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3 07:59: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社会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同一时期,中国的社会学家也关注城市社会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如沪江大学对广东凤凰村和沈家行的调查,李景汉对北京人力车夫生活费的调查。调查成果有影响力的如李景汉的《北平郊外至乡村调查》、陶孟和的《北京生活费之分析》、杨西孟的《北平生活费指数》和《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林颂和的《塘沽工人调查》、施裕寿等人的《山东中兴煤矿工人调查》等。上述调查大多是针对某一个城市进行的,但也有学者对多个城市进行调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严景耀指导学生采用人类学实地调查方法对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城市进行犯罪调查并写成《中国监狱问题》等专著。总的看来,这一时期的社会调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目的上侧重于社会改良的现实性目标,而忽视了以社会结构为考量的学术型目标;在方法上过于注重经验型的社会事实,而忽视了理论的指导作用和理论建构;在内容上往往集中于某一群体或某一方面的调查,而忽视了城市综合性社会问题的研究。
在“观点”和“方法”的提出及学科建设方面,一些社会学家在城市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建构方面进行了尝试,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当属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和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这是两部系统性较强的城市社会学著作①,对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吴景超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学士、芝加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25年至1928年期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社会学,随派克等学者从事都市社会学原理的研究,必定深得“芝加哥学派”的真传。其192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唐人街:共生与同化》,从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历史讲起,研究了唐人街的社会结构、文化冲突及家庭生活等,同时对唐人街的生活组织、帮会、通婚、同化、边际人等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分析。吴景超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研究都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博士论文正是他作为“中国现代都市社会学研究开创者”的奠基之作。1928至1931年,吴景超任南京金陵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其间出版《都市社会学》。
该书是中国最早的都市社会学研究著作。全书共计四章84页,篇幅虽小,但内容充实。首先,深刻地探讨了两个关系,一是都市与附庸的关系,都市离不开它的附庸,都市及其附庸构成了都市区域,都市区域是研究都市经济的基本单位。都市繁荣的标志是看它的附庸的富饶程度及工业化水平。都市与附庸的关系不是看两者的远近,而是看两者之间的交通,交通是沟通都市与附庸的“唯一妙法”。吴景超还对居民在都市中的“自觉观念”进行了论述,他指出,“都市居民应该有一种自觉的都市观念,时时刻刻去研究如何发展他们的都市,如何保有他们的附庸,如何发展他们的商业势力到别的都市的附庸中去”。二是都市间是互助与竞争的关系,从互助关系看,都市之间应常通有无、货物流通,这样才能达成“共赢”。从竞争关系看,都市间存在贸易竞争,这种竞争是国际性的也是局部性的。
其次,富有洞见地分析都市人口增长、人口质量及城市化问题。吴景超认为,都市人口增长的方法有三种:人口的自然增长、移民(人口流入城市)、扩充市区(把附近市镇和乡村划归都市)。可以说,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研究渗透着深刻的城市化理念,他认为,中国有大约75%的农业人口,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率极其低下,最经济的办法就是发展工业,“发展中国实业,创造中国的都市,使附庸中可怜的农民,以及一切游手好闲的人,到都市中去寻生活,乃是救济中国人口过剩问题的一个好办法”[8]。中国人口集中到都市,是大势所趋。第三,提出了都市问题的研究方法。要找出都市病态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出恰当的对策。寻找都市病态原因的方法是实地调查研究,有“靠得住的事实”作根据,然后才可以谈都市改良,谈都市控制。都市中各区域的环境不同,人们的行为也不尽相同,产生的社会问题也不同,因此,研究都市问题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暗射地图”,把社会问题的分布情况标注在地图上,然后再根据地图开展实地调查。①研究都市问题的另一个工具是都市区域发展史研究。
此外,芝加哥学派在都市研究中综合统计法、个案法、自传法,以此弥补各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最后,强调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他认为,都市社会约束人类的力量还比不上乡村社会,这是社会学要关注的问题,因为社会学的中心问题便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交往紧密,每个人的行为都受乡村“舆论”的监督,宗族、家族、家庭等因素都是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而都市社会是一个陌生社会,人们互不相识,“舆论”的约束力较小,个人行为的自由度较大,没有完备的约束手段。除了“舆论的制裁”之外,人们的行为还需“良心的制裁”。都市社会较之乡村社会,以道德律令为根源的“良心的制裁”要明显薄弱许多。因而既要重视道德、宗教、舆论、良心等非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也要重视法律等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
应该说,吴景超在《都市社会学》中提出的观点、思想和方法是对现代文明都市发展的深刻思考,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价值,在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中,其意义更加凸显。与吴景超作为知名社会学家的身份不同的是,邱致中虽然获得过社会学博士学位,但更多是以市政规划专家的身份示人。1933年从暨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也在上海江南学院讲授“都市社会学”课程,因资料匮乏,故自制讲义,先作《实用都市社会学》,后著《都市社会学原理》。1934年,两本著作相继出版。《实用都市社会学》共15讲,详细论述了都市的形成、意义、公共建筑、工业区域、商业区域、住宅区域、市政交通、卫生、金融机构、文化、人口、政治组织、行政、政党、职业团体、流荡与寄生阶层等。该书仅仅是对都市构成要件的分类概述,在应用社会学视角方面却有所欠缺。《都市社会学原理》恰好对此进行了弥补。
《都市社会学原理》共10章,首先对城市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学科定位、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都市社会学是阐明都市社会的组织,并科学地论究它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灭,而理论地探寻其构成及进化的内在的必然关系的科学。都市社会学研究对象,不仅仅是都市的物理形态,更主要的是基于物理形态条件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广义的都市社会学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都市社会历史学、都市社会构造学、都市社会政策学。而狭义的都市社会学仅指都市社会构造学,范围包括都市社会经济构造、社会构造、政治构造、文化构造。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的方法和伦理的方法,哲学的方法主要是不带成见地观察事物、收集资料、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伦理的方法则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准确而非谬误的解释并作出推论。
其次论述了都市社会的起源、分类、进化、环境、构造、人口、政策、发展趋势等内容。其中论述最为深刻的当属都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关系。邱致中先生认为,都市社会存在于社会整体之中,都市社会是从农村社会发展而来的,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和农村社会相互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都市社会与农村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在物物交换的时代,都市社会附属于农村社会,都市内部还带着农村的性质;在以货币为媒介的社会中,两者的关系从交换形式上,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从交换的性质上看,又是相互对立的。从人口变化来看,都市人口因都市经济的发展而增多,农业的落后使农村人口减少,集中于都市。都市社会吸收农村人口,不仅从数量上吸收,还从质量上吸收,一切农村里的优秀分子都被城市的文化所吸引,离开落后的农村,集中到进步的都市去。再从政治文化看,资本主义一切政治与文化,都支配着整个农村社会。现代农村与都市之间交互影响,或者说是一个矛盾的循环,农村社会的经济没落与文化落后造成都市社会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兴盛,这是矛盾的一面;农村社会的经济没落与文化落后造成都市社会的经济恐慌和文化畸形,这是矛盾的另一面。
而对于都市社会问题,主要有人口问题、劳动问题、妇女问题、儿童问题、妓问题、犯罪问题、卫生问题等。这些社会问题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产生的,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因而解决都市社会问题就要找出并改革蕴藏在社会内部的制度性矛盾。最后,作者还从四个方面讨论了都市社会学史等,即美国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的产生背景、研究旨趣及主要的研究内容;都市社会学的雏形及其发展;都市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都市社会学发展现状。
总的来讲,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呈现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新观点和较为科学的新方法,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则在学科发展史、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发展趋势等方面有所建树。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晚于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以下简称“吴文”)5年出版,期间并未出现中国学者撰写的城市社会学著作。因而邱致中编写《都市社会学原理》的时候,参考资料极为匮乏,必然会对吴过深入的研读和思考。于是,在《都市社会学原理》的最后一章里,邱致中结合孙本文对吴文的评价,进一步阐述了其贡献和不足。在贡献方面,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注重社会学的观点,二是注意研究方法。在不足方面,吴氏仅仅介绍了都市研究的大体内容(都市的经济、人口、区域和控制),以及中国的都市研究,并没有在学科意义上探讨都市社会学之所以成为学的根据。
作者:符娟林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进入到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体系、城市规模逐渐趋于成熟,而城市就业、住房、交通、环境等城市内部问题凸显,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从宏观的城市体系及中观的城市个体走向了微观的城市内部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深化,如何改变中国城市在国际分工中的依附地位,提升在世界城市体系的地位是我国当前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城市地理学研究内容体系与教学侧重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等课程内容有诸多交错,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需要把握重点、合理取舍。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图1所示,通过与其他课程有效整合后,将“城市概念、城市地域、区域自然及经济地理条件、地理位置、城市化、城市规模分布、职能分类、空间分布体系”作为“城市地理学”教学的重点。而“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及“城市内部空间、城市问题”分别于“区域规划”、“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三门课程予以详细讲解。
城市地理学教学方法与实践探讨
1.详细解读教材内容,加深理解。城市地理学涉及到的某些研究指标多、数据量大、方法复杂,但在教材上表述不够详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数据源、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仔细讲解。如教材155~160页的全国城市职能分类,采用了周一星发表于1997的研究成果,数据源是1990年全国465个城市13个行业劳动者人数资料,对数据进行保留、删除、新增、合并处理,最终归纳为9个行业,其中旅游业为新增行业。采用方法一是在聚类分析基础上,形成大类、亚类、职能组成三级分类体系;二是对于每个城市的专业化部门和专业化强度采用纳尔逊平均值加标准差的方法予以计算。最终城市职能用职能规模、综合职能类型及强度、工业职能类型及强度加以表述。在研究中采用了“旅游业职能指数”这一新增指标,指标从何而来,如何计算在书中并未详细解释,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讲解清楚,即假设城市旅游业的绝对规模与城市旅游资源的平方成正比,通过给城市旅游资源打分,获得每个城市的资源得分。国家级、省级、市级风景名胜区分别为16、4、1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16分和4分,通过公式T=R2/P(T为某城市旅游职能指数,R为某城市旅游资源得分,P为某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进行计算。另外,聚类分析的原理及方法,纳尔逊平均值加标准差的原理和方法、“职能分类系统表”中每个职能类型包括哪些城市都要给学生逐一讲解。2.大量引入实例,提升兴趣。在教学中引入了大量实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解交通地理位置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时,引用了“杭州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1],其中论述了随着长江三角洲产业的转型与重构,浙江省温州、宁波的崛起,杭州湾大桥的建设,杭州的区域中心地位、经济腹地、交通地位等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通过构筑区域交通网络,建立和拓展杭沪、杭甬、杭宁、杭徽、杭金、杭州湾跨海大通道,加强杭州与上海、南京、安徽、江苏、福建及省内各城市的直接联系,扩展杭州的经济影响腹地,疏通后方疏运系统,使杭州成为沪杭甬、沪宁杭、杭甬金、杭宁徽等多个区域大三角交通网络相交的复合中枢节点,承担集聚、中转、疏解、配送的功能。在讲解城市空间分布体系的城市“中心性指标”度量时,引用了普雷斯顿(RE.Preston)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公式C=N-L(C为城市的中心性,即为城市以外区域服务的相对重要性;N是城市的结节性,即城市为本地和外地服务的总的绝对重要性;L为城市自身作为地方消费和服务的一个单元的重要性)。其实际操作模式:C=R+S-aMF(R为城市零售总额;S是经选择的几种服务业的经营总额;a为中等家庭收入中用于零售和几种服务支出的百分比;M为某城市的中等家庭收入;F为某城市的总家庭数)。同时注重与学生熟悉空间环境的联系,如引用王青等[2]“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其中提出了成都市城镇体系的五边形结构理论,论证了成都向东、南发展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引起学生的认同。3.广泛阅读期刊论文,拓展知识面。期刊论文代表业内最新的研究动向、研究技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城市地理学的教学中,一是要求学生必须查看一定类型的期刊,如地理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地球信息科学、经济地理等,使学生在系统学习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的同时获取前沿信息,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二是由教师提供一百篇以上的期刊论文及学术著作供学生参阅。所提供的资料一部分是教材上引用的期刊和著作的原文,如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顾朝林“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管驰明等“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另一部分是教材未提及的相关期刊和著作,如宋小冬等“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方法与应用”,杨国安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吴兰波等“中国城市建设区面积二十年的时空演变”,还有一部分是课程某一理论知识点的扩展研究及应用,如讲解“城市中心性”理论时,提供了周一星等“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一文,讲解“核心-边缘”理论时,提供史春云等“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一边缘空间格局演变”供学生参阅。通过广泛阅读,拓展了城市地理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4.实时作业,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城市地理学教材内容布置适当的平时作业,这些作业必须进行一定的前期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运用一定研究方法,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如以下两个作业,一是“根据教材127~130页周一星先生都市连绵区演化模型,分析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阶段。”这个作业要求学生首先要查资料弄清成渝经济区所包含的城市,收集每个县市的人口和经济资料,然后根据教材24页的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方法,界定哪些县市已经形成都市区,哪些还未形成都市区,再根据教材26页都市连绵区的界定方法看有哪些指标满足,而哪些指标不满足,最后绘制类似教材129页的图形,划定成渝经济区所处的发展阶段。二是“分析家乡所在的省(市、自治区)城镇规模体系分布的特征。”该题目要求学生首先收集家乡所在省(市、自治区)各城镇的城镇人口资料,然后根据资料,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型,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研究结论。这些作业涉及的数据量较大,学生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和挑战,更可以得到提高。
结语
鉴于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规划重心,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规划专业来说意义重大。城市地理学的教学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并付诸实践,才能激发学生的有创新性和实践能力,完成大学教育的任务。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教学管理;进行讲述。其中包括:师资队伍扩大、任课教师的学历结构、业务水平大幅度提高、增加研究方法论部分的教学内容,鉴于方法论对于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本课程增加了社会认识论、社会理论与研究等内容、加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这一点在后续再述、增加了应用性强的内容、重学生的选题论证能力、问卷设计能力、访谈能力、统计分析能力、调查报告撰写能力的提高,并将其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考核和教学效果评估的主要指标、在教学管理方面,我系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教研室专门设立了本课程教学文件管理专用文件柜,并指派专人管理等,具体材料详见:
1.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方面,为了提高本课程的师资队伍,经系学术和教学委员会讨论,在学校的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系引进了两位本课程的专任教师,一位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主讲社会研究方法论;另一位是**,主讲调查统计分析部分。另外,我系还专门招收了一位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博士生,目前该博士生正兼职讲授我系新闻系相同课程。总体来说,本课程的师资建设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师资队伍扩大,从立项时的一位专任教师增加为目前的三位专任教师;二是任课教师的学历结构、业务水平大幅度提高,三位专任教师中有两位具有博士学位。
2.教学内容。为了使课程的应用性更强、更适应于当代大学生特别是我校学生的实际,在大量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经课程建设组的多次讨论、经过教研室和系教学委员会的同意,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教研室根据20**年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社会学专业十门主干课程教学要求》和我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和修订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本课程严格按大纲要求执行,内容科学严密、信息量合适。课程建设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研究方法论部分的教学内容,鉴于方法论对于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本课程增加了社会认识论、社会理论与研究等内容;二是增加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这一点在后续再述;三是增加了应用性强的内容,如目前正在中国兴起的电话调查、市场调查、民意测验等内容;四是多次调整了课程体系,课程从原来的20章,合并调整为目前的四编十二章,课程体系更合理、结构更清晰。
3.教学方法。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实践,都非常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结合社会学学科的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选题论证能力、问卷设计能力、访谈能力、统计分析能力、调查报告撰写能力的提高,并将其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考核和教学效果评估的主要指标。在课程建设与改革后,课程探索出了一条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可操作性、可行性高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方面,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的限制,本课程的课堂调查让学生全程参与,学生从选择调查研究题目到研究假设的操作化、问卷设计、调查访谈、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都必须提交相应的作业,如20**级学生的《大学生闲遐生活调查》、20**级的《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调查》、20**级的《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消费调查》、20**级的《大学学生干部角色意识调查》等调查项目。与此同时,本课堂还组织学生参与大量的破例实调查活动,如《**市公民道德现状调查》、《高校女知识分子调查》、《妇女生理与心理健康调查》、《**地板市场状况调查》、《**社区福利建设模式研究》、《进城农民工状况调查》、《中国城市社区福利调查》、《**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调查》、《**小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查》、《**师范大学党员基本情况调查》。
我系建有**区常二社区、**市戒毒所、**区社会福利院、洪山区珞南街办事处、**省少年犯管教所等5个固定的挂牌社会调查实践基地;拥有相对固定的**省劳动厅、**省监狱管理局、**省少年犯管教所等相对固定的社会调查实践基地6个;同时,我系还与**大学社会学系、**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按“集体建设、分头管理、共同使用”的原则,已共建社会调查实践基地15个,这些社会调查实践基地的建设完成能够充分满足《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实践需求。我系自办的学生刊物,至今已正式出刊6期(试刊1期,正刊5期),每期我们都将它寄往全国所有的社会学系,是我系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发表调查报告和实证调查论文的重要园地。
另外,由于本课程基础较好,20**年底,校教学委员正式批准本课程进行基于网络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立项建设,目前已完成课件的脚本制作,也已通过第一阶段专家的验收。目前正处于试用阶段,新开发的课件将使教学效果更好、互动性更强。
4.教材建设。20**年4月,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教研室编印了一本简易教材《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它在结构和内容上已经非常完整,并在现有众多教材(偏重介绍西方主流方法)的基础上有较大创新,突出了社会调查中国化和本土化这一特色。但由于该学期教学的需要,我们只对普通教材忽略的地方(特色部分)进行了完整的论述,其它地方则相对简略。20**年9月至20**年12月,我们已将该简易教材扩充成一本完整的自编教材,目前正在试用,且已列入我校出版社系列教材出版计划(光明日报已刊出消息),准备经过今年暑期的最后修订就正式交付出版。
20**年9月,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教研室组织编印了一本教学参考资料《社会调查选题参考》。它收集的选题均以本科生个人或多人合作能顺利完成、关注热点问题为原则,共分: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青年社会学、文化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六个主题。该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印,使我系学生社会调查选题的创新性、可行性、操作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0**年暑期,经过建设小组全体成员的努力,我们正式建成了本课程的《试题库》。20**年1月,我系建立了一个拥有大中小型学术调查、国际合作调查、市场调查、电话调查以及学生自己组织的调查所使用过的全真《问卷库》。这两个子库是我系《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20**年4月,我系将多年收集的调查数据分类整理,建立了一个《SPSS教学数据库》。
另外,**参编了**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李教授主编的《社会调查与课题研究》一书中《SPSS操作方法》一部分(约4万字),本书即将由**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副教授参编了由郑教授主编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一书,即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5.教学管理。在教学管理方面,我系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教研室专门设立了本课程教学文件管理专用文件柜,并指派专人管理。在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多个环节都指派专门的指导教师指导,并接受教研室和课程建设小组的督导。
关键词:三年大变样;城中村;改造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改造城中村则是城市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任务。河北省会石家庄是一个依村而建的年轻城市,随着全省、全市的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更多的农村被城市扩张包裹,成为城中村,同时变为城市现代化的严重制约。为进一步提高全省城镇化水平,推动现代化进程,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部署并在省会率先启动了“三年大变样”工作,掀开了省会城市化的新篇章。本文以石家庄裕华区为例,分析城中村改造的成效与经验。
一、裕华区概况和城中村改造动因
裕华区成立于2001年,位于省会东南方向,总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42万,共辖7个街道、1个镇、23个村(其中17个已村改居)、56个社区居委会。未成区面积高达3/4,全区23个村中,“城中村”和“城边村”占到17个,都已经进行了“村改居”,但是农村的形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被包裹在城市当中的11个典型“城中村”,已经成为了城市现代化的突出制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由于城中村的存在,城市总体规划不能有效落实,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商业设施得不到合理摆放,一些管线的铺设需要绕村而行,也产生了许多断头路。
(二)破坏城市环境的整体协调。“城中村”里私搭乱建现象非常严重,楼上楼、“贴面楼”、“拉手楼”、“一线天”等特殊“景观”比较普遍,建筑密度高,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同时绿化率低。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健全,环境脏乱差,与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相去甚远。
(三)社会问题突出。一些城中村群众沿袭多年来的旧习,文明程度低,责任意识差,群众思想混乱,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产生了大量社会问题。“城中村”也是外来人口聚集地,如尖岭村,本村只有6,000人,但外来人口近2万人。而且形形、良莠不齐,存在严重的治安隐患和计生、疾控等各方面管理难题。
(四)制约城市生产力。“城中村”的土地使用普遍存在无序粗放、利用率和产出率低的问题,集体经济规模效益不高。虽然都位于“金角银边”优势地带,但是大多还基本处于“捧着金碗要饭吃”的尴尬境地。
(五)加剧城乡二元矛盾冲突。“城中村”虽然经过“村改居”,村民已经变成市民,但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等社会福利方面,仍然遭遇制度的壁垒,无法享受到与市民同等的待遇。城中村已经成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对立最突出、最尖锐的区域。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城中村”成为了城市的“孤岛”和“角落”,加快“城中村”的城市化步伐,已经成为历史必然和现实的需要。
二、裕华区城中村改造的主要做法
“三年大变样”启动以来,裕华区深刻理解省市决策意图,首先确定了“以城中村改造为重点,实施成区连片开发”的思路,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城中村拆迁改造战役。2008年、2009年两年时间,共有13个村列入市改造计划,7个村彻底拆平。回迁楼建设顺利推进,省市领导多次调查研究,给予高度评价,省内外近百个考察团前来学习考察。裕华区的城中村改造,主要抓了以下六个环节:
(一)坚持因地制宜,确定恰当的开发模式。集体经济势力强或规模不大的村采取自主开发模式,如槐底、方北、大马、小马。村集体经济实力弱和规模较大的村采取合作开发模式,如尖岭、东岗头、塔冢、赵卜口等。并且在实践中逐步确定了以合作开发为主的模式,引进战略开发商,进行合作开发,为现实利益和长远发展提供双重保证。与大连万达集团合作谋划了尖岭万达城市广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0亿元、180万平方米、商业面积40万平方米,是集多样三产业态于一身的城市综合体。建成后,可提供10,000个就业岗位,年利税超亿元。与上海仲盛集团合作谋划了南焦南茵河城市园林项目,总占地2,000多亩,水系环绕,建成后将成为现代宜居宜看新城区的范本。
(二)坚持理念先行,提高规划设计水平。针对城中村干部群众眼光狭窄、观念落后、土打土闹的现实问题,分期分批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到大城市参观,到理念先进、布局科学、样式新颖、环境和谐的现代化小区里考察,引导城中村干部群众不断拓宽视野,更新理念,不断完善规划设计。大马村在经过几次考察后,对改造项目双子星金色假日酒店的设计,进行了完善;小马村回迁楼也由起初的多层连体楼全部改为27层的高层住宅,腾出了更多的土地规划商业设施。
(三)坚持民利至上,让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改造成果。始终把保障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考虑群众利益。在回迁安置标准上,一般每户分配300~330平方米住房;在发展商业上,每个村民可以分得25~30平方米的商业门脸或产权,作为失地、失业后永久的生活保证;在过渡安置费上,每户每月2,800元,对于提前按规定时间搬迁的还给予一定奖励。拆迁户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也优先安置,最大限度地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坚持统筹兼顾,均衡各方面利益关系。既照顾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也兼顾闺女户、职工户、大宅户等少数特殊群体的合法利益,均制定了合理的安置补偿办法。
(五)坚持股份制改革与城中村改造同步推进。在大力开展城中村改造的同时,裕华区也积极稳妥地不断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通过对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对村民身份界定,合理配置股权,把村集体资产量化到人。做到了村集体资产明晰化,资产运行透明化,资产共享合理化。同时,也明确了闺女户、职工户这些特殊群体到底能够享受到多少利益,为城中村改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坚持政府主导,凝聚强大拆迁合力。变项目单位拆迁为政府主导拆迁,利用政府拥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组织手段和群众工作等手段多样化的综合优势,统筹开展拆迁工作,收到了“拆迁成本最低、拆迁手段最多、拆迁速度最快、拆迁效益最大、拆迁效果最佳”的“五最”效果。尖岭村仅用8个月的时间,完成全村1,462宅,学校、供销社等公用设施11处,共计80万平方米拆迁任务,腾地666亩,6,000多名动迁群众全部妥善安置,没有发生一起大的不稳定事件,没有发生一例重大事故。大马村148户仅用了34天就拆迁完毕,槐底村469多户不到一个月内拆完,二十里铺654户也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完成拆迁任务。
三、城中村改造效果
(一)极大地改善群众生活。改造后提供了面积大、质量高、环境优的居民回迁房,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开发商为村集体提供相当数量商业面积,其经营收益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生活保障。纳入城市管理系统,使广大居民享受到市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
(二)提升城市形象。通过改造,城中村脱胎换骨,一大批新建高档小区及商业设施,出现在城市主要道路,高楼林立、节次鳞比,更不乏一些亮点建筑。夜间流光溢彩,增添了现代化气息。其中,万达城市广场、剑桥春雨等项目,还将成为地标性建筑。
(三)打造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城中村改造腾出的宝贵土地上,一些大型商业设施相继开工建设,便利的交通、完善的设施、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各种服务业态入驻经营,形成了新的产业集群和商圈,大大提高了城市生产力,也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与繁华。
(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城中村改造后,一些特殊区域社会管理难度大大降低。原尖岭村流动人口超过2万,是本村人口的3倍,人员构成复杂,治安问题突出,发案率占裕华区的1/3,改造后这一问题得到根治。在改造过程中,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一些积案、“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结合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将建立新的更加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避免许多隐患和社会矛盾发生。
四、推进城中村改造问题与建议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有的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有的则需要在政策、法律上作出相关规定予以支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划滞后。目前,石家庄在城中村区域还缺乏区域性的详规,各地块招商引资各自为战,缺乏与周边环境的规划衔接。既需要出台详规,为科学摆布项目提供框架,也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产业引导。
二是资金缺口大。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庞大工程,所需资金投入相当大,亟须研究措施,拓宽融资渠道,为加快回迁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回迁楼布局集中。现阶段,所有城中村项目都是将村民集中安置,与城市之间还存在相对的隔离,不利于农村城市化,需要积极引导各村在旧村改造中减少住宅性房产安置,增加货币安置和商业性股份安置,让村民更多地通过回购住宅实现回迁,从而引进大量城市人口与原村民混合居住,加快城中村城市化进程。
四是一些特殊问题有待深层次研究解决。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巨大的利益分配带来了尖锐的冲突,突出的表现在“闺女户”、“职工户”的具体问题上。如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从民主制度、法律、政策各个层面进行探讨。
五是“新市民”素质有待提高。村改居后,大部分“新市民”仍保持原来农村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婚丧嫁娶中的一些旧风俗,一时难以摒弃,需要通过市民学校等平台,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升“新市民”的文明素质,使他们真正融入到城市中。
(作者单位:河北行政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马航.城中村改造的城市社会学视野分析[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2006.
关键词:城市规划;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
1 前言
教育部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提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关键时刻,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本科院校由1998年的不足30所到目前的130余所,地方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要增强自己参与市场的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该充分结合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注重研究专业的科学定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培养体现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2 专业的科学定位
定位是一个专业把握自身发展目标与方向的根本;是对自身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分工和协作关系中所处地位的选择,是自身对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培养空间的选择和确定。科学定位首先应做到以下四个必须必须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及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必须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的历史积淀及优势;必须以差异发展的思维分析人才需求的空间,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机遇,错位发展;必须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特求生、特中生优”的办学方略,体现优势、持续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及人才使用范畴,人们习惯将人才分成研究型、研究应用型、应用型。地方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应用型,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的“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的特点,强调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职能,以地方、区域经济为主,发扬优势和特色,为中小城镇的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部门服务。
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定位是培养面向地方的中小城镇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部门的应用型人才。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3.1 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的关键,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要求专业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城市规划专业应有一定的专任教师获得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格或获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资格。
应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利用学校设计院(所)便利条件,让有关教师参与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更新知识,提高教师城市规划设计实践能力;选派教师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实践,提高教师城市规划管理实践能力。
进一步提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不断改善他们工作生活条件,如在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申报高一级职称时给予优先考虑,并把教师的实际工作阅历和效果作为聘任、加薪和职务晋升的重要条件来考虑,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定期实践制度。
3.2 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如下几种类型第一,课程内的实践操作训练,如美术、计算机、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等课程都安排有实践性教学内容。以课堂练习、上机、实验等形式进行。第二,独立的实习环节,如城市认识实习、美术实习、测量实习、城市规划管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第三,课程设计,如建筑设计、详细规划课程设计、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模型制作等。第四,毕业设计。
以上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由单科到综合,由假题假作到真题真作,由手绘图到计算机新技术应用,由城市规划设计到城市规划管理,形成一条从一年级到毕业的实践教学主线。再加上学生的社团活动,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则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完成了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城市规划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45%。
3.3 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上打破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探索“做中学”、“模拟式教学”、“大课堂教学”、“专业大讲坛”等方法。①模拟评审会是课程设计、城市规划设计评析课程的一种创新。学生将自己图纸挂在黑板上,设计者介绍自己的方案构思,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学生就必须有自己的见解,能表达出来,提高了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②“专业大讲坛”是“城市问题”课的一种创新,针对最前沿的城市规划问题,由3-5位校内外知名人士坐在主席台,与学生共同讨论、探讨问题。③“大课堂教学”是将学生带到规划设计现场,由规划局、规划院领导、专家与教师共同研究现场实际问题。④集体讲评。对于学生普遍成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上届学生、本届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分阶段有步骤进行集体讲评。⑤展出、奖励优秀的实践教学成果。鼓励优秀学生,同时,为同学相互学习和参考。
3.4 实习基地建设
①建立实习基地。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实习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主要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学习,校外实习基地除了设计院(所)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实习外,还应有50%的基地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以便确保学生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实习。②明确实习两方导师。学校为一方,城市规划管理、设计部门为一方,成立城市规划联合办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内导师由勇于探索、热心改革和丰富实际经验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责任心的工程师担任,两方的导师共同对人才进行培养。
3.5 实践教学的管理
科学的教学管理是达到实践教学效果的保证,实践教学的管理包括①制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的、要求、内容、重点难点、成绩评定等内容。②制定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可以要求符合基本原理原则,学习设计程序和方法。毕业设计则要求既符合基本原理,又要结合工程实际,追求综合效益。同时,毕业设计要求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⑨强化过程教学。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积累的过程,而不只是强调结果。执行阶段打分,给严重滞后者亮黄牌,促其跟上进度。鼓励学生之间探讨问题,但不许代作和相互考贝图纸。④加强实习管理。制定各类实习的实习指导、实习任务书,对学生进行跟踪检查,撰写实习报告。⑤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专业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工作,对实践教学做出适时、必要的调整。
4 加强与行业的联系
4.1 跟踪和适应学科发展趋势
面对新的形势,城市规划不仅通过技术手段分析与解决城市问题,更应通过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机制来解决城市问题。从发达国家城市规划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这是城市规划教育发展的趋势。作为地方院校应用性本科(大多为新办本科)人才培养更应主动跟踪和适应这一学科发展趋势。
4.2 加强与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的结合
城市规划工作的综合性决定了注册城市规划师必须具备较广博的科学知识,这些科学知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群。
关键词 行政管理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不断推进的改革进程,中国公共管理领域面临着巨大的管理创新和变革,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都在日益得以丰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课程在国内新发展背景之下,需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当前行政管理专业对原有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思考和创新,以期推动行政管理专业发展和行政管理的人才培养。尤其在财经类的学科影响之下,内蒙古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分析当前其面对的现实状况,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是本专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现状分析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的,在本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其研究内容和方向也呈现出多学科渗透和融合的特点。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内容一般涉及政府组织结构、职能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规律;具体地说,包括行政权力、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行政决策、行政伦理、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技术、行政效率等方面,所涉及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及法学等学科,可见其领域内容比较多元且交叉,综合性比较强。就我校而言,行政管理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艰巨,一方面,要顺应社会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视野广阔、通晓国情,熟悉现代公共行政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相关组织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面对国家社会变革的实践要求,实现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规范化、现代化和创新发展。然而,在目前本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的质量和目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教师队伍专业理论与实践素养有待提高。本校行政管理专业现在拥有的教师数量比较充足,但由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及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的问题,专业对口教师不多,教师大多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专业对理论综合性等要求;但行政管理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方法和技能课涵盖多层次的行政管理领域的诸多问题,也容易出现教师专业研究程度不足等问题,由于缺少专业本身长期关注和系统研究,理论基础的积淀不足,难以适应本科教育特点,实现授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2)现有教材编写和使用也存在问题,很多教材体例流于形式,内容未能和社会现实结合紧密,专业性和应用性也不强,学术含量比较低;另一方面,在选取专业课教材时,教师事先缺少集体商讨和协调,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就会出现不同课程之间在内容衔接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到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在课程设计的规范上,在同一专业的课程中有重叠交叉现象,反映了思路不清晰、理念模糊和内容不科学合理等问题。
(3)在近些年来的行政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注重对学生讲述理论性的内容,课程在教学内容平铺直叙,有时候只是照本宣科,使得课堂效果不佳,还影响学生的出勤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以传统讲授为主,缺乏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单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的互动,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尽管部分老师授课过程中也会有讨论课等形式,但其所占比例很小,同时这种形式往往在学期中间或是期末时间,让学生集中在一段时间准备多门课程的讨论内容,学生疲于应付,有时候会敷衍了事,达不到预想效果。
2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建设
(1)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进行课程梯队建设,专业必修课程的师资要以具有高级职称且科研突出的教师为核心,吸收专业知识基础扎实、授课和科研能力有待锻炼提高的青年教师。同时,应当保证课程和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利用学校里如访学、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教师教学大纲的编写和教材选择建设,组织教师每年定期对编写的教学大纲进行讨论交流和修订,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同时,选择专业领域内权威的教材,并注意各门课程的衔接与搭配;另外,随着我院学科制度、学术队伍以及课程经验总结等条件的逐步成熟,应鼓励教师团队自行编写出版专业教材及实务案例。
(2)完善专业课程架构设置,保证课程的理论完整,突出专业能力。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扎实的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既了解公共行政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又要熟悉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从而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由于本校是财经类大学,所以诸如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都是学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主干方面有公共行政学、行政法学、公共政策学等必修课,可以说课程安排比较系统完整,但同时也应在行政管理专业选修方向上更多地考虑到当前学生的兴趣点和未来职业需求来设置和引导,如当前的国考热、事业单位招考、三支一扶、村官等各种考试,从基础上来说,行政管理专业是占有相对优势的,但在具体的门课方面需要一些学习和引导,所以在课程设置上面要尽量结合社会的实际来进行一些调整,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3)保证课程的理论完整前提下,避免具体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在进行行政管理专业的授课过程中,不少教师发现不同的门课之间存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现象,如《公共行政学》中的人事行政章节就同《公务员制度》课程的内容重复;《市政学》中的一些内容与《城市社会学》中的某些内容类似,这样授课内容的重复,是由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综合性所导致的,每门课首先必须要保证逻辑体系上的完整,囊括的东西比较全面,因此与相近门课存在重复,但这样的内容交叉会浪费授课时间,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无意义的。因此,教师之间要多进行课程交流与讨论,明晰授课内容,既要保证课程的完整性,也要避免授课内容的交叉重复。
3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模式采用
(1)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理论丰富,并且很多方向与现实结合紧密,很多内容无法只通过之前的传统黑板书写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而多媒体教学可将集文字、数据、图形和案例融为一体,使课堂内容更生动丰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学校在硬件设备上已经完全可以支持这样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采取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课件可以生动直接地讲解知识点和现实案例,图文并茂加上视频文件等资料,使得教学效果突出。
(2)引入案例分析,进行互动启发式教学。长期以来,行政管理专业教师有所忽视课堂实践教学,“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方法,形成了课堂只有教师讲,而学生被动听记的局面,以致教学无法实现跟各位灵活和现实的教学效果。行政管理专业属于应用性科学,教师应根据其特点改变单向灌输式的讲授教学模式,采取现实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辩论等方法教学方式,通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使课堂由教师的被动要求变成学生的积极主动,这不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而且有利于专业理论联系社会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3)设立专业团体,积极开展科研实践教学。从学校整体层面上来看,本校为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观念、集体观念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设计了由军训与军事理论教育、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读书活动、就业指导与实践、其它实践教学等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是这些几乎都是自上而下的硬性规定,缺乏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团体性活动。因此,学院可以组建院内的相关临时专业兴趣小组或固定形式的协会,通过这些由学生成立的小组和协会举办一些具有跟本专业相关的群团活动,可以让学生就感兴趣的某些问题进行某项社会实践活动或学术讨论。这个过程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还能锻炼他们语言表达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群体活动中得到检验和提高。同时,学生可以和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联系并获得其指导,学院教师在指导其活动时,不仅要积极动员学生参加,还要加以正确引导。鼓励支持学生专业团体定期举行相关的讨论会、辩论、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现在学校为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开发,校级课题申请时要求老师吸收一名本科生,那么在教师做其它各级课题时,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有选择性的参加,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水平。
(4)加快实践操作平台建设,丰富专业实践基地。课堂教授学生的是理论知识,而学生最终的学习目的是学以致用,希望自身所学能够应用于将来的社会需求。因此,专业实践基地就成为学生与社会联系与沟通的渠道和平台。根据行政管理课程体系的特点和属性,行政管理的知识点涉及政府职能行使的相关部门、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管理体制等各方面,因此,学院应与本地区相关的政府行政机构、学术团体或其他公共组织建立较为密切良好的合作模式,可聘请在专业领域内的具有丰富经验或权威的校外专家或部门领导作为兼职教授,建立数量丰富且能长期合作的社会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可以亲临其境,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和工作人员身上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行政管理专业可以创建自己的模拟操作实验室,为实践教学提供基地。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根据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和进度安排学生去校外的政府部门进行实习,也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工作实践,进而形成较强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卢文刚.公共行政管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与优化[J].中国行政管理,2005(2).
[2] 周艳玲,冯婕,.对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市民化 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1-0029-04
[作者简介]王梅(1969―),女,湖北襄樊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公共政策与绩效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区域经济;周顺波(1979―),湖北十堰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研究咨询部项目研究员,研究方向:城市社会学、社会调查及公共政策。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而形成的。本文从工业化角度分析了城市产业发展对农民市民化产生的拉力,从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角度分析了农业生产率提高对农民市民化产生的推力,以及总结了土地、人口管理、教育培训等配套制度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为我国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提供借鉴。
一、工业化对农民进城产生了强大拉力
在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始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英、美、日等国都是在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了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巴西则由于实行“进口替代”的工业模式,导致本国工业无法产生充足的就业岗位,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就业岗位却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了过度城市化,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性因素。19世纪英国建立了一大批工业城市,城市中迅速发展的第二、三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另外,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交通的发展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就业人口分布发生变化,农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到19世纪工业革命完成时,英国农民约占总人口的20%,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美国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起飞,推动了农村人口城市化。工业化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岗位空缺,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为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拓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范围奠定了基础。此外,工业化还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程度迅速提高,使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三方合力导致了19世纪末期美国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转移。1870~1920年间,美国总劳动力队伍扩大到了原来的3.2倍,其中非农劳动力队伍扩大到原来的5倍,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51.2%。
日本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同步推进的。1956~1973年日本工业生产增长8.6倍,平均每年增长13.6%。从1950年左右开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急速减少,由1955年的41%下降到1970年的19.3%。农业劳动力年平均转移递增率为3.6%,致使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现象。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从1946年的46.7%迅速上升到1970年的80.7%,城市人口比率从1955年的56%增加到1970年的72%,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日本形成了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中心对人口极具吸引力的三大城市圈,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巴西的工业化则从另一面为农村人口城市化提供了借鉴。1940~1980年是巴西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快速城市化的阶段。1967~1974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 1%,创造了“巴西奇迹”。在此期间,巴西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高达10.1%,1970年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农村人口,198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4%。巴西虽然通过工业化快速实现了城市化,但由于实行进口替代和强调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导致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脱节,城市经济发展所创造出的就业机会远远满足不了不断扩张的就业需求。在失去土地被迫进城后,大批农民由于缺乏知识和技术,很难在现代工业部门中找到工作,导致城市贫民窟大量出现。
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机械化是农民进城的重要推力
英美以及巴西在通过工业化拉动城市化的同时,工业化向农村渗透,农业出现规模化和机械化,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导致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在此背景下,城市拉力和农村推力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从英、美的经验来看,农业适度的规模化和机械化是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条件。
英国农村人口真正实现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发生于工业革命期间。在14世纪中叶,英国农民占全国人口85%,17世纪中叶,农民仍占全国人口80%。工业革命瓦解了自产自销的农业生产模式,农业耕作制度的改变、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提高、农业机械的采用,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大大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美国早在19世纪30~40年代,已推广使用新式农具和农业机械,开始农业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从农业中解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成为城市劳动力的来源。一方面由于农场兼并,小农大批破产,只得流入城市;另一方面,20 世纪20 年代前后,美国发生了一场农业革命,释放出大批剩余劳动力,推动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巴西从20世纪30年代起采取加速农业现代化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促使大庄园主逐渐转变为市场经营的大农场主。但是,由于农村有大量无地农民可作为廉价劳动力,庄园主对农业机械化兴趣不大,形成农业现代化的一大障碍,导致巴西农业的基础十分薄弱。并且大庄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极为有限,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处境艰难,只好向城市流动,造成过度城市化现象。
日本则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农村就已基本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进入80年代后,日本已成为世界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日本农业未实现规模化经营,农户规模很小,农民不太愿意放弃小块土地,“兼业化”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农民兼业化,日本农村人口的比例高于英美等国家。
三、明确自由迁徙的权利,
为农民进城提供制度保障
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也是自由迁徙权利明确的过程。自然经济下的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庄园和劳役制使很多农民沦为农奴,没有迁徙的自由,工业化则促使了农奴制的瓦解,并催生出一系列保障人口自由迁徙权利的法律和制度,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提供了契机。
在英国,始于15世纪的圈地运动使许多自耕农丧失了土地,被迫向城市流动,失地进城的农民被看成流浪汉和“懒汉”。在“光荣革命”以后,英国政府对农村流动人口从兼用救济和惩罚的政策逐步过渡到以救济为主的政策。1795年开始对贫困人口实行政府补贴制度。工业革命开始后,由于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英国通过立法明确了人口自由迁徙的权利,消除了限制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消除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存在的制度障碍。1869~1871年之间,取消了宫廷贵族、武士、农民、商人和的官方划分。1871年,日本政府废除了幕府时代的户籍制度,颁布了《户籍法》,废除了“士农工商”的封建身份的等级制度,赋予日本国民居住自由、迁徙自由和选择职业的自由等一系列权利。其后,日本多次制定或修订了《户籍法》。户籍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为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扫除了障碍。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未经历封建制度,开国时便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农民享有自由迁徙的权利。但形成于17世纪的美国奴隶制度则束缚了黑人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消除了这一阻碍因素,促进了美国南部农业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四、通过土地制度变革促进农民向城市集中
土地制度的变革是农业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的前提条件。美国的土地政策对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1785年《土地令》的颁布,启动了西部国有土地开发的进程,奠定了近代美国土地制度的基础。19世纪后半期采用了多元化的以土地赠予为主的土地分配政策,主要包括赠予军人土地、资助教育事业的赠地、对铁路公司赠予土地等。在1881年前后,实行《宅地法》的地区分到宅地的人中50%~60%获得了土地所有权。美国政府这些土地法律、条例的实施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农民和城市失业劳动者,甚至欧洲的移民向西移动,加快了人口迁移速度。
日本在二战后进行了农地改革,国家征用土地并廉价卖给农民。1951年《土地征用法》、1952年《农地法》等颁布,从法律上确立了农民所有制的永久地位。从1959年起,日本政府对《农地法》数次进行修改,先后颁布了《农地振兴整备法》(1969)、《农地利用增进法》(1980)和《经营基础强化法》(1995)。这些法令积极促进小型农户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优化了土地资源的配置,也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巴西则由于土地过度集中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负担过重。大量失地农民就业教育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突出。为从土地这个源头延缓过速发展的城市化,巴西政府曾颁布《土地法》,该法规定“政府有权依照法律条款通过公正赔偿征收农村地产”,对荒芜土地进行征收,并将征收的土地有偿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1999年,巴西政府增设了土地发展部;2003年启动了“全国计划”,但涉及巴西1/4人口(大农场主、牧场主、小地产农民和无地农民)的切身利益,这个难题一直未见太大改善。
五、加强教育培训,
缩小城乡劳动力的技能差距
通过教育培训缩小城乡劳动力之间的技能差距,是实现高水平城市化的重要举措。
英国早在18世纪下半叶就出现了“星期日学校运动”,目的是对工人阶级及其子弟进行一些基本的道德和文化教育。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两万英磅的拨款,由全国贫民教育促进会和不列颠和外国学校协会负责分配给所属学校。1870年英国通过了《初等教育法》,由国家提供基本的初等教育。1876年颁布了《桑登法》,明确规定家长有义务使子女受到足够的教育,否则将受到处罚。1880年颁布《芒德拉法》,规定全面实施强制入学制度。1899年,英国义务教育的年限已提升至12年。到1924年,英国工党执政提出了“人人接受中等教育”的口号。英国的义务教育制度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提供了良好基础。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对国民教育非常重视。在二战前,日本的义务教育就相当普及,己成为世界文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1947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基本教育法和学校教育法》,规定所有适龄人口的义务教育从6年延长至9年。1965年至1973年期间,日本的公共教育投资年均增长17 . 6%,超过了同期经济增长率。20世纪80年代,普及了高中教育。日本政府也重视对农村的职业训练制度,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其适应工作环境并获得劳动技能,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基本不存在差距。同时颁布了《偏远地区教育振兴法》、《孤岛振兴法》、《过疏地区特别措施法》等法律,以振兴偏远地区农村的教育,促进了偏远农村地区劳动力的转移。
六、各国实践对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启示
1. 在产业升级的同时,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上述各国的历史来看,工业化是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力,工业化进程直接决定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速度和规模。当前中国仍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之东、中、西部工业化程度严重不均衡,通过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拉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仍是我国相当一段时期内必须坚持的道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便在国际竞争中获取新的优势;与此同时,必须注意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同,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避免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打压,防止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及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导致产业结构和就业机构脱节,从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2. 适时调整土地政策,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是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推手,由于土地的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商品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从而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基本前提。当前我国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的程度较低,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对农地的流转有制度约束,从而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要推动农村人口有序向城市转移,一方面要出台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适当鼓励专业农户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经营,使土地适度集中,减少农村劳动力兼业现象,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农村土地过度集中,大量农村人口无序向城市转移。
3. 统筹制定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进一步消除制度壁垒。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消除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制度障碍能够大大加快城市化的速度。我国收容遣送制度2003年被废除后,农村人口自由迁徙的权利已经基本得到保障,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制度障碍及社会壁垒。比如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与其相关的公共服务制度,形成了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要进一步消除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在城乡之间的双轨制,明确农民工子女异地接受教育的权利,消除部分城市对外来人口的歧视性条款或规定。
4. 增加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比重,提高产业后备工人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是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内在条件。在继续加强对城市农民工进行职业技术培训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力度。根据城市产业工人的技能需求,在农村增加职业技术教育比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缩小城乡劳动力的技能差距,促使农村人口能够适应从农业到非农产业的职业转换,以及能够跟上产业升级转型的步伐,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
5. 引导农民有序市民化,防止过度城市化现象。并不是农村人口进城就解决了农民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解决就业岗位问题。如果进城农民缺乏就业机会,没有社会保障,就只不过是由农村的贫困人口变为城市的贫困人口。因此,农民市民化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能“运动式”解决市民化问题。城市需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农民进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引导农民有序流动,使农民在城里能够长期稳定生存,真正实现城市化和农村人口的市民化。
[参考文献]
[1]乔纳森・休斯,路易斯・P.凯恩.美国经济史(第7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
[2](英)波斯坦等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七卷)[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张季风.战后日本剩余劳动力流转移及其特点[J].日本学刊,2003(2).
[4]李瑞林,李正升.巴西城市化模式的分析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6(4).
[5]颜俊.巴西人口城市化进程及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f Migrant Workers Citizenization: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Wang Mei , Zhou Shunbo
(China Development Institute, Guangdong Shenzhen 518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