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9 07:22: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力残疾人协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东莞市现有残疾人5万人,约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其中肢体残疾7169人,听力语言残疾16967人,视力残疾8687人,智力残疾8310人,精神残疾2154人,综合残疾5582人。
东莞市残联有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肢残人协会、盲人协会、聋人协会、精神残疾人亲友协会、弱智人士亲友会,于1998年成立,每个协会配备了3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均由残疾人担任,现设有主席、副主席及委员多人,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市残联办公大楼二楼,办公面积500多平方米,五个协会每年的活动经费共35万元。东莞市残联各专门协会遵循“三个活跃”的宗旨,在代表本类残疾人、密切残联与残疾人的关系、团结教育残疾人、丰富和活跃残疾人生活、协助残联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切实履行了“代表、服务、维权”职能,有力地推动了东莞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一、强化参政议政意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让残疾人专门协会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有利于强化和提高残疾人参政议政意识,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认真听取各协会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各协会围绕残联的中心工作、重大活动积极出谋献策,充分发挥参政议政、参谋助手的作用,成为残联不可缺少的助手。“十五”期间,协会主动配合市政府无障碍城市创建工作,开展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专门协会先后两次组织残疾人参观了东莞市行政中心广场、东莞市展览馆和广州新机场和广州大学城的无障碍设施及环境建设,切实做好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义务督察员工作。同时还与东莞市人民医院、东莞图书馆等单位联合发起“关爱残疾,无障碍设施行动”倡议,呼吁各单位完善无障碍设施,为东莞建造无障碍城市贡献一份力量,在社会上引起积极的反响。
二、组织开展活动,唤起社会关注与支持
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使残疾人总想以自己的才艺为社会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各类专门协会经常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广大残疾人,不拘一格地开展各种活动。在市残联的指导下,我市各专门协会重视在重大节日里组织残疾人活动,在活动中扩大社会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去宣传残疾人事业,去体现残疾人自身的价值。一是利用残疾人节日组织活动。2004年,盲人协会利用盲人节组织50多名盲人参观爱国英雄袁崇焕纪念馆,培养残疾人的爱国情操。2005年,聋人协会在“全国爱耳日”以“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为主题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共同举行咨询及演出活动,掀起社会关注语言康复的热潮;在助残日期间五个专门协会举行了一场“健残同乐”文艺晚会,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今年助残期间,举办了聋人手语规范培训班、盲人电脑培训班和东莞市首届残疾人卡拉ok歌唱比赛;此外,还举办了东莞市首届残疾人计算机打字比赛,一共有200多残疾人参加比赛,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励了残疾人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信心。二是组织各类助残活动。组织残疾人参加了市政府发起的“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为贫困人群捐赠衣物。2006年春节前夕,协会组织人员到3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走访慰问,免费为患病的残疾人送去医药。近几年,各专门协会共发放救助金30万多元,临时救助400余名外地来莞的无生活来源、流浪和求职残疾人,让残疾人得到真正的关爱。
三、加强交流与学习,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
东莞市残联非常重视指导协会组织残疾人开展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教育。一是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增长见识。为了使残疾人懂法、守法,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方面协会以“遵纪守法,共享社会文明”为主题举办了一期法律知识讲座,邀请东莞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以实际案例进行法制教育,并现场解答了残疾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碰到的法律问题;一方面邀请市交警支队民警对残疾人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了残疾人交通安全意识。二是开展各种参观和交流活动,开阔残疾人的视野。其一是举行了“齐心协力,美化东莞”的植树交流活动。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赞助单位代表与残疾人共100多人参加活动,通过植树联谊活动让肢残、盲人、聋人、弱智人士与健全人有了一次交流沟通的机会,增强了各协会的凝聚力与残疾人的归属感。其二是与市交警支队共同组织200多名残疾人参观东莞市新行政中心广场、东莞市展览馆等场所,鼓励残疾人走出家门,体验东莞的新文化,见证快速发展的东莞风貌。三是开展专业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与社会竞争能力。协会与东莞市南博学院联系,将其设为残疾人技能培训基地,长期为残疾人提供家电维修、服装裁剪、种植养殖、理发、广告设计、盲人按摩、计算机等9大类培训项目,使部分残疾人通过技能培训后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四、了解基层情况,帮助残疾人实现价值
各专门协会作为与残疾人密切联系的直接组织,深入基层了解残疾人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帮助残疾人实现其人生价值。一是走访残疾人家庭,解决问题。2005年协会走访500余户残疾人家庭,其中肢残220户,盲人160户,聋人106户,精神残疾人20户,弱智人士12户,在走访中为他们解决了困难和问题。如谢岗镇的谢耘文(高位截瘫残疾人),自营的毛织品加工厂因各种因素营业执照没有及时取得,被断水断电,无法正常开工。协会马上将情况汇报给残联,通过协调处理,一个星期内工厂恢复了水电,半个月内办好了营业执照。又如莞城区低视力残疾人何婉爱,家人为了面子反对她参加盲人按摩学习班。协会多次跟她的家人进行交流沟通,后来终于说服了她的家人让她参加盲人按摩学习。二是寻求多种途径,帮助残疾人就业。其一,多次举办就业招聘会。2005、2006年共举办了6次就业招聘会,共有340多家企业参加现场招聘,250多名残疾人在现场招聘会上成功就业。其二,鼓励帮助残疾人自主创业。在我市个体创业已成为残疾人就业的首选方式,如东莞文成(助残)供水站是双下肢残疾人创办,在协会的帮助和支持下,现发展为四家分店,近50名员工,其中残疾人有9个;大岭山镇金洋布艺店、谢岗镇佳迅家电维修、谢岗镇谊信毛织品加工厂等都是在协会的鼓励下由残疾人自主创办的企业,它不但解决了一批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也为残疾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其三,丰富文化生活,挖掘个人文体才能。让残疾人自立展能,体现和认识自身的价值。如:肢残协会余劲忠参加广东省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有奖征文比赛获得二等奖;盲人协会李见平论文《盲用电脑软件--盲人的最佳助手》已被入选到全国盲用科技研讨会,盲人何月贤的征文《关爱残疾人,构建和谐社会》、盲人古志华论文《论如何拓宽盲人就业渠道》入选到省盲协。此外,由我市残疾运动员组成的举重、羽毛球、田径组参加了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盲人协会何婉爱获得全省粤剧大赛第一名。各项文体活动展示了残疾人的风采,增强了残疾人的自信,带动了一批爱好文艺的残疾人纷纷出来献才献艺。
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近郊的“明智之家”――吉林市自闭症儿童职业康复训练中心于6月29日举行开班仪式。
“明智之家”远离城市的喧嚣,依山傍水,绿树成荫。占地25000多平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米,总投资为1300万元。一期已建成2600平米的集自闭症、脑瘫、弱智儿童康复、培训、托养为一体的中心一座,有门球场2个、篮球场1个、运动场1个,有2500平米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园及果园1个,能为100名儿童提供专业化训练;二期将修建一所集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康复性的托养院,使200名以上的重度残疾人、老年人生活在一个和谐幸福、充满关爱的社区中;三期将规划建设400平米的饲养场,400平米的温室大棚,3000平米的机电加工厂房,使养殖、种植和工业同时并存,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
“明智之家”是一个以自闭症、脑瘫、智障等儿童的训练和残疾人托养、老人托老为基本职能的综合性机构;是拥有早教、特教、职教、培训、就业及托老为一体的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配有个训室、语训室、音乐室、游戏治疗室、感觉统合训练室、奥尔夫音乐室、计算机室、OT/PT室及多媒体放映室等设备先进的康复和娱乐场所,能满足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职业康复训练,是一所理念先进的训练、培训、就业及托养的场所。
“明智之家”将为3―10岁特殊儿童提供以“行为训练”为基础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基本生活技能指导和融入集体生活训练;为10―18岁的学员提供一种或两种职业技能训练;为18岁以上学员提供就业培训及相关岗位;为老人提供托老及康复服务。“明智之家”的目标是让每个残疾孩子尽早走进社区、融入社会,走向快乐明天,开启智慧人生!“明智之家”拥有一支专业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现已聘请中残联副主席、中国智力残疾人及其亲友协会名誉主席马廷慧女士为顾问和校长,资深教师王学钢为培训督导主任,使残疾儿童能够得到比较先进和有效的指导及训练。
“明智之家”以残疾儿童的康复、系统化培训为基础,在培养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根据“明智之家”项目的特点及社会的需求进行职业化培训,使这些特殊儿童不但能生活自理,还能在适合的岗位中就业,为政府分忧,为家长及社会减轻负担。
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智力残疾人及其亲友协会名誉主席马廷
慧、香港复康会、世界卫生组织复康协作中心项目总监贝维斯女士参加了 “明智之家”开班仪式并剪彩。
关键词:2011年;广东省;残疾人事业;统计报告
中图分类号: C913.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200-02
2011年,广东省残疾人事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大部署,扎实推进各项残疾人工作,取得了新成就。
一、残疾人康复
2011年,广东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不断拓展,使各类别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启动“400-830-0580广东省学龄前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服务”申报热线,目前已接受400多名本省户籍学龄前残疾儿童家属申请服务。
全年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9.48万例,其中,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2.5万例,为1 243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238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555人。
加强聋儿康复机构建设,完善聋儿康复网络。全省开展聋儿语训的机构(部、班)共83个,新收训聋儿1 269人,培训聋儿家长3 640人;完成中国残联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25人,助听器康复项目52人。
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全省共有精神康复机构508家,登记在册精神残疾患者40.3万,其中,监护率68.6%,显好率44.1%,社会参与率33.5%,肇事率0.2%,减除关锁475人。年度投入精神残疾预防与康复经费6 462万元。
全省共有孤独症儿童训练机构93家,在训孤独症儿童1 507人,救助贫困孤独症儿童1 010人。
全省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机构共95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36个,区县级64个。全年为肢体残疾进行康复训练27 560人,对麻风畸残者实施矫治手术41例。
全省智力残疾康复训练机构共99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28个,区县级70个;实施智力残疾儿童机构康复训练1 897人,社区家庭康复训练1 093人。
深入开展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全面推进普及型假肢装配,截至2011年底,为残疾人装配矫形器1 314例,装配假肢1 524例,全年供应辅助器具供应780种,18 729件,其中免费发放10 564件。
在58个市辖区和67个县(市)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累计建立社区康复站0.82万个,配备1.7万名社区康复协调员。
二、残疾人教育
2011年,广东全省未入学学龄残疾儿童登记在册5 102人,其中,视力残疾268人,听力残疾336人,言语残疾288人,肢体残疾1 332人,智力残疾1 622人,精神残疾355人,多重残疾901人。
全省有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学校(班)6个,在校生108人;有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机构5个,在校学生698人。
2011年,全省有62人录取到高等特殊教育学院,有308人达到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分数线,录取285人,其中,本科103人,专科高职182人。
三、残疾人培训、就业与残疾人托养服务
全省有职业培训基地103个,其中残联兴办40个,依托社会机构兴办63个,开展城镇残疾人职业培训9960人。
城镇新安排1.37万残疾人就业。其中,集中就业残疾人0.29万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0.59万人,公益性岗位就业208人,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0.47万人。全省城镇实际在业人数18.36万人;69.25万农村残疾人稳定实现就业,其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55.76万人。
2011年全省培训盲人医疗按摩人员85人,培训保健按摩人员661人。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盲人按摩机构646家,盲人按摩师就业2 658人。
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108个,托养残疾人3 734人,其中重度残疾人316人,占8.5%。
四、残疾人扶贫与社会保障
广东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开展“双到”扶贫,扶持残疾人家庭2.8万户;完成危房改造3 101户,受益残疾人4 993人。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1.9万人,扶持贫困残疾人7.9万人,脱贫3.5万人。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残疾人扶贫基地80个,共安排贫困残疾人就业4 157人。
2011年,城镇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11.9万人,城镇残疾居民参加社会保险9.1万人。城镇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9.2万人,集中供养0.5万人,其他救助救济1.1万人;农村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共有24.7万人,五保供养2.4万人,其他救助救济3.6万人。
截至2011年底,共有77个区县确定为新农保试点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试点地区农村新农保参保31.3万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8.5万人。
五、残疾人宣传文体
截至2011年底,地级以上市设有报纸专版16个,残疾人广播专题节目17个,手语电视栏目7个,通过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播报1395件次。全年共举办残疾人文化周73场次,残疾人文化艺术类比赛及展览36次;拥有残疾人艺术团队9个,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18个。
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示范点14个,举办残疾人体育比赛91次,参赛残疾人运动员9703人次。2011年在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广东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取得奖牌数第一,金牌数、总分第二的历史最好成绩。
六、残疾人维权
2011年,广东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219次,参加人数1.68万人;开办法律培训班33次,参加人数0.18万人;建立各级法律援助救助机构及工作站127个,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328件次。协助残联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建议、提案61件,办理议案、建议、提案67件。各级残联部门共处理残疾人来信2839件,来访1.27万人次,其中,集体访59批次,0.09万人次。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2.1万人。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服务设施无障碍改造1 780户。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中山、佛山6个城市成功通过“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的验收。
七、残疾人组织建设
2011年,组织建设工作主抓《关于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粤残联〔2010〕219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已有16个地市出台贯彻219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全省10个地市残联配备了残疾人领导,44个县(市、区)残联配备残疾人干部;1 600个乡镇(街道)建立了残联,其中,专职理事长533人,兼职理事长826人;建立23 332个社区残疾人协会,选聘22 396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县级以上残联专门协会建会率达到100%。第二代残疾人证核(换)发证工作进展顺利,办证数达到70多万个。志愿者登记注册总人数31.7万,7.1万残疾人得到帮助。
八、残疾人事业统计与信息化
广东省残疾人保障金年审地税代征大集中平台投入运行。广东省残疾人呼叫服务中心新设置服务席位106个。完成省残联网站无障碍建设与升级改版工作。全省残联有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170人,其中,有统计从业资格35人,占20.6%。地级以上市举办统计人员培训班23期,417人参加培训。全省共有各级残联门户网站72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21个,区县级50个;举办信息化工作培训班23期,673人参加培训;省级残联网站全年发稿量2 302篇。全省各级残联信息化建设共投入1 131.9万元,其中,硬件投入占49.65%,软件投入占41.9%,系统运行维护费占8.4%。全省各级残联共有信息化专业人才280人。
【关键词】智障人士 社会融合 中美比较
【中图分类号】C91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94-02
尽管目前社会融合被广泛用于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但它还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对于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1)通过医疗康复训练、配备辅助器具,补偿智障人士的智能和身体缺陷;(2)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智障人士的知识和技能;(3)全社会树立新的残疾观,消除对智障人士在内的所有残疾人的歧视;(4)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享有与其他人相同的尊严与权利。
一 美国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概况
据美国人口统计署、美国智障者协会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全美大约有750万名智障人士,占美国总人口的2.5%~3%,10%的美国家庭受到智力障碍带来的影响。
二 中国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概况
根据2006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约有智力残疾人554万,此外在1352万多重残疾人中大约有430万人伴有智力残疾,也就是智障人总数近千万,虽然中国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起步较晚,但它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心之一。
三 中美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异同及其原因
从两国的社会残疾观来看,中国的社会残疾观还比较落后,依然认为残疾人是一个病态、低能的群体,但大多数人渐渐意识到残疾人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主张通过辅助手段补偿残疾人的功能缺陷,使其融入社会生活。而美国社会的残疾观则上升到权利模式的层面:残疾人不仅是社会的参与者,更应当是各种权利的享有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智障人士的生活范围相对封闭,与社会互动较差,社会的人文关怀环境尚未形成。
从两国智障人士的社会支持系统来看,中国智障人士的社会支持系统力量相对薄弱,方式相对单一,内容相对贫乏。在国内,残疾人社会支持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社会支持主要由政府提供,其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在美国,残疾人的社会支持主要由政府购买。美国残疾人社会支持方式主要实行政府统筹资助、社会广泛参与,残疾人社会支持绝大部分由民间机构承担。
从两国促进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法规政策来看,中国明显存在立法体系不完善、立法层次较低等问题。而在美国,其促进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立法有四种渊源,即宪法、法律、法规和条例。所有促进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法律构成一个纵横交错、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立法体系。
从两国智障人士的社会安置来看,中国智障人士社会安置模式及安置机构相对较少,而美国的社会安置则比较多样化。目前,国内的社会安置模式主要是家庭安置和机构安置,虽然也出现了社区安置,但地域分布不均衡,还未成为智障人士社会安置的主流;而在美国,社区安置已经成为中轻度智障人士社会安置的主流模式,同时其他多种安置模式并存。
从两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来看,与美国相比,中国明显存在社会保障对象的覆盖面过窄,社会保障项目不够完备以及社会福利事业资金短缺等问题。而在美国,社会保障普及面相对较广,资金来源的渠道也相对较多,社会保障项目由政府和社会各组织团体分别管理。
四 美国智障人士社会融合对中国的借鉴
尽管中国与美国在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但还是可以从美国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发展实践中,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发展思路。
1.树立新型残疾观,以社会模式的残疾观推进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
不健康的社会态度是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最大障碍,促进融合的首要任务是致力于消除社会对智障人士的偏见与拒绝。我们应当提高整个社会,包括家庭对残疾人的认识,促进社会整体对残疾人权利和尊严的尊重,特别是要提高社会成员对残疾人能力和贡献的认识。
2.提供适当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护,完善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制度支持
先要有生存,尔后才能谈发展。要促进残疾人充分和切实地参与和融入社会,实现他们的公民权利,首先就要保障残疾人及其家属的生存。国家和社会应该建立和完善残疾预防、残疾人康复、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文化体育、残疾人司法保护等社会保护和社会支持体系。
3.完善促进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立法体系,增强立法的可操作性
目前中国关于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法律比较零散,缺乏有机的整合和衔接,未形成有机的整体和合理的体系。因此国家要加强有关残疾人社会融合的立法工作,使所有相关的法律构成一个纵横交错、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完备的立法体系。
4.以社会支持增强智障人士融入社会的能力
要实现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不仅要消除包括社会态度在内的环境障碍,还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因此要加强政府、非政府民间组织、家庭、义工等方面的支持力量,采用多种支持方式,尤其是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支持,激发智障人士的潜能,增强其融入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东莞市残联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紧紧围绕第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平等共享,促进残疾人就业”,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助残系列活动。
一、领导重视,加大扶残助残力度
东莞市委、市政府一直都很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将残疾人事业列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今年助残日期间,更是加大了扶残助残的力度。一是及时批复“助残日”活动方案,并要求各有关部门协助做好相关工作。二是发表广播电视讲话,进行全市动员。5月14日晚,东莞市电视台播放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冷晓明关于第十五次“全国助残日”的电视讲话,动员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问题,共同营造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氛围。三是政府从财政安排经费为贫困的下肢残疾人置换代步专用机动车,今年拨付60万元置换100辆。
二、精心组织,开展助残系列活动
为了开展好第十五次“助残日”活动,东莞市残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拟定活动方案,部署各项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一)积极促进残疾人就业
一是举办残疾人现场招聘会。为了更好地促进残疾人就业,“助残日”当天,市残联组织了24家用人单位到现场招聘,共提供就业岗位233个,到场应聘的残疾人近500名,其中,有67名残疾人成功应聘或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协议。
二是开通“东莞市残疾人就业服务网”。该网站于5月14日晚正式开通,目前能够提供个人求职信息登记、企业招聘信息、教育培训信息等多个内容,现已向我市残疾人公布岗位233个。
三是提供了就业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技能培训报名登记等服务。据初步统计,当天有125名残疾人报名参加了电脑、维修、会计等职业技能培训班。
四是印刷发放了《残疾人就业年审指南》。为了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力度,印刷了5万份《残疾人就业年审指南》宣传单,发放到各镇区、各企事业单位。
(二)切实开展康复助残
一是为贫困下肢残疾人免费赠送残疾人代步专用机动车。为了帮助我市部分生活困难的残疾人解决代步专用机动车的困难,规范残疾人代步专用车管理,市政府从财政拿出60万元为残疾人置换代步专用机动车,首批置换了100辆。5月15日在莞城文化广场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冷晓明到会并发表了讲话。
二是继续为我市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免费提供康复用品用具。为重度下肢障碍的肢体残疾人赠送轮椅400辆;为8岁以下听力残疾儿童装配助听器30只;为下肢截(缺)肢的残疾人装配假肢30只;为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220例,让残疾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三是为残疾人免费提供各类康复咨询。助残日当天,提供了脑瘫残疾儿童、听力残疾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的咨询,提供了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咨询,提供了精神病防治咨询,耐心解答、解释残疾人提出的各种问题。
(三)联合举办残疾人文艺演出
“助残日”当天市残联与莞城残联、东莞移动在莞城文化广场联合举办了题为“伤健同乐――共庆全国助残日”的文艺演出。东莞市盲人、肢残人、智障人等残疾人艺术爱好者与东莞市群众艺术馆、青年志愿者协会、东莞市启智学校、东莞鸿箭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出演了节目。演出历时90分钟,气氛热烈,他们用特殊艺术的魅力得到了全场上千观众的阵阵掌声。
一年来,在市、区残联的领导下,本街道残联在组织机构建设,残疾人就业、教育与培训,扶残助残等方面做了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领导重视。街道为加快推进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落实残疾人各项工作,将残疾人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按要求成立了街道残疾人联合会,由分管残联工作的副主任任理事长,并配备残联专干。街道残联得到了街道党工委和领导的大力支持,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冰同志经常过问残联工作,听取街道残联工作情况汇报,明确指出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服务是“固本强基”的重要措施,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具体的体现之一,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李书记还亲自带领有关干部到各协会和残疾人家里慰问,对于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举全街道之力帮其解决困难和问题,并时常过问跟踪。
2、对残疾人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为了全面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工作、身体状况,街道残联办公室深入基层,对辖区残疾人员作全面普查,对残疾人的姓名、年龄、婚姻、残疾部位和残疾等级、经济来源和收入多少、有无康复需求,以及家庭住址进行详细的登记,为辖区残疾人建立个人电子档案,实行电脑化管理。
3、积极推进残疾人工作进社区。为加快创建“残联工作示范点”步伐,推进残疾事业向社区发展,更直接地、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街道残联根据辖区实际,在社区居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因地制宜的先后成立了湖景、北站、__(并笋西、梨园、田心),洪湖(并田贝)等4个社区残疾人协会,街道残联特别是残联专干及时指导社区残协开展工作,以确保社区残协工作有序运作。街道定于近期召开社区残协工作汇报会,既是对社区残协工作的检查和总结,也探讨新的一年社区残协的工作思路。
4、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街道残联拔出专项经费,李冰书记亲自带队组织辖区残疾居民在市区游览观光,还召开茶话会,走近残疾人,关心残疾人。12月5日街道残联组织残疾人参加罗湖区社区残疾人运动会,荣获团体第三名。
5、广泛宣传残疾人事业,开展助残活动。我街道积极倡导和动员各方力量开展切实有效的助残活动,树立扶残助残新风尚。街道领导在助残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去年9月李冰书记捐赠了一把不锈钢轮椅给一名有需要的残疾人,本街道全体干部职工还为一名街道员工的家属(妹妹)筹款四万元为其就医,及时地解救了她双目失明的危险。
6、积极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工作。为加强残疾人的素质教育,倡导自强精神,逐步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街道残联与__医院举办了8次“送健康进社区”宣传咨询活动,对精神病防治等进行了宣传,居民群众排队咨询或接受义诊,取得了良好效果。
7、积极反映残疾人的需求和意愿。20__年协助区民政、残联、侨联等部门,处理了居住我街道北站社区十年之久的两个港籍精神病患者(属兄弟俩)回港就医,解决了这家人的生活困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8、认真为辖区残疾人申请补助金,并跟踪补助金的发放情况。发放特困低保定补5人、临时困难补助6人、重残补助19人、残疾人大学生补助5人。
9、开展送温暖活动。重大节假日我街道残联工作人员在办事处领导的带领下上门慰问残疾人。近日李冰书记亲自带队上门慰问特困残疾人,街道还给其他残疾人送去了春节慰问金和礼物,使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关怀。
10、收缴残疾人劳动保障金。为向企业单位宣传国家残疾人
劳动保障政策,联合劳动局上门宣传及按规定收取残疾人劳动保障金,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努力保障残疾人的应有权益。11、大力开展残疾人事业有关设施建设。在区残联和办事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残联工作全面实行电脑网络化管理,并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
2009年的一年来,也是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的起步之年,我市残疾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残联的指导和翠竹街道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拼搏,全面完成09年度残协会各项工作任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确定各项工作任务,抓重点、攻难点、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今年工作上做了以下内容:
##社区残疾人协会成立2年了,我深入辖区残疾人家中进行详细摸底调查,了解残疾人生活情况,目前辖区共有残疾人63人,(其中:肢体残疾有29人,智力残疾11人,视力残疾4人,听力残疾8人。)精神残疾11人。我把辖区残疾人首先为他们建立了残疾人档案。制定了残疾人工作计划和制度,及时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使残疾人生活得到保障。
二、积极做好残疾人宣传工作
做好社区残疾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社区的宣传栏宣传健康知识讲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康复训练的保健知识等一系列义务咨询活动。并且不定期的到残疾人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疾苦,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进行广泛宣传,提供法律援助,提高残疾人工作者和广大残疾人的法律素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不仅宣传了正式实施的《残疾人保障法》,也为建立平等,互助的社区氛围,维护残疾人合法权利,发展残疾人事业、构建和谐社区打下坚实基础。每月我依时在区残联网站里传送有关工作文章。
三、深入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确保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四、了解残疾人需求、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问题
今年我为社区残疾人申请了居家助残的有3人,还为辖区多位残疾人康复需求申请了拐杖、冲凉椅、助听器、辅助器具等等,我把所有用品用具送到残疾人手中,这些用品用具帮助了残疾人实现生活自理,代偿用具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从而使残疾人达到更好的康复,让每位残疾人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温暖,也为残疾人功能康复有了保障。并帮助社区21位残疾人申请了特殊困难临时补助金及低保定补的有13个。每月亲自上门一次为11个精神残疾人送去免费服药单,同时关心他们在家中的情况,用爱心去帮扶每一位残疾朋友,进行心理辅导残疾人和家属,协助政府有关政策落实到每一位残疾人身上。按照市政府规定,本市户籍的残疾人可以申请《残疾人免费乘车卡》。我认真核对了社区每一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办好免费乘车卡。全面落实残疾人应有的维权和保障。
五、组织残疾人参加丰富多彩活动
在区残联和街道办的帮助下,组织辖区残疾人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今年在翠竹街道残联专干魏姐的带领下,今年我组织社区残疾人和家属参加了罗湖区饺子宴、观兰民爱科技园参观、东湖公园举办的第十七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助残日、残奥会圣火在“锦绣中华民俗村”的传递活动、在参加深圳市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残疾朋友分别为##社区取得到二银三铜的好成绩。10月为残疾人送法上门深圳市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暨为残疾人送法上门活动,通过举办这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把欢乐与喜庆传递到每一个残疾人的心中,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为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帮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促进社会和谐,我街道认真落实《深圳市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试行办法》,认真开展购买社会保险调查,依法帮助7名一级重度残疾人办理了参保登记手续。
六、协助解决残疾人职业康复
举办智障人士艺术展
日前,西安市第四届智障人士艺术展在西安市莲湖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开幕。本届艺术展得到了西安市22家智力残疾人机构、部分艺术家以及助残志愿者的大力支持,共展出书画作品280幅、各类手工制品210件,作品涵盖绘画、剪纸、编织以及其他各类手工艺品等。本届艺术展是专为西安市智力残疾人搭建的展示特殊艺术才能的良好平台,也是西安市历届智力残疾人艺术展规模和规格最高的一届。
开幕式上,来自西安市各个智力残疾人服务机构的智障人士还为来宾表演了独具特色的文艺节目。
(姚伟)
河北张家口
启动高新区残疾人扶贫基地
日前,张家口市高新区残疾人扶贫基地在高新区四杰屯村举办了启动仪式。据了解,该基地经过三个月积极筹建组织,占地2000平方米,建有生产和生活保障用房1000平方米,投资120万元,是集生产、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残疾人扶贫基地,基地将帮扶100余名残疾人就业,同时能为广大残疾人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平台。
残疾人扶贫基地作为安置、培训、辐射和带动残疾人脱贫致富的载体,对于安排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将具有重要作用。高新区残疾人扶贫基地将为高新区广大残疾人朋友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为张家口市残疾人扶贫基地规范化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马月明席和祥)
浙江台州
坦诚互信 和谐同乐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为迎接第十九个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到来,日前,路桥区残联在黄琅精神康复托养院开展了以“理解关爱 坦诚互信 和谐同乐”为主题的同乐活动。
同乐活动在康复人员编排的保健操中拉开帷幕,同乐活动节目丰富,包括保健操、敲鼓、技能比赛、趣味游戏等内容。精残康复人员踊跃参与各类节目,用热情点燃沟通,用行动创造和谐。市、区残联的领导也参与了个别游戏,和康复人员形成了良好的互动,现场迭起,热情欢快。活动后,还举行了颁奖仪式,市、区残联领导为获奖者颁发了奖品。
(徐程鹏)
福建南平
精神健康进社区
10月10日,福建省南平邵武市通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等医护人员在市东南商业城居民社区开展“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的宣传义诊活动。现场通过设立精神卫生知识展板、播放知识讲座录像片等形式。为过往群众提供精神卫生知识咨询和心理咨询。宣传内容涉及青少年不健康心理的疏导和心理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中老年人如何应对困难和挫折以及如何培养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怎样积极关心、帮助精神病患者,使他们重返社会、家庭等等。市卫生防疫站、通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等精神卫生医护人员还为现场患者进行了义诊。
(黄自棋李光同)
辽宁抚顺
倾听心声 欢聚一堂
10月15日是第27届“国际盲人节”,望花区残联组织区内50余名盲人及其家属齐聚一堂欢度盲人节。
在庆祝活动中,与外界沟通甚少的盲人朋友感受到了温馨、喜悦。通过热烈的交流座谈,盲人更深入地了解到彼此的心声,也借此机会使许多积累实践按摩经验的盲人们相互切磋、交流经验。区残联理事长李翠平在讲话中提出了残联将及时对盲人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做详尽记录、分析,争取为盲人工作开创新的局面,得到了大家的强烈支持。在接下来的联欢会中,盲人朋友们则纷纷展示了自己的才艺。
(望联)
北京延庆
重阳关护 助残敬老
10月16日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为使贫困孤残老人能够提前度过一个欢乐、祥和、愉快的节日,北京市张山营镇残联与延庆镇残联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让这些残疾老人真正体会到了“老有所乐”的真实内涵。
在“重阳节”期间,张山营镇残联为105名70周岁以上的低保残疾老人发放了105套棉被,为38位90周岁以上的高龄残疾老人发放了3.8万元的“尊老敬老金”,并邀请延庆县中医院大夫入户为90周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延庆镇残联共为全镇49名60周岁以上的孤残老人发放了米、面、油及过冬的棉大衣与棉被,并致以节日的问候。
通过开展有声有色的“重阳敬老”活动,不但让这些残疾老人备受感动,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基层残联对残疾人的尊重关心,营造了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进而促进了残疾老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李长坤张志杰马献敏)
山东济南
趣味比赛“拼手功”
为庆祝第27个“国际盲人节”,济南市历下区残联于10月14日上午在宏伟盲人推拿足疗中心举办了盲人按摩技能趣味竞赛。历下区残联举办了由12名盲人按摩师参加的趣味比赛,并设置了足部升温、按摩技能和揉哈密瓜三个项目。区残联领导为参赛选手颁发了奖品和纪念品。 通过举办这次比赛,既展示了盲人按摩师的高超技术和自强风采,又加强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同时还让社会了解了更多关于盲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有利于加强社会各界对盲人的帮助和关心。
(李敏)
湖南岳阳
开展残疾人抽样调查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掌握我县残疾人基本状况及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情况,近日,湖南岳阳县残联派出1名副职带队的5人调查组,深入全县各乡镇对残疾人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全县共选择调查样本71个,调查采取座谈走访、发放问卷、现场察看等方式相结合进行。重点围绕残疾人家庭状况,康复需求,以及就业、就医、就学等情况展开。
县残联以此次抽样调查为载体,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三问三帮”民心恳谈活动,深入残疾人家庭宣讲政策,沟通思想,仔细了解残疾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科学制订岳阳县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岳联)
北京朝阳
残疾人书画作品展开幕
近日,“新朝阳・新希望《十年风雨铸辉煌》北京市朝阳区残疾人书画家精品集首发式暨书画展开幕式”,在朝阳区慈善协会拉开帷幕。北京市残联理事长齐静、朝阳区委宣传部部长谢莹、朝阳区残联理事长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
据悉,北京市朝阳区残疾人书画家联谊会自成立之日起至今已满十周年,10年来各位残疾人书画家积极参加各种笔会、书画展、义卖活动,为残奥会、灾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在2010年这个“十年磨一剑”的特殊时刻,朝阳区残联特将残疾人书画家们的优秀作品集结成册,并以《十年风雨铸辉煌》为名以表达对残疾人书画家们十年来成就的肯定和认可。
活动中首都图书馆和朝阳区图书馆的代表现场致辞并郑重声明收藏《十年风雨铸辉煌》画册,以表示对朝阳区残疾人书画家联谊会成就的肯定和对朝阳区残联工作的支持。这本画册将被收入首图及朝阳区图书馆,并作为以后残疾人书画事业发展的历史佐证。
随后朝阳区残联向朝阳慈善分会捐款一万元,以此向关注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 (韩景旭)
内蒙古通辽
举办盲人歌唱比赛
为更好地展示和发展盲人业余文化生活,积极为盲人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日前,内蒙古通辽市残联在科尔沁区举办全市盲人卡拉OK大赛,来自全市8个旗县市区的20名盲人歌手参加了比赛,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动听的歌声,歌颂祖国,赞美家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还以东北二人转形式自编自唱《都说残联好》,表达了对党和政府的关怀之情的感谢。
此次盲人卡拉OK比赛,充分展示了盲人朋友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同时,对于唤起社会上更多人关注残疾人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联)
四川广元
上门服务解难题
一、目前社区残疾人工作现状
我区坚持着眼基层、服务基层、资源共享的社区残疾人工作基本原则;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建立以社区居委会为核心、社区残疾人协会为纽带、社区服务为平台、社区设施为基础的工作机制,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发挥协会在社区的作用,使残疾人工作融入社区,残疾人的各种问题在社区基本得到解决,残疾人的事情有人管,残疾人的困难有人帮,让更多的残疾人满意在社区。
一是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得到进一步加强。我区作为全市基层残疾人组织达标第一方阵,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社区残协,并公开选聘了街道、社区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实现了基层残疾人组织纵横到位。区、街、社区三级残疾人工作机构和组织网络的建立,密切联系了广大残疾人,充分发挥了代表、服务、管理功能,把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温暖送到残疾人家庭,为发展我区残疾人事业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是贫困残疾人得到切实有效的帮扶。区委、区政府把残疾人解困摆在重要位置,将残疾人温饱问题纳入政府扶贫、济困工作内容,同步实施,重点倾斜。社区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红领巾助残队常年服务在社区,服务在残疾人家中。
三是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有了新发展。我区已基本形成了以社区医院为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康复训练为依托的康复体系,社区对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建档立卡,儿麻矫治、聋儿语训、白内障复明、低视力矫正、智力儿童康复训练、脑瘫、肢体等残疾人得到有效康复训练与服务。
四是残疾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区、街社区文化服务设施,图书馆、室等免费为残疾人开放,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举办残疾人书画、艺术、摄影、工艺品展览,各协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分展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才能,得到广泛好评。20**年我区代表省、市,举办特奥社区邀请赛,受到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社区残疾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残疾人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困难。残疾人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残疾人群体的状况与“两个率先”目标反差越来越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健全人生活水平的差距存在进一步拉大的危险。
社区残疾人工作相对滞后。残疾人囿于自身原因,主要活动在社区,方方面面的需求,依托社区解决最为便捷、合理。但由于我区社区扶残助残的氛围不够浓厚,残疾人工作队伍不够稳定、素质亟待提高。社区现有的基础条件、服务设施和管理水平与全区残疾人的生活、康复、就业、文体等实际需求,矛盾突出。
三、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素质,努力建设社区残疾人工作队伍
残疾人工作的基础在社区,社区残疾人工作者是残疾人事业协调发展的主力军,残疾人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升,是残疾人事业协调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1、社区残疾人工作者要讲人道。首先要明确人道主义是残疾人事业的种子,残疾人事业是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正是有了人道主义,才催生了残疾人事业,尽管残疾人事业不能涵盖人道主义全部,但却是人道主义的最具代表性的内容,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又恰恰大力弘扬了人道主义。其次,要明确人道主义是残疾人工作的旗帜。在这面旗帜下,聚集的是富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人,广大的残疾人工作者、志愿者高举人道主义旗帜,把中国的残疾人事业推向世界,20**年中国残联主席**同志被联合会授予“联合国人权奖”,就是最好的佐证。再次,要明确人道主义是残疾人工作者的镜子,无时无刻不在映照着每个残疾人工作者的言行、境界和品格。
2、社区残疾人工作者要讲人权。朴方同志说:“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历史和现实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残疾人仍然普遍处在弱势地位和边缘化状态,其尊严、价值、权利仍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甚至侵害。残疾人的人权还远不能令人满意,保障和促进残疾人权利的事业任重而道远”。因此,残疾人工作者要“以权利为本,促进发展的方式,进一步清除阻碍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和发展的障碍”。
3、社区残疾人工作者要讲人性。残疾人工作者就要站在残疾人的立场上,理直气壮地去维护残疾人的利益,做残疾人利益的代表者、服务者、管理者。这是残疾人工作的责任,也是残疾人工作者人性的具体体现。很难想象对残疾人的安危冷暧漠视和冷淡的人,又怎能成为有良知和人性的残疾人工作者。
4、社区残疾人工作者要讲人品。残疾人工作者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弘扬乐于奉献的孺子牛精神,特别是在工作上要坚持科学的政绩观,坚决反对数字出政绩的歪风,对残疾人动真情,办实事,淡泊名利,不为自己胸前挂红花,只为残疾人脸上乐开花,金杯银杯不如残疾人的口碑。
5、社区残疾人工作者要讲人缘。要心甘情愿当公仆,加强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不愿做残疾人朋友的人,不愿深入到残疾人中去的人,不愿密切联系残疾人的人,就不可能成为一名称职的残疾人工作者。只要我们“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职,善谋利民之策”,努力为残疾人服好务,我们就会在残疾人中有广泛的、极好的人缘。
(二)着眼基层,紧紧围绕社区残疾人工作协调发展的主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残疾人事业要与之协调发展,残疾人工作就应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坚持科学发展观,构造和谐社会,推进残疾人事业协调发展这个主题的落脚点就在社区。
1、坚持社区残疾人工作的立足点。主题和目标的确定,促使我们在社区残疾人工作中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乘势而上。同时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切忌好高鹜远,脱离实际。这就要求我们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把每项工作任务落实和完成好,力求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规范社区残疾人工作,做到协会、制度、职责健全,残疾人康复、就业需求情况清楚,保障有力,基础扎实,设施功能齐全,服务到位。
2、把握社区残疾人工作着重点。残疾人需求方方面面,残疾人工作千头万绪,残疾人事业亟待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从纷繁的事务中理出工作头绪,分别轻重缓急,做到齐抓共管,突出重点。与小康建设有着直接关系的是残疾人的“四个需求”,也就是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四个着重点。一是通过康复,让残疾人重新站起来,这是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二是通过教育工作,让残疾人素质高起来,这是残疾人的重要需求;三是通过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让残疾人享有工作权,有活干起来,这是残疾人的迫切需求;四是通过帮扶救助,让残疾人生活好起来,这是残疾人的根本需求。
3、创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闪光点。所谓残疾人工作的闪光点,是指富有新意和特色的倾向性或前瞻性工作。我们将一是有计划地组织社区残疾人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二是开展扶持残疾人工作特色社区的活动,在社区残疾人教育、康复、体育、就业、帮扶、维权等方面注意培养各类典型,发挥典型的引导作用、推动作用。
(三)把握重点,带动社区残疾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1、加强社区残协建设,发挥专职委员作用。社区残协如何积极开展活动,联系、服务残疾人,残疾人专职委员怎样有效开展工作,才能得到残疾人、基层组织和社会的认可,是当前社区残协建设的重要课题。一是强化培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根据残协、专职委员的职责、工作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做到培训内容、授课人员和时间安排三落实。二是加强管理,切实发挥应有作用。区、街残联依据章程和规定,对残协和专职委员开展活动和工作情况定期讲评考核,促进工作有序开展、活动经常举行。三是坚持优胜劣汰,对不胜任工作的残协和专职委员,依据规定重新选聘。新晨
2、完善无障碍设施,营造平等参与环境。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物质保障,也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一是要加大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力度,讲究规范、严格标准。二是要加强无障碍设施的管理、维护和保养。三是适时对占用盲道的现象,进行集中治理,确保盲道畅通。四是推广手语学习,积极推动残疾人信息交流无障碍进程。设立残疾人有声读物图书室,免费向残疾人开放。
3、创新康复理念,提高残疾人的生存质量。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要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创新工作思维,运用社会化、市场化手段,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多元化康复服务。一是建立健全康复服务长效机制,组建区、街、社区(村)三级康复工作网络。二是不断拓宽康复服务渠道,提高康复效果和康复质量。三是针对部分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条件差、不方便的实际,设立残疾人康复服务站,探索就近、就地实施康复服务的新方法。四是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康复工作。五是加大康复投入,抓好做实“三助一给”工作。
2012年我市残疾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切实履行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全年为xxxx人提供康复服务;完成残疾人职业培训xxx人次,实用技术培训xxxx人次;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xxx多人,城镇残疾人就业率达稳定在xxx%以上,农村稳定从业人数达xxxxx人;努力扩大残保金的审核征收面,全市残保金征收增长率达到xx%以上;搞好残疾人扶贫,多渠道、多形式扶助xxxx名残疾人,扶持xxx名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创建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一至二个;为xxxx多名农村特困残疾人提高救助标准及经费发放工作;做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提高贫困残疾人托养服务水平;完成省残联下达我市的危房改造任务;做好新建和改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工作;继续换发第二代残疾人证。使残疾人生存状况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更加文明,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残疾人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一、继续抓好重点康复项目的实施,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实施0—6岁贫困残疾人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加大对基层康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基层残联举办各类形式的康复业务培训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措施,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任务xxxx例,为xx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对xx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对xxxx名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监护,为xx名贫困精神患者提供免费服药,xx名患者提供住院补贴,对xx名聋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对xx名智力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xxx名肢体残疾人进行康复功能训练,为xx名残疾人安装假肢。新康复大楼落成后,积极引进康复项目,为残疾人康复训练提供平台。
二、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继续深化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已被授予全国和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城区,要进一步充实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被确定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的xx县,要按照《全国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标准》,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完善创建工作内容,迎接上级残联的检查验收。
三、继续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以开展新农保、新农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逐步建立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做好“一户多残”的贫困残疾人家庭的救助工作,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鼓励残疾人个体从业或创业。积极开展居家托养,依托社区开展日间照料,形成机构托养,日间照料,居家托养三位一体的残疾人托养体系,制定残疾人托养补贴办法,促进全市残疾人托养工作全面发展。认真做好危房改造工作,努力完成十一五我市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
四、将残疾人扶贫纳入各级政府大扶贫范围,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的落实力度。认真贯彻省政府xx号文件精神,形成我市扶助贫困残疾人的长效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我市扶贫工作“五个一工程”,从机构、职责、任务、政策、经费等方面扎扎实实为贫困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上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五、抓住残疾人就业这一主线,认真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做好“残保金”征收工作。继续贯彻执行省政府xxx号令,把分散按比例就业工作努力向农村个体企业延伸,使农村残疾人与城市残疾人一道共同发展。加强对残疾人保障金使用监督,利用国家赋予残疾人事业各种优惠政策,举办第xx届全市残疾人就业招聘洽谈会,积极扩大残疾人就业面,提高残疾人就业率。扶持残疾人大学生实现就业和创业,加大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六、加大扶残助学与培训的工作力度。会同教育部门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的情况摸底。继继续做好残疾学生高考录取工作,使高考录取率达到xxx%以上,逐步提高我扶残助学奖励标准,完善对残疾学生奖励资助办法。对贫困残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扶助政策,把全市残疾学生全部纳入微机管理。进一步做好“扶残助学”和“盲童入学”等项目,使“三类儿童”随班就读率达到xx%以上。研究解决当前我市三所特教学校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推进全市特殊教育的发展。继续依托社会资源,广开就业培训渠道,在实现我市培训基地列入全省培训示范基地的同时,努力完成职业技术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各项任务。
七、做好残疾人无障碍城市的创建工作。成立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监督员队伍,认真履行残联监督职能,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与相关部门一起成立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监督员队伍。继续协调建设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共同做好创建全国第一批无障碍城市建设工作,争取以实际工作成果迎接全国中期检查。
八、加强各级残联的自身建设,加强残工委秘书处的工作。教育各级残联干部职工要倾听残疾人呼声,反映残疾人愿望,代表残疾人利益,为残疾人服务。残联干部职工要提高政治素质,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本领,努力把各级残联建设成为能力强、业务精、素质好的综合型服务机关,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加强与市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的工作联系,充分发挥残工委的议事协调作用。研究协调残疾人工作中重大问题,保持与各残工委成员的工作联系,积极主动向各位委员宣传残疾人政策,及时召开有关会议,通报情况。开展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工作前期调研。
1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1.1文献资料
通过中国知网系统,以“融合体育教育”“随班就读”“融合教育”为关键词,搜集2005—2015年间的相关论文和相关信息,最终选取与本研究有直接相关的论文10余篇作为本研究所参考与引用。同时研读美国相关融合体育教育、适应身体活动等的相关英文原著,做为本研究的国际视野参考文献的主要来源。
1.2问卷调查
1.2.1问卷的翻译、修改及检验
MartinE.Block科研团队在2013年设计、论证了Self-EfficacyInstrumentforPhysicalEducationTeacherEducationMajorsTowardInclusion(SE-PETE)量表,该量表的设计以自我效能的理论为依据[8],以融合体育教育的特点为标准,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融合不同类别、情况的残疾人于一般体育教育的自信程度和水平进行测量[9]。问卷编制过程包括了初始问卷编制和内容效度,然后采用编制问卷发放进行结构效度检验以及信度检验,检验结果发现量表的可靠性系数较高,Cronbachalpha系数分别是(智力障碍为0.86,身体残疾为0.90,视力残疾为0.92),具体过程详见Martin教授2013年的论文CreationandValidationoftheSelf-EfficacyInstrumentforPhysicalEducationTeacherEducationMajorsTowardIn-clusion。基于研究的需要,选择了Martin.Block设计的SE-PETE量表并进行了本土化处理,主要步骤为:1)翻译并剔除不适合问题,采用标准回翻对问卷进行翻译,翻译好的自我效能量表中,某些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提问进行了剔除,使问卷符合我国当前随班就读政策下的残疾学生的现状。2)专家效度,问卷电子版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国内相关领域的10名学者(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博士3名,研究方向包括适应体育、体育统计以及特殊教育方面),证明该问卷对于测量相关体育专业学生在融合体育环境下进行体育教学的自我效能的效度较高。3)重测信度,将设计、修改好的问卷,采用重测信度测量法,对3个子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经过统计学检验,问卷3个子量表的前后回答一致性较高,皮尔逊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说明该问卷可信程度较高。
1.2.2问卷组成及内容
问卷前3部分是对受试者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对某一特定类型残疾学生(智力、肢体、视觉残疾)进行某一特定内容体育教育的自我效能测量。第4部分是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一些基本信息的提问及相关与残疾人经历和残疾人体育课程学习的问题。第1部分是对某智力障碍学生融合于体育教育的自我效能测量。1)是对该学生相关的运动能力进行简单描述:小明是1个小学三年级学生,他有轻度智力障碍。因此他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很快的学习,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差。但是他能用肢体语言表达他想做的事情。他对语言的指导理解困难,特别是当指导有些复杂的时候。小明和其他同学一样喜欢参与体育运动,但是他运动能力和水平不如其他同伴。虽然他可以跑步,但是他跑动速度要比同伴慢并且很快就会疲劳。它能够完成投掷动作,但是扔不远,但他能够接住向他投掷的球。他喜欢足球,但是踢不远,在比赛中有时记不住该往哪边进攻。他喜欢篮球,但是他无法保持运球不失误,并且他动作不协调,无法投中篮。2)是对具体进行某个片段内容教学的自我效能水平测量:“假设您正在对某小学三年级1个班级30个学生进行集体性体育运动(例如:排球、篮球、足球)指导教学。目前您正处于第1周的新项目教学,内容是学习基本技术(例如:垫球、运球等等),小明要融入该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在教授体育技术时,有能力调整教学指导帮助小明理解学习该内容?选项按照Likert五点量表,进行设定。”
1.2.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研究团队根据我国专业体育学院排名、所在地域分布以招生地域分布,分别选取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地区的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的2011级体育教育专业的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3数理统计法
将收集的问卷按照项目录入SPSS13.0系统,对3种类别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自信程度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每个残疾类别的自信程度的总分。然后根据研究需要,对各个总分进行描述性检验,单因素方差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学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有效完成问卷回答的学生1124中,包括男性888人,女性236人,平均年龄21.7+1.6岁,其中608人有过专业实习或见习经历,占调查总人数的54.1%,724人在其三年的大学学习中,没有修过相关与残疾人的课程,占总人数的64.5%,有400名学生修过残疾人相关的课程,占所有学生总数的35.5%,这部分学生中,有171人在学习残疾人体育相关课程中有实践性质的内容,占这部分学生的43.8%。
2.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于融合残疾学生于体育教学的自我效能情况
如表3所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总分为84.81,对于智力残疾、肢体残疾以及视力残疾的学生进行融合环境下的体育教育的自我效能得分分别为20.48、34.09和30.25。总体上看,所调查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于融合残疾学生在一般体育教育环境下的自我效能水平不高。表4是对不同残疾人体育课程学习经历的学生的自我效能进行的比较。在所有完成问卷调查的学生中,仅有400人在其大学前三年的学习中涉及到相关课程的学习,占所调查对象的35.5%。其中,对视力残疾学生融合的自我效能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3个子量表中,修过残疾人体育相关课程的学生得分均值都高于未修改过残疾人体育相关课程的学生的得分均值。这说明有过相关课程学习经历的学生在对待融合体育教育自我效能水平有高于其他同学的趋势。如表5所示,所调查女同学的自我效能在总体水平、对肢体残疾和对视力残疾效能水平3个方面得分要高于男同学,其中对视力残疾融合的自我效能差异在统计学上表现出显著性。但对智力残疾的自我效能水平方面,女同学则略低于男同学。
3讨论与探索
3.1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规格中增加融合体育教育的培养内容
调查结果表明了在当前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培养体系下,高年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于在一般体育教育环境中,融合随班就读生进行有效体育教育的自我效能水平不高,能力的认同程度偏低。虽然国家标准和培养规格中,要求培养的体育教育学生应该具有在学校进行体育指导,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然而在大多数学校培养体系中,忽略了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融合于一般中小学的情况,在专业培养课程设置中,残疾人体育相关课程开设普及率低。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残疾人入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10]。我国的随班就读尽管在安置形式上与融合体育教育基本上达到了的一致,强调了残、健学生的体育教学环境统一,但是在实质内容上,残疾学生的身份认同程度不高,体育教育边缘化现象严重。而造成这样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体育教师对融合环境下,有效的接纳残疾学生能力不足。相对较低的自我效能则会影响到未来体育教师在融合环境下,主动协调工作,思考解决融合环境下的问题的意愿和行为。这就要求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规格中,恰当设置相关内容的比例。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体系却显然忽视了随班就读生或残疾学生的存在于普通学校的情况,涉及到针对残疾人的知识、能力培养几乎没有或少之又少,与当前的融合教育成为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安置形式发展相矛盾,不能满足体育教师在融合环境下进行体育教育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应具备的能力需求。研究调查的结果反映了这一现象,仅仅有1/3的调查对象学习过残疾人体育相关课程,这部分学生在对融合环境下进行体育指导的自我效能水平整体上表现要优于其他学生。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学习相关的残疾人体育知识,掌握操作性的技术,培养一定的融合体育教育指导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前随班就读学生在残、健融合的环境下接受体育教育的需要。
3.2建立行业引导的融合体育教育资质认定,促进职后教育能力提升
在我国高校现有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组织等相关教学活动中,没有关注和涉及到融合于一般教学环境中的残疾学生。而国家对于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教学质量要求却越来越高。因此,在除调整高等学校教育规格、内容之外,还可以通过资格认证体系建设,解决已入职教师融合体育教育能力培养的问题。就体育教师融合体育教育能力职后培养而言,美国在这方面的实践对我们有可取之处。美国的非盈利组织、行业协会在社会功能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各行各业,专门的资质资格培训及考核成为了欧美发达国家重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手段。这种由权威行业协会发起、设置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相对滞后性与社会能力知识更新的快速性的矛盾。有许多类型的针对融合环境下的残疾人体育资质证书授予及考核体系。其中,尤以美国国家残疾人体育教育与娱乐组织(NationalConsortiumforPhysicalEducationandRecreationforIndividualswithDisabilities)设立的适应体育教育资质(CertificatedA-daptedPhysicalEducators)认定[11]和美国运动医学学院(ACSM)及美国国家健康,运动与残疾中心(NCH-PAD)共同设立的融合体能训练师资质[12]为代表。我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第37条规定:“国家实行残疾人教育师资资格证书制度。”然而在具体在融合环境下的体育教师或者体育资源教师的资质认定却没有相关的规定。与欧美丰富的行业培训、行业资质认定不同,我国目前并没有在融合环境下进行残疾人体育教育、服务方面的专门认证,并且缺乏社会认可和严格的标准化考量。对于本身在学校教育中就缺乏残疾人体育相关知识学习的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当他们在工作岗位上遇到残、健融合的环境挑战时,很少有渠道获得系统的培训,从而得到能力的提升。国内学者也提出了通过在我国构建高校与社会多元结合的职前、职后培训从而提升体育教师或体育指导人员残疾人体育服务指导能力。这种协同合作的形式在具体运行组织上,可以借鉴前文提到的美国2项相关融合体育指导能力资格认证体系。
4结束语
深圳市是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城市,全市总面积1952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区和光明新区、55个街道办事处、643个社区,户籍人口196.83万人。2007年度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全市“和谐发展”指标名列内地城市榜首。2008年10月,深圳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在14个大项、22个分项的指标体系考核中,基本达到国家6部门下发的《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各项要求,顺利通过国家审评组检查验收,在全国率先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
深圳市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在吸引、借鉴港澳和先进地区残疾人服务工作经验和做法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尝试,以权益保障为核心,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支持、残疾人参与”和“政府扶持、市场推动、社会化运作”两项基本原则,结合开展培育全国、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活动,全面推进残疾人服务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残疾人服务业在新起点上加快发展,取得6个方面的创新。
一、 把残疾人服务网络放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背景下规划发展
近年来,我们着力将残疾人事业纳入政府公共事业的总体规划,克服残联“单打独斗”的做法,充分整合民政、卫生、教育、劳动社保、妇联、公安和残联等政府资源,充分吸收民间团体、残疾人自治组织和境外民间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融合技术指导、咨询评估、医疗康复、康复训练、中途宿舍、家属资源、辅助器具、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心理辅导等795家残疾人服务资源,建立健全了以市级为龙头、区级为骨干、街道级为基地、社区为依托、残疾人家庭为阵地的服务网络,全面促进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和残疾人专业服务机构有机结合,使残疾人在不同层面和不同网点得到适合其需要的服务。全市学前残疾儿童服务机构33家(其中残联系统6家、民政系统3家、教育系统1家、医疗系统10家、民非企5家和家庭式机构8家),为残疾儿童提供了870个学前学位。
二、正确处理公共服务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的关系
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的优势、资源共享,同时着力做好专业服务机构建设,将其纳入城市公益性建设项目规划,建立健全了市、区、街道、社区专业机构,改善条件、完善功能、规范管理,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近年来,我们精心打造了社区康复站600多家、社区服务站(日间训练机构)300多家,街道康复室55家、街道职业康复中心55家,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结合中国残联“将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地方投资的紧急通知”精神,筹划将现有区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全面完善升级,着力建设各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罗湖区和南山区计划筹建家属资源中心和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市级1.6万平方米综合康复服务中心大楼已经开工,残疾人庇护性集中培训就业基地、盲人按摩院和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计划立项,东部、西部两家精神病康复者中途宿舍和康复农场正在筹划中。这些专业服务机构项目完工后,将形成全市专业服务网络,与公共服务机构相益得彰。
三、4个方面实现残疾人服务的全覆盖
残疾人服务体系是系统工程,市政府成立了由康复医学、社会医学、公共卫生管理、统计学、社区康复学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课题组,专题研究,提出了“深圳市残疾人服务指标体系”,包括4项主指标、28项分指标和77项子指标,在服务对象、服务年龄、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等4个方面实现残疾人服务的全覆盖。
服务对象全员覆盖。从原有国家任务重点康复项目,拓宽到为无喉者、唇腭裂者、自闭症者、老年痴呆者、工伤致残者、慢性非传染病残疾者和孤残儿童等残疾类别及为其亲友提供康复服务。 从原来局限于轻中度残疾人,拓宽到重度极重度残疾人。
服务年龄全生涯覆盖。从以学龄期、青少年为主,转到囊括残疾发生、学龄前阶段,直到中年和老年等所有年龄阶段。
服务内容全面覆盖。从以医疗卫生、医疗康复为主,扩大到康复咨询、康复护理、生活照料、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心理康复、康复工程、无障碍环境改造、权益维护和转介跟踪等全面康复内容。
服务流程全程覆盖。从残疾发生的恢复期康复向两头延伸到早期介入和后续康复,从单纯功能训练延伸到残疾等级鉴定、康复评估、康复治疗、康复评介、个案跟踪回访等过程,贯穿所有服务流程。
四、残联受政府委托履行管理职能,并提供直接服务
近年来,我们在政策法规制定、项目管理、技术指导、经费资助和残疾人服务评估、监督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真挚关爱项目”、罗湖区残联辅助器具服务将项目管理、直接服务和评估督导3项职能分开,由残联制定政策、实施项目管理和经费资助,由康复中心或康复指导中心实施评估、转介、技术指导、随访和督导,由社会服务机构或民间机构提供直接服务。三者密切配合、互相监督,形成良性循环。
目前,正筹备成立“深圳市残疾人服务行业协会”,将残疾人服务业的评估、转介、技术指导和督导职能从残联中剥离开来,交由第三方机构来承担,从体制和机制上理顺关系,研究制定残疾人服务领域的行业标准,完善行业管理政策,加强支持引导和监督管理。
五、人力资源配置突破“增机构、增编制、增设施”或政府直接包揽服务的传统方式,创新专业人才培育机制
从2007年开始,借鉴香港成熟经验开展专业化队伍建设,通过“民间运作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向社会组织举办的人才服务机构购买社会工作师、康复治疗师、特教教师和居家服务护理人员,为康复机构、基层社区和残疾人家庭配置社会工作师、康复治疗师、特教教师149名和居家服务人员 200名。这些专业人员在康复服务第一线,以专业服务方式针对个案和群体开展权益维护、心理辅导、知识普及、外展服务、社会救助和家庭服务等社会工作,实施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特殊教育、康复护理等服务,受到残疾人及其家属和康复机构的好评,迅速成为目前深圳残疾人服务工作的生力军,为加快面向残疾人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专业人才培育机制做出有益探索。
六、发挥残疾人参与作用,重视主体自我实现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