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票翻打实训总结

传票翻打实训总结

时间:2023-02-14 03:17: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票翻打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票翻打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技能竞赛 会计专业 教学 促进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会计技能型人才的数量有着更大的需求,同时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全面拓展会计实践性教学,将会计实践教学与会计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操作,才能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和人才市场的要求。

目前,中职学校在大力开展教学改革的同时,结合就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常态化地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倡导“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技能竞赛为载体,由理论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转变,评价观念由理论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逐渐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竞赛”的局面。事实证明,专业技能竞赛是学生职业技能展示的平台,是实现学校和企业联系的桥梁,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是职业教育实现能力本位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建设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主要存在如下四方面问题。一是会计专业仍然偏重专业的理论性教学,轻视技能训练等实践性教学。即使一些专业课程的实践课时比例相对较高,但基本上都采用了封闭式的训练方法,教学观念和方法陈旧导致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严重脱节。二是会计课程建设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主体,与社会需求和会计岗位要求严重脱节,学非所用,所培养的人非用人单位所需。三是教学模式还是从会计专业传统的理论切入教学,教师一心想把全部专业概念、原理知识教给学生,而这些原理、概念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学生学得吃力,事倍功半。四是落后的实验、实训设备和教师陈旧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对会计专业教学的要求。

二、专业技能竞赛对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1.促进会计专业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现代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的竞争优势所在。传统教学是以教师的意愿来统领课堂教学的,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开展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可以促使教师和学生更注重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如手工会计和电算会计、翻打传票、点钞都是技能型竞赛项目,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创业者经营模拟沙盘对抗赛项目是一个团体项目,除了强调实际操作能力之外,还强调队员要具有独立自主、团结协作的职业素质,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现场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可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将教师对学生的“要你做”变为学生的“我要做”,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会计实践,营造培养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氛围,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践“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

2.推动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改革

目前,省市各级开展的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促成了学生选手、指导教师、竞赛专家评委、财务软件供应商等参与者的交流、学习和探讨,将原有的经验和新的技术收获融为一体。因此,他们制订出的技能竞赛的内容和标准紧紧围绕会计岗位的能力要求,一方面适应了当前中职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使技能竞赛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技能竞赛方案又有一定的难度,并注重了新软件的应用,切实突出技能性,使技能竞赛具有较强的选优功能。

这就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广大教师、学生要想在技能竞赛上取得较好的成绩,就必须在教学内容上摒弃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旧内容,吸收具有时代特性的技能竞赛新内容,切实加强技能竞赛要求的实践操作技能。如:今年的手工会计竞赛项目改变了传统的纸质试题,运用了无纸化高仿真技术,模拟一个制造业企业(一般纳税人)某月份的经济业务资料,统一采用福思特会计手工模拟竞赛系统作为核算工具进行手工会计技能竞赛。因此,通过专业技能竞赛,引导了中等职业学校及时改革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了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

3.促进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以考参赛选手职业岗位能力的方式来评定竞赛成绩,并按具体工作任务要求设定评分细则。这引领了职业教育“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引领、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理念,要求各学校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在教育教学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改革方面更加注重实用性,在教材建设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如2011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会计专业的会计实务项目是一个典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综合项目,它是会计电算化、翻打传票、点钞三个项目的整合,既考核财务会计理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财务软件操作等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考核翻打传票、点钞等特定会计岗位技能。仅有财务会计知识,或仅会电脑操作、翻打传票、点钞等技能,都无法完成这一项目,必须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顺利地完成比赛项目。

因此,会计专业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现状,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4.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专业技能竞赛是学生职业技能展示的平台,其竞赛项目常常会以兴趣的形式传导到第二课堂,催生出众多的兴趣小组。如翻打传票、点钞、会计核算等兴趣小组,在促进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活跃了第二课堂,活跃了校园气氛,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老师们的耐心辅导下,常态化的专业技能竞赛使学生找出了自身专业素养与企业要求的差距,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在校园中形成了浓厚学习氛围。

5.促进学校会计专业实训室建设

开展会计专业技能竞赛需要高度仿真的会计业务平台,需要更新实验实训设备、软件。中职学校要以此为契机,加大实验实训室建设投入,并在充实、完善实验实训设备和软件的同时,组织财经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对本专业的具体要求,以课程对接岗位的标准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实习实训内容,可以极大地促进会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

6.促进专业教师提高“双师”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

成功举办和组织会计专业技能竞赛,有赖于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不断学习新的财经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开展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了提高参赛学生的整体水平,负责训练的指导老师也需要广泛搜集资料,和学生一起研究各项比赛项目,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师通过竞赛不断总结经验,查找差距,找出专业建设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从而形成师生同赛、教学相长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格局,极大地促进专业教师提高“双师”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

7.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上至国家下至各校的各级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其竞赛项目和内容都能紧紧对接实际会计岗位的要求。在常态化的、贴近实战的会计专业技能竞赛的氛围下,学生在日常学习和训练中可以反复体验到实际会计岗位的工作流程、操作技能和工作要求,对会计专业技能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形成良性循环,提高了自身的职业能力。同时,在日常学习和训练中,教师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等职业素养。因此,常态化的、贴近实战的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必然可以促进学生显著提高会计职业能力和会计职业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小结

专业技能竞赛不仅仅是参赛选手之间技能与水平的较量,更多的是参赛学校师资水平、设备条件和校企合作的比拼。为此,专业技能竞赛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各中职学校以参赛为契机,在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核心能力等方面找到了载体和切入点,为加强实训环节提供了依据。专业技能竞赛有效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自我提高相结合,有效促进了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同时,专业技能竞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还对推动中职学校实践教学工作、提高技能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了中职学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备战职业技能;大赛视角;会计专业教学

每年一次的职业技能大赛备受瞩目,各个学校从上到下均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以及人力于前期训练,现根据本校会计技能比赛的训练及筹备,从而在实验室建设、教学模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中提出若干体会心得。

一、长效保障激励机制

因为会计技能大赛工作强度较大,且跨时较长,能否保证师生的参赛热情使是备战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相关参赛学校不仅需要对获得成绩的师生予以奖励,还需要对没有取得名次的师生予以必要的课时酬金,从而彰显出对教师辛勤付出的认可,从而确保大赛的持久性及连续性。

二、加强教师的实践和理论水平,打造双师型队伍

会计技能大赛的内容广、项目大,具有较高的包容性,涵盖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以及财务会计等诸多方面的会计专业知识,所以,相关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求其实际操作技能达标过关,正如“名师出高徒”所言,只有教师能够融会贯通会计大赛的各个环节以及内容的要求和操作,才能够确保训练的成效,但是目前有一部分教师并不具有会计实践经验,传统教学中“以本为尊”,从来不注重实践操作,从而致使学生仅仅依据书上规定的步骤开始操作。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并没有受到过业务情景以及职业环境的熏陶,所以普遍缺乏简单的工作认知能力,从而导致在会计技能训练过程中,错误频出,不利于训练的效果,即便是学生毕业,也难以很快适应工作岗位,所以,打造双师型队伍,保证实践与理论结合,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三、教学改革,改变教学方法及模式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国家举办会计职业技能大赛,主要目的是选拔熟练掌握职业技能以及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更是对当前学生会计专业综合技能和综合理论的考核,无论是手工会计技能,亦或是信息化会计技能,均能够体现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融合。因为会计技能竞赛的内容往往和当前的实际企业业务情景雷同,例如分岗及权限管理、原始凭证提供等,能够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且凸显其和实际工作之间的茶具,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但是目前我国的会计教学很大部分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方法,即理论知识学习法,即便是存在实验课,也和理论知识相脱节,例如学习基础会计过程中,仅仅让学生练习记账凭证以及原始凭证填制,仅使管中窥豹,难以将全部的业务流程练习在一起,进行综合实训过程中,由于场地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实训的方法及内容和实际的企业依旧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和职业技能大赛的内容相差甚远。

目前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内容及标准均是由特定学者制定的,主要根据职业教育标准以及思想创新作为主体,以历届大赛试题为例,主要涵盖点钞、传票翻打、珠算、会计电算化以及手工账务处理等,均贴合职业需求的标准,也满足教育的技能标准,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进而体现职业教学的操作性及实用性,但是目前教学仅仅参照教学大纲,难以满足最新的职业技能标准,例如“营改增”等。

其次,还可以通过开设岗位能力课程,对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进行培养和教学,从而提高其专业素质,打造具有专业偏向性的高素质人才,构建新的教学任务。

岗位能力课程如下:

(1)企业ERP系统管理员:课程实习、ERP标准财务、ERP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应用。

(2)信息系统管理员:课程学习、数据恢复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基础。

(3)网页设计师:课程实习、ASPNET应用、Java语言程序设计、网页制作、电子商务概论。

(4)网站管理员:课程实习、数据恢复技术、网络信息安全、电子商务概论、网页制作。

总而言之,若想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大赛的成绩,则必须要对当前传统教学方法及模式予以该科,将“理论到实践”转变为“职业实践”,重视发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中,将任务驱动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等先进方法,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法,并且将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强化学生的处理问题能力,比如在进行“会计账簿”教学过程中,将其架设为一个大型项目,教师需要将会计报表、凭证和账簿作用以及账簿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衔接在一起,其次将任务加以分解,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真实的要求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做中学”,“学中做”,不仅能够衔接其所学的会计内容,还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登记账簿的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具有理性的教学效果。

四、改善教学条件,迎合人才需求

根据我校实训室建设而言,因教学场地有限,需要将会计实训的数个模块集中在一起,尽管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备使用率,但是,也会降低开出率,实训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掌握会计的实践内容,但是当前的实训和实际的职场需求大相径庭,所以学生普遍缺乏对工作的认知能力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的适应能力。当前实训室条件尽管能够满足基本的训练要求,但是从长远角度而言,难以一蹴而就的取代日常教育,而且职业技能大赛的目标也不能够取代高职培养目标。利用备战职业技能大赛,将一年一次的精英赛转变为群众化以及常态化,从而满足当前会计企业人才的需求。所以说,建立“工作任务+业务情景+会计分岗+职业环境”的模式,是未来会计实训的主要发展方向。

【总结】:总而言之,以备战职技能大赛为铺垫,实现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改革,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培养双师型队伍,促进师生整体的会计水平,实现“以赛促教,以教促学”的目标,促进我国会计专业教学的健康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正秀,李燕燕.技能大赛视角下职业技能教学的改革--以会计技能教学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7-19.

第3篇

上班式教学岗位规格工学结合财经类高职专业在校内开展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工学结合实训教学,一直是国内外职业教育共同探讨的课题。提高财贸类课程教学的实践性,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推行工学结合、校岗直通的改革难点,而“上班式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实践探索路径。

一、金融专业上班式教学的内涵

金融业工作岗位对人服务的个性化、金融产品的虚拟化,工作业务的多样性,工作任务的虚拟性,交易方式的特殊性,交易规则的严密性和操作程序的复杂性,客观上决定性了金融类课程上班文化、上班业务、上班环境都是岗位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把与金融企业和学校课堂结合的职业能力实训课程称之为“上班式”课程。

金融专业上班式教学课程它是依据金融专业银行柜员和经纪人岗位工作任务对人服务的复杂性、业务的虚拟性,运用行业企业和岗位元素,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按照实训环境企业化、核心能力任务化、技术训练规范化、师生关系工作化的原则,开展上班式课程,让学生在上班式环境中认知岗位、学习岗位知识和技能,创新性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二、上班式课程设计的理念

“上班式”课程的总体设计理念,是“职业岗位化、工作任务化、学工一体化、素能融合化”,还原工作过程,解析柜员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重构从简单到复杂的职业能力培养过程,在模拟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理财公司的仿真环境下,按照统一的职业着装、标准化的职业礼仪、严格的考勤制度、企业化的业绩考核,实现“教、学、做”一体,学生以一个综合柜员、证券经纪人、理财经理的身份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培养。

1.上班式课程所培养人才的职业规格

金融专业上班式课程所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城市金融人才,它的职业规格是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熟悉城市金融,具有“会服务、能营销、善理财”的金融职业能力和“诚信、合规、创新”的金融职业素养。

“会服务”是指将客户放在首位,安全、快捷、高效地为客户提供规范化、人性化、灵活性的服务。“能营销”是指能根据客户需要客观、完整、正确地推介各种金融产品。“善理财”是指能以专业理财规划师的身份为客户提供财务分析、产品推介、方案设计等理财服务。在职业素养方面,依据金融机构业务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具备“诚信、合规、创新”的金融职业素养。诚信是指恪守信用、实事求是,不虚假宣传、夸大收益、回避风险。合规是指要遵守国家的各项金融政策、法律法规,依法经营。创新是指主动提供个性化、差异化、高品质的服务。

2.界定上班式课程所培养人才的岗位职责

目前,高端技能型城市金融人才主要供职于商业银行综合柜员、证券经纪人、理财经理等一线服务、营销、理财岗位。其中,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应熟悉柜台业务的相关知识;掌握柜台业务操作流程,具备柜台各项业务处理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准确、规范、熟练完成各项柜台业务。综合柜员以“会服务”为典型能力特征,包括最基本的处理对公与对私业务,良好的仪容仪表,语言准确生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为客户提供服务;证券经纪人的岗位职责就是指在证券公司中进行客户开发、客户维护、营销产品、拓展市场、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优质证券服务的证券从业人员。他们以“能营销”为主要岗位职责。理财经理是指以专业理财规划师的身份服务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营业部、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可以以第三方的身份为客户提供全方面金融理财服务,能为客户分析财务状况、选择理财产品、设计理财方案,使客户的资产在安全、稳健的基础上保值升值,与客户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信任关系。理财经理以“善理财”为典型基本能力特征。

三、金融专业上班式课程实践探索

上班式课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量的金融与证券专业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运用前期所学金融知识及理论的能力进行综合培养,对学生上岗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系统培养。

1.教学课堂就是工作场所

上班式课程的课堂,就是证券公司营业部或驻点银行。上班式课程的实训环境需要有上班的文化、上班的场景和上班式管理。在实训环境建设中,引进首都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先进理念、业务技术和管理规范,建成银行厅、证券厅、基金厅等实训环境,集中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等行业发展的最新业务、布置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岗位管理制度,管理办法、训练流程等职业氛围,配置商业银行柜员、证券经纪人操作台、服务器、计算机、交易终端、LED显示屏、票据打印机、综合业务系统、凭证、印章等设备,打造仿真模拟实训环境。

2.按照行业发展设计工作任务

金融岗位上班式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全部设计成工作任务。这里就要求教师必须对金融机构相关的岗位和工作任务有深入的了解,按照实践中证券经纪人或银行综合柜员的工作任务,设计成完整的工作任务,同时必须结合教学规律,注意所设计的工作任务之间知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3.按照岗位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银行综合柜员或证券经纪人的完成工作任务或所要求的训练职业素养。如对商业银行柜员的要求是:标准化、规范化的钱币整理、伪币识别、数字书写、翻打传票、小键盘技能、票据填写、凭证结算;对证券经纪人的要求是,具有丰富的营销经验和推销技巧、善于与客户进行沟通、善于对客户进行心理分析、能够对不同客户进行分类,为不同客户策划不同的营销策略,构筑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桥梁。理财经理的工作任务具体包括:对客户进行需求分析、根据客户的不同风险承受能力设计个性化理财方案,并推荐合适的理财产品。另外,要求学生每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必须填写相应的实训报告,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时间、工作要点、体会。通过每次实训活动后写实训记录的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而且对提高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快速提升职业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4.学生上课的形式就是上班

上班式课程要求学生每天用考勤卡实行上下班打卡制度,每天早晨教师对学生不会点名,而是每天一打卡的形式来签到。其实,这并不是记考情如何,而是让大家从学生角度转换到上班族的角度,从学习环境转到上班环境。角色的转换,不仅仅从环境和角色转换,而且是从思想,行为各个方面都有所转换。让学生感觉就是在上班,增强时间观念。此外,还要按照金融机构对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穿正装来上班,同时把规范礼仪服务贯穿在每个任务训练中。

5.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主导思想是教师指导和学生训练相结合。学生是主体,学习身份就是客户、客户经理或其他角色。根据每个项目的要求,独自或以团队形式。学习、讨论、制定方案、演练,并做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教师是教练,根据金融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活动,把教学内容按照业务类型分成不同的实训项目,再把每一个实训项目分解成不同的任务,针对完成每一项任务关键知识和操作环节进行指导并提出要求,由学生自主完成实训项目并反复训练,最终使学生准确、熟练、灵活地掌握商业银行与证券业务。

6.按照企业标准进行考核

上班式课程改变传统的以试卷考试为主的考核办法,以能力培养效果为考核重点,每个工作任务的考核标准基本是按照金融企业的业务标准去要求。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过程考核主是针对学生完成的每个任务,从开始资料准备、上机的演练,到最后的接受老师的考核,进行整体评价。综合考核是以技能大赛为主的考核方式,如举办商业银行业务大赛、证券行情辩论赛、模拟投资大赛、理财规划大赛等综合大赛。

四、上班式课程的实践效果

1.提高了个人能力

通过上班式课程的教学,学生普通反映,在个人能力方面有了非常的提高。首先,表现在学生通过通过自我激励、受挫训练或职业认知等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也让别人找出自己的缺点,对自己进行自我激励,认识到自己不了解的一面,对自己的认识有进一步加强。其次,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中不断进行自我表述,或与客户与队员的沟通,语言的表达更加流畅,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第三,为办理业务或完成的工作任务,而不断收集资料,整理与归纳资料,大大提高了制作文案的能力。第四,个人的职业素养有了较大提高。表现在学生在开展工作时,教师把职业素养与礼仪的工作要求完成容纳在工作任务中,并对学生进行严格考核,使学生时刻把自己融入一个规范的工作状态中。

2.提高了专业能力

在专业能力方面,主要是要求学生把在课本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转化成处理业务或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种工作能力。在金融岗位上班式课程上,教师设计了银行柜台业务,如存贷款业务、结算业务等,证券公司经纪人为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开立账户服务,证券营销话术技巧。理财经理为客户设计投资方案,提供理财建议等,让学生对商业银行或证券行业有更深的了解。学生以前都是从书面理解这些的,现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了实际操作中,这些都让学生有很大感触,而且还让学生在完成工作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提高了社会能力

在社会能力方面,上班式课程所设计的任务中多数是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完成,在一个小组中学生们会发现每一队员都有他的长处,也会发掘出自己的长处和看到自己的不足,大家取长补短就会有较快的进步。在团队合作中,使学生知道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坚持自己的观点,如何与他人妥协。在所设计的金融机构晨会、模拟股票推荐等任务,一方面,让学生充分了解资本市场现状,了解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个人陈述及互相讨论方式锻炼了语言沟通能力和积极合作能力。这些任务,如果靠一个人来完成这些任务,确实比较难,以团队开展工作,大家有不同的思想,作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需要有创新的思维,充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能力,为同一个目的而努力。一来可以提高效率,二来团队效果大于单个人的效果之和,团队合作越来越被现代企业视为工人的必备素质。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会计学课程;以赛带练;教学模式

1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折射出来的会计学课程教学问题

1.1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及内容设置不合理

第一,课程的开设及内容的设置缺乏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发展教慢,因此在课程设置及内容开设方面往往都会借鉴本科院校的同类专业课程体系,甚至部分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方面基本是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我们知道,我国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是有区别的。本科院校是以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而高职院校的定位是以培养实用性、技能性人才为目标的。由于二者在目标定位上就存在着差异性,那么高职院校如果按照本科院校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开设及内容设置,那就必然会偏离其培养目标,而使得高职教育缺乏其应有的教育教学特色。第二,课程得开设及内容得设置方面也忽视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去向。受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会计主干课程的开设基本上还是以工业企业为例,而其他行业的会计知识只是作为辅助课程来进行讲授。根据我们的实际调查了解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毕业以后,80%以上是分布在中小型商业、服务行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企业工作。所以,基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所学到的课程内容与就业后所需知识的需要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致使很多学生在工作后感觉到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要求差距较大,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2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不能到位

根据我们的实地考察和大量调查,结果了解到90%以上的高职院校学生只能利用毕业的实践实习段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学生的实践实习必须要在单位的财务部门或相关专业岗位才可以实习到有关的专业知识,而财务部门的工作或相关专业岗位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一般不愿意让实习学生直接参与相关专业部门的核算工作流程,因此,毕业实践实习的这个环节并不能够满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教学要求。而实践实习能力的培养,更多还得依靠我们校内的实训场所来进行解决,这种现象是当今各类高职院校无法回避的实际情况。另外,通过近几年的全国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情况来看,也可以证实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的动手能力方面是很薄弱的,这与老师在平时教学当中,让学生缺乏相关专业真正的实际训练是息息相关的。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会计综合模拟》实践课程,但由于在教学过程当中,缺乏完全仿真的会计实训基地及真实的会计实训资料,学生只能在教室里简单地看看及练习相关会计业务,而不能真正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结果使得学生对整个会计的实务操作只能是一知半解。

1.3高职院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

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和评价方面,高职院校的大多数课程还是以传统的考试方式为主,而实用性强、新颖性高的考试模式比较欠缺。这样的考核和评价,只能使得学生以背理论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实际的操作动手能力培养。1.4高职院校缺乏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虽然人数在数量上来说是不断增长的,但实际上,大多数的教师只是考取了一个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而并没有真正的从事实际工作的经历和经验。所以,大多数的相关专业实训课程依然是教师参考各种版本的理论教材进行讲解,使实训课程演变成为会计理论知识的综合练习课,而多数的实训课程更是流于形式,这样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是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

2高职院校“以赛带练”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成效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主要是通过看书、做作业来掌握相关知识,最后通过理论考试来评定成绩,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与行业所需知识的有机结合。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在教学模式上要进行大胆地创新和深层的改革。基于高职院校的现状,我们认为,“以赛代练”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所谓“以赛代练”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带动和促进学生技能训练及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山西金融职业学院会计系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会计系鉴证国家、省级或行业等各种规范式的会计职业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代练”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利用多层次的技能比赛,有力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体如下:一是针对点钞技术、小键盘录入、翻打传票、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以宿舍为单位、以班级为单位、以系部为单位开展个人形式的单项技能比赛及小组形式的单项技能比赛和综合比赛;二是针对会计专业不同岗位课程的实训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会计岗位技能比赛;三是针对会计综合模拟、沙盘模拟、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ERP及其应用等混岗实训课程的要求,以小组及班级为单位组织趣味性的会计比赛,这样边赛边练、以赛带练,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获得了很好的收效。成果如下:在2012、2013、2014年、2015年、2016年全省高职高专会计技能大赛团体赛中连续荣获省级一等奖、国家二等奖;在2013、2014年全国大学生银行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等;在2016年第十届“新道杯”会计人才技能大赛山西省赛区荣获第一名,国家二等奖。实践证明,“以赛代练”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效:第一,有助于高职院校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近几年来,各种竞赛中所体现出的对选手实际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而作为高职院校的老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必须具有现代化教育的思想和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素质教育、开放教育和能力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教育教学的理念才能得到全面提高,才能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培养出的学生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第二,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技能大赛离不开教师的辅导,参赛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首先对辅导教师要有很高的要求。辅导教师不但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提升理论教学水平的同时更加强化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为此,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适应时展的合格人才。第三,有助于推动专业方向与课程内容的建设。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以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建设、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是可以借鉴各种大赛项目的,因为各项大赛内容设置及技能要求是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所需的专业知识、内容的深度以及职业能力的要求。

3高职院校“以赛代练”教学模式对深化会计学课程改革的启发

3.1高职院校会计学课程理论教学体系的深化改革

(1)设置突出的实用型课程,力推特色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将“强能力、高素质”作为核心目标。首先,在课程设置及内容修订中要注重增加实训类课程和实践性强的课程及内容比例,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运用会计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及处理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更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会计学理论教学结构和内容的整体认识,初步形成会计学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其次,要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和毕业实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高职院校学生适应社会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整合课程所需内容,调整课程架构体系。高职院校在会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所教授的内容重复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必须合并和压缩相关专业的课程内容,克服专业课程间的内容重复。同时依据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增加一些新兴的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网络会计、网上贸易实务、财务软件应用、外贸企业会计、营销策划等,使学生所学的会计学知识能紧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实现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多层次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3)改进教学教授方法,提升教育教学系统内容。高职院校应推进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性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兴趣性、积极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型能力。比如,教师提出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理论和应用问题,让学生查阅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充分讨论思考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耐心的指导和系统的总结,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职业判断思辨能力、处理问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3.2高职院校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1)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方位来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深化改革,应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此次改革的重点内容,构建包括规章制度设施、师资队伍建设和资金管理使用三方面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育教学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与学生科研活动、社团活动、、创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企合作等相关的政策。此外,依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目标层次进行定位,分别设立创新目标、创新活动、创新实践三个模块,而分层次、分模块化的创新培育方式,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实现路径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2)广泛地全方位进行会计学课程教学的综合实践。第一,通过模拟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岗位的案例进行实战,再结合对企业的实地调查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工学结合”教学方式。会计学课程教学综合实践区别于会计学专业各门课程的传统单项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具体要求:在每学期的期末,利用两周至3周的时间给学生集中进行各项目实训,将会计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同时在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典型案例实训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实地观察和调研学习。学生按小组为单位进行分配,将其安排到一至两家企业进行全过程的实践实习学习。此外,教师还应在学生进行实践实习学习过程中积极地给予必要的学习指导,这样便于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自主解决相关专业问题的能力。第二,通过顶岗实践实习,完成所学专业的实际化。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顶岗实践实习工作后,除对实践实习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后,应将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出实践性强的技术应用方案。在设计技术应用方案过程中,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应该更多的结合自身顶岗实践实习的实际工作。目的使得学生在设计技术应用方案过程中加深对企业会计实践实际工作的认知,并能够对所实践实习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全面的了解,针对发现的问题并能有效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2]杨星钊、刘世立.全方位、多模式地开展校企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

[3]王文涛.加强专业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9(Z2).

[4]刘焰.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