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7 08:40: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分享工作经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感受学习的过程;感受同学的情谊,感受生活的美好;共同分享:分享学习的快乐,分享友情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成长:不停的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观念,和时代同步和学生共同成长。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年终工作经验总结报告参考资料,欢迎你的阅读。
年终工作经验总结报告一
一年来,我一直积极思考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现对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进行以下总结。
一、勤能补拙
我每天都在7:20分之前走进教室,我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我首先不能迟到,中午,我也会提前20分钟走进教室,在讲台上备课、看作业,慢慢的,我的学生也知道进教室就是看书和学习了。每天放学,我也总是等到绝大部分学生离开教室时,我才走出教室,当听到学生们那一声声的问候时,我心中涌动的是快乐和感动。我希望通过我的言行告诉学生们:“勤能补拙”。
我和学生之间,有三个共同——共同感受:感受学习的过程;感受同学的情谊,感受生活的美好;共同分享:分享学习的快乐,分享友情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成长:不停的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观念,和时代同步和学生共同成长。
二、榜样引领
班级管理千头万绪,班主任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守候在班级里,因此,发挥优秀学生和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非常重要,这学年,班里在各方面都涌现出了很多模范榜样学生,这些学生的行为都是自发的、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这些同学带动了班级,创建了良好的班风。作为班主任应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和家长多交流、多沟通
我认为和家长的沟通是很重要的,而且,家长也需要学习,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在第一次的家长会上,我是这样讲的:“孩子和父母是天然的朋友,这血缘,这爱是无法代替的,但是,为什么孩子常常表现出逆反呢?这是因为我们家长落后了,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没有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每一个家长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那么,什么是爱呢?爱,就是共同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成长。”
我给每个家长打了电话,交换了意见,现在还建立了飞信,这学年很多家长能够主动与我保持经常地联系,能够主动地关心孩子的作业和学习,这对我的班主任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班级工作的不足
马上就要升入高中了,还有些学生只知道完成作业,而且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高,应付迹象比较明显,不知在完成作业后,再主动地查漏补缺;自习课纪律较差,很多学生还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总愿意商量做题。部分学生不在家吃早餐,总是买一些没营养、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形成了不好的饮食习惯。
五、班主任随想
当班主任工作很累,事情很多,很操心,有的时候还会很心烦,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当你走上讲台,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当你看到你的学生在你教育下有很大的改变,当你被学生围着快乐的谈笑,当学生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当家长打电话来告诉你,孩子变了,变的懂事听话了……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
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但是,这一切都很值得,因为,你得到的将是一个美丽的世界!工作着是美丽的!
年终工作经验总结报告二
初三是初中三年的关键时刻,毕业班工作非比寻常,教毕业班,就意味着要牺牲更多的个人时间和利益,就意味着肩头多了一份沉重的责任,因为我们要对学生、对家长负责,更要对学校的声誉负责!追求升学率是我们一贯的目标,对学生来说,取得好成绩就是最重要的事情。现将本学年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
一、德育工作
本学年时间短,任务重,活动多。因此在开学之初,我就着力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他们一起算时间,算任务,及时稳定了全班学生的心理,使每个同学都明白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心中有了一个大略的计划。在随后的几个月里,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做好他们的思想稳定工作。出现了人心思稳,人人向上的可喜局面。自开学至今,不少学生的成绩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大多同学对前途有信心,学习有干劲。
二、班级常规工作
初三是初中的最后一年,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人生的关键。高中虽不是唯一的道路,但中考的成败却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人生。面对中考,他们或成竹在胸,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或随波逐流,因此最重要的是要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相信自己,我能行。学年初借每一次班会告诉学生,只要努力,每一个人都能顺利升入高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当然高中的大门只会为勤奋的人打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因此在学年初一定要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且一定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月考中段考试之后,针对学生中的进步、懈怠,及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让每一次考试都成为一针强心剂,一个加油站。
三、重视班干部的工作,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为了让他们发挥主力和辐射作用,我及时对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给予肯定,时时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学会塑造自身的班干部形象,从而树立威信。同时还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针对一周内班级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确定下一周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
四、发扬主人翁意识,班级事务人人参与
班级事务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卫生扫除、班级财务、开关门窗、空调管理、电灯电扇等班级事务,都责任到人,并设立监督员专门检查,及时通报检查情况,立即整改,同时通知值日班长记入“综合素质评价”记录本。
五、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分层管理
为了体现班级内部人人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平等。本学年的按学科成绩,均衡分组,实行小组互助,组长负责,学习位置定期循环。通过这种模式,既能够突出优生的带头作用,还能够拉动中等生和差生,同时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减少了后进生与优等生的矛盾,弱化了后进生与班主任的敌对情绪,减少了家长的意见。在学习上,我的定位就是不给学生们较大的压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期中考试结束之后,我找每位学生谈话,分析他们的得失原因,适时地给予鼓励和批评。这样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不会骄傲,而较差成绩的学生不会灰心失望。
总之,这一学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失去了许多休息和做私事的时间,但也得到了很多的生活充实和家长、学生及学校领导的认可。不过,想要把工作做得完美,还是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工作还是没有做到位,还做得不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需要做的还很多。
年终工作经验总结报告三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转瞬间,2020年已经过去。逝去的2020年也是我在教学领域履行中学三级教师职责,勉力耕耘、不断进取的一年,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学理论学习,练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在教育教学方面,我努力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认真学习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
3、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有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都努力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以向他们学习好的教育理论、方法,弥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上课时务求每一课都上得生动、活泼、高效,力争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我真正做到了每一位学生都喜欢我上的每一节课。几年下来,我任教的班级,学生成绩明显上升,每次考试成绩均居全校同学科前列,得到了师生的好评。
二、加强素质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0_年_月,我承担初一3个班语文教学。初涉语文学科,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尤其是学生刚刚进入初中,需要完成的是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转变。我积极投入到素质教育的探索中,学习、贯彻教学大纲,加快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提高了驾驭课程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大胆探索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首先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成3-5人的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其次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为此,我在教学中着重采取了问题--讨论式教学法,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操作:指导读书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创设探究环境,全员质凝研讨;补充遗缺遗漏,归纳知识要点。由于我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积极尝试,主动采用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讨论、思维的方法,训练学生能力,所教班级的学生成绩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体现,近几年参加学校组织的语文教师公开课、教学基本功竞赛都名列前列。历年统考成绩均居全校前列,其中2020年居五校联考同等班级第一名。2020年所教学生段成绩又获大丰收。
三、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实施语文素质教育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新问题,运用素质教育的观点、方法分析这些问题,通过教学总结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升华。我的教学过程,多注重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提出的观点、建议也较为符合客观实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是我的基本工作,而教与学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才能实现自己在业务上的进步与飞跃。走进21世纪,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NYP;职教师资;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18-03
应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以下简称NYP)的邀请,笔者作为北京市职业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团成员之一于2013年8月25日~9月21日进行了为期28天的培训学习。此次国外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方法,全面提高此次参团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加快高层次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其培训模式主要以经验分享、实地研习、专业交流和学习参观四种形式呈现,内容涉及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南洋理工学院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教学管理、项目教学与教学工厂、无界化管理与AES系统、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教学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系参观和其他学院学校的实地考察等。通过众多内容的学习,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新加坡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和高水平师资资源开发上真正做到以教师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对我国职教师资建设有许多启示。
一、NYP职教师资的建设理念
NYP自创立以来,凭借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及敏锐的市场嗅觉准确定位,立志于为新加坡的经济腾飞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经过不懈的努力,其在职教办学的理念和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教学工厂”、“无界化”及“经验积累与分享(AES)”三个理念堪称核心,是南洋理工学院最根本的立校之基。这也是其职教师资的建设指导理念。
1.“教学工厂”办学模式助力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学工厂”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具体是指将真实的工作环境引入学院教学环境内部,在学院内建立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企业环境,实现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零距离对接。所谓“教学工厂”,它区别于以企业为本位的做法,立足学院,在现有的授课、试验和实训等教学系统基础上开设将学校教学系统和企业实践项目有机融合在一起,起到以教学为主、企业服务为辅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教学工厂”已经成为教职员工能力开发和专业培训的重要途径,成为NYP卓越办学的主要手段。
2.“无界化”理念让职教师资活力常在。“无界化”是南洋理工学院推进实施“教学工厂”理念的一个保障策略,形成了学院的另一特色,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系部合作无界化。虽然南洋理工学院以系部为主体独立运作,并无教务处来统筹协调,但各系之间共同研究、协作开发、联合承担大型项目,而且运作十分顺畅。二是校企合作无界化。南洋理工学院在企业和社区设有培训基地,企业在学院有车间或展厅,合作“亲密无间”。三是教学与市场无界化。南洋理工学院站在国家科技及市场需求的前沿,开发新产品,培养急需人才,紧密追踪经济发展的脉搏。四是校内资源无界化。南洋理工学院的建筑特点使得各系之间以联廊有机连接成整体。校园智能卡打破部门所有制,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五是归宿认同感无界化。员工的思想上淡化部门利益,把南洋理工学院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作为核心价值观,愿意沟通合作,愿意经验积累和分享。“无界化”本质上就是打破院系与院系、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壁垒,实现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合作互助,资源共享。
3.经验积累和分享系统盘活学习型组织成果。“经验积累与分享(AES:Accumulated Experience Sharing)”是一个良性运转的知识管理系统,即“经验积累―分享―应用―再积累”的循环。它包括理念的分享、技术的分享和成果的分享。AES系统用于提高学生对企业项目解决方案的了解,促进同事间的知识和经验分享,保存南洋理工学院非项目的知识与经验。AES是一套科学的管理系统。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分享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自己的工作,并且不断积累更多经验为后人所使用。这个系统能够使项目运作的整个过程得以清晰再现,避免由于时间久远而被遗忘。更重要的是,这个系统可以帮助院方成功地实现“只留经验不留人”。人才流动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如果相关老师由于工作调动等原因离开原来的岗位,必须先将自己带领学生做过的项目的背景、方法、效果等内容详尽地输入系统,这样的做法能够保证经验积累与分享不受人员流动的限制,将最宝贵的财富永远地留在南洋理工学院。
二、NYP师资培养成功经验总结
在以上三个核心理念的指导下,NYP的职教师资建设和培养已经初具体系,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关于职教师资准入制度。NYP在选择自己的专业教师时不会将其学历门槛定得过高,更不会盲目追求海内外名牌大学毕业生,他们也不太看重教师是否一定毕业于师范院校。也就是说,他们在招聘专业教师时不会要求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硕士、博士,不会要求必须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在准入门槛上只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要有3~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当然工作经验必须与专业对口。通过这样招聘到的教师,他们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并且能够与企业密切联系,可以为校方引入更多校企合作项目。在课堂中,也会将企业的文化、理念以及技术标准自然地引入,这样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起到的效果更佳。在中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的来源大多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师范学院毕业生,这些教师从学校毕业后就来到学校工作,普遍缺少企业一线的实际工作经历。此外,中国《教师法》等相关文件规定,职业院校聘请教师也必须具有教师资格证书,许多学校对教师学历上有硬性要求,比如博士学历,这样极大阻碍了技术工人等优秀高技能人才的引进或兼职。
2.关于职教师资培养机制。在NYP,师资培养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一部分,如新进教师必须接受学院专门机构组织的新教师培训,为其三个月。教师所在的专业系部还要为每一位教师安排指导教师,做到一对一指导。新教师引进后的两年时间内,学院会不断组织相关教学方面的培训。具体来说,NYP学院各系部有义务要为每位教师制订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在制订计划过程中可以征求教师个人意见,但一定培训计划制定后,教师个人必须服从参加,同时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个人成长计划。教师在完成系部制定的培训计划后,还可以利用每年25天的带薪培训假期培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培训的落实,将与本专业相关的世界新技术发展情况,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带入课堂,改进教学。在培训内容中,一般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或相关专业机构进行新技术培训,使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不落后于当前企业的一般要求。在我国,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普遍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工作,甚至许多繁杂的行政事务工作,他们每天都疲于应付学校的相关工作,而又没有太多成就感。这跟当前我国职业院校课时多、任务重、人才结构失衡、教学经费不足等原因有很大关系。近几年,教育部对职业教师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才逐渐重视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师资培养培训活动。但与新加坡NYP相比,在培训制度和针对性方面差距较大。另外,虽然规定了教师必须完成继续教育学时,可是给予教师的时间又不足,影响了培训效果。
3.关于职教师资转型。NYP在教师转型和新专业“师源”储备方面,都具有极强的超前意识,而我国在这方面就显得比较薄弱。NYP很注重预测整个市场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发展态势,他们往往在一个专业的招生规模出现萎缩趋势时,就会选择在第4或5学期对该专业最好的种子教师进行培训以便他们完成专业转型。NYP采用的具体方式是,通过制定配套的教师技能转型计划,有目标有要求地将这些老师输送到国内外知名学府进行研修,并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通过超前的教师转型,NYP缓解了因逐年的招生规模萎缩导致的学生数少与教师课时量不饱满之间的矛盾;同时,被选中的“种子教师”综合素质高,个人能力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和进取心,能在较短时间内转型成功。他们通过培训在恰当的时间开始了新的起点,不仅对原有专业的建设影响不大,而且还能保证新专业的建设质量。我国职业教育近两年发展迅速,经历了专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但是过快的速度和不恰当的发展方式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部分专业趋于老化,招生规模逐年缩小,师资过剩;部分专业办学规模过大,师资缺口严重;每年申报新专业,却未能配备足够且能胜任的师资力量;等等。这些问题意味着很多职业院校亟待专业转型。我国有些职业院校缺乏超前意识,一般都会在某个现有专业出现师资紧缺时才会安排教师培训,而且经常会选择让好的教师继续原有专业的课程教学和发展,而让表现不优秀的教师去开发新的专业或进行专业转型。因此,很多学校出现了先申报专业才考虑师资配备的被动局面,而且在专业建设和转型中起步慢、教学质量低下或教师们转型不成功。如何让这些教师成功转型是我们目前面对的现实问题,这必将会给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带来极大的挑战。
4.关于职教师资考核评价机制。NYP的师资考核机制较为完善,他们重点考核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学工作和服务工作表现。换句话说,NYP对师资的考核的覆盖面较为全面,不仅包括教育教学能力,还包括学生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和教材开发等教学工作,还包括企业项目服务、承担管理工作、工作态度和质量、特殊贡献等服务工作的表现。采用这种评价机制,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促进了教师的工作目标性和热情。系部组织的整体安排,有利于打造一支团结融合、积极向上的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教师团队。在中国,教师的工作要求与评价体系不匹配,工作中重视教学和社会服务,但考核中却特别强调科研能力。虽然也将教学工作量作为考核指标,但教师只要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基本能通过考核。这样必然让教师的精力大量投入到撰写论文、申报各项课题中,从而影响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导致教学质量下滑。
三、NYP经验对提升我国职教师资建设水平的启示
1.关于职教师资准入制度的启示。借鉴NYP职教师资准入制度经验,我国职业院校应尽快完善该制度。在选择教师时不再一味追求名牌学校。在选人方面应该更侧重对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要求和考核。当然,鉴于当前教师工作水平不高,难以吸引企业优秀人才加入,难免还是会接受应届大学毕业生,但这时考点应该放在专业实际动手能力上,而不应强调其学校背景。这些教师进入后,能够尽快送到企业、行业进行脱产实践半年到一年。
2.关于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的启示。借鉴NYP职教师资培养机制,我国职业院校应该更加重视师资的培养培训。首先,职业院校应该对整个学院专业教师师资培养做整体性、系统化的培训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各系部按照全院规划完成对专业教师的培训任务。学院要重视规划,并从培训时间、经费上做出制度性安排,系部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各系部工作做出具体培训安排。对于新进入的专业教师,更应重视对其的培训。根据进入专业教师的具体情况,配备指导教师,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培训安排。
3.关于职教师资专业转型的启示。借鉴NYP的经验,我国职业院校在专业教师转型方面有许多提升。首先,应提高对专业教师专业转型的重要性认识。职业教育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在不同的阶段,社会产业结构需求不同,这必然要求我们对专业需要进行不断调整,而且这种调整的速度在加快,这必然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专业转型能力。其次,应该科学地制定专业教师转型路径和提供相关保障。职业院校应该将教师专业转型培训纳入学院的整体培训规划中,重视教师跨专业学习进修和能力提升进修,当专业调整,教师需要转型时,为该专业教师制定合理的转型计划并实施。首先选取种子教师进行转型培训或者企业挂职实习以强化新专业技能,然后再给更多老师培训,这样就有足够的合格师资来进行新专业规划和专业课程的开发工作。
4.关于职教师资考核评价机制的启示。借鉴NYP的经验,我院职业院校应该建立以教学为重点,兼顾个人素质和服务工作的三位一体的科学合理考核评价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继续将教学作为重要评价项目,但更加强调教师质量的评价,摒弃当前完全以科研论文和纵向课题为主要考核指标的科研考核体系,以横向课题和企业实际项目服务水平的评价来替代。
“十二五”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原有的职业教育师资瓶颈凸显严重。职业教育确实需要学习如新加坡NYP这样的优秀职业院校经验,真正理解并做到以师为本,务实和扎实地完成职教师资的准入、培训、转型和评价四项重点工作的改进,才能真正改善和提高我国职业院校师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宏俭.中国与新加坡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
[2]邬厚民,余靖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对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3,(7).
[3]高瑛.我国职教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3,(16).
一,办公室工作
在合管办的两个月实习,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协助办公室主任做好合管办的各项财务票据的审核统计及日常行政事务性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采用了看、问、学等方式,初步了解了政府办公室职员的具体业务知识,拓展了所学的专业知识。首先总结一下我的所有具体工作内容:
1、 熟悉行政工作的各个流程,主动做好领导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帮助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抓好各项工作。
2、 做好各种办公文件的复印、扫描,发传真,领办公表格,在实习期间,极打扫办公室的卫生,负责收发办公室邮件、传真,打印复印材料等。
3、 文书、档案室管理。协助办公室主任进行各种通知、文件、会议记录整理入档;草拟综合性文件和报告、通告、通知等文字工作及送文件至各级领导,签收文件;协助完成各领导会议发言稿。
4、 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的管理。进行办公用品的领用手续的办理,保证办公用品的正常发放,同时催促采购物品的如数到库。
5、 财务票据的核对和分类统计工作。主要针对合作医疗款和大病补充保险款的发票进行核销和统计数据,并负责维护更新合作医疗数据管理系统。
6、 会议管理。协助办公室主任做好会议室的设备管理;协助办公室主任做好各种会议前得准备工作。
7、 外协工作。协助党政办的文件收发工作及其它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
行政工作是繁琐的,小到复印、扫描、传真、订餐、送水、收发快件、订阅报刊杂志、办理车证、办公设备维护,大到申请办公用品及对其领用情况进行备案、文件整理与保管、租房、与外界沟通协调事务、装修洁净间„„但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是对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考验,面对繁杂琐碎的工作,在时间上,我尽量做到最快,在完成质量上,我尽量做到最好,争取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效益。
二,实习感受及体会
参加实习的一个半月时间里,我收获得不仅仅是工作经验,还有许多的朋友和更多宝贵的人生财富。
第一、我们要学会自己独立,不养成依赖的习惯
第二、在物欲纵流的现代社会,要做到不随波逐流,保持真我,坚持做自己。
第三、工作的时候,要做到眼看四方,耳听八方,也就是要眼到手也到。
第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有助于你的工作顺利进行。
第五、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做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
第六、试着与同事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分享工作成就,分享工作的快乐。
第七、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别人能做的,自己经过努力也能做得到,要勇敢。
第八、凡事要忍耐,不要意气用事,要让自己磨练得更加坚强。
三、教训及经验总结
1、正确对待挫折
实习中遇到很多不顺利的事情,何去何从?真的男人选择当英雄,而懦夫则选择当狗熊。古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经过实习进一步明白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树立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自己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学会了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善于化压力为动力,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重新争取成功,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
2、更加重视实践
实行时发现了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到机关工作多么重要,因为实习期间体会了;实习时德高望重的郭处长语重心长的给我讲了很多道理,让我很多疑惑瞬间消散,因为他实践丰富,有经历的人说话就是如洪钟大吕;上班时发现公交线路的车数和站点设计不尽合理,想相关负责人肯定也是很聪慧能干的,却如此贻笑大方,一定是早就有私家车了,再也不坐公交——很多问题不实践很难发现。
3、处理一系列人际关系的技巧
(1)注意领导的指示,认真领悟其中的意思.要认真仔细的领会判断,学会察言观色.同时面对多个领导时更要注意保持平衡,要不偏不倚.对领导要热情,要多关心领导.
(2)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重要,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管闲事.
(3)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领导热情外,对来访人员也要好,要一视同仁.对领导热情是为了自己,对其他人好是为了良心和生命的意义.如果一味逢迎拍马,时间长了不仅别人讨厌,自己都觉得自己恶心.
(4)不要贪小便宜.刚实习时老师给我了一个很精美的钢笔,但我没有要,我也没有利用他们的打印机打印私人资料,更没有用他们的电话打私人电话,即使他们都出去了一个人时也如此.后来他们发现我确实不会贪他们办公室的小便宜,都对我大加表扬,自己实际得到的更多.
(5)要热情大方,要处理好和同事关系,那对于自己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甚至比和领导的关系更加重要.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职,职业教育
作者:朱巧云(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510310)
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教育中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相似,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内容较少。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动手能力,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融合,达不到企业岗位要求。而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对校企合作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进行阐述。[1]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现阶段,中职学校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对中职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大,这也推动了中职学校的发展。在中职学校实施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合作不光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更能促进企业文化的进步,达到学生与企业双赢的效果。[2]
二、校企合作发展现状
1.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兴趣不高
目前,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兴趣不高,阻碍了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从企业角度而言,利益最大化是其根本目标。大多数企业不愿意花费时间在人员的教育中。学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企业主要就是对人才的接收。校企合作,就意味着企业要在学生的培育中花费大量时间,还要确保学生在企业学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增大了企业人力资源和成本资源的消耗。为了促进校企合作的进行,学校可以与企业分工合作,学校负责学生的安全工作,企业负责提供对学生的培训。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兴趣,有助于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3]
2.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互动模式。校企合作缺乏合作机制与交流平台,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对企业而言,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公司岗位选拔优秀人才。但由于目前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不能保证培养出的人才全部吸纳进企业,有的优秀人才会选择去另外的企业发展,这就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所以为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首先应该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合作模式,确保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
三、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
1.学校走进企业
由于政策对中职教育的支持,中职学校招生的力度也逐渐加大。生源的日益增多,导致学校空间的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场地。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校只能学习到理论的知识,无法将所学知识与时间相结合,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实施学校走进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既能解决学校场地不足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岗位或场地,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成为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
以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与天津富士达自行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合作为例: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进到企业进行实际的操作,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订单班模式
学校可以与企业签订订单班的校企合作模式。首先,企业指派人员对学生进行宣讲,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和发展前景。在宣讲之后,可以对感兴趣的同学进行统计,组成一个新的班级。然后,企业加入到学生平时的理论学习中,企业根据岗位的需求,有针对的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进而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订单班的学习,还有效解决了学生毕业后工作难的问题。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学生已经充分掌握岗位的技能需求,毕业后可以直接在进入企业工作。避免了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通过这种方式,既满足了企业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又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
以“长实订单班”为例,“长实订单班”是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校与广东长实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成的订单班。经过学校与企业的双方协商,企业指派了三名技术人员参与了订单班的教学,企业技术人员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为实际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校企互动
中职学校的教师,理论知识掌握的都非常牢靠,但却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这就要求企业参与学校的日常教学,组织员工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技能讲解,将工作中的经验分享给学生。与此同时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将最新的专业知识提供给企业员工,让员工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促进企业长久发展。通过企业与学校间的互动,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可以增强公司员工的理论知识储备,达到校企双赢的效果。[4]
4.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对接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完善与企业的对接。充分了解企业岗位需求的标准,将岗位要求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把学校实践教学置换到企业生产环节中,按照企业和岗位的需求,进行校企课程置换,实现校企的对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入学教育;专业思想;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213-02
大学班主任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角色,是协调班集体教学的中枢,在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班主任从事的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能受益匪浅。我做一个班主任的最大感触是――苦并快乐着。我所在的学院是农林院校的资源环境类学院,教师除教学以外,还要承担诸多的科研任务。鉴于此,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对相关工作进行初步筛理,提炼出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以进一步促进班主任工作效果的提升。
一、重视入学教育的开展
班主任与学生的首次接触对大学生至关重要。在此期间,班主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院的安排,适时开展细致的入学教育,包括:大学生和大学生活的认知和规划、自我定位和心态调整、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的养成等。
从接受班主任工作的那一刻,应着手加深对自己班中学生情况的了解。在新生入学或军训期间,多走访宿舍或利用军训间隙和学生沟通,使之感到教师和学校的关心和重视。针对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和就业观,感知社会的进步,学习上向高标准看齐,明白社会对自己的需求。学习和生活目标的定位应合理,并切合自身实际,努力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此外,应倡导学生加强自身特长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严谨的生活作息规律,不断培养班级团队协作精神,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也为和谐班风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
在这一阶段,沟通最重要。沟通的结果决定入学教育的效果。班主任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面谈、电子邮件、QQ、微信、电话或者短信等方式进行沟通。只有通过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所想,探明学生自身的真正所需,日后的工作才具有针对性。班主任以此为基础,才能采取合理的方法,发挥好的效果。简而言之,对学生的了解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具体来说,班主任应当对班里每个人的档案、履历、家庭、性格、爱好特长及中学期间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学习成绩等做到心中有数。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阶段应着重对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的学生予以特别注意,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采取措施与其进行深入交流,逐步培养其形成外向型性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工作中应紧扣培养核心
班主任应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教育归根结底应当是人的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培养首先是人格的培养。人格的培养可以说是班主任的“最大工作”,也是核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应紧扣这个核心。但是人格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应起什么作用,如何发挥这一作用,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抓学风,促考风,着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期末考试时,着重利用课间或班会时间,严肃考风考纪问题,每学期开学后,针对有不及格现象的学生逐一耐心谈话,寻求问题所在,与学生共同找到解决办法。平时注意精简会议,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班集体开会时,其发言要言之有物,逻辑清晰。
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鼓励自由发言。通过民主投票竞选班委成员,逐步培养学生的选举意识和能力,激发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挑战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竞争、踏实和民主的作风。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集体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开展集体活动。这无疑会增强班级凝聚力。因此,与精简会议不同,应加强集体活动,积极培养集体意识,活动,培养班级荣誉感,增强奋斗意识。开展争创优秀班集体团支部、学习交流班会、冬至包饺子、班级间篮球赛、地质公园参观、师生共看爱国纪录片、“校园樱花”师生合影、手工艺展、青年环保志愿者、校院两级运动会等活动。还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各样的学习型活动,促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寝室学习互帮互助活动等。从细节之处让学生认识到,优秀的人格魅力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开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例如,捡起散落教室地面的碎纸屑、遵守交通规则、在公交车上让座、爱护集体等。针对毕业后想直接就业的学生,班主任应鼓励他们在学习之余多参加社团实践活动,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工作能力,促升综合素质。对于班内有理想和社会抱负的学生,应当积极给予鼓励,可以送一些名人传记书籍,并在扉页写上对他们的希望和鼓励,这对学生日后的人生有莫大的激励作用。
三、加强专业思想的引导
资源与环境专业是由土壤农化分析专业转化而来的,就业形势并不非常乐观。以其中某一班级为例,28名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会对所学专业感到迷茫。对班主任而言,应抓住一切机会着力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挤出时间为新生做2~3场有关专业介绍以及土壤环境形势和发展热点的学术报告,请其他教师给新生做植物营养专业介绍,从不同角度让新生了解资环专业的发展前景,使他们从对专业的茫然逐步认识专业和热爱专业。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开诚布公地向学生介绍当前就业形势,使学生对此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反而会让他们正确对待。也应利用各种公开或私下场合,给学生介绍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情况,用具体事例告诉学生这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途的专业。
四、谨慎选拔和组建班委
班主任的很多工作需要班委的配合才能进行。可以说,班级工作是否能搞好,与班委有紧密关系。班委是一个班的核心。在班委的选拔阶段,可在充分获知学生基本情况和意愿的前提下,临时先指定几名作为班内负责联系人。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中,班主任可认真观察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处事方式,及时获取其他教师的评价和相关学生的反馈,着重看其能否胜任未来学生干部的工作,避免纸上谈兵、不切实务,杜绝夸夸其谈。此外,还可特别委派一些工作让其去做,以进一步验证其能力,判断其是否真正具有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在试用一段时间后,通过个人报名―演说竞选―民主选举,组建班委,报送学校备案。
在班委的任用阶段,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这些通过民主选举选定的学生干部,要大胆使用,悉心培养。在日后的评先推优中,对优秀的学生干部,全力向学院、学校推荐。平时多和其交心,不断提升、改善相关工作。依靠这一方式,才能让班委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使班集体生机勃勃,奋发向上。需要说明的是,对任职期间办事拖拉、不团结同学、服务冷漠、学习松懈甚至出现不及格者,班主任应及时视情节轻重,予以沟通教育,如仍不能胜任,应予以免职。
五、做好协调,服务学生
班主任应是一个协调者,本质是服务学生。做好服务工作,班主任的自身修养才能得到提升,并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每年奖助学金的评选及评先推优期间,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误会和隔阂,因此,教师应多次召开班会,务必在征得大家同意后,按照校院要求完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的发放工作,要求学生填写相应的材料。遇事时,班主任也应和每个班委及相关学生进行充分的商量沟通,不能以班主任的权威进行压制。此外,班主任应听取班委对班级工作的建议,如果班委的建议更好,也应积极采纳,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此外,服务学生体现在很多方面:在新生报到时,留心有困难的学生,对个别学生预垫生活用品费用;当班集体经费不足时,有实力的教师应慷慨资助;借给学生一些专业书、英语口语材料等,定期督促学生学习;利用自己的人脉联系活动场地,提供相机等器材支持班级活动,积极帮助学生协调“第二学位”等事宜;积极联系与自己比较熟悉的企业和项目,帮助他们就业,也可介绍一些没有继续深造打算的学生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面试,并在应聘书的撰写、着装技巧、面谈重点等方面给予指导;积极给家庭困难学生介绍勤工俭学机会,如帮助相关教师分析整理数据、做家教等。
六、树立标兵,积极引导,号召大家学习
对班级内的优秀或进步突出的学生,积极引导,及时表扬,让他们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这是因为身边的榜样往往会让他们印象更为深刻,以点促面,通过榜样的力量感召学生不断前进,促进班级全面提升,形成友爱团结、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此外,班委应起模范带头作用。在班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上,以学习成绩、工作能力和学生意愿等作为综合指标,以此产生的班干部才是全体学生的优秀代表,是班级的核心。同时,应利用机会加强班干部的培养,帮助其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学习相关资料和文件,引导其养成认真细致、任劳任怨、遇事民主协商、耐心沟通的工作作风,鼓励他们通过行动和人格魅力组织班级活动。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有时也会发生一定的调整。因此,结合相关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分享一些心得,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以期对其他教师的班主任工作有所启迪。只有如此,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关键词:知识管理 课程开发 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2
知识资本在当代已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优势竞争力,而知识管理则是提升知识资本的有效手段。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自成立以来,在短短的9年时间里,以领先的生产技术,运行、维护和管理着国内独一无二、世界少有的结构坚强、科技含量高、驾驭难度最大的现代化电网。在各项生产活动中,一方面生产技术人员的岗位变动频繁,经常需要进行快速地学习和积累,以适应新的环境及技术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各类技能专家在挑战性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诀窍,但常因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模式,阻碍了知识在组织和队伍中有效沉淀和传承的速度和效率。业务的实际需要与知识管理的脱节,是阻碍业务效率提高的关键原因。根据这一思路,超高压输电公司结合一线生产岗位在生产、培训考核中的实际需要,研究形成了一套内部课程开发新模式,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 企业内部培训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目前,对电力系统生产技能类培训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1 课程实用性程度较低
电力系统涉及范围较广,一般的培训课程都偏重于知识原理介绍,而没有有效针对实际工作问题提供培训内容,与各生产岗位业务直接相关的课程不多。与此同时,不少课程缺乏完成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软性技能的经验总结、典型案例的提炼和分享,致使其实用性表现不佳。
1.2 课程规划缺乏系统性
一般的培训课程即使与各生产岗位工作相关,但都缺乏把培训工作提升到知识管理、沉淀经验、能力传递的高度,往往偏重于业务流程的讲解,缺乏针对岗位工作的经验传授、典型案例和操作练习,课程的针对性较差。且传统的内训师培养主要是对培训师演讲培训技巧的训练,不能帮助内训师有效提升其核心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成果转化率较低。
1.3 课程开发缺失规范可行的共享传承机制
对电力企业而言,多年积累的事件处理经验与核心技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这笔财富被分散地隐藏于各地域、各部门、各专业,甚至是各技术技能专家之间,以致当同样的问题出现时,曾经积累下来的经验未能有效共享和传承,容易造成各单位的时间、精力、资源的浪费。
2 知识管理视角下培训课程开发的定位
知识管理的视角下,教育培训工作肩负三个重要职责,即业务部门服务商、员工发展顾问和企业战略推动者。课程资源开发建设是教育培训体系的基础和重点,是肩负起上述三个责任的重要支撑措施,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培训课程开发过程就是帮助业务部门发现、积累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过程;(2)通过为员工提供学习资源,能够有效支持员工职业生涯发展;(3)培训课程开发是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有效复制到员工身上的重要手段。根据这一定位,结合对一线生产业务的梳理,借鉴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应用的案例和最佳实践,超高压输电公司建立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培训课程开发新模式―“三位一体”培训课程开发
模式。
3 超高压输电公司内部培训课程开发模式的创新:思路、方法与工具
3.1 “三位一体”的培训课程开发模式思路
“三位一体”的课程开发模式认为,课程开发要抓住“课程开发就是对组织知识和能力进行管理”这一核心,即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使开发人员(一般为内训师)掌握最关键的培训课程开发能力,使用时要懂得传授最关键的工作经验。在开发课程课件时,融入课程开发能力的培训,使内训师在完成培训后懂得如何总结工作经验,持续开发课件,达到从培训课程开发的源头上保障课程有效、可用的效果,同时解决内部培训中经常遇到的“内训课程与基层、一线的需求脱离”难题。知识管理是现代管理中提升组织能力的重要方式。以岗位能力标准为基础,以项目制为推进方式,以岗位培训规范和关键技术技能培训课件建设为突破口,同时实现“建立一套培训规范,培养一批内训师,开发一批培训课程”的工作目标。该模式采用项目制,每个内训师都分配有具体的课程开发任务,保证每个受训人员在完成课程开发任务的同时,完成能力的提升,使生产流程与知识管理紧密结合,既让知识服务于生产,又在生产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新。主要的培养步骤
如下。
3.1.1 人课匹配。在选拔课程开发人员时,除对学历素质、职业资格、工作经验等资格进行考量外,还需要根据将要开发的课程确定适合的候选人,使其可在课程开发前准备好课程素材。
3.1.2 明确任务。在课程开发工作启动前,明确学员在培养课程中应依据的岗位培训考核大纲和课程体系,以及需要开发的课题。培训中由授课老师讲解培训课程开发要求和技巧,使学员明确如何进行课程内容梳理和课程文件制作。
3.1.3 课程审核。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授课老师根据课程开发标准,检查课题内容的编排和组合,对课程提出修改意见,并与学员共同修改完善。
3.1.4 课程试讲。授课老师对内训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结合内训师自己开发的课程,进行提问与反馈等授课技巧的锻炼,提高培训能力;结束前组织内训师使用自己开发的课件进行试讲,并对课程质量和授课技巧进行审核。
3.1.5 课后跟进。内训师在培训中完成的课件还需要在课后补充完善,授课老师在课后将对内训师修改过的课件进行再次审阅。此外,项目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对课程专业知识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进行严格把关,保证课件质量持续改善以达到标准。
3.2 课程开发技术方法与工具
超高压输电公司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深入一线生产业务核心,并采用一套以先进的QUICK快课?为核心的课程开发方法及工具。该方法通过帮助技能专家运用“问题导向思考”、“差异导向思考”和“改善导向思考”三种思维方法整理自己的经验,再运用问题启发、练习运用、说明解释、案例示范去展开核心的技术要领,从而有效地帮助开发者将内隐知识经验显性化,成为可以传递的知识。
3.2.1 隐性知识显性化。内训课程的关键贡献在于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在技术手段方面,QUICK快课?课程制作软件采用了Key-Value队列、关系二维表及有序树等核心数据结构,有效存储技能专家根据来自作业标准等的显性知识和结合自身技能工作经验的隐性知识。
基于课程框子开发超高压输电专业课程的流程如下:第一步,规划课程的基本信息。根据快课软件的提示,内训师对将要挖掘的隐性知识进行规划,圈定应知应会等课程目标。第二步,搭建知识逻辑架构。运用快课软件的“结构助手”功能,内训师对所要呈现的知识进行自顶向下逐步分解,通过“步骤法”和“序数法”,对要点的结构按照先粗后细的顺序进行梳理,使知识点形成树状的金字塔结构。第三步,细化知识点的描述。按照快课软件的提示,内训师对树状结构中每个知识点进行细化描述,提炼知识点对应的口诀、添加文字描述、插入示对案例和示错案例。第四步,构建知识考查体系。快课软件的“出题助手”功能支持内训师在课件中形成结构化和标准化的题目体系,以达到考查目的。考查题目包括“过关测试”和“总测试”两部分。过关测试按照树状知识结构的不同章节,有针对性的考查相应知识点。总测试则着眼全局,对课程的知识覆盖进行全面考查。第五步,参与专家评审。内训师开发出课件的初稿后,需要对课件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评审。在课件形式方面,快课软件支持辅导老师对已形成的知识架构和知识点进行批注。在课件的内容方面,由同行专家提出针对性改善意见,由内训师给出相应的修改。在工作方法论方面,技能专家运用三种思维方法整理隐性的经验知识,使用QUICK软件使其显性化:(1)从问题导向思考,找出哪些方面是新手容易犯错的。(2)从差异导向思考,找出哪些方面是专家与新手在完成工作中不一样的。(3)从改善导向思考,找出哪些方面改进做法可以更有效率更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3.2.2 显性知识结构化。QUICK快课?课程制作软件基于知识管理的理念而设计,采用问题启发(Q)、练习运用(U)、说明解释(I)和案例示范(C)去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KNOW-HOW(K-关键诀窍)。存储在核心数据结构中的显现知识,通过软件的前序遍历有序树的关键算法,并经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的ActivePresentation、ActiveWindow等基础接口,直接形成可用于授课使用的PPT课件。超高压公司生产岗位技术技能课件的课程框子主要包含七个部分,分别为前言、基础介绍、主题切入、技能诀窍、整体测试、视频回顾、示范练习。前言部分主要针对课件的基本信息,如课件的作者、课程目标等信息;基础介绍提供信息准确理解及定位所讲解的操作。主题切入部分利用真实案例有效设置课件悬念,提起学习兴趣。在课件的技能诀窍展示中,主要通过对技能诀窍进行有效的结构分解,并对诀窍点通过符合快课要求的具体说明,以及对易犯错误和异常情况处理进行立体阐述。最终,还将通过整体测试及视频回顾部分对课件内容进行重温,达到总结回顾的目的。利用“课程框子”工具搭建出一个技术技能课件的结构,帮助学员迅速形成课件,课程结构突出体现技术技能课程的特点,并通过运用口诀法、步骤法、序数法、嵌套法等条理化方法整理出知识诀窍,内容编排分类及次序得当,便于学习者的学习和掌握。
3.2.3 结构知识共同化。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通过交互式设计完成课件开发,同时开发交互评测方式以满足技能考核的要求。课程通过增加集成界面(视频、图片等)供学员更方便地开展自主学习,同时结合课间练习让课程更加紧凑,并根据学员所学给予即时反馈。
4 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超高压输电公司通过上述的实施思路和实施方法,经过实践和创新,逐步实现了对内部知识的系统管理,为公司带来了三大价值:一是将优秀员工未编码的技术技能技巧剥离出来,成为可复制的知识,为技术技能的保留与传承奠定基础,实现知识提炼价值;二是通过标准化的课件制作和内训师现场培训,将内训师必备技能有效而广泛地传递给基层员工,实现知识传递价值;三是通过PDCA的流程,持续改善培训课程质量,最终达到技术技能标准化,实现知识进步价值。
在实际的培训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
4.1 课题的规划
课题是课件内容的核心概括,课题范围的准确定义将有助于课程开发者在既定的框架下清晰阐述所需要传达的知识和经验。一是要避免因为课题太大而导致内容空泛,二是要避免范围太小而导致内容过于简单。从实际项目经验得知,课题所传达的内容需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员充分利用时间碎片进行学习,同时保证学习质量。
4.2 质量的保证
在实际的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质量需要通过开发前、开发中和开发后实施不同的质量控制手段达到。开发前,需要课程开发人员正确理解所开发课题覆盖的范畴,防止出现偏差;开发中,课程框架保证符合课件的逻辑结构并且完整后,方能进行内容的填充;开发后,需要反复经过同专业专家的共同评审,反复修改完善才能确定课件的内容。
具体而言,新模式实现了以下三点管理效益:
4.2.1有助于提升员工岗位胜任能力。所开发课程围绕员工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进行开发建设,并通过对关键岗位关键能力的全覆盖,使员工能力提升与组织要求保持一致。
4.2.2 有助于提升员工技能标准化水平。所开发课程将标准化的技能固化下来,使位于不同地点的相同岗位人员在学习课件后,或使用电子课件进行现场培训后,不仅是能够用正确的步骤做正确的事,而且每一个步骤都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做。
4.2.3 实现了内部知识沉淀。课程将富有经验的员工(课件开发者和课件审核者)的诀窍与经验转化为可以积累和传承的知识。
5 结语
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在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中,从对培训定位的重新思考开始,对能力管理和知识管理进行探讨,分析一线生产员工培训现状,将知识管理应用在课程开发建设中,研究提出的“三位一体”课程开发建设模式有效解决了培训体系中培训实施标准不一、培训资源匮乏、培训师资分散、培训手段有限等问题,盘活了培训资源的运作,解决了培训体系中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为达到“培训为生产服务、培训与员工发展紧密结合、培训资源系统运作、培训资源统一标准”的目的创造了资源基础,是一项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Rodrigo Ribeiro.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J].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2012.
[2] 魏永军.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路径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知识管理 企业管理 创新
随着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一个企业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进行知识管理和文化的创新来为自己的发展增添动力。知识的发展模式是爆炸式的,很多显性的知识不断地发展出隐性的知识,而那些发展中的知识是无法人为地进行管理的。比较明显的,一个企业要掌握好这种趋势来获得经济效益的话就务必要与之相符合的知识管理。这是一种比较符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被很多的企业运用。目前,我们企业也需要这样的管理模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因为随着我们的员工队伍不断地向年轻化、知识化方向发展,所以有必要很好地运用知识管理来促进企业的管理和发展。
1 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知识创新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管理理念,是人类管理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知识管理是在20世纪末期由美国麻省莱克星顿著名的恩图维星(entovation)国际咨询公司提出来的。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管理也被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也随着各自的侧重点的不一样而有所不同,很多人觉得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管理来让知识被大家分享,使得集体能更好的运用各种各样的知识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以及促进创新。实际上知识管理就是将员工之间分享和学习新经验、新知识的一个过程,通常我们比较熟悉的大家都知道的显性知识不同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由员工自己在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和技术的创新等,一般是不容易被大家所掌握的。比如很多的企业“先锋”,他们就是在显性知识的基础上积累了自己的隐性知识,所以能够更好地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知识管理就是要尽可能得开发我们企业员工的智力资源,让更多的知识为大家所掌握,创造更多的价值。
2 知识管理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性
知识管理之所以重要是在很多的方面都得到体现的,它有利于我们企业创建一种机制来促进知识的相互分享和广范围的扩散。
现在企业之间的员工流动比较频繁,而大部分的员工流失都是那些掌握了比较娴熟的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人员,他们常常了解企业的很多工作机密和宝贵经验。他们的流失对于企业来说是很不利的。知识管理就是要在促进经验和方法的分享和运用之外还要管理好人员流动,避免关键性技术型人才的流失。由于企业各种各样的业务是比较纷繁复杂的,很多员工需要通过知识管理来让他们在适当的时间内尽快的掌握业务流程。知识和经验的分享是需要员工之间的沟通才能达到的,知识管理就是要给员工创造机会,让沟通更加有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客户的支持,知识管理对企业的品牌和口碑进行管理能够增加客户满意程度。现在技术和知识的发展是不断更新的,时效性比较强,企业需要通过知识管理来促进员工不断的学习,定期让公司组织培训,及时的将新技术新方法让员工掌握了解,由此生产出更多的满足市场不断的变化需求产品。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的话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更快地生产出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品,抢占市场。但是这也需要我们企业必须重视知识管理。
由于只是管理对于企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按照上面列举的不同情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管理。应用知识管理才能够使得管理者按照客户的需要,市场的变动及时的做出决策,使用自己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这样一来我们企业才能在十分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不断的向前发展。
3 运用知识管理实现企业管理创新
3.1 创建企业知识库。知识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一个企业内部的人员需要管理,各种资料需要进行归类整理,具体来说,企业的知识库是包罗万象的,整个企业系统的大大小小的资料都囊括在内,通过知识库就能将整个企业的员工资料、各个部门的信息、研发资料以及相关对手的具体资料等通过知识库来进行整理、储存。这样才能使公司在进行知识管理以及企业的文化管理的时候有所依据。公司知识库对于企业的知识管理和企业管理文化创新来说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首先,企业知识库能将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整合归纳,将那些比较难以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技巧文字化和编码化,让它们能够更好的进行推广,从而实现更多知识的无障碍交流和共享。其次,企业知识库的组建也是有利于企业不断的搜集和综合各种各样的企业知识,这个过程也是知识的交流、共享和使用的有序过程。再次,企业知识库的文化环境乃是其成功持续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公司企业文化和员工的精神状态乃是对知识库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3.2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我们国家的发展是不断面向未来的,只有努力的开发有很高的素质、技术和活力资源才能推进经济的发展,因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全球性的行动。现在评价一个员工有没有能力不再停留在一个员工的学历和知识的多少上,而是更加看重他有没有创新意识和不断运用新知识的能力。所以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主要是在于管理的创新知识化。目前很多的公司都不太能够熟练于知识的管理,还不能够比较确切地明白人才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运用,更谈不上关于经验和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了。
3.3 了解客户的知识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企业缺乏详细的客户资料,而在现代化的企业中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去了解客户的知识,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并提高他们对我们企业的忠诚度,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首先销售人员在和客户之间交流的时候要注意提前掌握好客户的相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整理到企业的知识库里面,比如,休闲服饰生产厂家喜欢购买什么样的纤维,电器生产厂家喜欢购买什么样的纤维制品等,这些知识的整理归纳,不仅仅有利于了解客户的需要,按照需求向客户推荐产品还能够通过信息提炼与数据挖掘过程归纳出顾客知识,由此为客户带去比较贴心的服务,而每次的个性化服务结果都会记入到顾客知识库中去。在对客户的资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客户的需要,让产品和服务实时的进行改进,由此来稳定客户群。企业在推销自己的产品的时候可以从知识库中调取相应的知识来分析出厂价的需求变化以及营销方案。
4 构建企业文化创新
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知识来不断地推进创新的,然而怎样才能获得集体的智慧就是落到每个员工的工作上了。员工能不能将自己辛苦积累的工作经验积极的和他们分享关键在于企业有没有形成比较诚信的企业文化。只有在将诚信的企业文化环境之中,员工才能积极的为企业信息技术的推广而努力,齐心协力地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共同承担风险和责任。如果一个企业出现管理上的问题或者是处于转变状态的话,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企业文化系统则能够帮助企业积极地解决问题,渡过难关。企业想要研发出新产品是需要集体的力量共同协作的,如果只是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或者是少数的几个人身上的话是行不通的。目前,比较注重个人作用的西方国家也不断地强调团队精神。当然,创新企业文化亦应注入个人价值与自我责任感,在保证个人发挥前提下集聚群体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创新文化,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机制,使实现个人价值与群体创造知识的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体制上、组织管理上制定出一套尊重人、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摆脱和封建主义的意识桎梏,保持群体间互相协作,共享信息和知识,减少并消除内耗的制度和办法,把创新企业文化建立在充满活力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贺伦英.现代企业知识管理初探[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01).
[2]王秀芳.论企业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J].科学之友(B版),2008(02).
关键词:220kV变电站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安全生产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保障。由于变电站工作场所相对较偏僻,工作流动性大,加之现新建变电站多、人员新、经验缺乏。所以说,作好变电站安全管理工作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变电站安全管理工作在企业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如何做好220kV变电站安全变电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变电运行中的常见事故 变电运行事故常见的主要有:变压器事故;高压断路器事故;隔离开关事故;互感器事故;电力电容器事故;母线事故;电力线路事故;系统单相接地事故;避雷器、耦合电容器、阻波器事故;蓄电池故障;直流系统接地事故;继电保护装置事故;自动装置事故;故障录波器事故;站用电设备事故;误操作事故。
3 事故处理原则 若变电站全部停电,先观察事故现象,如是否有设备着火、火花放电、以及是否伴有爆破声等,然后根据监控后台报文、采集数值、保护动作和断路器运行状态等信息,判断事故的性质,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不可武断判定是变电站全部停电,尤其是某些由其他变电站提供站内电源的变电所,更要注意判断的重要性。通常变电站全停电有以下三种情况。(1)上一级电源故障引发的全停电处理。若是上一级电源故障或是变电站与上一级电源之间的输电线路故障导致变电站全停电,就不必切断面向用户的断路器。(2)变压器故障引发瓦斯保护动作,使主变断路器跳闸。这种故障下,变电站内若是单台主变运行,就会全停电。这种事故需要将依次侧刀间拉开,将负荷统统切除,在处理完主变事故后方可恢复送电。(3)越级跳闸事故造成的全停电。越级跳闸可能是断路器拒动造成的,也可能是保护失灵造成的。这种事故发生时要通过观察事故表象特征和断路器的合分位置准确判断事故性质后汇报给调度。然后依照调度的命令隔离拒动断路器或是退出相应拒动的继电保护装置,要保证尽快恢复供电。
4设备运行事故案例分析
4.1 事故概况 2012年4月某供电局地调下令监控中心投#4电容器,20时25分,监控中心远控操作合#4电容器断路器,同时监控中心收到110kV某变电站#4电容器限时速断保护、#2主变比率差动保护同时动作信号。经查发现#4电容器断路器、#2主变断路器同时跳闸,造成10kV母线失压停电,还发现#4电容器柜电缆引出三相有电弧烧伤痕迹,#4电容柜断路器的母线侧B相有放电痕迹,其他没有发现异常。
4.2 事故原因分析 在该案例中, 经过分析发现造成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操作投运行#4电容器产生的过电压造成#4电容器柜出线电缆头处三相闪络放电短路引起;二是#2主变差动保护误动引起。 该案例暴露出#4电容器出线电缆头清理、运行维护不到位以及#2主变差动保护装置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4.3事故解决措施(1)在断路器和刀闸之间加设闭锁装置,接地刀闸与线路刀闸之间也应加设这种闭锁装置,这样就能保证不会因为在操作过程中误合刀闸而导致短路事故的发生。及时对变电设备进行维护,及时改进和完善存在问题和缺陷的设备,比如在该例中要及时清理电缆头。
(2)加强设备管理,做好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充分利用每次安全大检查全面检查清理辖区变电站内可能存在不安全隐患及设备问题情况进行排查,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估,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加以落实整改。
(3)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技术解决过程:①向调度及上级主管领导汇报,并复归事故音响、信号。②拉开变压器跳闸各侧隔离开关,检查变压器外部(如油温、油色、防爆玻璃、绝缘套管等)有无异常情况。③对变压器差动保护范围内所有一次设备进行检查,即观察变压器高、中、低压侧所有设备、引线、母线、穿墙套管等有无异常及短路放电现象,以便发现差动保护区范围内故障点。④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回路进行检查,观察用于差动保护的电流互感器桩头有无短路放电、击穿现象、二次回路有无开路、有无误碰、误接线等情况。⑤测量变压器绝缘电阻,检查有无内部绝缘故障。⑥检查直流系统有无接地现象。
5 如何加强220kV变电站安全管理
5.1 加强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 (1)对于停电后的继电器检查,一方面要对断路器断开的项目进行判别,要检查位置灯是否为绿灯,还要对信号在停电时的延时复归进行检查。在送电后,要检查断路器是否已经合上,检查位置灯是否为红灯,检查信号在送电后的延迟复归状况。如果发生事故跳闸,要对断路器的状态和性能进行检查,对保护动作的信号进行检查。 (2)工作人员要对控制保护设备进行保护,对设备不同的单元要用明显的标志进行标明处理,标明其控制屏前后的标示牌和编号,以便于在操作运行中进行检查。此外,还要关注直流系统的运行情况及健康状态,定期开展蓄电池的检查与维护。
(3)定期开展保护压板投、切和保护定值检查核对,并认真做好投切或切换记录,并且要求站长进行抽查。5.2 危险点辨识工作要做好(1)变电站的工作内容一般包括交接班、倒闸操作、设备验收、巡视检查、设备维护等。据笔者分析,在工作中,很多事故是由于工作人员误操作造成的,因而要加强对人员的规章规程、技术技能培训,严格要求运行人员进行操作票的填写,严格执行操作步骤,并且要求操作人员加强安全意识,操作之前思考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制定预防性措施。 (2)针对性开展变电设备运行分析,因为变电设备在不同生产厂家和不同运行年限上可能发生的异常隐患各异,每种设备的隐患查询和分析都需要具体对待,并根据这些特点,对不同的设备进行重点检查和跟踪,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提前的预测和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工作人员在发生突发性事故时,出现慌张忙乱,加重事故。 (3)在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时,对比较熟悉的设备的操作会显得得心应手,对于比较生疏的操作就比较容易出现差错,因此需要将操作人员容易发生的错误操作进行流程编写和经验总结交流分享,并由技术人员以现场展示的方法为员工进行培训。同时,由于每个员工的身体和思想状况以及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负责人要对其所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在工作中,实行人员的搭配和分工,避免因为员工的个人原因导致事故的发生。 (4)在变电站的年检和预试时,误操作情况比平时发生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在设备处于高温和高负荷运作过程中时,就比较容易发生故障。当出现雷雨天气以及在梅雨时节,设备发生绝缘闪络的情况就会增多。针对以上特殊时节,我们应高度重视,针对性的开展维护与排查,加强管理。此外,人员应增强工作责任性,防止人为原因导致的错误事件、事故的发生。
6建立健全变电运行管理制度 (1)运行人员的业务素质关系到变电站运行的安全,规范人员的行为是减少事故发生的关键性因素,也是防范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重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典型的事例,举一反三,深刻讨论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执行“两票”制度,在检查中发现问题,不应只采取扣罚的措施,更应该将问题反馈到全体人员身上。同时,定期开展反事故演练,举办工作经验分享交流大会,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 (2)在工作中,运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人人遵章守纪,规范操作和工作。(3)在坚持有关原则的条件下,变电站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上级的制度进行细化,制定出适合本班组的条理细则并严格执行。比如,在“二十五项措施”中,很多条例是对电力企业进行整体要求,但是其中真正有关变电站工作操作的内容非常少,这就只需要对其余的无关变电站具体操作的内容条例进行理解,并找出存在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进行解决。
7 结束语 总的来说,220kV变电站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而又充满责任的工作,无论是哪一个环节,无论是哪一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尽自己百分之百的责任心,以百分之百严谨的态度去做好自己的工作,严格遵守自身岗位的规章制度,从严要求自己,吸取安全教训,积累安全经验,做到人人都有责任意识,随时接受监督,保证万无一失,才能真正保障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保障整个电网的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 吴丽芳.论如何加强变 电运行的安全风险管理 [II].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35)
1.1员工培训的基本定义与方法
广义上的培训定义是指与企业制定的经营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培训,其中每一个培训的环节都是通过深思熟虑,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高度融合在一起,是整个创造智力资本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狭义上的培训定义则是一项与日常工作业务区分开来的,为提高员工工作能力与自身素质的一种单独活动。
开展培训的方法各式各样,但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而且一直在不断更新与创新。然而,样式多并不意味效果好。实践中,常见很多企业过多的依赖传统培训方法,忽略“因人而异”的关键因素。殊不知,一次可行且有效的培训活动,需要事先做出详见培训分析与调查,根据不同培训对象来选择相适应的培训方法。而每一培训法又是各具优缺点的,实际运用中要结合具体情况与适用范围来“对症下药”。基于此,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总结,提出以下两类培训方法作简要探讨:
第一类,体验法。即使学习者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以亲身经历的形式完成一次任务的过程,或模拟处理工作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比如,角色扮演、案例研究、模拟行为等。通过这些方法,令员工通过亲身体验,把握和处理在工作中可能遇到或用到的部分技能或事件。
第二类,演示法。即引导员工演示培训信息的事件经过、解决方法及思考路径等,这其中又包括视听法和讲座法两类。视听法是一种灵活具体的培训方法,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信息传递和培训信息的再现,对难以用言语形容的事件做出直观解释。但容易扰乱员工学习中心,对于老一辈经验丰富的授课者来说,培训课件的制作也存在一定难度。讲座法是最为传统的培训方法,通常以直接讲授的形式,将方法经验、思考心得等教授给员工。虽然这类方法操作简单,培训成本低,但无法达成与员工之间的思想或经验的交流分享,是一种单向且被动型的培训法。
1.2 员工培训体系主要内涵
企业要实现自身的经营发展目标,就需要配备发展所需的各类型人才,并制定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人才战略。简单的说,员工培训体系就是企业围绕其总体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来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技能与自身素质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因此,要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就必须理清其构成内容,即“要干什么事”“要怎么干”。
2.电力企业员工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人从事教育培训事业的经验及对目前电力企业教育培训情况的了解,就电力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现状,提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关于培训的比例。所有新员工在入职前都必须接受入职培训和入企培训。在一般员工中,约有九成以上接受过专业技术操作知识和企业文化等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约八成接受过岗位特殊技能的培训;约四成左右接受挂职实践学习或者是外出交流学习。另,九成以上的管理人员也都接受过管理技能培训。
其次,关于培训的频率。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的员工,每年都会不定期地参加很多不同形式的专业培训。对于各个单位各自展开的培训,本文在此不作赘述。
最后,关于培训效果。经过多方调查,大多数电力企业员工对培训的普遍认知是培训形式太过于单一,大多数培训的内容脱离工作实际,无法达到培训的真正目的。
基于上述现状分析,我大概总结出目前电力企业员工培训体系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第一,培训需求调查缺乏有效性。目前,我们调查培训需求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内部网站来和收集各类专业人员的需求,同时,每年各基层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会定期上报《培训需求调查表》。表面上看,这种需求调查的目标性和目的性是比较明确的,但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最普遍的原因即所有培训需求调查基本上都是由人力资源部门填写,难以真正普及到各个员工。再有,教育培训信息系统使用频率很低。虽然每年都召开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但是由于事先对需求的调研并不充分,从而导致制定的培训计划和实际不相符。
第二,培训的形式单一,培训的内容缺乏创新。在我们组织的各种培训中,多数都是采取“老师讲、学员听”的传统授课方式,无法提起员工的学习兴趣,造成培训过程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再有,由于目前开展的培训是基于不完全了解广大员工的培训需求而开展的,员工自然对培训内容不感兴趣。
第三,培训过程执行力缺失。在工作实践中,虽然我们对员工培训的重视度历来很高,且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但由于一大部分员工需要承担重要的管理以及生产任务,亦或是存在着结构性缺员的现象,所以很多员工无法离岗参加培训,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真正想参加培训的员工没有机会,而“凑数”参加培训的员工也无法学以致用。
3.实例分析――某知名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的经验
美国通用电气(以下简称“GE”),是“道?琼斯工业指数”自1896年设立至今,唯一一间仍然留在指数榜上的企业。同时,也是当今世界规模巨大的多元化产业集团。其涉及的业务范围涵盖了发电设备、医疗器械,甚至航空航天仪器等多重领域。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其对人才的培训体系一定很多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克罗顿?维尔是世界级的管理开发中心,也是GE著名领导发展中心,负责GE对遍布全球的经理人进行培训和考核,每年均有数千位“GE”高级管理人员在克罗顿?维尔接受培训,其曾多次被《财富》杂志称为“美国企业界的哈佛”。
据分析,“GE”员工培训体系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对企业的发展和未来具有影响的相关课题,如,领导力、品质、电子商务等。其中培训重点是对培训继任人才的选拔和后备管理梯队人员任用,选择有领导潜力的员工作为培训对象,并时常有企业高层领导参与培训讨论或亲自授课。对于新员工培训内容主要是让他们能承担更多的、具备挑战性的工作,帮助其建立自信,并勇于接受挑战。而对于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主要是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模拟管理团队机会,从中学到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针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则主要是以提供全球化的学习环境和开放性的视野为主,令其在通过经验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逐步提高。
4.完善电力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有效策略
综上所述,我总结几点能够完善电力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有效策略,如下:
4.1注重培训需求分析的全面性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的收集手段各式各样,借此,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等一系列的平台和方法来拓展员工对需求的表达方式,从而帮助人力资源部门收集尽可能全面、系统、且有效的培训需求信息。之前,由于员工和管理者或多或少的存在没有准确表达自己培训需求的机会,导致培训效果欠佳。因此,如果能够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来获得较为准确的需求调查结果,以便满足一些不适应信息化手段的老员工,那么,最后形成的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就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为培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4.2培训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
首先,我们要明确企业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需要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储备;其次,我们再结合培训需求调查的结果来具体分项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其中应包括具体的培训项目名称、主要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项目类别、培训人数、培训天数、培训期次、培训地点、经费预算等内容;最后,形成完成的培训计划。与此同时,应发文告知全体员工知晓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最大程度地防止培训内容盲目、工作开展随意,充分满足企业培养人才的周期性需求,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结构性缺员问题。
4.3培训理念要有创新因素
员工培训要坚持传统可取的理念,同时,也要敢于借鉴和运用新型的培训理念,要明白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能够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形成真正的凝聚力就是在强化企业的综合实力。因此,重新定位培训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将对企业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4 强化培训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团队的建设,根据相关要求来结合实际地及时完善和修订企业培训工作的相关制度,规范培训管理,实现培训班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流程管理的完全规范化。另外,还要大力加强师资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和系统设计,以提高本企业的执行力、创新力与技能操作水平。
4.5敢于创新和尝试不同的培训形式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创新;学生管理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头绪众多、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其发展具有三个层次,直接管理是历史,制度管理是基础,而自我管理是方向。自我管理实施中必须注重做人尊重理解学生、做事公平公正公开、并采取激励培养方式。
一、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整体上特点分明,即头绪众多、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头绪众多,是因为不仅有学生党建、团建的工作,还有学生讲座、专业竞赛的工作。不仅有课堂行为、课外生活需要指导,还有宿舍卫生、情感心理健康需要咨询等等。任务繁重,指的是每天的事务性工作十分琐碎且众多,比如请假、上课迟到、考试忘带证件、开补办身份证、进宿舍门忘带钥匙等等,经常是辅导员没有所谓的下班时间;责任重大是因为,学生的安全寄于一身,哪里有险情,哪里必须出现辅导员的身影,比如学生遇到车祸、学生尝试自杀、学生彻夜不归、食堂师傅与学生发生口角等等不一而举。
二、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成因
1.敬业观念不牢固,存在职业倦怠症。有些科圣的辅导员总是对职业前途不明确,认为发展空间受限,产生了消极情绪,诸如工作情绪低落、责任心涣散、工作热情不高等问题,导致敬业精神和职业能力难以提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一名辅导员一般情开下要负责三、五百名学生,工作状况常处于繁杂繁琐状态。整天忙于具体事务,很少有精力做思想政治工作;业务学习、培训、进修时间相对较少。由于辅导员的待遇、晋升、奖励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有些辅导员就产生了得过且过,满足于现状的心态。2.管理方式不当,管理理念滞后。有的辅导员对于学生只是一味地严格管理,而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忽视了必要的心理沟通和心理流导。另外,个别辅导员对学生问题处理得不客观、不公正,存有偏私或态度生硬,出现问题和矛盾就严惩重罚,激化了矛盾、扭曲了师生关系,违背和歪曲了教育管理的初衷,严重影响和阻碍了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3.缺乏专业训练,管理能力欠缺。目前在大部分高校的现任辅导员中,所学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比如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比例较低,许多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或参加过专业培训,导致整个辅导员队伍专业知识水平不高,辅导员的职业素质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存有很大欠缺。4.管理意识与管理经验缺乏,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不足。目前,高校辅导员多为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管理意识相对较低,工作经验欠缺和不足。加之平时事务性工作繁多繁杂,工作经验总结和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对学生管理方面的知识学习偏少,工作起来往往是捉襟见肘,以至于开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理想。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水平的措施
1.建章立制,实现专业化管理。一是严把辅导员准入机制的入口关。要选拔热爱学生管理工作,具备较强的思想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优秀教师,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二是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提高辅导员工作技能。三是鼓励在职攻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提高学历层次。四是要建立健全规范的奖惩激励机制,政绩突出者,要给予表彰奖励,提拔重用。2.以生为本,双管齐下。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辅导员必须及时转变管理理念,以生为本,双管齐下—“管理与约束”、“教育和沟通”相结合,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在师生间构建起顺畅通达的沟通交流平台,建立起和谐、平等、友爱的新型关系。在为学生创造良好生活、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环境的同时,要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与益友。3.构建学习团队,提升专业知识水平。辅导员不仅需要用新知识充实自己,而且要以务实的工作实践经验提高自己。辅导员间应当构建符合其特点的学习团队,为辅导员成长和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载体和平台。比如,高校可以建立辅导员工作协会、辅导员论坛等,通过定期开展研讨会、例会等团体活动,对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就业、突发事件处置、心理健康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度座谈和交流,以此学习和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方法。4.培育沟通协调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和保持四个方面的沟通协调关系:一是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协调关系;二是要做好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协调关系;三是保持与学校各部门和院系之间密切的沟通协调关系;四是保持与学生家庭和社会相关方面顺畅的沟通协调关系。因此,辅导员要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5.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问题学生排忧解难。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辅导员可在心理问题高发期(如大一适应的困惑期、大二问题的多发期、大三情感的冲突期、大四择业的盲目期),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可能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平时应加大对行为异常或违规、心理或感情困扰、学业或家庭困难等问题学生的工作力度,关注出现反常现象的学生,第一时间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及时介入,积极引导,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6.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生管理工作新空间。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也使辅导员面临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QQ,E-mail,BBS、人人网等渠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向学生传输健康、积极的思想,从而发挥网络平台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教育与引导功能。
四、结论
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管理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知识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路基的作用,辅导员必须在加强自身素质能力提升的情况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切身体会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特点,有耐心的培养以及管理,最终才可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使学生在充分就业的同时也具有更好的发展潜质。只有学校、辅导员以及学生共同努力,学校的管理工作才可能得以更加顺利良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邓国君. 试析辅导员工作方法对学生管理的重要影响[J]. 内江科技,2013,02:85-86.
[2]迟桂荣. 浅议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J]. 新西部(理论版),2013,05:100-102.
[3]吕松哲. 高职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制度建设[J]. 知识经济,2013,09:138-139.
一、目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学生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与工作能力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学生的整体水平。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是很高的,他们在学习上积极进取,乐于分享;工作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课余时间他们积极组织各种社团活动,表现出应有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为师生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学校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可否认,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问题表现有以下几点:
1、对干部队伍认识不足,盲目加入
在高校的新生队伍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学生集中报名参加某几个部门或者其中的个别职位。但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具备这方面的工作能力,也谈不上是热衷于这一职位或部门的工作,更有甚者,他们对自己所填报的志愿工作一无所知。经调查得知这些同学多半属于经人推荐或是“跟风”行为。这种情况极易因录用名额比例过小导致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产生挫败感,而那些个人综合素质较高而竞选成功的,也未必真的适合其自身发展。
2、责任感不强,服务意识淡薄
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服务同学和以集体为重的奉献精神。然而,部分同学却经过一番努力达到自己的初步目标后,就开始计划过一劳永逸的生活,在其政而不谋其事。比如不能及时传达学校和学院的相关信息;因个人原因拖延甚至取消部分有意义的集体活动;遇到问题不能在第一时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工作出现失误忙于推卸责任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行为均可视为对集体和工作的不负责。另外,由于现在社会就业竞争日趋强烈,部分学生干部将这个职位作为达到他们获取学分,争得入党资格和多与老师接触等目的的“捷径”。从而,因缺乏对自己本职工作的专注和强烈的服务意识,最终失去了在集体中的威信。
3、执法不公,不以身作则
众所周知,学生干部在带头模范遵守校规校纪责任的同时,还需履行监督普通学生是否遵规守纪的义务。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部分学生干部用送礼、请客等不正手段拉拢人心,为自己在入党、竞选和考核等过程中谋取利益;考试期间有些干部因平时忙于各种活动而疏于学习,不仅不能做到带头诚信考试,反而自己也走入作弊的歧途;更有甚者利用自己的职权在班级、校园里拉帮结派,利用老师的信任对集体疏于管理,使得旷课、缺寝、逃早操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虽然仅发生在个别学生干部身上,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小问题如不及时纠正和制止,并进行严肃的教育管理,最终会在学生中产生极度不良的影响,严重阻碍校园的学风建设。
4、工作循规蹈矩,缺乏创新意识
高校学生干部工作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他们在工作中往往沿用之前学生干部的工作方式方法,而不能因时因地的加以改进和创新;另一方面,对老师布置的工作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想法去做,不能融入自己的想法或在老师想法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
5、部门及成员之间沟通较少,合作意识较低
缺乏沟通与合作意识是当今高校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我们习惯上把学生干部群体称为“学生干部队伍”,既然被称为队伍,就是一个大集体、大家庭,在学习工作上就少不了沟通与合作。但往往班级内部干部交流多,班与班干部交流少;学生会各部门内部交流多,部门间交流少;各系学生会内部交流多,系与系之间交流少等现象普通存在。只有各部门、各成员之间及时交流与沟通、互帮互助,才能在工作中各取所需,从本质上提高部门及个人的工作能力,从而提高集体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6、成绩偏低,不能妥善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在我们的学生干部队伍中,不乏品学兼优的优秀学子,他们以身作则,在学习与工作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即能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又能认真细致完成工作,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用优异的成绩和突出工作表现走在评奖、评优队伍的前列。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干部没有辩证地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他们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组织和参加各类文体活动,甚至由于查课、查卫生等例行工作延误了上课时间。由于学习和工作时间分配不合理而导致学习成绩下滑或者考试不及格的现象在学生干部队伍中也时有出现。
二、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培养的方法与措施
针对当前学生干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寻找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势在必行,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干部个人的成长成才,保证高校学生干部的质量,而且对高校整体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强化意识教育,做好学生的排头兵
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充当着排头兵的作用,因此学生干部的品行与态度是否端正对周围广大学生有很大的影响。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干部意识、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其次,要避免学生因盲从或怀着功利思想加入到学生干部队伍中,要通过及时召开学生干部纳新宣讲会,让所有学生了解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具体岗位性质和要求及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并让学生依据自身的条件、兴趣、爱好填报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位和部门。
2、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制度
科学合理的选拔制度对学生干部具有较高的综合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一环节需要严格把关。合理的选拔制度应具备以下几个原则:“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个性化与全面发展的原则;[2]自荐报名和投票表决的原则等。在选拔过程中还要加强监督,避免打招呼、拉关系的等影响公平选拔的现象出现。
3、因材施教,制定有效的培养计划
为使新任学生干部具备较强的工作意识,过硬的工作能力,并尽快投入到工作中,进行新任学生干部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培训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以老师为大家讲述理论经验为主,培训目的为让新干部及时掌握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因此培训内容应同时具备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部分则主要以集体活动或素质拓展等形式来开展。
4、提供机会,大胆用人,用心指导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因此,作为学生干部的领导者和培养者,我们应该多给学生提供锻炼自己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亲身投入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学着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培养其独立承受压力、解决困难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对学生干部在思想、行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进行细心耐心的点评与指导。
5、阶段性考核,奖励制与淘汰制并行
阶段性考核是评价学生干部阶段性的行为表现与工作效果的有效手段。对于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学生干部应给予奖励,对于有能力却与工作岗位不匹配的干部及时进行职位调换;对待那些投机取巧,在其位不谋其事,求安逸不上进的干部要及时进行谈话,对于不思悔改者应及时淘汰。阶段性考核会对学生干部施以无形的压力,促进学生干部认真努力的开展工作,对提高学生干部整体的素质和战斗力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技能培训
作者简介:李俊(1966-),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供用电工程系,工程师,高级技师;张葵葵(1968-),女,江西九江人,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供用电工程系,讲师。(江西南昌330043)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22-02
为全面提高电力企业员工培训质量,实现员工培训“做大做强”的功能定位,结合《江西省电力公司“十二五”教育培训规划》要求,2011年,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以开展“精品培训项目”建设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有价值、可推广的电力培训教育模式,为提高培训项目管理水平、建设一流培训中心创造内生基础。
“电能计量Ⅲ级(技师及以上)职业能力培训”项目组,通过深入一线的调研、客观的培训需求分析,拿出了一套有价值的培训方案,入选为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精品培训项目”之一。本项目组期望以“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建设为契机,推进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内容模块建设、培训方式方法建设、培训精品教材建设、培训管理制度建设,实现“精品培训项目”成果转化与推广。
一、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建设的立项意义与理论支撑
电能计量作为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其技术水平和员工的技能水平不仅事关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企业的形象,而且影响电能贸易结算的公平、公正和准确、可靠,关系到电力企业、广大电力客户和老百姓的利益,其工作的好坏是客观经济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开展电能计量人员岗位培训,提高电能计量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是电能计量培训的重点之一。
岗位技能培训不仅要有好的、实用的教材,更重要的是要有能与实际工作环境一致的培训场所。作为承担江西省电力公司生产技能人员培训工作的培训中心,近年来已建成多个与生产一线场景相吻合的电能计量实训室,通过近些年的培训,已摸索出一套针对一线人员的培训方法,但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因此建设针对电能计量人员的精品培训项目就是重中之重。通过此项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培训质量,而且可以带动其他培训项目朝着更有利于员工技能提升的方向发展。
然而,何为“精品培训项目”?如何开展“精品培训项目建设”?项目组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都没有检索到明确的表述。参照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定义:“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优秀教材为核心,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前提,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集观念、师资、内容、技术、方法、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本项目组认为,“精品培训项目”也应很好地诠释“五个一流”。“精品培训项目建设”也应是以现代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优秀培训指导教材为核心,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以培训内容现代化、实用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集观念、师资、内容、技术、方法、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
二、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建设的进程安排与建设思路
“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项目组以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精品培训项目建设标准》为依据,按照上述“精品培训项目建设”的要求,围绕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教材、培训管理5个方面,逐步开展“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建设的4个步骤:2011年4月-5月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2011年6月-7月进行培训项目设计和师资队伍培养,2011年8月-9月进行培训实施和培训评估,2011年10月-12月进行项目总结和形成项目成果。具体建设思路如下:
第一,培训师资队伍建设。走“校企联合、理实一体”的道路。由于历史的影响,一方面,培训中心的专职培训师多是院校毕业后长期从事理论教学的老师。他们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表达能力强,但是缺乏现场工作经验、实践操作能力弱;另一方面,企业技能专家,现场工作经验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强,但是理论相对薄弱、缺乏教学经验。为建设一流的培训师资队伍,项目组决定“两条腿走路”:一是走出去,选派优秀教师到供电公司电能计量一线挂职锻炼。只有将理论联系实践,成为“双师型”人才,才能胜任企业培训的需要;二是请进来,引进供电公司一线的优秀人才,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兼职培训师,壮大我们的队伍。
第二,培训内容模块建设。“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深入现场、深入一线,了解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才能设计出企业需要、员工满意的培训内容模块,才能制定出合情、合理、合用的培训方案,才能收获企业、员工和培训机构期望的培训效果。为此,项目组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 第25部分:电能计量》的要求,将电能计量Ⅲ级职业能力培训项目分解成3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培训内容均以与现场关系紧密的实际操作项目为主。
第三,培训教学方法建设。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方法,引入先进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问题研讨、现场实操等等,推进培训项目的教育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丰富性。
第四,培训项目教材建设。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 第25部分:电能计量》为基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补充、开发电能计量一线员工迫切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指导手册和标准化专业试题库,利用团队优势,做出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课件及视频材料,建设网络培训平台,进行远程分享。
第五,培训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组严格按照培训中心标准流程的要求,认真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培训项目设计培训项目实施培训效果评估”4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每期培训班开办前,项目组会将培训方案、课程要求、学员信息等告知培训师;开班过程中,项目组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学员和培训师的各种问题,确保一、二级评估的准确、可靠;培训班一结束,项目组立即收集整理培训归档材料,并通过反馈进行及时整改,从而形成以培训中心为龙头的对地市公司培训业务的开展起示范作用的精品培训项目。
三、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建设亮点介绍
1.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实际需求
由于《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 第25部分:电能计量》的时间为2009年初,显然很多的最新技术没有列入其中。项目组考虑应该将最先进的技术放入培训中去,以体现培训项目的先进性和及时性。为此,将“智能用电技术”和“GIS技术”引入培训内容中,并将所有培训内容按照技能项目和子项目的层次编写成了课表的形式。
项目组自2011年3月即开始广泛学习、搜集资料,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的要求,编制《电能计量专业培训需求调查表》。2011年4月-5月通过实地调查及网络调查的方式,对南昌、九江、赣州、抚州、萍乡、吉安、景德镇和赣东北8家供电公司电能计量人员进行了培训需求调研,征求他们对我们设计的培训课表的看法和建议。项目组根据从一线获得的数据和培训建议进行归纳整理,确定培训项目的内容模块。
2.合理配置教师,突出高效实用
按照调研整理出的培训课程内容,项目组从江西省电力公司高技能人才库中选择生产一线专家作为主讲教师。这些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省公司互感器的检定和验收工作,在江西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及其地市供电公司计量中心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对现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了解非常及时;“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查技能操作项目”由培训中心专职培训师担任,他们也都是多年从事该项目教学的主讲教师。这样配置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培训的效率和实用。
3.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员参与
由于参培学员大都来自于生产一线,从“工作状态”到“学习状态”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为了尽可能缩短学员的适应时间,快速地进入培训学习状态,本培训项目,特意以“情绪管理”课程开始,通过疏解学员的心理压力,让学员以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然后学习业务技能、新技术;最后进行研讨。7天的培训课程,以快乐学习为基础、以培训需求调研结果为依据,循序渐进,力求做到在快乐中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学习,从而切实提升学员的业务技能,强化学员的工作流程意识。
在技能培训中,通常我们会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也就是“灌输”的模式,学员在学习中很难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效果,并且也容易阻断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在“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查技能操作项目”的培训教学中采用当今职业教育界最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的“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学员通过全身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激发出了“探索知识”的潜能,同时也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一言堂”现象,鼓励学员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最正确的操作方法,使学员实现从“要我这样做”到“我要这样做”的转变。
4.提前精编讲义,实施全程录像
在本培训项目实施之前,按照精品培训项目管理建设要求,我们事先向各位培训师提供了培训模块大纲、教案、讲义、课件等编写的要求和模板。督促各位培训师按照“行动导向”的理念,认真备课、按时交纳材料。项目组按照培训模块序列,精编讲义,让学员在报到之时即可拿到讲义,方便学习与记录。
本培训项目还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将7天的教学录像,结合精品课件,制作成本项目的“精品培训项目”视频教材,为更多的不能前来参加培训的现场电能计量专业工作人员提供网络学习参考,也为进一步做好培训项目积累素材、奠定基础。
四、经验总结
笔者认为,作为精品培训项目的建设者,培训师在精品培训项目建设过程中应该把握好以下4个环节:
1.准确把握培训需求,为打造精品奠定基础
企业培训机构要成功地开展职工培训项目,就要将过去那种“我有什么,我教什么;我教什么,你学什么”的推销式培训做法改变为“你要什么,我教什么;你缺什么,我教什么”的营销式培训做法。只有通过训前的充分调研,才能把握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要什么”,才能了解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培训学员“缺什么”,进而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找准培训的指导思想和着眼点。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为打造精品构建框架
培训师应针对培训内容的特点,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思路。可以根据岗位需求进行专业能力项分解,再围绕每一个专业能力项,进行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的设计,以明确课堂的教学点,也就是明确培训师的操作点和学员的掌握点。它包括知识的重点、难点,技能的训练要点,还包括方法的指导点和情绪的协调点。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培训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也将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3.创意编写培训讲义,为打造精品搭建桥梁
培训讲义是将培训师的教学设计与学员的能力构建实现清晰对接的桥梁,是培训目标的具体化。职业培训的讲义不同于学历教育的教科书。它不应该长篇大论强化理论,而应该简洁明白强调实用;它不应该太高精尖,而应该通俗易懂、实用够用;它不应该是简单的培训师语录、课件翻版,而应该是学员的行动指南、学习指导。培训讲义应该人本化、实用化、逻辑化、系统化,一本综合考虑企业需求、员工兴趣的讲义必将受到广泛的欢迎。
4.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为打造精品扩大影响
只有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技术、教学手段,才能不断提高培训教学的水准。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其生动、形象、直观、鲜明的特点,令传统教学手段望尘莫及。而且,精品培训项目建设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好的培训教学资源能够尽可能地被更多的人来学习使用。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网站建设就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精品培训项目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扩展项目影响,为精品培训项目建设创造更深更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部.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专用教材电能计量[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朱晓慧.谈谈精品课程建设[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