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梅花教案

梅花教案

时间:2022-05-24 06:36: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梅花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梅花教案

第1篇

【摘要】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看来生成与预设两者应该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教学中如果处理好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再加上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必定会被演绎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预设 生成 关系 基础 升华 教学效益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看来生成与预设两者应该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教学中如果处理好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再加上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必定会被演绎得更加精彩。

1 预设与生成的意蕴。什么是课堂的预设呢?说简单点,预设其实就是一个教师课前各课所需做的多方面的工作。(它不仅包括对教材的解读,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定,还包括对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的把握,对学生在交流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进度与目标达成的其他变数等等因素的预先思考,以及相关的应变策略。)教学预设具有目标明确、结构严密、操作性强等特点。

何谓生成?生成即课堂教学实实在在的过程。因为教师是带着预设走进课堂,与一群并不知道你教学设计的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的。这个过程中的一切都是生成的,学生的参与充满变数,并且是推动课堂教学展开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变成了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生成便开始了。实时生成表现为即时性、随机性,而非刻意,具有生成价值。

2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1 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教学必须要有预设。预设可以理解为教学过程前的预备与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里教师说什么,就连学生怎么做一般也都有很详细设计。从新课程的理念来看,这种做法看似费力不讨好,因为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教学形式,但是,所谓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由此可见,没有预设教案,也就说不上动态生成。预设教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益,现实的课堂大多还是预设成功的。但是只有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生成是课堂预设的升华。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但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因为教师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教学预设一要能“升级”,二要有“超越”。

所以,教师要学会弹性预设教学过程,从结构、环节,时间、做法和结果等方面去考虑。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谍眼”,使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进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教学《墨梅》这首诗时,有学生介绍前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说:“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在我与其他同学颔首赞同,觉得达到教学预设之际,有一位学生举手表示有补充。他说;“我觉得诗中写的梅花不是画中的梅花。”当时我很愕然,因为教学参考上介绍这是一首作者为自己所画梅花而题的诗,而此处正是在直接描写画中的墨梅。有点想否定这个同学的说法,但是看到他很认真的样子,我请他讲讲理由。他认为因为梅花长在了洗砚池边,而洗砚池因为诗人经常洗砚,池水被染黑了。所以池中的墨水渗透到了梅花的花瓣中,致使“朵朵花开淡墨痕”。学生的回答超乎我的预料,但是我还是肯定了他的思考。很多同学听了这位学生的辩说,也表示赞同,甚至又有同学发言说:“生长在诗人院中洗砚池边的梅花,倒映在被墨水染过的池水中,也是‘朵朵花开淡墨痕’。”当时,我发现同学们的眼睛都是亮亮的,我还能说什么呢?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生成要顺应学生的需求,生成可以让错误交得美丽,使课堂充满人文性。传统教学重预设而轻生成,新课程理念认为,光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是呆板缺憾的,有生成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2.3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体。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有时候,预设制约着师生在实际教学中的思维创新,教师牵着学生按照课前制定的程序进行教学,扼杀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有时候由于教学的复杂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深入,教学的进程经常会偏离原来预定的方向,打破了原先的教学计划。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看来:生成与预设成功两者应该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教学中,如果处理好了预设与生戒的关系,再加上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必定会被演绎得更加精彩。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

第2篇

一、什么是说课

何谓说课?遍阅不同的人给出的不同定义,发现虽然表述的形式不同,但所含蕴的意思却没有太大差别,就我个人看,“说课”,可以简单表述为“把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教材的分析、对学情的把握、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过程的设想及其理论依据,向同行或者专家学者表述的过程。”是一种不同于备课和上课的,展现自己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的特殊的形式。

说课在展现形式上不同于上课,上课是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说课是教师个人的“独角戏”,它的听众群体是教师、专家及学者。它的目的是给大家清晰明白地展现教学活动的设想,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因为面对对象的不同,说课稿的撰写不同于教案。教案主要呈现的内容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说课稿不是教案的细化,不是教学过程的简单复述,也不是对某章某节教材内容的具体分析。说课稿的撰写流程一般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目的和重难点、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内容。尤其重要的是,对重点环节不仅要写清楚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写出为什么要这样教,即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

说课稿也不同于教学实录,教学实录主要是通过师生对话真实地再现教学过程。说课则通常是站在预设的角度,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推测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师生活动。在时间上,一个发生在课后,一个发生在课前。

一句话:说课就是说“教什么” “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

二、为什么要说课

1、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说课时,教师不但要说清“教”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教。即这样教合理性、可行性、高效性的理论支撑是什么。这必然要求老师具备课程意识,把握新课改精神和标准,以及拥有基本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游刃有余。这样势必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觉研究教育理论,深入探究课程标准教材或课程目标,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越;达到由理性认识向创造性认识升华的境界,从而提高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由经验型教师逐步变为理论型教师、科研型、创造性教师。

2、有利于对课堂进行微观的聚焦

以往的教研活动中,上课老师处在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他的构思和想法,由于千差万别的课堂走向,未必被听课的老师理解和接受。这种课堂操作者和课堂评论者之间的断层,直接导致了教研实效的低下。而通过说课,让授课教师通过语言的媒介作用,明确自己的教学意图,阐释自己教材处理的方法和目的,将备课的全部思维过程表达出来,让听课教师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必将有助于老师对课堂的整体理解和全面评价。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实效更显著。

同时,对于授课老师而言,将日常教学中隐性思维变成了显性思维,于是隐藏的问题被放大,清晰地暴露。于是在听说课人的帮助下,说课人就能够更好地发现备课中的优点、缺点,将可能的失误消灭在授课之前,使备课借助这样的活动能够更深入、更细致、更科学。教师能够不断在相对微观的聚焦当中,进行自我修正,这与听课评课等的教研活动相比较更有利于教师个人的觉醒与顿悟。

3、有利于课堂多向度的研究

不论什么样的课堂,一旦完成,它就是死了的课堂,就算完美到极点,那也只是一种毫无悬念的完美。这就是课堂的局限性,所以有人说,课堂是遗憾的艺术。

但说课就不一样了,针对不可完全预知的学情,老师可能有好几个设想和猜想,老师斡旋于其中,像一个将军,排兵布阵,这就使得课堂的走向,有了可能,有了丰富,有了选择,有了悬念,有了生气。这就是个体说课中的多向度。

另外,说课活动,每人一般安排15分钟左右的时间,不需学生的配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再加上常常和评课活动结合在一起。通过说,发挥了说课教师的作用。通过评,又使教师集体的智慧得以充分发挥。说课者要努力寻求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得到同行和专家的指正,获得认同,收获信心。评课者也要努力寻求说课教师的特色与成功经验的理论依据,从说课中得到启迪和借鉴。说评双方围绕着共同的课题形成碰撞,撞出火花,达成共识,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说课者得到反馈,进而改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评课者从中得到比较、鉴别和借鉴,得到案例示范和理论滋养两方面的收益。从而营造了较好的教研氛围。

说课将教师的个体行为变成了群体行为,获得了多向度的认识。

三、如何说课

本次海淀区的说课比赛,有一定的评价标准。作为参赛选手,首要的是认真学习这个标准,并且按照标准的指示规范自己的说课。但正如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一样。以评价标准为纲,只能够保证完成说课任务。但僵化于教条之内,不仅让自己的说课毫无特色,更有悖于教学研讨的目标。那么怎样的说课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多掌声,为听说课人带来更大收获呢?

(一)教材定位要准确

教材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载体,对教材了解和把握的高度和深度是说好课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必须对文本进行深入准确的解读和把握,把握好学段目标、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的前后联系、篇章结构特点等等。所以,说课的正式环节一般应该从对教材的介绍入手。具体要为大家讲清楚自己所说课的题目、文章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单元训练重点,然后简要介绍文章的结构、主要内容或语言特点。让听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接着还应该交待清楚本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学习的实际,在此基础上介绍自己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突破重难点选择的教学方法等。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清楚,表述要准确,确定重点和难点时要注意前后联系、瞻前顾后,在教学过程中有具体的体现,重点是怎样解决的,难点是怎样突破的。在整体介绍教材的时候,除“教材简介”“学情分析”一般处于第一、二位置以外,其余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位置或增减,表述时可以用“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目标”这样的理性语言严格区分清楚,也可以用适当的过渡语把这所有要说的融合为一个整体。但这仅仅是初步的要求。

我们对于教材的解读,除了依据教材教参,是否可以与时俱进,适当结合文本学、语言美学等文艺理论著作中的解读方法。不仅关注文章的主题思想,同时关注诸如体裁、结构、叙述视角、作者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等相关要素。比如对于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梅花魂》,盖老师关注到了本课的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的前后联系,以及思想感情,表达方式上的变化等等,这都很好。

当然也可以进一步围绕题目进行解读。梅花作为花中四君子,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高风亮节独特的意象。围绕这样的意象,作者所写的三件事彼此之间是怎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为题目中的“魂”字服务的,这些如果能在解读教材的时候再好好加以推敲,相信不仅教材定位能够说得更准,而且说课中的教学设计也能站在更高的视角上进行。

除了对教材的进行准确定位之外,基于这个定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维目标并不是作样子,在表述的时候同样应当陈述清楚。另外目标切忌过多,目标多了等于没有目标。一堂课不可能承载那么多的学习目标,要依据课型的不同,内容的不同而定。

当过老师的我们都知道:说话听音,锣鼓听经。讲课要思路清晰,说课同样需要将那些妙不可言的设计言出来。像《梅花魂》的目标,其中第一条,“领会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想必说课教师一定是明白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但作为听众呢,听了你的目标,我们依旧不知其所以然。表达方式是托物喻志、还是以物自况,是正面表现、还是侧面烘托,是借景抒情、还是直抒胸臆。

所以不要小看这短短几分钟的说教材,实际上作为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解读教材的能力,会听课的老师一下子就能从中分辨出高下。

(二)教学流程要简明

教学流程展现的是教学过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学设计的优劣以及教学理念都在这一部分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所以,说课稿的优劣百分之八十由这一环节决定。因此,说教学流程是说课的重点环节。那么如何说好教学成流程呢?我想,好的教学流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第3篇

——三公开,助我成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

2010年5月,高瞻远瞩的铁岭市教育局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开展了至今让我受益匪浅的“校校公开课、人人公开课、天天公开课”活动。

秉承着“把教育做精做实”的理念,我们三小校领导潜心研究文件的每一份内容,明确每一项工作要求,理清工作思路,组织教师学习文件,领会文件精神,并将三公开活动与问题引导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紧密结合,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考核方案,激励教师人人上公开课,天天上公开课。

因为校领导的信任,我有幸成为了参与这项活动的第一人。刚刚开学,王校长就找到了我,让我准备两节语文课,参加组内教研课。当时我对“五环三步一中心”的问题引导教学法还不能够完全理解,更别提在课堂上自如运用了,但我想只有拥有过硬的教学本领,才无愧于心,无愧于求知若渴的学生,无愧于信任我的家长,而此次活动也是提升自己的绝佳契机,所以我欣然答应了。面对这一挑战,我丝毫不敢懈怠,沐浴着全新的教学模式之风,我积极准备,认真学习三公开活动实施方案,领会精神;从学校图书室借阅了《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空余时间就钻在书海里,自己潜心攻读,孜孜以求地去拜读、思考,并结合实际的教学工作不断地加以实践、发展。对于不理解的地方,我就去请教校领导,他也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

一周的时间匆匆而过,我的第一次试讲开始了,信心十足的我却遇到了难题,学生对于我提出的问题理解的不清楚,课堂气氛沉闷,一节课下来,不要说学生,我自己都感到很郁闷。内心里悄悄地打起了退堂鼓,但我深知: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恰似蝴蝶破茧的过程,在痛苦的挣扎中,意志才能得到锻炼,力量才能得到加强,心智才能得到提高,生命方能在痛苦中得到升华。在王校长的指导下,我重新设计了问题,修改了教案。夜深了,我仍然在脑海中想象上课时的情景,一遍一遍地问自己这么问学生会怎么回答,学生会在什么地方生成问题,在什么地方有疑问,我如何解决。我又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正式的组内公开课开始了。当学生在大问题的引导下进入课文的研读、主动提出问题时,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接下来,我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课堂,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自主探究,组内交流,一节语文课有声有色,稳扎稳打地结束了。校领导的鼓励让我更加坚信要借“天天公开课,人人公开课”这一契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好每一节课、上出高质量的课。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机会总是会留给那些有准备之人,由于推门课、评价课的突出表现,学校领导决定让我上校内的大型公开课。我一次又一次地试讲,每次试讲后都会迸发出新的灵感,于是我一遍一遍地修改着教案和课件。就这样我的课不断地趋向成熟,不断地变得丰富,我的自信心也逐渐地增加。最终我上了一堂和谐的、精彩的、生动的课。

三公开活动不仅给了我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更为我提供了与同事互相学习切磋的机会。同时,我更感到一种紧迫感,认识到不学习就会被他人甩下的现实。于是我更加认真地研读教材,教参,准备教具,课件,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课上,学生们畅所欲言,大胆表达个人见解的时候是我最享受的时刻。

第4篇

大家好!我是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老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青春无悔,无悔青春》。

有这样一首诗:我是一个老师,我把手中的红烛高高举起,只要我的鸽群能翱翔蓝天,只要我的雏鹰能鹏程万里,只要我的信念能坚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永远年轻,我情愿燃烧我的每一寸躯体,让我的青春乃至整个的生命,在跳动的烛火中升华,在血液的鲜红中奔腾……

对于一个人来说,青春是美丽的,但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放出美丽的光彩;可以因虚度而懊悔;也可以用结结实实的步子,走到辉煌壮丽,这就是我的格言。在工作期间里,我在学校的工作安排下,担任了语文数学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还很年轻,年轻懵懂的我听到县里举行赛课活动,我毅然的报名参加了,但是,事与愿违,我设计的教案领导看了根本不过关,更谈不上去赛课了,也可以说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教案。我很气馁,也很失望,但是一向要强的我不想放弃每一次的机会,我的教案写了一遍又一遍,改了一遍又一遍,在校领导的帮助下,我的教案终于合格了,可是时间短,任务重,于是我只能自己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的试讲,熟悉教材,熟悉教案,晚上在家人熟睡的时候我再起来熟悉教材,熟悉教案。就这样,反反复复我在不断地磨练中,终于能有效地完成好一节课的教学。就是在这样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就是在这样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就是在这样不断进取的过程中,我的教育教学的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在我参加工作的第六个年头我怀孕了,这对全家人来说是一个喜讯,但是强大的工作强度下,家人又不免为我担心,怀孕后,起初并没有什么反应,我仍然坚持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线,但是后来情况变得严重了,我的大腿,小腿,脚身体各个部分都出现了严重的浮肿,原本穿35号鞋的我,没办法穿上了37号的,可是到后来连37号的鞋也穿不上了,只能穿拖鞋上班,即使在身体极度需要休息的情况下,我仍然没有休息,没有请假,在课下我听见孩子们议论纷纷,“咱们老师怀孕还会来上课吗?”“老师怀孕了,会不会请假呢?”孩子们都在担心,家长们也在担心,校领导也在担心。都来问我:李岩,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啊?后来,我告诉孩子们,告诉校领导,请他们放心,我会坚持到最后。因为这是我热爱的工作!因为这是我执着的事业!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我的肚子也一天一天的越来越大,妊娠的反应也越来越强了,就这样我在身体极度需要休息的情况下,也没有耽误一天的工作时间,仍然坚持没有请一天假,任然坚持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终于这个学期的工作结束了,那一年的月日我完成了全班47名孩子的通知书,那一年的月到校把47张通知书发给了每一位同学,参加学校的工作总结会。那一天我托着极度疲惫的身体终于完成了我这一学期的工作,那一年的月日我选择了剖腹产手术,我的女儿出生。我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没让孩子们失望,没让家长们失望,没让学校的领导们失望。

我的母亲从远方赶来,心疼自己的孩子,问我:“为什么不请假?你怎么那么傻?”听了妈妈的话我只是一笑而过,或许我就是这么傻吧!或许这种傻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或许这种傻就是孩子、家长的负责,或许这种傻就是对这份工作的执着吧!因为我知道孩子们需要我,因为我知道这份工作需要我,我无论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都是快乐的。也许每一位教师都知道做剖腹产手术可以在家休息半年,但是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每一天都很担心班级的孩子们,在我的孩子不足百天的时候,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又开始了每一天的忙碌的工作,一边要教育好自己班级的孩子,一边还要照顾自己的孩子。而我所教的班级正面临着毕业考试,工作更加繁忙更加沉重,但是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我一直克服困难坚持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圆满地把这47名孩子送入初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我的努力下,所教的班级在全镇质量监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班郑思佳同学在新世纪入学考试中名列全县第一,我的工作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的认可。

在荣誉面前,在成绩面前,我终于落泪了,虽然泪水是苦涩的,但我的心里却感到这泪水是快乐的,是幸福的!

“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生命”,爱心教育是我做好班级工作的宗旨。在我的影响下,所教的班级逐渐形成了团结友爱、积极向上、有凝聚力、有爱心、乐于奉献的班风,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当学校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便组织各个班级为灾区捐款,当我向孩子们诉说这件事的时候,他们都情不自禁的留下了眼泪,我让学生观看电视转播,关心灾区的情况,并为灾区捐款,后来我班的学生纷纷捐款,每一位学生都把自己的零花钱拿了出来,向灾区人民奉献自己的爱心,我们班也成了学校捐款最多的班级,班级有的孩子就捐款50元,我作为一名党员也为灾区捐款,奉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班的孩子们在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班级也多次被学校授予“优秀班级”等荣誉称号。

在班级管理中,我十分注重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学生,他叫王威,相信很多老师都非常熟悉他,这是一个问题孩子,非常淘气,惹事生非,不写作业,从小父母离异,是在父亲的巴掌中长大的,他的爸爸经常不在家,平时就爷爷、奶奶照顾他的生活,今年他的奶奶又不幸去世了,爷爷年迈,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每天回家自己煮方便面,孩子非常可怜,看到这种情况,我变利用休息的时间帮他补习功课,教育他,有时他的爸爸不在家,便把他交给我照顾,我每次总是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在我的教育和感悟下,他慢慢的改掉了一些坏习惯,我想说无论这个学生怎么样,我作为一名教师都不会抛弃他,都不会放弃他。我想: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教好每一节课以外,更要关心他们的成长、生活。天冷了,我提醒他们多穿衣服;天热了,我提醒他们不要暴晒、不要暴饮暴食;下雨了,我提醒他们要带好雨伞;过马路时,我提醒他们要注意安全……琐碎的班主任工作渗透了我点点滴滴的爱心,虽然很苦但也很快乐,并乐在其中。

如今已成为教师的我,对教师的含义也有更深刻地认识。不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纯洁的眼睛,我就会感到“老师”这两个字的份量。在这由知识、情感、理想、信念汇成的三尺讲台,是多么神圣。教师的一举一动将会影响这些纯洁孩子的一生。因此,我深深懂得,什么是为人师表,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努力进取,不断学习,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让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正如一位名人说:“教学对教师本人来说,也是一种最高意义的自我教育。三尺讲台使教师照亮了别人,也升华人自己。”

让爱在教育事业中闪光吧。

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本人有幸投身于这场涉及课堂教学方式、教育教学理念的教改中。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反思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为会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课改实验工作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经过多年的历练再年我已经成为我校一名骨干教师。

“不经历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正是因为经历了磨砺,正是因为经历了努力,才会有今天的点滴的成绩。

第5篇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为了使每一节课都能高效轻松,我认真钻研教学理论、课程标准,品读名家教学,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课的设计都反复修改,尽量让每一个设计都更贴近学生,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个问题的设计要反复推敲,是否让学生主动思考质疑了,是否能尽可能地打开学生的思维,是否对学生的训练到位了,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有什么,面对每一种回答要怎样引导学生体会、交流、合作。我努力让课堂上充盈着赞赏的语言、亲切的笑容。作为教师,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信任、赞赏的眼神中,做学生忠实的听众,在倾听中润物无声。看胆怯的眼神燃起自信的火苗,看迟疑的小手终能如林般举起。是的,学生是快乐的小鸟,而教师就是引领这群小鸟在知识的天堂中自由快乐飞翔的“领头雁”,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教师的幸福。

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优秀的教学能力来自厚积薄发的功底,声情并茂、引人入胜的课堂,必须有艰辛的锤炼。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学习,例如,我订阅了多种教育教学杂志,稍有空闲时间就细细地一页页地品读,细细咀嚼精神食粮的甘美。有用的抄写或粘贴在读书笔记本上,之后让新的理念、方法流动于课堂上。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了培训、听课,我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学习中,会给予教师很大的震撼,再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努力把新的理念自然地与自己的教学有机结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既不生搬名家的课堂,又要吸取名家的精髓运用于课堂,在反复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三、建立竞争学习机制

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都想让教师和家长看到自己的进步。如果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获得的点滴进步能及时地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表扬和鼓励,那么就会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教师要掌握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学生间的竞争,建立竞争学习机制,使全班学生形成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好学生的学习会更好,中等生和差生在优等生的帮助下,也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了上进心,他们会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继续努力。例如,我在教学中就采用了这种竞争学习的方式,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竞争。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小组间的成员都互帮互助,在较短的时间提高了数学成绩。为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我要求学生一周比赛一次,看看哪个小组的数学成绩最好,并评出最优小组和进步最快小组。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他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必须强调,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教师可以设立评价制度,以“小红花或五角星”等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式,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优缺点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四、教学设计从静态预设到动态生成

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统一体。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可以说是对教学的预设。但传统的教学设计过于强调静态预设,教师以其主观教育目的和愿望为依据设计了导入、展开、小结、作业、板书等流水线似的教学过程,设计出了精细的提问,预定了标准答案,准确计算好一节课在不同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这样的设计成了剧本,课堂成了彩排的场地,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的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这使得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变得沉闷和枯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严格依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意图,严格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则按照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教学。新的课程改革观认为,课程不再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即文本课程,而是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和体验,即体验课程;课程也不再是教学前的计划和目标,即制度课程,而是师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课程,即过程课程;课程也不再是由教材这单一因素构成的静态课程,而是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的、生长的建构过程。相应地,教学也不再是忠实地执行课程的计划和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实施、开放和创造课程的过程,是实现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五、教育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思想

在知识方面,我个人不赞成提前让孩子温习课本内容,单从数学方面来说,只要孩子会写0-9十个数字就足够了,空闲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练习数数,如果能数到100,说明孩子的数学水平已经不错了,一时数不到100,可以练习数到20。从我个人教学感觉来说,一旦突破了这个“段”,就象孩子从爬到学会了走,不用教孩子就自然数到100了。即使孩子数到20有困难,家长也不必急于求成。数数是一个抽象的过程,需要孩子慢慢物化,操之过急容易结成“死结”。关于辅导,按照规定,低年级的小学生是不能布置书面作业的,但这不是说孩子回家后家长就不用问了,要让孩子把书本拿出来,让孩子给你讲讲他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家长看看孩子的本子上做了什么,如果孩子把当天所学的知识都掌握了,家长就不要追着问。看完了,要让孩子按顺序把书和本子整整齐齐地放回书包,然后再看另外一门功课,这个习惯必须养成,不要一到家就把书包翻个底朝天,时间长了,孩子必定丢三落四。针对学生学习用品的准备方面,建议学生的书包不要买大的,既浪费钱财,又让孩子遭罪,课桌根本放不进去。在上学之前,学生要检查书本、文具是否带齐了。

第6篇

【关键词】预设 生成 有效性教学 辨证 共生

生成与预设是一对矛盾,传统教学强调预设,新课程改革中更着重生成。但生成与预设是对立统一的,厚此薄彼或厚彼薄此,都有失偏颇,将导致课改方向的迷失。如何准确理解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有效性教学实践中科学地把握、艺术地处理这种关系,找到最佳支点,使之平衡,并达到精彩预设与和谐的生成,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生成与预设的辨证关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预”,就是预设,指的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思、策划。生成就是创生或生长和构建。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生成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新课程凸现教学的生成性是由其所倡导的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所决定的。它的特点是:不确定性、丰富性、复杂性、多样性。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需要预设,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往往无的放矢,哪黑哪儿住,是不负责任的课堂;一味遵循预设则是机械的形而上学,虽有秩序但缺乏灵动与人文精神。生成是有效性教学的内在需求,是衡量一节课的标尺之一,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生成与预设的误区

预设与生成的冲突,表现在: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实质上这是传统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教学观的体现;生成过多、乱,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一方面,生成过多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导致教学计划的落空,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另一方面,生成过多就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从而最终也背离了生成的目的。特别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突出表现就是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因此,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应当服从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让生成与预设互动共生

(一)预设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性和主动性

预设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要求教师发挥主动性,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既要强调教材的基础地位和主导作用,又要超越教材、活于教材、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儿童经验和时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教学中不再以“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圣经”来解读,要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等;再次要研究儿童心理和学习心理。这三点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提升生成的基础。预设是对生成的丰富、拓展、延伸,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

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追求预设与生成的最佳效果。方法指的是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法与学法都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恪守,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要灵活选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去随意使用教法。而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只有教师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行的方法,才能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虽然课前教师在头脑中对学情、学法作过详细考虑,但课堂是生成的,学生的学法会在其充分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灵活地创造,教师要积极地接纳、吸收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解决。教学中要注意根据课堂教学情况,科学合理选用学法,激活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精心预设,为生成铺垫。

预设应注意的问题:预设要有针对性:针对学情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预设中起着定向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提炼加工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预设要有开放性:给生成腾出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话可说;预设要有弹性:超前预设,灵活生成;整合预设,机智生成;放弃预设,创造生成;预设要动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和变更。

(二)生成之策略

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预设使课堂教学有章可循,体现了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了对人本的尊重,使课堂充满活力,精彩纷呈从而体现学生在进行中的主体地位。

生成需要一定的情境,在适宜的情境之下,学生会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中实践中来。情境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在创设情境时教师有多种方式,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当然问题一定要适当,不可过难或者过易,而且问题要有生成的空间,一定不要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问题,否则就没有意义了。具体生成策略通常有以下手段:通过逆向思维生成;通过创新思维生成。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对试题独特的解法;辨证思维生成。如每年3月15日前后都有大批的假冒伪劣商品被销毁,你赞成吗,为什么?如从打击罪犯、净化市场、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思考答案可以是肯定的;如从环境保护、废物回收利用等角度思考,答案又可以是否定的;专题总结生成。专题总结往往是对文本的整合,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融会,是各种能力综合运用的结果。

生成是手段而不是目标,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牵强地、虚假地制造生成,只能是提供某些机会,在自然“愤悱”的状态下产生生成,这才是具有真实意义的生成。“有效生成”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正中下怀,一切尽在预料之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预设缜密,精彩如约而至,达到预期效果;第二种境界:大道无形,无意恰在有意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学的进程达成其中的一种预案效果,仿佛无意恰在有意之中;不期而至,精彩生成未预约——“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教师教学机智下的随机(意外)创生。有一次我在讲《生命宝贵》一课,突然一只蝴蝶翩翩飞进教室,被一位男生抓住,有的说收好,别让老师看见;有的说赶紧放了;有的说还不弄死,一阵骚动。我立刻停止预设学案,我说:“现在我们该如何处置这个小生命呢?”大家七嘴八舌又讨论开了,第一种认为弄死然后制成标本;第二种认为让它回归自然。我启示道:“这只蝴蝶也是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不是吗?接着我讲了《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并告诉大家应该热爱生活,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听完这个,学生们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蝴蝶翩翩飞出教室,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欣慰地笑了……生成应注意避免虚假的生成,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深入;避免副面生成。对违背社会主流价值的生成问题,要正确引导使生成成为课堂的亮点和画龙点睛之笔。

第7篇

看似简单的一个转变,实践起来是有难度的,因为所有的教学内容必须依托于教法才能得以实现,其间对两者尺度的拿捏并非易事。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犹如“台阶”,教师的职责在于搭建平台,在每一个台阶上学生做什么,是教师在备课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该为内容服务,课堂不单纯是老师表演的场所。在一次市级赛课中这样一个案例:

老师激情洋溢的说了这样一段导入语“在蔚蔚宇宙间……”此时一点课件――应该出现的图片没有出现,于是老师对课件进行了修复,接着又如电影回放一样“在蔚蔚宇宙间……”或许是想让课堂有整体性,可是此时的学生成了教师的“道具”。课堂失去了他本来的意义。

反思自己的教学,由于教师经验体系中开始比较多的积累了对学生的感受,所以在设计教案时经常会冒出学生的身影。想想这些内容学生会怎样学?学得会吗?要不要做调整?这仅仅是在“用教材教”。

从关注“教的活动”转向到“学的活动”

听一个校长这样说过:“现在的教育说白了就是服务行业,你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一直觉得这一点对于班主任很有道理,可是作为数学老师总也找不到感觉。

在全国名教课堂中,看到其中一位上课教师上《直线、射线、线段》一课时,让学生自编自导了一个情景剧说明三者的特点和关系。另一位教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用一首古诗《梅花》导入。细细看来这不是巧合,是老师贴近学生的一个小小的细节。想想自己的课堂,要是自己说到哪里学生没有听懂的话,便会觉得学生对知识不熟悉,说不定还会好好的教育一番!

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奋斗。往往老师总是会赶进度,老师要真正的诠释了“慢”课堂的节拍。在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老师会说:“同学们你们慢慢想,我有足够的时间。”老师啊慢下来,慢慢的品味,慢慢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用自己的情商引领学生学好数学

“好的老师都有点痴――这是常人所不能有的专注,激情,甚至做作!”

如一位数学教师曾记得师范毕业时,讲教材教法的一位老教授为他们上的一堂示范课,开场白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课铃响后,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走上讲台,一片齐刷刷的声音问道:“老师好――”这位老教授一本正经地说:“同学们错了。”就在大家惊愕之际,老教授推了推眼镜,笑眯眯地说:“我是你们老师的老师,你们说说,该怎么问候呀?”同学们立刻恍然大悟,齐声道:“师爷好――”老师笑了,同学们也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可见,教学幽默乃和谐师生关系的剂。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碍他们对正确要求的意义的真正理解,即所谓“意义障碍”。而教学幽默是和谐师生之间关系,消除意义障碍的良药,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学生怎不能彻头彻尾的爱上数学。

“如果课堂如电影般美丽,老师如演员般魅力,那么数学必将如花般绽放。”

教室如舞台,老师如演员,不在乎下面有多少听课的老师,而在于你和你的学生旁若无人的演绎课堂的魅力!听特级教师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总会让我有一种错觉,这是在上课吗?自由的走动,生活化的语言,师生默契的配合!特级教师和普通老师的区别首先在于个人魅力!那是来自于文化积淀,表现力的美!

那一节课让我热泪盈眶。

那是一节让我热泪盈眶的课,那是一节在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不愿教师结束的课。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激动,一时的语塞是由于有太多的感慨:被老师的梦想感动,被教师强大的个人魅力吸引,被整节课的睿智所折服!“2013我有一个梦想,每节课成为孩子们的视觉盛宴,每节课让孩子们忘记时间的存在……”这是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老师对教法精准的把握,是老师教学机智散发强大磁场的爆炸点,那一刻全场沸腾!

第8篇

1树立以学生自主创新为主体的实验教学理念

几年来,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过去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使教师指导实验、学生作实验或多或少摆脱不了重理论课教学轻实验研究现象,达不到像理论课授课那样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效率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确保实验教学质量取得进一步的提高和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我们对现行实验教学模式提出改革方案,即基于有利于培养动科专业大学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动科专业遗传繁育实验教学开放体系,以推动实验教学全面开放和提高。

2构建管理机制,保障实验教学开放有序进行

为了公平、公正、准确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遗传繁育教研室建立了实验教学开放操作技能与创新设计能力并重的实验教学考试考核机制,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重点掌握以下几点:实验态度。教师在指导实验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考察每一个学生的实验态度,此项内容应从一点一滴作起,不放过每一个环节。操作能力。通过现场考察和测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对仪器设备使用熟练程度,操作方法是否准确,以及对实验的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给学生设置综合和设计性实验,该种实验要求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结合实验对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考查学生对实验中所提问题是否善于思考,是否提出有价值的创新观点,考查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纪律。在实验过程中遵守课堂纪律如何,有否交头接耳、迟到早退情况。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报告可以了解学生对实验的认真态度,逻辑思维如何,是否有抄袭行为。考试。实验结束后,通过笔试全面考察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实验考试考核机制,比较全面客观地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根据学校的精神,学院将开放式实验教学纳入“教学评估考核指标体系评价方案”,并对其评估内容进行分解,主要包括实验教学任务、指导教材、实验项目管理、实验考试考核、实验报告、实验研究、每组实验人数等。每年对实验教学开放进行综合评估,以保证开放式实验教学不走过程。每学期由教研室主任和实验室主任牵头成立督导组,带领相关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实验教学开放情况进行调研与督查。在督查活动中,督查组深入实验现场进行观摩,考察学生实际操作情况、实验班级、指导教师情况、开放实验课内容设置、所用仪器设备配置数量、实验课教案设计、查阅有关资料及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等。通过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交流心得体会,全面检查开放实验教学的开展与效果,并对实验教学提出评价和指导意见。制定开放式实验教学奖励制度,每年对实验教学开放活动进行综合测评。鼓励和支持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实验教学的开放工作,对在非工作时间内参加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给予工作量补助,具体补贴由院(系)参照实验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进行核算,并由学校实验教学管理部门核准发放。由于采取了逐级制定实验教学开放工作负责制度,从教研室主任到每一位教师对实验教学开放开展得好与不好采用投票表决制。对实验教学开放成绩突出的教师和技术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并且每两年开展一次评选“实验教学开放先进个人”和“实验教学开放先进集体”表彰活动。通过建立实验教学开放奖惩制度,有效调动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验教学开放工作。

3开放内容体现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

选择专业化层次和实验内容丰富、课程间能更好地发挥渗透作用的实验,如“动物胚胎移植”、“动物体细胞培养及染色体的制备”等实验,这种实验涉及内容广泛,它要求动手操作能力强。学生通过做这种实验熟悉和掌握了动物繁殖学、动物遗传学等学科领域接近前沿的生物技术研究。使学生大大开阔了视野,印象深刻,启发和带动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实验的引导和启发下,增强了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生物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该实验启发能力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主要选择某些带有设计研究性的实验或结合研究课题进行,这种实验涉及内容广泛,可有效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实验形式采用:要求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用和调试实验仪器设备,整个实验下来必须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不提供具体实验方法,只对其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审查,并提出整改意见,不对学生作任何指导。这种实验的作用能够把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运用在实验课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达到完全自主开放的目的。加强实验过程指导,还必须有教师的专业引领。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大学生参加实验研究和创新活动。采取由教研室组织的主讲教师及实验教师针对某些科研和实验方面的问题,举办专题讲座和开展观摩研讨活动,激发和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实验课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验、研究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要求实验指导教师必须具备本专业系统而又扎实的实验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并及时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实验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发展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培养成严谨、求实、认真的科学态度。教师目标化参与实验教学指导活动。根据实验教学开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参与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科研课题研究活动。

4总结

指导教师要按照完成不同实验阶段跟踪指导,建立目标化引领,全方位了解和掌握实验教学开放进展情况和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对某些设计研究性实验,尤其是参加的科研课题,要及时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性实验阶段总结和论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要强化学习和操作方法指导,使学生知道如何操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改变盲目学习的状况。

作者:张永春 张颖 梅花 李向阳 高树新 张显华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

第9篇

高中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的教学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水平。作文在试卷上一般占着比较大的比重,如果学生不能够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将会降低他们的语文学习成绩,不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学素养,拓展他们的文学视野,也就不利于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本文通过对高中作文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探讨,找到更加完善的教学手段,提升创新水平,从而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

【关键词】

高中作文 教学方法 创新理念 兴趣培养

高中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时,往往会感到比较吃力,尤其是在写作时,往往会由于自身语文知识储备不足,写出的文章内容比较空洞,文章的吸引力不足,从而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加大对高中作文写作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掌握更加科学的写作手法,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他们以后文章的写作奠定良好基础。

1.创新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1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要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知识的魅力,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的作文讲解过于形式化,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不够浓重,最终导致学生写作水平较低。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为学生的语文写作奠定良好基础。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分数,首先需要学生保持整洁的卷面,所以日常的练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要给学生讲练字的重要性,让他们形成练字的好习惯,不到两年的时间,学生的字体就会得到比较大的改观,在写作上会存在一定的优势。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写作课堂,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写作的重要性,为他们以后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1.2重视日记的训练

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语写作水平,就要加强学生的日常练习。日记作为一种练笔的重要形式,教师就可以通过该种形式来打磨学生的思想情感,增加他们的生活阅历,为他们以后的写作提供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创建比较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语文写作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够帮助他们找到适合他们自身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达到语文作文教学目标。在日记这样的形势下,学生需要每天记录自己的事情,在情感表达上更加客观、直接,在长时间的积累中可以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让他们的心灵感受到生活带给他们的快乐,在写作上具有更为广阔的思维,帮助他们真实自由的表达内心情感。只有将学生的心灵之窗打开,教师才能够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来诱发学生去体验生活,培养他们更加稳定的情感,让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为他们以后相关知识的学习提供帮助。除此之外,在进行日记训练时,教师要让学生去用心感受身边的事物,将所见所闻写入到日记中,这样表达出的情感才更加真实。正如鲁迅在《作文秘诀》中说道:“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只有在这样的写作下,所要表达的情感才更真实,才能够打动读者。所以教师在鼓励学生写日记时,要让学生描写真人真事,并且敢于在日记中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1.3加强写作训练

高中作文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这样才能够写出比较打动人心的作品。但是由于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培养不足,使得写作质量比较差,不利于他们今后语文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对写作的认识,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从而达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目标。一个人的情感通常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长期在这样的熏陶下,会让高中生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情感体验,为他们的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在积累素材时,既可以是当代的英雄人物事迹,又可以是古代诗词歌赋等,通过这些素材的积累,学生的写作更加生动,同时也比较具有文采,为他们今后语文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比如学生想要表达人物坚强的品格,就可以用青松、梅花等意象展现出人物的特点,使得文章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具有文采。高中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发现问题时可以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案,除此之外,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也可以向教师询问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解决他们写作中的困难,为他们以后写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只有长期在这样的锻炼中,学生才可以写出更加打动人心的作品,才能够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最终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

1.4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学生在以往的写作中往往生搬硬套,使得作文情感表达比较差,最终会影响到他们的写作质量。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要努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表达能力,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思考空间,让他们感受到真实情感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要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就可以充分利用教案来进行,比如在高一语文教材中,就《烛之武退秦师》一课,就可以突出讲解烛之武超然的人格魅力,增强学生对烛之武这种品格的认识,让他们感受到真情表达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写作中也可以利用这种手法来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为写作增加魅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感受自然生活之美,比如深入到田间或者城市中,去观察身边事物,找到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丰富他们的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总 结】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情感认识,在写作中学会运用不同的技巧提升写作水平,为今后语文知识的学习提供良好帮助。

【参考文献】

【1】任雅玲.高中作文教学高效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18)

第10篇

美妙的歌声在深圳大学元平体育馆“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现场回荡。川流不息的下课人群中,一直回荡着观摩老师们哼唱的曲调,我们仿佛看到了执教老师和学生们仍然沉浸在音乐中不舍离开的动人画面。

什么样的一首歌能够久久萦绕在听课教师和学生心间?什么样的一节课,其艺术魅力能深深地感染在场的每一位评委和专家?深圳市龙岗区花城小学余快老师执教的新歌教唱《美丽的夏牧场》,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质朴无华美天成

余快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歌唱课《美丽的夏牧场》,这首歌曲旋律悠扬、意境优美,描述了新疆哈萨克族人民美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情趣。余快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把本节课的审美情感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一个“美”字,教师主导兼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之美在课堂上得以充分体现。余老师用她那空灵而美丽的歌喉,亲切而自然的教态,感染并引导着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演奏器乐、念唱歌词、哼唱曲调、体会意境、合作表现、展示自我,处处都体现着音乐的美。这种美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地流淌着,没有间断,没有停息,直至下课的铃声响起。

深圳市原音乐教研员徐沛然老师在听完这节课后这样评价:“ 《美丽的夏牧场》充分体现了一个‘美’字,整节课环环相扣,流畅而优美,没有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教师语言精练,富有启发性,教学过程流畅,总是在不经意间,引出下一个问题,既关注了学生的聆听习惯,又培养了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大胆创新,是一堂扎实有效、音乐性强,教法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好课。”

一位教研员评价道:“ 《美丽的夏牧场》达到了我心目中两全其美的境界了。教学中教师体现了以音乐为本,关注了歌谱的学习,强调唱好歌曲,表现出歌曲的美好意境,让歌声富有艺术力和感染力。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更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具有音乐性,是唱歌教学中值得提倡的一种方式。”

千锤百炼功夫真

梅花香自苦寒来。上好一节优质课真的非常不容易,全国现场课结束后,余快老师这样感慨道:“从校、区、市、省直至全国,一次又一次地展示,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一层又一层地探讨,赛课磨我千百遍,我也不厌倦,腰酸背疼我能挺过去……因为我喜欢上音乐课。”

回顾《美丽的夏牧场》的授课过程,从选课、写教案、试教、反思、修改、成熟,是余快老师漫长的修炼过程,是痛苦、喜悦、收获的过程,是破茧化蝶的绽放过程,更是她对待音乐教育事业执着、追求卓越的一种具体表现。余快老师在准备这节课时,提出传承与创新结合的设想,尝试将奥尔夫教学法运用到歌唱教学,大胆突破,不断创新,探索出一种新颖的歌唱教学模式。如在导入环节,余快老师通过身体节奏,拍出歌曲四拍子律动规律,启发学生用“lu”模唱木琴敲击的旋律音“6 3 1 6”,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哼唱旋律,巧妙地形成二声部,这个教学环节,既让学生记忆歌曲旋律中的骨干音,又起到发声练习、统一音色和练习气息的作用,同时又为教师演唱的歌曲主旋律配上伴唱,形成二声部,为完整演绎歌曲的环节做好铺垫,可以说是目标明确、主题突出、一举多得且事半功倍的巧妙设计。

在体验和记忆歌曲旋律的教学环节,教师巧妙地融入了旋律线条,在师生边唱边划旋律线的过程中,既体验了歌曲的旋律特点,又掌握了用连贯的气息演唱流畅旋律的技能,并感受和表现出歌曲优美的意境。

图示1

接着教师在黑板画出的线条上加了几笔,便引出天鹅(此处预留伏笔:“哈萨克”在本族语言中就是“天鹅”的意思,她们的舞蹈动作融合了许多天鹅的造型和姿态),可以说这一笔是绝妙之笔,既让课堂充满了生机,又巧妙引出利用舞蹈的肢体语言感受和表现歌曲的环节;既融入了知识与技能,同时又充满了童真和童趣。回忆现场教学的精彩瞬间:

师:这个线条像什么呢?

生:像数字“2”。

师:如果老师再加两笔,你们看看像什么?

图示1

生:像天鹅和天鹅在飞翔。

师:“哈萨克族”在本族语言中就是“白天鹅”的意思,她们认为她们的祖先就是白天鹅的化身,请同学们起立跟随老师舞一舞,感受哈萨克族天鹅舞优美的姿态。

教师清晰而指向明确的提问,犹如为学生登上预设的知识台阶递了一块“垫脚砖”。几笔线条、几句话语,既点出歌曲优美的视觉形象,又和所学歌曲美妙的音乐意境相结合,在不经意之间融入了新疆哈萨克族的相关文化,传递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信息,这一画龙点睛之笔显得十分得体。

音乐是重复的艺术,歌唱教学中最难的是学唱歌曲的环节,这个环节有难点和技能要求,尤其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很高,既要求学生能完整唱准、唱好歌曲旋律,又要看教师能否现场解决借班上课教授二声部的难点,功夫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地应用整体重复的方法。回顾这节课,余老师在歌曲教学过程中,将歌曲旋律重复了三十几遍,但遍遍有新意、次次有要求。学生带着各层面问题聆听的过程,始终带着兴趣沉浸在音乐的聆听和旋律的渗透中。让学生完整聆听的同时,提出指向明确的聆听要求:“想想歌中唱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在师生讨论中,引出歌词中描写美丽夏牧场美景的词语,让学生念着唱、唱着念,在反复多样化的“对话、聆听、讨论、感受和学唱”过程,记忆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歌词,找到最美歌声的表达方式。尤其留给大家印象深刻的是清唱环节,余老师干净、清澈的演唱充分体现了她的专业素养。其音准自然而然渗入学生的听觉记忆的过程,应验了“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

该堂课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既渗透了简单的二声部教学,又充实了歌曲内涵。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范例,体现了二声部在小学阶段实施的可能性。教师从单音开始,循序渐进,逐渐加入第二、第三个音,左右手打手势引导不同声部学生的音准与演唱,既扎实又巧妙,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聆听的习惯,感受了多声部音乐魅力,提高了学生演唱能力。

课堂内外真情赞

余快老师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应该说是课里课外的“美”。余老师给人的印象是眉宇之间总透出一股倔强和韧劲,举手投足看似寻常却从容不迫,自有一种淡定优雅和大气自如。谁曾想,她在执教全国现场课时已是即将临产的准妈妈。余老师能克服常人不能想象的困难,带着八个多月的身孕,在五千多人的全国赛课现场,一丝不苟地做着准确到位的范唱,台下许多女老师惊叹之余忍不住热泪盈眶,被她忘我的精神感动了,被她传递的“美”打动了,更为她高水平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折服了。“如果说整场比赛是对我身体和意志力的磨炼,我愿意为我没有出世的宝宝做出最好的榜样。”或许正是她这句感人肺腑的话语,从区赛、市赛、省赛一直到全国赛课,这一路宝宝和妈妈都平安走来。余老师特意为孩子起了一个小名“赛赛”,来纪念这与众不同的生命过程。

当然,一节好课的形成,离不开背后团队的共同协作和支持。从选课、设计、备课、研究、试讲、现场指导等,都凝聚了中心教研组全体老师的无私奉献和指导,大家授之以经验和方法,从听课、评课、教案斟酌与修改,在“吃透”课标理念的同时,又很好地挖掘了教材的内涵;使课堂既能体现扎实有效的“双基”教育,又能体现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如果今日红花能够尽情绽放,那么绿叶的陪衬就显得那么无私和伟大。

说起中心组的老师,都是我们龙岗区的优秀音乐教师,执教的课多次获得省、市一等奖。大家全身心投入到帮助余快老师备课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每一次磨课、每一场比赛……有时为了一个困惑失眠,有时为了一个精彩的创意而激动。提起中心组的老师,余老师感动地说:“如果压力有十分,那么中心组的老师帮我扛了五分。”正是有了背后团队的强大支撑,才创造了今天的奇迹。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虽值深圳初冬季节,但收获的喜悦荡漾在每一位龙岗音乐教师的脸上。余快老师在“美丽的南疆”梦想成真,龙岗区的音乐人更把美播撒在每个孩子的心田。“美”是课堂上流淌的歌声,是质朴的语言,是孩子闪亮的眼睛……“美”更是龙岗音乐人集体智慧的升华,无私奉献之情,是对音乐教育事业深深热爱的真挚之情!

第11篇

关键词:学生;课堂;放手;点拨;主人;启发;诱导

“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简单的一句话有她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也饱含了对教师的殷殷期待,那就是要学会放手。放手其实也就是“放生”,就是鱼归大海,鸟归山林,用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充当配角。唯有敢于放手,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会好起来。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自主精神,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动起来,把学习的还给学生。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我体会最深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大量事实证明:凡是仍禁锢在应试教育怪圈里,教师充当“演员”“传话筒”“教书匠”,把学生当作“观众”“听者”“接受器”,视教材为“圣经”而死讲、死读、死记,下课铃响一堂课教学任务就算完成的,其教学质量势必不高;相反,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倡教师仅充当“导演”“导游”“引路人”,而让学生大胆质疑、充分讨论、交流总结、参与教学过程并眼耳口手脑齐用从而成为学习主人,对教材既遵循又超越,其教学质量必定提高。因此,要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最高准则。

二、把生本理念作为教学设计的立足点

教学设计是一种思路,一个案例,也可说是一个把子。一种好的教学设计,就是一部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片,也恰似一幅蕴含师生人文素养、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立体风景图。我们教师要将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变为现实,就必须拿出优秀的教学设计。就要改变过去只备“课”、不备“人”,只备“形”、不备“神”,只备“结果”、不备“过程”的“死课”、不备“活课”的现状;要冲破传统教案,创新超越教参,创建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的教学设计。

三、把“尊重学生,激发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支点

“我是老师,你是学生”的观念应该彻底转变,我们应创设民主课堂,让学生在人格上与教师平等,在学习过程中成为课堂的主角,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你这位老师,才会积极的、主动的、热情的投入到你的教学当中去。教学民主,我们喊了很多年,但收效甚微,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这一块。究其因,就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在做怪。老师难以拉下面子,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自然教学氛围也难以和谐。不民主不和谐的教学氛围导致的是学生的思维的压抑,唯老师是从,这也是为什么学生越到高年级,发言的学生越少,教学活动难以开展的原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和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合作者的关系,把自己当作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学习行为,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人格,对学生不正确的地方不要简单否认,要善于引导。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像举手发言,这应该倡导,但对同学不同意见群起攻之,各抒己见也可,对老师的说法有疑义,拥上讲台和老师辩论也可张扬,这就是一种气氛,如果此时刻意要求学生先举手后回答,举手时还不能叫喊,等到你喊他讲的时候,也许他的思想火花早已不见了。

但要使学生爱上老师,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放下老师的架子,真正建立起一座通往师生彼此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认识你,了解你,从而选择你,信任你。常言“亲其师而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四、让学生成为课堂情境中的主角,并充分展示自己

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标准不是老师讲得如何,而是看教师是如何引导的、学生是否真正的动起来了。学生在动,说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来了。我在教学中具体是这样做的:

1.课前激趣

一堂课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在课前必须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在课的起始便要酒鹧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例如,我在《北京的春节》的教学中,上课伊始,利用两分钟的时间,播放了歌曲《恭喜》与精彩的北京春节图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顿时提高了,他们对歌词、音乐带来的喜庆,对新鲜、独具特色的北京春节民俗图片,产生了巨大的好奇,产生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发起了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2.课中激情

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述的情境当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情感上的共鸣,由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学中,我设计情境:请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后、想后请他们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德国风光。通过这些情境引导,学生个个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德国风光。这样,阅读教学的过程成为人的意识、人的精神的培育过程,使人文性和工具性相得益彰。

3.课末续情。

第12篇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备课

俗语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切合实际的准备工作。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备好课,写好教案,准备教具。备课时教师要考虑清楚如何讲,如何启发引导,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做练习等等;同时,考虑用什么教法、学法、了解学科新动向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差错发生。

二、重视课前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方式,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教学前,做到堂堂有趣,课课更新,争取在课前导入中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使学生感到很有意思,从而形成一种学习的动力。

1.听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学习,是十分有效的。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我先给学生们讲了《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使学生知道,乌鸦很笨,听了狐狸的几句美言,就上当受了骗,把嘴里的肉给了狐狸。而《乌鸦喝水》中的乌鸦就很聪明,那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呢?学了课文你就会明白了。这个故事讲完,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来了,而且很高涨。

2.观察实物,激发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孩子初学课文时,困难较大,越是鲜明、具体的形象,越是能激发人的感知兴趣。在学习《升国旗》时,课前不妨带领孩子们仔细观察国旗,然后,让学生说说升国旗时,我们是怎样做的。在此基础上,对孩子们讲:“你们想不想知道课文是怎样写的吗?孩子们兴趣盎然,开心极了。

3.听唱歌曲,激发学习兴趣。针对低年级的孩子们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的心理特点,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5》时,先让学生听一听大海的声音,海鸥的叫声,紧接着听《大海》这首歌曲,然后问孩子们:“这首歌好听吗?你觉得大海美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识字5》共同领略大海风光。通过听歌曲,学韵文,使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学习了这篇韵文。

4.做游戏,激发学习兴趣。玩游戏是学生最高兴的事了,学生经过放松后投入学习中,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在教学《人有两个宝》这篇课文之初,我先教给孩子们一种《手指操》学生兴趣很高,等学生学会了,我对他们说:“手是我们的宝,用手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而手又是大脑指挥的,所以大脑也是我们的宝。因此,我们有两个宝。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人有两个宝》。”此时,学生对娱乐兴趣十足,学习的欲望非常强,课文也学得特棒,整节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中形式多样,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1.情境表演,活跃气氛。爱表演、看表演是孩子们的天性。在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这篇寓言故事时,我让学生表演小松树对大松树说的话:“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表演前,可提示学生想象小松树的表情、语气及动作是怎样的?通过表演,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理解了小松树说话时的得意及骄傲的神态。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教学时,如果单纯地逐词逐句理解课文内容,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听起来会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将会丧失殆尽。教学时,叫师应尽量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走进文本,去理解文本。如在教学《春到梅花山》时,借助多媒体,紧扣词句,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3.游戏活动,调动兴趣。儿童的天性是好动不好静,通过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例如在教学声母和韵母时运用纸牌开展“声母和韵母手拉手”的活动。在识字教学时可以开展活动“给生字宝宝找家”等游戏活动,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4.画画说说,培养能力。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动眼动口,还要让他们动脑动手,手脑并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绘画,图文结合。如学完课文《这儿真好》后,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幅画。学生画完后可以选出画得好的画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口头描述画面情景。通过画与说,逐步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实践证明,画画说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梯度的开展教学。教师要密切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尤其是一小部分弱势群体,要忧其所忧、乐其所乐,给他们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对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学生,要有意识的设计不同层级要求,进行不同程度地提示、点拨、启发、引导,如果发现他们一旦有点小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结果证明,一小部分弱势群体在课堂上,小手举起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了参与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