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3 21:04: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心理活动课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心理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279-01
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向我们预示着:21世纪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才。因此,关注21世纪的主人——儿童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发展。而在众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心理活动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在具体的活动中,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
一 要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如果说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对灵魂的告白,是生命节律的振动。那么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则是每个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更新的历程,它需要在一种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中,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与其他成员进行探讨、分享,真诚地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该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理交流,能使学生不仅是从教师那里,更重要的是从活动课形成的心理场获得心理支持和经验,增进心理健康。
1.淡化学科体系
首先要明确,心理活动课不是心理学专业课程,更不是以教授心理学概念和理论知识为目的的;但并不是说心理活动课中就丝毫没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事实上,每一节心理活动课都是以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为背景知识,只是这些知识并非是以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经过处理后以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阐释形态出现的,并渗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始终。
2.创设情景,积极准备
讲授知识为主的课要精心准备,活动课老师学生要准备的工作也很多。教师要选好主题,设计活动方案,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尽其所能了解学生等。授课教师由于课前筛选的这个故事来自学生生活,具有代表性,所以当让他们说说自己看法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也就随之“活”起来了。所以,老师和学生的充分准备,是上好活动课的重要一步。
二 采用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活动的形式应该是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目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的。因为年龄限制,中小学学生的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决定了中小学生心理活动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例如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等。在活动中,还可以融入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另外,教师还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精心地进行科学的设计,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性。活动过程中,教师只给适当的启发、引导、示范,要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训练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自强、自立、自信,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无论是何种形式,在心理健康活动中,教师都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使学生把活动课上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即使是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显然要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有意义得多,体会也深得多。
三 重在感悟,实际运用
心理活动课的内容要在总体把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以学生年龄特点为主线,突出心理知识、心理训练的系统性,要坚持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原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避免把心理活动课上的单纯的心理知识传授课。在活动中,我力求让学生多活动、多训练、多感悟,从而把活动课上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
1.重视学生心的内心体验,心灵感悟
小学生心理世界是隐蔽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课的心理素质教恰好与人的心理世界沟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活动中,我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琢磨,产生共鸣。在辅导《保持一份好心情》中我向学生提出:“假如你的好友和你闹矛盾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假如你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你会怎么想?”等问题,让学生经历内心的思考、内心的体验,有感而发,反映出真实心态。通过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心灵顿悟,调适自己的心境。活动中,学生有不同的心灵感悟,我尽量做到对学生的回答不妄加评判,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不同的想法。
2.延伸课外,实际运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依托特定的心理学理论,通过一系列专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有效适应社会和发展健全人格的一种辅导形式。它被公认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服务于所有学生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正确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之一。
我校参加了贵阳市教科所承担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贵阳实验区子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的研究。作为实验校,学校以课题为载体,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研究为重点,开始了为期四年的探索与实践。
一、得其法
对于多数实验教师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非常陌生的。理论缺乏是课题研究起步阶段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做到有始有终,理论学习是起步的关键。为此,学校邀请专家进校园引领课题研究。如邀请了贵阳实验区课题负责人雷颖善老师对我校实验教师进行开题培训;选派数十名骨干教师听取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专家申继亮教授的“心理教育与教师素质”专题讲座;利用暑假组织实验教师在教科所听取中央教科所心理学博士张彩云的“如何评价一节心理活动课”“心理活动课的特点、操作、评价”等讲座。暑假,我校又组织部,分实验教师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培训,听取了华东师大特聘资深心理咨询师陈默教授及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范亦铮老师的主题报告“走过春夏秋冬――教师职业生涯心理”,培训结束后老师们还与专家进行了深度交流。
在一线专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交流、沟通中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在互动、专题讨论和参观考察中,实验教师初步了解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与学校班团队会的区别,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活动环节有了初步的认知,树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方式――强调“活动”,重视“体验”效果的新理念。不少实验教师在培训活动结束后,当即表示很想回学校一试身手,上一节这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我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和课题研究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有效探索活动课模式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力学笃行
实验教师集体学习吴增强老师的《初中生心理辅导指南》,拟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价要点的二级评价体系,并由学校的两名专业二级心理咨询师冯建波、张家静老师率先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研讨课。教师通过观课一议课后,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了全新的感悟,实验教师开始上“翻版课”“教研课”“展示课”。
学校将全体实验教师分组,分为四人或五人一组,首先上“一课多上多研”翻版课。第一轮结束后问题很多,尤其是教师容易把心理活动课上成德育活动课、心理健康课,不清楚德育课、心理健康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区别;还有教师生搬硬套别人的课,设定的主题不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等等。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又组织实验教师研讨,反思自己上的课,讨论下一步如何改进,由此开展了第二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践。
由于时间冲突,我们根据教学地点把实验教师分成中北和瑞北两个校区,按校区分小组上课,互相听课、评课。改进后的活动课要求主题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困难或困惑,教师采用问卷调查、活动观察等方法发现学生的需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分析、选择适合学生的活动主题,从而找到最适合本年级、本班实际的活动目标和贴近学生生活、立意新、有吸引力的活动主题。第二轮“一课一人上,多人研”研究课由此拉开序幕。通过“学习一研究一实践一反思一总结”螺旋上升的循环研究过程,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方案得到逐步修改和完善。教师们通过集体探讨得出了如下一些心得体会: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否成功,活动方案的设计是关键,在方案设计和活动实施中要倡导体验式学习,倡导活动化、生活化,倡导学生学习与分享。第二轮实践结束后,教师感言收获颇丰,提高很大。我们的教师做到了力学笃行,这些研究实践对他们的蜕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三省吾身
参加实验区的抽签,接受“评好课”检查。“评好课”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学校课题研究情况,反思学校的研究过程。活动以现场抽签的方式进行,目的在于促进所有实验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研究中不做旁观者、教练员,积极做探索者、研究者,整体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尽管以点带面的抽查不能代表学校课题研究的全貌,但我们对专家的意见仍然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针对部分教师出现的问题,学校通过教师座谈,广泛征求意见,重新修订了管理方案,加强了对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的组织实施、学生参与程度、积极性、效果等方面的学术指导和督促检查,促使教师在“一课多上多研”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多次反省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是我们破茧而出必不可少的一步。
四、完美蜕变
为对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研究情况、形成性评价体系及“一课多上多研”情况进行总结,我校组织全校实验教师举行了课题研究现场报告会,要求每一位教师制作课件,回顾和陈述自己的研究历程,重点讲述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的思考、做法、感悟及团队给予自己的帮助,为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让研究团队在“学习、实践、交流、反思”中不断成长。事实证明教师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从最初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茫然、青涩发展到了现在的深人理解、运用自如。其间采用的“一人一课多上多研”“多人同课异构”均是值得推广的实践研究方法;配合课题研究开展的“与书为伴,与书对话,与书同行”评比活动则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师理论素养;“翻版课”“教研课”“展示课”“评好课”等途径和手段使课题的研究更加注重实效性、研究性、本土性,使每一位实验教师的教育观念、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得到提升。我们付出并快乐地收获着!我们在得其法,力学笃行,三省吾身之后完美地蜕变了!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组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7-0008-03
一、问题提出
“以预防教育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初级目标,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任务。根据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完成这一目标的重任就落在了心理健康活动课上。鉴于心理教育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在班中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主要有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注重体验、感知、感悟,关注每一个参与到心理活动课的个体,因此心理活动课对学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心理活动课的教学中有效地组织和关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传统的班级小组模式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有利于充分利用座位的限制,利用同桌的影响力和与同桌之间的距离来约束与促进学生学习,保证学生在学习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这种安排方式对于某些在个别学科或者是纪律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明显。这种小组的模式在保障了学生遵守纪律、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某些被帮助对象一直在同桌的帮助下,处于自我心理的弱势地位,二者之间很难有平等的交流,造成自我评价低下,不能将自己某方面的长处和优势展现出来,长期如此可能形成自卑心理。同时帮助者可能在心理上处于一种优势地位,形成一种自我价值膨胀,不能看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从而忽略了自己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和培养。这都与心理健康活动课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相违背。
从团体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小组虽然在某些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这种小组没有达到资源的最大优化,甚至存在忽视个体的现象。因此,在心理活动课中创建一种新型的小组,则有可能给每位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利用团体动力理论,在心理活动课中探索一种新型小组,让每个人的优势和长处在这个舞台上有展示的机会,同时每个人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这里也有一个“曝光”的地方,经过充分的融合,形成一种动力链,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在心理活动课中探讨一种新的班级小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动力效果,就可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关注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效的成长空间。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探讨出一种新型的小组模式,在此与同行分享、切磋。
二、研究内容:心理活动课小组的探索和建设
(一)心理活动课小组建设的依据
心理活动课中小组建设以现有班级小组建设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现有小组的看法和建议,为心理活动课中的小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1.调查法
在研究中,以学生对目前班级小组的看法为依据,针对目前的班级小组,自编了《小组建设学生调查问卷》。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小组建设的观点。
采用自编《小组建设学生调查问卷》对裕安中学预备班、初一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从调查中发现,66%的学生认为同伴对自己有很大作用;26%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其他同学有一定的影响;56%的学生认为班级同学给自己的影响应该更大一些;89%的学生认为班级关系需要建设;对于在班级中建设一种新型小组,77%的学生表示很感兴趣,愿意参加。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对于自己对别人的影响,以及别人对自己的影响方面,学生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但从整体上来看,学生还是希望能够发挥同学之间更好的影响力,更好地促进自身的成长。
因此在心理活动课中创设一种小组模式,吸收现有班级中小组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就有可能实现对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带动每一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心理活动课中来,甚至有可能将这种作用辐射到其他课堂中去。
2.访谈法
随机抽调部分学生进行座谈,谈谈对新型小组建设的建议和看法,收集学生的建议与意见。
问题是“在心理活动课中建设一种新型的小组,你的建议和希望是……”从访谈中可以总结出:让一些对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充分表现他们各自的优点,从而逐渐愿意学习;贴常,适合大多数人;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成员能够互相帮助,时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这个小组的成员懂得更多;在学习和生活中展开,保持良好的竞争,共同进步;小组成员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全部写出来,然后相互激励。
从学生的访谈中可以看出,学生期望这种小组的竞争和活动必须能够体现出这部分的价值,让他们能够看到自己在这个小组中的作用,同时又在另外一些方面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为别的成员所带动。因此在心理活动课的小组建设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
(二)心理活动课小组模式研究
(1)班级小组的初期建设
根据心理活动课的要求,在原有小组基础上,按照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在班级中组建6~7人的活动小组。结合心理活动课,让成员在小组中充分展现自己,发展自己,最大效益地利用小组平台,促进自己的进步。
根据班级人数和小组设置,制作好分组卡片,进行分组。这样就可以将班级分成6~7个人为单元的小组,总共5~6个小组。这一步骤放在“走进心理健康活动课”后,或者在第二堂小组团体活动中开展都可以,这样小组建制完成,开始了小组建设的起始部分。
第一阶段:活动组建阶段
第一步,通过小组的团体活动,如“让履带动起来”“跨越生死线”“集体登陆”等团体辅导的心理游戏促进了成员间的磨合,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活动,感受心理活动课的课堂要求和课堂模式,观察和体会心理活动课的作用。
第二步,小组建设课,让小组成员为自己确立小组名称和小组口号 。让小组成员结合自己小组的成员特点,或者对自己小组的期望,确立一个自己喜爱的小组名称,并共同解释其寓意。在此基础上,为小组确立一个代表本小组的口号。最后通过班级展示,每一个小组都展示自己的名称和口号,在表达自己中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快乐天使小组”“阳光小组”“天鹰小组”“胜利队”“红苹果之家”每一个口号都凝聚着自己对小组的热情和期盼。
第三步,精神组建,在小组名称和小组口号的基础上,为小组建设精神的支撑。通过活动让小组确立小组负责人、个人职责、小组成长目标和小组纪律。在成员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文字,通过交流然后制成海报,张贴在各自班级栏中,自我激励互相监督。小组成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小组制作一张“小组名片”,在每一堂心理活动课中,将其放在小组里醒目的位置,激励和督促大家。
第四步,互助分析,通过互动游戏,小组活动以及一起的学习生活,小组成员之间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小组成员每个人参加讨论,分析成员的特点以及为每个人提出适当的发展要求。这样,小组成员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成长目标就成为小组里公开的秘密,大家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通过四步的活动,一个小组的雏形逐渐显现出来,小组建设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小组就可以正式投入到班级心理活动课中“运营”。
(2)班级小组座位安排
小组建设完成就要进入到日常的运作当中,如何激发小组内部成员的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和小组之间的互相激励,安排小组位置就是其中一个难题。
借鉴传统小组模式的利弊,根据教室内布局特点,我们从四种小组安排中选取了弧线型(图1)的小组排列方式。这样小组以讲台、投影、教师为中心,在空间上形成一种向心力,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能够感觉到一种牵引力,一种凝聚力。每一个小组,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感觉到自己在同学和老师的关注中,在一种“力量”的推动下,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依据团体动力的理论和环境心理学中的社会离心空间(sociafugal space)和社会向心空间(sociopetal space)理论,将小组座位安排成如下模式(图2),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形成一种多向型互动动力链,每个成员之间都能有很好的互动。这样同学的感受和想法就可以和多位成员交流分享,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促进了共同成长。另外,成员之间能够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每个同学都可以借鉴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一种小组力量的推动下,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改进自己的短处,从而降低了成员之间的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优劣暗示。
(3) 小组的日常管理
在小组初期建设完成以后,小组就进入到了中期运行阶段,中期运行是小组在心理活动课中发挥实效的关键,也是促进小组成员在心理活动课中成长的重要环节。
①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课,让班级和小组成为每一个人展示和学习的舞台。
心理活动课中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的活动内容,使得在各个方面拥有自己特长的学生都能借助小组这样的平台,既能够充分展现自己,获取自己的价值,又能够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促进其他同学的全面发展,学生小组成员内部形成一种带动和促进的动力链。
在安排活动时,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班级、在小组中既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又能借鉴别人的特点来提高自己;既发展自己,又不会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优劣的自我暗示。班级和小组成为每一个人展示和学习的舞台。
②加强日常督促,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在日常运转中,小组需要一定的监督和激励措施来促进小组内部成员和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从而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心理活动课,发挥小组的作用。
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课的具体要求,就每堂课参与情况让学生自我评价,在每堂心理活动课结束前给每一个小组一个评价,小组考核按照一定的标准列入到自己的个人考核中去。
小组内部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进步的学生进行奖励,落后的找到不足,督促其改进。每月进行分段小结,评出优胜小组,根据一定的措施在班级予以奖励。同时将这种考核向班主任推荐,建议其纳入班级考核中,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这种日常的监督和促进,小组之间的竞争力和小组成员内部的促进作用促使小组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每个成员在竞争与激励的作用下促进了自己的发展。
(三)小组模式的意义
1.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心理活动课的热情。从班级到小组,再从小组到班级,这种大集体和小集体的融合使得每一个学生能够时刻将自己和小组、和班级联系在一起,小组的荣誉、班级的荣誉就是自己的荣誉,带动每个成员融入到小组、班级当中。
2.利用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的促进作用,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正确舆论的引导促进下,互相约束,互相促进,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心理活动课中,使每节心理活动课能够有序高效地开展。
3.使得学生更全面发展和提升自己。在小组中,每一个学生的才能都是小组的财富、小组的荣誉,每一个成员的才能都能在小组中体现价值,增长了学生个人才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和尊重。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已经成为很多学校的常态课程,在各种各样的评课、赛课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专家在评课中,总会强调“活动”二字,意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定要突出其“活动”的特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也着重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笔者认为,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思维、认知、语言等能力发展存在巨大差异这一现状,心理课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有所调整。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来说,抓住“活动”这一关键特征,对于上好小学心理活动课大有裨益。
第一,重集体互动,轻知识讲授,体现互动性。
互动性包含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别于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学科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教学成果能够较快地显现,并且很容易被测量和评价,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中,更偏重对学生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其教学成果往往是内隐的,其影响往往是细枝末节、润物无声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其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还有很大局限,如果通过知识讲授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例如,在“认识自我”这一主题活动课上,如果教师对小学生讲解“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的概念,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认识自我,教学效果可能并不会理想。首先,这些概念的掌握对小学生来讲比较有难度;其次,这些概念的掌握并不会促进小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如果教师转变一下教学方式,将知识讲授转换为游戏互动,那么教学效果可能会不一样。
有一位教师通过“大风吹”这样的游戏,来促进学生们对自我的探索。“大风吹,吹什么?吹扎小辫的人,吹戴眼镜的人,吹爱笑的人,吹喜欢帮助同学的人……”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一游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去进行自我探索,了解自身的特征,有效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些集体互动方式,可以创造一个开放、共享的氛围,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充分锻炼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尊重他人,习得开放、积极、包容的态度,建立积极、和谐、内部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
在一次评课活动中,一位教师提出了如何在心理活动课中传授知识的方法。她认为,心理活动课中知识的传授,不宜通过平铺直叙的方式,由教师直接讲授出来,而应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体验、感悟等课堂生成,由教师总结、提炼出来,呈现给学生。笔者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输出心理学相关知识,比直接讲授知识,效果更好。
第二,重动态活动,轻静态思考,体现动态性。
动态性是指让学生在行为上动起来,有肢体活动,有相互协作与配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听课经验发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教师的提问总会遭遇一些尴尬的场面,例如,学生的回答太表面化,内容没有深度,答案并不是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等。同时,学生讨论也比较流于形式,要么是各说各的,不会通过分析形成小组意见,要么是大家的注意力并不在讨论问题上,导致讨论过程并不会促进相互交流、学习与思考。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和特征息息相关。
因此,笔者认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尤其是低年级)应该轻静态思考类活动,讨论类、分享类、思考类的活动应该适度,多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动起来的“动态”活动。
笔者曾经观察过不同类型活动中学生的反应,观察结果显示,游戏类活动的效果最好,学生的参与热情最高,游戏后的讨论也较有深度和内涵,如果在游戏过程中再突发生成一个小故事,那么其教育意义就更大了。
“桃花朵朵开”这个游戏经常被教师用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当教师说“桃花朵朵开,桃花几朵开”时,学生根据教师说的数字,自动结对,结对人数超过和不足该数都要受到惩罚。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我曾遇到过两个小事件。
第一件事是一个不太受学生欢迎的男生因为找不到结对对象,一把抓住了我。通过这个事件,我引导学生们说出这个孩子的积极品质,如机智、反应快等。
第二件事情是几个小男孩谁都不愿意退出这个群体,导致群体里的所有学生都要接受惩罚。通过这件事情,我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得失与集体荣誉的关系。通过我的引导,在再做此类游戏,出现类似情况时,某些学生的反应是,既然有人注定是结不成对子的,那么他愿意自己成为那个游戏失败的人,而不去影响其他同学的游戏结果。
第三,重行动引导,轻言语指导,体现操作性。
操作性是指学生在课堂中,需要更多地通过自己亲身实际的行动习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言语指导去习得,即要做起来,而不是告诉他“为什么做,怎么做”。
在一次关于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在讨论如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告诉学生为什么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方法。这些指导对真正促使小学生培养起良好习惯是很有难度的。通过让学生动起来,指导他们真实地去做,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每次上课前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们做数字划消游戏,以趣味游戏切实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为教育服务,要为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服务,落脚点必须是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操作性、行动性,旨在促进学习的迁移,避免课堂与实际相分离的现象。
为了方便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流程与标准,朝阳区推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几个步骤,大致把一节课分为“热身区”“明理区”“实践区”等几个部分,其中“实践区”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活动,促进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面临实际问题时有计可施。
第四,重氛围营造,轻理性说教,体现情感性。
情感性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积极的、开放的和包容的,观点是可以碰撞的,思维是可以交流的。教师不再是权威者和说教者,而是倾听者和参与者。
心理健康教育是润物无声的教育,不能仅仅通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去考察效果。如果用理性说教的方式去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这堂课的性质会转变为德育课、班会课或者思品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营造一种轻松、安全、关爱的氛围,师生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彼此坦诚的,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特点,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曾经听过一堂主题为“感恩父母”的课,课堂的氛围非常沉闷,课程的主旨表达了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授课的主要形式是教师讲解,学生的主要活动是进行案例朗读和讨论、分享。无疑,这堂课并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评价标准。“感恩父母”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主题,需要唤醒学生内心的情绪,唤醒学生对父母辛苦的认知。单纯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很难深层次地体会父母的辛苦。
也曾听过另一堂主题为“感恩生活”的课,课堂形式比较活泼,学生的活动比较丰富,如用小星星为自己的状态评分,“拍卖健康”活动,观看《黄美廉的故事》等。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重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感悟和思考,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陪伴者等,而不是讲授者、说教者。
除此之外,情感性还体现在活动设置需要正向、积极。例如,在一次听课活动中,课堂主题是“压力应对”,在课开始之前,教师通过撒谎的形式虚构了一个压力事件,“班主任说本课结束之后进行课堂抽测”。笔者能体会教师的用意,但是构建压力事件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姑且不论“课堂抽测”是否能够构成压力源,这种方式本身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第五,重积极引导,轻刻板评判,体现专业性。
专业性是指课堂中的内容要符合心理规律和心理学原理,不能有知识性错误,也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尊重生命,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门关注人格发展、态度、价值观等的课程。其探讨的很多问题并不是“是与非”的问题,更多的是澄清学生自身的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朝着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心理教师应该秉承客观的态度,不可轻易对学生加以评判,而是在适当的情况下加以积极、正向的引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一次关于“如何调节情绪”的课中,教师让一位学生回答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压力时是如何调节情绪的,学生撩起袖子,指着手臂上的伤疤,说:“觉得有压力的时候,会用小刀划手臂。”在听到这个答案之后,教师的表情很凝重,几秒之后快速恢复了镇定,询问这位学生是否有其他方式去缓解情绪,比如寻求同学帮助等。同时,追问全班学生,大家是否愿意互相帮助,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把班集体建设成大家心灵的温暖港湾。当然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最后,这位教师让全班学生喊出了“加油,我们共同面对压力”的口号。此时,课堂的氛围变得异常温馨和谐,大家能够感受到当事同学心中的平静。相反,如果这位老师不够专业,而是批评学生采用了一种错误的方式宣泄情绪,那么课堂效果可能会是另外的样子。
除此之外,在课堂中应该避免一些知识性错误。例如,很多教师在讲解“情绪调节”这一主题时,都会说“消极情绪于个人发展是不利的,会造成很严重的危害,所以我们必须消除消极情绪”,在澄清之后,会讲授一系列调节情绪的方法。实际上,消极情绪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消极情绪,消极情绪也并不能被轻易消除。
关键词:建构主义;心理教育;活动课;开发设计
几年来,我国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心理教育活动课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掌握良好的心理学知识,还要求其对相关的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有一个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展开心理活动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本文就对其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开发与设计予以简单分析研究。
一、构建主义教学理念及基础
建构主义也被称作结构主义,其相关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以便于在此过程中使自身的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在此过程中,儿童的认知结构不断地丰富、提升与发展,在整个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儿童的主动性。
二、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原则
在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下列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在其开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系统,以及各个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对各个维度的因素予以综合的考虑,所设计的内容与模式要能够与学生的年龄段特点相符;(2)主体性原则,要在整个课堂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主动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3)情景性原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心理活动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情景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心理教育活动课的主题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心理活动相关的情景,基于同化、顺应的观念,实现新观念意义的建构,这样才能促进现代教学课堂的良好发展;(4)协作性原则,在心理教育活动课上,要注重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具有积极的作用;(5)可操作性原则,在心理教育活动课上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是严禁假大空的,其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进行说教,而是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主题来表达整个课堂活动的教学目标,并制订出相关的活动步骤,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三、心理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内容
基于建构主义的心理教育活动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应该包含下列的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的设计,心理教学活动课的教学目标设计要具有层次性,在总目标之下,要设计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2)教学情境的设计,依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设计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以便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见的有:氛围设计、角色体验设计、游戏设计等;(3)信息资源设计,主要指的是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收集大量与教学有关的信息资源,并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分析与运用的各个阶段予以合理设计;(4)自主学习设计,基于建构主义观点,设计角色自我回忆、自我管理、自我测验、反省、阅读、写日记、观察、调查访问等自主学习方法;(5)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常见的协作学习模式有:分组辩论、小组讨论、成功分享、故事串联、交流心得等。
四、心理教育活动课课堂组织设计
在心理教育活动课堂的组织设计过程中,首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对整体的教学活动目标予以明确,增进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常用的有:预热法、澄清法、介绍方法等;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合理的设计,组织好课堂教学,常用的课堂组织方法有:引导方法、反馈方法、明朗法等。
另外,还需要做好课程结束时的组织设计工作,在课程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所学知识的回顾总结,听取学生的学习心得与学习意见,并要做好后续课程的规划与展望,对后续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予以探讨,这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的提升。
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心理教育活动课,本文就主要对建构主义的概念进行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开发与设计进行了简单探讨,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怡,王丽伟.基于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J].中国轻工教育,2013(4).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 团体辅导 问题 对策
初中生升学的压力越来越大,但学生们却因为在家中的娇宠而不知道如何去应对这些压力;初中生处于特殊的心理发展时期——青春期;第二反抗期的到来使初中生要求人格完全地独立。以上三方面说明了对初中生开展心理团体辅导的必要性。但在实际开展心理团体辅导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下面来看看会遇到哪些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初中生心理团体辅导需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活动设计、活动操作、活动目的的升华等各方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些在授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课程的活动设计
团体辅导活动课最关键的是选题与活动设计。有些活动学生提不起兴趣从而使学生失去对心理课的关注;有些活动不符合初中生的思维阶段,使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从而达不到活动的效果,使活动只是一个形式;还有一些活动虽然很精彩,但对于超过40名学生的班级就很难开展,甚至有些活动只适合对20名左右同学开展;对于活动课,可能教师最担心的就是班级纪律,有些活动会使学生过于活跃导致班级一团糟,活动不能顺利开展。
2.活动的操作
活动内容确定后,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我们会遇到更多的问题。
(1)学生活动的分组。首先在学生分组的问题上要提前有所准备,进入青春期后,学生的交往模式发生转变。初中初期的交往模式表现为小团体交往,他们不加掩饰地排斥团体以外的同学并且每个班级会有一名有影响力的学生,学生对异性的兴趣用相反的方式表达,如漠不关心、讽刺甚至以不友好的方式攻击对方;初中后期则表现为只有特定的一两名同性别好友,男女生的关系逐渐融洽,但不表达出来。
(2)学生的活动气氛。初中生活泼爱动,不像高中生那样有自制力,所以在活动中学生过于兴奋,不会仔细听老师所说的活动要求,这会导致学生无法完成活动。有些学生虽然理解了活动的内容,但不能够认真对待心理活动,只当作闹着玩。我在一次团体辅导活动中完成“优点轰炸”这个活动时,有的组能够按照活动要求完成活动,有的组一直在开组内同学的玩笑,即使老师站在旁边也不认真对待。
3.活动的意义
初中心理活动课一般为每节45分钟,有时一节课下来时间刚刚够,忙完活动,已经没有时间与大家讨论活动的意义了。初中生在分享活动时最易冷场,尤其是男孩子不敢去发言,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做教案时应该着重加以注意。
二 心理团体辅导课所遇问题的对策
1.课程的活动设计
(1)活动要有趣味性。学生们希望的心理课不应该是单纯说教性质的,活动内容不能单一的为小组讨论、心理测试,要让每个同学都动起来而不是只坐在椅子上。像在纸上写出自己的优缺点并在小组内分享这样的活动就很难让同学们产生兴趣。
(2)活动要符合初中生的能力。有些活动如通过画图理解家庭关系就会使学生感到很为难。初中生虽然可以进行自我评价,但这种评价还是比较不完善的,很难达到教师所要求的效果;初中生不善于在大家面前说出自己的优点,觉得很难为情,所以在设计这方面的活动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3)活动要简单易操作、易管理。有些活动过于繁琐,即使教师反复强调规则,学生仍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大大地影响了效果。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学生能不能理解活动要求、能不能按照活动的要求去做。“信任之旅”是提高伙伴之间信任感最好的活动,但在初中却难以开展,有些同学搞恶作剧,反而对主题起到了消极作用。最后,也要确定活动没有危险性。
2.活动的操作
(1)学生活动分组。分组时尽量避免男女生为一组,以免在活动中出现学生不配合的情况,每组人数宜为8~12人。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的队友,如果教师强行分组或为了增加活动效果随机分组,都会使学生出现不服从管理的情况。
(2)学生的活动气氛。我在初一进行活动时,有一些男孩子经常在活动的间隙不顾教师要求自顾自地开小差。这些活泼好动的学生们非常喜欢心理课,也乐于参加课上的活动,有时他们扰乱课堂纪律只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如果条件允许,有一名助手会大大提高课堂质量;这名助手可以为心理老师也可挑选一名在班级人缘好的同学作为课代表,在课前和助手商量活动内容,使助手完全明白活动内容。在分组活动中可以让助手负责几组,这就大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3)活动的灵活应变。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使我们不能按照教案中的计划进行,比如学生以前做过类似的活动、教学进度过快留出了过多的空余时间,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一个备选活动。
3.活动的意义
(1)合理安排时间。不宜把活动安排得过满,有时简简单单的一个活动实际操作起来却要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我们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个活动的看法。
(2)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学生不好意思举手发言,教师可以先点平时活动积极的同学或小组组长分享感受。当冷场时,教师可以抛砖引玉地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表扬同学们的思维活跃,以此鼓励其他同学发言。当一些同学发言后,其他的同学可能思维被固定了,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时教师应该从其他方面引导学生。
总之,在团体辅导课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教案计划得再完美,在实际操作中还会出现各种问题,教师不能对活动效果太苛求,随着与学生们的接触时间变长、信任感增加、课程的深入,教学会越来越顺利的。
参考文献
[1]钟志农.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要领[J].思想理论教育,2001(10)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活动设计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依据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活动内容、形式、过程等多种要素进行整体优化安排的过程。活动设计的好坏是一节心育课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心育课堂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是提高心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在高中课堂,活动一般包括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游戏活动等,形式多样,纷繁复杂。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常常会有“高闹高喧低效低评”的课堂现象出现。活动看似很多,但效果一般,甚至偏离教学目标,学生对所学的主题没有深刻的体验。这逐渐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要提高心育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在设计中可以运用“加、减、乘、除”法则精选活动素材,充实活动过程,提高问题实效,完善活动评价。
一、对心育课堂活动做“减法”,保证课堂活动的精炼性
“活动”既不是内容的简单呈现,也不是大量材料和问题的机械罗列。做“减法”是活动的精选过程,即从课程的重难点掌握和实施的可行性两个角度对活动进行精选。
1.研读心育课程指导意见,精选突出重难点的活动
首先,心育课堂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活动可以随意选取。
事实上,心育课程在高中德育课标中有相应的学科说明。在课堂上,涉及一个主题的活动往往非常多,如关于人际交往的活动就多达几十种,这需要教师根据主题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如根据学科指导意见,学生人际交往的重难点在于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境和他人的性格特点进行交往,所以教师可在这部分活动设计中下点功夫。新的学科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心育课堂的活动是体验式的活动,是直击学生内心深处的活动。教师应学会研读意见,依据一定的原则和需要对指导意见进行重组、整合,甚至进行一定的“删减”,而不是奉行“拿来主义”。
其次,心理教师应该学会分析心理知识的生成性、层次性,明确心理活动课的重难点、能力和认知情感的要求。
比如学科指导意见中有一条要求:“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了解自己的气质特点和形成原因;理解自己性格和行为的相互转化过程;能画出自己的自画像并作简要说明”。就生成性上看知识线索是:气质—性格—原因—自画像。就层次性上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认识了解层次,包括什么是性格和气质;第二层次是理解与说明,包括行为的原因和它与性格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层次是迁移和应用,包括能用自画像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成熟度。性格和行为的关系认知应是本部分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心育课堂的活动可以围绕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其和性格之间的关系,以实例分析的形式具体展开。
2.分析学生心理和人格发展的需求,整合、重组课堂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课重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而这取决于学生对活动全身心投入的程度。学生能否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一方面取决于活动的形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活动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活动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越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越能够激发学生深刻的体验、情感的共鸣和认知上的冲突。同时,在贴近现实生活的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更有利于学生应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所以,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精选有效的活动。
比如在教授“学会赞美”一课中,如果单纯泛泛地从帮助学生掌握赞美的技巧出发设计活动,对于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显得过于简单,显然缺乏情感的体验深度。我们发现,在我们学校的普通理科班,学生特别容易被批评和忽视,很少被表扬和赞美。所以有必要根据这部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课堂情境条件进行重新整合和设计。比如:把活动整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心理剧的表演,让学生在课前和上课时都能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赞美的乐趣。这样的活动整合设计具有较高的探究难度和准备难度,但对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冲击较大,能较好达成教学目标,效果远强于单纯的“什么是赞美—为什么要赞美他人—怎样赞美他人的技巧”教学活动线索,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原理。
二、对选取的课堂活动做“加法”,完善课堂活动的过程
活动既不是教师简单来句“我们来完成下面的活动”就能顺利实施的,也不是让学生依次回答罗列的问题。做“加法”就是对精心选取的活动,清晰其环节,明确其任务,预设其过程,保证活动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1.活动环节清晰化
清晰的活动环节有利于心育课堂活动有序的推进,有利于教师对活动进程进行调控;也有利于学生明晰活动流程,调整参与的状态和心理趋向。实践发现,心育课堂的活动通常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活动要求展示、活动任务呈现、活动展开和调控、活动成果反馈和评价。如针对“学会与人合作”这一主题,可按照“与他人合作的情境呈现—方法思维风暴展示—最优化方法的评选—学生分享合作化思路的观点”的活动设计进行。
2.活动要求显性化
把活动开展的要求预先呈现给学生以给其一定的压力,以此推动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要求包括时限要求、成果要求和反馈要求。比如,高三学生需要进行“我的理想专业”的课程辅导,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可事先让学生预先将自己内心期望的专业写在小纸条上,然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并要求其他学生即时评价发言者的专业期望和其性格的匹配程度,然后予以论述,达到指导的效果。
3.活动过程预案化
针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我们应该充分估计和在脑中预演,并预先提供可供替代的方案,保证心育课堂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针对以上要求,具体的活动设计应如下图所示:
如教师在教授“认识你的情绪”时,最初的活动设计是:
(1)通过QQ中的各种表情,引导学生体会和认识不同的心情;
(2)通过三国和红楼里的人物故事片段,让学生体验心情的变化;
(3)个别学生上前表演各种情绪,引导学生能够通过表情、动作等正确地识别他人的情绪;
(4)点击幸运蛋,幻灯呈现七颗金蛋,里面藏着学生熟悉的各种正反面人物,请学生上来点击金蛋,引导学生体会点击金蛋前的心情和看到金蛋中人物后的心情。
在教师集体备课讨论时,大家感觉点击幸运蛋的游戏放在第四个环节,逻辑上不对。经调整后放在第三个环节。而且,第三、四个环节是重点,耗时较多,所以应对第一、二个环节设一个时限,另外,活动中的学生反馈也不能忽视。通过预案,这堂课的活动环节就设计得相对合理化了。
三、对活动设计的问题预设做“乘法”,提高课堂活动的实效性
问题设计是心育课堂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问题的有效性决定了活动能否在课堂中顺利展开和渐次推进,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做“乘法”即对每个课堂活动设置的问题,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衡量和设计,从而提高预设问题的质量。
1.基础性和梯度性结合
预设问题的基础性,是指问题设计要面向班级的绝大部分学生,答案基本能从呈现的生活情境或所提供的材料中直接获取,问题的核心围绕最基础的心理知识。预设问题的梯度性是指需要依据所呈现情境材料和自身的理解才能回答,往往需要进行理性的推敲或深度思考。如在对高中学生进行“异往原则”辅导课前,其问题的设计中,“从所提供的生活片段中归纳出在高中阶段异性学生交往的好处”就是基础性的问题,而“根据你的理解说说男女生交往在言语谈吐上应有哪些限制”“请你说说交往过密对女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哪些潜在威胁”两个问题就是具有一定梯度性的问题。基础性和梯度性的结合,是心育课堂教学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情感发展需求的保证。
2.科学性和开放性兼顾
科学性指课堂上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关于心理规律和心理原理的总结。但是,过于拘谨和刻板的问题设计会约束学生思维的拓展创新,而开放性的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对于这两周心情一直很郁闷的学生,你该采取怎样有效的方式来帮助他”这个问题,学生可以从课堂上学过的一些基本的处理方法中寻找答案,如找好朋友聊聊、写心情日记等。当然,学生如果能从被帮助对象的思维调整等深层次角度出发回答则更加巧妙,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应该采纳。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和开放性两者都不可偏废,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更应该增加问题开放性的元素。
3.注意学生的投射性回答
心理活动课要求学生能够敞开心扉,讲真话,讲心里话,但一些学生往往会由于害羞、怕受到指责等各种的原因,而讲套话、假话,讲自认为教师爱听的话。如:课堂情景出示甲学生与乙学生出现了矛盾,教师想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提问:“如果你是某学生,你会怎么做?”如果一些学生的回答是符合道德规范、让人无可挑剔的,很有可能并不是学生的真话,教师也难以从中了解学生的真实心态,课堂教学可能会陷入僵局。但是,如果教师能够运用投射的方法,将问题预设为:“你认为某学生会怎么做?”所得到的答案则会更丰富,学生的真实心态也会在他们的回答中不知不觉地投射出来,便于教师系统分析和积极引导。
四、对活动的评价应作“除法”,关注课堂活动的过程性
以往的活动评价普遍存在两类问题:一是过于关注学生活动结果的评价,往往“以成果论英雄”,忽略了参与度、创造性、合作意识、组织能力等方面的过程性评价;二是成果评价止于点评,缺乏实质性的梳理和归纳,使学生在课后感到无条理性。“除法”就是要摒除在心育课堂评价中的这两种倾向,发挥评价的真正作用。
1.关注学生过程表现,摒除结果评价的片面性
以往的活动评价往往过于关注学生活动成果,忽略了对学生活动过程本身的评价。我们应该注重过程评价,强调心理活动过程的体验,摒除单一“以成果论成败”的评价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明确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角色。教师不仅是活动的监控者、指导者、推动者,而且是活动过程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教师要时刻关注和记录个体和小组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在活动结束时对小组和个体进行过程评价。教师应对学生从认知上、情感上多角度进行评价,赞赏学生的勇气,培养他们的自信。
2.注重知识结构提炼,剔除成果评价的虚无化
活动成果的评价往往局限于对个体或各组成果的点评,忽略了成果的相互补充、整理和归纳。“课堂热热闹闹,课后全部忘掉”一直是新课程改革中困扰师生的最大问题。依据学生活动的成果,把心理知识的梳理有机融合在对学生成果的评价中,在让学生体验了成功乐趣的同时指出有待完善的地方。在实践过程中,这一措施有效提高了心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华芳英.心理活动课的科学选题问题[J] .人民教育, 2001(7).
[2] 史慧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 问题与对策[J] .中国教育学刊, 2006(4).
[3] 钟志农. 实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需要突破的几个问题[J] .思想理论教育, 2005(11).
中学数学学习方法解题探究学习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教师在讲授解题教学课时要把握好认真阅读这个关键
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含了对文字、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公式图表等内容的感知和认读。我们在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学习探究能力,提升学生自学探究水平,我们必须教会学生数学阅读。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有目的地设计好学生阅读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参与,使他们在积极的心态下主动地感知知识背景,形成数学概念,理解和内化知识涵义,为下一步的解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要把握好解题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路探究的引导
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作为教师,拿到一个题目,就要把解题作为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能力的一种手段和途径。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条件和不同要求,教师应善于通过每个题目的特定条件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联想、分析,从而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勇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诉求能力。
三、教师要重视解题教学的回头看,引导学生反思探究
大家知道,反思是指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加以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这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因势利导,及时抓住某种契机进行伙伴合作型的教学,大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逐渐培养学生惯于反思,勇于探究,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个性。同时,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某种成功的乐趣,为将来在某个领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借助数学习题所具有的动态特性的变式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无穷乐趣,消除见题惧怕心理,使学生处于一个善学乐学的氛围之中,既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四、教师要善于把解题寓于数学活动课教学之中,给学生架设探究的舞台
数学活动课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和组织的,是与学科课程并行的一种重要的课程形态。从参与角度讲,活动课程具有学科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活动课的开展,给学生创造广阔的空间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增强数学的应用观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动脑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活动课的开展,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自主探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好活动主题及形式,从“做数学”中“学数学”,使所学的知识在探究实践中得到了综合和延伸。
探究性学习,在以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更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全面的探索,总结经验,相互启发,让数学学习成为最有生气、最有魅力、最让学生终身发展而受益的活动。
另外,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学生个性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家长素质不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这当中有太多的不同,因此也就给我们做班主任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学生,在与他们沟通时就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借于以上的这些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这些方面来增强班主任对沟通的认识以及能力的培养。
1 提高认识,改变观念是培养沟通艺术的前提
据我们的观察发现,不同时期、不同个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班主任在处理相同问题时的方法都不相同。相比较而言,那些有较强沟通能力的班主任的工作往往比较轻松些,比较容易让学生和家长接受,因此工作成效就比较明显;反之,有些班主任做得非常辛苦,工作非常卖力,可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得不到家长的支持,沟通不良是重大原因之一。所以,提高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重新反省自身的沟通方式尤为重要。只有认识到了沟通的重要性,尝到过良好沟通的好处,才会更主动地去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沟通能力,才会主动去寻求一些沟通的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让班主任经常总结反省,以沟通为主题做些相关的感悟及写些自身处理事件的经历,大家互相交流,提高认识。
另外,树立班主任正确的师生观,认识到爱是良好沟通的前提,用一颗爱心和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通过一些事例让班主任了解自身要充当的许多种角色,如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和家长的人等,通过一些调查让班主任了解学生所喜欢的班主任特征是怎样的,来逐渐树立正确的师生观;让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认识到靠哄骗、压制是不行的,学生崇拜的是艺术教育。
2 加强学习,了解学生的心理,是良好沟通的必要条件
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做好一名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同时期的孩子,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同年龄的孩子心理发展水平也不相同,因为各方面的因素,有些心理成熟较早,也有些稍微滞后。作为班主任,在了解了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之后,还需要去了解学生的个别状况,这样更有利于在教育中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如:对心理较成熟的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强,对这类学生可以充分信任他们能进行自我管理,多多给予的心理上的支持。对心理成熟较晚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就需要更多的行动上的支持。
为提高班主任了解更多的知识,我们通过《读·思·悟·行》、《家校之间》等资料的发放,不定期为教师提供一些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让班主任去了解学生的心理;提供一些教育教学小故事,让班主任从别人的教育教学事例中吸取精华;提供一些阳光心态小故事和心理保健知识,让班主任去感悟、体验,增强自身的心理防御能力;提供一些实用的沟通技巧,如:与学生交流时该保持怎样的距离,怎样注视学生,什么时候用什么话语,让班主任在工作中可以应用,等等。
3 观摩——实践,亲身体验获得良好沟通的技巧
本人从事心理辅导工作多年,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掌握心理辅导的技巧能大大提高教师的沟通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从开展心理活动课中能有效提高辅导技巧,能够从中学会尊重、倾听,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它与一般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科课程不同,其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互动来进行的,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投入程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较大。可以说,一个全员参与、真情表露、坦率交流、共同分享的心理课堂是每一位教师所期盼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新手,还是“久经沙场”的老将,难免会在课堂上遭遇冷场。因此我们有必要探寻课堂冷场的原因和对策。
一、课堂冷场的原因
当心理课堂出现冷场时,我们首先需要辨别它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美国心理学家尤威在1974年曾提出“等待时间”这一概念,她在研究课堂提问时发现,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而学生回答不积极时,教师通常会很快地引导学生来回答,提问和引导的时间差大概是0.9秒,事实上,在不到一秒的时间中,学生是不可能充分思考的,我们需要给与学生更充分的“等待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自主建构,使课堂处于思维活跃的安静状态。表面上课堂冷了,但学生的状态是主动的,思维是活跃的,神情是专注的,在这样的冷场中,教学并没有中断,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在继续。
例如,笔者曾经听过一堂以“团队的力量”为主题的心理课,当学生完成了“七手八脚”这个主要活动后,执教者并没有立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而是安排了一个“我手写我心”的小环节,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静静地体会在刚才的活动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并把它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结果发现,在随后的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环节,学生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分享也更加深入,课堂生成非常精彩。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那样――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更多时候的冷场并不美妙,学生消极的沉默会妨碍师生双方的思维活性,弱化教师的教学热情,使课堂氛围变得沉闷压抑,并降低课堂教学效果。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地思考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冷场,然后再积极应对。一般来说,冷场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环境因素
很多时候,学生的冷场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没有建立起平等、安全、温暖的关系所导致的。就像在心理咨询中,建立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咨询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也是如此,师生之间只有彼此信任、相互理解、互相尊重,团体成员才愿意把他们心中的烦恼、困惑、感悟和心得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一个相反的例子是在公开课上,如果存在陌生的听课者,学生往往表现得特别拘谨,他们会反复地斟酌,不轻易回答问题,或者总是说一些套话和虚话,生怕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防御和顾虑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其特有的心理封闭性,对于自己的形象特别关注,极其重视他人尤其是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在心理小组建立的过程中,成员之间没有形成团体的凝聚力,彼此信任度低,那么他们就很少会谈及和自己有关的事情。另外,如果在以往的小组分享环节,有学生曾经因为不一样的观点遭受过同伴的嘲弄或者打击,而教师又没有及时干预,那么为了避免受到类似的伤害,学生唯有以沉默来保护自己,与此同时小组里的其他成员以后想要再发表一个非传统的观点,也会考虑再三。
(三)问题设计失当
心理活动课以有关活动为载体,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因此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灌输和说教的过程,而是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课堂上的问题设计得过于笼统和宽泛,缺少必要的情境体验,那么就很难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难以引发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站起来“无话可说”的冷场。
例如笔者刚工作时,曾经设计了一堂题为“爱情水晶球”的心理活动课。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问题――“爱情是什么?”笔者的意图是想了解学生心目中的爱情是什么样的,但是由于问题设计过于生硬和封闭,大部分学生不知该从何说起,让这个本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陷入了“冷场”。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来源于现实,应用于现实,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果问题设计过难,或者脱离实际,那么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也很容易遭受到冷场的尴尬。例如在一堂自我探索的心理课上,教师采用了“求生抉择”这个游戏,列出了15件求生的物品,要求学生通过第一轮自己排序、第二轮小组集体排序、第三轮专家排序的活动,反思自己的个性品质,思考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在小组讨论的环节,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并不怎么参与,轮到全班分享的环节,学生们也仅仅把排序的结果念了出来,当教师问到“做了这个活动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启示,对于小组的成员有没有哪些新的认识”时,没有一个小组有学生愿意站起来分享。课后学生向授课教师反映,这节课的主题有些无聊,他们并没有什么野外求生的知识,排序也仅仅是凭感觉随便选,所以在讨论环节无话可说,自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发现和收获了。
(四)提问对象过于集中
心理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的,虽然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但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接纳的愿望是相同的,教师要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都过于匆忙,问题一提出就希望有人能够立刻回答,可能大部分学生还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请平时发言积极的学生回答,使心理课堂变成了少数学生的舞台和更多学生的看台,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种现象是在小组讨论和分享时,过于依赖组长,什么都由小组长包办,这同样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课堂恐怕会“万马齐喑”,冷场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应对课堂冷场的方法
碰到课堂冷场时,教师也不需要如临大敌,第一步要做的是判断冷场究竟是等待时间还是真正的冷场,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应用一些具体的策略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真诚分享。
(一)营造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
一个气氛宽松的课堂,学生往往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可以毫无顾虑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自然会大大降低冷场出现的概率。教师在课堂中的自我开放和自我袒露,并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营造出平等真诚的氛围,让学生更容易相信和亲近教师,更加融入课堂。
例如,笔者之前为肇庆市某个学校的高三学生上了一堂情绪调节的示范课,由于是和这些学生第一次见面,同时又有很多外校的老师在听课,在上课一开始特意和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今天我和同学们要探讨一下关于情绪调节的话题,说实话接到这个任务,老师的情绪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兴奋的是我之前并没有来过肇庆,一想到我可以欣赏和珠海不一样的景致,可以和在座的同学交朋友就很期待。而紧张的是这毕竟是一堂示范课,有那么多的老师坐在后面听课,我感到有些压力。所以兴奋和紧张就是我现在的情绪,那么在座的同学,上了高三之后,你们又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呢?有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结果这些和我初次见面的学生很多都举起手来,争相发言。正是教师的自我开放和自我袒露,拉近了师生彼此的距离,营造出了平等尊重的氛围,避免了“借班上课”和“公开课”上容易出现的冷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并不着眼于知识的传授,更看重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链接,所以一定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而不是说套话,往往在那些所谓“出格”的话和不符合“社会期望的话”的背后蕴含着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观点。
例如,笔者曾上过一堂题为“我的生命线”的心理课,在学生们做完活动,围大圈进行全班分享时,一个学生直言不讳地说:“我感觉这个活动很无聊很没有意义。”
课堂气氛立即就冷了下来,说实话,当时我感觉很尴尬甚至有些愤怒,不过我还是平复了一下心情,组织了一下语言:“说实话,老师听到你这样表达时,感觉有一点不舒服,不过你这么说一定有你的道理,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和我们说说这个活动的哪些部分让你觉得很没有意义呢?”
这名学生接着分享:“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来规划未来,可是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与其在纸上描绘所谓的蓝图,还不如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认真对待身边重要的人。”
这段话恰恰是这名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最大的收获和感受,如果当时没有进一步挖掘探索,而是简单地以个人的好恶来评判学生的行为,那么日积月累,学生们在课堂上就会选择说一些“正确的废话”,这才是真正的冷场。
(二)增加小组内部的凝聚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通常都会采用分组的形式来发挥价值澄清和多元互动的功能,在一个高凝聚力的小组里,学生彼此信任,敢于开放,乐于分享,热情洋溢地投入到课堂中,自然就不会冷场。分组有很多形式,可以在兼顾性别和人数的基础上随机分组,这样的小组不会那么同质,有利于拓展思维;也可以采取学生自愿组合的形式来分组,这样由于成员彼此更加熟悉,发言时顾虑更少。无论是哪一种分组形式,我们在小组形成之初,通常会有以下安排。
第一,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画海报,定口号,同时让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小组契约”,比如轮流发言,尊重每一种观点,不指责,不嘲讽,不进行人身攻击等。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参与提高他们对于小组的归属感;另一方面,通过制定团体规范来保障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在小组里畅所欲言。
第二,可以在小组建立之初,安排一些经典的团队合作的主题活动,尤其是有一些难度、需要肢体接触的活动,可以快速地破冰,使每一个人都投入到团体之中。比如笔者经常采用的“人力千斤顶”“蜈蚣大翻身”“同舟共济”等活动对于提升团体凝聚力都有很好的效果。
(三)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的“问”是学生“答”的前提,要想学生分享得真实精彩,首先取决于教师提问的质量。而心理健康活动课的问题设计又有别于一般学科,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问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关注学生成长阶段中的需求,设计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亲近学生的心灵,这样学生自然会思维活跃、讨论热烈。比如在“异往”的专题中,有的教师提前对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的困惑进行收集和整理,总结了几个颇具代表性的问题――“男女之间有没有真正的友谊?”“我好像喜欢上一个女生,我要不要表白?”“朋友向我表白,我想拒绝却不想失去这个朋友,怎么办?”“我本来认为高中生不应该拍拖,但好朋友们都‘脱单’了,我是不是有些落伍了?”这些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很多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不吐不快。
第二,问题要重体验重感情,而非认知。还是那堂“爱情水晶球”的课,由于原来的提问“爱情是什么”过于封闭,很多学生不知道从何说起,笔者后来重新进行设计――“从小到大,我们看过很多影视作品,当中一定有爱情这个元素;我们的身边也发生过一些和爱情有关的故事,它们或平淡,或浓烈。每一个人不管是否经历过爱情,但一定有打动过自己的故事。现在请你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找到那个最打动你的爱情故事,把并它记录下来。”当学生们完成了之后,我进一步提问:“请你们看着手中的故事,仔细想一想,这个故事中最打动你的瞬间是什么,最打动你的要素有哪些?然后和小组成员一起分享。”结果无论是组内的分享还是全班的分享,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发言,热情投入。通过这个活动,每个学生都澄清了自己的爱情观,也为后面“自爱”和“他爱”的部分作了铺垫。
第三,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渴望被当作成年人来对待,如果问题设计过于简单直白,有些学生会觉得幼稚,不屑于表达;又或者当教师的回应过于武断,有明显的说教嫌疑时,学生也会嗤之以鼻,用冷场来表达自己的不认同。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契机,适时抛出一些有内涵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一次“红黑游戏”的活动中,有学生表示自己之前玩过这个游戏,知道想要赢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但是小组的其他成员不同意这种观点,结果导致了小组的失利,当事人当场表示对自己的小组很失望。当时课堂气氛一下就尴尬了起来,笔者看出其他成员并不服气,但却没有人愿意站起来表达。
这时,笔者对当事人说了这样一番话:“老师能看得出来,小组比赛失利让你感觉非常失落,我想这恰恰说明你对于这个小组的在意,那么有没有可能其他组员不同意你的看法,有没有人站起来说一说?”接着,有学生站起身解释了自己的理由。之后我又提了另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对待同一个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你希望别人接纳你的观点,我们应该怎么表达,要注意些什么?可以从说服者和被说服者两个方面来考虑。”之后学生争相发言,当场生成了一些更有价值的观点。正是这种启发式的提问,不但化解了冷场的尴尬,还催生出更多的课堂资源。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尤其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这种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强调学生的体验的课程,若总是按照小组讨论,大组交流,每个组派一名代表全班发言的形式组织课堂,时间久了,发言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其他学生仅仅是走过场而已,课堂自然就冷了下来。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一,在小组讨论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我们可以借鉴“六六讨论法”,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六人小组,进行六分钟小组讨论,每一个学生有一分钟发言时间,在这一分钟里,任何人不可以打断,当所有的组员都分享了之后,再给2~3分钟彼此提问、补充和说明,得出小组的观点。在全班交流时,教师可以限定由之前没有代表小组发言的学生来分享。
第二,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主题及时调整小组。比如在“男生女生听我说”主题课上,可以让同性别的学生坐在一起,形成两个大组,再分别分组,这样讨论会更热烈。在“人际交往”主题中,由于是要学生们用心理剧的方式来表现宿舍生活中碰到的烦恼以及应对的方式,那么以宿舍为单位来组织教学,学生课前的准备会更充分,课堂表演也会更投入。在“我的生命线”的活动中,由于探索的内容比较深入,甚至会涉及一些学生的隐私,我们在课前将椅子摆成一个大圆,提醒学生们可以和好朋友坐在一起,这样无论是在交换“生命线”的环节还是全班分享的环节,学生们会更有安全感。
第三,在讨论具体的专题时,可以采取分题讨论的方法。一般来说,心理课的小组都有六个左右,如果分组讨论的是同一个主题,则在全班交流时,各组发言难免重复,笔者也碰到过当前面的小组发言完毕后,后面的小组抱怨“他们把我们想说的都说了”“没什么好说的”的情况,所以这个时候采用分题讨论法较好。比如在“化干戈为玉帛――人际冲突管理”一课上,我们把冲突分为“师生冲突”“亲子冲突”“同学冲突”三种情境,每一个情境指定两个组来讨论,一方面避免了分享时的重复,另一方面,同一问题的两个小组的不同发言可能会相互补充,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关键词】体验感悟 活动教学
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与实践中建构知识,感悟人生,培养能力,树立基本的是非善恶观念。新版思品课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性,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和探究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因此,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七年级政治“活动课”的点滴认识。
一、七年级政治“体验活动课”的特点
七年级政治活动课虽然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一部分,但它毕竟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前沿,故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体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七年级政治教材共设计了 22项活动内容。比如第一课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我们的学校,可以画平面图也可以是一段文字描述学校特色。第三课中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角度,制定今后三年的总体目标,并经常及时查核验收,督促培养学生养成自己自觉管理自己的习惯。第四课“学会学习”中活动内容是把每天所做的事情分出它们的轻重缓急,以便合理安排这些事情。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七年级政治活动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紧贴学生生活。如第八课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比较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异同,让初一新生能够及时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第十四课请老师、同学、父母对自己一学期各方面发展的情况做出评价,具有浓郁的素质教育色彩。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体验活动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
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初中政治课程改革的最亮丽的风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此外,每一单元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 3―5个活动,要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大量出现在中考试的考卷上,如西部大开发、环保等。这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设置活动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中招考试改革的需要。
(二)教师适度指导
活动课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活动课上应是一个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解释疑难;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鼓励,提高积极性;应启发学生的思维,介绍方法,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三)转变学习方式
活动课的设置就是要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三、体验活动课目前的尴尬
(一)人们对活动课缺乏认识
思想品德课现在在学校一般被看作是副科,一不能引起学校 、家长的重视,二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毕竟,在社会观念中,它是属于考查课,不属于大部分人观念中的主课,上活动课要占用课程时间甚至课余时间。但活动课却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对此,除了依赖加大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宣传,还要依靠广大教师在活动课这一课题上多探索,多总结,让人们逐渐认识活动课的重要。
(二)活动课的开展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分组讨论要求该课堂隔离于其他班级,避免干扰和扰。还要求有较大的教室,便于教师巡视,随时解决他们的疑问。但现有的教室数量、大小等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影响了活动课的质量。
四、体验性活动教学的操作与实施
在体验性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听、可看、可触摸、可经历、可操作的机会,尽可能把思品课中抽象的知识还原成事实,让学生面对需要去思考、讨论、合作,从而使教和学在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合作中构建知识,发展潜力。
(一)阅读自学,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阅读自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课前读、课中读和课后读三步。课前读即自读,它是按教师的要求三读课文:一是细读,了解全课的基本内容;二是概读,了解和提炼本课的知识体系;三是疑读,找出不理解的知识点并设问。当然教师必须对课前学生自读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在上课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在恰当时机对重难点进行课中读即引读,在引读前,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融入情境中读书,学生会情不自禁地用眼看、耳听、脑想,使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境统一起来,这样,学生对所读内容就会产生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用恰当的方式及时引导,学生的疑问就解决了。这种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而且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情境体验,感悟知识的探究乐趣
情境体验是教师根据特定的教育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像音乐等再现情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中,引起学生认识的共鸣和发展。
1.运用表格、调查等手段创设情境。如在“ 分数值外的收获”这课教学中,让学生在表格中实事求是的列出自己在本学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表现,然后再列出自己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爱好与特长等方面的成就与遗憾及努力方向。经过这样一系列过程,使学生在思想深处能够认识到,我们的收获不仅仅是考试分数,而是多方面的,这样就能够为那些分数不够理想的同学树立起自信心。在“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教学中,教师请学生整理课余活动带给我们哪些收获?调查初中生的学习、娱乐和休闲状况,分析和讨论他们与素质发展的关系,自然引发了珍惜青春的情感,促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2.运用小品表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如在学习“宽容与理解 ”这课时,教师请一位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扮演一位家庭条件困难的同学,通过表演使表演者体验不同情境的不同感受,促使该同学改掉了在条件不好同学面前高傲自大的习气,他向好的方向转变。角色扮演的热烈的情绪会渲染整个学习环境,学生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
(三)实践活动,内化知识的情感价值
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的活动,如书报的阅读、资料的收集整理、观察记录、制作广告词、调查报告等。二是群体的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兴趣小组、合办板报、召开主题班会等。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农活劳动,调查家庭收入变化,学生通过实践 、调查,提高分析能力,亲身体验到父母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少同学在他们的调查报告中写到“真没想到种菜劳动需要那么多知识,耗费那么多的精力,每一分钱都这么来之不易,想想父母的辛勤劳动,我真该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来报答父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五、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活动教学的反思
体验式活动教学在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简单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验式活动教学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知识点较多、情境比较复杂的内容就不宜运用此教学方法。
(二)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不应该求多求杂,也不应该只注意其外在的表现方式,更多地应是注重其内在品质。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具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活动,活动的创设要遵循适度的原则。
(三)设计一个适用体验式活动教学的材料,是一件很花时间的事情,平时要注意做个有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了解社会现实,有意识地积累各种有用的资料,尽量借助于现代教学技术,才能使课堂的容量增大到体验教学法所要求的容量。
(四)应采取更为有效的评价方法。新的评价方式重在对学生个体评价,可以要求教师、学生、家长参与评价,重结果也重过程,要注意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以采取写评语、谈话、记录成果等方式。这些对于一个兼职政治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体验式教学的实践和完善还需要大量的工作,操作者不仅要把握教育教学的规律,还应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状态,学校也应支持教师做出大胆的尝试,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参考文献】
一、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心理氛围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
而课堂心理氛围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的。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是有很大差异的,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也有较大区别,这些必然会影响学习效率。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员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有助于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面对学习和生活,否则会让学生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恐惧,会用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严重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要爱护、尊重与理解学生。若由于师生关系处理不当,使学生产生忧郁、冷漠、孤僻、厌学、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消极心态时,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其消极心态产生的原因,必要时还要争取家长、其他任课教师及其他学生的帮助,及时“对症下药”。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可以导致积极、健康、愉快、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
三、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良好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相对稳定的状况与水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心理状态是直接影响其学习效率和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自觉激发学生良好心理状态,有意识消除不良心理状态。首先,教师应从学生非言语行为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从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表情、目光、动作、姿势等方面,观察、了解其心理状态。其次,教师应满腔热情地激发学生产生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教师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性的话,一个亲切而信任的目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愉、责任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再次,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消除和克服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这可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分析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二是要消除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在认知、情感、动机、兴趣、注意、意志、性格、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障碍。
四、开展教学研究,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体验情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在近一年的实践探索中,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出了心理团体活动课的基本教学步骤:
1.暖身互动阶段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情绪接纳。目标是澄清目标、消除陌生、组建小组,为成员提供团体气氛。教师可运用游戏、音乐、影视等手段营造一种轻松、温暖的氛围,帮助团体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让全体学生既没有心理压力,感到轻松愉快,又能集中学习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团体活动的情绪,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凝聚力。
2.主题呈现阶段
本阶段的重点是从团体凝聚力初步形成向运用团体动力来解决团体共同关心的某一问题进行转移。这是一个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成员探索成长困惑的欲求、逐步催化团体动力的过渡时期,重点是展开主题。
3.品质训练阶段
团体基本成熟后进入品质训练阶段,在大家彼此信任、接纳的基础上,进入以“自我开放、面质、回馈”为基本要素的心理品质训练阶段。这一阶段注重团体的组织和调控,引导学生关注团体目标,设置中强度的多种感统游戏和互动活动,继续催化增强团体动力,注意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感觉自己是配角。采用的活动形式有:游戏、辩论活动、心理剧、绘画等,可根据课型来进行灵活运用。
4.分享感悟阶段
设置贴近学生实际、能反映学生成长困惑的活动环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体验和思考。针对团体设置的目标,满足学生成长和行为改变开展较为深层的活动,帮助学生发现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引发自身经历的回忆,由此理清自己的问题及其相关心态的来龙去脉,引发改变自己的动机与愿望,这也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开始。通过分享感悟阶段深化对自己的认识,解决成员问题促使行为改变。可采用的活动有:团体讨论、创意思考、联想活动、机智回答、角色扮演、身体活动、回馈活动等。
5.行动迁移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