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2-12-16 10:54: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数学教学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

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式;苏科版;教学步骤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05-0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苏科版数学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数学教材。在教学开始之初,教师需要先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步骤,其作用不仅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以便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教师在进行苏科版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应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以便保证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的知识。

一、苏科版初中数学简析

苏科版数学教材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数学教材。其教材主旨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为主要目的。苏科版数学教材的构成内容体育其他版本教材内容相比有一些不同,一般是以实例为主。使用这种构成方式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与数学相关的知识或问题,以便使学生能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同时,对实际生活有更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苏科版教材的使用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在讲解一些问题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依据苏教版教材的使用,促使学生从不同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也可以促使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问题解答。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提升,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苏科版教材与其他类型教材相比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苏科版教材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乐趣。与高中数学、大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的讲解和学习是比较容易的。而且,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便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为以后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奠定一定的基础,从而确保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够得到提升。

二、苏教版初中数学的教学三个步骤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工作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以及学习。其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就是制定教学计划。因为,只有有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数学教师才能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才能得到保证。

1、制定教学计划

初中数学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一般是以苏教版为主,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等进行计划制定,以便使制定的教学计划能够符合数学教学的要求。同时,教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需要尽可能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便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对生活也有更好地了解。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将整个教学计划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发现生活包含的数学问题,并根据这些生活中的问题联想到数学教材中的问题,以便使学生在解答教材问题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数学教学也可以依据生活中常见的包含数学知识的事物对学生的思考过程进行引导,以便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第二步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几个可实际操作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解答,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以便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来解答这些问题。比如,在讲解有关“三角形边长”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在三角形围绕一个角进行旋转的时候,其的边长是否会发生变化?然后,让学生依据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并鼓励学生采用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解答。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剪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在让学生用手压住一个角,并使三角形围着这个角进行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三角形的边长是否出现了变化。

第三步总结。即在教学完成后,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比如,在讲解完《图形的旋转》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利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如旋转中图形边长是否会改变等,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确保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2、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今教师较长使用的教学方式就是以教来引导学生学习,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完全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是教师的教学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如今的教学方式则不会。现如今教师的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讲解,而是在讲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拓展,以便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并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苏科版教材的应用使得初中数学教学变得更有启发性,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探寻数学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确保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3、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习效率给予一定的重视,只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才能得到提高。比如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结合,以便使学生能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数学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组成几个学习小组,针对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或知识点,小组成员或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讨论。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数学成绩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只有根据苏教科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也才能得到有效的加强。

参考文献:

[1].周金震.苏教版初中数学的“教”与“学”[J].中学生数理化.2014,1.

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个体化差异;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是中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不同的学生对于数学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观察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并且能够据此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长,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一、差别性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就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和个性化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差别性的教学过程而完成的一种教学课程设计方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等存在较大差异,这种教学方式造成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寻找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差别性、个性化的教学过程,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有着明显效果。

二、初中数学差别性教学的作用分析

差别性教学不同于以往的教学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教学课程内容为主要的教学方向开展的课程教学活动,教师经常会忽略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一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课程内容,对于学习效果存在很大的阻碍。但是差别性教学活动开展后,一切都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能够在不同的个体中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展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将自己的特长充分表现和发挥。

三、初中数学差别性教学方式

1.依据学生差异进行差别化分组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数学的认识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针对每一组的学生进行统一的目标制订,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化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教学目标引导不断取得进步,从而跨入一个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中,好像是一个引领的方向,让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断取得进步,开展自主学习过程,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2.课程内容差异化设计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前期的教学设计工作是课堂上实施差异性教学的重要基础条件,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把握整体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开展差异化教学过程。这样既能够展现学生的综合实力,又能够发挥学生的特殊才能。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把握学习内容和新的知识,一方面需要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起到引导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也需要针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起到拓展知识的效果。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是带着问题去学习的,但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其有一个较高难度的引导和拓展。

在差别性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接收能力之间的差异,能够制订比较合理的教学内容,重视基础教学活动的开展,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

3.教学成果差异化评估

教学成果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估方式,通过开展阶段性测试工作,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大致的把握,能够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制订提供一定的方向和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够对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采取补救计划,通过开展科学的教学指导计划,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在对教学成果进行差别化评估过程中,差别性教学需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次评估检测,在成果评估中,需要将学生的测评成绩、平时表现等各个方面综合考量,充分发扬学生的长处,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效果。

差别性教学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情况,能够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分析,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合的教学计划,制订有层次的教学目标,从而在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

抓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完成新课程规定的教学要求,达成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关键性工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就是按《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教学目标对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及效果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和衡量。教学质量评估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教学成果的评估,二是教学过程的评估。前者是在授课终了时进行,主要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以及学习目的、态度、人格变化等,测度教师的教学质量。后者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这一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就是要诊断与教学有关的各种因素对教学成果产生何种效果,有什么问题,从而决定改善的对策。这两者的评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是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为目标,后者是研究采取怎样的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达到上述目标。怎样以新课程理念来抓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呢?

一、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原则

一是目的性原则。评估时不偏离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在目前教学中,有的教师教与学目标意识较淡薄,对新课程规定的教学目标不太很了解,教学要求不够明确,学生知识缺漏现象尚严重,以致造成初中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

二是客观性原则。在评估时要尊重客观事实,排除一切干扰,切忌主观随意性,否则会破坏评估双方的心理平衡,挫伤被评估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主观随意评估的原因是评估主体的评估观点、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不统一,有的甚至反差很大,这是最要避免的。

三是诊断性原则。要客观地收集评估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做出科学诊断,肯定成绩,分析问题,提出措施,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教学。

四是全面性原则。要根据具体的评估对象,把握矛盾的各个方面,避免片面性。不要只看过去,不看现在或只看现在,不看过去,更不能只看枝节,不看主流。这样容易造成以偏概全的局面。

五是连续性原则。要求评估主体从发展观点出发,切忌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利用所积累的资料对评估对象有计划地分阶段地进行连续性评估。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全面。

二、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方法

(一)教学过程的评估方法。

1.诊断性评估。在初一新生入学后,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在小学基础学力方面的缺陷情况,在实施初中数学教学计划中采取必要的修正性措施,并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我们首先必须进行诊断性评估。当教师在新学期接到新班级数学教学任务时,为了了解该班级学生原有的学习状况,便于衔接和因材施教,亦应进行诊断性评估。评估形式以统一摸底检测的形式进行。2.形成性评估。在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为了了解每一节课和每一章节、每一单元的教学效果,并且有效地施以校正性措施,可通过形成性评估,及时把握学生学习动态,作出准确的判断,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评估形式可以是课前或课后的师生交谈,也可以在上课时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学习态度、由课堂提问、课堂练习、通过小测验、单元测验来准确地测度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评估结果后,教师应及时地给予学生以“认可”“激励”和“反思”,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总结性评估。总结性评估是在授课之后、学期末或学年末所采用的一种评估方式。总结性评估不同于形成性评估,形成性评估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及时把握和改善教学进程的实态,而总结性评估的目的则是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确认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为达到此目的,就要进行综合性测验,并用测验结果与所要求达成的目标比较,以确认学生达标程度,而不能只着眼于学生的个人得分和个人名次的排列顺序。4.举行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座谈会、评议会、鉴定会、交流信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76-02

在国内现阶段的初中教育中,数学是基础的教学科目之一,也是展现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课程。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影响和限制,国内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并不是十分理想,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必须加强相关策略的研究,从而实现教学有效性的稳步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一、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善于将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手段、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在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新的教育环境和背景下,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评价时,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要从教学效率、质量等方面出发,综合分析其有效性。作为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初中数学与很多课程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客观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转变,更加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需求。因此,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扭转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各种弊端和问题,必须采取多种策略相结合的方式,以实现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在长期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笔者总结了以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1.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情景的合理创设,其中“问题情境”是最为重要的。由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在课堂中容易出现思想不集中、精神涣散、注意力不强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改善这种状况,必将严重阻碍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提出,并且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或独立思考的方式,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答,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另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细致观察,查找到最为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促进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

2.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的知识传授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每节课的课前复习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和整理,并且对各种例题做到基本的了解,从而在强化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有效推进了课堂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会产生较多的疑问,当学生向教师发出疑问时,教师不要直接给出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结果,而是要从分析问题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必须要注重细节问题,特别是在部分知识点的分析、观察、解读、记忆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了,必将带动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高。

3.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日趋完善,各种教学方式已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任务驱动教学法、主体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式的联合应用,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于部分初中数学课堂较为混乱无章的现象,笔者建议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即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将所要讲授的知识点和内容划分为若干个部分,通过各项任务的有序完成,使学生在分析与讨论中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思路,并且有效带动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4.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应用中,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的应用逐渐增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认识到应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并且在提高自身多媒体技术素养和应用技巧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制作,从而在教学活动的实际应用中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对于很多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初中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影音、文字、图像等功能,将其转化为形象的知识点,学生也更利于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学习。另外,在初中数学的多媒体教学中,虽然实现了课件代替板书、电脑代替人脑,但是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一定要将多媒体课件与生动的讲解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进而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在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广大教师必须认识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实现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促进课堂效率和质量的稳步提升,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世明.浅谈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与实践,2011,(1).

[2]王庆贵,李思琳.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数理化学习:初中教师版,2011,(3).

第5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初中生 趣味性 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29-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保持和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确保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对于初中生而言,其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贪玩、好奇、爱表现等是其主要的心理特征,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压迫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在课堂学习环节缺乏主动性,学习的注意力难以得到长时间的保持,课堂氛围相对沉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一定要结合初中生的学龄特征和心理偏好,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求进一步提高初中初学课堂的高效性和趣味性。

1.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

对于初中生而言,由于受到自身认知水平和数学基础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很多数学知识学习起来会感觉枯燥、乏味,甚至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所以在数学课堂上很难“快乐”和活跃起来。对此,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结合初中生好奇、好动、贪玩的学龄特征,将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化、生活化,以便吸引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在数学课堂上进行主动、快乐的学习。例如,有的教师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一改过去的题海战术,将应用题教学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从而使初中数学课堂更具趣味性和针对性,有助于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积极转变。如应用题:小明的妈妈去菜市场买菜,西红柿1.5元/斤,土豆1元一斤,小明的妈妈总共化了5元,买回了4斤蔬菜,请问西红柿和土豆各买了多少斤?

解析:这类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营销类问题,在解题时,教师教学的关键是要通过数学情境的营造,帮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两个相等关系是:①西红柿+土豆=4斤;②西红柿费用+土豆费用=5元,然后列一元二次方程组,就很容易求得问题的答案了

2.让学生做数学课堂的“主人”

为了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在打造高效趣味教学课堂时,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自主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同时,初中教师不可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让每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掉队,都能够有所收获。例如,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课堂上的实施,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实现相应的提高,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现学生数学成绩在整体上的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成为氛围A、B、C三个层次;对于C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基础的教学计划,进行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的讲解,练习题的配备也要是侧重于基础数学知识的考核,为了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还要针对分层考核方法和分层激励措施,如对于C层次学生,教师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有助于保持好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丰富数学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增强数学课堂的互动性

为了充分调动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结合初中的学龄特点和心理偏好,对自身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持续性的改进,尽选择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如小组教学、游戏教学、分层教学等授课方式都可以增强初中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例如,在讲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裁剪三角形”的游戏,让学生裁剪处任意三角形后,再让学生用三角板测量三个角之和,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原理了,而且容易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重视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为了充分调动初中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保持好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应当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通过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例如,在讲到“图形认识”这一章节时,可以在授课的初始阶段引入简单易懂的“七巧板游戏”,在后期让学生自己在生活实践中搜集各类图形,并将它们进行归类,对每类图形的特征进行总结,最后拿到数学课堂上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更能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数学的魅力。

5.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高效趣味课堂的打造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是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必然选择,初中数学教师只有积极转变自身落后的教学观念,以高效和趣味为主线,根据初中生的学龄特点,创设愉快的课堂情景和快乐的教学氛围,进而充分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杨国良,浅析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2).

[2]徐晓东,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实际问题及其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

第6篇

关键词:合作化学习;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如今,“合作化”学习已经越来越普及了。合作化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更主动和能动了,这大大地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

一、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在初中数学方面,可以说学生和教师均有所欠缺。

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缺少合作学习的观念。初中数学,不再是小学简单的算术,取而代之的是相对复杂和烦琐的代数和几何。此时的初中生们往往就摸不着头脑了,课程上难度的提高让他们无从下手,进而对数学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然而他们由于缺少合作学习的观念,所以很少去主动和同学交流探讨,也很少去倾听别的同学的意见与回答。

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缺少合作学习的教学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按部就班地实现教学计划,认为以合作的方式学生一方面不容易控制课堂时间,另一方面也不容易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降低教学效率。

二、如何加强合作化学习

1.在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渐渐被淘汰了,我们应该多多注重学生的合作化学习,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趁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尽快找到解决的方法,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对于“分式方程”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分小组的方式,对学生采取相应的引导,使学生不仅学习到了基本的知识语言点,也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起到了促进自主学习的效果。

2.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相对有难度又枯燥,给很多学生带来了阻碍,遇到难题过不了,就选择逃避或者“认输”,这将大大地降低学习效率。合作化教学所营造出的较为活跃热闹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放开自我,敢于探讨研究,对于解决难题会有很大帮助。所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量对课本上的重点难点进行相应的引导,使学生能展开热烈的讨论交流。

3.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进步

合作化学习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互相交流探讨的过程中人人获益,使好的学生更上一层楼,使差的学生学扎实。让学生可以综合全面发展,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进步,更是促进了学困生的慢慢转变,激发学困生不断前进。这一点也要求教师在合作化教学方面分层分人群分阶段,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学习任务的分配相结合。另外,教师需要将每个小组的学生均衡分配,小组内既要有品学兼优的优等生,也要有学习成绩差强人意的学困生。同时,要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度,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采用小组成员轮流展示的方式,更注重小组的总体成绩,而非个人。

总之,只要学生和教师意识到合作化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学生的合作化学习,必定可以大大提升数学教学效率,丰厚数学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创新作为

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而言,要与旧时期的教学方法说再见。伴随着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软硬件的不断提升,教学创新已经被提升到一个更高的要求上。每年会有很多次的教学考核以及教师培训,让教师不断的提升自我,只有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才能够开发和探索出更多的创新教学模式。课改作为时展的必然产物,其意义不容小视,只有从本质上深刻的认识的课改的重要性才能够发挥课改的最大功效,积极探究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一、初中数学教学创新的意义

1.初中数学的教学计划

一个完美的教学计划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而初中生处于一个潜力较大的年纪,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够将其数学发散思维开发好的话,其今后的数学学习将非常顺利。而初中生自身对于数学学习并没有什么方法只会跟随者教师的脚步前行,以前很多数学教师会习惯性的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这种方式已经被时代所摒弃。所以,开发适合同学们学习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计划的开展是整个学校的数学组的教师们共同的一项教学工作重点,教师们可以通过从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中启发灵感,从而应用到本校的教学环节中,但是要根据本校学生的素质而进行适当的改进,还要在课堂中及时的观察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在教学反馈中将教学模块进行不断的改进,最终总结出适合同学们的数学教学方法。

2.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当前的教学手段非常多,尤其是当今的时代处于一个数字化信息时代,智能手机的应用为大家带来很多的便捷。同时还有很多IT人员每天在不断的开发各种平台以及软件,同学们可以在数学学习论坛上各抒己见,可以通过下载相关的数学学习APP来进行数学学习,而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远程连线,选择其他名校进行课堂连线,进行学术交流。运用多媒体,将相关的题目更加立体化的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而不是单纯的文字的形式。立体几何可以通过相关模型的构造,让同学们在更加立体化的视觉冲击下对几何图形有更加充分的认识。

3.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

数学学习已经摒弃过去呆板的教学模式了,生活中数学也有广泛的应用,教师们可以将将同学们带入一个更加趣味性的数学情景当中。定期举办数学竞赛,让同学们在一个拥有竞争感的环境下更加有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在竞赛过后给予同学们相关的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奖励以资鼓励。教学的开展无论是要关注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还学要观察同学们的学习情绪,了解同学们的心理动态,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当发现课堂氛围不够高的时候,教师要立刻进行反省,想到应对方案,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课堂小活动,扭转当前压抑的课堂氛围。带动课堂气氛,只有在高昂的学习气氛下,同学们的学习效率才会有所提升,教学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二、新课改视野下创新教学的开展

1.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新时期下,教师作为辅助作用,而同学们则作为一个主导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同学们的数学成绩可想而知。如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们日常的工作经验以及教师们日常的总结。教师们需要掌握同学们的学习动态,根据不同同学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最终确定教学方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却是一个非常凑效的方式。只有将数学教学环节与生活相联系才能够让同学们能够拉近同学们与数学的距离。

2.创建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学校可以为同学们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定期举办相关竞赛,可以定期邀请相关的数学专家来校演讲,开展趣味数学游戏等,让同学们对数学有一个亲密的感知。将数学应用到生活的各处,营造一个全民数学的时代概念,让同学们与数学的距离不断拉近,从心底对数学有一个认识。在开展初中数学新课改学习的同时,应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注重教学反思,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无论对自身的反省还是对工作的反省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的反思才会有更好的改进,对照新课改要求的大纲要求,教师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安排和改进,根据同学们的课堂反应以及自己教学当中的不足,及时进行学习并要与其他有资质的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与探讨以此弥补自身的不足。

3.教学创新

处于当前的教学环境当中,教学手段非常丰富,可以运用多媒体,也可以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教学。教师还可以建立数学学习交流群,可以是微信或者是QQ,当同学们有问题的时候教师们就可以及时看到并进行回复,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交流群中发送一些学习资料以及数学作业等等。处于信息数字化的教学时代,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教师们也可以将课堂进行录制,上传到学校的网站上,同学们要是觉得自己听的不够好就可以到校园网站上继续聆听。有问题了还可以继续与教师在网上进行交流,甚至视频课程的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要体现在各个方面,无论是教师的授课方式上还是同学们与教师们的角色关系上,都要体现出新时期的创新精神。创新要无处不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有所真正的改进。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教师们作为辅助作用,让同学们作为主题力量,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之间进行小组互助,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因为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同学们之间的讲题方式会有所不同,在同学们互相讲解的同时,教师也在旁边聆听,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结语

处于当前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教学方式五花八门,只要教师用心去分析,就会找到最佳的适合本校同学们的教学手段与方式。定期与其他学校进行教学交流也是彼此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视频,远程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开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不断加强教学创新,教师们要定期进行教学方法探讨,定期更新教学方案,不断改进,教师们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参加教师培训,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不断改进个人的教学方案。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们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这也是时代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教育工作者作为时展的重要角色要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国,不断改进个人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加强与同学在之间的交流,与同学们做朋友,让同学们发自内心的产生对教师的喜爱。从而热爱数学学习。所以教学过程中,软硬件的应用,科技手段的掌控,心理因素的控制都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成绩。但归根结底,一个不断懂得创新的教学环境会造就出更加美好的教学成果,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自我探索的学习热情是教育工作者们毕生的追求,相信祖国的数学教学工作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王庆奇.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探究[J].教育,2016,(07):150.

[2]李博琦.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134.

第8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圆;两解;多解

现代教育中,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与学生未来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根据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以圆的解题方式为例,可以更好地促使初中数学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初中数学圆的两解和多解题型

随着初中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对初中数学中圆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发现,常见的两解和多解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种题型:

1.两平行弦之间的距离

例1.已知圆的半径是4,弦AB长为7,CD长为9,其中,AB和CD平行,求弦AB和CD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变式训练:

(1)已知圆的半径是4,弦AB长为7,CD长为9,且AB和CD平行,求弦AC的距离是多少?

(2)已知圆的两弦AB、CD的长是方程x2-42x+432=0的两个根,且AB和CD平行,同时两弦之间的距离是4,求圆的半径长为多少。

2.弦所对的圆周角

例2.在半径长度为7的圆中弦AB的长度5,求弦AB所对的圆周角的弧度是多少?

变式训练:

(1)已知圆的弦长与圆的半径相等,求该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弧度是多少?

(2)在圆中内接有三角形ABC,其中,∠AOB的弧度为100,求∠ACB的弧度是多少?

3.已知圆的半径和两弦的长度,求两弦的夹角的弧度是多少

例3.已知圆的半径是2,弦AB的长度为1.2,弦AC的长度为1.3,求∠BAC的弧度是多少?

变式训练:

(1)已知圆中两弦AB、AC的长度分别为5.2,圆的半径为5,求∠BAC的弧度是多少?

(2)已知圆的两弦AB、AC的长度分别为5.2和5,圆的半径为5,AB的中点为E,AC的中点为F,求∠EOF的弧度是多少?

另外还有,点在弧上的位置不确定、点与圆的位置不确定和半径不等的相交两圆的圆心距等情况下出现的两解问题

例4.如下图所示,A、B两点在直线MN上,其中AB的长度为15厘米,圆A和圆B的半径一样都是2厘米,圆A正在以速度为2 cm/s、自左向右的状态运行,并且圆B的半径真正逐渐增大,它的半径r和时间t的关系式是r=1+t,求圆A在出发多久后,两个圆会出现相切情况。

根据求解过程可知,上述情况下,两个圆出现相切情况的时间有四个答案,因此在分析数学移动时要不断发散思维,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才能确保答案的完整。

二、数学圆中常见两解或多解问题在解答过程中应注意的

问题

首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圆的相关知识和概念进行清楚掌握,并尽可能在解题的时候熟练运用。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尽可能降低题型分析过程中偏题、出现误差和错误分析等情况。在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以辩证唯物的思想进行分析,以为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基础保障。然后,在对圆所处的情况继续努力分析时,要注重题意的清晰了解,如果出现两个圆在一起的情况,要对两圆的关系进行明确划分,才能避免解题思路出现差错;如果遇到圆与三角形在一起的问题,则需要对它们的包含范围、相交问题等给予高度重视,以运用不同的情景来解答题中的疑惑。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学生解题过程使用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选择定理、参数等。并且,教师必须对学生解题后的结果给予合理评估和评价,以帮助学生不断反省和总结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初中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不断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学习活动,才能顺应时展,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不断改革。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题探究;实际应用;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30-0113-02[ZW(N]

[作者简介]钟(1973―),男,江西赣县人,大专,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二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初中数学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通过运用主题探究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帮助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要对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给予积极的重视。

一、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HTSS]

数学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同时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不少学生因为数学学习难度比较高而对其产生了一定的畏惧心理,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会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而主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恐惧心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具体做法就是要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有了良好的动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和发现。数学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通过一个个学习主题的串联能够慢慢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通过主题探究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内容

其实,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在运用主题探究教学模式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主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为了明确科学的主题,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余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且教师还需要有意识地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不断的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之中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还要多关注学生,通过提问和家庭作业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点。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适当的方法让学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二)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类型

在明确主题之外,我们还需要明确主题的类型。明确主题的类型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要对教学类型进行充分的了解。不同的类型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教学内容之中比较多的是几何、图形还有概念等的教学,这些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其教学方法却相对单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明确主题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主题探究教学模式[HTSS]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

过程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部分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为了拉近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设置和生活相关的情境,利用生活之中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除了设置教学情境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的年纪还比较小,他们对很多事情还比较好奇,在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好好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一个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提高小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之中应用主题探究模式不仅仅需要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需教师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合作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将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划分,但是教师应该确保不同小组的综合能力应该是相差不大的。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明确任务,然后让每一个小组都展开讨论。在每一个小组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还可以让每一个小组进行成果介绍,通过成果介绍让不同的小组相互交流和学习,同时也可以通过成果介绍让学生发现自己思考的不足之处,从而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仅能够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个人能力。为了不被团体其他成员轻视,小组成员都必须竭尽所能、有所收获,在思考的过程之中学生会发现数学学习的魅力所在,因此,团队合作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另外,所谓合作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同时也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合作。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合作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举个例子来讲,在班级开茶话会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小组负责不同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小组需要精确考虑怎样购买才能够将资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这是学生所学内容的实际运用。

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之中运用好主题探究教学模式需要广大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好好思考。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运用好这一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绍春,张琢,李吉南,钟永江.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与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2012(10).

第10篇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

学的必要性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和学习快慢程度,对学生进行优良差三个层次的分类,再针对这三个层次中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达到实现因材施教、培育人才的目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基础知识有差异,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动因。对于分层教学,有些家长、学生表示不理解,认为对学生的优劣分档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但为什么还要实施分层教学呢?这是因为分层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的分层次问题,只要教师做好合理的引导,就可以避免因为分层所导致的后果。告诉学生与家长,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为了对他们进行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这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十分有效。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到,分层教学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让学生在提高成绩的过程中不断地缩短与曾经优于他们的学生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习能力,分层教学是必须要进行的。在传统的教学中,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同一层次的教学,由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有的学生的学习进度赶不上,而有的学生的学习却是学有余力而不知该不该跟着进度来。这样一来,由于学生层次的不一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只能尽量地走中间路线,就使跟不上进度的学生跟其他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超前进度的学生又被教学进度所拖累,教学成果不佳,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从而把学生培养成才。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要实施分层教学,首先要做好实施分层教学的思想引导工作,不能让初衷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实施的良好的教学方法反而沦为打击学生自尊心、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错误手段。因次,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要先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思想教育开导工作,告诉他们,实施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优良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适合他们学习进度的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分层教学下学生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会使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越来越小,让所有人都成为优秀学生,毕竟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就那些知识,早学会,晚学会,在分层教学下学生都会学会,而且学生会学得更扎实,这样学生会切切实实把初中数学学好,最终的效果是学生由最初的分层变为学生在同一层次上的优秀。这样,让学生意识到实施分层教学的优势与目的,让学生在无思想负担的情况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次,教师要把学生根据知识的扎实程度和学习的能力强弱进行优良差三个层次的分类,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进行不同程度的知识教学。比如,就二元一次方程组而言,对于优层次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对他们就要求高一些,不仅要会课本上的解法,还要有自己的见解,能够对题型归类,达到一题通、百题会的程度。对于良好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会解题,多思考,多练习,达到对这一类型题目的掌握。对于差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学会课本上的方法,务实基础,能够熟练掌握课本方法,最终达到熟练运用即可。如此对于学生按能力水平分层次进行教学和要求,实现学生再遇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题目时,无论是用课本的方法,还是用自己的方法,不管是简单方法,还是复杂方法,最终学生都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达到殊途同归。这就是分层教学的实际应用。总之,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无论怎么改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进而达到殊途同归,最终无层次的目的,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作者:罗洪毅 单位:贵州遵义市新蒲新区永乐中学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对策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主要包括抽象概念的理解、空间想象力、以及对复杂事物的综合、推理、演绎等等。逻辑思维能力是初中数学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能力,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教师、家长三方面紧密配合,其中教师的作用更是异常重要,下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

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没有完全成熟的思维模式,但是思维十分活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了解学生的特质,才能发挥教师最大的教学效果。初中学生主要有三个思维特征。第一点是思维的不成熟性、不系统性,初中学生正处在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完整的思维模式。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应用感性思维。第二点是思维的灵活多变性,正是因为思维的不成熟,初中学生敢于接受新鲜的事物,在面对陌生事物的过程中采取灵活多变的解决方法。第三点是超强的塑造性,不成熟和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有更高的重塑性,学生会在思考和学习中不断的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形成专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教师充分认识这几个特征对思维教学非常重要。

二、教学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措施

首先,教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让学生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因合理结合初中数学中的基本内容,不能舍本逐末,一味追求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而淡化数学基本知识教学。达到数学中有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中有数学的效果。

(一)思维基本功的训练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首先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不断地思考和学习中掌握逻辑思维能力,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性的安排逻辑思维训练。例如,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反面例子让学生不断比较和辩证基本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简单化。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是一个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要培养学生如何从错综复杂的信息中去获取有效信息。例如,在解题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角度的寻求最佳答案,在分析解题中掌握思维方法。

(二)多做习题,巧做习题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反复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推理证明类的习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督促学生多做思考题和讨论题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解答习题,最后让学生找到一种简单快捷的解题方法,达到巧做题的目的,这也会培养学生对思考的兴趣,形成正向反馈有效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点关注思维能力薄弱的学生

受生活和教学环境的影响,有个别学生思维能力较差。教师必须要时刻关注这类学生,通过制定不同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的教学计划,来引导学生跟上教学进度,进而把握逻辑思维学习的总体脉络。例如,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将学生按照基础分成不同的小组,不同的小组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保证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学到所需的知识,差生跟上进度,好学生有显著提升。

(四)逻辑思维能力的探讨更新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实质就是培养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效果才算成功。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去了解逻辑思维过程,掌握了过程才能更好的理解逻辑方法,才能参与到实际的解决过程,这样也就能达到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当然教师也不能一成不变的使用一种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的与学生探讨思维模式,保持思维模式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感受,学生通过互动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措施,教师之间定期开会,交流教学心得。

三、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

实际生活中,思维能力的运用遍布每一个角落,逻辑思维更是应用广泛。教师应当善于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事例来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兴趣决定着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只有学生对逻辑思维能力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不断探索、积极的研究逻辑思维的学习。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的这一特性,不断的从学生身上找到逻辑思维能力运用的实例,让他们融入到各个案例之中,他们才能自己思考,开动脑筋,进而自己动手去实践。在不断地重复中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肯定会提升一个档次。例如,教师设计思维运用游戏来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断的更换游戏设置,让学生在不同环境下做出不同的分析,使用的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答案。这种教学方法相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了更好的互动和效果,达到了真正的寓教于乐。

结束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通过课堂和生活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充分了解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中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当然学生和家长也要充分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学习培养,三方面协同发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动手做数学;初中数学教学;优点;实施

根据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准,初中数学的目标是不仅要培养初中生的模仿和记忆能力,更主要的是积极努力地提升初中生的主观参与性、培养他们勤于动手实践、乐于探索研究和团队协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意识。倡导以学为主,以探究式的学习为主要教学模式。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大力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即让学生学会“动手做数学”。初中学生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又是极为抽象的。那么,“动手做数学”的学习方式究竟有何优点,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又该如何实施呢?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学者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一、“动手做数学”概论

“动手做数学”是新课改后的一种新模式和新理念。所谓的“动手做数学”,就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目标,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和素材,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总结来发现数学规律;然后通过猜想、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加工;最后通过计算、证明、概括形成数学命题和定理的一种强调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发现式、探究式学习方式。因为该教学方式的主旨是让学生通过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来达到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因而它与以往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具备许多特殊的优点。

二、“动手做数学”的优势

1.“动手做数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手做数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会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突破、创新,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正是因为如此,在课堂上积极开展一些实际动手操作活动就显得十分的必要,能够切实有效地达到提升他们运用数学思维来应对各种数学和非数学的问题的能力。因为只有让学生亲身去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够使他们产生深刻的印象,更好地磨炼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

2.“动手做数学”具备良好的教育价值

由于“动手做数学”强调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利用一些工具进行裁剪、拼图、画画等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使得他们对数学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能够积累更加丰富、全面的数学知识,从而为他们正确辨别一些经验认知。这样贴近生活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为他们增添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储备,同时也使得初中数学的学习由抽象变得具体、枯燥变为趣味,增加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学生由于在“动手做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失败和挫折,迫于此,他们会采用小组合作、团队配合的方式来“做”数学,这样他们就会深刻体会到知识探究历程的艰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这个是“动手做数学”所具备的重要教育价值。

三、“动手做数学”的实施

实践永远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当前实行的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知识板块比较混乱、知识点流畅性比较差、数学概念不完整、系统性较差等特点;(2)教材内容不连贯,跳跃性大,不利于初中生的学习;(3)教材的例题、习题设置不合理,难度较大,不但加重了初中生的学习负担,也比较容易挫伤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这样的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师又该如何实施“动手做数学”呢?根据初中数学的新课程标准,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技能、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以往的“旁观者”这个角色重新定位,在“动手做数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动手做数学”的过程中的努力、创新予以理解、支持、鼓励。其次,教师要多多和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以便及时发现他们学习数学过程中的问题和疑惑,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协调,促进他们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最后,在“动手做数学”的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自身还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究,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适时地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