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22:49: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唐雎不辱使命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技法
正文:
初中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考语文试题难度的逐年递增,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已毋须赘言了。近年来中考的考点主要分布在对文言文字词、句子的理解和把握。所以,怎样落实好文言文翻译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重难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现在的初中生来说能文从字顺地正确翻译文言文句子是很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文言文有一些词语意思或句式变化较大,令学生不能正确地翻译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些文言文翻译的技法是很有必要的。
本人以《唐雎不辱使命》课文为例,谈谈初中文言文翻译的教学技法指导。
一、通读全文,把握大意,进行直译或意译
对于文言文的翻译,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大意,这样才能正确理解课文,从而达到正确翻译的目的。《唐雎不辱使命》 是九年级的文言文,故事主要内容是讲述公元前225年,即秦始皇二十二年,秦国灭掉魏国之后,想以“易地”之名占领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唐雎折服秦王,出色地完成了使命,保存了安陵的故事。在课堂教学时,首先将故事内容与学生交代清楚,使学生了解全文,把握大意;然后教予学生课文翻译落实直译和意译两种技法。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做到字字落实。例如,文中句子“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一句,就可以运用直译法了。如:秦王、安陵君都是人名,不用翻译,直接用;使人,派人;谓,叫;曰,说。整个句子可以用直译法翻译为:“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直译法的好处就是让学生能够就全面把句子意思交代清楚,使学生在翻译时候能做到准确无误。但是,在整篇课文来说,很多句子是不能完全用直译法来完成,而且直译法也有其不足之处,就是遇到特殊句子的时候,直译就会变得语言不通顺,文意难懂了。例如:课文句“仓鹰击于殿上”要是按照直译法翻译,就会变成这样效果:仓鹰,苍鹰;击于,在……击倒;殿上,宫殿上。直译为:“苍鹰在击倒宫殿上”。这样句子表述就会不通不顺了。
因此,就要授予学生另外一种翻译技法---意译法。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的好处是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课堂上本人特意用“仓鹰击于殿上”这句话作为一个比较教学,学生们也提出质疑,为什么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文会不通顺。本人就势与学生明确这是一个状语后置的特殊句,翻译时候用直译法是不能够把正确把句子表述出来,要用意译法处理,翻译的重点落实在“于”字,译为“在”,并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适当调整语序的变化,把状语前置,意译为“苍鹰击到在宫殿上。”这样一来句子就变得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
所以教师不妨指导学生从直意译技法入手,发挥联想和想像,领悟课文,从而找到文言文翻译学习的突破口。
二、 把握细节,牢记“释”、“补”、“添”、“调”四字法
《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言文,由于古今词汇的表达的差异,课文用了许多单音节词表达了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意思,而作者刘向在写作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还使用了很多特殊句式。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文翻译时有许多细节梳理不出,所以本人除了在讲授直意译法之外,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细节的技法,归纳为“释”、“补”、“添”、“调”四字法。
“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实词加以解释。文言文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差甚远,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的古代汉语词。如,“秦王怫然怒”一句中“怒”虽然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意思翻译为:“大怒”,翻译为:“秦王勃然大怒”。这样整个句子的正确性就会提高。另外一类词是古今异义的词,就是对一些词古今意义不同的情况,用现代汉语中的词去替换那些古汉语中有而现代汉语中已不用或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的词。如,“长跪而谢之”句中的“谢”属古今异义的词,古义:道歉;今义:感谢。那句子就翻译为“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另外古汉语中还有一类词,如果按原字去理解,则无论如何都讲不通,这就是通假字。遇到通假字就需要用音同、音近或相应的字去替换。选课文例句:“故不错意也。”句中的“错”通“措”,翻译为“放置,安放”,而不是解作“错误”之意。
教师课堂上如果能正确引导学生学会翻译实词,从实际的角度去分析词义,那对准确把握课文的翻译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大大提升了我们课堂教学高效。
“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选课文例句:“挺剑而起”句“这句子“挺剑”前面省略了人物代词“唐雎”,因此翻译时应将其补出“唐雎”这个人物主语。句子正确翻译为:“唐雎拔剑出来。”这样,文章交代就会更清晰,明了。
教师明确补字法主要作用是翻译时通过补充文言文的省略的成分,使译文明白通顺,不产生歧义。
“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说它省略掉什么成分,但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添加一些词语,译句才连贯通顺。选课文例句:“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中对于这一句,学生容易翻译为:“专诸刺杀吴王僚,慧星冲击了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白色的云气穿过太阳。”这样翻译,整个句子的意思就不全面了,学生会忽略某一词语或某一成分的现象翻译,使句子因缺少成分而不通。这时,就需要适当添加补充一些词语,以使句子表达的意思完整、通顺。补充完整应该是“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慧星的光芒冲击了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般白色的云气穿过太阳。”这样句子的意思就非常顺畅且好理解了。
“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翻译时必须把句子调整过来。例如:“安陵君受地于先王” 是一个状语后置句。“于先王”是状语后置,翻译为现代文就必须把句子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调整为“从先王”;所以,整个句子翻译为:“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这样句子翻译就更完整、流畅了。
文言文翻译的关键是补充好四字法,它们往往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增强学生对课文翻译的深度理解,将课文要表达的意思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仔细推敲,讲究文采,完美表达
孔子言:“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因此文言文翻译要注意仔细推敲,要用简洁、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使译文更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就此知识点,笔者特意选取本班一学生作业为例做投影讲解,要求全班同学们看一段译文,指出该译文翻译上不足之处。
例:
(原文)“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生)翻译:秦王说:“百姓发怒,就是摘帽子和光脚,把头往地上撞。”唐雎说:“这是普通人的发怒,不是勇士发怒。
同学们看到例子之后,纷纷指出错误并纠正其不足之处:
分析:
①译文语句没有仔细推敲。此句中的“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该生译为:“就是摘帽子和光脚,把头往地上撞”,过于笼统,没有运用优美词语表达,可以丰富一些有文采的词语,修改后该句应译为:“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②译文语句欠缺文采。此句中的“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该生译为“这是普通人的发怒,不是勇士人发怒。”语言显得简单及口语化,可稍作修饰,增添一些文采的词语,把“普通人”翻译为“平庸无能的人”;“勇士”翻译为“有才能有胆识的人”,这样文章的翻译就立升一个层次,显得更有文采,更接近原文的特色。修改后该句应译为:“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最后师生共同翻译为:“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通过这样的指正修改,学生们在课堂上都能够把握好这个技法的运用,使译文显得形象生动,语句通顺,流畅,句意达到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增强译文感染力。
当然,就文言文翻译而言,把文言文把握文意,文从字顺地正确翻译才是根本。对文言功底有限的初中生而言,尤其针对考试来说,明确翻译的要求,掌握行之有效的技法,对我们无疑是很有用的。
总之,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翻译的时候,应教会学生一些高效实用的翻译技法,在实践中愉快地接受知识,并能迁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我们文言文教学更实用、更高效。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为
“为”作为 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一、语言的幽默美及其表现形式。
幽默语言的内在价值表现在它富有深刻的含义。使用幽默语言的目的是要透过那可笑的形式,表现真理、智慧,乃至于具有美感内容的深意。幽默语言的深意性是它的生命。我国古代的许多寓言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这些幽默故事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鲁迅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幽默讽刺传统,并从外国文学中吸取艺术营养,熔多种喜剧性因素于一炉,形成“感而能谐,婉而多讽”的独特的幽默风格,不但在笑声中引导人们去思考,还能传达出他的爱憎感情。
二、幽默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幽默诙谐,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全神贯注,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那么,如何让课堂语言幽默起来呢?下面笔者谈谈一般的语言技巧。
1.巧用谐音仿词,产生幽默效果。课堂上教师借用语音相近的字词,临时仿词,构成特别的语义,从而产生幽默效果。如:一位语文教师第一次和学生见面,他自我介绍道:“我是这个学校里最‘忧瘦’的语文老师。”学生们以为老师发音不准,马上纠正:“老师,是‘优秀’吧?”老师补充说:“是‘忧瘦’,因为我很瘦,担忧自己会再瘦下去。”学生恍然大悟,大笑起来。这使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2.改变语义方向,产生幽默效果。我们知道,如果实际结果和我们心里期待的结果反差很大的话,也会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如:语文课正在进行中,学生们正颇为吃力地抄写着老师的板书。一位学生忍不住问:“老师,还有吗?”老师刚好抄完了,特意留下一个句号没写,回答说:“别怕辛苦,还有呢!”“还有多少?”“还有一个句号。”说着,老师把句号补上了。学生们哄地笑了。老师继续说:“别小看这个句号,没有它,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看不见它,你们就得继续抄下去。”学生微笑点头,在笑中解除了疲劳,在笑中增长了知识。
3.运用逆向思维,产生幽默效果。如:在教《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一位教师复述故事情节的时候,有意把唐雎的话“否,非若是也”改为洋味十足的“No,不是这样的”,引得学生哄堂大笑,也使学生在笑中记住了这句话的翻译。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对话是不可能用英语的,这位教师让唐雎说英语,是有意犯错,这一“错”,错出了强烈的幽默感,给本来枯燥乏味的文言文课堂增添了几分生趣。
三、幽默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运用幽默语言可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从而易于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考虑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机智、恰当的幽默语言可使枯燥的授课内容变得风趣诙谐,产生较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学生去倾听,去感受,使学生在朴实的语言中顿悟其深刻的寓意,语言自身的凝聚力和涵盖面成倍增大,学生的理解力也得以加深,教师的讲解不但一针见血,而且妙趣横生。运用幽默语言可创造融洽、默契的师生关系。在此,笔者想就语文教师课堂幽默语言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1.调节气氛,缩短距离。现代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不轻信、不盲从,善于标新立异,敢于坚持己见。他们喜欢博学多才、热情开朗、平易近人又具有高超讲话艺术的教师,不喜欢正襟危“言”、不苟言笑、古板冷漠又缺乏讲话技巧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幽默的话语进行教学,可以给紧张、沉闷、呆板的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
2.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在教学中,教师的幽默语言无疑能给学生带来耳濡目染的影响,使他们形成幽默的品质,养成乐观豁达的气度,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是重“灌”轻“启”,造成学生思维僵化、肤浅,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能力的提高。这就迫切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使用幽默语言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燃起学生积极思维的烈火。
3.处理“突发”,提高“注意”。课堂突发事件是最令教师头疼的事。它打乱了课堂秩序,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教师的情绪。从心理上说,幽默语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动力之一。在语文课堂上,长时间的、单一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脑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兴奋不起来,如果此时教师“幽”他一“默”,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讨论交流中去。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教师为了提高考试中文言文的得数,不得不继承文言文教学的“光荣传统”――串讲式: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一讲到底。
很多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这样的误解:教学目的只是让学生理解文义;教学任务在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教授文言文纯粹是给学生讲一点文言文的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所进行的古诗文教学就逐渐形成这样一种现状:教师始终在不变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着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串讲、灌输、大量的习题训练,要求学生掌握规定好的不变的知识技能。
这样的古诗文教学,教师不可谓不下力,台下博览群书,字斟句酌,台上苦口婆心,声嘶力竭,这种长时间的重复在迫使学生形成某种思维定势的同时,无疑也给他们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和羁绊,将他们的思维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套子里,因循守旧,造成思维的惰性,成为创造性思维的最大障碍。教学双方对文言文中强烈的文学因素、人文因素等不予重视。所以出现上述课堂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针对文言文教学目前的状况
因此我认为,语文老师要转变思想,必须改变文言文教学的模式,采用灵活生动多样化的趣味教学方法,发掘文言文自身魅力,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
(一)教师应明白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重要性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好的途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朗诵表演,享受古文的韵律。我们的初中阶段的文言大都文质兼美,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气势非凡、感情充沛,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是朗诵的好材料,这是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绝佳机会。对于这样好的朗诵材料我没有简单地布置学生读背,而是引导他们朗诵表演,享受古文的韵律,领会中国古典文学的意境美,享受古文的音乐美。另外,诵读还能加深对文意的理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就的指出:“语文是一门读的学科,文章读透了,读通了,其他问题即可迎刃而解。”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二)教师要明白研究性学习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以前学生对文言文的学是有一种畏惧心理,缺少钻研和探究的热情,文言文的探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合作探究、比较探究和拓展探究,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字、词、句的理解,还在于感悟古代优秀作品所蕴涵的人文情感。从而使他们愿意走进作品,走近人物,去品味文言文精练而富有韵味的语言。肯定他们的个性而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他们神奇夸张的想象。
难以想象,一个看到文言文就头痛,听到老师在台上喋喋不休地大讲特讲就反感的学生会有可能积极主动地、富有开创性地去思考《陋室铭》《小石潭记》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去揣摩《核舟记》里精彩的细节描写。
在探究性学习状态下学生是积极探求,兴味盎然地吸收,学生有了极大的兴趣,我们的教学就获得真正的成功。正如于漪老师所说的,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
(三)编演课本剧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文言文课堂效果有重要作用
编演课本剧顺应教改趋势,是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教师创设情境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使情境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人在说话、写信时都很讲究礼节、注重遣词的。就礼貌语言而言,有些词语至今仍然很有借鉴价值。我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笔录,特对几种常用的礼貌语言作简要的枚举与阐述。
第一、敬称用语
古代常用“子”、“君”、“公”、“卿”、“先生”、“夫子”、“足下”等词语表示今天我们尊重对方的“您”或指代所尊敬的人。如《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吾不能早用子,今事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古书曰:“甚曰子,尊之也。”又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君何以知燕王?”《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中“公亦尝闻在子之怒乎?”《公输》中“夫子何常焉为?”至于“足下”则出自一个典故,传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要隐居在绵山的贤者介子推出山辅政,介子推不从,晋文公为了逼他出山,叫人放火烧山,结果不肯出山的介子推抱着一棵大树被大火烧死。晋文公十分痛惜,下令木工将这棵未烧尽的树桩砍回,制成木屐,穿在脚上表示纪念。每当晋文公穿这木屐时,就深情的叫唤:“悲乎足下!”后来,“足下”就成了对人的尊称了。
在古代称谓和交际中,表示尊敬和客气的词语更是丰富多彩、屡见不鲜,如称孔丘为“孔子”,称韩非为“韩非子”,称君王为“王”、“大王”、“陛下”,称公侯为“殿下”,称高级文官为“阁下”现多用于外交场合,称高级武官为“麾下”,如《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即将曹贼之首,献于麾下”,“卿”在称谓上适用于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客气称呼,如《赤壁之战》中“卿言至此,甚合孤心”。《荆轲刺秦王》中“荆卿岂无意哉?”古时朋友、夫妇之间也常以“卿”作为爱称,如《孔雀东南飞》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在交际中,称对方父亲为“令尊”,称对方儿子为“令郎”,称对方女儿为“令爱”等都有客气之意所在。
第二、谦称用语
古代表示谦逊的自称词有“臣”、“仆”、“愚”、“小人”、“鄙人”等,“臣”原指男性家奴,引申为封建时代协助君主统治人民的官吏,古代官吏或百姓对君王说话或上书时,常谦称自己“臣”。有时,在一般人之间也用“臣”表示谦卑。“仆”泛指供役使的人,古时男人谦称自己为仆,如《谭嗣同》中“苟不欲救请致颐和园首仆”。“愚”的本意为愚笨、愚蠢,是形容词,在作代词使用时,有“我”、“我们”的意思,是表示说话人自谦的词,如《赤壁之战》中“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鄙人”本意是庸俗、浅陋、低下的人,旧时常用于自我谦称,如《中山狼传》中“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灌园叟晚逢仙女》中“小人家世居于长乐村”中的“小人”也属谦称。“妾”本意为女性家奴,作代词时有“我”的意思,是古代女子表示谦卑的自称。“孤”、“寡人”是至高无上的国君、帝王对自己的谦称。在现代汉语中,“孤”指幼年失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寡人”指失去丈夫的妇女,“孤家寡人”、“孤陋寡闻”这些成语都含贬义,多比喻脱离群众、见识短浅。古代取“少”义。“孤”是缺少帮助的意思,“寡人”是缺少德行的意思。在交际中,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如《左传.之战》中“寡君若得而食之”。对自己的父亲称“家父”,称自己的弟弟为“舍弟”,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贱息”,这都有谦卑之意。
第三、敬词用语
古人在说话或写信时,常在动词前面加上“奉”、“承”、“辱”、“枉”、“惠”等词,以表示对别人的尊敬与客气。如“奉”,是表示敬意的副词,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如:“奉托”、“奉送”、“奉劝”等。“承”有接受、承受、承托的含义,如“承蒙”、“承请”、“承让”等都是领受对方情谊的客套话。“辱”也是表示谦敬的副词,一般指对方这样做会受到屈辱,借以表示自己的敬意。有“承蒙”、“频劳”的意思,“枉”旧时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自己的身份,屈尊就卑,意思是“屈就”、“委屈”、“使委屈”。
第四、谦词用语
谦词是用于动词之前表示谦下的修饰语,修饰的是自己的动作。如“窃”、“伏惟”。“窃”,表示自己的意见、行为、说的话不一定正确时对自己谦称。有“个人”、“私下”、“私意”等意味,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写鸿门宴上樊哙对项王说:“此亡秦之续也,窃为大王不取也。”《论积贮疏》中“窃为陛下惜之!”“伏惟”也是表示恭敬的口语,“伏”,俯身于也,表示恭敬,多用于下对上陈述自己想法时运用,没有实在意义。如《孔雀东南飞》中“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其间的“伏惟”就只表示伏身于此,恭敬陈述禀告之意。
第五、谦敬词用语
一、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曾写过《快乐学习法》一书,这本书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他在书中赋予快乐学习以更广义的解释,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爱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课前演讲激情趣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才有脱胎换骨的变化。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为了演讲成功,获得大家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他们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由于演讲内容新颖,学生们爱讲、爱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二)多样导入引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死海不死》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死海风光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死海的神奇和美丽,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语文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让学生感到愉悦的学习情景,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参与、情感交融、优化教学,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
二、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竞背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三、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一、打造古诗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书写过程中的错别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习惯性错字;不理解意思产生的错字;形似字相互混淆。下面我谈谈我的做法:
(一)消灭习惯性错字的方法
巧妙识记法消灭错别字。比如“暮”字,有些学生就将“日”写成“目”,或是将“艹”写成其他偏旁,学生自己发明的巧妙识记法是“暮”说明是太阳即将落山,躲在了高高的“艹”下面,虽然看着是“大”“日”,但终究是被挡住了。这个错别字也在我们学生的巧妙识记下销声匿迹了。
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消灭错别字。在期中考试中,我班有三个同学将“零落成泥碾作尘”的“零”字下面的“丶”丢掉了,这说明绝不是仅仅是大意的问题。为了消灭这个错别字,我是如下讲解的,“零”字之所以念“ling”,是根据“令”字发的音,所以下面是有“丶”的。等到我再次让学生默写这首诗的时候,再也没有出现期中考试时的现象。
(二)消灭不理解意思产生的错别字的方法
应该是理解意思,这样错别字也就不会写错了。如学生写“俱怀逸兴壮思飞”时将“俱”写成“惧”,原因是没记住此句的意思,当看到诗句的意思后,知道“俱”是“都”的意思,那自然就不会写成“惧”了。
(三)消灭相互混淆的形似字
因为形似字的特殊性,学生很容易将其混淆在一起,于是书写时,也就出现很多的错别字。为了消灭他们,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偏旁识记法。
如:“万物生光辉”的“辉”“山山唯落晖”的“晖”,学生总是易混。我是这样教给学生两个字的区别的,“辉”是“光”字旁,因此和光有关,“晖”是“日”字旁,和太阳有关,“万物生光辉”的“辉”是和光有关,所以写成“光”字旁,“山山唯落晖”“落晖”是指夕阳,因此写成“日”字旁。学生这样识记后,就不会再写错别字。
二、打造古文学习的有效性
在小组备课时,我们集体确定了六册的古文要用两周复习完,在容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为了使古文学习收到实效性,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是将课文分成四大类:1.反映作者理想、志趣、志向类,篇目:《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 《湖心亭看雪》(八上)《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八下);2.写人叙事类,篇目:《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河中石兽》《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七上)《伤仲永》《孙权劝学》《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狼》(七下)《送东阳马生序》(八下)《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九上)《公输》《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九下);3.民间技艺类:《口技》《核舟记》;4.说理类篇目:《虽有佳肴》(七上)《大道之行也》(八上)《马说》(八下)《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九下)。
其次是出示中考文言文的说明,包括考点、达成的能力等,目的是不仅教师要心中有数,学生也要做到了然于胸。
再次是出示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四大类需要共同掌握的内容有:1.熟练翻译全文;2.注意特殊句式的翻译(省略句、倒装句、反问句、疑句、双重否定句、判断句、被动句);3.重点实词的翻译;4、虚词的翻译(之、以、乃、而、其、也、矣、焉、于、为、哉)。
针对文章的内容,不同类还会设置不同的问题。如说理类:文章阐述了什么理?是如何阐释的;民间技艺类:作者是如何体现民间艺人的技艺的?对民间艺人的绝技作者发表了怎样的议论?反映作者理想、志趣、志向类:写了哪些景物,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全文或是关键句(主旨句、议论句、抒情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理想、志趣、情趣、志向)?
接下来初三不同类的文言文需要所用课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抓紧复习,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这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办法。
最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不同的个体,基础不同,掌握知识的快慢也不同,如果教师统一复习进度,或是讲解,学生就会出现“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这对课堂来说,是低效或是无效的表现。
三、打造记叙文教学的有效性
由于当前的记叙文是指广义的记叙文:包括典型记叙文、小说、散文。我下面就小说来谈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首先,要明确中考中小说的考点:
情节考题:用简洁语言概况故事情节;梳理故事情节;写作方法及作用。
人物考题:描写方法及作用;概括形象;根据语境,续写人物的。
心理活动;梳理人物的内心变化过程。
词句题: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品析关键句(环境描写的句子、修辞句、深意句、主旨句、过渡句)的作用。
拓展题:结合实际,谈对全文或是某些情节或是某一句的理解。
探究题:探究主题;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及妙处(作用);题目或结尾的作用;
其次,明确方法指导:
1.概括情节: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结果
2.人物形象:明描写方法―具体句中找形象―准确词语来概括。
3.环境描写作用:具体描写了____的景色(或是社会背景),渲染了_______的氛围,烘托了______的氛围,推动了______的发展,突出了小说______主题。
4.表现手法:明手法―析效果(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的作用)
最后,课堂实战,通过做题来巩固。
这样做就会使学生明白小说都会考哪种类型的题,这些类型的题该如何规范答题,找到采分点。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 字形分析法
作为一种表意文字,一个汉字的形体构造常常与这个汉字所要表示的词义有着相应的联系,尤其是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表义,声旁表音。通过对形旁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这个字的构造与哪一类事物有关。从“页”字部的字,常指脖子以上的部位,如颔、颈、颧、颜、頞等。“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诗经·郑风》),这里说的就是同车的女孩子容貌姣好,如美丽的木槿花一样,这里“颜”字就是“面容”的意思。从“酉”字部的字,则肯定是与酒或者喝酒有关,如常见的醉、酡、醒、酣、酽等。而从“贝”字部的字,那必定是与钱财有关,如赠、贻、赔、账、赚等。这样就可以从汉字的构词法去一一推测该字的意思,八九不离十。
某些会意字,单从其简体字去分析,难以推断其含义。如果还原它的本来面目,那么该字的意义就明朗多了。如“轰”字的繁体写法为“轟”,形容车多的声音。看到了它的繁体写法,再跟意思联系起来,对学生而言,印象肯定是相当深刻的。
有些字的形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与最初造字时的形体相去甚远。在教学中如果能找出它的甲骨文或金文的写法,有时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如李白《送友人》一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是诗人化用了《诗经·小雅·车攻》中“萧萧马鸣”之句,著一“班”字,借两匹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的马儿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尾联最精彩的莫过于“班”字的使用,要想把握诗歌的意境,必须先通过字形分析法明确“班”字的意思。“王”字符表示“玉”,“班”金文字形如图1所示,像用刀割玉,本义为“以刀割玉”,从本义可以引申为“分离、离别”。诗句中的“班马”指的就是离群之马。这样通过字形的分析,诗词所蕴含的情境跃然纸上、生动形象。
二、 音节观察法
古汉语属于单音节文字,现代汉语的很多双音节词就是由古汉语的一个单音节词加上一个语素组成的并列式结构,如:关键、锋利、情况、爱惜、路途、怀抱、胸怀、饥饿、派遣等,两个语素指向同一个意思。因此,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提示学生利用熟知其义的语素去推断另一个生疏的文言实词意义,具体可以利用“组词法”进行操作,看到某个实词时,运用该词进行组词,可以组成一些常见的词组,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它的意义。如《劳山道士》一文中的“阴有归志”的“阴”字,根据双音节文字的特点,可以组成“阴暗”一词,由该词可以推断“阴”可以解释为“暗中”或“暗暗地”。再如《狼(三则)》(其一)一文中的“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这句话中,这个“却”即可组成“退却”一词,而对于这个词语的含义,学生是再熟悉不过了。以此推断,“却”字的意义一下子就明白了。
三、 成语推断法
成语作为语言文字的活化石,沿用至今,人们耳熟能详。作为相对稳定的固定词组,成语中更是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特点,是联系古今汉语的纽带。因此,利用成语帮助完成联想与推断,可以完成知识的迁移,从而有效地掌握实词用法。如《口技》一文中“不能名其一处也”,由于先入为主的原因,学生对“名”字意义常表示不理解,尤其是对刚接触文言文学习的七年级学生而言。但如果这里利用成语“莫名其妙”来帮助理解(两个“名”字属于同一个解释,即为“说出”),就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再如《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中“素”的解释,就可以从“素昧平生”或者“素不相识”中“素”的解释“平时”来完成迁移。
四、 结构判断法
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互文句的对应位置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以求工整对仗或者意蕴丰富。所以,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就可以推断另一个词的意义。如《曹刿论战》“彼竭我盈,故克之”一句中“彼竭我盈”是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处于相同位置的“竭”和“盈”是两个意义相对的词,已知“竭”是“枯竭”,可推知“盈”是“充盈”的意思。再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写道:“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这里的“挠”字可以解释为“屈服”,而这正是从我们常用的“不屈不挠”这个并列短语中推断而来的。再如《出师表》中“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一句,“受任”与“奉命”就属于同一对偶句里相同位置上的同义词,知道了“奉命”的意义,就可以知晓“受任”的意义了。
五、 语境推断法
关键词:文言文课堂教学;兴趣;效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308-01
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历代作品中的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这些作品都是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的。它们在形式上富有语言美、音韵美、结构美,在思想上蕴含着深刻的思想美,广泛的艺术美、科学美等因素。教师教学文言文,就是带领学生去感知美、品味美、发现美,最后让学生学会创造美。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有些教师,往往步入了一个误区:在教学中要么肤浅地认为学习文言文就是“读一读、背一背”,要么将“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奉为至宝,“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学的流程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不重视文章自身特点,用同一种模式组织教学……这种课堂教学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作为教师,应与时俱进,让每堂课都成为一次愉快的旅行,让学生愉快的出发,每到一处都有欣喜的发现,让美景尽收眼底,而且结束旅程时只有收获的惊喜,没有恼人的疲惫!由此,我认为教师要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因势利导:
一、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1、科学利用已有资源,认真分析教材,巧妙情景导入
比如在教学《木兰诗》时,先让学生欣赏动画片《花木兰》或者比赛讲述木兰从军的故事来激趣;学习 《三峡》、《与朱元思书》、《爱莲说》等文章,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与课文有关的配乐的优美的图片风光,让他们获得感性认识;学习《口技》可以让学生先观看现代的口技表演的影像资料,再引导他们去了解古人精彩绝伦、惟妙惟肖的口技技艺。这样一来,上课伊始,教师就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牢牢抓住他们的心。
2、利用巧设悬念、合理质疑、竞赛等方法激趣
比如我教学《唐雎不辱使命》《公输》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你要去说服别人做他本来不愿意做的事情,并且你的说服对象的身份地位又远远高于你时,你将如何去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呢?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说服别人,那么,怎样才能取得最好的说服效果呢?怎样才能争取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呢?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生动丰富的材料和极其宝贵的经验,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领略那些机智善辩的大师们的精彩表演吧。用这样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向往”,从而提起学生的兴趣。教学《狼》这课,就让学生比赛讲故事或者画连环画,教学《核舟记》时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画核舟的结构,既加深理解课文,又能让他们觉得学习文言文并不枯燥。当然,无论采取哪种激趣方式,都应该力求形式多样,富于变化,不断地给学生以新鲜感和美感。实践证明,只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学生心理,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就能够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满足学生要求的材料,用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达到优化目的。
二、匠心独运,善于发掘文中乐的因素
1、在朗读中感受阅读的快乐
中国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富生命力的语言。历朝各代,均有美丽的奇葩绽放。君不见,自诗经以来,有“”并举,有百家争鸣,有汉赋铺陈,有唐宋古文,更有那璀璨夺目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各种体裁,或韵或散,或律或绝,五彩斑斓,绚烂多姿。步入其间,犹如步入琳琅满目、珠光宝气的殿堂,让人叹为观止;又如踏访山林,既聆听溪水淙淙,又闻惊涛拍岸;恍如置身至境,真是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置身美文,那真的可以“三月不知肉味”!初中六册的入选篇目,历史人文色彩极为浓重。从语言上来看,这些文章,或音韵谐调,或整散结合,或写实朴素,或比拟夸张,或气势磅礴,或娟秀优美,或情景交融,或直抒胸臆,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在教学中,把准文体特点,挖掘语言特色,引领学生自主感悟,倾心陶醉,对学生的诵读加以科学指导。
2、在分析中感知人物,获得交友之乐
许多文言文尽管篇幅不长,却为我们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既有临危不惧的爱国志士,又有巧言善辩的使者说客;有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又不乏虚伪奸诈的小人;有义薄云天的义士,还有深明大义的女子……这些人物的性格需要我们在对文章的进一步分析里才能准确把握。《曹刿论战》以对比手法给我们展示了一位驽钝浮躁的君王――庄公,和一个出身下层却为国为民、深谋远虑的谋士;苦干实干、坚持不懈的愚公更是多少年来让人敬佩;花木兰替父从军,驰骋沙场的矫健英姿让人过目难忘;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陈胜;巧妙进谏的邹忌……所有这些,无不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无不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感动、神采飞扬时,我们的教学,就已经走上了成功之路。
关键词:语文教学;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综合素养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国学经典的渗透和传承,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语文作为国学经典的重要载体,能有效渗透和传承国学经典。因此,教师在国学经典传承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创设国学教育氛围,传承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其他文章相比较严肃、艰涩,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会影响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在初中语文国学经典的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更加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方式,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同时,教师要根据国学内容开展情境教学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和感知国学内容,树立学好国学内容的信心。例如,在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作品的背景,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人文景点吗?”学生们的回答,会吸引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教师继续追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的家乡在哪里吗?有没有同学去过孔子庙、孔子府和孔林?”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入课堂知识内容,让学生对《论语》展开学习,了解书中蕴含的思想以及孔子和弟子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国学经典教学环境,加深学生对国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国学经典的传承和发展。
二、加强国学教育引导,实现国学经典传承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发掘国学内容和国学教育的价值,加强国学教育引导,融入更多的国学经典内容。教师还要重视国学经典的渗透,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并注入新的活力,为国学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国学教育有效、有序地开展,进而让学生传承和弘扬国学经典。例如,在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要求,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范读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和语句方面的问题,如星宿、斋公、醉熏、紧攥等。在学生掌握了生字词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对整篇课文内容进行翻译,根据翻译结果描述文章中所讲述的故事,并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的同学是这样讲解的:本文讲述了一个穷书生范进,经常遭受街坊四邻以及自己老丈人胡屠户的讥笑和嘲讽。为了考取功名,他甚至让自己的母亲和妻子饿着肚子。当他中了举人后,兴奋得精神错乱,结果被老丈人一巴掌打醒了。后来,大家对范进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而揭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在学生讲完之后,教师结合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开展激励性的评价活动,并根据学生对课文理解的错误和偏差,采取有效的指导和纠正措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国学经典,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实现国学经典的传承和发展。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传承国学经典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不断推动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将国学教育与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因此,语文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需求,播放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声音等内容,让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知和体验,体会国学经典的内涵,更加深入地理解国学经典内容。例如,在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江涛的歌曲《愚公移山》,学生聆听歌曲之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歌曲中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并结合歌词内容进行分析。然后,教师根据文本内容,选择相对应的影视作品片段向学生进行展示。如让学生观看影视剧《王屋山下的传说》,深层次地体会和领悟《愚公移山》的文本内容,进而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这样,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增加课堂信息内容,根据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和问题补充相应的知识内容与资料,通过图片、声音和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选择最佳的时间,控制多媒体内容的长度,以保证国学经典教育的有效开展,实现国学经典的传承和发展。
四、引导学生创编活动,传承国学经典
相对于其他文章来说,国学经典的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语文功底,会难以深入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学经典,教师可以构建语言情境,开展更加直观的活动,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降低课堂学习难度。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发掘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国学经典。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创编活动。如《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谱曲的方式,将诗经中的篇章演唱出来。如四大名著、《史记》等里面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创编剧本开展表演活动。通过这样的创编活动,学生加深了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掌握,完成了课堂学习目标。例如,在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一课的教学中,结合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创编活动,并分配相应的角色,设计相应的表演情境,让学生模仿人物的语言、表情等进行表演活动。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文中提到的“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三个故事的内容,通过网络、书籍等了解更多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表演活动。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根据人物的设定,从语言、表情以及动作等方面做好设计,体会每个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这样,能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深刻体会其中的内涵,实现国学经典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