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动画毕业总结

动画毕业总结

时间:2022-04-22 13:23: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动画毕业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动画毕业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动漫专业 课程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93-01

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手段,而课程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课程改革与建设首当其冲。专业课程群是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加强课程群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和建立课程群评估体系,构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一、专业课程群的规划原则

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所培养的毕业生要能很好的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因此,总结和归类企业的岗位需求,并以此为原则,对课程群进行规划,增强课程之间的内在管理,促进知识技能的系统学习。从而,提升毕业生的综合实力。

以我校动漫专业为例,毕业生相关的工作岗位归类有:原画设计师、美工;二维动画设计师;三维动画设计师;后期特效师等。以此为依据,划分专业课程群如下:

(一)“原画设计师(美工)”课程群

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动漫CG插画创作。

(二)“三维动画设计师”课程群

基础模块:动画角色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分镜头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三维动画模块:Maya建模、Maya材质与灯光、Maya角色动画、三维动画项目实践。

(三)“二维动画设计师”课程群

基础模块:动画角色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分镜头设计。

二维动画模块:Flas制作Flas项目实践。

(四)“动画后期特效师”课程群

分镜头设计、Maya建模、Maya材质与灯光、动画合成与特效制作。

二、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具体实施

(一)顺序课程教学实施

在“三维动画设计师”课程群中,有三门课程《Maya建模》、《Maya材质与灯光》、《Maya角色动画》顺序开设,讲解从静态模型到动作设定的三维制作过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用同一案例贯穿三门课程,在《Maya建模》讲解一个牛仔人物的模型制作,在《Maya材质与灯光》中讲解该人物的材质制作,在《Maya角色动画》中制作该人物的动作视频。在实际教学中,虽然三门课时不同的老师上,但学生还是对教学内容能贯穿理解,同时加深对动画制作过程的掌握。

(二)交叉课程的教学实施

《动画角色设计》这门课程在多个课程群中都出现,这是一门交叉课程,因此在教学中,要衔接各类后续课程的需求。为和《动漫CG插画创作》课程衔接,要安排角色比例,服饰的绘制的教学内容;为和《Maya建模》课程衔接,要安排角色的正、侧多面视图的绘制,方便将来在建模课中作为参考图导入。

另外,由于后续课程均在电脑上操作,所以《动画角色设计》课程中要将手绘板的操作应用融入其中,以适应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无纸化操作。

(三)师资培养

培养优质的师资队伍,教师应依托课程群,走“专群”的发展思路,精通一到两个群的所有课程,这样能方便在课程内容的衔接。培养教师应具备企业岗位的能力,并成为这一岗位的专家。通过集团备课,共享资源,即丰富了授课素材,又提升了整体教学水平。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尤其是动漫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动漫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如何能在动漫的教学过程中找到更好的教学模式,能使我们的动漫教学体系更加完善,能培养出合格的动漫专业技术性人才,是高职院校动漫专业需要探索的课题,也需要我们所有的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思考。希望能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漫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为高职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411

[2]王兴胜.浅谈高校动漫人才的培养.中国电力教育,2008(1):62-63.

[3]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61.

[4]范守信. 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3.(3): 25―27.

第2篇

关键词:三维动画;三维设计;实践课程;实践教学

一、三维动画设计概述

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技术。三维动画软件在计算机中首先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设计师在这个虚拟的三维世界中按照要表现的对象的形状尺寸建立模型以及场景,再根据要求设定模型的运动轨迹、虚拟摄影机的运动和其他动画参数,最后按要求为模型赋上特定的材质,并打上灯光。当这一切完成后就可以让计算机自动运算,生成最后的画面。

三维动画技术模拟真实物体的方式使其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由于其精确性、真实性和无限的可操作性,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在影视广告制作方面,这项新技术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受到了众多客户的欢迎。三维动画可以用于广告和电影电视剧的特效制作(如爆炸、烟雾、下雨、光效等)、特技(撞车、变形、虚幻场景或角色等)、广告产品展示、片头飞字等等。

正是由于各个产业的需求,所以各个高校和各种培训机构才开设有《三维动画设计》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组成:模型制作、灯光与材质、动画设计、特效制作。

二、限制三维动画发展的因素

1.硬件因素:三维设计的软件比较多,而各所高校所教授的主要是Maya和3D Max这两款软件,由于在进行三维设计时,需要经常性地进行渲染,以观察最后输出的效果是否达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计算机有比较好的配置,如果配置过低,我们的大量时间都花费在等待上了,那么一半的上课时间都在等待中度过了,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影响了教学效果。不过由于现在人们的收入增加,电脑价格的下降,配置一台中等水平的电脑还是可以的,所以这个硬件因素可以排除。

2.软件因素:主要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旧教育观念是实践教学的根本障碍。传统的高校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则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论证环节和补充而被摆在了次要地位。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学生的实验和实习被看成是课堂教学之外的辅活动,缺乏严格的要求和科学的指导。而这门课程是需要很多的时间实践才能掌握的,如果缺乏有效的实践实验,学生就很难掌握好理论知识。

三、《三维动画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

《三维动画设计》这门课程是一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不同于我们传统的教学课程,它不仅要理解理论部分的知识,更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练习操作,所以我建议课程的设计比例应为理论课时:实践课时为1:2,既1节理论课,2节实践课。

1.在理论部分。由于这是一门教授软件的课程,我们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软件的每一个菜单命令介绍给学生,而是要把制作的原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这样去做,如何分析事物的特点,如何利用三维软件把它们制作出来。要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我建议参考以下教学方法授课:①直观法。针对课程的特点,课时应采用一些实物模型、动画短片或电影电视片段等实例演示,分析实例的特点和制作技巧,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领悟其技术特点,便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②演示法。演示更具有生动、直观的效应,采用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寓教于乐,能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③归纳法。三维动画设计的原理都是通用的,学生们不能只会做老师上课教授的实例,要懂得去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懂得对其他实物进行分析,运用所学工具制作出其它模型。④练习法:本门课程是需要更多的实践才能掌握的课程,学生要对所学知识多加练习才能掌握,在实践中加强练习,提高学生对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

2.实践部分。实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实践方式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以我建议实践部分应分为以下三部分:(1)初期实践。初期实践即为平时的课程上机练习,其主要目的是为通过上机操作,熟悉三维软件的操作技巧,熟练掌握授课教师所讲的知识点,懂得归纳总结,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2)中期实践。中期实践其主要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了解项目的制作流程,在此期间内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其方式为:校内实训或校企合作项目实践。①校内实训:是由课任教师出题,要求学生分组或独自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花费一到两周的时间来完成,在此项目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个项目的完整制作流程,学会团队合作精神。②校企合作项目:也是由教师带领,参与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大型项目,和校内实训一样,不仅有教师的指导,还有企业人员的指导,并能学习到一些企业文化,对今后的实习、就业有很大的帮助。(3)后期实践。后期实践主要是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通过前期的课堂上机和中期的项目实训,已经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毕业设计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毕业设计激发学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动画片,不能只是停留在模仿别人的水平上,这也是对自己学习的一种肯定,也为实习就业创造了条件。

四、结束语

实践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高校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起到了保障作用。针对一些新兴的课程,如软件、动漫、广告等,我们应该突破传统,打破常规,以切合实际的方法去探究符合课程需要的教学改革,不能总是停留在过去。

参考文献:

[1]叶小明.在工学结合实现校企深度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2]高雁鸣.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3).

第3篇

“行业大课堂”的定位要结合国内外行业现状

动画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当今世界的动画产业格局呈现出美日韩三足鼎立的态势,我国的动画产业自上个世纪90年代受到美国和日本的冲击后,一直萎靡不振。但是与我国国情相同的韩国,凭借着新媒体技术独辟蹊径,依靠Flas的成长迅速实现了动画产业的崛起,对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启发。因为具有商业性和文化性的双重特征,动画产业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自2004年开始,国家广电总局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动画产业,随着动画产业的进一步的发展,人才匮乏的问题急剧凸显。我国的动画教育机构主要分为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两类。高等院校的动画教育主要有专门从事影视动画教育的院校,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其次是美术类和艺术类院校,这些院校近年来纷纷开设了动画专业;再次就是一些综合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开设的如3D MAX、MAYA等计算机动画课程;最后是社会力量办学,也就是独立的二级学院、民办高校等。培训机构多是私人开办,既有独立的动画培训机构,也有动画公司兼办的培训机构,其特点是“短平快”,目的是快速上岗,内容主要是对动画制作技术进行培训,并且以三维动画为主,有些也附带一些艺术美学培训,如手绘、装饰等。从量上来看,动画产业的快速成长使得动画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人才缺口高达40万,而动画专业每年只能输出一万左右的人才;从质上来看,我国动画教育起步晚,缺乏科学的理念和完善的体系,高校教育与市场脱节,无法提供有效的生产力。

“行业大课堂”的运行要结合当今国内高校实践教学现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与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结合”。高等院校是动画教育的主体,负责培养兼具理论思维与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而短期培训机构重点在于培养中后期制作的技术人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全国各大高校纷纷挂牌,各种培训机构齐上马,动画人才培养似乎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从实际效果看,我国的动画教育起步较晚,缺乏完善的体系,又加上盲目地追求规模,导致众多的教育机构良莠不齐,教学效果令人十分担忧。各高校动画相关课程开课率也较为广泛,但是普遍学生学完课程以后,实习就业时都不能独立完成企业中的工作任务。原因是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只结合简单的实例教会了学生软件技术的使用,没有很好的将企业商业项目融入课程,导致学生并不了解企业中的工作任务,无法将所学知识用到实处,只能经过培训再上岗。这样的教学形式就显得比较单一,没有将课程实践部分与市场接轨,无法向企业提供直接生产力,导致当今动画行业就业比较困难。这些问题也是国内各大院校普遍存的问题。目前省内外高校动画专业教学较多注意到课堂内的实践教学环节,但这种实践环节的教学远远不能适应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多数高校动画专业院系注意到了在学生毕业实习期间组织学生进入动画行业的实践活动,但多数也是放任自流。一句话,实践教学是目前高校动画专业教学的“软肋”,毕业生远远不能适应动画行业用人的需求。

“行业大课堂”的实践教学研究意义

“行业大课堂”首先它是一门课,它要研究如何形成自成体系的教学大纲,而不是一般的实践教学指导书;其次它拥有固定的实践教学场所而非临时选择;同时它研究如何做到教学安排科学合理而非随即施教;最后它要研究如何建设一支去适应“行业大课堂”需要的“双师型”教师梯队。“行业大课堂”的实践教学在于使社会实践规范化,并逐步达到“课程化”的目标,因此“行业大课堂”的研究探讨对动画专业教学理念是一次根本性的转变,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提高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可总结为以下

五点:

(1)“行业大课堂”的实践教学,区别于传统的认知实践、毕业实践,也区别于一般的“请进来,走出去”的单一教学实践,而是面向社会、深化动画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可以大大提高动画专业学生的实践兴趣,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2)“行业大课堂”的实践教学,整个过程由教师指导,因此对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3)通过“行业大课堂”的实践教学,师生们可以接触各类动画行业专家,在与行业专家的互动中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白自己以后想要从事的动画专业方向,同时也开拓学生了的眼界;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影视动画 现状 改革 发展

影视动画产业是文化产业,主要依靠从业人员的智力和相关技术进行生产,产品消耗能源少,有害副产品少,附加值大,符合我国未来三十年改革开放产业结构升级趋势――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为技术密集型产业。21世纪以来中国影视动画产业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发展,但与国际动漫产业相比,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影视动画产业出现发展瓶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要求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教育类型之一,其影视动画专业是为影视动画行业供给人才的重要渠道。高职教育中的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错位,造成毕业生的能力无法符合岗位实际需求。高职教育中的影视动画专业应如何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是服务于江苏影视动画产业。作为为江苏影视动画产业提供人力资源的重要渠道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就应针对江苏省影视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现状、需求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确立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好地为地区产业服务。

从江苏省高职院校2005―2008年动画专业招生计划一览表中数据看出,近几年以来,该专业在江苏省高职院校中得到迅速发展,开设影视动画专业的学校猛增,招生数也在短短4年时间内翻了近3倍。

表1 江苏省高职院校动画专业05-08年招生计划汇总表

注:表格数据来源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编写的《江苏招生考试》中公布的2005年高职院校动画专业招生计划及《2006-2008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资料汇编》

通过从全省开设影视动画专业的高职院校中抽样,兼顾公办与民办,特别选取行业内知名度较高的院校,调查省内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的现状。从江苏省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开设情况来看,有的依托行业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有的寻求对外合作办学,有的围绕市场办学,这些办学模式都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就业紧密结合的特色。这些专业的建设现状反映了其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同时也折射了专业建设的障碍和人才培养思路与行业需求的差距所在。

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探索一条适合地方性高职高专院校影视动画专业的发展方向是各高职院校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从江苏省多所高职院校调研和现状分析来看,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办专业较早,在专业建设上有一定经验,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改革措施得利,成效显著;专业建设还存在的问题也具有典型性。现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为例,来看影视动画专业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的措施及成效。

1.寻求改革和发展,首要的问题是培养目标和职业教育的准确定位

(1)教育观念定位。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还在起步阶段,许多高职教育特有的基本定位尚未明确,造成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趋同或仍然无法走出中职教育的窠臼,阻碍了高职教育科学高效地发展。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学习、研讨,全院上下坚定了走职业教育道路的信心;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的高职办学指导思想有了更透彻的理解;把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影视动画专业的根本目标。

(2)服务面向定位。任何高职院校在确定自己的定位时都必须找准自己的行业服务对象和地区服务对象,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一线的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与兄弟学校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学院在信息类企业中有良好的声望,也保证了学校就业渠道畅通。

(3)培养目标定位。找准办学定位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研,对影视动画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不断调整培养计划,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对教学计划进行修改。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第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4)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特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办学特色鲜明,培养的人才才能受社会欢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在明确学院办学定位的基础上,确立了专业建设与特色发展的基本思路。

坚持教育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坚持影视动画职业教育为地方影视动画产业建设服务的宗旨;坚持为动漫产业服务的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和完善学院“一体两翼”的办学布局。以高职学历教育为主体,一方面大力发展对外合作办学,另一方面扩大专业技能鉴定,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职业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品牌建设为动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整合和优化专业现有资源,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服务动漫产业;引进、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设施,建设专业品牌和精品课程,提升影视动画专业的综合实力。同时完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行政系统的管理效率,增强服务意识,突出专业教学的中心地位,切实为师生营造健康和谐的教学环境。按“德育优先、素质领先”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融合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逐步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

2.结合就业市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就始终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在新生进校时就对其进行专业讲解、就业方向介绍及从事该行业所必须具备的各项素质的分析,同时在每学期开学初教研室主任会深入各个班级对学生本学期所学课程进行讲解和介绍,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所认识。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前安排就业指导教学,让学生了解企业、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企业的管理理论,从事影视动画行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培养立足面向大众,着力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在教学中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强化教师育人责任,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学生时间观念和质量意识等职业规范,并将此明确写入课程教学大纲中去。

3.结合实际教学,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之前大多影视动画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是依据全日制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参照原来艺术设计类和计算机类的专业课程体系。这不符合高职教育的指导方针,即要适应市场需要,要走适合影视动画制作岗位的教学之路,依据岗位的需求来定制课程。通过对动画行业的走访调查,大多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加入大量的案例教学,尽量简化理论课的教学,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习。

学校按影视动画片的制作流程:项目―剧本―角色设计―角色原画―人物定位―全体人物比例图―动画运动规律―场景设计―画面分镜头―制作动画―特效、剪辑、合成,设置课程:影视剧本―卡通漫画造型设计―动画原理―动画场景创作―画面分镜头―制作软件(如:FLASH、3DS MAX等)―后期制作软件等。影视动画制作的流程和岗位,对应相应的课程设置,基本反映了从接项目到动画制作到完成成片的流程,也体现了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再到整体的过程。通过结合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影视动画的课程体系。

4.校企互动合作,定向培养技能人才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互动,互惠多赢,合作培养高职人才”为方针,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指导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成立了由企业人员、高校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探讨影视动画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企业调研与毕业生调查结果,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建设,先后建立了数十个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和教师的再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

毕业实践采用走出校门,到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进行产学结合开放式毕业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真正能在毕业实践中提高技术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同时目前学院正积极与多家用人单位联系项目合作,准备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

5.招生联合就业,形成招就良性循环

学生就业直接影响着学院的招生,生源的多少又制约着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由院长亲自分管的“招生就业处”,成立了由院长挂帅,院办、招就处、教务处、学工处、保卫处及各系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招生就业工作委员会,从制度、机构、经费等各个方面对招生就业工作给予保障。学院经常召开各专业用人单位座谈会,邀请企业人事主管及生产经理到校参观,介绍各行业发展动态、单位用人计划及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并与学院和各系领导探讨专业建设,促进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了解。

学校就业工作突出,能有效促进学校招生,形成出口顺畅、招生火爆的办学良性循环,为影视动画专业的持续发展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因此作为江苏高职院校,只有密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强自身办学活动、主动适应市场办学的需要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从而为自身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6.结语

江苏省高职教育是培养江苏省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江苏高等职业院校影视动画专业近几年来得到迅猛发展。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折射了专业建设的障碍和人才培养思路与行业需求的差距,造成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都与本科层次的高校影视动画专业相趋同,缺乏高职教育影视动画专业的自身特色。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影视动画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区别于本科层次。

通过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个案的研究,笔者总结出该校要突破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束缚,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以行业需求为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本位进行专业改革,依托行业办专业,与用人单位共同寻求人才培养规格的准确定位,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建立、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课程体系,以做定学,以学定教,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教育成果明显,突出了“以就业为导向”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葛道凯.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教育迈上新台阶[J].中国高等教育,2003:15-16.

[2]周济.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3.11.7.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2000年教育文件资料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第一版).

第5篇

1国外优秀动画片层出不穷,不停冲击着国产动画产业

可以说,从80年代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开始,中国的动画产业就开始受到国外优秀动画片的冲击。之后,《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大力水水》等等成功的占据中国电视动画市场[2]。90年代中期,《狮子王》的横空出世,更是将中国电影动画产业冲击的七零八落。再加上本身中国动画产业在画面镜头感和视觉冲击性方面的劣势,情趣性和趣味性比较差,使得中国动画产业更是雪上加霜。

2未能学习国外先进动画制作技术

本来中国的动画制作技术就落后于国外,再加上未能及时学习国外先进动画制作技术,这也是中国动画产业长期落后于国外的主要原因之一。

3基于市场需求的当代动画教学改革

21世纪之后,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动画产业的支持力度,促使很多高校开始扩大自身的招生规模,并带动动画教学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已经在近700所高校(包括大专院校)中设置动画专业。但是,我国高校的动画专业虽然逐步发展,每年从高校中毕业的动画专业学生有五十万人左右,不过从市场上的动画公司调查信息来看,我国依然很缺乏动画专业的人才[3]。究其原因,我国的动画教学有所失误,很多动画专业的毕业生底子薄弱,动手能力非常差,根本不能适应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动画公司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很显然,这种情况也严重阻碍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因此,我国高校动画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提高动画教学质量,首先要确立具有优秀的教学资源,因此必须要提高动画专业的师资力量。高校可以扩建教师人才队伍,提高教师待遇和自身的效益,也可以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并对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科研究设备等进行革新,以满足动画市场的需求。在提升了师资队伍的质量之后,才有可能通过教师提升学生的动画技术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发展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动画是一门视觉艺术,也是人和社会交流的艺术。因此,动画专业要求创造者具有良好的视觉语言表现力和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所以,学生一方面需要学好专业知识和手工绘画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多进行社会实践,如此才能让这些学生在进行动画设计时创造出高质量的动画作品[4]。在这方面,我国动画专业教学可以采取室内授课和市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内集中获取知识,在课下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动画产业中去实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增强,而我国高校的动画专业类别也越分越细。从目前高校动画专业来看,我国有几所高校美术专业已经分出了专门的人物设定和CG原画等[5]。不过更多的高校动画专业仍然没有针对性,其授课知识涵盖动画专业的方方面面,这样就会造成学生思维混乱,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具体的知识。比如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掌握编剧、舞台方面的知识,而不是对于游戏动画人物建模等知识的掌握。此外,不同的动画艺术针对不同的市场观众,而动画产业的创造也是为了迎合不同市场观众的口味,所以创造者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要思考如何迎合不同年龄、性别、喜好的观众的需求。所以,高校动画教学改革也应该适当的假如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4总结

动画产业是中国发展的朝阳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将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而面对不同的市场化需求,我国高校的动画专业教学应该进行改革,利用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关注动画市场的变化和特点,在对学生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要紧随市场的需求,完善自身的动画教学体系,并加强和国外动画教学的沟通和交流,如此才能尽快振兴中国的动画产业,推动中国动画产业的茁壮发展。

作者:汤妮娜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 动画系

第6篇

2, 组织同学观看在我校举行的中国和江苏男子轮椅篮球队来校表演比赛。

  

3, 组织人员参加理学院举办的手抄报设计大赛,6组作品全上交了,并随时关注比赛结果,目前到6月12日为止比赛结果尚未出来。

4, 组织人员参加蒙牛“奔向北京,成就音乐梦想”比赛,我校已有3名同学晋级南京比赛,最终结果还得继续关注。

5, 组织人员参加大院学生会举办的“服饰搭配大赛”,并及时帮助选手提出建议,初赛我们艺术设计学院有9组选手参加比赛,有6组选手进入决赛,6月13日进行决赛,因此比赛的最终结果目前尚未出现。

6, 挑选演员参加大院举行的“欢送毕业生晚会”的演出,我们学院有3名演员被选入参加6月22日的正式演出。

7, 这学期组织了各班文娱委员开展了小会议。

目前工作总结起来这么多,都有在积极督促,做好手头所有的任务。

文娱部、动画系----××

2010年6月12日

 

>>更多同主题文章 【文娱部和动画系学期工作总结】

第7篇

关键词:动画教育;动画产业;艺术硕士;素质

动画产业的核心力量是高质量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人才,他们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动画产业的整体水平。研究生教育是动画产业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式,我国大多数高校动画研究生在培养目标、教育模式、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等方面都与动画产业的讯速发展和需求存在差异。毕业生无法迅速融入动画产业,通常要经过再次培训才能达到动画企业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动画专业研究生教育,须与市场相结合,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体系,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一 动画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应用技术匮乏

动画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动画人才。高校动画专业的教育是培养动画人才的主要基地,但是大多数高校动画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模式、师资力量等方面还不成熟,高校动画专业的课程体系存在实践课程、专业技能训练不足等问题。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马上融入动画产业,通常要经过再次培训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导致毕业生与动画公司招聘人才出现对接错位。

目前,动漫前期规划和创作人才紧缺,动漫人才培养以低端制作人员和高端纯研究人员为主,结构严重失衡,成为使我国快速发展的动漫产业遭遇瓶颈。在研究生培养中,大多院校仍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主要培养模式,技术能力的培养是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根据动画专业的学科性质分析,实践运用是学科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如美术设计、剧本写作、后期特效、动画制作、市场营销等设计环节,专业体现出跨学科、多领域的多维特征。

(2)教学与市场脱节

高校动画教学的普遍问题就是教学与市场的脱节。缺乏引进一线动画人才作为师资力量,大部分院校遵循课本的知识进行动画实验,使学生毕业后面对日新月异的动画市场手足无措。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没有把产业动画的市场运营机制引入课程体系,缺少与企业合作的经历。教学与市场的脱节,除了不利于学生制作技术能力的培养,还不利于新技术的合作开发与相互交流,无法形成产业与教学的良性循环。同时,与制作技术同等重要的创意、创新能力在动画市场中也表现出能力不足的问题。缺乏原创性是目前我国动画产业的主要问题,教学与市场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将高校中的实验动画与商业动画相结合,利用教学中对创意思维培养的优势来优化动画产业中的创意环节。

(3)忽视动画教育的多学科性

影视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包括美术、影视、音乐、设计、文学、历史、市场、媒体技术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动画人才的培养应从纯粹的技术培养转化到综合素质培养,从学生的美术创作、艺术感知、人文知识等方面进行塑造。就我国大多高校的研究生来看,艺术综合能力普遍不高,表现出知识专业化的同时也表现出其单一化趋势,严重地阻碍原创动漫的发展。学生设计制作出的作品往往以情节简单、趣味性不强、缺少人文精神为特征,成为我国原创动漫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二 动画研究生培养特征

(1)从知识储备型教学向应用型培养的转化

经过本科教育之后,研究生具备了较为充足的知识储备,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研究能力逐渐提高,从本科的接受性学习开始向创造性、应用性学习发展。如何利用储备知识进行应用型活动是研究生阶段学生的主要学习行为。从动画专业教学的特征来看,如何利用本科阶段所储备的设计制作知识来完成具有创新行为的动画设计是关键问题。如,中国特色动画原创设计是学术界和市场中的热门话题,以中国传统题材为资源的动画片也逐渐走上荧幕,但整体视觉效果、美术风格均有待提高,距早期《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相差甚远。研究生课题研究中对我国传统水墨、戏剧、年画、剪纸、玩具等在动画角色、场景设计中的探索也成为焦点,相关学术研究广泛展开。但绝大部分研究成果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成熟的设计作品仍是研究成果中的空白。如何将理论创新点转化为实际的技术成果是当前动画研究生最应关注的问题,实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针对性的学习,使中国特色动画设计从纸面上走下来。

(2)在培养过程中强化创造型活动

动画情节特征、视觉特征、心理认知特征决定了想象力、创造力成为动画灵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是研究生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我国动漫原创能力不强,情节过于简单,以儿童为主要消费群体的特征都与创造能力匮乏有密切联系。中国虽具备强大的动画制作能力,但缺少生动的叙事方式和角色形象,使中国动画陷入加工制作的局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故事设计能力、角色设计能力、动作设计能力。如,可在课程设置中加入动画表演课,能够根据角色性格和情节做出相应的动作、表情,并尝试动画角色的夸张性表演,从行为和语言上直接体会或创造角色。最终使学生学会运用动画语言进行表演,为创造型活动提供更灵活的实现方式。又如,在探索中国传统特色动画设计过程中可进行专题性设计,针对特定艺术样式进行应用研究,通过硬性教学任务强化创造思维的培养。改变过于宽泛的任务要求,将动画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化进行课题设计,在教学中进行解决。

三 以“市场模式”带动应用型人才培养

(1)市场项目引入课程体系

把动画市场的项目引入课堂进行实践,模拟市场运作模式,解决产业高端人才培养需求,在实战中提高研究创新能力。在学校成立产业教研室、工作室,让学生直接投入产业适应动画市场。参与最新技术项目的开发与实践,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技能、创新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对研究结论以实验短片制作的形式进行检验。最后对检验结果进行论文总结,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动画实践项目中去,形成教育模式的良性循环。在市场项目引入过程中,实现课程教学、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拉近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

(2)推行“产、学、研”教学模式

完善科学的动漫研究生培养方式对培养优质动漫人才,推动动漫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推行“产、学、研”教学模式,教学与动漫企业协同发展,实现培养目标明确,与市场结合紧密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缺少独立开发动漫产业的能力,生产力不足,项目资源匮乏,教学往往以传统的实验动画短片为主。在研究生教学中,缺少市场项目,培养出的人才以高理论为特征。“产、学、研”教学模式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完整的产业基地,提供项目资源,建设教学基地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提供适用的人力资源。将教育密切与市场相结合利于制定灵活适用的培训计划和方案,扩充研究生教育模式,进行专业化科学化发展。以产业带动教学,完善教学体系与管理模式,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高层次动漫人才,满足高端市场需求,丰富人才结构。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形成适应市场发展的培养机制和生产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科学化、具体化,利用校方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实现联合教学、生产。

(3)在教学中加强团队意识培养

动画生产包括复杂的创作流程与整套生产线,团队合作能力是合格的动画工作人员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研究生教育中团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从研究生课程设计来看,时间支配更为灵活,教学研究具备一定独立性与自主性,研究内容专一,在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上较本科教育更具优势。同时,以项目研究为特征的教学多以分工合作方式展开。在培养过程中以工作室为单位,以市场项目为课题组织学生形成人才优化组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制作能力的同时也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

(4)根据院校自身条件实现特色化教学

由于各大院校的性质与优势不同,动画专业的开展表现出不同特征,实现了动漫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特点。如,中国传媒大学结合传媒技术带动动画专业在动画宣传片、广告片等媒介渠道的发展;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将动画专业在交互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上展开研究,将动画应用于军事模拟、航天虚拟、3D影像技术等方面。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开展动画特色专业实现动画人才多元化,满足动漫市场不同领域的市场需求,避免同类技术人才过于饱和现象。

将动画专业建设与院校自身特色相结合有利于开发特色动画产业,拓展市场范围,同时也更容易引入市场项目,实现教学与市场的良性互动。通过特色动画专业的发展建立校内动画生产工作室,教学成果直接投入生产。另一方面,特色化的发展有利于学科建设的专门化,在高校间的开展合作,整合资源,扩大项目制作整体实力、提高高校动画制作能力。

四 教学中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教学中加强职业素质培养,从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向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除培养学生动画制作能力外还应注重审美素质、道德素质、学习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结合专业特征体现专业针对性。同时,动画产业还担负着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如,在动画前期准备中,设定动画作品的主旨精神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向上,正面直观,考虑动画的受众群体认知特征与审美习惯。又如,教学中结合地方特色文化,推进民族文化宣传,促进建立动漫区域性特色,为民俗文化的传播、本土原创动漫的发展与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 结语

培养有专业特色的动画人才,才能弥补对动画人才需求的缺口,动画专业艺术硕士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动画人才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合理的实践与技术学习,正确的思维训练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国内动画的质量,振兴动画产业。

参考文献

[1] 葛宗男.中国动画教育[D].吉林艺术学院.2007.

[2] 于静宜.基于动画产业分析的中国高等动画教育模式探索[D].大连轻工业学院.2007.

第8篇

动画场景的作用

动画场景与动画的情节、角色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动画角色之间是互动的关系,不能将场景设计当成填补镜头画面空白的手段。

1. 动画场景可以准确地表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文化特征、历史风貌等内容是角色“动作的支点’。

2. 在动画片中,角色与场景是相互联系的,通过场景设计与描述,能使观众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

3. 优秀的场景设计,能烘托出角色的心理变化和内心的情感世界,具有抒情和表意功能。

4. 场景设计师从剧情出发,从角色出发,通过对场景设计要素的有机组织,构建出一个表现动画故事特殊、典型情调与气氛的空间形象。

动画场景的设计,是动画片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动画场景的不同效果直接影响了动画片整体风格的形成。优秀的动画场景设计,不是填补镜头画面空白的手段,它不仅能强化主题、渲染气氛,还对塑造角色性格、表现角色心理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动画场景中的色彩应用

色彩对人的情绪与精神状态的影响色彩的表现是场景设计中另一项重要的构成因素。

例如,动画片《萤火虫之墓》的开头部分均是笼罩在深沉的暗红色和混沌不明的灰暗红绿对比之中,这种色彩设定也是为了渲染一种压抑和悲哀的氛围,使整部动画从开始便笼罩于这样一种情感基调中。

可见,色彩在动画整部影片的场景的整体风格的把握,内容情节的表达,主题的突出,气氛的渲染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动画场景中的空间构成

场景空间可以分为内景,外景和内外结合景。

场景的空间构成可以分为单一空间,纵向多层次空间,横向排列空间,垂直组合空间和综合式组合空间。

场景空间在动画影片中的作用

1. 塑造生动感

为达到更好的效果,应将场景处理得尽量的丰富些、多变些、信息量大些,使观众在欣赏影片的时候不会感到太单调,弥补场景生动感的不足。

2. 营造神秘感

动画影片最适合表现的是幻想、超现实的题材,因此,在场景设计方面也应有效的配合魔幻效果,即神秘感的营造。我们可以感觉到,结构越复杂,神秘感越强。

3. 制造危机感

通过复杂多变的场景空间创造出的危机感.是制造影片悬念的重要手段。这里提到的丰富多变的 场景空间,并不是要求创作者一味的追求复杂.过于复杂也会造成繁琐眩目的后果。

动画场景中的镜头运用

1. 固定镜头

优点是技法简单,容易让观众视线集中、稳定、缺点是如果画面内部的场景和角色也都很简单或缺乏运动,就会使观众的视觉产生疲劳并让人感觉呆板。

2. 运动镜头

不但丰富了画面的语言也带给观众更多的视听享受。

(1)推、拉镜头?推拉镜头都是通过变化焦距的方法使画面的景别发生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连续变化,对观众有极强的引导效果。

(2)摇镜头 摇镜头可以很好的展示空间坏境,有利于通过小景别画面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

(3)移、跟镜头 类似于生活中的边走边看的状态。他能打破画面的局限,扩大空间视野,表现广阔的生活场景。

在动画片中,不管使用任何场景空间表现与镜头处理方法,都要根据剧情的具体要求,视情况合理运用,而不是一味的玩弄技巧。只有空间与镜头处理手法运用合理、得当,才能取得完美的视觉效果。

我的毕业作品

我的毕业作品是以城市为题材,通过色彩,构图等方面,来表现城市的各个角落。

例如,我的其中一张作品《朝阳下的城市》,运用俯视以及大远景来描述城市,大片纷繁错杂的建筑和大片空旷的天空成对比,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作品以红色和黄色为主要色彩基调,既表现的朝阳的颜色,又能表现出这座城市的蓬勃与生机。

再例如,另一张作品《废墟》,场景的近景部分主要是城市的贫民区,废弃的房屋,杂乱的地面,破旧的小道。这一块的色彩基调偏暗,给人一种阴森,诡异,破败的感觉。场景的远景部分是一座座高楼大厦,霓虹彩灯,繁华,梦幻,色彩艳丽。整张作品的透视带一点仰视,一方面通过强烈的对比,凸显社会底层的人们和上层社会的人们的生活差异,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出底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动画场景塑造的艺术魅力

第9篇

中国的动漫数字艺术在某种意义上与国际动画数字艺术有一定的区别。漫画在英文中为“comic”,其含义中带有戏剧性的色彩。现代漫画艺术在绘画创作中包含了戏剧大部分的内容,如故事、对白、画面和部分拍摄镜头的图形化表现,这些特点大部分与一般动画数字艺术表现内容是相同的,但当代动画数字艺术无论在视觉还是听觉上都远远优越于漫画的表现形式,因此漫画只是现代动画数字艺术领域中一个不大的分支。同时,由漫画衍生而来的“storyboard”要比漫画本身对当代动画更具影响力。不仅如此,当代动画数字艺术中还存在着大量无故事、无对白、无镜头变化的作品,这是当代科技动画的最大特点之一。国外很多学者认同一个观点:现代动画数字艺术与漫画是分离的两种形式。现代动画数字艺术的范围不是只局限于绘画或与绘画相近方式的艺术形式上,其最突出的魅力在于科技艺术、视觉设计和其他多元学科的结合。例如Pixar的短片在其创作意义上,很大程度是服务于技术开发的,当IT工程师们开发了新的插件或者软件时,为了证明这种新插件或新软件的表现效果,艺术家们会和软件工程师们共同研究,通过短片去完善所开发项目,同时,也通过短片的视觉表现和制作过程等论证和展示研究成果。此外,动画与交互技术的结合不仅提升了各自在其专业领域的深度发展,也拓展了更多的科技艺术领域,例如电子游戏的开发和各类科技模拟系统的研发等。可以看到,现代动画数字艺术早已超越了绘画领域,这就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思维。

中国动漫数字艺术教育

一个产业的兴起离不开三个大的因素:人才、资金和市场。人才是决定着产业发展与兴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方面。作为人才产生的摇篮,教育是确保一个产业甚至一个民族兴起的核心保障。也就是说,中国动画数字艺术产业的兴起,动画数字艺术教育至关重要。而现行的动画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却没有很好地扶持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与提升,其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师资的匮乏。当国家提出振兴文化产业并决心发展动漫专业时,中国各高校纷纷响应,并建立了与动画相关的学科院系,然而,这仓促之间的成立带来的是专业教师的匮乏。动画教育发展至今,只有屈指可数的大学或学院在该领域中做出了一些成绩,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动画学院和浙江大学的艺术学院,而其他大部分的动画学院都处于十字路口,这是因为严重缺乏专业动画教师的缘故。

第二,鱼龙混杂的师资队伍。由于缺乏真正的专业教师,又急于建设,很多高校组合出来的动画专业存在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大部分教师都是学纯艺术的,如油画、版画等,绘画技术不错,但动画所需要的科技知识非常有限,因此在动画科技的提升上非常困难,其动画成果多为画面不错、科技技术含量不高;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来自不同的领域,其专业背景与动画有少许关联或无关联,这样的教师并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因此如何与动画相对接是教师队伍建设中最为迫切的问题。

第三,知识产权问题严重。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组装的硬件设备、盗版的软件设备及对师生作品保护意识淡漠。对于硬件而言,组装的硬件在运用安全和质量上是无法与品牌机型相对比的。国外大学几乎是清一色的苹果机,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苹果机的硬件性能是得到全球公认的,特别是在设计与动画领域。中国高校使用的软件绝大部分是盗版软件。有的高校为了能使用盗版软件进行艺术设计,甚至将苹果机的系统安装成Windows系统,严重破坏了电脑整体的稳定性。更为严重的是用盗版软件完成的作品是无法参与国际重大比赛的,因为这是违法的。另外,一些盗版软件带有不明代码,非常容易遭受黑客攻击。大量的师生作品无法得到真正的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学生的创作作品。作品被剽窃、盗用、遗失或损毁的情况屡见不鲜。

第四,重理论、轻实践的职称评定方法。学科是根据其特点和领域的不同而进行划分的,所有的学科人士都以一种方式去评定其专业等级,这是极度可笑的。这对于动漫专业只能导致三种结果:首先,教师只忙于理论研究而非实践性的科学创新,这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来说是致命的;其次,阻碍了发展教师队伍正常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终,学生在短时间内背得一些理论,却两手空空,连基本的技能都无法掌握,更别说创新能力了。

第五,学生就业难度大。很多学生因为喜爱动画才步入了动画的殿堂,而当他们毕业时,艰难的就业现实却让他们不得不放弃动画。与此同时,很多企业都需要动画人才,却招聘不到他们所需的人员。经过几年的观察、研究与分析,笔者认为这样的鸿沟的根源依然出在教育上。我们的动画教育并没有交给企业他们所需要的人才,也没有从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高度上去理解动画专业和动画教育,更多的是为了经济利益去办动画教育,其出发点本身就有问题。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如果说产业是树冠,那么教育就是树根。只有教育的蓬勃发展才能形成产业的欣欣向荣。中国的动画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如何健康地发展和如何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是这个产业未来必须直面的问题,这需要着眼于动漫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上。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动漫教育必须重新审视其发展方向,建议以科技艺术、商业艺术和纯动画艺术为主。这样不仅有利于与世界动画教育对接和对外的文化宣传,也有利于国家不断提升数字技术和扩大经济效益。对此,在动漫教育领域中可以开设科技动画设计、商业动画设计和纯动漫设计等相关专业。科技动画设计以艺术带动科技技术的发展为目标,以科技研发和概念设计为主要表现手法,其中,学生可以开发小型动画插件、研发数字产品的动画软件或小游戏、设计生活中和军事中的概念产品等;而商业动画设计则可以服务于商业宣传和促进消费等内容,学生在动画的创作中就需要融入商业运作的知识,使商业和动画在现实生活中均可以双赢,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就业;纯动漫设计专业则是以纯艺术和纯文学的角度去创作动画和其相关作品,这样的专业比较适合以纯艺术为最终追求的学生。

(2)加大动漫教育专业外语的学习时间与实践。在我国每年的大部分高考学生中,选择学习动漫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大部分的外语水平极差。据笔者统计,高考外语及格率约在10%~15%,有的学校还会低于这个数值。而在几年的学习中,最终能取得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的学生,好一点的大学可以达到45%~60%,而偏远地区的大学可能只有10%~20%左右。为了使大量的学生可以毕业,许多区域大学只能设立三级考试。可是动画专业外语水平的低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而国外大量的技术论坛和技术指导网站均是以英语为主要表达语言的。因此,笔者提议应开设专业动画外语课程及加大国际动画艺术专业交流活动,使学生学以致用及开阔眼界,并通过专业外语真正了解世界动画领域的发展。

(3)加大动漫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与实践。在很多大学,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践的时间极为有限,而在这有限的专业课程中,纯理论课程又占据大半空间,有限的实践又能省则省,这样的结果只可能造成大量的学生在毕业后不得不选择其他行业谋生。因此,应增加动漫与相关艺术、科技及相关知识的学时与课程总量到70%~80%,纯理论课程只能是或不足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专业课程与实践应该占据整个教学的大部分,并需要做好知识架构等工作。

(4)提供专业教师国外人才培养计划。动漫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一定高科技及高素质艺术的学科,因此,如何使专业教师都具备对外交流和与世界动画教育接轨的素质与能力,是具有动画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思考和着眼实施的必然步骤。高等教育机构一方面应该不断向世界招募海外高学历及高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应加大力度鼓励本校专业教师到国际访学和进修。

(5)开设教学与科研选择机制。在现实的大学教学管理中,教师要承担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有的还要承担学生管理及行政任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给专业教师充足的选择权。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科研与教学并举,但当其科研进行到关键时期时,可以选择某一学期只做科研而不做教学;而科研结束后,也可以选择在下个课题还没有准备充分时,只做教学不做科研。

(6)开设动漫科研领域的申报及改革以职称定义申报范围的弊端。动漫专业本身就是一个急需创新意识的专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艺术上。而创意不会因为职称的大小和头发的黑白来决定。一方面国家应该开设明确的动漫科技研究领域,明确动漫领域的发展所需,同时,鼓励私人和地区合法设立动漫科研项目;另一方面应打开项目申请的大门,不以所谓的职称来限定提交申请,而以创新性和实用性作为选择的标准,甚至学生或者任何人都可以发挥其聪明才智。

(7)鼓励和保护动画及相关领域专业软件的知识产权。换句话说,个人运用盗版软件也许很难监控,但作为拥有动漫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学与实践创作中是必须拥有具有合法效应的正版软件作为教学工具的。因为,合法的正版软件不仅代表着一种诚信的态度和严谨且合法的教学管理,更可以促进中国动漫作品合法地走向世界舞台。应设立高校动漫及其他相关作品的法律核查体系,充分保护每个高校师生创作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确保作品的各项合法性及其法律效应。

(8)加强动漫专业就业评定机制。据个人统计,在高考中以第一志愿录取的动画类一年级学生有96%希望毕业从事动画及艺术设计,二年级缩减到55%左右,三年级减至30%,而四年级则只有不到20%左右的学生依旧希望从事动画及设计专业。在学生实习的很多企业中,大部分的学生无法参与到公司核心制造团队中,由于运作成本的原因,绝大部分的公司也不愿意拿出大量的资金去培训新的动漫毕业生,以至于有很多学生毕业后不得不从事非专业行业。这样的结果无疑会让动漫专业亮起红灯。为此,应该设立第三方就业质量检测部门,以本专业或与本专业有密切相关的专业就业为审核目标,整个评估以三年为限,以实际调研为主来评定该专业的教育质量。

(9)设立商业艺术交易专业并鼓励建立和发展各级艺术中介。商业艺术交易的学生可以成为市场上专门服务于各类艺术品交易的主要专业人士,他们所建立的艺术中介可以很好地推动动画作品的商业化运作。例如一个或几个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工作空间中完成动漫及相关作品的创作,并由艺术中介进行推广和商业运作,创作者则以百分之几收取利益,那么,作品被推广得越广、开发的形式越多,利益也就越大,各方的收效也就越大。

(10)开设各类资金支持体系。在一个动漫或相关产品开发或运作时是需要资金支持的,虽然个人作品可以节约开发投资,但运作时也是需要资金。如果国家、地区或者是个人可以提供各类动漫产品设计与产品运作资金的申请项目时,那么一个学生在毫无背景与财力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申请到资金支持,并在中介的帮助下得到发展。

(11)各类动漫基地的建设应适度,应扩大对动漫设计教育的多方面投入。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靠该领域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来决定的,而不是靠几个基地能达到的。虽然,理论上动漫基地有利于收拢人才,创作大型精品动画作品,但是没有教育去培养大规模的后备力量,也没有师生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话,整个动漫产业是不可能有真正发展的。

(12)鼓励高校的动漫专业与国外的优秀学院进行联合办学,以此学习国外动漫教育的优秀教育模式,并可以使合作院校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与艺术宣传与推广的有效平台。

总结

第10篇

随着我国动画产业的高速发展,对于高校动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班族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家都积极寻找能够使人放松的娱乐项目。从大型动画网络游戏到小的FLASH手机游戏,动画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如何能够为动漫产业培养出优秀的动画人才,以及提高动画人才的综合素质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在培养高素质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上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学、研、产协调发展的动画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不仅能从源头上改善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更能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从实际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动画专业是近几年刚兴起的新型专业,它是综合了戏剧、传统文化、电影、美术、音乐等多种元素的新兴视听艺术专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各项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当然动画也毫无例外的成为其中之一。由于加入了数字技术,动画专业的发展领域不断的拓宽。专业建立初期,我们只有二维手绘来制作动画。作为高校,我们要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学校的自身条件,确定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具体的讲,应该定位于动画创作,以动画制作技术为培养方向,在大的专业方向下,我们根据具体方向再进行细分。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系统和训练系统,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动画创作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必须在办学理念、专业建设以及教学管理上以学生就业为主导,重点抓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应用型动画专业人才为最终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现阶段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与内涵。

抛弃旧观念,建立新型课程教学体系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什么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就是要求知识与实践技能相得益彰。那么为了满足社会的这种需求,体现动画专业学生的自身价值,我们必须建成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抛弃传统的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新型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横向、纵向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整个课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动画方向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要以创新为主导

近几年,由于动漫产业的迅猛发展,各地的产业园区相继建立,给中国增添了不少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预示着动画专业人才的紧缺。然而,高等院校作为输送人才的主要基地,不能一味的墨守陈规,要有所变化,应该有计划的对动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职场核心竞争力。高等院校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动画专业方向,我们应该从传统的传授课程下手,用更多的时间来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把当下一些国际国内上优秀的作品作为案例教学的内容,让他们在了解行业现况的同时,开放自己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课下实践内容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动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积淀,创造出有个性和独特想法的作品。

借鉴成功的产学研一体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产学研一体的动画培养人才的模式,就是把高校和企业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到了工作单位,所学的东西和所需要的东西不一致的问题。只有把供需联系在一起,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才会依据社会需求,有目的有方向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帮助动画专业学生和工作单位的零距离接触,把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竞争力。高等院校动画专业,它相对其他专业来说,属于实操式专业,想要培养出行业需要的动画人才,就必须要做到与工作单位的长期合作,让动画学生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行业需求,使行业内的各个公司和企业充分发挥它们在产学研一体的道路上的指导作用。只有通过这个方式,高等院校才能有效的完成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这对教育教学改革上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人才培养方案需要随着企业用人需求来不断改进。高等院校就可以根据每年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来制定自己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就像我们去买衣服,如何买到适合自己的,那肯定是量身定制最适合。目前,我国高校动画毕业生在动画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行业内对于高校输送的动画人才并不满意。当前有一些高校对于动画行业的了解的还不够全面。制定培养方案需要切合实际,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更需要得到高校的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真正参与到项目的制作过程,才可以了解企业在用人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学校与企业的及时沟通和合作十分重要。作为校方应当积极在行业内寻求合作企业或公司,让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到公司的项目实训中去,只有这样,学生自身才能够明确的知道用人单位的要求,在课堂上才能有针对性的学习理论知识和基本实操训练。那么,也只有这样做,高校的动画毕业生才能真正的做到有用武之地,在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为中国的动画行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第11篇

【关键词】“工作室”模式 动画专业 教学改革

以“工作室”为基础的动画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教学思路,是我国动画教育界探索与改革的产物。动画专业是一个充满朝气和创造力的专业,动画从业人员需要有创新的头脑和熟练的操作技巧。本文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建立的动画工作室为例,探讨以“工作室”为基础的动画教学模式,这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一、我国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与现状

(一)中国动画人才发展的现实基础

我国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其丰厚的现实土壤和基础。一方面,高速增长的动画市场为动画人才培养提供了现实空间,比如2013年我国动画产业总产值达到760亿元。然而,作为动画加工大国,中国动画人才储备相对薄弱,人才专业水平相对欠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与高速发展的动画市场不相符,甚至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力量。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院校教学体系较为陈旧,教学结构偏重于课堂教学,评定标准过于单一,素质拓展多名不副实,实践教学实质性作用不大。为此,国家教育部出台了《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意见》指出:“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应该被国家高等教育所重视。”在高校高等教育的层面下大力气,做出有利于教育模式创新和变革的举措,实际上是努力实践教育理念的创新,进而实现教育与市场的有机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二)高校动画人才培养的现状

基于动画行业发展的现状,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应对传统教学模式桎梏的必然要求。我国动画教育起步晚,经验匮乏,配套不完善,偏理论、轻实践。具体表现为:

第一,高校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有偏差。目前我国的动画从业人员少,权威数据表明我国动画产业人才缺口为60万,每年的毕业生和培训生不足两万人,远远无法填补我国动画产业迅速发展造成的动画人才需求缺口。高等院校无疑是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动画人才因为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不能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从而导致高校动画专业学生就业难,而我国动画市场又急需动画人才的被动局面。

第二,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动画人才培养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或者机房授课,学生在下面听课或者进行软件操作,大多数练习都是自行设计课题。这种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在毕业之后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岗位。一方面市场急需高层次动画人才,另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难以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高校在动画培养上除了人数之外,在质量上依然难以满足市场对于动画人才的要求。

第三,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有待加强。中国动画高等教育迫切需要打破常规,以崭新的思维去设计课程体系,去变革教学模式。积极引进“工作室”教学模式,将动画理论教育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是必然要求。

二、“工作室”主导动画教学模式实践

(一)“工作室模式”的基本概念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载体,以某个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专业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条件及社会的需求,选择进入各专业工作室,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基于项目实践的工作室模式一改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模式,以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实体项目任务为驱动,使学生综合能力在得到提高的同时促进教师的发展。

早在包豪斯学校期间,就有工作室(车间)这个概念。包豪斯的课程教学时间为3年半,其中前半年是基础课的学习,然后就进入教学车间学习各种实际的技能。包豪斯的校长格罗皮乌斯的名言就是“以一种合成的方法,把第一流的技师和杰出艺术家的教学结合起来,同时对学生从实习和造型两方面来施加影响,这种双重的教育能够使未来的一代人把各种形式的创作活动重新结合,使他们成为具有新文明的建筑师”。当今高校动画教学中对实践项目的要求直接体现在包豪斯的教育模式中。而包豪斯学校最大的创新――“车间模式”也适用于当今高校动画专业教育的“工作室模式”。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成熟促成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而“工作室模式”体现了现代艺术教育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设计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提供的一个优越的锻炼机会。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的动画专业的课程教学就是以“工作室模式”作为主导模式。这种模式转变了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自己的专业,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全面培养和社会学知识技能。动画专业学生在经过大学4年的学习之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应变的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工作室模式”特征表现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特征较为明显。一方面,“工作室”教学模式将教学的重心由传统的单一重视理论知识转变为理论和实践并重。教师在教导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承接企业设计课题,学生可以依托工作室这个开放的平台将动画设计课题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设计方案,完成设计工作,这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工作室中,以项目教学法为切入点,将工作室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多个年级学生都在工作室进行实践,形成了互补学习的氛围,高年级的学生得到项目的锻炼,低年级学生也参与进去从中学习提高,对专业课的理解更加透彻。

(三)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动画专业的“工作室模式”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建立的动画工作室“产、学、研”相结合,与社会生产相适应,使教学和实践实现统一协调,建立了一个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教学环境。

动画专业的工作室是新生事物,教师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最初时期遇到不少困难,尤其是在传统教育模式、软硬件更新及教师和学生思维转变方面,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

1.“工作室模式”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成果

第一,前期课程在大一完成,要紧贴要求,革新相关内容。在专业课程学习初期,设置视听语言、剧本写作、分镜头绘制等课程,加强软件操作、施工制图、测绘等课程,为工作室实践打下基础。

第二,中期课程在大二大三进行,着手培养学生项目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运用情景体验法、案例分析法、方案讨论法、现场教学法、模拟仿真法和项目实战法等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布置相应的项目课程,让学生以高低年级合作形式组队在工作室完成。例如与东南大学建筑系合作,聘请博导教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对国家基金项目中的南京“民国建筑”进行复原动画制作,其中分为南京民国建筑“工商银行总部”“扬子饭店”“大华大戏院”“中央党部”“外交部”五个项目。教师围绕这五个项目进行课程设置,让学生对项目流程包括项目调研、分镜头剧本制作、建筑建模、贴图、渲染、配音、后期剪辑合成等进行实际的操作。高低年级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便于让低年级学生找到自己的专长和喜好,明确以后专攻的方向,在综合素养的基础上发挥特长更加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

第三,后期课程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工作室搬到企业。与当地知名动画设计公司合作,通过向公司输送教师或实习学生,补充教师和学生实践的不足,通过实习的方式将工作室模式深入开展,同时创造经济社会价值。例如与设计院合作,对南京德基广场、合肥火车站商业等项目进行建筑动画表现,获得了合作企业单位的好评。与南京大唐灵狮广告公司合作,制作了柯受良的弟子谢雨均 “飞越冰河”CG影视部分,并在中央电视台第五套节目滚动播出。这次合作历时一个月,视频时长30秒,展现了谢雨均在极寒天气下驾车飞越河流打破世界纪录的场面。

在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教育下,学生与企业进行直接接触,在校期间了解动画企业的整个运行模式和创作机制、动画制作的整个流程,毕业之后就能实现学校到企业的直接对接,不需要进行实习就达到动画企业的用人要求。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动画专业学生的动画作品多次获得了江苏省毕业设计优秀团队奖,江苏省工艺美术大赛等省级、市级奖项。

2.工作室的建设和管理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动画专业的工作室是以学校为主要场地,将动画工作室建立在校园内,拥有机房、项目讨论制作室、拷贝工作室、音效工作室、作业库等场地。先进的剪辑设备、录音设备、电脑设备等提供了硬件和软件上的支持。

在工作室这个开放的教学空间里,教师和学生组成的项目团队具有相对独立自主的管理模式。教师作为负责人主要任务是规划工作室的发展、教学的日常安排和教学工作的展开,教师团队的任务是教学工作、开展项目与校企合作等。在总负责人带领下,工作室不但要出色完成相关的项目任务,而且要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和项目的统筹安排,提高教学水平。

工作室教学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项目,教师在传授理论和技术的同时运用实战模拟来检验学生对理论和技术的掌握程度,根据结果随时调整课程进度,达到日学日精,步步扎实,使学生能够避免所学流于形式。同时,学生在企业的实习经历能够让学生脱离虚拟的课堂,真正体验动画制作流程,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三、“工作室”动画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

尽管“工作室”动画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积极意义和进步性,但需要看到的是,这种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模式本身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矛盾。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基础,工作室模式注重实践经验。在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视野高度的培养。其次,教师和学生要更多地进行适应。作为新事物的高校动画工作室模式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教什么?如何教?是一个不断的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一方面教学内容和项目实践结合要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企业和项目的筛选,不能让学生变为做项目的工具。最后,软件和硬件的不足限制工作室的发展。“工作室”教学模式需要大量的软件及硬件配套,要满足工作室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及师资力量配备,需要巨大的财务预算,需要针对学校的情况进行分步解决。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建立工作室教学模式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积极稳妥地贯彻。

结语

总之,“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改革,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它需要国家、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的通力配合。东南大学成贤学院通过动画“工作室”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正是为动画教育探索出一条真正切实可行的道路,推动中国动画教育发展的一种积极尝试。现在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期望能够继续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端动画从业人才。

(注:本文为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于‘三维支撑’的建筑动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JSJG113)

参考文献:

[1]赫冀成.教学科研融合――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6.

[2]雷宇.关于我国高等动画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

[3]朱华友.空间集聚与产业区位的形成: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 2004.

[4]李萍萍.地理空间关系下的上海动画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7.

第12篇

一、高校联合培养模式

高校资源包括硬资源和软资源,硬资源主要是指学校基础设施和科研设备,软资源则是指教师和学生。高校联合可以重新整合高校资源,能快捷高效率的提高高校科研能力,培养出合格人才。基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优势,有如下两个可行的高校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1)以“1+2”模式共同培养学生。动画有着广泛的领域范畴和专业要求,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发挥各自有势,分阶段性的培养学生。培养一个动画人才需要几年?很多人认为本科院校的四年制教育时间短,对于动画人才培养来说只能起到一个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那高职院校的三年教育体制又如何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笔者认为,“1+2”的模式可以充分弥补高职院校在理论知识这方面的缺乏,依托专业艺术院校的理论平台,通过一年的学习可以很好的了解动画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内涵和艺术创作能力。高职院校的两年培养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样不仅培养目的清晰,人才定位准确,解决了高职院校动画人才培养的瓶颈;也提高了各自学校的课程饱和度,完善教学内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

(2)建立研究教育基地模式。在研究生教学实践中,教学基地建设已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以重庆大学为例,他们本着“以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培养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整合资源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在全国较早建立起集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创新项目开发、学术论坛、访学交流及创新实践为一体的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采用“全开放”宗旨,实施“多结合”模式,利用国家、学校以及国内外大型企业,三方共建的办法,建成了8个以研究生院大楼为依托,面向校内外、市内外研究生全面开放的创新实验室,构成了创新实践基地的主体。研究生的教育模式虽然不能完全照搬到本科教育中来,不过却可以带动本科教育,促进本科教育发展。那么动画教育如何开展动画教育基地建设?可以参考动漫基地园区建设的方案,运用到高校,则主要由一所高校或可能的多所高校共同建立研究基地,承担国家或企业的科研项目,为学生与教师的流通搭建良好的互通平台。一方面解决动画教育滞后社会发展这一尴尬局面,提高学生创作水品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另一方面还可以不断提高高校自身科研能力,提高老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更好地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当然,建立研究教育基地因为全国地域的差异和高校科研能力的差异,如何分配权限和课题承接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建立不同的教育基地才能更好的发挥高校间的联合作用,才能使各方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达到其效能的最大程度发挥。

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则是对产学研体制的一种具体实践,目前也有很多高校与机构对此理念做着理论研究和实践,动画教育必须也只能走产学研教育道路,原因很简单,因为动画是一个实用性专业,他需要大量的拥有实战技术能力的人,高校因为其独特的教育性质往往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有所欠缺,这就与社会需求所违背。把产学研引入高校的动画教育中,则可以发挥其特有的实践锻炼优势,弥补高校教育实践不足。那么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式的产学研教育模式呢?在以往的研究中,产学研结合的模式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一些发达国家在产学研结合方面探索出了比较成熟的运行机制,而且创建了各具特色的创新体系。在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重要特点就是大学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主要包括企业向高校委托科研、合作教育、共建研发中心等;英国模式中主要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在高新技术方面的投资,重点支持中小型企业并使之通过与高等教育合作提高经济竞争力;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产学研合作德典范,强调教学活动在企业与高校间交替进行,双方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根据以上经验和实践结果,笔者总结并提出了如下三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

1.动画企业参与高校教育模式:动画企业参与高校动画教育中,其方式主要就是高校与企业的职能划分。高校只负责动画专业的招生和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而企业则主要负责学生的动画知识和职业技能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以这种模式来培养动画人才可以解决高校毕业生与社会对接的问题,可以缓解目前高校动画专业毕业生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尴尬局面。当然,高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必须要有主导思想,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学为主,免使本科教育走向职业培训的极端。

2.校企任务驱动教育模式:如何体现任务驱动呢?这是企业与高校双方协调的结果,简单来说,企业不再承担学生的教育工作,而是转变为提供实训平台和机会,合作机制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为原则,以企业项目作为学生课堂训练目标,或让一部份学生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基础理论学习后直接参与动画企业项目制作,全面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当然,在此模式中,高校必须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避免产学研体制下过分倚重产而忽略了学的不利状况,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达成产为学服务,学为研服务,研促产学发展这一良性循环。

3.共建动画教育科研基地模式:高校虽然有着专业人才集中等优势,但限于自身的发展需求,缺乏大量的资金。高校和企业共建研究中心或工程中心可以更好地使校企双方进行合作,是科技合作的新趋势。企业可以完全依托高校动画科研水品的优势打造自身实力。在学生方面,教育科研基地可以使高校承接更多的课题项目,而这些项目能为学生提供科研的平台,使其除了拥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外,还能提高科研水品,实现多元化的高校培养模式。笔者认为,目前高校联合培养模式,因为各个高校体制的不同,地理位置的限制,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套成熟的运作方案,因此高校联合培养的思路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继续摸索。校企合作的模式比较适合高职院校的动画教育,把高职学生的技能培养交给企业能很好的规避高职院校与社会的脱节,能融合高校与企业培养人才各自的优劣,找到一种培养高职动画人才的新思路。

作者:刘宜东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