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9 02:13: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师职称评审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调整组建评委会,完善授权评审体制
(一)根据工作需要,调整组建2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中级评审委员会。继续授权市教育局、市经贸委、市建设局等部门(单位)组建中小学教师,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等系列(专业)中级评审委员会,负责本市所属的相应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评审工作。撤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技术职务初、中级评审委员会,授权市汇才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组建*市药品技术职务初、中级评审委员会,负责组织全市药品技术初、中级职务资格的评审工作。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中级评审委员会的调整、授权情况见附件1。
(二)各级评审委员会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系列(专业)范围、标准、条件和授权评审的要求组织评审,不得超越权限跨系列(专业)受理申报材料和进行评审。
(三)从今年起,山东省工程技术高级评审委员会只负责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资格的评审,不再负责高级工程师资格的评审。省各专业工程技术高级评审委员会,按照规定的评审范围,分别负责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的评审。我市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申报高级工程师的材料由市人事局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呈报。
二、严格标准条件
(一)严格依据国家和省制定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标准条件组织申报推荐和评审。各级评审委员会要认真贯彻公正、公平和综合评价原则,坚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评审的主要依据,突出业绩、贡献和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基层和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要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和转化生产力的能力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使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优先得到培养和重用。
(二)严格破格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标准条件。对符合《山东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破格申报指导条件(试行)》破格申报高级职务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须由人事部门会同高级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并测试或答辩后,单独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申报中级职务资格的,业绩不十分突出、无特殊贡献的,一般不予破格申报。
(三)硬件要求。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般应具备大学以上学历;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一般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晋升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一般应具备中专以上学历。以上学历必须与所从事专业相同或相近,凡是不相同或不相近的不能作为晋升的依据。取得第二学历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所学专业与从事专业相同或相近,并在取得学历后继续从事该专业工作3年以上。“专业证书”不能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学历。晋升中级的任初级职务满4年;晋升高级的任中级职务满5年。任职时间截止到20*年12月31日,事业单位的以聘书或聘文为准。因工作岗位变动,拟改系列的人员,应在变动后的岗位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并具有与所从事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学历。对不具备晋升条件的申报材料,各级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不予受理。
(四)根据省人事厅《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发[20*]19号)和《关于20*年度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成绩使用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办发[20*]98号)规定,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全国通用标准为60分。达到全国通用标准的,外语考试成绩有效期至评审通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为止。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外语考试成绩应达到全国通用标准。职称外语考试成绩的全省当年有效使用标准为55分。达到全省当年有效使用标准成绩要求的,当年可申报副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符合放宽外语成绩要求的,全省当年有效使用标准放宽至45分,当年可申报副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资格时须提供外语考试成绩单和《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放宽外语成绩要求审核表》。符合免于职称外语考试的专业技术人员,须提供《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免于职称外语考试审核表》。
(五)认真执行国家对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的规定。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须应按市人事局《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临人发[20*]3号)和《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扩充科目有关问题的通知》(临人发[20*]33号)的规定,考取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规定科目(模块)的合格证。符合市人事局《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临人发[20*]3号)和省人事厅《关于海外留学回国等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免于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通知》(鲁人发[20*]7号)中暂不参加考试或免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应办理免于考试审批手续,申报资格时提供《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审批表》。
(六)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须符合《教师法》对学历方面的规定(小学高级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资格,须符合中学教师的学历要求),不符合规定的不得申报推荐。
(七)凡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尚未解除处分者,一律不能申报或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八)根据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市人事局《关于做好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临人办发[20*]25号)有关规定,申报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在任职年限内,继续教育学分平均每年达到或超过20学分。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凡未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或达不到规定学分要求的,不得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九)省直驻临单位委托我市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应符合山东省的有关规定。
三、认真做好申报和呈报工作
(一)继续实行个人申报、民主评议推荐、单位审查、主管部门审核的办法进行申报,单位组织申报推荐时,要成立7人以上在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组成专家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对申报人的学术、技术水平进行评价,提出推荐名单。单位根据专家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提出的推荐名单,综合考虑申报人的品德、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情况,确定推荐人选,经公示无异议后再推荐上报。受组织派遣赴四川抗震救灾第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条件大体相当情况下可优先申报推荐。
(二)对企业人员申报中级职务资格的要单独填写花名册。各系列中级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在受理中级申报材料时要按企事业分类。各级各部门在组织事业单位申报推荐时,要认真研究该系列(专业)专业技术岗位需求情况,结合岗位设置情况组织申报。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数超过按实施岗位设置管理规定应设置的相应岗位数15%的,要从严掌握,一般不再推荐申报。其中,高等院校应在核准的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空缺数量内组织推荐申报和评聘。
(三)推荐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由市人事局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呈报;市属职业技术学院和省市共管的高等院校由市人事局审核呈报。申报中级的,县区的由县区人事局负责呈报,市直单位的由市直各业务主管部门(单位)呈报。民营、个体私营企业原则上应由企业所在地人事部门的人才服务机构推荐呈报。
(四)继续推行网络化申报和评审。申报高级的,各系列(专业)可根据拟推荐人数向省业务主管部门申请申报序列号。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仍使用20*年省人事厅印制的统一规范表格(式样见http://www.sdrs.gov.cn的“职称专家”栏)。报送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材料的要求,仍按市人事局《关于报送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材料有关问题的通知》(临人办发[20*]115号)的规定办理。
(五)专业技术人员要实事求是地填写申报材料和提供各种证明材料,并在《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中“任现职后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登记(或个人总结)”栏的最后填写如下承诺语:“本人承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和证明材料真实准确,对因提供有关信息、证件不实或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的后果责任自负”。
四、严格评审组织程序
(一)各级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要认真做好申报材料的审查、整理、分析汇总工作,拟定《各级评审委员会评审工作方案》,并于评审会议召开前20日,中级(包括市直初级)的报市人事局审定,高级的报省人事厅审定。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高等院校的职称评聘方案,须经市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实施,并接受其监督指导。《评审委员会评审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申报材料受理情况、评聘委员会组建意见、评聘工作安排、评聘工作程序、保证评聘质量的措施、破格晋升人员测评办法及工作安排、测评、考试成绩的使用意见以及监督措施等。
(二)严格按照《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组织办法(试行)》的规定,调整组建各级评审委员会。各评委会办事机构上报评审委员会调整组建意见时,同时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备选人员情况表》(附件2)。
(三)严格按照《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规定的程序组织评审。各级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审查把关,全面客观地向评审委员会汇报情况,提供材料;评审期间,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要认真细致地审阅评审材料,充分发表意见,根据申报材料和考试、答辩、考核、评议和量化赋分等情况,对评审对象进行综合评价,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评审条件进行评审。
(四)继续实行异议期公示制度。评委会办事机构应将评审通过的人员名单、异议期公示通知及时通知呈报部门,逐级反馈到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公示,并同时在办事机构所在部门(单位)的信息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报人事部门核准后行文公布。卫生副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名单,须报省人事厅备案同意,赋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统一编号后,按规定权限行文公布。
(五)报送材料的要求。报送中级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人员的材料,仍按市人事局《关于报送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人员审核材料的通知》(临人办发[20*)116号)的规定办理。卫生副高级上报核准或备案材料,仍按《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办法(试行)》(鲁人发[2002)26号)和《关于报送专业技术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有关材料的通知》(鲁人办发[2001]74号)的规定办理。
五、精心组织实施
(一)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各级人事部门、各级评审委员会及办事机构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抓好落实,确保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有序进行。各级人事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把关,加强对评审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级评审委员会及办事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职称工作的政策规定,严格执行核准的评审工作方案,按照统一的部署和要求组织申报推荐和评审,不得另行制定标准条件和评审程序。各级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下发涉及职称工作安排的文件,须经同级人事部门联署或会签同意。
(二)各级人事部门及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要认真办理事项,按照山东省人事厅《关于规范职称举报事项调查核实情况的通知》及有关规定,对事项逐级调查核实。认真填写《山东省职称举报事项调查核实情况表》,同时形成书面核实材料,提出明确意见,由调查人、有关单位负责人签名后,一同上报。
(三)严肃评审工作纪律,加大对违纪人员的处罚力度。对违反规定程序及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直接责任人及有关部门(单位)相关责任人员,要按照《关于处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违反政策纪律问题的暂行规定》(鲁人职[1994]9号)和《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事部令第3号)严肃查处。各级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上报核准或备案材料时,要将本年度违纪违规人员名单同时上报,并通知所在单位按规定进行处理。各级人事部门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对评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级人事部门和各级评委会办事机构要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市人事局举报电话:8316997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师资队伍
作者简介:韩伏彬(1975-),男,河北磁县人,衡水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董建梅(1974-),女,河北大名人,衡水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师资问题调查研究”(编号:SZ151134),主持人:韩伏彬;2014-2015年度河北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地方本科院校教师队伍转型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015GJJG197),主持人:许素波。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2-0011-03
2014年初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转型意见》)之后,一方面掀起了学界的广泛热议,一方面部分省积极行动,开展转型试点工作。2015年教育部将“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有序引导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列入本年度工作要点。表明了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职业教育性质的应用技术类型大学绝非易事,面临着观念、师资等诸多挑战。力推转型的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的困难总结为“六大难题”――“转变观念难、学校理念转变难、教材建设难、专业建设难、师资队伍建设难、学校布局难”。那么师资队伍建设究竟难在何处?转型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有哪些?在目前条件下地方本科高校应如何应对挑战,做好师资队伍建设?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结合《转型意见》,谈谈想法。
一、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存在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培养与聘用难度大
从研究文献看,“双师型”教师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职教界争议较多的一个概念,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也不一而同。学者们将其概括为“双证书说”“双资格说”“双能力说”“双层次说”“双素质说”“双职称说”“双融合说”“双来源说”“多师说”“特定说”等10种解释[1]。但不论解释如何繁多,“双师型”教师提出的本意就是让教师既能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还能指导学生的生产实习,至于是否有双证、双职称都不是问题的核心。根据上述理解,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省属重点高校、“211”和“985”等重点高校,缺乏行业企业一线经历和专业实践技能是不争的事实。此外,由于国家目前缺乏有效的和实质性的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政策制度,高校无论是从行业企业聘用兼职教师还是向行业企业派驻教师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都面临诸多困境。
(二)教师职称评聘的导向和自缺乏
从1986年开始,我国高校实施了以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为核心的职称改革。毋庸置疑,职称改革对高校在开发、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教师待遇,发挥教师积极性,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除少数高校具备高级职务评聘的资格外,地方本科院校基本没有自主评聘高级职称的权限,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因没有根据学校教师发展规划,合理控制高级职务评审人数,再加上政策相对宽松,致使学校目前的高级职务教师比例已经超编而没有指数,势必影响广大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政策导向基本上是学术方面,学术的权重过大。因此,这种重学术拼凑而忽视实际能力的职称评审导向正愈演愈烈,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三)应用导向的教师考核机制尚未建立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的市场分配制度。但是,目前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离分配原则的要求尚有很大的距离,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倾向比较严重,效率优先的原则没有得到体现[3]。尽管我国地方本科院校长期实行教师年度考核制度,但是年度考核的结果并没有与个人收入分配挂钩,优秀考核谁需要让给谁,而考核只要合格,工资一分也不少,从而导致考核流于形式,起不到实质性的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效果。尽管目前我国高校正在推行旨在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的绩效考核制度改革,但在现实中,很多高校对实施绩效考核没有一个科学的认知,不知怎样合理有效地使用,绩效考核“走过场”式的操作难免会出现一些弊端[4]。笔者以为,既然是绩效考核,理应做到效率优先,即要确立教学效果好、科研成果有突破或贡献大等应用为导向的考核体系。
二、转型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转型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非常关键。《转型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逐步使大多数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可见,“双师型”教师已经不再仅仅是中、高职院校的需要和努力方向,应用型本科院校也迫切需要。应用技术大学的师资队伍既不同于一般高职院校也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高校,而应该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新型模式,即虽不专注于理论知识发展,但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虽不是培养一线的技术工人,但必须具有工程师的实践能力[5]。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中、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主要区别表现为前者不仅理论水平高于后者,更重要的是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能通过研究取得应用型、突破性成果,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二)转型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制定一套教师聘用、人才引进和高级职称评聘的政策制度
围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需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在外聘教师、引进人才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应转变观念和做法。《转型意见》明确指出,扩大试点高校的用人自,支持试点高校在核定编制内自主聘用教师、引入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对符合条件的试点高校,下放教师高级职务(职称)评聘权。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高”“四低”。即生师比高,青年教师比例高,教师转型难度高;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比例低;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且在专业中的分布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高层次人才队伍稳定性低[6]。《转型意见》中提出的上述要求,可以说正好切中了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本质矛盾,按照这些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就可以制订或修订人才引进、外聘教师和教师职称评定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三)转型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建立一个以应用为导向,市场和用户广泛参与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
实施科学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能够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出一支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转型意见》明确指出,改革学校和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建立以成果转化情况和技术成果突破性、带动性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健全由市场和用户广泛参与的开放评价机制。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激励制度主要是向研究型高校看齐,侧重学术性的导向。教学考核中,只要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能将理论知识讲解透彻就是好教师;科研考核中,只要教师能多立项目、多、多获得奖励,不论是否产生实际社会经济效益,就是科研能手。教师的考核方式封闭,主要由教务、科研和人事部门组织,所在院系实施。这种长期形成的“重数量、轻质量,重学术、轻应用,重结果、轻过程”封闭式的考核机制成了制约教师队伍发展的瓶颈。因此,建立一套以应用为导向,市场和用户广泛参与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就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迫切任务。
三、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路与对策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更离不开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支持以及学校自身的努力。
(一)校企地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尽管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普遍共识,但影响“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来自社会、学校、机制等方面[7]。因此,建设一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不是地方本科院校独自能及的事情,需要有政府和行业企业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作为政府,可借鉴国外通过立法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如德国的《职业训练法》《联邦职业教育保障法》,日本的《雇佣――能力开发机构法》[8],美国的《技术创新法》《拜杜法》等[9]。这些法律有效的保障和促进了学校和产业界之间技术转让、人员交流等方面合作。我国政府可出台政策,打破高校与企业之间师资与员工之间的互派合作的壁垒,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作为行业企业,要有长远的目光,能清醒的认识到开展校企合作,让高校教师到单位来锻炼,实际上是廉价而高素质的劳动者,其自身蕴含的科研素养,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生产利润。作为校方,更要积极动员一线教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到各行各业顶岗锻炼,积累行业经验,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二)制定或修订相关政策,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教师队伍结构是否优化,影响着地方本科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地方本科院校应制定或修订外聘教师办法、人才培养与引进办法和职称评审办法等系列人事管理制度。根据专业教学需要,拓宽引进渠道,积极从企业行业调入或聘请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教学一线,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设立人才引进与培养专项经费,在引进人才时对传统专业严控精选,向重点专业、特色专业、重点实验室以及专业群倾斜,重点引进具有高职称、高学历、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专业建设指导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鼓励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在职培训,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加实践的积极性,加快师资队伍的结构调整、转型和提高。在岗位考核、职称评聘、津贴分配、业务培训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快速成长,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三)构建考核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
当前,我国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正在酝酿改革。在教师考核上,总体思路是要探索以分类管理为基础,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充分考虑教师劳动连续性、复杂性、创造性及个体自主性特点,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探索多元、开放的评价途径[10]。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应根据国家改革发展趋势,积极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首先,以应用为导向,科学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教师进行考核。如对教师的专业课教学重点考察其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比例,对科研的考核重点看其科研成果的转化情况和技术成果的突破与社会贡献情况。第二,考核的主体应多元化,积极构建由市场和用户广泛参与的开放评价机制。如教师的科技成果的评价不能单独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进行单独评价,必须吸纳受益单位和行业专家参与。第三,教师考核机制的建立要与激励机制紧密结合。对于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的成绩和贡献,学校要与教师的晋职、晋升、晋级、评优、评先、工资待遇等方面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如此,基于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现代大学评价制度才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贺文瑾.“双师型”职教教师的概念解读(上)[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7):48-51.
[2]王慧.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研究[D].河海大学,2007.
[3]林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分配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4]彭蓉.论高职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J].商,2015(15):30.
[5]江利,黄莉.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教师的误区与超越[J].高校教育管理,2015(2):43-47.
[6]董建梅.挑战与应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转型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2014(6):120-122.
[7]叶丽娟,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评定[J].湘南学院学报,2013(2):73-76.
[8]孙道远.国外是怎样培养“双师型”教师的?[N].中国教育报,2007-3-1(04).
共性问题:
1、科室管理比较混乱。
2、涉及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管理不到位,需日常维护,定期校验。
3、危险品管理不好,需双人双锁,出入库登记。
4、手卫生设施不到位,肥皂需干燥放置。
5、备用药品太多,消毒器材管理不好。
6、近期颁布的法律法规不熟悉,血透纯化水指标不到位。口腔科消毒、灭菌、布局不合理,内镜室布局不合理。
7、消防常闭门不能自动回弹。
8、临床质控活动做的不好:需体现持续改进。基本指标不知晓,从侧面反应出相关法律法规培训不到位。一般访谈内容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问。
9、污水处理关系社会安全,必须监测达标。
10、标识清楚、醒目,但颜色不一致,标识反映一个医院的文化建设,需要统一。
具体各科室问题如下:
透析科:
1、物品存放混乱。更衣室不能有床,库房内物品堆放混乱,要尽量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找理由反映问题。
2、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均不能使用,对于生命支持类设备,需要处于良好备用状态,要有日常维护、定期校验,并记录,属核心条款,必须做好。
3、危险品管理不到位,应有专门科室负责,全院统一,双人双锁,有出入库登记。
4、药品管理:(1)备用药品太多,备用药品需要有登记、使用记录,与医嘱相对应。(2)高危药品管理不到位。(3)不能用黄色医疗垃圾袋装药品。
5、询问了血透病人报销情况,查看病历病毒检查检验情况,病人的阳性结果等。询问肝素的配置情况,回答较好,现用现配。建议用药、检验、书写要一致。
6、访谈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流程,要求熟练掌握。
7、科室质控方面差距较大:访谈科室人员资质,质控活动情况,职能部门监管情况。透析科质控数据统计,上报情况,查看相关登记本,要求体现持续改进。
8、询问工程师:工程师是兼职,对于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事宜不熟悉,设备相关的法律法规不熟悉。建议:设备管理法律法规、仪器的使用、校对和管理要熟练知晓。
9、对于回答问题:要求问什么答什么,不回答无关的问题,把专家往别的方面引。
10、消防常闭门回弹不好。
内镜室:
1. 常用的无菌材料、危险品管理不好。
2. 无纯化水设备,纯化水监测不达标。
3. 询问了酶液的配置方法、比例,每月的做胃镜病人数及酶液用量。
4. 消毒后内镜的细菌培养不规范,细菌室无过滤装置,滤膜培养未做。
口腔科:
1、冲洗用水不符合要求,容器属于家用型,太小,纯化水设施达不到要求。
2、消毒器械标识不清楚:外包装应写清楚物品名称、消毒日期、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包装人员、锅次;个别器械老化,有锈迹。
3、禁止使用储槽和消毒盒,换成小包装或使用一次性口腔盘。
4、洗手肥皂储存方式不对,要干燥保存。
神经泌尿外科:
1、科室基本情况访谈不满意:包括医生结构,收治主要病种,手术比例,其中一、二、三级手术分别的占比,医疗分组情况。访谈医师职称,开展的手术级别,手术权限、授权、再授权。指出我院手术授权管理不合理。
2、访谈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理想:抗菌药物医院给科室定的标准及实际情况,特殊使用级抗生素使用情况,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相关制度,标本送检率,阳性率情况,培养常见细菌。如怀疑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应用那些药物等。指出特殊使用级抗生素需要专档管理,上报医院,定期统计,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3、访谈科室质控情况回答不理想:非计划再次手术,平均住院日,住院超30天病人管理,质控活动怎么开展。建议合理制定平均住院日,临床质控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质控活动一周讨论一次就能达到要求,要体现持续改进。
重症医学科(整体回答较好):
1、科室基本情况访谈:病人数量、基本病情,病人24/48小时重返率。目前我院把关较严,重返率低。
2、访谈特殊使用级药品如何使用,标本送检率情况,培养最常见的细菌及如何选用抗生素。隔离室设置情况,如果考虑定值鲍曼不动杆菌,是否需要隔离?等等。
3、访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要求监测规范,我院目前发生率不高。专家指出发生率太低有可能是诊断标准把握不合适。
4、查看医疗废物登记本,登记、交接符合规范。
肝病感染科:(时间较短)
查看感染科分区,消防通道。询问感染科门诊位置。未指出具体问题。
急诊科:
1、指出应有内、外科值班大夫,限于只有一个诊室,需设2个诊桌,目前是一个。
2、访谈急诊科胸痛和卒中中心,处置流程不合理。
3、询问胸痛病人就诊流程,留观时间、转心内科病人、转归等统计指标。回答比较模糊,指出要定期统计,用数据说话。
关键词:青年教师;导师;导师制;培养;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045-02
当前,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现阶段对高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院校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必要性
青年教师导师制是高校培养优秀教师,使青年教师更快适应教学岗位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指学校为青年教师指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科研能力、精湛的业务水平、师德高尚的教师,采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方式,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帮助青年教师加速从“学生”向“老师”的角色转换,更快适应课堂教学,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增强其职业归属感、师德认同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蓝领”的技术型人才,不但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高校青年教师的引进大多来自非师范院校的硕士、或具有一定企业现场工作经验的高学历人才,他们通过研究生、大学期间系统的学习或在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好的专业水平;青年教师对工作一腔热情,但往往因缺乏教学经验和与学生的相处经验而教学效果收效甚微,容易导致丧失信心,产生挫败感等负面情趣。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建立很好的通过导师在学术、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引领,帮助其克服困难,找准自我定位。导师在指导青年教师备课、授课经验中起着“领航人”的作用。高校教师不但有繁重的教学压力还有科研压力,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处于薄弱环节,一是不清楚科研项目的申报方法;二是找不到好的申报课题。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青年教师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积累经验,有助于青年教师以后单独的科研立项;并且导师在如何选题、资料的收集、项目的开展和结题等方面都能给予全面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在科研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科研能力的提高。导师在青年教师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所传授的技能、经验和体会都有助于青年教师快速适应教学环境、提高科研能力、提升专业素质。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探索实践
学院选拔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强、科研能力高的副教授、教授担任青年教师导师,为了使导师制更具约束力,学院组织公开拜师礼、当场师徒签约,在青年教师被指导的期间内规定双方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在导师制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求青年教师尊重导师,主动向导师请教和汇报自己的工作、教学及科研情况;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学习、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的过程,青年教师不但要做到听导师讲课,而且听其他老师的授课尤其与自己所教专业相同的课程,一方面可以学习老师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补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点,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大有裨益。科研项目是高校对教师考核的重点之一,青年教师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就需要导师大力引导。根据具体情况让青年教师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培养其科研能力,熟悉流程。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的发展,精品资源共享课与微课程网络教学也在日益壮大,其时间上的非受限性、学习过程的反复观看性以及知识点的直观性都具有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优点,导师可指导青年教师进行选课、备课、资料的收集、录视频等,在制作资源共享课的同时提高其学习、教学能力。学院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和奖惩机制。从导师的职责和青年教师的义务着手,规定其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以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为目标,以青年教师素质、师德的提高为内容,并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纳入被指导范畴。另外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面临生活、工作的双重压力,导师在一定程度上也要给予关怀和开导,减少负面情绪对青年教师的影响。学校相关部门也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支持导师的工作,青年教师在被指导期间取得的成绩归双方共有,对工作认真,指导工作优异的导师进行嘉奖并作为职称评审的一个条件,鼓励更多有经验的导师加入到培养青年教师的队伍中来。
三、青年教师导师制对教学团队建设的促进作用
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行有利于其在导师的帮助下更快的掌握教学方法、规律和理念;有利于提高优质资源的再生力,实现老中青不同年龄段教学力量的增长,避免师资资源上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促进导师和青年教师之间交流教学心得,探讨学术问题,在指导和被指导的过程中建立一个有吸引力、凝聚力、和核心力的教学团队,实现“双赢”。导师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也是自身学习提高的一个过程,怎么指导好一个优秀的青年教师导师往往付出很大的努力,根据青年教师的自身情况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因材施教;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工作总结和经验教训指导青年教师,使其少走弯路。青年教师有其自身的优点,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往往能提出独特的见解、对工作上手快;将网络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导师和青年教师在指导和被指导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青年教师导师制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①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大,每个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压力增大,即使导师非常愿意与青年教师交流互动,却难免感到力不从心。②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要备课、担任班主任工作、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有其对课堂教学经验的缺乏,使他们疲于应付,无暇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导师制所规定的各方面要求。③在政策方面,是否参与导师制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已经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一个要求,在这种硬性要求下不能真正做到对青年教师有效的指导,使导师制流于形式。④考核机制不健全。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上的真正成长离不开导师的辛勤努力,同时也是青年教师自身努力的结果。院校方面要对负责、认真的导师采取奖励措施,鼓励其他教师向优秀导师学习、靠拢;采取院方、导师、青年教师三者互相监督的政策,把导师制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形式主义。
为了让高职高专院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发挥其真正作用,建议如下。
1.导师和青年教师的双向选择性。优秀导师的指导是导师制的先决条件,学院必须根据教师以往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来选拔导师,取缔单向指定导师的政策,指定导师申报制度。学院根据导师申报条件(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参与或主持省级以上课题、主编或者参与编著教材等)遴选导师,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教师不予聘任。青年教师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请教、主动参与而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学院在遴选导师时,应该遵从导师和青年教师双向选择,并且由传统的“一对一”的指导模式转变为“一对多”、“多对一”多种模式并存的形式。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科研经验,在导师资源丰富的情况下,一个青年教师能得到多个导师指导,集众之所长,更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发展。另外,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依托在于现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而往往学校在设备这方面受条件所限而跟不上步伐,学院可根据具体情况与企业合作,在企业中选拔优秀的工程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使其更快的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真正成长为“双师型”骨干教师。
2.建立健全明确的指导内容、确定青年教师培养目标。根据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总体方案,导师制由学院组织、导师实施、青年教师执行。在实施的期限内明确导师、青年教师的工作内容、导师主要负责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对青年教师课前备课、课堂驾驭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班主任工作管理能力进行指导,并鼓励青年教师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化教学,并给于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课堂讲授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课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老教师的经年的教学历练形成了高水平、高标准的教学风格,青年教师通过听课扩展自己的知识点、针对课堂教学的不同效果进行反思,不断完善改进自己的教学风格。
3.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激发导师积极性。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院校各级部门监督,导师具体执行培养情况,加强对导师制的考核评价,建立双向考核的奖励机制。学院在将青年教师指导工作纳入教师职称评审以及教职工年度考核条件之外,还应对指导工作突出的导师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保证青年教师导师制高效开展。考核期满,学院组织通过督导听课、评议教案等方式对青年教师讲课能力、水平进行考核。在被指导期间青年教师参加学院组织的讲课比赛等活动获得名次的应进行表扬,同时对指导教师进行嘉奖。
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制定与实践是整个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重要制度,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青年教师队伍,青年教师导师制是建设和发展这支队伍的关键,是培养“双师型”复合人才的关键。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核心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科研工作的有效途径。健全的奖惩机制是保证导师制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的基础。青年教师导师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高校应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导师制,使青年教师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闫晓勇.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指导模式与管理机制[J].人力资源管理,2014,(7).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教育、教学团队
An Analysis of Combining the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to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Wang Xudong, Zhang Songjuan
(Liaoning, Shenyang 110122 )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from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the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present stage of constructio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profession, and provides th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eaching team in construction of the background of "combining some methods, aiming at higher vocational civil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and guiding tea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tudying in practise,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team
【作者简介】王旭东(1969-),女,浙江奉化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建工系,副教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技术、教育管理。张颂娟(1963-),女,辽宁沈阳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建工系,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结构、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教研课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成果之一。
工学结合是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理想的途径和有效手段。实施工学结合,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成为理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实践技能的引导者。然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使得教学团队建设在操作的过程中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高职教育对建工专业教师的客观要求
1、高职教师具备双重角色
职业教育要求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专业人士,同时兼具教师功能。要求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学生将来所从事职业和所在岗位或岗位群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并懂得高职教育的特殊规律。建工专业教师应该具备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施工相关的全部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
2、高职教师的工作具有创新性
职业教育的教师不同于其他类高等教育的教师,由于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偏低,学习能力稍差,所以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要在教学教法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结合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内容的合理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情境教学等新颖的教法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这样来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
3、知识技能要与时俱进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建筑施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高职教师要培养生产一线的施工管理人才,必然要紧跟行业的进步,不断更新自己的现有知识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所以建工专业教师始终不能脱离施工现场,只有工学结合才能使之得到保障。
4、专业教师要注重学生职业发展
职业教育的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能力,要在教学中针对土建施工进行职业操守、职业精神的教育,教育学生具备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等优良品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引导专业学习,在就业方面给予帮助,甚至会在学生毕业后五年内对其执业过程给予指导和影响。
建工专业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教师来源单一
建工高职教师来源本应一部分来自高学历的建筑类高校毕业生,更多的一部分应来自工程实践的施工企业。但现阶段由于高职院校要上层次、搞科研、出成果。所以一味引进高学历的科研人才来任教,这样难免教师的理论水平强于实践水平,而且年龄偏轻,经验不足。这样的教师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另一方面,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管理人员的现状是,现场不乏高技术的能工巧匠但普遍学历水平偏低,不能适应高职教师的学历要求。即使有一些高学历的管理人员,也往往忙碌在施工第一线,无暇分身,而且做施工收入可观,没有人愿意改行从事教师职业。
双师型教师团队
高职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学团队整体结构应专、兼职结合;二是教师个体要具备“双师”素质。现阶段双师结构比较容易解决,主要体现在聘任一定比例的具有施工经验的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来校兼职任课,但授课过程中比较积极的方面是学生得到了来自工程实践的最新信息,但一些问题也体现出来,首先施工行业比较繁忙,技术水平高的兼职教师没有太多时间来校任课,工地离不开。其次,来自一线的兼职教师普遍缺乏教育教学知识,疏于对学生的课堂管理。第三,兼职教师适宜在施工现场授课,但施工企业出于安全生产考虑是绝对不能允许这样操作。以上三点引发的后果就是土建施工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十分不稳定,而且效果并不突出。所以从长远角度讲,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建设或许更加可行。
教师培训不均衡
培训提高是解决双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存在问题是:一方面由于培养目标体系不完善、培养经费不足等原因,一些专业课教师也因为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而不能及时获得进修的机会。另一方面如今培训的主办部门多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培训的重点都集中在教育教学的理念更新和教法改革上,行业上的知识技能更新培训几乎是一片空白。所以高职教师培训更需要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横向联合开展。
工学结合流于形式的问题
工学结合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是比较理想的途径,但现在面临许多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专业教师的数量不足,教师的绝大多数时间用于授课、教科研研究和学生管理方面,超负荷的工作使教师很难抽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所以参与施工实践的时间上不能保障。另一方面教师的评聘工作与工学结合的实践能力提升没有太多关联,更多的是关注课题和论文。专业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足。第三,很多教师即使被下派施工企业实践,也不能保障全面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实践,由于校方对教师实践中管理制度不到位,所以导致到企业实践大多数时候也只是应付差事、走走形式,更谈不上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这样的工学结合实际上对企业来说也是负担。教师下企业实践提升的效果并不理想。
工学结合的建工教学团队建设尝试
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建设建工专业教学团队首先要有较高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的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市场需求,确立本专业优先发展的方向。专业带头人首先应该熟悉行业的技术发展现状,与企业及行业协会密切联系,积极参与施工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改造,与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使之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专业带头人应该研究高职教育的最新教育理论,并积极践行和推广,这就要求带头人必须定期参与国内外的高职教育理论的培训和研究,才能把建工专业的教学团队有效的带动前行。
2、骨干教师的培养
骨干教师是专业教师的中坚力量,他们教学经验丰富,绝大多数都在超负荷承担教学任务。但长久脱离施工实践,必然也存在一个知识更新的问题。骨干教师的培养,首先专业应克服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定期安排他们轮流脱产到企业参与工程施工,在施工中承担一定的技术管理工作,时间上要保证参与一个完整的施工过程。其次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把高职专业教师参与工程实践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一个评审条件,对参与实践的老师要求必须拿出实践成果,与企业合作发表若干论文、完成科研课题、完成企业的内训工作或参与专利的发明等工作。这样做法对企业来说这些老师成为了技术力量的补充和科研力量的支撑,对于老师来说增加了参加施工实践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专业教育会更加贴合施工实际,更加行之有效,从而对学生的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青年教师的培养
青年教师基本来自于建筑类研究生院校的毕业生,他们高学历,理论水平较高,实践技能不足。而且对高职教育的方式方法非常陌生。所以他们面临的是双重提高的要求。首先要对他们进行高职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主要采用指定骨干教师对其一对一的指导,通过听课、试讲、评课等环节提高教学水平。在此基础上,再安排青年教师下企业参与施工实践。要保障实践的时间和效果,定期要求他们做出工作述职,总结学习内容。其次要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和参与注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对取得成果要奖励。第三,要青年教师深入研究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学会因材施教,以自己的成功就业经历去指导学生实训和就业。
4、兼职教师的管理
兼职教师对于建工专业来说是非常不稳定的一部分,由于行业及施工工作的特殊性,人员流动性非常大。针对兼职教师的授课中学生管理薄弱的特点,专业要配备专任校内教师进行助教式管理。同时来自施工一线兼职教师还应当承担起与校内专业教师进行技术交流的任务。通过专业交流使得校内的专业教师对行业现状有个大致的了解,并对自己课程相关的内容可以展开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5、教学团队活动的创新
尽管教师们教学工作十分繁忙,但定期的教学团队的教研活动确不容忽视。团队每年要对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专业回访,通过访谈和调研问卷,我们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断进行课程的调整和整合。定期对实训学生进行走访,了解施工现场实训学生的知识技能空白点,征求实训单位的意见,为后续的课程内容设置提供参考依据。建工教研活动涉及面比较宽泛,涉及技能大赛培训、实训条件建设及管理、就业研讨、课程改革、教学资源建设等等,方方面面无一不对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工学结合锻炼了我们的教师队伍,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的老师在完成岗位工作的同时,还凭借自身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优势为企业服务,积极参与企业一线的监理和技术研发等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参与工程实践的老师受到施工企业的欢迎,培养的高职学生受到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为我校建工专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招生就业形成了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柏育红,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双师建设比较研究高教探索 2008(4)
前言
我国如今经济飞速发展,市场在不断壮大,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一直供不应求。高职高专教育作为以就业为目的教育方式,一直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为人口素质的共同进步、就业率的提高作出贡献。然而不可避免的,在复杂的大环境下,现代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认知产生了误区,导致教育发展受到桎梏[1]。本论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职高专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职高专是以就业为目的设立的教育机构,其强调理念知识与实际经验能力都要具备,能在步入社会之时定点投向专业领域上岗。高职高专旨在培养高级技术型、专业技术性人才,除了提升人口素质外还能解决大量的待就业问题。学生看重实际操作能力,这方面的比重对于常规教育来说更大;同时高职高专教育的师资团队也需要“两师”型教师,除了自身专业的身份如建筑设计师、计算机工程师等等,还都需要“教师”这一身份,以便顺利向学员传输理论知识以及专业领域内实际存在的问题[2]。然而中国的高职高专越来越偏向常规教育,看重理念而忽视实际经验,许多院校也为了毕业率而对学员十分不负责,导致学员在校受教育时受到的是不完全教育,毕业后自然无法就业。据上个世纪20年起步,中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得到迅速发展,06年已有1147所院校,招生人数为293万人(超过普通本科招生人数),这恰好体现出我国待教育人口的众多缺口,同时数据表明截止2009年1月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过22%,对于2008年同比大幅度下降。如今的高职高专教育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为自己在市场中找到准确的方向,是高职高专教育需要改革创新的地方。
二、高职高专教育如今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教育关系着庞大的待教育人群、数量众多的院校、职位空缺的企业、快速发展的经济等等。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它各方面都容易产生问题,其中影响其就业导向的因素有三。
一是对自身概念的混淆。高职高专教育机构成立便是以就业为目的的,同时满足庞大的市场人才需求。但是许多院校以常规教育为目标,不遵守职教原则,试图提高全面性素质教育和理论知识。这不仅使许多学员无力负担高额学习费用,也是对自身定位的模糊,失去了为就业而教育的目的,导致高职高专教育无法让学员快速就业、又不符合常规教育证明的尴尬局面。
二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普遍存在学历层次低、动手能力差、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虽然一些学校通过内部挖潜,培养和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许多学校青年教师比例偏大,教授、副教授比例较低。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这一现状,与培养21世纪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技术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这将难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3]。
三是教学课程的片面性。高职高专教育讲究动手能力,保证毕业后能快速就业,因此对专业领域内的认知要十分熟悉。而如今的高职高专教育理论课程众多,实践课程却十分稀少,这就导致了尽管就读了高职高专院校,却无法从中吸取对应的实际操作经验,在待就业时对岗位职能陌生、模糊。这不符合以就业为目的的高职高专教育。
三、如今就业环境下高职高专应该进行改革创新
作为实现就业率的第一大教育机构,高职高专教育的存在必不可少,由于各种原因其未能完全实现本身价值,或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规范完善高职高专的教育系统:
(1)以就业导向为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了解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相应课程,同时设立相应的实习模块,例如学习企业合作,这样既解决了学员的就业问题,也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4]。
(2)完善师资以及物资建设。采取专业针对性的课程学习,在教育实践内让学员能快速吸取实际操作经验与动手能力,丰富自身知识和技能。高度重视高职师资和实训基地建设。实行开放式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挑选愿意担当职教教师的普通高校毕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到企业生产第一线或校内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接受一至二年的教育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并通过教师资格考核后到高职院校任教;教师职称评审要向“双师型”倾斜,鼓励教师走“双师型”的道路;鼓励社会上有一定理论基础并有一技之长的科技人员和能工巧匠到高职院校兼职授课。
(3)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双向合作。学校可以与特定的企业合作,为其所需人才开设相应课程,将学生的实践操作并入课程之一,提高学员毕业后的就业可能性。
政府应鼓励行业、企业支持职业教育。而且行业、企业支教助教的行为需要立法保障,凡具备一定规模的行业、企业必须每年接受一定时间的高职院校的实训安排。
(4)端正学员的受教育态度[5]。作为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方式,部分学员却抱着并不正确的态度进行学习,比如打发实践、拿到毕业证,却对之后的安排计划毫无准备。学校应当加强对学员的思想教育,使其以就业为目的进行学习,有着清晰的就业计划,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改变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学校、企业都有益处。学校可以为学生分析时下的市场就业形势,扫清他们心中对于就业的顾虑和迷茫,找准自身的就业方向,为将来就业顺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坚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职业幸福感不强
民办高校办学时间较短,师资队伍在虽然数量上增长较快,但教师在职业道德领域的提升方面还略显薄弱。部分教师并未真正理解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对教师职业的“传道、授业、解惑”缺乏认同感,仅仅把从事教育教学、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作为一般的职业,简单的归类为一种谋生的方式。因此,教师对日常的教书育人工作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和幸福感,缺乏奉献精神,更多的关注物质利益和自我满足,服务意识淡漠,由此也致使教师队伍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影响学生、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疲于学术科研,管理模式陈旧,创新意识不足
民办高校受自身办学特点的影响,部分教师缺乏应有学术科研意识,疲于钻研业务,缺乏对与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的认同和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方法陈旧,缺乏创新和改进,教育教学的时效性较差,学生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同时,民办高校相当一批教师属于外聘模式,不少教师安于现状,机械式地完成教学任务,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另外,从事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员,对当下学生的特色认识不足,坚持旧的管理模式和思路,难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出现突况往往表现的手忙脚乱。
(三)纪律意识淡漠,自我约束力不够
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够,忽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纪律意识淡漠。部分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中,言行举止出现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违背的情况,冲击学生的思想,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还有部分教师课堂纪律意识较差,迟到早退,授课过程中流露出反政府的负面情绪和思想,导致课堂纪律混乱。更有甚者,物质利益大于一切,私下进行违背师德的各种交易。
(四)教书育人的热忱不够,责任感淡化
民办高校的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受民办高校的性质、社会认可度的影响,对学校本身的忠诚度不够,把当前的工作作为跳板或过渡,过多注重个人利益和自我发展,只顾“小家”,忽视“大家”。另外,对学生的教书育人过程缺乏热忱,部分教师把学生作为自己的劳动对象,仅仅履行“教书”职责,片面的完成教学任务,忽视“育人”环节,与学生日常交流甚少,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漠不关心,这样,教书与育人环节未能很好的结合,不仅难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热情配合,同时也无法准确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动向和突发问题,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二、影响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因素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
首先,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不断发展,当下各种文化、思想的碰撞使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强烈冲击,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人们普遍关注物质利益和短期利益,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这类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可避免地冲击着各大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自身办学时间较短,文化底蕴不足,更加容易受到冲击;与此同时,民办高校虽然在规模和数量不断壮大,但由于自身体制与公办院校的差异,办学时间短、社会影响力不高导致其社会认可度不高。“体制上的原因使得民办高校的教师相较于公办高校的教师缺乏被认同感,”[1]价值观念受到更大的挑战,对自身职业更容易趋于利益化,从而导致了民办高校教师思想和行为的失衡,最终影响民办高校师德的建设。其次,民办高校自身的局限性。民办高校不受国家财政支持,独立办学,教师社会地位、待遇、保障机制等方面较之公办高校教师低,压力较大,稳定性较差,普遍缺乏归属感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师德意识淡薄,在日常的工作和教学过程中缺乏热情和鼓舞,直接影响民办高校的师德建设。同时,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比例大,经验不足,自律性欠缺,在言行上往往存在一定偏失;固定教师比例小,外聘教师比例大,教师队伍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长久的敬业精神不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队伍层次结构和不稳定性直接影响民办高校师德状况。第三,民办高校在师德建设方面的道德评价保障机制不健全。民办高校由于发展速度较快,往往过多的关注学生生源的录入、办学成本、教师队伍数量的增长等方面,而对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才轻德,没有建立合理的道德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在师德考核中缺乏量化指标,职称评审、优秀教师评选中往往只重科研和学历等可见因素,造成教师重学历、重科研而轻师德。”[2]另外,民办高校受国家政策和办学特点的限制,对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保障机制也不完善,师德建设成本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师德建设的水平。
(二)内部因素的制约
首先,部分民办高校教师个人道德素养有待提高。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所占比重大,教育教学经验不足,教师岗位意识模糊,自身角色把握不到位。“一部分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只教书不育人,只顾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课堂内外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3]这部分教师往往忽视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导向存在偏失,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民办高校的学生对师德建设的影响。民办高校学生生源相对公办高校质量不高,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态度懒散,人生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与此同时,不少民办高校学生家境优越、家庭社会地位高,这样学生自身素养不高却明显优越感十足的状况对于从事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教师产生了极大的考验,如何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在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师德熏陶,这也对民办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探讨
(一)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舆论环境
“加强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外部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和保障民办教师的合法权益。”[4]首先,国家要从制度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民办高校的全方位宣传,营造健康公正的教育环境,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与此同时,更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从教师的社会地位、编制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的同等待遇,这样使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认可度提高,对民办高校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增强,把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作为终身职业,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掌握主动,充满热情和动力,为民办高校师德建设水平的提高提供重要保障。另外,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下功利化思想的普遍存在,社会要从各个领域营造健康和谐的舆论氛围,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给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民办高校内部要加强党建工作,改进民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师德舆论环境,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加大师德理论、师德规范等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学习、培训和监督考核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二)学校层面的构建
民办高校不仅要在规模和数量上有所发展,同时也要加大教师队伍质量的培养和建设,这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提高民办高校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的所在。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提升业务技能,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平,在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教书与育人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应建立和完善促进师德建设的政策和制度,通过一系列体系化的措施对师德建设予以引导和构建。首先,民办高校加大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最初的教师招聘环节就要把师德作为一项考核指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责任重大,不仅仅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更要有优良的品质,热爱教师职业,了解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各环节能够做到为人师表;对已录用的教师队伍进行专门的岗前师德教育培训,使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有系统性的了解和认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定期开展教师师德培训和经验交流,根据时展和学校、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自我提升;民办高校之间、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之间加强师德建设方面的交流,汲取不同院校的经验教训,及时更新观念,明确师德要求,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其次,民办高校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科学的考核机制对促进教师师德的不断完善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民办高校要根据相关规定和学校自身和教师队伍的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师德考核体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学校考评、教师互评、学生考评的角度,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技能掌握及创新、爱岗敬业状况、纪律意识等各方面量化考核,同时,把教师师德考评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晋升的重要依据,约束教师师德水平。第三,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制定监督制度和处理措施。“监督机制对教师的师德状况起着督促和制约作用,因此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要有良好的成效必须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5]民办高校根据各校特色,吸取其他院校优秀经验,制定相关的监督措施,并予以落实。例如,监督机构建立教师档案,要不定时对教师师德情况抽查,通过与教师本人的交谈、学生的了解教师师德情况,对违反师德的教师作出评议并警示等。第四,完善师德评价的激励机制。民办高校要制订出符合本校特色和实际的师德考评方法和激励措施,在完成正常的考评、监督环节后,对各教师予相应的奖惩,民办高校可以通过评选先进模范典型的方法,对师德高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优秀教学成果的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授予相关的荣誉称号和物质奖励,树立典型模范的引导,鼓舞他人,营造良好的舆论激励氛围。
(三)教师的自我约束
摘要: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笔者学校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打造了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极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充满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 :双师型 四种能力 师资队伍
一、实施背景
职业教育,因其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不仅应当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不仅要有从事教师职业应用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应当具备本行业的行业背景,即应当具备“双师”素质。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必须要建立起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使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占整个师资队伍的比例符合要求,这样职业教育才有可能真正把“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落到实处,实现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笔者学校2011年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一批中央财政立项支持的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建设的四个专业之一,在这两年的示范建设中,打造了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笔者学校师资队伍结构的调查来看,师资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断层问题较为明显
35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师资队伍中所占的整体比例较低,而且教师年龄结构也不合理。教师断层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优化问题,更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2.教师缺乏深造机会
教师深造学习是提高其教学、科研等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我国许多教师在深造方面缺少机会,从而造成许多教师知识老化严重现象,业务能力长期不能得到提高。
3.教师缺乏企业经验
大多数教师来自学校,没有企业实践经验,导致教师教出的知识学生很难适应岗位。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具体措施
1.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四种能力
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1)鼓励在职进修学习,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鼓励教师在职攻读专业学位,提高学历层次,提升专业能力。2012年至2013年,笔者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专业有8名教师报考了在职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
(2)加强实践锻炼,增强实践能力。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企业实践教师与企业无缝对接,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同时了解到了市场最新的技术需求,为制订以校企合作为特色、以工学结合为目的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基础。
(3)政策引导,鼓励教师提高职业能力。为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修订完善了《“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办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鼓励教师考取高级工及以上的职业资格,提升专业能力。2012年至2013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的教师有11名教师考取了高级工,有2名教师取得网络技术工程师证。
(4)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加强校企合作、院校合作、区域合作及国际交流,根据需要分批选送教师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活动或到高等院校进行专业培训,同时也聘请了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示范建设期间,通过4次分别邀请赵志群等职教专家举办专题讲座,4次组织教师22人次到区内外6所职业院校进行教育教学的交流、研讨活动;组织教师19人次参加职业教育进修学习,组织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和网络工程施工6次,举办或参加10次各级各类教学能力竞赛和教研成果评比活动等途径,全面推动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及专业群共有9名教师参加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2011年11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7位教师参加了广西人社厅组织的广西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高级研修班。2012年12月笔者学校选派一批老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参观该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学习它们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2012年1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选派两位老师到广州工贸技师学院参加了他们一体化课程培训班为期一周的培训。2012年7月、2013年8月共选派了4名教师到常州技师学院参加为期两个星期的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
2013年5月选派两位老师参加了由上海同济大学举办的工业产品设计、动画制作培训班,这个项目的培训为今后教师培养学生参加比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培训学习,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对职业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掌握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
2.从企业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
示范建设期间,计算机网网络技术专业聘请了8名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校做兼职教师,将企业的真实任务引入课堂。
3.积极承担课题研究,物化成果显著增多,助推教育内涵和质量建设
2011年12月8日,我们申报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0-2011年科研规划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证研究》的子课题《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证研究》(课题编号:102964-49)通过审核。2012年7月底课题通过专家组评审顺利结题。
2011年7月21日课题《基于校企合作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项目+认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序号:45)已经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的审核,被正式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1 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
此外,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专业教师注意示范建设工作的归纳总结,撰写论文,先后在职业教育核心期刊《职业》等刊物共计24篇。专业老师共参与出版教材11本。
4.组织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和工程施工
林胜福、韦鸿举老师与企业共同开发IFID人员定位系统(软件设计部分),按照客户要求设计、调试、安装该项目的软件系统,编写、修改相应的程序代码,关键代码用Delphi和SQLserver2000完成;韦鸿举老师多次到广西南宁天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参与企业项目施工,实现了教研共进。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果
示范建设启动以来,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建成一支“名师领军、能教会做”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优秀教学团队,提升和优化全校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双师队伍建设目标。以专业建设为平台,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致力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充满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全面带动提升专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科研和技术服务,接受业务培训,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职教师资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使专业带头人成为专业能力强、教学业务精,善于学习、善于创新且具备整合专业领域各种社会资源的,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高职教育专家。
完善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兼职教师师资库,建设满足工学结合专业教学改革需要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东盟地区知名”的全国示范中职名校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力量。通过国内外培训取证,使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信息系参加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技术比赛屡获佳绩,成绩在广西区排名名列前茅。
经过两年的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截止到2013年7月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任教师达到17人,中级职称人数达到10人,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1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2人,具有技师和高级技师的人数达到3人,“双师型”教师达到14人,聘请兼职教师8人,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教师队伍专兼比例日趋合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充满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基本形成。
五、体会与思考
第一,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时间远远不够,但又要上课,两者如何兼顾。
第二,企业兼职教师任教的时间是有限制的,他们只能利用自己双休日时间来上课,这些时间大部分是与学校休息的时间是一致的,如何处理这一时间上的问题。
只要是自己做过的事情一定都能总结出经验,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我们就很难吸取到经验教训,工作进步也就自然没有别人快。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部门年度优秀工作总结个人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部门年度优秀工作总结个人一一、工作重点
1、配合进行1#机的技改及备件选购整理工作
一号机的技改工程从去年年底拉开帷幕,由于前期的准备工作没有完全到位,对现有设施的认识不够充分,以至于基础的重建工作耽误了一号机改造的整个进程,在公司总经理的多次督促下,经过各方面的通力协作,机组比计划晚了半个多月完成了安装过程进入调试阶段。由于新机组与原MAK机存在较大差异调试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我们与技改方共同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在不断解决了超速、游车、油雾探测器频繁动作等缺陷之后机组终于可以稳定运行并网发电,并在高峰用电期间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在一号机正常运行的阶段,生产部对一号机的遗留备件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点,多次赴江阴及其他厂家订购、定做有关备件,仔细复核尺寸,并将到厂的备件进行彻底的除碳清洁并经过防锈处理后分类保存,确保随时可以使用以满足一号机备件需求。
2、保证全年顺利完成发电任务
进入20__年发电任务较往年有很大的增加,特别是夏季进入用电高峰期,机组以连续并网运行11天半创造历史发电的纪录,在此期间生产部面对繁重的工作量,适时的安排班次调整了班组运行人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经受住了未曾预料的严峻考验。由于连续发电机组多以疲劳状态运行,出现问题的概率明显增多,解决机组的临时检修和不可缺少的定期保养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在保证机组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前提下,利用发电间隙合理组织人员尽可能快的完成必须的抢修工作,保证了机组全年的正常稳定运行。
二、日常工作
1、由于发电任务繁重,机组的检修工作相应增多,生产部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落实有关的检修项目,将检修工作票与报修单落实到人基本做到小修不过夜,并发现问题或故障及时解决,在保证检修质量的前提下将大的事故基本消除在了萌芽状态。
2、不断强调运行人员加强责任心,认真贯彻各项既定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设备巡视检查制度,并将行政办公会议及值班长会议的决议有效落实,努力发挥一线青年党员及骨干员工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奖金考核中拉开了员工之间的差距加大了奖惩力度,这一做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不断督促员工加强对工作环境及设备卫生状况的重视。
在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努力解决“三漏”问题,保证设备及厂区处于健康的生产工作环境之中。下半年由于机组待命时间较多,运行人员以设备的油漆工作作为工作重点,3台机组将以崭新的外观进入20__年。
4、加强员工的岗位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动手实践能力,在____年全体员工经过学习顺利通过安规考试及现场考问。
三、安全与管理
20__年是安全与管理年,为切实加强全员的安全意识,消除去年连串恶性事故造成的阴影,遏制各类事故的频繁出现,防止设备重大故障及人身伤害的发生,生产部做了以下工作:
1、上半年为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论证,多次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全厂区的卫生清扫工作,力争不留死角,彻底打扫、整理机修车间、分油机、卸油泵房等零散设备较乱,积存垃圾较多的区域,对备件进行了整理归类,使用设备保养卡,检修卡等有效手段,并使设备管理工作进入电脑化管理的新阶段。
在最终的评审中生产部以一项不合格顺利通过论证。
2、在20__年里,生产部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严格各类考核制度,将责任心与奖金挂钩对员工进行每月考评,真正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无大小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3、督促员工重视各类保安装置及设备的使用及运行状态。
2、3号机组在安装了油雾探测器以后,从机组的安全角度出发,又各加装了一套连杆大端瓦测温巡检装置,使安全装置对机组的保护更加全面可靠。但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影响安全的可能还是人为因素,因此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丝毫不敢放松,员工清醒的认识到设备一些潜在或细微的隐患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将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强调运行过程中红外测温仪的正确使用,在高温高热环境下加大巡检力度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或及时报修。
4、生产部成立了两级安络,建立了安全、消防台帐并逐渐完善。
在厂区内施工、操作严格执行电气工作票、动火工作票等有关制度,及时更换过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消防演习。
四、不足之处
20__年生产部未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机组顺利运行全年,为电网提供了7000余万KWh上网电量,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们从一年的工作中也看出了不少问题,这类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到生产部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1、个别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较差,影响运行检修质量,如果疏于管理隐患也会变成大错。
调动此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办法就是加大考核力度,将切身利益与本职工作紧密相连才能有效提高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
2、事故的防范及应变处理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这不仅是员工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管理人员存在的不足之处。只有对运行的设备了解透彻,积累大量的管理经验,在处理突变问题时才不至于出现盲目性或多走弯路,我们的管理及运行工作才会高效、有序。
五、20__年工作展望
20__年生产部顺利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值得我们欣慰,我们会将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成熟的工作经验带入下一年度,并不断克服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在___年我们生产部依然会把安全放在全部工作的首位,顺利完成年初即将进行的机组大修任务,在避免出现各类恶性事故的前提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完成全年的发电计划,将各项工作带上新的台阶。
2021部门年度优秀工作总结个人二随着2021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的结束,标志着本年已接近尾声。公司财务工作人员克服了工作中的种种压力与困难,公司领导和上级有关主管部门领导、关心、指导、帮助下,根据公司财务理念和现代管理方式的要求,圆满完成了年度部门既定工作目标。全体财务人员始终牢记全校工作一盘棋,以本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为中心,通过群策群力,全体财务人员拧成一股绳,发挥财务人员的整体力量,在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报告、内外联系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现将公司财务总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资金筹措、内外协调方面
反映,是财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对公司发生的每一笔经费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规范记录,反映在凭证、帐簿和报表中,以备随时查阅。公司财务室已经对日常工作流程熟练掌握,能做到条理清晰、帐实相符。从原始发票的取得到填制记帐凭证、从会计报表编制到凭证的装订和保存都达到正规化、标准化。做到全面、及时、准确的反映。
资金是公司正常教学活动和公司发展的血液,我们开源节流,较大的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保证了公司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
在对外联系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始终把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维护公司的整体形象。以年初计划安排的经费为限,尽力使所花费的每一分钱都有回报为基本准绳,时时不忘宣传公司,为公司整体发展尽本部门的努力。
二、财务会计核算方面
核算,也是财务工作的基本职能。公司在核算上严格按照财政设定科目进行核算,随时都可以查出公司每个月实际发生的费用。精心设计会计核算体系,全面、真实、及时的提供财务会计信息,为领导决策等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得到领导的肯定。
“凡事预则立”,公司全体财务人员在公司领导的指导、帮助下,总结以前年度会计核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和年度财务工作目标,通过会议研讨、日常交流、向兄弟单位学习和再实践再总结等多种形式,事先根据公司发展目标对会计核算资料的要求,利用现代化的会计核算手段,精心组织、设计公司的会计核算体系和会计信息报告系统。在符合国家正常财务核算对财务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利用电化手段设置了财务核算体系,为领导的决策,上级主管部门、财政、税务监督,内部各部门控制使用资金等多方面及时提供了大量真实、完整、有用的财务信息。
三、财务会计监督方面
监督,是财务工作的另一项基本职能。首先是每个处室每笔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方面,严格按有关制度执行,铁面无私从不放过任何不合理事情;其次是对公司整体资产进行监督,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以保证公司财产不受侵害。
财务处全体人员坚持从细微处入手,按国家财务规定对每一笔收支票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控制现金的支出,对超过现金限额的支出按国家相关规定严格控制现金的使用。加强财务印章的管理和使用,定期进行资金核对。确保公司资金的安全、完整。进一步加强资产和财务票据的管理,采取专人负责,日常工作中做好各种财政、税务票据的领用、核销、库存等的台账登记工作,每次都向领用人书面交待清楚各种票据的使用规定、注意事项等相关的事宜,及时核销各种票据以确保公司的所有收入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坚持财务“收支两条线”,严格实物资产的入库手续,从源头做好公司的财务监督工作。
财务“收支两条线”是公司所有财务工作都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的财务纪律,就是所有的财务收入都必须入公司统一的财务账务,所有的支出都必须按公司事先规定的用款手续办理用款,涉及到财政性资金收支内容的还必须按国家财政性资金收支的规定办理预算外资金的财政专户交存、返还和资产购置、日常大宗消耗的政府采购。做好公司的财务票据管理工作就是做好了财务“收支两条线”的源头控制工作,财务正是从这一关键的源头控制入手,严格区分公司的收支,做到全年财务收支无差错。受到公司领导和有关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肯定。
四、经费管理
管理,是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首先是为领导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数据,公司财务室能够随时完成公司领导和各处室要求提供的数据资料。科学合理编制公司收支计划,并对计划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合理配置公司资源,努力节约资金,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公司资产流失,对公司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积极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确保公司财务活动的效益性,开展了预算内经费管理、预算外经费管理和往来款项管理和其他工作。
五、反思
1、工作方法及工作效率至关重要,充分体验到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的差距;
2、会计电算化在工作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年度预算、报账流程、年度决算等各项流程都是用电脑操作,希望进一步系统学习一些电脑知识,以便在工作中得到更好应用。
总之,经过共同努力,虽然我们财务工作也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取得了全校职工的信任。但是也面临许多新问题: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2021部门年度优秀工作总结个人三这一学期来,在学院老师和学生会各干部的领导下,我参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和活动,从中我学了很多东西,现我将这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我在学生会宣传部继续担任干事,主要负责与记者团的沟通。当接到学院有相关活动需要摄影和通讯,我及时通知各记者团组长安排好人员。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操作起来却会遇到很多人员安排上的问题,和稿件上传不及时等问题。如何与记者团沟通协调好,其间我学到了很多。
另外,在我院本学期开展的师范技能节中,我们部门主要负责“说课大赛”这一活动。配合两位部门负责人做好宣传.通知.现场安排等工作。在组织同学参赛的过程中,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增强了个人素质,锻炼了自我能力,努力服务于同学,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此外,院刊《___》的出刊,使全校师生都能从中了解我院团学工作的动态。我也参与了印刷.分发的工作。可是,遗憾的是由我负责编辑的《___》由于稿件数量问题,本学期无法出刊。可能是宣传力度不够,无法调动大家写作的积极性,这也成了这学期充实的工作中一个较大的遗憾。由于这些主观的经验水平和客观的因素,也正促使我们在下学期的工作中不断地努力和完善。同时,我想说,成功失败,这就好比一对孪生兄妹,与生俱来,浑然天成,他们地位等同。胜不骄,败不馁,也许人在最痛苦的时候,成长的更快,在生活和工作中做个有心人一切都将会好起来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协助其他部门开展了一些活动,配合他们完成工作。我尝试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工作,对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对学生会的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更让我交了那么多好朋友。每一个成员都是一本使我受益的大书,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两位部门负责人,亲切果断的工作作风,使我受益良多。在学生会里还有很多的经典语句,例如: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虽是这些诙谐的语句,确是拉进了彼此的距离,同时也不失为一剂精神的良药。
工作无小事,事事都不能懈怠。我们干事更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才能更好地服务同学。在过去的学期里,我脚踏实地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自己的水平和经验不足,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新的一年里,我还必须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总之,因为有这样一个团队,使我在大学里不断的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团结,和谐,默契。
最后预祝下一年的招新工作顺利展开,我们将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下一届新成员,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2021部门年度优秀工作总结个人四公司从组建到发展,现在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回顾20__年,领导对行政人事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极大地鼓舞着行政人事部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在此我向公司的领导以及全体同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有你们的理解和协助使我在工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也因为有你们的帮助,使我更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令公司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人员招聘
1、各部门新增岗位的管理工作。
2、根据各部门人员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合理性招聘员工配备各岗位;
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措施,如广发招聘信息、网上招聘、现场招聘等各种办法揽用工人才,卓有成效,完成公司上半年__位人才需求。
二、建立、建全、规范人事档案管理
1、对现有人员进行建档工作,合同、就业协议、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住址、合同年限等信息,现员工档案齐全。
2、完成应届毕业生户口、档案管理工作。
3、办理社保工作,并完成每月新增正式员工社保的办理工作。
4、完成员工入职、转正、离职、绩效评定涨薪等管理工作。
5、实行各部门负责人对在职人员的人数进行每月统计,并对离职、新进、调动人员作月统计并进行核对,员工通迅录更新,方便各部门、财务查找、结算管理。
6、及时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以及人才库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后期招聘效率。
三、员工培训工作
1、完成新入职人员职业化培训,包括行政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工作汇报等。
其中考勤管理,规范打卡、外出登记;加强请假制度,对不履行请假手续者、擅自离岗者等,坚决予以查实并作出处理,这样既维护考勤制度的严肃性,又从另一方面激励了在岗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大大改善了公司的工作作风。
2、协调开发部门的持术培训工作,并按时通知每月培训内容。
现周_硬件开发部门培训、周_软件开发部门培训、周_下午由_总或外请老师培训。
3、同人力资源行业专家联系,计划邀请老师为公司做管理培训。
____年公司是紧张忙碌的,行政人事部工作责任重大,但我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兢兢业业,履行行政、人事等各项工作职责、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当然,行政人事部在____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到位,不完善的地方,力争在____年工作中改进和纠正。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可以预计____年行政、人事管理等各项工作将更加繁重,要求也更高,为此,我将更加勤奋的工作,努力为公司做出贡献!
2021部门年度优秀工作总结个人五本人__年__月来进入入__公司,一直工作在施工第一线。自__年至__年担任给排水施工班长,先后参与或独立承担了、__等工程的给排水施工任务,给排水安装工程均能够一次性通过__市建设主管部门的验收,优良率达__%。__年至今从事__三期等工程的给排水施工员及资料员工作。其中__工程荣获了市优质样板工程和扬子杯的称号。
面对这样的成绩,我深深感到这是得益于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公司和工程处、项目部领导对我的信任,并且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而换来的。面对如此成绩,我要倍加珍惜。回首这十几年的工作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我作为在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作一些总结。
一、勤于学习,刻苦钻研
我__年从学校高中毕业后在__江都工业设备安装工程公司做安装钳工。__年__月进入__华建(原江苏一建)设备安装处工作。刚开始来深圳的时候,对民用住宅不太熟悉,对施工工艺不是太熟悉。我就虚心的请教师傅,晚上的时间看图纸,并作好笔记,白天带着问题到现场看工人师傅施工,看不懂的就请教施工员,很快我对给排水施工工艺及图纸不再感到陌生,由不懂到懂一直到能够拿图纸独立施工。我一直都这样认为,能够按图纸施工是最基本的要求,怎样安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是我一直所追求的。我不仅埋头苦干,还学会了巧干。至__年初承蒙领导的信任,我开始担任水工班的班长。作为__多人的施工班组,怎样带领大家出色完成工程任务是对我的一大考验。我深信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才能更好的胜任工作。施工中控制人工、材料的耗用是一门学问,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只有掌握好安装定额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学会定额拆分做到每个工作面需要多少人工、材料心中有数并加以控制。随着电脑的普及,我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电脑,用电脑做施工预、决算使自己的工作效率比原来快几倍。我始终坚信干一行爱一行,学无止境。
二、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几乎所有工程给排水均采用了新材料。给水系统普遍使用了pp-r给水管,钢塑复合给水管、pe给水管;排水系统普遍采用了pvc排水管,柔性铸铁排水管安装。在开始使用这些新材料时,我们也在探索,学习产品说明书,掌握这些新材料的特点,请教厂家技术人员,加强对工人的技术培训。经过长期的学习和探索,目前我队施工人员已基本上掌握了这些给排水新材料的施工要领,做到人人手到擒来。在设备安装方面,近几年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加和节能的需要高层建筑都使用高层变频供水设备、气压供水设备。在这些新材料、新工艺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边学习边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为日后工作打好基础的同时也为兄弟项目部(工程处)积累经验。通过实践我们感觉到,这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经济效益。
三、不断学习,爱岗敬业
__年开始,领导安排我负责工程技术资料工作。在转换角色之后,面对新的工作岗位,由陌生到熟悉。工程技术资料是一个工程的软件,是评定一个工程优劣的不可或缺的依据。一个工程在施工前、施工中直至竣工和以后的保修阶段,工程技术资料贯穿始终。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需要除做好日常的技术资料工作外,本人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脑,因为工程技术资料的编辑已经数字化、电子化。不懂电脑就是“现代文盲”。本人还协助项目工程师编制月进度工程量报表、编制材料耗用计划、参加工程成本核算,为财务部门和处领导提供准确的人工、材料耗用数值。参加工程的招投标预算的编制,为工程投标提供准确的理论数量。对于工程日常的工程设计修改、变更能及时计算和编制出变更部分的造价金额,一旦施工完成,立即进行工程量签证并进行存档,协助项目工程师编制竣工图为日后工程的决算提供准确的一手资料。在工程项目中,本人除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外,还协助安全员做好安全资料的管理工作。
四、做好iso贯标工作,顺利通过内、外审核
自__年以来,在__公司和工程处统一部署下,我队所有工程均进行了贯标工作。本人作为工程项目的资料员,直接参加了多次贯标工作,对贯标工作的每项工作都进行了大量的学习、记载、布置、检查、复核等细致工作。贯标工作是一个企业走向国际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的必由之路。由本人负责资料的项目工程在内、外审过程中均能够顺利通过。经过几年来对iso贯标工作的认识和了解,企业实行iso标准,不能只局限于纸上谈兵,更应该对照它的实质内容进行项目管理,将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手册中的内容落实到实处,通过贯标工作,更进一步加强了规范管理,法制化管理;杜绝了工程管理中的随意性,盲目性。更好的明确公司的管理目标,更好的落实公司的管理方针这是我通过iso贯标工作得到的体会。
随着__特区更大规模的开发建设,随着我公司不断的做大做强,我深切感受到做为一个__人的骄傲和自豪,也深知自己的责任。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工程管理、工程质量等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就是要求我们要以更高的要求、标准来规范自己,不等、不靠、不要。要努力不断的充实自己,认真学习、踏实工作,这样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才能在强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得已不败之地。来深圳十多年来,__人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团结协作、勇于开拓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这就是我这些年来源于工作中而发自肺腑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