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

时间:2022-05-14 14:31: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修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修养

第1篇

关键词:文化精神;修养;创新

一、文化精神是中国画的支柱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元素种类繁多,内容广泛,更是不胜枚举,随着创意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民族化元素成为文化创新的捷径与代表符号,其中中国画渗透千年的文明而历久弥新,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画也需要不断创新,在原本文化传统基础上,加入新元素,加入画家思维和感受,回到现代生活,使它既不失民族风格,又必需适应和满足21世纪的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而这就需要对中国画所代表的文化有深层次的理解,在概念的创新上找到源头和方向我们文化目前所面临的处境也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确是多元并存的格局,各个国家都在这种全球一体化中凸显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把文化植入中国画中,让中国画完美体现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中有一条未形成理论文字的精神文脉,蕴含于大量存在的远古艺术,民间艺术等作品中,如果我们不能全面理清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就不可能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去创作代表中国文化的中国画。就人文精神而言,历史积淀形成的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其根源在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无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都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情于理,心与物,超越与内在的和谐统一,因而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敬天爱人”教育人们具有“悲悯之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天”又是“理”,是“道德”,是“心性”。所以崇尚“和谐”,“中庸”之道。人格意识成为中国的审美原则,提倡艺术家从生活审美体验上升到生命体验,感悟宇宙大道,以高尚的人品,精深的学养,超逐的才情,杰出的技巧去进行艺术创作。

二、人品修养对中国画的影响

西方的绘画学习重科学训练,尚自然物理属性,强调直观视觉效应,中国绘画则重意随笔运,尚内心世界的挖掘,重文化内涵与自身主体修养,自身修养和品德会直接体现在绘画作品中,由画品进一步涉及到人品问题,画家作画之前要注重自身人品,清代《东庄画论》云:“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为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可见一个画家必须具有高尚的人品,才能有极高的画品,人品即画品。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軒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操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清代松年《颐园论画》云:“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从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我国著名山水画家卢禹舜曾说过:“画家要注重品格,作品要体现出优雅,品格实际上是画家亲近生活,体验,感受,感悟生活的精神所得的外在表现;也是人品气质,道德修养。精神世界的综合体现,同时可以理解为是心境,是状态,其实人品的高下与笔墨方法和熟练程度本身没有多大关系,但与笔墨风格、笔墨质量、笔墨品格笔、墨气息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样也就决定了完美的人格追求是带来高品位,高格调笔墨质量的前提。这种笔墨品格与人品相一致的追求和强调,正是中国艺术传统的本质特点之一。所以,在绘画中应追求平和恬静,悠远绵长,随意成象,随形达意,顺其自然,甚至是超然物外的情趣。

三、创新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

美学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传统的自我延续,但是如果过分依赖这种文化惯性,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评判价值,必将失去对文化创造性的追求,我们需要新的思维,需要多种艺术角度审视中国画的发现,摒弃雷同,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是中国画的视觉面貌各异,百花争放,艺术强调个性,每位作者都可以以自己的感觉和知识为基础,以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方式进行判断理解,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作品。真正的艺术创新难度是很大的,尤其是我们的传统山水画已有了千百年的发展历史它经过一代代画家的不断创造提高,艺术上已达到了非常精深的高度,而且也已形成人们十分熟悉的艺术形式,要改变它,为它添砖加瓦,创造新的因素,实在是非常的困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画就可以永远停留在原有的模式上凝固不化,不断创新与创造是事物发展的永恒规律,没有新的创造,没有吐故纳新,就等于没有生命力,我们的山水画就没有变化,也就永远不能向前发。李可染先生曾说:“新的创造是作者在大自然中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规律,通过思维实践发展,而产生新的艺术境界和表现形式,离开了大自然和传统就不可能有任何创造,既然一切艺术都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人生的体验,那么创新唯一的道路就只有重新回到大自然,回到艺术创作的源头去寻找突破口,在前人忽视淡化,或没有探索到位的课题上作文章,走前人没有过的路,通过创新解决美术是遗留的历史难题,为美术史增添新篇章。

文化思想和修养对古今画家的艺术观,审美理念和艺术表现形式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画家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思想,并由此催生了具有独特意味和审美理想的山水画境,提升了中国画的审美格调和思想价值,对整个中国画审美思想的确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艺术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都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人类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既创造了其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同时也创建了宗教,哲学,艺术等教育世界,我们总称其为人类文化,要了解或撰写一部人类文化史,必须对人类从起源到如今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和作为精神文化现像物的物质财富进行分析和总结。也可以说,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创造史,就是人类的文化创造史。人类就是在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追求和创造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大千传》邵菁菁.刘静.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1

[2]《中国艺术精神》.徐福官.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6

第2篇

人是劳动实践的产物。人的本质力量体现于人的实践。人的实践能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由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天性;二是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三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实践经验。而人的先天天性与后天知识、经验,都有待于人的修养来掌握和提升。修养决定人的综合素质,素质决定实践能力。所以修养是人生的根基,更是文艺工作者文艺实践的根基。没有全面高深的修养为内功,不足以谈艺术。修养包括天性修养、生活修养、人格修养、文化修养。这里着重谈一下文化修养。

戏剧化妆师是戏剧这个集体艺术家的一员。化妆是戏剧这门综合艺术的一部分。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艺,也是一种艺术创造。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戏剧化妆师,仅仅停留于技艺成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首先夯实文化修养这个根基。木本实而花萼振,根深才能叶茂。戏剧化妆师的文化修养是多方面的,仅就最基本的最必须的而言,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戏剧艺术修养,二是美术修养,三是美学修养。

一、戏剧艺术修养。戏剧化妆师的具体艺术任务是为角色化妆造型,从外观上塑造直观的角色形象。这一任务一方面比较简单,例如,通过特定技术与技巧化妆出一个工人,一个农民,一个士兵,一个老太太,一个老头儿,一位小姐,一位太太……使之符合人物身份,看起来很像,这并不太难;但另一方面,化妆又是很难的,难点在于个性化艺术化,而不是类型化模式化,即使是戏曲的行当化化妆也是如此。而要使角色化妆既形似又神似即生活化,又艺术化达到共性个性的统一就必须超越单纯的化妆技术层面,而进入戏剧艺术规律这一更深的艺术层面。戏剧化妆师首先要深刻理解剧本,认识到好戏的根源在于人物,戏剧的最高任务是刻画性格这一戏剧艺术的真谛,对剧作家在剧本中刻画的人物性格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对每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在每场戏每个规定情景中的性格体现与发展过程,都了然于心,体察入微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个性化艺术化的化妆造型。其次化妆师要深刻认识戏剧是动作和行动的艺术,人物化妆造型即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化妆造型要与角色的语言形体动作以及在整部戏中的行动线紧密结合。再次,化妆师必须把握戏剧的综合艺术特征,在为人物化妆造型时,要在导演构思的框架内,兼顾与服装、灯光、布景、音响的协调与融合,与之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

二、美术修养。戏剧人物化妆造型本身便是一种特殊的美术,是以活人为基质以其他物质材料为手段的造型艺术创造。因此戏剧化妆造型,与写实性绘画、写意性绘画、装饰性绘画,与雕塑艺术、建筑艺术、摄影艺术等息息相通。一位戏剧化妆师的基本素质是美术素质,他对美术应该有敏锐的直觉能力,有较高的审美鉴赏力,他对构成美术的形式要素如线条、色彩、明暗、构图应了如指掌,对美术修辞手段如对比、夸张、隐喻、象征等能运用自如,他要能把一切美术艺术手段,以审美的眼光巧妙地用到化妆艺术当中来。优秀的戏剧化妆师化妆出的角色形象,往往是一幅人物肖像画,或者是异彩纷呈、错落有致的群雕作品,当这种肖像画似的或群雕式的人物造型被拍成剧照后,可以让人们当做美术作品来欣赏。如:舞剧《白毛女》中的白毛女,歌剧《江姐》中的江姐和“绣红旗”的场面,话剧《茶馆》中的王利发以及剧终时三位老人撒子钱的场面,等等。

三、美学修养。“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美学家李泽厚语)美学作为科学,虽然才200多年的历史,但是美学现象、审美心理、美学规律是与人的实践同时存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美的现象普遍存在,人皆有爱美之心。审美与人类社会和人的生命犹如鱼水相依难解难分,美学的对象包括:自然、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相应地形成了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美的形态。艺术美是美的集中体现,是美的高级形态。美学的主体与核心是审美意识或审美感受,简称美感。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审美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高级的感性认识、情感认识),而且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审美经验、审美认识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审美与艺术关系最为密切,美学是充满哲学意味的艺术学。只有从审美的角度,才能深刻认识艺术的本质规律,把握到艺术的奥秘和魅力之所在。优秀的文艺创作与欣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审美经验,体现了审美规律。总之,美学或审美是文艺创作与欣赏的底蕴。学好美学、用好美学才能使文艺创作与欣赏上档次有品位。美学对艺术而言,犹如佛教对于人生,所言说的是“究竟”。因此一切作家、艺术家都必须把美学作为终身的必修课,戏剧化妆师也不例外。因为戏剧化妆归根结底是在创造美,是美的创造。

第3篇

关键词:文化馆;文艺辅导员;修养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197-01

繁荣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塑造高尚的灵魂,陶冶情操,是摆在文化馆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是群众文化事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应该常抓不懈,做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扶持人才”一体化。

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迫切,求知、求富、求乐、求美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因此,文化馆的辅导人员必须在自身的素质方面有过硬的基本功,业务要娴熟,知识要更新,水准要提高,要跟上时代的步伥,辅导的内容要有时代性和时尚性。我们从事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工作的同志,如果只能单一地参演一两部小戏、小品,唱几首歌,演奏几首乐曲,画几幅画,机械地做几个舞蹈动作,只会简单的舞美设计、音响的运用,又如何谈“辅导”二字呢,又怎么能排练、演出和完成组织上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呢。

作为一名文化馆的辅导干部,如果不更多地掌握一些文化艺术理论和实际业务技能,最终就会被淘汰。发展、建设群众文化事业,必须要在其自身的职能、业务上下功夫,在群众文化生活上下功夫,在辅导上下功夫,在创造群众文化精神产品上下功夫。这样才会有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跟上形势,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才能发现新型人才。

发现人才是培养使用人才的前提。戏剧、曲艺、声乐、舞蹈等各门类的辅导,怎样才能发现人才呢?一要在辅导过程中加强引导,使他们少走弯路;二要在举办各种文艺活动,为业余爱好者提供一个广泛参与和展示才华的机会;三要在创办的文艺园地中为业余爱好者开辟专栏,使他们的作品有机会推向读者,走上舞台;四要在各级会演中及时发现有一定素质、有培养价值的爱好者;五要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各种类型的文艺活动,提供发现人才的机会。

发展、建设、繁荣群众性文化活动,发现人才必不可少,而培养人才则是关键。因为没有高水平的人才,就不会创造出更多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我们不能否认,业余爱好者有热情,有生活。但由于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难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技巧,难以收到好的效果。我们要注重抓好人才培养这一环节,采取请上来,走下去的办法,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理论修养,组织采风,体验生活,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首先要对人才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让他们多锻炼自己,边辅导边示范,使之多听、多看、多实践,去掉恐惧心理。“艺高人胆大”,就是说基本功及水平成熟了,过硬了,就不惧场了,就能够正常发挥了。文学、美术、戏剧、曲艺、音乐都如此。比如,我们的辅导干部在辅导声乐演员时,在歌唱之前必须把歌曲的内容吃透,突破难点,把握关键。如一般情况下,歌曲的开始都较舒缓、抒情,中间有起也有落,最后是歌曲的,大部分歌曲在最后都以高音来结束,这是一般歌曲处理的规律。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把气息、音量及音色进行合理的安排、调整,抓住结尾部的,也是全歌的闪光点,使歌曲圆满地结束,给观众以深刻印象。比如表演小戏、小品,要演什么像什么。比如表演一个解放战士,就要以一个战士的形象出现,表现出战士的气概来,进入剧情,进入角色,首先自己要受感染,才能感染别人,收到好的效果。

要想辅导好文艺活动,除自身提高技能、技巧,科学地运用方法再加上好的表演、处理等外,关键要有艺术性、科学性、独创性。要达到这一目标,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要经过百倍的努力。

第4篇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物,它包括哲学、艺术、文学、历史、宗教、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而文化修养则是指一个人对这些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物认识多少,把握多少,运用多少。如果回答是肯定的,他的文化修养就深厚;如果回答是否定的,他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审美尺度、价值取向等,就会缺乏深厚的内涵,缺乏美学意义上的品位,缺乏灵性和悟性,缺乏成熟的机智和敏锐,而这个人就像破旧的船搁浅在肤浅的岸边,无法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大限度的、完美的对象化。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影响着人,渗透塑造着人,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物质的实践活动中,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下面我要从与声乐艺术有密切关系的几个方面,来论述文化修养在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这一命题。

首先,从声乐的文化属性看,声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产物。因为从它的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浸透了人类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所以,学者们都说一部声乐艺术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世界音乐思想的发展史、音乐思维的发展史。声乐是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为乐器演唱出来的音乐。人声的特点非其他乐器能比,它的音乐对人类来说是最先听到的,最先感受的,交流思想信息、感情的声音,以人声的音乐打动人更直接更赋予感染力。人声的音乐有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在多数作品中人声的音乐都有歌词,于是这部分音乐就有了双重表现,词和音乐的结合使内容不确定的音乐带上了文学给予的相当确定性,又使比较确定的文字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引人去联想,从听觉引起的心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声乐的社会功能是很强的,因为人人都能歌唱。歌者动情动容,听者感人肺腑,艺术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因此说:“歌曲是音乐与文学结合的最完美形式。”

其次,正因为声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声乐作曲家、歌唱家,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成为一个音乐王国,具有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要驾驭这门艺术,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是文学与音乐的二合体,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为歌词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比如,中国歌曲、歌剧中可能涉及的体裁起码有诗、词、剧本、小说、散曲等。拿现在著名声乐作品来讲,已涉及有古诗十九首,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唐诗、宋词诸多作家、元代及明清的诗词作者,以及近现代的刘半农、徐志摩、等作家。外国歌曲、清唱剧和歌剧中所涉及的体裁有诗、剧本、小说、神话、史诗等。涉及的作家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到法国的戈蒂埃、魏尔伦,从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到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还有圣经中的故事、赞美诗、经文歌等也进入了声乐文献。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能够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像《玫瑰三愿》、《红豆词》、《阳关三叠》等歌曲,就可能出现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另一方面,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的再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即所谓二度创作。因此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和掌握,这样才能根据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本意。所以文化修养对声乐艺术的实践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充分认识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地去提高文化修养,那我们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在博大的声乐艺术海洋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可以说,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最后,在中国的文学艺术领域,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字如其人、歌如其人的说法。这是因为声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演唱歌曲是演唱者思想感情、人生体验的外化,是艺术审美观的音乐化。所以在歌唱的声音中,带有强烈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韵味,是演唱者文化修养集合式的音乐体现。因此,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趣味低俗的、气质猥琐的人能唱出优雅高贵的歌声;同样我们也不能设想一个艺术迟钝,对音乐缺少本质理解的人能唱出令人感动的歌声。我们要让歌声打动人,震撼人的灵魂,我们就必须先从做人开始,做一个爱憎分明、抑恶扬善的人,做一个真诚又自然的人,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做一个既能为别人打动又能打动别人的人,做一个远离世俗、远离浮躁而又贴近现实的人。总之做一个有品位的人,要想成为这样的人,依然离不开文化的修养。当我们凭借着文化修养真正成为“美”的人了,那我们的歌声也就有了内在的魅力,富有美丽的生命色彩,就能撞击人的心灵。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声乐大师的身上得到印证。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沈湘等,这些大师的声乐艺术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代表了声乐演唱和声乐教育领域的最高艺术成就。他们之所以能达到如此辉煌的艺术巅峰,当然有娴熟超人的技术做后盾,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摄取了人类文化的营养,对音乐、对社会、对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体验和渴望,形成自己独特的性格,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精神的人。

从以上来看,文学使我们丰富,历史使我们厚重,哲学使我们睿智,思想使我们深刻,艺术使我们触类旁通而富有灵感与激情。我们对这些文化积累越广博深厚,声乐艺术的境界越高,声乐的艺术世界就越宽阔,越新鲜多彩。文化修养的确是把我们引入声乐艺术精神实质、把声乐艺术推向高峰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的修养,并视之为声乐艺术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石惟正《声乐教学法》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2]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5篇

关键词:体育;文化;素质;修养;培养

加强学校体育文化教育对未来社会公民进行体育文化素质修养进行培养的话,而社会现实中对普通民众进行体育文化教育就是直接提升社会大众现有的体育文化素质。这两者都很重要,其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双管齐下,然后通过欣赏、了解、参与三个层面层层递进,效果非常乐观。

1 学校体育文化教育和现实体育文化教育两个渠道双管齐下

1.1 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文化教育

我国从小学到大学,都设置有体育课,在很多学生的心中,体育课直接锻炼就行了,对于体育文化教育的知识和内容重视程度不够。其实,真正的体育教育,应该是内外兼修,体育文化和体育训练两者并重的。在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体育文化产业之所以发达,不仅仅有着大量的职业运动员,而且体育文化宣传,体育赛事解说,体育文化运营等方面,也都是人才济济,大量的高素质的体育文化人才能使国际上体育文化产业兴旺发达。

要想真正使得我国体育文化事业获得真正的发展,学校还必须重视体育文化建设。一是要增加体育文化课的时间和师资配置,二是要培养学生对体育文化重视的意识。

1.2 大力促进现实体育文化教育

学校体育文化教育固然重要,但学校毕竟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教育系统,更重要的还是社会中现实的体育文化教育。比如说,在北京奥运的时候,针对北京市民开展的奥运知识和文化的培训和宣传,就是很好的现实体育文化教育,渗透了奥运体育精神。我国各大城市之所以都非常重视各种运动会的举办,因为这就是一个提升城市体育文化形象和品位,提高市民体育文化素质修养的好机会。

现实中宣传和了解体育文化的方式很多,手段也很丰富,各种媒体是主要宣传方式,积极开展各项体育运动也是有效途径。

2 从“欣赏――了解――参与”步步为营提升体育文化修养素质

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既有传承,也有内涵,只有真正学会欣赏,用心了解,主动参与,才能一步步达到提升体育文化素质修养的目的。

2.1 学会欣赏,让人对体育文化产生兴趣

欣赏,是产生兴趣的前提和基础。要想提升体育文化素质修养,首先就得学会欣赏,让自己对体育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兴趣。体育展示的是一种运动之美,力量之美。对于这种美,欣赏起来并不需要多少时间,也不需要多少精力,反而能给精神带来一种愉悦的享受。

现代体育运动类型丰富,比较国际化的有足球、篮球、高尔夫球、赛车等,这些运动比赛职业化程度高,宣传普及程度高,拥有大量的观众和爱好者。当然,还有一些相对比较小众的项目,比如说赛马、皮划艇、斯诺克等,也是民众喜欢的体育项目。既然喜欢,就会产生主动欣赏的兴趣。比如说斯诺克,这本身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运动项目,不过这个项目在中国,却拥有大批的粉丝,就是因为出现了丁俊晖这个斯诺克神童,很多国人都是因为丁俊晖才会斯诺克这项运动产生兴趣的。这种兴趣的产生是自发的,一旦产生这种兴趣,就会积极主动欣赏和观看这些项目,随后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相关的体育文化。因此,有了这些观众基础,电视台也增加了斯诺克这项运动的转播时间,这就相当于兴趣带动了需求,然后增加的体育文化产品供给又反过来促进了兴趣传播与巩固,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2.2 深入了解,真正领悟体育文化之魅力

欣赏固然能够产生兴趣,但是要想让兴趣持久,并且真正转化为体育文化素质方面的修养,那还得是深入了解。对体育文化真正的爱,源自于深刻的了解。在学校体育运动教育课程中,增加体育文化科目内容是有必要的。

现代社会了解一项体育运动的途径很多很丰富,最常见的就是通过电视解说、体育报纸杂志、网络知识等几个方面,一些爱好体育的人,可能会准时收看某些体育赛事,不仅观看体育赛事本身,而且还会专门去看专业人士的讲解和分析,除此之外,甚至还会定期购买一些专业的体育报刊杂志,自己主动上网去搜索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文化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赛事了解逐步深入,最终将这种兴趣变成一种持续的了解,最终深入内化成为一种个人文化修养。比如说有些英超球迷,对于自己喜欢的球队,不仅了解这个球队的发展历史,而且对于这个球队取得的荣誉、历史上的球星和著名教练、球队历史上发生的大事,球队文化理念等等,都非常熟悉,一旦聊起来,甚至可能比电视机里面的解说员还要熟悉和了解。到了这种地步,才算是真正地深入进去了,这种深入,是对体育文化魅力的一种深层次的领悟。

2.3 积极参与,主动成为体育文化发展的促进者

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实力高居世界第一,在背后支撑其的就是普通民众大量积极参与乒乓球运动的一种体育文化氛围。大量民众参与乒乓球这项运动,不仅有利于乒乓球这项运动的普及,而且为国家队选拔培养人才提供了数量众多的可选之材。这就跟巴西是排名世界前列的足球王国一样,他们的足球文化相当发达,几乎是全民⒂氲脑硕,大街上、公园里、沙滩上……到处都是踢球的小孩。踢足球是他们的乐趣,踢足球也是他们的梦想,还是能够改变他们现实生活的手段,每一个踢球的小孩,都有可能在未来成长为足球明星甚至巨星,而这些来自平民群体的巴西踢球小孩成为明星之后,就会反过来支持巴西足球事业,依靠自己的影响力,投入巨额的资金来扶持足球事业,形成良性的反哺,比如说大罗小罗,都是如此。正是基于这种全民积极主动参与的足球体育文化氛围,才真正奠定了足球王国的基础。

随着我国朝着建设全民体育强国的方向努力,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参与就是一种了解,参与就是一种支持。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不仅仅会成为体育文化发展的促进者,还能够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强健。体育文化的发展,得益于每一个人体育文化素质修养的提升,参与本身就是对体育文化建设最大的支持与肯定。

3 结语

对个人和社会而言,体育文化素质和修养的提高,是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个人健康和文化修养提高的。综上所述,要想提高体育文化素质修养,可以从学校和社会两个渠道并进,从欣赏――了解――参与三个阶段层层递进,欣赏主要是为了培养兴趣,了解则是深入领悟体育文化魅力,参与则就直接成为了体育文化发展的促进者。不管是在学校里的体育运动教学过程中,还是社会现实体育文化发展中,按照这种的途径,就能够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国民整体体育文化素质与修养。

参考文献:

[1] 王亚飞. 21世纪高校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4.

[2] 王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6.

[3] 孙国民,周学兵,王峥.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文化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

第6篇

关键词:艺术修养;文化底蕴;钢琴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097-01

古今中外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奇、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精华。对于这些意境迥然、个性鲜明的乐曲的感受与理解,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文化基础。这是艺术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在其二度创作――演奏中的具体体现,也是钢琴弹奏者供以阐译作品、揭示内涵的基本依据。

一、钢琴演奏者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广博的知识面

钢琴演奏者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广博的知识面,以发掘隐藏在乐谱字里行间的内容,探求到艺术的真谛。从演奏者对作品的演绎中,能看出高修养高气质的必定要远远优于文化底蕴欠缺的人。

钢琴演奏者的成长需要有三根支柱,一是专业,二是音乐理论,三是文化知识。文化知识应建立在中国文化的根基础上。中国文化有着丰富的传统、深厚的底蕴,他们是艺术发展的根基。如果人的钢琴演奏没有建立在文化素质上的深厚底蕴,就无法对付更有思想、更富哲理、更有深刻内容、更富内涵的作品。

表现音乐需要广博的修养,以及文化知识、艺术功力和生活积累。艺术与音乐之间是息息相通、互相促进的,只有综和素质提高了,才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追求音乐。多了解熟悉美术、舞蹈、戏剧、电影、文学、诗歌等多种姊妹艺术,并逐渐融会贯通,才能使学生对音乐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拥有充分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作品的音乐内容,才能更好地体现出音乐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傅聪先生的演奏透露着一种广博、深厚的文化素养。他对诗歌、小说、戏剧、绘画有着广博的知识,具备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这使他对音乐能从整个艺术的意境,而不限于音乐的意境去体会。音乐是以感悟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在这个形式内部都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部音乐作品都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和环境,它同创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演奏者对生活没有相应的深刻的感受和见解以及良好的素养,就很难真正领会创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内容。

钢琴演奏属于文化的范畴,如果缺乏深层的文化修养,那么他的演奏就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使技巧再高,也无法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作品深层的文化内涵,无法真正从灵魂上打动听众。

演奏者要多阅读文学作品,如阅读我国古代和现代诗词这种充满韵律感的语言文学,它是加强文学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诗中洋溢着的韵律性使人置身于一种形神兼备、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良好的修养有助于演奏者对作品的音乐精神把握得更准确,使钢琴音乐的二度创作更加完善。

被誉为歌剧天才的作曲家瓦格纳,他的成就与他从小酷爱阅读希腊悲剧和德国文学作品有关;指挥家阿巴多也十分重视文学根底,他认为要想真正了解的作品就必须阅读德国和奥地利文学,必须了解克莱斯的作品和席勒的诗。由此可见,文学修养对于音乐的表现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二、要加强音乐修养并向其它姊妹艺术学科学习

首先,要熟悉各类钢琴作品。

演奏者要掌握不同类型的作品,这是最基本的音乐修养。通过“泛弹”,扩大曲目量,开拓视野;同时重点选择一些曲目进行“精弹”,以掌握作品的精髓。

其次,要了解音乐史知识。

了解音乐史知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钢琴作品的时代背景,这也是钢琴演奏者不可或缺的音乐修养。

演奏者在演奏一部作品叶,要了解与之想关的知识,诸如作曲家的生平、作曲家创作作品时的社会背景。作曲家的艺术观等等,只有熟悉了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后,才能对作品有完整而深刻的理解。

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风格当然也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位作曲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第三,要掌握作品的表现形式。

掌握作品的表现形式是演奏者最切身的修养。钢琴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可以理解为我们具体感知的音乐语言及由音乐语言构成的音乐结构。

音乐语言是音乐的传递手段。构成音乐语言的要素有旋律、节奏、和声以及音色、力度等等,它们既是独立的存在体,又表现出辩证统一的关系。而音乐结构是由音乐语言构成的有机整体,并体现出多样性的统一,从而有力地为音乐内容服务。在弹奏作品时,首先要有计划地对音乐结构要素中的乐句、乐段和乐章进行分析,达到构思的完整性。演奏者要从全局着眼,若只追求某个部分的精致而忽视整体的结构感,就会使音乐显得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感。

第四,要广涉其他音乐门类。

钢琴演奏者的音乐修养,不能局限于钢琴,还要涉猎到其他音乐门类。应多听听各种音乐会,比如,多听小提琴独奏,体验旋律连贯性和歌唱性;多聆听弦乐四重奏,感知声音的层次感;多欣赏交响乐,感受多种器乐组合时所产生的音响效果。

第五,要学习其他姊妹艺术学科。

音乐是一种语言,演奏者必须首先学会用音乐语言来讲话,要想摆脱弹琴的匠人,而成为一个真正的钢琴演奏者,必须学习其他姐妹艺术,在综合艺术水平上提高自己。在钢琴演奏中,和它联系最刚广泛,最直接的便是诗意和画面,也就是意境――通过音乐旋律构成的诗与画相和谐的意境。钢琴演奏者应该会演奏诗,会演奏音乐化的莎士比亚的剧本,应该会用音乐来描绘人世间的各种图画。

因此,钢琴演奏者,要一手伸向中国古典,一手伸向西洋,而且要两手伸得越长越好,眼睛看得越多越好。要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戏剧、电影、绘画,包括雕塑,涉猎的内容要广泛而又深厚,使自己钢琴演奏的艺术之路,既有相当的深度,又要有相当大的广度,以使自己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钢琴演奏者。

总之,音乐是与其他姐妹艺术相通的,钢琴演奏也是如此,必须从其他艺术土壤中广泛吸收丰富的营养,才能使自己钢琴演奏的艺术之花更加芬芳动人,耐人回味。

参考文献:

[1]葛德月.朱工一钢琴教学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09.12.

第7篇

文章标题:塑个人修养扬企业文化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新旧同事们,大家晚上好!转眼间,岁末将至,05年又快过去了,此刻窗外寒风凛冽,屋内却洋溢着暖融融的微笑,这就是咱们星湖的文化氛围啊。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咱们企业文化的一点点感想。我的演讲题目是:

塑个人修养扬企业文化

[找文章到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众所周知,咱们星湖的文化生活是多么的多姿多彩,而我今天想说的企业文化,可还不仅仅是那一条条企业文化标语,也不仅仅是那一期期高质量又紧扣企业时事的小报,也不仅仅是为咱们星湖夺得累累荣誉的歌舞队;更不仅仅是那年年多次举办的各种异彩纷呈的文娱活动,我想说的是咱们每一个星湖人。

也许有人会说:我只是为了生存打工而已,企业文化的事儿与我无关。这可就大错特错了,一个企业的真正文化是体现在企业中每一个个体身上的,您,我,他,就是咱星湖的一扇扇窗。当面对着广大客户、竞争对手甚或全社会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代表着星湖的形象,每一个人都是活招牌:一个星湖员工的得体表现会给客户留下美好的印象与长期的信任,这比让他看大量华丽的文字图片广告更有效,相反,只要一个员工的一个不当举动甚至说错一句话,就会破坏掉几万或几十万昂贵广告在客户心目中建立的好印象。而当作为一个自然人面对社会时,咱们每一个人就代表着肇庆的形象,广东的形象,中国的形象:当然,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可以从书中网络上详细地系统地了解到,但是,真正对文化感兴趣的人们往往喜欢深入这个城市、这个国家,通过观察这里的人去了解他们的文化。举个例子,前两天,收到一封来自欧洲朋友的长长的e-mail,怀着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他刚刚结束了两个月的中国行程,他详尽的叙述着他一路的趣闻,其中提到一个细节,他说,中国人好象很不喜欢等待,无论是在火车站、地铁站还是人行横道等各种公共场合,人们总似乎习惯性地迫不及待地推啊挤啊,总要越过那规定的线,这令他感觉非常奇怪。虽然我对祖国的大好山河与悠长的历史充满自豪,但他无意中提到的许多细节的确令我汗颜。是的,我们拥有着五千年的文明,这片土地积淀着悠长的历史文化,可是,那毕竟都是过去的辉煌,如果咱们中国人自己不去咀嚼她,吸收她,然后将这种文明、这种文化活生生地展现出来的话,这五千年的文化也只能是个博物馆,静静的在那里陈列而已。只有将咱们自己的文化融入骨髓,再活生生地展现在世界面前,五千年的文明才能焕发青春,咱们国家才能不断强大,真正受人尊重。

而当我站在这里,面对着咱们星湖的这个大家庭,回顾着我在星湖走过的五岁春秋时,我感到无与伦比的自豪,因为我深深的感觉到,星湖的企业文化,团结、自强、求实、进取,不仅仅是纂刻在星湖的大门口,更已深深地渗透进了在座每一个星湖人的血液里:当我刚刚走进星湖时,每个领导、每个员工都耐心地给我无私的帮助,让我能迅速适应;在我身边有许许多多的星湖员工不仅在工作岗位上勤学苦练,更自发地利用工作之余上夜校、电大继续攻读或积极参加各种考试,努力使自己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在工作中,我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我们星湖员工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所感动,每一页记录他们都要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复核复核再复核,每当有所发现,即便是对领导,他们也会严肃认真地提出来;每当有新任务新挑战时,尽管也许有些人年龄稍大学习吃力,尽管有些人家里还有很多事需要及时处理,我们那些可敬的员工们总是能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努力进取,既能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任务,又能出色地完成新的任务。星湖人总这么认为:新的挑战就是新的机会,是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好机会。就这样,凭着这股干劲,凭着团结、自强、求实、进取的精神,星湖人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也正是凭着这种精神,星湖人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市场,赢得了广大粤宝客户的信赖与支持。

星湖的文化就这样通过星湖人自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并且形成一股力量感染着每一个人,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提升、塑造个人修养,包括知识、技术、良好的习惯和坚韧的意志,使团结、自强、求实、进取的企业精神不断得到发扬,蔚然成风,这样,必将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成为星湖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生生不息的动力。朋友们,相信我们自己,星湖朝阳是靠每一个星湖人的双手擎起的,只要我们不断提升自我,明天的朝阳将会更加夺目绚丽!

《塑个人修养扬企业文化演讲稿》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塑个人修养扬企业文化演

第8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学生修养; 军事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147-001

帕尔森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世界上最优秀的管理在军队;而同一时期的另外一位实践派管理大师也说过:民主是最无效的管理。

作为高校,培养人才主要是面对企业、面向社会。企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不能适应企业的文化和社会需求,这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首要问题。

一、从企业看军事化管理

据了解,现今好多企业都施行军事化管理,如长虹、联想、华为、长沙远大、春兰等等,那么企业为什么会施行军事化管理?

实施军事化管理的目的就是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以及战斗力。也就是说军事化管理能导致权力的集中化和最有效化。军事化管理培养员工铁血精神,打造高效执行团队。员工坚决服从领导指令,坚决执行企业的既定方针和策略,并且在执行中注重配合,讲究协作,那么这个企业就具有了超强的战斗力,就一定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铁血精神就是面对困难永不言败,面对挑战迎头而上。

作为高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对企业,作为高校首先就要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就是说高校施行军事化管理是必要的。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应该具有正直、忠诚、坦诚、懂得感恩的道德良知,应该具有承担责任的精神及靠责任感争取工作的敬业心态;要学会没有任何借口地服从,并主动地寻找工作去做;参与团队,守好自己的岗位并与同事互相配合,因为“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专注要求每个员工执著于有效的工作上。

二、从学生自身看军事化管理

1.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考试作弊、抄袭成风、恶意欠费、履历注水等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并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带来了许多危害。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养成诚信品质,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从他人角度来讲,损害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有损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1.2纪律性差,服从意识缺失。当代大学生标榜个性,在校园生活中,不遵守纪律、不服从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旷课、迟到、早退、夜不归宿等行为屡禁不止,一些同学认为经过了十多年的寒窗苦读,考取大学后就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痛痛快快地玩了,把过去失去的“欢乐时光”弥补回来。由于有了这种错误的认知,就导致了一些同学纪律观念淡薄,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行为上自由散漫,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校纪校规置若罔闻,对纪律的严肃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喜欢怎么想就怎么想,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成了一些同学的主流思想,有的甚至无视校纪校规,违反校纪校规。

1.3人际交往能力差,团队意识缺失。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大学生们不愿意再依赖家长、老师,希望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社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结交朋友,但由于心理的成熟度有限,适应能力不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同时,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出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里都是被照顾、被包容的宝贝,在集体生活中,很不容易做到宽容待人和与人合作。

2.将军事化管理融入大学校园的积极意义

当今社会需要是能与用人单位零距离接轨的合格而优秀的人才。这就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品质优良、纪律严明的懂技术、会生活、会做人的专业人才。而在大学通过军事化的管理可以使学生在就业之前就已经具备较强的责任感、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一定的执行力和敬业精神,能够更好地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职业道德基础、过硬的身体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力。

三、军队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哪些适用于大学生管理

1.严格规范化管理,以制度管人

在学校,纪律不仅仅是保证学校教学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而且也关系到一代栋梁高尚品德的形成。我们应该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增强纪律修养,做遵守纪律的模范。管理出战斗力,管理出成绩,管理出人才。用军队的规范化管理,使学校的教学与管理更紧密结合,初步形成齐抓共管的人才培养格局。

2.积极开展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对学生团队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有着显著的效果,开展团体性体育文化活动,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加强团体合作意识,提高协调沟通能力,充分调动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性格学生的充分合作,提倡团结就是力量,协作就能出成绩,实现1+1>2的效果。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在增强学生爱国情绪的同时可以为学生树立起榜样,以榜样的作用培养其“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各方面更好更快的发展。

3.注重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所有管理环节的一种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就是教会学生凡事从小处着眼,从一点一滴做起,强调细节的重要性。使学生们懂得天下大事,比作于细。在小事情上敷衍、拖延、马马虎虎、对付迁就、粗粗糙糙的人,难以成为人格伟大的人,难以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4.骨干队伍的建立与培养

第9篇

一、“根”与“源”――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教育的“根”,儒家教育思想是教育的“源”。儒家思想讲求学习诗、书、易、礼、乐、春秋――“六艺”,而“六艺”是涵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史学、哲学、宗教、科技、生产等各方面情况的文化典籍。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而言,学习掌握以上所有方面的知识是不现实的,但是了解涉猎却是必要的,因为从广义的角度而言,这些知识就是文化与传统,它们可以为教师、乃至学生打开广阔的视野。历史是过去的政治、思想、文化、艺术,“以史为鉴”大抵应该就是对于教师文化积淀的要求了。

儒家思想提倡“仁、义、礼、智、信”,其核心思想是“仁”。这个“仁”完全可以等同于西方思想体系中的“仁爱”,不论是放在国家统治的层面上,抑或我们现在正在完善的和谐社会,还是对于日常人际交往的处理上,都是最基本的原则。对于教育而言亦是如此。试想一位没有爱心的、对于学生的需求与困难视若无睹的教师,怎么可能被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儒家思想践行“以修身为本”,换而言之,就是以充实传统文化为积淀的不断自我教育,以追求自身修养、成就与完善事业为目标的人生追求。

当然,从现代人的角度而言,独善其身是狭隘的,所以我们应该将自我提升所获取的精髓与优秀经验推广传递出去,使之践行于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二、教育重于始

教育重于始。教育的初始阶段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建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的基础。那这个基础指的是什么?

首先是从小做起,提升人的道德水准。这个“小”具有双重含义,一是从低龄时做起,二是从小事做起。针对这样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传统文化中那众多的童蒙养正的经典,例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等。以《弟子规》为例,“总叙”中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里清楚地排列出初学孩子应该学习的正确步骤――首要是“道德修养”,次要才是所谓“知识技能”。所幸2007年时笔者就已了解到,从08年1月起,北京东城区三万多名中小学生将开设《弟子规》必修课,年龄为小学三年级――初中一年级。能够有此教育计划,我们算是走出了第一步。

初学的孩子已经开始熏染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时,作为我们现在的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面对他们即将面对的教学对象就不能再错失这样的机会了,这一课他们必须要补!

那么如何提升教师的修养呢?笔者认为需要通过学校教育体系、自我内在追求两方面来进行二重完善:

第一重,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入手。

措施一:从课程培养体系入手,建立传统教育课。这一点,似乎有些困难,因为现今各大专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英语、体育等)和专业理论技术课程两大方面,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所占课时比例已经不小了,甚至有时会影响专业课程的开展,或者不够尊重某些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另外,各大专院校的课程培养体系多数已定型确立,甚至某些重点大学可能会沿用数年,要想在这样的培养体系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对是比较困难的。

虽然一些国家重点大学已经将国学等传统文化课程正式引入了教学体系,但影响力尚显不足。有些大学,例如笔者供职的大学,则将传统文化课程引入公共选修课体系,作为弥补,但同样存在不能普惠于学生的问题(有些学生还没有接触学习传统文化的意愿)。

措施二:通过非课程体系予以弥补。可能采取的方式如下:1.开办“国学大讲堂”类学术活动,邀请学界专家学者举办讲座研讨交流活动。2.利用传媒提供的机会,例如前两年热播的央视《百家讲坛》中的“于丹《论语》心得”、“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等,深入浅出将传统教育与人们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加以联系,运用传统经典予以解决。

第二重,引导教师教育学生、乃至更多人将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自我的内在追求。作为教育体系、传媒机构、家庭背景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达到的目标,但如果我们每一层面上都去做了,距离目标总是会近一点。例如,前文中提到的教育机构的努力;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引导;每个家庭、每对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期望与重视。这些因素最终势必会形成一股潮流――影响社会对于教师修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修养是不断提升的、长期的过程。作为教师,如果能够意识到传统教育对于学生、对于教育、对于社会将来发展的益处,就应该通过自己的行动激发学生形成了解、学习、理解、践行传统文化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会藉此星火相传、代代不息。

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每每思之,都觉得肩头不轻。怎样成为一个好的引导者?的确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教师的至高境界是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水准。三个被经常提到的词,传达出的文化内涵却不可谓不宽广不深厚。何为道?恐怕决非大多数人可以明晰与践行。所以,作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终身不断地充实、发展、提高、完善自己。这是教师需要不断提高修养的根本原则。

从现今的教育现实来判断,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补上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课。有了传统文化的基础,师德的缺失就不应该成为问题。这是教师需要不断提高修养的现实需要。

从未来教育科学技术状况的展望来审视,作为教师也必须把不断地充电作为生活的习惯。笔者曾经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摆明了现在音乐演奏技术和音乐普及的现状,提醒那些仅仅掌握初级音乐教育能力的教师们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因为停在过去的能力上睡大觉,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遭遇中年失业、被社会淘汰的危机。这是教师需要不断提高修养的必然选择。

根本原则、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三个方面,奠定了我们这一代教师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必由之路。当然只明确这三点是不够的,明确了还停留在意识层面。重要的是践行,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学术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民族传统文化;高职类学生;道德修养;影响

1. 前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五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丰富的道德理念和民族精神,其实质是一种道德文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信仰危机、道德沦丧、人性物化、自然环境破坏、人文价值丧失、工具理性膨胀等。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表明,经济再富裕,但是如果没有精神力量,没有道德规范,也一样是不能做到自尊自立自强。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史上, 民族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价值优先观念,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思想结晶,也成为了亿万华夏儿女的集体潜意识。本文以高职类学生为例,就民族传统文化对高职类学生道德修养的影响进行探讨。

2.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高职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华夏文明的主体和核心就是优秀儒家传统和谐思想,它也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面貌反映了出来。“知耻近乎勇”中明确地给我们指明,只有清楚自己与世界的差距,才能够奋起直追、发愤图强,才能够真正激发起去发展、去创造的力量和冲动。优秀儒家传统和谐思想在促进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以及治事、治国方面都有较为新颖、行之有效的见解和看法,就是放在现在,都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如孔子提倡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推已及人”、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等思想都是与今日所提倡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法制理念是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加强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优秀儒家传统和谐思想,我们应该做到古为今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3.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高职类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素养

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思想及其学说。整体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都具有较为重要且特殊的地位。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唯一条件,应该做到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礼”代表着社会的利益、民族的利益、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礼”包括了伦理道德的规范、法律准则的约束、国家政治制度的要求。优秀儒家传统和谐思想反对“以私废公”、“见利忘义”, 主张“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孔子在此基础之上,又提出了判断“小人”与“君子”的评价标准,那就是“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儒家的这种整体主义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林则徐的“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孟子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都是基于这种思想出发的。

同时,孔子认为在基本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应该去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以他为代表的优秀儒家传统和谐思想认为,即便我们目前处于一个极端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我们也应该保持一份高尚的人格,只要有道德的追求,那么一样是可以奋发有为、乐观愉快。如《孟子》中的“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忧乐天下”, 《论语》中强调孔、颜之乐等。这些道理即便在今日也是具有相当大的教育作用,高职类大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民族传统文化,无疑能够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4. 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高职类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民族传统文化认为,在树立起高尚的道德人格和理想信念之后,应该通过“躬行”、 “修身”的方式来大力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躬行”、 “修身”在儒家看来就是修养和教育,它们是平天下、治国、齐家的基本基础和前提,没有它们,一切都无从谈起。其道德伦理观念和为人处世哲学等道德修养的精义,对于塑造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精神,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5.结语

总之,民族传统文化意境悠远,哲理深邃,格调高雅,底蕴厚重,将五千年来中国人的智慧和经验都蕴涵和积淀下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支柱。通过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高职类学生道德修养具有极为主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老士翠.浅析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修养的现状与解决对策[J]. 科技信息. 2011(29):133-136.

[2] 赵裕彬.浅谈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J]. 科技资讯. 2010(11):176-179.

[3] 唐光辉,刘媛.论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04):187-190.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当代大学生将大部分社交精力放在网络文化构建上,通过空间、贴吧、博客等网络工具进行人际交往、知识获取等活动。网络文化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了全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措施是利用网络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文化特征

从概念的角度来讲,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依靠网络传播的各种文化的综合显像。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是由大学生的学生状态、生活环境、思想道德决定的,显像于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相比其他的网络群体,大学生的网络活动是理智的、健康的、阳光的。在大学生进行网络社交活动的过程中,与教师和同学的社交比例只有16%;有28.1%大学生上网是为了休闲娱乐;真正将网络作为学习工具的大学生只有26.2%;仅有9%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帮助。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传统思想道德的影响

1.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影响。由于缺少终端管理者,主体在进行网络活动的过程中受监督有限,这为一些人“为所欲为”的无道德意识提供了平台。

2.对于大学生道德规范的影响。对比现实生活,网络活动缺乏传统道德规范的束缚。在虚拟的信息世界里,模棱两可的网络道德规范无法衡量人们在网络活动中的道底线德。因此,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活动时,经常会忘记自己现实社会中的真实身份,在摆脱传统道德的束缚以后,不负任何责任地进行网络活动。其实,网络对于主体的道德要求一样很高,网络活动与其他社会行为一样需要道德规范的束缚。由于网络文化的虚拟程度较高,传统的道德规范在网络活动中略显乏力,这间接造成了一些道德修养较低的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放纵自己的行为,漠视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甚至触碰了法律底线。

3.对于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网络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传统的道德规范已经不再适应,因此,一些价值观念比较模糊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垃圾网络文化的影响,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影响。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人们的言谈举止经过技手段处理之后,变成了二进制的数字语言,这就为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提供了机会。

三、利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1.占据网络思想主导地位。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新阵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造成破坏的同时,也具有建设性的意义。所以,应该引导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吸取网络文化中的正能量和积极因素,摒弃垃圾文化。我国高等院校关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应从网络文化抓起,在校园中掀起网络文化正能量的浪潮,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使健康的思想道德占据网络思想的主导地位。针对一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的网络不文明行为,要对其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2.明确舆论导向。由于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激烈碰撞,文化的多样性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目标不明确与道德发展方向模糊。作为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人才的高等学府,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负责,要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例如,创建网上思想道德论坛,为学生提供表达自我,进行自我教育的平台。

3.扩展道德教育空间。高等院校可以利用网络工具扩展道德教育空间,强化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在网络和现实中构建双重的道德教育空间,对于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方式,其优点在于:(1)把传统道德教育融入网络道德建设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能力。(2)通过网络活动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3)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改善网络道德教育效果。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高等院校要对大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负责,要以开放式教育理念为基础,利用舆论导向,通过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的办法,为大学生三观的树立指明方向,从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谢松辰.浅谈“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新西部(理论版),2015,14(13):133-79.

第12篇

关键词:修养;综合素质;学习

音乐,是艺术中最敏感的门类,因为它同人的心灵和情感最近,能够表现出神气的力量和奇妙的魅力,能够影响人、陶冶人的情操。而歌唱作为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更能通过音乐来表达和影响人的精神面貌,这就要求歌唱者为达到歌唱的完善而须学习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提升各方面的素养,从而提升自身的歌唱修养。

一、何谓“修养”

①修养的涵义

修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从字面上看,“修”为修炼之意,指整治、锻炼、学习、提高;“养”为培养之意,指培养、涵养和熏陶。概括地说,修养主要指人们为了一定目的所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达到的某种能力和品质。

②修养的意义

一个人的修养与其自身品质、成长经历、修炼时间、领悟力有关。良好的修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一个有很高个人修养的人,才最具有个性和人格魅力。而学习是加深修养的基础,是不断进步的阶梯,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如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能力,还能修身养性,提升人的品位。

二、何谓“歌唱者修养”

作为一名歌唱者,既要提高自身的专业上的修养,也要加深文化底蕴的修养,就应不断通过学习相关的学科来达到修养的提升和认识的升华。

歌唱者修养应具备很多方面,包括政治思想修养、文化修养、专业修养、艺术修养等,并与其演绎作品的效果有着密切联系。著名蒙族歌手腾格尔曾说道:“修养是一种后天功夫,是可以学的。专业修养是花,重在“修”,精益求精;人格、文化修养是“水”,重在养,广益求广。二者都需要扎实的基础,需要定力,需要两眼向内,持之以恒。”

①专业修养

专业修养,顾名思义,就是针对歌唱者的专业性和技巧性的锻炼。专业修养主要有以下几个科目:

a)歌唱理论知识的学习;

b)发声训练、发声方法、练声曲运用、声乐作品练唱;

c)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试唱练耳、和声、曲式等的学习;

d)学习键盘乐器,主要以钢琴为主;

e)学习舞台形象与演技,掌握表演的基本原理;

f)学习音乐史以及其他艺术的各种体裁。

②文化修养

对于一名歌唱者来说,除了有基本的音乐方面的训练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之外,深厚全面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也是同等重要的。歌唱者可以通过多读古文诗词、文学作品和美学、哲学书籍,发掘音乐与文学、史学、哲学的共同之处,加深对歌词内容的理解领悟,想象歌词中的意境,不断提高对声乐作品的理解。有了理解才有感受,才能把内心的感受赋予音乐表现之中。为什么同一首作品,有的人能演绎得声情并茂、催人泪下,而有的人却无法引起共鸣?这就是因为他没有全面了解歌词内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其真正的内涵。因此,歌唱者应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加深文学修养,提高文化素质,来生动地表现歌曲,深入细致地挖掘作品的内涵和韵味,更好地揭示音乐作品的主题、刻画人物形象,更好地表情达意,进而自己激发内心的歌唱热情,艺术地表现出完整的音乐形象。

良好的文化修养的依托,也是一个演唱者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体现。越是追求文化修养的人,个人素质相对也就越高,则眼光也会更加长远,不会固步自封,那么他的追求和成就也就会更大。当一个演唱者凭借不俗的文化修养达到“美”的境界,那他的歌声也就有了内在魅力,能够撞击人的心灵,使人为之动容。

三、歌唱者修养的学习

①学师的风范

我们常见的许多声乐大师中就有很多德艺双馨的典范。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生于西班牙,长于墨西哥,他不仅能唱意大利语、法语歌剧,而且可以用西班牙语、德语和英语演唱;他不仅可以唱抒情性男高音,而且可以演奥赛罗这样戏剧性男高音角色,演技全面,才华横溢。他的一生不断在追求着新的知识,迎接着新的挑战,无时无刻不在提升着自己的修养素质,在影响和陶醉着一代又一代的爱音乐的人。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他出身贫寒,家境低迷,却一直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在他身上充分验证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古训。在经历艰难而获得辉煌成就之后的他,并没有在学习的道路上止步。他对艺术有独到见解:“声乐表演是一种文化体验,是一个人文化感应及知识底蕴的外射,是审美能力、健康心灵、深厚情感及博大心胸的告白。”他除了修习音乐,还开始学习国画,他表示“艺术原本相通,学习书画既可以增强文化底蕴,融会贯通后还能帮我创作更多好的音乐。”正是这样谦虚好学的态度,造就了这样伟大的歌唱家,世人给他的拥戴和赞赏指示着他的音乐生涯就是不断地提升修养和艺术水准、审美能力的过程。

上述这些歌唱家们的个人艺术水平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们之所以能登上如此辉煌的艺术巅峰,除了有娴熟超人的技术做后盾,更重要的是他们摄取了人类文化的营养,对音乐、对社会、对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体验和渴望,形成自己独特的性格,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精神的人。他们凭借自身浓厚的文化修养在对作品进行完美的诠释。

②加强自身的修养学习

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曾在他的传记中写到:“空闲时,我用来读书……音乐学院里得到的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读书的意义于他来说并不是为了成为一名渊博的学问家,而是想在书中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也正是由于他年轻时的这种攻读,为他后来成为世界一流的指挥大师奠定了基础。

在近几届的青歌赛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暴露出的文化素养欠缺的问题。选手们在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音乐素质上,要么是眼界狭窄,要么是知识不足。特别是有些原生态唱法的歌手竟不认识中国的国旗。难道原生态唱法的选手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做“文盲”吗?即使是一些基础性的常识题,很多选手也会被难住。有人以为“焚书坑儒”是铁木真的“暴行”,甚至有人答到“伦敦”是“法国”的首都等等。因而有评论家说:“文化底蕴的问题,在我国,是一个制约歌唱艺术高深发展的严峻问题。”一个没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歌手,唱出的歌曲也只是淡然无味,更别说拥有更高的声乐艺术的造诣。

所以,歌唱者的修养的学习,应在注重专业上和技巧上的提升和突破的同时,更注重文化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学习。聪明的歌唱者应学会在对音乐形象的感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对音乐韵律的表达和对优秀音乐作品的积累中增强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美感,领悟音乐中的文化内涵,丰富自身文化底蕴,要多读、多听、多看,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只有广泛通晓各种艺术流派,才可能采各家之精华,培养起高尚的艺术情操,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美)塞激厄斯•卡吉著.论学习歌唱.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编,声乐译丛.1980.8

[2]王次昭.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孙焕英.歌唱不是唱歌.《人民日报》.2000年08月05日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