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时间:2022-05-04 15:15: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史铁生我与地坛》 自然与生命 诗与哲 经典性

我与地坛像一对恋人,一旦相遇,便再也无法长久地离开;一旦相遇,心中的躁动便两相着落。于是我热忱地享受生命,在我双腿永远无法着落的地坛上,至此,我与地坛彼此静默十五年。地坛于我,就像是安置心灵的容器。

这便是笔者眼中的史铁生与他的地坛。

《我与地坛》发表于1991年《上海文学》第一期。此时史铁生40岁,四十是一个充满迷惑与智慧的人生阶段。史铁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写下这篇寓哲理与诗情为一体的散文。

“他觉得文学不仅是回应现实,而且是在一个千变万化的社会里头一直在寻找,寻找那个不变的、那个所谓的终极意义。这个寻找的过程是‘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1]

《我与地坛》正是这样一个对自然、生存、生命、苦难、命运这些哲学母题的寻找:探寻自然之于人类的意义,追问苦难之于命运的价值,关注人类之于宇宙的存在。也正是这种寻找使史铁生的散文成为“美文”,同样的,对“自然”与“人生”两大母题的阐释也使《我与地坛》成为“经典”。

一.史铁生对自然的解读

《我与地坛》中的“自然”与我们平日说的“自然”不尽相同,它是一种具有局限性的自然概念。狭义地看,《我与地坛》中的自然指的就是地坛。然而从广义来说,文中论及的园中事物,如古殿檐头、草地颓墙、老树石门、蚂蚁瓢虫、古柏藤萝,文中涉及的园外意象,如满地月光、石门落日、雪地脚印、雨燕之歌、秋风早霜,文中关于四季的比喻,关于园神的臆想都应该属于自然范畴。

从这一界定出发,我们来看史铁生对于自然的定位、态度及存在意义,就可以分别得出以下论断:狭义的自然对于作家来说是“家”之存在,而广义的自然则是作家的“审美”寄托,作者在对自然的书写过程中流露出了明显的自然崇拜倾向并将万物赋予意志,带有一定的泛神论色彩。

1.“家”之存在

“地坛离我家很近。……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2]

对地坛的描写从一开始就带了明显的暗示性意味。史铁生运用了“宿命轮回”观念来影射我与地坛的关系,打破了地坛与真实的家的界限,树立了地坛“家”之存在地位。之后,作家又将地坛环境定位为一种“家的陈列”:“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使得作家的心灵得到了归属感,此心安处是吾乡,从而推出地坛是史铁生盛放心灵的容器,寄托怀抱的家乡,故而史铁生对地坛的定位也不言而喻即“家”。

然而,这个“家”与我们世俗世界的家的定义又有不同:世俗之家上演着人间悲喜,而地坛却是个“宁静的去处”;世俗之家常有误会猜忌,而地坛却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世俗之家有时让人贪恋,有时让人厌倦,而地坛却让我“再没长久地离开过”。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上,还是从契合程度上,地坛都完全符合“我”的心意,“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所以,史铁生所描述的地坛,像家而不是“家”,明显地表露出作家的个人喜好倾向,是作家主观构建的微型“乌托邦”。

2.“审美”寄托

审美是对美的审视,既包括对美的探寻,又包括对美的理解。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史铁生通过自然与心灵的通感,严肃而又认真地思考“美是什么?”这一命题。而地坛在作家审美,追美的这一过程中充当了盛放“美”的具象化容器,表达了作家的审美观念。

文本中的唢呐声无疑是一种象征,隐喻着“美的召唤”。我们一般认为,美无定则,而文中这样形容唢呐声的来由,作家说“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如果“唢呐声”是“美”的象征的话,那么“吹唢呐的人”则可以被认为是美的滥觞,美的本质,而美的本质是无法言说的,美的滥觞也是美学家一直追求而没有结论的谜题。史铁生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美学家,在追求美的道路中,他得出了“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这样的结论。

美有形态。美的本质无法界定,但世界上的美却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这正是美的形态,美无常型。

美是永恒存在。无论时代历史如何变迁,无论审美倾向如何发展,人类思维中都会存在“美”的概念。它既具有共时性,又具有历时性。正如文中所说:“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在最后,作者写道:“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很多人下意识地会想到:这是生命终结的召唤,是迈向死亡之音。但笔者却认为,这正是史铁生的“皈依”,对美的皈依,他走向的是永恒的美的历史之流。这种“走向”,既是追求,亦是回归。

寄托审美,这是地坛之于作家的最重要意义。

二.史铁生对生命的解读

史铁生对生命的解读是其散文中一以贯之的命题,学界在此之前也颇多论述。本文主要以其轮回观、命运观、生死观三个维度来阐释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其轮回观主要体现在他在《我与地坛》文本中对“人生三态”的叙述;命运观则是以其对“苦难意义”的诠释为代表;至于生死观,更多的表达了对生命的礼赞以及面对生死两事的态度。三个方面并立而行,各抒己见,又互为表态,相互佐证,拼凑起史铁生完整的生命观。

1.“人生三态”与轮回观

“人生三态”指的是史铁生在《我与地坛》最后一节中描写的人生所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孩童阶段、情人阶段和老人阶段,亦是人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三种状态:好奇状态、热恋状态、回归状态(抑或沉静状态)。

孩童阶段的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有无尽的精力与无数的念头,这可以看作人的青少年时期:人刚刚打开自由认识世界的大门,对一切都新奇,渴望尝试;情人阶段的人对世界充满了迷恋,他有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并且渴望享受世界、改变世界甚至创造世界,可以看作是人的成年期:人有能力去创造物质或精神产品,对于固有的物质精神基础,或单方面享受以满足自我需求,或积极创造以期实现个人价值;而老人阶段的人则形成了对世界各自的独立的理解,走向生命的终结,回到世界的起源,这可以看作人的老年时期:人经历了好奇与热恋状态,开始回顾与思考,沉淀与升华,形成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走向死亡。

史铁生在这里对于死亡则称为“回去”,这一词是体现其轮回观的关键,他认为死亡不是终结,而是一种新生。他认为:“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我的死亡与孩子的诞生,正体现了生命不息,轮回不止的观念。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但是,那不是我吗?”是极其深刻的一问,其中表明了史铁生的轮回观:躯壳多样,但灵魂不灭。灵魂经历人生三态,再经过死亡的淬炼与出生的洗礼,复又重来,无止无息。正如他所说的:“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欲望”,灵魂也是“欲望”。欲望不变,宇宙不灭,人类悲喜永恒上演。

2.“苦难意义”与命运观

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纪”失去了他的双腿,这无疑是他人生中的最大苦难之一;而他在明白母爱之前失去了母亲,这无疑又是他另一重大苦难。而命运的真正苦难其实在于其必然性与不可避免性。

生病贯穿了21岁之后的史铁生的生命全部。21岁史铁生大病,从此之后再也没能站立。他生前曾经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然而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却将生病视为别开生面的游历“由病悟理,妙语哲思挥洒于字里行间。”

然而,生病的苦难并不因其自嘲终结,在《我与地坛》中,我因苦难而暴躁,造成对我的母亲的伤害令作家再也无法挽回。作家在文中说:“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母亲对我的寻找,与我躲开母亲的寻找成为主要情节之一,而不幸的是,我还没有来得及体悟,母亲就先一步去了。“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寥寥几笔,便体现出丧母之痛与懊悔之意。

残疾、丧母、疾病都带给史铁生沉重的苦难,然而真正的苦难――命运的必然性才是最令作家感到绝望的。他在《病隙碎笔》中起笔便诠释命运与角色的独特解读:“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便调换。”[3]在小说《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中有一段对于命运的绝佳阐述:“万事万物,你若预测它的未来你就会说它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过头去看它的以往,你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之路。”[4]在《务虚笔记》中史铁生对于女教师O的塑造便是因袭了这样一种理念:“如果你站在四岁的O的位置展望未来,你会说她前途未卜,你会说她前途无限,要是你站在她的终点看这个生命的轨迹你看到的只是一条路,你就只能看见一条命定之途。”

“命定之路”的反复出现充分佐证了史铁生对于命运的必然性的确定即定命论。定命论是史铁生命运观的最主要观点,也这种命运的不可琢磨性与不可改变性导致了史铁生的绝望,但同时当作家将自身投掷于宇宙万物之间,又将这“命定之途”看做是一种平衡,一种规律。

3.“生命礼赞”与生死观

命运的不公并不能阻挡史铁生对生命的热忱,他热爱生命以及生命的活力。

这体现在他在地坛中所看到的芸芸众生相:十五年风雨无阻来院子里散步的夫妻,热爱唱歌的小伙子,独一无二的饮酒的老头,朴素优雅的中年女工程师,最有天赋的长跑家朋友,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和爱她守护她的哥哥。他赞颂着夫妻对爱情的诠释,小伙子对梦想的执着,老头体现的对个性的坚持,女工程师的生活态度,长跑家朋友的坚持与放弃,兄妹间相守相偎的亲情,他赞颂,这些努力活着,存在着的人们,这些鲜活并有所坚持的生命。

史铁生认为,生是既定的,人类在没有选择权的时候,就已经被确定了“生”的权利,而死也是既定的,同样人类没有自,那么,人类就只能努力活着,这种活着,无论呈现出怎样的姿态,都值得礼赞,因为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所以,生亦不可喜,死亦不可悲。这便是史铁生的生死观。

面对未知的死亡,史铁生选择了观望:“甚至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5];也有着本能的惧怕:“怕死的心理各式各样。作恶者怕地狱当真。行善者怕天堂有诈。”[6]却更选择了淡然:“‘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说过,徐志摩这句诗未必牵涉生死,但在我看,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作为墓志铭真是再好也没有。”[7]

面对已然的活着,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我有时候倒是怕活。可是怕活不等于不想活呀?……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是写作为了活着。”而史铁生的欲望究竟是什么呢?再明显不过,史铁生的欲望就是活着,有意义地活着。写作是他承载意义的体现其生命存在的形式载体。这种活着的欲望之强烈,让人震撼。

史铁生在《好运设计》中说:“过程!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8]我想这是作家设想的最好的活着的状态。他在死亡残疾的阴影下彰显了一种欲望之力,对死亡不畏惧,对生活不轻视,令人肃然起敬。

三.“自然”与“生命”中的“诗”与“哲”

《我与地坛》的构思十分巧妙,它将作家对审美、秩序、自然、宇宙、轮回、苦难、人生、命运等宏大母题的思考,寄托在地坛公园这一载体上,从而使概念的诠释摆脱了空洞、晦涩、抽象等理论解释的危险,合目的地将概念具象化、平易化、诗意化,体现了史铁生作为哲人的深刻与作为诗人的优雅,这也是史铁生散文在当代文坛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主要原因。

作家对“自然”的用情之深使《我与地坛》显出浓厚的诗意,而他对“生命”的思索追问又使《我与地坛》蕴藉着沉重的哲思。“我与地坛”正是对位“人”与“自然”、“生命”与“自然”,二者既相互寄寓,又相互补充,作家用诗歌的深情礼赞自然,用哲学的深思讴歌生命。

“史铁生以‘无我之问或无果之行’,去‘发现什么的根本处境,发现什么的种种状态,发现历史所曾显现的奇异或者神秘的关联,从而去看一个亘古不变的题目:我们的心灵的前途和我们生命的终极价值终归是什么?’

史铁生因此可以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9]

“比天空更博大的,是人的胸怀。”史铁生身处地坛,同时将地坛的一切内化于心,试图通过对自然的感应,对宇宙的观望,追问人类的终极价值。而在对“自然”与“生命”的诗性追问中找寻到了最理想的平衡状态:

人类活着如同自然般自由,自然与人类同享活着的自由。

史铁生散文中的“诗”与“哲”也是这样平衡的关系。我们在阅读史铁生散文时,不仅可以得到审美的净化,更可以摄取思考的快乐。从文本接受的角度来看,有机融合了“诗”与“哲”的文本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更深层次亦更具持久,这也是我们论证史铁生散文的经典性的主要论据之一。

另一方面,就文本本身而言,史铁生散文所涉及的“自然”与“生命”这两大主题,不仅是文学创作不可绕开的母题,更是哲学、历史等人文科学领域中的“终极”问题。史铁生的思考从一开始就是站在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上的,这种思考既是其行文的开始,亦是其行文的终极目的,故而我们说史铁生散文的“经典”是主题内容上的,更是思想内涵上的。

除了内质的经典性,史铁生散文的艺术手法也是其“经典性”的重要成因之一。语言的诗意优雅与深邃隽永,段落长短、叙述详略及抒情节奏的恰到好处,文本情绪的跌宕起伏与收放自如使其散文既完整又完美。在艺术上,《我与地坛》更可比是现当代散文集大成之作。

“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这是对史铁生散文内核的精练概括,也是史铁生散文经典性的有力论证。

身负残缺而自强不息,身遭不公却厚德待物;生而笔耕不辍,如夏花之绚烂,死时平淡安详,如秋叶之静美;其文其人都为“经典”,其诗其思是当代文坛永恒的光耀,这才是哲诗人――史铁生。

参考文献

[1]史铁生.灵魂的事[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4.

[2]史铁生.史铁生散文[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3.

[3]史铁生.史铁生作品系列・病隙碎笔[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4]史铁生.世纪文学60家・史铁生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7.

[5]王尧,林建法主编.薛毅著.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大系・荒凉的祈盼――史铁生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6.

[6]刘锡庆.中国散文通史・当代卷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1.

[7]汪雨萌.史铁生研究综述[J].当代作家评论,2012(4):160-169.

[8]汪雨萌.史铁生文学年谱[J].东吴学术,2013(3):122-134.

注 释

[1]王尧:《错落的时空・说史铁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55页。

[2]后文此字体不加特殊说明皆为引用原文。原文参照《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3]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121页。

[4]史铁生:《史铁生作品系列・命若琴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348页。

[5]史铁生:《灵魂的事・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代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4页。

[6]史铁生:《史铁生作品系列・病隙碎笔》,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34页。

[7]史铁生:《灵魂的事・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代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1页。

[8]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43页。

[9]王尧:《错落的时空・说史铁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55页。

第2篇

《我与地坛》中流露着对人生的感悟,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当面对厄运时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好象是地坛等待着他的出生,然后又等待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对于史铁生来说,这是当头一棒,难堪的一击,人生的壕堑,一场灾难,他的情绪一落千丈,变得消极颓废。在残废后的最初几年里他没有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没有了。史铁生在寻找中发现了那个地坛,正如他在某篇小说中写到“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好像是上帝的精心安排”。的确这个时候他来到地坛这个小世界就是为了逃避外面这个纷纷扰扰的大世界。

在这个地坛中史铁生对它做了最真实的描写,文中所写的“园子荒芜但是不衰败”。在他看来,它是有生命的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的停在枝头;蚂蚁摇头晃脑猛然间想透些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尽管爬得不耐烦,停下来用心祈祷一番,便支开翅膀飞上天;露珠在树叶上满满的滚动着,不断聚集眼看着就要把树枝压弯,轰然坠地摔出万丈光芒。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发出的响动,悉悉簌簌的片刻不息,从文中这几句话中看出地坛是一个寂静但是不缺乏生命力的园子。

其实,他应该感谢这个地坛,地坛的荒芜冷落和他的灰心丧气默契契合,他的颓废找到了归宿,地坛的景物启开了他悟的阀门,让他从精神的空虚中爬了出来,精神得到空前的解脱。古殿饱受四百年风雨的侵蚀仍然能够面对生活,仍然有“敌人围我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英雄本色,在园子里古老的柏树不因时代的久远而丧失继续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愈生长愈显历史的沧桑,愈具有历史的韵味,落叶虽然不断的遭受着早霜和晚风的双重侵袭但是它仍然坚强的挺立在枝头,毫不屈服,毫不动摇。

这座古园虽然破败、孤寂和凄凉,但是历经久远的历史它仍然挺立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大有“千磨万击还坚韧,任而东西南北风”的大无畏精神,大有蔑视一切唯我独尊的英雄气概,史铁生把自己置身在这所静静的古园中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和休憩,可以说,这座古园连同它的一切让史铁生醍醐灌顶,这样的古殿和残疾了双腿的他相类似;这凄凉的环境和他凄凉的心、灰黯的人生相类似。古殿能够如此坚忍顽强的屹立、存在着向人们彰显出其历史沧桑悠久的魅力,人何以堪?

史铁生在古园中得到永恒的真谛。地坛是他的象征,纵然自己双腿残疾了,但是他也有权利奋斗拼搏,有权利过幸福美好的生活,有权利拥有一份让人们羡慕的人生。在困难厄运面前,要坚强的活着,用坚韧的心去面对,纵然惊受暴风雨无尽的侵袭,但是人千万不能被厄运打垮,要在困难中坚强的屹立着,塑造永不言败的心和岿然不动的灵魂。太阳仍然会升起,纵然有乌云也不能掩盖其全部的光辉。人生之路会越走越宽,越来越光明,充满希望的活下去,也许在那一刻,史铁生真得清醒了,前所未有的。

同时在这篇文章中关于“死”的理解和感悟让你颇为心动,史铁生在地坛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正如文中所说的“一个人出了事,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是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而是一个人必然会降临的事情。”史铁生意识到自己虽然双腿残疾了但是这并不等于生病的结束,从残疾到死还有一段相当长的经历,残疾并不等于死。上帝安排了人的生,也安排了人的死,所以死不是我们所能支配的,我们只有享受生命的权利。

从另一方面来说,死是对生命生活的逃避,它是一个懦夫的代名词,逃避自我价值的实现,逃避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一个人死了但是却让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感觉让人痛彻心扉,让人难以承受,父母辛苦养育我们成人,然而还没有回报父母,就选择了死亡和逃避,你没有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没有让父母享受到晚年的天伦之乐,这是你为人子女的遗憾,也是父母的遗憾,在史铁生看来,死让你得到了解脱,但是带来更多的是负罪感和歉疚感。在这个古园中,史铁生对“死”的认识大彻大悟,这是一种超然脱俗的认识,这些认识使他以往的颓废烟消云散,荡然无存。他从精神空虚,内心彷徨的困境中走了出来,他彻底的得到了重生。

在解读《我于地坛》中,除去在困境中的人生感悟之外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就是母爱,这是一种超越一切包容一切的爱。双腿残疾之后的史铁生脾气爆躁,不在家的时候就一个人摇着轮椅向那静静的地坛前进,母亲知道有些事情不应该问,她也不问。她深知史铁生的脾气,所以给他留出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当一次,史铁生已经摇车出去想起一件什么事情又回来的时候,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送他走时的那个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个墙角,对我的回来竟然一时间没有反应。

母亲一生围儿子操劳,在史铁生彷徨的日子里她忍耐着,做着最坏的准备,从来没有要求史铁生为她想想。她心疼儿子,情愿残疾的是她不是儿子,她想,只要儿子能够活下去,哪怕让自己死都行;她担心儿子,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史铁生也得有一条路通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能够找到。在史铁生看来,他的母亲是活得最累的母亲。

当母亲去世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自私,应该为母亲想想,某次他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有想到这个园子有这么大“,他潸然泪下,他又想起了母亲的辛苦和劳累,母亲的视力不好,在其中要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他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但是处处都有他的车辙,有过他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第3篇

一、关注和发现的纠正首先我们得纠正

关注和发现上传统的中心主旨确定指认的偏颇。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的传统语文提问,是由来已久现在仍未绝迹的语文课堂现象。一读《我与地坛》,似乎就条件反射似地关注起作者奋力抗争残疾人生的主旨,关注起母亲对我渡过艰难人生的帮助,发现了荒芜的地坛对我的残疾人生的启迪。其实这样的关注和发现,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它缺失过程,缺失由语言品味到思想主旨发现的过程。因为缺失这样的过程,所谓思想主旨的发现,就只能呈现为静态的贴标签式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常常是单一干枯而非繁富丰盈的,这样的结论也是令学习者感到语文学习面目可憎的原因。其次我们还得纠正关注和发现上电、光、声、色的现代传媒渲染的时尚偏颇。这样的偏颇仍是关注作品内涵的偏颇,常常是采用电、光、声、色的现代煽情法,煽起学习者廉价的感动后就迅速贴上思想主旨的标签。较之前一种贴标签,这种贴标签更能迷惑语文学习者。长此以往,学习者就以为语文学习就是电、光、声、色的传媒煽情。笔者多次听到这样的《我与地坛》的展示课,上课伊始,电、光、声、色就全上场。各种造型的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轮番闪现,命运交响曲作为课堂背景音乐几乎轻轻地响彻整堂课,在声、色渲染下,师生情感饱满地诵读史铁生有关生死思考的哲理文字,诵读有关物我交融、感悟生命的文字。

最后,大屏幕投影展示所谓的思想主旨。再次我们还得纠正静态指认语言妙处、写作艺术的偏颇。前述两种偏颇,都是脱离语言学习的对思想主旨的所谓关注和发现。只不过,第一种是板着面孔中贴思想主旨的标签,第二种是传媒忽悠中贴思想主旨的标签。与这两种偏颇不同的,是另外两种偏颇。关注语言了,似乎也发现语言了,但要么静态指认文本语言妙处,要么脱离文本进行语言训练。静态指认文本语言妙处,就是一度被批驳得体无完肤的所谓写作艺术的静态小结。作为语文教学根本任务的语言教学的着力点,不能停留在是什么的静态指认上,它应该向前发展,把着力点落实在怎么样的言语运用上,体悟品评文本是怎么样运用语言从而达到如此的表达效果的。在体悟品评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各种语言形式,表情达意,形成语文能力。这里,我们尤其要警惕的是新近很是流行的一种课堂语言训练。这种训练常常脱离文本内涵,仅仅把文本作为一种语言训练的由头。有老师讲授《我与地坛》公开课,有个课堂环节是为每个阶段的史铁生写一个生命颁奖词,从暴躁迷惘到安静沉思到忏悔自诉,每个阶段写一段。这个环节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颁奖词的写作没有建立在相关文本语言的体悟品味上。老师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匆匆浏览一下相关文本,就布置这样的语言训练。脱离文本语言的为人物写作颁奖词的流行语言训练样式,使这节课显得游离和轻飘。

二、品味和掌握的方法

对精妙语言关注和发现之后,能够深入品味和学习掌握的环节,才是语文学习最要紧处,才是语文老师最应着力处。可以说《我与地坛》的文本,是极佳的以语言教学带动思想教育、文学教学和知识教学的文本,繁富丰盈的语言形式高度契合了繁富丰盈的思想。下面即以此文本具体解说语言学习中品味和掌握的方法。卑之无甚高论,其实所谓方法也就是应该常用的语文的方法,即诵读品评仿写等。具体板块如下:第一板块:引文本

1.诵读中,激发知人论世、进入文本的兴趣。课堂导入环节,笔者投影两段情感充盈、准确凝练概括史铁生的颁奖词,激发学生在流行语言形式的诵读中,知人论世,跃跃欲试进入文本的阅读兴趣。第二板块:读文脉

2.诵读中,把握文脉,体悟情感和思想。请同学们找出并诵读下述文字:史铁生以我的视角思考死的事,思考生的意义,思考怎样活以母亲的视角思考我的生活之路;以我的视角反思我的写作之路。这一环节的集中诵读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脉,整体把握作者核心的情感思想。史铁生沉思型的表述,也适宜反复诵读。荒芜的地坛一度是我常去的地方,诵读贯穿第一部分表明我常去地坛的句子。这一环节的集中诵读,有助于学生把握我与地坛的文脉,体悟地坛之于史铁生生命感悟的意义。

3.诵读互文文本,加深对我与地坛关系的理解,加深对史铁生的理解。诵读《秋天的怀念》和《北京青年报》有关史铁生遭遇残疾初期暴躁绝望、屡次自杀的互文文本,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史铁生感悟生死的心路历程。诵读《天涯》杂志社 2010 年 1 月 6 日关于在北京地坛公园塑造史铁生铜像的倡议书,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地坛之于史铁生生命的意义。第三板块:品文句

4.品评第一部分 3、5、7 节。采用意象描述法、关键词嵌入法、互文对读法和改词比较法等方法,品评文本的语言形式,体悟其中的情感思想。比如第3 节的自然景物描写的品评体悟、园中小动物描写的品评体悟。比如第 7 节,去掉 6 个譬如也通,加上6 个譬如的好处何在。

5.还可以用固定的句式写作品评文字。比如,写一段排比句:先用既然句总结第5 节的描写文字,再从由此得到的生活感悟角度小结。再比如,请同学从我对母亲感悟的角度,以一个的母亲句式,提炼我对母亲的感悟,并读出文本中体现这种感悟的词句。固定句式写作品评文字,既可品评文本,又可锻炼表达。只是这样的形式在品评文字写作中不宜太多,否则会有以文害义的弊端。

6.反复式言语的品评。比如第 7 节出现了 4 个又是、3 个在和 3 处母亲,试从形式或内容的角度加以点评。再比如第 8 节,连续用了大量的母亲、她、我,老师一连删去了 12 个,也通顺。能说说原文的好处吗?第四板块:练文句

第4篇

关键词:《我与地坛》 命运 写作 宗教 超越

作家史铁生审视自身痛苦,体味悲凉心境,从自然与文学中汲取智慧,在冥想中领悟人世,执著追求着生命意志和心灵自由,最终完成了“对自我所执的真正超越”以及“对人类的整体存在的担当”。[1]

一、造化的恩赐

对事业与爱情满怀憧憬的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一不堪忍受的劫难使之陷入最深切的痛苦中。而曾经有着“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一段段高墙”与华美的“玉砌雕栏”的地坛,如今也“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这种同样落寞的遭际使得作家对地坛产生共鸣,而五十多年来几度搬家离地坛越来越近,更使作家觉得是一种缘分。“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草木虫鱼在满园的光辉中释放着蓬勃的活力,晨昏阴晴在四季的轮转中孕育着永恒的天道。造化赐予作家以恩典,那无处不在的自然之美唤醒了作家内心深处依然潜藏的生命之力。“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地坛苍劲幽远的气魄永存,正如作家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人格意志依然坚强。“唯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恒久,辽阔,但非死寂,那中间确有如林语堂所说的,一种‘温柔的声音,同时也是强迫的声音’。”[2]在沉静中作家更深入地看清了真实的自己,参悟着宇宙人生的真谛。地坛历久弥坚的活力给作家以无限启迪,以致使其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在作家看来,“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正如瓦尔登湖之于梭罗,地坛是史铁生灵魂的归属地与希望生发地,“一进园门,心便安稳”。[2]在自然的抚慰下,时间与空间的交融轮转之间,作家将自身融入了广阔恢弘的宇宙大背景中,由此为更深切透彻的人生体悟提供了契机。正如作家所言:“我已经不在地坛,地坛在我。”[2]

二、命运的观照

在自然给予的沉静状态下,作家开始进一步思考人生。所谓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史铁生认为:“万事万物,你若预测它的未来,你就会说它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过头去看它的以往,你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的路。”[3]宿命观在本篇散文中有很大体现,并且成为作家摆脱困苦的良药。

首先来看作家本人。关于残疾和爱情,作家有着最痛心的体验。“一个满心准备迎接爱情的人,好没影儿的先迎来了残疾――无论怎么说,这一招是够损的。”[4]命运不可捉摸也无法抗拒,人对于此一现实事先无从选择事后无从躲避。对于写作,作家也持这一种态度,认为自己“未必合适当作家”,是命运安排他走上这条道路,并发现这条道路“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4]散文中谈到与地坛的缘分时,作家也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在这种宿命观的指导下,作家“把内在的痛苦外化,把具体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给命运,然后再设法调整自我与命运的关系,力求达到一种平衡”。[5]于是终于得出结论: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这种达观超脱的思想的影响下,作家完成了对“死亡”的思考,能够以平和而坚忍的心态来面对苦难。

接下来作家将视野拓宽,来关照母亲与园中其他人的命运,展示了亲情、爱情与友情的美好。

母亲对史铁生的影响之大无疑是不可取代的。善解人意、睿智宽容的母亲以其毫不张扬的爱教会了儿子如何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承担苦难,在母爱的感化下史铁生走出绝望发奋写作。母亲“兼着痛苦与惊恐”与“最低限度的祈求”,没有逃避没有退缩,默默承担重压。她的命运的苦难是加倍的。作家审视母亲的命运,不禁发出忏悔而痛心的诘问:“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作家对母爱灌注了最饱满的感恩。“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读来令人动容。

散文第四节,作家怀想了在地坛遇到的其他游人,在温情而纯美的生命故事中寄寓了对更广阔命运的祝福。散文分别写了一对老人、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一个真正的饮者、一个捕鸟汉子、一个中年女工程师、一个长跑家朋友和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在他们身上作家感悟着真挚的情感、潇洒的风度、坦然的心境和富于活力与激情的生命。特别是那对兄妹的故事,使作家对“可疑”的“上帝的居心”有了更为睿智的看法:“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从而使拥有一颗悲悯之心的作家对于命运的认知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三、文字的成全

“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

现在开始考虑“生存”的问题。是写作给了史铁生以新的动力,“写作就是为生存找一个至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理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6]但同时写作也带给他新的困惑与迷惘。他发现了一个新的困境,那便是“欲望”。有欲望所以有恐慌,但有欲望才构成人性。在反复地思考和警醒中,作家终于凭借智慧与悟性在这一矛盾中寻到解救思想和重获自由的出口:“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这是罪孽,也是福祉。因为有爱,所以才给予惩罚。文字成全了史铁生,史铁生也成全了文字。史铁生最终成为当代文坛最为纯粹持久的灵魂的文学写作者。他说:“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2]这种忠于内心且建构在人的价值与生命意义之上的写作,才是最真实而深邃的。

四、生命的实相

史铁生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中/生死同一。”[7]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每个生命都行走在消逝之中,“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最终的死亡是一种回归。史铁生看淡死亡,是一种通融的智慧,而非消极的逃避,因为他并不淡漠生存。史铁生重视生存的过程,强调过程的美丽,执著追求热烈而灿烂的生命状态,因而既在承认宿命的前提下摆脱暴戾获得安宁,又避免了陷入宿命观沮丧无奈的负面情绪中。

关于死和生的问题作家已得出答案,在散文的最后作家将二者贯通,将有限的个体生命放置于宇宙背景下,在对整个人类生命的流转不息的宏观考察中得出生命永恒的真理,终于升华出“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1]“将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宏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5]“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恢弘的气势使读者于广漠的寂静中感受到心灵的震颤。

五、至爱的境界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永不止息。史铁生秉持着宗教精神,坚守爱的理想。因为爱的支撑,史铁生对痛苦的理解具有了某种宗教意义上的忍耐和包容。他认为“上帝正是要以残疾的人来强调人的残疾,强调人的迷途和危境,强调爱的必须与神圣”。[4]认为人的复活是拥有一种精神来应对苦难。这种慈爱的理想也在本篇散文中得以充分体现。

写作的过程即不断探寻的过程,作家以不屈的意志提取苦难中的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找寻心灵的归属。尼采说,要爱命运。爱命运才是至爱的境界。

温和静美的文字中蕴含着内在力量,《我与地坛》以其哲理思辨和人文价值震撼人心。从个人立场出发演绎共感共识,这是对于个体生命冲破阻碍融入广阔生命境地中以实现个体生命张扬的最高礼赞。

参考文献

[1]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史铁生.想念地坛[J].文苑(经典美文),2011(9).

[3] 史铁生.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J].收获,1988(6).

[4] 史铁生.病隙碎笔2[J].天涯,2000(3).

[5] 张新颖.平常心与非常心――重读史铁生[J].上海文学,1992(10).

[6] 史铁生.答自己问[J].作家,1988(1).

第5篇

关键词 史铁生哲思 残疾命运 生活歧视 宗教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1 “残疾命运”所决

周国平说史铁生是“天生的哲人”,道出了残疾的命运是史铁生哲思形成的重要成因。史铁生因双腿瘫痪而被剥夺行动的自由,枯燥烦闷寂寞的生活使其限制与社会直面交流,在这种有限的空间中,史铁生体验着残疾的困境,把时间延长坚持不懈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索,根本性地发问和持久性地探询人的存在的根本问题:为什么活?怎样活?爱是什么?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为了谋生史铁生把“解决自己的问题”以写作的方式展示给他人,以提供生命经验和人生思考。“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是史铁生的真实写照。充满憧憬的激情四射的最狂妄的美好时光双腿瘫痪,祸不单行败血症、尿毒症、肾功能障碍紧随其后,多种病魔缠身的残酷地直逼生命的现实,这种巨大反差不仅在生理的,更多地在心理折磨着摧残着史铁生。在日常交往中,因为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刺痛冥想玄思的神经。刺痛创伤后,触发自我意识并潜入心魂深层,在与灵魂独语中重新审视自我的存在。这种创伤性体验是主体意识对自我灵魂的体认,自我经验的一次游历。同时,“自我”和“超我”在自我意识中痛苦挣扎,因此在自我对彼岸的渴求中伸向形而上的思考。

2 “生活歧视”所定

史铁生对人类的悲剧处境有着强烈的个人体验。活到21岁的年龄就由于双腿残废永远被种在了轮椅上,再加上多种病魔缠身,他不能过多地参与形形的外部世界的活动,不能“深入生活”。 史铁生非常敏感地担心别人发难:一个残疾人,成天囚在家中,哪有那么多东西可写?这实际上涉及到有没有资格写作,有没有权利写作的问题。史铁生于是在《扶轮问路》(访谈录)中讲“深入生活”这个理论应该彻底,因为它自身就不合逻辑,并在《没有生活》等文章中向那种将残疾人排除在生活之外的观点提出质疑,表明了维护自己写作权的文学观。这恐怕不仅是由于他遭遇宿命不公而敏感于“生活歧视”,问题还在于“生活歧视”创造论的影响根深蒂固。多数人依然认为,拥有亲身经历的现实斗争生活才有东西可写,内容才丰富。任何一个作家的早期创作都是以生活为基础,史铁生也不例外。因为他有过知青“插队生活”写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并从此走上文坛,成为知青文学的代表。而从生活的范畴来看,精神生活也是生活并且高于物质生活,更值得写作。史铁生也在《扶轮问路》(访谈录)中讲到“写作就是模仿和解决自己弄不明白的问题”。“自己弄不明白的问题”其实就是精神生活。他在《务虚笔记》中写道:“我不认为只有我身临其境的事情才是我的经历,我相信想象、希望、思考和迷惑也都是我的经历。梦也是一种经历。”

3 宗教文化所浸

阅读史铁生的散文和小说,读者可以发现文本中大量基督教色彩的词汇:上帝、地狱、天堂、乐园、拯救、赎罪多处浮现。从一些小说的名字里也可以看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在反复书写里渴望企及深邃的精神之域:《森林里的上帝》、《礼拜日》、《原罪・宿命》皆以题目显神义。其中上帝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史铁生作品之中,如《我与地坛》中的“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同时,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诸请多苦难给这人间。”如“在人口稠密的城市里,有这一处冷清的地方,看来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是天无绝人之路的那种”(《我之舞》)“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合欢树》)”,“上帝把一个东起来了,成千上万的人在那找。”(《礼拜日》) “地狱和人堂都在人间,即残疾与爱情,即原罪与拯救。”(《病隙碎笔》) “上帝说世上要有这一声闷响,就有了这一声闷响,上帝看是好的,事情就这样成了。”

4 “哲思著作”所润

认真考察史铁生的人文精神,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的屈原的《天问》尊重规律,张衡的《思玄赋》思索人生,阮籍的《大人先生传》解读孤独、苏轼的《赤壁赋》人生苦短等对他的创作和哲思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西方文学中,但丁的《神曲》充满辩论,意志最深刻彻底,宗教最具革命性;具有哲学家的探索精神卢梭的《忏悔录》提出“恶是善的缺乏”论断,歌德的《浮士德》不断否定过去,不断追求经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书写人性的堕落与救赎,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融哲学、宗教、历史于一炉的深刻探讨生与死、苦与乐、现在与永恒,加缪的《西绪福斯神话》始终在具体经验的描述中寻求“人的命运是什么”,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对“轻与重、灵与肉等”进行了辩证的论说,……这些尽管形式各异但富含哲学内涵的杰作对他的影响巨大。如:读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除非得到炼火的匡救,因为象一个舞蹈家/你必然要随着节拍向那儿跳去”;如福柯《疯癫与文明》说疯癫是一种社会病态,即:“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癫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没有疯癫的历史”可用为人类社会的每一群体,包括残疾人群;经常引用古希腊哲学家塞涅卡曾说过的话:“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经常引用大物理学家玻尔的话“物理学并不能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而只能告诉我们,关于这个世界,我们可以怎样说”,该话在《人间智慧必在某处汇合》、《文明:人类集体记忆》、《门外有问》中均有引用;俄罗斯思想家弗兰克在《生命的意义》中的名言:“生命的意义不是被给予的,而是被提出的。”这促使史铁生更多地思索:生命的意义本不在于向外的争取,而在于向内的建立。为史铁生的哲思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益的启发。

参考文献

[1] 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作品系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 史铁生,周国平.和歌.扶轮问路的哲人[J].黄河文学,2010.5:6.

[3] 史铁生.务虚笔记.史铁生作品系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4] 史铁生.病隙碎笔.史铁生作品系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5] 史铁生.命若琴弦.史铁生作品系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6] 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作品系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第6篇

【关键词】命若琴弦 生活 人生 心如莲花

一、 在死亡的边缘线上冥思苦想

想到史铁生就会想到《我与地坛》。在荒草淹没的地坛里,哪些年月,一颗绝望的心,我想只有两种结果:要么随同这些荒草渐渐枯萎,要么在次年的春天随风重生。而如何选择,这是一个没法选择的问题。

我想象不出史老摇着轮椅艰难地在地坛里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的寻觅会是多么的不知所措,在那些痛苦的日子里,他是怎样和地坛的荒芜对话,怎样和地坛的寂寞对话,怎样和身边的死神对话,然后,又怎样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最终又是如何的豁然开朗。但是,我明白,在那些岁月里,要选择活下去对于一个绝望到想死的人来说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未来靠脚是走不出来了的”,在那座废弃的故园里,史老长时间的静坐呆默,经常执着的思考关于生和死的问题,最终才明白: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我想在那座废弃的故园中,史老经历了痛不欲生的思想斗争才涅槃重生,而地坛在这场与死神抗衡的战争中也功不可没。就像他自己说的:“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在这里,地坛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座古老宅院而已,而是史老与心灵对话的一片静土,而是生存与死亡斗争的一块场地,而是重生向死神默哀的一个坟场。其实,每一个人都一样需要这样的地坛。那些被生活苦苦压迫而最终走向不归路的朋友们,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而结束自己的生命,我想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没有很安静的很跟自己的心灵对过话,哪怕只有一次。”但是,我这里说的地坛不再单单指那些高墙垒筑的宅院,而是人的心灵静土,它照样可以是喧嚣尘世中一个安静的角落,它还可以是你和我内心深处的一种坦然的姿态,它也可以是《命若琴弦》里老瞎子琴中那张名不副实的药单。只要,它能让你安静地跟自己的心灵对一次话,它便可以是你“心中的地坛”。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如果在绝望的时候还有一个支点,活下去便有希望可言。史老在最困苦的时候,地坛出现了,安静的氛围让他敞开心门,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要是没有琴中那张药单,他肯定不会活到第1000根弦断的那一天,小瞎子要是没有1200根断弦的期待,他也不会有自己的未来。所以,“心中的地坛”其实就是一个可以让你在绝望的时候还可以说服自己的“支点”。

让我们再回到《我与地坛》: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二、在活着的时间流里追寻真谛

决定不死,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这么多年,史老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为什么活着?怎么活?活着的真谛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仅史老曾经为之困惑,而是芸芸众生一直都苦苦追寻解答的难题。即便在双腿残废的早年,史老也未能明白,直到后来,他才恍然,当年在地坛里有过他车辙的每一个地方,同样也有过他母亲的脚印;他曾经承受的困难,在他母亲那里都加倍的在承担。人活着,不是只为自己一个人而活,因为,活着还有一种责任。我们对我们的家人的责任,对亲人的责任,对关心爱护自己的所有朋友的责任。为了这些义不容辞的责任,活下去便是唯一的选择。

活着,还要懂得感恩。因为感恩的心能让我们活的更加充实更加幸福更加有价值。当史老翻开往事的时候,看到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他才发现,每走一步都是在走回去的路。那些日子默默陪他承受不幸的母亲,那对他亲眼看着从中年步入老年的情侣,那个很爱唱歌的小伙子,那个走几步就偷偷喝酒的老饮者,那个朴素优雅的女工程师,还有他那个总是困闷的长跑朋友,还有那个弱智的女孩儿和他的哥哥。当然,还有这个他永远也忘记不了的地坛。要是没有地坛,要是没有母亲,要是没有那些曾经陪伴他在地坛的朋友,他不会有今天。同样的,活在当下的所有朋友,不管生活多么的艰难,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些曾经陪伴你走过风风雨雨的家人还有朋友,他们都需要你勇敢地活着、好好地活着,这是他们对你的期待,也是你应该对他们负起的责任,也只有这样,你活着才会更加幸福更加有价值。这就是我们活着的真谛,这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三、在思想的彻悟国度心如莲花

当你明白你活着的意义的时候,你是否肯定能活的如愿以偿呢?未必,因为人类有一种似乎永远都摆脱不了的恐惧--对欲望的无止境的追寻!

就像史老所说的:“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当你在追名逐利的人际圈深陷,当你在尔虞我诈的名利场沦落,你是否想过回头,是否想过停止,是否问过自己是否真的值得,是否真的幸福?史老也曾经为之惶恐,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结果你又发表了几篇并且出了一点小名,可这时你越来越感到恐慌。我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质,刚刚有点像个人了却又过了头,像个人质,被一个什么阴谋抓了来当人质,不走哪天被处决,不定哪天就完蛋。你担心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文思枯竭,那样你就又完了。”这里的“人质”两个字非常贴切,人其实就是被欲望抓起来的“人质”。人要是被欲望抓起来当了奴隶,就会失去理智,就会分不清楚是非黑白。其实,大多数的人一开始都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家人生活的更好而在外奔波忙碌。可是,当有点小成就得时候,往往就开始迷失自己,就会忘记自己的初衷,也就成了欲望的“人质”。所以,这个社会上有了犯罪,有了监狱,同时也有了丑陋。但是,有几个能在欲望萌生的这个时候醒悟?后来,史老明白了:“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这个世界上所有正被欲望奴役的“人质”们,你们是否明白了呢?“活着不是为了欲望,而欲望是为了活着”。当你这样去想,并且去深思的时候,你就不会再被欲望所奴役,那个时候是你在奴役欲望,那个时候你就不会再走火入魔。做到心如莲花,拿得起放的下,只有如此,你才会真正的幸福。

四、总结

本文主要针对史铁生《我与地坛》的千千情节展开探索之路。理顺了史老文章里的一些哲学道理,关于生与死,关于痛苦和孤独,关于责任和感恩,关于欲望。用史老的话来说:“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就看我们自己怎么去选择。当你真正做到心如莲花的时候,你会变得轻松,你不会再被欲望所奴役,你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史铁生.我与地坛[Z].上海文学.1991年第1期.

[2]史铁生.命若琴弦[M].中国盲文出版社.1998年第1期.

[3]温江斌.从《我与地坛》看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J].江苏教育学报.2007﹙4﹚.

[4]吕鹏娟.史铁生与“寻根文学”[J].文教资料.2008(6).

第7篇

此公告在天涯社区、小众菜园论坛、左岸文化网、新浪微博等贴出后,立刻引起反响,先后有近二十个省市或网站响应天涯杂志社的提议。2011年1月6日晚,全国十多个城市热爱史铁生的人们,同步点燃烛火,朗诵史铁生的诗歌和散文,为这位可亲可敬可爱的作家送行。

海口“钦生之夜”烛光追思会在白沙门公园缘缘堂举行,韩少功、马原、蒋子丹、徐敬亚、王小妮、耿占春、刘齐、孔见、单正平、李少君、崽崽、王雁翎、刘复生等作家、诗人、学者、《天涯》杂志社同仁、热心读者共计八十余人参加了追思会,纪念这位纯粹的、参透生死的、用心灵写作的作家。

《天涯》杂志前任主编、作家蒋子丹为“铁生之夜烛光追思会”主持人,她在主持词中说:“七天之前,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人,新时期以来始终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的作家史铁生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叫他又爱又恨的尘俗世界。今天,为了送别铁生,我们集合在这里,重新吟诵他的诗文,也向他的在天之灵说出我们内心的怀想和祝愿,用超越时空的方式,来进行一次庄严的对话。每一个人的肉体终会消亡,但高贵的灵魂会随着精神的飞扬得到永生,大家真挚的感念和祈祷,将护送铁生的灵魂,走向他生前无限向往的自由光明之巅。”

作家马原、韩少功、刘齐、耿占春、徐敬亚、孔见、单正平、崽崽、高蓓、赵瑜,以及史铁生的热心读者刘耿、周泉根、梁伟等先后发言,追思往事,畅谈感想,不少人当场泪落。来自海口朗读协会的代表,吟诵起一首首史铁生的诗:《最后的练习》、《节日》、《遗物》、《希米、希米》……人们用烛光照亮他前往天堂的道路,用他的诗来纪念他,用祝福为他送行。

追思会上,《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代表《天涯》杂志发出《关于在北京地坛公园塑造史铁生铜像的倡议书》:由全国作家与读者自愿捐款,塑造史铁生铜像安放在北京地坛公园。与会者纷纷响应,当场为建立史铁生铜像捐款,经过海口市琼州公证处公证员现场公证,共募得款项27773元。该倡议是由海南师大教授单正平首先提出,经过《天涯》杂志同仁对细节进行认真考虑之后形成的。

当晚八点,全国十多个城市同步举行了“‘铁生之夜’烛光追思会”。

宁夏银川“铁生之夜”:由《黄河文学》杂志社主办,来自银川的文艺工作者、文学爱好者近百人参加了追思会。银川市文联主席、《黄河文学》主编郭文斌说:“人们看上去是在怀念一个作家,事实上是在向一种精神纯度致敬,也是向一种人格高度致敬。”与会者点燃蜡烛,全场默哀;播放了介绍史铁生先生生平及创作情况的视频;随后,大家主动上台朗诵史铁生先生的作品,并向先生遗像献花,在十米长卷上写下自己对先生的寄语。

湖北武汉“铁生之夜”:由湖北作协“我们爱读书会”主办,作家方方、李武育、刘醒龙、陈应松、董宏猷以及“我们爱读书会”的部分会员共五十余人参加了追思会。方方简短的讲话后,作家们便以自己的方式,回忆着与史铁生的接触和交往的点点滴滴。刘醒龙讲述与史铁生的第一次见面,称史铁生是我们时代的文学大师。方方回忆了自己两次拜见史铁生的过程,并朗诵了史铁生的诗作《永在》。车延高托人现场朗诵了自己的诗歌《致史铁生》。武汉诗人阿毛,也请人带来了悼念作品《挽歌》。

四川成都“铁生之夜”:由弘文书局主办,现场书迷与文化界人士一同追忆这位令人尊敬的作家。在追思会现场,点点烛光寄托着读者们对史铁生的哀思,整个书局的气氛哀伤却又安宁。读者手持、百合,诵读史铁生作品,再次回味经典。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廖全京主持追思会,他说:“……史铁生是一位安静、有疼痛感的作家,当下,如史铁生这般有着独立精神且兼具忧患意识的作家不多,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史铁生心灵的健全程度超过了很多人。”

山西太原“铁生之夜”:由山西省女作家协会主办,北岳文艺出版社协办。位于并州南路的北岳文艺出版社七楼会议室里,齐聚了蒋韵、张锐锋、潞潞、傅书华、王春林、鲁顺民、王灵善、李建华等数十位作家、诗人、学者、编辑,大家表达了对史铁生的景仰和怀念。山西省女作家协会会长蒋韵说:“今天我们聚在这里,与其说是追思,不如说是‘以文会友’。铁生,你就在我们中间,烛光点燃了,我们静静地聆听,听你内心的声音,听你曾经有过的惨烈挣扎:现实与梦想、理性与激情、肉身与精神、命运与信仰、怨恨与宽容、困苦与欢乐……你将使我们这个夜晚变得丰富,正如你的存在、你的文字使中国文学变得更丰富、更深刻、更纯粹、更诚恳一样。”

湖南长沙“铁生之夜”:由《潇湘晨报》主办,在曙光北路66号PAGE 1咖啡馆举行,何立伟、何顿、叶梦、彭见明、王平、宋元、吴昕孺、孟泽、彭海燕、张景思等作家以及二十余名长沙读者参加了追思会。与史铁生相交二十五年的友人姚平先生,也从岳阳打来电话,朗诵了纪念史铁生先生的诗歌,读完潸然泪下,大家极为感动。

山东龙口“铁生之夜”:由万松浦书院主办,万松浦全体员工参加了这次追思会。万松浦书院常务副院长田连谟先生宣布“铁生之夜”追思会开始,全体员工向史铁生的遗像献上金黄色的,并点亮蜡烛,追思这位杰出的作家。隆重的追思会上,大屏幕上映出作家的生平,令员工们又一次走进了史铁生作品呈现的境界。烛光点点,朵朵,寄托着与会者的怀念与哀思。

云南昆明“铁生之夜”:由麦田书店、夏沫莲花音乐吧主办,参加本次“铁生之夜”追思朗诵会的有于坚、雷平阳、韩旭、钱映紫、朱晓华等云南知名作家、诗人和文艺工作者,以及云南电视台、《大观周刊》、昆明阳光频率、新浪网云南站、搜狐网云南站等各媒体的编辑、主持人、主播等。点点烛光中,朗读作品、追忆感怀,现场沉浸在哀思当中。诗人于坚追忆了他与史铁生相识的点点滴滴,并为追思会做了总结:“一个伟大的作家去了,大家愿意聚在一起怀念他,这就是这个时代伟大的地方!”

北京“铁生之夜”:由清华大学中文系学生文学社团主办,格非、李洱、王中忱、刘石、解志熙、蒋一谈、潘采夫、李莎等作家、学者、编辑、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工作人员以及清华大学多名学生参加了追思会。大家追忆了史铁生与清华的渊源,也沉浸在史铁生作品的精神力量当中,清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刘石说:“史铁生是一个精神世界丰富、内心丰盈的作家。”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说:“一个作家去世了,有这么多读者纪念他,在中国作家中是第一位。这是铁生的荣耀,也是文学的荣耀。”

陕西西安“铁生之夜”:由《手稿》杂志主办,在西安唐遗址公园举行。黄海、第广龙、马召平、邹赴晓、吕虎平、王琪、王潇然、高勇等几十位青年作家、诗人参加了追思会。许多青年闻 知后,也自发陆续来到西安唐遗址公园,将五十九支蜡烛围成一个大大的心字,为他默哀祈祷,朗诵怀念他的诗歌。大家点燃蜡烛,在凛冽的寒风中,映出橘黄色的光焰,烛光中,史铁生先生不朽的生命依然灿烂。

广东珠海“铁生之夜”:由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文学院主办,绿地文学社、晴天心理工作坊的同学们齐聚在追思会上,表达对史铁生先生深深的思念。一段视频《我与地坛》拉开了追思会的序幕,师生共同朗诵史铁生先生《节日》、《永在》等经典作品。绿地文学社刘茗飞老师吟诵了杨文丰教授的诗歌《眼盈泪兮师已逝――痛悼伟大的中国作家史铁生先生》。与会同学点燃五十九支蜡烛,寄托哀思与怀念,愿史铁生先生一路走好!

青海西宁“铁生之夜”:由青海省作协主办,青海作协数十人参加了追思会。追思会由青海作协主席梅卓主持,介绍了史铁生的生平和作品,并朗读了他的作品片段,以表达对这位“用生命书写生命”的作家的深切缅怀和纪念。追思会上,作家们认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连接在一起,可以说他是在用生命写作,用生命追求文学理想。

甘肃兰州“铁生之夜”:兰州的追思会因故延迟,于1月7日晚上举行,叶舟、娜夜、阳r、人邻、古马、梁积林、于贵锋、袁俊宏、郭晓琦、王焱、顾军、谈振国、武强华、舒眉等十多位作家、诗人,汇聚在皋兰山下、黄河之畔的兰州,共同追思著名作家史铁生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期间,大家共捐款一千四百元整,将汇至中国作协的相关部门,用于今后有关史铁生的一些纪念活动当中。

江西新余“铁生之夜”:江西多位作家、诗人参与。江西新余仙女湖畔的一间会议室内,在李晓君、江子两位主持人提议下,作家们肃立于闪烁的烛光周围,伴随《思乡曲》低缓的旋律,深切缅怀史铁生先生。作家王晓莉认为史铁生的离世是中国文坛的一大损失。李晓君认为史铁生的作品蕴含了人的存在意义的哲学思考,体现了生命的终极关怀意识,是一位令人敬重的作家。何立文认为,怀念史铁生的最好方式是重读他的作品。

广东佛山“铁生之夜”:由《佛山文艺》杂志社主办,文能、张况、周崇贤、申志、郗选等作家、编辑、传媒人以及《佛山文艺》部分编辑、《佛山电视周报》部分记者、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学生等数十人参加了追思会。到会者深情点燃追思蜡烛,肃立默哀。随后,部分到会者接力朗诵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经典作品,对史铁生的逝世表示沉痛的悼念。《佛山文艺》总编辑文能说:“中国作家逝世的很多,但像史铁生这样,逝世后引起全国各地这么大反响,人们自发组织追思活动,在我的印象中这还是第一次。它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明了,中国人的精神层面正在发生某种变化……”

广东广州“铁生之夜”: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陈剑晖、王萍、董光柱等多位老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苑》、《文学报》编委,众多文学青年、在校学生参加了追思会。华南师范大学文一栋三楼会议室中,白烛在冬夜寒风中颤抖着哀沉的微光,与会者肃立默哀,并为史铁生先生献上白花。与会者认为,史铁生用他闪耀着力量与光辉的文字将生命意义的思考带给每个读者,叩问和衡量生与死的价值,让生命的尊严延续。这次追思活动,是对史铁生一生的回望,也是对一个伟大作家,一个高贵的生命行者,致予的最隆重、最崇高、最诚挚的礼赞。

此外,还有河北文化界网举行了网络“铁生之夜”追思会,建立了网上燃烛纪念馆,网友们可上网点击为史铁生燃烛追思。河北作家谭湘、何玉茹、崔立秋、阿宁、郭宝亮、康志刚、梁东方、刘江滨、刘向东,都在网上发文纪念史铁生。作家谭湘认为,在精神面对物质几乎全面溃败,物欲和机术充斥方方面面的今天,史铁生让我们感觉到精神的抵抗。众多网友也在网络上点烛留言,表达了对这位他们所敬重的作家的怀念之情。

第8篇

曾在午夜时分拜访过那抹月光,轻轻悄悄的,温柔地在你耳旁呢喃,人们心中的那抹月光就如这般滋润着我们每一步的成长。

从《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我与地坛》,史铁生一次次地挣扎,一次次地徘徊,一次次地茫然也一次次地蜕变。四百多年,时间剥蚀了地坛中的琉璃,褪去门壁上的朱红,倾圮了段段高墙却遮不住心中的那抹清辉。那抹月光照亮在清平湾的每一个夜里,抚摸着地坛里的残垣断壁,驱走心间的阴霾。这抹清辉,这种努力活下去的想法就是史铁生身上最坚强的意志力,支撑着他不断与病魔抗争,不断地记录心情以此激励更多的人。一位作家曾经这样说:“史铁生成为一位最与众不同的中国作家,他的独特在于他的不变,他的写作一直是遵循内心的指引在进行,而不像其他作家一样,用被挤压变形的文字来表达思想,用荒诞的想象制造语言的狂欢。史铁生的去世让中国的心灵写作成为绝响,没有继承人才是他去世留下的最大悲哀。”

虽然史铁生已经离去,但是他心中的月辉早已升华,他的信念与文字交织在一起,被更多的人品味与铭记,让更多人在心中筑起这种信念。作家韩少功评价史铁生时曾这样说过:“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我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

汪国真说:“意志倒下的时候,生命也就不再屹立。”若是人们的心中乌云遮蔽了月光,清泉早已干涸,信念被苦难夭折,那么你早已变得不堪一击,即使你拥有再坚硬的外表,再殷实的财富,再倔强的性格,在困难面前你也总会不堪一击,因为你的灵魂早已枯萎,你的信念早已折翼,你的月华早已暗淡,这些你生命中最本质的源泉都不复存在了,还有什么能支撑着你继续前进?

即使外表软弱只要心中的信念还在,道路依旧宽阔;即使没有殷实的财富只要心中的信念还在,阳光依旧明媚;即使目前困难重重只要心中的信念还在,花儿依旧芬芳。只要心中的明月清泉还在,那么你便拥有最强大的动力源泉。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你是否看到月光如水在心间流动,你是否感觉到心灵因此宁静而美好。

教师点评

信念是什么?信念,是一种强大的内在的精神寄托,是托起人生大厦的支柱。本文最大亮点是“意境美”与“文字美”的和谐统一。通常来说,信念看不见,也摸不着,显得比较虚。而本文作者却形象地把信念比作心中的明月清泉,富有诗情画意,营造了一种优美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文章题目清新脱俗,让人眼前一亮。开篇从读过贾平凹的《明月清泉自在怀》一文谈起,导入文题,接着,作者以自己对“明月清泉”特有的理解,挥洒自如的文笔,并用史铁生以坚强的信念与病魔长期作斗争的典型事例印证自己的观点,有着强烈的说服力,同时引用作家们对史铁生评价的话语增强了文章的底蕴。

语言鲜活有味,排比的段落,拟人、引用等修辞技巧运用娴熟自然,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

第9篇

1、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2、通过感悟,加深对人生的思考,完善学生在精神领域的认知体系。

【案例实录】

师:作为有感情的人,我们时时刻刻在寻找一种精神默契,而这种默契,往往不仅来自人,也经意或不经意地从大自然或诸多的事物中获取。今天,我们要学的《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从地坛中获得了默契,从而改变了他整个人生。

阅读,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读者从文本中寻找某种默契,为自己的知识建构、情感陶冶、道德培养服务。今天,我们阅读也以此作为原始的出发点,走向地坛,走近史铁生,走入作品,去体验那些明白的、不明白的、至亲的、陌生的等等感觉,然后我们将进行理性的思考,对地坛的思考,对作者的思考,对生存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对精神的思考,对宗教的思考,对母爱的思考,对苍凉的思考……

学生活动:将上节课阅读时产生的最深的体验放到小组中来讨论,思考为什么会对此产生最深的感受。同学们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可以让自己的思考得到充实和完善。

……

十分钟之后

学生自由地交流思考结果:

生1:我就作者与地坛的关系发表一下观点。地坛是历史的一种遗留,它已被时代所抛弃,而作者他瘫痪了,是一个与常人有着太多不同的人,甚至是一个被遗弃的人,所以他可以在审视地坛的过程中产生与他人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可能就是所说的精神默契,如果是我,可能就不会在地坛受到这样的精神锻造。

老师:很好,所以有人说,如果史铁生不瘫痪,他不会比他同时代的人走得那么远。

生2:地坛是个很特殊的环境,作者在文中写道:“我把轮椅开进去……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等等。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史铁生已经体认到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按照它们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的,所以应该顺其自然。同样的道理,正如我们的出生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作为人,只要在法则允许下自然地生存,就可以求得和谐。

老师:是的,“生命本是残缺”,活着就是活着,关键是每个人都必须找到一个体现他生命价值的东西。

学生:写作就是作者的这种选择。

生3:我想讲的是关于母亲。这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她深沉地爱她的儿子,而且是那种既懂得疼爱儿子又理解儿子的母亲,她承受着比儿子加倍的痛苦,她让儿子感觉到了母爱的伟大。

生4:我不大同意这个看法。儿子并没有在母亲活着的时候感受到伟大的母爱,他根本不理解母亲。他只是在多少年后,在作者找到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以后,设想了母亲当初为自己做的一切,才算理解了母亲。

老师:刚才提出异义的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现在有一个问题是,作者在母亲死后才算理解了母亲,按理,这是让人感到无比遗憾的,可作者却说“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应该怎么理解?

学生就这个问题发表了意见,总体认为母亲承受了如此多的苦难,而又不见儿子的成功,所以她的死也许是上帝一种正确的安排。

老师再作点拨,让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的有关内容,明白上帝的这种考虑不单是对母亲的考虑,还有对作者的考虑:母亲的艰难命运,母亲默默承受的一切,是要告诉儿子,命运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

……

教师作总结:

对人生的感悟可以说是文学创作的母题。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对于人的生存状态及其价值的思考始终在进行着,作者的创作总是带有一种强烈的自拷色彩,在不断的内心追问中完成自己的道德提升和人格塑造。深刻而不偏执,圆通而不乏深情。在人生价值的探寻过程中,达到自我完善。地坛和母亲在不动声色中造就了一位成功的史铁生,而史铁生又以他对生命的感悟回报了地坛和母亲,这些感悟不仅拯救了作者自己,也感染了众多的读者。最后将史铁生的一句话送给大家:“看透生活再热爱生活”,这样,你就“有一种精神面对苦难了”。

【案例分析】:

这是一堂研究课的教学实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组织者意在渗透如下一些教学理念。

1、学生阐述的方向和观点都是学生通过独立的阅读,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感情倾向而定的,教师事先只做大方向的把握,其中的操作由学生在自主讨论和探究中完成。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理念,可以用vonGlasersfeld一句话概括,就是“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既然如此,把握学生的原有知识建构就弥足重要了,在本节课中比较注重的就是这一点。努力运用建构主义的认识论观念,进行了适应学生的有关认知适应、活动构造、认知主体、个性化学习和人际互动等等的活动设计。这些活动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教学应该看作是活的、动态的、开放的、可能有错的教学活动,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的、封闭的、绝对正确的结果。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广义的自己组织概念情境的活动的过程。从学生的问题提出和回答来看,他们在学习中,不再被动地处理自己,不再把知识看作是已有的结论或是固有的权威。他们对地坛、对生命等提出的观点还是较有见地的。同时他们的回答进一步让我认识到学生个人已有的认知结构有差别,能力也不同,学习的要求和方式就应各有特点,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建构各自的知识,才能赋予每位学生的学习个性化的特征。

2、新课程改革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让学生充分接触课文,在发现问题、形成解释、验证假说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这是新课改的精神之所在。因此,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的时机应选在学生初步有了自己的解释、需要验证时,不能让学生为讨论而讨论。在学生讨论某个问题之前,必须给学生足够的对文本独立感悟体验的时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不能为了简单地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不顾学生的认知常规。所以在上这堂课前,我用了近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发现探究。我认为这些时间决不是白费,从学生富有水准的回答中可见一斑。

3、单纯依靠学生的自主讨论并不能完全解决语文阅读理解的问题。有时候,采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的方式却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理解母亲这一形象给作者以怎样的人生感悟的时候,单凭学生的固有认知是很难达到较高层面的。在这种时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定向阅读和理解。当学生愤悱不能表达时,教师也不能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应给予明确的解答。人类学习包括体验学习、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彼此补益,不能相互代替。在教学中应新老方式并用,而不能固守非此即彼的僵硬的思维模式。

【启发】

第10篇

要正确理解文本,提高学生对文本分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知人论世”应成为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知人论世”最先由孟子提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清代章学诚也说过:“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可见,理解文章需要“知人论世”。简单地说,“知人”是指在阅读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思想状况及创作动机等;“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去考察作品的内容。

新课改的苏教版语文教材所选的都是经典之作,编者又以人文性来安排专题。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对话模式,同时强调个性化的解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文本的解读出现了一些失误,有些甚至是错误的。究其原因,笔者想是教师缺少“知人论世”方法的指引。笔者以听课中的几个案列来谈谈“知人论世”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如何运用。

《鸿门宴》是《史记》中的名篇,也是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四专题第二板块“仔细理会”中的教学文章。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有设计对人物形象的讨论、分析,笔者在听课中发现一些学生和老师对樊哙这一人物形象分析时说:“樊哙闯帐,见其忠勇;与王对答,可见精明。樊哙——勇而有谋。”樊哙是否精明有谋略,我们不能单看其与项王的一段对话,应当参看《史记》,知人论世,才能给出正确的评价。

其一:《鸿门宴》中有一段刘邦对项伯说的话:“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拿此处与樊哙对项羽所言相比,如出一辙。为何刘邦和樊哙所说的话是如此相似呢?细看文章2个段落,发现这两人说话之前,都出现一个人物——张良。刘邦面临大敌,一再追问张良“为之奈何”,而后才有了行云流水的博辩之词。樊哙进账前,也是得到了张良的授意,才会有了在项王面前的精彩发言。

其二:《淮阴侯列传》:“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连韩信也引之为知己,出门后,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此时的淮阴侯因刘邦猜忌而被软禁在京城,而身为刘邦连襟的樊哙却“跪拜送迎”,足见其却反政治眼光。

其三:《季布栾布列传》上将军樊哙曰:“臣原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馀万众,困於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这件事发生在刘邦死后,单于写信骚扰侮辱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商议策略从吕后最终的决定可以看出樊哙是多么的鲁莽。这个情节与当年鸿门宴上“与之同命”极其相像。

通过以上的故事情节,会让我们更正确地去看待一个人物,说樊哙精明有谋,不免觉得太过了。

对樊哙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并不是《鸿门宴》教学的重点,很多老师也没下多大功夫备课,出现了这点小小的瑕疵,尚可原谅。不过有些篇目的内容主旨都搞不清了就是犯错了。比如笔者在听《我与地坛(节选)》时,有些老师认为史铁生在第二部分着力歌颂“母爱”。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读、误导。

鲁迅先生曾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这里提到的“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就是“知人论世”的方法。

解读《我与地坛》前,先看看史铁生的个人遭遇: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从21岁开始,史铁生就没有站起来过。年经的史铁生面对生命的重创,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他痛苦、失落、伤心,他也多次选择自杀。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活下去,并开始去思考人要怎样地活着这一问题,就是去探索“生命意义”。正如萨特所言:“虽不死,但无意义地活着,依然是非生存。”为此,史铁生开始寻找生命的真谛,对生存的极限体验和死亡的自觉意识尤使史铁生感到自身对于生命的本质含义的渴望与追求。他开始写作,“写作就是为生存找一个至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理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而这篇《我与地坛》是作者“对于过去十年写作在内容、思想、形式和写作行为本身进行解剖,为写下去(活下去)寻找理由”。第二节内容是史铁生终于在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中领悟到:永不放弃的爱——那份来自生命本然的牺牲精神——这是无论怎样脆弱的生命个体的价值所在,以母亲的言行来表现生存的道理。

北大陈贻先生总结自己治学说:“根据作家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尽可能设身处地,从理解一个人的角度出发,把古人还原成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中的人;像修复一个打碎了的古董花瓶那样,完整地展现作家的生活背景和时代风貌”。身在教学一线的老师要利用好“知人论世”,才会让我们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和体会,才能给学生讲出文本的深味。教师要用好这一阅读原则,更要引领学生去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激起阅读的兴趣,培养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孟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2010.

[3]戴元枝.处理节选的课文应顾及全篇、知人论世[J].中学语文,2004,(15).

第11篇

我是个怕冷的人。专家们预测2010年是“千年极寒”的冷冬。天气虽不至于如此极端,但在2010年底,我还是感到多年未遇的寒冷。我缩在屋子里,捧着一本史铁生《活着的事》取暖,这是我这几年养成的习惯,只有这样充满哲思的书才能让我从寒冷中解脱出来,忘掉呼啸的北风而沉浸到书中。然而,在2010年最后一天,传来一个噩耗,史铁生先生突然离我们而去,让我的心又一下子冷了起来。

先生生前留有遗言,不举行遗体告别,并且将他的脊椎、大脑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捐给有需要的患者。对他的这种做法,我并不觉得惊讶,这是一个身残意坚的睿智长者所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虽然他人不在了,但他的作品,他的精神却还在激励活着的人,并且一直到永远。

初次读到史先生的书,是在2004年,那年我生病住院。病中的人总是比较脆弱,对人生会思考很多。我当时非常悲观,一是对自己的病害怕担忧,再者是因为这场病让我失去了工作,以后生活如何,真的难以想象。就在这时,妹妹给我带来史先生的《病隙碎笔》,让我在非常低沉的时候,得到这把闪亮锋利的剑,剖解对生命的恐惧、对人生的失落。史先生身残志坚,但却能如此透彻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才能活出意义来。病愈之后,我找史先生其他的书来读,愈发地体会到他的勇气与执著,以及对人类自身处境的警醒与关怀。

读完《我与地坛》,我来到北京,来到史先生多次去过的地坛公园。虽然地坛公园已今非昔比,但仍能让我深深地思考。我反复回忆着史先生的话,“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最终,我也安心多了,开始思考怎样活的问题。离开北京时,我如释重负,我相信自己的思想已经和史先生有了一次交流,我终于知道生命的意义。

史先生正像他的名字一样,生如钢铁,既有金属的延展性,又有钢铁的坚硬度。延展让他能承受病痛折磨,坚硬让他有着不屈的战斗精神。生如钢铁,这是他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一切困难,都能表现出微笑和坦然,这当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第12篇

不断努力、不断蜕变、历经磨难,才能由沙子变成珍珠。蛹想要化身蝴蝶,必须具有放弃现有的安逸生活的勇气,只有历经磨难,才能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

获得全新的生命体验,得到生命的飞升,就必须付出代价。勇于打破赖以生存的模式、制度、习惯,才能获得新生,实现质的飞跃。

史铁生是当代着名作家,他的散文《我与地坛》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很多人羡慕绕在史铁生周围的光环,但很少人认真的想过,在这光环的背后,是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煎熬与挣扎。正当血气方刚的年龄,史铁生却失去了人生中做宝贵的双腿,一辈子都不能与常人一样行走、奔跑,他只能与轮椅相伴。他曾经也想过放弃生命,但最终,他在地坛上悟出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且以创作来完成生命的价值。十年间,他忍受创作过程中每一次透析带来的肉体的折磨,摸索磁碰壁带来的痛苦,但他依然坚持、依然奋斗。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付出常人不能承受的代价后,他迸发了生命的精神之光,为他的生命实现了价值。

众所周知的海伦·凯勒,在未成名之前所经历的苦难,无以言传。她身残志坚,在一步步的攀登中,克服了一次次的困难与挫折,即使她活在黑暗中,但她依然构造了生命的光彩,她出版的着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了人们巨大的启示。她凭着顽强的毅力打败了挫折,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最终成为着名的作家。

光芒的背后,总会有一颗饱经沧桑的心,有着不懈的努力。只有一步步的攀爬,一步步的坚持,才能达到顶峰。只要付出了努力才会获得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在生活中,只要找准目标,并为之奋斗,生命才会更加精彩。就像蛹,经过一次次的蜕变,一次次的磨难后,最终会变成一只只漂亮的蝴蝶,因为它们渴望飞翔,所以他们有了奋斗的方向,并不断坚持。

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蜕变的那一天,只要你努力,不畏艰难,最终会获得生命意义中真正的新生!

河南周口郸城县郸城二高高一:梦寻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