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活动实践个人总结

心理活动实践个人总结

时间:2022-08-03 09:49: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活动实践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活动实践个人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现象 实践活动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在于人具有社会性,而这种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为人的心理活动。人具有丰富的心理活动,任何外部的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将会产生特定的心理活动,因此人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那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指向于做人的工作的人类实践活动,就必须敏锐地抓住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善于利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我们都知道,人的心理其实主要就是人的认知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其中人的认知和意志过程包括有诸多心理现象,比如说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意志等。人的心理特征则可表现为性格、气质、能力、兴趣、动机、注意等。由此可见,其实人的心理过程是相当复杂的。那么我们可想而知,做人的工作,将会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工程。今天,我们就着重从知觉出发,探究知觉规律,浅析知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知觉,是人类心理现象之一。它是指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知觉伴随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认识外界事物及其认识自身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在获得对外界刺激的理解与接受的过程中,总会利用或视觉的,或听觉的,或嗅觉的,触觉的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而在单一地感知外界刺激之后,人会自觉地将感知结果通过人脑形成一个对刺激物完整的认识,从而记忆于人脑皮质层中,以便于日后对同一刺激的再认识,这就是知觉过程。由知觉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知觉之所以产生,是在于对外界刺激的多种感觉的接受与解释,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影响知觉质量的环节就主要集中在在外界刺激、知觉器官、知觉接受者的解释这三个主要的地方。通过学习,我们还发现,其实知觉存在着基本的特征,一是它具有整体性,即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整体的直接反映;二是它具有选择性,它会因为知觉对象的相关特征及知觉主体的个人态度而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三是知觉具有理解性,即人在知觉客观事物的时候,不仅直接反映它的形象,还能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和说明客观事物;四是知觉具有恒常性,即是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的时候,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对知觉的解读,除了从知觉自身的特征出发进行分析,我们还应该从知觉的过程来解读知觉的相关规律。由于知觉具有以上的基本特征,所以知觉的过程将会因为不同的因素而导致不同的知觉效果。比如说在知觉产生过程中,知觉对象本身的外部特征将会对知觉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形色鲜明的物体容易第一时间被人感知到,而相对外表不明显的事物就很容易被忽略。此外,知觉主体也会因为自身的内在状态和客观活动范围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比如说人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以及活动目的、范围不同容易导致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知。

以上对知觉的相关解释,其实就是对知觉规律的总结。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理论层次的东西,那就是知觉理论。既然我们在以上对知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解读,那么我们现在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来,看看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灵活巧妙地运用知觉理论来实现人的良好教育。由以上对于知觉理论的总结性分析,我们可以由此得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到将知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如果将其总结出来的话,那就是知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我们应该遵照以下几条基本原则来实现结合。

一、尊重知觉的客观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尊重个人对于事物的认知过程及其认知程度的规律,要科学地分析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状况,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二、抓住知觉的基本特征,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特征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得到实效;

三、要善于从感知对象下功夫,对知觉对象进行深入解读与再塑造来开展新一轮的知觉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就应该要善于精心设计、塑造教育内容,以受教育者能够迅速理解并接受的教育内容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坚持以人为本,从知觉主体角度出发,科学分析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进行精细化教育,改变传统的一锅端,一刀切的做法;

五、敏锐把握并科学解读知觉偏差,及时汲取经验教育,利用知觉的理解性和恒常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探索出一条正确的施行方法。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将知觉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作用巨大的。当然至于如何将其结合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不过其实也并不难,关键在于是否尊重知觉规律,是否善于结合具体情况,将知觉理论正确灵活地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当中去。

参考文献:

[1]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08.01

[2]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4

[3]潘懋元.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两个问题[M].高等教育研究,1996

第2篇

【关键词】 声乐教学;歌唱心理;艺术实践;案例分析;教学推广

1 案例

第一学期,J、Y等四位同学为一声乐小组。因J同学进步较快,笔者就对她的发声技能技巧加以强化训练,并希望她在期末考试中发挥出良好水平。可她在考试时,唱第一句就跑调,歌唱气息浅,手脚还紧张得微微颤抖,演唱表现与正常水平判若两人。第二学期,她由小组授课上升为个别授课,笔者在声乐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其歌唱心理的培养,强化技能训练和增加艺术实践活动,使她的发声技巧和作品演唱水平都有较大进步,在第三学期班级演唱中发挥很好的水平,重新找回了自信。笔者充分肯定了她音色好、高音爆发力强、音域宽、气息流畅,唱C3轻松等优点,鼓励她参加“珠江钢琴全国高校大学生基本功比赛”全省选拔赛,对她说:“你不是去拿奖,是去向别人学习。这是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一次好机会。”她终于鼓起勇气报名并被选拔参赛。比赛小组辅导教师们悉心指导,热情鼓励,经过紧张培训和训练,并针对怯场等毛病进行心理素质培养。该生终于在全省选拨赛中取得专科组“个人全能”第二名“综合素质”第二名和“歌唱与钢琴伴奏”第四名的好成绩。通过这次参赛,J增强了演唱自信心,心理状态更趋成熟,在之后的“珠江钢琴全国高校大学生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了全国专科组“个人五项全能”三等奖和“自弹自唱”第三名,传为全校佳话。

2 分析与推广

笔者总结分析对学生J的声乐教学过程,意识到注重声乐知识的学习和歌唱技能技巧训练,弱化对学生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艺术实践,成为师范院校声乐教学工作中亟待完善的课题。

2.1 在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唱心理素质培养的意义。

2.1.1 心理状态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的心理活动的总的特征。歌唱心理状态则是歌唱者面对不同环境条件(观众的多少、类型和演唱场所等)和掌握歌唱内容与技能的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特征。这些心理活动和一定的生理功能相联系,最佳的歌唱状态是良好的身体状态、良好的技术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的统一,演唱者只有在最佳的状态下演唱,才能正常发挥演唱水平。

2.1.2 声乐是一门融技术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学术性较强的学科。声乐教学就是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去把握发声机能,进行正确的歌唱。歌唱活动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活动,而且也是通过思维活动对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的复杂心理活动。优美动听的歌声是心理活动指挥歌唱发声器官在生理上做出反应的物质效应。声乐学习的效果,与歌唱器官、肌肉活动的灵敏、协调、强度有关,和人的心理活动也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

2.2 营造民主、和谐的新型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传统的声乐教学过分地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作为声乐学习主体的能动性难以得到发挥。教师在课堂上居高临下,学生战战兢兢,怕唱不好,怕犯错,老师则动辄加以指责,常常出现学生发声时心理紧张,越唱不好越紧张,越紧张也唱不出来的现象。这是由于心理的自我暗示导致气息上浮和肌肉紧张所致。良好的声音效果,应当是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的合理协同的产物,心理不能达到自然、平静,不能精神集中,就难以发出令人愉悦的声音或唱好歌曲。教师教学中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力求阐述问题深入浅出,教学语言生动、活泼、富于情趣,注意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营造民主、和谐、愉悦轻松的新型课堂教学氛围。

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声乐教学中要“乐”、要“轻松”,让学生有宽松的环境和愉悦的心态,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以爱为基点,以真挚的情感,博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声乐的动机和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实践证明,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才易达到心理的愉悦,增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能全身心融入良好歌唱状态之中。

2.3 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状态离不开良好的技术状态,良好的歌唱技能技巧是良好的歌唱状态的前提。演唱者在观众面前产生的心理紧张和激动现象,即使是像吉利、帕瓦罗蒂等著名的歌唱家也在所难免。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曾说过:“我自己身上也曾多次发生舞台紧张的情况,虽然表现形式不是那样严重。”但这些歌唱家高超的声乐艺术水平,却保证了演出时的高水准,正确的思维及肌体神经活动过程弥补了心理紧张和激动的影响。

笔者在教学中,因J声乐学习进步较快,对她考试要求偏高,给她增加了心理压力,对考试和演唱失常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鉴于此,笔者认为J同学来自农村,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有自卑心理。她刚入学时参加新生音乐晚会登台演唱,因为紧张,声音很小,甚至连歌词也忘了,事后一直为此感到羞愧,经过这次失败,在心里留下了怯场的阴影。笔者总结她的学习情况,主动和她交心,对她声乐技能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她振作精神,大胆地参加实践活动,到舞台上锻炼,不要害怕失败;鼓励她从小组演唱到班里和系里甚至学校的演出活动要积极参加,并和她一起选择演唱歌曲,对作品技巧处理进行认真分析,一起到演播厅走台,熟悉舞台环境,帮助她塑造良好的舞台台风。该生在一次在班级演唱中发挥很好, 自信心理得到提升,此后经过更多的舞台实践,演唱水平有很大提高,歌唱心理状态日臻良好,为往后的演唱逐步成熟直到获得全国比赛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教学与发展个性方面,教师应正确了解和甄别学生不同性格特征和类型,因材施教,塑造良好的歌唱性格。心理状态和技能的胜任能力有关,教师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声乐技术技巧,帮助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时,尽可能多做一些准备,根据学生的能力,实事求是安排声乐作品。俗话说:“艺高胆大”,高超的声乐技能,可使歌唱者产生强烈的歌唱愿望,并使整个身心得到最大的放松,满怀信心地走上舞台。因此,首先应该在学习声乐技能、技巧方面狠下功夫,为良好歌唱心理状态的产生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

2.4 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搭建声乐教学平台。声乐艺术是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通过艺术实践来得到验证和提高。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及效果的检阅。学生交流演唱会成为声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歌唱的心理素养。只有通过艺术实践,使学生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认识声乐的性质特征和声乐活动规律及其社会意义,克服歌唱特别是歌唱表演中出现的毛病,经常参加声乐实践活动特别是成功的活动,能使学生的自我价值需要得到满足,对于声乐学习兴趣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失败更要认真总结。通过艺术实践,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塑造良好的舞台形象和台风。

2.5 声乐教学特点及其与其他学科文化的整合。声乐是以人声为手段来表现音乐,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表演艺术。声乐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提高对音乐和艺术的认知能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人们高尚艺术情趣的教育活动。

声乐学科的发展同样与戏剧、影视、舞蹈等其他姊妹艺术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人文科学等有着紧密联系。深化声乐教学改革,体现“以人为本”人文教育思想,要让学生学习掌握全面的音乐知识,加深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的有机联系,除了注重歌唱技能训练和声乐表现力的提高外,还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丰富文化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音乐教育人才,能胜任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讲台,而且具有超出讲台外的声乐演唱能力,并为他们的继续学习深造和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1):251(3):266,268,(4):271

第3篇

关键词: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心理学;社会文化现象

当前,很多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中,没有将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心理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受此影响,我们很难从大多数社会行为或社会心理现象的解释方面,找到精神分析理论的恰当位置。而在新时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普遍看到的只有社会认知、社会学习及行为主义等理论对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的说明,这就难以体现出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方面的贡献。那么,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社会文化领域的心理学探究

研究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心理根源,是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有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本质,是从主观上对社会文化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普通科学,这一观点和社会心理学的理念完全一致,认为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一样,都是借文化现象的心理根源研究这条道路走进社会心理研究殿堂的。文化领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以弗洛伊德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在该作品中,弗洛伊德从俄狄浦斯情结视角,就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了解释。弗洛伊德指出,俄狄浦斯情结是社会、道德、文艺及宗教起源的根本,这与精神分析过程中归纳出的心理症结构相一致。弗洛伊德的思想在卡尔·荣格(弗洛伊德的大弟子)那里有了不一样的表述形式--集体无意识论。这里所说的“集体无意识论”是指在个人思想深处存在的无意识存在的一些东西。具体来讲,无意识论的内容,并非个人获得物,通常是遗传而来的、潜在的心理功能,也就是大脑支配的结果,即神话联想。从某个层面来讲,集体无意识是所有社会文化活动形成或出现的决定因素。不管是科研还是文学创作,虽然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但是实质上都是集体无意识作用下的产物。弗洛伊德及之后,许多学者发展了他的心理学理论,社会文化现象的心理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并最终形成了社会文化领域的心理学研究原则。

二、社会文化决定与心理现象

将社会文化中的诸多要素当成决定人的心理生活的核心力量,是精神分析领域的一个基本观点。精神分析类型的社会文化研究学派,与弗洛伊德提出的社会文化心理学根源观点相反,认为社会文化才是决定人的心理活动的根本。因此,探究心理活动对应的社会文化因素,是社会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任务。而社会文化研究学派在相关论坛研究中的各种观点,也成为精神分析中的重要社会心理学研究主题。阿德勒作为社会文化研究学派的第一人,其认为人的行为形成的决定因素是社会力量,只有对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及其社会关系进行透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评价其人格。阿德勒的这一主张,为精神分析理论重视对个体因素及本能方面研究社会群体指明了方向。霍尼认为西方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而冷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个体极易产生孤单、无助的感觉,许多人甚至在儿童时期就会出现一种焦虑情绪,这将成为未来出现神经症的不良因素。假如西方社会认识不到这一点,也不能有效改变现有的社会状况,就会导致神经症的肆意蔓延。从霍尼的主张我们可以看出,心理活动是映射社会条件及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个体内心根深蒂固的潜在心理,其实是其身处的具体文化中具体矛盾的反映。总而言之,从精神分析视角来看,社会文化研究学派获得与现代科学精神相关联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也就是人类的所有心理活动,全部的思想情感,均受具体社会文化背景所影响。

三、心理学视角的社群心理问题

精神分析视角的相关理论,尤其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古典精神理论经常会被归于心理学理论的范畴,这和精神症患者之间有密切关系。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精神分析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心理学,弗洛伊德及很多精神分析研究人员的研究,大都涉及了群体心理相关问题。具体来讲,群体心理也是涵盖有精神分析观点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论题。在对人类精神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弗洛伊德最早对群体普遍性心理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在他的《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这部作品中,弗洛伊德接受了G.勒朋(群体心理学的提出者)的群体心理思想,认为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在与:首先,个体可从人员数量上,体会到力量和无敌感。其次,群体中的个体在情感与行为上,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再次,群体对个体有着较强的接受性暗示。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作为主要立场,认为能将群体联结在一起的力量,也可以将世间万物联系在一起,这个力量就是爱的本能。弗洛伊德提出,暗示能影响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接受暗示的人拥有和他人保持友好的、爱的关系。换句话说,只有存在这种融洽的爱的关系,才能形成群体心理。虽然弗洛伊德的观点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但是值得赞赏的是,其将研究群体心理当成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提高了学者对群体心理问题的关注程度。在现代心理学看来,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

由上述可知,在新时期,精神分析是非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从精神角度分析了社会心理学的渊源,提出社会文化是心理现象的决定因素,倡导对社会群体心理问题的高度关注,使得精神分析与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也为社会心理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赵维燕.研究性教学在《社会心理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OL].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6):918-920(2017-12-01). 

[2]光.社会转型期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适应性重建初探——基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J/OL].北京社会科学,:1-9(2016-02-02). 

第4篇

1. 主题明确、简洁,活动层次分明

如在讨论“体验合作”这一主题时,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让同学思考并讨论:(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游戏,思考合作带给自己的感受、小组合作成功或失败的原因;(2)回顾自己曾经与人合作做事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小组内分享自己当时是怎样做的;(3)小组讨论成功的合作需要注意些什么;(4)运用合作技巧再进行合作游戏。每个话题老师都让同学充分表达、分享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主要观点。课结束时,黑板上写满了学生合作的感受、合作成败的原因以及合作应注意的事项,不需要老师再讲多少,同学们已经在自我教育了。

2. 人人都是主角,没有旁观者

活动应尽可能是每个学生都有任务的团体活动,如学生纸笔活动、小组案例探究活动等。例如,在开展“体验合作”主题活动时,让每个学生填写“我为小组做了什么贡献”的工作纸,使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组的一部分,一定要参与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回顾自己与人合作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表达自己对合作的认识。即使活动中需要一部分学生进行表演,剩下的学生也应承担相应的其他任务,不能无所事事。

3. 学生活动为主,注重体验

好的心理活动课顺应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学生的成长要依赖于自身的经验与体验。在心理活动课中,许多教师为了一些心理知识与方法,会不知不觉地采用讲解、灌输的方式。但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如果没有内在体验,是很难认同与内化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的。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体验。如“假如你碰到这种事情会怎样做?”这种方式使学生以一种旁观者的眼光看问题,进行客观、全面的思考,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情境中的角色,进行移情体验。

(2)游戏活动,如团体游戏、角色扮演、心理剧、团体训练活动等,让学生在现场活动情境中体验。在“突围闯关”游戏中,学生可体验相互配合与支持时的心理感受等。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感觉最真切,对他们的影响也最大。也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亲历“做到”―“悟到”―“知道”这一心理成长过程。

4. 尊重、聆听,让学生真情流露

好的心理课,课堂氛围宽松、自然、真实,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声,教师认真聆听学生的心声,学生愿意说出心声。哪怕学生的想法中有些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错误的,老师也应聆听。

如一位同学在说到自己与别人闹矛盾时想打人。老师不是简单地指出打人是不对的,而是说:“看来,一定有谁做了什么事情,让你太生气了。能不能说给老师听听?”生:“……”师:“那的确很令人生气。打他,会让你觉得……”生:“很解气。”师:“或许当时真的解气了。让我们再一起想想看,你打了人后,会发生什么?问题又会变成怎样的呢?”生:“……”师:“如果,他又打回来,你又怎么办?你试过其他方法吗?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想想碰到这种情况还可以怎么办?”……这位老师聆听了学生的愤怒情绪,聆听了学生的委屈,对学生有了尊重和理解、支持,再进行教育就有了学生可以接受的心理基础。

5. 学生勤动脑、会思考

一堂好的心理课要注重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人我之间思维方式的不同,思考不同思维方式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如在“体验合作”主题教学中,教师引导同学们思考合作的重要性时,有的同学认为生活中更需要独立思考,需要个人的独创性,不必与人合作也可以把事情做好;有的同学则认为生活中多与人合作,可以借人之长,开拓人的视野,使人更善于创造,把事情做得更好,还可以增进友谊。通过二者思维方式的比较,学生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有些心理问题是因为学生缺乏移情与移位思考造成的。如,针对合作伙伴之间常见的矛盾冲突,通过让学生互换角色扮演,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可以转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其心态的调整。

学生能联系自己的情况进行反省。每一项活动设计要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必须通过联系学生自身实际,使学生思考自己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如,让学生“回顾自己曾经与人合作成功或失败的一次经历,想一想你当时是如何做的?如何想的?”借此反思自己的心理困扰或经验,调整自己的心态。

6. 重视分享交流,善于利用学生资源

好的心理活动课要体现学生智慧的流动,通过点、线、面的交流使学生的智慧在集体中得到共享。

心理课堂中的“点”是指每个学生。每个学生都要在课堂中进行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看法,这种分享有时在全班进行,有时在小组内进行。心理课堂中的“线”,即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参与活动之后,通过分组讨论交流,互相分享交流内在体验,以便获得更多的心灵碰撞机会,从彼此的经验中获得成长。当学生有疑问时,老师可与学生对话,共同探讨,启发学生思考。心理课堂中的“面”,即把握全班同学的整体情况。如在小组讨论之后,小组派代表以板书、口头表达、表演等多种形式向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家讨论、交流的结果,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一定要及时总结学生的智慧,并加以归纳成为课堂学生的具体成果,这可以极大鼓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 重实践练习,学以致用

最好的行动是立刻行动。一堂好的心理活动课,在学生有了一些收获之后,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心理践行能力。

第5篇

(一) 理论背景和依据

1. 背景。21世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心理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特别是从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要以个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康为基本条件。从现实看,我们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当然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我国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的普及化,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不高。据权威部门测试,当前我国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为17%,许多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他们身上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效率。中小学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学校教育的关注,在实施素质教育,实施课堂教学中必须适当渗透心理教育。

2. 理论依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也应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它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过程。

心理学认为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是通过自己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实现的。赞科夫认为:“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包括心理健康因素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因为课堂教学所占时间最多、分量最重、涉及面最广、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全面、最深刻,所以要抓住课堂教学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 学校背景

我校学生结构复杂,外来务工子弟的学生比较多,父母不在身边由爷爷奶奶教育的也较多,还有部分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得到家庭的关心比较少,使得部分孩子学习中出现了脆弱的心理,甚至出现一些小的思想倾向。所以小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心理辅导显得极为重要。面对这一问题,1999年和2006年,我校相继提出“农村小学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和“培养小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实践研究”两个课题,目的是想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和相关学校心理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筛选,针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同时对不同特征的问题学生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心理疏导的要求与方法。两个课题分别于2004年和2011年成功结题,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我校也被评为无锡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而要彻底扭转这一现状,学校还应继续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在已有的经验上进一步总结、提炼、升华,立足于课堂内外的时间。尤其是教师在进行常规的课堂教学时,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有着深刻、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鉴于上述客观事实及我校的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我校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所以,我校提出了“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通过此课题研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社会大家庭中健康地成长。

(三) 本课题国内外现状的分析

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在人才素质中具有核心和关键的作用。小学生受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由于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社会阅历还没有,加上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往往在学生的心理上出现障碍现象,产生“心理负效应”。

而心理学的发展往往与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心理学,包括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早而且也比较成熟,国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有一门学科叫学校心理学,20世纪初产生,30年代后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近年来发展很快,它主要研究5岁-18岁这一年龄段的问题儿童、青少年和有学习不良、学习困难、学习障碍或行为障碍等的儿童、青少年。现在国际上已专门成立了一个学校心理学联合会。在美国,学校心理健康已形成了较完整和成熟的体系,我国香港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模仿了美国的模式。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也有了不少研究成果,如今已有不少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并且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验,已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纵观上述研究现状,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准备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年龄发展阶段(小学1―6年级)科学可行的教育内容,同时结合我校实际,建构既能有效教育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又便于教师易于操作,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心理教育的模式。心理教育应该以课堂为主战场,以各学科教育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积极性,这才是加强学校心理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

二、 课题的界定

(一) 什么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也称“班级上课制”。与“个别教学”相对,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 什么是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心理素质”之“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等。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心理过程”之“心理”――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它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体现出来的特点。整个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 什么是心理健康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四) 什么是“渗透性学习”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指出:“就是在你还不太懂的时候,在好像乱七八糟的状态之下,你就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很多东西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了一个长时期的接触,就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懂了。这个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应该端正学校教育思想,将心理教育纳入课堂教学。要以“学习为主导教育,课堂教学渗透教育,学校、班级、家庭通力合作”为主导思想,注重环境熏陶的教育作用,更好地帮助每一个孩子健康地发展,努力让孩子享受生命的光辉。

三、 实验目标

(一) 总目标

针对不同心理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态,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进而带动整个课堂教学。

提供探求学生心理特点的具体操作方法,并根据不同心理特点设计最优化的教法。

(二) 具体目标

通过研究,使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改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研究,使教师能把现代教学心理的研究成果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能根据不同心理特点设计最优化的教法。

通过研究,促进学生养成合格健全的人格,使每个学生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接纳自己。

通过研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的情绪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针对不同心理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态,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四、 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操作方法

(一) 研究内容

1. 心理健康基本要义研究。心理健康的基本要义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从根本上说,心理健康必须符合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的要求,即实践标准是心理健康与否的根本依据;从实践活动的时间维度上讲,心理健康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着,表现为辨证的发展性;从实践活动的空间维度上看,心理健康在不同的历史文化条件下也是各不相同的,呈现出文化的多元性。

2. 心理教育的渗透型课堂教学结构研究。渗透式教学,即将某个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通过各门学科课程化整为零地实施教育。这种课程模式,便于将心理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内容进行渗透,使学习者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形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拥有健康的学习心态。

课堂教学结构是否优化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完成以及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结构而是随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评价的不同而变化的。心理教育的渗透性课堂教学结构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体验问题,独立自学,寻找解题方式;明确问题,交流点拨,知识归纳;学生出题,教师答题,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3.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渗透策略研究。课堂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教师定位。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靠教师去实施。 第二,激发兴趣。课堂效率的高低和学科成绩的好坏往往受个体兴趣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生与认知之间关系,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并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为目的。 第三,坚持表扬。表扬就是对学生心理上施加刺激,以产生激励效应。表扬就像阳光,没有它,学生就不能健康成长。教师只有以深厚的师爱,宽容的师德,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才能使学生“口服心服”,并以愉快的心情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云。第四,暂缓评价。不要轻易评价学生创新成果。教师的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令人难以估量的。教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在学生心目中都是举足轻重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正确评价能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是活跃课堂心理氛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一个重要手段。第五,鼓励质疑。让学生大胆发言是正确处理学生与思维之间关系的最好方法,要鼓励学生刨根问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种种条件,营造良好氛围,广开言路,让广大学生大胆发言,积极讨论,互相急论,引导学生无所顾虑地提出不同意见,同时再让学生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共同探讨,让学生自己找到最佳答案和解释。第六,教学相长。心理学上所谈的教学相长的心理相容原则就是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关系的原则。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师于课堂教学,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榜样,并将成为学生今建立人际关系的一种潜在模式。

4. 积极学习心理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把握好评价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在课堂评价中,实施多元评价,积极建构多元互动的立体评价机制,多方面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心理的培养。首先,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评,运用自评,建立自信。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互评,促进合作,共同发展。让课堂教学评价成为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教师要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策略,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评价他们各自的发展进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赏识,体验到成功,促使他们向着更高、更美而努力!

(二) 操作方法

心理教育渗透策略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依托教材内容渗透心理教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课堂管理中进行有效渗透,使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交融在一起,备受学生欢迎,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双管齐下,事半功倍。

2. 依托教学语言渗透心理教育。渗透心理教育,教师的教学语言尤为必要。课堂教学渗透心理教育要求教师的情绪自我调控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控,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以富有爱的教学语言培养良好的心理气氛,以此缩短师生距离,使课堂保持教与学的热情。

3. 依托生际交往渗透心理教育。从健康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积极开展人际交往,处理好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课堂上和谐的生际关系,适当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是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展示。在社会转型时期,在紧张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放的社会,要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人际关系。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托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交往中的素质,健全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

4. 依托随机事件渗透心理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适时开展活动,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孩子,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机事件的发生,并适时进行心理教育。

五、 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 课题组组成了科研小组实施和协调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有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2. 学校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聘请市、区教研室领导及有关专家指导课题研究,进行理论指导和运用指导。学校提供足够的研究经费作为保障。

3. 落实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核心组成员来自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长和青年骨干教师,都为重要的研究者,有组织、能力和物质保证,有利于课题的顺利开展。

4. 组织课题研究人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形成学习组织,学习有关文献资料,率先行动,定期交流,撰写课题研究的经验总结。

六、 实验步骤

(一) 准备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

学习国内外相关学生学习心理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反思我校前阶段实验研究的成果,提炼、升华,撰写“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论证,成立课题研究组。

(二) 研究阶段(2013年4月――2016年4月)

组织相关教师学习课题研究方案,严格按方案的操作要点开展研究工作,按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成立低、中、高级段研究小组分专题开展研究工作,每学期进行两次校级研讨、交流活动,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对策,更正完善研究计划和方案,撰写好阶段性研究专题总结、论文和阶段性研究报告。初步提炼小学生学习心理的最佳互动模式,构建起区域性的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系统。

(三) 总结阶段(2016年4月――2016年6月)

举行公开展示活动,全面整理和总结研究成果,撰写总的研究报告。

七、 成果形式

1. 专题研究论文、阶段性试验报告、课题实验报告、活动台账、学生个案、实验记录等。

第6篇

一、表演者的生活空间

需求与紧张、紧张与目标、目标的吸引力与排拒力以及各种力的相互作用构成的动力场,被勒温称为“生活空间”④。在勒温看来,“紧张”始终处于一种系统之中,“生活空间”也就是“紧张”所处的系统,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生活空间的每一个区域,都会产生一定的疆界,由一个区域进入另一个区域称之为移动,而对生活空间中心理移动具有抗拒作用的疆界,便是一种阻碍”⑤。勒温的“生活空间”理论还指的是“一个人在某一时间内的行为所由决定的全部的事实”⑥,即某一时间内决定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一切事实。存在于生活空间中的事实都将一定程度的影响个体当时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他用一个函数公式表达了人的行为和生活空间的关系:B=f?穴PE?雪=f?穴LS?雪。B指人的行为,P指人,E指环境,LS指生活空间,生活空间包括人与环境,行为就发生在其中,它既是人与环境的函数也是生活空间的函数⑦。该公式深刻地阐释人的行为(或心理活动)受到人与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音乐表演是时间的艺术,也是一门具有高度技巧性的表演艺术。表演者借助某类乐器或人声,来表达内心体验、抒发思想感情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时的千锤百炼化作瞬间,在整个音乐表演的动态流程中,紧张心理贯穿始终,要分析这个复杂的心理紧张系统,首先要先弄清表演者所处的“生活空间”。根据勒温关于生活空间的拓扑学描述,可以将表演者的生活空间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如图一所示):

图一:对音乐表演过程的拓扑分析

P:后台准备 E:报幕入场 R:预备调整 PL:表演 F:结束退场

从中可看出,表演者要完成一次音乐表演需要经历诸多区域,每个区域中都包含了影响其当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因素,且各区域中其内在需求、心理紧张和欲求目标也有所不同。图中的PL区域,是两个区域间的疆界地带,若是表演中出现任何差错,如中途停顿、错音等,这疆界就成了阻碍,因此表演者能否顺利“通过”该疆界是音乐表演成功的关键。

根据勒温的公式可见,在音乐表演环节(即PL区域)中,导致表演者心理紧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观众反映、乐曲难度、舞台环境、表演者自身心理素质等。任何一方出现异常,都有可能使表演者产生与之相应的行为。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表演者要尽可能的预见异常,尝试多种解决措施,以减少实际表演中由“生活空间”对自身行为产生的消极影响。

二、音乐表演中的心理紧张系统

近年来,在有关音乐表演的研究中,心理紧张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分析心理紧张的原因、寻找紧张释放的对策是这类研究的主要内容。但由于音乐表演是独具个性的表演艺术,其个性化特征致使理论研究者在追寻音乐表演心理的普遍规律时有很大的难度。以往的相关研究虽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但都或多或少都犯了同一个错误:对“紧张心理”影响演奏的认识囿于消极的片面。事实上,心理学研究认为,适度的焦虑和紧张对集中注意力,提高效率,发挥技能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在勒温动力心理学中,“紧张”(tension,或译张力)是一个基本的动力概念,它和“需求”一样,都是人类行为的动力来源。当心理需求(准需求)打破了原有的内在心理平衡,就引起一定的心理紧张,“只要在一个人的内部存在一种心理的需求,也就会存在一种处于紧张状态的系统”⑧。使需求获得满足,让紧张得以释放,这其实也就为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提供了动力。“紧张”也有目标,当“实行了一种移动,或达到了一种目的即意味着紧张的解除”⑨,紧张的解除也就是达到所对应的目标。这目标,也具有力的性质,勒温称之为“引拒值(valence)”,正的引拒值具有吸引力,负的引拒值具有排拒力,它们和需求、紧张一样,也能推动人的行为。从勒温的心理紧张系统的观点来看,可见紧张并不是一种单纯焦虑或不愉快的心理状态,而是一种行为的准备或激发状态,也不是一种被动的寻求自我满足的能量,而是一种积极的趋向目标的动力。据此,再分析图一中表演者在各区域中相应的内在需求、心理紧张和欲求目标情况:为了完成好即将到来的任务(内在需求),打破了表演者原有的心理平衡,从而产生心理紧张,紧张又反过来形成一种动力,激励他实现目标,创造新的平衡。在这过程中,心理紧张和内在需求以及欲求目标是同时存在并作用于表演者的。如即将轮到“报幕入场”,打破了演奏者在后台准备时已建立的心理平衡,完成“入场”行为的需求使其不由自主地产生紧张,随着“报幕然后入场”,目标达到,紧张得以解决,又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但这平衡马上又被接下来即将到来的区域给打破了,如此循环,直至整个演奏结束,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便结束了本次演奏,也孕育了下一个“心理紧张系统”,因为表演者会不由自主地将本次表现作为要超越的目标,“紧张”地准备下一次演出。在这些区域中,尽管各区域都有不同的心理需求目标,但就音乐表演整个过程来看,表演者有一个总的欲求目标,就是顺利而准确地完成演奏,获得成功的体验。尽管“顺利而准确”,对于不同人理解会有不同:如一般钢琴学员或许只要完整、流畅地演奏并尽可能表现某种情感就行;而对钢琴大师来说,可能不仅仅是流畅自如,更要有“游刃有余”的境界并能表现较高的艺术修养,但是,只要达到了各自的“欲求目标”,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意味。可见,针对个人情况,制定适当的欲求目标,从而产生相应的心理紧张系统,对音乐表演是大有益处的。

关于紧张目标,即引拒值与个体所处的紧张状态的关系,在勒温心理紧张系统理论中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当个体处于紧张状态时,周围的某一与目标有关的区域便具有了相应的正的引拒值,产生吸引力,亦即成为心理紧张趋向的目标;反之,周围与目标无关的区域具有负的引拒值,产生排拒力,使得产生个体趋离该区域的行为。勒温阐述了这种心理动力的三种情景:“(1)吸引力与吸引力之间的冲突,即个体处于两种具有正的引拒力的目标之间;(2)排拒与排拒之间的冲突;(3)吸引与排拒之间的冲突,目标同时具有吸引力,也具有排拒力。”⑩

一些表演者在舞台上总是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有的用同样的曲目在某次登台时发挥得较好,而在另一次登台时却大不如前;而有些表演者则相反,他们在舞台上总是能展现精湛的技艺和优美的音乐,给观众以美的享受。这仍然和音乐表演中的心理紧张系统有关。在音乐表演中,表演者的目标除了“欲求目标”外,还可具体地分为有很多种,如满足观众审美需求、完成某个高难度技巧等。这些目标兼具阶段性和整体性特征,阶段性指的是某一目标只在演奏过程的某个阶段出现,如完成某个高难度技巧;整体性指的是某一目标贯穿演奏过程始终,如获得成功的体验。不同目标吸引演奏者“进入”不同的区域(见图二):

图二:对音乐表演心理紧张系统的向量分析

H=外壳,表示非心理因素 E-=环境 G=行为目标

S=行为系统区域 E1=表演者沉浸在音乐中的环境

E2=观众给予表演者的环境 G1=表演者期望实现的“欲求目标”

G2=表演者期望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S1=表演者自身与音乐构成的表演区域

S2=表演者与观众、音乐构成的表演区域

图二中,表演者和环境共同组成了他的生活空间,心理紧张是区域S与周围的环境失去了平衡,并企图达到新平衡的一种状态。当表演者处于紧张状态时,S1或S2中的某一“适当”区域,便具有相应的引拒值,并形成趋向各自的目标(G)。如若表演者将目标对象转向观众,想着最大限度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周围与观众有关的区域(S2),便有了正的引拒值,吸引表演者趋向该区域,观众的任何一个态度、反映都能影响表演者的心理活动和演出行为,尽管很多时候这种影响都是消极的。

以钢琴演奏为例,钢琴家之所以能成为“钢琴家”,不仅是因为他们具有高超的演奏技艺,还由于他们具有良好的演奏心理,能自然地控制演奏中的心理紧张系统,使内心始终保持好平衡状态。这种控制能力看起来像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我们常常称一些临场发挥优秀的表演者(尤其是孩子)为“音乐天才(神童)”。然,通过用勒温动力心理学的心理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理论来分析音乐表演中内隐的心理因素,可以看出“音乐天才(神童)”们“与生俱来”的心理控制能力并非深不可测,相反是“有法可循”的。

首先,演奏前调整好自己的“欲求目标”。目标过高,需求就越强,也就越紧张,演奏时承载的“力”就会超出负荷,最终达不到成功的体验;目标过低,则不利于发挥已有水平,表现平平,同样达不到成功的体验。其次,演奏中将目标集中在“欲求目标”上,尽量减少其他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干扰。影响表演者的一个普遍环境和心理因素来自于观众,通常一个人弹琴和在朋友面前弹琴以及在很多陌生人面前弹琴,表演者的心理复杂程度是递增的。在音乐表演中学会控制和调节,注意将目标集中在自己的“欲求目标”上,排除来自观众等影响的其他心理需求,对于表演者来说非常重要。智利钢琴家克劳迪奥・阿劳曾说:“我总是努力保持独立,不受听众的影响。如果听众理解我的演奏,我高兴:如果不理解,我绝对不能让它影响自己。该怎样弹就照样弹下去。在音乐会上,最要不得的是虚荣心。举例来说,绝不能因为快速可能赢得听众的喝彩就采用不该用的快速。虚荣心破坏音乐和演绎者之间的整体关系。”{11}排除干扰、聚精会神,才能形成一个有助于音乐表演的生活空间。最后,演奏结束后要总结经验,在以后的演奏中不断加强和完善。勒温的“动态”平衡说明:一种平衡,既是一次活动的结束,也是下一次活动的准备或开始,也孕育着“紧张”的产生。无论这次音乐表演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总结经验,全心投入下一次演奏。

勒温的生活空间和心理紧张系统建立在稳态的动力模式基础上。他认为,紧张是由心理需求打破了原来的平衡才引起的,紧张所激发的行为,不是为“避苦求乐”,而是为了获得新的内在平衡,而且“平衡”不只是静止,也蕴含着变化,体现为过程,是个动态的概念。这一理论对分析音乐表演的紧张心理有着积极意义:第一,丰富了音乐表演的科学性理论研究。音乐表演涉及的技术、心理等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是广泛而复杂的。以勒温的分析模式,较之以往的研究呈现这一内隐的心理因素的发展规律,“音乐表演艺术研究的科学性正体现在运用相关的科学原理对音乐表演艺术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上。能否注重学科研究的科学性,正是音乐表演艺术研究能否产生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所在”{12}。第二,赋予“紧张”在音乐表演中新的意义,视“紧张”为获得表演成功的动力,有助于表演者形成良好的演奏心理。第三,本文的研究,另一方面也表明“运用相关的科学原理对音乐表演艺术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是可行的,相信这样一来,音乐表演艺术各领域的研究定会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也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①周海宏《对部分音乐表演心理操作技能的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1、2期。

②司徒璧春《音乐表演与心理控制》,《钢琴艺术》1997年第5期。

③高天《音乐家的舞台紧张以及音乐治疗的应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④申荷永《论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心理学报》1991年第8期。

⑤申荷永《充满张力的生话空间――勒温的动力心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⑥?眼德?演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页。

⑦同⑤,第43页。

⑧同⑤,第32页。

⑨同⑥,第176页。

⑩同⑤,第42页。

{11}?眼美?演戴维・杜巴尔《键盘上的反思――世界著名钢琴家谈艺录》,顾连理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第7篇

一、 学会概述――感知故事内容

概述,即概括地叙述,它侧重于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性表达。对于学生来说,初读完一个神话故事应该能够抓住主要人物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基本弄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认为,不管多么复杂的一件事情,都可以用简简单单的三句话来表述清楚,即事情为什么发生?怎样发生的?结果如何?在教学《哪吒闹海》一课时,薛老师即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哪吒为何闹海?”“哪吒是如何闹海的?”“哪吒闹海的结果如何?”三个问题练习概述。因为目标明确,学生的语言训练有了支架,在练习概述故事过程中,不仅弄清楚了来龙去脉,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规范了自己的表达。此乃一举两得!概述故事这一环节,学生热情高,都争先恐后地发言,在全班交流过程中,学生抓住了主要人物以及事情的原委之后,不仅了解故事的内容,更进一步明白了概述的基本方法和语言规范。

二、 学会讲述――丰富故事情节

讲述是否精彩,能否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事情节是否生动曲折。如何将一个故事讲得生动曲折、扣人心弦呢?方法是发挥合理想象,将人物可能所处的环境、可能会说的话、可能要做的动作、可能要想的事情一一加进去,故事内容自然丰实了,情节自然精彩了。《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对盗火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如果要把故事讲精彩,引导学生想象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情景是一个比较巧妙的做法。我是这样操作的:

师:要想盗取太阳神阿波罗的火种谈何容易?这其中肯定发生了许多事情,你能合理地想象出来吗?

生:他会思考怎样把火种盗过来,用一个纸团,或者用一个铁盆,还是用树枝呢?

师:对,这些是他在寻找盗火工具时的心理活动。

生:他会想,躲在哪个地方最安全、又方便把火种送到人间呢?

师:对,这也是他的心理活动。(板书:心理活动)

生:出发前,他的妻子肯定劝阻他,他可能会对妻子说:“别担心我,人类有了火就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即使我受到惩罚也是值得的。”

师:把人物的语言加进去,故事就丰富多了。(板书:人物语言)

生:他把火种交给人类,人们跪在地上千恩万谢:“大神啊,谢谢你啊,我们不会忘记你的,我们会在山脚下为你修一座庙。”然后,普罗米修斯挥了挥手说:“不必了。好好利用火种吧,千万别让它熄灭了!”

师:很好,这是人物的对话,这样一来故事就更加精彩了。

生:普罗米修斯躲在一个拐角处,看到太阳车来了,他咬了咬牙,悄悄地跟在太阳车后面,迅速把茴香树的枝条烈焰里,由于动作太快,火焰熄灭了。但是他没有放弃,他又一次将茴香树的枝条烈焰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拿了出来。

师:(太棒了!)盗火的过程真是一波三折,这其实就是普罗米修斯盗火时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板书:人物动作)有了合理的想象,加进去细节描写,这个故事就精彩多了。谁能将这个故事连起来说一说?(略)

要想把故事讲得生动、具体、形象,首先应根据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尽可能地根据每一个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回顾了文本的内容,还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而且这对习作中如何处理好细节描写也是大有裨益的,实在是一举三得!

三、 学会评述――感悟人物品质

评述是评价和叙述的总称,是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展开有理有据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评述这一手段,抓住关键词语对人物的品质进行分析,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如在教学《嫦娥奔月》一课时,引导学生总结嫦娥心地善良这一品质,我是这样做的:

生:我觉得嫦娥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因为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嫦娥“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

师:对啊,这是书本中的语句。你觉得她会怎么接济贫困的乡亲呢?

生:一个老大爷病了,没有钱看医生,嫦娥把自己仅有的几个铜板给了老大爷。我觉得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生:我也觉得嫦娥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邻居家揭不开锅了,她把自己家不算多的米给邻居送了点过去。

生:衣着单薄的邻家孩子阿毛,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好心的嫦娥赶忙拿了后羿的一件旧衣服给了阿毛。

第8篇

关键词:影视化妆造型;人物性格;角色特点

中图分类号:J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142-01

一、影视化妆的基础——人物性格

影视化妆是一门特殊的人物造型,是美的艺术。人物性格,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种种外在和内在的表现形式,是人作为个体区别于同类之总和。也是文艺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特征。影视人物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二、影视化妆的依据

(一)生理现象的细节

人的面部生理结构, 是主要的着墨重点。人的长相各不相同, 就脸型讲有“八格”之说,假如从侧面来观察,人的脸型还会有不同的变化, 有不同的类型。化妆造型中应该注意三维空间,就五官讲, 形状更丰富了,鼻有直鼻、通天鼻、尖鼻、元鼻、翘鼻、鹰勾鼻、巴狗鼻、蒜头鼻、酒糟鼻等等。眉有剑眉、一字眉、八字眉、扫帚眉、柳叶眉等等。眼有杏核眼、丹凤眼、三角眼、鹞眼、獐目鼠眼等等。牙有虎牙、豹牙、疵牙、整齐的牙, 不洁的牙等。嘴唇有元宝唇、樱桃口、瘪嘴、地包天(兜齿儿) 等等。头型、发型变化更是多样。脸部的肌肤、皱纹、色斑、疤痕、黑痣、肉瘤、疣瘊等等。这些生理现象都可通过化装手段运用于造型, 表现人物的性格。

(二)心理现象的细节

人的心理活动、心理变化等等心理现象,本来就与人的气质、秉性有关, 也与社会环境有关。心理活动、心理变化表露于面部的色彩、表情、肌肉以及由于心理变化引起的五官改变等, 有时也可作为化装细节, 给予外部描画, 帮助演员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心理个性和个性变化。

(三)生活经历的细节

生活经历的不同会给人留下不同的面孔,经历过人生坎坷, 受过重大挫折, 遭遇过精神创伤的人的精神状态, 以致长期形成的面部表情, 需找到合适的细节来表现。生活条件的差异会给人的面孔留下不同的痕迹。生活优越,处境安定, 命运顺随, 与长年苦于奔命, 居无定所, 生活多舛的人, 两者会有极大的差异。个人经历赋予人们的特征, 作为描画各种不同经历的人物形象的细节。

(四)风俗习惯, 趣味爱好的细节

人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环境里, 接受不同的文化教养, 受着不同的熏陶, 形成各自的情趣和爱好。不同地区, 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趣味爱好都是艺术家为了刻画人物而苦心探索的领域, 以便准确地描写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以及人物的时代的、地区的、民族的特征。譬如, 发式、胡型、装饰打扮等等, 除了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之外, 对表现时代特点、地区特点、民族特点等, 都是十分重要而有表现力的细节。

三、影视化妆造型的方法

每部影视作品有着自身的画面基调,这种贯彻整个影视剧的画面基调也影响着人物化妆与人物性格,当然也可以说是人物的化妆造型与人物性格共同反应出了影视作品的画面基调。有了主体的基调,画面表现就要跟着这根主线走,一个暖色调的影片,人物性格不管多么负面,都要先考虑总体画面,在暖色调映衬下选择稍微偏暗的色彩。而且根据人物心理情绪,表现欢乐、兴奋、幸福等喜悦情绪时,化妆造型上也需采用亮度偏高的色彩,反之,则使用偏暗的颜色。这种用来反映心理短暂情绪的化妆,遵循改动不大,以主线为准的原则,是了解整个人物性格和大体的造型之后作出的微小变化。所以在画面中,我们可以肯定影视化妆与人物性格塑造具有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紧密关系。根据上述多方面的研究,得出以下总结:

1.二者结合帮助演员体现不同的年龄阶段;

2.借助造型与人物性格的分析,使得角色体现不同的心理状态;

3.人物性格的悲观或乐观帮助化妆造型进行色彩选择;

4.二者的关系可强烈地反映人物生活的大时代、大背景;

第9篇

关键词:心理教育;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60-01

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相互间既紧密联系,有着共同的属性,又相对独立,有着重要的区别,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常被混用。例如对心理上有问题的人,试图通过思想教育来解决;对思想观念上有问题的人,用培养心理素质的方法来挽救。本文从它们的理论基础、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四个方面,加以澄清区分,以避免因为混用带来的弊端危害。

一、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卫生学、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治疗理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的学科理论。

心理教育,简称“心育”,内容往往涉及个人隐私、性心理健康、心理障碍、恋爱婚姻困惑、职业选择等问题。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人参加的,而任何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的调节下完成的。心理是人类和动物都有的。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是高度有组织的物质脑的特性,是个体在生理基础上的心理精神状况,通过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想象、兴趣、情绪和意志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的心理既包含感性认识,也包含理性认识。动物的心理活动只是生存本能而已。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空虚寂寞还是充实愉快,是悲观忧郁还是乐观积极,是无精打采还是精神抖擞,都属于心理问题。一个人自高自大、妄自菲薄、萎靡不振,甚至精神错乱、轻生自杀,往往是这个人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因此心理教育是根本性教育,强调个性,按本性自由成长。心理教育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育中的基础机制。在同等条件下,心理健康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品德发展、人际关系等必优于心理不健康者。心理健康对人格发展起着最基础最关键的作用。心理教育本身没有明显的政治性和阶级性。

心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具备相应心理素质的人,即使学生具有健全、独立的人格、自知、自信、善于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情绪稳定,意志坚定,能够选择真正符合自己根本利益的生活目标和道路,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心理教育的方法,主要通过心理咨询倾听、讨论、鼓励、心灵的沟通、角色互换、宣泄、暗示等,让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注重心理关怀。心理健康教育者多扮演观察、倾听、沟通分析的角色,不代替学生做价值判断,不将个人的价值判断暗示给当事人。具有个别性、隐私性和保密性等特点。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中指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

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哲学。李泽厚说:“哲学终结,思想开始”。哲学是一切科学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社会科学,是人类研究世界的基本学科和手段,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哲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形态。

人类通过感觉得来而储存在大脑的东西称为“记块”,记块被生物钟的提示功能提取并暂时存在思维中枢的结果叫“忆块”,忆块被定向组合得来的东西叫“思块”,即思维、思想、思考、脑语,是在大脑里进行而没有表达出来的,是大脑细胞的活动。只有人才有思想意识。思想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得到的理性认识,属于理性认识。以立场、观点、态度等形式表现出来。理性认识是不是一定意味着思想?答案是否定的。毋庸置疑,科学知识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然而知识本身却未必属于思想,倘若如此,凡是学过自然科学的人都有“思想”了。马一浮《泰和宜山会语》:“从闻见得来的不是思想,由自己体究,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为一个体系,名为思想”。思想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世界观即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教育,另一是思维方式、思想意识教育。思想教育是求真的过程,发现真理、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外是者谓之认”,“心彻为知”。因此思想教育是认知性教育。

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具备相应思想素质的人,即使学生掌握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提高思考、分析问题的水平和综合驾驭问题的能力,力求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此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作为“思想路线”之理论依据),“同时提高创造性、创新性思维水平(将非思想家、准思想家不断培养成真正的思想家)。思想教育要致力于将头脑转变为哲学头脑、哲学思想。例如说,这个人很有思想,即指此人很有创见;那人毫无思想,即指那人毫无见解”。

思想教育的方法,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思想及方法论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宣讲、讲解,引起受教育者的求知欲,然后进行深入的思考、理解、内化并付诸实践。

区分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并不意味着要将它们割裂或对立起来。它们之间是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在提高个体素质方面异曲而同工,殊途而同归,既不将它们混用,也不将它们绝缘,发挥它们的协同作用,才能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青少年运动员;心理训练

1青少年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员心理训练分析

(1)心理学的重要性。无论你处在哪个年龄阶段,无论你从属于任何职业,良好的心理都是你制胜的必备条件。现代体育训练更是离不开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指导,一个人的良好心理素质是靠平时的锻炼所积累的,而在青少年体育运动中,教练的角色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合格的教练员必须善于运用心理教育这把万能钥匙去打开运动员心灵的窗户,紧扣运动员心弦,正确地引导、教育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保持良好心态,自觉积极地投入练习,以提高训练质量。

(2)心理训练的概念和作用。“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本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过程。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的组成部分。在双方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运动员心理因素往往对比赛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心理训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促进运动员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形成专项运动所需要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获得较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储备,使运动员的心理状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创造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3)心理训练的内容。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一般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与专项运动有关的心理因素,由于在训练全过程均可安排又称为长期的心理训练。

“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主要是针对具体比赛而进行的心理准备,一般在比赛前两三个月开始练习,并一直持续到比赛期间。赛前专门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使运动员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以便形成最佳竞技状态。

2青少年心理特点及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的概况

(1)青少年心理特点:8岁~10岁儿童神经系统有很强的兴奋性、模仿性。11岁~12岁儿童心理特点是幼稚向成熟迈步,表现在开始认识自我,但容易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13岁~15岁的少年在心理上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半幼稚是指容易冲动,意气用事,往往出现违规的自我主张。

(2)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的概况。目前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平均年龄为14.7岁,最小为11岁,最大为17岁,从年龄结构来看我队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基本上处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阶段,已能认识自我,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让运动员通过“运动员信息及其处理方式”调查卷的形式把自己所想所感写出来。“运动员信息及其处理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运动员信息及其处理方式”答题说明

一、需要你做的事情

1)你在比赛、测验、唱歌、文化考试等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哪些信息(或事件)?请写出来。

2)你对这些信息有哪些反应?在每个信息之后,写出对这个信息的真实反应。

3)你会怎样处理这些信息?写出2-3种处理信息的方式。。[摘要]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一线运动员比赛的观察和总结,发现心理方面存在短板甚至影响到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为了避免今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除了对于青少年运动员基础能力的训练外,还应增加对其心理方面的训练。

[关键词]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青少年运动员;心理训练

1青少年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员心理训练分析

(1)心理学的重要性。无论你处在哪个年龄阶段,无论你从属于任何职业,良好的心理都是你制胜的必备条件。现代体育训练更是离不开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指导,一个人的良好心理素质是靠平时的锻炼所积累的,而在青少年体育运动中,教练的角色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合格的教练员必须善于运用心理教育这把万能钥匙去打开运动员心灵的窗户,紧扣运动员心弦,正确地引导、教育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保持良好心态,自觉积极地投入练习,以提高训练质量。

(2)心理训练的概念和作用。“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本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过程。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的组成部分。在双方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运动员心理因素往往对比赛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心理训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促进运动员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形成专项运动所需要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获得较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储备,使运动员的心理状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创造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3)心理训练的内容。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一般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与专项运动有关的心理因素,由于在训练全过程均可安排又称为长期的心理训练。

“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主要是针对具体比赛而进行的心理准备,一般在比赛前两三个月开始练习,并一直持续到比赛期间。赛前专门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使运动员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以便形成最佳竞技状态。

2青少年心理特点及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的概况

(1)青少年心理特点:8岁~10岁儿童神经系统有很强的兴奋性、模仿性。11岁~12岁儿童心理特点是幼稚向成熟迈步,表现在开始认识自我,但容易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13岁~15岁的少年在心理上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半幼稚是指容易冲动,意气用事,往往出现违规的自我主张。

(2)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的概况。目前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平均年龄为14.7岁,最小为11岁,最大为17岁,从年龄结构来看我队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基本上处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阶段,已能认识自我,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让运动员通过“运动员信息及其处理方式”调查卷的形式把自己所想所感写出来。“运动员信息及其处理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运动员信息及其处理方式”答题说明

一、需要你做的事情

1)你在比赛、测验、唱歌、文化考试等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哪些信息(或事件)?请写出来。

2)你对这些信息有哪些反应?在每个信息之后,写出对这个信息的真实反应。

3)你会怎样处理这些信息?写出2-3种处理信息的方式。

举例:

信息:今天训练一号落差,难度大。

反应:啊,又那么大的浪,怎么划啊,不要翻艇了。

处理方式1:不要紧张,一定可以成功。

处理方式2:翻就翻,管不了那么多了。

处理方式3:千万不要啊,我不希望翻啊。

……

(3)心理调查卷的整理与分析。在参加调查的近50名运动员200多条信息中,通过分析归类,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类:

A.在某个场景中心理状态失衡,过度紧张或者过度放松(7.41%)

B.对某种特定场景产生心理变化(47.22%)

C.对某种结果产生心理变化(0.92%)

D.在特定场景中出现突发状况(43.52%)

E.在特定场景中因外界比赛条件产生心理变化(0.92%)

必须说明的一点是青少年运动员所能参加的比赛较少,因此将测验、唱歌和文化考试这三项也列入调查卷的范围,通过侧面制造比赛的氛围。

这五类所产生的心理变化大致有紧张、胆怯、情绪、意志、自信心等。

(1)心理过度紧张:青少年运动员在投入某种特定场景之前需要一定的心理紧张以便把肌体的各组织、器官、系统动员起来,特别是要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但是,心理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呼吸短促、心跳加快,更有甚者四肢颤抖、尿频,这必然使运动员心理活动失常影响其发挥。

(2)出现胆怯心理:这是每个青少年运动员具有的普遍特征。而对于参加比赛、测验或者其他需要变现自我的活动中的运动员来说,都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和集体荣誉感,对自己估计过高,一心想比赛好,害怕失利,比赛不好同学和教练埋怨,思想负担重。看起来很镇静,往往若无其事,但内心却显得比较空虚,通过同学、教练打听对手实力和成绩,这期间有些无心的同学和个别教练把对方成绩告知,如果听说对方发挥很好便会造成心理压力,背上包袱。

(3)情绪的不稳定:情绪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也是一种较强的情感,带有较多的冲动性,并有明显的外在表现。不同的情绪能引起人体内部一系列不同的生理变化,对人体的工作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绪能使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血糖浓度上升、肌肉紧张增加,对人体的生命起到良好作用,为神经系统增添力量,动员和充分发挥人体的机能潜力,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当人的情绪适当高涨时,往往能克服不良的身体条件,作出当时根本无法办到的事,甚至创造出奇迹来。而消极的情绪一般会给人体带来不良的影响,对肌体活动具有抑制作用,易导致急躁、紧张、动作不协调,有时甚至会失去理智。

(4)意志品质:意志,这一克服困难的内部心理过程,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意志坚强可以使条件并不优越的运动员通过艰苦的磨炼登上冠军的宝座;意志薄弱,也可以使条件好的运动员经不起各种困难的考验而半途夭折。

(5)自信心不足:能够取胜的运动员大都在比赛中充满信心,而失利的运动员则往往信心不足。青少年运动员参加比赛时的自信心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①明确目的、良好的动机,以及对周围环境和自身情况的正确判断。②在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基础上,熟练掌握技术动作,是运动员具有比赛信心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平时训练中成功率很低的动作或一定的高度,比赛时就很难满怀信心地去完成。即使身心状态良好,自己感到有信心,这种信心也往往是不坚定的,一旦碰到挫折就会垂头丧气。③运动员参加比赛时正常的心理活动是树立自信心的保证。自信心是心理品质的一种,它与心理活动的是否正常有着密切关系。有的运动员平时训练很好,一到比赛就精神紧张,平时很有把握的高度也感到信心不足,因而导致失败。

3心理训练的影响因素和提高途径

举例:

信息:今天训练一号落差,难度大。

反应:啊,又那么大的浪,怎么划啊,不要翻艇了。

处理方式1:不要紧张,一定可以成功。

处理方式2:翻就翻,管不了那么多了。

处理方式3:千万不要啊,我不希望翻啊。

……

(3)心理调查卷的整理与分析。在参加调查的近50名运动员200多条信息中,通过分析归类,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类:

A.在某个场景中心理状态失衡,过度紧张或者过度放松(7.41%)

B.对某种特定场景产生心理变化(47.22%)

C.对某种结果产生心理变化(0.92%)

D.在特定场景中出现突发状况(43.52%)

E.在特定场景中因外界比赛条件产生心理变化(0.92%)

必须说明的一点是青少年运动员所能参加的比赛较少,因此将测验、唱歌和文化考试这三项也列入调查卷的范围,通过侧面制造比赛的氛围。

这五类所产生的心理变化大致有紧张、胆怯、情绪、意志、自信心等。

(1)心理过度紧张:青少年运动员在投入某种特定场景之前需要一定的心理紧张以便把肌体的各组织、器官、系统动员起来,特别是要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但是,心理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呼吸短促、心跳加快,更有甚者四肢颤抖、尿频,这必然使运动员心理活动失常影响其发挥。

(2)出现胆怯心理:这是每个青少年运动员具有的普遍特征。而对于参加比赛、测验或者其他需要变现自我的活动中的运动员来说,都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和集体荣誉感,对自己估计过高,一心想比赛好,害怕失利,比赛不好同学和教练埋怨,思想负担重。看起来很镇静,往往若无其事,但内心却显得比较空虚,通过同学、教练打听对手实力和成绩,这期间有些无心的同学和个别教练把对方成绩告知,如果听说对方发挥很好便会造成心理压力,背上包袱。

(3)情绪的不稳定:情绪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也是一种较强的情感,带有较多的冲动性,并有明显的外在表现。不同的情绪能引起人体内部一系列不同的生理变化,对人体的工作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绪能使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血糖浓度上升、肌肉紧张增加,对人体的生命起到良好作用,为神经系统增添力量,动员和充分发挥人体的机能潜力,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当人的情绪适当高涨时,往往能克服不良的身体条件,作出当时根本无法办到的事,甚至创造出奇迹来。而消极的情绪一般会给人体带来不良的影响,对肌体活动具有抑制作用,易导致急躁、紧张、动作不协调,有时甚至会失去理智。

(4)意志品质:意志,这一克服困难的内部心理过程,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意志坚强可以使条件并不优越的运动员通过艰苦的磨炼登上冠军的宝座;意志薄弱,也可以使条件好的运动员经不起各种困难的考验而半途夭折。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稳定季节性规律

[作者简介]王蕾(1981-),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赵文永(1980-),男,山东枣庄人,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机要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专题研究。(江苏徐州221116)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80-02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呈现出参差不齐、思想状况复杂多元的现象,大学生中的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加。各高校也普遍每年通过“两课”课堂、安全知识讲座、宣传板报、横幅、应急演练等形式来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规章制度,确保学生安全稳定。但在工作的规律性总结上,工作研究和探讨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规律研究,认真分析总结一些经验性、规律性的内在存在,并依托开展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季节性规律有其内在必然性

1.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对象——学生,心理活动变化上有季节性规律。心理学上把人和动物的一些行为会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称之为“生物节律”。比如鸟类的季节性迁徙和动物的冬眠。反映在人类身上,除了白天睡觉、晚上睡眠等日常作息规律外,主要特指人的心理活动。高校大学生作为人类中心理活动比较活跃、复杂的群体,也不例外,其心理活动也有其内在的季节性规律。

首先,在共性上,遵循一般规律。就以春天这个季节来说,人的心情会表现出格外舒畅,而大学生大多会在此季节选择用外出旅游、放松玩耍等方式来表达心情的放松和愉悦。而另一方面气候多变、忽冷忽热、忽干忽湿,却又极易引发心理疾病的爆发,这个时期也是学校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不稳定事件的频发时期。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气象部门都已经开始医学天气预报,有针对性地预告随着季节的变化,人类心理情绪上产生的波动和变化。我国一些大城市(如广州)这方面工作已开始起步,但绝大多数地区还未开展这项工作。

其次,在个性上,有其特殊规律。主要表现在受高校教育教学规律的影响。比如,高校开学时期,往往是学生心理疾病多发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假期间学生受到就业竞争、人际关系、情感牵绊等各种压力,有的最终出现心理疾病,有的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另外,有的也是为成绩不理想苦恼,担心新学期补考不及格;有的更是为自己对所读专业不感兴趣头疼,觉得自己学习事倍功半。此外,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临近之时,也因考研、就业等问题产生压力,心理普遍比较焦虑。这些情况都是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心理活动上特殊规律的主要表现。

2.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主体——学校,工作时机选择上有季节性规律。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是基于给学生搭建和谐健康、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一目标,围绕学校整体工作这一中心,对学生工作开展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教育、指挥、监督和调节等活动。何时开展活动,对活动开展的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围绕学生安全稳定工作,这些时机有开学初、重要纪念日、第二课堂、学期末(寒暑假期)等。比如,对开展生命(自我保护)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安排,大多数高校选择在开学期初,也有的选择在五一假期、十一长假、寒暑假前;又如,大多数高校安排开展生活急救、中毒急救、自然灾难急救、防范艾滋病知识、防暴力、防毒、赌、烟酒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时机为重要纪念日。这些时机的选择都包含了特定的季节规律。

3.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季节性规律的确立是客观条件与主观认识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季节性规律不是主观向往的结果。没有必要的内外客观条件,就不会有季节性规律。高等教育的自我特点,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都是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季节性规律的内外条件。另一方面,季节性规律同样需要强烈的发展意愿和敏锐的战略洞察力,有利的内外形势并不能自动形成季节性规律。因此要着重研究和探讨这一必然规律,并且依据它来正确地规划高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使行动更具有高度的、必然的、现实的、规律的“目的意识性”,具有重大意义。

二、开展季节性规律研究对提高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有重要意义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不断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是否有效把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中的季节性规律,对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成效有着一定的决定作用。

1.工作目标上,防患于未然。我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中,如何“预”,“预”什么,何时“预”?这些问题都会因为工作中掌握了季节性这一规律而得到解决。春季往往是学生敏感、多疑、焦虑等心理疾病的频发时期,学校就要及时提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6月是因各种因素拿不到学历、学位证书,以及未就业和延长学习年限学生群体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时期,学校就要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密切关注这部分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认真开展谈话,及时教育引导,切实防范学生不稳定事件发生。

2.工作安排上,有的放矢。“五一”“十一”、寒暑假是学生外出旅游的时期,我们就会采用加强外出旅游知识技能培训,强化学生外出请销假制度落实,签订学生校外安全自我承诺等措施,来防范学生在外出时被骗、被打,以及交通安全等事故的发生;春节是校园流行性疾病爆发的时期,我们就要通过加强学生教室、食堂、宿舍等公共生活区卫生清扫,开展春季流行性疾病知识防范培训,增加校医院药物储备等方式来予以防范和治疗。季节性规律使我们在工作方法的选择上做到了有的放矢。

3.工作内容上,重点突出。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重点。学生工作千头万绪,事关安全稳定的内容也是千变万化。而这个季节性规律,则为如何在特定时期安排特定工作提供了便利。依据季节性规律,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一个时期突出一个或几个重点,这就是我们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战略思想,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三、基于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季节性规律应强化的几点工作

1.加强研究,在季节性规律上下工夫。积极开展研究,是妥善应对形势变化,确保工作成效的不二法则。各高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稳定的理论研究工作,注重规律性的分析和总结,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成效。

第一,要科学制定大学生安全稳定时机选择调研表,深入调研,宽范围、多渠道了解开展安全稳定教育的最佳时机。新时期,涉及大学生安全稳定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人身安全、财务安全、心理安全、学业安全、运动安全、社交安全、信息安全、性安全、消费安全以及就业安全等。每一项内容,在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下,都有着一定的季节性规律。通过调研,学校可以掌握到学生的心理暗示,并依据这些暗示规律,科学确定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

第二,要认真总结分析和探索实践,透过表象深入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真归纳和总结特定时期学校的工作要点,分析不同类型大学生安全稳定事件在某一时期的出现频率。依据结果,确定某一时期的特定安全稳定工作要点,形成规律,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现实要求。必要时,建立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月度工作表,使每月重点工作一目了然。

第三,要加强对大学生安全稳定和社会形势的研判,对影响大学生安全稳定的因素进行前瞻性分析和研究,深入把握当前学生安全稳定教育和管理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使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前,诱发大学生安全稳定问题的原因纷繁复杂,涉及自然、社会、学校管理与服务,以及家庭和个人等多个方面,高校必须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角来予以认识、看待和研判。

2.强化意识,在加强安全稳定教育上寻成效。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加大了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投入力度,但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构建何种运行机制,安全教育是否应该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安全教育课是否应纳入学分制的范畴等问题,从上到下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即使搞点安全教育,也只是零敲碎打极不正规,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一直没有主渠道,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强大学生安全稳定教育,首先,从整体上应当建立统筹兼顾的领导体制,具体实施和全面负责安全教育工作,规划和制定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要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列入高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并加强师资、研究队伍建设,确保安全教育课时充足、理论更新及时、教学内容丰富,形成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的良好局面。其次,从方法上,要妥善采取不同教育方式。大学生安全稳定教育不仅要依靠传统讲座、报告来进行,更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动漫、QQ、网站等来开展,有些甚至要依靠专业课教学实践来进行;不仅要进行集中地灌输式的教育,更要强调教育的渗透性、潜移默化性并与生动的现实案例、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全过程的“安全”防火墙。最后,从时机上,要尊重客观规律,依据季节性规律有重点安排教育内容。一方面,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要做到使广大学生警钟长鸣;另一方面,要依据规律,把握时机,有侧重点来选择安全教育的内容,在一定时期选择符合本时期特点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3.加大投入,在长效机制上求突破。第一,要拓宽思路,从安全稳定工作的长期发展考虑,结合安全稳定形势和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安全稳定教育的内容,妥善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和方法,把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季节性规律,以推动安全稳定工作的不断发展。学校要列出工作专项经费,确保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研究课题广泛、深入、持续开展,确保广大学生工作者参与研究的热情不衰。第二,要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队伍梯队建设。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思想素质与政治敏锐性,提高他们对安全稳定教育的重视度与责任心。加强业务培训,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并鼓励他们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研究。

确保大学生的安全与稳定,不仅关系到高校的自身建设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立足于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我们必须坚持着眼长远和把握全局的思想方法,超越眼前看到长远,超越一切看到全局,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被孤立和偶发的现象所误导。各高校要立足于工作实际,深入研究把握工作中的季节性规律,既不能把某个短暂、局部的有利时期等同于季节性规律,也不能因把握难度大,研究不够深入就否定季节性规律的存在。

[参考文献]

[1]韦庆辛.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2).

[2]李楠,黎霞,程根银.正视大学生安全教育[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0).

第12篇

【关键词】歌唱心理;影响;因素 ;调适方法

心理学家指出:人类的日常行为活动始终是在人的思维心理机制调控作用制约下予以实现的。这一点对于歌唱艺术行为同样至关重要。歌唱作为一种艺术,正是在心理活动支配下,进行艺术创造的一种形式。

因此,学生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调节和控制能力,直接影响其学习的效果以及教师教学成果的优劣。因此,教师在着重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的同时,也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心理自控的能力。

一、心理对歌唱的影响

歌唱家沈湘先生提出的“歌唱要素主被动论”,认为歌唱要素中存在着心理要素和生理要素,心理要素始终支配着呼吸、发声、共鸣、吐字等生理要素的活动,处于主动的主导的地位。而所有诸如歌唱的欲望、情绪、想像、紧张、胆怯、平静等临场歌唱情绪体验, 也都是演唱者歌唱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嗓音条件很好,专业技巧也不差,平时训练时演唱比较完整,但一到考试、演出或者比赛就会出现各种精神紧张和情绪失控现象.相反有些平时表现不突出的学生,一上台却表现平稳自如,甚至超常发挥,另人另眼相看.

因此, 歌唱者的演唱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和控制能力对其歌唱水平的发挥, 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歌唱心理对歌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影响歌唱心理的因素

1.气质与心理

个人受先天因素、生活条件、所受教育影响的不同,所以每个歌者的歌唱心理和气质都会不一样。根据心理学,人的气质可分为胆汁质型、多血质型、黏液型、抑郁质型四种。气质类型不分好坏,但是声乐活动中无处不在,一般说来胆汁质型、多血质型的人,性格外向,情绪兴奋、热情活泼、富于表现力,但缺点是情绪容易失控,有时也表现出失去自信和失落的情绪,教师对于这类学生的培养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适当选择柔和安静,优美深情的歌曲来演唱。如:《摇篮曲》、《大海啊!故乡》、《 我亲爱的》等。培养他们深思熟虑细腻酝酿感情的能力。而黏液质型和抑郁质型的人,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比较孤僻害羞,情绪消极,这类学生应该分散他们的自卑心理,多肯定、少否定、多多鼓励他们,激发他们内心的表现力。所以,面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施以不同的教育策略。除此之外,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气质的优缺点,教会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主动克服自己气质方面的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我教育。

2.思想负担太重

歌唱本身就是个协调的过程。紧张的歌唱心理会使嗓音通道紧张、僵硬、从而阻碍正常的肌肉行动或与之背道而驰。当歌唱心理和技能不一致时,演唱必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一些学生自尊心强,常把目光更多的放在了个人得失上。担心自己唱不好被别人笑话,一到考试比赛就情绪反常,这都是精神压力过大导致心理紧张过度的表现。其次,声乐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方式的特殊性。在一对多的集体课中存在人数太多相互对比,针对学生的诸多歌唱心理,教师应该正视个体性,在教学中切不可操之过急太过严厉容易造成学生的紧张情绪。注重师生间的思想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用耐心,爱心营造融洽的教学气氛。

3.缺乏临场实践

由于现在的声乐教学大都局限在琴房上课,空间狭小,面对的群体很单一,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很多学生在面临上台演出、比赛时,面对演唱环境的变化,或者音响效果的差异,就会难以适应,产生紧张的情绪。

所以,多为学生创造一些上舞台表演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多参加舞台实践活动,课间组织学生进行教师间的集体观摩课,互相监督学习,或是参加社会性的演出,多熟悉不同的观众和演出场所。其次,珍惜每一次比赛的机会,通过舞台这个平台,扬长避短,总结临场经验,不断进步。

三、调适学生歌唱心理的方法

1.明确动机,坚定意志

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因素。当一个人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的目标和意义,并让它成为自己学习的动力时,这种学习就成为一种有利的动机。对于学生来说明确动机,就是促进学习的有效因素.大部分学生学习声乐时,是由于自我最初对声乐的狭隘性认识而选择学习声乐,仅仅凭一时兴趣和爱好来学习的。随着练声曲和作品的难度增大,练习的过程枯燥无味,很多人就失去了方向,开始退缩了,此时,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状态,让学生在由易到难的过程中逐渐树立自信心和良好的心态。正确引导学生坚定意志、明确目标、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

2.建立信心、做好充分准备

自信是一个歌者演唱成功的必备条件,没有自信,或者信心不足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导致演唱失败。因此,在演唱前,学生应该树立“我一定能唱好!我没有问题”的信心,除了建立信心以外,做好充分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健康的体魄是歌唱的源泉,歌唱的过程依赖于身体的很多器官的协作。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部位发生疾病,都会影响发声的状态,阻碍歌唱的顺利进行。所以说,嗓音的好坏与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有着直接的关联。作为学习声乐的同学,平时要多加强锻炼,尤其注意对嗓音的保健和爱护。其次,熟悉所要唱的歌曲,要有足够的练习时间,不要演唱超出自己最佳音域的歌曲;另外,多做公开练习.舞台实践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也是消除歌唱着心理问题最好的方法。所以,平时遵循科学的、循序渐进地练习。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充分的准备。就为自己成功战胜心理,迈向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文化积累、倾注情感

我们观看伟大艺术家的表演时,常常被他们高超的歌唱技艺所折服,深深地被他们的表演所吸引。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有些演员在舞台上好像缺少点什么,很难有吸引观众的能力。这其中有诸多原因,但最重要的一点,往往跟演员的总体素质有很大关系。艺术家身上吸引我们的,除了他精湛的歌唱水平外,更多的是他全身折射出来的长期生活积累所形成的气质和风度,还有文化艺术修养等诸多方面积累而折射到歌唱中。

情感是歌唱的灵魂,缺乏情感的声乐是毫无感染力的。要充分而有效的运用情感功能,唤起学生积极健康的情绪,引起学生内心共鸣,唤起他们的歌唱欲望。让学生学会倾听自己的声音,为自己的歌声感动,从而达到声音与情感和谐,并通过歌声与听众达到共鸣的效果。

总之,声乐中的心理调控能力是个学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体会和领悟,而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应该把技巧训练和心理调控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对歌唱进行自我调控,排除紧张的心理阻碍,以自信和轻松的心理状态去歌唱,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林吟、潘灵晓.研究歌唱心理 优化声乐演唱[J].艺术教育,2009(5)

[3]曾维.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J].教育与职业,2010(3)

[4]施隽永.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调适之管见[J].文献资料,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