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自主招生校长推荐信

自主招生校长推荐信

时间:2022-06-20 23:31:07

自主招生校长推荐信

第1篇

这两天,北京大学老化学楼121号北大招生办本部的电话,几乎被打爆。

所有的人都在询问一件事:北京大学刚刚对外公布的“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与以往的大学自主招生办法不同,“校长实名推荐”,第一,中学和校长的资格需要北大认证;第二,被推荐学生通过北大审核后,无需笔试直接面试。

面试通过者,可以在高考录取时享受北京大学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而其中具备教育部规定的保送资格的学生,可以向北京大学申请相关专业的保送资格。

这种类似于很多西方大学“校长推荐制”的录取形式,向许多做着“北大梦”的中学生敞开了一条“绿色通道”。当然,这条通道并非“一视同仁”。

在“校长实名推荐”的资质申请审核环节中,北京大学招生办共收到了来自全国400余所中学的申请,经过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审议后,最终确定了13个省39所中学的校长入围。

“校长实名推荐”是否公平公正?会不会引发另一种教育腐败?入围的39所学校是如何确定的?……各种质疑接踵而至。

北大校机关的一位老师向本刊记者透露,北大如此迅速地出台“校长实名推荐”,绝不仅仅是对自主招生政策进行新探索这么简单。

生源争夺是真正用意

就在北大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前不久,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五所著名高校招生部门刚刚决定,在2010年实行“五校联考”。通用测试部分由这5所大学共同出题,高校特色测试和面试由各校自主决定,通过者,高考录取中享受该校30分的优惠。

“这五所学校都是国家首批‘985高校’。”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尹佳说。

“这一轮考试里,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两所学校。我们在29个省市都设了考点,学生也不用奔波。”尹佳认为,这跟以往清华大学实行的自主招生政策没有本质的不同。

“这是给学生们多次选择的机会。即使学生参加了考试,没有被他申请的这两所学校录取,他拿着这个考试的成绩去找其他学校,应该也是有帮助的。”尹佳解释说,“而且,我们一般不强调‘五校’。”

然而,北大很多人对于“五校联考”的看法,和尹佳所说的大不相同。

“‘五校联考’打破了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原有的平衡,类似于一个‘小高考’,北大明年的生源有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北大的一位老师说。

他说,对于自主招生的探索是教委提出来的,但是各高校采取什么具体办法,一般不用通过教委批准。“像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生源争夺由来已久,为了减少‘五校联考’可能对北大造成的生源影响,北大也马上公布了‘校长实名推荐制’。”

“北大想探索新的自主招生办法,而校长推荐是一种国际潮流,但是北大在这个时候如此迅速地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应该说跟‘五校联考’有直接关系。”这位老师说。

从北大招生网上的信息可以看到,今年儿月21日至25日,获推荐的学生要在北大招生网填写报名表,经中学校长实名签字盖章同意后提交申请材料。11月26日至27日,北大将安排相关学科的专家组审核学生资料。

也就是说,今年年底之前,谁能够获得被批准合格进而进入面试阶段,应该会水落石出。

虽然尹佳强调说,教委规定,自主招生的考试时间必须在寒假之后,但是北大校机关的这位老师也透露,“一般如果是校长推荐了的,因为没有笔试,面试的通过率应该是很高的。”

也就是说,获得北大认可的推荐名单,在年底前应该就可确定,这比“五校联考”早了一个多月。

如何确保公正

对于校长实名推荐,大家的质疑声之一,就是通过北大认证的这39所学校是如何确定的,对于没有推荐资格的其他中学,公平性何在。

从已经公布的39所学校的名单来看,仅江苏一省就有10所中学入围,北京、湖北、湖南、浙江各有三四所学校获选。

据称,这个名单是北大参考了每年在各地中学录取学生的情况确定的。而且现有的方法只是试行,肯定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而大家热议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校长推荐的公正性。

第2篇

一、公众质疑之音强烈

校长实名推荐制改革了高考选拔体制的弊端,对于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却存在着公众质疑之音强烈的问题。国内改革采用的惯常路径是,依据自主招生政策设计出各种招生方案,通过试点寻找到有利于合法地发挥高校自主招生权利的、最合法可行的招生录取方式。但是,因为受制于所谓的国情实际和社会舆论,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难免折衷与妥协。肩负着打破传统高考一考定终生弊端的“重要使命”的校长实名推荐制也同其他教育制度一样,自其颁布之日起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浪网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出来之后,就对广大网友进行了一项调查,在参与讨论的10.8万名网友中,67.5%的网友持反对态度,认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会对多数人产生不公平;24.8%的网友表示支持,觉得“可以弥补高考选拔人才机制不足,发现高素质学生”;另有7.7%的网友表示“不好说”。近年来,对于现行高考制度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而校长实名制是为创新型、拔尖型人才建立的“绿色通道”,是重点大学破冰招生改革的一个善举。然而,为什么公众却普遍反应谨慎,甚至反对之声高于支持之音?问题在于人们对于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疑问多于信心。由于公众普遍对校长实名推荐制持质疑的态度,社会公信力不够,这就使得校长实名推荐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举步维艰,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存在的问题归因

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校长实名推荐制在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推荐对象过于倾向重点学校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所造成的。从校长实名推荐制运行至今,在获得“实名推荐”资格的学校中,以城市重点中学居多,并大多集中在沿海省份。而农村中学却很少,少有的几个也是该地区的重点中学,这就造成了推荐只是“优中选优”,并有违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优中择优”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对于学校而言,基础设施的好坏和师资力量的薄弱以及生源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而在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水平较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有着天壤之别,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也有着云泥之别,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差距悬殊。因此,中西部地区之所以获得的推荐学校和推荐名额所占比例甚小,就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学校在申请推荐资格时,其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以及生源质量都无法与东部地区的学校相提并论,从而使得在学校申请推荐资格与分配推荐学生名额时,东部地区会占据绝对优势。这就造成了在分配推荐学校和推荐学生名额时存在过于倾向重点地区的重点学校的问题。

2.高考选拔制度约束我国传统高校招生一般是通过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根据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自高至低录取考生。在此过程中,大学与中学在人才培养上缺乏理性对接的渠道,大学只是凭借学生的考试分数进行录取,学生的真实情况如何,大学并不清楚,而作为最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中学却没有发言权。校长实名推荐制正是给特殊人才开辟了一条升学的绿色通道,也为改变这种高校与中学缺乏沟通的现状提供了一个契机。然而,由于高考制度作为一种招生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三十多年,将考试分数作为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也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这就使得校长实名推荐制在运行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分数这一因素,在确定推荐标准时不得不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试想,如果真的有哪个校长推荐出一个“怪才”来,比如某一方面特别突出,但其他方面都很差,可能很难服众,估计多数人也很难接受。因此,由于高考选拔制度的约束,分数的硬性规定对于严重偏科的怪才而言仍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门槛,校长推荐制最终也只能凭分荐人,这与高考“凭分取人”的功能无异。这就使得校长推荐制难以达到其最初的“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同类型的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的目的。

3.制度本身不够细化校长推荐制在刚刚提出时并没有对推荐标准作出具体的描述,只是在对招生对象进行定义时提到过,即北京等13个省的综合素质优秀或者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因此,综合素质优秀和学科特长突出可看作是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推荐标准。而2014年的推荐对象则描述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基础学业成绩位居全年级前1%以内(文理科类分列,特长异禀者,报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审核后,可适当放宽标准)的高中毕业生。从推荐对象的界定中可以看出,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标准是比较模糊的,这种模糊的推荐标准使得校长在推荐学生时有较大的暗箱操作的空间。此外,在审查申请高中的资格时其标准是什么、获得推荐资格的高中学校如何选拔推荐学生、由谁来选拔推荐学生等问题上也没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这就使得公众担心校长实名推荐制会给校长权力寻租制造一个良好的机会,也正是校长实名推荐制里这些模糊的概念和标准使得公众对其普遍持一种质疑的态度。

三、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问题解决策略

1.扩大推荐对象范围针对校长实名推荐制存在的过于倾向重点地区的重点学校的问题,首要解决策略就是扩大推荐对象的范围,让贫困地区、非重点中学的学生也享有推荐入学的权利。就目前校长实名推荐制实行现状来看,其招生对象来源主要是重点中学。重点中学可以依靠“实名推荐”资格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进而招收更多更好的学生来发展自己,而普通中学却只能越办越差。为了成为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推荐对象,学生大多往有推荐资格的重点学校挤,使本来就竞争激烈的重点中学竞争更加激烈,走后门、高额择校费等现象更加严重。而没有钱、没有关系的学生只能进入普通中学就读。那么对于这些普通中学的优秀学生而言怎么才能享有入学推荐权呢?“实名推荐”所体现的公平性又在哪里呢?这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笔者认为,校长推荐制要解决上述实行中产生的问题,就必须扩大推荐对象的范围,改变推荐对象分布不平衡的现状,排除重点中学的影响,让更多的校长和教师参与推荐,让更多的优秀学生享有通过推荐入学的权利,做到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相平衡,以保证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

2.制定科学推荐标准要改变我国目前校长推荐制运行过程中“唯分数论”的推荐标准,就必须制定完善的推荐标准,保证推荐标准的多元化、科学化。首先,要进一步细化中学推荐学生的可操作性标准,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考生推荐标准。笔者认为“志向远大”“社会责任感强”“具备发展潜能”等标准可操作性不强,应尽量减少这种欠缺可操作性的标准。在确定推荐标准时,应加大学生日常各方面表现的比重,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考虑,保证对于具有特殊专长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推荐制度,力争推荐方式多样化,评价学生方式多元化,切实保证具有特殊专长的学生也享有推荐入学的机会。此外,在制定科学的推荐标准的同时,要加强推荐程序的透明化和公开性,确保推荐自始至终都阳光透明,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力图摆脱高考选拔机制的束缚,实现推荐入学的最大科学化。

3.完善落实监督机制由于制度本身不够细化,使得社会各界对推荐制的信心不够,公众普遍持质疑的态度,从而致使推荐制发展缓慢,要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完善和落实监督机制。在目前的校长实名推荐制运行过程中,推荐制在实施程序方面不够细化,尚缺乏明确可行的监督机制,这就使得公众担心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助长教育领域的不正之风,出现权力寻租等问题,难以保证推荐制的公平与公正。因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督措施,完善和落实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来管理推行过程中弄虚作假等情况,使人们在对公示有异议时能够有地方申诉;另一方面,要将专门的监督机构和公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大众的监督力量,使整个推荐工作在阳光下完成,接受公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避免滋生腐败。在实施过程中,促使校长实名推荐制在社会的监督下不断完善推荐标准的科学化、多元化和人性化,使得校长实名推荐制能够真正成为高考制度改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入学选拔机制,从而推动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第3篇

【导语】

一、初中学校根据本校的“提前招生录取”操作办法,组织推荐工作。获得推荐生资格的考生名单应在校内张榜公示5个工作日,由区招考机构上报市教育考试院提前招生录取资格库后,学生方可填报推荐生志愿。符合本市中招报名条件但未获得推荐生资格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含返沪应届生)可根据招生学校的要求填报自荐志愿。

二、考生可在5月12日(星期六)上午10:00至5月14日(星期一)上午10:00登录“上海招考热线”(shmeea.edu.cn)网站,上网填报志愿。首次登录时可凭中招网上报名时所使用的考生报名号或本人证件(即网上报名时的身份证或其他证件)号*和密*进入系统。如忘记密*,本市应届初三学生请与就读学校联系,应届返沪考生可通过系统“找回密*”或与报考区招考机构联系。进入系统后,请首先修改个人密*,并将密*保存至6月4日(星期一)提前批预录取结束。密*必须由本人保管,不得告诉他人,否则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三、考生应仔细阅读本说明和各校提前招生录取的招生计划、招生方案后,进入2018年上海市高中提前批(推荐生、自荐生)网上志愿填报志愿系统主页面。在完成志愿填报的正确操作后,点击“保存志愿”,页面会显示学生所填报的志愿学校,同时会显示“志愿流水号”,说明本次志愿填报成功。推荐生和自荐生均可选择填报两个志愿。考生须牢记流水号,志愿填报界面可保存打印。如要修改志愿,可点击“返回继续填报”即可。

四、“提前招生录取”考生志愿填报成功后,可以在填报志愿时间内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修改所填报的志愿。如未修改,则系统默认所填志愿;如若修改,在规定期限内以最后一次修改的志愿为准。5月14日(星期一)上午10:00以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更改、撤销志愿或补报志愿。

五、考生还须在5月14日(星期一)14:00至5月15日(星期二)16:00对网上填报的志愿进行书面确认,只有经书面志愿确认后才能参加投档录取。本市应届初三学生书面志愿确认在就读初中学校进行,应届返沪考生到报考区招考机构进行书面志愿确认。书面志愿确认只核对志愿信息,不得更改志愿或补报志愿;未在规定时间进行书面志愿确认的考生,视作自动放弃本市高中提前招生录取。

六、推荐生选择填报的两个志愿按第一、第二志愿的先后顺序进行投档。“推荐生”可于5月26日(星期六)上午10:00至5月27日(星期日)12:00,在“上海招考热线”网站(shmeea.edu.cn)上查询第一、第二志愿的预录取结果,也可通过就读学校或区招考机构查询。未被预录取的“推荐生”可于5月29日(星期二)上午10:00至5月30日(星期三)12:00上网填报征求志愿(要求同上),如果考生在5月30日(星期三)12:00前不填报征求志愿,则视为自动放弃。

七、自荐生选择填报的两个志愿不分先后,同时投档,由招生学校根据填报志愿情况自主确定面试及预录取名单。预录取考生必须在5月26日(星期六)12:00至5月29日(星期二)12:00与一所招生学校现场进行网上签约(具体签约时间以学校通知为准)。签约时,由考生本人和家长到招生学校,输入填报志愿的密*,并在网上签约确认书上签字确认,即表示自荐生预录取成功。

八、6月4日(星期一),市教育考试院将在“上海招考热线”网站(shmeea.edu.cn)公示高中学校“提前招生录取”预录取考生名单。

九、所有“提前招生录取”的预录取考生均须参加201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并须达到市统一划定的高中“提前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方可被正式录取。若预录取学校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则考生还须满足一个条件,即思想品德科目考试成绩为“合格”及以上,方可被正式录取。

十、2018年上海市高中学校“提前招生录取”主要工作日程请参见“上海招考热线”网站(shmeea.edu.cn)中招公示信息。

第4篇

为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发〔2008〕2号)精神,充分发挥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促进初中段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高中段职普教育的协调发展,在总结近年高中段招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现提出我市2009年高中段招生工作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坚持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市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价体系,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均衡、协调、科学发展;坚持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多元录取,推进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和招生制度改革,促进高中学校发展办学特色。

二、普通高中考试报名和志愿填报

1.报考条件:报考对象为有我市户籍的初中毕业生和符合我市政策规定的外来务工就业人员的初中毕业子女。下列人员不准报考普通高中:(1)未取得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正规学籍者;(2)高中(含各类职业高中)学校在籍学生、毕业生;(3)各类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在籍学生、毕业生;(4)因在已往考试中舞弊而被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和因学业水平考试严重作弊取消考籍的;(5)因触犯刑律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2.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与普通高中报名及信息采集一并结合进行。由各区(市)教育局负责组织进行,志愿填报地点设在初中学校。区(市)教育局要组织人员接收学生填报志愿的有关资料并做好全过程的监督,严禁强迫考生填报某校志愿或由他人代填报志愿。

考生志愿分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报考*三中、*八中、滕州一中、滕州二中、*二中的学生可以填报第二志愿或“三限生”志愿,其他学生不需填报第二志愿)。不得重复报考。

3.报名时间、报名信息采集办法

普通高中报名时间:5月10日至14日。

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学籍所在学校参加高中招生考试报名。各初中学校需使用数码相机重新采集初三毕业生照片(参照身份证件照要求),并导入学籍系统(以更新原有旧照片)。

非应届及回户籍地参加考试等考生,信息采集办法如下:非应届生回原毕业学校报名;外地回原籍参加高中段招生考试的学生,需提供*本地户籍及复印件,山东省内学生还必须提供由山东省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打印的学籍证明,并加盖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学籍管理专用章(在外省就读的*户籍学生提供学籍卡片)自行联系初中学校或第一志愿学校报名。初中学校使用区(市)教育局下发的数据,追加非在籍报名学生信息,并采集其照片后,将所有报考学生数据信息及照片备份上报区(市),区(市)局汇总后于4月21日前刻盘上报市教育局基教科。

考生报名的同时填报志愿,初中学校负责组织在报名系统打印出的“学校报考学生名单”上由考生本人签名确认,并报区(市)教育局留存。第一志愿招生学校负责打印考生准考证。

考生报名时,按枣价费发〔1997〕38号文件要求以及有关实验操作(枣价费发〔1999〕4号)、信息技术考试(鲁价费发〔2007〕158号)的有关规定标准一次性缴报名费、考务费。

三、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计分办法

2009年高中段招生考试内容包括考试科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艺术体育特长生测试等。

(一)考试科目

1.分值:总分700分。

2009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统一考试科目: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含听力测试20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生物(30分),简称理科综合(150分),思想品德(45分)、历史(45分)、地理(30分),简称文科综合(120分),体育健康30分,实验技能操作(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抽取二科考试)20分和信息技术20分。

文化课考试科目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文综合为100分钟)。

文化课科目考试时间:6月25、26日(周四和周五)。

2.考试命题的原则要求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学科的命题以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

思想品德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

各科命题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水平。命题结合学科内容,注重用开放性、探究性题目考查学生在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达标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考试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导向作用。考试内容加强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增强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性,重视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

试题难度系数确定在0.7左右,除语文外,各科试题均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低、中、高档试题的比例控制在3∶4∶3。第Ⅰ卷为选择题,选择题数量(除英语学科外)控制在三分之一以内;第Ⅱ卷为主观题。

体育健康、实验技能操作和信息技术考试办法和时间要求,见附件1、2、3。

(二)艺术体育特长生专项测试

艺体特长生的专项测试工作、测试内容和标准,请按照《*市普通高中艺体特长生专业考试工作指导意见》(枣教发〔2009〕31号)文件执行。

(三)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初中毕业学校负责,同报名信息一并上报市教育局和第一志愿学校。

1.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初中阶段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2.评价方法

①综合性评语:是初中学校通过组织学生互评和教师集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和潜能。

②基础性发展目标的等级评价:等级评价采用A、B、C、D四级来描述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A为优秀、B为良好、C为合格、D为不合格)。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现为“不合格”的比例一般不超过5%,优秀比例一般不超过30%。

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高中学校录取的依据,凡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为“C”以及“C”以下等级的,不得推荐为指标生。在同等分数下,综合素质评价等次高的考生优先录取。

四、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招生范围和招生政策

(一)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确定按照学校招生能力和指令性计划相结合的原则。各区(市)、各高中学校要根据当地初中毕业生情况,高中段职普招生比例,合理调控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严格按照素质教育有关要求,确保新生班额控制在54人以内。各普通高中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招生计划招生,不得突破招生计划。

普通高中2009年计划招生24892人(含30%的“三限生”,各学校招生计划数见附件4)。

职业学校停止招收普通高中生。

(二)招生范围

(1)区(市)国办高中、国办高中领办的民办高中,限在本区(市)内招生。*三中以招收市中区(含市直学校)学生为主;在往年的基础上限额招收山亭区等就学方便的学生。

(2)为鼓励各高中学校发展办学特色,具有科技创新、机器人比赛、电脑制作活动和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特色的高中学校,经市教育局审查同意,可申请面向全市招收具有对应潜质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省级高水平运动员试点校、市艺术特色校的艺体生招生、民办学校的招生范围可面向全市。

(三)实施指标生和高中学校自主招生政策

(1)指标生政策

根据省教育厅要求,2009年所有国办普通高中学校原则上都要实行指标生录取政策。*三中、*八中、滕州一中的指标生计划不低于正榜招生计划的50%,其余国办普通高中指标生计划不低于正榜招生计划的55%。指标生计划由区(市)教育局分配到高中服务辖区内初中学校,*三中的指标生分配办法由市教育局协调有关单位制定。指标生分配办法:各区(市)可根据2009年初中学校的毕业生人数、素质教育工作评价、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优秀率、全科合格率和规范办学情况等作为指标生分配的主要依据。省级规范化初中可适当增加指标生数量,因违规办学行为被省、市通报的初中学校取消或者减少指标生分配数额。

(2)自主招生政策

初中学校可依据今年的招生政策,按不超过本校(符合2009年高中招生报考条件且在籍三年)在读应届毕业生千分之二的人数,向第一志愿学校或项目特色学校推荐优秀毕业生或特殊潜质学生。

初中学校要制订学生推荐操作规程,根据学生自身特长、发展情况和招生学校招生要求进行推荐工作。被推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应达到“优”;由班主任以及至少两名教师写出推荐信,经初中学校研究公示后,由初中学校将推荐生名单(连同《推荐表》)报招生学校和区(市)教育局。省级规范化初中可向同一高中学校增加一个推荐指标,因违规办学行为被省、市通报的学校取消推荐生资格。

初中学校的借读生(含计划外招生的学生)、复读生,不计入该所学校分配指标和推荐生学生基数,录取时不得占所借读学校所分配的招生指标。

普通高中学校可按照正榜招生计划5%左右的比例,对各初中推荐生通过调查、面试、特长展示等方式进行科学考核,经一周公示无异议后,确定自主招生的学生名单,并报区(市)、市教育局备案。推荐生中按招生政策面向全市招收的特殊潜质学生,须报市教育局审查同意后,方可纳入自主招生名单。被确定为自主招生的学生,报请招生学校同意,可不参加高中招生其他内容的考试。

各高中学校的自主招生实施方案,须于5月5日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批准备案。

(四)艺体特长生招生政策

国办普通高中要在计划内招收10%的艺术、体育特长生。依据艺术和体育特长生的专业成绩、文化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择优录取,录取分数线不低于录取分数线的60%。艺体“三限生”,录取分数线应高于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总成绩的40%。

指标生、推荐生、自主招生和艺术体育特长生的招生工作要按“规则在先、程序规范、阳光透明”的原则进行操作,经集体讨论,择优确定名单,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五)高中学校录取

第一:录取推荐生。各国办高中应按照招生计划,优先录取纳入自主招生范围的推荐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由学校划定。达不到自主招生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按志愿进入下一阶段录取程序。

第二:录取统招生。按照招生计划,在综合素质评价均达到合格以上标准的考生中,由高分到低分录取正榜生,其中*三中、*八中、滕州一中三所高中录取正榜计划的50%。其他普通高中录取正榜计划的45%。

第三:录取指标生。要依据生源学校指标生计划数,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达到优秀、良好以上标准的考生,实行分段降分控制录取。在农村初中最低降20分、城市初中最低降10分的范围内,以完成分配指标为最低控制分数线。在最低控制线内,仍完不成的指标生计划由高中学校调剂使用。在最低控制线完不成指标生计划的学校,下一年度将适当减少指标生计划。

第四:录取“三限生”。各高中学校根据经当地物价、财政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严格按“三限”政策招生。“三限生”不享受指标生政策。*三中、*八中、滕州一中三所学校,在正榜计划内录取具有初中学历(学力)的复读生、社会青年考生的人数限制在正榜计划的3%之内。

(六)普通高中录取的其它有关政策

(1)根据鲁民〔2005〕95号文件精神,烈士子女(持国家颁发的“烈士证”及复印件)、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持团级以上部队政治处证明),报考普通高中享受20分照顾。

(2)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享受10分照顾。

(3)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少数民族考生,享受10分照顾。

上述所列项目限选最高分值项,不累加。

按照市委枣发〔2004〕19号文件规定,独生子女考生填写《独生子女资格审查表》,经区(市)和市计划生育部门逐级审核确认后,在普通高中招生时加5分参加录取。

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比赛获得全省二等奖(含二等奖)以上的,可降10分参加录取;初中阶段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权证书(5月20日前)的,可降5分参加录取。以上两项限选最高分分值项,不累加。

符合政策性加分照顾条件的考生,由考生本人填写《*市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特殊考生登记表》,凭原始证件,经有关部门审核盖章、审查人签名,在考生所在初中学校及班级公示一周无异议后,由初中学校上报所在区(市)教育局,统一汇总造册(包括报名序号、毕业学校)后,连同原件、复印件于5月29日前报市教育局基教科复核,逾期不予受理。

在我市取得初中学籍,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可以在我市参加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录取条件、收费标准与我市学生同等对待。

能坚持学习的残疾考生,应与其他考生同样对待,不得拒收。

五、关于2007级在校初中生结业课程学业水平考试

(一)为推动素质教育实施,落实初中课程方案,根据省教育厅有关要求,从2009年开始对初中二年级学生实施结业课程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结合将来的高中招生考试改革要求,对2007级学生的地理和生物两科实施学业水平考试。

(二)考试报名、收费参照高中招生报名考试办法,由区(市)学籍管理部门按照学籍管理库的考试管理软件实施。报名时间5月15日前结束。

(三)命题:地理、生物学科的命题以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参照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要求,试卷分值为100分。考试说明另文下发。

(四)组织考试:考试时间定于6月13日上午9:00-11:00举行。考务组织工作按照高中招生考试要求进行,考点安排由各区(市)根据相对集中的原则设置。各区(市)教育局要加大组织管理力度,采取选派高中教师及调换监考员的方式,确保考务组织严密、安全。

(五)阅卷与成绩统计:阅卷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考试成绩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学生毕业成绩和2010年高中招生考试录取依据之一。

六、加强领导,确保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考试安全

考试安全是招生工作的第一要务。为确保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教育局成立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整个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工作的领导管理和组织协调。各区(市)要成立相应机构,在市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好各项招生政策,切实做好普通高中招生各项考试的考务实施。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招生考试的各项保密措施,严密制度、严格操作、严肃纪律,加强试卷运输、保管以及考试实施等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明确各环节任务和岗位要求,做到条件达标、培训到岗、措施到位、责任到人。

(二)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考试信度

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工作要建立并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评估监控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公开、公正、公平。

1.公示制度。普通高中招生的方案、招生过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推荐生及指标生名单、收费等,应按《招生工作规程》在学校公告栏和学校网站上公示一周,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2.诚信制度。逐步建立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成长记录和招生录取的诚信机制。参与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招生各个环节的有关人员,要签订诚信责任书并建立诚信档案,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

3.监督制度。纪检监察机构要对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同时制定相应措施,接受社会监督。

4.评估监控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负责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及录取等工作。对工作进程实行全程监控,对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处理。

5.信息保密制度。参照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落实我省素质教育政策做好普通高校招生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会议要求,加强对考生个人信息的保密工作。考生考试成绩以及录取信息,将采取加密措施,仅限招生部门和高中学校内部工作使用,考生本人可通过第一志愿学校网站等平台获取个人信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中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提供给初中学校,不得用于学校排名和评价奖惩教师。对违反规定泄露有关信息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将按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6.责任追究制度。在招生过程中,对工作失职造成重大影响、弄虚作假、营私舞弊和其它违纪行为,一经查实,要严格按有关规定从严处理。

(三)规范招生行为,严肃招生纪律

要严格遵守省教育厅《关于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鲁教基字〔2007〕10号)的各项规定要求,自觉维护招生秩序。各初中学校要正确指导考生选报普通高中志愿,不得强迫考生填报某个志愿,不得以志愿填报不符合学校的要求阻止学生在校学习,不准在报名期间扣留学生报名所需材料。各普通高中坚持不作违规招生宣传,不违规提前招生,不到规定区域范围外招生,不超出学校合理规模招生,不违背“三限”政策招生,不采用不正当手段招生;严禁用非正当形式、不切实际的许诺乱拉生源;严禁普通高中接收先期已被其他学校按规定程序和方法录取的学生;严格执行有关收费标准,严禁超标准收费和提前收费,严禁随意降低收费标准或减免收费。

对违犯招生纪律和规定的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坚决予以严肃处理。违规录取的新生不予以注册学籍。对违规的单位和人员,市教育局将认真查实,并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追究学校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给予学校黄牌警告或撤销规范化学校称号的处理。

(四)加强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政策的社会宣传

为使广大考生和考生家长方便地了解招生政策,了解各招生学校的基本情况,要加强招生改革的社会生宣传和管理,增强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初中学校要通过召开毕业生家长会、印发公开信、设立咨询热线等多种方式,宣传优秀学生推荐办法、高中招生的指标生政策和自主招生政策,让全社会、特别是毕业生家长了解招生政策变化。市教育局将同时在*教育网编制“*市普通高中招生电子平台”,加强普通高中招生政策的宣传。

职业中专、普通中专招生意见另文下发。

各初中学校、高中学校要在公告栏及学校网站张贴本实施意见。推荐生、特殊考生等相关表格请到*教育信息网站下载。

第5篇

[论文关键词]自主选拔录取 招生考试改革 有效途径

教育系统中的高校招生考试,对于国家而言,是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手段,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是确保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招生考试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仍然存在着考试方式单一、录取标准单一等突出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明了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其中对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机制的阐述为“完善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明确提出“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这是对已进行了8年的自主选拔试点工作的肯定。武汉理工大学自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以来,不断创新和完善选拔措施和录取方法,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也逐年增加。本文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提出深化改革自主选拔录取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开展的历程和现状

2001年,教育部批准江苏省尝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为首批试点。2002年,江苏省自主招生试点学校扩大到6所。2002年末,教育部召开了自主选拔录取座谈会,从此拉开了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大规模试点的序幕。2004年,教育部将试点从22所扩大到28所。此后,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学校逐年增加,2006年,自主招生试点学校已扩大到53所,2007年达到59所,2008年已经增加到68所,2009年达76所,2010年达80所,其中四所面向本省招生。

除招生试点高校的增加,自主选拔的其他政策也不断改革。招生人数比例由2003年的“不得超过当年招生计划的5%”变为“经教育部同意,自主选拔录取工作规范、生源较好的高校可适当扩大自主选拔录取人数”。考生报名形式也由最初单一的中学推荐,变为学校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模式。2003年,按照教育部要求,“自主选拔录取高校对入选考生高考成绩的录取要求,一般不得低于考生所在省(区、市)自主选拔录取高校同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这条政策也调整为“已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满三年的‘985工程’高校,对在创新实践或学科专业方面表现特别突出,或在组织的测试中综合排名位居前列的少数特别优秀的入选考生,可自行确定对其高考成绩的要求”。

经过8年的探索和实践,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自主招生由过去的被动“招生”变为自主“选拔”,试点学校确确实实选拔到了一批优秀学生;同时也给综合素质全面或在某方面确有专长的学生甚至是偏才、怪才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从考生的立场来看,自主招生是一个降低理想大学“门槛”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从高校的角度来看,自主招生是优选学习能力强、勇于创新、成长期望高的优秀学生的机会;而从教育改革的角度来看,自主招生就是一场从唯分数论的“一元录取”到重素质教育的“多元录取”之变革,为优秀学生增加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机会。

二、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几年的试点,参与的试点院校对招生标准、考核办法和监督管理机制都进行了尝试和探索。随着生源情况的不断变化和社会公众的日益关注,高校在实施自主招生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尤其是在如何公正、科学地实现招生目标,保证生源的数量和质量,以便能够和高校自身资源更好地匹配,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成长环境等方面面临很大的困惑。

1.招生自主性和公共性相矛盾。按照设立自主选拔政策的初衷,应是在录取中以高校为主体,录取什么人才、用什么标准录取都由高校来制定政策,但在中国的特殊国情背景下,除个别高校在个别地区,现有的自主选拔录取是建立在考生高考文化成绩之上的,考生通过自主选拔录取进入高校的最低“底线”是高考成绩必须达到当地省重点线。达不到省重点线,再有专长的学生也不能被录取。如果跳过高考,直接实行自主录取,也会带来很多困难,因为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尚未形成较高的社会公信度。高校招生中自主灵活的生源选择,就需要有基本的公平机制以及人们对这种公平机制的信赖作为基础。

2.推荐材料的真实性挑战自主选拔学生是否优秀。中学“推良不推优”是学校自主招生选拔优秀人才面临的最大窘迫。在自主选拔录取中,一些重点高中采取推良不推优的做法。因为从多送一个学生上重点大学的角度考虑,中学希望推荐那些成绩不错但不是有十足把握的学生,而让实力更强的学生直接参与高考竞争。中学“推良不推优”还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弄虚作假的行为。来自中学现有育人模式的阻力,使高校面临无特殊人才可选,自主选拔录取更多地成为平时成绩稳定但高考发挥失常学生的“保险箱”。

转贴于

3.自主选拔录取成本与效率不平衡。自主选拔录取考试从命题到组织考试、面试,招生过程操作工作量很大,高校除了要组织人力物力命题、制定评价标准,从大量无序的推荐材料中选拔少量优秀学生外,还需要准确把握当地乃至全国的教育、教学发展状况等环境因素和目标群体等方面的信息。在“公平、透明”等问题上,也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要经过高中推荐或学生自荐、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审查、高校自主测试等多项程序,几乎每个步骤都要向社会进行公示,所以成本很高。按照教育部规定,各校自主选拔录取的名额不超过当年录取总数的5%。而许多高校往往几千人报考,最后5%名额也不能被有效利用,高考结束后,部分获得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考生却凭高考成绩报考了其他高校,也有一部分考生离学校要求的高考成绩有差距而无法入校。因此,比起高考的规模效应,自主选拔录取的成本明显偏高,效率偏低。

4.自主选拔录取促进教育公平再思考。自主选拔录取改革中如何体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的重点。比如生源的城市化、上层化是否拉大了城乡差别、校际差别、东西部地区差别、高低收入阶层的差别。这个命题实际上是再次提出自主选拔录取中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问题,如果简单地将弹琴、画画、奥数、英语这些才艺和特长称为素质教育,这个评价标准是更加难以保障公平的,这对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的确缺少了竞争机会。素质教育需要整体的环境,不可能各地都是整齐划一,也不可能一概而论。因此,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追求客观公平的评价标准就不能只是把才艺和各方面的特长作为计算准则。

三、不断改革完善的武汉理工大学自主选拔录取工作机制

武汉理工大学自开展自主选拔录取工作以来,不断规范选拔录取程序,不断完善选拔录取机制,推进自主选拔录取科学化,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一些有效经验。

1.以公开促进公平,规范选拔录取程序。为确保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科学、公平、规范地进行,武汉理工大学做到报考条件明确化、工作程序规范化、选拔办法公开化、录取结果公示化。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由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和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要求中学及学生本人本着“诚信”的原则,严格按照程序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申请和推荐工作。推荐材料必须属实,如有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取消该学生的被选拔资格,并通知相关中学。每年公开向社会发布《武汉理工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学校对收到的所有考生报名材料进行初审,确定通过初审的名单,第一时间在学校招生网上公布。学校确定的获得自主选拔入围资格的考生,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学校招生网上公示,并通过选拔报名系统向学生本人反馈成绩信息。

2.适应新形势,不断完善选拔录取机制。在国家不断推进高中新课改的形势下,武汉理工大学依据本校办学理念和专业特色,不断修订自主选拔录取实施方案,努力健全创新人才选拔机制。

一是选拔录取省份不断扩大。武汉理工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的范围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2010年的参加复试的学生中,除西藏外,涉及了全国30个省市区。实际录取的学生也由2006年的6个扩展到2010年24个,学校自主选拔录取工作规模逐年大幅增加,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不断增强。二是报名条件趋向多元。报名条件涵盖五个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市级以上“三好学生”、科技发明专利及论文、省级机器人大赛、航模大赛、文学创作、重点中学和生源基地推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等各方面。三是考核形式不断丰富,逐步偏重素质测试。2006年武汉理工大学自主选拔只进行面试。2007年开始增加笔试考核,组织工作达到国家级考试的组织要求。自2008年起,考生笔试除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科目测试外,还增加了综合素质笔试和心理素质考核,综合素质笔试涉及科技、天文历史、时政等,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面与视野,心理素质测试作为考生能否入围的重要参考。通过几年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切实选拔了一批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潜质的人才。

3.争取优质生源,自主选拔录取原则逐年科学化。2009年以前,学校的录取原则为,凡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服从专业调剂,将予以录取;其中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的学校投档线,学校满足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2010年,为争取更多优质生源,避免通过自主选拔的优秀学生流失,将获得学校自主选拔资格的考生分为A档和B档,获得A档资格的考生,第一志愿报考,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的学校投档线,满足其第一专业志愿。

四、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有效途径

自主选拔录取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尝试,意义深远。进一步鼓励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并支持多元选拔标准的推行,将有利于促进形成全面素质教育的新格局。

1.遵循考生评价的客观规律,增强自主选拔录取的科学性。逐步推行高校和学生之间双向选择,高校根据测试成绩、中学平时成绩、综合素质、特长加上面试考查等综合方法评价学生,按照学校要求对这些指标赋予不同权重,对学生进行多元标准的录取。同时依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条件确定相应的选才标准与规格,自主招生考试将从高校抢夺优秀生源转变为选拔合适生源。复旦大学张晓鹏教授在谈到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若干问题时总结了美国十大名校的录取标准,笔者认为对我国的自主录取选拔标准的改革方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录取标准分为学术因素和非学术因素,学术因素分为中学选课难度、班级排名、推荐信、标准化考试分数、申请作文;非学术因素则包括面试、课外活动、才艺才能、个性人品、校友关系、特定地区、本州居民、宗教信仰、少数族裔身份、志愿者工作工作经验等。

实现常态化的考核评价方式。高校在自主选拔录取的过程中都比较注重学生以往已取得的成绩,但更希望了解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学习过程中反映学生未来学习潜力的素质要素,包括学习时间的长短、学习速度的快慢、学习的迁移能力、学习的稳定性和非稳定程度、学习的其他智力与非智力心理品质等。比如,清华大学的“网络招生”的办法,它从高一学期开始就与学生建立了电子网络关系,通过网络跟踪了解学生高中三年的表现。还有各高校各类夏(冬)令营的组织和开展,其目的无一不是希望通过一段时间,全方位地了解、观察、评价学生潜在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对学生的选拔确定必然从一次性总结性的评价判定转向过程性、发展性的考核方式。

2.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性,尝试建立专业性考试机构。对于自主选拔录取试点成功的大学,可以同步放宽招生比例。在“985高校”试行成功的前提下,对其他院校和高职院校也尝试加大招生比例和放宽高考分数限制,下放更多的招生自主权。同时继续扩大自主选拔录取试点,让更多的大学进行这项改革试验,加入自主选拔录取的行列,分散高考的压力,进一步落实大学选拔培养人才的自主权。

在政府举办的统一入学考试基础上,建立或引入独立于政府和高校之外的权威的专业性考试机构。考试机构举办几类考试,可以面向中国和世界的高中生,每年都有多次考试机会。高校可以自行选择使用某个考试机构的某种考试成绩,或不同专业使用不同成绩,可以随时接受取得此项成绩的学生报名。专业性考试机构的建立必须有一批专家、学者为命题服务,还必须有一整套考试机构运作的机制,能足以保证考试的权威性。专业性考试机构还要提供大量的信息供高校对考试进行分析,高校据此作为自己录取工作的重要依据。

3.加强社会监督与舆论引导,扩大自主选拔录取的社会诚信。自主选拔录取标准多元,灵活性大,有利于选拔不同特长的人才,但相比高考,社会认可度较低,所以必须加强自主选拔录取的社会诚信度。尽快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是自主招生继续有效发展的关键。第一,完善问责制度,当前我国对执行主体责任追究制度还不健全,缺乏一种“刚性”的问责制度。政府对执行主体的违规行为缺乏必要的惩罚措施,对故意违规、执行失误甚至弄虚作假的责任者,必须将其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执行者身上。第二,建立大学与中学协作制度,高校要与生源好的高中共同制定长期合作的诚信制度,加大彼此间的相互了解与协作,使大学对一些特长生的才能、兴趣和成就有所了解,中学对不同大学的特色、培养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并利用各种机会传达给学生,以便于学生选择大学。

第6篇

的学生上北大,那么这种模式就可以为北大提供创新型人才。但如果校长们只是按成绩来推选的话,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只是为那些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多一次机会罢了。不过,我们何尝不可以给校长们一丁点信任呢?

我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做法,我也希望校长可以给那些在某方面突出的学生一次机会。这样,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学生上北大会体现出其意义,而且那些特长生在北大这样的学府的培养下,以后定会成为顶尖人才,说不定还可以为中国拿个诺贝尔奖。

罗颖:我持反对态度,理由如下:

第一,中学校长的推荐毕竟带有主观色彩,不一定能像高考那样公平、公正地选拔真正的优秀学生、优秀人才。这样就必然会导致这一部分生源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第二,这项制度与教育公平的原则相违背,并不是全国每一所学校都能获得名额,所以,可以享受被推荐资格的学生少之又少,而且由于这部分学生在北大招生总数中占了约3%,这样就等于在无形中增加了其他学生的高考压力。

第三,由于北大强烈的吸引力,家长们必然会想方设法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北大附中、人大附中等享有推荐资格的名校,长此以往,全国的教育必然会出现混乱局面。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实行这项制度是不可取的。

罗红英:我认为“校长实名推荐制”这一制度很好,理由有以下三点:

1 这一制度的实行可以让一些特长生脱颖而出,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且多方面的特长生聚集到一起,就可相互弥补除特长以外方面的不足,形成良好的风气。

2 这一制度的实行可以提高学子们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些有单方面特长但被“全面发展”所排挤的学子们,这样人才就会不断涌现。

3 “实名”可以防止校长受贿的腐败现象。这样,在给了相关校长很大的权利的同时,又适当地限制了他们的权利,从而达到公平、公正这一要求。

周求煜:我不赞成“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原因是:

1 由于校长推荐学生的具体要求或标准未明确,这点将可能会使各校的标准各不相同,甚至很容易杂带校长的个人情感,导致招生腐败现象发生,会引发不公平现象,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2 此制度易被个别中学“利用”,比如并不推荐最好学生,而让他们通过高考来达到上重点的目韵,反而推荐下一等级学生,以增加上线率。

3 即便校长够公正无私,但迫于社会上广泛关注与北大门坎,必然小心翼翼,难以真心推荐特长突出之“怪才”“偏才”,更多的是一些分高的优等生,这与此制度本意相违背。

4 即便能够按制度本意执行,也将会抑制学生全面发展,会有学生过早过度偏科,以达被推荐标准,这与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相矛盾。综上所述,可知此制度难以达到目的,反而会引发多个不利因素。

吴靖:这种制度绝对有益于发现人才,很人性化。华罗庚如果英语、化学不及格,凭他的数学成绩能否上清华呢?我想清华未必有几个人数学造诣有华罗庚高,无疑他有资格上清华。一个真正杰出的人,不可能擅长每门科目,中国的素质教育,应该称为“数字教育”。

但话说回来,北大这项政策未必能真正落到实处,由于名额十分珍贵,学校校长会因为怕浪费名额而推荐分数高的学生,这样对校长有利,可以增大学校名气,又可以让有真才实学的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却打击了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他们会认识到原来自己这方面特长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样的创新型人才还是会埋没。倘若这项制度能真正落到实处。还是应当支持,但是,校长考虑到自身和学校的利益,无法真正做到,这只是一个理想化制度罢了,要真正实现创新性人才的价值,还需彻底摆脱分数的限制。

同济大学也宣布,将在2010年自主招生中首次引入“中学校长直荐制”。上海七八十所示范性实验中学的校长,可直接向同济大学推荐学习成绩优异、或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或在科技创新等其他方面有突出特长和潜能的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

结束语:新任教育部部长向公众表达了教育均衡为义务教育阶段重中之重的愿景,明确“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就是高校自主招生的前奏曲,自主招生的对象不该是全面平均发展的学生,而应该选拔适合学科特色、有悟性、有专长的学生。要想招到这样的学生,招生方式就要改变,不能只看分数或者材料,应该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为国选材的角度真正负起责任来。北大的这种方式是一种大胆尝试,这种尝试与西方的体系很像或者说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第7篇

或许热闹轻松的暑假能驱散孩子们之前的备考压力,能使他们早已疲惫不堪的身心得以复原。然而,在“小升初”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家长作为指导孩子作战、参战的将军,纷纷心力交瘁。恐怕对于家长们来说,与自己的小孩一起经历的艰辛,早已刻骨铭心了。信息不公开,还要自己跑

“那段时间真是太苦了,家长和孩子都在受煎熬”。家长汪女士这样回忆当初她陪儿子走过的“小升初”历程。汪女士家住广州市天河区,她的儿子是2010年小学毕业生,目前就读于一所办学质量很好的民办初中。

“我的小孩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参加了奥数班,一直学到六年级,每个周末去上课,平时还会请家教在他放学之后在家里面辅导他。目的是让他争取在‘华杯赛’上得奖,增加进入好学校的概率。我的小孩当然很辛苦,他也非常自觉,甚至自己提出要我给他买咖啡,使他晚上学习的时间更长。有些时候,我看着他趴在桌上睡着。手里还握着笔,心里真不是滋味。”

按当年的政策,汪女士所属的天河区应该是免试到对口初中入读,但她还是选择付出更多的代价,去上更好的初中。“对口直升的初中是成龙中学,这在天河区也算不错的学校,我们就把它当做保底学校。家长们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去更好的初中读书,直升是最后的选择。当时,我们从五年级就开始搜集相关的政策、制度和一些好学校的相关资料,家长们都会在网络上利用论坛和交流群分享信息。”

汪女士还特别注意和老师们搞好关系,这样老师就会在小孩考证的时候给予指导。“要是在作文竞赛中得奖的话,会对他升学有好处,那我就非常希望他的语文老师能对他进行指导。”报名的时候十分紧张,生怕漏了哪条信息而错过了报名时间,并且有些学校的考试信息并不是完全公开的。还得亲自跑去学校打听。

“难就难在不考试”

黄女士家住广州市海珠区。她的女儿是今年的小学毕业生,海珠区的政策主要是通过电脑派位和推荐生的方式升学。由于获得推荐生的资格很困难,并且黄女士不想把女儿的“命运”交给电脑,所以她决定“择校考”,目标是天河区的一所公办中学。

但就在临考前不久,公校“择校考”突然叫停。由于政策变得太快,天河区部分考场都布置好了。甚至发了准考证。黄女士说:“知道消息的那一刻,真的感觉措手不及,后来接到学校的面试通知,他们的叫法是‘面谈’,也交了择校费,前前后后找了一些人,托了一些关系才最终确定录取。”

“没有安全感”。这是很多家长对“小升初”政策的第一感觉,政策每年都会变,就2011年来说,广州“小升初”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电脑派位,这种途径适用于“老三区”,即越秀区、荔湾区和海珠区。

二是特长生提前录取,有些学校可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特长生因此提前录取,可避开派位。

三是对口入学,除了老三区外,广州其他区和县级市多数采取按地段小学就近免试到对口初中入读。因此,不少家长不惜花高价在名校附近购房。

四是民办初中招生考试,从2006年起,广州13所民办初中在“小升初”考试中开始实行联合招考的政策。今年,广州“小升初”民校联考一分为二――分为以育才实验为首的13校“大联盟”及由广雅实验学校、二中应元和六中珠江三校组成的“小联盟”,并在同一天举行考试。尽管大部分民办初中的学费每学期高达7500元至2,5万元,录取率仅为10%,然而这些具有名校背景的民办初中每年招生都很火,成为排在“电脑派位”之下的第二大“小升初”形式。

五是“择校考”,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参加电脑派位或者对口入学,希望能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这样就出现了择校考的概念。即跨地段、跨区人学。择校的热门学校,一般为公办重点中学,择校费一般为四万。

六是推荐生,在实行电脑派位或对口分配的办法基础上,中学面向所在区招收小学优秀毕业生,即推荐生,各小学的推荐生将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推荐升学。有些区已经取消“推荐生”制度,而越秀区、海珠区今年仍保留推荐生。

在“小升初”统考被废除之前,入学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分数,分数高的上重点中学,分数低的上一般的中学。统考被废除之后,入学的标准不统一了,入学方式明里暗里五花八门,要上一所好的初中比以前更难了,不少家长发出感慨:“小升初”难就难在不考试。家长们要在六条途径中,费尽心思地挑选最有利于自己孩子的那一条。

“推荐生”公平吗?

“推荐生”这一政策首当其冲,被指不公平。“推荐生”这种做法实际上是选拔激励少数优秀学生,但会给多数学生带来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伤害。

教育学家指出,推优制度实际上严重违反了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原理,那就是应当减弱学生的同质性差异,增强他们的异质性差异。也就是说,应当去提高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空间,而不是去比较学生的好坏,所谓的好学生、差生,都是同质化差异。

已故的北京政协委员王晋堂认为:“推荐生优先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违背《义务教育法》的,因为《义务教育法》是为了给适龄学生提供相同的教育资源。”

“特长生优先录取”这一政策也备受争议。有家长指出,某些学校特长招收的种类总是在变,比如今年招的特长是舞蹈,明年就变成声乐。家长认为:“就是根据几个甚至一个内定的指标所学的专业来变的。”

很多特长,一旦沾染功利色彩、变成“小升初”的敲门砖之后,就不再成为孩子真心喜欢的特长。这种功利目的的引导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学了一门知识之后就会厌倦它,所学内容都可能变成孩子厌倦的对象。

虽然今年6月份广州市天河全区所有的公办学校都接到上级紧急通知,禁止举行择校考试。但家长说大部分公校仍在变相招生,面上不考私下考,有专家担忧“择校不会轻易消除”。由于《义务教育法》规定,公办学校“小升初”是不允许考试的,而民办学校可以进行相应的考试,所以民办学校理直气壮地进行声势浩大的招生考试,每年都会吸引近四万考生竞争它们提供的三四千学位,录取率约为10%,激烈程度远胜高考。

第8篇

一、推荐生招生办法与录取程序

1.招生要求

(1)综合素质评价优良

被推荐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道德品质;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强的学习能力,身体健康,自理能力强,能适应住宿生活。

(2)学习成绩优秀

初中课程学科知识掌握扎实并能灵活应用,文理科均衡发展;学习成绩优秀。

2.招生办法及录取程序

(1)填报方式:5月11日10:00至13日10:00登录“上海招考热线”网站(shmeea.edu.cn)填报志愿,并于5月13日14:00至14日16:00对网上填报的志愿进行书面确认。

(2)选拔办法:

①优先录取品学兼优,综合能力强的学生。

②按推荐生分区计划数,根据“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个性特长情况及面试成绩全面评定,分区择优预录取。

③预录取的学生,中考成绩达到市“提前招生录取”统一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方可正式录取。

(3)面试:5月18日(周六)上午在审核学生材料的基础上,对填报我校志愿的入围推荐生进行面试,面试名单电话通知。

二、自荐生招生办法与录取程序

1.招生要求

总体要求:品行端正,热爱科学,身体健康,学习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优秀,自理能力强,能适应住宿生活。

具体要求:各科均衡发展,学习成绩优秀,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数理化或在科技创新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显示有一定特长。

2.招生办法及录取程序

(1)填报方式:5月11日10:00至13日10:00登录“上海招考热线”网站(shmeea.edu.cn)填报志愿,并于5月13日14:00至14日16:00对网上填报的志愿进行书面确认。

(2)选拔办法:

①初选:根据考生报名材料,由校招生组进行初审,确定初评入围的学生名单。

②对初评入围的考生进行综合素养测试。

③根据测试成绩及综合能力对部分学生反馈预录取意向。

④5月25日下午自荐生到校网上签约,确定预录取名单。

⑤自荐预录取的学生,中考成绩达到市“提前招生录取”统一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后正式录取。

3.自荐资料投递

(1)材料投递时间:自荐生投递书面材料,截止时间为5月13日16:00前(以邮戳为准),材料投递至我校教学处。

(2)材料内容:2019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生报名信息表;填写完整的学生联系表(在我校主页“招生快讯”栏目中下载)、初中阶段获三好、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证书复印件,但不收取任何竞赛获奖证明。

(3)邮寄地址: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环湖西三路1398号教导处收

邮政编码:201306

三、招生咨询

学校电话:20943319、20943321、20943307、20943367

学校地址: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环湖西三路1398号

邮政编码:201306

学校网址:sehs.nh.edu.sh.cn

第9篇

日本积极汲取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对高考进行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改革尝试。通过十多年的探索与改革,目前已经形成一种以两次考试为基础、以多元综合为特征、融合东西考试文化的高校招生制度。

统考与单考互补

自1979年起,日本的高校入学考试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举办的共同第一次考试和由各大学举办的第二次考试组成。根据这两次考试的成绩,并参考高中校长提供的“学生鉴定书”、“体检表”等资料择优录取。共同第一次考试主要考查考生高中阶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判断考生是否具备接受大学教育的学力。考试科目为国语、社会(从政治经济、伦理与社会、历史、地理科中任选两门)、数学、理科(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中任选两门)、外语(从英语、德语、法语中任选1门),共5科7门。这5科为考生必考科目,否则将失去第二次考试的资格。共同第一次考试结束后,各国立、公立大学接着举行第二次考试,不同学校、不同系科、不同专业的考试内容各不相同,其目的是考查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特殊能力和包括课外活动在内的多种能力。

为了消除共同第一次考试的畸形竞争和高中应试教育的不利影响,日本从1990年开始使用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负责施测的共同考试的新型系统…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NCUEE),又叫“国家中心测验”。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的目的在于保证各种各样的选择原则和标准适合于考生的不同的个性、能力和性向。更为深层的作用在于帮助国立大学在第二次考试的入学考试中进行适当改进,增加考生同时参考多个国立大学的可行性,实现招生工作多样化,使之更加富有特色。

扩大高校独立招生权

日本高校的新生选拔普遍推行多渠道的新生选拔制度。虽然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选拔标准和选拔办法各不相同,但一般选拔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综合方法。各大学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它是根据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与第二次单独考试的成绩、调查书、体检表等进行综合判断选拔,但各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侧重自行决定两次考试成绩在录取中所占,的比例。(2)保送入学。日本大部分大学有保送入学制度。保送名额的多少由各大学自行决定。保送条件和办法各大学也不完全相同。(3)推荐入学。日本大部分大学都采取推荐入学制度。推荐入学名额和加试办法由各大学自行决定,录取办法一般根据调查书、推荐信和本人报告进行初选,初选合格者通过加试后决定是否录取。(4)调查书选拔。一部分大学采用调查书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判断决定是否录取。有些大学为了防止参加第二次考试的人数过多,先根据调查书进行初选,之后再确定参加第二次单独考试的人选。(5)残疾人的入学选拔。这一选拔制度成为日本高校入学选拔制度的一大特色。残疾人的考试内容同正常人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残疾人单独在一室进行。

实行多渠道的高校新生选拔制度,一方面扩大了各高校的招生考试自,保证各高校、各系、各专业可以充分选拔自己所需要的新生,另一方面考生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院校和系科,为考生拓展了选择的自由度。因此,日本的高校统一入学考试制度,实质是统一入学参考资料下的各大学独立招生。

倡导多样化录取方式

与中国一样,日本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并存在激烈的考试与升学竞争。

近年来,日本社会适合升入大学的青年人数有所减少,大学升学率逐年上升,大学能够基本满足学生的升学要求。鉴于这种情况,日本文部省对高校招生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强调从多个方面、通过多种方式选拔录取新生,积极倡导和推动多样化的高校入学选拔方式,包括推荐入学、面试和写小论文入学、社会人特别选拔入学、一般选拔AO(AdmissionsOffice)制度等。其中,又以推荐入学制度和一般选拔AO制度最为引人注目。推荐入学制度包括两种一是推进入学I,免除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和个别学力检查两种考试,直接推荐入学;二是推荐入学II,只免除个别学力检查。推荐入学制度的具体做法是大学留出部分招生名额来招收中学校长推荐的优秀学生。一般选拔AO制度是指学生和大学进行诸如就业考试一样的双向选择,具体做法是高校在考试的前一年11月以前与考生见面,向考生介绍学校以及考生准备报考的专业情况。

同时,校方不只看重学生的成绩,还注重翔实资料审查和面试相结合的综合考查。考生必须撰写小论文,以便学校考查考生的理论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独创性和知识面。同时,高校还要进行面试,对考生的学习兴趣、判断力、知识面以及理解能力等进行考查。另外,考生在高中期间的小组学习、课外活动、学生会工作、志愿者活动及其兴趣、爱好、特长等情况也是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荐入学和一般选拔AO制度代表着今后日本高校招生制度的发展方向,但是还不能完全取代目前实行的NCUEE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第10篇

20xx自主招生推荐信范文精选(一)

尊敬的xxx大学的招生领导:

您好!

作为一名校长,能够看到自己心爱的学生走进世界知名大学去深造,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愿望。我想,也许没有再比这更让人快乐的事了。正是出于这种美好的愿望,同时,也是更重要的,为了能让一个十分优秀的、将来真正能够有所作为的学生获得一个发展自己、成就事业的最好的机会,我很高兴也很荣幸地向您推荐我校优秀学生王xx同学。

王xx,女,1992年6月出生,20xx年-20xx年在我校读高二和高三,是我校几年来为数不多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我如是评价王xx同学,一点也不夸张,她所具备的多元化的素质和能力、超群不凡的学业成绩和所获得的众多奖项,令人敬佩和赞赏,这正是我向您推荐她的最直接的理由。

王xx同学初来我校时,我并不认识她。第一次听到她的名字,是在七宝教育集团新年晚会上,当时她担任主持人,她洒脱的主持风格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后来在老师们和学生的口中,提起她的名字的次数逐渐多了起来,直到后来在历次学校举行的多种活动中,使得我经历了一个关注她、认识她、了解她、培养她的过程。临近毕业时,她已经成了校园里的名人了。

近几年,从外地到我校来就读的学生逐渐增多,随之也带来不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然而,王xx同学与众不同。她能以自己善于理解、善于包容和乐于助人的独特方式,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的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距离,最先与大家打成一片,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

王xx同学是一个有着浓厚的参与意识、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学生。参与校广播站的工作,她的标准的普通话和清新的嗓音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她加入校钢琴社,校园里回落着她悠扬的琴声;她主持多种文艺晚会,美好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发起和组织艺术节演讲和合唱比赛活动,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意识和组织能力;参与英语辩论赛,彰显了她坚实的英语功底和出色的论辩口才

然而,尽管王xx同学在各种集体活动中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学业成绩。她勤奋好学,勇于拼搏,各门功课成绩优秀,均衡稳定。为此我还专门为她聘请了有经验的学科(如物理)老师为她在业余时间开小灶以满足她的求知欲望。她所在的年级有6个班,所在班里有52个人,她的成绩在班里稳居第一名,她在年级也遥遥领先排第一。她以其特有的英语天赋,参加了20xx年4月上海市迎世博英语大赛,荣获二等奖;由于她一直位列年级第一名,xx年3月我还亲自为她颁发了1000元奖学金(最高奖为1000元)

这就是王xx,一个极具才华和无限发展前途的女孩儿。

此时此刻,我谨以一个中学校长的身份和一颗对学生的无限关爱之心,向您郑重推荐我校学生王xx。倘能如愿,相信她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谢谢!

此致 敬礼!

xx中学校长:xxx

20xx年xx月23日

20xx自主招生推荐信范文精选(二)

xx大学招生办:

xxx同学是xxx以优异成绩直升进入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省招班的优秀学生。两年多来,该生以其学习刻苦努力、为人稳重谦和、工作责任心强、特长优势突出、抱负理想远大而深受老师和同学的称道。

该生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很强,除了学好日常各门功课外,利用很多业余时间参加了生物和物理竞赛。特别是生物竞赛过程中自学了竞赛有关的大学课程,查阅了很多资料,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苏州市第一、江苏省名列前茅的骄人成绩。物理竞赛虽然参加时间短,也取得了省二等奖的好成绩,显示了该生学习方面的不凡实力。

该生为人谦虚,真诚待人,做事认真,在班级具有很高的威望。作为班级文娱委员,组织的班级大合唱获得全校第一,集中体现了他的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哪怕是每次班级卫生值日等细小事情都能看出他做事的态度和责任心,可以说把工作交给他是再放心不过了。

该生爱好阅读,知识面广,关心时事,勤于思考。学校研究性学习汇报中表现突出,班级热点问题讨论总少不了他的身影。由于他的音乐特长,在学校活动、班级历史剧中都有上佳的表现,其扮演的国王的领袖气度和风采让人记忆尤为深刻。正因为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在进入高中学习的两年多来,每学期均被评为校三好学生或三好学生标兵。

出于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该生已确定了立志在生物学科有所作为的远大理想,并已开始付诸于行动,校图书馆常能留下他翻阅生物学科书藉的身影,业余时间也常能见他在潜心阅读生物学科方面的资料。

xxx同学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学生,在他的眼神里,我看的是执着,看到的是坚毅,看到的是他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为了自己的理想,他总是专注于脚下的道路。机遇偏爱于有准备的头脑,相信他将来一定会有非同一般的建树!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xxx同学基本素质非常优秀,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适合从事科学研究的好苗子,我力荐xxx同学参加贵校保送生选拔。

第11篇

一、招收学科专业

理、工、医(不含临床医学专业)学科门类所涵盖的我校具有博士生招生权的重点一级或二级学科专业(见附件1:中南大学2014年招收直博生学科专业)。

二、招生计划

全校计划招生100名(含从外校推免生中选拔)。二级招生单位各专业直博生招生人数一般不超过本专业招生人数的20%,各二级招生单位根据学校下达的2014年博士生招生分配计划及直博生比例确定实际招生计划。

三、招生导师要求

具有2014年博士生招生资格、有在研科研项目、有充足的科研经费的的导师。每位导师招收的直博生,占导师2014年博士生招生人数,并受学校每位导师限招3名的限制。

四、申请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

2、取得考生所在学校(限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985工程”高校)学术型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3、具有较强的独立科学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4、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外语水平较高,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500分以上者。

5、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可选条件

申请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我校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升华班、教改班的优秀学生。

2、在校学习期间前3年(五年制为前4年)文化课总评成绩必须在本专业年级排名前10%。

3、科研能力突出,在本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或出版专著,或参加本专业领域全国学术活动获奖。

4、创新能力突出,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含挑战杯)获一等奖的前两名和国家二等奖的第一名,文化课总评成绩在本专业年级排名前20%。

五、招生程序

1、符合条件的考生于10月16日前将《中南大学2014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直接攻博考核情况表》(附件2)及相关申请材料寄送至我校相关二级招生单位(各二级招生单位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请查询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2、考核选拔工作。各二级招生单位确定具体考核时间、地点,并通知相关申请人。考核合格者,由二级招生单位出具《考核结果通知单》。申请人凭《考核结果通知单》和所在学校出具的《推荐免试资格证明》,到校研招办领取《推免生拟录取接收函》和《直博生接收函》(可申请邮寄)。

各二级招生单位针对推荐免试硕士生和直博生的考核选拔工作最迟必须在2013年10月25日前完成,并将考核选拔结果汇总(《汇总表》见附件3)报学校研招办。

3、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拟录取人凭我校出具的《推免生拟录取接收函》到所在学校领取推免生报名校验码,凭校验码于国家规定时间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并于规定时间到网上选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办理正式报名手续。

考生网上报名以后,须在11月10日前将正式加盖省级高校管理部门招生办公室公章的《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登记表》寄送我校研招办。

注意:未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的申请人,不能被录取。

4、在我校博士生报名网站完成网上报名,提交详细信息并下载打印《2014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网上报名时间:2013年11月26日~12月10日.报名网址:bsbm.csu.edu.cn/。

5、直博生现场报名。

缴验下列原件: 学生证、身份证、国家英语水平考试四六级考试成绩单、获奖证书;

时间:2013年12月19日~21日;

地点:我校研招办。注:外地考生可函报相关材料。

提交材料清单:(其中①~⑤项为必交,⑥~⑦项至少选一提交)

①有效期内的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

②《2014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③国家英语水平考试四、六级考试成绩单复印件;

④两位与报考学科有关教授的“专家推荐书”。

⑤本科三学年(五年制为前四年)成绩单,学习成绩排名,并注明所在专业年级总人数,须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⑥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专著证明材料;

⑦获奖证书复印件。

6、通过考核选拔并完成所有报名程序的拟录取直博生不再参加我校各二级招生单位针对公开招考考生组织的复试工作,招生指标在学院计划中单列。

同时,拟录取的直博生须在2014年7月1日前向我校研招办出示其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进行备案。

7、我校研招办将在2014年7月上旬发放直博生录取通知书。

8、拟录取直博生如因故放弃本次直博生申请,须在2014年5月30日前向我校研招办出具书面报告。

六、考核选拔工作安排

1、考核组织

各二级招生单位成立“考核选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综合考核和选拔,对本次考核选拔负责。

小组成员为:院长任组长,书记、主管研究生的负责人任副组长,学科学术带头人、招生博士生导师、其他博士生导师、研究生教务专干为主要成员。

2、考核原则

(1)坚持科学选拔。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考察方式方法,确保录取生源质量。

(2)坚持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3)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4)坚持客观评价。业务课考核成绩应量化,综合素质考核也应有比较明确的名次结果。

(5)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3、考核内容

(1)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

根据学科专业培养要求和考生具体情况,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是否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并进行外国语的听力和口语测试(可根据学科专业要求具体安排考核方式),同时进行包括专业外语、专业理论、实验操作、科研能力等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一些内容的考核。

(2)综合素质考核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人文素质以及举止、表达和礼仪、生理及心理状况等方面。

4、考核时间

2013年10月20日前完成,具体由相关二级招生单位确定。

5、结果上报

考核完毕,各二级招生单位将《直博生复试表》及《汇总表》上报研究生院招生办。

七、管理规定

1、针对拟录取直博生,我校研招办及相关二级招生单位将跟踪考核。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我校将取消其推荐免试和直博生资格。

a、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与事实不符。

b、申请人在本科最后一年学习期间有不及格科目。

c、本科期间,受到纪律处分或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未通过。

d、本科毕业时未获得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

e、不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或因身体缺陷、疾病而不能继续学习。

2、我校直博生按学校规定享受奖学金和助学金。

3、我校直博生学制为五年。在学期间不能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不能中途退学、不能私自出国。

八、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410083)

办公地址: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932号中南大学校本部三办公楼302室

联系电话:(0731)88876806、88836909、88876474(传真)

九、附件

1、中南大学2014年招收直博生学科专业

2、中南大学2014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申请直接攻博考核情况表

3、中南大学2014年拟录取直博生汇总表

中南大学研究生院

2013年10月11日

附件1:

中南大学2014年招收直博生学科专业

代码

二级单位名称

招生学科专业

016

商学院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021

数学与统计学院

070100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向)

026

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071007遗传学

027

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

071007遗传学

03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材料学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033

粉末冶金研究院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035

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603有色金属冶金

037

机电工程学院

080200机械工程

038

轻合金研究院

080200机械工程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039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42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082300交通运输工程

046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48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0土木工程

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

0814Z2消防工程

081421土木工程规划与管理

0823Z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050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055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081401岩土工程

081901采矿工程

081903安全技术与工程

0814J3地下空间资源科学与工程

0819Z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56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080502材料学

081900矿业工程

065

基础医学院

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066

肿瘤研究所

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072

药学院

100700药学(药理学方向)

073

临床药理研究所

100706药理学

081

湘雅医院

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083

湘雅三医院

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附件2:

中南大学2014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直接攻博考核情况表

⑴考生基本情况*考生填写

考生姓名

 

出生年月

 

性别

 

英语4级成绩

 

 

学  号

 

英语6级成绩

 

 

直博专业代码

 

直博

导师

 

直博专业所在学院

 

 

直博专业名称

 

 

本科毕业学校

 

本科毕业专业

 

 

本科所在学院

 

本科毕业时间

 

 

本人通讯地址

 

邮编

 

 

本人电话

 

教改班名称

 

⑵复试(面试)内容及评语

复试(面试)成绩(百分制)

 

①     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②考生专业素质、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

 

 

 

 

 

 

 

 

复试小组(签名)成员:                                                 年   月   日

⑶录取意见

①录取专业代码及名称:                         博士生导师:             

②其它意见:     不予录取(    )   其它:             

 

录取导师(签名):

院级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签名):             (公章)

                                              年   月   日

 

第12篇

日本与我国同属东方文化圈,在教育观念和考试制度上有许多相同和相似的方面。近些年来,日本针对以往教育领域存在的升学主义、缺乏个性等弊端,进行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改革尝试。通过十多年的探索和改革,日本逐渐形成了一种以两次考试为基础,以多元综合为特征,融合东西方考试文化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我国的招生录取制度与日本类似,考试成绩占高校招生主导地位,日本高校的招生录取经验对我国高考改革颇具参考价值。

一、日本大学招生录取的现行模式

日本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兼顾统一性、公平性、灵活性、多样性。具体考试方式因学校不同存在很大差异,使用两种考试模式对考生进行考查。

1.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

这次考试又称作“全国共同学力第一次考试”,这是一次全国性统考,凡报考国立或公立4年制大学的学生,均需参加该考试。此次统考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命题委员会命题,主要是对学生高中阶段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查。

每年12月上中旬,大学入试中心会通过考生所在学校或直接向考生寄送准考证、成绩索取单等。考生报考时需将成绩索取单贴在填报大学志愿表的指定位置。大学入试中心根据各大学的申请,向各大学提供考生的成绩。至于各大学要求考生报考哪些科目,考生可通过各大学的招生简章进行了解。

该考试于每年1月13日后的第一个星期六和星期日举行,考试结束10天后公布成绩,包括考生总人数、全国平均成绩、最高分、最低分和缺考人数。考生于统考结束10天后向高校提交第二次考试申请书,接到志愿学校的通知后,于三月份接受第二次考试。

该考试设有5科共7门,一是国文;二是社会,从政治经济学、伦理与社会、历史中任选2门;三是数学;四是理科,从地理、生物、物理、化学中任选2门;五是外语,从英语、法语、德语中任选1门,评分满分为1000分。

考生根据所报考大学的要求,参加以上相关科目的考试。各大学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选用这个方案和所选用的科目的数量(既可以选一科,又可以全选),各科成绩在总分中的比重由各大学自主决定。目前,日本几乎所有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及相当多的私立大学均使用该考试的成绩。

2.各大学组织的第二次考试。

该考试由各大学自主命题、自行考试,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了在学校和专业学习的素质和潜力。考试的内容由各大学根据专业要求和专业特点自行确定,考试方法较为灵活,有口试、笔试、小论文或实际操作等。日本的大学以统考成绩为参考,主要根据其自行组织的入学考试录取学生。计算成绩时,根据学科的特点要求,合理确定两次考试成绩所占的比率,全面衡量学生。录取分数及比率反映了各大学的等级,这种等级体现了大学的社会声望及地位。

此外,日本部分大学还实行推荐入学和以归国者子女、社会考生等为对象的特殊选拔制度。其中,私立大学的学生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推荐入学的。国立、公立大学适当采用这种制度。推荐入学主要参照考生在高中时的成绩单和校长的推荐书,类似于我国的保送生制度。

二、日本大学招生录取制度的特点

日本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和各大学单独考试,形成了兼具统一性与多样性的高校招生录取模式。这套模式的特点如下:

1.大学单独录取,实现了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日本实行大学单独录取,大学单独行使录取新生的权利,充分享有录取新生的自主权,这种做法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科专业对考生的特殊要求。对具有特长的学生和特殊要求的专业,大学可灵活采取各种招生录取方式,使招生录取工作更加个性化,促进大学之间的竞争,便于大学与中学的联系和沟通,充分调动大学招生录取的积极性。

2.选拔方式多元化,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日本高中教育多样化,高中毕业生的能力、适应性和学习经历更趋丰富,与此同时,大学正在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改革。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更加注重从多方面综合考查考生的能力和适应性。大学招生考试兼顾统筹与自主、全面与专长、知识与能力,评价方法和选拔方式日趋多元化。主要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如大学入试中心考试、个别学力检查)、小论文、综合问题测试、面试、实际技能测评、外语听力考试等。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局限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参考学生高中阶段的“调查书”和各种学习活动、文体活动、就业经验、社会实践经验等,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大大提高了高中对学生的兴趣特长、适应性、思维能力、学习欲望等进行培养的积极性。

3.重视中学学业成绩,加强中学在大学招生中的话语权。

在日本,大学与中学之间联系非常密切,中学在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拥有较大发言权,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在大学招生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高校招生录取时往往优先选择那些在高中“调查书”中对其学习能力、适应性等方面有推荐记录的考生。

4.考试机构专业化,全面满足考生和社会需求。

“大学入试中心”作为日本高考的实施机构,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它既接受文部科学省的领导,又独立于文部科学省之外,专门负责高考的宣传、组织、实施和研究工作。中心每年对考试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组织专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不断完善试题设计。作为专业化的考试与评价服务机构,它为考生、家长和高校等社会各方面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建立完备的大学信息库,帮助考生了解心仪大学的基本情况、考试科目和要求;每年公布各大学次年入学考试的信息,如招生人数、考试方式、不同录取方式的学生配额、不同院系考试的科目组合等。

三、我国现行的高校招生录取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招生录取的基本模式。

(1)按“志愿优先”原则录取

高校在录取时首先将考生按所报第一专业分类,在各专业中按成绩排队,超过专业计划数的考生过滤出来。第一志愿专业处理完后,将所有未定专业的考生按其第二志愿专业分类,并将第二志愿专业考生在各专业中按成绩排队,将超过计划数的考生过滤出来。以此类推,直至处理完所有专业。最后,将服从专业调剂且还未确定专业的考生按成绩由高到低调剂到有缺额的专业中。如果考生所报专业志愿都不能录取,且不服从专业调剂,就会被退档。

(2)按“分数优先”原则进行录取

所有进档考生按成绩排队,所有专业同时录取。这种方式,总是照顾考生队列中排在第一名的考生,第一名考生未安排专业前不考虑第二名考生。因此,对第一名考生,看其第一志愿专业,如其第一志愿专业未满额,则将其安排在该专业,如已满额,则看其下一个志愿,直至处理完该考生的所有志愿,再视其是否服从调剂。

(3)按“分数级差”原则进行录取

该原则的特点是高校在得到考生档案信息后,综合考虑考生专业志愿的意愿,并充分尊重考生的成绩在录取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对报考同一专业的考生制定了明确的分数级差等级,是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考生专业志愿的模式,也是最能反映考生成绩在录取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模式,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采用这一模式录取。

2.现行录取模式的局限性。

(1)学生个性难以全面体现

现行的高校招生录取模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评价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掘”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高校招生录取模式对中学教育的影响显而易见,无论哪一种录取模式,分数的决定性作用没有改变。考生只有在成绩排序达到规定的控制分数线且达到高校的投档线后,其档案才能被投出。因此,考生只要在高考排序成绩所涉及的各科中考出好成绩,就可能被高校录取,排序成绩未涉及的各科往往被考生忽视甚至放弃,这既不利于高校对考生素质的综合评价,又不利于考生特质的展现及个性特长的发挥。

(2)高校招生自主权受到限制

目前高校招生录取体制基本模式仍是政府主导型。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或教育考试院承担了从报名、命题、组织考试、评卷到录取等一系列复杂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现行录取方式基本上实行高考分数的一元化标准,由省高招办或考试院根据考生分数和志愿向不同类别的高校进行投档。尽管不同高校需要的人才类型不同,但基于现行的录取模式和社会对分数的认同程度,高校基本上是接收政府为其“安排”的学生。长期被动招生状态,导致高校作为招生主体对其所需求的生源没有充分的自主权,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及专业发展不利。

(3)形式公平难掩事实不公

高校招生录取公平追求的并非纯粹的高等教育机会均等,而是保障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接受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然而现行录取机制难以对分数之外的个性差异做比较,只将可测量的学业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无法全面关注素质教育所推崇的观念、兴趣、情感和发展过程等个性化因素,原因是这些因素难以精准测量,也很难与学业分数和录取分数作分值转换。这种“公平”只能称之为学业上可观测的形式上的“公平”,不可能对所有学生具有同样的价值,难以提供实际上平等的教育机会。

四、日本高校招生录取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如今日本所采用的国家统一考试与高校自主选拔相结合的招考体系,兼顾公平性与多元性,对当前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强调国家组织统一考试的地位。

目前,日本绝大部分考生都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统考存在的首要意义是它不受人情、金钱、权力和门第干扰的客观性。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公正的象征。当前统考成绩仍是最具说服力的硬性评价指标。目前国内针对统考问题的争议,不是要不要考的问题,而是要解决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

高校多元录取中,分类考试是最基本的方式,其改革方向是:高端自主、中端多元、低端放开。对于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如“985”高校及部分高水平大学,实行国家统考下的完全自主,统考依然由国家行政部门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考成绩作为高校面试的“敲门砖”,高校依据自身特色实行完全自主录取。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普通高校,在高考成绩基础上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以职业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进行入学测试或注册入学,自主实施招生录取。因此,在最具影响和范围广大的中高端高校录取时,统一考试的文化分数在录取中所起的根本性作用是其他因素不可企及的。

2.尊重并适当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日本大学可以根据教育理念及培养目标,自主确定考试科目,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考试科目。这体现大学拥有高度的招生自主权,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选拔多样化的趋势,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此外,推荐入学是日本大学充分发挥招生自主权的另一项探索。在此背景下,大学的院系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各个高中获得更多的推荐机会,也让具有特殊才能或潜能的学生脱颖而出。

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并提出“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由此可见,尊重与适度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将成为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

3.推进录取方式多样化。

日本是亚洲国家,深受西方影响,在招生录取问题上体现出兼具东西方理念的特点,即以统一考试为基础,同时大胆采用多元录取办法,形成了评价标准多元化、科目组合多样化、录取机会多次化等特点。

多样化录取一是录取方式多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试点保送生、自主招生、校长推荐生等多种录取方式,为今天多元录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元录取本身存在标准不一、主观性强等弊端,因此对不同方式在招生录取中所占的比例应有科学合理的限定,以此保证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能够在新的录取制度下脱颖而出,兼顾民众对不同录取方式的认可程度。二是选才方向多元。中学阶段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学生,在人文科学、体育、艺术、科技创新等方面成绩优秀、具有学科特长、高考单科成绩特别优秀和具有明显发展潜质的学生,都可以成为推荐录取、定向录取和破格录取的对象。三是实现手段多样。在传统志愿投档、平行志愿投档基础上,试行一档多投,允许一名考生获得若干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在给予学校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上,扩大考生的选择权。

4.建立统一的高校招生考试公共服务体系。

借鉴日本的经验,政府可以尝试建立统一而专业的高校招生机构,代表其行使高校招生监督管理权,并开展合法权威的信息中介服务,以便较好地反映大多数考生的需求。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针对高校招生各行为主体的职责、权利缺乏完整系统的法律制度作保障等实际情况,由政府举办统一的招生机构,应当将所有高校的招生纳入统一的服务体系。

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招生录取阶段的主要职能转变为制定政策和标准,并对考试和录取过程进行监督。政府应因势利导,利用社会的、市场的因素引导高校招生考试的改革与发展;培育中介性的专业招生考试服务机构,逐步构建高校招生考试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