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日语培训总结

日语培训总结

时间:2022-08-06 18:22: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日语培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日语培训总结

第1篇

近年来,中日关系因等问题呈现不稳定的发展态势,中日关系的发展态势是否成为影响日语学习的最重要因素?为了厘清这一问题,我们以武汉市日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进而深入分析武汉市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二、武汉市日语学习热潮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大量日企进驻武汉

自2004年中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之后,武汉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龙头城市,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中外经贸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汉落户,截至2011年底,日资企业将近5亿美元投向武汉,同比增长205.6%。目前,已有222家日企进驻武汉,投资总额逾64亿美元。大量日企进驻武汉为武汉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带动了武汉市日语人才的需求。

(二)日语课程的不断增设

随着武汉市日企对日语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开设日语专业的高等院校也在不断增多。据调查显示,目前在武汉开设有日语专业的本科高校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等10余所。一些武汉专科院校也增设了日语相关课程。此外,包括武汉平成日本语培训学校、武汉求精外语培训学校等资深日语培训机构,已有16个日语培训品牌在汉开设面授课程。

(三)武大赏樱热

近年来每到3、4月总会有大批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武汉大学来赏樱,特别是2010年武广高铁开通后,每年赏樱的游客数量更是急速增加。武大樱花现象已经引起了武汉市政府,特别是旅游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来自武汉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来武大赏樱的游客主要是年轻人群,并且以在校大学生居多,其中武汉本地的学生占了半壁江山。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武大赏樱热自然会吸引一批学生对日本文化产生兴趣,并通过日语学习加深对日本社会的了解。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武汉市日语学习者的学习现状

我们首先利用网络发放调查问卷,回收的样本量达到400份。为避免调查结果受上网人群的影响,我们将纸质调查问卷有针对性地发放给样本偏少的较高年龄人群,最终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70份,其中450份有效。

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中四分之三为女性,年龄在19至25岁之间的人群占八成以上,且多为学生群体。有近74%的回答者表示对日语学习感兴趣,其中近三成表示非常感兴趣,这与年轻人容易接受并乐于学习新鲜事物的特征相符合。

在学习方式上,回答者中以看动漫、日剧等方式自学日语的为主,其次为在学校进行专业学习,再次为在培训机构进行学习。由此看来自学还是大家普遍采取的学习方式。在期望达到的水平上,回答者中以达到会简单句型和少量词汇的基础程度的居多,希望达到能够无障碍视听、交流甚至达到专业翻译程度的回答者较少。这和大多数日语学习者只是通过动漫、日剧自学来学习日语有较大关系。

总体而言,武汉市日语学习者以年轻人为主,大部分是在校学生,他们主要通过观看动漫、日剧的方式来学习日语,其他学习者则通过正式的校内外课程来学习。他们对自己的日语学习程度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期许,希望自己的日语水平能有进一步的提升。

(二)武汉市日语学习者的日语学习动机

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对动漫、日剧感兴趣,其次是对学习语言感兴趣,同时也有近22%的回答者表示由于专业需要、出国需要及工作需要而学习日语。经过交叉分析,我们认为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上文提到的日语学习者的主要人群是在校学生有很大联系。时下的年轻人更乐于接触外界事物,对日剧、动漫等流行文化感兴趣,同时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掌握一门新的技能也对年轻人学习、求职等方面有一定帮助。所以这几个因素成为武汉市日语学习者的主要学习动机也是十分正常的。

在学习日语是否对生活产生影响这一问题上,回答者普遍表示学习日语对自己有影响,其中近63%的回答者认为学习日语对他们影响较大甚至非常大。而在具体有什么影响的问题上,大多数回答者表示学习日语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使他们对日本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近59%的回答者表示学习日语后能够听懂看懂日语相关作品,同时也有近40%的回答者表示学习日语对他们求职以及工作晋升有帮助。

而针对影响回答者日语学习热情的因素的调查显示,对动漫日剧感兴趣及对语言学习感兴趣是回答者学习日语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大学生及公司职员而言,日企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成为影响日语学习热情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近年来的武大赏樱热对武汉市民学习日语的热情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有近三成的回答者表示中日问题会影响他们学习日语的热情。但据我们的调查结果统计,回答者中仅有不到14%的人表示对日本有一定的厌恶心理,近68%的回答者表示不会因为过去的历史对日语采取一种排斥的态度。67.7%的回答者对日语学习者表示理解、认同,剩下的则表示无所谓,没有回答者表示会因为历史因素而对日语学习者产生厌恶心理。

四、总结

从调查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动漫、日剧的吸引成为影响武汉市民学习日语的最重要因素,而并非是最初所设想的中日关系的发展态势。并且,对于武汉市民而言,能够看懂听懂动漫、日剧内容不仅仅是他们学习日语的主要动机,也成为影响他们日语学习热情的主要因素。相反,真正因为中日争端等历史问题受到影响,对日本、日语乃至日语学习者持反对、厌恶态度的仅占非常小的一部分。也几乎没有家长会因为历史问题拒绝让下一代学习日语。因此,相比较历史问题,文化的渗透对武汉市民学习日语的影响更为深远。

参考文献:

第2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计,2013年全国汽车销量或将超过两千万,而其中,节能、便宜、更新速度快的日本汽车就占了极大的比例。购车的一站式服务及保养,零部件的替换和更新,亦就因此带来了对精通日语翻译的高级技术人员的需求。此外,具不完全统计,普通中学(初中高中)中,平均每个班级有接近五分之一的同学是动漫迷,而就广州本地而言,普通中学有上百家,这类对动漫有着狂热爱好的青少年将构成一个庞大的日语学习群体,他们急需受到专业性的、对他们自身有发展前景的而价格又适中的培训机构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日系汽车零部件翻译培训公司就是瞄准动漫爱好者的狂热心态与求学需求、洞悉了日产汽车公司人才市场空缺,有针对性地成立特色日语兴趣班和专业日产汽车零部件翻译培训班。开办的特色日语兴趣班既满足了日语学习爱好者的需求,又与日本学校取得教学合作,还能与动漫产品经营商建立互利关系,吸引赞助的同时可以用所赞助的限量版的物资作为学生报名奖品,在增加报名额的同时可以免费为赞助商的动漫产品做宣传。专业汽车零部件翻译培训班可以减轻求职者求职压力,通过一系列的岗前培训,降低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一举两得,既提高了求职者的就业率,同时减轻日系汽车公司招聘人才时的培训开支与压力。而公司开办的正常的考级培训班与留学辅导班又可以确保本机构的生源的稳定性,支撑整个培训机构的正常运转。因此,日系汽车零部件翻译培训公司不仅实现本机构的盈利目标,更能使各种有培训需求的群体找到一个具有强大推动力的培训机构,实现他们的自我提升,给他们提供一个向上攀登的平台。

二、创新之处

广州的日语培训机构并不占少数,但是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专业性强的培训机构并不多。绝大部分培训机构都基于开设普通日语兴趣班、等级考试培训班等等的课程,而日系汽车零部件翻译培训公司是具有针对性与独到性的。不仅专业日产汽车零部件翻译培训班是其他培训机构所不具备的,而且与日本部分学校取得合作教学,然后推荐赴日留学的特色日语兴趣班更是空前的举措。这两项特色培训不仅仅是公司的一个新颖的亮点,更为培训对象提供给一个进阶的机会。

三、市场分析

1.目标群体

广大日语专业应届毕业生、有意愿报考日语等级考试的学生、汽修专业有意愿入日企工作的群体以及对于日语感兴趣的群体。

2.市场环境

一方面,近年来汽车行业在中国市场极具市场潜力,特别是具有轻便省油优势的日本汽车,简直是普通家庭的最优之选。随着对日本汽车需求的提高,广州的日企也有所增加,需要的汽车专业翻译人员的空缺也日渐明显,甚至可以用匮乏来形容。一家日本汽车企业,几乎每个部门都需要翻译人才,但经调查发现,精通日语的高级技术人员却供不应求。另外,应届毕业生如无经过专业性培训,想进入日企做工有一定难度。所以,日系汽车零部件翻译培训公司对广大应届毕业生及懂得汽修知识的人进行培训,让他们能获得更多的资本进入日企工作。另一方面随着日本动漫的风靡,中国的动漫迷也日渐增多,所谓爱屋及乌,久而久之他们会对日语的学习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或是产生想去日本旅游的欲望。据市场调查显示,此类动漫迷绝大部分属于普通初中高中学生群体,这个年龄段对动漫的执着近乎疯狂,但是基于其他培训机构培训价格高的原因,许多对日语感兴趣的学生只能对这类培训机构望而却步。日系汽车零部件翻译培训公司着眼于这个原因,创办了特色日语兴趣班,价格优惠,并且与日本学校取得合作式教学,将在本机构培训到中高级程度的学员送去日本进行深造,此外还特设奖励机制,为优秀学员提供限量版动漫产品。

四、竞争分析

1.优势

瞄准动漫爱好者的狂热心态与求学需求、洞悉了日产汽车公司人才市场空缺,有针对性地成立特色日语兴趣班和专业日产汽车零部件翻译培训班。在特色日语兴趣班方面既满足了日语学习爱好者的需求,又与日本学校取得教学合作,还能与动漫产品经营商建立互利关系,吸引他们赞助的同时可以通过限量版的奖品帮他们的动漫产品做宣传。在专业翻译培训班方面可以减轻求职者求职压力,降低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同时减轻日系汽车公司招聘人才时的培训开支与压力。除此之外,本机构开设的考级培训班与留学辅导班又可以确保本机构的生源的稳定性,支撑整个培训公司的正常运转。

2.劣势

调动大量人脉资源以扩充机构实力,需为宣传培训机构所需投入的广告费用,同时还必须承担为学员安排就业方向的压力与风险以及出国深造的责任。

五、机遇与挑战

1.契机

日系汽车零部件翻译培训公司瞄准了现今社会年轻一辈对于日语狂热爱好却苦于没有专业指导而烦恼的学生群体,专业的培训完全可以满足他们对日语的求学愿望,同时有开创性地与日本取得合作教学,为优秀学员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此外,此培训公司通过对人才市场需求的理解,对就业形势的判断,以及对可操作性的分析,洞悉到日系汽车产业翻译人才的空缺点。又了解到大部分刚步入社会的日语专业应届毕业生或是懂得汽修知识的人才身怀绝技却由于“语言关”而望而兴叹情况。并独树一帜地与日系汽车公司形成伙伴合作关系,在不断吸纳学员的同时,也能为日系公司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培训考核的学员可以直接进行入职面试,有效的填补目前日系汽车产业翻译人才上的缺口,同时还有效的缓解了学员对于前途的忧虑。

2.威胁

作为一家朝阳型企业,一切都是新的起点需要慢慢探索,容易出现对未知状况的判断失误。另外,公司口碑的树立以及优秀的师资力量的凝聚也具有一定难度。

六、营销分析

1.营业模式

日系汽车零部件翻译培训公司将会采取链式和分阶段式的营销模式,主要分成日本汽车零部件翻译培训班、特色日语兴趣班,辅助开展日语等级考试辅导班和日本出国留学班四个方面。在翻译培训方面,将公司的利益、学员就业以及汽车机构人才招揽紧密联系起来,做到“三赢”的局面。在兴趣班方面,日系汽车零部件翻译培训公司与日本取得合作教学,可以满足学员的深造愿望,此外培训过程中的限量版奖品将是吸引学员前来学习与动漫产品经营商前来赞助的一大亮点。在辅助开展考级方面,公司承诺如若在培训过程确实认真学习但登记考试不过通过者,本机构退款30%抑制补偿。而在留学班方面,日系汽车零部件翻译培训公司将聘请资深讲师,扩充培训讲师队伍,编写最顶级的培训方案,为留学预备生进行全方位辅导。

2.模式内容

(1)经营模式

关于日本汽车零部件培训班方面首先,公司通过走访各大日本汽车公司,了解各汽车公司对于各岗位人才的需求数量,分析各职位现状,并与各大汽车公司签订合作合同,达成推荐优秀学员进入公司实习面试的协议。其次,公司通过醒目的广告招揽学员,向学员推广公司的服务,同时向学员提出承诺,将会在课程结束后,根据其自身情况推荐其到合适的公司去面试。最后,公司将学员的档案留档,对其职业生涯进行追踪,了解学员在入职后的就业情况,给予学员适当的建议,同时优化公司的教学机制。关于特殊兴趣爱好班方面:首先,公司深入调查兴趣班教育群体的潜在性,了解他们的培训意愿并有根据性地制定相应课程。其次,与日本部分学校取得联系,确立教学合作关系,确保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获得赴日深造的机会。再次,在调查清楚日本动漫的发展方向以及现在最流行的动画、了解动漫爱好者之所爱之后,寻找到他们最爱的动漫限量版作为礼品,并与相对应的经营商争取赞助。接着,公司通过微博,动漫群以及各大动漫论坛宣传我们的兴趣班,列明收费标准等,并以出国深造及限量版的奖品吸引求学者的眼球。最后通过教学过程的意见反馈对公司的教学课程进行适应性修改。关于考级班和留学班方面:首先,公司走访调查相关日语培训机构的培训数据,确立具有竞争优势与庞大市场需求的培训课程。其次,收集相关的日语等级考试、出国留学、日常用语以及汽车配件翻译等培训资料,充实培训内容,支撑培训课程。并正确定位培训群体,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并拓展生源。再次,通过醒目的广告招揽学员,向他们介绍我们公司的服务,同时向他们给出承诺,如果考级不过,我们将退回相应的款项。最后,公司会将学员考级的资料整理出来,分析学员考试成绩通过于不通过的原因,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针对考试成绩优异的学员进行奖励。

(2)服务模式

①针对:针对用人公司要求,设立汽车领域内不同岗位的各式培训,争取得到全方位的培训,为用人公司培养专业人才。②人性化服务:对于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技术能力的学员分为不同等级,不同年龄段的训练班,让每位学员都能得到最合适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③多媒体服务:日系汽车零部件翻译培训公司将会通过设立网站的方式,将各位讲师的教学视频,教学资料等等放到我们内部的学习网上,方便所有的学员在课余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形式进行深造和培训。

(3)宣传模式

从公司自身业务出发,广告的宣传主要目标是宣传公司的服务项目及公司形象。考虑到费用等不同因素,我们将选择以下方式进行宣传:网络宣传:借助发达的网络,提高知名度,做大并强化品牌;比如说在一些车友网内亦或是在培训机构的网页上打上我们的招生广告,引导更多人认识本机构。广告宣传:主要是利用人际关系网,派出业务人员与各大汽车机构进行联系,增加其对公司的信任程度。同时,在各大汽车人才招聘市场打广告,给求职人员一个认识本机构的机会。院校宣传:与一些汽修专业的院校做好沟通,通过赞助其活动或者开设讲座的方式让更多应届毕业生了解公司。

七、总结

第3篇

关键字:多媒体CAI课件应用

随着不断更新的现代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合理优化教育中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上多开发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教学得到有效辅助,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教育。对多媒体技术存在的优势进行科学分析,结合高职日语教学中日语学科的特点,在高职日语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创新和实施多媒体技术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在实践性举措中构建出科学、高效、多元化的教学理念。

1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日语教学中存在的优势

1.1增加教学课堂的信息量

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拓展教学渠道,从而增大在同一时间内所传递的信息容量。例如,在对一些日语内容的背景材料介绍、阅读材料介绍及课堂问题材料的介绍上等,都可以在学生面前进行随时展示。多媒体电脑最为重要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储存起来,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储存学习资料和教学资料,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收集到的学习信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从而创设一个让学生更好记忆的知识背景,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到课堂知识上,进而使高职学生更好地去记忆和学习日语知识,提高教学的质量及学习效果。

1.2能更加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在高职日语教学中,其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但受实际语言环境的局限,大部分学生只能通过日语书本来学习一些有限的日语单词和日语语法,学生只是学习到了语法,但很难有效运用。相对于这种传统的日语教学方式,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排除这些弊端,使环境因素不再是困扰学生学习的关键,让学生在日语知识信息的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处理能力及写作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些日本的本土文化、时事政治及社会等内容时,可以通过一些网站将内容有关的信息和影片下载下来,运用多媒体声、像、字集于一体的技术,使得大量教学内容的相关材料和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接触到、了解到,使学生在信息的感性认识上得到有效增强,也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日语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1.3能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创造性

在以往的传统高职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完成教学内容就只能借助黑板、粉笔及课本,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教师在创造性上的发挥,甚至导致一些教师无从发挥自身的创造性。而对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就需要教师设计和运用教学课件,让教师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做到有效整合,这样就能让教师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思路很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而这种情况也能增强教师在教学资料查阅上的主动性,丰富课堂的日语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计,让日语教师更加的注重自己的教学质量,提升自己的教学标准和要求,进而在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效果。

2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日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2.1课件的播放过快而在更新上却过慢

多媒体可以为日语学科的教学提供大量的学习信息,让学生在一节课内就可以获取足够量的知识,这种技术为当下我国高职日语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随着大量知识信息向课堂流入,很多教师都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且很多学生在接受能力上存在差异,而大量的教学知识信息,也让很多的学生在对知识的思考和体会上缺少时间,大量日语知识信息也促使学生更加倾向于对眼和耳的使用,减少了学生用笔和用脑的时间,在一些该动手的地方没有时间动手,在该动脑的地方也没时间仔细思考,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所降低。此外,随着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加快了很多知识的更新速度,日语教育也同样如此。人们不断改变的意识及新课改在我国全面开展和深入,致使很多课本知识也在不断更新,而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很多日语课件由于开发时间过长,已逐渐不适应当下的教育需求。因此,在进行编写和制定日语课件的过程中,应懂得多媒体日语课件不是可以长期存在的工具,他需要日语教师及相关人员及时更新和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服务的作用,从而也能使得高职日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2.2过于追求艺术效果的课件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利用一个好的艺术效果展现课件内容,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对课件页面的整体布局上,课件图形图像的处理、课件的色彩搭配及课件动画等。但是,当下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忽略了艺术效果的主要作用,只一味追求艺术形式,制作出来的课件花样百出,华而不实,在一些图片、动画及声音上都插入了很多跟日语教学没有任何关系的内容,学生的眼光全部被这些艺术效果吸引,学习注意力被分散,进而忽视了课件制作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真正目的,得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不仅仅要有完美的艺术形式,更应具备充实的内容,将两者进行合理结合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日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3.1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

在日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必须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制定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日语教学中,其主导地位还是教师,而主体地位也依旧是学生,认清多媒体课件只是为了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而制作的辅助工具,在其制作上应严格结合教学大纲及日语授课计划,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其次,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应将启发性、实用性、适度性及有效性四大原则完美地融合到课件中,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合理优化日语课件。

3.2让多媒体最大程度地体现教学效果

在日常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信息量上应做到适量,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功能,结合学生的吸收能力,提高日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在日语语法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其非常繁琐,如果运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就需要大量的板书才能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传授,使得学习效率下降。而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合理运用,便能解决这个问题。将一些语法和重点讲解快速展现在学生面前,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及时了解学生在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3.3对教师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强化培训

在高职日语教学的每一门课程中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而且能带来很多传统教学模式不具有的效果。可以说,多媒体技术将会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改变和创新,丰富日语教学内容,而且也更加能吸引学生。在未来高职日语教学中,教师在日语教学理论知识及多媒体技术水平都将成为高职日语多媒体教学成效中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当下应从各种形式上,对教师的教学理论及多媒体技术进行培训,让教师多媒体方面上的技能和技巧在培训学习中得到全面提升。日语教师日语教学理论的培训主要包括系统理论、构建主义理论以及如何优化理论等;培训教师在多媒体技术上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日语课件制作和设计技能、多媒体的操作技能等。

4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我国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总结,将多媒体技术的知识性、灵活性、趣味性及新颖性等诸多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具体化、直观化、简单化日语教学中的知识。避免和弥补多媒体的不足之处,从而优化高职日语教学,提高日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彩虹.《高级日语》课程教学法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2]王玄里.网络资源在日语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科技风.2014年14期

[3]李迅.浅谈多媒体课件在日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4期

[4]孟卓.网络资源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年03期

第4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实习基地;赴日研修;教学成果评价机制

作者简介:向洁(1979-),女,湖南常德人,长沙学院外语系,讲师。(湖南 长沙 41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9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142-02

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院校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又联合下达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全面推进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改革大多侧重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针对实践教学对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作用与影响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它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存在的综合性教学方式。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只有在大量的外语实践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大学外语专业教育必须重视外语实践环节,增加学生外语实践的机会。

长沙学院外语系日语专业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日语实践能力,并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系统化、制度化的日语实践教学环境。希望通过日语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增加学生的日语实践机会,提高日语综合应用能力。本文针对如何建立日语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与研究,并及时对实践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希望能对今后的日语实践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一、日语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功能

1.日语专业校内实习基地的构建形式

目前,日语专业正在使用的校内课程实习基地主要由外语广播电台、外语有线电视台、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日本文化研习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外文图书及资料阅览室、标准计算机信息中心等构成。

2.日语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各种形式的主要功能

(1)外语广播电台、外语有线电视台。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感受到日语的实际性和实时性,日语专业建设了卫星天线和有限电视系统。目前,外语系所有教室均已完成电视和广播电台等硬件设施的配置,并积极组织学生收听收看外国电台和电视台的节目。例如,定期收看日本NHK电视台的1套新闻节目,并配有教师指导,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日语听的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2)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在这里,教师可借助先进的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授课。而课后,实验室又可做普通的语言实验室使用,配有多种教学资料、各级别的考试资料以及内容丰富的外语学习软件,学生可根据需要及实际水平,利用这里的语言实验设备,进行听、说、读、写等全方位的语言训练。

(3)日本文化研习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湖南省首创的,集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小型报告厅和文化演习室等多种用途于一身的实验室。内部采用和式房间的装修风格,并配有人形玩偶、和服、茶具等传统日式风格的装饰物。日语口语、日本概况、日本礼仪、语言演习等课程均安排在这里进行。另外,日语专业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承办者――日语学生联合会的组织下,定期在这里播放日文原版电影或专题节目,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接受真实语言能力的培养和熏陶。而日语角也会在这里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学生可就任何话题用日语交流,并配备一名日籍教师做辅导。

(4)同声传译实验室。为了把翻译理论付诸实践,日语专业已建成同声传译实验室,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实验室是一个具有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等语言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课件演示及制作功能的综合性实验室,具有教学、考试、自主学习和会议管理等四大功能。课堂教学时,教师利用同声传译设备模拟真实会议场景,让学生进行跟读、概括及口译实战练习,同时可以实时录音,供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选词,如何用口语表达等一些口译技巧。可以实现多人同时进行口译和同声传译的考试,节省了时间,实战性更强。在自主学习功能方面,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软硬件资源,进行口译、同声传译和听力等练习,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同时,还可以模拟真实的国际会议场景,使学生更加熟悉会议的模式。

(5)外文图书及资料阅览室。这里备有多语言、多种类的外文期刊、报纸,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需求和爱好,查阅最新印刷版的外文文献,增加知识,开阔视野,增强学习外语的兴趣,提高外语阅读能力。

(6)标准计算机信息中心。学生根据教师提供和规定的网址,利用该信息中心现有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以及其他相关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后网络自主学习。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最真实、最现代、最实用的日语;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独自完成老师规定的日语读、写、译能力的训练。目前,综合日语、日语口语等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电子课件、课后习题、试题库等均已上传,可供学生在线或下载使用。

3.日语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形式及主要功能

日语专业一直致力于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先后开辟了国内实习基地6个,海外实习基地21个,在人才培养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建设国内实习基地方面,日语专业拥有日本东芝家用电器制造(南海)有限公司、长沙佳程国际酒店、长沙中国国际旅行社等数个条件优越的实习基地。以东芝公司为例,我们努力探求与企业合作的切入点和共赢点,此次合作正是对校企合作形式的积极探索。日语专业学生在生产线上实现了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场景中,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快速树立起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开辟海外实习基地方面,日语专业与日本株式会社JTB公司合作,与日本南串本ロイヤルホテル、コガノイベイホテル等21家宾馆、酒店联合建立了实习基地,分批派遣学生赴日,进行为期一年的免费带薪实习,而这种全免费、带薪金赴日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湖南省尚属首例。赴日酒店实习是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实习,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更接近于实际就业。它在研修内容及组织、人员选拔方式、赴日保障及安全服务体系等各方面,均密切结合当前国内日语院校教学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大学生就业实习的实际需求,是利用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了解日本社会,了解日本职场特点,增强日语能力的海外实习项目。

国内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真实自然的语言文化环境和工作环境,对日语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队伍、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必将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这些实习活动,日语专业学生得到了来自各方的高度评价,特别是赴日学生在日研修情况受到了中日媒体的广泛关注,多次被日本的新闻媒体和新华社等中国媒体进行专题报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并取得了重大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这些实践研究成果对我国同类型、同层次高校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实践教学方案是确保实习活动正常开展的关键

日语专业在制订和修改实践教学方案时,充分结合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情况,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方向知识的应用能力,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方案实施教学。为此,日语专业在时间上充分保证各个实践环节的教学,国内学生实习期不少于半年,实践性教学环节达到总学分的25%以上。海外实习学生实习期为一年,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少于总学分的30%。

为加强专业特色建设,日语专业制定了《长沙学院日语专业实践实习工作管理办法》、《日语专业国内实习基地管理办法》、《海外出国实习学生选拔培训管理办法》、《长沙学院日语专业海外实习基地暂行管理办法》等文件。从报名、培训、选拔、面试到赴日手续办理、赴日前培训以及赴日后信息反馈等,环环相扣,做到科学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日方也制定了《实习制度》,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对每天的日语学习、实习工作和生活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创造实习生安心学习的环境;建立实习日志制度,定期由指导员或日方负责人记录意见,了解实习生的动态,从而达到及时沟通、互相交流的目的。

另外,《外语系实践环节教学管理规定》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必须参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第二课堂等实习活动,并确定了各项实习活动的时间、负责人、实习程序等实施细则。学院教务处每学期按照培养方案将实习活动编入开课计划,由日语专业自行组织实施。学生通过实习找到了平时学习的薄弱点,锻炼了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效果良好。

三、教学成果评价机制是对日语实践教学效果的最佳检验

日语人才培养具有适应行业需要、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文化交际能力等特点,但是传统的教学评价不能充分体现这些要求。既有的评价内容多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考查,评价方法仍以纸笔考试为主,很少采用体现多元质量观要求的评价手段与方法,评价主体单一化,尚未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评价者积极的反馈与被评价者积极的认同,评价结果反馈的反思、导向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近年来,中国高校力求改变传统的“重学科结构,轻实用性、跨学科、社会导向”的教学模式,希望建立一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多元化、以能力考核为主的崭新的评价机制。纳入用人单位的评价,形成以社会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价值取向,这一思路为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诸多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日语专业探索和实践了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教学成果评价机制。在学校方面,继续采用传统的任课教师和学生自评的方式。教师在课程考试结束后,须认真填写《考试成绩分析表》,通过具体数据,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包括题量是否适中,难易是否适度,成绩是否客观,考试反映的问题主要是教的问题还是学的问题等,并针对问题和差距提出解决办法。而学生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价一般通过两种形式:一种是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种形式是组织学生代表座谈,既要求学生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也要求他们总结自己学习的心得和体会。

用人单位的参评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和学校需共同参与评价。实习结束时,由实习生填写实习成绩报告表,然后由双方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相关考核成绩以及组织纪律、思想政治表现、工作能力等综合评定实习成绩。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考核成绩占60%,学校指导教师考核成绩占40%。以海外研修实践教学活动为例,海外实习包括在日本国内的集中培训(实习前研修、实习后研修)、实务性研修(宾馆酒店实习)和学生自修(每日研修日志),最终通过总结研修,得到JNTO和JTB公司的公正评价,对合格者颁发日本企业认可的结业证书。

这种评价方式建立了校企双方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对话机制,将实践能力明确纳入教学评价的考核范围,不仅对学生学习效果有更客观的结论,而且为日语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供了导向和依据,有利于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四、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对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日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日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建立怎样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日语综合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仍是日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日本,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已步入成熟期,语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已经从“传授知识的内容和构造类型”转型到“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相比之下,我国实践教学水平明显滞后,尽管人们已经改变了“为了语言而学习语言”的教学观,逐渐把目光转向了语言的社会功能,特别是它的交际功能上,但对日本的交际方式、社会习俗、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及其他广义文化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却不甚理想。在与日本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缺乏在恰当场所使用恰当语言的能力,或者不自觉地用中国的文化标准衡量日本的文化,按中国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来选择说话方式,因而容易产生跨文化交际摩擦。究其原因,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原则和测试评价等没有针对外语教学的社会人文目标进行描述,只能靠教师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在有限的范围内得以实现,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与社会、企业需求脱节,没有为学生提供有利的语言、社会环境也是重要原因。

建立日语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终极目标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即以建设国内外实习基地、学生在日语语言环境中实地实习为突破口,带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教学体系的系统变革,将实习环节纳入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贯穿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积极态度和跨文化接触的适应能力,实现促进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目标。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来看,日语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为学生提供自然的语言环境和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日语使用的社会环境,为日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实践依据,有助于日语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第5篇

关键词: JLPT国际日语三级 速成教学 实用

JLPT日本语能力测试又称国际日语考试,是日本国际教育协会及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于1984年建立的一套较为完整的考试评价体系,在我国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最高一级,最低四级。JLPT 3级是建立在JLPT 4级之上的日语初级水平考试,其评定标准为:1.约300个日文汉字;2.约1500个日文单词;3.日语基本语法;4.能进行简单的日语会话;5.能读写简单的日文句子和简短的日语文章;6.学够150小时。

笔者从事在校大学生日语培训十余年,深感JLPT 3级课程150小时的教学时间与在校大学生课余丰富时间的冲突,分析了JLPT 4级与JLPT 3级知识难点的教学量,突出JLPT 3级的重点,探索出JLPT 3级21小时教学法。

一、 JLPT 3级是JLPT 4级的自然延伸

JLPT 4级是日语的入门水平,3级则完成了整个日语初步知识体系,以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人民教育出版社)初级上下册(老版)为例,相当于JLPT 4级水准的初级上册涵盖了:1.日语语音;2.名词句、动词句、疑问句、存在句四个常用句型及时态;3.动词的辞书形、连用形、未然形(ない形);4.形容词和形容动词的词尾变化及时态;5.提示助词“は”和九个格助词“が、の、を、に、へ、と、から(まで)、より、で”的语法功能;6.用言以及名词的“て形”和“た形”;7.使用名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和动词普通体修饰名词的方法;8.形式体言“こと”和“の”的用法。

学生掌握了JLPT 4级的基本知识后,已经能够利用字典读写简单的日语句子和日语文章。而笔者仔细分析了相当与JLPT 3级水准的初级下册,多是JLPT 4级知识的延伸、重复和综合灵活运用。新增的知识有:1.动词的“可能形”、“意志形”和“定形”;2.“受身形(被动式)”、“使役式”、“命令式”(命令式极少使用);3.“尊敬语”和“语”。从中看出,3级知识的学习量比4级少,3级知识是4级知识的自然延伸,难度不大。因此,为了给在校大学生节省时间,可以适当压缩JLPT 3级课程的教学时间。

二、JLPT 3级课程速成教学的试行方案

以《标准日本语》初级下册(老版)为例。初级下册从第26课至49课共24篇课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把第26课至37课的12篇课文作为前部课程,把第38课至49课的12篇课文作为后部课程。每周授课一次,每次3小时。前部课程每次4篇课文,后部课程每次3篇课文。详述如下:

第一次:第26、27、28、29课。重点讲解第28课的“意志形”。

第二次:第30、31、32、33课。突出第32课“てある”的特点。

第三次:第34、35、36、37课。把第37课的“可能形”作为重点。

完成前部课程教学后,适当放缓教学节奏,进入每次讲解3篇课文的后部课程教学。

第四次:第38、39、40课。反复练习第40课的动词被动式。

第五次:第41、42、43课。反复练习第42课的动词使役式。

第六次:第44、45、46课。适当总结复习,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定形”“と、ば、たら、なら、ては(では)”的区别。

第七次:第47、48、49课。着重突出第47课“尊敬语”和第48课“语”的区别。布置作业时,让学生把这两课背诵并默写下来。

三、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适量布置作业。

由于每周上课一次,其余6天学生可按照自己的空闲时间完成作业,加深理解,求得熟练。

①每课句型抄写3遍,课文汉译日3遍。

②每课单词Ⅰ、Ⅱ各抄写3遍,练习Ⅰ、Ⅱ做在书上(书后有练习Ⅱ的答案)。

③授课老师课堂抽查放在第28课(意志形)、第40课(被动式)、第42课(使役式)、第47课(尊敬语)和第48课(语)。

④除课堂抽查学生教科书练习Ⅰ、Ⅱ完成情况外,作业要交给老师批改,并按百分制打分。

2.要求学生把第28、40、42、47、48课5篇重点课文熟练背诵。

3.复习时反复总结定形“と、ば、たら、なら、ては”的区别。

4.课程即将结束时,鼓励学生购买“电话日语”、“旅游日语”、“贸易日语”、“商务日语”、“白领日语”、“办公室日语”、“日语会话”、“常用生活日语”等单行本小册子。实践证明,JLPT 3级日语语法全面覆盖了以上单行本读物,可以引导学生迅速走向实用之路。

四、关于考试

1.建议考生购买一本JLPT 3级考试单词词汇表,背诵默写应考词汇。

2.网络下载或购买近几年的JLPT 3级全真题。考试时,单词100分、听力100分、阅读200分,满分400分。240分以上可取得合格证书。主要检查阅读部分能否取得160分,单词部分能否取得80分。如能取得,两项已达240分。听力部分不可能得零分,多听多练,得分越多越好。

第6篇

关键词:高职日语口语 教学现状 问题 提高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77-01

由于国际外交关系的影响,高校日语专业的招生已不再火爆,高职日语专业的招生情况更为低迷。在当前学生数量减少的背景下,作为高职日语教师,更应反思日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水平。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基础知识及学习能力与本科生相比相对较差,决定其学习不需要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因此高职日语专业不同于本科日语语言文化专业,学生掌握基础的日语语言理论知识即可,应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本文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就当前的高职日语口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行口语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探讨。

1 当前高职日语口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1)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一般以日语精读课程为主,并且贯穿整个日语教学过程。而口语课时安排较少。尤其是在第一学年,精读课程多为周课时8节,口语仅在第二学期设为4节。让学生一开始就偏重于精读课程的学习,练习口语的机会较少,这对学生的口语学习及练习态度、日语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水平造成直接影响。

(2)日语教师口语水平较差。高职日语专业教师大多本科毕业,自身的口语水平不会太高,需要不断的进修,更需要到日本学习,体验日本的社会文化。然而,由于经济条件及进修机会的限制,多数教师得不到所需的培训进修,口语水平停滞不前。

(3)日籍外教较少。学生需要和日本人进行交流,也只有日本人才能教给学生日式思维,需要多聘请几名日籍教师任教。而大多高职院校日语专业三个年级仅有1名日籍外教。

(4)日语能力考试制度。日语能力考试的合格率已成为衡量日语专业教学的标尺,期考试题型虽已进行改革,但仍为笔试,学校为提高合格率,依然重视语法教学、重视做题,不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同时,学生也为能拿到能力考试合格证书,苦于题海战术,疏忽口语的练习。

(5)缺乏日语语言环境。语言环境直接影响语言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毕竟不是在日本,缺乏日语语言环境,学生在课堂之外,大多用汉语交流,口语练习的机会较少。

2 就日语口语教学方法及如何提高学生日语口语水平策略与方法

(1)课堂教学是学生直接学习与练习的基本点,所以要加大口语课程的课时量。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提供与教师交流的机会。

(2)教师的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的水平,需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高职院校既要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及进修机会,更要多聘请日籍教师到校任教,营造日语语言环境。

(3)日语口语教学方法。

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还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反之,学习则成为学生的包袱,令其裹足不前。新生入学之际,开展日语和日本文化教育,激发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了解并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条件、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的不同,因材施教,进一步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克服“开口难”。学生在初级阶段必须多读多背,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在此基础之上,每次让两名学生准备话题在课堂的前10分钟到台前发表并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加以点评和鼓励。既锻炼学生在台上、在众人面前开口讲日语的胆量,又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学生日语学习的兴趣与成就感。笔者教过的一名学生非常善于学习,自己准备一个话题,会和所有的任课教师交流一遍,其口语表达能力自然较好。

③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引导。结合教学内容,模拟各类场景,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扮演。先由教师对场景角色作出说明及要求,然后发放角色卡,让学生分组演练。以模拟机场接人的场景为例,首先教师将其中所涉及的词汇、句型表达方式予以提示,对其中的角色“上司、顾客、接机人员、机场工作人员”等稍作简单说明,准备相应的道具并引导学生根据需要加以扩展。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充满成就感,并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④多媒体教学,图文声茂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的更为深刻、透彻,增强视听说的效果。并且,口语与视听相结合的外语教学手段在语境化教育方面具有传统的口语课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不仅是学生能亲耳听到人们在特定场合进行的言语交际,还能亲眼看到并感受到他们进行的各种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非言语交际,以及各种不同的交际背景。

⑤扩大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理解。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国情、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的不同都影响学生对日本人的思维及内心的捕捉,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声有色的介绍日本文化,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兴趣及谈论交流的话题,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⑥课后教师要认真思考与总结每堂课的的优点与不足之处,重视学生反馈,通过与学生交流找出更合适的教学方式。

3 结语

日语口语表达是一项综合性强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还要加以综合实践运用。要提高口语教学质量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积极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拓宽口语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在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口语教学的新思路,逐步提高学生的日语口语表达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彦萍.浅谈日语口语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95-96.

[2] 姜洋.论大学日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9(4):201-202.

[3] 蒋妍.浅析大学日语口语教学[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9):36.

第7篇

【关键词】就业;饭店日语;教材;教学设计

【中国分类法】G633.46

以就业为目的的《饭店日语》教材开发的背景

1、酒店行业的员工,流动率非常高,特别是日语专业本科生,酒店方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花人力、物力、时间培训他们,但是许多本科生不愿做一线的服务员,总想着做管理岗位而辞职。这就出现了酒店行业不愿招聘高学历本科生的现象。因此,近几年来,高星级酒店对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较青睐于大中专毕业生。

2、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现有的《饭店日语》教材内容单调,缺乏实际运用效果,不太适合日语专业的中职生使用。

一、以就业为目的的《饭店日语》教材开发的价值:

针对目前缺乏以就业为目的的中职饭店日语教材的问题。通过实地考察、交流、资料收集等形式,全面了解饭店工作流程和饭店日语课程教学的现状;通过研究,掌握该课程对中职日语教学内容的需求所在。而且,现阶段,我校在广西中职校外语专业的办学亮点为培养服务于泛北部湾及东盟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外语人才,为此,我校拟对校本教材《饭店日语》进一步改革,重点是以就业为目的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列举出整个酒店工作的流程;设计出配套的教学方案;完善教材内容和形式。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是为了培养让用人单位满意的应用型人才。

二、以就业为目的《饭店日语》课程教材的开发

教材的编写,编写内容是日语教师及酒店专业教师随同毕业班实习生进入饭店,通过岗位实践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体现以知识和技术的实用为原则,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在教材编写前,首先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与我校酒店专业的老师进行研讨、总结,得出该职业岗位实用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如酒店前台服务、餐饮服务、推销技巧、处理投诉能力的训练等。教材中设计大量的实践环节。

三、以就业为目的《饭店日语》教材教学内容的设计

1、教学内容的选择:

主要选取了与日本酒店行业相关的教材及教学资料,主要针对在酒店实习和就业的情况。课程内容的选取主要依据就是日常饭店操作的重要部分加大了练习的时间和分量,在构成上,结合饭店岗位需求和研讨结果,将“饭店日语”课程分成五大部分,包括总台、客房部、餐饮部、商场部、娱乐及其他相关服务,每部分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构成饭店各接待岗位的完整体系。除掌握饭店服务技巧、个人的综合素质以及记住常用的日语外,特别强调饭店服务专用词汇和敬语表达方式。注重内容的拓展性,便于学生灵活运用。

2、教学方式的设计: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就业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行动教学模式。呈现整个酒店服务过程,利用我校酒店专业的实训基地让学生进行模拟。模拟是连接知识与实践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授课内容对饭店情景进行设置,并要求学生进行模拟,将被学生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学生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互,更锻炼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让学生们定期到与学校合作的公司里进行见习活动。

3、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不但直观效果好,还能有效地组织实施模拟训练。可以将国内外饭店最新的信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融入教学,加大了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果。还可以将同学们的实训过程录制下来,进行点评,辅助教学。这些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使学生能更加了解饭店日语的实际操作及日本人的思维、风俗、习惯等,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把学习和岗位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

4、构建多种评价体系,促进教材实用性:

为了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也为了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实际能力,我们在考试形式和内容方面进行了改革。加大了平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比例。通过教学观察、考核等方法,来了解和评价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了考核学生的饭店服务用语的应用能力和服务能力,设定场面情景,布置好任务后,采用口试形式考核学生。评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评定。也就是说同一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口试成绩是相同的,但考核成绩不能作为最终成绩评定,口试考核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以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等作为评价考核的参考。由于《饭店日语》的考试是以口语考试的形式出现的,所以语音语调、临场应变、词汇运用的准确性,尤其是日语敬语的使用也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另外饭店服务岗位个人综合素质也成为考核的标准。考核方式采取校内教师考评、学生自评以及实习指导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四、以就业为目的《饭店日语》教材的编写

目前,从教学内容上,发现我校原订购的《饭店日语》教材存在不足的问题,以就业为目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体系等还未形成。通过对以就业为目的“饭店日语”课程内容的不断探索,把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进一步完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饭店服务的基本知识和饭店日语的运用技能,把饭店专业知识和日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市场就业结合起来,把理论教学和岗位实践结合起来,为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升他们在人才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计钢(日)曾野桐子宾馆交通保健科技会话(第二版)[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王瑞林,小池睛子宾馆饭店日语教程2[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2.转

[3]潘寿君饭店日语[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

第8篇

关键词:地方院校;动漫;日语;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70-03

动漫产业是近些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地方纷纷谋求打造国际知名的动漫产品制作基地或是动漫文化服务平台。然而在动漫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的瓶颈莫过于人才的短缺,其中对于相关的日语人才更为急需。因为纵观动漫产业,日本无论是在研发、创作还是在营销等方面,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日动漫产业间交流沟通愈来愈密切。本文结合目前地方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对其如何更好地培养动漫产业人才提出目标与路径方面的思考。

一、地方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缺少特色

大多数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都是遵照教育部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致力于培养具备较高日语语言技能、日语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在大学四年中设置了不同的培养子目标:低年级学生主要学习日语基础知识,掌握听、说、读等日语基本技能,在三年级则主要掌握写作、翻译等技能,在四年级则通过实习与毕业论文撰写等进行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尽管全国地方院校日语专业的情况各不相同,但是其培养目标基本都是一致的。实际上,教育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部大纲中的基本要求本身并没有问题,因为它是针对日语教学教育一般规律而制定的,但是它同时也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因此它并没有束缚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因地制宜培养目标的设置,相反教育部也在鼓励各个院校因地制宜地发展自己的特色。

大多数地方院校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提出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人才。所谓“厚基础”无外乎是指重培养学生日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夯实语言交流的必要基础;所谓“宽口径”,无外乎是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指明具体的就业去向,或是指明多种就业平台,强调其培养人才的普适性;所谓“复合型”,往往是学生掌握日语基本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掌握办公自动化等软件操作、“商务日语”等偏重于管理类的课程及其汽车驾驶等技能。实际上,此种培养目标的呈现是非常模糊的。因为“厚基础”的“厚”无从体现,“宽口径”的“口”无从考察,“复合型”的“复合”仅仅是外语与其他几项时尚技能的合体。此外,此种培养目标在日语之外的其他专业中也广为提及,因此这样的培养目标不可能很好地体现出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地方院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包括“基础日语”、“综合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日语写作”、“日语语言学”、“日语语法”、“日本文学”、“日本概况”、“日语泛读”与“日语翻译”等。这些课程的授课时数占据了全部课时的80%以上,目前仍以传授专业课理论知识为主,注重夯实理论基础。尽管有些院校添增了实习实践环节,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课时较少、师资稀缺及“国际日语能力水平考试”过级率较低等客观现状,此种实习实践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比例过低(大约为全部课时的5%以下),且学生的实习单位多为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的实习工作也多以讲课的形式进行,并且此种实习实践课程很少能够显现行业、产业特色。因此,此种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得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较为薄弱,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部分毕业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对于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方面,大部分学生的看法持负面态度(55.7%),仅有16.7%的学生对目前高校日语课程设置满意[1]。

地方院校日语专业的核心教材普遍是《日语精读》、《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写作》等,其中“日语精读”课程无疑是课时量最大、最受重视的一门必修课[2]。它们涵盖了语言学中的必修内容,如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型、功能等,重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内容,它们对于培养日语人才起到了基础作用,但是这些教材重在读写,基本是以教师的精讲、教授为主。其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往往是以日常对话及文学为主,学生也主要是从应试教育的视角去学习。从日语学习“零起点”的基础而言,使用这些教材的确有很大的必要。但是,这些教材均是以应试教育作为主线的,学生一是偏执于读得懂,做题做得好;二是内容泛泛,缺乏既定的主题,不能突出某一行业或领域特征的教材,其实际应用性大打折扣。

(三)教学达标要求单一

目前地方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衡量,除了依照期末考试成绩、校外用人单位的反馈以及社会的口碑之外,更主要的就是依靠日本文部省的“国际日语水平能力考试”。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已明确大学学有所成的重要目标――通过考试。为了能够使学生顺利通过国际日语能力考试,期末考试等也均是依照日语等级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而设计。而衡量该专业的办学整体质量,则是以日语考级通过率作为标准,并且专业负责人也是以此作为政绩向上级汇报。诚然,国际日语能力等级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是由日本本土专业人士设计的,能够检验出被试者一定的日语水平(N1至N5五个由高至低的级别),并且被试者通过后,基本能够应付日常交际需要。

国际日语能力等级考试也有明显的缺陷:一是这种考试是以选择题的方式作答,无法衡量被试者的写作水平;二是考试内容以文学、日常题材为主,对于行业、产业等实践领域涉及很少;三是此种考试重在词汇、文法等知识点的累积,使得教学需要以知识点识记为主;四是此种考试在全世界范围通用,试卷中许多日本汉字与中文汉字同意,因此完全以选择题的形式作答致使部分考生选对的概率大幅提升,依靠各种“技巧”也能够通过考试。换言之,通过非高校语言学校的培训(如各种培训班、速成班、技校等),也能够顺利取得国际日语能力等级证书,那么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优势何在?简言之,国际日语能力等级考试充其量只是日语基础知识入门的凭证,与具体行业、领域的结合并不牢固,不能将其作为衡量日语人才培养的绝对的、唯一的标准。实践证明,真正的日语人才是日语与具体行业、领域有机的结合的非日语专业人士。所以,将此种等级考试作为教学达标的唯一标准,并不能够彰显作为地方院校本科教育的特色,只能是作为教学达标的必要标准之一。

二、地方院校以服务动漫产业为导向的日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依托自身资源禀赋

地方院校日语人才培养目标设置除了需要遵照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之外,还需要依托自身能够利用的资源。此种资源一般认为包括:学校的性质,主要是指学校的定位与属性;学校的资金来源。此外,还应包括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如果地方某些产业为其支柱产业或是在战略上优先发展的产业,那么地方对于此类人才的需要必然是十分迫切的,换言之,如果地方院校能够为其提供人才支持,那么地方政府也必定愿意倾注其资源。对于动漫产业而言,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将其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大多数都超过亿元。同时,地方政府也明确表达了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人才和文化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以动漫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制造业、服务业共同发展。在地方的政策及资源支持下,同时结合自身的诸种资源,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可以考虑与动漫产业人才进行对接,实现产业、地方政府、地方院校与学生的多方共赢。

(二)突出专业特色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截至2013年,全国有494所高校(包括一本、二本、三本、大专和职业院校)招收日语专业学生;有83所院校招收应用日语、商务日语、旅游日语方向的学生。但是在地方院校中,日语专业特色普遍不够突出,部分院校毕业生很难就业。目前地方院校日语专业为了突出特色,典型的做法就是开设诸如“商务日语”、“管理学”、“经济学”、“公共关系”等经管类课程,但是实质上这些课程的设置既不成体系、浅尝辄止,同时这些课程的设置多以考查课的形式存在,学生将其视作“非专业课”而未能投入更多精力,所以这些课程的设置仍然不能谓之实质意义上的特色。面对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日语专业方向必须具有特色。而所谓特色就是日语专业应该以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使教与学更加符合实践的需要。而与动漫产业相结合,可以作为地方院校日语专业的特色。一方面,为动漫产业提供人才符合时代特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学与职业内容紧密对接,使得学生从大学毕业到入职,在动漫产业中的日语应用实现零缝隙衔接,能够顺利进入职场,并较快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三、地方院校以服务动漫产业为导向的日语人才培养路径

(一)内涵型培养目标设计

所谓内涵型培养目标,是指方向明确、体现专业与实践的相统一,具有发展前景的日语人才培养目标。第一,培养目标方向明确。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在确定专业目标之时,培养目标需要清晰明确,而不能仅仅是以应用型、复合型进行简单的界定。培养目标一定要指明在何种领域何种层次培养日语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如果将培养目标设置为动漫产业方向,那么就明确了此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针对动漫产业的。当然在动漫产业中,也可以继续划分诸如行政文员、技术翻译、营销人员还是商务法律人员等职业。第二,培养目标体现出与实践的统一性。前文所述,培养目标并非是凭空创造的,而是依托于资源与实践需要。突出专业特色的前提亦是如此。“日本动漫产业的定位中,商业元素占了很大比重,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培训教育,不仅要针对作品的文化内涵,更要注重市场需求,要能符合企业用人的需要”[3]。地方院校日语专业设置为动漫产业方向,就明确了它是应用层次的培养,培养的是能够到动漫产业中开展相关实践的人才,在教与学方面,均突出了应用的特质。在师资力量培养、课程授课方式,成绩考核等方面,均是以实践为基准。第三,培养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具有长远性。培养目标不能短视。因为从培养目标确定到课程体系设计,再到师资筹备、教学与应用是具有较长周期的。如果短时间内对其频繁调整,则不利于专业方向凝练、师资培养和经验积累。对于动漫产业而言,它既是朝阳产业(市场需求强劲、产品附加值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潜力,且是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低能耗、无污染),对于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二)模块专业方向设计

根据专业方向,需要设计多元化的课程模块体系,以实用化为导向,以应用性为指针,因应就业所需。围绕动漫产业导向,地方院校日语专业模块设置可以划分为三大类课程与三个阶段。所谓三大类课程,是指应该包含基础专业课程、方向专业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等。就动漫产业方向而言,基础专业课程主要围绕日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训练展开,淘汰过时的课文内容,传统的日语教育课程基本可以纳入其中;所谓方向专业课程,就是根据动漫产业方向设置而开设的课程,如:三维动画、平面动画、企划制作及剧本结构设置等方面;所谓人文素养课程,则是旨在提升学生跨文化背景下的领悟能力与沟通能力,“日本大学普遍重视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重视学生基本素质教育和社会文化知识的培养”[4],国内一些动漫作品虽然技术上做到了华丽绚烂,但是往往被视作缺乏“灵魂”的作品,这些课程的设置因此应该是围绕日本文化、日本美学、动漫产业历史及动漫赏析等。

所谓三个阶段,主要是基于时间角度划分的。基础阶段,一般限定在大一、大二阶段,主要学习日语基础课程,使学生奠定一定的日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这是对于既有的教育教学规律的遵循。应用阶段,一般设置在大三、大四阶段,主要是强化动漫产业模块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下,学习动漫产业相关日语课程,掌握动漫产业的基本构成、术语及日语运用情境与能力要求,这是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所谓整合阶段,是指将大学所学知识加以系统的总结,针对动漫产业得以应用,以检测应用能力之不足,做以查漏补缺,一般可以于大四毕业论文设计、深入动漫产业实习基地实习相结合进行整体把握。

(三)应用实践能力培养

“日本大学注重通过‘产学合作’形式,由企业与大学共同培养动漫实用专业人才。”[5]在专业方向明确、课程模块体系设计的基础上,地方院校日语专业根据动漫产业的人才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日语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是经由基础能力和核心就业能力所组成的综合能力。基础能力是作为系统学习基础科目所具备的能力,衡量的标准就是具备日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它通常依托于原有的师资力量。核心就业能力,就是能够在动漫产业中运用日语的能力,主要包括该领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针对产业议题的小组讨论能力及针对该产业进行专题文献搜集、初步研究的能力,它主要依托于具有产业背景及实践经验的教师。对于此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单一的证书衡量模式就不合时宜了。“新国际日语能力测试历来是日语学习者的风向标,其合格证书也是职场最有价值的敲门砖”。此种能力认知度较高,且其能力检测贴近于基础能力的培养,所以对于基础能力的考量还需要以此作为衡量的标准。但是,对于动漫产业日语应用能力的认定,则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衡量,如相关专业课程考试、实习基地给予的实习合格证书、动漫产业相关设计作品等形式来检验,这些检验偏重于过程性考核,形式可以灵活,目的在于实现日语之于动漫产业的聚焦。

总之,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基础能力与核心就业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教育的培养质量。而培养质量则又取决于培养方向的设置、课程体系的配套,以及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动漫产业而言,需要地方院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以因应调整,更加精确地进行专业定位,更加突出重点地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更加具体地开展实务的训练,以使其日语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晓冰.地方高校日语课程体系现状及策略研究[J].鸡

西大学学报,2014,(5).

[2]吴思佳,李南征.构建与技能岗位对接的《日语精读》课

堂教学设计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2,(3).

[3]雷洁卿.浅析日本校企合作模式对中国动漫人才培养的

启示[J].设计,2014,(5).

[4]郭Z.高等教育体制下中日动漫类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J].学理论,2014,(8).

第9篇

摘要:日语自学者的数量不在少数,他们在学习初衷,持续因素,心理认知和实践方式等方面保持独立,也在自学过程中的认知与实践上存在矛盾,如迫切的学习愿望与科学的方法引导不统一,明确学习目的和盲目的学习方式相背离,一方面具备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客观阻碍。经过不断的自学认知、实践的更新,形成“知于其上,行于其中”这种丰富学习成果的实践认知。

关键词:日语; 自学主体; 认知; 实践

自学一门语言无疑是一项浩大而系统的工程,自学主体将在这个过程中承受非同一般的考验和压力。相较于日语专业或通过课堂培训的其他非自学主体而言,日语自学主体对语言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把握,对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运用完全依靠自身形成。那么,日语自学主体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有着怎样的认知和实践特点,我们将整个自学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以具体分析和说明。

一、方式选择

学习日语,首先需要认识这门语言。日本和我国一衣带水,有着历史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特别是恢复正常邦交以后,更多的文化元素,如日本影视,漫画,音乐等在以我国广泛的人群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有一部分人会在学习日语的问题上驻留,在进行了一系列的主客观分析、判断后,选择学习日语。这就是初步的笼统认知后的首次实践。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诱导因素存在,如自身发展需要,外界要求等。姑且不论出于何种目的,一旦通过首次认知成为学习主体,那么就必定会面对今后的诸多新认知和新实践。另外,呈现在学习主体面前的有两种方式,自学和从师。选择的参考依据往往取决于学习主体的理性和经验。跨出了初次认识的步伐,学习主体选择成为自学主体的实践,对之后我们将着重分析的自学过程中的认知与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入门初始

已经选定利用自学方式进行学习的自学主体,在入门初始阶段往往对日语的概念、特点、系统等仅有朦胧认知,程度往往只停留在模糊的感性认识上。总体上表现为好感,持有进一步学习了解的欲望。虽然这种毫无系统概念的认知过程存在极大的隐晦性,但就如同种子的萌芽时期,内心的实践表示正在逐渐生成和扩大。在这个阶段,学习主体往往需要找到一个起助力作用的契机,如对日语相关事物的了解需要、爱好形成或者兴趣增长等,实践的内在推动机制才会积极地发挥其明朗化的提示和引导功能。虽说此时实践的内容还没有从根本意义上切合与围绕真正的学习客体,但这正是日语学习实践活动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三、起步迈开

自学主体在这个阶段将迎来第一次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践性结合的自学欲望释放。也就是说,出于个人考虑的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带来了自学主体的首次意识明晰化过程。表现在对学习方案的初步谋划,对其他学习者使用何种方法进行学习的调查以及对使用教材或书籍的合理化甄选等方面。这其中虽然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但从认知与实践的观点来考虑,可以观察到自学主体这种自发的主体意识相较于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自学起步阶段中,不同自学主体具象化的实践内容可能出现大相径庭的局面。部分自学者偏向于经验主义,表现为按照一般英语的学习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日语自学实践行为。如从积累单词量开始,然后突破词汇、语法关,之后再通过大量阅读来掌握这种新的语言规律和实质。而更多的学习者则会出于理性分析,采用语言教材这种普遍的自学方式来开启自己的自学之路。这无疑体现了自学主体认知行为具有差异,并且分别指导不同实践的形成,同时这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还会决定自学效益的疏密和优劣。

四、量变积累

这一阶段的持续时间相对来说较长,是自学主体对语言的认知逐渐由最初的感性认知向一般理性认知过渡的时期。大多数自学主体会根据最初确定的学习步骤按部就班地落实各个学习板块的习得实践。但作为其中最可能发生的的情况,部分自学者会在对语言难点有了明确地认知后选择中止自学实践。此后的动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在重新整理以往认知内容的基础上改自学为从师学习。二是肯定自己此刻的判定性认知,得出无法适应继续日语学习实践的结论,即完全放弃。分析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于日语本身的语言特性,体现在日语和汉语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如简单的发音背后存在的却是汉语发音中没有的长音、促音拗音等现象;数量惊人的词汇中复杂的活用现象;由日语暧昧性引发的微妙语感差异现象。在自学实践中,如果对这些内容的认知不建立在大量适应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而仅仅是采取逻辑思维去进行解析理解,便极有可能使得持续的科学认知连贯性遭到破坏,从而导致量变积累活动的终止。那些得以实践继续的自学主体,量变积累延续不断,这让他们不仅能在语言范畴内收获理想的实践成果,更可以在方法上形成更为客观并能更好指导实践的认知力。

五、实践认知

自学主体的认知与实践标准在进入这一阶段后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变。从客观上讲,虽然自学主体在日语词汇量,语法知识水平和语言使用技能等方面已然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依然需要从不断的实践中去夯实和提高这些已经具备的语言能力。作为本阶段的特点,此时的自学主体往往对自身的水平档次会有比较客观和科学的自我审视,明确不足之处和有待补充、加强的方面。这种认识态势较之以往有了质的飞跃,我们称之为“实践认识”。这是一种基于大量有效实践上的自明性认知,并且这种实践认知可以能动地指导自学主体今后的自学再实践。自学主体也因此达到了“知于其上,行于其中”学习境界。

人的认知视野总是伴随着实践的质与量而发生着由简单到复杂,由具象到抽象,由一维到多维的系列转变。归根究底这是哲学中扬弃的思想在认知与实践方面的落实。学习的过程,无论是自学还是从师都顺应这样的规律,我们把握规律,更新认知水平的目的是让其更加有效地指导并坚定今后的实践。可以说从日语自学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幅关于认知与实践相互依存,相互引导最终诱发质变的缩影。相信这对总结以往学习以及开辟新的认知实践过程有着良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钟毅平.社会行为研究:现代社会认知理论及实践[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第10篇

关键词:语言;日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doi:10.16083/ki.1671-1580.2016.01.010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1-0053-03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构成因子

(一)尊重对方和积极应对能力

众所周知,人与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公平、公正、平等性显得至关重要,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是正常交流和互动的前提。中日两国人民在交往过程中,由于存在跨地域性的语言差异,所以交流双方必须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深层次了解和掌握对方的语言特征,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做出积极应对行为。如此一来,一场对话圆满的开端已经形成。所以说,尊重对方和积极应对能力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构成因子,只有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双方才能得到满意的交际结果。

(二)尽可能多的使用描述,切记不可盲目界定

由于跨文化语言本身存在一定的交流沟通困难,所以双方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如果对对方的语言意思了解不透、掌握不深,那么需要多采取揣摩、推测和描述的方式,使用试探性口吻,向对方表明自己所理解到的意思,切记不可以盲目做出肯定性的答复和判断评估性的语言,这样只能对双方语言交流和跨文化交际过程产生负面作用和不利影响,导致交流沟通过程产生误会,给彼此留下不好的印象,最终影响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三)深入了解和掌握交际对象的本质特征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其主要意思为:在与对方切磋的过程中,首先得了解和掌握对方的基础特征,唯有此,方可攻其不备,击中要害,占据有利地形。因此,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对方的国别情况、地域风情、自然特征、生活喜好、性格特征、民俗习惯、语言特色等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融入跨区域语言文化特征,学习和借鉴对方文化的先进经验,不断健全和完善自身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掌握交际对象本质特征的前提下,方能与对方进行友好交流和互动,最终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四)洞察别人的移情水平

所谓的移情水平,实质上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际过程中,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行为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通常来讲,移情水平的高低,与个人的综合素养存在巨大关联。移情水平较高的人,更通情达理,能够时时刻刻站在他人角度上,为他人着想;反之,移情水平较低的人,思维更为局限,并不会在乎别人的感受,我行我素,时刻以自我为中心,在交流和沟通过程中,从来不从别人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显然是行为比较自私,心胸较为狭窄。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需要充分提高洞察别人的移情水平,进而根据别人移情水平的高低,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交际方法。

(五)环境应对和变化能力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其文化特征存在本质差异,所以在交际中需要了解和掌握谈话对象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变化能力。通常情况下,思维较为敏捷、思想较为活跃的人,其环境适应能力越强,随机应变水平越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交际对象的环境应对能力,而且需要充分了解交际对象的随机应变能力。

(六)轮流交换交际方式

一般来讲,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流沟通双方会相互配合,当一方在阐述意见的时候,另一方通常保持安静,仔细聆听对方的意见,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必须利用轮流交换交际方式,让双方均有表达阐述和聆听的机会,一方面确保了语言文化交际的公平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双方关系的维护和稳定。所以说,轮流交换交际方式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构成因子。

(七)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双方在交互中,难免会出现意外的突况,这个时候,为了缓解尴尬局面,双方必须通过某种方式来缓解情绪,打破尴尬局面,让交际活动顺利进行下去。所以说,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跨文化双方的交际能力和交际水平。

二、当前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对于我国大多数日语学习者来说,在学习日语之前,均没有任何基础,也就是从零开始,在大学短暂的几年时间里,要想掌握日语中的所有词汇、语法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在日语教学过程中,仅仅向学生讲述考试要点,根据日语能力等级考试进行教学大纲的设计,这样的应试教育方式,根本无法满足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求,从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日语学习者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我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机会去参与实践,学习到的知识仅仅为理论知识,与实际交际运用过程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希望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到最有用的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进行考试知识的讲授,从而忽视了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通过系统、全面的概述和总结,认为我国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理念和模式过于传统

目前,我国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主要存在教学思维理念和模式过于传统、落后的问题。在传统日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教学的核心位置,在知识内容阐述中,并不需要学生参与问答和实践,学生只需要被动的接受听讲,做好笔记即可。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只做好理论知识的深挖细嚼,以此来应对各类资格类认证考试。日语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学习日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多了解和掌握一门语言,只要安全过级即可,并没有重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部分日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水平普遍较低。

(二)教材内容设计不尽合理

笔者通过对我国部分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教材、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院校在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主要进行日语基础词汇、语法等内容的教育,从大三开始,主要进行日语文学作品阅读,相关课题研讨和实践写作。整个日语教学过程与日本经济、政治、文化毫无关联。在这种教育背景下,由于教材内容设计方面并没有涉及到日本文化,同时缺少专业的跨文化交流实践教学环节,所以导致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效果并不明显。

(三)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在日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普遍存在水平较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高等院校尽管开设了日语专业课程,但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经费短缺等原因,在人力资源、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投入较少,导致师资力量过于匮乏,对日语教学形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由于部分日语教师能力、水平十分有限,对日本文化了解掌握程度不深,导致在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教学成效不显著、不突出的问题。

(四)实践内容较少,层次较低

目前,我国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存在实践内容较少、层次较低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认为,在日常日语学习过程中,仅仅进行一些简单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没有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同时,大量的理论教学代替了实践运用教学环节,根本无法满足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高等院校日语教学过程中,日语教师要充分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增强自身业务水平,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与此同时,要深入、全面了解和掌握日本文化,通过文化引导教学,进而达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

(二)调整教材内容结构

当前,我国日语教材内容结构设计普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现象,这也是影响和制约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升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日语教材基本上都涉及到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听力等方面的内容,而忽略了日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内容的涉及。如此一来,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我国日语教材需要将日本文化方面的内容有机融合进去,并且定期进行日语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进而来达到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三)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由于多数高等院校教育经费十分匮乏,导致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大、水平不高,甚至存在零投入的现象。特别是在日语教师引进和培养过程中,由于经费投入过少,很难吸引到技能型、专业化、高素质的日语教学人才,最终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因此,高等院校需要在日语专业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引入日语专业化、技能型人才,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度,充分提升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水平。

(四)充分强化实践教育意义,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第11篇

一、招生工作

面对成人教育激烈的招生竞争,凭借学校几年来在社会上形成的良好信誉,在市电大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开展中央电大开放教育(专科)的试点工作,并扩大了试点范围。经过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前几年的“注册视听生”和“开放教育”的并轨工作,经过对学员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大胆进行探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在“并轨”工作已经基本结束,许多做法得到了电大有关部门的好评。由于几年来的努力,使学院的社会信誉日益提高。在年新生招生工作中,面对生源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认真分析我院的实际情况,凭借学院的管理方面的优势,通过各种手段积极向学员宣传“开放教育”的特点,帮助学员分析各人不同的客观情况。经过努力,学院的办学专业已经发展到3个专业,年度招收新生783人,并使在校学员数(大专学历教学)有了进一步增加,大专学历的在校生保持在1500人以上,达到33班、1508人,加上电大代管的金融专业350余学员,总人数达1861人,使学院的规模得到稳定。做好电大开放教育英语、电子商务和金融三个专业招生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培训项目,年开设了成人高复、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强化辅导班、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辅导班、日语二级、三级辅导班、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辅导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班、艺术等级测试辅导班、中小学生文化辅导班等,本年共招收各级各类培训班45个班,2000余名学员参加了各级各类培训。使学院的办学规模有了进一步的扩大。

二、继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学习的办学层次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依托在甬的大、中专院校,聘请了近80余位专、兼职教师,所有教师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高级职称超过三分之一,并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教师的教学水平日益提高,已基本完成从普通教育到开放教育的转轨。在电大的教学检查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受到了电大老师的高度肯定。

2、.加强班主任工作。每班都配有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班主任,平时关心学生,针对成人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解决好工作和学习的矛盾,鼓励他们树立坚持学习的信心。我院热心为学员服务的经验受到了电大的高度评价,并在开放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专题报告。

3、积极做好专业建设,本学期以来,由于学校的支持,英语专业的网上资源的建设从无到有,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已基本达中央电大的要求。

4、按照我院和市电大的协议规定,承担了对各县级电大英语专业的指导工作方面,到经过几年的努力,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年全国统考中,严谨的考风、所有课程的合格率都高于平均合格率,开放教育的平均合格率达到了85%以上。受到了中央电大有关部门的好评,年开放教育英语、金融专业近400位学员完成了大专层次的学习,顺利毕业。为在年春季招收新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学院的社会信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积极开展非学历教学培训,扩大办学规模

在本学期,除了继续办好原有的培训项目以外,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新的培训项目,开设了日语、法语、CET、计算机信息考试、省计算机三级培训班、艺术等级测试文化培训班等班种。本学期来,共开办各类培训班45班,共有2000余人次参加了各种培训。其中英语专业(PETS班)参加公共英语一、二、三级考试,二级合格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计算机培训班有80%以上的学员通过了全国一级考试,合格率远远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日语专业开设一级、二级、三级、初级培训班4班,共有近200位学员参加了培训。

四、积极开拓办学渠道,开设新的办学项目

在办学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院能生存下去并求得发展,必须大胆解放思想,开拓新的办学途径。作为一所初具规模的成人教育机构,要想提高办学层次,必须走联合办学的道路,为此,充分利用我院在外语教学上的优势,在市电大的支持下,继续搞好中央电大开放教育专科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的专业和规模。在日语等级考试的方面,在取得与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支持和合作的同时。针对日语考试的新情况,积极与南京东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联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日语等级考试开拓新的途径。

五、积极做好考务工作

在维持正常教学的同时,认真做好各类考试的考务工作。本学期,我们又成功组织了200余日语班的学员赴苏州、上海、杭州参加日语等级考试。我们还承担了中小学生信息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会计职称考试、电大开放教育考试,会计电算化考试。由于组织工作的细致、周到,考务工作人员和监考人员的认真负责,使各场考试任务都圆满完成,受到了各主考单位的好评。

六、学校的财务情况

学校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的物价政策,认真做到按规定收费,在物价局的收费年检中,受到好评。

2、对于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坚持学习而要求退学的学生,严格按照市教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办理,并尽可能提供方便。

3、经济上量入而出,勤俭办学。在本学期中,仍取得了较好的的经济效益。同时,积极改善学院的办学条件。

七、存在的问题

1、小语种外语培训本学期虽然有所启动,但市场占有份额还比较低,市场的培育工作与学校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培训项目的招生营销工作仅处于启蒙状态。

3、随着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项目的不断增加,人员的不断增加,学院内部的管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还应进一步加强。

4、文档的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化。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 日语专业 语音 教学资源 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28-02

1.日语专业人才需求大

日本经济新闻社的最新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日本企业表示希望在中国的事业发展,扩大投资。目前已落户中国的日资企业仍保持着强劲的用人需求,社会上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存在很大的缺口。随着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增多,日本科技、动漫等事业的迅猛发展,以至于中日两国关系日益紧密,需要更多的人从事交流沟通的桥梁,.以至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日语专业,日语成为我国最热门的外语之一。 因此,对日语教育的需要也非常的大,日语专业教育承载着巨大的社会责任。

2.我国日语专业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①日语教育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日本民族和日本语言的国家。无论在日本还是其他国家,只要涉及到日本历史及语言发展的研究,都必须查阅我国的《魏志.倭人传》。之后中国人对日语的研究却迟迟没有进展,明清时代之前的关于日本语言或与日语教育有关的书籍不过十几种。直至以后,以鲁迅、郭沫若等为代表留学日本的仁人志士回到国内掀起介绍日本文学和日本社会的热浪,同时带动了日语教育方面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但是,随着的展开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到来,中国步入了战火枭雄的年代。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教育也随之步入低迷。日语教育在低谷跌宕了很长一段时期,直到 “”后期, 1970年总理亲自同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外语系的师生们畅谈外语教育问题, 鼓舞广大师生热爱外语教育事业, 我国外语事业才再一次得到发展的生机。在的亲切关怀之下,70年代起的日语研究教育事业再次蓬勃发展起来。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日本语研究和日语教育的迎来了黄金时代。随后,日语教学研究会的建立、日语师资培训班的开设、日语教学大纲的设立,日语教育不仅在专门学校内开设,社会上的自修日语学习也蓬勃开展起来。

②日语教育的现状

现在,日语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二大外语。日语学习人数正在稳步上升,学习人群不断扩大,日语教育正走向普及。在中日交往日益频密的主旋律下,具备日语能力的专业人才是两国交往的必备纽带。在这个背景下,为社会培养更多、更符合需要的日语人才成为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到目前为止,中国近一半的高校已开设日语专业,并且正在申请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数量也不断增加。日语专业教育遵循教学大纲,基本上从基础日语入门,然后进入中级、高级,在学生日语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增设日语阅读、视听说、写作以及古典日语等相关内容。学习内容丰富,体系严密。而且近年来日语的相关活动,譬如学术研讨、学者访问、高校互派交流、交换生等活动也日益繁多,日语教育事业正如火如荼开展。

3.就日语专业课程教育的几点思考

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编写的大纲,日语专业教育大纲主要开设基础日语、日语口语、听力、写作、阅读、高级日语、日本国家概况、日语笔译实务与技巧、日语口译实务与技巧、日语报刊选读、日语文学选读、日语语言学概论、古典日语语法等课程,同时根据社会需要开设旅游日语、商务日语等课程。经过长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问题正制约着日语教育的发展。

①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迄今为止, 作为学习外国语言的常规, 都是把单词和语法当作两大重点, 在学会拼音(日语叫假名) 以后, 首先讲解单词, 同时也结合语法, 使学生能够把习得的单词通过语法规则组合成句,然后由简而繁, 积少成多, 最后实现掌握“听、说、写、读”的目的, 学习任务就算完成。笔者认为,学习外语当然总是离不开“词法(单词)” 和“句法(语法)”两大项。所以,把外语这门课程重视单词和语法并将上述两者作为统一体的认识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但这样暴露了日语教育的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其他一些学科紧跟发展节奏,而日语专业教育还存在一些误区。传统的日语教学更加注重单词教育、语法训练与语言知识获取,而忽视社会具体需求、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文化心理掌握程度、语言的应用能力和理性与感性思维能力锻炼。而高等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培养人,日语专业要求具备专业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具体包含三个要素:教育、教学、社会需求。某些高校只是一味地机械地强调技能方面的教育,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科学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不能适应学生的长远发展。人才培养标准过时、缺乏与时俱进的新风尚。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中日两国在各个领域广泛开展各种交流交往,日语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大,为满足社会的需求,有一些高校匆忙开设日语专业。在这种仓促的情况下开设的日语专业,缺乏对用人市场的全面调研,缺乏人才培养方案的准确定位,更缺乏对课程设置的细致研究,培养标准缺少针对性和专门性。理工科院校、外语院校、师范类院校等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毕竟日语也是个广泛的范畴,具体从事翻译、教学或其他相关领域都各有专攻。有些高校在开办日语专业之后,缺乏特色和培养的具体目标和清晰定位,所培养的日语专业人才比较优势不明显。

②日语语音语调教学不够重视

真正的外语人才不仅要能看懂外语资料,重点在于语言充分表达。日语语言的形成根源源自中文,因此到现在为止还保留了大量的汉字,所以在阅读上对中国学生而言反而不会特别陌生。但作为外语,它不仅用于独自的发音,更重要的是语言中的语调、停顿是外语学习者首先要突破的关口。语言读和说的过程中是否流利、发音是否地道、语调是否准确、停顿是否适当是掌握外语的重要考核标准。早年随着英语被确认为世界语言,英语教育在我国所有高等院校全面展开的过程中,英语教学大纲设置不断完善,其语音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因此在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上必然将语音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需要一至两个学期来完成。可惜日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所有的高校日语专业都未充分认识到语音的重要性,所有语音的教学基本上在基础日语或初级日语的前面少数几篇课文有所涉及。然而日语的语音又是世界上各种外语发音中比较有难度的语言,它的难表现在一般学习者可以很快地掌握60%,真正标准的语音语调却很难习得。日语的发音有节拍性、节奏性,这对外国学生是个极大地挑战。虽然现在在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日语演讲、朗读等比赛如火如荼,但毕竟参赛的人是少数,这完全不能普及所有学生的发音训练。日本政府和KASIO之类的大型企业慷慨资助各类演讲、朗读比赛,也是希望高校能为社会培养发音地道的专业人才,这足以见用人需求单位对语音的重视,可惜在教学大纲上未能得以充分重视。

笔者认为,日语的发音应该在课程大纲上设为专门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假名的发音,重点是让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掌握假名发音的韵味,进而习得单词的节奏和准确把握音拍。然后随着学生习得单词、语法、组句的过程中辅导学生每句的升调降调,掌握全文阅读的抑扬顿挫和准确停顿。通过反复的朗读练习不仅锻炼标准的发音,为良好流畅的口语表达和体会日语语感有着奠下扎实的基础。

③日语学习资料及形式不足

在英语教育全面普及的社会,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各种英语的学习资料,而且形式多样,有书本教材、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学习软件等等。但是对日语却仅限于一些普通的书面教材式的资源,而且较为常用的都是几十年前编写的书本,其内容所涉及的语言及情节早已过时,不能满足日语学习者的真正需求。互联网是现在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资源丰富。可是目前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看到日语电视剧、动漫和歌曲似乎更受广大网站的欢迎,而真正的学习资料少之又少。教学资料的不足严重阻碍着日语教学质量和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对于日语教材的编写,一方面编写者无法充分地从当下实际情况出发,没有过多思考中国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语言本身蕴含的文化心理,而是只从专业知识角度着手,为了实现语法的教学目的,大量出现不常用的句例。所编教材只注重语言的训练,没有人文素质、思维能力等综合指标的培养。教材编写者之间应该定期研究讨论,收集建设性意见,为日语教材编写的系统性、完整性、知识性做贡献。特别是现在科技发展迅速,外语语言学也积极地引进科技成果促进外语教学。教师自建小型语料库运用于教学就是不错的选择。从此也能积极运用互联网的便利,完善教学资源。

④把握民族心理促进语言更充分地表意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传统及风俗的载体,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跨国交际日益频繁。各民族间的交流不论是科技、贸易还是基本的友好往来,都存在着文化的碰撞、心理的摩擦。这迫切需要语言专门人才作为桥梁实现沟通,反过来对异民族文化、心理、传统、风俗的理解也直接影响着语言掌握的程度。只有充分理解日本民族的文化风俗、心理现象等各种社会细节,才能充分地掌握日语和使用日语。目前,国内的日语教学界基本上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所有的高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上都有日本国家概况的内容。可是具体到日本国家概况的教学大纲上,几乎所有高校都是在介绍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节日和各地风俗等。可是日本是个很特别的民族,众所周知日本人们非常“暧昧”,日本人从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连语言上也是迂回婉转,一不小心就会错过对方真正的用意。在这一点上可以说英语比日语简单,毕竟美国等西方国家就是直来直往,而日本人更希望委婉暧昧。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公开表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最离奇的。同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内在的活动。因此语言表达上也隐含了大量的心理活动。日语作为承载如此别具一格的文化心理的语言,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更需要高校在培养日语专业人才的时候在这方面加大力度。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无法弥补这一缺憾的,民族文化心理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正在积极攻关的高难度课题,在目前还无法通过简单的教材就能解释清楚。但作为外语教学可以从感性和充分接触实际来弥补这一缺憾。可以通过收集充分地真实预料让学生大量接触、反复体会酝酿出语言中承载的文化及民族心理活动。特别是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少数教师已自建语料库运用于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语料库就是通过收集现实生活中大量被使用的语言(称为语料),通过整理排序,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锻炼到单词和语法的表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大量接触到日本社会最真实、最朴素的语言,这种未因教学目的而加工的语句蕴含着充分地文化心理,能让学生在计算机制造的语言环境中锻炼语言的运用能力。

4.结语

日语教育蓬勃发展,在急速壮大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也是日语教学进一步实现飞跃的良好促进力。相信高校日语专业在辛勤耕耘在日语教学岗位的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下能够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必将带来日语教育发展史上又一次飞跃。届时社会各界因得到满意、实用的专业日语专业人才而大量收益。

参考文献:

[1]木村宗男. 日本语教授法研究与实践[M] . 日本: 凡人社, 2000: 126.

[2]王武军. 日语教学法[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232.

[3]叶蜚声, 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

[4]冷铁铮.日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94 (3).

[5]修刚.中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以专业日语教学为中心[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 (5).

[6]金明子.浅析日语教育现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