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当代建筑论文

当代建筑论文

时间:2022-09-03 09:31: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当代建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代建筑论文

第1篇

1.1主题特色不鲜明

一直以来,很多当代商业建筑都将注意力放在规模上,虽然功能上很好的满足了消费市场的需求,但是购物空间往往没有自身特色,舒适性能不佳,难以展现出比较理想的主题特色。具体来讲,其主要表现在:其一,商业业态结构混乱,百货商场过剩,商业业态处于没有秩序的状态;其二,布局业态比较单一,缺乏差异化战略思想,比较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其三,目标市场定位不明确,消费需求升级的过程中,项目规划意识落后,难以针对性的进行改善和调整。

1.2空间设计不合理

商业业态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建筑设计经验不足,商业空间设计就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的地方。具体来讲,其主要体现在:其一,公共空间模式单一,空间变化性不足,很容易使得人们出现审美疲劳的情况;其二,商业空间内部流线混乱,缺乏导向设计思维;其三,商业外部环境和配套设施不全,难以满足人们消费过程中的需求,周围空气质量保护意识不强,难以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

1.3视觉系统不美观

随着人们对于消费建筑需求越来越高,审美性成为大势所趋。但是现阶段商业建筑设计在视觉标示设计方面还不是很重视,出现了视觉系统审美情趣丧失的问题。具体来讲:其一,美学视觉标示缺乏,感官意识不强,不具备人性化建筑的特点;其二,商业建筑模式老化,对于外观不是很重视,很容易形成千街一面的情况,难以有效的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其三,在信息媒体广告发展的过程中,传播信息缺乏新意,没能将其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很容易使得整个商业环境广告充斥。

2消费文化视角下的当代商业建筑设计

消费文化涉及面比较广泛,牵涉内容众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消费文化视角对于商业建筑设计会提出很多不同的需求。具体来讲,在消费文化影响下,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去做好商业建筑设计。具体来讲,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内容:

2.1大众文化视角

城市生活的融入和人文关怀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多元叙事手段和商业空间联姻上。具体来讲:其一,积极从城市文化生活多元入手,去促进商业建筑生活味道的提升。如主题特色建筑群的构建,生活方式的链接,城市更新的推动等;其二,积极从人文关怀的全方位入手,体现区域商业建筑对于消费者提供的人文关怀,比如健全社交场景体系,生态概念的植入,娱乐设施的共享等。

2.2地缘文化视角

不同地域,其消费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由此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地缘文化差异。在此情况下,商业建筑设计可以从地缘文化的视角出发,积极尝试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传承地域历史文脉,挖掘地域历史,处理好商业建筑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使得商业建筑表现出更多的文化元素;其二,从保留建筑改造的角度出发,处理好古建筑和商业建筑之间的关系,保证空间关系上的相互融合,以便更好的发挥商业建筑的效能;其三,从地域风情的角度出发,立足本地地域风情资源,以此为突破口开展商业建筑设计,使得商业建筑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

2.3精英文化视角

当代商业建筑的文化语境是社会等级区分的物质载体,能够对于不同的场所,行为,品牌进行区分,从而使得文化资本处于优越的地位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消费文化下的精英文化视角。在此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从风格化的角度出发,形成精英文化符号,使得其从感官上,心理上,象征上符合此群体的特点,构建起来精英层次的文化资本;其二,效仿上流社会,从尊贵服务享受,奢华创意营造,科技含量提升的角度出发去促进精英文化氛围的营造,做好商业建筑设计工作。

3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 可塑性 建筑美学 场所精神

Abstract Based on the plastic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rete building, propos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esthetic value of modern concrete building cases, combined with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aesthetic trends. Analyzing the modern concrete buildings from genius loci, brutalism and literati aspects. Making an explicit explanation on the influence that the changes of concrete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under the concre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crete building, plasticity,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genius loci

1.相关理论解读

1.1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混凝土建筑在形体上能被模板规定成任意形状,建筑形体的规定性不强,自由度很大,可塑性是使混凝土的表现力完全不同于其它建筑材料的最主要性质。混凝土的成型过程是一个由动态变为静态的过程,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它可以依据模板而塑成任何形式。也就是说混凝土没有固定的形式,它的最终形态有模板决定,这就为建筑中的美学考虑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与砖石、木材等传统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具有许多不同的材料特点。首先,由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结构的各个部分是以一个整体状态结合在一起的;其次,混凝土是在一种半流质状态中制作的,因此它可以塑造成任何形状。

以上两个特点,都可以基于混凝土的可塑性所延展出的,而正是由于建筑师和结构师们利用了混凝土的这一特点,使之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用于表现建筑师意匠和营造特定建筑美学的“神器”。从设计上来讲,混凝土的流体状态及力学性能使得它广泛应用于专注形态塑造的建筑,也流露出技术上的美学意义,这充分展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1.2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建筑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建筑美学的出现却是20世纪的事情。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1.3混凝土建筑的发展历史

从材料的工程学和结构角度来看,罗马人将混凝土从天然的填充料发展成主要的结构材料。万神庙穹顶的建造过程没有使用模板,而是采用卧砖分层圈砌。随着罗马帝国的消亡,大多数重要的结构和工程发现及研究并没有延续下来,18世纪以前,混凝土并没用被当成建设的主流材料。

到19世纪,法国首先开始使用混凝土作为建筑立面的表现材料。水泥的发明直接推动了混凝土材料的发展,此后混凝土的运用也日益广泛。意大利建筑师皮埃尔・奈尔维在推动混凝土使用的路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对于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奈尔维既是建筑师,又是一位诗人,他努力将建筑与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运用到自己的建筑设计中,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喜欢称他为“钢筋混凝土诗人”。

2.混凝土建筑之美学解读

在建筑理论流派多元化的今天,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是多元的。由于混凝土自身所具有的可塑性特点,使之不仅成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也在体现建筑的美学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并结合相关案例来解读基于可塑性特点而建造的混凝土建筑的美学价值。

2.1场所精神之美

建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也是空间的营造,或者更为主要的,是作为空间基础的“场所”的营造。混凝土建筑营造空间氛围的时候,其意境含蓄、韵味隽永。阿尔瓦罗・西扎设计的葡萄牙馆就表现了对混凝土柔性特征的探索。

他用一片薄薄的混凝土幕用金属线悬挂在两边的建筑上,形成一个3900平方米的有顶广场。这块巨板长65米、宽58米、高10米,两端对称。用纤薄的混凝土板展示了混凝土结构的柔性,打消了人们心中对混凝土厚重庞大的印象。屋面像雨篷一样轻巧地覆盖在中央广场上方。丝毫体会不到混凝土屋面的沉重坚实感。这个结构就是模仿传统的葡萄牙集市:在厚重的房子前面支起一片帐篷。通过轻薄的混凝土构件,营造了一种传统集市的场所感,让人们在置身其中时,忘掉了繁华都市的喧嚣,去体味古朴和谐的市井之风。

2.2粗野主义之美

“粗野主义”是50年代到60年代喧噪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粗野主义经常将混凝土毛糙的方面暴露出来,极其夸张那些沉重的构件,并把他们冷酷地碰撞在一起。混凝土的可塑性特点和视觉效果符合了粗野主义所倡导的审美观念。作为粗野主义的倡导者,柯布西耶设计建造了许多迎合粗野主义审美观念的建筑,最有代表的应是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可以说是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建造的混凝土建筑典范之一,这个建筑也是柯布西埃新的探索的结果。郎香教堂是他绝无仅有的非几何形式的有机形态建筑。它粗壮敦实的体块,混沌的形象,岩石般稳重地屹立在群山间的一个小山包上。顶部呈自由曲线形,用两层钢筋混凝土薄板构成,在边缘上两层汇合并向上翻起。从内部往室外看去,窗户成为一个个透光的方孔,造成一种不稳定感,迫使人们面向祭坛方向,造成很特殊的宗教氛围。

2.3文人意匠之美

随着混凝土浇筑技术及轻骨料的不断更新,混凝土建筑的外表形式有了新的种类,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选用清水混凝土作为建筑外表皮饰面或内部构件。这些建筑师往往具有文人的气质。他们将思想通过混凝土来表达出来,比较出名的有安藤忠雄、路易斯・康、刘家琨等。在他们的作品中,混凝土是最常见的材料。他们倾向于一种淡雅的文人墨客的情愫。在严格的技术控制管理之下,混凝土表面质感变得极为细腻柔和,这种混凝土与表现结构力度的混凝土略有不同,它显示出混凝土的另一面,在空间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以下以刘家琨设计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为例。

设计者最初的设想是希望用清水混凝土表现一部“人造石”的建筑故事。但由于施工技术原因,难以在浇筑过程中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只好采用一种叫做“框架结构、清水混凝土与页岩砖组合墙”的组合墙特殊工艺。整个主体部分清水混凝土外壁采用凹凸窄条模板,形成明确的肌理,增加外墙的质感和可读性。为使建筑整体像一块“冷峻的巨石”建筑外部整体拟采用清水混凝土。在他眼中,在流行给建筑涂脂抹粉的年代,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已不仅仅是建筑方法问题,而且是美学取向和精神品质的问题。

4.结语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艺及混凝土材料添加剂的更新,会给未来混凝土建筑的外观表现及内在功能带来新的冲击和变革。同时,对于混凝土建筑的美学思考也会慢慢的改变。但是,最为混凝土最重要的区别于其他建材的特点――可塑性特点永远不会消失,也正是利用这一特点,混凝土建筑较其他的建筑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学价值永远不会消失。围绕可塑性原理,混凝土建筑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每一个人期待,也值得每一个建筑师大胆的去尝试这种充满挑战性建筑实验。

参考文献:

1. 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 汪丽君、汤桂元,“诗意”的建造――混凝土的表现之美,新建筑,2003(6) 74-77

3. 李有芳,当代中国建筑美学思潮,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7.6

4. 杜清华,混凝土的现代建筑艺术表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6

5. 李宇,建筑的材料表现力,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7.3

6. 朱彩霞,解读马赛公寓,山西建筑,2007(32) 47-48

第3篇

关键词:建筑类型学、佛寺建筑、发展脉络、类型分析、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类型学的相关理论

所谓“类型”,是指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识别。 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中强调,“类型是建筑的原则”。建筑类型学,即通过对现存建筑的场所和形式进行抽象分析,根据其内在的结构,找出具有相同“原型”的部分进行分类,从而观察其变化的路径和方法。这种概念承认相同类型建筑所具有的不同属性和特质。“类型”不是一种表层结构的形式,也不同于按照原样不断重复的模型[1]。

类型学所要创造和重构的内容,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上共同呈现。从时间向度研究建筑的类型,是对某一时间段内,在一种时代背景下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所具有的建筑场所和建筑形式结合后产生结果的研究;从空间向度研究建筑的类型,是在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对反映该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所具有的建筑场所和建筑形式结合后产生结果的研究。这两个向度共同呈现出人类最基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也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集体记忆”[1]。建筑类型学理论的应用,使佛教寺院建筑的发展,无论是新的物化场所或精神场所的产生,还是新建筑形式的出现,都呈现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繁衍过程。

二.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发展脉络和类型分析

大乘佛教为利益众生,强调广授博学,制定五明为修习佛学学人所必学的内容。“五明”是古印度的五门学科,概括当时所有的知识体系。建筑即属于工巧明的范畴。因此,古印度很多建筑都体现出佛学的智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在古印度地域上的寺院建筑,受佛学教育和学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表现出在寺院建筑场所和建筑形式上的特点。尤其,佛学教育对寺院建筑的影响深远。佛寺建筑是信众修行和受教育的场所,是传授佛法的物质载体和物化的空间场所。因此,佛寺建筑的发展随佛教教育的演进,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体现出佛学文化及智慧的延续。

在中国,佛教教育传至今天,有三种方式,即师徒教育、精英教育和现代教育。师徒教育是汉传佛教从古至今一直传承的教育方式。精英教育,也称贵族教育。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教育方式,如活佛转世制度下的活佛培养教育。现代教育是一种提倡教育规模、教育方法、教学目标及教育效率的教育方式[ 明玉.内修外弘 续佛慧命――传明法师谈佛教教育与弘法事业,佛缘网站,2009 ]。

在过去的佛寺建筑研究中,尚未有类型学角度开展研究的报道。在下面文章中,以时间和地域为线索,以汉传佛教学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受教育方式为基础,对汉化佛教寺院建筑在建筑场所和建筑形式上的特点进行类型分析研究。

2.1缘起――印度“竹林精舍”

最早的佛教建筑要追述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世的年代,名曰“竹林精舍”。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沿袭印度沙门托钵制风俗。以三衣一钵,日中一食的生活方式,以严持净戒,如法修道的初始教育方式,四处奔波宣扬教理。跟随弘法的弟子常有数百人,他们白天行走乞食,晚上就地在森林里休息。佛陀和僧团途经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恭敬迎接,虔诚皈依。在王舍城以北两里的地方,建筑了竹林精舍献给佛陀和他的僧团,用以结夏安居。竹林精舍为比丘们在风雨中修习提供必要的场所。竹林精舍里的主要建筑只有供比丘避雨修习的房舍,和供比丘们雨天进食或听法用的讲堂。讲堂可以容纳一千比丘和一千在家信众,是精舍最有用的设施之一[2]。这就是结夏安居的起源,也是最早的佛教寺院建筑的雏形。是为佛学教育的“内修”与“外弘”,建造的生活和受教育的建筑场所。

2.2本土化的中唐以前汉化佛寺建筑

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年传入中国,经历六百年的输入和学习,至隋唐时期恢弘壮大。受到中国皇权、以及与中国儒、道文化融合的影响,佛寺建筑也循序渐进地演进转化。

在中国,“寺”本是汉代官署的名称,中国最初的佛寺布局多是参照汉朝官署而建造的。东汉永平十年所建的白马寺,就是根据接待外宾的官署改建的。另外,自北魏开始,许多人把自己的住宅府第布施给他们所信仰的宗教,即“舍宅为寺”。因此很多佛寺的前身是由许多院落组成的住宅。佛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作为生活和教育场所的佛寺在接下来两千年的发展中,一般都具有院落布局和以中轴线贯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前低后高建筑场所和建筑形式的特点[3]。

汉魏时期的佛寺规模通常较大,用地较为方整。以网格状交通为主,内部功能完善、建置完备。按照大的场所功能分类,从佛寺原型中的讲堂和僧舍,延伸分为对外学修区和对内学修区以及后勤服务区[4]。

隋唐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兴盛的历史时期。佛教事业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发展。这一时期农、工、商业的空前繁荣,更是为佛寺学修弘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也为僧俗众生提供了较高水平的受教育环境。唐代和宋代还出现对伽蓝七堂的规定,即佛寺中根据功能的要求,七类必不可少的建筑场所。至此,汉化佛教寺院建筑完成佛寺建筑的本土化过程,形成比较完备的建筑功能场所和鲜明地域特点的寺院建筑。

2.3归于本源的两宋禅宗佛寺建筑

隋唐时期寺院经济高度发达,僧团规模空前膨胀。在这种背景下,由于中印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诸多差异,佛陀原始教团的学修和管理方式,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产生与佛教本源异化的现象。一些地方出现戒律松弛、管理失序和部分僧团成员腐败异化,并在某些方面也影响到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导致唐末时期的灭法运动。在“会昌法难”[ 武宗灭佛,佛教历史上称为“会昌法难”,当时因为道士赵归真等得到信任,宣扬佛道不能并存。]之后佛教各宗破坏严重、元气大伤。

为了适应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保障佛教圆满的传承,唐代百丈怀海禅师自立禅院,制订清规,率众修持。他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佛教寺院多奉行“农禅并重”的生活方式。由于经济上自养自足,许多佛寺进入到乡村山林的广阔天地中。由此,汉化佛教归于本源,佛寺建筑规模明显变小[4]。

这一时期,佛教寺院建立以方丈传法的法堂为中心的布局模式。发展出“教务”和“后勤”两条场所功能轴线,僧堂、经藏等教育建筑及配属功能居于法堂西侧;厨房、钟楼等后勤类建筑居于法堂东侧。

与汉唐时期的佛寺相比,《禅门规式》中提出“不立佛殿,唯树法堂”的观念,表达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和理性的信仰[4]。 禅宗主张清静无为,寺院建筑也在回归中表现出朴实无华的建筑特点。这一时期,寺院建筑不以追求宏伟壮丽和取悦信众为目标,而强化寺院建筑教育属性的特点更为明显。

2.4世俗化的明清以后佛寺建筑

佛寺建筑世俗化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渐趋衰颓的元明时代。这一时期,虽然对佛教积极推崇,但由于佛学教育上的失误,使佛教信仰逐渐世俗化、鬼神化。

与唐宋时期的佛寺相比,元明之后的佛寺教育内涵日趋淡薄,而崇拜和宗教服务功能则得到强化。在原唐宋时期寺院的中轴线上,增加了许多崇拜和礼仪性殿堂,而原本具有学修功能的建筑则一再被压缩。大雄宝殿里,佛像居中且占的空间较大,为人服务的空间所剩无几。念佛堂和禅堂的规模也明显改小。法堂虽设而常关,藏经阁本意为图书藏阅的教育建筑场所,但明清之后则只剩下象征意义了。这无疑是教育与信仰的分化。“五百罗汉堂”是这一时期佛教建筑艺术的产物,规模堪比唐宋时期集参禅、起居、用斋、议事等内容于一体的多功能僧堂。罗汉堂内塑像千姿百态,塑造五百罗汉解脱自在的状态;但内部空间狭窄,除了观赏、供祭等崇拜功能,无法进行真正的学修活动。

在大文化渐趋衰颓的时代,自然也带来支流文化的衰微。这一时期佛寺建筑的场所功能带有比较多的崇拜和宗教服务的特点。

2.5现代化的近代佛寺建筑

当代社会是一个民主、科学的社会,理性的弘扬佛理,才能契合当代人的根机。自民初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理念,受到印顺及赵朴初等后继者们的推崇,发展成为“人间佛教”的思想。人间佛教的人本精神和社会关怀,为佛教在当今社会的推广开拓了道路,使佛教更为积极主动的融入社会。本着“内修”与“外弘”场所功能和精神的需求,当代佛寺布局普遍具有三大功能区――学修区、事业区、公共区[4]。

学修区,多借鉴世尊宗喀巴大师所开创的格鲁派寺院模式。以教育为中心,重视学修体系的建构。要求较为安静和完整的学修环境,包括教学空间、研讨空间、行政空间、居住空间等。各僧俗学院、研究所、文化中心等建筑的规划设计,都采用“书院”化的布局方式,分区而治。

北京龙泉寺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汉传佛教寺院。新寺毗邻明清时期的老龙泉寺,位于凤凰岭山麓延伸部的缓坡地上,一条自西向东的轴线贯穿整个寺院。该寺最前端是佛殿区,之后利用大雄宝殿与学修区之间的高差,自然分流游客与学人的交通流线,以保证宁静的教育氛围。该寺的学修区按照次第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学院。根据学人根基的不同,各学院的学修活动有着不一样的侧重点,所围绕的核心建筑也不尽相同。建筑体量多以二至三层为主。各学院通过水系和庭院联系在一起,为学院师生静思、交流、举办各种活动提供场所。

事业区包括各种事业部门、事业团体及弘法终端等机构。作为弘扬佛法的互动平台,也是当代佛寺对外服务的主要部分,人员流动较频繁,有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和对外出入口。事业区的中心位置一般用来承载参观接待、礼仪崇拜、法会佛事等活动。将接待中心、文化传媒、社会教化、慈善公益等场所功能“簇式”组织在其周围。

苏州西园寺,建于明嘉靖年间。近年来,在对公众的教育和弘法方面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目前正在规划建设其极具新意和特色的事业区,这是一个由废旧仓库区改造而成的“弘法大市场”。规划有讲堂、画廊、书店、禅茶馆、素食馆等面向社会大众的佛教文化街,临河面向城市完全开放。下一阶段,该寺还将继续改造部分工厂作为具有园林特色的“禅”文化教育园。

公共区包括多功能殿堂、图书馆、斋堂等大型使用空间,与学修区和事业区密切联系。此外,还有行政后勤区、景观园林区等配套功能。

信仰的回归以及现代生活和文化的影响,使这一时期佛寺建筑场所和形式向着多元价值取向发展的时代特点。

三.当代佛寺建筑设计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和设计思路

对于中国佛寺建筑的发展按照时间脉络和类型进行分析,是为了在当代佛寺建筑设计及建造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警惕同样问题的出现,更好地实现古为今用的目的。

3.1“内修”与“外弘”并重

佛教之所以能够存于世间,正是因为它有不共世间的内证法门。内证即是通过实修获得与真理相契合的境界。佛陀通过长时间的修行,证悟宇宙人生真理,广宣教法的。因此,当代佛寺建筑设计需要重视这两种思想的共同指导。

3.1.1建筑场所功能和形式的多样化

1)佛殿和法堂

顾名思义,佛殿用于供佛,法堂用于讲法,二者均是佛寺里的大型殿堂空间。既为“内修”也为“外弘”。随着当代佛教的发展,佛殿除了供养佛像,也是较为重要的法事活动和僧团上早晚课的场所。不仅建筑形式要庄严稳重,内部场所空间也需要考虑视线和听觉要求。无柱或少柱的多功能大空间是很好的选择,既结合现代建筑技术,又符合具体的场所功能[5]。

2)藏经阁

僧人的研修空间是当代佛寺的核心,是内修的重要场所。随着佛教逐步走向知识化,僧人需要大量阅读和研究佛经以及相关经典。类似于当代社会中的图书馆,藏经阁不但需要大量藏书空间,还需要提供个人阅读、研修的空间。

3)禅定空间

禅定空间更是内修之所在,需要宁静、自然、避免外界干扰。因此需要考虑私密和一些神秘的色彩。当代禅定空间根据具体场地条件,可以呈现出多样的特点。集体禅堂、个人禅室、禅居合一,以及优美静谧的园林庭院皆可成为禅修的场所。

3.1.2场所精神的多元化

1)人文关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接触佛法的场合出现多元化倾向,有的佛寺已经拟建养老院和医院等慈善机构,加强人文关怀也是佛法外弘的一个重要体现。

2)和谐社会

近年来,许多公众性的大型节日庆典和公益性的祈福经忏活动在佛寺中举行,成为佛教外弘、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这种大型活动场地,可以结合广场和庭院来设计。加强其开放性和亲和力的营造,会使佛寺建筑日益成为一种服务社会、和谐社会的教育性公共建筑而引起社会的关注。

佛寺建筑既是佛教道场的物化场所,也是一种公共教育场所。设计当代佛寺建筑,要“内修”与“外弘”并重。不能一味追求寺院规模宏大、装修奢华,浪费土地和金钱,背离佛教本源;也不能使佛寺建筑走向鬼神化、迷信化,而让有善根的大众望而却步。从中,既遵从建筑本源――遮风避雨的庇护所,又从场所和形式上体现出佛教利益众生的清净发心。

3.2现代化和生态化的配套设施

当代中国佛寺建筑的规划和设计需要重视现代化和生态化的配套设施。因此,要打破以往的定式思维,敢于放弃固有却不合理的部分,向台湾、日本、新加坡等已经逐步实现佛寺建筑现代化的地区学习。

3.2.1室内通风采光环境的改善

中国传统佛寺建筑普遍存在室内空间幽暗,采光通风、卫生条件欠佳的问题。这种幽暗的环境虽然营造出一种神秘的宗教氛围,但是在当代却成为大众走近佛教的隔阂。

佛陀悟道后曾说道“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说明佛与众生平等的不二思想,结合现代人的科学观,佛寺建筑应该更加开敞和明朗,为人们塑造一种亲切、祥和的心理感受。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的南岳山光明寺大殿,用新的结构形式营造理性、光明的室内空间(图3-1)。

3.2.2环保、生态的理念

对环境的保护和珍惜,与佛法的缘起论非常相应。因此,应设计建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并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新型佛寺建筑。例如对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使用、生态循环放生池、屋顶及建筑立面绿化以及被动式节能设计手段等。

台湾新妙法寺设计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其内部所有照明设备都采用节能设计,屋顶设置有太阳能装置,以提供额外的能源补充;外墙大面积微晶玻璃幕墙应用,以利自然采光与通风,经过准确计算的外墙斜面角度,使下雨天雨水下滑时可以清洗玻璃幕墙的表面[6](图3-2)。

3.2.3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当代佛寺建筑已不是封闭型的内敛空间。在僧俗分区管理,不打扰僧人自身修行的基础上,应有更多场所供大众自由出入活动。比如停车场、用于举办大型佛事活动的广场、对大众开放的图书馆等。

3.3隐性关联

隐性关联即通过佛教文化中的某些特定的符号或传统,通过错位或抽象变形,使其表达传统含义的同时又具有新的场所功能和精神载体。这样既可以摆脱传统形式、风格、建筑材料的羁绊,又可以在深层领域看到佛寺建筑的场所精神[7]。所以,需要重视这种设计思路。

陕西省法门寺新舍利塔,由台湾建筑师李祖原策划设计。外形呈双手合十状,塔高一百四十八米。舍利塔前是一条长达一千两百三十米的“佛光大道”,道路两旁是诸佛菩萨的石刻雕像。象征通过菩萨的接引,经过佛光大道,到达彼岸,以合十的舍利塔为象征的佛国,成就佛子修炼成佛的轮回(图3-3)。

3.4空间意境

佛陀和僧团最初在山林间行走思考,在树下或者果园讲法开示。这种亲近自然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避免被打扰,潜心修行。另一方面来讲,大自然本身也充满了禅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修行者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因此,在保证佛寺“形式追随功能”的同时,要注重室外空间意境的营造。增强自然空间的渗透、连续和流动,寓禅于景于物。使大众和游客行走于其中,既能保持良好舒适的心情,又能在无形中接受禅意的熏陶。

四.结语

各时代的佛寺建筑都是在最初的佛教建筑原型基础上,以时代为背景而演进,以当地文化为给养而融合,使建筑场所和形式不断组合变化,产生当时当地的佛寺建筑。

在当代中国佛寺建筑设计中,需要重视“内修”与“外弘”并重、现代和生态化配套设施、隐性关联以及空间意境的问题和由此演进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汪丽君.建筑类型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6-17,38-47

[2]一行禅师.故道白云[M].线装书局,2007:111-113

[3]张驭寰.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1-24

[4]漆山.学修体系思想下的我国现代佛寺空间格局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11

[5]袁枚.中国当代汉地佛教建筑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8

[6]刘书恺.“人间佛教”场所精神下的地域表达,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12

第4篇

[论文摘要]当代室内设计美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审美思维的变化,它在现代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双重影响和推动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因而完全摆脱了总体性的、线型的和理性的思维惯性,迈向了一种更富有当代性的新思维之路。当代室内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从环境整体的高度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多项关系,而且需要注重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因此,美学理论为当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作用。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完善空间、传播文化、创造美的艺术,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完美的室内设计产生于高度的现代文明,成功的室内设计同时创造着先进的文化。作为美学分支的艺术与技术美学是指导室内设计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是研究设计领域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今天,人们已日益明晰地认识到被装修空间的布局、质感、色彩;家具的布置;设备的安装;通信等网络的建设不再是简单的组合、时尚的反映,而应提升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层面去实现文化、科技、环保和效率的有机结合。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现代美学理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本文就此加以论述。

一、从形态学视角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然而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室内设计同时具有着实用的动能属性。从形态学的角度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及内容任务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要素: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时代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二)美学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应做到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三)美学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的柱子等建筑构件以及墙、顶等各界面,对其进行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饰,是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和丰富多变的装饰形式,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审美效果,同时亦能体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以上美学要素虽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却不能孤立对待,因为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总体应大于所有个体的总和,仅仅依靠总体中的一部分不能解释总体。因此,室内设计整体审美价值的产生要凭籍各美学要素统一框架下的意义整合而获得。

在所有的与视觉有关的艺术设计中,形态学提供了基本的部件构成形式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准则,当然其中也包括设计中依附于形式的各美学要素的组合法则。不仅如此,形态学理论还被应用在甄别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及研究艺术设计的特征等方面。具体到室内设计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设计的个性从那种“压迫性的总体性”中解救出来,如何充分发展差异性和异质性。其实,这种把大叙述和小叙述对立起来,把总体性和差异性对立起来,把同一性和异质性对立起来,以非总体性、非中心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规范自我的创造的思维特征,不仅是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而且也是当代艺术与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从实践来说,它也确实已经对当代室内设计创作带来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影响。

二、整体环境观念下的功能与审美意义表达

处于随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应确立整体环境的设计观念,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室内环境,它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形态、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要素;其二是指包括建筑外观在内的庭院、街道、广场乃至整个社区、城市、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大环境概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背景、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在不同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与理想精神,所有这一切经历史的积淀与传承而形成具有个性差异、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它和地貌、物种、气候交织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地区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以人为中心的室内设计,不但要从功能上考虑符合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所需的各种实用要求,而且更应从心理方面进行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需求的人文关照,以及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愿望。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物化创造活动,其风格形式的表现应从大环境整体的高度,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把室内环境视作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对设计元素在组合中的符号化处理,使能指与所指有效结合而具意指作用,充分运用设计形态符号的象征、隐喻功能,准确反映出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以及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

室内设计的“里”,和室外大环境的“外”,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大环境系列“链中一环”的室内设计,不可脱离开大环境中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特征、意义而孤芳自赏。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环境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综合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室外”。当前室内设计还存在着相互类同、缺少创新和个性的情况,对环境整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设计缺失内涵而流于一般,设计构思局限封闭。

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

当代室内设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设计的科学性在带来空间环境功能的合理、舒适、高效、安全的同时,其结构、材料、工艺本身具有的技术美感与设计形式处理产生的艺术美感,共同形成了当代室内设计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室内环境的创造中,现代美学要求室内设计不但高度重视艺术性,而且还高度重视科学性,及其相互的结合。从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创新风格的兴起,总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促使室内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当代室内设计的科学性,除了在设计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确立以外,在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等方面,也日益予以重视,设计者已开始认真的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确定室内物理和心理环境的优劣。另外,在设计表现方面,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绘图的广泛普及应用,可使我们在初始设计阶段中便能运用其所提供的三维视觉技术去探测第四维效果。例如美籍华裔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讲学时所展示的华盛顿艺术馆东馆室内透视的比较方案,就是以电子计算机绘制的,这些精确绘制的非直角的形体和空间关系,极为细致真实地表达了室内空间的视觉形象,并把新技术产生的视觉美感展现在我们面前。

针对当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高科技和高情感问题,室内设计在采用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当高度重视并运用现代美学原理,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考量,从而创造出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以及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当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和满足。

综上所述,处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离不开美学理论的参与和指导。理论必须是明白清楚的,它是学术和应用的重要工具。没有理论的指导,室内设计便缺乏组织基础且是脆弱的。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当代室内设计应因地制宜地有效借助美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并紧跟时代和尊重历史,从整体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域风格、充分考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设计手法,创造符合功能需要、且具文化内涵意义与审美价值的当代室内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候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第5篇

【关键词】传统空间;设计;再认识

“空间的塑造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它能够通过调整自己以适应所有的生命形式。每个作品在独自具体化的过程中的地位看上去或许不那么突出,但是因为它属于整个设计系统,并且参与了整体的具体化,因而有必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新的具体化不能够模仿旧的,也不能够和传统彻底决裂。它们依靠根植于传统的符号系统得以发展,这暗示我们应该保留传统的结构原则,而不是传统的动机。”

然而,必须清醒的意识到现代运动是现在惟一真实的传统,因为它明白对那些动机和意识的简单借用不能被看作历史的延续,历史必须用新的方式才能得以开拓,这正是人类价值的体现。这也正是中国文化主题空间设计的理论依据。

相信,相当多的人有这样的观念,认为传统的中国建筑的知识只对那些企图模仿古代形式的设计者有用,因为一个现代的建筑设计师并不需要知道斗拱的构造和雀替的权衡的。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对历史的研究不仅仅是创造一种重复过去的形式为基础的新历史主义,历史所传递的信息应该首先是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之间存在的关系,继而为将来的工作打下经验的基础。今日西方的一些著名建筑大师,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的创作是来自历史经验的重要启示。路易斯?康(Louis Kahn)1928年到欧洲去旅行,深受古典建筑的感染。他学习了古典建筑的精神而没有于形式,认为“未来”要来自对“融化”的“过去”。山崎实(Minoru Yamasaki)是著名的美籍日本移民建筑师。当他1945年第一次回日本时,日本建筑就使他的思想产生重大的变化。他觉得传统的日本房屋使人有亲切感,“使你常常想去触摸它”——不仅在表面上,而且在内心也想触摸它。他对以“人”为本位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提花,感悟到建筑并不是抽象地玩弄无“根”的“形”和“饰”,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当代的文化精神而把它们灌注到设计中去。

其实一直以来,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始终在探索,如何能够使中国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对接,走一条既融合了传统文化,又具有现代特征,不是简单的仿古复古的新的路线。早在20多年前,他第一次回到祖国,设计香山饭店时,就做过这样的尝试。在设计香山饭店时,他大量提取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符号,尤其是江南一带传统民居的元素,整合了不同的建筑元素。饭店不以钢筋水泥为材料,而是采用传统的砖瓦,以低层建筑,因高就低匍匐在层峦叠翠之间,如同植物蔓地生长。大小不同的11个庭园内,瀑布、水池、松林、古藤、山石与香山的环境融为一体。但是,和传统的园林不同的是,他在其中又运用了大量的现代化元素,在“常春四合院”上面,采用完全现代化的玻璃采光顶。细密编织的遮阳顶棚,取得了类似竹帘的光影效果,形成了一种“中西合壁”的新面貌。在当时的建筑界引发了轰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而源长,但对于一个设计者而言,在他(她)眼里,或许是一幅诗与画的水墨世界;或许是大风刮过的黄土高坡;或许是流水山石风清月明;又或许是边城的吊脚楼,蓝天白云下的纳西风情;还或许是……,而不仅仅是斗拱、模数、和富有装饰性的屋顶。正如罗丹所说:“要尊重传统,但要把传统和其中所包含的永远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加以区别。”

因此,应该重新认识传统中富有生命力的东西,而这种认识却又需要在观念中找出传统里最本质的东西,然后才能反映在空间语言和空间形态上。那么就让我对中国文化、传统空间进行一次再认识。

中国文化主题空间其实是一个连贯的系统。首先,它需要我们形成一种中国空间观念,这种观念会涉及对中国文化里各个领域的种种理解。其次,从历史的宏观角度看,中国的空间观始终在不断变化。最后,它探寻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图式,而非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空间。这对研究当代文化下的中国空间观应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对空间的理解大部分源于西方,中国传统的隐喻式手法模糊了空间概念的界限,因而对于中国文化主题空间的理解,应该用一种多重的标准来衡量和理解。虽然不同的思想流派对空间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但是中国人的精神和物质空间却总是经历着同样的一种循环、发展、变化和融合的过程。

在中国哲学观念中,天地合一则生宇宙万物。这可以进一步的追溯到先秦神话——黄帝四面:据说黄帝拥有四张面孔,分别朝向四个方向21。儒家学说对这一传说进行重新解释,并在汉代使孔子的这一新解习俗化,而这一神话实际上已经建立了主要的空间方向概念。它与西方的空间概念不同的是,天地、上下的概念与平面合为一体,从而形成代表宇宙起源和演化的“三维空间”形态。

早期的儒学观点倾向于“人文伦理中心至上”的理念实现。人在天地之中的位置,或者说在宇宙中心的位置,必将取代上古中国文化中“宇内中核乃虚无”的空间理念。它成为了包含万物运行逻辑的相图精髓,它不仅简化成了整个宇宙空间完美体系的图形象征,并在历史轮回中成为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习俗与哲学的本原。其实,中国哲学的特点正是在于将绝对客观的外部空间观念进行转换和深化,从而获得内在精神意念上的概念。从“宇宙虚无中心”到已习俗化的“中心至上,人伦为本”思想的转化过程也就是中国哲学在意义上和广度上的升华。这绝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思维理念范例。即使如此,这个根深蒂固的“中心至上”观念仍被认为是“空寂”的,因为它并非我们每天生活的实际空间,而是施行礼乐的疆土。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存的中国宫殿中解读出那种对至上皇权的膜拜。

中国传统空间除了统治在儒学观点下的伦理秩序外,还有追求自由和淡泊的文人思想。即便是圆明园,在充满了政治象征的同时,也有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诗情画意的理想之地。根据乾隆的旨意,皇家画院和样式雷家族将江南几乎所有的园林都移植到了圆明园。

因而,中国空间的丰富与多样性,绝不仅仅只是留下来的那一片片琉璃,一段段木柱,和一个个斗拱,它的本质应是中国哲学在诗画艺术上的折射,是诗画境界在建筑上的表达,是中国人几千年累计的审美情怀在一砖一瓦、一石一木中的复生。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王岳川.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第6篇

【关键词】建筑;人文精神;协调统一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86-01

一、当代中国建筑人文精神的缺失

中国,在经历了百年耻辱后,奋发图强,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思想还有生活方式。时光飞逝,短短一百年,中华大地上大半的人们已经忘掉了或者毫不知晓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生活方式,数以亿计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的世界里,畏缩在百十平方米毫无生机、像仅仅机器一样具有功能的房子里。中国人在这个努力以西方思想与标准建设起来的世界中生存时,放弃了太多对内心深处的民族特性的需求,抛弃了三千年来在自己的土地上形成与发展的生活传统与习性。无法否认的是,在中国人的身体中,中华民族的基因是无法抹去的,而这些基因在大部分现代城市生活中却是被无奈的压抑着的。由于压抑时间之久,甚至使许多人忘掉了身体中的这一部分的存在。在这里,人文的缺失是无须质疑的。

中国建筑当代人文的缺失不是由突变而来,而是历史错综复杂的发展造成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穿插交织影响着居住环境发展的脚步,影响着它的方向。在进入新世纪后,国人开始逐渐意识到人文意识的缺失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问题,也开始重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发扬国学逐渐成为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最为关键的是,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是中国人在数千年里为自己量身定做的文化,是生长在每个人心中的文化。认识自我,保护民族传统基因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

二、建筑与人文协调统一应遵循自然法则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建筑市场繁荣,国外的建筑师都把我国作为新建筑的实验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拼命利用技术的可能性,夸张地显示技术权威。例如高技派建筑把一切构件都以高级材料施以精加工后展出,令建筑造价上升为世界之最。这种将技术手段变为目的的思潮已经发展到了极致。新近被选定的北京中央电视台新楼方案由库哈斯设计,用超技术的手法违反结构合理性,导致造价无限上涨,而无什么美感可言。

重技术倾向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建筑作品的创作,另一方面由纯技术性建筑作品有太多难尽人意之处,这就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已经危及其自身的生存。

我们可以从古代中国找到建筑理念中的人文精神。古代中国人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产生了人与自然可以融为一体,并且把人与自然合一作为最高境界来追求。中国古代建筑着眼点在于建筑的整体上与宇宙的谐和,并把这种谐和当作是最高的人类自身的谐和,体现出宇宙的秩序感与和谐感。

三、建筑与人文协调统一是建筑意义与情感的空间体现

建筑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领域,对居者、观建筑的人文精神寻思者具有影响其思想情绪的作用。建筑师其实每天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自己的创作在对人们起着教化作用。“建筑反映生活,只有从生活的基本观点来了解,才能发现其价值与意义所在。”

建筑物质形态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建筑创作的最终完成,它最终目的是要供人居住,为人服务。如果没有人在其间的活动、生活,建筑犹如一个没有演出的舞台,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建筑应当以人为中心,其焦点首先应是人而不是物。这个人不是物理学、生理学意义的而是社会的人、有文化意义的人、有情趣的人。建筑创作应变成一种与人的日常生活有关的、与人的思想观念有关的、与人的文化心理有关的操作。

四、建筑与人文的协调统一应具有审美的意义与价值

乔弗莱・司谷特认为:“对世界的科学认知是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而对它的人文主义的认知则出自我们本身。科学的方法在智慧及实践上是有用的,但是那种把世界人性化并用与我们自己身体及意志相似的方法去解释它的天真的、神人同形论的方法仍然是美学的方法;它成为诗歌的基础,也是建筑学的基础。”

李约瑟对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作出这样的评述:“中国建筑的这种伟大的总体布局早己达到它的最高水平,将深沉的对自然的谦恭的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形成任何文化都未能超越的有机的图案。”又如古代徽州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并显示出比较鲜明的区域特色,在建筑结构、色彩运用、建筑装饰等诸多方面自成一体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反映了明、清时期士大夫、富商、平民们的审美取向、道德伦理、礼仪传统。上海在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的今天,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建筑的高度、技术含量一次次地被“刷新”,被“改写”。建筑物设计充分体现出这个城市活泼的生命力,又极具突破性,空间形态错落有序。

建筑的形式美感,能使人产生美的愉悦,或造成一定的情绪氛围,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震憾人的心灵,这就是建筑的审美意义与价值。

五、结语

推动东西方建筑文化的融会正是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明智之路。现代建筑要反映高科技的时代精神的同时要彰显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历史连续性。当代中国的建筑活动中,由于开发商的纯商业动机和官员的政治目的带来的“重实践,轻理论”倾向使得建筑忽略和遗忘了人,偏离了目标。只有重塑建立建筑的人文精神,蓬勃兴起的建筑业才能真正体现其性质和功能。

参考文献:

第7篇

——题记

“城雕显现出一种在当代城市文化中获得其存在意义上的态势,传统惯性的力量的要素逐渐被重组或消解,当代中国城雕已初步显现出现代城市文化归属感。”①城市雕塑,是城市美化的主要形式所在,具有其他艺术无法取代的作用。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水平的象征,它对城市面貌的美化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其他文化无法替代的作用。

建筑物的社会功能性之一就是提供给人类生存的物质和精神空间,对于城市雕塑来说,它的客观属性更多地被赋予精神内涵的品质,很多大型纪念性城市雕塑给予人们的并不比纪念性建筑少,在建筑所围合的某些公共交流空间中(如文化广场、城市广场等),建筑与雕塑的社会性和文化性更显出一种互补关系:建筑为雕塑确定一个场所,而雕塑的精神则充盈了建筑围合的空间,各自为对方提供文化上的诠释。比起建筑来,雕塑的另一个特性是可移动性,室内的架上雕塑一旦移至室外,架上雕塑就可能成为城市雕塑,其个体文化性随之转化为社会文化性。因而城市雕塑必须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道德,其精神的辐射面常常会涉及周围的建筑,某些建筑因为雕塑的存在,而不得不做出退让,在互补的同时互为作用。建筑兼有使用功能和作为艺术形态的审美功能,雕塑通常因仅具有审美功能而归属于美术学科。当建筑空间结构的形态注重以形式美感来折射建筑的文化内涵时,建筑与雕塑就相差无几了。②由此可见,建筑更多地受到环境空间和心理行为的影响,而城市雕塑则更多的是影响环境空间和心理行为。城市雕塑的特殊性,它必须与城市、建筑和空间构成以及与文化形态紧密相连。建筑与雕塑艺术都可看作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的再创作,所以,更应重视建筑与雕塑之间的互融性,彼此构成具有综合的视觉效果和历史、文化地域的特征。

对雕塑艺术语言的准确把握,对设计中的作品和置放的环境二者空间形象的直觉反映,并巧妙地融合,恰到好处地把握到一个切入点,这对环境中的雕塑主题设计成功与否是个关键。“城市雕塑的创作设计必须从空间环境出发,它不仅是为人们营造一道视觉艺术的风景线,一个适宜的活动空间,同时还必须作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组成部分,达到协调与统一。”③也就是说环境空间的结构性质,具备魅力的环境雕塑作品,不能脱离环境因素,必须使每一个进入所在环境的人都沉浸于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艺术气息和整体环境的内在联系所带来的视觉美感,陶冶公众美的情操,培养和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司徒兆光在创作《郭沫若》时,把铜像设计在30厘米的磨光贴面红色花岗岩石板上,远看仿佛摆在草地上。这也是考虑到故居的庭院环境,不宜置于高台上,考虑的是雕塑与观者之间的情感关系。这种潜在于客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城市街道的风貌。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环境雕塑与建筑、绿化共同创造出反映人们良好生活质量的生活环境,环境的艺术语言是朦胧、概括、象征性的。许正龙认为城市雕塑艺术对空间环境中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正因如此,在雕塑的创作中他总是强调雕塑设计的隐喻性、象征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以期让人深思作品,反复琢磨,而非就事论事地表现某种单一的具体内容,以此增加环境与雕塑的可读性内容,通过材质美、手工美、肌理美、环境美的创造共同传达个体的、连续性的、有意味的设计意识。雕塑的艺术语言,可以是鲜明的、具体的。因此它能赋予环境以鲜明确切的思想性,用形象来突显环境的主题,这种显现不是简单肤浅的说明,而是要通过艺术家加以升华,创造并赋予艺术感染力。王克庆谈到创作《和平少女》在选择适合的环境时提到:作为城市室外雕塑,需紧密配合环境进行创作,不仅研究选点和作品的形体及姿态,还研究了日本长崎和平公园的光线节奏及人流视觉效果等方面的课题。为了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我们在室内进行泥塑创作时,灯光照明尽量按照和平公园的环境的光线进行设计。安装之前我们要用小样探索光线的效果,最后才确定雕塑安装的方位……④城市雕塑比起建筑和环境艺术小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性,其完整的艺术性更容易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缓解现代城市的躁动不安,进行文化上的交融,以弥补建筑师在建筑作品的艺术创作中所受到的工程技术的约束。城市环境由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环境构成,在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城市越来越重视人工环境的建设和开发,环境建设与开发的优劣,其艺术性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城市雕塑则是评价指标的一个部分,雕塑与建筑同为人工材料筑成,但雕塑能够弱化现代材料的冷漠感,从纯艺术中提升出来的城市雕塑,在城市环境艺术中,成为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环境空间中的城市雕塑,受到环境的制约。正所谓“环境制约雕塑,雕塑充实环境。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雕塑起着凝缩维系空间的作用,并作为人与环境交流的媒体”。⑤雕塑的尺度、色彩、材质、形体以及所表达语言的抽象或具象性,都与城市的地域性、民族性、民俗文化艺术性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和雕塑忠实地记录了城市的这些特性,记录了人类生态环境的演变和人工环境的兴衰。因此,城市雕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空间环境对它的认可。城市雕塑与环境如此紧密地结合,也是雕塑与环境独立个性的协调统一。雕塑的作用,从整体文化角度而言,是与其他社会行为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个体参与、社会承认的创作行为。因此,雕塑家的创作不应是对环境的强加,也不应是对历史概念和历史形式的重复。

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复杂的,我们应该在交流、实验中求变,在探索和继承中扩大视野,适应变化,使环境因雕塑而得到一个理想的定位。

注释:

①张坚.中国当代城市雕塑文化属性的理论思考.雕塑,1998(1):6.

②郭瑞本.雕塑·建筑·环境——论城市雕塑的整体和谐.雕塑,1997(4):6.

③于美成,邹广天,李大为.当代中国城市雕塑警言.雕塑,1998(2):7.

④王克庆.参加和平纪念像的创作体会.美术研究,1985(4):55.

⑤许正龙.走出雕塑的误区——有感于当前雕塑的现状.美苑,1996(4):64.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雕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版.

第8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

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情况调查

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上述要求所定的本科教学,显然面临改革的必然。应该承认,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无论就其课程设置或教学组织,都与现实的市场需求有较大的差距。

对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走入社会就业后对其素质评价的调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意识层次不高,不能适应日臻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思维模式较单一化、思维方向不甚明确;缺乏对世界性、全球化市场动态的新概念;缺乏预见性、超前观、系统性和动态观,“工匠型”的特征较为突出。

2.思维理智的低层面导致了观察、分析、决策、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面对市场表象需要加以理性判别并决策方案时,往往因循守旧,莫衷一是,缺乏多方案决策思路和和多方案优化抉择的敏锐。

3.缺乏定量解析与定性决策一体化思维、分析的实作手段,在进行策划方案研究时,不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有机整合。

4.缺乏现念,生活行为与工作行为不甚规范,主要表现为对个人的自信不足与对团队作用的漠然。

5.计算机应用能力不足,仅仅因循于等级考试的基本要求,缺乏应用开发的思维方式和简单的编程能力。

6.写作能力低下,演讲及陈述方式一般,与人沟通时抓不住主要因素,语言表达贫乏。

7.外语水平较差,其余诸如音乐、美学、艺术、哲学等范畴中的人文知识欠缺。

8.工程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缺乏工程师基础训练和工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教材的改革

我国的高校统编教材无论就其系统的严密或是规范程度,都是首屈一指的。作为理论的升华和系统整理,严密和规范理应成为教材编写的主要准则。而教材与理论专著的不同之处在于教材应当具备对学习者的诱导和启发。笔者认为在教材的改革中,我们可选择地把哲学、伦理学、文学、历史的片言只句,以最切合内容的方式引进到我们的教材中去,以增加、提高学生阅读、学习教材的趣味。

2.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的总体素质,是制约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从事建筑工程管理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组织开展第一课堂授课教学的能力;全球性经济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和应用的能力;应对WTO市场新格局,调查并掌握市场动向,具备样本组织~数理定型~趋势预测~派生可行决策(往往应为多方案)的能力;创新意识强,善于学术整合,勤于习作,勇于投入,具有良好的市场经营顾问和企业管理顾问的知名度;理念清晰,懂法律,行为规范,具备直面市场、指导市场的理智心态。

3.互动参与式教学

根据近年来笔者组织的各类诸如“塑造杰出职业经理人”、“塑造杰出地产营销人”、“塑造杰出物业管理人”的岗位素质提升培训,深感这种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应引进到高校的教学中。互动参与式教学大大缩短了教与学双方的距离,诸多参与式课程,如团队合作的精神、非理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现场销售能力演练、即兴式命题演讲的思维联想、沟通技巧、营销策略、礼仪与公共关系等,能启迪参与者的强烈个人意识,从而自主地积极投入其中互动参与式教学的方法不但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类的学生适用,而且适用于所有的本科专业。

4.毕业设计(论文)的自由选题

我们认为: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对自己数年来学习进行总结并应用于实践的检阅,而并非指导教师的教学总结;毕业设计(论文)这一重大教学环节是展现本科人才全面素质和应用能力的考察,而并非指导教师学术思想的展现。因而,由教师主观命题所设计的大纲,必然出现以下两方面的弊端:一是事先的设计期望与最终成果的期望内容距离太大;二是教师个人意图所框定的范围将使学生在完成设计(论文)的过程中处于被动。从教育生态理论的观点出发:处于这种被动状态所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者被置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因而其系统的熵增较大,不利于系统的自我调节与完善。

三、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作为教育事业应对WTO的改革尝试,应以试点方式组织开展。日新月异的市场期盼着高素质人才的涌现,教育作为一项巨大的社会产业,理应为市场输出大批理念超群,业务扎实的优秀人才。不失时机地开拓教学思路,及时引进、充实、完善教学内容,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启动新型教学机制,是高校教师应予以深层思考并大力付诸实践的探索课题。可以展望:不断地处于动态演进过程中的教学改革,必能不辱使命地开创具有现代中国特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舒达.素质教育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2] 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报告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第9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公共艺术设计 相关概念 应用方式

论文摘 要:公共艺术设计,作为艺术的一个“年轻”的门类,应当如何在保持其民族个性的同时,面向世界,面向时代,吸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创造性的转换到现代产品设计中去,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个传承与发展。作为当代的公共艺术设计来说,首先应当明确传统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按照具体的设计要求,尽可能将这种传统文化表达和呈现。本文以公共设计中的广告设计和公共建筑设计,探求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一、传统文化和公共艺术设计的相关概念

首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全称应该为传统的文化,两个关键词,一个传统,一个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的,能够代表本民族特点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汇聚的总和,对社会实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的凝练与积淀,同时也是我们对昨天的人类社会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后人对我们所创造的文明成果的称谓。其次是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是指设立于公共场所空间,提供并任由社会自由介入、参观和观赏的艺术。这是一种外在的,可视的艺术创作和存在方式,同时在整体上又是一种蕴含着丰富社会精神内涵的文化形态,是艺术和社会群体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当代政府、公共社会、艺术家群体之间进行合作和对话的重要方式。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的公共艺术设计一直走到了今天,这条百年发展的道路上,有过坦途,也有过曲折。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公共艺术设计主要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是设计中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过分的运用“拿来主义”,使得设计不符合中国人所有特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要求;另一个是一些设计者盲目的借鉴经典设计,造成了作品的雷同,造成作品陈旧没有新意。鉴于此,有必要着重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1、在户外广告设计领域中的运用

户外广告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十分大众化的艺术题材,用来完成一定的宣传任务,起到报道、广告、劝诫等作用。在中国,户外广告又叫做招贴广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公益或文化的招贴,可以简称为宣传画;一种用于商品的广告招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这种公共艺术设计形式有着很大的影响,能够为设计师们提供大量的素材借鉴和创作源泉。首先是文字方面,传统文字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中国当代极为著名的设计师,都十分注重传统文字的运用。这其中的佼佼者当属香港著名设计师靳棣强先生,他的招贴设计中,常常包含水墨、书法等元素,他甚至创作过以水墨画风格系列作品,他巧用水墨画,通过设计和思考,使作品不落俗套,同时在作品上富于深意,强化了情感的表现,展开一幅有着浓郁意境美的画面,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现出强烈的意境美感,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的设计观念巧妙地结合起来。其次是图案元素,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计其数的精美图案,同时这些图案都还有其深刻的寓意在其中。作为招贴设计来讲,版面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版面中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和精神,就要常用一些“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创作技法,中国传统图案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不仅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最后是色彩的运用,中国人对于色彩有着独到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认识和理解,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习惯。陈幼坚设计的《文山茶叶》的招贴画,以文山地区连绵不绝的青山为主要的背景,用写意的手法表现出来,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因为茶叶本身就是绿色的,画面浅绿色的选择,正好和茶叶本身的颜色相一致,让人仿佛置身于文山的茶园之中,沁人心脾。

2、在建筑设计领域的运用

公共建筑也是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很多的建筑艺术设计中,虽然也意识到了对于传统文化因素的运用,但是往往是将一些具体的符号简单的复制和照搬,表现为一种简单的形式主义,真正的融合和应用,应该是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符号、材料、技术等元素,经过抽象和转化,创造性地运用到创作中来。

首先是要以传统文化符号为形态,意思是说应当将非精神的传统形式现代化的继承下来,促成传统和现代的交融。例如中国上海的金茂大厦,这无疑是一个现代建筑,但是这座大厦采用的却是中国传统宝塔的构造。塔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唯一个高层建筑类型,将塔的形象运用到现代化的超高层建筑中,是一个完美的结合。整个大厦挺拔但不失尺度,简单而不单调,强烈地冲击着观赏者的视线。其次是以传统材料为手段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木材为主,追求自然朴素、真实亲切的美感。虽然现代都市中,无法将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但可以使用现代材料,采用简洁的造型,在设计中隐喻传统木构建筑文化中“自然”、“中庸”的精神本质。2002年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得“建筑艺术推动奖”的“建筑师走廊”项目中,张永和设计的二分宅一方面利用平面达到了“引入不同的景致、空间、意境”这样一个目的,另一方面采用了古老的夯土墙,和土墙内侧的木构支撑来强调中国传统的“自然性”,只有木构内侧的拉铁留下了现代的痕迹。作品显示了设计师对材料的思考以及对生态自然的关注,恰当的发挥了材料的表现力,尊重传统却不是模仿传统的形式,表达了对创造现代中国住宅的意图。也正是在一个个具有民族责任感的设计师的努力下,我们的公共艺术设计才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最终赢得了世界的认可。

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时代,信息化、绿色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设计需求是这个特定时代的呼唤。全球化不仅是经济、信息的全球化,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全球化,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追求个性化产品设计时代,设计的民族化是产品设计发展的一大重要方向。中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艺术精神。今天,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并没有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汹涌浪潮而消失,相反却越来越受到重新认同和进一步的肯定,设计界正主动向传统艺术文化汲取营养,探索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方浩,《传统艺术理念在现代设计中的延伸》,载《装饰》,2003年总第128期。

第10篇

摘要:技法与对象是绘画中的两个重要因素,表现古镇人文景观是当代中国绘画研究的一个课题方向,而从自然景观到画面表现需要一个合适的媒介,或者说是手段。作为中国古老画种的重彩画,发展延续至今演变和拓展出众多的绘画技法语言形式,这些技法的运用能给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古镇建筑一个重要的启示,论文以广西黄姚古镇建筑群为分析研究对象,试论以重彩技法表现古镇建筑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笔彩;非笔彩;黄姚;古镇建筑;绘画研究

1当代重彩技法语言

重彩画是中国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原始时期的陶器到隋唐壁画以及青绿山水画无不表明重彩画在其形成、发展、成熟、变革的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可以说它是中国发端最早又成熟最早的画种。它以线为造型手段并崇尚色彩的表现,在作品中多使用矿物色及金属色,并且注重技法与制作,从而形成了或工整谨细、或厚重粗放的画面特征。在传统重彩技法里笔彩是主要的手段,即以毛笔为主要的绘画工具,平涂、分染、罩染、托染、勾填、勾勒、斡染、积染、褪染、掏染、接染、烘染、提染、三矾九染、描金等是重彩画的传统技法。而在当代,观念、材料、工具发生变化,除运用传统技法外,还出现了新的笔彩样式,如:勾、撞水撞粉、托色、点染、干画、刷、湿画、冲、脱粉、泼彩、积、擦、洗、没骨、错位染、皴染、虚染等。另外,非笔彩成为重彩表现手法的一个主要方面,如传统的推金立粉法与现代的滚、揉、洒、磨、喷、贴、礁、印、刻等技法是脱离毛笔为主要工具而产生的,这些新技法的产生为画家表现艺术客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更自由的空间。

2重彩技法与黄姚古建筑的绘画表现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境内,镇内的古建筑群建成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其建筑样式具有岭南建筑群落的艺术特征,著名的建筑有文明阁、宝珠观、兴宇庙、狮子庙、古戏台、吴家祠、郭家祠、佐龙寺、见龙寺、带龙桥、护龙桥、天然亭等。这些建筑均采用依山傍水的自然特征进行修建,在镇内,用石板铺制八条街道,通向全镇的每个角落,在镇外,用寨门与石围墙把古镇围成一体,总体形成了九宫八卦式的建筑格局。这些建筑由于常年的自然风化,其建筑体面形成了丰富的自然肌理,这为重彩技法的使用提供了先天的条件。

2.1肌理与非笔彩的运用和表现

重彩画的肌理表现语言十分丰富,大体上有底色肌理与物相肌理之分,底色肌理的制作取决于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艺术感觉,它的制作可薄可厚,可深可浅,变化及为丰富;物相肌理是主体对物相的局部处理,它的效果往往根据所画物体的质感或画面需要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底色肌理制作的优劣往往关乎一张作品的成败,所以一副优秀的重彩作品其底色肌理的制作必定是有意味的,它的色彩倾向和质感往往引导画面制作的走向,牵引着画家的思维,启发着画家的灵感,有时还决定画面的最终效果。黄姚古镇建筑群多是砖瓦建构而成,房屋结构一般为两层,并有砖雕、石雕、木雕作修饰,这些建筑经过岁月的侵蚀其墙壁、梁柱斗拱、檩椽、等处形成了不同质感的自然肌理,为重彩画表现提供丰富的素材。如风化的墙壁、剥落的梁柱和老化的砖瓦等都呈现出斑驳、沧桑之美。这种自然肌理可利用矿石色彩的逐层叠加形成丰富而厚重的色彩感,或者利用矿石颗粒的相互冲撞和流淌形成如屋漏痕班的现象,再或者是利用蛤粉的与矿石色彩相互冲撞形成水落石出的效果等。但是肌理表现需要控制在一个大的底色之下,才能使画面的关系较为融洽,如果画面的底色肌理是选用滚、揉、洒、磨、喷、贴、礁、印、刻等特殊技法来制作的,那么画面之中的单个物相的制作也要控制在整个画面语言之中进行赋色,这样画面的底色与物相肌理就较为融洽,整个画面才能和谐统一。当然,其他的笔法如干画、刷、湿画、冲、脱粉、泼彩、积、擦、洗、没骨等可以根据画面的不同需要进行选用,在表现古镇景观之时可根据客体的艺术特征进行技法的交替使用。

2.2叠加、脱落重彩技法的运用和表现

重彩画中普遍的一种用色方式为色彩叠加,及绘画上所谓的做“加法”。一般情况下绘画者多易用“加法”却很少或者不善于用“减法”,即用洗或者揉搓等脱色方式去掉一些颜色。重彩画中的颜色一般可分为石色、非石色,石色是一种天然的矿物色,其色彩艳丽、浓郁,具有经久不变的色质及晶体闪光之特性。矿物色叠加可呈现厚重丰富的效果。在古镇建筑中经常可见到红色和绿色两种色彩,如古镇宗祠中的梁柱及房门的红色,屋檐及门上的花雕中的绿色等,古代建筑中多用这两种色彩作对比和装饰,色彩一般比较饱和且古朴,这与重彩画上的朱砂、石青、石绿色非常相似,直接运用这两种矿物色来还原物象原本的色彩非常适合。在广西黄姚古镇建筑中有一色彩特色非常明显,就是以灰色瓦砾、青砖、青石板为总体色彩印象,这就要求在画面上需要大量的灰鼠类的色彩来制作。非石色可包括多方面的,如水色(传统绘画里一般是用在矿物色之下起衬托作用)、土质色、水干色(蛤粉染色制成)等。水干色有流动、含蓄、厚重之美、可用来表现梁柱斗拱、木雕的花纹图案等;所谓土质色用来表现土质的物体再合适不过了,如建筑墙面、地面等。值得一提的是,古建筑的墙面大多已经脱落不全,这种剥落效果反映到画面上可以借助蛤粉得以实现。蛤粉为白色,具有流动性和厚重感,且厚涂的蛤粉易脱落,恰好与脱落的墙壁相似,这就是重彩画上的所谓的脱粉,也就是绘画上的做“减法”,它是相对于刷粉墙壁而言的,因为大面积或者小面积的脱落使得墙壁露出砖质结构,所以用脱粉法来表现这个艺术特征是最恰当不过的。在具体的制作手段上可以灵活运用,如可以干擦(也可以说是皴染,由于古镇砖瓦结构的墙壁和房顶早已岁月累累,用皴染技法恰如其分)制造苍茫感,可以调入较多的水分使其具有流动感(可以认为是冲),也可以薄敷(也就是重彩中的罩色)而显飘渺,更可以厚涂揉搓脱落而显沧桑感。由于重彩画色彩的种类繁多,技法的丰富多变,艺术家在表现物象时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技法制作,各种色彩可以相互调和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只要符合画理就是正确的。

3小结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当代重彩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画开放形态之集大成者。它在大力追求与弘扬我们民族艺术传统的同时,又广泛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段。技法语言的不断丰富也为主体表现客体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间,黄姚古镇建筑经过千年的人文与自然洗礼,从内而外散发出她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斑驳淋漓的色彩感,而这种自然景致的形成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丰富的重彩表现元素。

参考文献:

[1] 唐秀玲.重彩技法语言解析――传统重彩与现代重彩技法传承与发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第11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形态变异,动态表现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高层建筑是一类特殊的建筑,传统建筑水平发展模式转变为垂直发展模式主要是依赖结构技术的发展和垂直交通技术的进步,产生了一种从体量关系、立面风格到细部设计、材料选择都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建筑艺术形式。无论是从人文精神,城市美学看还是从商业角度和技术美学看,高层建筑都表达了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和对于建筑艺术的更高追求。在当代新的科学技术和媒体传播技术的影响下,人的审美意识发生了显著的变异趋势,最先影响到了文化艺术领域,在计算机技术设计和加工技术,材料结构技术的支持下,建筑变异成为可能。建筑艺术由传统形式向变异的形式方向发展也是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一种

体现。

建筑艺术,尤其是高层建筑,是一门昂贵的、实用的、与科技紧密相关的艺术,其实际依赖于现代材料结构和建造技术的革命,直接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当初高层建筑的诞生正是得益于金属框架结构和安全载人电梯技术的使用。而每一次高度的突破,背后都会有结构技术进步作为支持。与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前相比,当代社会的建筑技术水平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结构技术上看,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技术手段不断成熟;从材料上看高强玻璃、日益轻薄的石材板面等材料可以使得建筑荷载大幅度减小;从设计方法上看,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日益强大。使得建筑师可以非常精准地推敲建筑不同部分的尺寸,可以便捷地对结构体系进行分析和计算,而这种精确地控制和计算在手工设计时代是无法想像的。正是这些材料技术和设计方法的进步使建筑师可以便捷地设计体形复杂怪异的高层建筑甚至是可以“运动”的高层建筑

2、建筑结构的整体运动

2.1机械运动

受力的结构总是与物体的运动相关,没有运动就不能形成受力结构。即使在静态的受力结构和非常稳定的体系中,也隐含着运动的趋势。正是通过运动的存在,使我们产生了力与形式的概念。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建筑变异性的追求,使人们不再满足静态的、一成不变的建筑形态,人们期望建筑能够像机器一样可动,并在不同时刻展现不同的形态。由意大利建筑师大卫·费希尔设计的“迪拜旋转塔”是世界上建造的首座动态建筑。该楼共 80 层高 420m,每一层均错落布局且呈螺旋上升状,整栋大楼看上去如同不停舞动的美丽少女。这种新型动态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每层均具备自立推进系统、语音控制技术,并通过风力提供能量,驱使大厦每一层均能做360°的独立旋转。身处任何数层的任何位置,你都有机会看到日出日落,东南西北的美景尽入眼。由于大厦每层均能独立转动,建筑外观亦会因此而组合成不同的形状,永恒幻变。

2.2动态表皮

影像技术,传感技术以及微型电动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静止表皮变的可以运动。这种运动主要带来两种动态效果:一种是建筑界面构件本身共运动带来的动态;还有一种是由于构件的运动带来了光线的变化,给人变幻莫测的动感。不同的材料技术以及生态控制技术使得人们创造出及时变化的动态界面,实现人与建筑的互动,建筑与环境的互动。让·努维尔为巴塞罗那水务公司设计的阿格巴摩天楼,可谓将高层建筑表皮的动感表现到了极致。。颜色由深到浅的波形铝板和置于前方 70cm处的倾斜的玻璃百叶组成,这种“波光粼粼”的表皮使建筑轮廓变得像水一样流动起来。这些伸展在天与地之间的玻璃百叶让Agbar仿佛一座从地面向高空射出的间歇喷泉。

3、混沌的非线性表现

高层建筑巨大的高宽比例,给人线性的感觉,所以非线性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即表示了高层建筑流线型的外观,同时非线性更是一种哲学观念和设计细想,这种观念和思想在高层建筑的形态变异中表现为对直线的结构和对垂直型的颠覆。

3.1弯折。弯折是使高层建筑折线化最常用的形式。通常的手法是把高层建筑看成一条垂直的直线,主要根据功能或结构要求在线上截取几个点,作为弯折的折点,再依据技术和形式的要求使这些点偏离轴线,把这些点连起来就是成为折线段,这些点就叫做折点。为了达到折线的效果,一般这种高层建筑的表皮都是同材质的玻璃或金属面板构成形成简洁的条形状或者暴露巨大的结构构件,使其成为形式的表达元素。

3.2切削。切削是获得雕塑感也是当代高层设计中常见的一种手法。切削后的断面模糊了高层建筑立面和顶面的界面,丰富了高层建筑的体态,给人极强的雕刻感。切削的效果随切削的程度和切削的次数有关。切削力度也越大,建筑体态的变化也越大,立面凹凸感层次感越强,甚至于给人快要断裂的“危房”感。

链接

3.3连接。“反重力”原则达到了当代高层建筑理性和逻辑的极致。由于重力作用,不符合力学平衡原理的建筑将会崩溃,倒塌,建筑师偏偏要通过一种违反重力原理的形式来抗衡依靠大尺度的出挑来改变人们关于建筑稳定形体的认知,这种对技术的信心和对于力学定律的藐视在北京 CCTV 新厦设计中达到了顶峰。建筑师主要通过链接的方式来实现这种反形式,反传统的建筑形态。根据链接的程度,本论文将其分为门洞式,水平化和链状化三种链接形式“

门洞式 门洞式是用加法手段达到链接的效果。在建筑体型的一部分,采取架空、挖孔、或留出中间层,可以减弱建筑的体势,活跃建筑的表现。高层建筑形体上出现的“空洞”也体现了雕塑美,丰富了建筑的表情和意味,为高层建筑增添了几分灵气与生动。空洞与高层建筑实体所形成的虚实关系,赋予高层建筑形式的变化。空洞是高层建筑生命力的表现,使高层建筑内部产生多层次的空间感,外观带上生命感的“面部表情”。

水平化 水平化的链接正好和门洞式相反,采用的是加法的原则,是传统双塔形式在当代的全新演绎。传统意义的高层建筑皆呈现垂直状态的延伸。在《迷狂的纽约》中(Delirious New York)中库哈斯认为城市被网格的控制分成各个独立的岛屿,而通过对岛的切除和分裂得到摩天楼的存在形式。如此生成的建筑容易与城市产生顽固的断痕,城市终将走向支离破碎。而将水平性融入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矛盾。

(3)链状化 链状化是折线形高层建筑发展的极致,它彻底违背了高层建筑的实体属性和重力原则,把建筑看成是可以随手扭转,弯曲,变形,甚至折成环形的塑胶模型。OMA 设计并中标的 CCTV 总部新楼的方案为世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摩天楼形象。尽管对该项目的评论褒贬不一非议尤其集中在结构技术等层面,然而由其所产生的文化及美学新价值观是难以磨灭的。“该项目并没有参与对终极高度的无谓争夺—任何建筑都只能在短期内取得第一高度的地位.很快便会出现另一座更高的建筑”,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环形结构,水平和垂直的界限变得模糊。

4、结语

当代高层建筑的形态发展已经摆脱了仅仅对高度的追求,进而转向对自身形态异化的崇尚。这种颠覆传统高层建筑的形态正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定式,在创造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全新城市天际线和标志物。这种打破定式的创新的积极毋庸置疑,要充分实现高层建筑的商业美学价值,技术美学价值和政治美学价值,这种看似非理性的,甚至怪异的造型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是政府的一种职能,城市空间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城市规划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的统一,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有多方向、开放型的思维方式。城市空间和谐发展是城市规划的关键,同时要有城市规划的社会机制、法律机制、财政机制、经济机制相配套实施;城市规划面临着城市发展趋势的挑战,城市规划的实施也是个动态的控制和引导过程,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因而城市规划要立足于现实展望未来,要有足够空问资源来应对,近期建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城市规划要有弹性,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不可预见因素引发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调整的需要,即营造可持续发展空问。

1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工业化引起城市环境恶化,人居生态环境逐步受到人类的重视。60年代,大城市全球化的研究既与规划理论结合,也与政策和城市形象结合。分析了经济发展遇到的一系列的人居环境问题,所有这些都是围绕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及人类住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开发再生资源的思想,这根主线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不同体系和模式。可持续发展观的实质在于协调发展,人类应该共同致力于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与社会、近期与长期等等的协调发展。规划理论的探讨出现了全新的局面。协调发展核心是人,改善人的生态环境、改善人的生活质量。

2代城市规划的新理念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城市发展建设实践,2l世纪初期,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将努力实现达到较高的环境质量,理所当然要把反映和追求城市现代化的共同目标当作首要任务。使城市具备健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论文参考网。使城市具备舒适的住房、优美的居住环境、方便的生活条件和齐全的服务设施;城市规划在某种意义上来就说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城市环境。现代化的城市环境应当是一个没有环境污染的困惑和压力,实现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现代化,为所有人提供足够住房,实现产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强复杂地区的人类居住规划和管理;促进可持久的建筑工业活动行动的依据;鼓励开发人力资源和增强人类居住区的开发区能力”。

3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措施3.1城市全球化对城市规划功能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世界经济结构格局的变化,全球性地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的深刻变化。论文参考网。城市中心区的结构、建筑的综合体的组织以实现更高的效率,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性流动,改变原来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的全球性迁移,区域城市群的依托和被依托关系逐步明朗,经济活动中心的全球性集聚,促使全球城市体系的多级化。各城市群中的产业分工各不相同,中心城市将更加发展,以实现其对区域经济的控制和运作。城市在城市群中的功能和地位与过去不一样。

3.2市场经济对城市规划提出新的要求在城市更新中,城市功能的转变和更新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统的保护面临空前挑战,由于市场经济的地域在21世纪大规模扩大,受到经济力量和城市规划管理、建筑设计力量不足的困扰,在土地级差的作用下,尤其在决策层常被急功近利的心态所支配,城市用地出现重构和置换,造成决策不当,城市的文化传统遭到破坏原有的建筑的功能将得以改变和改造。新建筑的创作和原有建筑的更新,城市在全球化过程中加剧了世界各种文化在城市中面对面的冲突,将更加丰富城市的生活和景观。

3.3信息化使城市规划的时空发生革命性变革工业革命使人们向城市集聚而疏远大自然,人们的生活工作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信息革命则使人们居住和工作空间扩散并亲近大自然; 通过现代信息网络,工业革命使人们从郊外到市中心工作,家庭将重新与工作场所相结合,电子社区、虚拟银行等的出现,信息革命则使人们在效外工作到市中心娱乐、消费、社交等等。人们盼望共享空间、交际场所,更多新类型建筑的涌现,信息化社会使城市规划的时空关系发生革命性变革。新的城市建筑形式将成为新城景观的一部分。

3.4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规划探索之路变得更加任重而道远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当前还处于城市化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过渡期。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显然是一个挑战,对城市化有了积极的认识,对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探索之路变得更加任重而道远。伴城市化被纳入国家发展政策中。随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逐步形成,并已得到全世界的共识。论文参考网。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先集中后分散的老路,探索更为合理的城市化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在区域开发、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各个层面得到全面贯彻。

结论城市规划首先必须保护维护大地生命完整和健康的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它是城市及民居能持续的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必须做控制性的保护规划,然后才是城市的建设规划,避免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1]陈秉钊.当代城市规划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陈秉钊.21世纪的上海城市规划构想.城市规划汇刊,(1995},(2)

[3]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魏中梁、陈开旭、华雪杰.山、水、城共生共融。城市规划,200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