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浇筑技术论文

浇筑技术论文

时间:2022-12-16 19:14:20

浇筑技术论文

第1篇

1关于后浇带

在这个工程中我们可以简要分析一下沉降差异的问题,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很多,例如我们采用柱基之间的交错布置法,它能使高层柱基和低层柱基在一般的情况下均可布置得下,从基础的屋盖全部断开,形成沉降缝兼抗震缝。在裙房基础法中我们可利用挑梁的做法与主楼基础完全断开。我们一般的正常做法就是待主楼施工完毕后,再施工裙房基础,裙房基础部分压在主楼的基础上,上部梁支承于主楼柱或梁伸出的架上,这种做法似脱开而又不完全脱开。在施工中,我们的温差也能影响这个工程的质量,在后浇带温度差引起构建收缩,就会对各种已经建成的混凝土结构产生影响,如果是在温度较低的季节施工建造的,那么随着季节的变化,一旦温度升高,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就会产生温度的应力,对构建物形成向外的挤压力量。一旦超过限度,混凝土构建中就会出现裂缝。在混凝土结构建成之前对温度应力的考虑能够事先进行裂缝的预留,再在混凝土内部硬结收缩完毕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就可以实现保护构建整体性的作用。

2施工后浇带的做法

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楼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的话在回填土后的场地也较为平整,便于高层上部结构的施工建筑。对于上部的结构来说无论是先高后低,还是高低同时进行都要求按照施工图预留出相应的施工后浇带。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选择在应力较小的部位进行后浇带施工,一般在一定的变形缝拐点附近,曲面的位置,这里的距离不大,削波动力较少;或可选在板的中心,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再施工后浇带,后浇混凝土,这样钢筋不容易出现断裂,如果材料之间的跨度不大,可一次充分加固;如果跨度较大,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定断开,在填充混凝土前应焊接好。钢筋混凝土,一般在差异沉降和内力后能够承受混凝土的压力,这样就可以通过内部力差异沉降变形计算,加强加固后浇带的宽度。为了方便施工,并根据结构的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毫米为宜。

3施工后浇带的技术分析

我们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中,必须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在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以后我们才能进行浇筑,这样才能防止出现漏浆的现象。我们在振动的过程中也要进行振动密实,不能出现不够密实的现象。在后浇带的两侧,要进行相应隔离。在地下室的施工中,防水施工一定要做到最好,地下室的防水性比较差,我们要把地下室的防水施工作为一个重点,在后浇带相应的施工中一定要防止预先铺设好的钢筋被踩压和被浸水的腐蚀。我们在施工的时候也要把后浇带的地方进行清理,提前做好防锈的工作,在浇筑的时候,我们采用的也是强度比周边高一级的混凝土。我们在混凝土中要加入适量的膨胀剂,这样才能增强浇筑之后的混凝土收缩变形能力。一般普通混凝土的收缩结构将会在两个月内完成。在解决超长混凝土温度收缩裂缝、不均匀沉降等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常采用后浇带施工方法。施工后浇带是为了防止结构的变形,促使断裂结构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通常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裙房沉降差异下,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问题的识别和降低温度应力。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一般是越晚越好,但它不可能无限期推迟,所以对混凝土主体结构设计的一般要求是完成铸造了一定数量后再进行浇筑。在这一点上,变形的主要结构达到70%,混凝土浇筑后浇带的结构变形的应力通过建筑本身的传播产生后,使结构的裂缝或裂纹少。对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又称“浇筑温度应低于混凝土浇筑温度”的主要结构的建筑物,由于施工季节的不同和施工材料不同,一些需要经过思考后在设计图纸规范出来。为了使后浇带的强度高于所连接的施工压力,在保持两侧的后浇带表面湿润24小时以上的前提下,选择的材料必须无收缩混凝土,膨胀水泥或添加普通水泥混凝土膨胀剂的混凝土。施工前必须加入早期碱剂,对混凝土进行认真的配置和调和。预设模板应以施工图纸为参照。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钢丝网模板进行预设,使钢丝网模板的钢丝网格粗细均匀统一;使模板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得以保证。堵头板应按钢筋间距上下设置专用模板及支撑,防止混凝土漏浆,在基础后浇带垫底层施工时,应将后浇带处基础垫层做加强处理和防水处理措施。对于钢筋的处理应根据后浇带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艺和措施。伸缩后浇带与温度后浇带一般采取断离法处理,即通过后浇带的板,墙钢筋断开搭接,以便两部分混凝土各自自由伸缩;沉降后浇带一般不采用断离法,直接浇筑。在实际施工中为了便于清理工作,沉降后浇带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断开钢筋,在浇筑前将断开部位钢筋按断离法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进行焊接。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无错误,不得踩楼板、楼梯的弯起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已浇筑的楼板、楼梯踏步上的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可在面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混凝土的再起养护主要是表面适时收面。大体积后浇带混凝土收面后需养护,以减少温差,防止裂缝。使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的后浇带更需湿润养护,浇水湿润时间不少于14天,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以获得理想膨胀率。后期后浇带的养护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对后浇带施工缝的施工应避免长时间的杂质和水堆积,通常通过在后浇带的两端缝两侧或使用设定的或在涂抹后浇带的防水砂浆来完成保护内墙的浇砖;待施工缝施工后进行处理和清理后,在顶部用木模板或铁块和砂浆封号,还有在设置临时围栏的维护以建筑钢过程中应该避免污染和垃圾。

4施工注意事项

现在大多数后浇带施工图设计研究院设计是一样的,现在的标准技术规范是《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以及对建筑结构的不同版本图像的描述,一般后浇带的结构都有详细的规定。由于这些规范和标准是由不同的专家撰写,内容和要求是不同的,各有偏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差异。我们在后浇带地区进行浇筑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预留,在施工前我们只要场地清理和充分润湿。后浇带的接缝形式有平头缝、阶梯缝、槽口缝和X形缝四种形式。后浇带内的钢筋,有全断开再搭接,有开发性的补强规则。后浇带砼的补浇时间,有的规定不少于14天,有的规定不少于42天,有的规定不少于60天。上述差异的存在给施工过程中带来很多不便的,但也有大量的可扩展性,所以只有认真了解不同专业和规范,根据项目的性质、特点、规律和灵活可靠的适用规则可以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

5结语

综上所述,后浇带在如今的建筑领域被广泛利用和发展,无论是解决高低楼层之间的框架结构问题,还是解决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或者收缩应力,都应该采用后浇收缩带或者后浇温度带。总而言之,后浇带的出现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施工纰漏,施工的过程中忽略了配合比以及防水灯具体措施;第二,养护纰漏,没有对后浇带进行标准养护,导致背部灌浇混凝土产生问题,影响质量。这些都不是不可控制的,一定要细心留意和解决施工问题,所以希望广大工作者可以认真针对施工过程,从而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作者:李万喜 刘德泉 单位:上蔡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河南泰源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655.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目前,国内很多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的建筑工程中,生产和运营之后相继出现一系列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欠佳而造成的质量问题,不能够满足社会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这样才能够使得整个工程的质量跟上去,进而满足人们的期望和需求,推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发展进程。

1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控制问题

混凝土裂缝是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还拖延了整个工程的进度。在混凝土的预防和控制问题上,施工单位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很多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前期缺少对混凝土特性的研究和分析,在整个生产进程中施工技术不当或者条件控制不足,使得很多的建筑实体出现一定的裂缝,这样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在温度裂缝、预应力裂缝等问题上,很多的建筑施工单位缺乏良好的技术来对裂缝进行控制和修补,这样对整个建筑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不符合国家政策和标准中对建筑工程的要求。

1.2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问题

混凝土的浇筑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影响也是重大的。目前,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在建筑工程的一些筏板基础、剪力墙等程序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浇筑的不合理,使得这些环节存在了一定的质量问题,在后期的质检过程中很难满足监理的要求,进而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工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混凝土建筑的技术人员在浇筑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使得整个浇筑过程显得很不科学,浪费了很多的混凝土资源,这样对节约成本,提高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益也是不利的。

1.3 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问题

混凝土的养护是保障整个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维持良好状态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很多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养护技术上还不够成熟,对一些细节的注重程度还不足,这样的现状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在养护上面,施工人员没有仔细考虑到前期水泥水化过程中整个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以及力的变化情况,没有针对相关的变化而做出有针对性的养护工作,使得混凝土在浇筑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裂缝或者变形之类的情况,这样无法体现出混凝土养护技术的真正要点,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没有很好地进行控制和保障。

2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的措施

2.1 进行良好的混凝土配料与搅拌

混凝土施工首先必须要进行混凝土的配料和搅拌工作。在混凝土的配料环节上,整个施工技术要围绕着整个混凝土的配合比来进行。主要包括水、水泥、砂石、添加剂以及一些矿物掺合料等,让这些成分能够很好地按照一定的比例及投料顺序进行混合,从而形成能够达到建筑工程施工标准的混凝土,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整个施工技术也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通常混凝土的搅拌都是在搅拌机的作用下进行的,但是依靠搅拌机这种机器还是不够的,需要施工单位在搅拌工艺中去制定整个混凝土的搅拌制度,具体而言就是搅拌的顺序、搅拌的时长以及一次投入搅拌的混凝土量。在搅拌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混凝土搅拌工艺的各种技术要求和标准来进行,这样才能够形成质地均匀的混凝土。进行良好的混凝土配料和搅拌能够保障整个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质量,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

2.2 进行良好的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是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在浇筑后进行质量维护的一个重要过程。混凝土养护技术是整个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说,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技术主要包括:标准性养护、自然性养护以及热养护等方法。混凝土在浇筑之后,在整体硬化的进程中,水泥会发生相应的水化反应,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养护措施,整个水泥的水化过程不能正常的进行。在养护过程中,为了保障整个毛细管中拥有充足的水分便于水泥进行水化,通常需要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施水,这样能够保障整个建筑中各个毛细管的水分维持在饱和的状态,将水泥的水化程度进展到最大。同时,为了避免混凝土中的水分过快蒸发或者扩散到周围的环境中,通常在养护过程中都会为建筑“穿上衣服”,一些塑料薄膜、棉布之类的物件,维持混凝土整体的水分。

2.3 合理安排混凝土的浇筑程序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通常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浇筑计划,从而为整个混凝土的浇筑流程起到指导作用。在浇筑过程前期,施工人员应该对建筑模板的尺寸、高度以及刚度和强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这样才能够使得整个浇筑的程序建立在一个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应该从高处向低处进行分层浇筑,每一层的浇筑情况应该根据整个建筑结构的具体配筋情况等因素来进行明确。同时,施工人员在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整个流程的顺序,避免发生离析的现象,对整个浇筑过程中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仔细对建筑的各个模板构件进行观察,如果期间发现了一些移位或者变形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应对和处理,这样才能够保障整个浇筑程序的正常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国内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混凝土的搅拌、浇筑以及养护上面的施工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科学化和技术化,因此需要施工单位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中,只有强化整个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才能够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贾金生等.中国2008年水库大坝统计、技术进展与关注的问题简论[A].现代堆石坝技术进展:2009第一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

第3篇

【关键词】后浇带;作用;技术探讨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逐步提高,建筑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就使得建筑施工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后浇带施工在整体建筑过程中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同建筑工程整体质量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后浇带施工的重要作用

1、降低了因温度差异造成的混凝土收缩作用

新浇筑的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出现体积收缩的情况,已经建筑完成的混凝土结构又会因受热而出现膨胀问题。混凝土的硬化收缩过程一般在建筑施工前的1个月至2个月完成,而因温差变化带来的结构形变是会持续存在的。如果混凝土在形变过程中遭受外力的作用,其内部结构就可能出现温度应力,甚至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建筑构件出现裂缝,影响整体建筑质量安全。利用后浇带施工可以良好的处理这项问题。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在建筑物中预先留出一定宽度的缝隙,进而保证施工中的混凝土可以自由的收缩或膨胀,降低应力变化,保证建筑的施工整体质量,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良好的处理了建筑沉降差

对于高层建筑及周边裙房建筑来讲,其基础及结构在理论上来讲是一个整体,然而在现实施工中,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将两部分暂时区分开,等到主体结构建筑完工后,同时大部分沉降量也以完成,再进行混凝土连接部分的浇筑施工,将高层建筑同裙房相连接成一个整体。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对基础方面应充分考虑阶段受力问题,并分别开展强度校对施工。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施工应对后期由沉降差导致的附加力进行充分考量。

二、后浇带施工的技术分析

1、架设模板施工

依据划分图区分出的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区域架设模板,选取钢丝网材质,同时严格依照施工预案的标准执行。

2、对建筑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在进行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其厚度应依照相应的标准及施工预案严格进行,从而预防由于浇筑的厚度过大而导致的钢丝网材质模板侧向压力过高而出现外凸,影响尺寸的问题。在利用钢丝网材质模板的竖直施工进行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施工时,应尤为关注分层区域的混凝土浇筑厚度及振捣设备同钢丝网材质模板间的距离。为了预防混凝土在振捣施工时水泥浆的流失情况严重问题,可以规定振捣设备同钢丝网的距离为:应用50振捣设备时距离大于40cm,应用700振捣设备时距离大于50cm。为了更好的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及密实程度,可以在进行竖直缝施工时应用钢钎进行捣实。

3、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后竖直缝的处理

对应用钢丝网材质模板的竖直缝,如果混凝土到达初凝阶段,就可以利用高压水进行冲洗,将缝隙中的砂石、泥浆清洗干净,使其裸漏估量,同时也要将钢丝网冲洗干净。

4、后浇带施工的养护工作

在进行底板后浇带施工时,在后浇带的两端侧向墙体都架设临时的挡水砖墙,高度约超过底板高度,墙体两侧涂抹防水砂浆。为了预防底板四周施工时的积水流经后浇带,在后浇带的两边0.5m位置应用砂浆建筑宽5cm,高10cm左右的挡水带。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接缝完工及清理结束后,应利用铁皮或木质模板进行覆盖,同时利用水泥砂浆建筑挡水带,在周边架设临时护栏防护,预防建筑施工中钢筋、水泥污染,垃圾堆放等情况。在基础承台的浇注施工结束后,可以在承台的上皮钢筋处覆盖木质盖板,盖板的周围应比后浇带略宽出50cm左右。进行地下室浇注施工时应在外墙采用砌砖保护,确保接缝位置处没有其他杂质和水等。例如:下图是某地下室进行的后浇带养护施工,见图1。

图1:某地下室进行的后浇带养护施工

5、后浇带施工的时间的建筑原料

混凝土的收缩时间一般依据现场情况而定,一般约为施工结束后的42天―60天之间。混凝土的沉降后浇带一般应在整体建筑基本结束沉降后再进行浇筑。在某些工程中,设计单位对于后浇带的预留时间具有特殊的要求,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在进行后浇带浇筑施工前,应对施工缝进行清洗,利用高压喷雾水枪,保证24h处于湿润状态,同时将混凝土表面的积水进行处理。另外,混凝土后浇带在浇筑施工前可以先在施工接缝处铺设一层同混凝土中砂浆成分相近的水泥砂浆。进行后浇带浇筑施工的混凝土应选用无收缩混凝土,也可以利用膨胀水泥进行配置混凝土,还可以利用添加了外加剂具备膨胀效果的普通混凝土,从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相应标准。

三、对后浇带施工时异常状况的解决

在高层建筑施工时,因为资金等问题降低建筑效率或停建情况、高层主体同周边裙房高度相同情况、建筑单位要求对已完工的部分建筑进行装修营业等情况都是无法提前预知的,这类状况下,对后浇带施工的处理就成为了一个难题。通过对曾经建筑方法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

其一,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中应用强度较低的混凝土进行浇筑,等到继续建筑时,再凿去原有混凝土,替换高强度混凝土,其框架结构仍属于同一整体,却很容易出现薄弱环节;

其二,在进行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时,如果不做加强处理,虽能够满足当前的使用需求,但随着后续工程的建筑完工,因为沉降差异导致的建筑形变及裂缝问题就会更加难以解决;

其三,在后浇带施工时采用配筋加强技术,并浇筑高强混凝土施工,续建工程的内力也能够由后浇带承载。

通过对比发现,第三种方案是可实施的稳妥解决方法。通常情况下,内力的数值可以根据高层主体同周边裙房间的形变沉降差进行反算得出,沉降差是依据现实情况得出的,就是对已完工的裙房及部分高层进行全面考量,在后浇带位置利用配筋增加其强度,确保建筑整体的稳定、安全性能,进而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持续增多,建筑安全问题也必将受到人民的重视。建筑后浇带施工对整个建筑施工来讲都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不仅能够处理温差、沉降不均匀而带来的问题,另外还可以确保建筑结构整体、统一,施工过程相对简单,工程资金利用率高,是将来建筑施工的发展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字】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后浇带是在房屋建筑中减少收缩应力的主要措施。在施工后期,把后浇带砼浇上,使工程变成整体,以利用“后浇带”办法控制裂缝并达到不设置永久伸缩缝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设计单位应该科学设计、施工单位应该按照图纸和相关标准精心施工,保证后浇带的质量符合要求与相关规范,保证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

二.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的主要类型

在结构施工阶段做好各种防裂措施是房屋建筑施工的重要步骤,目前国内外使用较为普遍的方案时减小对混凝土收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常用的做法是设置施工后浇带。后浇带按其作用可分为4种:

1.沉降后浇带,主要是为了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之间的沉降差。

2.收缩后浇带,则是针对混凝土容易发生凝结后收缩开裂的现象。

3.混凝土容易因温度变化而产生拉裂,此时的后浇带施工则为温度后浇带。

4.在房屋建筑面积过大时,结构容易受到温度变化影响而出现混凝土收缩开裂,此时则选择伸缩后浇带。后浇带的施工的基本原则是遵守施工工艺和设计要求,严格禁止由于处理不当所造成的质量事故,避免开裂渗精等威胁到建筑物质量以及使用安全的现象出现。

三.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工艺具体分析

1.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

对于地下室顶板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要按 照施工方案和相关规范要求控制混凝 土浇筑时的厚度 ,不能过厚 ,浇筑厚度较大的情况下 ,钢丝网模板受到侧压力会明显增大,可能会引起钢丝网模板向外突出 ,造成建筑物局部的实际尺寸和设计的尺寸差别较大 ;其次,采用丝网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的时候 ,一定要对建筑工程进行分层浇筑施工 ,控 制好振捣器与钢丝网模板之间的距离 .防止搅拌中水泥浆流失。最后,在施工过程中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保证浇筑的混凝土密实度 ,特别是对垂直施工缝处进行浇筑施工时 ,要尽量采用钢钎进行捣实。

2.选择好后浇带设置的位置,设置好缝宽

后浇带设置位置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一般应该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也就是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此处的结构弯矩和剪力均较小,并且适合自上而下对齐,竖向上不宜错开。后浇带接缝形式较为多样,主要有平直缝、阶形缝、企口缝等,接缝形式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选择。

从理论上来讲,后浇带的缝宽在1cm便可以保证温度收缩变形。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基于施工的可操作性以及方便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并且为了防止应力集中,混凝土的厚度成为后浇带的缝宽设置的主要决定因素。另外,对于后浇带的混凝土配置、补浇时间和养护时间等也应该在遵循基本原则基础上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处理。

总之,以上关于后浇带设置的各种注意事项应该在设计中有所体现,并且要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应该引起施工人员高度重视的是,后浇带是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自收缩的解决措施,对于由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结构应力集中便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禁止将后浇带与伸缩缝混为一谈。

3.地下室底板浇筑施工 的保护措施

首先,在后浇带施工中,两端两侧与房屋建筑墙体相接的地方要增设临时挡水墙 ,这个挡水墙的高度要 明显高于底板的高度 ,墙壁的一侧要涂抹防水砂浆 。在施工中为 了防止底 板周 围的积水 流进后 浇带 以 内影 响施工质量,要在后浇带两侧 50cm宽的部位用砂浆做出宽为 5cm、高为 5~10cm的挡水带。

其次,在对浇带施工缝处理完毕 以后要及时进行清理 。并在顶部用模版进行封盖 .同时 ,也要用砂浆做出相应的挡水带 ,在后浇带的四周设临时栏杆 ,以防止在施工 的过程中对钢筋造成污染。为了防止杂物落入后浇带,通常采用木盖板覆盖在承台的上层钢筋上 ,这个盖板的宽度要比后浇带的宽度宽出 0.5m左右。

3.遵守相关的工艺流程,合理控制后浇带的间距

在对房屋建筑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应该对后浇带的设计进行尽早的考虑与合理的设计。有些后浇带的设置是基于对建筑物沉降的考虑,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的掌握施工的工艺以及施工的先后顺序,以便保证后浇带的设置不会违背设计的初衷。另外,我们还应该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各种施工的原则、施工的顺序、工艺等,各项施工环节都应该按照基本的技术参数进行。

总之.施工过程中后浇带预留与设置的基本参照标准时设计图纸。大多数情况下,在对矩形构筑物进行后浇带设计的时候,后浇带的间距以30~40 m为宜,而后浇带的具体宽度在按照建筑物本身特征进行设计的同时,还应该对是否有利于施工做出一定的考虑。同时,房屋建筑的结构构造也是在进行后浇带设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通常情况下,后浇带的宽度为700―1 000m 。

另外,还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后浇带设置处的钢筋使用。通常情况下,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必须是贯通的,不能断开。对于钢筋的具体使用情况应该按照梁和板的跨度进行确定。

4.后浇带的保护措施和注意事项

做好后浇带的保护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封闭后浇带之前拮构设计者应在图纸上明确提出后浇带附近~定范围内不得堆放施工材料,并对施工荷载做好限定和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支护。快拆体系的模板是目前很多施工工程中采用的模式,这样的情况下更加应该注意后浇带附近的支护质量,做好各种防护措施,充分考虑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防止在拆除模板过程中,由于支撑松动、移位等造成结构开裂所引起的后浇带的质量损害。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肪止垃圾杂物掉人。保护措施可采用木板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模及粱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5.遵守建筑物设计的具体要求

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其中止水带的构造便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后浇带接缝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平直缝、阶形缝和企口缝等。但是,设计采用何种类型的后浇带,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主要的判断依据包括工程类型、工程部位、现场施工情况和结构受力情况等 。

四.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的重要性是不容质疑的。这一环节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我们应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此环节加以重视。这一技术是为了保证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因为现浇混凝土结构会由于温度、收缩不均等各种原因引起有害裂缝,对整个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在目前施工领域中,按照设计标准以及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应该在基础底板、墙、粱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这种方法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后浇带施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其施工要点与技术要点,不得出现违规操作和麻痹大意的现象,以免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与形象。基于这些方面的原因,我们对建筑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要点做出一定的分析与探讨,以更好的确保后浇带施工的质量和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红玉; 陆军; 林占余 后浇带的结构与施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8-30期刊

[2] 刘宗楷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技术第十五届粤、京、港、沪铁道学会学术年会第八届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11-10-27会议

[3] 郭旗飞; 刘宏伟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应用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6卷)2012-06-01中国会议

[4] 金玲; 邱建慧; 郑毅; 李思龙 某工程后浇带和施工缝的设计与施工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6-15期刊

[5] 刘美产饶卫华 人货电梯基础部位地下室顶板回顶设计成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时报2012-07-12报纸

[6] 张培龙; 吴应强; 俞向阳; 章华明 长城大厦工程后浇带施工体会第十七届华东六省一市建筑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08-10-01中国会议

第5篇

【关键词】道路桥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

1、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于道路桥梁的建设的质量要求也随之变得越来越严格,因此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手法才能够有效的提高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而道路桥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是目前我国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技术手段,而对悬臂浇筑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2、道路桥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的概述

2.1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对于道路桥梁预应力的影响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道路桥梁施工的主要材料就是具有预应力的混凝土,但是,这种施工材料使得桥梁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严重的裂缝现象,因此要对道路桥梁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问题的出现。

2.1.1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对于道路桥梁混凝土收缩情况的影响

道路桥梁的建筑材料主要为混凝土,但是混凝土的缺点就是受到长时间的压力作用就会发生变形和收缩的现象,从而就会使得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形,进而就会导致道路桥梁的承受能力严重下降,这样也就使得道路桥梁的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混凝土发生的收缩现象的表现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自生收缩现象、碳化收缩现象以及干燥性收缩。无论是哪一种收缩现象都会严重的影响缓凝土的承受能力,而混凝土发生的收缩现象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的内部所含有的水分受到某些原因而流失、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和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物与二氧化碳发生了相应的反应等。混凝土由于经常受到不同的压力作用,而其中的水泥成分就会相应的发生粘性的流动,而在混凝土内部存在的空隙和外部单薄的界面就会由此而发生相应的变形。对于混凝土内部水泥成分受到的压力,使得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进而混凝土的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1.2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对于道路桥梁混凝土合拢顺序的影响

在进行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合拢安装顺序就会影响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具体转换,而对于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内部张力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由此可知,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合拢顺序的不同也会严重的影响到道路桥梁的承受能力和质量。除此之外,道路桥梁由于长时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因此混凝土内部的湿度会变得越来越小,而道路桥梁的挠度就会逐渐的增加,并且会随着道路桥梁使用实践的增加而逐渐的降低。这样,只有通过不断的增加道路桥梁混凝土内部的湿度来有效的减少道路桥梁的挠度。

2.2悬臂浇筑施工技术的具体施工技术分析

对于悬臂浇筑施工技术而言,其在进行施工的过程相对简单,施工的具置在道路桥梁的两侧。在进行具体施工的过程中,要采用挂篮的施工程序,并且要将挂篮通过道路桥梁来进行移动。

2.2.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这种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预应力的混凝土道路桥梁。在进行具体的施工时,要对施工的桥梁和桥墩进行承托架的设置,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桥墩进行悬臂浇筑施工时不会发生变形的现象。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先要对挂篮进行定位,然后再进行模板吊架的安装,要保证桥梁的施工符合相应的标准。在对道路桥梁预应力的预留管道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要保证每一段管道的接头都具有严密性,并且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密封,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灰浆渗入到管道之内。在此过程中,还要保证管道的位置和设定位置的一致性。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序时,要严格的保证浇筑过程中的平衡性,并且要将混凝土浇筑的前段和根部进行良好的连接。在进行浇筑的整个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振捣,但是要充分的保护预应力预留管道的正常性。为了能够有效的加强混凝土的强度,要在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助强剂。在道路桥梁梁段进行拆模之后,要对施工后的混凝土表面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能够有效的加强各个接头之间的连接强度。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通常都会采用一次浇筑成型的手段,因此,浇筑的顺序就非常重要。

2.2.2合拢段施工技术的分析

对于道路桥梁中的连续梁而言,主要采用的就是合拢段的施工技术。合拢段施工技术是悬臂浇筑施工的重要施工技术,并且还是悬臂浇筑施工和体系转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合拢段施工的成功与否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在对道路桥梁的连续梁进行合拢段施工过程中,对具有预应力的混凝土进行合拢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多个孔一次性的合拢,也可以进行逐个孔的分别合拢,通常都要保证对称性。合拢段施工的合拢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而定,但是设计的合拢顺序具有多种设计方法,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合拢段施工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合拢段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实际合拢段的配重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且还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实际施工枪口对合拢段的配重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合拢段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梁体进行充分的保护,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梁体出现的扰动,而且还要对梁体的标高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符合施工的需要。在对合拢段施工中的合拢锁定装置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充分的保证合拢段施工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并且还要对桥梁的设定形状进行相应的保护。除此之外,在进行合拢段施工过程中,还要对合拢施工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把握,在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合拢段施工的顺利进行。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桥梁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多,道路桥梁的质量问题也随之产生。而悬臂浇筑施工在整个道路桥梁施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严格的控制悬臂浇筑施工技术的质量和安全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在进行悬臂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对安全和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悬臂浇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胡丽珊.桥梁悬臂建筑施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35):112-113.

第6篇

【关键词】跨高速公路;连续梁支架;现浇施工技术

引言

目前,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交通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各种公路线、高速公路线、铁路线网络错综复杂,相互交叉跨越,特别是在新建路线与原有的交通线路或者河流、桥梁等复杂地形相会时,势必会引起新建线路桥体墩身高度的增加,而现浇的连续梁支架的稳定性一般较差,安全性也不够,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做好跨高速公路连续梁支架现浇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本文主要针对这个问题展开浅要的分析,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程中以施工技术指导。

1 支架体系

支架法施工一般适用于跨越浅水河流和旱地等地基条件较好而且桥墩高度较低的连续梁。具体到实际情况中,还要考虑支架基础的类型、支撑桥梁(桥长、桥下净空等)和通车要求等各种条件。

1.1 支架模式选择

进行支架施工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现浇施工方案中的支架模式,可选用的支架模式有:

①现浇连续梁式支架模式。这种支架模式具有受力均匀,有较大空间供来往车辆通行的优点;

②碗口式钢管支架模式。这种模式节点处的结构设计比较合理,组架的形式相对灵活,而且构件拼装简单,构件尺寸相对统一,装卸的效率比较高;

③组合支架模式。即梁式和碗口式组合的模式,可以结合这两种模式的优点;

④满堂支架模式。满堂支架适合用于地基条件较好的地区。

通常采用现浇连续梁式支架的方式来进行现场施工,本文也主要针对这种方式展开论述。同时,为了避免条形基础对原有高速公路或其他的既有路面造成不良影响,在基础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在路面铺设一层厚度约为5-6公分的砂浆,便于工程后期对桥架支墩基础的拆除,降低其造成的不良影响。

1.2 支架的基础处理

支架搭设之前需要进行基础处理。首先,支架搭设前必须了解当地的地基承载能力是否能满足施工的需求,如果地基承载能力不足,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处理的方式通常有;①换土垫层法;②夯实地基法;③挤密桩施工法;④化学加固法等,即通过机械或者化学方法,改变土壤胶结特性,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而且,地基的加固范围必须大于支架的搭设的范围,通常地基的加固范围每边要超出支架搭设范围约半米。

1.3 支架搭设

支架一般采用碗口式脚手架和梁式脚手架相结合,立杆的高度控制在3-4米,组装搭设完毕前,必须以施工图纸为基本依据,在基础顶面上先进行排布,顺着桥立方向按照60cm左右一个的间隔布置立杆,垂直于桥立方向则根据支架实际位置的不同合理布置,可以设置不同的排数和根数。在对立杆的高度进行提高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确保立杆的接头不能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而且立杆的前后和左右方向需要适当错开。在进行横杆布置时,先按照120cm的间隔布置横杆,并在横纵向每隔六排横杆设置一道剪刀撑,使整个支架体系可以连接成一个整体。立杆的上部可以设置可调的支撑,下部加设垫板(一般为木板),这样可以防止立杆摆动。

1.4 支架验算

跨高速公路的连续梁支架的验算可以通过一些有限元软件(例如ABAQUS、ANSYS等)来验算。通常进行支架验算时需要建立分段模型,然后分别对桩基和条基配筋、碗口脚手架支架、贝雷梁、竹胶板及连续梁的配筋等进行结构验算,验算合格表明满足结构对该现浇梁段受力的要求。若验算不满足,则需更换构件、采用强度更高的材料或者是更改采用的支架模式。经过实践和科学分析,证明合理地进行支架的验算分析对跨高速公路的连续梁支架的现浇施工技术起到很好的知道和掌控的作用。

1.5 支架预压

选择好支架模式而且支架验算合格后,进行支架预压是支架在正式投入使用前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一个环节。支架预压的目的总结为下述两点:①通过预压,消除地基沉降、支架的塑性变形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沉降观测可以得出支架的弹性形变,从而为调整模板的标高提供依据 ;②通过支架预压过程中实时模拟真实的施工条件,检验支架的刚度和稳定性。

支架预压即在试验室或现场条件下,充分模拟施工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和条件,利用机械或砂袋等工具模拟施工过程的逐级加载过程。支架的预压一般采用外加荷载等方式模拟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受力情况,分段加载使加荷接近原荷载。一般的加载荷载比原设计荷载高出约20%。每级加荷完成后都要立即进行应变和变形的观测。一般来说,制作预压的过程分成三级进行,分别是:60%、100%和120%。

2 现浇施工技术

在跨高速公路的连续梁支架的现浇施工技术中,连续梁的现浇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浇筑混凝土梁之前首先预埋预埋件,要使预埋件的中心对准垫梁的中心。浇筑时分层浇筑,振动捣实。混凝土初凝之后用土工布覆盖浇筑表面,在土工布表面洒水是保持湿润,便于混凝土凝结硬化。

2.1 混凝土浇筑次数问题

为了避免浇筑中引起混凝土开裂,一般来说先浇筑变形较大的部位(例如梁跨中等部位)。对于支架墩、桥墩这些变形不太大却受力较大的部位也不适于一次性浇筑,按照一般建筑规范和要求,应该设置后浇带进行二次浇筑混凝土有利于避免混凝土开裂,但对施工组织要求较高,对工期的影响较大,对浇筑构件的外观影响也较大。所以,浇筑到底是选择一次性浇筑还是分次浇筑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次性浇筑完成容易导致混凝土的开裂,分次浇筑则受力相对复杂。结合试验理论和工程实例可得以下几个结论:

(1)一般情况下要尽可能减少分次浇筑的次数,而且要尽可能的增大首层浇筑面的断面面积;

(2)整体一次性浇筑和分次浇筑相比,分次浇筑会使梁截面产生较大的施工残余应力,严重时还会导致混凝土的开裂。

2.2 混凝土浇筑顺序问题

浇筑混凝土时如果符合下述几条原则就可以连续浇筑:

(1)相互间变形互有影响的支架混凝土各部分可以在混凝土达到初凝强度之前浇筑完成;

(2)混凝土浇筑要从跨中等应变变形较大的部位向变形较小的部位浇筑;

(3)对其他部位变形比较敏感的部位应该在其他对该部分有影响的部位浇筑完毕后浇筑。

否则,还应设置后浇带进行分次浇筑。

3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增大,新老交通路线的交叉跨越也不可避免。跨高速公路现浇梁施工的工艺比较复杂、影响范围广、施工难度大、安全性要求高的一系列特点也引发了很多需要引起重视的工程难题,本文主要针对跨高速公路连续梁支架现浇施工技术进行了浅要分析,以供同行借鉴。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目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规模逐渐扩大的背景下,推进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的现代化和科技化,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显得意义重大。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固工程结构的重要技术,因此,研究如何合理的运用混凝土浇筑工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混凝土浇筑工艺实施范围的局限性,很难对混凝土浇筑工艺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编制出合适的混凝土浇筑方案,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提高建筑质量,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

一、建筑浇筑工艺的选择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首先需要根据不同结构物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浇筑工艺。下面,我们就对建筑中的一些主要浇筑工艺进行介绍。

(1)多高层建筑物的浇筑工艺

从施工顺序上来说,多高层建筑物要采用竖向的方式进行浇筑,比如,要先浇筑柱子,然后才浇筑板和梁。在施工时间上来说,要尽量保持浇筑时间的统一,比如,分层浇筑和分层振捣的时间间隔不宜过长。

(2)大体积建筑物的浇筑工艺

大体积建筑物的施工工艺要求相对较高,对浇筑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体积建筑浇筑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每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也各不相同,就会在结构物的内部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导致混凝土出现开裂现象等。所以,对大体积建筑物进行浇筑的时候,一般都运用对建筑物整体进行分层浇筑和二次振捣的方法来实施,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强度。

(3)桩基浇筑的工艺

对于台阶式的基础,在浇筑顺序上,要采取从四角向中间浇筑的方式,从而确保结构基础的牢固性;在浇筑时间上,要实行一次浇筑,避免出现缝隙。而在浇筑墙角部分的时候,要确保上部结构能够坐在底部基础上面,确保整体结构具有更大的承载力。

(4)剪力墙的浇筑工艺

在建筑构造中,剪力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墙体形式,在对这类墙体进行浇筑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长条流水进行作业的施工方法。首先,需要对整个墙体进行分段,然后各段分开浇筑,都均匀上升。其次,在分层浇筑过程中,浇筑层最好控制在500mm-800mm范围之内,并且注意设置好施工缝。最后,还要依据剪力墙的具体设计情况,做好振捣工作,充分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确保钢筋和混凝土的接触和融合。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1)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多种多样,为了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完成,就必须对材料进行严格筛选。第一,由于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水是必不可少的材料,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慎重选择,切忌使用工业废水或未经加工处理的污水等。第二,水泥是混凝土工艺的关键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存在各种各样的水泥供应商,水泥的品种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这就使得在选择水泥方面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一般而言,在选择水泥时,应该牢牢把握水泥的性能,对各种水泥的规格和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选择出适合建筑工程所需的水泥,保证工程质量。第三,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还需要一些掺合物,如粉煤灰、添加剂等。通常情况下,在制作混凝土时,粉煤灰的含量应该掌控在25%以内,从而保持混凝土的质量,另外添加剂主要用于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保持混凝土的流动性。第四,骨料的选择也是混凝土浇筑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必须保证骨料的优质可靠,将含砂率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2)浇筑的标准

混凝土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大约为3m,假如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超出了3m的范围就应该使用串筒、导管和溜槽在侧面开洞。浇筑混凝土的时候要分段或分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受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钢筋的疏密度制约,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分层浇筑的高度是插入式振动器的一倍多,最大数值不要超出50cm。振动棒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要手握振动棒的软轴胶管迅速的到混凝土的里面。振捣施工的时候,振动棒是按照上下的顺序工作的,工作的时间为半分钟,这样就可以确保浇筑的混凝土没有气泡产生。插入式振动棒的使用规律为快插慢拔,注意插点一定要均匀,按照顺序逐渐的位移,一定要均匀的振捣,振动棒位移的距离一定要比振动棒的半径小。

(3)施工缝与后浇带

由于新时期大面积浇筑结构物增多,工序日渐繁杂,一些需要短时间内浇筑完毕且要求一次成型的施工行为很难以真正实施,在施工过程中的停工、停产都能因为混凝土的固结而产生技术性的生产问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会预留施工缝。

为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湿度、温度、时间等的因素造成结构物浇筑的质量问题,一般都在室内室外设置后浇带,室内后浇带30mm,室外后浇带为800~1000mm。注意一点,无论是施工缝与后浇带,都必须在结束当次施工后保证预留的足够宽度,并且保证接缝处的干净整洁。

(4)严格施工工艺,科学施工

在混凝土浇筑时,实行“平仓与振捣分开”的原则,安排专人专管,在定型模板使用前,必须刷脱模剂,以保证混凝土面光滑平整清洁,模板边线需要反复检查,以保证其符合规范。在关键部位,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和上升的速度,对各个工艺进行细化。

细化工艺。首先,对各单元各工序都要制订详细的工艺以确保每一个工序的合理化科学化施工;其次,要敢于创新,运用新工艺,开发新技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来保证建筑浇筑的施工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时,要严密监控作业场所的温度与湿度,严格按照规范作业;注意冷却通水,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升,造成建筑开裂等质量问题。

(5)混凝土施工后期维护技术

一般而言,混凝土施工工艺具有很强的技术要求,因此应该选择合理的技术,保障后期维护的顺利进行。首先,如果浇筑施工场所位于基础地梁,此时就应该按照工程要求,利用PVC管对承台等进行保护,继而按照规定的顺序,循序渐进,逐步完成测量、保湿、检查、浇筑、振捣、找平、养护等作业。如果浇筑场所为顶板处,则应该设置一定的模板,并按照模板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依次完成清洁、测量、准备马道、修复裂缝、检查、浇筑、找平作业。其次,在测量时,应该采用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准确测量,保证标高线和具体设备之间的距离。最后,应该保证混凝土制作过程中的配料比,保证混凝土符合工程所需,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的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技术是建筑施工中普遍用到的技术,也是容易引起质量问题的环节。在新时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现实需要,在对建筑物进行浇筑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浇筑工艺并把握浇筑技术要点,规范施工工艺,严格质量控制,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塑造积极可靠的工程形象,推动我国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明义.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析[J].施工管理,2013(4):140.

[2]乔宗华.论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0):26.

第8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Abstract: the modern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ust be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as the foundation realize high building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purpose, achieve high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urpose. This paper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management of the briefly discussed.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V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解析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对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应用。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是关系到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是关系到工程建筑设计使用寿命实现的重点。为了保障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注重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技术控制与管理。以基础控制与管理为基础保障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实现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最终目的。

2、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重点

2.1以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为基础,完善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的重要性,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应将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开展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以实现科学的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管理。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应以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为基础,针对企业管理流程、项目管理架构进行混凝土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与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使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能够在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下进行施工,保障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实现高层建筑设计、施工、使用目标。

2.2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技术特点开展技术控制与管理。现代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应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技术特点开展技术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标后的技术交底过程中,有技术部门与设计单位、投资单位进行技术沟通,了解高层建筑设计、施工的技术要点。同时施工企业还应针对工程实际特点进行技术文件的分析与探讨。对于技术文件中存在疑问的地方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以此提高施工企业对设计文件、施工技术文件的了解与理解。在此基础上,高层建筑施工企业还应针对工程实际特点对技术文件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此为基础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与编制。针对高层建筑设计文件的特点、高层建筑施工特点等开展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为保障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针对高层建筑技术要点,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与控制,以此保障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首先,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搭建、清理进行技术控制与管理。以模板搭建的垂直线、水平线的控制为混凝土浇筑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高层建筑施工企业还应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前的模板进行清理。以模板清理为混凝土脱模等工作奠定基础。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应在模板搭建后、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进行清理。通过模板清理工作为混凝土浇筑奠定基础。

做好上述工作后,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应注重混凝土浇筑管理。以设备管理工作为基础避免设备因素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影响。根据相应规范要求以连续浇筑为基本原则进行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对于不能连续浇筑的工程应通过伸缩缝、连接处的控制等保障混凝土的整体性,为提高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奠定基础。浇筑过程中,应根据浇筑过程的气候情况对混凝土温度、含水量等技术参数进行控制。通过技术参数控制与管理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

作为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振捣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技术控制要点进行分析。以振捣器的充分准备为基础,保障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振捣器的安装中应避免振捣器对钢筋网架的影响,避免振捣器对钢筋网架的振动及振动造成的位移。通知根据预先试验科学的设置振捣时间与振捣强度。通过振捣工作的有效执行保障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2.3以科学的混凝土养护为重点,保障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混凝土工程建设施工中,混凝土工程施工后的养护对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混凝土养护工作重要性强化混凝土养护工作。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所选用的混凝土特性设计养护工作要点与管理重点。根据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时间、养护工作要点等开展养护工作,为保障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保障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在这一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应由专人进行掩护管理,同时注重质量监控人员的检验与监督。通过混凝土养护技术的控制实现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

3、以高层建筑所在地气候特点及混凝土施工季节特性为基础开展混凝土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与管理中,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特点、施工季节气候因素对混凝土施工技术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以高寒地区冬季施工为例,高寒地区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需要根据相关技术文件进行添加剂的添加。而添加剂的应用对混凝土强度、施工过程以及养护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针对混凝土添加剂的特性进行相应的技术控制与管理,以此保障混凝土强度及施工技术要求。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应从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入手,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开展技术控制与管理,以此实现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最终目的。

4、结论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具体应用

为了实现建筑物整体功能和造型的统一,通常都把高层主楼和低层裙房一并连接,按照传统的结构使高层与裙房实行脱节,但又不失建筑整体的美观度,从建筑美学的角度分析,在两者之间设置变形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整体的平面布局,由此后浇带施工技术便应运而生。

1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主要功能

按施工后浇带的主要作用主要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后浇沉降带能有效地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后浇收缩带主要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情况;后浇温度带主要用于解决混凝土温度应力。

施工后浇带具有建筑施工中各种变形缝的多重功能, 施工时要考虑高层主楼和低层裙房在同一时期不同的受力状态,并对二者分别进行强度校核,在进行整体连接后的计算要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

施工后浇带是建筑物整体基础及上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带,这种附加的后浇带混凝土补齐之后,等建筑主体结构整体完工后,必将达到建筑物整体的功能齐全和结构完整的要求,而且合理的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并且保证在建筑施工中可以永久不设置变形缝的目的。

2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

2.1 后浇带施工使用的后浇混凝土应为无收缩混凝土,由于无收缩混凝土性能良好,可直接采用膨胀水泥进行配制,也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微膨胀剂,配制出来的无收缩混凝土强度等级比现浇混凝土高出一个等级,能更好的避免新老混凝土接缝处伸缩开裂。

2.2 依据后浇带的类型来确定钢筋的断开或贯通,沉降后浇带最好保证钢筋贯通为好;而对于收缩后浇带而言,则应是钢筋断开为好;后浇带施工进行时必须保证梁板结构的梁筋贯通,板筋断开,假如钢筋不断开,就会影响钢筋附近混凝土的收缩度,以致产生张力而引起开裂,从而降低了建筑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功能。

2.3 后浇带的带宽根据墙和底板厚度进行调整,对厚度超过100厘米的底板,可根据后浇带的情况进行钢筋搭接的形式灵活掌握,当遇到施工难度大的情况,依据情况可适当增加后浇带带宽。

2.4 后浇带具体施工时的浇筑位置,应限定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通常在接近梁、板的反弯点处,此位置没有很大的弯矩,具有适当的剪力。在进行后浇带断面形式的选择时,依据墙、板的厚度来决定,对于厚度小于 30 厘米的墙、板,可做成平直缝;当厚度介于 30 厘米至60厘米之间,可做成阶梯形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当墙、板厚度超过60厘米时可做成企口缝。

2.5 对于不同类型的后浇带所浇灌的时间是不同的。沉降后浇带应在检测建筑物结构基本完成沉降后,再进行后浇带的浇筑;伸缩后浇带应根据先浇混凝土的具体收缩情况,在适时的进行浇注后浇带;关于不同水泥及不同养护条件的混凝土,应大体控制在施工后 60 天进行浇筑后浇带;当遇到工期紧迫的情况,也要保证达到14天以上。

3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进行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前要编制完整的施工方案,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基本要求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的厚度依据施工相关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避免因浇筑厚度超标而使钢丝网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杜绝造成尺寸偏差的现象。进行后浇带接缝的施工时要用堵头板,依据具体的接缝形式在堵头板上安装凸条,避免由于接口处不支模,而造成的自然斜坡接茬,导致具体接缝处混凝土浇捣困难,造成混凝土出现空鼓的现象,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实际强度等级。

3.2 在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浇注前,必须将整个需要浇筑的平面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处理,要清除掉表面的杂物、松散的砂石和软质混凝土层,并将两侧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在及时用水冲洗干净,以保持两侧混凝土的充分湿润,要限定在24 小时进行具体的处理。处理干净之后再往表面涂抹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如果两侧混凝土不凿毛就进行后浇带浇注,就会使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度难以达到强度,并会在后浇带两侧形成两条贯空裂缝,很容易发生渗水。

3.3 进行底板后浇带时,要在后浇带两侧各增设临时固定砖墙,砖墙的高度必须高于底板高度以防止外溢,并在墙壁两侧分别抹上防水砂浆。另外还要在距离后浇带两侧 50cm宽度处,做出宽 5cm、高 5~10cm的砂浆挡水带,以有效防止底板周围施工积水流进后浇带内。为了避免混凝土在搅拌中水泥浆的严重流失,必须严格限制振捣器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使用φ50振捣器时控制的距离要小于40cm,使用φ70 振捣器时控制的距离要小于50cm。

3.4 在浇筑底板混凝土的垂直施工缝时,要采用钢丝网模板进行竖缝处的封堵,在混凝土达到初凝后,利用压力水冲洗垂直施工缝的表面,清除掉浮浆和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并将钢丝网片也一并冲洗干净,待混凝土终凝后再将钢丝网片拆除。垂直施工缝经过合理处理后,表面凹凸不平、粗糙干净,使新旧混凝土保持了很强的粘结力,保证了混凝土的整体统一性。为了有效防止杂物、污水等进入后浇带内,造成后续施工的诸多困难,也可在顶部用木板或铁皮封盖,四周设临时挡水带进行围护,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可在表面涂刷缓凝剂,能有效的延缓混凝土表面的凝结。

4 总结语

综上而论,后浇带施工技术不同于通常设置的永久性伸缩缝和沉降缝,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种附加施工缝,它此法能有效的保证立面完整和结构完整,基于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适用范围日益广泛,一定要确保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保证后浇带良好的施工质量,使建筑物整体能更好地发挥基本的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 刘鉴. 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方法[J]. 四川建筑, 2006,(04)

[2] 赵东. 高层建筑后浇带的功能及施工[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7,(12)

[3] 王玮. 施工后浇带的设计施工问题及对策[J]. 当代建设, 2001,(04)

[4] 李加喜. 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控制[J]. 科技信息, 2009,(18)

作者简介:

第10篇

关键词:后浇带技术;建筑工程;问题;措施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危楼的不断被曝光,极大地引起了人们对住房的恐慌,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社会各界对建筑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是一项施工量特别大,施工过程特别复杂的工程,持续时间也特别长,对后浇带的技术水平有着严格要求。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后浇带的管理,提高后浇带的技术水平,并协调工作,保证建筑质量是相当关键的。然而现有的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体系发展还不够完善,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完全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建筑的要求,难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二、阐述后浇带的内涵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对建筑功能的塑造和造型要求,通常会考虑将裙房围绕在高层主楼附近,并且裙房占据了很大区域。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变革,建筑市场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将高层和裙房分隔开并在其中间设置后浇带,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避免设缝所带来的双梁以及双墙等现象,导致限制了平面的正常布局。所谓后浇带就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由温度或者收缩而导致建筑出现裂缝,在高层和裙房之间对变形缝进行设置,当经过一段时间后在采取后浇的方式对其进行封闭,以便促进整体结构的形成。由此可见,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水平对于能否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后浇带区域钢筋大多呈密集状态,支设模板较为困难,很容易形成较大的断面,尤其是很难避免垃圾的进入,极大的加大了清扫的难度,一旦不能及时进行清理导致垃圾残留将会极大的降低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因此,加大对后浇带技术的投入力度,提高后浇带的技术水平,对于施工质量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影响后浇带施工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后浇带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关系到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否得到提高。然而,目前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水平令人担忧,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和阻碍了后浇带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给建筑施工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此,现对影响后浇带施工技术水平难以提高的主要因素做如下分析。第一,在对后浇带两侧进行隔断时采取的措施不合理。众所周知,在对后浇带两侧进行隔段时,通常会以铅丝网以及钢板网为隔断材料。大小不同的构建断面所需要的钢筋直径大小以及其间距也是不同的。为了保证铅丝网等稳定性,通常情况下不适合太大的网眼,使用较小的网眼主要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在灌注时出现跑浆的现象。但是一旦采用的铅丝网网眼过大,可以讲塑料粘贴并支撑在网外,以便提高对混凝土浇筑所产生的压力的承受力,避免跑浆。塑料薄膜可以在混凝土出现凝固迹象时撕去,对于钢筋的支架也可以拿走,将铅丝网一直保留在后浇带里。第二,对后浇带的整体连接方式不当。在隔断后浇带时,其两侧的混凝土经常会出现局部松软的情况且水灰比比重较大,导致出现跑浆现象。而且对于后浇带裂缝内的杂物清理不干净,极大的降低了后浇带的稳定性和质量,给建筑施工带来很多不便之处。另外,对于灌注混凝土的时间把握不合理以及难以准确确定钢筋所处的位置等都影响了后浇带技术水平的提高。

四、提高后浇带施工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1.提高对模板的支设能力

支设模板作为后浇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后浇带技术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扮演这十分关键的角色。当操作模板并对其进行支设时,首先应该在充分考虑后浇带具体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设计较为科学合理的支模方案,在拆模其他区域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技术要求和规定对模板加以控制和处理,以便保证该模板可以发挥出在建筑施工中应有的功能,并促进能够成型,具备较高的质量,促进成型的稳定。在假设模板的时候,也要考虑并按照模板的实际情况进行,同时对于支设的模板达到稳定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处在框架梁的裂缝可以在对进行浇筑之前,采取和挡板将结合的形式对其进行封堵,并在其处设置一定的钢板提高其支撑的承受力,以便避免混凝土出现问题,影响了施工的正常进行,拖延了施工进度。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应同时对挡板进行支设和对钢筋进行绑扎,使用木方对挡板进行拼接组装并通过在其后方设置木方肋来提高挡板的承受力和支设强度。在选择支设的模板时一定选择那些性能优良,质量较高的模板,采用多层胶合板成型的挡板质量更优,并保证对其进行豁口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合理的割据,使得豁口的大小能够满足相关技术规定和要求,与钢筋的直径保持一致。

2.对建筑钢筋进行科学的处理

众所周知,钢筋在建筑施工中是十分重要的施工材料,钢筋的绑扎力度和绑扎效果直接关系到施工建筑的整体结构。所以在对钢筋进行绑扎之前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和规定进行,以便保证其绑扎质量,降低当对模板进行支设以及对进行浇筑时钢筋出现偏移错位的可能性,从而保证整体结构不受到损害。并且还应加强对钢筋绑扎技术的处理,减少和避免错绑以及漏绑的现象,要不然将会难以避免整体出现意外损害的情况。同时在对钢筋进行绑扎时,还应该观察和关注钢筋保护层。一旦发现钢筋出现断裂现象,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并维护后浇带,使得再次对接头连接时能够及时调整。为了提高施工的进度,改善施工环境,可以采用较为普遍的措施通过配筋的方式将后浇带穿过。当对此层浇筑完毕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将主筋切断,并在后浇带的规定时限焊接钢筋,从而提高钢筋的支撑力度和强度。

3.提高对的级配比例并进行合理浇筑

在浇筑的过程中,不可以进行大量浇筑而对以较小的量循序渐进,这就导致对进行浇筑这一工序通常会在建筑现场进行。质量程度不同的所带来的浇筑效果也是不同的,在对进行选择时一定选择那些性能优良强度较高的产品,以便浇筑后的能够达到相关施工技术质量标准,同时能否对进行适度科学的级配,也关系到浇筑的质量。为了保证对配比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首先应该提前检测水泥、砂等相关材料的性能质量,在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对进行级配。在级配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技术要求和规定严格把握材料的使用量,以便促进混凝土能够均匀搅拌,减少出现不均衡膨胀的可能性,降低浇筑的质量和使用价值。另外,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出局部膨胀现象,可以在浇筑时适当的加入些膨胀剂,以便延长浇筑和搅拌时间,改善对的浇筑搅拌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追求建筑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的时候,一定要提高对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水平的重视,加大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投入力度,以便提高后浇带的技术水平,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然而目前的后浇带技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极大的限制和阻碍了施工质量的提高。对于广大建筑施工人员来说,能否提高后浇带的技术,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高建国.浅论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2,22(1):141-142.

[2]蒋克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6(8):67-68.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内土木工程的种类将越发复杂,而混凝土施工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需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研究、创新,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既而让工程项目的质量更安全。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崛起,对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施工技术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探索更为科学的施工技术手段。

1 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概述

1.1 相关定义。大体积混凝土,它具体定义是这样的:一次浇筑量大于1000 立方米或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2米,并且混凝土浇筑需研究温度控制措施的混凝土。而在我国一些施工单位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工法”中认为:凡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大于 3000mm 的混凝土块体;或者单面散热的结构断面的最小尺寸在 750mm 以上,双面散热在 1000mm 以上,水化热引起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 25℃的混凝土,都可以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1.2 相关特点。它的特点很明显,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现在一般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计会超过 25 度,容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大体积混凝土除了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有一定的规定外,对平面尺寸也有一定限制。因为平面尺寸过大,约束作用所产生的温度力也愈大,如采取控制温度措施不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则易产生裂缝。

2 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

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如果大体积浇筑量过大,整体要求就会增加,在浇捣和养护过程水泥与水反应会发出大量的水化热,但因其体积厚大,大量水化热得不到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高于外层混凝土温度,就会产生较大的温差,由于表面体积膨胀不一致,便会产生温度裂缝,所以降低水化热,将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规范的 25℃内,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控制在 15℃内,这是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之一。

要点之二是,我们的施工人员还要注意,在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面大,混凝土浇筑量过大时,这时候需要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所以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浇筑方法。除此之外,在厚大无筋或稀疏配筋结构的块体基础施工中,在经过设计单位同意的前提下,施工人员掺部分毛石,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3 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案例技术措施

该工程为某小区房屋建筑楼,总共 22层,其中地下 4 层,地上 18 层,其建筑面积为74789 平方米,结构类型为现浇框剪结构。其底板、外墙、外露顶板混凝土均为防水混凝土,防水等级为二级。底板厚度为 1400mm,属大体积混凝土。经过有关技术分析,该工程的环境类别为二 b 类。混凝土需要进行氯离子及碱含量计算。氯离子最大限量为水泥用量的 0.3%,碱含量最大限量为混凝土用量的 3.0kg/立方米。根据施工方具体要求,该工程全部选用商品混凝土中的混凝土。

3.1 大体积砼浇筑前准备工作

在启动正式施工工作前,施工人员要认真检查上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核查钢筋、模板的位置是否正确,经自检无误并报监理隐蔽验收后才可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同时还要检查周围道路是否畅通,确保砼泵车通行时不受阻碍。

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比如说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粗细骨料、水应符合规范及有关标准规定;还要技术人员提供砼试配比,以计算覆盖保温层厚度,更加有利用于做好砼内外温差控制工作。最后统计好施工人员的具体数量,以便确保砼浇筑时的人员配备等。

3.2 大体积砼浇筑保障措施

3.2.1 浇筑方案的确定。由于本工程底板上设计有三横一纵四条后浇带,将底板分成五个自然流水段。浇注过程中将按后浇带划分流水段。该处特选其中最大的一块进行浇筑验算,该块面积为 46.0×52.7m,厚度为1400mm。为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在工程浇筑过程中不形成冷缝及施工缝,并考虑施工时间的要求将采用八台地泵,按照斜面分层的方法进行浇筑。

由于该工程底板厚度为 1400m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将会产生相当量的泌水。为消除该部分泌水,振捣密实、连续浇筑不形成施工缝,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将是浇筑过程中控制的三大关健因素。在上文中笔者已经提到,为彻底降低底板内混凝土小于等于 25℃这个内外温差,施工技术人员将通过采用合理配合比及早期养护来实现。项目部与砼公司研究商定,采用矿渣水泥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

3.2.2 砼浇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所使用的砼一般采用商品砼,用砼输送泵将砼泵送到浇筑地点,在浇筑时采用分区定点、一个坡度、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划定浇筑区域,每台泵车负责本区域的砼浇筑,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砼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继续浇筑,循序推进。在这个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点,就是砼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 3.5h,过时仍不能继续浇筑时,需采取应急措施,即在已浇筑的砼面上插&12短钢筋,长度 1m,间距 500mm,呈梅花状布置。

3.2.3 降温措施。降温措施在温度控制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里我们可以采取优化砼配合比,来尽量减少砼最高温升:温控计算表明,温控的关键问题是严格控制砼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而引起的内部温升过大,以减少内外温差。因此,首先要优化砼配合比,其次选用低热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并在砼中掺加粉煤灰及减水剂。

3.2.4 质量控制。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性能,若有问题,应及时对混凝土配合比作合理调整;督促施工单位控制好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及振捣器的插点是否均匀,移动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对钢筋交叉密集的梁柱节点是否振捣到位,以防出现蜂窝、麻面。

3.2.5 大体积砼养护。本工程是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12h 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21d。

4 结束语

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综合性的一种应用技术,它广泛结合各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诸多条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正确选择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技术优势,来加以实现其建筑工业化和施工技术的现代化,以期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等不断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盛彬.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1(03).

[2] 连国汉.浅谈冬季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分析及处理[J].民营科技,2011(10).

[3] 贾珍则.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J].中国西部科技,2010(23).

[4] 邓海英.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0).

第12篇

关键词:循环硫化床锅炉;炉膛浇筑;施工质量控制;高能效燃烧技术;电站锅炉设计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K22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7-006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7.031

1 概述

循环硫化床锅炉作为一种发展迅速的高能效燃烧技术,在电站锅炉设计、工业和废物处理上的应用已经日益广泛,并且随着应用的普及其规模也逐步增大。我国在循环硫化床锅炉上的研究也逐步兴起,并且在当前的应用中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有关研究甚至指出循环硫化锅炉在未来几年的发展将会更加迅速。另外,循环硫化床锅炉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其炉膛浇筑料施工的质量安全问题,特别在施工控制上炉膛浇筑料的施工已经成为总体施工的关键之一。因此,研究循环硫化床锅炉炉膛浇筑料的施工质量控制不仅是循环硫化床锅炉应用的理论基础,更具有实施投产的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循环硫化床锅炉炉膛浇注料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一些探讨。

2 循环硫化床锅炉的运行机制及其相关理论

2.1 循环硫化床锅炉的实际工作情况

针对循环硫化床锅炉炉膛的施工质量控制研究必须了解其运行的机理和相关理论,此处参考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浅析。在循环硫化床锅炉中,锅炉内部的床料在烟气的上浮过程中随着沿着炉膛上升,并且经过水冷壁的出烟口进入两个旋风分离器,在此实现气体与固体的分离,并且将未能成功分离的固体通过分离器上部出口进行排出。另外,分离成功的固体通过料阀返回到炉膛的底部,燃料中的灰分以及其与石灰石反应的产物能随烟气排走的将直接进入出烟口,无法排出的则通过底部的残渣排放进到冷渣器中。最后,锅炉在工作中燃料无法燃尽的小颗粒、燃尽的小颗粒以及其他反应物留下的固体通过封闭的循环回路处于不断的高温循环中,并且实现了高效率的脱硫反应。这个过程,床料在重力作用下的不断膛内循环会对炉膛的内部相应部位产生较大的摩擦冲击,这也要求在循环硫化床锅炉的炉膛浇筑施工方面必须有较强的质量控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2 工作中的蚀损

循环硫化床锅炉工作中的蚀损主要包括三大因素:一是耐火材料的稳定性较差,此处所指的稳定性是指热振稳定性;二是耐火材料的不定形导致其温理化性能和有机结合的材料的温度强度较差;三是由于上述的物理冲刷和磨损,锅炉内的烟流量较大,固体的浓度也较高,在温度不高的情况下其携带了大量的固体粒子,对锅炉的耐磨材料衬里形成较大的摩擦导致蚀损。而在长期运行中,由于工作的需要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导致这种蚀损效果更加突出,因此循环硫化床锅炉炉膛浇筑料的施工控制必须考虑的是设计耐磨衬里过程中对于耐磨耐火的中温强度和热振稳定性的选择。

3 循环硫化床锅炉炉膛浇筑料施工质量控制

如上所述,循环硫化床锅炉炉膛浇筑料施工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考虑总体的施工效果和实施目标,此处参考相关文献理论研究以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其施工质量控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3.1 耐火耐磨浇筑材料的选择

浇筑材料的选择是循环硫化床锅炉炉膛施工的基础,也是决定其后期质量的关键之一。在实践中对于循环硫化床锅炉的不同工作区域,耐火耐磨材料的工作环境要求其质量标准也不一,既要考虑其质量安全和施工效果,也要考虑前期的设计投入和施工成本,是一个全局统筹的工作。主要影响其材料选择的有机械膨胀、烟流速度、颗粒的浓度、烟尘的温度等。当前主要的耐火耐磨材料技术有等离子喷涂和渗透法防护,其中水冷壁表面的防磨处理更是广泛应用了上述两种喷涂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也必须考虑相应的施工材料。

3.2 密封性设计

密封措施是循环硫化床锅炉炉膛浇筑的关键之一,在锅炉的冷却和热态运行中,必须通过正压或者负压的方法实现全面的检漏和防漏的试验,特别对于对接部位、孔门以及膨胀节等的可靠性和密封性的检测。高温工作以及膨胀变形等因素容易导致密封部位的故障,因此必须在设计和施工上保障炉膛内部燃烧的稳定性、循环返回料系统两侧的一致性、管系支吊的受力平衡以及温度升高的平稳性。密封结构在设计上必须考虑膨胀节的密封间隙和膨胀量、密封的冷却方式、密封的方式、密封填料的选择、转动摆角错位补偿、金属部套材料的具体形式;在填料的选择上,不同密封要求的填料在材质、形状、耐热上的需求不一,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谨慎的选择和制作,保证良好的柔软度和相应的可恢复弹性,并且能够适应高强度的压迫以及高温的工作,常见的密封填料有阻燃性岩棉填料、多层硅酸铝等。而在具体的循环硫化床锅炉炉膛设计和施工中,锅炉的烟风道以及本体的炉门、防爆门、检查检修孔等的密封性也是密封施工设计的要求,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影响非常广泛,例如烟侧密封影响受热面爆管以及锅炉的局部磨损、风侧密封关系风压条件、影响整体硫化效果等。另外,在密封性的施工和设计上必须考虑其后续的可维护性,特别是检修的便利性和可靠修复性。密封发生泄漏时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因此在前期的施工设计上必须使得密封结构可以随时恢复随时拆装。对于大型的密封结构必须设计有相应的平衡吊耳以及凭借对口的法兰和临时支吊等依托结构。

3.3 施工工艺控制

施工工艺控制是循环硫化床锅炉炉膛浇筑料施工控制的核心,其将直接影响循环硫化床锅炉的后续工作状态和质量,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和相关的理论研究。结合实践,施工工艺的重点问题主要有以下六方面:

一是对于浇注料和可塑料的捣实程度必须有所控制。在浇筑料的施工中,由于浇筑料的固化时间有具体的要求,因此施工过程很多时候无法严格按照耐火基体材料强度要求进行有效的机械夯实,这导致浇筑料的整体及局部的空虚过高,使得锅炉的后续养护以及烘烤过程容易产生错位、剥落甚至坍塌,并且将直接影响材料的附着能力以及致密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夯实浇注料。

二是浇筑的模板和模具必须进行表面的质量处理。在浇筑料的施工中,浇筑料的模板和模具若不够光滑和对接不到位,容易使得泥浆湿料的浇筑出现所谓的“咬边”等不良现象,特别在浇筑的边角不够圆滑的区域多数情况下会出现相应的局部应力和膨胀差,甚至可能出现相应的浇筑料脱落,这对于循环硫化床锅炉炉膛浇筑料的施工是致命的错误。因此,实践中必须对滑模块的区域边角进行过渡处理,并且设法在不破坏基材下采用机械局部处理消除不平整的棱角,使得冷热局部应力的集中性下降。

三是由于不同生厂商生存的浇筑料规格不一样,因此在浇筑搅拌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均匀拌浆,控制好相应的黏稠度,实现高温运行状态下的耐火材料均匀硬化,减少浇注料在这个过程的脱落和体积变形。设计人员结合所选的耐火耐磨材料的基本化学物理特性,考虑相应的耐火浇筑料的厚度选择,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膨胀偏差。与此同时必须确保同一型号的浇筑料在同一区域内的厚度均匀性,避免出现热膨胀偏差而导致的挤压和拉伸。

四是在分离器的椎体部分、烟道以及风室等部位开始享用的排湿孔,排湿孔在设计上要求量要适当、布局要合理。这样的设计和施工可以使得保温层部分的耐火浇筑料的水汽温度在到达一定的阈值后内部大气能够从较为酥松的保温层中排出。

五是在自然养护上,浇筑料施工完毕后养护的时间最好不要低于10天,并且在养护的前5天,人员撤出工地后应当立刻关闭炉门和相应的孔隙,让其内部在自然不通风的情况下阴干,消除炉体表面的多余水分。而在5天后可以打开炉门和各个孔口利用自然同分实现基体的通风干燥。相关文献指出在可行的情况下,可以在低温烘炉的阶段采用相应的加热工艺、邻炉蒸汽以及热水工艺进行施工养护。如若热风温度较高则可以适当采用冷风抽取的烟风温度不宜超过25℃。这样能够使得烘炉燃料的消耗大为降低并避免龟裂。在高温阶段建议采用无焰烟气的加热技术,通过小油枪加热和加碳块等工艺使得升温能够均匀进行,并且根据炉膛的工作特性对烘炉温度的趋向进行控制。在水分析出的阶段可以对其进行保温以避免出现内层崩塌的情况,并且在实际养护中使其逐渐形成表面的基本珐琅质实现耐磨性能的提高。

六是在锅炉耐火防磨的考虑上,浇筑料施工必须科学考虑抓钉的数量以确保浇筑料和钢性材质之间的依托关系稳定、整体基体材料在应力集中影响时能有较好的结构强度。而在其他的机械固定方式上主要考虑浇筑料区域间的钢制板条、支吊、限位块和拉金之间的支撑和固定方式,相关设计应当充分考虑材料的变形以及受温度影响的热胀冷缩。在局部应力疏导和强度的考虑上,局部过渡部分必须同时考虑膨胀补偿以及强度设计要求。

4 结语

循环硫化床锅炉炉膛浇筑料的施工质量控制既是循环硫化床锅炉工作的必要保证,也是浇筑施工的安全化生产要求,因此对于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和探讨不仅仅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宇,毕泗民,陈振林,等.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化设计浅析[J].工业锅炉,2000,(1).

[2] 周一工.氮肥化工企业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选型问题[J].工业锅炉,2000,(3).

[3] 李明非,张国存,李文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冷碴机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J].河北电力技术,2000,(2).

[4] 张彦平,宋文坦.循环流化床锅炉埋管材料的选用及焊接[J].河北电力技术,2000,(4).

[5] 周善祥.冷渣机在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J].节能技术,2000,(6).

[6] 郝杰,许军,王建东.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与调整[J].四川电力技术,2000,(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