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

时间:2022-06-15 18:20: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科学创新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

第1篇

2015年5月2日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报道:4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先进大会,为泉州市荣获2010年全国、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状(奖章)”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颁奖。

位列其中的涂培坤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这样的荣誉一般是种粮大户、技术能手、公司老总的专利。教师本就很少,即使有教师被评上了,也是个别语数外等学科名师的事。然而,涂培坤,一个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普通教师靠自己的执着,创造了奇迹中的奇迹。

自学,刷新专业底色

“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不仅要有一桶水,更重要的是要有源头活水。”涂培坤老师信奉这句话,并以之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他具有好学的品性和毅力,把不断涉猎新知识、新信息作为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手段。中师毕业后,他先后通过福建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于2007年7月拿到了本科文凭。

攻读文凭的同时,涂培坤潜心研读《现代教师:走进教育科研》《教师素质新论》等教育专著,积极参加县、市、省、国家级业务培训。他钟爱现代科技,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计算机专业软件的应用以及多媒体制作技术。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他熟练地掌握了课件制作技术,能够制作出新颖、实用的课件,多次在省、市、县课件评比中荣获一、二、三等奖。

有现代科技做铺垫,涂培坤在课堂教学上,总是积极寻找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新形式,追求教学内容与实现形式的完美结合。他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多媒体技术的娴熟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做中学,为他们从“学会”到“会学”,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者”奠定着坚实的基础。他承担了10多次省、市、县级的教学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及送教下乡活动任务,所上之课赢得了学生的喜欢,同行的肯定。2014年,他参加福建省梦想课大赛荣获一等奖。

他还悉心培养青年教师,多位老师成长为省、市骨干教师。

科研,历经摸爬滚打

涂培坤先后担任龙浔中心小学教导主任、三班中心小学和尚思小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深知教育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因此,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全力抓好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龙浔中心小学,他注重“科研兴校”,带领全校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做到“组织有课题,人人搞科研”。从2003年到2006年,他精心组织了60多个项目、80多幅科幻画分别参加县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在他的带动、辐射下,科技教育创新已成为龙浔中心小学的一个特色品牌,学校先后被评为“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泉州市“科技教育先进集体”、“第五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龙浔中心小学也一步一个台阶,先后通过了省普教室结题验收,并被评为省级重点“教科研课题实验优秀学校”。2007年11月,泉州市农村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研讨会在龙浔中心小学举行,该校的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受到省普教室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尚思小学,涂培坤立足“点”“线”“面”,把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抓实、抓细、抓活。

“面”上以校为本建机制。开展富脑工程,鼓励支持教师订阅教育杂志,撰写教科研论文、教育反思笔记;以课题实验活动为载体,大兴教学研究之风。实施梯队成长,打造名师队伍。“线”上以组为本促常规。如果说学校是教师成长的优质土壤,那教研组就是阳光,就是雨露。尚思小学的教研组踏实合作,身处其中受益匪浅。“点”上以师为本显个性。在他的引导和组织下,教师们合拍“微时代”,成长得更快。

他不仅重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教学规律:30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教育杂志上发表,论文《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获第十四届全国科技论文评选二等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获福建省数学论文评选一等奖,《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搭建创新平台,培养创新性思维》分别获得第十五届福建省科技论文评选二、三等奖。

辅导,喜结累累硕果

他十分注重对特长生的辅导与培养。

一次偶然的机会,郑杰锋同学伤心地对他说,家里的金鱼因为停电,供氧器无法供氧,五条金鱼全都死了。看着郑杰锋同学那晶莹的泪珠,他的内心也隐隐作痛。要是有一种装置,在停电的情况下还能继续给金鱼供氧,那该多好呀!他突发奇想,一定要发明一种这样的装置。于是,在课余时间,他马上投入到紧张而刻苦的钻研之中。晚上,备完了课,他马上来到学校的电脑室,坐在电脑旁,学习物理学知识,收集资料……多少个夜晚,他一人在校,只有星星、月亮相伴,在寂寞中,在寒冷中,经历了平淡、感伤的旅程,饱尝了寂寞、清苦的滋味。他终于找到了一种最简便最便宜的装置,用废弃的输液瓶和输液管连接起来的装置,做成了一个输氧装置,并美其名曰:“无电充气泵”。

他把想法告诉了他的学生郑杰锋,让郑杰锋和自己一起做实验。工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成功了。那时恰逢福建省举行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他们学校选送了他指导郑杰锋发明的“无电充气泵”和林晓杰发明的“昆虫放大全析标本”参赛,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由县推荐到市,由市到省,直到省里的复赛。

在参加在福建省漳州市举行的第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复赛时出现了一个“插曲”:永春县的一位参赛选手的作品是“蛋清分离器”,需用两个鸡蛋当场做实验。由于好奇心理的驱使,郑杰锋、林晓杰趁大家不在时,敲破了他的鸡蛋想亲自试一试“蛋清分离器”的功能。要知道,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蛋呀!永春县的那位参赛选手把怒气转嫁到涂老师身上,对涂老师大发雷霆,要涂老师马上赔他的蛋。要知道,在这展馆里,涂老师哪来的鸡蛋赔他呢?涂老师到附近街上四处寻找,就是买不到蛋。后来,涂老师只好花了二十元钱雇车到菜市场买了两个蛋赔他,才算了结此事。

夜深了,郑杰锋、林晓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涂老师还在思索着比赛的每一个过程,过滤着答辩时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生怕有哪一个细节处理不好而使比赛出现意外情况。

在比赛的日子里,涂老师既当爹又当妈,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的两个学生。涂老师克服了种种困难,以顽强的毅力支持着他们,鼓励着他们,使他们终于突破重围,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紧接着,在四川省举行的第十九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他指导郑杰锋发明的“无电充气泵”还荣获了三等奖。

第2篇

电子书包项目的理论基础:知识建构理论

“知识建构”理论(Knowledge Building)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玛琳(Marlene Scardamalia)和卡尔(Carl Bereiter)两位教授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知识建构的基本观点被概括为12条基本原则,其主要工具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论坛(Knowledge Forum)。

白云园小学实行小班配置,为知识建构学习创造了较好的物理环境。从小组及至班级社区的知识建构看,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小组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的交流都会由于学生人数较少而得到充分发展。学生互动机会的增多不仅具有认知层面的意义,还具有情感发展、个性形成等多方面的教育意义,而在知识建构中保障足够的交互机会是实现知识建构原则的前提。2011年初,白云园小学根据小班教学的需要,开始引入知识建构理论与技术。三年多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十多位教师、三至六年级的多个班级及所有的主干学科的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的小班教学新模式。新理论、新技术的使用带来了教与学的方式的变化,更推进了白云园小学电子书包项目教学实践的理念提升。

电子书包项目的实践

概括起来说,白云园小学的电子书包项目特色可以用“四多”来概括:①多学科:语文、英语、科学、社会等。②多模式:知识建构模式、翻转课堂模式、项目学习模式等多样化教学模式。③多终端:基于安卓系统的平板电脑、基于安卓系统的笔记本电脑、基于微软系统的笔记本电脑、集成虚拟白板功能的互动电视等。④多平台:加拿大知识创新论坛、台湾奇平台、魔灯平台、探索发现平台等。

我们认为,基于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是知识建构理论指导下的数字化自主学习活动,着力点必须是学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学习任务;围绕问题选择数字化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学习活动经验,发展思维;关注差异化学习,不同学业水平和学习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强调生成意义下的对话与交流;强调多种类型的学习输出。

电子书包项目案例分析

知识建构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认识从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出发”,真正能引起学生关注的是生活中的问题。在三年级“身边的水污染”研究起始课上,教师让学生们回忆并描述身边的河流。随着讨论的深入,讨论集中到了学校附近的一条人工河──里圩河上。为了让学生们对水污染的现象有更直接、更清晰的认识,教师决定带他们去实地观察一番。

来到河边,观察活动很自然地开始了。学生们非常投入,个个都认真细致地观察着、不时地记录、拍照。一节课后,师生回到教室。教师要求大家将观察的现象和产生的疑问记录写在知识论坛上。

学生们的发现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设,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而后教师鼓励学生们根据研究的问题自主选择学习伙伴,结成研究小组。由于是自己发现的问题,学生们研究的兴趣非常浓厚,他们积极主动地讨论交流,提出初步的观点,并思考下一步的研究方法。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各组向全班进行汇报,师生共同讨论如何完善研究方案,教师针对性地对其中的实验和调查方法进行了指导。

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学生们利用课堂或课余的时间,积极展开研究,并将查找的资料、实验的现象以及调查的结果记录在知识论坛上,通过分析、比较,形成新的观点(解释)。通过初步的研究,各组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知识建构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关注思想的持续改进,而非寻找一个结论性的答案;同时还强调人人都有共同建构社区知识的责任,而不只是关注自己的研究。所以,当小组提出新观点后,教师要求其他学生阅读该组的短文,针对其观点进行在线的交流。

利用知识论坛可以将学生的观点和评论之间的关系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基于网络环境的知识论坛为学生的有效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它克服了集体交流时间的局限,使每个学生都能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在线方式也使得部分个性内向的学生能够大胆、自由地表达、交流。教师如何即时掌握学生在线学习的状况,避免个别学生没有参与协作学习的问题呢?知识论坛的后台统计分析工具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信息。

运用这些实时生成的分析数据,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将游离于学习群体之外的学生拉进来,能及时调整教学进程,针对学生关注的焦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教学或提出研究的建议。利用知识论坛这一学习平台,师生能够积极、高效地参与互动交流,从而帮助各研究小组在讨论与分享中发现自己的观点中不完善、需要验证的地方或可以进一步探究的方向。

于是,新的问题又被提出。与最初的问题相比,学生们关注的话题更加复杂,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更加紧密,这是教师期望看到的变化。当然,随着问题的深入,他们的研究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

学生通过综合知识,建立新的观点或理论,从而能够将学习提高到更深的层次或更广泛的范围。当学生们的观点有了持续的改进之后,教师指导他们联系自己的前后观点,同时引用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撰写简单的科学小论文,对研究的主题做出概括性的解释(总结),尝试提出自己的“理论”,初步建立起综合的、系统化的认知。

从2011年开始,我们的课堂已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集体授课减少,学生自主探究时间增加;课堂预设减少、生成性的教学活动增加;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在建构学习中更多地扮演着合作者、助学者的角色。在学生身上,我们看到了可喜的变化,如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能力、独立思维能力等均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3篇

论文摘 要: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足,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而目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传统弊端不仅使英语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而且也容易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致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英语厌学情绪。因此,构建科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英语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教师为其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才能有效地实现。因此,科学构建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结合平时教学、教研实际,我总结出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构建有效的职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突出语言实践,彰显课堂精讲 

教师的课堂讲述一定要做到精准,集时间优势重点突破课堂中要求必须突破的疑点、难点、要点和考点。这无疑有赖于教师本人课前的精心准备,包括对需要评讲题目的反复构思和有效筛选。同时,教师在课时内能否实现精讲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课堂回归到以生为本。我们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愿意听教师的。为此,教师首先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从用好教材中的素材做起,构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活动为中心(activity-centered)的新课堂。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激发学生乐学兴趣,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二、开展多种活动,“四会”能力均衡发展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因此一定要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少讲多练,以活动为载体,坚持“在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实际意义的,有现实环境的训练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用英语完成任务,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可以把每单元的听说部分用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还可以把课堂搬到室外,来讲问路、方位介词等。中职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可以交给他们一些具体任务,留出时间让他们讨论得出结论,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会查杂志、上网。新教材每单元四课,分别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缺一不可。绝不能因为考试不考或考的不突出而放弃或忽视某项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加强各种能力综合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彻底扭转“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现象。 

三、优化教学活动,提高运用能力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切忌死记硬背,而要千方百计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在训练中,我们要努力融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于一炉,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如训练造句能力,教师可以先提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学生根据各自的愿望做出不同的回答:“i am going to be a teacher/a worker/an officer ,etc.”教者还可继续问:“why?”通过训练,学生不但可以巩固已学词语,而且能学会根据语境做出相应的反应、正确的应答,从而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再如,运用课件,创设问路情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静景变为动景,将书本语言变为交际语言。在课堂上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归纳有关问路的说法,再用投影片展示下列句子:(1)excuse me, where’s the nearest...,please?(2)is there a...near here?(3)which is the way to...,please?(4)how can i get to...,please?(5)do you know the way to...,please?(6)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please?(7)can you find the way to...?(8)i want to go to...?(9)i’m looking for...where is it,do you know?(10)i can’t find the way to...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please?等及答语walk along this road/street. it’s about...meters from here. take the first turning on the left/right... it’s about...meters along on the right/left. walk on and turn left/right.再进行一系列操练,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活动。当生活中这些熟悉的画面再现在同学们面前时,学生自然会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他们会揣摸不同身份人物的心理,模拟出各种不同的语言、动作、神态。这种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训练,可以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书本知识交际化,课堂活动生活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虽然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生源差的难题,新教材的使用也还处在探索和摸索阶段,但是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开拓创新,将有限的学习时间进行细致合理的安排,科学地构建英语课堂教学,也会使学生们的英语能力得到很全面的训练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春洞,张思中.中小学外语教学法,1996. 

[2]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科学出版社,1999. 

第4篇

文化,似乎人人都能用,都在用;又似乎人人都言说不尽,言说不全。人人都生存、生活在文化之中,似乎人们周围的一切无不是文化,但文化却给人们留下了似曾熟悉却又十分陌生的印迹。也许我们知道文化和自己息息相关,然而倾自己所知也不见得足以讲出文化是什么。可见,文化是一个多么复杂多义的概念。据不完全统计,有关文化的定义至今已不下三百余种。但是,不管我们给“文化”以什么样的定义,“文化”的外延总是无限地扩大,最终成为一个包罗万象、大而无当的概念;反过来,不管我们如何从恢宏的广义概念出发来考察文化现象,结果事实上总是用一个极其狭小的文化内涵来“偷换”了那比较全面的文化概念。“要提出某种一般的、无所不包的文化定义看来是不现实的,而且可能是一种空想。”尽管文化是一个众说纷纭而难以界定的概念,但还需要尽可能地把握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因为这是本文不可或缺的逻辑前提。

语文最容易被人们忽视,因为似乎惟有语文人人都可以无师自通;同时,语文又最容易受到人们重视,因为似乎也惟有语文人人都可以侃侃而谈。但是,语文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个很难回答却又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因为,这是一切语文课程研究的逻辑起点。“语文”的解读,作为实施母语教育的基础课程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由于“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名称是1949年下半年用起来的。解放之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语文’”。然而,人们对“语文”涵义的认识和理解却不一致,相关争议此起彼伏,众说纷纭。语文成为语文课程研究中争议最大、分歧最多的术语之一。归纳之,人们对“语文”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语文=语言+文学。将“语文”界义为“语言文学”,一直是广泛流行、毋庸置疑的思想观念。这种观点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一种最高级的语言形态。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是这个民族语言的最高成就,通过文学学习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学习和鉴赏优美文学作品,毫无疑问是学习语言的最有效的途径。

2.语文=语言+文章。这种观点认为,语文学了学习语言之外,还要把文章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的含义“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因为语文说出来的是语,写下来的是文,故语指语言,文指文章”。上述几种观点都从某个特定的角度阐释语文内涵,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均未能令人折服。无论把“语文”解释成“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章”,都仅仅停留在字面分析上,进入了近乎玩文字游戏的误区,在语文课程实践中无一例外地暴露出诸多的不足与缺陷。其原因在于他们把语文理解成“语”和“文”的简单相加。事实上,我们期待回答的问题是“语文课是什么”,而以上观点所回答的却是“语文课教什么”。这是两个处于不同层次的问题,其答案也处于不同的领域。

这两个问题的内容混淆和本质迷失,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误导了语文课程。语文,既可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语文,也可以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语文;既可以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语文,又可以是文化学意义上的语文。但是,作为一门学校基础课程,“语文”的“语”和“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融于“文”当中,“文”存于“语”之间。对语文的文字界定,并不代表是对语文课程的阐释。也就是说,对语文课程内涵的解读,不应仅仅停留于“语文”字面的分析。科学地揭示“语文课程”的内涵,应当在现代教育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理论中寻找新的途径,从母语习得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汉语的文化精神三方面读解语文课程的本质。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文化造就了课程,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着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抛开了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课程又精炼和形成着文化,课程作为文化发展的主要手段或媒体,为文化的增殖、创新及其育人意义的形成、育人标准的定位提供核心与导向性的途径与机制,离开课程,文化便成为一池死水而终将枯竭。这是一种双向式、互动式的运作机制。既然任何课程都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课程也就毫不例外了。然而,语文课程却与文化有着独特的相互关系,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质。这种独特的文化特质从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人、人与语言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二、文化视域下的语文课程的本质

1.语文课程不仅是文化工具的存在,而且是文化主体的存在。对事物性质的认识绝非易事,尤其是像语文课程这样与人的生命、与社会的变革、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事物,更是如此。事物的质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这种规定性使事物具有它本身固有的特性,并在实质上与其他事物有所区别。从“实体—属性”方面来研究,事物的质作为实体,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从“系统—稳定”方面来研究,从事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状态来把握事物的质。从事物的“实在之有”和“关系之有”寻找事物固有的规定性,可以正确而有效地把握事物的质。从“实体之有”看,言语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本性。“工具说”是“一种由名家创立、由专家反复论证,被大家普遍接受并被写进政府颁布的具有约束力的教学大纲的理论学说。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他逐渐变得体系化和科学化,成为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最重要的一种理论学说”。

从“关系之有”看,语文课程从文化母体中所继承的是它的根本性的存在形态、内在旨趣和品性,而不是毫无原则地始终在社会文化为它规定的轨道上运转,被动地认同、传递、复制“他文化”,而丧失了“我文化”。精神、价值是语文课程与文化共同的出发点和存在依据,它们都作为一种价值性或意义性的存在体而对社会与人发生作用。语言“是开启人类社会文化起源和发展的神秘的钥匙”,“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品”,“是文化建设中的一种力量”。语文课正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活动培育人的人文精神和言语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课程是一种文化。

2.社会历史文化是推动语文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和时代文化思想观念的变革,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本体认识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特点。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与教材的组织、教学进程的设计等诸多环节都必然受到一定文化价值的引导。总的说来,语文课程总是体现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的主流文化,以社会主流文化代言人的形象出现,它将社会主流文化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及与教师的日常交往中,就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习得了这些文化。因此,语文课程在价值取向上应指向最能代表时代精神、最有助于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文化。在当代呼唤人文精神回归的大背景中,“人”的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注心灵和人格的价值理性,弘扬人文精神成为语文课程的主旋律。从“立言”到“立人”的转变,语文课程以人的全面培育和个性发展为根本之点。语文课程文化观的演变轨迹,充分说明了社会历史文化是推动语文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得语文课程成为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晴雨表”。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刘占泉.汉语文教材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吕达.课程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第5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心理学是课程的理论基础之一。心理学以个体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而课程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了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心理学的理论及其研究成果对课程研制产生着重大影响。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案的制定都要以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作为依据。

2001年,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规模空前的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借鉴了心理学的许多理论。作为当代具有影响力的思潮之一,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改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试图对此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建构主义心理学及其课程观

(一)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了建构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是心理学发展史中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后来在维果茨基(Vygotsky)、奥苏贝尔(Ausube1)、布鲁纳(Bruner)等人的推动下,这一理论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流派纷呈,主要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论、控制论的观点等。然而,这些理论有着共同的内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人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与一般人们所认为的“外部输入——内部生成”模式相反,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从外部输入到人的心灵的,而是在人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人的心灵内部建立起来的。其次,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的、客观的反映,它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会随着人类认识的加深而不断变迁或更新,而非问题的最终答案。在具体的问题中,人们还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境对知识进行重加工和再创造。而且每个人都从自己特定的经验背景出发来建构知识,给世界赋予意义,由于各人的经验背景不同,建构出来的知识也必然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独立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另外,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建构.人们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要受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并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协商,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世界。

(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是以其知识观为指导思想的。

1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所谓主动建构性是指学习的目的是要实现知识和意义的建构,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去探究和创造新知识;所谓社会性是指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与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交流互动来丰富自己的认识,从而构建起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而情境性是指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建构意义,获得知识。因此,学校课程不仅要关注知识体系,更要突出知识获得的过程,使学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学会创新,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课程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生的学习是累积陛的,因为一切新知识的建构都是建立在原有经验背景的基础上的。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课程内容就不能与学生原有的经验脱节,不能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而应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选择真实性的任务,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情景,体现课程内容的实用陛、多样性、趣味性和探究性。

3弱化学科界限。建构主义者重视问题情境的意义,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多次进行,并且保证每一次学习的问题情境都不同,而且教师要呈现给学生整体性任务,让学生尝试着去解决完整的问题。由于这样的问题往往要涉及多方面的概念和理论,所以建构主义者要求弱化学科界限,主张学科间的交叉。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观。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在他们看来,学生并非直接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各种现象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前应该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经验,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建构新知识。因而,在这里,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指导者和协助者,引导学生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差异,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认知体系。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调整现有的教学资料,适当布置问题情境,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起学生的反省和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之间要进行互动、协调,以不断丰富和更正各自的认识,这也即我国传统的“教学相长”思想。

5.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观。建构主义者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他们认为,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因而,评价应该立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变化,注重对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考查而非学习成绩;评价类型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方式要多元化,而不仅限于传统的纸笔考试。

二、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符合时代的要求,因而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受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这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充分体现。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改中课程目标的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的变革和评价体系的改革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课程目标的变化。我国以往的教育极端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知识目标至高无上,课本知识被奉为“宝典”,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等的培养。针对以往基础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建构主义者认为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解释或假设,并非问题的最终答案,因而学生没有必要对课本知识顶礼膜拜,而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可见,新课改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上受到了建构主义的一些影响。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长期以来,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教材的编写力求体现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偏深、偏难的部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这与建构主义课程观强调的“课程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相一致。

(三)课程结构的调整。我国以往的中小学课程,门类过多,而且强调学科本位,学科课程占主导地位,课程内容缺乏整合。但是,学生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由各种现象组成的错综复杂的综合体,而非以专门的学科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学生将来能够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相应地,学校课程就应该突破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将各类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也反映了建构主义主张的“让学生尝试解决整体性任务,弱化学科界限”的观点。

(四)课程实施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占绝对主导地位,师生之间缺乏真诚的、平等的合作和交流,教学以教师灌输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这难免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下,由于对创新教育的提倡和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关注,使教育工作者从建构主义心理学中去寻求启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主张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倡导合作学习。鉴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五)课程评价的改革。我国以往的课程评价存在好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重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对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单一,多采用纸笔考试。此次课改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提倡发展性评价;倡导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纸笔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小组讨论、研究论文等综合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这改变了以往“纸上论英雄”的局面,将评价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与建构主义所提倡的“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观符合。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教学观、学习观等理论中虽然不失过激的看法,但它给传统的教育以有力的冲击,也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当代,建构主义理论无疑会对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李建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新课程新创意[J].教育发展研究.2002.(3).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5]李方.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吴维宁.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第6篇

关键词: 四个学会 班主任工作 关注点

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与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其中,班主任的责任重大。班主任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呢?关于班主任工作的论文十分丰富,许多班主任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说这样做是否把握了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并没有从理论上进行论证,感性有余,理性不足。其实,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中,我们就能找到班主任工作的方向。

“四个学会”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1996年的德洛尔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该报告提出了学习的“四大支柱”问题,全面阐述了国际社会对人类未来和学习问题的理解。报告认为,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人具有适应变革的能力,使之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够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报告指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它将成为每一个人一生中的四根“知识支柱”。这些论述,对班主任工作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导向作用。

一、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学会求知

所谓“学会求知”,是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强调学会学习、思考及创造。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他们“会学”知识。学会和会学,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学生是被动的;后者,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关注学生学习,过去我们在做,但通常只知道教育学生学习,听老师的话,把书本知识弄懂学会,考试得到高分就达到目的。这实际上是我们对“知识”和“教育”的认识发生了严重的偏差所致。学校长期以来所执行的任务似乎就是教学生学会知识,这种定位用今天的观点来看应该说有很大问题。教学生学会知识,学生处在被动的接受地位,所接受的知识往往是过去的,或者相对来说比较陈旧。人类社会的知识在不断丰富,不断更新,仅仅接受原有的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的。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将要面对无数的新情况,需要用新知识解决各种新问题。今天我们提倡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只凭借书本知识或过去的经验远远还不够,因此,学校教育的任务如仅仅局限于教学生学会知识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人类现有的知识财富需要继承,更需要发展。新课程纲要指出,教育的追求,除了学业成绩,还有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精神以及健康审美的情趣,这就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他们“会学”知识。不会求知,就不能获取新的知识,就可能成为新时代的文盲。班主任应加强对班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寻求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途径。班主任要经常深入课堂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各学科的教学教育情况。通过召开各类型学生会议,掌握新动向,研究新问题,制订新方案,拿出新办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力争教育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能不断提升。

二、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学会做事

“学会做事”是指获得一种能力,能够应付各种情况,同时是个人的素质(交往能力、与他人共事的能力、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等),即所具有的知识以及实际本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学会做事,这是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教师、家长甚至整个社会都反复地告诫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有些家长甚至跟孩子说:你只要把书念好,考上大学,别的什么事情都不要管。实际上,不会做事,没有动手操作能力的人是不可能真正获得知识的。再说,上完大学,最终不还是要会做事吗?学习和做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不能分开的。做事的能力不是学习结束以后才开始培养的,做事是人生必备的能力,学会做事应该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具备做事能力的人,所学知识是无用的。有不少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好,但一到社会上却什么也不懂,“书呆子”一个,这样的人对社会用处不大。为此,班主任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教会学生做事,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班主任不只是培养班干部的做事能力,就是一般的学生,也要给他做事的机会。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比如,班级沟通、班务处理、赛事活动策划组织、解决遇到的困难,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发挥自主性。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当甩手掌柜,要进行指导,教会学生做事的方法。

三、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学会共处

“学会共处”也可翻译为“学会合作”,是要“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培养学生能够应付与他人、与群体、与民族之间出现“紧张关系”的能力。人际关系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且是衡量个人发展的尺度。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管理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与各任课老师联络、沟通。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使传授知识更有利,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榜样,成为学生今后建立人际关系的一种潜在模式。学会共处,还体现在学会平等对话,互相交流,互相尊重。比如,学生有学业上的问题与老师沟通;有品德上的问题与班主任交流;有心理上的问题与父母对话,等等。我们今天的社会已经是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合作的社会,个人的力量已经变得非常渺小,只有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学生在学习时期不懂得这一点,不会与人合作,将来只能一事无成,甚至要遭到社会的遗弃。学会合作,是时代提出的一个要求,必须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传统教育只强调好好念书,很少有参与合作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都相当差,无法适应相互合作的社会环境,无法融入整个社会。现在的学生,城里多是独生子女,农村多是留守儿童,个性独特,培养合作、共处意识非常必要。学习需要合作,生活需要相互关心。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营造学生之间良好和谐的集体氛围,关注和转化学困生,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宽容对待学生,组织开展各种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集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使班级成为一个和谐的集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四、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学会生存与发展

“学会生存与发展”或“学会做人”,充分锻炼每个人的人格,形成较强的“自立能力和判断能力”,加强在集体中的“个人责任感”。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两大主题:生存与学习。对每位学习者来说,都应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前瞻力和想象力,根据社会和自身的双重要求,确立人生坐标。在现代社会中,竞争十分激烈,生存的机遇和困难并存,面对的问题很多。在这种生存条件下,只满足于念过多少书、获得什么文凭、获得什么证书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甚至连生存都会发生困难。因此教育不仅受关注学生的现在还需要考虑学生的未来。班主任最主要的是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每个学生潜能的挖掘和发挥,重视他们个性的发展,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培养。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做一些抗挫折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适应未来的发展。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与发展,是在未来社会中十分重要的必备能力,必须从小培养。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打好基础。什么是基础?培养综合能力才是真正的基础。基础教育阶段的班主任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尤其应该关注这四个“学会”,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面向未来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内在的财富.

[2]任国平.让班主任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论坛”综述.人民教育,2007,(11).

[3]黄先学.新形势下中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