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2 07:58: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承传统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而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民族的希望,我们更有责任传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传承议论文高三范文2021,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承议论文高三1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也会如此蓬勃。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歌星的经历,正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形成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几乎全都置于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到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学者不就是吗?他积极提倡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化文化不能丢!因此,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会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须靠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承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忆往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后人,若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万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看今昔,是谁苦心钻研十余载,终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他们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坚定,他们是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于继承和传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一片星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一片大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传承议论文高三2曾经有报道说,有记者到曲阜看到满街都在卖《论语》,就采访当地的老百姓,他们说,那些东西都是卖给外国人看的。可见,老百姓只是把《论语》看成旅游的商品、旅游的纪念品,并没有对内容感兴趣,并没有当文化典籍看。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地方。我们要先自己多学习,多了解,并且向外人宣扬我们中国人拥有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离去世界的舞台。因为它使我们中国人凝聚,使我们中国人团结。
前段时间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华成语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公众平台,使人们重燃了对母语的热爱,还有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弘扬的是中华传统美食,更多的是透过美食宣传积淀的中华美食文化。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十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相得益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已经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唯有民族文化才是历史长河中永远流淌的,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力量,也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开启更加灿烂文明的中华新纪元。面对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还有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我们应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细致梳理和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做到古为今用,使其更为丰富、更加多样。
让我们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汇聚新的力量,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前行,坚定奔向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传承议论文高三3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传承议论文高三4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一直到今天的人类文明,无一不证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神血脉,这个民族也将趋向灭亡。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更是时不我待的需要。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共建精神家园,要从我做起从小抓起。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似懂非懂地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天年》了解了从夏商周一直到民国跌宕起伏的历史,历史造就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明白了中国为什么是文明古国之一,知道中国有孔子。孟子。老子等圣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兴趣。
二年级时开始背诵《三字经》。《-规》里面讲了古代的君臣之道,孝敬父母之道,尊敬师长之道,兄弟相处之道,朋友相处之道等等君子处世之道。以及我们坐。立。行待人接物的姿态。,让我对中华文化的精髓有了初步了解,让我领略一番中华五千天年历史文化积淀的魅力。接着我又阅读过《论语》。《大学》和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读本,虽然阅读起来比较费劲,但从里面能学到做人的基本道理,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浓厚底蕴和内涵!
传统文化曾一度被改革开放的浪潮冲淡,所幸的是现在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比如我们的小学课本就增加了《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课,这样对每个孩子都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大大激发了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如《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都让参赛者和观众对传统文化有了能厚的兴趣,不自觉的翻开书籍和字典查阅。
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任务!
传承议论文高三5每一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他们是夺目的,绚烂的,然而又在岁月中逐渐流失,碾灭,最后却埋在了几千年积淀的黄土下……
我想对此说些什么。
比如怎样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传承千年的精髓,以及怎样让新潮的现代人接受并且完全融入已有些生涩的传统文化。这,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然,其中不乏有佼佼者,他们巧妙地将流行和传统结合得天衣无缝。我就简单地谈谈音乐和饮食等几方面。
1音乐。
首先,小天王周杰伦的《东风破》《中国风》就向我们展现了当代人的古典情节。并且让很多原本不习惯古典的人们开始关注起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了,这不能不算是一大突破。其实《东风破》的歌词浅显易懂,不过是向我们讲诉了一段现代都市人的爱与恨,但在乐曲的表现上,凄恻婉转,带有古韵,琵琶的演奏也烘托出舍与不舍间的幽冤。于是,很多追逐快餐文化的人被打动了以后,开始思索对于经典和悠远的观点,开始爱上了原本被他们遗忘的华夏文明。
除慈之外,王力宏的《花田错》《龙的传人》、陶哲《苏三说》也是很好的例子。
2饮食。
这是一个讲究创新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就对同一件事物感到厌倦,就连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也是一样。不过,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在讲究色、香、味、型之外又讲究营养,这就是一种时代进步。一种文化再生。
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
归根到底,我们只有准确是把握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质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因此也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3服装。
我们来粗略看看近几年来的流行风吧。复古永远都是主角,人们在稍纵即逝的流行中开始怀念。怀念古典的厚重,和经过岁月淘洗后的精致。
唐装、旗袍、印花布、刺绣、扇子装潢……它们已经生根在都市的尘灰中,已经在笑语盈盈里散发着脉脉温情。
论文摘要: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类专业的主干课和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沙及到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的内容,甚至包括天文、律历、姓氏名号、职官等文化常识,可谓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而以上这些内容,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应该侧重于观照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视作其重要任务之一。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 ·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融合。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学术、制度礼俗、科学技术、实物古迹、书法绘画、医学武术以至衣食住行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自强奋进的精神支柱。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肩负着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也担负着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先进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然而,在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他们之中不乏“追韩逐美”之辈,他们看韩剧、穿韩装、过圣诞节、学习国外礼仪……,对于外来文化津津乐道,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淡漠甚至鄙视,不知何谓儒家文化之精髓、对中庸贵和之道不明就里,对忠贞守信、仁义孝悌的典故更是难以言状,特别是对古代圣贤、名人轶事、经典名著、书法绘画知之甚少,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在新一代身上正面临着断层的危机,这些都值得我们警醒。因此,要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博大精深、具有生命力的灿烂文化和朴素道德思想,增强民族文化知识的积淀。大学语文教学无可厚非地肩负着这一艰巨的任务,它融知识与道理于一体,是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熏陶的有效载体和最佳资源。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的素质教育课程,其内容包涵了哲学思想、自然事理、社会伦理、民族意识等,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课程,有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便利性和可行性,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人文熏陶,感知文化审美,潜移默化地提高人文素养,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自觉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曾提出,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应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指出,要“依托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加强文化人才政治素养和道德素质教育”。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困境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而运作乏力,主要表现在:学生语文功底较差,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高职院校以学制短、专业课程要求高、实践教学比重大等为由,挤占大学语文课时,有的高职院校甚至把它开设成为公共基础课或选修课程,学时安排不固定,时开时停,随意性较大;在师资、教材、教法、评价等方面也较为混乱。由此,大学语文渐渐丧失其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也随之搁浅。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融合的思考
(一)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打铁先要自身硬。高职院校教师要大胆进行教学研究、改革,在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方面多下功夫,使自己尽快成“名”成“家”。要与时俱进,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改变传统的纯文本授课方式,选定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将语文教学分成“模块”,例如在文言文教学单元,除了教学本身的目标、任务和知识点以外,还可融入历史人物、社会风俗、地理人情、哲学思想等小的模块,组织设计好“每一次课”,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项目或单元,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讨论、鉴赏、比较、研究、专题报告、讲座等方法和各种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对祖国古代社会的认识,增进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调动学生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思维活跃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修身养性,提高个人做人与为文的品位。
(二)编写适用教材和讲义,强化技能培养。
高职院校要拓宽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的内涵,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业务操作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没有过渡期,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不断加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就要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学生语言功底、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为主要任务,增强教学的实用性。教师在编写讲义和教材时,要废除以选用教材为样本而编写教材的做法,全面建立以课程体系为唯一依据的教材体系,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和讲义,与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依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可融入演讲(辩论)技巧、口才训练、职业道德、民俗文化鉴赏等技能培养的内容,增强文学知识的深度与厚度,强化思维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培养对应的专业人、岗位人,并为其接受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打下基础。
(三)改革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综合评定学生。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不能仅以一张试卷衡量学生的成绩,要取缔原有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将学生技能的掌握、兴趣的保护与激发、求知欲的满足、综合素养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化为评价标准,形成涵盖知识、能力、素养各方面指标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进行全面检测和综合评价,体现过程性考核与能力性考核。可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论文与答辩相结合、论文写作与阅读能力考查、口语表达能力考查等形式,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
现代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养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要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相融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与现代文明同步,加强对学生在语言文字、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社交能力、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人格尊严,确立高尚思想,塑造健全品格,从而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助力民族振兴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倪怀庆 关于大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年第3期
[2]吴晓燕 关于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0年第10期
[3]乔守春 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现途径.《天津电大学报》.2011年第1期
[4]王蕴玉 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初探.《学术论坛》.2012年5月
关键词:民间美术;高等美术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005-0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来灿烂文明的结晶,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发展中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民间美术是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其中孕育着传统的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髓,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观念,应该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也应该是高等学校贯彻素质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民间美术的发展现状
民间美术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和民族色彩,是人民群众在群体生活中的艺术创造,而且它并非仅仅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创造,而是反映了民间文化和民族文明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传播民族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渠道。民间艺术建立在普通大众的精神生活的基础上,是美术创作者对于自己内心心灵和精神生活的一种表达,也反映了民间文化的精髓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民间有很多为人们所熟知的事物都是民间美术作品,例如年画、对联、刺绣、剪纸、香包、面塑、石雕纸牌、风筝等等多种多样、数不胜数,种类十分丰富。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却进入到了低谷期,很多的民间美术艺术面临着无人传承并逐渐消亡的态势,例如苗族的蜡染、壮族的铜鼓等,有很多本地区的人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对他们的认识与发展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外来的美术理论和美术作品也为人所瞩目,中国的民间美术面临着新的威胁,并且显得十分无力。这其中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民族文化自身的原因,随着新的文明和社会观念的大量涌入,民间美术的创作者由于自身的心理原因对于民间美术的创作兴趣大减,创作的作品也日渐减少,这也反映了民间传统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的无力与妥协。鉴于目前这种形式,国家开始着手对很多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抢救”,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从长远来看,比抢救更重要的是传承,民间美术不仅需要保护而且也要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够保证民间艺术有更长远的发展。高等学校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于宣传民间文化,培养未来的美术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理应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
二、高等美术教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逐渐消亡,民间美术中也有很多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国家的大力保护。对于民间美术不仅要保护,而且要使更多的人接受并传承它。高等学校的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美术教育教学的地方,要在传承和发扬民间美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等学校承载着发扬和传承民间美术的重要使命,但从当下高等学校的美术教育来看,教学方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等方面都没有使民间艺术占有足够的教材内容与教学空间,更多的是一些美术专业知识和理论的教学,就算在教学中论及民间美术的内容也语焉不详,不能够充分地对某一地区的民间美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所以,从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中的民间美术所占比例来看,民间美术的学习和传承情况是不容乐观的。
对于地方的历史文化,高等学校应该根据民间美术的具体特点延伸到美术课程中来,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理念,积极从生活中汲取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继承和发展民间文化。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民间美术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充分,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民间美术的教育意义,只是单纯就美术理论和美术文化进行讲解,不能充分发挥民间美术的教育意义。每个地方都有其特有的地方文化,民间美术也是这些地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地方都有其独具地方特色的美术形式,这些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美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民间美术就是弘扬中国的传统的美术艺术,也就是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日渐衰微的今天,弘扬和继承民间美术是文化发展的必要之举,它是对中国传统艺术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三、做好高等教育与民间美术的对接
1、高等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课程的设置
高等美术教育中应该设置专门的民间美术这一课程,并编写相关的教材,使民间美术的教学有根有据。通过教育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和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进而继承和弘扬民间美术,使民间美术在更广的范围内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设置专门的高校民间美术课程是保证民间美术得到更好的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质量和高素质的美术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和相关教育部门要在高校美术教育的教学方针和课程标准方面抓紧建设,并设计出合理的民间美术教学体系,培养符合时展要求的美术人才。民间美术的教育要立足于弘扬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设计出具有民族风格的高校民间美术课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提高高校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要想提高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综合水平,必须提高高校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鼓励高校教师根据专业的要求发表专著和学术论文,提高高校美术教师的科研能力。高校美术教师要适应高校艺术教学的改革,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将民间艺术中的题材选择、色彩搭配、图形绘制以及文化内涵等各个方面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内
去,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计划当中去,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民间传统美术带给他们的审美感觉和心理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消化理解能力,真正从更高层面上加深对于民间美术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和美术创作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美术素质。
3、加强对民间美术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艺术创造都起源于民间,民间蕴藏着大量的民间美术课程资源,例如建筑艺术、手工产品艺术等都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这些民间美术中的审美元素都值得纳入到高校民间美术的课程中来,在美术课程中渗入民间美术的元素,吸引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兴趣,在课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进而明晰自己在保护民间艺术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例如在高校美术专业的图案课程上可以启发学生们对传统的剪纸等艺术的图案进行研究和设计,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水平,同时也能够继承和发展当地的民间艺术,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四、结语:
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中设置民间美术这门课程有利于系统地传授民间美术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高等学校要专门设置相关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并积极开发相关民间美术资源,促进民间美术的传播,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秦国防.高等美术教育教学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文教资料.2009.(13).
关键词:传统艺术元素、文化产业园、 建筑创作、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相关研究背景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千年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在传统文化中,包括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元素(如图1),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诸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秦砖汉瓦、京戏脸谱、皮影、文房四宝、剪纸、中国瓷器、国画、石狮、风筝、如意纹、唐装、筷子、汉字、太极、八卦等传统艺术元素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领域,创造出新的视觉形态,使其既有传统元素的形似和神韵,又具有现代设计的意味与形式,能够唤醒个人与民族的记忆,给人以无比的震撼和无穷的联想。
在传统文化广泛应用于设计领域的大背景下,关于提取传统艺术元素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园在我国各地大量出现,其新的类型与形式也不断涌现,但传统艺术元素在其中的应用方式还较为单一,已不能满足人们新的视觉要求。本篇论文着重探讨传统艺术元素的应用与文化产业园区建筑的相互关系,得出传统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建筑中的应用原则和方法。
二、国内研究领域现状分析
自从西方建筑思潮进入中国开始,中国的建筑师就从未停止寻求建筑中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道路,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这始终是中国建筑学界的一个热点。本文根据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将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关于传统艺术元素应用方面的研究
传统艺术元素是指具有某种特殊内涵或者特殊意义的标示,是将地域性的传统文化在艺术上的一种提炼和归纳。它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对历史及传统文化的回忆和演练发挥有重要内涵意义。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灿烂、丰富而厚重,我国传统艺术元素种类丰富,其中包括种类繁多的民间工艺、形式多样的建筑园林艺术、多姿多彩的民俗艺术等。本文将文献中收集到的我国传统艺术元素进行整理,分为建筑园林类、图案纹样类、器物类、文化类、民俗类等五大类(如附表1)。
现今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正在逐步提高,应用传统艺术元素所做的优秀设计也不断涌现,在现代设计中运用传统艺术元素的隐喻象征手法已成为主要的设计手法。国内学术界关于传统艺术元素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为充分,并已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传统艺术元素应用的方式与原则也分为注重创新、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注重传统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三个方面,分述如下:
1.1 传统艺术元素创新性应用的研究
罗显怡从传统元素的时尚演绎的角度出发,指出在应用传统元素时必须对其进行创新,将传统的设计语言渗透到现代的设计之中,创造出新的视觉形态,使其既有传统元素的形试和神韵,又具有现代设计的意味与形式,能够唤醒个人的记忆与民族的记忆,进而体现出某个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理念(罗显怡,2011)。
鉴于中国风格被误认为等同于传统元素的拼接,费飞指出中国设计需要中国风格,但对传统元素的应用不能脱离设计的实用功能、必须注重设计的科学性、需要传承传统文化精神、需要创新(费飞,2011)。 邱岚指出在现代设计中再现“传统”元素,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的盲目复古和仿古,而是利用现代的手法和传统美学尺度,对传统形式进行符合传统文化特征的再创造,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设计出的作品是充满时代感的,并且能够体现出现阶段的思想和技术水平(邱岚,2011)。
1.2 对传统艺术元素文化内涵挖掘的研究
通过对大量实例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对比,杨巍指出在现代建筑中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人文观念的应用;2.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设计的应用;3. 中国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同时他强调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不是停留在表面效果追求形似,,而是讲求神似的追求意境。以现代化的设计手法,以“取其形,延其义,传其神”为原则,将这些传统设计元素加以提炼和简化,恰如其分的运用,就可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渗透出一股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风味,让现代建筑设计与中国传统元素更加完美的结合,并得到提高和升华,创造出现代、简洁、舒适而又能体现中国主义精神和意境的现代建筑风格,形成一种新的而又适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心理的中式建筑设计(杨巍,2009)。
1.3 传统元素与技术结合的研究
戴斐指出用当念来整合传统艺术元素,是实现设计古今融合或传统风格当代转化的关键,即在文化内涵和审美法则上遵循传统,在设计手法和材料配置上现代化。各种具典型文化内涵的传统图形纹饰,,至今仍有积极的实用意义,可结合当代技术与工艺对这些传统符号进行抽象、简化、嫁接等艺术加工,在形式和寓意上予以延伸与拓展(戴斐,2009)。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朵云轩艺术中心与上海京剧院迁建工程”的项目设计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在中国风大热的今天,中国元素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视觉设计中。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是对传统的再复制做纯粹的中式风格,还是将中国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的手法与现代的材料表现出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邵隽指出“朵云轩艺术中心与上海京剧院迁建工程” 项目虽没有直接复制这些传统的中国元素建筑符号,但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立面造型以及设计理念,都无处不体现了“国粹园”这一主题。将中国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的手法表现,给人豁然开朗的印象(邵隽,2010)。
2、文化产业园区建筑方面的研究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业的行业。随着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大力度扶持,我国的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文化产业园区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各地不断涌现出一批知名的文化产业园,文化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模式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以传统艺术元素在园区建筑中应用方式的创新最为突出。
王彦辉从文化产业园中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认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在对传统建筑形式要素的提炼与转化(浅层表达),更体现在对传统建筑所蕴涵的内在文化精髓的挖掘与传承(深层表达),在具体设计中,这两个层面应当是并重的(王彦辉,2008)。尹杰在其论文中分析了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模式,描述该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成思路和发展现状,分析园区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危险与机遇,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与对策,同时探索产业复合型发展模式的得与失,为其他文化产业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借鉴示范作用(尹杰,2010)。乔峰以河洛文化产业园的规划目标定位为例,对其整体的场地布局、功能分区及景观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总结,并结合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生态自然的景观构建模式,针对城市自然遗留地景观保护与发展的融合,提倡人与自然的共生,促进城市生态的良性发展(乔峰,2011)。郭洋和张清以上海发展较成熟的创意产业园M50为例,采用使用后评价(POE)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自由访谈和量化分析的方法,对产业园内外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尝试提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设计建议,为今后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郭洋、张清,2010)。
三、对相关研究进展的评述和展望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关于提取传统艺术元素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研究与日俱增。但由于文化产业园在我国起步较晚,现有国内关于传统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区建筑中应用的论文和资料较少,且大多停留在对设计作品的评述上,并无定量化的建成效果评价, 表现为研究内容和方法单一、研究指导意义不强、研究完整性与系统性不足、研究方法上存在局限性等几个方面。研究多以感性方面的定性描述为主,未能引入其他学科领域的科学定量的方法和研究体系,使得研究成果无法摆脱表象式的描述。
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建筑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正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从相关研究的分析和总结中可得出传统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区建筑中的应用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传统艺术元素的应用缺乏创新性、对传统艺术元素的内涵挖掘缺乏深度、不注重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传统艺术元素应用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等。此外现有研究多以现象描述为主,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所以未来的研究还需从应用方式的角度做进一步的探讨。
传统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区建筑中的应用,应取其形与意,正确地把握传统艺术元素应用的手法,合理的利用文化产业园中的“文化性”特征,对传统艺术元素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形成与发张形成正确理解,将会为传统艺术元素与文化产业园建筑的融合提供一种策略,及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罗显怡.变“土”为“洋”——传统元素的时尚演绎[J].生态经济.2011(06)
[2]王玉萌.传统元素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1(07)
[3]薛黎静.传统装饰元素“云纹”在酒店设计中的运用 [J].环境艺术.2011(07)
[4]邱岚.回归传统——浅谈现代设计新趋势 [J].安徽建筑.2011(05)
[5]李广雯.环境艺术中传统造型元素应用研究 [D].重庆大学.2010
[6]邵隽.浅谈中国元素在建筑设计中运用 [J].科技信息.2010
[7]尹杰.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D].苏州大学.2011
[8]全宁. 传统与创新——浅析中国传统视觉元素与现代图形设计的融合[J].艺术与理论.2008
[9]秦亚平.探析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整合 [J].深圳大学学报.2011(09)
关键词: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161-01
一、中原民俗文化传承亟待创新的形式
民俗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广大民众所形成的长期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在不断的约定俗成中总结、创新、演绎成时代世代相传的生活文化。民俗集中体现着这一地域的传统文化,承载着当地居民的文化心理,传统文化与民众的文化心理伴随民俗的传承不断地强化。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区域地貌及生活习俗差异较大,且历史久远,因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中原地区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民俗文化种类繁多,经历千百年变迁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独特风情。伴随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极大变革,不少民俗文化缺乏活力,有的甚至濒临消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发展与创新,是目前中原地区民俗文化亟待解决的课题,需要创新的思路和策略。
二、娱乐化体验传承中原民俗文化的可行性
著名的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将出现五大浪潮》一文中指出,“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休闲消费的角度看,人们正处于从传统以维持生存为主的用品向追求文化精神产品的转型期。现代人的消费重点已经由购买有形商品转移到无形的能够感觉舒适和快乐的服务,从花钱买东西到花钱买“感觉”。劳动与积累不是目的,只是消费的手段,享乐才是根本。“人们在休闲、消费和感官满足中接受了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娱乐休闲经济是一种体验型经济,突出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强调低代价、高效益,以无形资源代替有形资源,是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财富相协调的和谐经济形态。以娱乐化体验的构建为核心的营销模式,是以满足人性回归为出发点,不仅能有效地满足人性的需求,同时也是企业拉近消费者距离的有力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创新的视角。
就民俗文化而言,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和发展趋向:一种是作为文化遗产来对待,注重其原生态、原汁原味,强调文化生态平衡;另一种则是将民俗文化视为一种活的文化形态,强调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强调借助新的文化形态和现代传媒方式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后者本身就是将民俗文化以文化形态的形式构筑的体验形式。经济文化技术的变革对人们生活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若能在结合自身优势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人们娱乐休闲需求的变化进行创新营销,通过开展多层次的体验模式,通过为消费者创造独特的娱乐式体验来塑造、传播与提升我省民俗文化,会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三、中原民俗文化的娱乐化体验研究内容
本课题试图以中原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为具体研究对象,从娱乐化体验的视角下,探索传承民俗文化的创新型途径。结合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们的娱乐休闲需求,将娱乐化传播、体验营销等理论的作用机制、传播方法应用其中,针对性的得出科学、可行的建议,以期实现“以娱乐构建体验,以体验传承民俗”的传承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的基本构想。
(一)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本课题研究综合运用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大众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多学科的综合交叉分析与研究,梳理出娱乐化体验营销的相关概念。通过查阅著作、相关研究论文、统计资料以及档案资料,从各个理论角度挖掘娱乐化体验营销的模式。
2.文献分析。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书籍、期刊、文章等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著作、相关研究论文、相关的统计资料以及档案资料的研究,对中原民俗文化的定义、源流、分类从理论角度系统界定。
3.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调查积累第一手资料。对现有的中原民俗文化进行客观的分析与归类,根据娱乐化体验营销的核心,挖掘适于文化推广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对大众的娱乐休闲需求的变化及趋势、对民俗文化传播的现状进行调研,为体验模式的构建提供建议。
4.案例研究。本文在论述中以案例研究法为辅助,其一,对众多体验营销的成功案例的分析整理;其二,分析优秀的民俗文化传承的案例。通过对搜集的数据、案例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研究,得出适于中原民俗文化特点的具有可行性的娱乐化体验模式,为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建议。
(二)研究思路
本课题选取娱乐化体验营销的视角,研究主题紧扣中原民俗文化传承的核心,形成五大板块:基本概念及关系梳理->中原民俗文化和大众娱乐需求的调研->娱乐化体验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价值及作用机制研究->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模式的构建研究->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模式的案例实践研究。
1.课题基本概念及关系梳理:
梳理娱乐化体验的相关理论,对娱乐化传播、体验营销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重构并完善“娱乐化体验”的概念,丰富其内涵,对实际操作更具指导意义;对民俗文化的源流及发展状况进行文献调研,形成对民俗文化的整体观。
2.中原民俗文化的实地调研:
其一,对中原民俗文化进行客观的考量和分析;其二,针对目前处于活跃状态的民俗文化调研,分析其优点与特点;其三,针对大众娱乐体验需求调研,发掘适于娱乐化体验发展的民俗文化类型。在实地调研中综合使用多种手段,如拍摄、问卷、观察、访谈等方式全面、深入的进行研究。
3.娱乐化体验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价值与作用机制:
根据调研结果,探讨娱乐化体验如何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作用,试图从理论层面寻找中原民俗文化适于娱乐化体验发展的深层原因。
4.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模式的构建:
依托体验营销的理论、具有影响力的活跃状态民俗文化案例分析、中原民俗文化的特质及大众的娱乐体验需求,构建适合中原民俗文化的体验模式,提出具体策略。
5.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模式的案例实践:
选取具有普适性的中原民俗文化具体类型,对模式的应用进行验证。
四、民俗文化传承的创新
1.视角创新。将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活的文化形态而非传统的文化遗产为研究视点,发掘它的可变性及传播形态的可能性。
2.思路创新。提出娱乐体验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机制。
3.方案创新。从大众娱乐体验的视角对中原民俗文化及衍生资源进行归纳和梳理,发掘具有可塑性的视角。
4.理论创新。提出适用于中原民俗的娱乐化体验模式,探索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机制。
五、研究价值
从娱乐化体验的视角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进行探讨,从理论的角度而言较有新意。首先,娱乐化体验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理论视点,它是基于娱乐化传播与体验营销理论的结合,后者提供可参考的营销构架,前者提供娱乐基因、娱乐元素、娱乐形式以强化受众的娱乐心理需求,目前这个领域的研究尚未成体系亟待探索。其次,人们经济文化生活发生巨变,民俗文化的传承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用现代化的传播观念、传播方式传承标志着人类发展进程的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满足这一需求。第三,民俗文化有其特殊的性质、文化、历史等因素限制,使得娱乐化体验模式在民俗文化中的应用具备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特征。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弥补中原民俗体验营销理论与应用上的不足,对传统文化资源转化的思路也有一定扩展作用。最后,以满足大众娱乐心理及娱乐需求为前提,发掘民俗文化的娱乐功能,是迎合大众娱乐的天性。用娱乐体验的方式为民俗文化注入活力,能够吸引大众的关注和主动参与,为尘封在记忆里的民俗文化注入符合时展的跃动的活力,具有极强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著,夏业良等译.体验式营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2]埃尔・李伯曼,帕特丽夏・埃斯盖特.谢新洲译.娱乐营销革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
论文关键词:历史变迁,图书馆,作用
一.图书馆的发展历史
我们都知道图书馆的英文名称为library,它是从拉丁文Librarium一字演化而来,意为放书的地方。德文中的图书馆称Bibliothek,法文为Bibliotheque,俄文是Biblioteka,它们都是从拉丁化的希腊字Bibliotheca变化而来的,也是指放东西的地方,即图书馆。那么图书馆到底源于何时,大概要从人类开始保存某种信息记录时算起了。也就是说人类有了储存信息的意识,开始利用某种介质存储信息,便有了图书馆。
图书馆最原始的功能是保存人类的记录与文化,所以世界上的文明古国,都是早期图书馆的重要发源地。据史书记载,公元3000年前的埃及与2000年前的巴比伦都已有了图书馆。不过与我们目前的传统纸质图书馆有所区别的是,当时印刷术还没有出现,故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承载资料的载体都不尽相同。埃及图书馆所收藏的资料多为写在纸草(Papyrus)上的文件,而巴比伦图书馆的资料则是刻在泥片(Clay Tablet)上的记录。我国在殷商时期就有了图书馆,及至周朝图书馆已经非常普遍了,而且当时图书馆内部图书的分类与管理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规模。但当时由于受载体的局限,这类图书的体积相对来讲比较大,且随着图书馆规模的扩大,图书资料数量的增加,给检索者查找资料和管理者管理图书带来很大的不便,也就是说,随着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它也冲破了原有的功能范围(放书的地方),不仅可以存放图书,也是人们查找资料的地方。印刷术发明之后,人们开始广泛的利用纸张为载体,把大量的资料印刷到纸张上,这也大大提高了文献的出版和传播速度,也在某种程度上给图书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使原有图书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自此,我们现在所说的传统图书馆也在那一时期形成并开始了它漫长的发展历史。
二. 图书馆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
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
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便产生了文字,用来记录这些文字的载体—图书也就应运而生。它记载了从古至今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图书馆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收集、加工、整理、科学管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以便广大的读者借阅使用。图书馆是作为保存各民族文化财富的机构而存在的,它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典籍任务,是图书馆最古老的职能。它是以文献为物质基础而开展业务活动的。但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图书馆不但保存手写和印刷的文献,还保存其他载体形式的资源,而且保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
实现了文化的传承文明的延续
远古时期文化和技艺都是通过手口相传,这种传播和继承方式存在很大的偶然性。一旦掌握技艺的人突然死去,那么这项技艺就会失传。后来人们发明了文字,将这些重要的信息用文字记录下来。早期图书馆的出现将这些信息搜集,整理集中收藏,所以可以保存传承至今。
传统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是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号的创造新生活。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成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就是文化传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古典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包含有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的存在就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方式
金鑫先生曾提出一个精辟论断:“如果说领土、领海和领空只是硬国土,是有形国土,那么由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力及其影响所及则是它的软国土,无形国土。我们不能忽视文化国土的安全和建设。”
3.不断教育推动社会发展
(1)思想教育的职能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枢纽。在馆藏建设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级都有一定的原则和倾向。
(2).文化素质的教育职能
图书馆进行社会教育,主要表现在可以为社会、为读者提供最完备的学习条件:资源、场地、设备。受教育者可以长期的、自由地利用图书馆进行自学。它还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里,图书馆是基本的教育设施,它被誉为“知识的宝库、知识的喷泉”,“大学的心脏”,“学校的第二课堂”,直接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书馆向社会所有成员敞开大门,教育他们如何才能获取文献资源的过程和方法,掌握进行终身学习所必须的技能。
三. 图书馆未来的发展
图书馆以藏书专深、丰富,布局合理,服务高效、方便为特征。具体讲,图书馆是为科研工作提供知识支撑,为其科研人员提供信息知识服务,并且承担国家或地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部分任务。
数字图书馆降低了传统图书馆在增加馆藏资源时,对场地、管理和养护各方面的要求,降低了购置成本和运营成本,并大幅提高了图书馆的使用率和满意度。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数字图书馆将是未来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磊.图书馆的历史与数字化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
[2] 金泽龙.科研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革与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03(4):15-17
[3] 郑丽仙.图书馆转型时期的定位与走向[J].图书馆情报工作动态,2002(5):25-26
[4] 付建萍.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J].河南图书馆专刊,2003(2):17-19
[5] 李茉莉.论图书馆的定位与变革[J].陕西当代图书馆2003(1):20-21
[6] 吴晓波.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定位[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3(1):12-13
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人有“来客敬茶”的传统习惯,“茶”属于“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有“茶祖节”的习俗。茶文化正是中国树立文化产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倒是邻国日本却将茶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免再次出现中华传统被别国剽窃的现象。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
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
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刺绣;现代设计;服装形态;传承发展
一、刺绣与服装设计
1. 服装设计的概念
服装设计是一门融入自然科学、心理学、美学和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具有技术与艺术的双层属性。以服装材料为素材,以服装为对象,借助一定的审美法则,运用恰当的设计语言,对人体进行包裹和打扮,完成整个着装状态的创造过程,服装是人类息息相关的物品,设计师是其产生过程的第一步。
2. 刺绣的概念与发展
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是用针和线“作画”,在织物上讲述故事。它的基本元素是针法。像画画一样,刺绣反映人们的风俗、文化、心理等。刺绣是一种艺术形式,同画家用画笔,雕塑家用泥土,雕刻家用金属,木刻家用木头来表达他们对美的追求一样。现在中国苏绣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绣品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且绣品种类齐全。
3. 刺绣在服装结构与装饰方面的广泛应用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习惯于服装造型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造型的完整不再是服装好坏的评判标准。新结构主义重视结构的基本部件,认为基本部件本身具有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在于作品本身好坏直接影响到服装的穿着效果。再完整的衣服如果穿起来显得不美观、合体,造型结构不够时尚、不够现代,人们也不会购买。在新的审美标准和意识下,人们对刺绣服装的偏爱也由单纯的欣赏完美的刺绣工艺到刺绣与款式的完美结合。所以不仅要有完美的刺绣图案还要通过对服装结构的解构、面料的设计、图案的结构设计使服装满足当代人审美需要,这也是服装造型设计思维新取向研究的重点。
二、现代服装上刺绣的应用与当今的社会观念和时尚趣味
1. 服装设计师应该如何运用刺绣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现代服装设计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事实上,继承传统文化所包括的范围很广,除了形式与内涵,同样包括传统文化中,形式与内涵之间的转化机制,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规律的把握,只有掌握了规律,明白了传统文化刺绣是通过怎样的组合、变化方式来传达寓意,才能使传统文化刺绣在现代设计中出现合理而丰富的变化。再者,一旦我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又能够很好的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我们完全有理由抛开文化形式的束缚,尽可以用现代设计语言去设计能够传递传统文化内蕴的符号,到那时,我们能够自豪的说,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与精髓。
2. 外国设计师眼中和手中的刺绣
这两年,古老的中国在世界上魅力尽显,原来并不太引人注目的中国刺绣也成为时尚元素,走入国际时装舞台,在一些顶级大牌的时装中发热发亮。Dior的设计师约翰加里亚诺去年的一趟中国之旅,让他对中国刺绣奉为瑰宝,在推出的Dior新女装中,大量使用中国刺绣为装饰元素。此外,在Prada、D&G等著名的品牌中,你都可以看到美丽的刺绣,但是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刺绣的面积在整个服装中逐渐减少,甚至用来辅助服装结构和服装款式表现,这也是今后刺绣在服装设计应用中的一个趋势。
三、刺绣在服装设计中运用趋势及其意义
我们在发扬自己国家的精粹的时候,也要结合一些西方国家的先进的理论,刺绣是服装设计中实用与装饰的尤物,既古老又清新。刺绣自身的变化能够带给服装无穷无尽的变化。人们喜爱刺绣,因为它很美,因为它多变。当然,服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进行服装设计时使用刺绣一定要把握分寸,注意整体的和谐。很多、很好的设计,看似不经意的刺绣运用,实际上却包含了设计师对造型、色彩、结构、材料等多方面的构想和推敲。透过服装上千姿百态的刺绣与服装形态的结合,能够品位到当今时尚的气息,领悟到社会文化的潮流。
参考文献:
[1]邓跃青《现代服装设计》[M],山东:青岛出版社.
一、山东民间舞蹈教学的意义
山东民间舞蹈以其悠久历史闻名,其中最著名和典型的舞蹈形式囊括了海阳秧歌、胶州秧歌以及鼓子秧歌等,舞蹈形式丰富多彩。由此可见,舞蹈艺术的根本特征表现为舞蹈的审美特性,综合分析山东民间的三大秧歌,它们来源于现实生活,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和生命所包含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借助秧歌这种纯朴古老的艺术形式,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将舞蹈中所富含的真谛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来。
山东民间舞蹈最直接、最生动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将山东人民以及山东地区人们的性格、气质特性、生活方式、物质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生存面貌等淋漓尽致的表现。山东民间舞蹈在中国美学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本篇论文通过探索和研究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以发挥舞蹈教学这一文化载体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二、舞蹈教学是传承和发扬山东民间舞蹈文化最直接的方式
舞蹈文化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动作实现统一,这种教学方式将舞蹈文化传授给学生,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由此,在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过程中,舞蹈教学成为一种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掌握民间舞蹈的形态,在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中最为关键,有助于更快的了解和认识舞蹈形态之后的文化内涵。以鼓子秧歌为例,在这种舞蹈形态之后包含了丰富的儒家文化内涵。基于此,在民间舞蹈教学里,要不断的从民间舞蹈所包含的文化着手,通过分析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山东民间舞蹈。
建立立体的舞蹈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的文化上了解和认识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而不是停留在肢?w语言的表达之上。通过增强学生对舞蹈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山东三大秧歌所富含的民间舞蹈的丰富内涵与意义,更快的掌握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精华,不仅熟练的掌握舞蹈动作,还清楚的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种动作背后富含的寓意。
舞蹈教学通过让学生将技术与知识的结合,通过丰富的舞蹈文化内涵支撑着山东民间舞蹈的形态,使其更具表现力,让每一个舞蹈动作因为有了灵魂更具感染力,从而在教学中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重点强调和促进文化的渗透发展。
在山东三大秧歌中的胶州秧歌与鼓子秧歌两大舞蹈形式,以独特的民族风格特色,都体现了齐鲁文化,清晰的标示出了舞蹈中齐鲁文化的差异性。第一,鼓子秧歌这种汉族民俗舞蹈主要在鲁北平原流传,在东西地区,鼓子秧歌的表演风格也各具特色。例如,东部地区鼓子秧歌以惠民县为代表,秧歌的特点表现为节奏舒缓、动作伸展、气势浑厚有力,具有柔韧性;西部地区鼓子秧歌则以商河为代表,其的特点表现为节奏顿促、线条粗犷、棱角分明,具有刚健的特性。在东西两个地区,鼓子秧歌共同的特点表现为粗犷雄浑、气势豪迈,以及神、韧、稳的特性。第二,胶州秧歌这种汉族民俗舞蹈形式主要在鲁东半岛靠近胶州湾附近流传,在传统秧歌表演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表演角色主要为女角。如,翠花演绎的为中年妇女,这一角色的动作开朗大方,扇女扮演的为,这一角色动作温柔贤淑,小曼儿扮演的为小女孩,这一角色的动作活泼俏丽。这几个角色虽然不同,但是在动作上表现为拧、碾、神以及韧等特点,并且呈现出“三道弯”的基本体态特点。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鼓子秧歌”与“胶州秧歌”这两种山东民间舞蹈形式,它们在表演中呈现出的特点也对山东人民吃苦耐劳、憨厚纯朴、善良热情、宽容大度以及自强自立等性格和社会风貌通过舞蹈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在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中:首先,在“鼓子秧歌”教材内容上的选择中,需要特别注意晃鼓子、劈鼓子、摆伞、走伞以及杨家庙、不倒松、四面八方等动作,并对这些特色动作的动势与走势等进行重点训练。其次,选择“胶州秧歌”的教材内容,需要集中训练正丁字拧步、倒丁字碾步、小曼儿步扭以及抱推扇等动作,不仅确保动作到位,而且还要确保每个动作的韵律美,体现出该舞蹈所富含的审美心理特征。
在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中,通过非语言文字与语言文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学生的训练能动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的双重效果。
三、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与文化传承
(一)山东学院民间舞蹈对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
对传统山东民间舞蹈加工、创作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山东传统民间舞蹈的挖掘、保护、传承,实现山东传统民间舞蹈文化与民族精神等基本要素的充分体现。在山东民间舞蹈文化强调与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还要高度重视创新与发展的关系。在传承山东民间舞蹈文化过程中,在保留传统优良精神文化精华的前提下,还要实现创新发展。
(二)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
民间舞蹈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传统的,特别是对待山东民间舞蹈的传统问题时,往往只认为只有对齐鲁原生态进行传承的舞蹈才是真正意义的山东民间舞蹈,反之则不是。但是站在舞蹈参与的角度分析,民间舞蹈是只有人民大众参与或者实现自娱自乐效果的舞蹈形式。通常持有这一观点立场的人,强调的是山东民间舞蹈的原汁原味。但是从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过于强调传统,属于片面的坚守传统。
这一观点,对山东民间舞蹈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创作实践方面,使得山东民间舞蹈教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阻碍了舞蹈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内容的丰富和舞蹈技艺的提高。因而,若促进和实现山东民间舞蹈走得更快更远,需要改变对山东民间舞蹈的认识,提高民间舞蹈技艺和民间舞蹈审美的发展。例如不管是海阳秧歌还是胶州秧歌,在看到山东大秧歌时可与清代《柳边记略》中描述的秧歌形式的源流相联系,同时为了避免出现随意性,所谓民间舞蹈应当具有特定的民族区域风格特色,山东民间舞蹈应当融合山东区域乡土风情,重现山东浓郁的风土人情,既展现传统魅力,又具有现代舞台时尚特色,最终让民间舞蹈成为表现民族文化特色的一个活化石。
基于上述分析,山东民间舞蹈形态不应该永远停留于原生态,例如胶州秧歌实现了舞蹈与戏的结合,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眼光看待民间舞蹈的发展。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山东民间舞蹈也不再只是表现对神崇拜敬仰的方式,在舞蹈形式背后的内涵中,山东民间舞蹈也成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手段,并且从根本上实现质的跨越。
山东民间舞蹈在继承传播文化的过程中,通过一种群体化的自我审美方式来实现,从最初的个体感情抒发演变为群众集体创作,在娱乐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深深植根于山东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研究;校企合作
广东是我国四大制鞋基地之一,位居沿海发达城市,地理位置的优越,省外、海外品牌纷纷入粤,使广东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鞋都和鞋业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有“中国十双鞋,广东有其五”“全球十双鞋,广东有其三”之称。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有广东鞋的踪迹。但无须讳言的是,广东自主品牌及产品的研究及创新工作做得相对有限。近些年来,广东制鞋行业正奋起直追,着力加快品牌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创新,要创新就要有新的技术和艺术灌入其中。非遗创新,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聚焦非遗与时尚融合之美,推动非遗活化传承、价值转化的过程。作为时尚之都的广州,助力文化产业新发展是当下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省级非遗工作站申报工作,其中服装服饰工作站落户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非遗工作站(服装服饰工作站)应运而生,将深度整合时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通过非遗文化赋能,优化提升全产业链,促进跨界合作,形成多业态、跨区域影响力,推动湾区时尚产业融合发展。制鞋行业作为服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品牌建设及产品创新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1价值所在,引领国潮
1.1应用价值
要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融合,以文化产业为载体,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方式,提升广东制鞋在中国乃至世界制鞋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使我国制鞋行业一改往日低端、廉价的加工状况,能够健康、飞速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以传统文化催生经济转型发展,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具有很好的现实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近几年,随着我国在传统文化的大力推广下,国潮品牌应运而生。其设计理念将本国文化、元素添加在设计中从而形成。广东制鞋紧抓社会发展命脉,经过多年发展和培育,现已形成非常完善的皮革、制鞋产业链。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的中国女鞋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7年)显示,虽然我国制鞋行业受欧美市场受金融海啸影响进口数量下降,而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日益旺盛,所以在未来的十年里,中国制鞋市场仍将呈现迅猛上升的趋势。而广东,作为我国制鞋行业引导国内潮流的重要基地,接受最新国际流行讯息以及时尚元素的重要城市,企业对设计水平的发展非常重视,品牌建设更是行业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展趋势。产品升级、品牌转型、发扬传统文化,无疑未当今鞋类设计师提供了很好的设计灵感,产品遵循在不同品类或风格的鞋产品当中,融入中国元素,既展示出新时代鞋靴个性的一面,又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1.2学术价值
目前在全球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融入各行各业。广东制鞋产业链以达到全国领先的生产制造水平,年产品出口总值远超越其他生产制造国家,如印度、越南、巴西等国。而在设计与文化引领方面,国外一线大牌仍处于主导地位,中国制鞋业没有形成属于本国独特的文化创意,加之当前本土鞋类优秀设计人才紧缺,中国鞋类设计环节较国际一线品牌有明显欠缺。如何打破设计环节,打造属于中国的鞋类世界品牌,广东制鞋行业的转型与升级是发展必然趋势。提高整体制鞋产业链,向全球制鞋产业链上游迈进,是广东制鞋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设计是目前广东制鞋企业迫切需要加强培育的方面。随着新时代文化创意全球发展的步伐,呈现以传统文化为主导,以产品创新创意为主要导向的发展现状。本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的宗旨,以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传统制鞋行业转型升级,对广东制鞋行业的资源整合、技术创新、文化素质提升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非遗文化传承下广东地区制鞋行业设计目的、开发方向与工艺技术等问题,行业、企业以及高等教育制鞋专业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转变当今制鞋行业“模仿”设计现状,努力推动和发展广东制鞋行业产业升级,企业转型。同时,依据企业、社会需求,对高等教育鞋类专业提供行业需求,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质量,有利于高职、本科等鞋类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培养适合新时代企业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
2行业快速发展,引导新型人才
制鞋行业属于工业密集型产业,而中国在全球制鞋行业中一直处于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其鞋类产量、出口产量和消费产量分别接近全球的60%、70%和20%。中国鞋业的发展,可以说为全球鞋业消费市场提供了来源稳定的产品供给,与此同时,中国鞋业发展的外溢效应,为周边国家依托中国鞋业强大的供应链从而实现鞋业快速崛起,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但中国鞋业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自主品牌及产品的研究及创新工作做得相对有限。基于此种原因,借助文化创意的全球化兴起,越来越多的原创品牌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兴起,而要独特,就要创新,要发展中国制鞋行业,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将两者紧密结合,提升广东制鞋业的同时,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水平,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就要了解鞋靴,了解鞋的各个构造以及从鞋类演变的历史开始。要发展就要创新,无论是从工艺技术创新,还是造型设计创新,只有根植我国传统文化,汲取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华,才能彰显中国鞋靴设计师的人文情怀,并由此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鞋靴品牌文化产物。目前,国内对于鞋靴文化的整体发展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研究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学者,以及研究纺织服装学的学者对此都有一些研究成果,例如:《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鞋履艺术在现代鞋靴设计教学的应用研究》温州大学,刘阳,硕士论文,2018年;《论鞋靴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温州大学,顾任飞,中国皮革,2013年06期;《继承传统文化与鞋类时尚创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彭艳艳,西部皮革,2011年21期。但专门研究非遗文化并应用到鞋靴产品当中的机构、学者或企业还相对较少。在企业方面,设计师具有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使命,是一切文化作品的创造者。只有顺应时展,不断通过新品理念、产品质量、产品特色、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品牌产品价值,这就要求鞋类设计师既要有丰富的鞋产品技术设计能力,又要掌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审美,同时,鞋类产品必须符合当下时代的审美产物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处理好技术与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与现代科技等之间的关系,设计出代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潮品牌产品,向社会展示创意转型成果。在院校人才培养方面,随着市场整合、消费者需求的提升,使得制鞋行业从早期的培训机构上升到中专层次的《皮革制品设计专业》、高职层次的《鞋靴与工艺设计方向》等,以及本科层次的《皮革专业》、《鞋靴与皮具设计方向》,至现今《鞋屡设计》研究生方向等。教学层次不断提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逐步细化,涉及鞋靴工艺制作、鞋靴款式设计、鞋靴样板设计等分门别类的进行高等教育教学。依据不同层次鞋类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从技能型专门人才到设计类创新型高级人才,通过院校理论教育,让学生掌握该层次教育教学过程中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素养,加强非遗文化知识,以及在鞋靴设计当中给予创新,为根除中国鞋靴设计的一味模仿、抄袭现象提供有力依据,为高校鞋类专业及制鞋企业培养具有强烈民族意识,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新一代鞋类设计人才,给予有益意见。
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赴新时代
企业发展是高校教育的风向标。近年来,职业性院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高院校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增强高校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教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方位合作办学等模式。如:企业管培生合作、学生就业合作、订单式培养、冠名班合作、名师工作坊等。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劳动者。对于广东制鞋而言,早期的样板师已退出时尚设计舞台,成为幕后支撑的主力军,而鞋靴设计师更多为年轻、潮流的90后、00后,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汲取时尚新理念,将制鞋行业引领国潮达到创新设计新高地。
4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也是一个国家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在研究和传承前人文化的同时,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然而即便如此,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遗资源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因此,在加强保护非遗工作的同时,各行各业也将非遗文化资源、文化传承引入行业建设当中,力争通过自己行业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现我国特有的文化底蕴。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广东制鞋行业着手,挖掘并深入中国非遗文化特色,结合院校人陪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努力推动或发展广东省乃至中国制鞋行业的发展里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凤华.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形成命运共同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
[2]高鸿.企业举办和参与是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
[3]覃大立.传统手工艺自主创新之我见[J].新美术.2012(03).[4]徐燕琳.广东传统非物质文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08).
[5]郑士林,张冬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高校素质教育对接路径新探———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
其一,戏曲的表演形式亟需革新。现代人眼界开阔,通过传媒对各种高水平的艺术表演见识得多,欣赏水平自然高了。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人们对大段慢条斯理的唱腔难以容忍,更不用指望他们去理解那文绉绉的唱词了。
其二,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严重脱节,获奖剧目得不到普及推广。许多投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梅花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剧目在大城市受到专家好评,但在基层演出市场却备受冷落。而获奖剧目以悲剧为多、以哲理见长,这就导致获奖剧目与群众欣赏水平间形成巨大的反差。地方剧团完全成了替地方政府粉饰升平、晋京拿奖的工具,由此而产生大批公式化、概念化的戏曲作品,这种创作倾向直接导致戏曲愈发脱离群众而陷入困境。
其三,青少年观众以及接班人的缺失。从观众的构成上说,戏曲在今天的演出对象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中,鲜见有青少年观众。
如今时代不同了,戏曲舞台风光不再,这是个严酷的现实。让戏曲就此消亡,无疑是艺术界的极大损失,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一种缺憾。因此,重新架构戏曲艺术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位置,使之以更新的演艺向现代人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展示出其魅力,这就要求艺术家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与时代同步,不断开拓,不断攀登。要实现突破,必须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一、改革创新,戏曲才有发展
随着现代文化娱乐设施的逐步完善,演出活动,方法的不断丰富,人们处于多元化的文化氛围,欣赏趣味也常因求新而多变,这些自然而然的成为文艺工作者们在戏曲道路上继承传统、改革创新、勇攀高峰的原动力,并以之鞭策自己永不停息地在舞台上追求美、创造美、传播美,继续探索、拼搏,去争取艺术创造的新成果。因此,振兴戏曲,要靠两组轮子互动。可现在的情况是,人们太多的重视后轮了,以为后轮好了,就是一部好车子,就是不竭的动力,就能在时代的道路上把速前行。结果后轮好了,在那儿拼命空转,车子却并没有前进多少,这决不是个别现象。众多的演出团体,演艺工作人员不生产新戏或唱新曲,即使演出新戏唱新曲也只是为了参赛得奖而已,把得奖当做了终极的目标,如此带来的后果则是虚假繁荣。
艺术生产只满足于得奖,急功近利,心态浮躁,以为得奖就繁荣了当地戏曲艺术。久而久之,演出的戏曲越来越少,观众群体越来越小,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所以,我们倡导上新戏曲既要能够进赛场,又能够进市场,应以实际行动实践这一理念,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改革创新中,各地要建立起长期有效的以市场为主导的竞争机制,有利于人才和好的作品脱颖而出。可以让戏曲演出团体、个人公平竞争,让观众也能参与进来。这样,人们期盼已久的“振兴”就会出现,有些戏曲也可能因为人民的喜爱,有了生命力,从而会进一步繁荣城乡戏曲事业。
二、培养戏曲新人,戏曲才有希望
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的发展都一样,要靠年轻人去继承和发展。大力培养新人,是戏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倘若不注重培养新人,这种宝贵的民间艺术瑰宝就会失传。培养新人,本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从学校中培养
保护和发展地方戏曲,需要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加强戏曲文化的宣传教育,培养戏曲观众。各级文化、宣传、教育部门及新闻媒体都应把宣传我国的民族戏曲文化视为己任。戏曲文化在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国民教育中却没有应有的地位。国家和地方要立法,把包括戏曲文化在内的民间艺术内容纳入国民的基础教育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戏曲观众的断代和戏曲文化的危机问题。
(二)从家庭中培养
培养戏曲新人,要从娃娃抓起。一些少年儿童,因受父母或祖父母的影响,从小就对戏曲有兴趣。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以及春节联欢晚会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四、五岁的小观众表演得有模有样,有的甚至还代表河南省进京参加了“中国娃爱曲艺”全国少儿优秀曲艺节目汇演,并且拿了奖,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实践证明,从家庭中培养戏曲新人,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三)从社会中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