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博弈论论文

博弈论论文

时间:2023-02-13 08:57: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博弈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博弈论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网上保险博弈论得益措施

在现代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已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与此同时,人们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烈,基于互联网、电话等通信网络的电子商务,正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作为新型购物方式与时尚生活方式之一的网上购物,也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发展,成为计算机世界中又一重要领域,受到了包括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在内的广大学者,以及社会不同群体的关注。

网上保险交易作为网上购物的一种,在这个网络浪潮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但与一般的网络购物性质不同,网上保险交易的实质是无形的,实现的是资金的流动。因此它比一般的网络交易具有更大的不可测性与管理难度。下面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分析网上保险交易发展的利弊。

一、网上保险交易的博弈论分析

考虑到网上保险交易时间上的特性,本人认为相较之于静态博弈,动态博弈更能体现出网上保险交易的特点。因此本文这里选用了一个博弈树的动态博弈结构来分析保险公司开展的网上交易。

在这个博弈中,我们有两个参与方,即经营网上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与网上投保人,为了给他们的行为有个合理的解释,我们采用经济学里的经济人的解释。即他们的行为都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另外我们还假设两个参与方的行为具有独立性,即一个参与方的行为与决策是完全独立的,不受另一方的束缚。

在博弈过程中,我们假设博弈参与双方对信息和博弈过程均是了解的,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因此这是一个完全且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

有了以上假设,我们可以开始我们的博弈分析。

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网上交易博弈的博弈树描绘如下:

在这个博弈树中,顶上第一个白圈表示的是投保人在第一阶段的行为,在这里,投保人作为选择的第一顺序人。可以选择是否通过网上进行保险的交易,如果选择是,则博弈进入第二阶段;如果选择否,则双方的得益为A(0,0),均为0,既没有损失也没有得益。(当然这是一个简化的描述,保险公司的网上开办费与两管理费等成本被省略了)

在第二阶段,黑圈表示保险公司在第二阶段的决策。保险公司接受了投保人的投保,这时他开始作为博弈的主体进行选择,在这阶段,他可以有两种经营方式,一种是有差错的经营方式(这里所指的“差错”既包括保险公司内部经营的种种不规范,也包括保险公司网络外部管理的无力与缺陷),一种是规范的经营方式,即能通过有效监督使得网上保险交易能够顺利进行,投保人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保险公司的两种经营状态将导致B和C两种得益情况的出现。

在得益B(-a,b)中,投保人获得的得益为-a,之所以为负数是因为保险公司的差错经营方式,往往会对投保人造成信息外泄、退保金被人冒领等等的意外损失。而保险公司仍然可以获得投保人缴来的保费b。

在得益C(c,d)中,投保人在保险公司通过规范的经营管理的状态下获得了自己的理想投保得益结果c,而保险公司的经营得益为d。

让我们来对博弈的结果做一个简单分析,很明显,投保人的得益依赖于保险公司的不同经营状态,在投保人能够有效预知得益结果的情况下,他会在保险公司选择差错经营时选择不投保,因为投保会给他带来负得益;而当保险公司规范经营时,投保人会选择投保,达到他购买保险的理想状态。因此在这个博弈的第二阶段,保险公司的经营状态对投保人起到决定作用。但要保险公司选择得益C而不是得益B,则需要保险公司在得益C下的结果d大于得益B下的结果b,这样保险公司才有动力去选择得益C。

但从实际出发分析,我们了解:如果没有有效地对保险公司网上经营情况的监管,而投保人又不能对保险公司的行为做出约束(出自我们的独立性假设),则保险公司的得益C下的结果d往往和得益B下的结果b没有区别。甚至由于规范经营要付出更多的经营成本,很有可能出现得益d要小于b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出于经济人的思维自然会毫不犹豫选择得益B,而投保人在预见到保险公司在第二阶段选择得益B自己获得负得益的结果后,选择在第一阶段不投保。于是博弈在第一阶段即告结束,网上保险开办失败。

幸运的是,我们博弈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修正。一是投保人可以对保险公司的行为进行约束,只要放松我们的独立性假设,从而使得单次博弈的结果中第二阶段保险公司的得益C的结果d大于得益B下的结果b(投保人可以通过投诉、联合抵制等手段促成上述的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出于经济人的目的自然会选择得益C;二是我们可以进行重复博弈。很明显,重复博弈需要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长期关系。而刚才的博弈树分析显然是“一次买卖”,保险公司不能奢望投保人参与一个他自己此次吃亏的博弈。而N次重复博弈的得益Nd,则是一个相当巨额的利润,远远大于保险公司通过一次投机所获得的得益b。因此,在预见到N次重复博弈的理想结果下,保险公司有足够的理由去选择在第二阶段的得益C,从而获得投保人的信任与继续支持,让博弈能够一直进行下去。

二、结论

从以上博弈分析我们了解,要发展网上保险业务,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1.加大网上保险业务的宣传。很明显,投保人要在我们的博弈树中第一阶段选择投保,必须是在他知道已经有网上保险业务存在的条件下。因此,要让投保人能够在投保时选择我们的网上保险,前期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在宣传中,我们需要开动脑筋,用能为大众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网上保险。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网上银行的宣传经验,成立专门的宣传部门,通过宣传人员的不间断、连续的工作。从网上保险的使用到网上保险的优点,真正为客户全面解读网上保险的功用。解除客户的疑惑,消除客户的后顾之忧,让更多的群众能够接受网上保险,理解网上保险。

2.完善网上保险的法律环境。只有具备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我国的网上保险才会取得迅速的发展。有了法律制度框架的保护,投保人才能够放心地选择网上保险进行交易。因此,有关部门应当针对网上保险的特点及风险成因,从我国网上保险发展的全局出发,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较为系统的网上保险法律体系,通过法律保护网上交易者交易的安全,为我国网上保险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我国的网上保险法律体系,应既包括关于保险资金的流通、网上保险欺诈与犯罪、网上保险监管等公法的内容,又应包括涉及网上保险与客户、网上保险与网络服务商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私法内容;应既包括确立网上保险法律关系中各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实体规范,又包括实施各项权利义务的程序性规范。而且,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具有前瞻性。由于网上保险依托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而各种法律法规为维护其权威性,不能频繁地进行变动、更新,都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因此,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时,要将眼光放长、放远,要在充分考虑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

3.加强对网上保险的监管。监管部门应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对网上保险进行有效的监管,这对于网上保险业务的发展能起到较好的规范作用,能够确保网上保险业务有序、健康的发展。但很明显,只依靠上层监管的单方面监管是远远不够的,针对网上保险风险的复杂性和从我们上面的分析可知,网上保险业务的监管体系应是一个由上层管理者、保险公司自身、投保人、专业媒体等多方构成的立体监管结构。市场调查公司或会计咨询公司可以对网上保险的服务进行监管,投保人集团也可以对网上保险的服务质量及价格进行监管,新闻媒体也可以对网上保险遵守执行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管。只有形成广泛的社会监督,才能提高监管的效率和质量。才能让网上保险的发展,走上一条健康而有序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海燕:《网上保险势在必行》.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6期

第2篇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向美国的出口额的影响

(一)基于实证的分析

为了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向美国出口额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两者的关系。上搜集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单位:千美元),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搜集了同时段各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取一美元折合人民币(平均数)。对两个时间序列分别取对数,然后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不能拒绝两者分别不是对方的格兰杰原因的虚拟假设。因此,从实证方面来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向美国的出口额影响不大。

(二)基于美国出口政策的分析

按照国际经济学理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汇率下降,本国货币升值,那么外国出口商品以本国货币标示的价格就会降低,从而外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提高,本国从外国的进口量增加,进口额增加。人民币升值,可以使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变得更便宜,从而增加中国对美国的进口。但是,由于比较优势的作用,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美国出于政治战略的考虑,对我国从其企业进口该类产品设置了诸多限制。因此,人民币升值不会使我国从美国的进口有很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对我国从美国的进口额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三、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结构的影响

中美贸易是典型的互补型贸易,但是,在这种互补型贸易中,我国处于不平等地位。宗毅君(2006)计算了1990~2005年的中美相互贸易结合度。结果表明:美国对中国各年的贸易结合度都小于1,即贸易联系较松散;而除1990年外,各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结合度都大于2,即贸易关联较紧密。由此可见,中美两国在中美贸易中所处的地位不平等。

其主要原因,一是因为我国出口市场集中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市场,二是因为我国出口到美国的是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从美国进口的却是附加值较高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而这两个原因又同我国目前的比较优势和贸易形式相关。由于我国技术水平不高,但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低廉,我国出口企业长期以来是依赖劳动力成本低带来的价格优势在美国市场竞争,出口的产品大多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又由于我国的出口贸易形式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在相当数量的高技术产品出口中,我国企业仅仅扮演了装配工厂的角色。即使是在一般贸易出口领域,有些高科技产品如电视机、手机等的确是中国生产,但这些产品的核心部件却全部是中国从国外进口的。因此,我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主要通过低价大量销售保证利润,由此引起了美国市场上同业恶性价格竞争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形象。

人民币适度升值,将导致出口产品的美元价格上升,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这样可以最有效率地把那些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低的、经营管理不善的、成本高且效益低的企业和产品排挤出海外市场,还可以迫使优势企业积极改善经营管理,力争在技术、品牌和营销策略等方面取胜,依靠科技进步、品牌设计和产品质量获取竞争优势。同时,人民币升值会降低先进设备的进口成本,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生产部门的技术进步与出口结构升级。另外,人民币升值降低了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成本,有利于企业走出国门,进行产业转移和技术学习,从而促使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贸易结构升级。

另外,从我国对美国的进口贸易结构来看,人民币升值会使美国的出口产品以人民币标示的价格降低,只要美国对华出口限制政策有所松动,我国就会加大对美国高科技产品的进口力度。

四、人民币升值对中美双边贸易条件的影响

中美双边的商品价格贸易条件为我国向美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与我国从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之比。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商可以选择出口商品以人民币标示的价格不变,以美元标示的价格上升,市场份额减小或者以美元标示的价格不变,以人民币标示的价格下降,利润下降;而美国出口商可以选择出口商品以美元标示的价格不变,以人民币标示的价格下降,市场份额扩大或者以人民币标示的价格不变,以美元标示的价格上升,利润增加。中美出口商面临人民币升值会选择哪种价格调整的方式,取决于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市场竞争状况以及中美双方的贸易政策等。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大多是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商品,并且在美国市场上,我国的产品质量要优于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因此,在人民币适度升值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商可能会提高出口商品的以美元标示的价格,因为这样并不会使我国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大幅度萎缩。而美国出口到我国的商品大多是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且在我国市场上,美国厂商要面临欧日等厂商的竞争,因此,美国出口商会选择以美元标示的价格不变,以人民币标示的价格下降来扩大市场份额。综合这两方面,人民币升值会使我国出口商品以美元标示的价格上升,而美国出口商品以美元标示的价格不变,我国对美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另外,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可改善我国对美国的双要素贸易条件。双要素贸易条件为商品价格贸易条件乘以我国出口品的劳动生产率指数与美国生产我国进口品的劳动生产率指数的比率。人民币升值能促使我国出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技术进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保持竞争优势,从而有利于改善我国对美国的双要素贸易条件。

五、几点结论和建议

1.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分析的前提是人民币适度升值。小幅度的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进出口额的影响不大,从而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不大,并且适度的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改善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价格贸易条件和中美双要素贸易条件。这会使我国在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2.由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不大,而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刚性和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又对人民币升值形成压力。从长期来看,这样会造成人民币的恶性盘升。如果这种盘升是大幅度、快速式的,将不仅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而且会超过我国经济的消化能力,给宏观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我国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使人民币升值坚持小幅度、渐进式的原则,而我国企业也应采取措施来应对外汇风险。

3.宏观上,我国政府应采取措施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包括:逐步取消出口退税,缓解经常项目顺差的压力;大力发展内需,减小外贸依存度;扩大对美国的进口,实行以出口带动进口,以进口促进出口的贸易政策;加大“走出去”战略的发展力度,缓解资本项目持续保持高额顺差的压力;加快建设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以及加大对企业汇率风险的宣传,提高金融衍生品的使用效率;在以一篮子货币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微幅、双向、稳重爬升”的调控艺术,适当放大浮动区间,配合其他政策,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汇率水平向均衡水平的调整。

4.微观上,我国企业要灵活采用金融手段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提高谈判能力,与上下游厂商共同分摊汇率变动的影响;加强管理,提高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长期来看,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产品升级,打造品牌。

第3篇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最常用,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

另外,博弈论也应用于政治、法律、军事等社会科学,博弈论也常用于生态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之中。在生活中,博弈论可以解释很多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1951年纳什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关键词:博弈分销渠道;渠道冲突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052-01

一、博弈论概述

(一)博弈论的提出。作为理理论的组成部分,美国数学家冯·诺伊曼(John von-Neumann)和斯卡·摩根斯顿(Oskar Morgenstern)创立了博弈论(game)。1944年,由2位学者合著的《经济行为与博弈论》,奠定了博弈论的基本框架。在1950—1954年,纳什(美国数学家、统计学家)发表了多篇博弈论的论文,第一次指出了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的区别,并提出纳什均衡(Nsah equilibrium)。在这之后,博弈理论的主流地位由非合作博弈占领,非合作博弈被愈来愈多的人所熟知,在实践中得到愈来愈多的运用。

博弈论又叫对策论,它的目标是通过预测各个参与者的反应和行为,选择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优决策方案。在完全竞争的环境下,博弈论可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对顾客、竞争者、中间商、供应商的决策行为进行理性的分析。因此,它经常被作为研究主体行为相互作用及均衡状态的方法,来指导企业的营销决策。

(二)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收益模型。大家熟知的“囚徒困境”,反应的是博弈论中大家熟知的经典案例:有两个非法携带枪支的罪犯,被警察抓到,按律应各判入狱一年。但警察还怀疑这两人有别的罪行——合伙抢劫银行,但是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于是警察隔离审讯两个罪犯,这样就可以防止他们事前沟通;并采取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谁要是告发同伙,可以无罪释放,并得到一笔奖金,而同伙就会被处以重罚。

二、营销渠道活动中的博弈现象分析

(一)渠道冲突中的博弈分析。在渠道冲突中的表现形式上,最常见的冲突就经销商之间的降价、倾销和低价抛售。厂家价格体系的混乱主要由下面2个原因引起:一是不同区域市场之间的“窜货”;一是同一市场上的经销商之间争夺客户。这2个原因都跟降价有关。我们都知道,降价倾销对厂家和经销商都是不利的,对厂家来说,会引起价格体系的混乱甚至整个渠道体系的混乱;对经销商来说,会让他们的利润减少,甚至无利可图。但是为什么还是会出现降价销售呢?运用“囚徒困境”的模型,可以非常直观的解释经销商之间降价倾销的根本原因,并且能通过对降价倾销根本原因的分析,找到制约降价倾销的管理方法。

纳什均衡最后的结果是每个经销商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这其实不是双方想要的结果。但为什么双方宁愿选择降价,也不愿意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做法呢?这就是“囚徒困境”反映出来的一个深刻的问题——因为双方的不信任以及经销商过分强调自己的个人利益和短期利益,使得个人理性偏离了集体理性。但因为每个经销商都是独立的实体,都会想办法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因此,降价倾销现象必然。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外在的力量对经销商的这种行为进行干预。

(二)渠道成员的激励与控制博弈分析。针对上面2个经销商的短期行为,如果引入一个外界力量——制造商,让制造商参与管理,情况会怎样呢?假定制造商制定相应的政策,对渠道体系中的成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明确规定,谁擅自降价,就会处以重罚,并把处罚所得用来奖励遵守规定的经销商,让降价销售的经销商认识到,降价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额外的收入,而且还会小于不降价的所得。

三、加强渠道管理的建议

(一)为减少销售渠道冲突,制造商必须介入,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经销商,由于利益的驱使,他们的行为都会受到机会主义利益的影响,采取降价销售,扰乱整个渠道的价格体系,从而影响到整个渠道的稳定,出现表二中第一种结果。制造商应该在品牌经营方面做好各种工作,提升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和名誉度,保证产品的热销,做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作。

(二)由以上的对经销商的激励与控制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经常性激励是控制渠道的理想选择。额外报酬是对经销商激励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额外报酬是在经销商执行特定活动时,制造商给予的附加利益。为提高额外报酬的激励效应,一方面应尽力了解不同经销商的不同需要和欲望,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

博弈论最明显的特点是有自己的严格性和准确性,并且能做到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与以往相比,显然更明确、更直接、更激烈、更集中,而且高层次化。博弈论可以根据企业营销行为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变化而改变,对企业新出现的行为特征加以概括,在此基础上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博弈论;社交网络;访问控制;SNS

1、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光纤通信、云计算、多媒体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社交网络平台的普及和应用,已经诞生了QQ、微信、微博、BBS、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网络平台,这些社交服务采用了SNS模式,可以为人们提供交友、购物、学习等多种服务,扩大了人们生活交际的渠道和平台,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1]。社交网络发展过程中,访问控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论文基于笔者多年的研究,详细地分析了社交网络应用发展过程,探讨了基于博弈论的社交网络访问控制应用设计功能,构建完善的用户信任机制、损益机制和病毒防御机制,能够提高社交网络访问控制能力和成效。

2、社交网络应用分析

随着Web2.0的诞生,人们社交服务采用的SNS平台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以人为本,具有真实化、个性化、互动性等多种特征,目前已经诞生了多种SNS网站,比如LinkedIn、微博、BBS等[2]。具体的社交网络应用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型SNS平台。高校SNS平台发展起步较早,一直走在社交网络的前言,目前常用的高校社交网络平台为人人网、BBS、Facebook等,扩展了高校学生交友、学习、就业渠道,丰富高校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2)商务型SNS平台。商务交往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商务活动是企业推广产品、市场营销的重要任务,构建商务型SNS平台,可以为企业构建商务圈,为企业发展提供合作交流、洽谈渠道,目前最为常用的商务SNS平台为LinkedIn,该平台拥有将近7500万家企业入住,涉及电商、旅游、工业、农业等多个领域。

目前,随着SNS服务平台引入更加先进的推广技术,社交网络在各个领域如雨后春笋,诞生了饭否、美团、占座等多个平台,覆盖了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各个领域,促进了人们生活信息化、便捷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博弈论在社交网络访问控制中的应用设计

3.1构建完善的用户信任机制

目前,许多网络构建信任机制常用的方法是根据网络节点操作记录,判定使用主体可信度[3]。社交网络用户信任可以利用博弈论的网络节点信任数值计算方法,确定用户的信任度,计算过程中利用的数据包括用户注册时间、发帖数量和朋友圈人数等,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1)用户驱动方法。用户驱动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社会关系、朋友圈确定用户信任度,比如用户和朋友圈的许多人都拥有一个共同好友,则该好友的可信度就判定为较高,比较符合用户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2)机器驱动方法。机器驱动方法可以通过SNS平台的发现机制、推荐机制进行执行,平台可以搜集用户的详细信息,利用用户的浏览记录、消费记录等行为,统计计算用户的信任值,可以迅速、客观、简单地分类用户,具有自动推荐等特点。

(3)混合驱动方法。混合驱动方法在集成用户驱动、机器驱动等方法的优点,自动计算和确定用户信任度,为用户推荐朋友圈,并且通过用户判定之后方可建立信任机制,提高了信任可识别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3.2构建用户损益机制

社交网络用户损益是通过朋友圈人数进行确定的,朋友圈人数越多,收益越大,朋友圈人数越少,损失就越大。但是,用户朋友越多,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的概率就变大,为用户信息带来了较大的风险。构建用户损益机制,可以防止网络欺骗,鼓励用户之间真诚交流。基于博弈论的用户损益机制包括欺骗与非欺骗服务、诚实与拒绝服务等博弈策略。如果用户认为来访人员带来的损失超过收益,存在欺骗访问行为,可以通过网络将举报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或管理员处,通过监管对访问人员进行惩罚;当系统认为收益超过损失,判定为诚实访问,将其列入到用户的朋友圈,扩展用户的朋友圈人数,提升用户收益。基于博弈论的用户损益机制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欺骗访问、诚实访问,强化欺骗访问的处罚力度,促使用户不能使用社交网络实施欺骗行为,减少欺骗用户数量,提高诚实访问用户数量,促进社交网络能够健康运行和发展。

3.3构建网络病毒防御机制

随着社交网络服务平台的普及,其在为人们带来高质量、信息化生活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潜在的安全威胁,造成人们的信息丢失,进而钱财、生命安全受到侵害,严重的损害了社交网络正常运行和发展。基于博弈论的网络病毒防御机制可以将用户进行分类,分别是合法用户、攻击威胁用户,这两种用户属于非合作性质的博弈,一方的损失必然伴随一方的获利,是一种非零和的博弈,两者之间的损失和收益是不对等的,并且博弈策略偏向维护合法用户,也就是收益时对合法用户影响较大,损失时对攻击威胁用户影响较大,这种策略可以阻止网络攻击,降低病毒对社交网络合法用户的侵害,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结束语

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快速诞生,社交网络保存了海量的用户信息,因此亟需提高访问控制管理水平,以便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论文基于博弈论设计了一种访问控制方法,可以构建用户信任机制、损益机制和病毒防御机制,更加符合人们参与社交网络的应用背景,提高人们社交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宪佳,马建峰,王一川,等.面向社交网络中多背景的信任评估模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5,49(4):73-77.

[2]陈庆丽,张志勇,向菲,等.面向多媒体社交网络的访问控制模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181-187.

[3]刘娜,叶春晓.线上社交网络访问控制模型综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4(5):1-7.

作者简介

郝宗波,男,汉,19770528,籍贯四川,副高级,研究方向:社交网络、软件工程。

第6篇

论文摘要:“囚徒困境”是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即“纳什均衡”的最经典的例子。从这个例子,我们能知道“纳什均衡”的精要所在。本文从“囚徒困境”案例出发,总结出“纳什均衡”的原理,并由此去探寻日常生活中的非合作博弈。

1950年和 1951年纳什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的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极其均衡解 ,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

要了解纳什均衡,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非合作博弈问题。“囚徒困境”是该问题最经典的例子,我们也从该例为切入点进行探讨:

首先,一个完整的博弈应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博弈的参加者,即博弈过程中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的个人和组织;第二,博弈信息,即博弈者所掌握的对选择策略有帮助的情报资料;第三,博弈方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第四,博弈的次序,即博弈参加者做 出策略选择的先后;第五,博弈方的收益,即各博弈方做出决策选择后的所得和所失。

“囚徒困境”:两个嫌疑犯(A和 B)作案后被警察抓住,隔离审讯;警方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两人都坦白则各判8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 1O年;如果都不坦白则因证据不足各判1年。

在这个例子里,博弈的参加者就是两个嫌疑犯 A和 B,他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策略即坦白和不坦白,判刑的年数就是他们的支付。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A和 B均坦白或均不坦白、A坦白 B不坦白或者 B坦白A不坦白,是博弈的结果。在此,两个嫌疑犯 A和 B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 1年。但由于两人处于隔离情况下无法串供。所以,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每一个人都是从利 己的目的出发,他们选择坦白交代是最佳策略。因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最好的解决办法——释放,但前提是同伙抵赖,显然要比自己抵赖要坐 1O年牢好得多。这种策略是损人利 己的策略。不仅如此,坦白还有更多的好处。如果对方坦白了而自己抵赖了,那自己就得坐 1O年牢。太不划算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选择坦白交代,即使两人同时坦白,至多也只判 8年,总 比被判 10年好。结果 ,两人合理的选择是坦白,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赖)和结局(各被判1年刑)就不会 出现。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 8年 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因为,每一方在选择策略时都没有“共谋”(串供),他们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虑社会福利或任何其他对手的利益。也就是说,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局中人(也称当事人、参与者)的最佳策略组合构成。没有人会主动改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他们两人都是在坦白与抵赖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这样他们必然要服长的刑期。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相互合谋(串供)时,才可以得到最短时间的监禁结果。“纳什均衡”首先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战。按照斯密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不妨让我们重温一下这位经济学圣人在《国富论》中的名言:“通过追求(个人的)自身利益,他常常会比其实际上想做的那样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从“纳什均衡”我们引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 ,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纳什均衡”提出的悖论实际上动摇 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因此,从“纳什均衡”中我们还可以悟出一条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 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样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其次,“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均衡,在现实中非合作的情况要比合作情况普遍。所以“纳什均衡”是对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合作博弈理论的重大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从“纳什均衡”的普遍意义中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司空见惯的经济、社会、政治、国防、管理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现象:

(1)电信价格竞争

根据我国电信业的实际情况,我们来构造电信业价格战的博弈模型。假设此博弈的参加者为电信运营商 A与B,他们在电信某一领域展开竞争,一开始的价格都是 PoA(中国电信)是老牌企业,实力雄厚,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B(中国联通)则 刚成立不久 ,翅膀还没长硬 ,是政府为了打破垄断鼓励竞争而筹建起来的。

正因为 B是政府扶植起来鼓励竞争的,所以 B得到了政府的一些优惠,其中就有 B的价格可以比Po低 10%。这一举动,还不会对 A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 A的根基实在是太牢固了。在这样的市场分配下,A、B可以达到平衡,但由于 B在价格方面的优势,市场份额逐步壮大,到了一定程度对 A造成了影响。这时候,A该怎么做?不妨假定:

A降价而B维持,则A获利 15,B损失5,整体获利10;

A维持且B也维持,则 A获利5,B获利10,整体获利15;

A维持而 B降价,则 A损失 10,B获利 15,整体获利5;

A降价且 B也降价,则 A损失 5,B损失 5,整体损失10。

从 A角度看 ,显然降价要 比维持好,降价至少可以保证比 B好,在概率均等的情况下,A降价的收益为 15 x50%一5 x 50% =5,维持的收益为 5 x 50%一10 x 50% =一2.5,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A就不可避免地选择了降价。从 B角度看,效果也一样,降价同样比维持好,其降价收益为 5,维持收益为2.5,它也同样会选择降价。在这轮博弈中,A、B都将降价作为策略,因此各损失 5,整体损失 10,整体收益是最差的。这就是此博弈最终所出现的纳什均衡。我们构造的这一电信业价格战博弈模型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各个局部都寻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整体利益却不是最优,甚至是最差。

许多其他行业的价格竞争都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如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之间的竞争、各大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等等。

(2)OPEC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背叛

“囚徒困境”告诉我们,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矛盾,基于个人理性的正确选择会降低大家的福利,也就是说,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帕累托改进得不到进行,帕累托最优得不到实现。

上述我们在对电信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中,只是一次性的“囚徒困境”博弈,因此得到了互相降价的纳什均衡。而在现实生活当中,信任与合作很少达到如此两难的境地,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合作”都是一种随处可见的现象。比如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 OPEC)的成立,本身就是要限制各石油生产国的产量,以保持石油价格,以便获取利润,是合作的产物。OPEC之所以能够成立,各组织成员国之间之所以能够合作,是因为囚徒困境如果是一次性博弈的话,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得到纳什均衡解,但如果是多次博弈,人们就有了合作的可能性,囚徒困境就有可能破解 ,合作就有可能达成。连续的合作有可能成为重复的囚徒困境的均衡解。这也是博弈论上著名的“大众定理”(Folk Theorem)的含义。

但合作的可能性不是必然性。博弈论的研究表明,要想使合作成为多次博弈的均衡解,博弈的一方(最好是实力更强的一方)必须主动通过可信的承诺(Credible commit.r em),向另一方表示合作的善意,努力把这个善意表达清楚,并传达出去。如果该困境同时涉及多个对手,则要在博弈对手中形成声誉,并用心地维护这个声誉。这里“可信的承诺”是一个很牵强的翻译,“Credible commitment”并不是什么空口诺言,而是实实在在的付出。所以合作是非常困难的。所以 OPEC组织经常会有成员国不遵守组织的协定私 自增加石油产量。每个成员国都这样想,只要他们不增加产量,我增加一点点产量对价格没什么影响,结果每个国家都增加产量,造成石油价格下跌 ,大家的利润都受到损失。当然,一些产量增加较少的国家损失更多,于是也更加大量生产,造成价格进一步下降——结果,陷入一个困境大家都增加产量,价格下跌,大家再增加产量,价格再下跌理论上,几乎所有的卡特尔都会遭到失败,原因就在于卡特尔的协定(类似囚犯的攻守同盟 )不是一个纳什均衡没有成员有兴趣遵守。那么是不是不可能有卡特尔合作成功了?理论上,如果是无限期的合作 ,双方考虑长远利益他们的合作是会成功的。但只要是有限次的合作 ,合作就不会成功。比如合作 10次,那么在第九次博弈参与人就会采取不合作态度 ,因为大家都想趁最后一次机会捞一把,反正以后我也不会跟你合作了。但是大家料到第九次会出现不合作,那么就很可能在第八次就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第八次不合作会使大家在第七次就不合作……一直到,从第一次开始大家都不会采取合作态度。 还存在其他一些“非合作博议”的情况:

(1)污染博弈

假如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污染,但政府并没有管制的环境,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宁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绝不会主动增加环保设备投资。按照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所有企业都会从利己的 目的出发,采取不顾环境的策略 ,从而进入“纳什均衡”状态。如果一个企业从利他的目的出发,投资治理污染 ,而其他企业仍然不顾环境污染,那么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 ,价格就要提高,它的产品就没有竞争力 ,甚至企业还要破产。这是一个“看不见的手的有效的完全竞争机制”失败的例证。直到 20世纪 90年代中期 ,中国乡镇企业的盲 目发展造成严重污染的情况就是如此。只有在政府加强污染管制时,企业才会采取低污染的策略组合。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与高污染同样的利润,但环境将更好。

(2)贸易自由与壁垒

这个问题对于刚刚加入 WTO的中国而言尤为重要。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面临着保持贸易自由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难选择。贸易自由与壁垒问题,也是一个“纳什均衡”,这个均衡是贸易双方采取不合作博弈的策略,结果使双方因贸易战受到损害。x国试图对 Y国进行进口贸易限制,比如提高关税 ,则 Y国必然会进行反击,也提高关税,结果谁也没有捞到好处。反之,如 x和 Y能达成合作性均衡,即从互惠互利的原则出发,双方都减少关税限制,结果大家都从贸易 自由中获得了最大利益,而且全球贸易的总收益也增加了。

以上是运用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对现实经济生活的一些简单的理论上的分析,虽然在现实生活当中影响人们决策和态度的因素很多,但是 ,博弈论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始终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第7篇

本论文集由29篇研究论文组成:1.基于非光滑最优化方法的分片线性分类;2.粘弹性材料研究中的变分不等式模型;3.邻近局部最优化求解方法及其应用;4.带有不确定性随机变分不等式的一般交通平衡问题;5.模型基网络聚类最优化问题的计算复杂性;6.具有r-凸性与分片单调性的分布滞后模型算法;7.非齐次调和微分方程中Green算子的Poincaré型不等式;8.决策辅助中的偏好解聚方法的鲁棒性;9.有限多凸集的分离与数据预分类;10.最短超弦问题;11.分支定界全局最优化框架中凸低估计量的计算比较;12.通过注射二氧化碳调度增强煤层气生产的拟精确解方法;13.寡头垄断市场均衡问题的随机模型;14.单变量函数的紧区域分片线性超估计量和低估计量的计算;15.交易图与Markowitz模型;16.广义Benders分解;17.具有一般凸性的非光滑多目标最优化条件;18.测试设计优化的博弈论模型;19.供应链网络博弈论框架;20.伪单调变分不等式的离散及其在非单调分层问题数值求解中的应用;21.利用网格适应Basin Hopping算法设计地下水供应系统;22.定义在Hilbert空间上的一类边际函数的正则性;23.带有非凸结构的最优化问题求解;24.规范空间的变分原理;25.癫痫病人的脑网络结构特征;26.一致聚类方法;27.社会网络影响;28.求解半无限规划问题的新型精确罚函数方法;29.统计学中的模型基多目标最优化问题。

本书讨论了科学与工程中的最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给出了许多最优化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该书适合从事最优化、计算数学、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阅读和参考。

朱永贵,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理学院)

Zhu Yonggui,Professor

(School of Science,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Marco Fontana

Commutative Algebra

Recent Advances in Commutative Rings,

IntegerValued Polynomials,and

Polynomial Functions

2014

http:///book/

10.1007/978-1-4939-0925-4

第8篇

论文关键词:预算,资源,竞争,博弈

在高校预算管理的资源配置决策中,各系部一旦占有更多的资源,将有助于其更好、更快完成承担的工作任务,受此影响,相关的资金使用部门首先考虑争取更多的资金,为争抢有限的资源,会展开相互竞争的博弈,使得预算过程充满激烈的竞争。在预算总规模既定的条件下,这种此消彼涨的竞争关系更加明显,本文尝试通过对这一竞争博弈分析,探索提升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可行措施。

一、博弈的基本理论

所谓博弈,即各参与人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的从各自所允许的几种选择中进行抉择并加以实施,最终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博弈论主要研究参与人在某种活动中的理性行为以及在所有参与人都采取理性行为的假设下博弈的最终结果。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如一个自然人或一个团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人或其他团体选择的影响,而反过也来影响其他人或其他团体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简言之,博弈论主要研究的是理性参与人之间的相互冲突与合作。博弈论包括参与人、信息、行动、战略、支付(效用或得益)、结果和均衡等因素。所谓的“纳什均衡”,指的就是这样一种人与人相互关系所处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给定其他人所采取的战略,一个人只能采取某种战略才能获得最大利益或使交易费用最低,而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经过“多次博弈”才能达到,是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组合。博弈论可从参与人在博弈中的行为是否具有合作性划分为合作与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理论的分析单位是群体,而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分析单位是参与博弈的各参与人。虽然他们可能合作,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合作必须符合所有参与者的利益。以下将利用非合作博弈模型对高校预算编制过程分析和探讨。

二、预算编制的博弈分析

本文中,各系部为预算的编制部门,预算委员会为预算的审核部门。如果将高校每个系部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加以考察,其提出的预算申请大体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以上年预算规模为基础,加以适度调整的拨款;二是因特殊情况申请的追加拨款。如果以Y表示第i个资金使用者在t时期的预算资金需求,则Y为前一时期(即t-1时期)实际分配的预算规模;以A表示第t期相对于前期的预算调整幅度(通常情况下A>1,即每个资金使用者的预算规模呈现渐增趋势);以B表示当期该资金使用者获得的追加拨款数额;那么单个资金使用者的预算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也就是说,资金使用者实现自身预算规模最大化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在上年预算规模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大本年预算的增加幅度;二是在因特殊因素而可能出现预算追加的情况下,尽可能获取更多的补充预算拨款。每一资金使用者都在努力证明本部门比其他部门更重要,理应获得更多的增量预算资金配给,不同资金使用者就是在这样一个基本框架下,展开彼此之间的预算竞争。高校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委员会以高校的发展战略为目标,而各系部以本部门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目标的不一致造成预算委员会与系部、各系部之间相互博弈,预算额度的最终确定是博弈的结果。

(一)基本假设

在对预算编制过程进行博弈分析之前,提出本文的假设:

假设1:资源的稀缺性。每年年初随着财政批复预算的下达,高校可用资金量已确定,在预算资金既定的条件下,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各系部之间在预算资金的使用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不存在有约束力的协议使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可以被调和,即各系部之间的预算博弈是非合作的博弈。

假设2:博弈方决策理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无论是预算委员会还是各系部,都理性地进行决策,为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作出最佳策略选择。

假设3:信息不对称。在现实决策活动中,决策方对彼此信息的掌握并不总是很充分和对称的。预算委员会根据掌握的有限信息,对各系部上报预算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各系部虽然完全了解预算的真实性,但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各系部可能会隐藏真实信息,从而造成预算委员会和各系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理,各系部对预算委员会的信息也未必完全了解,各系部之间的信息也存在不对称性。

(二)以系部为不同利益集团的竞争:囚徒困境

在预算规模既定的条件下,这些不同资金使用者之间的利益是彼此对立的。各系部间竞争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可能是通过代表本部门的利益集团向资源配置决策主体施加压力;也可能是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游说;还可能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强调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而提高预算额度等等。这种争取超额预算资金配给的努力通常是要花费相应成本的,但力争本部门的收益大于成本是其竞争努力的基本准则。由于预算规模既定,而这种竞争是需要相应成本的,需求方之间的竞争并非是一种“零和博弈”,因为在竞争过程中会把大量的内部资源消耗在彼此竞相进行的交易之中。这一过程就像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比喻的那样,在看节日游行的时候,每个人都踮起脚尖,试图使自己的视角好一些,结果大家都比原来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同时大家的视角都没有得到改善。下面利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非合作博弈模型,进一步分析部门间竞争的博弈过程。

假设高校只有法律系和管理系两个系部,为争取既定的预算资金而相互竞争,每个系部都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做出策略选择。各系部在博弈的过程中,可采取的策略只有竞争与不竞争两种。当竞争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从理性原则出发,各系会采取不竞争的策略,否则采取竞争策略。假设在不竞争的情况下,两个系能够得到的预算额度分别为Y和Y,成本均为0;在竞争的情况下,两个部门争取到的预算额度分别为Y′和Y′,付出的成本分别为X和X。根据收益大于成本的经济原理,Y′>X,Y′>X,于是得到法律系和管理系的竞争博弈矩阵图,如图1所示。

图1系部之间的竞争博弈矩阵

利用划线法进行分析可知当管理系选择不竞争策略时,由于法律系不竞争的得益Y小于竞争的得益

(Y+Y′-X)[Y-(Y+Y′-X)=X-Y′﹤0],则法律系选择竞争策略;当管理系选择竞争策略时,法律系竞争的得益(Y+Y′-Y′-X)大于不竞争的得益(Y-Y′)[(Y+Y′-Y′-X)-(Y-Y′)=Y′-X>0],因此法律系选择竞争策略。可见,无论管理系的策略是竞争还是不竞争,法律系的策略都是竞争。同理,管理系也选择竞争策略。由上述分析可知,博弈矩阵的纳什均衡为(竞争,竞争)。作为该博弈的惟一纳什均衡,是法律系和管理系理性选择的结果。然而,对于整个高校预算资金分配来说,这种纳什均衡的结果却是不利的,各系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会进行激烈的竞争,造成预算资源的损失,而且各系之间的竞争状态会使高校内部人际关系趋于紧张,不利于高校的和谐发展。

三、完善高校预算编制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力度实行预算管理,增加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约束性。

制定相应的预算考核制度,提供合适的预算约束与激励机制。在全校中发扬预算管理思想,让全体员工了解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公正的,可实行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科学可实行是保障整个激励体系的核心,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约束硬性和工作方式的软性结合,提高职工的工作激情。

(二)严格执行与监督,实现预算与控制的有效性

在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中,作为各责任中心的各系部要及时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汇报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各种信息,确保信息畅通,各种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而作为预算管理的制定者应该要了解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以便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

(三)要划分各系部的职能,确保职能清晰避免相互重叠

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可争取的利益空间是由于工作职能的划分模糊。有些工作牵涉到多个部门,而有些工作则没有任何部门负责,这种混乱的工作范围划分,会使得预算的工作难以进行。工作职能的准确划分,可以减少多报和漏报可能性,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预算管理的信息技术保障

保障预算管理实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保障信息的及时畅通。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才导致双方的博弈。在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当中应该要有先进难得信息平台,提高预算管理编制基础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完善预算编制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分类工作。高校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基础数据收集、分类整理的管理制度。客观、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能减少预算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与预算编制过程中的盲目性,使编制的预算更合理、更科学。

参考文献1 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第9篇

关键词:博弈论视角;ERP实施;双方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2)08-0012-03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企业经营随着科技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企业要能快速反映市场需要,更能结合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与数据仓库进行有效管理,为企业提供多角度全方位信息化运筹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ERP(企业资源计划)应运而生。ERP系统要求企业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审视,对客户、企业自身与供应商组成的整个供应链的业务流程进行新的设计,优化流程中的各项活动,消除业务处理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实现业务处理的合理化、标准化、规范化。但ERP 的实施是一项周期长、工序多的复杂系统工程,我国企业在实施ERP 的过程中成功率低下,在国内企业所有的ERP 系统实施项目中,一般只有10%~20%能按期按照预算成功实施,实现系统集成;约有30%~40%的没有实现系统集成或只是实现部分集成;约50%的实施项目遭到失败。笔者试运用博弈论基本知识,对实施ERP的两个参与者的博弈关系进行模型建立及分析,其中一个参与者是提供ERP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另一个参与者是上马ERP项目的企业。目的在于从博弈的视角对ERP的实施进行思考,基于博弈理论分析ERP实施双方关系,从而对ERP实施问题提出建议。

一、博弈论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博弈论是研究利益冲突各方如何决策及决策结果的,也称为对策论。博弈论往往利用数学工具,建立博弈各方的理论模型,然后进行分析。博弈论最早是由美国数学家冯・纽曼和摩根斯坦在1944年出版的《经济行为和对策论》一书中提出的,并构建了博弈论的理论框架。1950―1954年间,美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纳什连续发表多篇博弈论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纳什均衡”,奠定了现代博弈论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博弈论开始进入主流经济学领域,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应用经济学科的核心分析工具,得到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该理论的充分发展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完善市场经济起到了重大作用。与此同时,博弈论对于社会科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讲,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行动者( agents)相互作用的形式理论,而实际上它正深入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等,被各门社会科学所应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该理论正成为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中的核心工具之一,以至于我们可以称博弈论是“社会科学的数学”,或者说是关于社会的数学。博弈论的基本假定是:人是理性的( rational) 。所谓理性的人是指他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论研究的是理性的人之间如何进行策略选择的。一般博弈双方的博弈结果有三种情况:负和博弈,指的是由于博弈双方的冲突和矛盾造成的两败俱伤。零和博弈,指的是博弈双方中一方得益而另一方受损,且得益与受损在量上相等。正和博弈,指的是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

不管博弈各方是合作、竞争、威胁还是暂时让步,博弈论模型的求解目标就是使自身最终的利益最大化,这种解是以双方采取“最好策略”为前提,各方最终达到一个力量均衡,也就是说谁也无法通过偏离均衡点而获得更多的利益。这就是博弈论求解的本质思想。

二、ERP实施双方博弈关系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ERP项目实施企业(下称企业)是能够独立决策和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ERP供应商(下称供应商)也是能够独立决策和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所以企业和供应商可以看作为双方博弈关系中的局中人或参与者(下称参与者)。ERP项目的实施是供应商根据企业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在与企业相关人员充分交流后,针对企业的问题提出相应的ERP解决方案。企业组织人员对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可行性是指基于企业的管理问题和拥有的资源,该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有效性是指该方案实施后,是否能提高管理水平或带来经济效益的预期。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评估结果达到一定的标准,则企业决定实施该方案,否则不实施该方案。这里所说的标准可以是IT行业的相关标准,也可以是由企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的标准。对于供应商而言,企业能够满足其报价,则决定提供服务,否则不提供。由此可见,双方由合作前到合作关系确立的决策是同时的,只有双方都决定合作才能确立合作关系。所以供应商跟企业合作前的博弈是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

文章从博弈的视角分析ERP实施双方的关系。一些供应商基于自身良好的技术条件,较高的职业素养以及丰富的成功实施经验,会根据企业的管理现状提供一份高效的ERP解决方案。但是也存在一些供应商急功近利,急于拉单以及盲目地做出一些不现实的承诺,因此,他们提供的是低效的解决方案。本文仅从高效和低效两个维度对供应商提供的ERP解决方案进行分类。所以供应商的策略有两个,即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和提供低效的解决方案。企业在充分评估供应商提供的方案和所需付出的费用后,评估达到相应标准则选择实施该方案,否则选择不实施,所以企业的两个策略是实施和不实施。本文据此构造了双方的博弈关系模型,如表1中的四组数据所示:

表1 供应商,企业的收益组合

对上表进行的分析如下,若供应商和企业采取的策略组合是(高效,实施),则受益组合为(2,2)。即是供应商提供了高效的ERP解决方案,企业对方案进行评估后也决定在供应商提出的条件下实施该方案。成功实施方案后,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而企业有了2个单位的收益;供应商获得此次经济报酬和成功实施ERP经验,从而供应商也获得2个单位的收益。此时的博弈是正和博弈。若供应商和企业采取的策略组合是(低效,实施),则受益组合为(1,-1)。即是供应商提供的是低效的ERP解决方案,但是由于其他的原因,企业评估后决定实施该方案。项目完成后,企业仅仅是从IT设备中获得收益,而方案中ERP思想价值并没有给企业带来收益,所以企业付出的正好是供应商得到的,企业获益-1个单位,供应商获益1个单位。此时的博弈是零和博弈。若供应商和企业采取的策略组合是(高效,不实施),则受益组合为(-1,-2)。即是供应商提供了高效的ERP解决方案,但是企业在评估中因为其他的因素导致评估结果不达标,从而决定不实施该方案。此时,企业由于没有实施ERP解决方案,企业的管理问题继续恶化以及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企业获益-2个单位,而供应商提供的已经是高效的方案,失去的仅是此次的被肯定,所以供应商的获益是-1个单位。此时的博弈是负和博弈。若供应商和企业采取的策略组合是(低效,不实施),则受益组合为(-2,-2)。即是供应商提供的是低效的ERP解决方案,企业通过评估正确地判定该方案不达标,从而决定不实施该方案。企业由于没有实施ERP解决方案获益-2个单位,供应商不仅失去了此次被肯定,而且该方案本身是低效的,说明供应商在提供ERP解决方案上还需要不断提高,本身还是低水平,因此供应商获益-2个单位。此时的博弈是负和博弈。

三、基于博弈视角提出对策

通过上述对ERP实施双方之间的博弈关系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出供应商和企业的策略组合以及相应的利益得失。不同的策略组合得到不同博弈结果,包括正和博弈、零和博弈和负和博弈。

(一) 避免负和博弈,企业需积极实施ERP项目

目前,企业面临两方面问题:第一是市场竞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今后的竞争不再是单独的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企业联盟与企业联盟或者是供需链与供需链之间的竞争。第二是企业内部管理,它要求及时掌握、正确分析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做出准确的决策,这是企业的发展基础。而ERP的发展历程既展现了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不断结合,又说明了ERP在企业竞争中所发挥的作用。ERP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有:集成财务信息,集成客户订单信息,标准化和加速生产进程,降低库存,标准化人力资源信息和集成不同时间、不同来源的信息等。所以,积极实施ERP是企业面对未来的最佳选择。

(二) 减少零和博弈,供应商需提高自身水平以提供高效的ERP解决方案

供应商应竭尽全力使系统更高效、有弹性,容易实施和使用,并且随着最新技术的引入,他们还要对自己的产品不断升级。供应商还应提品及一系列书面材料,并且有责任解决项目实施小组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供应商的另一个角色是充当培训者―为企业将来系统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人物提供培训。供应商不仅提供培训,还要提供项目支持并在实施过程中实现质量控制。供应商应该尽全力改进企业的现有流程以使之适合初始的ERP软件包,这可以优化系统的实际绩效并且最大程度地增大将来操作人员的满意度。他们还有责任对系统客户化进行分析和界定,详细说明每个领域某项做法的优劣并最终提供一个高效的解决方案。供应商还应留下技术文献资料,因为项目完成后,供应商的顾问将会离开企业,然而他们的知识还要留在企业中,因此,供应商应该培养足够掌握相关知识的企业员工以保证项目继续开展下去。

(三) 增加正和博弈,供应商和企业应竭诚合作以实现双赢

ERP 实施中要讲求合作,注意效果。ERP 的实施需要供应商( 软件人员、管理顾问)与企业之间的紧密配合,供应商应该在自己的培训内容中除了技术内容之外增加一些人际关系处理技巧、企业的文化认知与敏感性训练等内容,以使得外部项目组能够更快的与目标企业的项目小组产生认同感,减小来自目标企业的抵触干扰,在项目组进行技术指导时,注意沟通方式,不能只向企业相关人员如何去做的指令,同时要告诉相关指令的原因与意义 ,只有这样,外部软件设计人员和管理咨询顾问才能够获得企业的全面信息,将技术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以更好地成功实施ERP项目,从而使供应商和企业能够获得双赢。

四、结论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伴随着的是我国的企业在数量上达到一定的规模。但是就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相比还有差距。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深化,我国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在此形势下,已有大中型企业完成了ERP项目的实施或正在上马ERP项目,且已初步获得成效。实践表明,ERP的成功实施可降低库存20%~35%,平均提高生产线生产率5%~10%、装配线生产率25%~40% ,降低采购成本5%、制造成本12%,按时交货率达到90%~97%。近期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也开始接触并实施ERP项目,这一切说明企业的管理者们已经认识到ERP对企业未来命运的重要影响。基于对这种趋势的把握,笔者从博弈的角度对ERP实施前双方的关系进行了模型建立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供应商提供高效的ERP解决方案以及企业实施ERP解决方案是双方最佳的选择。

ERP在我国企业中应用趋势是可喜的,中国作为经济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成长很快,企业管理水平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提升,ERP 则是最理想的法宝。但是,ERP能适用我国企业并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还需要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们不断地努力。文章只是研究了ERP实施前双方的关系,还需要重视的有实施中的双方关系,以及系统运行后的双方关系。除了实施双方关系外,ERP本土化、行业化以及客户化也有探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毛基业,郭迅华,朱岩.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应用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史波,刘西林.企业ERP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14):103-123.

[3] 郭兆.企业实施ERP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09,(1):70-88.

[4] 于立,王禹庚.ERP实施模式的博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1):60-62.

第10篇

【关键词】 预算管理; 博弈; 过程; 关系

一、博弈论概述

最早的博弈论思想产生于中国。两千多年前,孙膑利用博弈论原理帮助田忌赛马取胜,就是早期博弈论的萌芽。博弈论(GameTheory)是使用严谨数学模型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利害冲突的理论,又称对策论或游戏论,主要是由天才数学家冯・诺依曼(JohnvonNeumann)所创立的。他和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OskerMorgenstern)在1939年合作,使得博弈论进入经济领域,并于1944年合著《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成为现代经济博弈论研究的开端。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决策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决策问题及均衡问题,也就是研究理性的决策者之间冲突及合作的理论。博弈论试图把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理性化、抽象化,以便更精确地刻画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为实际应用提供决策指导。

博弈论中的个人决策与传统微观经济学中论及的个人决策相比,都是在给定约束的条件下追求效用或收益最大化,但其约束条件却不尽相同。通常,传统微观经济学中论及的个人决策,是在给定价格参数和个人收入的条件下,使其效用最大化;个人效用函数只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不依赖于其他人的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只是价格和收入的函数而不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因此,既不考虑自己的决策对他人决策的影响,也不考虑他人决策对自己决策的作用。与此相对照,在博弈论中,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因而该理论注意到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考虑了人们决策的相互影响,并把他人的决策作为内生变量进行分析,拓宽了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思路,更接近于现实世界。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约翰・纳什1948年作为年轻数学博士生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在其博士论文《非合作博弈》(1950)中闪耀的亮点。

纳什均衡定义:假设有n个局中人参与博弈,给定其他人策略的条件下,每个局中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个人最优策略可能依赖于也可能不依赖于他人的战略),从而使自己效用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Strategy Profile)。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组合,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最优策略组成。即在给定别人策略的情况下,没有人有足够理由打破这种均衡。

二、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博弈活动

预算管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利益的博弈过程①,按加拿大学者安东尼・阿特金森(AnthonyA.Atkinson)的定义,“预算博弈指管理者会通过操纵信息和目标以达到个人尽可能高的奖金收入”。预算管理中的博弈活动主要发生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博弈的存在,是经济理性人合理逻辑思维的结果。建立责任中心的企业,其预算管理体系中的组织形式有各级责任中心、预算管理层和企业决策层。由于预算是在总体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对不同责任中心可支配资源的安排、配置和调整,对于本责任中心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动机使得不同责任中心的目标出现差异,因此只要存在责任中心的目标差异以及他们赖以活动的平台空间,就会有博弈活动存在的可能。

从预算目标来看,企业在确定预算管理目标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股东、董事会、总经理、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之间一个反复博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谁具有较大的发言权,博弈结果就会对谁有利。从公司治理来看,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是企业内部权力分配的过程。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机构的设置以及各个机构的职责设定,特别是总经理与董事长是否兼任、董事会内部各委员会及独立董事与执行董事的安排,公司治理结构基本上决定了公司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在预算管理目标的确定过程中发言权的大小。例如,如果董事会由大股东所操纵,则在此情形下确定的预算管理目标将对大股东有利而可能会损害小股东的利益;如果董事长与总经理一人兼任,董事会中内部执行董事占多数,那么总经理在确定预算管理目标方面有较大的发言权,在此情形下确定的预算管理目标将对总经理有利而不利于股东和债权人等。

预算管理过程是在两组参与者之间展开的,他们分别扮演企业资源的委托人和人两类不同的角色。委托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表现在预算管理的每个层次上。从预算管理的程序看,预算管理的实质是企业的委托人和人利用企业预算这一工具,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一场博弈活动。这是因为(刘凡,2007):

第一,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企业委托人和人都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都会从自身的利益和角度出发,根据对方的行动决策来进行最有利于自己的行动选择。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委托人和人各自决策的选择都受到另一方决策选择的影响,同时反过来,其各自的决策也相应影响到另一方的决策。企业最后通过并将实施的预算方案是在汇集双方决策的基础上确定的,是双方在企业预算管理这一博弈活动中的均衡结果。在预算管理的博弈过程中,委托人和人的角色具有互补性,他们之间发生的互动作用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预算框架。博弈双方各自坚守自己的立场,申明自己一方所能实现的目标,最后在双方力量均衡的基础上达成妥协。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有利于提高预算的专业性,增强其可预见性,降低预算过程中的成本和预算决策的复杂程度。他们既相互竞争也相互合作,并且在客观上形成某种协调或制衡机制。显然,只有经过职能专门化的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博弈,经过利益交锋和制度协调,最终形成的预算才是最理想的。

第二,预算具有直接的经济后果,不同的预算对企业利益相关者产生的作用大不一样。预算使得个人行为符合企业决策标准,或作为个人之间进行合作的路标,但由于不可能平均地分配预算的效益与成本,因而能够得到所有参与者支持的预算极少。因此,谁能够在预算的制定中拥有发言权,谁便能够通过制定有利于自己的预算将企业资源转移给自己,谁便能够在利益分割的博弈中处于优势地位,因而预算的制定过程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经济过程,而是一场政治博弈。从预算的经济后果及其政治化过程可以看出,预算的制定与完善涉及到企业各利益主体之间复杂的交互影响,某一利益主体的决策行为只有考虑到他人决策行为时,才能有比较合理的基础。现代非合作博弈论就是专门研究在人类行为发生交互影响的前提下如何进行决策及如何使决策达到均衡的一门科学,而预算制定与完善过程中的“攻”与“防”行为,适当提供了博弈论发挥解释功能的舞台。任何制度的形成都是一个多重博弈过程,预算作为一种契约制度也是如此。有限理性决定了预算的制定与完善只能是一个渐进过程。预算如有漏洞,利益相关者便会乘虚而入、为己谋利,而一旦预算的制定者发现便会调整预算或重新规制加以堵塞,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企业预算制定者与执行者就预算进行的博弈过程。一次“博弈”过程的完成,预算暂时达到“纳什均衡”状态,在此状态下任何改变预算的企图都将是徒劳。然而,这种均衡状态不会长久,一旦新技术、新经济业务出现,便又会引起新一轮的预算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的博弈,其结果又会达到新的“博弈均衡”状态。预算经过多次博弈便会不断得到完善,“纳什均衡”点便会不断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逼近,最终达到帕累托最优②状态。尽管预算博弈的过程会产生一些摩擦费用,但一个经过多次博弈而得到“公认”的预算,其运行交易费用的节约足以抵消这些“摩擦费用”。

三、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博弈关系

在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三类主要的博弈主体,即预算管理决策层、预算管理层和预算管理执行层。这些主体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博弈关系(刘凡,2007)。

(一)预算管理决策层与管理层的博弈关系

企业预算管理决策层是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决策部门,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负责制定预算管理目标及方案,并对其整个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考评。企业预算管理层是预算管理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企业预算管理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博弈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预算管理决策层在制定战略导向及对目标调整时,需要面对不同的管理阶层,而不同的管理阶层往往有其自身的经济利益,这些经济利益可能和决策层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冲突。在这种条件下,自然产生了决策层和管理层之间的博弈。

2.企业预算管理决策层在协助和监督目标执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种种可变因素,这些可变因素对于不同管理层所带来的收益和损失是不同的,管理层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和决策层产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产生了决策层和管理层之间的博弈。

3.企业预算管理决策层在评价预算执行时,对各预算管理层的考核和评价结果将直接影响各个管理层今后努力的程度,而对管理层实施惩罚或者奖赏的过程同时就是管理层和决策层互相博弈的过程。

(二)企业预算管理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博弈关系

企业预算管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一种整合性管理系统工程。企业预算管理决策层的每一个决策最终都是要通过执行层的努力才能实现。在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企业预算管理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的博弈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执行层在执行预算管理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会提供一些虚假信息,如果本部门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虚假信息较多,将会受到决策层的处罚。这种确定何种惩罚和何种惩罚程度的过程本身就是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的博弈过程。

2.企业决策层在评价预算执行时,对各预算执行层的考核和评价结果将直接影响执行层今后努力的程度,而对执行层实施惩罚或者奖赏的过程同时就是执行层和决策层互相博弈的过程。

3.企业决策层在协助和监督目标执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种种可变因素,这些可变因素对于不同执行层所带来的收益和损失是不同的,执行层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和决策层产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产生了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的博弈。

(三)企业预算管理层和执行层的博弈关系

企业预算管理执行层负责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基础工作执行得好坏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成败,而预算管理层是这种基础性工作的制定者和评价者,其制定和评价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这种基础性工作的进程。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企业预算管理层和执行层存在的博弈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预算管理层在制定本部门战略导向及对目标调整时,需要面对不同的执行阶层,而不同的执行阶层往往有其自身的经济利益,这些经济利益可能和管理层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产生了执行层和管理层之间的博弈。

2.企业预算管理层在监督目标执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种种可变因素,这些可变因素对于不同执行层所带来的收益和损失是不同的,执行层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和管理层形成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产生了执行层和管理层之间的博弈。

3.企业预算管理层在评价预算执行时,对各预算执行层的考核和评价结果将直接影响各个执行层今后努力的程度,而对执行层实施惩罚或者奖赏的过程同时就是管理层和执行层互相博弈的过程。

4.执行层在执行预算管理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会提供一些虚假信息,如果本部门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虚假信息较多,将会受到管理层的处罚。这种确定何种惩罚和何种惩罚程度的过程本身就是管理层和执行层之间的博弈过程。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博弈关系外,其他一些比较微观的博弈行为还有很多,如企业预算管理不同执行层之间的竞争,不同预算管理层之间以及不同预算管理决策层之间的不同意见与冲突等。可以说,没有人能将其中所包含的所有博弈关系都列述出来,即使是一个极简单的现实经济活动,也包含着许多博弈关系,只不过有些博弈关系主要些,有些则是次要些。这些博弈关系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使得预算管理的结果趋于更加合理而公平。

【参考文献】

[1] 刘凡.基于博弈论的企业预算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7.

[2] 苏寿堂.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企业预算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 高晨.企业预算管理――以战略为导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第11篇

“纳什均衡”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了挑战。按照斯密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但是从“纳什均衡”我们却看到: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是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这样。在“囚徒困境”的故事中,两个小偷都选择坦白而被判八年的情况就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但是,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对他们更好。

20多岁的纳什已经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当时他被《财富》杂志评为新一代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他的才华和魅力吸引了一位漂亮女生——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的艾里西亚。1957年2月,他们结婚了。

这也许是纳什一生中比获得诺贝尔奖更重要的事。

半生疯癫

1928年6月,纳什出生在美国一个富裕家庭。从小他就很孤僻,每天宁愿钻在书堆里。但那个时候,纳什的数学成绩并不好,老师不满于他常常使用奇特的解题方法。

1948年,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读大三的纳什同时被哈佛、普林斯顿、芝加哥和密执安大学录取。纳什选择了大师如云的普林斯顿,爱因斯坦、冯·诺依曼、列夫谢茨等都在这里。数学家冯·诺依曼是现代计算机之父,也是合作博弈理论的创立者。

“博弈根据是否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增加,或者至少没有受损,因而整体利益也增加。非合作博弈则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决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即策略选择问题。”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温泉教授对《英才》记者解释。

“非合作博弈打破了合作博弈的最基本假设,就是说并非最优解就是均衡解(即博弈双方的选择可能对双方都不利),个体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我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想法,我就考虑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注意到诺依曼的缺陷的纳什,在1950-1951年,以非合作博弈为主题写出两篇论文。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从而开创了博弈论的又一分支。

1958年,纳什开始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行为:他认为《纽约时报》上每一个字母都隐含着来自宇宙的神秘力量,而只有他才能读懂其中的寓意。终于,在孩子出生以前,纳什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他被确诊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然后是接二连三的诊治,短暂的恢复和新的复发。

1962年,当纳什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菲尔兹奖获得者时,他的精神状况使他与这一“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妻子艾里西亚在几年后终于不堪忍受,与纳什离婚了。但是艾里西亚并没有放弃纳什,还是跟他住在一起,30年来精心照料他和他们同样患精神分裂症的儿子。

尽管纳什辞去了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职位,但同事和朋友们设法为他保全了保险。他们还设立了一个资助纳什治疗的基金,寻找各种途径帮他治疗。

正当纳什处于梦境般的精神状态时,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20世纪70、80年代的经济学课本、进化生物学论文、政治学专著和数学期刊中。他的名字已经成为经济学或数学术语,如“纳什均衡”、“纳什谈判解”、“纳什嵌入”、“纳什破裂”等。多数引用者想当然地以为这个人已经去世了。

“发疯过程中他对经济学没有什么贡献,最后给他诺贝尔奖,是因为别人是按照他的框架推出来的后续成果。200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谢林的主要贡献是美、苏的核武战略该怎么做,他就是用纳什的框架往前推,得出的结论是保持报复力量。”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巫和懋认为,纳什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框架。

渐渐苏醒

那么后人如何继续推演零和的纳什均衡?囚徒困境能否被打破呢?

巫和懋表示,其实在现实中早已有解。

一战中,英军和德军遭遇,若双方都卧倒开枪,结果是(-1,-1);如果一方开枪,一方没卧倒,结果是(2,-2);如果双方都走来走去但不开枪,是(1,1)。“偶然遭遇时,是(-1,-1),就是所谓纳什均衡,对双方都不利的囚徒困境;可是长期的话,均衡肯定会走到(1,1)。因为双方用(-1,-1)互相惩罚,惩罚到太痛苦了,你自然就会走到(1,1)”。这就是一战中的著名景观——互不开枪的对峙战。

温泉也提醒,在现实中大概有40%多的博弈结果是没有按照纳什的理论预测的,这可能由于重复博弈、非完全信息等。“囚徒困境是一个富有启发性的角度,但现实社会极其复杂,没有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

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清晨,当戴森教授像平常一样向在校园里“游荡”的纳什道早安时,他第一次听到纳什说话:“我看见你的女儿今天又上了电视。”

纳什渐渐从疯癫中苏醒。而他的苏醒似乎是为了迎接他生命中的一件大事: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94年,他和另两位博弈论学者约翰·C·海萨尼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们现在更多是通过他获得诺贝尔奖以及《美丽心灵》这部传记电影,或者经济学术语‘纳什均衡’等来了解他。现实中,我与纳什先生见过几次面,是在他的病情稳定以后。但这时他已经衰老了,出院后他就完全脱离科研了。他虽然是普林斯顿的老师,但他不是正常的老师,是名誉老师。像其他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一直工作,到这个年纪就成大师了。当然在经济学界大家还是很尊重他,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温泉介绍说。

2001年,根据纳什的传奇经历改编的电影《美丽心灵》上映。也是在这年,艾里西亚与纳什复婚了。

改革博弈

谈到博弈论的实际应用,巫和懋向《英才》记者讲解,博弈论表面有点儿玄,其实就来自现实。小到日常生活,中到经济社会,大到国际关系都是博弈。人们平时经常用博弈思考,只是不很自觉。如果很自觉,思考就会更深一层。

“很重要的是要真正考虑对手的立场、策略,然后再思考自己的立场和策略,这样才能达致均衡。比如问题,就是一个博弈。美国和中国以前是(2,-2),美国控制整个太平洋;现在中国崛起后就要寻找一个新的均衡。怎么办?那我就要用(-1,-1)说话,逼他走到(1,1)。”

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社会中,博弈困境更是随处可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教授便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现在坑蒙拐骗很多,为什么?因为相当一部分人都想玩一次性博弈,我赚一把是一把;煤炭事故为什么这么多?因为政府随意干预、随意关煤矿,你不知道拿到的开采权能延续多久,怎么办?那就竭泽而渔,能捞一把是一把。”

对于走出这类囚徒困境的办法,张维迎解释:“人类产生了很多制度来解决合作中的囚徒困境,包括私有产权制度、法律和社会规范等。其中私有产权制度是最重要的,只有基于私有产权基础上的市场机制,我们才能更好地合作。如果消灭产权,或者任意侵害产权,就破坏了人们的预期,就有更多的短期行为。”

巫和懋则认为,中国要解决未来的问题,就要让各个团体都能参与到经济成长的博弈中来。他举到食品安全的例子。现在企业是2,消费者是-2;如果让消费者组成消费者联盟NGO,它就可以公布哪家企业的食品有问题,就会向(-1,-1)走,你使我受损,我也让你受损;这样长期的话,大家就被逼到(1,1)了。现在的瓶颈是从(2,-2)到(-1,-1)过不来,因为没有给消费者相应的博弈权利。

中国可以找寻自己的道路,可是要让所有公民都能够公平参赛,不要挡住很多人参与的权力。“总之要让这些社会力量出来,像环保、消费者保护类的组织,你都可以让他做。所有人都能得到经济成长的好处,整个国家就会往前走。”

但改革不是请客吃饭,当下国内也面临着改革的囚徒困境:希望改革的群体不掌握改革杠杆,掌握锁钥的所谓既得利益群体又不愿意改革。

“国内最重要问题是体制问题,用博弈论看都是有解的。”巫和懋提出了他对未来乐观的原因:

第12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虚拟货币行业做了简要的介绍,主要根据博弈,针对虚拟货币收购价格竞争进行博弈分析,并探讨了可能避免虚拟货币价格战的两个途径,使其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实现共赢。

一、 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些网络游戏开始风靡全球。而这些玩网络游戏者为了在游戏中取得较高的成绩,就需要较多的网络游戏币,但他们多是上班族没有时间自己在网络中挣取虚拟货币,宁可花现实中的货币去换取网络中的货币。所以一个新兴的行业就产生 了。这个行业就是在劳动力比较廉价的国家通过专业培训的游戏高手生产游戏币,而一些公司通过网络平台收购他们生产的游戏币,再通过网络平台把游戏币卖给外国人,从而赚取中间的差额。游戏币是通过在游戏中交易,而货款是通过现实中的网络银行交易。这个新兴的行业所经营的产 品就是全球盛行 的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货币。但随着该行业的不断发展,收购游戏币价格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为对于虚拟产品,产品的质量几乎没有差异性,所以各经营企业不断采用价格杠杆作为其重要的竞争手段,而且行业内的战略联盟的可能性较小,各大经营公司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收购价格愈涨愈高,甚至出现了恶性价格战的趋势。

博弈论(Game ory)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好比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

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决定了其行动空间和最优战略的选择;同时,博弈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先后 ,参与人的行动次序对博弈最后的均衡有直接的影响。

二、虚拟货币的价格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

(一)建立模型

根据虚拟货币的实际情况来构造价格战的博弈模型。各经营企业是进行博弈的局中人,其博弈过程有如下四个特点:①先后次序的博弈。竞争者之间为了收购更多的货币而引起了虚拟货币市场上的价格战。②完全信息的博弈。企业的定价行为是公开的,通过收购网站是可以看到每款游戏下每个服务器的价格的,价格最终还是要面对供应商的,竞争对手也是很容易获取价格信息的。③重复博弈。市场上的价格是不断变动的,经营企业要继续经营,价格战也会持续下去。④零和博弈。由于在虚拟货币领域中企业之 间的合作是不常见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主要是竞争的关系,故而可以看作是零和博弈 。

(二)博弈的过程

首先,假设参与人为X与 y,他们都是虚拟货币的经营商,他们在虚拟货币领域展开竞争,设开始时固定单位虚拟货币的价格都是 Po。X是先进入该领域的老牌企业,实力比较雄厚,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y则刚刚成立不久,是后进入该领域 的,只 占据少数的市场份额。

1.第一轮博弈(见表 1)。

从 X角度看,显然涨价要比降价好。从 y角度看,效果也一样,涨价同样比降价好,其涨价收益为(5+8)/2—6.5,降价收益为(3+6)/2—4.5,y也同样会选择涨价。因此,在第一轮博弈中,x、y都将涨价作为策略,并且各损失 1,整体损失 2,整体收益是最差的。这就是纳什均衡现象,这里的每个参与人都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整体利益并不是最大,就像所构造的模型那样。

2.博弈后。

在第一轮博弈后,双方都不满意自己在第一轮博弈的结果 ,那么双方就要进行协调 ,彼此认识到收购价格 的上涨只能使得双方受损,所以他们就会权衡利弊,停止涨价的行为。但是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的约定是无法长期存在的,他们会通过变相 的涨价以争取最大 的利益。这样,就使得刚刚建立的平衡被打破,最后双方都要受损。

3.重复博弈 。

从博弈后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企业之间相互涨价的行为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涨价成了不断重复的过程 ,直到价格等于边际利润时,也许会停止涨价。X、y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利益的最大化,但在这样的纳什均衡中,整体利益是不断下降的。

三、避免虚拟货币的恶性价格战的策略

(一)改变博弈结构

先前的博弈过程是以收入作为企业目标进行博弈的。我们不妨把收入转为利润,相应的博弈双方的收益就会发生变化,可能就不再符合“囚徒困境”模型的条件,从而避免了价格战。假设选择“降价”策略时,企业的利润率是 35 ,选择“涨价”策略时,企业的利润率是 25%。如表 2所示,双方都降价时,利润都是 6×35%一2.1;双方都涨价时,利润都是5×250/0—1.25;一方涨价另一方降价,则涨价方可以得到8×25%一2的利润,降价方能得到 3×35 :1.05的利润。这样最优的选择就为博弈双方都降价,从而回避了恶性价格战。

(二)行业协会的加入价格战博弈可能会避免恶性价格战现在把行业协会加入到博弈中,作为博弈一方,而把趋于涨价竞争的经营商作为博弈的另一方构建模型(如表 3所示)。该博弈模型分析了行业协会对经营商涨价竞争的影响。在此博弈中,经营商试图在行业协会监控下的市场中进行涨价竞争。在行业协会监控下,经营商涨价会被行业协会惩罚,所以损失C,降价就正常运作不会有损失;而对行业协会来说,无得无失;如果行业协会选择“不监控”策略,对于经营商来说;当涨价后没有被惩罚就相当于得到 E的正收益行业协会获得数值为一D的负效益,当运营商都降价时,行业协会获得数值为s的正收益。

加入行业协会后博弈模型就变成了三人博弈,表 4所示的是在前述表 3所示的价格战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行业协会后的三人博弈模型。经营商 X选择行,经营商y选择列,行业协会选择矩阵,有“监控”和“不监控”两个策略。如果行业协会选择“监控”策略,对于采取“涨价”策略的经营商予以惩罚C,对行业协会来说,则是无得无失,因而行业协会的收益均为 O;对于经营商来说,采取“涨价”策略时收益值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去 C,如表 4中矩阵所示。如果行业协会选择“不监控”策略,对于经营商来说,收益值相对原来没有变化,当经营商都降价时,行业协会获得数值为 s的正收益;一家经营商涨价时,则行业协会获得数值为一D的负效益,两家经营商涨价时,行业协会的收益值是一2D,如表 4中矩阵 B所示。

由于矩阵 B中有一D和一2D的存在,此三人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解取决于其中的参数 C。令 H=8--C,F一6,一5一C,S:3,取较小的C时,如果满足:(1)H>F>Q>S(2)F>(H+S)/2,则(涨价,涨价,监控)是该博弈模型的唯一纳什均衡,虚拟货币的经营仍然陷入“囚徒困境”,无法避免恶性价格战。当取参数 C的数值逐渐增大时,使得上述两个条件不再满足时,(涨价,涨价,监控)不再是纯策略纳什均衡,当参数 C不同时,有时(涨价,降价,监控)和(降价,涨价监控)是纯策略纳什均衡,有时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此时就可以避免价格战了。

总的来说,行业协会的加入是有可能避免恶性价格战的,但是前提是行业协会必须采用监控的策略,而且对经营商的惩罚 C要足够大时,才会使其走出“囚徒困境”,继而回避恶性价格战。

四、结论

在市场经济中,良性竞争是可以促进其发展的,但是恶性竞争只会使双方受损,所以应有效的控制恶性竞争的行为,使其健康良性的发展。通过运用博弈理论来分析从事虚拟货币企业收购价格的竞争可以得出:要控制恶性竞争中的恶性价格战,应避免竞争者在竞争中陷入“囚徒困境”中,继而能回避恶性价格战。或是加强政府的管制和监控,使其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112—119.

[2]吴萍.基于“囚徒困境”模型的电信竞价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