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生态学论文

农业生态学论文

时间:2022-07-08 13:17: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生态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生态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研究性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Research-teaching Model of Agroecology

HUANG Lifen, ZHUANG Hengyang, SHEN Xinping, LIU Shiping, LU Jianfei

(College of Agriculture,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Abstract "Agroecology" is for agriculture-related undergraduate and professional discipline-based courses, offered to develop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cro agro-ecosystems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capability.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teaching "agroecology" teaching, to explore the research-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model to expla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to achieve good results and problems in thinking.

Key words agroecology; research-teaching; teaching model

1 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时代背景

1.1 农业生态学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引起全球生态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了解和掌握生态学知识有助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类对未来全球变化的预测能力,为全球范围的资源管理和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社会的“生态热”推动了生态学的发展,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发展中的一个应用性分支,它的出现从生态系统的层次弥补了传统农业学科的不足。目前,农业生态学是面向农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而开设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针对当今农业的发展所面临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从宏观的、系统的、整体的角度出发来组织和管理农业,为使农业的发展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这一基本状况而设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农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宏观管理农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1)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功能、基本关系及调控机制;(2)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分析方法;(3)国内外宏观农业的发展与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

1.2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农业生态学教学中推行的必要行与可行性

长期以来,高校教学方法偏死、偏旧,基本上采取教师传授的方式,很少师生互动,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为了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作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正被逐步推进。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有: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学生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实践性、独立性和探索性。它强调科学原理的认知和探索过程,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动机,其关键是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知识构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的目的。

为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以往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十多年本课程主讲教师的教学经历,以先进的研究性教学理念为引导,初步探索了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模式。

2 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

2.1 教学内容前沿化

研究性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现有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因此,教师本身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研究性教学方法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生态学知识领域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生态学的研究热点集中在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且学科最突出的科研成果都发表在外文期刊上。为了及时更新本课程的知识体系,作为主讲教师必须站在知识的前沿,用自身的发现和科研成果不断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为了紧跟学科的前沿,同时由于教学和科研的双重需要,笔者围绕教学大纲这个主线,不断更新教学体系,将教学内容前沿化,养成了随时关注农业生态学领域最新发展动向的习惯,将权威杂志中与本学科相关的新概念、新发现、新知识和新方法的文献与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惯例。这些在农业生态学学科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教学内容不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学习的良好习惯。

2.2 教学方法多样化

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师主动灌输地“教”,学生被动灌输地“学”,而本课程在推进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教学录相观看、生态案例讲解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喜爱本门课程的学习。在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每堂课都会设立一些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问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兴趣的同时,师生互动频繁,学生逐步成为课堂的主体。

2.3 考核方式多元化

在农业生态学课程考核中,我们引入研究性教学理念,在考核方式上实行了多元化方式。第一种考核方式是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对课堂上分析问题、回答问题较好的学生进行加分奖励。第二种考核方式是增加课程论文考核方式。在2010年1月学期末,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递交生态农业调研报告,选择代表性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设设想。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很多同学写得非常精彩,对自己感兴趣的区域充分调研,因地制宜地设计特色生态农业模式。第三种考核方式是在闭卷考试中加大论述题和综合运用题的比重,这两类试题重点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概念。

3 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的成效与思考

3.1 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的成效

在农业生态学课程中运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后,从各方面反馈的情况看,获得了良好的成效。首先是营造主动学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对于本课程的教学评分一直处于学校同类课程前列,教学督导老师也对课程教学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到课率一直保持在100%,即使在课间休息时间,仍有学生主动复习知识点,主动提出问题。其次是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农业生态学已成为本专业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另外,研究性教学模式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与教学素质。针对学生课堂的提问与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教师必须要更充分地紧跟学科的前沿,用实际的案例和充分的数据来佐证一些学术观点,才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3.2 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的思考

在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在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应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在相应章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讲解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章节时,应带学生到田间参观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在生态农业章节,可考虑带领学生参观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使学生对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的理解不是停留在理论上,而是有一个实体轮廓的印象。农业生态学需要学生较为宽泛的知识背景,因此,必须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延伸至相关课程知识体系,如增强学生的土壤学、作物栽培学、气象学、地理学等知识背景,才能在相应章节的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教学改革课题基金;2008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

参考文献

[1] 李衍达.对推行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19-20.

[2] 刘伟.以“问题”为着眼点积极推行研究性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0.1:48-49.

[3] 骆世明.中美《农业生态学》教材的比较分析[J].生态学杂志,2010.29(7):1458-1462.

第2篇

关键词: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212-02

一、引言

随着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自然资源短缺、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等问题的日益涌现,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当前,“生态文明”、发展“绿色产业”等已经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生态学这一学科也愈加受到公众的关注与重视。生态学原本作为生物学的分支学科,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由于生态学专业的多学科性与跨学科性,现实生产生活中所出现的诸多环境与生物方面的问题多能从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寻找到解决办法,生态学专业也逐渐成为热门专业,特别是硕士研究生的报考过程中,生态学经常是学生选择报考的热门研究方向。然而,在这欣欣向荣的热闹局面下,却隐藏着许多问题并逐渐暴露出来,着重反映在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面。而这些问题也是作者在近年来进行生态学研究生教学培养过程中所发现的,虽然不能说具有完全的普遍性,但是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希望通过提出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过程,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为将来生态学专业研究生甚至本科生的培养提供可供参考的方法。

二、存在的问题

(一)片面地理解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许多报考生态学专业的学生多存在对该学科认识不足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将生态学专业与环境学专业等同,认为生态学就是治理污染、整治环境的一门学科。作者曾经就“为什么报考生态学专业”这个问题询问过多位刚刚考上生态学专业研究生的学生,半数以上的学生回答是“因为现在环境污染问题很严重,学习生态学能够治理环境”,或是“有关生态环境的问题现在都是热门问题,学好生态学以后好找工作”,等等。这样的答案充分体现出学生对生态学这门学科的错误认识,这种错误认知必然会影响该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后续的学习水平,甚至是学习态度。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生物的生存、繁衍、演化都离不开环境,可以说生态学的核心研究任务是探索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和影响。然而,由于受到当前整个世界范围内所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影响,促使我们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超乎以往的关注,长此以往就导致了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生态学是治理环境的一门科学”或是“生态学就是环境学”。因此,帮助学生纠正这一错误理解,为他们讲解完整的生态学学科体系和正确的生态学研究任务,应该成为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课。

(二)忽略或不重视生态学的基础学习及研究

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是每一门学科的必要学习环节,也是生态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进行重点理解和掌握的方面。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尽管具有门类众多的分支学科,但生态学兼具理论和应用、基础与创新的研究方向。因此,在针对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相关课程中,需要设定符合这门学科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培养方案,开设多门有关生态学的相关课程,如理论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另外也可以根据区域发展的特色,开设诸如流域生态学、植被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方面的科目。以上的学科是每位生态学方向的研究生在一年级阶段展开全面学习的主要内容,都需要基于对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才能够进入到对特定科学问题进行提炼并展开深入研究的阶段。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通常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有效累积,部分学生往往只注重应用研究,或者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而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再深入理解生态学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要理论。这也导致了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生态学方面的相关软件,并能够通过操作这些软件对一些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但是却不能针对研究结果展开合理解释,出现了只会做图而不会分析的尴尬局面,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学生都不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储备。另外,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表现出比较浮躁的学习态度,并且缺少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对科研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等等。这些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降低了学习和教学效果,因此这迫切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

(三)缺乏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生态学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大部分的分支学科(如植被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等)都需要进行野外的实践调查研究。因此,进入生态学专业学习的研究生,一般均被要求进行室内或室外的调查和实验。例如在一年之中,研究生需要针对所要研究的不同生物类别,分春、夏、秋等不同季节依次展开野外调查。野外实验是生态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和获取第一手数据的有效手段,也是将课堂和书本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运用于实际,接受现实检验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野外实验能够帮助我们发现现实世界中所实际存在的科学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所获取的数据能够有利于研究者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也一直是生态学这门学科进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然而,目前在针对生态学方向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遇到的情况是,大部分的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到野外实践调查的积极性,不能独立制订野外调查计划和具体实施事宜,甚至部分学生在野外调查工作中消极应付,这些都是造成学生无法主动发现科学问题,展开实际调查研究的本质原因。此外,许多学生通常还会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分离,只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处理数据、绘制图表,却无法解释清楚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真实规律。这其实是缺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也是造成目前很多学生无法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主要原因。

三、解决方案

(一)加强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并出台相应的考核机制

基于对当前生态学专业研究生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应该首先加强对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的教学,通过对生态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中的基础理论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之后实践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目前我国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大多缺少严格的考核机制,加之社会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导致了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一年不如一年,这在一定程度上既浪费了教学资源,也并不能成功实现科研人才的培养。因此,本研究认为,针对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教学,需要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如可以开展不定期的随堂考,课堂上加强提问以及讨论环节,老师在课堂上随即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最终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将这部分的成绩纳入到学科成绩中。这样的考核机制一方面能够随时检验学生的课堂听课效果,同时也能督促学生的学习以及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在实践教学中设置考核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

社会的发展需要能够将专业知识和客观规律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培养生态学专业方向研究生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提高学生们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研究方法或制订实验方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开展野外或室内的实验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学方向的科研人才的培养。

由于受到时间、人力和物力的影响,在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进行野外实践调查或室内实验的过程中,很少会专门针对学生的调查和实验过程设置考核环节,这就易于导致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缺少积极性、怕苦怕累的消极思想。因此,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就需要教师主动参与进来,不仅仅是充当“指挥者”,而是要善于成为一名“旁观者”,观察学生的调查以及操作过程,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每天实验结束后,学生都要撰写当天的调查或实验日志,需要向老师汇报每天的野外调查或室内实验的进展情况,并就调查和实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教师展开讨论,与此同时制订好第二天的研究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每位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分。这样能够为切实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工作积极性提供有力的条件。另外,教师可以在野外实验过程中,特意安排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在一起共同完成工作,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了解其他研究方向的机会,扩展知识面,提高学生们相互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晓漫,王宗萍.研究生培养条件影响研究生质量的实证分析[J].教育科学,2008,24(2).

[2]铁铮.研究生质量“再思量”[J].北京教育(高教),2015,(3).

[3]宋克慧,田圣会,彭庆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7).

[4]王守林,刘起展,张正东,李忠,周建伟,王心如.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提升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第3篇

关键词: 专业授课 研讨课 知识更新 能力培养

知识更新周期是指知识更新一次所用的时间,是衡量世界总体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在十八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八十至九十年;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缩短为三十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五至十年;而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五年;进入新世纪,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二至三年。这意味着当前乃至以后是一个知识含量极高的世界,要适应这样的环境,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使知识结构不断地更新和优化。这些能力归纳为:自学能力、查阅文献综合运用文献的能力、写作能力等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与获得,大学阶段尤为重要,关乎学生的未来发展及对社会的贡献。

纵观国内普通大学(非研究型大学)四年的学习,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基本能力方面的环节非常有限,其中主要体现在大学四年级下半年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上;而在其他学年相对较少,或许有些专业开设课程论文,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为此,在专业课程的授课中,通过精心设计研讨课达到培养和训练学生基本能力的目的,可能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一、研讨课

为了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各国研究型大学都在创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新模式。其中,重视研讨课是国外研究型大学教学模式改革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研讨课最早是柏林大学为了引导和训练学术创造而设计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研讨课是指在教授的指导下,将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定期集中在一起,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的一种教学范式[1]。它是一种围绕学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组织教学,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开展研究,运用实验、调查和文献资料的分析与综合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将研究结果写成书面报告,并在研讨课上做主题发言,教授就所研究的问题组织全班学生参与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文献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的教学组织形式。现在,研讨课在各国研究型大学的课堂教学中非常盛行。在德国,研讨课仍然是大学主要的教学形式之一;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一般从本科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了研讨课,近年来为低年级开设了更多的研讨课;在英国研讨课也是研究型大学课堂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导师制教学是英国著名大学教学模式的特色,师生间的讨论和交流是导师教学的基本形式[2]。在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亦相继在大学本科生中开设研讨课[3],而在非研究型的普通大学,由于条件所限,很少在大学本科阶段开设真正意义上的研讨课。鉴于研讨课能够培养和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尝试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于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学生更新和优化知识的能力。

二、授课案例

我以自己讲授的《应用生态学》这门课程为例,设计研讨课。

《应用生态学》为内蒙古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48学时,大学三年级下半学期开设;第2―9周上课,周6学时,每周3次,分别为周一、周三和周五;授课人数30―40人。

《应用生态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涉及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清洁生产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根据课程的特点,设计8个讨论主题;每个主题涉及三方面内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当前研究的热点及存在的问题。将学生分为8组,每组3-5人,每组负责一个主题,每周讨论一个主题,讨论安排在每周五进行(2学时)。开学第1周周一将8个主题发给同学,要求8组同学依次准备8个主题;主题负责组同学担任讲解任务,其余7组负责提出问题,这样,讲解完之后,同学之间围绕主题展开讨论。讨论课结束一周后,负责组同学将讲授内容及讨论内容整理成文或报告,要求文笔流畅、结构严谨、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三、教学效果及注意问题

在《应用生态学》授课过程中合理安排研讨课,实践证明这种授课方式对于《应用生态学》而言,其教学效果明显优越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更新和优化知识的能力。首先,学生在拿到研讨主题后通过查阅文献,分析文献,归纳总结文献完成与研讨主题相关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是经过自己认真思考分析后的结果。这样的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查阅文献运用文献的能力,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接下来,学生要将自己精心准备好的内容在课堂上讲授给其他同学,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知识反复锤炼的过程,是知识的输出过程,这要比知识的学习或输入费神,知识的学习或输入只要自己学会明白就好,而讲授过程是要别人明白,这需要对知识反复梳理,这个过程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因为这是一个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如何清晰明了地讲解给别人的过程。再次,同学之间进行一问一答的讨论,这样的过程需要学生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提炼、分析、判断,最终给出一个令对方满意的答案,这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同学将自己精心准备的讲授内容和讨论内容整理成文,这集中训练了学生撰写文章的能力。

可见,在专业授课过程中合理地安排研讨课,能够很好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文献的能力,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故期望广大高校教师在专业授课过程中适当安排研讨课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但是,在研讨课设计的过程中,以问题需要加以注意。

首先,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适当安排研讨课,这里的专业课应该有前期的相应课程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学生在研讨课的准备阶段就需要首先学完相应的基础课程,这使得学生在准备阶段(一周、两周或一个月)无法完成,也就无法参与研讨。

其次,研讨课的主题选择非常重要,这关乎研讨课的成功与否。任课教师需要经过精心设计,选择那些属于该课程、该学科的关键性问题,或是有争议的课题,抑或是理论研究的热点,给学生留下发掘的空间。

再次,由于近年高校扩招,班级数量增加,合班上课,上课人数过多,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安排研讨课带来一定的困难,这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慎重安排,否则,研讨课的效果不会很理想。

最后,研讨课对于任课教师本人也有更高的要求。研讨课的主题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这需要教师对这些主题有充分的文献阅读、准备及更深的思考,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教师在研讨课中贵在诱导、启发而非说教,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主动探究、积极思维、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上文是我为培养和训练学生基本能力以适应知识含量极丰富的世界而在专业授课过程中合理安排研讨课的实践与心得,粗浅之见,期望方家教正。

参考文献:

[1]刘芳.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与课程政策:以中美若干所研究型大学的比较为视角.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4.

第4篇

关键词:蚕沙;甜叶菊渣;蚯蚓粪;育苗基质;西瓜

随着现代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瓜果、蔬菜育苗工厂大量出现,对育苗基质的需求量也明显增加[1-5]。目前大部分育苗基质多采用泥炭或岩棉等材料配制而成,成本相对较高,加上泥炭和岩棉均为不可再生资源,目前已限制开采。如何利用地方各种废弃物资源生产育苗基质技术与产品的开发研究,已成为现代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相关产品及生产、使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已经取得不少进展[6-12]。近年来,推荐使用蚯蚓粪替代泥炭等自然资源来配制作物育苗基质的研究报道已有不少[13-16]。初步试验研究表明,本地养蚕业废弃物蚕沙具有养分齐全、有效性高、活性物质丰富等优点;制糖业废弃物甜叶菊渣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木质素等有机物质,质地疏松,通透性良好;各种养殖场废弃物经蚯蚓转化产生的蚯蚓粪为多孔团粒结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优良。将以上三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再添加少量蛭石,可配制成通气持水、养分平衡、理化性状优良的复合育苗基质。该技术由东台市富春园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扬州瑞华环境与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与扬州大学联合研发,扬州瑞华环境与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试制生产。为检验其在西瓜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笔者于2012年1~2月,设2个配方的复合基质与2种市售基质共4个处理进行大棚西瓜育苗试验,以期为西瓜工厂化育苗提供育苗基质产品及其相关育苗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西瓜品种为苏蜜西瓜,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提供。播种前先晒种,剔除不饱满的种子后,用洁净的纱布包裹好,放在0.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沥干水,备用。ESEV复合基质,由东台市富春园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与扬州大学联合研制,扬州瑞华环境与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配制,蚕沙-甜叶菊渣-蚯蚓粪-蛭石配比包括ESEV1和ESEV2 2种(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作对照用的2种市售基质分别为江苏省淮安生产的“淮农”基质(CK1)和山东省寿光生产的“盛禾”基质(CK2)。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2年1月12日~2012年2月15日在扬州大学实验农场盆栽试验场塑料大棚中进行。试验设2种复合基质与2种市售基质共4个处理,各处理6次重复。采用50孔标准穴盘直播,每穴播1粒,播种深度0.5cm,播后覆盖蛭石,浇透水,摆放在大棚中水泥苗床上。

1.3 测定项目

调查出苗时间、齐苗时间、出苗率、成苗率;播后35d(定植前)调查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和鲜重、地下部干重和鲜重。按下面公式计算壮苗指数:壮苗指数=茎粗(cm)/株高(cm)×全株干重(g)。

2 结果与分析

2.1 ESEV基质对西瓜出苗、成苗的影响

西瓜在播种4d后出苗,齐苗时间为6~9d。播种于ESEV基质中的西瓜齐苗时间为7~9d,播种于CK1基质中的西瓜齐苗时间为6~7d,播种于CK2基质中的西瓜齐苗时间为6~8d。西瓜在ESEV1和ESEV2基质中的出苗率分别为89.6%、88.2%,在CK1和CK2基质中的出苗率分别为87.7%、88.2%。西瓜在ESEV1和ESEV2基质中的成苗率分别为88.7%、87.9%,在CK1和CK2基质中的成苗率分别为87.1%、87.3%。4 个处理的出苗率、成苗率均无显著差异(表1)。

2.2 ESEV基质对西瓜苗生长的影响

2.2.1 西瓜苗的株高与茎粗。对各处理西瓜苗的株高和茎粗进行了测定,由表2可以看出,试验中ESEV基质育出的西瓜苗,株高、茎粗与CK1基本接近,都高于CK2,株高高出5.1%~8.1%,茎粗均高出10%以上。

2.2.2 西瓜苗的生物学产量。各处理西瓜苗的生物学产量的测定结果见表3,ESEV基质育出的西瓜苗的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地下部鲜重和干重,以及全株鲜重和干重均显著高于CK2,而与CK1差异不大。

2.2.3 ESEV基质对西瓜苗壮苗指数的影响。对各处理西瓜苗的壮苗指数进行计算,从表4可以看出,ESEV基质所育瓜苗的壮苗指数同样与CK1差异不显著,但都高于CK2在20%以上。

3 小结

( 1) 将养蚕业废弃物蚕沙和制糖业废弃物甜叶菊渣经发酵可获得富含养分与有机质的腐熟物料;利用蚯蚓对各种养殖场废弃物进行转化产生多孔团粒结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优良的蚯蚓粪。将以上物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再添加少量蛭石,可配制成通气持水、养分平衡、理化性状优良的西瓜育苗基质。

( 2) 从西瓜幼苗的生长来看,由于ESEV1基质不仅含有丰富的养分,而且有良好的通透性,可以较好地满足西瓜幼苗30~35d苗期生长对水、气、养分的需要,因此在西瓜育苗期间不需追肥。CK2基质可能由于养分不足或不够平衡,在生长到2周时幼苗出现黄化、生长缓慢现象。从对西瓜苗期生长的影响来看,ESEV1基质培育的西瓜幼苗表现为长相均匀、叶色浓绿、植株健壮、易于培育西瓜壮苗。

( 3) 综合西瓜出苗、成苗、壮苗等情况,试验所用ESEV1、ESEV2、CK1和CK2 4种基质均适于西瓜穴盘育苗,易于培育壮苗。鉴于ESEV生产成本低廉,又有利于当地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建议在进一步验证其效果的基础上,予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收稿:2012-12-02)

参考文献

[1]崔秀敏,王秀峰. 蔬菜育苗营养基质及其研究进展[J]. 天津农业科学,2001,7(1):39-42

[2]刘伟,余宏军,蒋卫杰. 我国蔬菜无土栽培营养基质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农业生态学报,2006,14(3):4-7

[3]白云,李新江. 番茄无土育苗营养基质应用研究[J].北方园艺,2011(15):78-80

[4]田吉林,汪寅虎. 设施无土栽培营养基质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J]. 上海农业学报,2000,16(4):87-92

[5]徐桂磊,山,李凤玉. 我国无土栽培中有机型复合基质的应用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2004,31(6):37-38

[6]陈伟,明.春提早大棚番茄穴盘基质育苗技术[J].吉林蔬菜,2012(1):14

[7]董琼,何祯,徐云鹏,等.不同基质对树番茄穴盘育苗效果的影响[J].种子,2012,31(5):50-53

[8]杨红丽.番茄无土育苗复合基质的优选及配套技术研究.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9

[9]祁连弟,管建慧,吴玉峰,等.番茄穴盘育苗基质的筛选试验[J].北方园艺,2010(23):30-31

[10]薛书浩,孟焕文,程智慧,等.复合基质在大棚番茄无土栽培上的应用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11):107-112,119

[11]崔秀敏,王秀峰,孙春华,等.番茄育苗基质特性及其育苗效果[J].上海农业学报,2001,17(3):68-71

[12]康胜乐.刘建玲.李志伟,等.有机基质对番茄生长影响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0(16):7-11

[13]王耀晶,王步宇,刘鸣达.药渣蚯蚓粪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0( 10) : 48-49

[14]宋丽芬,李海清.蚯蚓粪营养基质在番茄穴盘育苗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园艺,2011(3):24-25

第5篇

2.夏玉米残茬覆盖与耕作方式的研究张夏雷,郭社峰,付国占,刘素云,焦念元

3.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效应黄进勇,李春霞

4.细菌表面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徐建生,成大荣,孙怀昌,崔治中

5.新城疫病毒地方分离株不同基因型灭活油乳苗的研制程相朝,吴志明,吴庭才,张春杰,李银聚,李慧琴,王冰洁

6.鸡新城疫病毒地方野毒株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试验吴志明,王婷,程相朝,吴庭才,李清利,马淑蕾

7.鸡新城疫病毒地方株F基因的扩增克隆与鉴定赵淑娟,吴志明,程相朝,李银聚,王婷,朱文文,赵海未

8.鸡卵清溶菌酶5′端激素受体结合位点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吴庭才,李银聚,张春杰,程相朝

9.硫酸盐对小白鼠钼代谢的影响杨自军,龙塔,冉林武,王婷,温文彦,白东英,林霖,李玉法

10.豚鼠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动物模型复制的研究陈宝生,莫耀南,范光耀,安志远

11.我国斗鸡的饲养概况与开发利用前景徐廷生,郭黛健,雷雪芹,王冰洁

12.不同套种作物对朝天椒产量的影响郭晋太,韩建明,李逸,王中岳,杨爱国,张焕丽,张俊平

13.油葵田杂草的发生状况及除草剂应用研究段爱菊,张自启,彭浩,郭党,韩瑞华

14.美洲斑潜蝇在棉花上的发生与防治研究郭社峰,张夏雷,郑贵仙

15.牡丹干花的护形研究钟莉娟,朱文学

16.苦瓜凉果的研制李颖,李庆典,朱英莲

17.海带膳食纤维的制备条件与营养评价谢苗,王斌,邓海燕,甘纯玑

18.毒鼠强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与分析杜利敏,刘建华,杜瑞玲,武敏

19.杉木、厚朴混交林邻体干扰效应研究伍泽文

20.莆田市古树资源及其保护措施探讨张煌,江瑞天

21.洛阳市奶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杜耀辉,刘洪涛

22.畜牧业应发展成为洛阳市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刘洪涛,杜耀辉

23.从农学版学报英文编辑谈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译写岳中生

1.用非参数度量玉米杂交种区试资料的高产稳定性袁爱梅,吕静霞,岳佐华,陈惠敏,李雪英

2.水稻耐冷性生理遗传机制研究进展季彪俊

3.不同播期对郑麦9023生育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王宏周,孙广建,王秀存,王惠铃,朱素红,王小霞

4.高产脂马尾松扦插枝条年龄和生根粉对生根效果的影响刘月蓉,叶功富,郑元英,邹军,郑文铮,高建华,陈碧华

5.湖北兰科植物的分布及其生态适应性研究费永俊,吴广宇,王燕,郭永兵

6.马尾松采脂量的相关因子分析王长新

7.天目山野生观赏木本藤本植物开发与应用马进,王小德,林夏珍

8.福建中亚热带东部山地引种柳桉种源的评价与选择兰明忠

9.金钗石斛的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孙廷,杨玉珍,胡如善

10.山地绿竹低产林施肥效果研究刘旭光

11.苹果园生草利弊浅析及应对策略研究高九思,陈玮,李卫东,韩立新,李云昭,张粉亭

12.哒螨灵与柴油或四螨嗪对山楂叶螨的室内毒力测定陈根强,胡梅,李文亮,谢巧霞

13.流行性牛白血病肿瘤组织P53表达和分布研究龙塔,余锐萍,潘耀谦,杨自军,董发明,杨玉荣,王天奇,温文彦,曹平华

14.羊源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李道敏,张春杰,李银聚,吴庭才,郑祥海,陈俊

15.仔猪水肿病的诊断和防制刘一尘,张谦,王淑芳,李宏伟,武晓红

16.银翘散在炎症模型中的抑制作用刘玉梅,张自强,邓雯,薛帮群,乌仁套迪,司丽芳

17.魔芋精粉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谢建华,林常青,庞杰

18.不同添加剂对交联-羧甲基淀粉透光率的影响刘泽民,王雅丽,黄新辉,姚大虎

19.微波真空冷冻干燥中的典型问题研究李素云,贺艺,董铁有,张建龙,朱文学

20.现代农业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李春霞,吕静霞,王小霞,李雪桃,李友军,谢巧霞

21.用统筹的理念破解"三农"问题师晓丽

1.夏玉米不同基因型水分适应性研究付国占,王俊忠,李潮海,徐艳珍

2.小麦淀粉合成相关酶的研究现状熊瑛,李友军,郭天财

3.旱塬地膜玉米播期密度施肥量试验何高社

4.优势杂交棉育种经验与技术理论探究纵瑞收

5.南方红豆杉冠层光辐射分布及其对单枝结实量的影响费永俊,王燕,左雪枝,李慧芳

6.闽南山地肉桂人工林合理种群密度的研究李跃生

7.红锥人工幼林施肥试验研究朱炜

8.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造林效果调查分析吴远彬

9.犬冷冻实验研究禹学礼,栗颖华,庞有志,邓雯,李晓霞

10.中药"囊复康"对鸡IBD病理组织学影响的研究董发明,龙塔,王天奇,杨自军,董淑丽,刘一尘

11.钼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杨自军,龙塔,冉林武,王婷,白东英,温文彦

12.蛋氨酸锌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方俊,王继承,卢向阳,蒋红梅,葛冰,邱业先

13.紫苏籽油的成分与生理功能的研究赵德义,徐爱遐,张博勇,薛三勋,张康健

14.石榴桃蛀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研究陈文进

15.热处理技术在果蔬贮藏中的应用郭时印,谭兴和,李清明,王峰

16.梨果实性状遗传研究进展李秀珍,马慧丽,刘保国,张益民,蔺合华,郭利静

17.云南生产优质白肋烟的生态条件分析杨志新,叶佳伟,刘志兵,李春乔

18.提神功能食品的研制贺家亮,秦翠丽,张敏

19.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李雪林,梁华,张泽民,郑跃进,张富厚

20.洛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邓国取,张朝晖

21.多媒体CAI课件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应用孙士保,张治国,罗明亮

1.小麦品种间不同穗粒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积累规律的研究吴金芝,李友军,郭天财

2.RNA干涉的研究进展过七根,陈付学,宋红生,文铁桥

3.猪链球菌病流行情况调查龙塔,白喜婷,董发明,王天奇,朱文豪

4.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征的流行及控制王天奇,董发明,龙塔,杨自军,董淑丽,王李辉

5.中西药合用防治鸡球虫病试验白喜婷,董发明,王天奇,龙塔

6.新城疫病毒的基因组与结构蛋白特征程相朝

7.不同的卤虫放养密度对其生长的影响吕光俊,赵文,贾沁贤

8.茄子褐纹病菌粗毒素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成玉梅,李自娟,康业斌

9.浓缩苹果汁酶促褐变及其控制李佩艳,仇农学

10.早熟葡萄新品种选育(Ⅰ)张国海,郭香凤,李学强,林芳立,张益民,范殿锋

11.套袋时间对梨果皮色素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李学强,李秀珍,李作轩

12.果树设施栽培研究进展胡新喜,熊兴耀,肖海霞

13.茶树、果树幼林中以五节芒为主的杂草防除试验李彩云

14.毒死蜱与氯氰菊酯不同配比对棉铃虫的室内毒力测定陈根强,胡梅,李文亮

15.玉米杂交种醇溶蛋白RP-HPLC指纹图谱建立方法孙鲜明,袁爱梅,成玉梅

16.玉米种子分级精选效果初探齐文超,张念辉,董根忠,刘汝振,袁宝玉

17.茶黄素类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丁阳平,刘仲华,黄建安

18.膨润土作载体制作饲料防霉剂及防霉效果观察何万领,齐德生,赵芙蓉

19.微波腌制糖蒜工艺研究宗留香,毛微

20.转基因植物潜在的生物入侵问题张秀娟,杨晨利

21.豫西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模式及存在问题罗明亮,李俭,孙士保

1.广陵香粳不同产量水平的群体数量和质量特征研究张亚洁,何丽华,沙爱红,高海霞,苏祖芳

2.火炬松生理、生化指标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系孙小霞,苏时萍,阮少宁

3.毛竹主要经营技术措施及其经济效果分析吴远彬

4.我国茶丽纹象甲的研究进展曾明森,吴光远,王庆森

5.生物反应器在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钟军,易自力,蒋建雄,戴林建,董伟,周小云,熊兴华

6.外源DNA导入技术及其RAPD分析的研究进展胡家金,肖浪涛,洪亚辉,彭志红

7.盐胁迫下大豆叶片有机物质及荧光参数的变化王征宏,孔祥生,吕淑芳,武晓红

8.节瓜强雌系R89-3-7-5的诱雄试验魏秉培,魏佑营,温文彦,刘保国

9.氮素对番茄叶片生理活性的作用研究吴正景,高文,魏秉培,苏维

10.烟草漂浮育苗培养基质及营养液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岑怡红,聂荣邦

11.粗纤维饲粮对妊娠母猪与采食有关的行为规癖的影响武晓红,包军,崔卫国,徐廷生,赵芙蓉,王生滨,朱晶

12.大豆黄酮对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程忠刚,林映才,周桂莲,余德谦,蒋守群,蒋宗勇

13.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规划研究张贵,肖化顺

14.垂直绿化在城市绿化中的现状及应用策略李东升,张妙霞,魏素玲

第6篇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理论与实践整合;中外合作办学;双语课程

中图分类号S-01;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0-0249-02

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是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生命科学研究数据资料的一门科学,包含试验方案设计、试验数据收集、整理及分析。生物统计学是全国许多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该课程涉及的原理、概念及数学公式多且抽象难懂,系统性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也高,常使学生在学习中倍感头疼,是一门难度大的课程。而生物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的范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一门重要的工具课,它能培养学生统计学思想,使其学会如何科学地设计研究方案及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相关课程及完成毕业实习论文。因此掌握好生物统计学知识对学生今后从事本行业相关工作有重要意义[1]。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中外合作办学日益兴起,福建农林大学自2003年以来成功开办了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的“2+2”本科教学合作项目(中加合作班)[2],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等人才,包括生物统计学在内的许多课程被设定为双语课程[3]。生物统计学双语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的同时,也掌握一定的生物统计学专业英语,具备与国际同行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本科学生的专业英语基础都相对薄弱,在学习难懂的生物统计学原理的同时,一并学习难记的生物统计学专业英语术语,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为了在有限的学时中让学生达到这两重学习目标,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完善进行了初步探索。关于优化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各教学同行已有不少研究,案例法、引入各种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图示法、课程整合、项目导向等,均取得了成果[4-6]。其中课程整合模式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启发很大,都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实践在生物统计学课程中的重要性,提倡“教、学、做”融为一体的教学理念,培养“知识+能力”的双强人才。世界著名教育学家杜威(JohnDewey)也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提出了综合课程的思想。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结合生物统计学的特点,即概念理论难和实践应用性强,从理论与实践相整合的角度出发,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利用理论讲授课、上机实践课、网络教学平台等多方面教学整合渗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统计思想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1修订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

笔者所进行的教学改革面向对象为福建农林大学中加合作班的学生,他们本科学习的后2年即将赴加拿大繼续学习。为了提前适应国外的学习环境,他们的课程皆为双语课程,大多为全英文授课。针对各不同专业及各不同课程的双语课程,英文教学部分所占不等,都旨在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能进行该专业学术问题国际交流的能力。而在英文渗透度不同阶段的双语教学中,以全英文教学对提高学生英语交流能力效果最好[7]。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加上所面向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好,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相应提高了英语教学所占的比重。起初计划实行全英文教学,但在与学生的初步交流后,发现他们的生物统计学专业英语基础十分薄弱,如果一味用全英文教学,恐怕本就难懂的生物统计学知识再加上不甚明了的专业英语使学生对该课的感觉更加云山雾罩,可能连掌握相应生物统计学原理的这个最基本教学要求都完成不了。因此修订了原初的教学计划,适当增加了中文教学的分量,在教学参考书、课件及教学情景设置上都做了相应的调整。教学用书选定了2本,中英文各1本,分别为杜荣骞著的《生物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和ThomasGlover、KevinMitchell著的AnintroductiontoBiostatistics(WavelandPrInc),同时也列出一些适合本科生阅读的英文教学参考书,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自学。采用全英文课件,旨在更好地给学生一个英语教学环境,而教学过程中,针对关键的专业知识和难懂的统计原理,用中英文详细解释,反复举例,力争使学生在掌握生物统计学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增强他们的生物统计专业英语交流能力。

在确定该双语课程的教学语言模式后,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学时数,考虑到增加的生物统计学专业英语方面的学习内容,修订完善了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相较于学校其他专业及他校该课程的40~50个学时安排,安排了60个学时,从时间上说比较充裕。其中51个学时为课堂理论课,9个学时为上机实践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与以往保持一致,包含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试验设计、描述统计(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和推断统计,每章增加相应的专业英语和统计软件操作的学习内容,并在课堂讲解后及时进行上机实践课的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会灵活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些公式的数理推算过程简略介绍,不再重点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打消学生因害怕艰涩难懂的数学演算而对该课程产生厌学情绪。在教学模式中,将理论与实践相整合,以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目标。

2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生物統计学虽然系统性、理论性强,但它更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工具课。在教学中,若仅教授理论,学生很可能难以在今后的实际实践工作和研究中将其真正变成有利工具利用起来。基于这些特点,笔者试着从多角度进行理论和实践相整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试验设计原则理论与实践案例数据分析的教学整合;二是实践案例统计分析理论与计算机统计软件操作的教学整合;三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课堂及课后的互动、中英文参考书的导读,将生物统计专业英语的教授与交流整合。

试验设计原则是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整个课程体系,它集中体现了统计思想的精髓所在。而对学生统计思想的培训,可以说是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核心部分[8]。在教学过程中,这部分相对容易,没有复杂的数学公式,内容逻辑性强,学生能很快认同,但这也是最难教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很轻易地快速记住这些概念,但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却往往表现得不知所措。同时,正因为没有真正学会如何去用,学生在一段时间后,可能不再记得这些概念原则。考虑到系统关联性,不少生物统计学书将试验设计的内容放在了全书的后半部分。若课堂教学也参照该顺序,那么试验设计原则教授的内容并没有反复解说和演练,很可能会导致试验设计的原则与实践案例分析相割裂,难于找到内在的密切联系,也使学生对试验设计的原则学习缺乏实践应用,从而导致易学易忘。所以笔者选择了从课程教学的初期就开始结合案例讲授统计思想,推出试验设计原则的内容,在后期的各推断统计模型的教学中,先给出案例,让学生自我实践,做出试验设计,进一步讲解试验设计原则与统计思想。一方面使普遍惧怕书中繁杂数学公式的学生了解到统计其实是很有趣的一门课,并非是一味地进行数学计算,打破学生恐惧的心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学下去的动力。另一方面,让试验设计原则与统计思想的讲解和实践贯穿课程始终,原理、原则思想都是从实践中高度抽象浓缩的概念,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使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做到灵活应用,提高统计学能力。

计算机统计软件的操作技能在当今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愈显重要,尤其是当今大数据时代,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单靠纸笔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计算机统计软件教学的重要性也被提到日程上来,成为当今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的重要部分[9]。关于计算机统计软件的教学,笔者在不同班级中分别尝试过Excel、SPSS和R教学,它们各有优缺点,

哪个软件更适合本科教学,很难一概而论。软件的操作属于课程实践环节的内容,它们都可帮助学生省去用复杂公式计算的工作,更高效地分析处理数据。无论是哪种软件,单一的操作教授并不是难点,如何选择正确的程序命令,如何解读计算结果,得出科学结论才是统计软件学习的关键,而这些则依赖其背后统计原理的掌握。正是由于这样环环相扣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统计软件的教学和相对应的生物统计理论的讲解通过实践案例相整合,在课堂中讲完统计理论后,随即教授如何用软件操作相关案例,通过软件操作的讲解和结果的解读,进一步巩固相关统计理论。同时,特意调整上机实践课的时间,让学生得以及时实践,将实践与理论教学整合。

该课程是双语课程,培养学生的生物统计专业英语能力也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而任何英语的学习,更多实践的练习是学好的不二法门。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笔者也采取了理论与实践整合的策略,除了全英文课件及课堂英文教学外,也利用各种课堂课后互动的机会及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加大对学生生物统计专业英语的实践训练。推荐课程参考书有英文书也有中文书,推荐中文书的目的是帮助没有生物统计学基础的本科生更好地系统掌握该学科的理论知识,而英文参考书的阅读则进一步训练学生生物统计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传该课程的学习资料,布置部分课程作业,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上机实践课和课后习题也大部分采用英文形式,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熟记生物统计的专业英文词汇。

3教学效果及其展望

经过这样的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教学成果,但仍有不少缺憾的地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整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抽象的统计学概念原理有了深一步的了解,可能对方差分析、线性回归模型中相对复杂的计算公式不一定完全记牢,但对

其试验设计的原理都有所掌握,对于不同的案例,学生基本都能判断出其试验设计的类型,据此选择正确的软件程序命令,并对数据输入结果做出正确的解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反馈显示,学生普遍觉得案例偏少,自己实践练习的环节不够。从学生的表现看,他们也普遍热衷于自我实践的学习,激发了学习的热情,笔者也鼓励启发他们尝试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在课堂外自学,在实践中相互讨论,让他们更深刻、直观地理解生物统计学原理。而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生物统计学为应用统计学一个分支的特点,需要在实践中学习,才能帮助学生活学活用。为了检验学生对生物统计专业英语的掌握情况,在课程考核(上机考试和期末闭卷笔试)中也采用部分英文考核方式。虽然大多学生最初被题目中描述的生物试验的专业英语所难住而显得无从下手,也有少数学生还是抓住了题目中统计常用的词汇,对题目做出了应有的解题判断,在笔者的一点提示后,近一大半的学生还是有了解题的正确思路,这有很大可能是得益于英文教学与平时大量英文习题的练习。

总之,作为应用统计学分支的生物统计学是实践性强的一门工具课,又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相整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能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更深刻地理解其背后统计原理概念,并真正做到活学活用。结合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教学反馈,将对该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进一步增加软件实践环节,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出适应当今科技发展潮流的人才。

作者:贾琪等

参考文献 

[1] 郝嘉琪.试论生物统计在农业科学试验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7(6):224-225. 

[2] 王松良,CALDWELL C D,KILYANEK S,等.中加合作农业生态学“双语+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1):90-95. 

[3] 贾琪,贾坤志.农林院校留学生生物统计课程全英语教学实践与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