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

时间:2022-12-19 09:31: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

第1篇

五、2011年档案工作的思路和目标任务

在总结回顾xxx年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安排了2011年度档案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档案工作思路。

2011年,我局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自治区地税局总体工作部署为指针,以支部收入为中心、全面强化科学管理为重点、“四项建设”为根本、创新工程为动力、精神文明创建为目标、党风廉政建设为保障、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各项税收工作任务,为克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档案工作目标。

1、加强我局档案队伍的教育培训和宣传力度。

宣传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全员档案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还需要充实档案人员的业务知识、增强创新能力,加强对档案人员队伍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档案人员的主动性、能动性,形成合力。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定期考核,奖惩分明,使档案工作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2、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建设

根据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坚持文档一体化原则,把机关档案信息化纳入机关办公自动化的总体布局,坚持以发展为主线,以服务为主题,推进我局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实际在征税大厅安装一台政务信息公开、为纳税人查询服务的电子触摸屏,实现档案资源上内部局域网,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了综合服务的功能。

第2篇

关键词:人口信息化;计划生育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涉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域所有信息的科学技术革命,是新时期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上水平的必然要求。信息化建设是在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文化上的根本性变化,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和信息管理能力的提高是这场信息科学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实践证明,信息化建设能够把大量的基础信息有效汇集起来,既可以对基层的管理服务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指导,又可以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信息依据。通过信息化促进计划生育管理变革,是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提高对育龄群众的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

一、人口信息化概念

我国的人口信息化从1985年开始设想,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被用来表述一种新兴的人口管理体系。所谓人口信息化,是在人口领域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人口信息资源,加速实现人口管理现代化的过程。

二、Q市人口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Q市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支撑手段,以省信息化建设思路为统领,以新WIS应用为核心,以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深化应用、注重服务,不断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一)夯实应用基础,构筑信息化高速公路

形成全覆盖的信息化网络体系。实施计生网络“村村通”工程,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将人口信息化建设列入专项经费预算,全市80%以上的村居实现专机专网,市、区、镇、村四级网络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信息化高速网络。

(二)深化业务应用,打造一流信息化平台

坚持“整合资源、深化应用、打造亮点、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构建人口综合业务应用和宏观决策支持平台。

1.建立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完善部门人口信息共享长效机制,在进一步完善民政、公安、教育、劳动等部门信息定期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生儿接生信息、出生医学证明信息、计划免疫等信息的资源共享。

2.初步建成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建立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整合新WIS、民政、公安等部门人口信息资源,开发建设全覆盖、真实、完整、准确、的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实时掌握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战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3.开发建设3G智能移动平台。利用3G移动网络和无线传输技术将WIS系统和移动办公系统整合到3G手持终端上,为城市社区和农村偏远地区配备了移动办公平台,通过3G智能移动平台进行信息采集、考核调查和文件传输等,将其渗透到整个管理服务体系,提供全面、公开、实时的在线服务,智能化移动办公的方式,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手段方法的创新,增强了社会管理能力。

4.全面启用人口电子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将计划生育信息与电子地理信息相结合,研制出“全貌显示、户况定位、分类明晰、动静结合”的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人口信息的准确定位,楼院户况信息的直观显示,开辟了利用GIS信息引导开展人口服务管理的新途径。各级用户可以通过GIS系统直观地掌握辖区内楼座分布、人员分布、市场、驻街单位以及药具发放点分布等情况,为开展各项服务管理提供了内容全面、形象直观的信息引导工具。

三、信息化给计划生育带来的影响

信息化将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巨大的革,解决制约计划生育发展的瓶颈。

(一)信息化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用信息化手段替代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计帐卡管理,自动生成计划生育报表、以及统计分析数据和人口形势资料,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因手工操作带来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运用信息化实现多方可视电话和电视电话会议,节约办公经费。加快信息化进程,能全面提升计划生育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综合治理、综合决策能力,更好地为育龄群众服务。

(二)信息化为计划生育打开了新的宣传窗口

信息化为计划生育工作开启了一扇新的宣传窗口,互联网上的计划生育网站,不仅增加了新的宣传途径,还扩大社会宣传效果。同时,还可以在计划生育网站上开设一些隐私性较强的在线服务,如性保健、优生优育、生殖健康避孕药具、性保健品的网上销售等电子商务,既保护了群众隐私,还增加了经济效益。

(三)信息化推进城市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

随着人口快速流动和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社区和流动人口成为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计划生育工作“转方式、调结构”的根本问题在城市,稳定低生育水平、依法行政和利益导向等工作落实的难点在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焦点在市内四区和城乡结合部。抓住“社区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社会管理”三个重点,做好城市社区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是构建“和谐人口、诚信计生”,实现全市计划生育整体工作上水平的关键所在。电子政务的实践告诉我们,信息化是手段,是支撑,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的全部问题,而改变传统“管”的思想,从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顶层设计,以服务为主导,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是当前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数量逐渐增多,解决流动人口管理难的问题,要加快人口管理政策的统筹和调整,去除在户籍制度上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制度,通过加大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建设,来提高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信息化提高宏观决策水平

解决人口问题不仅涉及经济,还与社会、文化和政治息息相关。所以,计划生育决策至关重要。进人“十五”时期后,长期处于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问题开始逐渐显现,人口素质低问题、劳动人口就业问题、独生子女问题、老年人口社会保障问题、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多重挑战。同时,在体制转型过程中,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将趋于隐蔽化、多元化、复杂化。在这种形势下,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政府决策必须建立在计划生育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宏观大局,使政府决策更加准确、更加规范科学。

(五)信息化是实现计划生育工作两个转变的要求

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转变,改变传统的计划生育工作形象,必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提高管理水平、办公效率。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信息,增强了信息的时效性,为计生宣传工作争取了主动性。同时,政府的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指明了政府部门能够提供的服务、获得服务的渠道。这些都会提高政府办事的透明度,促进勤政和廉政建设。另一方面,政府能及时了解服务需求状况,并利用信息资源指导工作,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当前我们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正根据形势变化、政策调整,不断的前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更好地开展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添助力。

参考文献:

[1]汪玉凯.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十大预测[J].电子政务,2006(1/2):91-94.

[2]王进孝.关于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电子政务,2011(4).

第3篇

在年的月日,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我连(或团等)组织的培训活动,经过近天紧张的学习,现已经顺利完成了全部培训科目的学习任务。经过此次学习,使我的专业素质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对专业知识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和系统地梳理。同时在紧张而充实的学习培训中也对所从事的专业有了很多的感悟和更深层次地了解,现将我近期来参加培训的基本情况和学习收获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参加培训基本情况

此次培训共有人参加,培训人员有来自基层一线的备岗人员,还有从事多年相关专业的老同志。培训教师是在单位(或学院)聘请的高级讲师,培训内容是围绕通信参谋业务的主题,开设了、、和等科目。在学习过程中,培训教师深入浅出、细致全面地讲解在深深吸引我的同时,也使我真正认识到了自己业务上的不足。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我越加体会到学无止境的道理。不但在课堂学习中,我认真聆听讲师的讲解,将授课全部内容,甚至一字一句都牢记于心。在课下我还同学员们不断交流学习体会,不断拓展知识面,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强化记忆加深理解。遇到疑难问题我们就集思广益地进行集体讨论,往往在一个问题上能够琢磨出几个不同的解决方法,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我就会及时向讲师求教。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不但从专业知识上有了很大的收获,同时增进了学员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我牢牢把握这次学习培训的机会,严格遵守学习培训的各项纪律,统筹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在如饥似渴地吸收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度过了这段难忘的培训时光。

二、参加培训的主要收获和体会

参加此次培训,不但收获了知识,同时对于自身素质提高的方法和部队信息化建设也想了很多。给我最深的体会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专业知识达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目标,同时使我更深层次地懂得了知识对于现阶段建设科技化、信息化军队的重要。

首先在知识结构的更新上主要体会:一方面可以采取理论自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训班的大部分学员参加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少,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一边工作一边钻研,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践操作的指导工具,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和创新突破,即强化了理论基础,又获得了实际操作技能,这是最为常见并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要具备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增强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好闲暇时间,对于不懂的知识要全面收集相关材料,做到学用结合,以用促学。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经验交流和强化提高相结合。先进的理论往往多是在专业交流的过程中启发了思维灵感而形成的,多参与学习心得交流,在专业特长上形成互补对于掌握知识和拓展知识面都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把握住每一次强化培训和学习交流的机会,将其作为促进自己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和综合素质不断成熟的强大动力,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到一个更深的层次。

其次在部队信息化建设上主要体会:一是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军队信息化持续高效发展的根本途径。军队信息化建设随着科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呈现出设备更新快的明显趋势,要适应设备应用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就必须要建立一支接受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全面的军队信息化队伍。只有通过队伍建设,才能为军队信息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才能保证军队信息化不断创新和持续高效发展。二是发挥网络末端效能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有效途径。网络末端是直接与智力操作相结合的有效部位,在网络末端下功夫,不断实现设备、智力和操作能力的创新发展,才能真正跟上或赶超新形势下信息化发展的水平,才能够将信息化发展的能力直接有效地转化为军队的战斗力。如何发挥网络末端效能,就要求在组织管理、科技攻关、实践操作上形成科学规范的运作体系,以确保这种效能及时发挥和有效发挥。三是顶层设计科学统筹是确保信息化高层次发展的核心。在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当今,对于信息化高层次研发已经充分具备了一定基础。这样开来,实现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统一、资源共享和部件标准化的军队信息化建设已经条件成熟,所以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上应该从全局视觉出发,对建设项目的各个层次和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和全面分析,这才是指导军队信息化高层次发展的核心内容。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和设想

通过此次培训,在丰富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认识的同时,使我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军人,我们有责任承担起军队建设和发展的义务,这是我们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此次培训使我更加坚定了为军队信息化建设事业奉献的决心,我一定不辜负领导的培养和亲人的期望,以此次培训所学所悟为契机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将自己所学切实运用到促进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操作能力,不断努力钻研专业知识,紧跟部队信息化发展的科学前沿,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积极投身到部队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树立精品意识为单位信息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4篇

根据《区信息中心关于2012年信息化工作绩效考评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局对照区电子政务和政务信息化工作目标任务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务信息化工作情况2012年,我局政务信息化工作以办好政府门户网站和局域网为窗口,推进政务公开为重点,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政务信息化工作任务。(一)加大政务信息公开的力度。一年来,我局门户网站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宣传、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不断充实政务公开内容,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及时将政策法规、重大项目完成情况等信息第一时间在政府网站上。(二)狠抓政务信息报送工作。我们根据信息工作的特点,多方捕捉信息,选好角度,精心筛选加工,力求有新意、有特点、有价值、有效应,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剔除大话、套话和空话,做到一事一报,简明扼要。紧紧围绕全年中心工作,以反映工作动态、突出经验交流为重点,(三)狠抓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外网局域网建设。完成了局门户网站的建设和日常维护工作,为领导掌握信息、正确决策、推动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为各部门协调沟通、相互交流搭建了平台。(四)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政务信息工作基础。我们把政务信息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办公室每周收集一次信息工作报送及采用的情况,并指定一名微机操作水平较好的工作人员为政务信息员,具体负责单位的政务信息工作。根据各科室工作的特点,将具体的政务信息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指标,营造了一种人人搜集信息、编写信息的工作氛围。在政务信息工作的管理上,从政务信息撰写、信息通报、信息报送奖惩及重大信息报送等方面,健全了管理体系,形成了政务信息工作与其它工作齐头并进、协调联动的工作局面,有效提高了政务信息工作水平。(五)扩大信息覆盖面,拓宽信息收集渠道。我们通过参加各类会议、起草有关文件、组织重大活动、处理重大事件、下基层督查调研等有利时机,及时从中搜集挖掘信息,收集相关资料撰写报送信息。为了便于工作联系,我们在各单位学校确定了1-2名孰悉国家的方针、政策,掌握政务信息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办公技能,综合业务能力强,具有一定文字功底和分析能力的人员担任信息工作联络员。根据工作需要,我们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与这些单位信息工作联络员联系,向各部门预约信息,再将各单位上报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整合、提炼修整后通过政府内网及时上报,做到了当日信息当日签、当日发,信息不过夜。采用通报方式对各部门报送信息情况每月通报一次。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激发了各单位报送信息资料的积极性,拓宽了信息收集渠道。

二、电子政务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012年,在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局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领导重视,认识统一。我局领导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高度认识电子政务外网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重要意义,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并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摆上单位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落实各方面工作。(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进一步推进我局信息化建设步伐,认真贯彻落实区政府办〔2010〕116号文件精神,我局成立了电子政务领导小组,明确了电子政务专项目标责任。按照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要求,制订了局电子政务工作年度计划。(三)立足现状,夯实基础。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局电子政务建设,在硬件上进行了完善和充实,新增了电子政务系统专用电脑、彩色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碎纸机、扫描仪、电脑桌椅等办公设备。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内部局域网建设。积极组织全局人员参加电脑知识和电脑业务、电子政务知识培训,打好人员基础。大力倡导无纸化办公,实现了各类报表文件,凡是有相关软件的,都全部用软件制作,无软件的也都全部纳入电脑制作和管理。(四)加强服务,完善功能。我局在政府网站上建立了自己的网页,为了充分利用这一窗口,展现教育工作特色,让外界了解长安教育工作现状,我们落实了专人对该网页进行维护和更新,主要完成的工作有:一是加强对政务公开电话、电子信函的管理,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及时回复群众的来电、来函。二是切实加强对我局网站内容的更新,维护以及服务功能的开展,及时把我局的基本情况,工作思路,及工作动态在网上。(五)加强计算机和网络维护工作,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我们在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中更加注重网络安全工作,对内外网的硬件防火墙、网络版杀毒软件、网络架构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了网络安全、稳定、有序的运行,全年无网络安全事故发生。

三、2011年电子政务和政务信息化工作的思路和打算2011年,我局电子政务和政务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局和区政府关于电子政务和政务信息化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以提升电子政务和政务信息化工作质量和水平为突破口,突出教育信息,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思路,狠抓措施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电子政务和政务信息化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围绕上述工作思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一)着力抓好政务信息报送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拓宽信息渠道,提炼一批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政务信息,使信息报送质量和总量较上年有较大提高。继续扩大信息覆盖面,健全信息网络,把基层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及对全市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总结出来,及时进行勾通反馈上报。(二)着力抓好门户网站建设工作。按照区信息中心安排部署,及时更新维护好门户网站,上传各类信息,重点加大对政务公开、政策法规、部门动态、疑难问题解答等信息板块的信息上传力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服务广大群众。及时更新“长安教育网”信息和完善网页结构内容。(三)积极开展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深化认识,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学习微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干部职工微机操作和网络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四)抓好分析研究。努力分析研究并切实解决好政务信息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适时调整工作思路,不断改进工作方式。

第5篇

关键词:民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思路

1.引言

作为我国重要的行政职能部门,民政部门的日常工作对于保障我国广大人民的生活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民政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更好地将行政部门的职能进行发挥,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针对于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在民政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正视新的发展趋势和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2.当前民政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深刻。民政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现阶段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民政档案管理人员认为信息化建设工作仅仅是一个形式化,对于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的部署与检查认识不足,相关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支持和配合。与此同时,民政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相对繁重,过多的工作压力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也缺乏有效的衔接与控制管理,这对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第二,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现阶段,经费不足是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相对于其他工作来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十分有限,相关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基础设施的缺失难以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需求,难以为民政工作规范、科学的开展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现阶段,文件资料的人工管理是主要的管理形式,在档案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不够深入,档案信息的查询利用效果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第三,电子档案管理问题。现阶段,由于计算机技术开发、应用上以及相关政策规定的限制,档案管理工作的双轨制依然是客观存在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并存。这种并存的档案信息管理情况下,对于电子文件的修改与销毁上控制不够严格和完善,缺乏相应的重视和控制。相关的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还较为混乱。第四,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现阶段民政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有限,其本身缺乏足够的信息化管理技术能力,在面对信息化建设的具体需求上,传统的民政档案工作手段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传统的工作经验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3.民政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第一,完善信息化基础建设,加强投入。民政部门要提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认知程度,认识到信息化发展对档案工作的带动作用与意义,真正的将档案管理信息化纳入到民政工作的总战略思想当中,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民政事业的健康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也要重视对人员队伍的控制,提高在岗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面临新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具体需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在传统的档案业务技术基础之上,对于数字化、计算机应用、信息化、网络化以及现代管理技术进行学习,积极参与相关的交流与培训工作,提高对新方式、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能力。档案管理人员也要积极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准确的掌握和适应,更好地满足不断发展的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适应新时期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形势。第二,档案信息资源的应用。电子档案管理归档过程中,民政档案管理需要严格依据相关管理指导和思想,提高对电子类档案归档、鉴定、积累、著录等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电子文件的存储和保存得到有效的保障,并对相关管理经验进行积极的推广,提高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效果。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要紧密跟随民政工作信息化的发展需求,保存二者有效的同步,民政工作信息化的发展应用上,其必然会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更好的需求,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要以前瞻的眼光来为民政工作信息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子文件的数量和类别逐渐增加,电子档案资料的管理是日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在民政档案管理工作中,电子文件的类别不断增加,日常工作形成的方案、总结、婚姻登记文书档案、正式的文件,低保救助、五保管理、民间组织等申报审批形成的数据资料,地名管理、勘界协议、退役士兵安置等资料和电子版的影像档案也要更加全面、可靠。第三,对档案信息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结合民政工作的具体开展需求和档案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要进行科学的构建,并结合民政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和制度,确立档案信息化管理保障体系,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过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控制,让档案信息数据的控制更加安全、可靠。在电子档案管理上,要对于归档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积极的指导,确保电子档案管理高效、全面、真实。信息化管理形势下,电子档案的管理需要得到严格的控制,确保电子类档案资源的长期可读,让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得到最大化的保障。通过积极开展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控制,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才能得到更好的引导和约束。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民政部门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民政部门整体工作水平,减少日常工作压力,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效果,是民政部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必须重视的一部分内容。

作者:林玉娟 单位:通榆县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赵子孺.档案管理信息化研究[J].河南科技,2011(15).

第6篇

一、20XX年工作业绩

(一)主要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计划目标(万)

实际完成(万)

完成比例

新签合同额

13000

13638

104.91%

营业收入

11000

11192

101.75%

利润额

220

260

118.18%

回款额

9130

9800

107.33%

备注:以上利润额和回款额均为预估数据。

(二)20XX年主要销售业绩(X00万以上项目)

1.XX项目,合同额XX万;

2.XX项目,合同额XX万;

3.XX项目,合同额XX万;

4.XX项目,合同额XX万;

5.XX项目,合同额XX万;

(三)20XX年工作重点与创新

1.部门业务转型

1)XX部目前已实现由产品分销型业务转向项目集成型业务销售的转型,加大了政府/企业招投标业务、系统集成业务与能源环保业务的拓展力度;

2)通过在行业外的业务拓展,逐步实现业务方向相较往年向政府与企业用户软件业务、IT咨询服务业务的转变;

3)通过业务结构调整使部门整体能力得到多元化提升,实现技术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管理手段日趋完善,销售方式日益进步。

2. 团队建设工作

1)根据部门业务转型发展的需要,对部门内部组织架构进行重组,成立XX中心。

2)对部门人员进行重组,合理安排各人员的岗位,使其发挥特长,加快实现部门业务能力提升。

3. 项目管理工作

1)加强部门人员项目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鼓励积极参加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目前部门已有X名人员通过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

2)加大部门项目管控力度,有力的控制了新项目的回款时间,促进了项目回款率的提升。

4. 绩效管理工作

1)建立部门人员绩效考评新体系,严格考核工作人员各项指标,做到奖惩分明,提高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实行绩效考核透明化管理,根据部门绩效考评体系生成绩效考核表,每月由员工签字确认,体现公平化原则。

3)实现员工绩效考核标准精细化,绩效管理由日常工作、专项业绩、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等维度综合考量,全面跟踪、统计分析,并形成周报和月报;

(四)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市场推广工作中由于缺少完善的公司自主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的包装,增加了行业外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困难。

2.缺乏对公司资质体系的维护管理,要确保资质及时的完善和更新,从而不影响投标工作效率。

3.缺乏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和技术能力的项目经理。

二、20XX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

(一)工作思路

从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和项目管控能力入手,加大技术型、项目型销售;同时加入新的思考——如何在软件开发项目上得到长足的进步,如何去体现公司软件产品的开发能力。

与此同时,仍要继续加大在政府、教育、企业、医疗、公共事务行业中的项目开发,通过项目的开发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通过完成公司的营销任务体现公司的业务能力。

最后,更要加大对发电集团行业、环保行业、大型制造厂商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产品开发与销售,充分利用公司的产品技术资源和技术开发资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客户资源,逐步实现对发电行业信息化建设体系的渗透。

(二)重点工作

1.继续加大在政府、教育、企业、医疗、环保、公共事务行业类的开发力度;加大对发电集团,大型制造厂商信息化建设项目与产品销售的开发。

2.加大部门在电网外行业软件项目的业务比例,使软件产品及软件开发业务的比例达到部门总体业务的30%。

3.完善团队建设,提升部门人员的技术能力与项目管控能力;增加技术型项目经理,完善部门组织架构;

4.继续加大对项目的管控力度,提高部门资金周转速度;严格控制回款时间,杜绝陈欠款的发生。

三、对公司20XX年工作的建议

第7篇

关键词:消防,信息化,对策

 

1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消防部队是公安系统中较早引入信息技术的部门,在满足为“防火、灭火、应急救援”服务的前提下,不断应用新技术,采取新方法,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健康、快速的发展。但是,在信息化建设取得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升消防部队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消防。[1]

2消防信息化建设现状

全球各地区由于政治制度、经济形态、信息化基础设施等不同,其消防信息化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下面分别说明发达国家和我国消防信息化的建设现状。

2.1 外国消防信息化建设现状

发达国家在消防信息化建设方面发展普遍比较迅速,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对信息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90年代实现了被称为“新经济”的长达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信息技术行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从1990年的5.8%上升到2000年的8.3%。依靠国家发达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美国的消防机构建立了先进的救灾网络系统、远程培训系统、火灾模拟系统以及灾害信息系统,同时还形成了完善的救灾预案数据库。可以说美国的消防信息化发展水平均居世界首位,代表着世界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其在消防监督、调度指挥、电子政务、内部事务管理、灭火战术模拟等各个领域,已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能有效地引导、规范、整合信息化资源。

2.2 我国消防信息化建设现状[2]

公安消防部队信息化作为“金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公安部的领导下,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逐步推进和实施。

近几年,我国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取得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全国消防部队的基层信息化建设基本到位并已投入使用,各地相继实现了消防三级网联网,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主页,开发应用了一批消防信息管理软件,并逐步实现了网上公文收发、网上执法、网上数据传输和网上消防宣传等电子政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运行、保障体系。同时新建、改建了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已逐步渗透到消防部队的各层面中,但从总体上看,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和消防工作实际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信息化建设水平仍处于信息化的初始阶段,且不同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我国消防信息化建设中暴露的问题主要有:官兵认识片面,操作应用能力不高;专业人才缺乏,消防软件开发滞后;不按方案实施,重复建设现象普遍;保障经费不足,软硬件建设水平低;依赖传统模式,自动化办公程度低等。

3 我国消防信息化建设对策

3.1 消防信息化建设要虚实结合

虚即对信息化的处理应用能力建设,实即对信息化基础设施装备建设,要想推进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必须改变部队传统建设模式的思维定势,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才能做出正确战略谋划和正确决策,让科学技术真正带动消防事业的发展。

3.2 消防信息化建设要注重人才培养

要推进信息化建设,就必须把人才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必须大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消防。要完善信息化培训机制,重用人才;培养复合型业务骨干,打造全才;加强人才资源库建设,储备专才,立足社会人才资源,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联系,大力吸收通信、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人才,促进信息化发展。

3.3 消防信息化建设要科学发展

信息化建设是长期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立足长远,统筹规划,循序渐进。要立足部门实际,制定建设长远规划;同时要加强部门沟通,信息共享连通孤岛,消防部队可以充分利用公安、政府及公共网络提供的信息通道,同时密切与信息服务业的关系,节约资金,用较少的投资获得较大效益。通过统一规划和构思,不仅在消防部门内部,更要在公安乃至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起一种整体性信息系统模型,实现系统集成信息共享。

3.4 消防信息化建设要开源节流

信息化建设必须保证经费到位,公安消防部队的经费由国家财政经费列支,受地域经济的影响,消防经费投入始终处于严重不平衡的状态,信息化建设欠账较多。既要开渠道,多方筹措确保经费充足又要加强资金支出管控[3]。

3.5 消防信息化建设要与时俱进

现在的网络应用推行起来阻碍很多,困难重重。一方面是因为使用者习惯于老式的办公方式,不习惯在网上办公;另一方面因为软件开发与实际工作流程有不符之处,增加了实际工作的复杂程度。下猛药,改变官兵习惯定式,许多年纪稍大的干部用了多年电脑,可一旦电脑出了问题就束手无策,不要说会重装系统,有的竟然连Ctrl+C的作用都不知道。建立健全奖惩激励制度,让“能者上,庸者下”,打破部分人员安于现状,止于进取的惰性,对信息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调动官兵的积极性。,消防。,消防。不学习,毋宁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每名官兵都应当抓住机会不断学习新本领,创新工作思路,为部队建设作更大的贡献。

3.6 重实效,软件开发量体裁衣,不花哨

由于各地区、各单位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坚持先试点后推广,不搞一刀切,真正做到边建设边见效。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很多,有通用模块、也有选择模块。选择模块可以根据各行各业的要求进行特定改制而成。每增加一个模块,价格就会加上好几千,因此选择功能时一定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选择,不能见好就要,一定要选择确实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哪些功能。既要考虑工作的需要,又要考虑软件的成本问题和实际应用的效果。做到“量体裁衣”,以合适实用为选择标准,千万不可因好大喜功而购置一些对消防来说无用的功能。如果在网上办公仅仅是为了追求政绩,那样就失去了它们本身的应用价值,也是一种资源浪费[4]。,消防。

4 结论

消防信息化建设是我们向科技强警迈出的坚实一步,当前消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应该看到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还处在探索和初步应用阶段,与发达国家的消防信息化建设要求水平还有很大差距[5]。,消防。可以预见,随着现代网络安全技术在消防信息化建设中的不断应用和完善,必将进一步推动消防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全面提升消防部队战斗力,推动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全面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薄建伟.消防信息化的历史、进展与展望[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5-12-08.

[2]杜兰萍,薄建伟编著.加快消防信息化建设推进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全面进步[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11.

[3]周炜,裴建国等.消防指挥自动化教程[M].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2007

[4]傅永财,应放,宁江.关于公安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7-10.

[5]王尚平.浅析消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公安科技》第83期,2006-2.

第8篇

一、现状分析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就目前中小学档案管理现状看,大部分学校领导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和长远的发展规划,始终无法从战略高度去认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一些学校领导片面地把精力和眼光投入到学校教学管理上,对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关心甚少,支持不够,从而导致了大部分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出现政策上缺少倾斜、经费上缺少支持的尴尬局面。

2.档案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从学校领导到教职工没有正确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涵,错误地认为信息化即单纯的数字化,甚至一些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认为只要有计算机进行目录管理就是实现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却未加了解和研究,以至于得不到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3.档案信息化基础业务建设薄弱。主要表现在:(1)重纸质文件的收集整理,轻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致使许多有价值的电子文件丢失。(2)大多数学校只是停留在维持档案日常的简单管理上,没有使用专用档案管理系统软件。(3)目录数据库不健全,不少学校只有单一的文书档案目录数据。(4)档案数字化工作滞后,多数学校未建立室藏档案数据库,查找利用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学校现代化教育管理的需要。(5)未充分利用校园网来提高档案信息的管理效率。

4.档案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飞速发展,必然对档案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在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力度不够。在人才结构上,既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又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型人才所占比例偏低。在档案管理人员配置上,没有规范的章程和标准,缺少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是由从事其他工作的教职工兼管。

二、几点对策思考

1.加强重视和领导,理顺管理体制。学校领导应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健全领导体制,从组织上保证档案工作顺利开展。明确专兼职档案人员,定期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应将档案人员的培训以及系统的维护费用列入到相应项目的预算中,使得档案信息化建设正常运转。还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把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到相关人员的考核中。

2.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新时期的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树立“业务精通,爱档如珍,维护历史,兢兢业业,服务现实”的理念,积极参加档案业务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了解和把握信息化发展对档案事业的影响和要求,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化在学校现代化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拓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工作思路,提升档案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档案人员也要加强宣传,争取领导支持和提高社会对档案信息化工作的认识。

3.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业务建设。具体措施为:(1)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应建立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对文件的产生到永久保存(或销毁)的整个过程都要进行全程管理,制定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和电子文件管理制度,规范重要场所(如机房、库房等)的出入规则等。(2)加强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首先应面对学校工作实际,拓宽收集内容,严格执行归档制度和操作规程,从业务流程上加以梳理。其次应对电子文件的形成、收集、积累、鉴定、归档实行全过程监督指导。(3)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其优点是:以“件”为单位的立卷方法便于文书档案的立卷、接收、鉴定;在档案的保管期限进行调整时,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工具的调整、删改;具有遗漏文件的补漏增缺、保持文件的历史原貌和利用档案资料检索简便、准确率高、文档贮存保密等优点。(4)结合实际,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档案工作人员不但要加大档案编研力度,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同时要深化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丰富室藏资源。

第9篇

一、筹备召开全国民委信息工作会议

分析信息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的具体措施,推进信息工作的发展。

二、加强信息组织报送,不断提高信息质量

1、突出重点。重点报送贯彻中发10号文件和《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条例》、实施三个专项规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等重大部署和工作开展情况。

2、加强专题信息约稿。

3、完善信息工作机制。制定《关于加强机关政务信息报送工作的若干规定》,修改《国家民委信息工作考核评比奖励暂行办法》。探索建立各部门业务信息报送目标责任制。推广使用政务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举办民族工作信息直报点信息员培训班。召开委属院校和西部省区民委信息工作座谈会。

三、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政务公开

1、进一步贯彻落实[*]54号文件要求,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各项准备工作,编制好《国家民委政务公开工作指南》和《国家民委政务公开信息目录》,做好规范性文件和政务信息的。

2、召开委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建立信息公开日常工作机制及制度规范。开展对机关工作人员政务公开的教育培训。

四、强化网站内容组织和审核,发挥好网站功能作用

1、围绕全委重大活动、重点工作,策划推出自治区大庆、城市民族工作、民族文化工作等专题,丰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等专栏。

2、做好央网内容保障工作,积极利用央网及与主流网站的合作,扩大宣传民族工作和民委工作。

3、加强网站信息资源建设,分批建设一批有资源优势、体现职能特点的权威栏目。推广业务部门子站建设,完善内容保障和运维模式。加强内容审核,完善网站管理系统,健全网站工作规章制度。逐步开发应用模块,强化网站功能。

五、开展《民族事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立项申请,推进电子政务

1、继续开展民族工作信息化专项课题研究;围绕《民族事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立项进行项目论证和立项申请。探索和建立民族事务管理信息化标准目录体系和标准。

2、推广机关综合办公系统,组织实施《数据中心改扩建项目》;加强对民族工作的基础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开发民委文件、民族人口、政务信息等专题数据库。

3、配合业务部门开展业务信息应用系统建设。

4、制定网络及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网络和系统运维管理,确保安全保密。

六、加强自身建设,实现规范管理

第10篇

一、工作回顾

(一)建立健全信息化队伍,构建大信息工作格局

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的大趋势,正推动着公共行政现代化的进程。建立一支信息化专业队伍,年初就提上了乡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并逐一得到落实。

1、抓组织机制建设。整合资源重组了信息化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抓,业务科室具体抓的格局。为各村、机关各科室配备专兼职信息员共21名,有效的保证了信息源。从制度上,将信息公开工作纳入目标进行考核管理。

2、抓业务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全年共召开信息工作培训会12次。加强对信息员的业务培训,使信息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设立了信息工作者讲堂,为信息员创造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了信息工作水平的整体进步。

(二)增强信息化意识,大力改善工作环境

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每个办公室至少有2台计算机,并安装了相应的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完善乡机关区域网,建立全乡QQ群,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扩宽信息公开渠道,提高公众知晓率

采取多种形式,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加强了政府网站建设,利用青白江区网络办公系统、电子邮件、QQ等手段处理日常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将政府网站打造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结合我乡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加大了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清理规范并公开了政府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

截至年年底,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955条,乡镇新闻210条;乡镇风采75条;党群建设92条;政策解答18条;办事指南60条;产业发展95条;公告栏120条;基础工程130条;生态环境105条;骑游30条;田园城镇12条;乡长信箱8条。

二、存在的问题

年我乡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

(一)专业人员缺乏

由于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的需要,大部分兼职信息员忙于一般的事务处理,信息公开工作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二)经费不足,网络不稳定,严重制约信息化工作发展,亟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完善配套制度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审查制度,按照格式规范、内容全面、更新及时、数据准确的要求,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深入、持续、高效的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

下一步,我乡将加大硬件投入,充实信息化队伍,对我乡的专兼职信息工作员开展选拔和培训,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处理能力,全面提升我乡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化;航运;战略

0引言

2012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煤炭市场回落,国内能源需求增长继续下滑,航运市场更是持续低迷。如此严峻的内外部经济和市场形势,给A集团带来了空前挑战。航运公司作为集团“路港运输”的核心环节之一,如何打造竞争优势,最大化价值创造,迫在眉睫。信息化战略是A集团在严峻经济形势下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是新形势、新挑战下的十大战略机遇之一,也是促进管理提升的有力抓手。航运公司应该搭乘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快车,打造“数字航运”,通过信息化全面带动管理提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航运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及战略选择

目前,我国从事国际航运的企业有500多家,从事沿海运输的企业有1300多家,但除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外运长航集团等央企外,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与国外发达航运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了海运强国的战略,仅依靠增加运力无法实现海运强国的目标,只有将我国海运规模“硬实力”和海运竞争及管理“软实力”协调发展,才能够成功实现海运大国向海运强国的转型。而航运企业信息化战略是网络经济和信息化时代下,提升海运“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1.1航运信息化发展趋势

纵观国内航运企业多年来信息化发展历程,结合其信息化管理经验,航运信息化未来主要呈现三大趋势,即系统集成化、业务流程化、资源互联化、船岸一体化、价值供应链整合化。(1)系统集成化。航运市场竞争激烈,客户需求苛刻,必然要求航运企业在生产经营、商务、船舶管理、安全管理和岸基支持等方面能够在外部环境变化中高效协同,快速反应。因此,航运信息化趋势必然是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系统集成。(2)业务流程化。航运信息化建设往往与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以及业务的变革同步进行。信息化建设首先是业务需求的驱动,按照梳理后的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化系统,同时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反过来促进航运业务流程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3)船岸一体化。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卫通宽频的出现,长期困扰航运信息化进程的昂贵卫星通信费用问题将得以解决,加强船舶信息化建设,实现船岸信息一体化将是众多航运企业下一步信息化的重点。

1.2我国航运信息化战略选择

结合我国航运业特点和信息化发展现状,航运企业信息化主要有以下4种发展战略方案选择。

1.2.1市场导向型战略

该战略突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差异化服务,提供全面增值服务,统筹考虑航次安排、船型结构、船舶调度等航运业务操作环节与客户差异化需求的匹配。

1.2.2流程导向型战略

我国航运企业要想在日益竞争激烈的航运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航运战略转型,核心手段就是进行业务流程重组,通过对标学习,引进、吸收先进航运管理理念和航运业务流程;坚持信息化与业务流程再造紧密结合,即以先进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企业流程,并借助于信息化来实现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持续完善,与信息化提升完善良性互动;借助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将供应商和客户纳入业务流程重组当中;引进航运先进管理软件必须确保软件的完整性,尽可能改造企业本身的业务流程,而不是根据业务流程改造软件。

1.2.3船岸集成型战略

实施船岸信息一体化必须把握几个关键:充分考虑船岸通信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和通信资源;信息传递必须省费、快捷、安全、准确;船舶信息系统必须简洁实用、易维护、易操作、易升级;充分考虑远程维护成本。

1.2.4价值链整合型战略

航运企业完整价值链的信息化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管理信息化和外部价值链信息化整合。

1.3航运信息化战略的实施路径

航运企业所处的信息化建设阶段不同,就对应不同的信息化实施战略。一般来说,实施信息化可以采取三步走的策略。(1)选择流程导向型战略,优先实施内部信息化。(2)选择市场导向型战略和船岸集成型战略。(3)选择价值链整合战略,目标是在航运价值链各个环节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前提下,将航运整个相关的价值链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内外部价值链的整合和优化,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降低航运企业经营的风险。

2A集团航运板块信息化战略定位

A集团航运公司在世界海运业发展进入低迷状况下起步,2015年运力规模已达到220万载重吨,稳步跻身国内航运公司前5名。在运力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大发展,加快航运板块建设,充分发挥集团一体化运营优势,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是该航运公司面临的巨大挑战。航运公司在A集团产业链的核心位置决定其必须在三步走战略上有所继承、有所突破,即打破传统的时间顺序推进,而是采取以“业务流程优化再造”为提升点,以“价值链整合”为核心,以“市场化”为导向,以“船岸集成”为载体的四位一体信息化建设战略,四者相辅相成,彼此支撑。具体来说:(1)在A集团信息化建设工程的成果上,流程导向型战略已经随着ERP的实施进行推进,航运行业内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已经成功借鉴并固化到系统之中。由于航运公司未来业务的持续发展和拓展,管理提升空间很大,决定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业务流程的战略将持续进行。这不仅是公司竞争力的塑造过程,也是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2)A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产运销协同和六大业务板块的一体化运作,即完整价值链的体现。对航运公司来讲,既处在A集团完整价值链的核心位置,自身又具备完整的内部价值链。如何有效整合和集成企业内部价值链管理信息化和外部价值链管理信息化,从内部将分散的信息资源、相对独立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整合,实现精细化和高效化管理,从外部与上下游产业进行关联贯通、数据集成共享,发挥一体化运作优势。信息化作为战略目标的支撑,其价值链整合战略必然成为航运公司信息化战略的核心目标。(3)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是航运企业的经营之本。市场导向型战略,兼顾客户和市场两个维度对航运内部价值链管理进行支撑,一方面,通过客户需求分析、市场行情分析及货盘信息有效掌控,加强对公司业务战略的制定及业务政策的决策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航运外部上下游的业务贯通,提升完成价值链的管理效率。

3A集团航运板块信息化的工作思路

以A集团信息化工程为契机和突破口,A集团开始了信息化全面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期。信息化被定为该公司十大战略机遇之一,并指出信息化建设要从构建完整的价值链角度出发,贯通矿、电、路、港、航、油、化全业务链,建成各大版块纵向以及集团与各子分公司横向的信息化平台,满足“大煤炭、大销售、大电力、大化工”的集团化、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实现从生产信息化向管理信息化转变。2010年以来集团整个信息化工作的开展,都是围绕这一主线进行部署和实施的。

3.1重点关注信息化建设三大关系

航运公司作为A集团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之一,先期ERP项目已部分建设使用。ERP项目是A集团信息化工程的精华和核心,也是集团整体信息化建设内涵的体现。整个项目从业务维度分为人力、财务、物资、销售四条主线;从管控维度分为集团管控、产业链集成、财务业务一体化三个层次。业务维度是基于公司管理要素的必选项,而管控维度则是未来A集团信息化建设趋势和中心的体现。这三个层次,映射到未来航运信息化工作,便归结为集团总部与航运公司信息化建设范畴、航运公司与上下游企业(港口、电厂、销售)信息化建设范畴、航运公司自身信息化建设范畴。同时也是信息化下一步需要重视处理的三个关系层次。3.1.1集团总部与航运公司信息化建设范畴该范畴主要是从集团层面出发,按照煤炭、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六大板块,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各大板块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集中和资源共享,全面打造数字航运。3.1.2航运公司与上下游(港口、电厂、销售)信息化建设范畴该范畴是以航运信息化战略中“完整价值链管理”战略为核心思想,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信息集成,实现互联互通、数据集成,从而充分发挥一体化运作优势,达到产业链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最终实现价值链管理信息化,有效提高运作效率。3.1.3航运公司自身信息化建设范畴该范畴旨在以业务需求为驱动,通过公司内部自身应用系统的建设,一方面将公司层面、完整价值链上的信息资源、数据资源进行有效集成,为战略层提供经营分析。另一方面有效集成公司调度管理、安全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并通过船岸信息一体化建设,实现信息流从“船舶—航运公司”的自动化处理,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对外部市场的反应能力。一般来讲,航运公司的信息化架构应分为战略层和经营层两个层次。此外,经营层还有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船舶信息化。航运企业信息化的短板在于船舶,船舶信息化是航运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3.2积极抓住信息化建设机遇

作为A集团“十二五”以来所面对的十大战略机遇之一,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继科技创新、安全生产之后又一提升神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2009年业务流程优化及信息化规划项目启动以来,A集团的信息化进入了全面建设时期。总部层面先后开展了信息化总体规划等数十项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板块层面先后开始了数字矿山、数字铁路、数字港口的专业化建设项目;各子分公司也先后针对自己企业战略,开展了信息化规划、生产管理系统、ERP系统等建设项目。

3.3稳步推进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航运公司目前的信息化基础是部分继承了股东公司的信息化成果,随着航运公司业务量的逐步扩大和复杂度逐步增强,对信息化的需求势必会越来越强烈,如何统筹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化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公司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业务优化、固化的过程,伴随着流程梳理、业务优化、相应制度出台等管理成果,如何将宝贵的项目成果及时、必要地进行知识转移,作为公司重要知识产权承接下来,也是需要在今后信息化工作中重点关注的。

4结语

航运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A集团航运板块信息化建设历程的与众不同。该公司应该抓住自己的行业特点,从务实出发、从瓶颈问题入手,坚持抓应用效益的方针,逐步深入应用信息技术,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使信息化成为合理利用航运资源、改善航运管理、提升运输经济社会效益、实现管理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作者:梁树琦 单位:神华中海航运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上半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1、完成县局到税务所广域网络改换工作。县局到各所总共10网点的网络运营网由广电改为电信后,网络通信故障大为减少,局内网络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上半年因网络线路故障的原因引起的网络通讯故障仅3起,且都得到了及时有效解决;

2、完成内网与外网的完全隔离,开通机关大楼21个网点光纤上互联网,其余各税也通过adsl方式相继开通互联网,各单位查询资料、获取最新信息的问题得到解决;

3、完成到市局网络双线路改造工程。改造后的网络到市局带宽由由2m增大到8m,运行速度大大提高,且双线路互备份,出现故障后自动切换到另一条线路,确保了到市局网络24小时无故障不间断运行,到市局网络改造后县局上市局网没有出现一次通讯故障;

4、整合机房服务器功能,合理配置机房资源。一是今年以来相继对县局ftp进行分类整理,开设“临时存放”和“全局共享”文件夹,“临时存放”文件夹解决了部门间文件临时传递只能通过办公室周转的问题,避免临时文件(相片等)存放散乱,长期得不到清理,占用大量磁盘空间,影响服务器运行性能;“全局共享”文件夹主要是将全局共用的信息,包括政策法规、各类应用软件及各种软件使用说明及期使用手册集中存放,解决以前此类公用信息分布于各个科室,不利于基层单位甚至本部门使用人查找和使用;二是开通数据备份ftp(单位内部ftp)服务器,解决各单位数据文档的安全存储(备份),作为县局ftp的有效补充; 5、事前预防,加强监控,网络安全管理上新台阶。一是督促全局内网所有电脑安装由市局统一配备的瑞星网络版杀毒软件,不留死角,并加强监控,发生问题机及时通知处理;二是用好市局下发给我局的防火墙、防入侵检测等网络产品,通过每天的数据流量监控、统计分析,实现了网络安全预警、问题及时发现、事故及时处理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我局网络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有效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上半年通过网络监控发现问题计算机10次以上,每次都在安全问题大规模爆发前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理,避免病毒的大面积感染和网络中断;下半年拟对问题计算机(不关机/杀毒软件报警/异常发包)进行定期通告等方式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实现增多事前管理、减少事后管理;

6、用好市局下发的vpn资源,用vpn方式实现了远程办公。目前已对局领导、人教科、办公室、计财科以等特殊重要岗位通过配备vpn实现了家庭远程办公,为解决西城所运输企业拷盘/写盘今年以来多次发生带病毒到局内网络,由此引起局内网络多次安全事故的问题,拟对西城所运输企业拷盘/写盘采用vpn方式通过互联网进入市局运输发票服务器进行进行拷盘/写盘操作,通过这一方式将有效解决运输企业带病毒的网络安全问题;

7、软件运行维护工作进入正常状态。由于以前搞信息化建设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致使去年因人员变动后工作出现脱节,今年以来配合计财科完成了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预算款编码的更新,以及完成了对煤碳基金、网上办税等程序的升级,保证了ds2.0程序的正常运行;

8、初步完成对信息化建设方面技术知识资料的整理,知识的归类归档,解决了因岗位变化、人员调动等情况引起的技术、管理脱节问题,实现岗位的知识共享。上半年主要完成对县局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服务器资料、网络布线工程、服务器重要参数、软件安装运行技术文档、重要岗位机器数据备份、计算机设备档案等方面的归类存档工作;

9、计算机日常维护模式实现远程维护,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目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各单位计算机管理员兼职的情况下,县局计算机管理人员只有一人的情况下,只要与县局网络保持畅通,就能实现远程对计算机进行维护,这一技术有效解决了以前计算机出现小故障要到现场进行维护的老大难问题,为单位节省费用,为基层计算机使用人员节约了时间,这一点得到基层人员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10、改变计算机设备管理模式,实现计算机设备“责任到人,机随人走”的管理体制。实行这一管理模式后将大大减少计算机随意调换,不爱护公共财产,以及不注意电脑的日常维护等不良习惯,延长公共财产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使用效率;

11、计算机设备管理进入有序轨道。一是上半年对淘汰下来的废旧电脑进行了及时处理变现,程序公开、公平,最大限度的使资产得到有效利用;二是完成对培训室电脑的升级安装,培训室电脑全部更新为奔四机,安装电子教室教学软件,培训室的使用质量和效果得到提高;三是合理配备计算机资源,上半年分别为东、西城所配备两台质量较好的激光打印机,更新局领导打印机,合理调配收回可用的打印机,使资源得到整合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计算机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在信息化建设日显重要的今天,我局计算机管理人员不增反降,县局计算机管理员目前只有一人明显不足;基层单位计算机管理员分配不合理,有的单位有两个或以上的计算机专业人员,而有的单位却很难选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管理员,导致计算机维护工作全部依赖局里;

2、计算机专项经费使用不合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每年县局以每台电脑500元的维护经费拨付给基层单位,但从了解的使用情况看,有的单位计算机专项经费用于计算机维护方面的费用却很少,以各种明目挪作他用,计算机出了本应由基层单位自己解决的故障总是依赖局里来解决等等问题; 1

3、县局每年没有对计算机相关设备进行统一维护。对县局机房、各税务所机房、网络设备、网点、针式打印机等重要部位、重要设备每年没有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清洁、检查、维护,往往就是等到出了问题后才去排除解决,造成维护滞后,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甚至造成设备浪费;

4、考核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一是由于没有好的考核机制和责任界定导致网络安全事故频发,今年以来西城所因运输企业拷盘引起的网络安全事故的责任问题无法界定,导致多次发生病毒带到全局网络,影响到全局正常的办公;二是县局制定(转发)的文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年初征管科转发市局关于内外网完全隔离的文件,并提出了转发意见,但真正在实施时按文件规定在开通互联网之前向征管科报批备案的只有两个所,其余三所有两所已经开通县局没有向县局报批,另一所甚至将内外网接入一台机器没有完全实现物理隔离,且没有向县局作任何说明;

5、部分人员工作缺乏责任心,计算机设备使用不合理,浪费严重。今年以来县局通过对各单位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情况进监控,发现计算机经常下班不关机,计算机、打印机人为损坏现象屡有发生,打印机随意打印或无用打印导致打印机故障频发,有的税务所打印机未到使用年限却故障频频,多次申请购买或更换新打印机,有的甚至提出过分要求,比如放着好的打印机不用,非要使用双面的打印机不可;

6、培训工作做得不好、计算机基础知识普及力度不够。上半年培训室设备已经更新换代,开通了电子教室,能随时保证30台以上的计算机正常使用,但使用率低,培训质量不高,包括计算机管理员在内的培训今年都还没有进行。由于计算机方面的培训仅限于县局的业务培训,对针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日常维护的知识没有进行,导致大部分人对工作出现一些简单软硬件故障都无能为力,更不用说借助计算机使用技巧来帮促税收工作了。

7、计算机与征管工作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信息化辅助征管工作成效不大。上半年由于人手及本身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事情杂的情况下,屈指可数的是仅在国地税信息比对中做了一些工作,其它与征管结合的工作基本未涉及,导致与征管工作的结合得不好,未能发挥信息化技术促进税收征管的应有作用。

三、下半年的工作思路

1、对机房线路进行改造,对机关大楼、基层单位机房、网点进行统一维护;

2、对税务所打票用的针式打印机请专业打印机维护人员进行一次统一维护;

3、加强数据备份管理,特别服务器数据的冷热备份、异机备份、异地备份,以及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数据安全;

4、修订《计算机设备类管理办法》,明确计算机设备“责任到人,机随人走”的管理体制,增加对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管理内容,增加县局机关科室计算机管理员和税务所计算机管理员a、b角制度;

5、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界定网络安全事故责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6、建立内部交流平台(rtx),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促进内部的交流与协作;

7、开展一期针对基层计算机管理员的计算机日常维护操作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