Xin Jianrong, Bi Hua, Chen Yangle.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Commodity[M]. Harbin: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ess, 2012: 45-50. [辛建荣, 毕华, 陈扬乐. 旅游商品概论[M].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2: 45-50.]

[36] Shan Shan.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Commodity[M]. Beijing: 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13: 63-92. [山杉. 旅游商品概论[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3: 63-92]

[37] Liu Dunrong.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Commodity[M]. Beiji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Press, 2013: 208-216. [⒍厝. 旅游商品学概论[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3: 208-216.]

[38] Fang Baishou, Shen Lijing, Zhang Fangfang. Tourism Commodity and Shopping Management[M]. 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011: 20-22. [方百寿, 沈丽晶, 张芳芳. 旅游商品与购物管理[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1: 20-22.]

[39] Wilkins H. Souvenirs: What and why we buy[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1, 50(3): 239-247.

[40] Paraskevaidis P, Andriotis K. Values of souvenirs as commoditi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5, 48: 1-10.

[41] Xie Yanjun. The tendenc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tourism” concept [J]. 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1999, 10(1): 18-20. [谢彦君. 旅游概念存在的泛化倾向及其影响[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10(1): 18-20.]

[42] Wu Kexiang. The cultural elem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ommodity[J]. Tourism Tribune, 1994, 9(3): 38-40. [吴克祥. 旅游商品开发与文化因素[J]. 旅游学刊, 1994, 9(3): 38-40.]

[43] Cao Guoxin. On ontology of tourist commodities: A study based on ontology[J]. 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2004, 15(5): 28-30. [曹国新. 配景:旅游商品的本体存在――一种基于本体论的考察[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5(5): 28-30.]

[44] Ma Xiaojing. An interpretation of consumption of tourist commod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J].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5, 25(4): 58-61. [马晓京. 旅游商品消费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25(4): 58-61.]

[45] Kong Ming’an. From the consumption of things to that of signs[J]. Philosophical Researches, 2002, (11): 68-74. [孔明安. 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J]. 哲学研究, 2002, (11): 68-74.]

[46] Xu Honggang. A theoretical model of path dependence for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commercialization[J]. Tourism Science, 2005, 19(3): 74-78. [徐红罡. 文化遗产旅游商业化的路径依赖理论模型[J]. 旅游科学, 2005, 19(3): 74-78.]

[47] Graburn N H H. The evolution of tourist art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4, 11(3): 393-419.

[48] Cohen E.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ethnic crafts[J]. 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 1989, 2(2-3): 161-168.

[49] Cohen E. Tourist arts[J]. Progress in Tourism, Recreation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1992, 4: 3-32.

[50] Cohen E. Authenticity and commoditization in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8, 15(3): 371-386.

[51] Littrell M A, Anderson L F, Brown P J. What makes a craft souvenir authentic?[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3, 20(1): 197-215.

[52] Shao Qiwei, et al. Chinese Tourism Dictionary[M]. Shanghai: Shanghai Lexicographical Publishing House, 2012: 399. [邵琪伟,等. 中国旅游大辞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2: 399.]

[53] Zhang Anmin, Li Yongwen, Liang Liuke. On the operational measurement of China’s travel agency industry based on SCP model[J]. Tourism Tribune, 2007, 22(10): 44-49. [张安民, 李永文, 梁留科. 基于SCP模型的我国旅行社业的经营测度[J]. 旅游学刊, 2007, 22(10): 44-49.]

[54] Yang Yong. The homogenization of souvenir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putation system: A design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economics[J].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2006, (4): 83-86. [钣. 旅游纪念品市场同质化与信誉机制的构建――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和机制设计[J]. 开发研究, 2006, (4): 83-86.]

[55] Li Zhifei, Li Jiangmin. An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solution of informal chain of profit distribution in tourist shopping system [J]. Consumer Economics, 2003, (3): 46-49. [李志飞, 李江敏. 旅游购物消费的非规范利益分配链解析与优化[J]. 消费经济, 2003, (3): 46-49.]

[56] Ning Zequn. On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 access into China‘travel service market and the black-box pricing’ pattern of travel service enterprises[J]. Tourism Tribune, 2006, 21(5): 80-85. [宁泽群. 我国旅行社市场的进入悖论与旅行社企业的“套中套黑箱定价”模型[J]. 旅游学刊, 2006, 21(5): 80-85.]

[57] Cao Guoxin. An analysis on the malfunction of government guide of the China’s tourism products[J]. Tourism Science, 2006, 20(2): 6-9. [曹国新. 解析中国旅游商品的政府失灵[J]. 旅游科学, 2006, 20(2): 6-9.]

[58] Miao Xueling. A study on the kickback of China’s tourism[J]. Tourism Tribune, 2001, 16(2): 31-34. [苗学玲. 对旅游业回扣现象的反思[J]. 旅游学刊, 2001, 16(2): 31-34.]

[59] Rao Yong, Huang Fucai. On adverse selection and repeated games in tourism market: A case of Hainan tourism industry[J]. Tourism Tribune, 2006, 21(6): 33-38. [饶勇, 黄福才. 旅游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重复博弈――以海南旅游业为例[J]. 旅游学刊, 2006, 21(6): 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