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美容毕业总结

学美容毕业总结

时间:2022-12-12 11:33:26

学美容毕业总结

第1篇

一、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现存问题分析

1.开设的美术教育类课程偏少,培养目标模糊高师美教院校发展长期受到美术院校的影响,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高师美教走上了全面开课的轨道,但课程设置几乎套用美术院校的课程模式,所开设的美术专业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术教育类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量较少,不能突现出高师美教的师范性特点,这也导致了高师美教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以至于出现有些教师是以培养艺术家而不是培养艺术教育家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偏差。

2.美术专业课程内容与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缺少对接现在高师美教课程设置普遍由美术教育类课程和美术专业类课程两大模块组成,其中的美术专业类课程内容基本套用美术院校的模式,与当前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缺少应有的对接,加上执教美术专业类课程的教师大都是由美院毕业的,他们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了解不多,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形成将美术专业教学与中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联系起来的学术自觉,这带来了师范生在大学所学的某些美术专业知识在基层学校美术教学中难以施展的困境。

3.最终评价课程缺失了高师美术教育应有的综合评价机制“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课程是高师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最终总结与呈现,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些课程为最终评价课程。长期以来,高师的“毕业创作”都是以美术创作作品展览的形式进行,完全照搬美术院校“毕业创作”的做法,这导致高师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毕业创作与美术院校学生的毕业创作相比拼,教师和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毕业创作中,多少影响了高师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的精力投入和对美术教育理论及实践的总结与反思,此外,“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各自侧重在美术专业和美术教育两大块,缺失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高师美术教育将二者综合评价的机制。

二、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策略

1.增设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突出美术教育专业特点众所周知,一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础知识结构应包涵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科两大体系。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是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学院依据国家教育部的发展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微格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教育见习、第一次美术教育实习、第二次美术教育实习等课程,使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占有相当比重,突显出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这些课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认识及其教学技能,尤其是学院将美术教育实习由原来实习一次调整为实习两次,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次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实习时间为三周,均有带队指导教师带领,这样能随时给予学生指导。第二次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实习时间为四周,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联系实习学校或组成一到二个实习小组,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前后两次教育实习给学生教学反思和回炉的过程,第一次教育实习返校后,教师针对学生们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深入的分析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教学反思,从实践中认识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教学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理论认识,以便指导其第二次的教学实践;有了第一次教育实习的基础,学生在第二次教育实习中更显从容和自信,教学更规范化,并在教学中有目标性地观察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两次实习中感受深刻,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技能和专业认同感。合理安排每个学期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一方面确保学生每一学期至少有一门以上的美术教育理论或教学实践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将各课程相互串联,形成体系,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比如美术教学论、美术课程标准解读等核心课程被有意识地安排在教育实践课程之前,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美术教育理论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等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在一定教学实践基础上寻找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形成研究教学的思考。同时还可结合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说课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教学评价与反思,使教学更有成效。

2.科学整合美术专业课程内容,彰显美术教育专业特色学院在对中小学一线教学调研中发现,因教学条件、学生兴趣等原因,那些偏难和较复杂的美术学科内容在学校难以展开,如油画人体、石版画等,因此,结合基础学校实际需要,科学整合美术学科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以“双基+创造力培养”来整合美术学科课程的思路是基于中小学“双基”教学的特点提出的,即在大学低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学科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的学习,在大学高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表现及创作学习,并采用选修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美术学科发展方向,在侧重研究某门美术学科的同时,又在相互交流中触类旁通地了解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形成“一专多能”的美术能力。此外,在原本单纯的美术专业课程中整合美术教育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将美术学科与教育专业学习相结合,更能明确美术教育专业的本质,如《艺术考察》通常是带学生们深入乡村写生及收集美术创作素材的课程。经过整合,可将这门课程改革为《艺术考察与中小学教学调研》,教师带学生下乡写生、收集素材等活动之余,带领他们深入到乡村学校进行教学考察,了解地方办学条件和状况,并让学生提交中小学教学调研报告,思考开发利用地方美术教学资源等课题,这种一举两得的教学活动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思考美术与美术教学的关系,另一方面,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观基层乡村学校,增进其对美术教育的责任感。再如,《民族民间美术》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让学生形成开发利用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于学校美术教学的思考,如将该课程改革为《民族民间美术与校本课程开发》会更能明确其课程本质。

3.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结构,明确美术教育专业本质目前,美术教育专业中有许多重要课程与美术专业课程极为相似,特别是“毕业创作”课程多以学生美术作品展示为主,不能全面体现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大学四年所学。只有合理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的组织结构,才能进一步明确这类课程的实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院的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创作”课程改革为“毕业综合展示”。“毕业综合展示”主要侧重于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和美术学科技能展示两个方面,旨在全面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美术教育教学展示方面,包括有教学活动展板、教学实物和多媒体教学实录等形式。教学活动展板是在150cm×90cm的展板上呈现学生的教学实践成果,整个设计制作过程也是学生对教学实践进行整理、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整理充实教育实习中的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教学录像、教学现场照片等资料,并有序地将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布置在展板上,这也是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考验。教学实物展示包括学生教育实习的教案、示范图等,还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执教录像、教学课件等内容。人们在参观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内容时,都投以极大兴趣和充分肯定,并感受到学生们扎实的教学能力。在美术学科技能展示方面,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的美术技术门类较多,学生们的兴趣也十分广泛,这就需要给予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可选择进行新作品创作,可选择整理完善自己认为平时画得较好的作品进行再创作,还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类美术内容进行表现;多元选择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创作面貌,有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素描外,还有手工、剪纸、摄影、电脑绘画、设计等内容,这些作品都真实地记录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创作能力,切实展现了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每次的“毕业综合展示”都收到极好的效果,有观众戏称:看美术专业“毕业创作”就像逛“艺术精品店”,看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综合展示”就像逛“艺术精品超市”。“毕业论文”也是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过去,教师们在指导“毕业论文”时发现许多学生写的毕业论文往往照搬照套,缺乏自己对美术教育的真情实感,而他们对亲身经历的教育实习却有着许多体会和想法。学院将“毕业论文”改革为“毕业实习综述”,让学生从深有感触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理论性梳理和分析,从中感悟实践上升到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性方法。同时,我们还将原来在教室进行论文答辩的场所改在“毕业综合展示”展厅进行,将“毕业实习综述”答辩与“毕业综合展示”密切联系,学生们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由感而发,教师们也能从学生的答辩及其美术教学展示、美术创作中对学生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

三、结语

目前,学院成立的美术教育学院为研究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并着力于研究在美术教育的基础上综合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形成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方法,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研究创新型美术教师的培养积累实践经验。

作者:文海红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第2篇

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是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工作,也是大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2020届毕业生离校在即,为确保本届毕业生的安全、平稳、文明离校,增强学生的母校情结和感恩意识,进一步展现学校的育人成果,推进平安校园、文明校园与和谐校园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着“教育为先,帮扶为主,重在引导”的原则,坚持教育活动“贴近现实、贴近需求、贴近学生”,通过教育引导、真情帮扶、爱心传递、行动感召,教育毕业生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文明先锋;感恩母校恩情,明确青春梦想;增强毕业生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育主题

珍藏青春记忆,感恩母校培养;争做文明先锋,书写精彩人生。

三、活动时间

6月5日至6月30日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内容: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教育,增强毕业生的爱国精神、社会责任感;结合助学贷款学生的还贷工作、毕业生签约、毕业答辩等,加强诚信教育,引导毕业生做一名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优秀毕业生;结合公寓安全文明教育,加强毕业生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文明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其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开展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客观分析、正确把握当前就业形势,正确处理就业与深造、职业与事业的关系,促其树立科学发展目标,增强就业信心。

要求:围绕以上主题,各系组织毕业班级开展一次主题教育班会。

(二)开展公寓安全文明离校教育活动

结合《学生公寓2020届毕业生离校工作安排》通知要求,营造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氛围。加强毕业班级宿舍学生的文明意识和安全观念,做好毕业生离校“最后一个月”的服务工作,引导毕业生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离校手续,发挥学生自管会与学生公寓助理的积极作用,倡导文明离校,坚决杜绝各种不文明行为和违纪行为的发生,展现我院毕业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较高道德修养。

(三)“青春的记忆”图片视频留念活动

内容:毕业前夕,同学们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对学弟学妹、对曾经朝夕相处的宿管阿姨、餐厅师傅以及伴随自己成长的校园的一草一木会有很多感慨、感悟、感思、感想,也会有很多精彩的图片(宿舍照片)刻骨铭心,终生难忘。通过图片等方式,留下毕业生青春洋溢的笑脸,纪念大学生活,让每个回忆成为永恒。各系各毕业班级要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帮助同学们把这片浓浓的真情留下,作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献礼“青春校园”。

要求:各系要充分调动毕业生的的积极性,评选各系的“最美毕业照片”,各选取15份照片参选“最美毕业照片”评选,留住最美的记忆。

(四)“祝福母校”感言征集活动

内容:在毕业生离校前夕,各系组织毕业生开展以“母校情,一生情”为主题的毕业感言征集与评选活动,留下毕业生对母校的深深祝福。

要求:各系积极组织毕业生开展“毕业感言”活动。每系选取50份感言参选全校“毕业季心动感言”评选。

(五)开展“毕业生培养成果展示”活动

举办优秀毕业生事迹展。各系可以将本届毕业生三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优秀学生等展示培养成果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在系范围内进行展示,增强毕业生大学三年的成就感,为学校教学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六)开展“爱校、爱家园”义务劳动

内容: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系要围绕“奉献点滴力量,共建美好家园”活动,组织各毕业班级至少开展1次义务劳动,并积极参加学院、系部及有关部门组织的美化校园、美化教室、美化宿舍等活动。组织毕业生开展一次“义工”活动,帮助学校、系部或班级到实践实训基地、校园、教室或教职工办公区、家属区打扫一次卫生,离校之前整理好宿舍,通过劳动展现毕业生的优良素质,在劳动中表达毕业生对母校、老师的感恩之情,使其在离校前夕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美好时光,爱惜学校的花草树木和公共财产,争做护校爱校的文明使者。

(七)开展“奉献爱心、传递爱心”活动

内容:毕业之际,毕业生要时刻牢记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培养、教育,保持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对老师的感激之心,对学弟学妹的关怀之意。要在毕业前积极参与各种爱心服务活动,将可用的书籍、衣服和学习生活用品等积极捐赠给系部、学院,以帮助更多的在校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各系至少举办一次“爱心捐赠”活动,为毕业生奉献爱心搭建友谊之桥。

要求:捐建系部“微图书室”。系部在教学楼、宿舍活动室等选定一个“微图书室”,积极发动毕业生捐赠书籍。

爱心捐赠:可以是上衣、外套等衣物,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品,自行车、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等,捐助物品要清洗干净、叠放整齐、列出清单,所有捐助物品一律登记。为使捐赠工作快捷高效进行,各系部指定专人负责整理登记本系部捐赠物品后,统一交至大学生爱心之家(注:请以系部为单位,不接受个人捐赠)。各系部集中捐赠时间:6月5日-6月22日。爱心之家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16:30-18:00。

(八)开展“百名教师进宿舍”活动

毕业前夕,系副主任、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及班主任要带着深情厚谊深入到毕业生宿舍、班级和毕业学生之中,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把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和教育引导有机结合起来,于无声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加深了解,增进情谊。自6月5日至毕业生离校前,要求系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及班主任每周要至少一次深入宿舍走访、座谈、解决问题。

第3篇

[关键词] 创新创业;毕业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2-0079-03

“创新强调的是开拓性与原创性,而创业强调的是通过实际行动获取利益的行为。” [2]无论创新还是创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才是真正的前提。在重视基础学科教学的同时,毕业模式的导向作用也能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毕业模式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检测,更是一个方向性的引导。在鼓励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背景下,毕业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也顺应形势、与时俱进。通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渭南师范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对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实践,已形成比较完备的形式与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一、清晰完备的毕业设计相关制度。

好的制度能使人充满积极的正能量,坏的制度使积极者受到打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制度是从人才培养计划到教学大纲再到毕业设计执行的多维度、可持续制度。本专业从毕业创作实践及毕业设计报告两方面制定相关制度与说明,旨在让毕业生对毕业设计模式有清晰认识。通过三年的实践积累,已经较完备的制度包括: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导师负责制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实践分组制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撰写制度。这三个制度分别从教师、学生、内容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毕业模式进行理论上的限定,其实也是从顶层设计上为毕业生的学术质量进行保驾护航。

二、毕业设计实践固化为舞台展演的形式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把学生毕业创作形式从静态展示变为动态展演。这种转变不仅能激发在校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认识专业能力的实用价值。这种改变引起了较大反响,2013届渭南电广视台分别在新闻频道、综合频道进行了专题报导。2014届毕业展演吸引国内诸多明星祝福。2015届毕业展演成功商演,为毕业生的就业架构了桥梁。

舞台展演是综合性演出,能将学生的四年所学用视听觉的综合方式呈现出来。学生亲身参与毕业展演实践,能全面体会专业学习的意义,进一步明确职业工作的职能与方向。由于设计作品是每个学生选择的方向和类型,能最大化反映学生的专长,所以也是毕业生就职的最直观的推介会。从2015届学生的单元话剧表演、2016届学生的整部话剧表演、2017届学生创作的话剧表演,三年来实现了舞美回归舞台,并取得突破性提升。

因为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学习内容很庞杂,毕业展演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诸多的实践中寻找合适岗位,为今后的工作与学习把握好方向。形式虽然不能直接决定内容,但在实践中的确为毕业生和在校生都指明了努力方向。

在实践操作中,分工非常重要,需要从毕业年起始就开始实施。首先,要根据给学生所做的“毕业展演策划案”来确定最佳方案。其次,教师统一审核后,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人意向进行分工,并确定每组负责人。再次,对每组任务进行详细划分,并对负责人进行职责的解析。最后,在学生实施制作的过程中全程跟进,随时指导。具体可分为:导演组负责方案的具体落实,任务包括任务分配、节目排演、节目验收等;剧务组的任务:负责排演和演出时间、场地、设备、资金、外联等的申请与落实;演员组的任务:负责排演与演出;道具组:负责舞台调度设计、除舞台服装与灯光以外的道具设计与制作;化妆组:负责所有演员的发型及妆容设计与制作;服装组:负责所有演员的服装设计与制作;影像组:负责展演前期宣传与后期制作。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是交叉学科,是与美术学科、音乐表演、媒体传播等专业都相关的综合性专业,所以各组在完成好自身任务的同时,合作才是展演成功的最大考验。展演不仅对本专业的学生产生促进作用,对于院系之间、专业之间的合作也具有重要作用,是探索交叉学科间学科发展的有益探索。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毕业设计报告形式

毕业论文在学生毕业能力考察上重理论轻实践,学在在论文选题上往往存在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在重视实践创新的今天,将毕业论文改为与毕业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报告能更好呈现学生实践与理论两方面的能力。改变的不能只是名称,实质性内容的改变才是核心。

专业毕业设计报告从内容、形式、考察能力三方面进行了变革。内容方面要求学生根据毕业创作的初衷和过程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与论证,对毕业设计实践的理论支撑与说明。形式方面:分为概述,就毕业设计题目的背景资料、目的方法、创新点等方面陈述;创意构思,就毕业作品的创意来源、创意过程、艺术特色、创作手法、人员分工、个人承担角色和任务等方面来陈述以及草图等;创作过程,可用草图、设计稿、展开图、创意稿、分镜、脚本、剧本、过程数据、参数等为主来陈述。成果综述,评述围绕着毕业设计完成的工作任务情况、主题思想、艺术特点、表现手法、表现效果等方面来陈述。这四个部分由表及里,按创作的完成顺序进行完整阐述。考察能力方面:考察学生条理的创作思维构架能力、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展示能力。

四、结语

毕业设计注重实践能力的检验,让学生的作品在真实的舞台上呈现,更能直观展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能给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以真实的创作体验。展演舞台让学生把专业、特长、兴趣交叉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更能反映学生的特长,为学生铺设良好的职业通道。

这种学生与教师根据个人意愿自主结合的形式,还能让每位教师的特长得到最大发挥。每位教师的专业方向不同,但往往需要指导就是自己不擅长的方向,水平难免就受到限制。新的毕业模式根据方向确定指导教师,能使教师专业方向更对口,这样教师所指导的毕业设计作品水平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

当今演剧形式的创新、演艺空间的多样化,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实践与理论之间关系。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加强实践环节推动教学理念变革,都是毕业新模式对教学思路转变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这不仅是形式上的改变,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的设计有所依托,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践行理论,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与专业设计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中美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计划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及逻辑分析法对中、美两国部分较具代表性的体育院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状况进行比较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美两国课程设置状况的对比分析

2.1.1 中国部分普通高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状况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1]课程设置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学科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分析我国6所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可知,各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课程,尽管课程设置的内容不大相同,但可大致归纳为三大类,即必修课(公共必修课程与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限制选修课程和任意选课程)和实践课(见表1),专业课程具体科目的设置(见表2)。根据不同的学校,学生毕业一般需要修满161-175学分的课程,可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2.1.2 美国部分普通高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状况 美国运动训练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中,学生需学习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课程(可包括学校、学院或系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相关领域学习课程等。而授证类或辅修类专业的课程由于学生是在修完其他专业所需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后学习的,因此,一般均属于专业课程,同时也有必修与选修之分(见表3),专业课程具体科目的设置(见表4)。学生毕业一般需要修满120-128学分的课程,平均等级分(GPA)达到2.2-2.5,可授予科学学士学位,并在毕业时获得相关政府或组织认可的教练员执教资格证书。

由表1与表3的对比可知,虽然我国在学分要求方面比美国高,但在更重要的指标GPA方面不如美国要求高,另外,美国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要求也较高,说明当前的美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通识教育,西弗吉尼亚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33%和42%;甚有在实习方面,学分竟高达12分,而目前我国各大体育院校普遍在4-6分;伊利诺斯大学授证课程的学分占到总学分的30%,可见他们对教练员培训的重视程度与科学性,并且这些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可获得相关政府或组织认可的教练员执教资格证书,这点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

由表2与表4的对比可知,当前体育院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基础性,而职业化、个性化教育等特质体现相对较少,总的课程设置多为体育教育专业的重复和修补。现有课程很难使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具备教练岗位所需的较强职业综合能力。反观美国,课程设置紧紧围绕运动和练习进行讲授,实用性很强。训练理论方面的内容,覆盖的领域更为广泛,它一般还包括运动中的道德规范、竞赛管理、器材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康乃狄克大学和西弗吉尼亚大学在专业课程中都设置了“急救与心肺复苏术(CPR)”,设置授证专业的大学,也要求学生在选择该专业时,必须提供急救与心肺复苏术方面的证书,这与美国大部分州都要求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拥有这些证书是密切相关的,这对降低学生或运动员在运动时的猝死发生率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点尤其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在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我国偏重于术科教育,而美国注重于通识教育。

3.1.2 在我国,学生毕业一般需要修满161-175学分的课程,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而在美国,学生毕业一般需要修满120-128学分的课程,平均等级分(GPA)达到2.2-2.5,授予科学学士学位,并在毕业时获得相关政府或组织认可的教练员执教资格证书。

3.2 建议

3.2.1 在我国,实行学历教育与资格认证相结合的教学制度,将有效地提高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及提升该专业人才质量的培养。

3.2.2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的通识教育,体育院校可通过加强与附近综合性大学的校际合作,以跨校选课或辅修的形式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现峰,张庆文.浅论新形势下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J].贵州体育科技,2007,(1):66-67.

[2]阎孝英,邹炜.中美两国体育院校课程设置与专业方向的比较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263-265.

[3]陈少坚.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1):10-13.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综合素质评价必须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有利于引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长期、顺利地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有效发展;有利于改进传统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

1、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学校应为每位学生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册》,全程、全面记录学生在初中阶段各方面的成长状况,内容包括各学期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表现、奖惩情况、反映个人特长和才能的成果、作品和获奖证书等;二是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等应事先向学生及其家长公布,评价结果应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其中各类获得A等级的学生名单须在校内公示,如有异议,学校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理。

2、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以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由“综合评语”和“测评等第”两部分组成。

综合评语:主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情感态度、合作精神、日常表现等方面进行定性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也为后续的针对性教育提供参考。综合评语应当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老师评价、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成长记录册》反映的情况,由班级评定小组讨论,初三班主任撰写,学校评定领导小组审核确定。

测评等第:主要对能够体现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部分项目进行定量测评,即:道德与修养;审美与艺术(音乐、美术、书法等);运动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等);探究与实践(实验操作、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等);操作技能(信息技术)。测评等第道德与修养分A、P等、其他四项为A、P、E三等(分别代表优良、及格、不及格,总评等第最高为5A),等第由所在学校确定。

3、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和领导

(1)市教体局成立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任组长,成员由普教科、教研室、体育科、招生办、电教馆、行风办等处室负责人和各学区办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普教科。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对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对学校负责人和教师开展培训,及时处理群众的投诉、举报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问题。

(2)初中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在市教体局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成立由学校校长、分管校长、有关年段组长、教研组长、教师代表组成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成员以5—7人为宜,名单报市教体局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职责为负责制定评价实施细则;对评价结果进行认定;指导建立班级评定小组,处理评定过程中的问题;接受社会各方面的咨询、监督;处理投诉和举报,对评定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等。

(3)班级成立评定小组。初中学校各毕业班要成立由班主任任组长,任课教师为成员的综合素质评定小组。成员在本班的授课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对学生应有充分了解,同时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诚信意识,一般以3—5人为宜。在评定工作正式开展前将小组名单向评定班级所有学生公布。若有超过半数的学生不同意某教师作评定者,则需更换。

4、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

(1)准备工作。一要强化宣传,创设氛围。学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意义、方法、措施和内容等,通过板报、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多种形式向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宣传,增进教师、学生与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评定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二要抓好培训,确保质量。坚持不培训不参与的原则。学校要提前做好评价的培训工作,要通过培训班、专题会议、讲座、学习讨论等多种方法,对参与评价的人员进行培训,掌握评价的内容、方法和程序以及评价的纪律,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评价能力,确保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各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成长记录,收集和保存好各种有关原始资料,包括在各学期的获奖证书、创新成果、获奖作品等。三要建立制度,落实保障。首先是建立公示制度。通过适当途径向学生、家长、教师公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及时公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其次是建立诚信制度。参与学生素质评定、招生录取的有关人员,必须是由公正处事、诚信待人、素质较高的人员参加。再是建立监督制度。接受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及新闻媒体等的监督,对考生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定和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对违纪违章的单位或个人实行责任追究。

(2)评价操作。测评工作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级评定等相结合方式,参考学生初中三年的成长记录和学生自评、互评的相关结果,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和表现,注重对原始资料的分析、概括。在制订评价实施细则时,对于“A”、“E”等的认定,应尽可能多采用操作性强的办法;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论的确定,要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于某一测试项目评定为“E”等有重大分歧的,应由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研究审核并提出意见,报市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裁定。

(3)结果确认。学生的等级评定和综合性评语确定后,由班主任填写在《*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中,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交学生本人确认签字并加盖校印,评价结果不得随意更改,同时保存原评价记录以备审查。《*市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汇总表》一式三份,一份学校留底,一份交学区办,一份交市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工作时间安排

1、*年3月,《*市*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市*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指导方案》起草,并广泛征求意见。

2、*年4月,①正式发文并部署工作;②通过大众媒体宣传教育;③各校召开有关会议,传达宣传《实施方案》和《指导方案》,并建立校级工作小组和班级评定小组,组织好针对性培训工作。

3、*年5月,完成各综合素质测评项目评定工作并公示。

4、*年6月1日前,各校上报综合素质测评结果。

四、评价的具体标准和测试方法

(一)综合评语

1、评价内容

综合评语主要是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中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情感态度、合作精神、日常表现等难以量化评价的内容进行定性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发展潜能,也为后续的针对性教育提供参考,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

2、评价程序

班级组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老师评价,其基本程序如下:

(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三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自我整体描述,撰写“自我描述性评语”,并由家长签字认可。

(2)同学互评。同班同学间以一定形式交叉认可“自我描述性评语”,然后由班级评定小组教师阅读、审核签字。

(3)教师评价。评定小组在学生自评互评和征求任课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成长记录册》(初中学生素质报告手册)反映的情况,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讨论定格,然后由班主任主笔撰写综合评语。讨论定格一般分为突出、较好、一般。极个别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为对高一级学校负责,应在“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栏中予以如实说明,但所写内容事先须征得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最后,由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予以确认。

(二)测评等第

1、道德与修养

(1)测评内容:学生在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社会公德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养成和表现,同时也应当根据初中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实际,通过考核内容的调整,较好地体现学生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关心集体、行为习惯、学会负责、团队精神、热心公益等方面的养成以及表现。

(2)测评方法:学校根据学生成长袋(或素质报告手册)记录的情况,既要突出当前学期的考核,也必须综合以往几个学期的考核结果,制定测评标准,进行综合评定。

(3)等第确定:测评的基本结果为“A”,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测评结果为“P”:

①初中阶段有违法行为,被当地派出所记录在案的;

②初中阶段违反校纪校规,累计受到二次及上处分的;

③受到学校警告以上处分尚未撤销的。

2、审美与艺术(音乐、美术、书法等)

(1)测评内容:音乐、美术和书法。音乐50分,美术50分(其中书法30分)。

(2)测评方法:由学校组织音乐、美术、书法测评(具体测评办法由学校自行制定),计三项总分。

凡初中阶段参加*市级教育部门及以上音乐类竞赛活动获个人项目一等奖或获团体项目一等奖或获得浙江省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A级、B级、小B级证书的,音乐测评可直接得50分;凡初中阶段参加*市级教育部门及以上现场美术(含书法)类比赛中获个人项目一等奖或获得浙江省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A级、B级、小B级证书的,美术(含书法)测评直接得50分(书法30分)。

(3)等第确定:按三项成绩,75分及以上的为A等,60-74分为P等,59分及以下的为E等。

3、运动与健康(体育、健康)

(1)测评内容:体育平时成绩、体质健康水平。参照《*年*市初中毕业生体育中考方案》(虞教体字[*]4号),体育平时成绩满分为15分;体质健康水平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满分为5分。(2)测评方法:体育平时成绩、体质健康水平测试由各校按规定要求组织实施。

(3)等第确定:

①根据体育平时成绩、体质健康水平成绩之和(满分为20分),20分为A等,19--12分为P等,11分及以下为E等。

②凡在2007年5月1日至*年4月30日期间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体育竞赛中,获得县级及以上比赛单项前六名或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在初中阶段获国家体育行政部门认定的三级及以上等级运动员称号的学生最终等第可直接定为A等。

③丧失运动能力的身体残疾的学生(凭残疾证)或因身体原因不适宜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凭县级医院证明)可免测,等级评定为P等。

4、探究与实践(实验操作、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等)

(1)评价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实验操作。*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探究与实践项目测评,以实验操作测评为主。

(2)测评方法:实验操作测评由市教体局组织,结果呈现为等级制;

(3)等第确定:按实验操作测评成绩,17分及以上为A等,16.5—12.5分为P等,12分及以下为E等。

5、操作技能(信息技术)

(1)评价内容:信息技术操作水平。

(2)测评方法:参加省信息技术等级证书考试。

第6篇

妮薇雅美容晚班/业余美容班/美容夜校

学 时:7个月

学 费:全能美容师就业班,送工具、校服、教科书,包学会、包推荐工作。赠送初级美甲、化妆课程,让你在成长的路上更具竞争力。特惠价:4378元。 一次性收费中途不收任何费用不需要你再花费一分冤枉钱!

提前预订名额优惠方案:

1.提前一个月预定交全款者,学费减免800元。

2.提前15天预定交定金1000元者,学费减免400元。

3.提前3天全款报名者,学费减免200元。

毕业后获得证书:颁发妮薇雅学校毕业证书,在校期间可考取国家劳动局专业美容师证书(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技)

总校 上课时间:每周一、三、五晚上6:30---9:00 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上课,一个晚上理论一个晚上实操

分校上课时间:每周二、三、四、五、六、日晚上7:00---10:00 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上课,一个晚上理论一个晚上实操

报名电话: 0755~

第7篇

(一)一流中央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中央高校属于国务院部门直属高等学校,简称“中央部属高校”,是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直属管理一批高等院校①。我国中央部属高校共117所,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共36所,B类3所,包含艺术类专业的高校共33所。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问题并制作出拥有设计感和美学形象的理想模型和解决方案,最后提交论文论述。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形象联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互结合,自然科学理论和人文关怀情感相互交融,由此可见,艺术类专业是一种既富有美学性、实践性,又拥有科学性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一流中央高校中,几乎都设立了艺术类专业。一流中央高校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总结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创新性和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角度的新颖性、创造性、理论水平和现实意义、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写作水平、学术水平和格式的规范化都会有较高的要求。例如,江南大学作为江苏省教育部直属的一流中央高校,对各类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作出了不同的要求。在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评分标准中,指导教师评分占30%,评阅教师评分占20%,答辩评分占50%,毕业论文(设计)总评分折算成五级计分的方法见表1。

(二)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地方高校是指隶属于各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普通高等学校,这些高校大部分都是由地方财政或地方行政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在我国共有2500多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②。地方高校相较于一流中央高校的实力没有那么强劲,学科特色相对较弱,但是省级政府为了使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来推动地方发展的软实力,极力支持高校教育。因此,在上海、江苏、广东等高等资源集中的省市,涌现出了一批可以与一流中央高校想媲美的高水平大学,例如,苏州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大学等。这类高校的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评分基本都采用统一的“334”标准,成绩采用的也是五级计分方式。相较于一流中央高校,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艺术性、创造性、合理性、表现手段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制作效果的要求相对减弱③。艺术类的毕业设计(论文)涉及到美学上的艺术性评判,因此,个人的主观性在其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指导教师的角度来看,学生能否熟练地综合运用到所学的艺术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否提出较为深刻的分析和独特的观点,是指导教师评判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的主要条件。其次是设计(论文)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素养。从评阅教师的角度看,学生将艺术理论和设计实践结合,在通过模型或图纸等表达理念的时候,逻辑性和理论性要明确。其次是考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创新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答辩小组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回答要具有现实的艺术理论根据,思路清晰,论点明确。

(三)贫困偏远地区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贫困偏远地区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并非高校的主力专业,在带动地区的教育水平和经济能力方面并不能起到领头作用,因此非艺术类专业的高校并不会投入过多的经济支持或教育资源在此方面。例如,广西大学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判定以指导教师为主,占据45%,评阅人和答辩成绩分别占20%和25%,剩下的10%为格式的判定。在此情况下,指导教师的评价具有很大影响。再如,较偏远的内蒙古大学,在艺术类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中,主要侧重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再次是格式,学生的答辩成绩即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相对来说,这种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和评分标准并不完善和详细,在答辩过程中去考察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度、质量、以及撰写的水平和规范程度等,显得较为急促。

(四)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工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④。然而,民办高校因为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在艺术类专业中更是明显,因此民办高校的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薄弱,且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都不是很强。同时,由于民办高校的教学能力有限、投入资源过少、管理人员稀缺等原因,因此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中,还是多以教授理论的传统授课方式为主,实践训练不足,使得学生比较难以兼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这一方面。在这种背景下,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标准可以说是四种高校类型中最低的一个了。在字数要求上,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论文不得少于2500字,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充足,有实用性和创新型,整体语言流畅。基本上只要满足以上的要求,便可以通过毕业答辩。

二、艺术类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述评

(一)美术类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国内美术类专业院校在艺术理论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训练上,都拥有一套相对完整且独特的教育系统,美术类院校主要将专业分为设计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本专业的毕业创作(设计),并且结合自身毕业设计实践来撰写毕业论文,重点是强调出对本专业的毕业创作理性依据的表达,或对创作的创新性和原创性做出陈述分析。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央美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传播艺术审美和引领学术构建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追求的是学生自由意志的发挥和求索精神的培养,希望学生能够多注重身边的环境,加强自身的自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上,篇幅的大小不做硬性规定,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展现出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中对于艺术的认知和审美的理解。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阶段,需要考虑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性,以及选题研究完成后的可行性。创作的价值评判以对艺术传统的继承性和传承性来作为一定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凸显出学生专业上的特性以及专业深度。

(二)音乐类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所谓音乐学位论文,与一般音乐学术论文的定义如出一辙,“是指针对音乐某一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系统考察、分析与研究后所撰写的文章”⑤。在我国对于音乐类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并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而且各个高校对于音乐类的论文写作重视程度不同,部分院校虽然设立了“音乐论文写作”课程,但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更多的是讲解论文的写作格式规范和文献的查阅方法,这也使得音乐类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参差不齐。一般情况而言,毕业设计(论文)需要凸显出创新型和原创性,对于已经被进行过细致研究的论题,一般不会有更新颖的阐述,相应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也不会很高。其次,学生的学术敏感度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也是重要的评判标准,很多学生的毕业选题大多是对某个研究点的粗浅认识,很少有能够为学术发展提供借鉴成果。最后,毕业设计(论文)的逻辑论证和解释说明相互参证的过程也是作为评判论文的参考标准。逻辑论证的过程如果只拥有理论而缺少富有层次的解释,论文的整体结构就会出现空洞感。同样的,只有简单的解释描述而没有足够的逻辑理论支撑,论文的文化内涵就显得十分浅薄。只有将两者兼容并蓄,贯穿于行文之中,才能使得毕业设计(论文)的论点清晰,逻辑严谨。

三、综合性高校艺术类专业与艺术类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标准差异分析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求的差异

综合性大学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差异性较大,可以分为一流中央高校和普通高等学校来进行分析研究。一流中央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保证本学校一流学科的独特优势,同时带动学校院系共同进步发展。因此,艺术类专业在一流中央高校中同样得到了重视,学院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不断学习艺术类学院教育系统的过程中,结合本校的优势和特点,形成了完善的教育理论和课程设置。因此,学生受到的教育系统同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并无太大差别,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上,设计的规范性、设计的创造性、选题的范围和毕业论文探讨性深度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普通高等学校与艺术类院校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教育偏重方向不同,综合类大学的教育以理论研究和科学竞赛为主,大多采用的理工类的设计管理模式。在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要求上,艺术类专业院校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学生通过创作实践出一份具有体量感的作品,设计类要求多以解决现实性问题为主,包含人文关怀性;纯艺类要求展现学生自身的艺术性和审美想法,以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要求设计实践及创作实践和毕业论文结合在一起,以毕业设计的作品入手,或深入解析创作实践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或分析问题现状,论述创作作品所蕴含的深意和未来的可行性等。而综合类大学的艺术专业的论文常常和创作实践作品脱节,没有起到创作和理论相互交映的作用。

(二)毕业设计(论文)展示方式的差异

首先,由于综合性高校的特殊性,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受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大多数的高校在进行学生毕业设计展览时,都将展览置于校园展馆内,主要面向校内师生进行观展,观展人数和群体狭小。其次,学生在毕业季的作品对于学生的工作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而校内布展限制了学生和社会资源的结合,使师生缺乏对行业内人才需求的有效认识。与综合性高校不同的是,艺术类学院每年都会进行专业性的毕业设计展览。例如,自2010年开始,九所重点美术学院便开始联合举办“‘千里之行(全国版)’活动,敏感、真实地反映出当代背景下中国学院艺术的教学水平和成绩;为我国美术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学院与学院之间,学院与社会艺术生态之间比照的平台”⑥。迄今为止,“千里之行”已经举办了10届,每一届的学生都展示出了自己对于艺术的独特想法,虽然无法同“大师”作品相比,但仍然具有自己的生长空间和艺术创作空间。

(三)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方式的差异

综合类高校因为专业的不同性,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结果各有特点,但答辩形式基本上还是采用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按照不同专业的形式特点进行设计,产生了一刀切的现象。学生无法在答辩时完整地表达出自己对毕业设计的理解和看法,同老师的在思想和专业上的交流大大削弱。而艺术类院校每年都会举办毕业设计展,给予了学生充分的空间和平台进行展示。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立不同的展厅,答辩小组可以现场观摩学生作品,听取学生对于作品的解读。涉及到交互形式的毕业设计,教师也可以进行互动体验,更好地了解学生创作的内容。整体的答辩过程以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为主,以学生对创作思路的分析,整体设计概念的阐述为辅,两者紧密结合,互相映现,保障了在毕业设计和学生答辩评分的专业性和公平性。

(四)毕业设计(论文)培养目标的差异

综合性高校艺术专业和艺术类院校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上,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艺术素养的提升、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艺术理念意识的培养,都是两者进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学生在毕业之际所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然而,和综合性高校不同的是,美院所担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重任重在培养学生对于自身和周遭环境的感知认知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实践转化能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个学科领域的相互交错,使得艺术领域也延展出了新兴学科,对于传统的延续和现代的发展的把握,使得艺术类院校的教育理念有了新的变化。在错综复杂的文化交织网中,导师要在教学中清晰地把握学生的发展方向,尊重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思考和探索。

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高校受教育资源、地理位置、富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艺术类专业上展现出来的教育成果也是良莠不齐,因而毕业设计(论文)的标准也会因此产生差距。另外,艺术类的学科不同,所针对的标准也不同,美术类要求有实践成果和理论分析,并且二者相互交织,而音乐类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成果展示形式不同,并不能一概而论。通过对综合性高校艺术类专业与艺术类院校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求、展示方式、答辩方式、培养目标的差异研究,针对艺术类教育的特点,综合类高校应该开始思考如何根据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新型育人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田湘.合并,还是另谋出路?[J].新理财(政府理财),2014(06):66-67.

[2]陆莹,乐晓丹.江苏省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对绩效的影响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3,24(06):16-21.

[3]代福平.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的新定位[J].纺织教育,2011,26(02):123-125+134.

[4]吴庆.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0.

[5]王建朝.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7(12):24-28.

第8篇

【关键词】良好音乐素质教育 学前毕业生 就业 帮助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19-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学前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素质教育是学前教育的关键环节,而音乐素质无疑是其诸多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前教育毕业生来说,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才能够在学前教育工作当中给予孩子优秀的教学,才能够让孩子的音乐素质有所提高。

一、良好音乐素质是学前教育毕业生优秀素质的重要内容

学前教育这一专业需要具备诸多方面知识,如写作、绘画、制作等,因为其教育对象是从未受过正式教育的学前儿童,该阶段儿童各方面都处于萌芽状态,需要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因此,要想对儿童进行良好的教育,需要学前教师具有良好的相关素质。而具备这些相关素质,就是学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所在。

良好的音乐素质是学前毕业生的重要素质之一。首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不管学习哪种专业的人,不管从事哪种职业的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音乐可以缓解疲劳,音乐可以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发展等。其次,对于学前毕业生来说,良好的音乐素质更加重要,因为音乐素质是当前素质教育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想对儿童进行良好的音乐素质教育,并取得理想的效果,首要条件也是最为关键的条件就是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因为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行业的现状

当前,学前教育这一行业蒸蒸日上,幼儿教育机构不断开设,但就当前形势来看,私人幼儿教育机构逐渐专业化,社会责任感逐渐增强,对于毕业生就业来说发展前途与相应待遇也在不断上升。而公立幼儿教育机构更是由于其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的条件相对优越,造成了其编制难求的紧张局势。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学前教育毕业生要想顺利进入幼儿教育机构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其综合素质需要不断提升,其中良好的音乐素质大大有助于其就业。

音乐来源于人类日常生活,其素材、形式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音乐这一形式,可以大大激发人类个体的创造力,就学前毕业生而言,对其进行良好的音乐素质教育是必要的,因为,面对当前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拥有良好的音乐素质是其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教育毕业生的帮助

(一)良好音乐素质教育有助于学前教育毕业生内外兼修

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其情感的陶冶,而且有利于其审美能力的提高。毫无疑问,音乐是有效培养美感的众多艺术手段之一,通过音乐审美这一教育手段,可以生动形象地对学前教育毕业生进行可感知的审美教育。关于审美教育,对于学前教育毕业生来说,音乐教育是其最佳的途径之一。音乐有动听的旋律,有鲜明的节奏,有优雅的曲调,甚至还有美妙的故事在音符里面,诸如这些特点都可以十分自然地激发起其对音乐的喜爱,在其喜爱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教育,既直接明显,又会产生事倍功半的功效。

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学前教育毕业生的积极理解,而情感的陶冶则更加需要学前教育毕业生的正确理解。音乐的美是看得见的,音乐的美是听得到的,但情感则是看不见、听不到的,因此,通过音乐教育对学前教育毕业生进行情感方面的陶冶,从根本上需要其耐心地、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当中。在此基础之上,学前教育毕业生不仅在思想认识上对音乐有进一步的理解,而且还会在外在气质上表现地更加优秀,因此良好音乐素质教育有助于学前教育毕业生内外兼修,在激烈的竞争之下,拥有良好的气质,是学前教育毕业生的重要砝码。

(二)良好音乐素质教育有助于学前教育毕业生缓解生活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音乐可以使人的神经兴奋起来,音乐可以使人的思想压力有所减轻,音乐甚至可以对人的心理疾病有所医治。现在对于心理疾病的医治方法当中,音乐治疗法是运用十分普遍的一个方法,如对睡眠不佳的患者,可以让其多听一些节奏较慢,曲调柔和的音乐,如对有些抑郁的患者,可以让其多听一些节奏欢快,情感丰富的音乐等。

(三)良好音乐素质有助于学前教育毕业生团体意识的培养

当前的毕业生是80后与90后,经历了计划生育,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因此,在缺少伙伴的成长经历下,团体意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而音乐是对其进行团体意识培养的有效手段,而这整个意识培养过程当中,学前教育毕业生思想意识上的改变对其今后所从事的幼儿教育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借助音乐教育这一内容可有效培养其团体意识。

如对其组织合唱比赛,在比赛准备过程当中,要有效使得学前毕业生通过歌曲的排练需要收到节奏、音量、旋律等的限制,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去演唱,同时,还要与其他同学保持一致。不论是准备过程还是比赛过程当中,学前毕业生都从中受到了限制与启发,这无疑对其纪律性、团体意识有良好的培养作用,学前毕业生可以从中切身体会到了团体这一概念的存在与团体这一概念的重要性。

之所以如此重视团队意识的培养,是由于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该意识是重要参考素质之一,对于学前毕业生而言,其参加工作后能否与其他幼儿教师及相关领导顺利合作,直接影响着其工作能力能否充分发挥。

四、总结

由以上论述可见良好音乐素质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可见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专业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就不难理解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毕业生就业的帮助。总而言之,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要重视学前毕业生的良好音乐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日)铃木镇一.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第9篇

今年进杂志社工作的记者有所感,她说:“今年就业难啊。”

记者研究生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所在的班共29人,从2012年11月开始,同学们就着急找工作,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患上了“就业焦虑”。

晚上,3个小时上网搜索求职信息,是他们每天必备的功课。

记者参加了大大小小十几次面试。

她的同学们,有的如她一样留在了北京,还有近一半的回家乡上班了。回忆自己的求职经历,她最有感触的是什么?

她说:“过程曲折,但最后的结果却是美好的。”

她反复强调,这句话是她最愿意与新一届毕业生们分享的。

近期,我们收集和阅读了诸多关于就业的资料,它们来自国内外调研机构,其中有:自2007年就调研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

并每年出具《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麦可思研究院;

聚焦中国高等教育人才供需关系,分析《关乎2500亿美元:把握中国高速增长的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

撰写《The summer surge in college unemployment: why it happens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夏季高校失业猛增:为什么会这样?你该怎么办?)

的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展望权威机构——乔治敦大学教育和人力中心;

每年都统计英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并《Destinations of Leavers from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英国大学生毕业去向)的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

这些资料都关注大学生的就业,有的从非失业率或就业率角度分析各国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有的展望未来十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景……

No.1没想到

——非失业率和就业率的纠结

有必要解释名词:非失业率和就业率。

大学毕业后,有的人找工作,有的国内外读研,高职高专毕业生有的还专升本。计算非失业率时,包含国内外读研和专升本的人群,把他们视为非失业,即高校毕业生的非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数+国内外读研和专升本人数)/毕业生总数;而就业率则不计算这一人群,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高校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高校毕业生数。

计算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时,非失业率往往比就业率稍高点。比如,麦可思研究院的报告《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非“211”本科院校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3%,其非失业率为92%,非失业率比就业率高0.7个百分点。中国各高校的“一次就业率”是按非失业率统计的,国际上也有不少国家用非失业率统计高校毕业生的去向。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HESA)在《英国2012届大学生毕业去向》中采用就业指数(Employment indicator),并注明包括继续深造人群(further study),即非失业率。

不难看出,用非失业率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有其科学性,毕竟留学或深造的毕业生人群在总体毕业生中不是一个小数字,英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中至少有12.8%的人继续深造。为了能客观地反映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去向,不能不计算读研和专升本等深造人群,即非失业率。

没想到No.12

没想到No.13 分

No.2没想到

——高校扩招不影响就业

左边的数据是麦可思研究院的2006~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包括高职高专)的非失业率;右边的数据反映的是2006~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

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上升,高校毕业生非失业率却逐年趋于平稳,这说明,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就业情况。在2006~2012年中,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幅最大的是2007年,它比2006年增加了82万人,涨幅19.85%;而2007年的非失业率仅比上一年增加了3.3个百分点,这已经是2006~2012年非失业率中幅动最大的。

No.3没想到

——永远存在的Summer Surge(夏季高校失业猛增)

在校期间深感“就业难”,这也不仅是中国高校毕业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本科毕业生也经历类似的遭遇。美国乔治敦大学教育和人力中心2013年8月了报告《The summer surge in college unemployment: why it happens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夏季高校失业猛增:为什么会这样?你该怎么办?),报告分析:每个夏天都如此——本科毕业生失业人数上升,引发了媒体对毕业生们悲惨前途担忧的报道洪流。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孰不知,本科毕业生找工作存在周期性,即夏天离校时失业人数上升,但到了秋季,这些毕业生找到工作,失业人数便直线下降,如下图:

简而言之,美国本科生毕业后,每年的秋季是找工作的转折点,这时本科毕业生开始陆续找到工作,这一趋势将持续到第二年的4月,此时失业率降至最低点。在美国,绝大多数本科生五六月份毕业,极少数是1月份毕业的。从8月到第二年的4月,美国本科毕业生找工作的周期约为8个月。

夏天美国本科毕业生失业率居高不下的Summer Surge,并不是个别年份现象,报告指出,不论经济形势如何,每年的夏天都会出现Summer Surge。 2006年,美国经济形势大好,总失业率在5%以下,同样发生了Summer Surge;2001年,美国的经济与衰退抗争,也发生了Summer Surge;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也不例外,只是这次的周期更长些,2008届本科毕业生失业率一直上升,刚刚回落,2009届本科生就毕业了,直到2010年4月就业情况才缓和。

No.4没想到

——衡量就业率要看6个月后

每年,美国本科毕业生五六月离开学校,到八九月面临找工作的高峰,两者相差约三个月。所以,在统计高校毕业生非失业率/就业率时,很多机构以每3个月为一个单位,统计毕业3个月后、半年后、9个月后,乃至1年后的就业情况。在这四个时间结点中,更多的采用半年后,也许它正介于八九月至第二年的4月之间,即在毕业生就业率最低和最高点之间。

这一时间点的统计方法不但在美国盛行,也被很多国家的统计机构采用。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在统计英国2012届高校毕业生去向数据时,明确规定毕业半年后再收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163所英国高校毕业生的信息。《英国2012届高校毕业去向》指出,2012届英国高校毕业生半年后的非失业率为90.8%,其中,找到全职工作的毕业生人数占55.1%。麦可思研究院在统计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时,也以半年后为时间点,它得出结论:2012届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9%,全职工作人数占81.3%,这一数字比英国的高出26.2%。

2006~2012年,麦可思研究院的相关报告显示,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个月后非失业率/就业率数据平稳,从中可以推断——中国高校毕业生找工作也需要周期,不能苛求一毕业就工作。倘若不承认这个事实,就会出现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同声音;也能想象高校相关部门在统计“一次就业率”(非失业率)时承受的压力,有的高校甚至被逼造假数据而遭到质疑;更让大四生和毕业生面对就业而产生各种负面心理压力……

No.5没想到

——有如此多岗位没有人达到要求

在《夏季高校失业猛增:为什么会这样?你该怎么办?》中,未来十年,乔治敦大学教育和人力中心乐观地看待美国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未来十年就业市场将给四年制本科生提供1940万个岗位,按2013年170万本科毕业生计算,本科生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供稍大于求。在1940个岗位中,1070万个工作岗位是新生的,而870万个岗位是美国退休者提供的。

那么,中国高校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形势如何呢?

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在2013年6月的报告《关乎2500亿美元:把握中国高速增长的高技能人才需求》中有所担心,但它并不是担心中国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是预测到2020年中国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其中缺口2400万。如果中国到2020年不能填补这一缺口,麦肯锡预测,中国的GDP将减少2500亿美元的增长(约为GDP的2.3%),这个数量相当于以色列GDP的经济总量。

麦肯锡分析,中国正从投资驱动型经济转向消费主导型经济,从世界的制造车间逐步升级为服务航母,这将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其中,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长最为强劲。麦肯锡预测,制造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的比例,将从2010年的10%增长至2030年的20%以上。

但是,工作岗位如此之多,并不意味着容易找工作。麦肯锡曾做过不同的调查,结果一致显示,用人单位对新近招聘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的技能水平不满意、不管是本科毕业生还是大中专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抱怨主要集中在缺乏技术培训、英语能力不够,以及团队合作、逻辑思考和创新精神等软技能不足。2013年,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1/3称很难找到高技能人才,61%的企业将此归因于应届毕业生缺乏基本的就业训练。

No.6没想到

——近半毕业生就职于城市

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17%在直辖市就业,29%在副省级城市就业,54%在地级城市及以下就业。分析2010~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城市分布,可以发现近半大学毕业生留在了大城市这一趋势并没有发生变化。

大家都知道,副省级城市包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广州、深圳、武汉、成都、西安。

(No6~11的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No.8没想到

——名不见经传的专业就业率最高

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是给水排水工程(97.5%)、汽车服务工程(96.9%)和矿物资源工程(96.7%)。高职高专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是学前教育(97%)、铁道交通运营管理(96.8%)和电气化铁道技术(96.5%)。

No.9没想到

——毕业3年后收入那么高

毕业工作了3年,2009届本科毕业生有8.9%的人月收入达到了10000元以上;高职高专生毕业3年后有4%的人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在2012届大学毕业生中,有16%的本科毕业生月收入超过5000元。

No.10没想到

——高职生更易升迁

2009届大学生毕业3年内,有54%的人获得职位晋升,其中本科生的这一比例为52%,比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晋升比例低4个百分点(56%)。在本科生的晋升中,管理学类获得的职位晋升比例最高,为57%;医学类获得职位晋升的比例最低,仅为34%。高职高专从事轻纺食品的毕业生3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比例最高,为67%,医药卫生类最低,仅为38%。

本科毕业生认为,课外自学的知识和技能(48%)、扩大社会人脉(38%)对职位晋升最有帮助;高职高专毕业生则认为,扩大社会人脉关系(45%)、课外自学的知识和技能(39%)最有帮助。

No.11没想到

——创业也集中行业

2009届本科生毕业3年后,创业集中于:中小学教育机构(5.1%)、建筑装修业(4.5%)、服装零售业(3.1%)、教育辅助服务业(3.1%)、其他个人服务业(3.1%)。对于高职高专生而言,毕业3年后的创业机会集中于其他个人服务业(5.5%)、建筑装修业(4.4%)、服装零售业(3.7%)、电子产品和电器用品零售业(3.4%)。

本科创者人认为创业最重要的5项基本工作能力依次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协调安排、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高职高专生认为,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理解他人、谈判技能和协调安排最为重要。

No.12没想到

——小城市也有春天

麦肯锡指出,由于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极具诱惑力,结果不可避免:大城市高技能人才富余,而中小城市又捉襟见肘。预计在未来二十年,曾推动中国城市发展的前40大城市将不再是主要的增长引擎,代之的是数以百计的较小城市。

No.13没想到

第10篇

2、我们感谢母校!感谢母校馈赠我们知识的力量,培养我们创新的意识,塑造我们独立的人格,给予我们舒展的心灵、自由的思想、做人的美德。正是这些丰厚的收获,让我们在踏入社会的同时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种豪情。我们今天这个隆重的集会,不仅是庆贺毕业,更是新征程的开始。

3、研究生近三年时光转瞬即逝,在这近三年的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泪水。曾经年少轻狂,曾经满面风霜。

4、挥手告别昨天,师生情、同窗谊难以释怀!昂首阔步明天,未来梦、强国心熠熠生辉!最后,再次向我们敬爱的老师表达最诚挚的谢意,并衷心祝愿每位同学都有似锦的前程!

5、曾经是多么的盼望着早些离开校园、离开宿舍、离开课堂、离开书本……离开学生的称呼……,但到了真正不得不离开的那一刹那,才知道,自己对这片土地是多么的留念。在这里,留下了我最最美好的回忆和记忆。

6、微风吹起,时间也已跨越整点到了明日,幸好躺在床上能看到那颗久违的星星,今夜,和她交流,对她许个心愿,但这次实现不会再让我等三年。

7、三年时间,不知不觉已到尽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带着美好的记忆迎接明天的太阳,相信自己,努力把握,永远追随太阳的脚。

8、记忆中留下了好多的片段,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留恋,但现实社会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向前,稍微停顿就会落后,所以,我没有时间。现在甚至还有很多的茫然,我会一直努力,为了某天能回母校,重新走过那段路。

9、研究生阶段是飞跃的阶段,走出青涩,它赋予了我们每个人智慧、理性和成熟。我们为这近三年知识的积累、毅力的锻炼而感到自豪;更为明天的拼搏、事业的成功而充满自信与希望!回想三年前踏入内大校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当时的我感叹于在钢筋水泥的市中心还拥有如此—片安静祥和的地方。而更让我感到欣慰和幸运的是,我发现在这宁静的大院中还云集着众多的优秀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无处不体现着科学工作者的严谨求实,是我们这些青年人所效仿的榜样。我们在内大学习生活了三年,在这段期间里,我们处处感受得到内大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所作的巨大努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所做的众多高层次的学术讲座给我们带来了思想上的碰撞,营造了很好的学术氛围;精良的图书期刊服务使我们能够更方便地接触到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由研工部和研究生会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也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10、记得三年前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每夜仰望星空,幻想着美好,想想那时真是太有时间了,也太容易满足,甚至会为能省下零星的生活费买到自己心爱的衣服而高兴很久,为实现一个小小的而且很容易达到的愿望而兴奋不已。如今的星空依旧,人却变的好现实,现实到甚至不愿把时间浪费到抬头望星空,时间把自己变的虽不算成熟却务实了好多。我知道天上的那颗星星一直在看着我,却不知道她是高兴还是难过,我们已经好久没有交流。

11、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时间可以解释一切,时间可以成就一切。三年,想想很长,过起来却是如此短暂,往昔依旧,眼前重复的竟然是三年前的光景,最可怕的是,记忆丝毫没有模糊。这才重新感叹,时光荏苒。

12、离开不是离别,是启航,是去追寻我们美丽的梦想!哪怕眼含不舍,我们也要笑着上路。多年以后,当我们再回首,一定还会记得,那初夏的雨中,也曾有你我的笑脸,那和煦的阳光下,也曾映照着你我如水的年华!

13、其实人生真的无所谓对或错,就象我每天三乎都在寻找一种不一样的生活,但我的同伴们却每天重复着同一样的日子,有的人会羡慕我,有的人却很不以为然。有时我会很羡慕整天学习的同学,他们真的在大学时段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但有时我又会很不屑,鄙视他们错过了很多更精彩的东西,但仔细想想,却真的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生活才是对的,才不会后悔。我想不管是象我这样不学无术的人或那些闷头苦学的同胞,在毕业的时候都会有遗憾,都会想尝试另一种生活。

14、以前最不喜欢的就是站在相机前,毕业前却格外的渴望,甚至不放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希望籍此能留住点点随手可得的美好;以前最不喜欢的就是对着酒瓶吹,现在却总想拿起电话,哪怕随便找个朋友聊聊过去;以前总是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校园闲逛,现在却想整夜呆在校园,即使一个人也好;以前最不喜欢学习,现在真想回到图书馆啊,印象中好象还没有安安静静的在那里呆过,不觉间却觉得那个地方格外的亲切,格外的可爱。

15、去年的此时,看着忙碌的学长们,还觉得毕业离自己很遥远。而此时,站在三年研究生涯时光的终点,白驹过隙的感觉油然而生。

16、书香三溢的图书馆,情谊融融的宿舍,人头攒动的食堂,窗明三净的教室,还有风云叱咤的绿荫场,都能勾起我无数回忆。依然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迈进学校校门,第一次穿过校园小道,第一次起晚了飞奔着去上课,第一次坐在教室里如饥似渴地寻求心中的圣地,第一次与天南海北的同学促膝谈心,第一次看到了校园里如诗的朝阳……清楚地记得讲台上老师奋笔板书的身影,宿舍里欢快地抱作一团的情形,还有赛场上用力挥舞着的助威旗帜……每一处建筑、每一张桌椅、每一寸草木,都是我三年青春岁月的见证,镂刻了我无数或悲伤或快乐的心情故事。

17、再回首,是一串充满酸甜苦辣的昨天:昨天,有我们在课堂上的争论;昨天,有我们在球场上的奔跑;昨天,有我们在考场上的奋斗;昨天,有我们在烛光中的歌唱。是啊,昨天,多么美好,多么值得回忆!

18、有谁能挡住时光的脚步,有谁能长留青春的容颜,这一天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我们就要面临毕业。大学是人生一个里程碑,里程碑的周围往往有着很多很多 的叉路口,而毕业则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去选择一条路继续走下去。毕业前,我们努力了;毕业时,我们流泪了;毕业后呢?让我们将感恩的心、激动的泪和深情的爱 化作虔诚的祝福,祝福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美好的明天!

19、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眼看就要结束了,心里隐隐有一种伤感,也一有种激动和憧憬的心情。从起点走到终点,又从终点回到起点,如果简单的“结束”二字可以概括一切,我只能细细地去体会这其中的深意与内涵。

20、三个希冀的春天,我们播种了三次;三个金黄的秋天,我们收获了三遍;我们曾经受了三个火夏的磨砺和三个严冬的考验,请别忘记这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时光。

21、三年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和那颗曾经年轻的心,而成长的代价就是我们失去纯真的微笑,而多了一份离别的伤感。无论我们有多少不舍,都唤不回逝去的三年。但我们无须失落,我们依然可以一路高歌,让六月的骄阳永远见证我们的无悔青春……

22、三年时间,不知不觉已到尽头,记忆中留下了太多的片段,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留恋。也许到现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还有这样那样的茫然,但未来还 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实社会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向前,稍微停顿就会落后,所以,我们没有时间。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带着美好的记忆迎接明天的太阳,相信自己,努力 把握,永远追随太阳的脚步,让青春无悔。

23、多年之后再读会觉得留言的人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会有一份长久的感动。所以,不要让别人帮你写留言,一定要根据对象的不同来写,这才是珍贵的留言。 24、同学啊,让往日夕暮中那些甜蜜的低语,都埋在心底,化作美丽的记忆吧!

24、我总是将毕业与成长和时光两个词相连。成长的过程伴随着内心的逐渐强大,而的时光总是不自知的。如果有那么一刻,回首的时候发现,跌跌撞撞的过往可以让你心怀感激,而所谓的结果又是长久以来的期望,那么,也许这就是的时光。

25、我总是将毕业与成长和时光两个词相连。成长的过程伴随着内心的逐渐强大,而的时光总是不自知的。如果有那么一刻,回首的时候发现,跌跌撞撞的过往可以让你心怀感激,而所谓的结果又是长久以来的期望,那么,也许这就是的时光。

26、再回首,是一串充满酸甜苦辣的昨天:昨天,有我们在课堂上的争论;昨天,有我们在球场上的奔跑;昨天,有我们在考场上的奋斗;昨天,有我们在烛光中的歌唱。是啊,昨天,多么美好,多么值得回忆!

27、有谁能挡住时光的脚步,有谁能长留青春的容颜,这一天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我们就要面临毕业。大学是人生一个里程碑,里程碑的周围往往有着很多很多 的叉路口,而毕业则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去选择一条路继续走下去。毕业前,我们努力了;毕业时,我们流泪了;毕业后呢?让我们将感恩的心、激动的泪和深情的爱 化作虔诚的祝福,祝福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美好的明天!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了解美 创造美 传播美 结论

论文摘 要: 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各学历层次的毕业生都处在一种接受用人 单 位挑选的被动状态。形象力作为人力资源的第三大资源,与人的体力和智力资源并重,构成 了现代人力资源的最新结构。对中职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对提高其竞争力大有裨益。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高质量的人生,是围绕一个人在体力、智力和形象力三方 面所拥有的资源来进行的。首先是体力资源管理,一个多病的身体是无法确保人生质量的; 其次是智力资源管理,一个人一生中智力资源积累的薄厚,直接决定其能从社会上换取的回 报;第三是形象资源管理,一个人能否把自己的健康状态和内在能力精准地从外表上体现出 来,直接关乎其资源总值能否得到社会上的正确评估。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中职学生在年龄、学历上处于劣势,但在技能和心态上有一定的 优势。做好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让学生顺利就业,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笔者 按照学校的安排,担任本校美容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教 学心得总结如下。

一、了解美

我们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一直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形象塑造,每学期学生科的重点工 作都有学生仪容仪表的检 查和督促改进。同时,为了帮助毕业生顺利通过面试,每年在招聘会前,学校都会邀请美容 行 业的专业人员来给毕业生作“化妆及面试技巧专题讲座”,进行面试和化妆技巧的培训,取 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美的教育不是一次讲座就能完成的。2007 年学校决定在二年级学生中开设“美容与形象设计”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美的知识教育 ,以期加强学生美的修养,了解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场合的正确着装和化妆要求,使 学生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重视形象力的塑造,为成功助力。

但中职学校学生由于年龄、阅历及家庭的关系,往往对美的标准没有合乎社会规范的认 识, 追求时尚的学生喜欢模仿电视、杂志上的怪异发型和舞台妆,误认为浓妆艳抹、造型独特就 是美;生性朴实的学生认为素面朝天、不加修饰就是美,认为那样做人更真实。其实这两种 观念都有失偏颇,如果不加以引导,将会对他们的未来求职和工作增加阻力而不是助力。

在企业间的竞争中,没有哪个企业领导人从内心深处在乎员工的形象给公司的增贬值。 一个 最简单的例子:面试之后,管理人员聚在一起决定所要录用的人选时,如果有人说:“这个 人不行,太难看了(太土了)!”机会往往就这样与求职者擦肩而过。因此进行“美的知识” 的普及,让学生了解怎样才是“美”,同时恰当地展现出自己的“美”,对于学生求职及今 后的职业生涯非常重要。

笔者认为,不加任何修饰本色地生活,和巧借化妆手法美化着生活,是能否发挥出形象 力的最关键的界限。通过适当的修饰,强化一个人的优点,掩饰其不足,达到和谐、自然、 大方、美丽,就是笔者对学生介绍的“美”的根本观点。

二、创造美

在学生了解美的标准后,就应该让学生进行“个人形象设计”,主要包含了以下要素: 服装、饰品、发型、化妆、场合度。人生要讲战略,无论是哪个层次的人,外在形象都会和 人的命运、事业密切相关。因此,一个人能否将形象问题战略化地对待,既决定了机遇、好 运对其光顾的频率,也决定了他对人生质量的取舍。

在日本,女人的美丽学习有“前七年,后一生”之说。从进入高中开始到大学毕业,差 不多七年的时间里,女孩子自己勤工俭学,家长再给一部分资金支持,她们便早早地踏上了 学美之路。“粉底怎么打”、“眉毛眼睛怎么画”、“怎么找到适合的发型”、“礼仪举止 ”,“上班装如何配”、“饰品怎么戴”等等。到大学毕业时,几乎所有的女孩子都既不为 面试装犯难,也不为职场里的每天着装发愁,因为她们基本上都明白怎么穿才能把自己打扮 得 更好看。这之后,她们更是开始了贯穿一生的、内容更加全面、深化的对于美丽的学习,以 确保魅力指数只增不减。"

创造美是有步骤的。笔者把它们称为“扮靓三步曲"。

第一步,感性地认识自己。只需要让自己站在能照见全身的大镜子前,找到身上所有 的美,给自己信心就行了。

第二步,理性地了解个人形象规律。这是创造美中最为核心的一步。你必须知道有自 己这样长相、身材和社会角色的人,需要对应什么样的色彩、款式、质地、图案、发型以及 妆型。

第三步,采购装饰元素,实践美丽。如何花钱,是不需要教的。但如何科学而有效地 消费,是需要有据可依的。通过各种图片、案例和实践,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教育,他所 吸取的知识和经验,将会成为其购物并实践扮靓效果的依据。结果是创造了拥有“和谐美” 的自己。

三、传播美

“爱美是人的天性”,在很多场合,俊男靓女都会成为关注的焦点,也会成为同龄人羡 慕和模仿的对象。在现实生活中,花钱花精力,买来不少烦恼的人,大有人在。因此,通过 课程学习,懂得适度地修饰自己的学生,特别是天生不美的人,一旦把自己打扮得出色而有 品位,就能受到周围人对他发自内心的钦佩和赞美。他自然会成为周围同学的形象顾问,将 美的理念和方法传播开来,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形象力,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和适应未来职业 的形象需求打下基础。

四、结论

现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各学历层次的毕业生都处在一种接受用人单位挑选的 被动状态。形象力作为人力资源的第三大资源,与人的体力和智力资源并重,构成现代人力 资源的最新结构,对在校生进行美的教育,对提高其竞争力大有裨益。特别是中职学校的学 生,年龄小、起点低、阅历少,更需要对其进行美的教育。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 渔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美的知识”教育,可提升其形象力,增加其成功的机会,将使其终 生受益。

参考文献:

第12篇

2012年5月6日,新一任法国总统的名字诞生了,那便是弗朗索瓦・奥朗德。

和大部分法国总统一样,他有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他生于医生之家),一位为其护航的政治前辈(1981年便追随总统密特朗,任经济顾问),以及一纸显赫的名校文凭。

没错,即使是法国菜市场的老太太闭眼也猜得到,奥朗德和他的前任、前前任、前前前任一样,毕业于法国政治精英的“炼金炉”――巴黎政治学院,这也是诞生法国总统最多的大学。

再猜猜美国和英国哪个大学出的元首最多?结果一定不会有什么意外。

法国巴黎政治学院:

风光背后的政治危机

法国第五共和国的7位总统中,有5位都毕业于同一所大学,那就是巴黎政治学院。这所学院号称培养了法国70%的政治家、80%的企业管理者,有“法国社会精英的摇篮”之美誉。在法国之外,巴黎政治学院还培养了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加利、现WTO总干事拉米、前IMF总裁卡恩、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等著名人物。

这所大学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巴黎市内的一片高墙,而是由分布在法国各地的7个校园组成。当然,最核心的主校区仍坐落于巴黎,但只有7幢建筑而已。

然而,此刻的巴黎政治学院恐怕并没有因为奥朗德竞选成功而举校欢庆。因为这样一个风头之地,受到了多少关注,也会受到多少攻击。

就在不久前的4月3日,巴黎政治学院院长理查德・德库安刚刚在美国纽约一家酒店客房内死亡,被发现时全身。据警方说,当时室内没有暴力侵入迹象,却发现德库安死前曾与他人饮酒。尽管警方至今认为德库安的死因“无法解释”,但网友们猜测免不了又是一场政治暗杀。

除了德库安之外,成为政治牺牲品的巴黎政治学院校友不在少数:除了IMF前总裁卡恩因陷入性丑闻被迫离职外;斯里兰卡前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被所伤右眼失明,其丈夫也遭政敌暗杀身亡;伊朗前首相・摩萨台在后于狱中度过三年,然后被软禁在家中,直到去世。

看来,走进巴黎政治学院,在选择了风光的同时,也选择了“在悬崖边起舞”。

要当英国首相,最好是“伊顿+牛津”

虽然在徐志摩的笔下,剑桥是不列颠国最令人憧憬的学府,但在培养国家元首方面,剑桥显然完败给了牛津。

二战以来的13位英国首相中有9位毕业于牛津大学。其余4位中,有2位未接受过高等教育,一位是个苏格兰人(布朗),一位是军校毕业(丘吉尔)。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想当首相的英格兰人,除非你不上大学,否则必须,且只能进牛津。

爱面子的英国人似乎更重视学校的牌子,而无所谓你是什么专业毕业。在9个“牛津首相”中,有2个法律专业,2个历史专业,2个外语专业,1个经济学专业,1个化学专业,还有一个同时兼修哲学、政治和经济学3个专业。而正是兼修3个专业的希思,只当了4年首相就下台了。而学化学专业的撒切尔夫人在任时间则长达11年。

但读牛津并不是“英国首相攻略”的全部内容。仔细看看,在9位“牛津首相”中,有7位都毕业于伊顿公学等贵族中学。在近800年的历史中,牛津大学培养出26位英国首相,紧随其后的不是剑桥大学,而是培养出20位英国首相的伊顿公学,而且通常都是从小学读到高中。

伊顿公学坐落在伦敦附近的温莎小镇,与女王钟爱的温莎宫隔岸相望,不仅是英国贵族的首选,就连威廉和哈里王子也从这里毕业。当然,贵族学校首先要“贵”,其每年2万多英镑的学费令普通家庭望而却步。

看来,“英国首相攻略”的第一条应该是“从小是富二代”。

美国总统:哈佛耶鲁的老大之争

回顾整个美国历史,诞生美国总统最多的大学应属哈佛,共产生过8位美国总统,而耶鲁只产生过5位。但如果以二战为节点,耶鲁便悄然上位了。

二战后的12位美国总统中,有4位毕业于耶鲁大学,3位毕业于哈佛大学。而耶鲁之所以能够后来崛起,还要感谢学校的“家族客户”们。

先说说布什家族。在这个显赫的家族中,进入耶鲁学习已成为几代人的传统。老布什的伯父詹姆斯、三个舅舅,以及他的哥哥小普里斯科特都毕业于耶鲁大学。老布什和小布什父子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耶鲁。小布什对耶鲁来说可谓是个“有买有赠”的意外收获,如果不是看他老爹的面子对小布什优先录取,真不知道凭小布什自己的能力,能不能考进耶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