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6 18:58: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厂卫生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规范规定了天然矿泉水产品的加工环境、设备、人员等的卫生条件,确保生产出符合我司标准,促进公司发展为目的,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卫生管理。
3.定义
规范公司各部门的卫生标准。
4.内容
4.1厂区及办公楼卫生管理制度
4.1.1厂区的环境及办公区域环境卫生的清洁工作由行政人事部负责,随时注意保持干净、整洁;
4.1.2随时保持厂区内道路、水沟、公共区域、厂区内卫生间等清洁、无蚊蝇、无鼠害、地面无积水;
4.1.3每天9:00前将厂区及办公楼内垃圾桶的垃圾收集至地面垃圾中转站(保证垃圾桶周围无散落的垃圾),厂区所有的垃圾必须于当天清运出厂;冲净垃圾中转站地面和墙壁,保证地面及墙壁无污垢及污水残留;
4.1.4厂区内餐厅要求装有灭蚊蝇灯、如遇灭蚊蝇灯坏掉不能工作时,需及时安排相关人员修理、更换;
4.1.5厂区环境每周必须进行一次灭蚊蝇、灭鼠工作,对厂区周围环境、水沟、洗手间、公共区域进行喷洒灭蚊蝇;捕鼠笼进行灭鼠;
4.1.6以上工作内容(4.1.1―4.1.5)由人事行政部负责随时检查,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彻底检查,并在《厂区及办公楼卫生检查表》中记录,应定期向领导反馈人员工作表现。
4.2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4.2.1生产车间建筑材料使用无毒、耐腐蚀、易于清洗的材料;
4.2.2生产车间应整洁、无蚊蝇,工作台无杂物,设备表面及输送带洁净无灰尘,车间地面平坦、无污水、无污泥、碎烂纸皮、杂物等;
4.2.3生产车间使用物品的管理须符合7S管理制度要求,严禁把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车间;
4.2.4设有与车间相边的更衣室,其卫生管理按《更衣室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4.2.5在适当地点设置洗手池、消毒池,同时在进入水处理、灌装间前设置过脚池;
4.2.6灌装间进入处必须设置风淋室,风淋时间设置为至少15秒;
4.2.7进入生产车间人员卫生管理按《员工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4.2.8车间出口及外界相连的排水通风处装有防鼠、防蝇和防蚊虫设施;
4.2.9车间内的纱窗与外界相通的门不允许敞开,以免蚊蝇进入;
4.2.10车间在适当地点设置灭蚊蝇设施,并正常开启,如有损坏,立即修复或更换;
4.2.11车间定期灭蚊蝇,夏季每周对车间灭蚊蝇一次,冬季视实际情况每一周或两周灭蚊蝇一次,使用的药品须适用于食品厂车间内用;
4.2.12车间内发现有蚊蝇等视为卫生不合格。车间内人员一但发现蚊蝇,须立即将其消灭;
4.2.13灌装间卫生管理按《灌装间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4.2.14每班必须有约15-30分钟搞卫生,拖地、清理工作场地、纸皮、绳子、胶纸、废瓶盖、废空瓶、烂标签等必须分别清理或摆放整齐。
4.2.15每周必要时行卫生大扫除一次,擦门窗、玻璃、墙面,清理车间下水道。
4.3更衣室管理制度
4.3.1各生产车间必须设有与车间相连的更衣室;
4.3.2更衣间必须保持干净、无灰尘、无积水、空气流通、无异味;
4.3.3所有衣服、鞋必须入柜,且工衣、工鞋不得同柜存放;
4.3.4工衣和私人衣物、私人物品必须分开存放,并折叠、整齐摆放;
4.3.5所有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如口杯、食物等)不得带入更衣室。
4.3.6禁止在更衣室内进食、吸烟、睡觉;
4.3.7所有柜门在未更衣时要求一律关闭,柜门锁损坏应报告领导,便于及时更换修复;
4.3.8更衣室灭蚊蝇设施要求一直开启;
4.3.9灌装间的二次更衣室,要求洁净服和工衣分柜存放,用塑料衣架整齐悬挂;
4.3.10人员离开后灌装间更衣室要求开启紫外灯。
4.3.11更衣室每天必须进行一次卫生管理。各车间按照卫生清洁区域划分责任,安排更衣室清洁卫生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4.4灌装间卫生管理制度
4.4.1进入灌装间操作人员必须穿戴洁净服、帽、水鞋、口罩(口罩须掩住口、鼻)按指定途径,经过脚池消毒和风淋室风淋后,方可进入灌装间;
4.4.2所有人员进入灌装间之前必须按《灌装间进入人员卫生要求流程》更衣、洗手消毒,进入灌装间后必须用75%酒精对手部进行消毒灭菌,在工作过程中亦须每隔2小时对手部消毒灭菌一次。灌装间操作人员要求手部微生物检测的细菌总数≤500个/手;
4.4.3灌装间操作人员不得将洁净服、帽、水鞋穿出灌装间二次更衣室。灌装间应配备足够的洁净服、工帽、口罩、水鞋,并每班进行清洗、清洁处理;
4.4.4进入灌装间人员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私人物品带入灌装间;
4.4.5进入灌装间人员首先必须遵守《员工卫生管理制度》中关于个人卫生的要求以及洗手要求;
4.4.6进入灌装间人员的管理:非灌装间操作人员进入灌装间必须有正当的理由,在《灌装间进入人员登记表》中登记扣方可进入。按第2条更衣、洗手消毒,灌装间操作工必须监督进入灌装间人员的着装规范及其执行卫生制度的情况,并作记录。如不符合要求的,灌装间操作工有权拒绝进入,如操作工未做检查让其进入的,操作工同时视为违规。
4.4.7灌装间操作工在每班开始生产前,必须提前进入灌装间,分别启动空气净化装置、封盖机,必须用臭氧水彻底冲洗灌装头、回收接水盘。开机前冲洗10分钟,第一圈水不封盖应倒掉,并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并作出书面记录;
4.4.8生产前,洗盖消毒液的浓度、灌装水水质等需经品控员确认,通知合格时方可开机生产;
4.4.9交接班时,两班人员应同时检验设备运转情况,作好交接班记录;
4.4.10灌装间操作工应在开始生产前及生产结束后清洁设备表面,保证设备表面各个部位清洁、无灰尘、无污物。只允许用水冲洗或用干净的温抹布擦拭清洁,严禁用压缩空气吹喷;
4.4.11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修,报告当班领班并做好相关记录。如检修位置是易污染产品的部位(例:灌装头、冲盖机喷头等)恢复生产时应进行局部清洗,再用臭氧水清洗不少于5分钟;
4.4.12设备维修人员应与操作工就维修结果及检修部位进行沟通,维修人员要做好维修场地的卫生清洁工作,检修后设备的清洁、消毒由操作工负责;
4.4.13设备大修后正式生产前,生产部应熏蒸消毒灌装间后方可生产。
4.4.14灌装间内要求清洁干净。地面、设备、墙壁不得有污渍、油污等污物存留;现场无任何杂物摆放;掉地空瓶、瓶盖立即捡起丢到不合格暂存框;
4.4.15灌装间内要求保持明显正压,内外压差应大于等于10pa以上;
4.4.16灌装三合一机高效出风口正下方的空间区域洁净度必须达到100级,灌装间的其它区域洁净度必须达1000级;或灌装间整体空间洁净度必须达1000级。对空气过滤网的清洁状况定期进行检查、清洗、更换,初效过滤器每15天清洗一次(原则上每月1日、16日清洗),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每年或每两年更换一次,以确保灌装间洁净度符合设计要求;
4.4.17每周对各生产线灌装间进行一次空间落菌检验,空间落菌要求沉降菌≤3个/皿(落菌时间30分钟).当空间落菌检验结果超过标准时,必须加强相应灌装间消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空间熏蒸或加强空间喷酒消毒;
4.4.18灌装间操作工对工作区域内的瓶盖、次瓶、损耗瓶等必须及时清理出灌装间,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4.4.19员工停机进餐时、因故停机时、停产休息等情况,必须开启灌装间内的全部紫外杀菌灯进行空间消毒。开启紫 外灯后应检查其工作状态,确保所有紫外灯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否则应及时报告领班安排检修、更换;
4.4.20操作工在下班前或交接班时,必须清理干净工作现场,清洁生产设备;
4.4.21灌装间空间消毒:在生产过程中按1次/2小时的频率对灌装间的地面、墙壁、墙角等空间喷洒300ppm浓度的复核季铵盐;空间落菌和尘埃粒子检测出现异常时,增加消毒频率。消毒应在《灌装间清理消毒表》中记录。
4.4.22进入洁净区工作时首先将总电源开关合上送电;
4.4.23为保证洁净室的洁净度,洁净室每次使用时应提前30分钟先开净化送风风机,以便使各灌装间进行自净;
4.4.24禁止将容易发尘、发霉的物品及用具带入灌装间;
4.4.25进入灌装间时必须先换鞋、更衣、穿戴连体洁净服,工作时应尽量不作明显扰乱气流流向的运作
4.4.26每班生产结束后,应清理干净,人员离开灌装间曨应开启紫外线杀菌灯对灌装间进行消毒。如下一班开工时间距离本班下班时间达1小时以上应关闭净化系统(时间差在1小时以内的应保持净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
4.4.27工作完毕所有人离开洁净室之后中,必须关闭总开关。
4.4.28每班检查净化系统的压力是否正常。
4.4.29定期消毒、清洗初效过滤器(原则上每月1日、16日),每年或每两年更换一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
4.4.30每天检查一次灌装间的正压差,应不小于5pa,否则必须检查初效、中效过滤器是否堵塞,清洗更换、检查送排风机是否运转正常;
4.4.31每周一次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洁净室的洁净度,如不符合技术参数可调节送、回风管上的可调风阀来调节送风量和控制回风量,直至室内洁净度达到其技术参数为止;
4.4.32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更换后,应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查高效过滤器与四周边框密封是否良好。调节送、回风管道内的送风风量,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洁净室内的洁净度,直至达到技术参数要求;
4.4.33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应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
1、气流速度降到下限1.5米/秒;
2、更换初效、中效空气过滤器后,气流速度仍不能增大;
3、高效空气过滤器的阻力达到初阻力的1.5―2倍;
4、高效空气过滤器出现无法修补的渗漏、破损。
4.4.34空间落菌检测
1、检测频率:1次/周;
2、检样数量:按附件规定分布检样组(每组包括1个总菌培养皿和1个霉菌培养皿)为宜。可视具体情况增加或减少布点数量;
3、每次由微检员负责提前1天将次日所需的培养皿预备好,冷藏于冰箱;
4、检测日,由当班微检员负责检测需监控的生产线灌装间的空间落菌;
4.4.35空间落菌检测培养皿放置要求:
1、放置前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度级别的工作服,戴好口罩、双手消毒;
2、测试时,灌装间内不得多于2人;
3、放置稳定后,将培养皿打开,靠放在培养皿边缘,测试时间为30分钟。
4.4.36严格按规定位置放置培养皿;
4.4.37落菌检测完毕,将培养皿盖好,收集于篮子时里;
4.4.38培养皿放入培养箱培养(总菌培养:37°培养48小时;霉菌培养28°培养72小时);
4.4.39异常处理:若空间落菌不合格,书面通知责任部门改善,直至检测合格;
4.4.40空间落菌检测结果由微检员详细记录于《灌装间落菌、尘埃粒子、正压检测记录表》中。
4.4.41空间尘埃粒子检测
4.4.42在执行完毕第4.4条中平皿布点后,立即对灌装间尘埃粒子检测;
4.4.43检样数量:2个样/灌装间,一个样必须是灌装区域;
4.4.44空间尘埃粒子检测要点:
1、检测前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戴好口罩;
2、测试时,灌装间内不得多于2人;
3、严格按照规定的位置检测;
4、取两点检测数据的平均作为灌装间本次检测结果。
4.4.45尘埃粒子检测操作规范;
4.4.46异常处理:若尘埃粒子检测结果不合格,书面通知责任部门发送,直至检测合格;
4.4.47尘埃粒子检测结果由微检员详细记录于《灌装间落菌、尘埃粒子、正压检测记录表》中。
4.4.48各灌装间正压标准值:大于5pa;
4.4.49各灌装间应安装微压表,便于品控员对各灌装间的正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每天检查并记录。
4.5车间消毒制度
4.5.1灌装间地面、空间环境的消毒:灌装间按3.3-3.9平方米安装1支15瓦紫外灯。员工停机进餐时、因故停机时、停产休息时等情况必须开启灌装间所有紫外灯进行杀菌消毒,开启紫外灯后应检查其工作状态,确保所有紫外灯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否则应及时请相关人员进行检修、更换;
4.5.2消毒频率:
1、原则上每周行熏蒸消毒。灌装间设备进行大修后必须熏蒸消毒后方可开机生产。并记录于《车间熏蒸杀菌记录表》;
2、如因生产需要不能停机进行熏蒸消毒,每周执行以下消毒方法:用300ppm复合季铵盐喷洒消毒灭菌,对地面、墙角、空间均匀喷酒,然后开启紫外灯,保持灌装间密闭消毒至少30分钟。
4.5.3消毒药品用量:复合季铵盐按0.3%-0.5%。
4.5.4消毒方法:将不锈钢(塑料盆)盆均匀分布旋转于灌装间适当位置,把已称量好的复合季铵盐倒入不锈盆(塑料盆),再按要求量沿盆壁缓慢倒入复合季铵盐,关闭灌装间的门窗,密闭8小时以上,开启空气净化装置至室内复合季铵盐排出后(约需1小时)开机生产;
4.5.5注意事项:倒入时应戴上耐酸耐碱手套操作;盆内不得放置纸质等易燃物品;配置好后应迅速离开灌装间。
4.5.6车间管道及灌装间设备(灌装机、封盖机)的清洗、消毒
4.5.7每天早晨开机生产前,水处理车间必须提前给生产车间供给合格的臭氧水,生产车间必须提前用合格的臭氧水清洗消毒管道、机器设备不少于5分钟(停产一天以上,必须清洗消毒不少于10分钟),并经品控员检测合格,通知可以开机方可生产;
4.5.8生产过程中如因故停机超过20分钟,开机生产前必须用合格的臭氧水清洗消毒管道、机器设备不少于5分钟;
4.5.9如生产线长期未开机生产(停机时间达7天以上),必须用合格的臭氧水清洗消毒管道、机器设备不少于20分钟,并经品控员取样检测合格,通知可以开机时方可生产。在生产过程仍需密切关注水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停机继续排水;
4.5.10如新生产线投产前,必须用合格的臭氧纯净水清洗管道、机器,用200目滤网检查管道、机器设备异物情况,直至连续三次检查没有异物;然后品控员取样检测水质合格后,通知试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仍需要密切关注水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停机继续排水;
4.5.11灌装间的机器设备表面及操作台面的清洗、消毒,每天开机前及下班后必须用臭氧水彻底冲洗干净;
4.5.12灌装间与食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设施(如灌装头、封盖头、输水管道等)修理后,先用干净的湿抹布和洗洁精擦拭干净,然后用臭氧水冲洗消毒不少于5分钟后,方可开机生产,必要时由品控员判定是否需要取样检测水质;
4.5.13车间过脚池消毒液:每班由车间指定人员按1:100比例配制复合季铵盐消毒液,品控员每班检测一次并记录于《车间使用消毒液浓度检测记录表》。必要时对过脚池消毒液进行抽查,发现消毒液不符合要求时立即要求领班处理。消毒液配制情况记录于《车间消毒剂使用登记表》。
4.6车间虫害防治制度
4.6.1应在车间设置纱窗、纱门和防蝇门帘,以防止蚊蝇进入车间;
4.6.2车间下水道口应设置水封,排气扇口、通风口应设置铁丝横格子网,以防止飞虫、爬 虫进入车间;
4.6.3车间适当位置按要求数量设置荧光灭蚊灯;灭蚊灯的安装应满足如下要求:
1、距离地面适当高度,以利于对灭蚊灯进行检查、清理为宜;
2、安装在背光或处,以免减弱荧光的效果;
3、与堆放物品及工作台面应保持50cm以上距离;
4、车间的出入口、更衣室、车间人流通道应安装灭蚊灯;
5、车间灭蚊灯的安装原则:以灭蚊灯能覆盖整个生产区域;
6、车间灭蚊灯的安装由工厂质量部会同生产车间,根据各车间实际情况确定车间内灭蚊灯的安装位置及数量,报请生产总监后实施。
4.6.4车间应按要求设置、安装防治设施;
4.6.5各车间应对防治设施建立明确的责任人。负责设施的日常维护、清理。每班上班前由责任人对各自负责的防治设施检查;
4.6.6车间蚊蝇的防治:车间应对每台灭蚊灯按区域编号并明确责任人。每班上班前,责任人对各自负责的灭景栾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为:灭蚊灯工作是否正常;蚊蝇、飞虫数量。并将松果结果记录于《车间灭蚊灯使用情况检查表》;
4.6.7发现以下异常情况,应及时向领班及当班品控员汇报,对异常情况作出处理;
1、灭蚊灯蚊蝇数量异常;
2、车间发现活蚊蝇;
3、灭蚊灯无法工作或工作不良;
4、其它防治设施不工作或工作不良。
4.6.8车间应定期对生产区域用由质量部指定的灭蚊剂进行喷洒,以杀灭、驱赶车间内活体虫害,并记录于《车间灭蚊记录表》;
1、蚊虫多发 季节(如春夏秋),车间应每周用灭蚊剂喷洒一次;
2、蚊虫较少季节(如冬季),车间应每月用灭蚊剂 喷洒一次;
3、选用国家卫生部门认可的在食品厂中使用的灭蚊剂,实施灭蚊前确认所有的原料、包材、成品、及暴露的设备窗口均已被安全遮盖、隔离;
4、工厂质量部根据实际情况(如灭蚊灯蚊蝇数量异常、车间发现活蚊蝇等),认为有必要增加喷洒频率时,车间应增加喷洒次数。
4.6.9质量部不定期对各车间进行车间害虫防治工作的检查、监督。
4.7员工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4.7.1工厂行政从事部门需组织对新参加工作及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食质量量卫生和食品生产安全教育;
4.7.2定期对全厂员工进行《食品安全法》及其它有关卫生规范法规的宣传、培训、教育;
4.7.2食品质量卫生和食品生产安全教育、食品安全属地宣传培训,工厂行政从事部应对参加人员、教育培训的效果等进行考核,并记录存档。相关记录至少保存三年。
4.7.3生产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禁止化妆(如涂粉性化妆品);
4.7.4生产人员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和饰物(如项链、耳环、戒指、手表等)带入车间;
4.7.5进入车间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用、工作鞋、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必须将头发全部包在工作帽内);
4.7.6生产人员不得穿工作鞋出车间,灌装间人员洁净服、工作帽、工作鞋一律不允许穿出灌装间二次更衣室;
4.7.7严禁在车间内吃食物、吸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禁止在生产区域(生产车间、更衣室、仓库等)存放食物;
4.7.8工作中随时保持双手干净卫生。在如下情况下:开始工作前、进餐前后、清理垃圾后、处理废料后、清理设备后、入厕后和其它相关操作会影响食品生安全的情况,必须洗净双手;
4.7.9未经许可严禁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车间;经批准的外来参观人员,须在我司指定人员的带领下按指定路线参观,并按我司要求更衣着装;其余需进入生产车间的非生产人员,必须遵守本规范的规定;
4.7.10灌装间操作人员卫生管理按《灌装间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执行。
4.7.11生产人员的着装情况及工衣、工帽的卫生清洁情况由当班领班每班进行检查,品中不定时抽查。部门负责人日常巡查本部门员工的卫生情况,质量部负责人对全厂员工的卫生情况进行日常巡查;
4.7.12质量部品控员按每周一次的频率对灌装等岗位员工的手部卫生情况进行抽查检测;
4.7.13所有检查发现的不合格项,列入员工的当月绩效考核,当日要求进行整改或限期整改合格。每周对不合格项进行统计,由生产总监签批后在本部门内张贴通告和通报相关部门。
5. 区域考核细则
5.1卫生检查频次:每月至少一次,参与卫生检查人员由质量部负责组织,具体参与卫生检查岗位包含但不限于工厂副总、生产总监、各部门主管等;人事行政负责协助并通知;如现场卫生恶化或检查平均分数低于85分时,增加检查频次;
5.2卫生检查方法:一般采取眼看、手摸的方法。如灌装区域规定“吹瓶间灌装机间保持干净卫生的状态,无积尘、无生锈、无油污”,检查本条时,检查者要观看内外的卫生状况,如表面是否有灰尘(内外),如果有类似污迹,检查者应该要求该岗当值员工清除这些污迹或者记录下来,班后清除;“0”或“1”、“2”此项记录为“0”分;污迹超过3处或者某一处污迹大小超过3cm*3cm或同等面积,此项记录为“0”;无任何污迹,窗门关闭正常,此处记录为“2”;中间状态记录为“1”;
5.3结果评定:
5.3.1各区域每个卫生项跟据实际卫生情况计分“0”、“1”、“2”,然后汇总;
5.3.2该区域最终得分,最后折算成百分制的得分
5.3.3、责任范围:生产部负责:井水区;水处理间;盖、坯区;吹瓶、灌装区域;洗盖区;灯检、贴标、封箱区;码垛区;更衣室;设备部负责:高低压房;五金备件库;仓库部负责:成品仓库;辅料仓;化学品仓;人事行政部:厂区外围;食堂;厕所;办公区;品控部:化验室、留样室;
5.3.4、考核分数应用:区域检查结果为80分以下时,用岗位卫生区域考核分数*系数0.7,依次类推;得分占比系数如下表:
检查分数
得分占比系数
80分以下(不含80分)
0.7
80-85分(含80分和85分)
0.8
86-90分(含86分和90分)
0.9
一、卫生监督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要求
㈠食品卫生工作规划、人大、政府对食品卫生执法检查活动
内容:
1.每年人大、政府对食品卫生执法检查活动有关文件
(2003年、2004年、2005年);
2.政府的贯彻食品卫生工作规划;
(规划范围要涵盖2003-2005年)
3.市、区领导对食品卫生工作的讲话;
(2003-2005年)
4.卫生部门向人大、政府作的食品卫生执法情况汇报;
(2003-2005年)
参考样板:
1.《关于召开××市食品卫生工作会议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关于印发××市农村2004—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实施方案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3.《××市卫生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市卫生局
4.*副市长在2005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㈡食品卫生计划总结
内容:
1.食品卫生工作年度计划
(2003年、2004年、2005年);
2.食品卫生工作年度总结
(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
3.近三年食品卫生工作总结
近三年食品卫生工作总结撰写要求
⑴题目:“××市**区食品卫生工作汇报”
⑵内容包括:
a.基本情况概述
b.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各项创卫指标的完成情况,注意采用的数据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一致;
c.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亮点,如基层建设、量化、专项整治等);
d.采取措施取得的成效;
e.当前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⑶食品卫生工作汇报要包含以下内容:人大、政协及其常委会每年对食品卫生执法检查活动情况;每年开展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活动情况;食物中毒趋势、食物中毒原因查明率;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食品从业人员体检率、卫生知识培训率、传染病调离率;餐饮业、集体食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等食品门店的食具抽检合格率、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等。
参考资料:××市**区食品卫生工作汇报(市卫生局)
㈢食品卫生技术规范文件
内容:
1.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食品安全整治方案
(2003-2005年)
2.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3.有关技术指导规范。
参考样板:
1.《关于印发××市卫生系统2005年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市卫生局;
2.《转发关于印发食品企业haccp实施指南的通知》-市卫生局;
3.《关于印发熟肉制品专项整治卫生要求的通知》-市卫生监督所
㈣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内容:
1.相关规范文件(含各类食品经营单位评分表)
2.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方案
3.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培训情况
4.量化分级情况通报和总结
5.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进度及进度表
(餐饮业实施食品卫生管理量化分级管理≥95%)
6.宣传资料
㈤食品卫生监督专项检查资料
1.检查方案、通知(2003-2005年)
2.检查情况总结
3.年度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抽检计划和抽检情况报告
参考样板:
4.《关于印发2005年××市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抽检工作计划的通知》
㈥食物中毒控制和报告
1.食物中毒相关文件
―《关于进一步规范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制度的通知》
―《××市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方案》
2.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注意数据要与《卫生城市信息报表》相符(2003-2005年)
3.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注意数据要与《卫生城市信息报表》相符(2003-2005年)
4.预防食物中毒宣传资料
㈦开展食品卫生宣传活动资料
1.食品卫生宣传简报(2003-2005年)
2.宣传周活动文件、图片(2003-2005年)
3.报刊、电台、电视台报道
4.监督所网站及网上报道
(含文字、图片、影像等)
㈧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资料
1.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2.企业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含培训教材、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培训证明等)
3.患“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
√“五病”的从业人员体检结果
√“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通知书
√相关企业“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报告
√现场核实“五病”人员调离情况的现场检查笔录
㈨食品卫生报表
1.被监督单位一览表;注意数据要与《卫生城市信息报表》相符。
2.卫生城市信息报表(2003-2005)
㈩其他相关部门的食品卫生管理情况
1.农产品、兽药及畜产品、水产品违禁药物的专项治理。无药物滥用情况,药物残留超标得到有效控制。
(可向农业部门了解相关资料)
2.生猪定点屠宰,无注水和病畜肉上市,已开展牛、羊、禽类定点屠宰。
(可向经贸委和工商部门了解相关资料)
3.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无固定加工、就餐场所的食品摊点的查处情况
(可向工商部门、行政执法局等了解相关资料)
4.建筑工地食堂管理情况
(可向建委等了解相关资料)
(十一)随机抽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个案资料
每个单位的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卫生许可证申请书
2.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资料
3.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
4.每年至少2次的现场监督笔录
5.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评分表;
6.五病人员体检调离通知书(如无体检不合格人员,不用填写)。
注意事项:
1.卫生许可证申请书、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评分表、卫生监督意见书、五病人员体检调离通知书等监督文书无漏项、缺项;
2.卫生许可证申请书中“经办监督员意见”项监督员必须签名;必须有卫生监督所领导签发;有卫生等级评级结果。
注意事项:
1.提交资料的首页要有资料目录
2.资料收集要符合《××市全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资料建档工作指引》的要求
3.数据要认真核实,特别注意各种数据、时间的合理性;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中的数据相应、不能出现逻辑错误。
资料的规格与形式
1.表格:标题用小二号宋粗体字,表格内文字用小四号或五号字宋体
2.普通文档:标题用二号宋粗体,正文用三号仿宋体,行距25。
3.所送资料、报表要有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
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检查单位现场卫生要求
㈠中型以上餐饮业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加工场所(含辅助场所)面积与就餐人数和供应品种相适应,不少于1m2/人、且厨餐比≥1:2。
⑶加工场所按原料、半成品、成品的顺序予以布局。
⑷墙壁铺贴瓷砖1.8米以上,地面铺贴地砖等便于冲洗材料,顶棚用扣板吊顶封闭。
⑸操作台、灶台面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或瓷砖贴面,设置排气抽烟设备,正常使用。
⑹
设置专用粗加工间,加工肉类(包括水产品)与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在加工经营场所外设立圈养、宰杀场所的,应距离加工经营场所25m以上。
⑺设置专用餐具洗消间,内设餐具清洗池,配专用餐具消毒池,并明显标志,以热力消毒为主,消毒方法张贴上墙,配置餐具保洁柜。
⑻
销售熟食或凉菜必须设置专间,应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专人使用、专用工具、专用冷藏设备、专用消毒设施,并有明显标志。应设置紫外线消毒灯,应按功率不小于1.5w/m3设置,强度大于70μw/cm2,距离地面2m以内。
⑼配备冷藏食品的冰箱,冷藏冷冻食品分类分层或分冰箱存放,必须生熟分开;库房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⑽
设置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和洗手、消毒、防潮、防霉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防蝇设施包括:纱门、纱窗、风帘机、灭蝇灯、排风口不锈钢窗纱等;防鼠设施包括:30
厘米高金属防鼠挡板、离地门缝小于0.6厘米、下水道设置小于0.6厘米防鼠栅栏等。
(11)每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12)使用自来水,保持下水道通畅。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并张贴上墙,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经营项目和范围经营。
㈡小饮食店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总面积不得小于40平方米,厨餐比≥1:2,厨房内设置烹调间与清洗间,推荐肉菜清洗加工与餐具清洗分间操作。
⑶设置专用粗加工间(区),至少配置两个水池,荤素分开使用,并明显标志。
⑷
设置专用餐具清洗间(区),配置餐具清洗池,配专用餐具消毒池,并明显标志,推荐使用热力消毒,药物消毒者备有两瓶以上消毒剂,消毒方法张贴上墙,在厨房与餐厅分别配置餐具保洁柜。
⑸操作台、灶台面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或瓷砖贴面,操作台下设置离地20cm以上餐具保洁柜,设置排气抽烟设备,正常使用。
⑹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在加工经营场所外设立圈养、宰杀场所的,应距离加工经营场所25m以上。
⑺墙壁铺贴瓷砖1.8米以上,地面铺贴地砖等便于冲洗材料,顶棚用扣板吊顶封闭,墙壁制作吊柜。
⑻销售熟食或快餐必须设置专间,砧板必须生熟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⑼配备冷藏食品的冰箱,冷藏冷冻食品分类分层或分冰箱存放,必须生熟分开;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⑽
设置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和洗手、消毒、防潮、防霉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防蝇设施包括:纱门、纱窗、风帘机、灭蝇灯、排风口不锈钢窗纱等;防鼠设施包括:30
厘米高金属防鼠挡板、离地门缝小于0.6厘米、下水道设置小于0.6厘米防鼠栅栏等。
(11)每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12)使用自来水,保持下水道通畅。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并张贴上墙,健全卫生管理组织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经营项目和范围经营。
㈢集体食堂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
供餐人数100人以下食品处理区面积不小于30m2,100人以上每增加1人增加0.3m2,1000人以上超过部分每增加1人增加0.2m2。
⑶不使用燃煤炉灶,使用液化气等清洁能源。
⑷墙壁铺贴瓷砖1.8米以上,地面铺贴地砖等便于冲洗材料,顶棚用扣板吊顶封闭。
⑸操作台、灶台面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或瓷砖贴面,设置排气抽烟设备,正常使用。
⑹设置专用粗加工间(区),至少配置各两个水池,荤素分开使用,并明显标志。
⑺设置专用餐具洗消间,内设餐具清洗池,配专用餐具消毒池,并明显标志,以热力消毒为主,消毒方法张贴上墙,配置餐具保洁柜。
⑻
必须设置专门的配餐间,应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专人使用、专用工具、专用冷藏设备、专用消毒设施,并有明显标志。应设置紫外线消毒灯,应按功率不小于1.5w/m3设置,强度大于70μw/cm2,距离地面2m以内。
⑼配备冷藏食品的冰箱,冷藏冷冻食品分类分层或分冰箱存放,必须生熟分开;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⑽
设置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和洗手、消毒、防潮、防霉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防蝇设施包括:纱门、纱窗、风帘机、灭蝇灯、排风口不锈钢窗纱等;防鼠设施包括:30
厘米高金属防鼠挡板、离地门缝小于0.6厘米、下水道设置小于0.6厘米防鼠栅栏等。
(11)每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12)使用自来水,保持下水道通畅。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并张贴上墙,健全卫生管理组织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经营项目和范围经营。
㈣小食品商店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货架柜台。
⑶食品与百货等其它物品分开存放。
⑷经营冷饮等食品,配置冷藏设施。
⑸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⑹设置纱门纱窗等防蝇、防尘设施和防潮、防霉、防鼠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
⑺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并张贴上墙,健全卫生管理组织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经营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经营项目和范围经营。
㈤肉食、冷饮、糕点加工厂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生产场所与生活区分开,有原处理、食品加工、食品存放等生产用房。
⑶工艺流程按原料、配料、加工、包装、成品一条龙设置,车间布局合理,无交叉污染。
⑷操作台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或铺贴贴瓷砖。
⑸墙壁铺贴瓷砖到顶,地面铺贴地砖等便于冲洗材料,顶棚用扣板吊顶封闭。
⑹车间内不得存放与食品生产无关的物品。
⑺配料、灌装、包装车间设置空气消毒设施。
⑻建立化验室,由专业检验人员负责检验工作,检验资料齐全。
⑼配备冷藏食品的冰箱,冷藏冷冻食品分类分层或分冰箱存放,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⑽
设置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和洗手、消毒、防潮、防霉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防蝇设施包括:纱门、纱窗、风帘机、灭蝇灯、排风口不锈钢窗纱等;防鼠设施包括:30
厘米高金属防鼠挡板、离地门缝小于0.6厘米、下水道设置小于0.6厘米防鼠栅栏等。
(11)每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12)使用自来水,自备水源每年进行检测,保持下水道通畅。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和卫生操作规程并张贴上墙,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原料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加工项目和范围经营。
⑼每批产品均有完整配料记录,可追踪溯源。
⑽得使用非食品添加剂和滥用、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加工食品。
(11)所有食品检验合格方可出厂。
㈥集贸市场卫生要求
1.集贸市场卫生管理要求
⑴集贸市场25m内不得有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影响食品卫生的污染源。
⑵集贸市场的建筑和设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ü具备与食品卫生要求和经营品种、规模相适应的给排水设施;
ü采光和照明设施符合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的需要;
ü有防尘、防蝇、防鼠和垃圾收集设施;
ü市场的地面应当平整结实、易于冲洗、排水通畅。
⑶
为避免交叉污染,同一区域的食品摊位设置要按照生熟分开的原则,合理划定功能区域,分类设置摊位,并在不同区域作明显标示。摊位分区和分类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ü食品经营区域与非食品经营区域分开设置;
ü经营鲜活畜禽、水产的区域与其他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区域隔开,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ü生食品摊位与熟食品摊位分开;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摊位相互分开;
ü经营餐饮服务应设置在专门区域,并相对集中;周围不得有污水或其他污染源,25米范围内不得经营鲜活畜禽。
⑷
集贸市场应指定一名负责人为集贸市场食品卫生责任人,负责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并配备专职食品卫生管理员,负责对进入集贸市场的食品和集贸市场内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卫生检查。食品卫生负责人和食品卫生管理员应当接受卫生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食品卫生管理员的数量应当与集贸市场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数量相适应。
⑸集贸市场应制定食品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制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ü对进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和经营条件审查制度;
ü对进场食品的检查和防止假冒伪劣食品进场管理制度;
ü日常食品卫生检查制度;
ü食品卫生违规处理制度;
ü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⑹
集贸市场应当配备快速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配备的快速检测设备和人员能够开展对可疑受农药或其他污染物污染的蔬菜、农副产品、食品原料和食品进行快速抽样检测。无检测能力的,应委托有检测能力的机构定期检测。
⑺集贸市场内应当配备卫生保洁人员,保证市场内的环境清洁,维护市场内卫生设施与设备正常使用。
⑻
集贸市场应设立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公示栏,建立食品卫生公示制度,公布食品卫生检查、检测情况,对检查、检测不合格的食品及进场经营者应在公示栏公告。
⑼集贸市场有符合卫生要求的公厕和垃圾站。
⑽活禽宰杀场所应与其它区域分开设置,宰杀场所应集中、封闭,污水、垃圾及时收集、清理。
(11)集贸市场设集中粗加工间,粗加工间设水池、货架、垃圾桶,食品净菜上架销售。
2.市场举办者卫生管理要求
⑴
市场举办者应当做好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维护好市场的设施、设备和环境卫生,对市场所生产、加工和经营的食品进行检查、指导。
⑵市场举办者应对进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经营条件进行审查,建立进场经营者的卫生管理档案。
⑶市场举办者应当与进场经营者签订食品卫生保证协议书,约定违法经营的责任,加强对进场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⑷市场举办者应对所有进场的食品进行检查,对可疑受污染的食品进行快速抽样检测,禁止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销售。
⑸市场举办者及其食品卫生管理员应当每天对进场经营者的食品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记录。检查和记录的内容有:
ü是否按规定办理卫生许可证及经营内容与许可范围是否一致;
ü经营人员是否按规定接受健康检查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ü是否落实进出货台账制度;
ü禽畜肉类是否经过兽医卫生检疫,并查验检疫证明与肉类数量是否相符;
ü食品进货是否按规定进行索证;
ü生产、加工或经营过程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ü
是否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尤其要对食品加工、经营中使用的原料进行检查,防止使用非食用物质或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的原料;
ü是否有其他违反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
⑹
市场举办者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督促进场经营者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对怀疑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应及时向当地卫生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对发现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应立即对该食品采取控制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认真处理群众举报投诉,必要时报告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市场内的食品卫生违法案件。
3.进场经营者卫生要求
⑴
进场经营者按照规定需要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的,应当在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开展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其从业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并接受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⑵
进场经营者应建立进出货台帐制度,台帐中应注明所销售食品的来源、数量、保质期,并定期查验所销售食品的保质期限。
⑶
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定型包装食品及加工半成品的进场经营者均必须持有产品生产者的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及产品检验合格证或检验结果报告单。
顾客需要了解产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的,销售者必须保证能够提供。
⑷
经营食品,要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货架柜台,经营定型包装食品的,所销售的食品包装、标识应当真实,符合食品标签、标识的卫生要求;经营散装食品,设置防尘罩,配备售货工具和分装食品袋;经营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具有卫生部颁发的该产品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
三、企业自身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类别内容餐饮业小食店小商店食堂加工厂
卫
生
管
理
制
度食品卫生管理小组机构人员名单√√√√
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培训管理制度√√√√
卫生检查制度√√√√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
预防食物中毒卫生管理制度√√√
食品采购检查验收、索证管理制度√√√√√
过期食品退市制度√√√√√
岗
位
责
任
制烹调间岗位责任制√√√
粗加工间岗位责任制√√√
洗消间岗位责任制√√√
食品仓库卫生岗位责任制√√√√
熟食(凉菜)间卫生岗位责任制√√
配餐间的卫生岗位责任制√√
包装(罐装)间卫生岗位责任制√
产品检验岗位责任制√
相
关
资
料卫生许可证√√√√√
卫生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证√√√√
从业人员健康培训证明√√√√√
卫生检查记录(每月至少一份)√√√√√
食品采购索证资料√√√√√
肉类购货凭证√√√
仓库物品进出货台账√√√
仓库物品记录卡√√√
四、各区卫生监督所上报给市卫生监督所的创卫资料
(资料上报时间:2005年9月20日前)
㈠食品卫生计划总结(2003、2004、2005)
1.食品卫生工作年度计划
(2003年、2004年、2005年);
2.食品卫生工作年度总结
(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
3.近三年食品卫生工作总结
㈡食品卫生技术规范文件
1.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003-2005年)
2.有关技术指导规范。
㈢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方案;
㈣食品卫生监督专项检查资料(2003-2005)
1.检查方案、通知(2003-2005年)
2.检查情况总结
㈤开展食品卫生宣传活动资料(2003-2005)
㈥卫生城市信息报表(2003、2004、2005)
附件2: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部分工作指引
一、卫生监督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要求
公共场所部分
㈠公共场所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应创卫标准5.1)
内容:
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3.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部分
4.《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
5.《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6.
各类型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gb9663--9673-1996,gb16153-1996,gb/t17220-1998,ws205-2001)
7.国家标准《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gb19085-2003)
㈡××市、区政府相关的工作规划、领导讲话、工作汇报等文件(2003-2005年)
参考样板:
1.《关于印发××市农村2004—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实施方案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市卫生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市卫生局
3.*副市长在2005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关于做好公共场所卫生工作的通知――××市卫生监督所
㈢××市**区三年来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对应创卫标准5.1)
内容:
1.××市**区近三年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总结。
2.2003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3.2004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4.2005年上半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近三年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总结撰写要求
题目:“××市**区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汇报”
内容包括:
a.基本情况概述
b.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各项创卫指标的完成情况,注意采用的数据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一致;
c.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亮点,如基层建设、专项整治等);
d.采取措施取得的成效;
e.当前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汇报要包含以下内容:7类28种公共场所的体检率、茶具、用品用具、空气质量监测及达标情况等。
参考资料:××市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汇报(市卫生局)
㈣每年上级布置和自己制订的公共场所专项检查计划和总结(对应创卫标准5.1)
参考样板:
1.2005年××市健康相关产品抽检计划和总结
2.2003年**区游泳场所卫生监督抽检计划和总结
㈤各类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技术指导规范。(对应创卫标准5.1)
参考样板:
1.××市**类公共场所卫生要求
2.××市旅业客房卫生操作规程
㈥从业人员体检培训资料(对应创卫标准5.2)
1.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2.企业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含培训教材、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培训证明等)
㈦患“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对应创卫标准5.2)
1.“五病”的从业人员体检结果(复印部分资料)
2.“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通知书
3.相关企业“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报告
4.现场核实“五病”人员调离情况的现场检查笔录
㈧公共场所单位一览表(与卫生城市信息报表数字相符、包括单位名称、电话、地址、负责人、从业人员数)(对应创卫标准5.2)
1.××区2003年公共场所单位一览表。版权所有
2.××区2004年公共场所单位一览表。
3.××区2005年公共场所单位一览表。
4.××区《卫生城市信息报表》公卫表1-3(2003年-2005年)
㈨随机抽取公共场所单位个案10个(对应创卫标准5.2)。
每个单位的资料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资料
2.各年卫生许可证申请资料
3.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
4.自身卫生管理体系(卫生管理小组、卫生管理制度、检查记录等)
5.每年至少2次的现场监督笔录
6.发证前卫生监测资料
7.“五病”调离资料
生活饮用水部分
㈠生活饮用水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应创卫标准5.4)
1.《传染病防治法》
2.《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4.《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5.《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6.《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
㈡××市、区政府的相关文件(对应创卫标准5.4)
参考样板:
1.关于印发《××市区城市供用水管理规定》的通知--××市人民政府文件(*府﹝1997)132号)
2.关于加强市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的通知――××市人民政府文件(*府﹝1995)098号)
3.关于印发《××市市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和卫生监督规定》的通知――××市城市建设局(*城建字﹝1998)90号)
4.××市实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办法――1999年12月28日××市人大通过
㈢××市××区三年来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对应创卫标准5.4)
1.××市××区近三年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总结。
2.2003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3.2004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4.2005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和上半年工作总结。
近三年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汇报撰写要求
题目:“××市**区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汇报”
内容包括:
⑴基本情况概述
⑵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各项创卫指标的完成情况,注意采用的数据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一致;
⑶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亮点,如基层建设、专项整治等);
⑷采取措施取得的成效;
⑸当前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汇报要包含以下内容:直接从事供水人员体检率、卫生知识培训率、传染病调离率、水源水及出厂水每年两次水质全分析项目数和合格率,管网水各指标(浑浊度、色度、臭和味、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
codmn。(管网末梢点))每月一次监测的布点情况和合格率、二次供水监测情况等。
㈣每年生活饮用水专项检查计划和总结(对应创卫标准5.4)
1.上级布置的抽检计划和总结
2.各区自己制订的专项工作计划和总结
㈤从业人员体检培训资料(对应创卫标准5.4)版权所有
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㈥患“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对应创卫标准5.4)
1.“五病”的从业人员体检结果(复印部分资料)
2.“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通知书
3.企业“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报告
4.现场核实“五病”人员调离情况的现场检查笔录
㈦集中式供水企业档案(抽取部分企业档案)
每个单位的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资料
2.各年卫生许可证申请资料
3.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
4.自身卫生管理体系(卫生管理小组、卫生管理制度、检查记录各岗位工作规程等)、
5.每年至少2次的现场监督笔录,
6.“五病”调离资料。
㈧二次供水设施的登记表
**区**街道二次供水设施的登记表(数量较多时可选取部分街道)。
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水质检测报告(对应创卫标准5.4)
1、2003年-2005年××水厂出厂水水质全分析结果(每年2次)
2、末梢水7项水质指标(浑浊度、色度、臭和味、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
codmn。(管网末梢点))结果,检测频率为每月1次,采样点按每2万人1个点设置。
3、对二次供水设施的水质抽检结果。
㈩水质全分析检测报告
2003-2005年××水厂出厂水水质全分析检测结果(每月一份)。
注意事项:
1.提交资料的首页要有资料目录
2.资料收集要符合《××市全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资料建档工作指引》的要求
3.
数据要认真核实,特别注意各种数据、时间的合理性;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中的数据相应、不能出现逻辑错误。
资料的规格与形式
1.表格:标题用三号宋粗体字,表格内文字用小四号或五号字宋体
2.普通文档:标题用三号宋粗体,正文用四号仿宋体,1.5倍行距。
3.所送资料、报表要有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
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单位现场卫生要求
公共场所
㈠小型旅店卫生要求
基础卫生设施
1.消毒间:客房每层楼设独立的洗涤消毒间(小于30个床位的旅店,可以集中设立),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漂洗池、洗涤池、热力消毒柜,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茶具保洁柜,保洁柜容量能放置正常茶具配置数量的3倍,并有明显标记。
2.草间:每层设置独立布草间、每层楼客房数少于10间可隔层设立,内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密闭布草柜,布草柜容量能放置正常配置数量的3倍。
3.洗消池:无卫生间或使用公用拖鞋、脸脚盆的旅店分设拖鞋、脸脚盆清洗和消毒池,并标识明确。
4.客房卫生间洗涤消毒设施:配备面盆、浴盆和恭桶二套清洗消毒用具(不同颜色的洗刷用具),分别用二个独立容器盛装清洁液、消毒药,另备二副不同颜色的橡胶手套和干净抹布。
5.配备足够数量的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卫生保洁设施。
6.客房内卫生间配备独立排风装置。
卫生管理
1.《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布草车符合要求,物品分类存放,干净布草与污物分开,有两套工具(手套、桶、刷等各2套)。
7.设有清洗消毒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床上用品登记本。(床上用品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人每周一换)
8.客房内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9.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消毒药物使用方法。
10.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11.客房无卫生间的旅店配有易于分辨,标识清楚的脸盆和脚盆。
12.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毛发、无污迹。
㈡小理发、美容店卫生要求
基础卫生设施
1、消毒设施
毛巾浸泡消毒桶、洗涤池(或洗衣机),使用蒸汽消毒柜或含氯消毒制剂对毛巾、面巾进行消毒;
紫外线消毒柜或臭氧消毒柜:针对理发用刀、剪、梳子等的消毒;
搪瓷或不锈钢灭菌缸:用医用戊二醛浸泡消毒痤疮针、眉夹等美容工具。
2、
皮肤病患者专用工具:备有专门理发用具箱,存放供患头皮癣等皮肤传染病顾客专用的齐全理发工具,用后即时消毒,并单独存放。有明显标志。
3、机械性通风装置:烫发、染发工作区应相对独立,烫发场所设有机械性通风装置。
4、配备足够数量的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卫生保洁设施。
卫生管理
1.《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清面时需戴口罩)。
6.理发刀具、胡刷用后及时消毒,毛巾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7.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8.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药物使用方法。
9.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毛发、无污迹。
㈢小公共浴室卫生要求
基础卫生设施
1.有更衣室、淋浴室、卫生间。
2.
独立的茶具洗涤消毒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漂洗池、洗涤池、热力消毒柜,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茶具保洁柜,保洁柜容量能放置正常茶具配置数量的3倍,并有明显标记。
3.设置独立布草间,内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密闭布草柜,布草柜容量能放置正常配置数量的3倍。
4.洗消池:使用公用拖鞋设拖鞋清洗和消毒池,并标识明确。
5.
果盘制作间:要有更衣(预进)、洗涤消毒和保洁制作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洗涤池、消毒池,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无条件设置者,不得制售水果盘。
6.紫外线消毒箱:针对梳头用具。
7.浸泡修脚工具设施:用搪瓷或不锈钢灭菌缸使用医用戊二醛浸泡消毒修脚工具。
8.配备足够数量的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卫生保洁设施。
9.排风装置:有独立的抽排风系统或有换气扇(进风口应设室外,有防虫网)。
10.门口有禁止禁止皮肤病和传染病人进入的标志。
卫生管理
1.《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设有清洗消毒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床上用品和拖鞋、茶杯的登记本。(一客一换一消毒)
7.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8.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药物使用方法。
9.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10.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㈣小歌舞厅卫生要求
基本卫生设施
1.设独立的茶具洗涤消毒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洗涤池、消毒池,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柜及茶具保洁柜,保洁柜容量能放置正常茶具配置数量的3倍,并有明显标记。
2.吸烟室:设专门吸烟室,内有独立的抽排风系统或有换气扇。
3.公共厕所:应设为蹲厕,如用坐厕须配一次性坐垫,设置独立排放到室外的排风系统。
4.果盘制作间:要有更衣(预进)、洗涤消毒和保洁制作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洗涤池、消毒池,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无条件设置者,不得制售水果盘。
5.排风装置:有独立的抽排风系统或有换气扇(进风口应设室外,有防虫网)。
6.配备足够数量的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卫生保洁设施。
7.含有食品制作的其卫生设施符合相关卫生要求。
卫生管理
1.
《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茶杯一客一换一消毒。
7.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8.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药物使用方法。
9.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10.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㈤小网吧卫生要求
基本卫生设施
1.设独立的茶具洗涤消毒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洗涤池、消毒池,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柜及茶具保洁柜,保洁柜容量能放置正常茶具配置数量的3倍,并有明显标记。(使用一次性杯具可不设)
2.洗手设施:设有供顾客洗手的水龙头,水龙头为非接触式,并提供洗手消毒液。
3.排风装置:有独立的抽排风系统或有换气扇(进风口应设室外,有防虫网)。
卫生管理
1.《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茶杯一客一换一消毒。
7.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8.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药物使用方法。
9.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10.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㈥各项卫生操作规程
客房清洁卫生操作规程
客房的卫生清洁按以下步骤进行:
1.备齐各类布草、客用品、清洁消毒工具等,分类摆放,洁污分开。
2.进房后拉开窗帘,开启空调或排气系统或开窗通风。
3.撤去杯具、开水瓶、盆桶、拖鞋、烟灰盅及已使用过的布草,倒垃圾,清理完毕后洗手。
4.按规定整理床铺,检查有否污迹和头发,换上干净布草,铺上床罩。
5.
分别用干湿两块抹布按从上到下的原则清洁进出风口、排风扇、电器表面、窗台、家具、门等房内物品;用消毒水抹拭电话;清扫地面或进行地毯吸尘(硬底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注意清除床底和死角的杂物);清洗空调机滤网(每周一次)、换洗窗帘、床罩和毛毯(不少于两周一次)。
6.清洗垃圾桶、烟灰盅,抹干后放回原处;
7.按卫生间清洁操作规程清洗消毒卫生间“三缸”。
8.补充应配备杯具、食品、文具、日常用品。
9.对房间整体进行自查,防止疏漏,让房间通风一定时间后关门关窗。
10.对顾客使用过的布草,杯具,脸(脚)盆(桶)、拖鞋进行清洗消毒后备用。
布草清洗和保管工作规程
一、布草(床上用品、毛巾、衣裤)的清洗消毒必须有专人负责,布草必须有足够周转数量。
二、布草清洗必须做到一洗涤、二消毒、三漂洗晾干、四保洁。一洗涤顾客用过的布草及时收集,清洗干净。
二消毒将洗涤完的布草用配制好的消毒药水浸泡(必须严格按照消毒药物的有效浓度和浸泡时间来进行)。
三漂洗晾干用水将已消毒布草漂洗干净并放在干净衣架中晾干。
四保洁干净布草存放在有门衣柜内,由专人保管。
三、如送到干洗店清洗的,必须选择卫生状况较好的干洗店,并与其签订干洗合同。保证干洗后的毛巾达到消毒的效果。
四、清洗消毒后的布草必须洁净,无污渍。无异味。并应做到抽检合格。
五、干净的布草不得与用过的存放在一起,不能将用过的布草拿给顾客使用。
六、布草存放必须有专间、专柜、保持干净,做到无杂物、无苍蝇、无蟑螂活动。
茶具洗涤消毒及保管工作规程
一、茶具的清洗消毒必须有专人负责,茶具必须有足够周转数量。
二、茶具清洗要做到一洗涤、二浸、三消毒、四保洁。
一洗涤将顾客用过的茶具及时收集,清洗。
二浸洗有茶渍的茶具用药水浸泡并漂洗干净。
三消毒洗净的茶具放在远红外线消毒柜经过120℃20分钟进行消毒。
四保洁干净茶具存放在保洁柜内,由专人保管。
三、清洗完的茶具必须无污垢,无茶渍。
四、消毒后的茶具应该无水干爽,无污垢,无茶渍,无异味。并应做到抽检合格。
五、干净的茶具不得与用过的茶具存放在一起,不能将用过的茶具拿给顾客使用。
六、茶具洗涤消毒必须有专间、两个专用的茶具洗涤消毒池。
七、保洁柜必须每天用消毒水清洁一次,做到无杂物、无苍蝇、无蟑螂活动。
八、使用一次性杯具的门店要将杯具保管好,不得重复使用。
旅业客房卫生间“三缸”清洗消毒工作规程
一、旅业客房卫生间“三缸”指的是洗面盆、浴缸、马桶。“三缸”清洗消毒必须要有专人负责。
二、清洗消毒“三缸”要配备二套不同的工具(包括手套、抹布、刷、洗涤剂、消毒药),二套工具之间要有明显的识别并将工具放于不同的桶。并标明使用对象。一套工具用于洗涤消毒洗面盆、浴缸,另一套用于洗涤消毒马桶。
三、“三缸”清洗消毒程序(洗涤消毒时使用各自的工具):
四、清洗:用洗涤剂将洗面盆、浴缸、马桶的污垢清洗干净
五、消毒:用配制好的消毒药水抹拭“三缸”,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六、清洗消毒后的“三缸”表面必须干爽无水、无污垢、无异味。
七、消毒药要严格按照药效来配制,配制好的药物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洗涤工具要经常清洗消毒,保持干净。
理发美容工具清洁工作规程
一、供顾客使用的理发美容工具必须保持清洁,干净。
二、理发工具、围布必须每天进行清洗,清洗干净的工具无污渍、无头发。
三、理发工具必须做到每客用后消毒。消毒方法可用有效消毒剂擦拭或采用无臭氧紫外线消毒柜消毒。清洗消毒后的工具应分类存放。
四、配备一套头癣病人专用理发工具,使用后所有工具清洗消毒后再单独存放,有明显标志。
五、美容用具应一客一换,并用戊二醛进行浸泡消毒,保持干净整洁。
空调器、排气扇清洁工作规程
一、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必须加强通风换气。
二、在搞卫生时,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先将窗户打开。
三、在使用空调器的季节,每月检查空调器一次,保证其正常运转,及时清洗空调器滤尘网,每月至少一次,空调器滤尘网不得有明显积尘。
四、每周检查和清洁排气扇、送风扇一次,保证其正常运转和无明显积尘。
五、经常检查设在室外的新风口,防止异物阻塞新风口。
生活饮用水
㈠集中式供水企业卫生要求
基本卫生设施
符合《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企业卫生规范》的卫生要求
卫生管理
1.有《卫生许可证》,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
7.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8.
水质实验室检测资料齐全,能出示2003年-2005年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检测资料,检测项目、检测频率、采样点数、检测结果符合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年)和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2005年6月)的要求。
㈡二次供水设施
基本卫生设施
符合《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卫生要求
卫生管理
1.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有建立卫生档案(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2.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3.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4.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
6.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7.每年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后有水质检测报告。
三、企业自身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目录
1.成立卫生管理组织(小组)的文件。
2.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
3.各岗位责任制及各岗位的卫生操作规程。
4.顾客用物品的清洗消毒记录。
5.卫生管理小组进行卫生检查、检查考评、奖惩记录的书面记录簿。
6.从业人员名单,含健康检查、卫生培训情况。
7.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见书。
8.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记录。
9.其他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或者顾客、消费者反映的卫生问题记录簿。
10、化妆品、消毒产品的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报告。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档案目录
1.成立卫生管理组织(小组)的文件。
2.卫生管理制度、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
3.各岗位责任制及各岗位的卫生操作规程。
4.卫生管理小组进行卫生检查、检查考评、奖惩记录的书面记录簿。
5.从业人员名单,含健康检查、卫生培训情况。
6.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见书。
7.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记录。
8.涉水产品的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报告。
二次供水设施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档案目录
1.成立卫生管理组织(小组)的文件。
2.卫生管理制度、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
3.各岗位责任制及各岗位的卫生操作规程。
4.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记录(每年二次)。
5.清洗消毒后水质检测结果。
6.卫生管理小组进行卫生检查、检查考评、奖惩记录的书面记录簿。
7.从业人员名单,含健康检查、卫生培训情况。
8.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见书。
9.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记录。
10.涉水产品的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报告。
四、各区卫生监督所上报市所的上报资料内容
1、各区公共场所单位、集中式供水企业、二次供水设施一览表(2003-2005年)
2、各区卫生城市信息报表(2003-2005年公卫表1-5)
3、××市**区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工作总结(2003-2005年)
附件3.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传染病卫生监督部分工作指引
一、卫生监督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要求
㈠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规划、人大、政府对食品卫生执法检查活动
内容:
1.每年人大、政府对传染病卫生执法检查活动有关文件
(2003年、2004年、2005年);
2.政府的贯彻穿染病卫生监督工作规划;
(规划范围要涵盖2003-2005年)
3.市、区领导对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的讲话;
(2003-2005年)
4.卫生部门向人大、政府作的传染病卫生执法情况汇报;
(2003-2005年)
参考样板:
1.《关于印发××市农村2004—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实施方案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市卫生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市卫生局
3.冼瑞伦副市长在防控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㈡传染病卫生监督计划总结
内容:
1.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年度计划
(2003年、2004年、2005年);
2.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年度总结
(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
㈢传染病卫生监督技术规范文件
内容:
1.有关法律法规、规范
2.各类传染病卫生监督应急预案
3.有关技术指导规范。
参考样板: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消毒管理办法》;
3.《××市卫生监督所重大传染病卫生监督应急工作预案》-市卫生监督所
4.××市卫生监督索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制度-市卫生监督所
5.医院感染流行爆发的调查处理规程-市卫生监督所
㈣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专题)相关文件(2003-2005年度)
参考样板:
1.转发关于开展流感和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督察的通知-××市卫生局
2.《关于全市开展200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质量监督检查的通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
㈤开展传染病卫生监督宣传活动资料
1.传染病卫生监督宣传简报(2003-2005年)
2.宣传周活动文件、图片(2003-2005年)
3.报刊、电台、电视台报道
4.监督所网站及网上报道
(含文字、图片、影像等)
㈥卫生城市信息报表
卫生城市信息报表(2003-2005):
传染病防治基本情况统计表传染病防治表1
传染病防治经费投入情况统计表传染病防治表4
传染病防治执法情况统计表传染病防治表5
注意事项:
1.提交资料的首页要有资料目录
2.资料收集要符合《××市全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资料建档工作指引》的要求
3.数据要认真核实,特别注意各种数据、时间的合理性;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中的数据相应、不能出现逻辑错误。
资料的规格与形式
1.表格:标题用小二号宋粗体字,表格内文字用小四号或五号字宋体
2.普通文档:标题用二号宋粗体,正文用三号仿宋体,行距25。
3.所送资料、报表要有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
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检查单位现场卫生要求
医疗机构卫生监督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医院中心供应室
供应室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形成相对独立区域;
供应室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和生活区,物品运行路线采取强制通过方式,不准逆行;
供应室内清洁与污染物品,消毒与未消毒物品必须严格分开放置,标有明显标记,设发物和收物二个窗口;
清洁区和无菌区应有空气消毒设备;
供应室内物体表面应光滑,不积灰,便于清洗和消毒。
输血器具、敷料、注射器等制作应在专用室内进行。
⑵医院血液透析室
血透室选址、设计合理,周围无污染源,符合设置卫生学要求;
血液透析室应设置在相对独立区域,并开设hbv、hcv阳性患者专室;
血透室内有足够的空间和场地,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无交叉,各区门口应设置浸湿消毒液的擦脚垫并经常保持湿润;
新开设的血透室应包括:
污染区:患者更衣室、休息室、血透室、洗涤消毒室
半污染区:治疗室
清洁区:工作人员更衣室、工作人员休息室、水处理室、清洁库房
血透室内的地面、墙面应光洁、平整,便于消毒和清洁;
血透室内应配备基本消毒设备和措施。
⑶隔离门诊(肝、肠道)
选址、设计合理,应尽量与普通门诊分开;
隔离门诊应有足够的业务用房,以满足医疗活动的需要;
肠道门诊与肝炎门诊应分开设置,不能合用,不得在肠道门诊内诊治其他科的病人;
医务人员和病人应分门进出;
挂号、化验、配药、注射、收费等均应在门诊内完成,做到“五不出门”;
门诊内有足够的空间和场地,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无交叉,各区门口应设置浸湿消毒液的擦脚垫并经常保持湿润;
新开设的隔离门诊应包括:
污染区:诊疗室、二三级医院观察室、化验、厕所、洗涤消毒室
半污染区:挂号收费、注射治疗等
清洁区:医务人员更衣室、休息室、库房、药房等
室内的地面、墙面应光洁、平整,便于消毒和清洁;
⑷计划免疫接种门诊
接种门诊应设立在底层或二层清洁区内,远离肝肠门诊及普通门诊,并有醒目标志。
接种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做到分门进出,门诊内应有候诊、预检、登记、接种、留观场所和宣传栏等,并有明确标志。各项规章制度上墙。
接种门诊设备配备:冰箱、冷背包、操作台、登记台、接种器械、椅子、紫外线消毒灯、脚踏式或感应式水龙头等必需物品。
⑸医院检验科(血库)、手术室、内窥镜室、产房、母婴同室等选址、设计合理
室内布局应分为清洁区和检查区,区域划分清楚,不得交叉
区域内应配备必要的消毒和基本卫生设施
区域工作流程应符合消毒隔离要求
污水污物或其他医院废弃物应得到妥善处理,并应遵循有关规定。
2.卫生管理要求:
⑴设有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人员
⑵有健全的控制院内感染制度
⑶有健全的疫情登记制度和报告制度、门诊日志齐全
⑷
计划免疫实行周门诊制度,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100%。有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办法,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95%。儿童计划免疫单苗、四苗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5%。
⑸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90%。无有偿献血。
⑹医疗废弃物、医源性污水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三、医疗卫生机构自身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⑴基本资料:医院名称、诊疗科目及科室设置、人员情况、主要消毒设施、预防院内感染设施、卫生监督部门卫生监督意见书等
⑵传染病防控相关制度
⑶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机构及人员组成名单
⑷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机构及人员的职责
⑸医疗卫生单位制定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相关制度。如: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院感消毒制度等。
⑹院感、消毒专业人员的组成及职责。
⑺医护人员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院感消毒知识的培训制度及培训纪录。
⑻医院使用的消毒剂、医疗卫生用品采购的索证制度。
⑼医疗废弃物、医源性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制度
四、各区卫生监督所上报给市卫生监督所创卫资料目录
(资料上报时间:2005年9月20日前)
㈠传染病卫生监督计划总结(2003、2004、2005)
1.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年度计划
(2003年、2004年、2005年);
2.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年度总结
(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
㈡传染病卫生监督技术规范文件
1.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实施方案;
(2003-2005年)
2.有关技术指导规范。
㈢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专题)相关文件(2003-2005年度)
序号
行政执法机关
检查对象
行政检查内容
行政检查法律依据
检查时间
检查方式
联合检查
部门(没有此项不填)
1
康平县财政局
康平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1、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2、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3、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4、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专业能力、遵守职业道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二条
10月
现场调阅审查
2
康平县交通运输局
康平县出租车服务公司
对道路运输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公共交通、出租、水运行业等的监督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第406号,2012年11月9日修正)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一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第四十七条
《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第四十二条
9月
现场检查、查阅相关档案。
3
康平县农业农村局
1、康平县康平镇鑫盛丰种业;2、康平县嘉华农资销售中心
种子经营、销售行为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五十条
4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4
康平县农业农村局
沈阳佳合食品有限公司
动物防疫活动、肉鸭屠宰活动监督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五十八条、五十九条
4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5
康平县农业农村局
张强顺治屠宰场
动物防疫活动、生猪屠宰活动监督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五十九条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
4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6
康平县农业农村局
辉山现代化奶牛养殖场
生鲜乳生产收购等活动监督检查
国务院《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四条
4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7
康平县农业农村局
沈阳市大兴种鸡场
种畜禽生产、经营、销售行为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六十一条、六十二条、六十四条、六十五条、六十八条、
5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8
康平县农业农村局
沈阳康泰源肉业有限公司
屠宰类检查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八条
5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检验、鉴定、勘验、年检等
9
康平县农业农村局
沈阳市张强镇民盈农资经销站
农药经营使用监督检查
《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
6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10
康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沈阳恒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3、检验报告;4、设备档案;5、各种管理制及专项救援预案;6、现场使用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四条 、第十五条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五条
9月
现场调阅审查、查验、检验、勘察
11
康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沈阳观鑫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医疗器械经营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三十二条
9月
现场调阅审查、查验、检验、勘察
12
康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康平万家福购物广场有限公司生活广场分公司
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
9月
现场调阅审查、查验、检验、勘察
13
康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沈阳市百世果蔬专业合作社
有机产品认证检查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四条、第十二条
10月
现场调阅审查、查验、检验、勘察
14
康平县卫生健康局
康平宾馆
1、卫生许可证;2、从业人员健康证;3、公共用品清洗、消毒;4、卫生设施设备设置、使用情况;5、卫生管理制度及卫生管理档案情况;6、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情况;7、禁烟标识等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二条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四十条
5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15
康平县卫生健康局
康平万家福购物广场有限公司
1、卫生许可证;2、从业人员健康证;3、公共用品清洗、消毒;4、卫生设施设备设置、使用情况;5、卫生管理制度及卫生管理档案情况;6、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情况;7、禁烟标识等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二条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四十条
6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16
康平县卫生健康局
康平县自来水公司
1、卫生许可证;2、卫生设施设备设置、使用情况;3、卫生管理制度及卫生管理档案情况;4、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情况;5、禁烟标识等6、职业健康人员体检7、防护用品8、警示标识9、职业健康档案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二条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
7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17
康平县医疗保障局
沈阳市康平县盛德中医院
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日常监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七条
6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查验
18
康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沈阳红瑞塑编厂; 2、辽宁凌勃防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3、沈阳昌盛塑料编织厂; 4、沈阳共盈彩条布厂
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
4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者检查
19
康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沈阳和利塑编有限公司; 2、沈阳恒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沈阳华鑫塑业; 4、沈阳华源塑业有限公司
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
5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者检查
20
康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沈阳天辰彩布厂; 2、沈阳兴康塑业有限公司; 3、沈阳雪龙塑业有限公司; 4、沈阳腾龙新能源有限公司
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
6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者检查
21
康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沈阳康平燃气有限公司; 2、沈阳瑞丽塑业有限公司; 3、沈阳华康塑业有限公司; 4、沈阳康顺塑料编织袋厂
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
7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者检查
22
康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康平县沈康环保建材厂; 2、沈阳六通管业有限公司; 3、沈阳市康平县创新时代彩条布厂
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
8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者检查
23
康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沈阳硕成机械有限公司2、沈阳新区弘曲棉纺织有限公司;3、中 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沈阳康平二牛加油站
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
9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者检查
24
康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沈阳市聚缘塑业;2、沈阳宏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3、沈 阳华泰塑业有限公司
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
10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者检查
25
康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康平县东胜塑编厂;2、沈阳市奕桐塑业有限公司;3、沈阳雪龙塑业有限公司
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
11月
现场调阅审查或者检查
26
康平县自然资源局
康平二牛华兴红砖厂分散式风电项目
1、被检查单位有无经过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
2、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
8月
现场勘验检查
27
康平县自然资源局
沈阳美世人造板制造有限公司
是否非法加工木材
《森林法》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七条
10月
现场审查或查验
28
康平县自然资源局
康平县张强镇丽国带锯木材加工点
是否非法加工木材
《森林法》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七条
10月
现场审查或查验
29
康平县自然资源局
康平县立国木材加工厂
是否非法加工木材
《森林法》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七条
10月
现场审查或查验
关键词:电厂化验室,建设,管理
众所周知,化验室也就是理化分析实验室,在学校、工厂、企业、科研单位以及商品质量与安全卫生管理部门等各有其不同的性质。一般工矿企业单位只设简单的化验室,而大型的工矿企业单位则设有较为正规的大型化验室。电厂化验室主要担负生产过程中水汽品质的监督、煤质的监督分析、运行中各种油质的分析监督、进厂物资的验收、化学环保方面的各种监督等任务,使用的分析方法大多为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分析数据具有较为准确的参考价值,在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建设和管理好化验室是化验室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化验室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人身的健康与安全,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做好化验室管理,首先要建立必要、合理的规章制度,一个高效的化验室一定是一个制度健全的化验室,这样才能保证实施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化验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遵守化验室技术规程和有关的消防、安全、保卫制度,了解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原因,并掌握预防和处理这些事故的方法。
1.健全化验室环境以及制度,实行安全化管理
化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干净。严禁在化验室内吸烟、喧哗、打闹、吃零食、乱丢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等,下班前由安全卫生值日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并进行值班登记;禁止使用化验用的器皿盛装食物或当茶具,一切化学药品严禁入口;严禁非试验使用化验室内的电炉等设备烧水、煮饭、取暖;一切与化验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化验室;化验中使用的仪器、试剂、用品,用完后要及时清理,并放回原处,保持化验室的整洁。
不得在化验室外的任何区域进行检验。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长发要束起,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时要加戴防护用具。化验室应配备适当的、充足的灭火器材和急救药箱及喷淋设施,并应定期检查其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化验室的安全。不得随意拆装电器电闸或安装临时线路电源、改变电路,确因工作需要时,应与有关人员联系,由电工予以解决。化验室工作人员应随时留意周围的环境因素变化,如灰尘、电磁干扰、湿度、温度、电压、噪声、微生物菌种的变化,以免影响化验工作的质量,一旦发现周围有影响化验工作质量的因素存在,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2.健全化验室物品、仪器管理制度,实行科学化管理
做好低值易耗品、设备仪器的管理工作。低值易耗品使用频率高、流通性大,管理上要以心中有数、方便使用为原则,建立必要的账目。物品要分类存放、固定位置、用完后放回原处。腐蚀性的试剂和物品要密封保存,与精密仪器分开存放,保持室内的通风。两用物资需特别注意保管。仪器设备属于固定资产,要单独建立卡片管理制度,记录仪器有关的详细数据,建立专人管理责任制,建立使用、事故、检修记录制度,没有实践经验的人员禁止轻易操作。
精密、贵重仪器的管理工作。精密、贵重仪器的管理除了遵守上述物品、仪器的管理一般要求外,还要有特殊的管理要求。1、对仪器进行系统管理。管好、用好、维护好仪器,确保仪器数量上的完整性和质量上的完好性;不断提高仪器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2、仪器的采购各环节进行综合评价和审查。仪器的选购应遵循实用性、可靠性、节约性、环保性、耐用性、可修性、配套性等原则。论文参考网。3、正确使用仪器,责任到人。加强对仪器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仪器使用人员一定要了解仪器的原理、性能和特点,熟练操作使用技术,仪器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使用说明书中操作规程进行。如果仪器出现故障在关键部位时,必须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不得私自进行维修。
3.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实行信息化管理
化验室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化验室中的资源、事务进行处理,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开放型管理。其重要意义是使得化验室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它不仅能加强化验室的调度管理,资源共享,减少投入,节省时间,还可大大减轻化验室人员的工作量。实行信息化管理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一是计算机巨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大大减少了化验室管理的工作量,从前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工作。现在只要很少的几个人就能完成。二是对化验室的各项资源(如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各种财产、文件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易于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实行信息化管理后,信息集中,能为资源的使用开发提供各种方便,如仪器设备的查询等。四是信息的综合加上计算机完善的功能,使数据的统计、修改即时、迅速,可以为各级部门、相关人员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因此,加强信息的使用与流通是建设与管理好化验室的当务之急。论文参考网。
4.全面推行绿色化学、清洁实验,实行环保化管理
化学污染包括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有机物污染主要是有机试剂污染和有机样品污染。在大多数情况下,化验室中的有机试剂并不直接参与发生反应,仅仅起溶剂作用,因此消耗的有机试剂以各种形式排放到周边的环境中,排放总量大致就相当于试剂的消耗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排放量十分可观。有机样品污染包括一些剧毒的有机样品,如农药、苯并(α)芘、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等。无机物污染有强酸、强碱的污染,重金属污染,氰化物污染等。其中汞、砷、铅、镉、铬等重金属的毒性不仅强,,且有在人体中有蓄积性。论文参考网。
化验室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废气、废液、废渣等污染物。为了保证化验人员的健康、防止环境的污染,化验室三废的排放应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环保的相关规定。化验室排放的废气量较少时,可以直接排放至室外;排放量较高时,可参考工业上废气处理办法,在排放前采取吸附、吸收、氧化、分解等方法进行处理。化验室排放废液较少时,可以采取用水稀释的方法处理;排放量较高时则需进行严格处理后排放,不得直接排放至下水道内。化验室通常产生的废渣是不多的,但还是经过处理后进行深埋的好,不要直接倒在生活垃圾处。
关键词:休闲食品 职业病 预评价
中图分类号:R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2-0093-01
1 评价内容与方法
评价内容:根据休闲食品建设单位部门提供的两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项目选址安全性。总体布局合理性。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合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对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分析。职业病危害保护设施情况。辅助用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数量、职业卫生管理等。
评价方法:根据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1]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面比如:类比法、检查表法、风险评估法、工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系统的评价,预测作业场地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及其职业病危害程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产工艺简介
拟建项目主要生产休闲食品,生产过程包括搅拌、醒发、烘烤及包装(本次评价不包括依托老厂的水、电、气等辅助工程)。拟建项目采用的工作方法主要还是机械化操作,人工短时投料,流水线作业。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搅拌工序投料过程产生粉尘危害,烘烤工序会产生高温危害,醒发工序酵母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危害,各工序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危害。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分析
拟建项目为该休闲食品厂扩建工程项目,因此此次选用的是该企业已有相同生产线2013年相关资料,选择作业场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资料和健康监护的有效资料作为主要的评价因子。
2.3.1 类比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1)类比项目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搅拌工序接触其他粉尘检测结果TWA为8.3mg/m3(TW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国家标准PC-TWA为8.0mg/m3),不合格原因为人工倒袋过程引起扬尘;醒发工序酵母发酵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检测结果TWA为1620mg/m3(国家标准PC-TWA为9000mg/m3),符合国家标准要求。(2)类比项目物理因素检测结果:搅拌、醒发、烘烤及包装工序噪声8h等效声级检测结果均小于85dB(A)(国家标准8h等效声级小于85dB(A)。
因类比检测时段不在高温季节,故未进行高温检测。
2.3.2 职业健康检查
类比项目选取的相关人员参加了2013年度职业健康检查并且受检率100%,体检结果中显示:未发现职业病及疑似职业病人。
2.4 职业病危害评价
该项目拟建地点位于原厂生产区内,项目周边即无重要公共设施,也没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没有历史文化保护地、涉外领事馆等,该区域不属于生态敏感脆弱区,选址地点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的要求。拟建项目所在地点经了解全年最大频率风向为ENE,最小频率风向为WSW。拟建项目位于最小频率风向上风向,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拟建项目位于生产区北部,生产区办公楼等非生产性辅助设施位于拟建项目的南部,不属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本项目在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下,使人流物流分开,实现功能分区明确合理,注意风向朝向的影响,注重工厂的绿化及美化。总体布局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该休闲食品企业拟建项目生产工艺已达到成熟、稳定,并且生产过程基本实现机械化、密闭化;产品质量可靠,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对工艺的要求。有毒与无毒生产场地分开,拟建项目将产生有毒有害的工作场所与无毒无害的生产工序分开设计,避免生产过程中附带产生毒物的交叉污染;产生噪声和振动的设备设计安排在了单层厂房的底层,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对设备的布置要求。拟建项目建筑物设计时,其结构拟采用轻钢结构。整个生产车间采用自然通风,并在重要局部设排风吸尘装置。照明电源电压采用交流220V,一般检修照明及环境恶劣场所电压为36V。防尘设施:企业拟在投料口布置多台布袋除尘装置。防毒设施:企业拟将搅拌、醒发、烘烤和包装岗位分区域设置,减少交叉污染,拟建项目采用机械化自动操作,流水线作业。防噪设施:拟建项目拟选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并采用隔声、减振等措施。
拟建项目辅助用室依托老厂,可满足需求。项目拟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配置防尘口罩和工作服等,可满足要求。企业建有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及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较完善。
3 结语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本项目划分归属于食品加工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类项目。拟建项目自动化程度较高,除搅拌岗位投料过程采用人工倒袋外,其余基本采用机械化控制。拟建项目只要将职业卫生工程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并在投料口侧上方设引风罩,引致布袋除尘器(设计罩口风速满足要求),则在正常生产运转条件下,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能够控制在较低水平。
4 建议
(1)落实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本次评价中补充措施:开展教育培训,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和职业病防治管理;(2)按照国家职业健康监护法律、法规要求对员工进行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不得使用有职业禁忌证的作业工人从事其职业禁忌的作业。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64―02
深圳市龙华新区位于原深圳市关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其公共场所经营方式也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在实施卫生监督中遇到的难题也日益增多,如何科学高效的实施卫生监督,一直是卫生监督部门积极探索的问题。本文就深圳市龙华新区公共场所在日常监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 深圳市龙华新区公共场所基本情况
深圳市龙华新区于2011年底成立,面积182平方公里,人口近300万,下设龙华、大浪、民治、观澜4个街道。全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由龙华新区卫生监督承担。目前,龙华新区共有公共场所经营单位1465户,其中住宿场所290户,美容美发826户,商场书店122户,歌舞厅、游艺厅、酒吧、茶座等娱乐场所180户,影剧院13户,游泳场所28户,候车室4户,浴室2户。目前,龙华新区对公共场所住宿业、游泳场所、浴室和美容美发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共评出A级单位1户,B级单位199户,C级单位556户。
2 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法律法规欠完善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是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下简称《条例》) 及1991年卫生部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下简称《 细则》),但这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严重滞后,严重制约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继出现了很多新兴的服务行业和场所如婚纱影楼、证券交易场所、网吧、健身房、保龄球馆、洗脚城、按摩院、邮电营业厅以及银行营业厅等,这些均为人群比较集中、流动性大、且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传播疾病的场所。而《条例》中规定的公共场所只限7类28种,未将上述场所列入监督管理范围之内,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麻烦,致使监管工作存在许多空自和盲区。尽管卫生部在2011年对《细则》已经修订,并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但具备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仍然不够,并且仍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出现多头、交叉、重复,致使监督执法难度加大。
2.2处罚力度小,程序繁琐
龙华新区地属深圳市原关外,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负责人及经营者文化水平及素质偏低、卫生法规意识淡薄,很多无视《条例》的存在。未按规定及时办理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未按规定对卫生许可证进行复核,未按规定对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公共用品用具等进行卫生检测等等,这些在龙华新区是最为常见的违法事实,条例中明确规定了4种处罚形式: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而罚款是期中一项比较有效的形式。但依据《细则》有关条款的规定罚款的额度比较小,可操作性差,这与深圳飞速发展的经济不相适应,不能充分体现卫生法规的震撼力和威慑力,同时也使得监督员在执法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同样也不能引起违法单位的足够重视。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除此外,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进行一般程序进行处罚。而龙华新区公共场所大部分的经营者是个体户,当经营者存在违法事实进行处罚时,超过五十元的罚款都要进行一般程序处罚,程序繁琐,工作量大,给监督员带了很大的压力。
2.3有关卫生许可证的问题
《条例》第八条规定,经营单位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办理营业执照。2013年3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启动,办理营业执照不需要提供卫生许可证,这种制度造成了很多经营单位办理营业执照后不去办理卫生许可证的情况,这给我们的卫生监督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使无证营业单位监管出现空白。
2.4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薄弱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公共场所许多在建设项目设计上存在着问题,缺少必备的功能专间,布局不合理,卫生设施不配套,重门面建设,轻基本卫生设施投入等。《条例》中规定防疫部门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卫生执法监督权并未得到认可和落实。如从《条例》颁布至今,我单位从未收到一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在选址和设计时主动申请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卫生审查,都是没有取得《建设项目卫生许可证》而擅自施工建成的。待公共场所竣工并正式开业后,其经营者才到卫生防疫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这时所建公共场所不符合卫生要求,需要重新返工,造成极大的浪费。
2.5卫生监督人员不足,综合素质低
深圳市龙华新区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共有1465户,而负责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员只有7名,人员严重不足,再加上基层任务重,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卫生监督人员学习和培训机会少,综合素质偏低,监督效率又不高,严重制约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2.6公共场所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卫生意识薄弱。
公共场所经营者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愿意在功能间及公共用品用具和消毒设备方面的投资,即便投资购买了设备,也是形同摆设,应付检查;同时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专人负责,卫生监督意见和建议无法得到落实。
2.7流动性从业人员管理难度大
龙华新区是深圳的产业大区,聚集着大量的工厂和企业,人员居多。因此,该地区的的文化娱乐场所、美容美发店以及旅馆等行业较为突出。《细则》第十条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但事实上那些直接为顾客服务的“流动军”,工作场所变动快,招聘解聘不规范,使卫生监督部门很难掌握和监测其流动情况和健康情况。
3 对策和建议
3.1进一步完善公共场所法律法规
健全的卫生法规是搞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的前提,因此,进一步完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尤其是《细则》中的法律责任部分,对无《卫生许可证》的业户予以取缔、收缴查封非法用工具设备,提高处罚的力度,增强可操作性,扩大公共场所的管辖范围,使现行的行政法律法规更加完善,更切合实际,更容易运用和操作,使依法行政真正纳入法制轨道。
3.2重视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
明确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格工程的出炉;实施对公共场所建筑图纸审查为主要内容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并将建筑装饰材料纳入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的范畴,从根本上杜绝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新、改、扩建公共场所的产生。
3.3加强多部门之间协作
加强同工商部门的合作,定期让工商部门提供商事主体名单信息,卫生监督部门对这些名单摸底调查,对存在无卫生许可证而擅自营业的单位给予严重的处罚,坚决遏制无证无照经营活动泛滥的势头,形成依法办理证照、合法经营的市场氛围。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绝不姑息迁就,该罚款的罚款,该停业的停业,必要时请有关执法部门一起进行现场的卫生监督工作,请他们为卫生监督工作保驾护航。
3.4增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高监督员的执法素质
充实和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立一支素质良好、业务精湛的卫生监督队伍是搞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的关键。首先,要大力加强现有的卫生监督人员的卫生专业知识、卫生法律法规、执法文书的书写的培训,提高其综合专业素质。其次,引进法律专业、工程专业和经济学专业人才充实到卫生监督队伍中,提高卫生执法专业水平。再次,应健全卫生监督机构内部制约机制,完善各类考核制度,定期对卫生监督人员的德、能、勤、绩进行综合考评,对考评不合格的不予任命和聘用,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3.5加强公共场所的法规宣传和培训力度
采用网络、报纸、电台、电视等多种形式向群众进行公共场所的普法教育,从而增强企业法人的守法意识和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深入地开展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工作,如:集中培训;派发录像资料;大型单位上门培训等,着重加强对卫生操作技能和操作程序的培训,保证每位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和上岗后都能得到系统、规范的学习,督促他们自觉地作好卫生消毒工作。
参考文献:
[1] 苏瑛、冯,刘建明等.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中的问题探讨.《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67-68
[2] 孙树峰,许美玲,朱安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中的问题及探讨.《职业与健康》,2003,19(4):102、103
[3] 李明.基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几个问题的探讨.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4):464、465
[4] 张纪华、陈士玉、于广胜. 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讨论.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3:19
[5] 孙亚明,潘健.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预防医学》,2003,30(5):743、744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的溶剂型油墨产品受到很大冲击,而新型环保型油墨产品被广泛看好。全世界都在积极开发研制低VOC(挥发性有机物)环保型油墨。本机构于2016年11月接受企业委托对其环保油墨加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油墨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对项目进行危害程度分析评价。
关键词:油墨加工;职业病;预评价
1.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评价内容:根据环保油墨企业提供的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主要包括项目选址、总图布局、工艺和设备布局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岗位人员健康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置要求、个人防护用品配备、辅助用室设计要求、职业卫生管理要求方面等。评价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采用评价方法如下:工程分析法、检查表分析法、半定量风险评价法、类比分析法和职业健康作业分级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预测生产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及职业病危害程度。
2.工程分析
(1)工艺简介拟建项目生产工艺采用树脂、无毒颜料、助剂等原料,配方先进、可靠,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成熟工艺技术。生产过程无化学反应发生,为物理过程。项目采用一套生产装置,根据订单要求安排不同产品生产。具体生产工艺如下:①配料分散。将树脂、颜料、助剂、钛白粉等(根据不同产品使用不同配方)按一定比例加入搅拌器,通过高速分散机分散搅拌进行充分的湿润和预分散,分散机为敞开式设备,加料完毕后盖上盖板进行搅拌,项目采用人工加料;②研磨。分散后的物料经液压提升机提升放料至研磨机,研磨是将色浆中大粒径物质通过高速的碰撞粉碎到一定细度的过程,研磨时间为2~4小时。未避免研磨过程产生热量影响产品质量,研磨机底部设置冷循环水夹套进行设备降温,研磨过程密闭操作。③调色。研磨后将料缸移至搅拌器下,根据客户需求,将半成品色浆混合搅拌进行调色,搅拌器为敞开式设备。④过滤。调色后物料进入自吸式过滤器过滤,将大颗粒去除,过滤器为敞开式设备。⑤包装。物料由半自动灌装机计量包装成品。在更换色系或更换品种的时候需要对各料缸和搅拌机、研磨机等设备进行清洗(约2次/月),人工对各料缸和搅拌机等敞开式设备采用棉布蘸取乙酸丁酯进行擦拭,研磨机采用乙酸丁酯进行清洗。清洗的溶剂回用,棉布等废弃物统一放置在厂房危废存放处,委托有资质废品处理企业统一处理。(2)危害因素识别①配料分散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作业工人在配料分散过程中使用原辅料时接触甲醇(树脂中少量含)、甲醛(聚氨酯树脂中少量含)、丁醇、二甲苯(可能含有微量的苯、甲苯)、乙酸丁酯、乙苯、乙醇、炭黑粉尘、二氧化钛粉尘、其他粉尘、设备运转产生噪声;②研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研磨机研磨过程可能逸出少量的甲醇(树脂中少量含)、甲醛(树脂中少量含)、丁醇、二甲苯(可能含有微量的苯、乙苯、甲苯)、乙酸丁酯、乙醇;设备运转产生噪声。③调色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调色过程可能接触甲醇(树脂中少量含)、甲醛(树脂中少量含)、丁醇、二甲苯(可能含有微量的苯、乙苯、甲苯)、乙酸丁酯、乙醇;各台设备运转产生噪声。④过滤包装过程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甲醇(树脂中少量含)、甲醛(树脂中少量含)、丁醇、二甲苯(可能含有微量的苯、乙苯、甲苯)、乙酸丁酯、乙醇;各台设备运转产生噪声。⑤仓储管理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甲醛、甲醇(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组成成分)、丁醇、二甲苯(可能含有微量的苯、乙苯、甲苯)、乙酸丁酯、炭黑粉尘、二氧化钛粉尘、其他粉尘(颜料库、成品库);乙醇、乙酸丁酯(溶剂库、成品库)。⑥检验人员现场取样及检验时可接触到现场相应的各类危害因素。(3)职业病危害程度分析拟建项目为油墨加工厂扩建工程项目,因此此次选用的是该企业已有相同生产线2015年相关资料,选择现有生产线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和健康监护资料作为本次评价因子。①类比项目检测结果及分析。A.类比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操作工处二甲苯短时间接触浓度(现场检测分散机作业点CSTEL:180.0mg/m3,国家标准PC-STEL:100mg/m3)超标外,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均未超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规定的限值标准要求。B.不合格原因分析:a.由于类比项目的全面通风只是稀释有毒物质,适用于发散源比较分散的作业场所,而用人单位主要生产设备为高速分散机,发生源少而固定,因此,高速分散机宜选用局部通风系统,再辅以轴流风机进行全面通风,其职业病危害可以降至最低;b.配料区域敞开,未有效隔离,导致化学有害因素向周围工作环境中逸散;c.某些物料桶使用完毕后,未做到及时清理,敞口放置于车间内,造成桶内(余料)有害因素向周围工作环境中逸散。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企业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类比项目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了2015年度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率100%,体检结果中显示:未发现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及相关职业异常人员。(4)危害评价①选址及总品面布局。拟建项目选址位于原厂区内,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确定的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200m,现场调查发现企业周边200m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涉外使领馆及其他特殊环境敏感点,不属于自然疫源;结合企业总平面布置图和当地风向玫瑰图,拟建项目生产车间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仓库、配电房、更衣室布置在最小频率风向上风向;厂区内各区域之间拟种植木槿、常春藤和草皮、主干道两侧种植法国梧桐等植物进行毒物吸收,可减少生产区域产生的化学有害气体对办公区的危害;拟建项目选址、总平面布局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对相关方面的要求。②生产工艺及建筑卫生学。拟建环保油墨项目工艺成熟、可靠,产品质量稳定,生产过程为物理过程;拟建项目将不同生产工序分区域设置,并采用冷却、引风、吸附等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产生和聚集;拟建项目使用的乙酸乙酯、乙醇、树脂、助剂等原料采用密闭化管道输送,管道敷设避开人员集中房间,噪声设备设置在单层厂房内,厂房采用钢架结构,配电室、消防泵房和更衣室采用砖混结构;厂房拟尽量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足区域辅以机械通风;建筑拟采用自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的采光方式;生产车间拟选用节能荧光灯和金卤灯,防爆区域选择防爆照明灯具,更衣室选用常规日光灯具;拟建项目生产工艺、建筑卫生学等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相关标准要求。③拟采取职业病防护设施。A.防毒设施。a.配料、分散、调色和过滤工段产生的废气通过在设备上方建集气罩的方式进行收集,收集的废气采用“布袋除尘+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集气罩废气的收集效率约为90%,废气经处理后通过20m高排气筒排放;b.车间墙壁设置8台轴流排气扇,仓库设置4台排气扇,有效减少室内毒物聚集;c.根据类比检测结果,油墨生产过程中采用人工投料,且操作工接触二甲苯检测结果存在超标现象,建议本项目使用的原料采用密闭罐体储存,管道密闭输送,减少作业人员接触机会;d.油墨生产设备上方设置集气罩,采用耐腐蚀、防静电材料制作或在材料表面做耐腐蚀、防静电处理;集气罩应连接引风设施,控制罩口风速为0.5m/s~1.5m/s,通风管道内风速为8m/s~12m/s,确保引风设施正常运行,有效降低各作业点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集气罩罩口与有毒有害物质发生源(分散机、研磨机、调色和过滤设备)之间的距离应尽量靠近并加设围挡;集气罩罩口的形状和大小应与有毒有害物质发生源的逸散区域和范围相适应;罩口应迎着有毒有害物质气流的方向;进风口与排风口位置必须保持足够的距离,防止排出毒气回流车间内部。B.防噪声设施。a.高噪声设备厂房单独设施;b.生产车间采用不低于15dB(A)的隔声效果进行设计;c.风机、空压机设备加装消声器,设备使用减震底座。④拟设置辅助用室。拟建项目主要存在甲醛、甲醇、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丁醇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识别拟建项目生产车间卫生特征等级为2级,需设置2级卫生特征等级的生活辅助用室。现场调查发现拟建项目依托现有辅助用室除了需按照标准要求增加存衣柜数量外,可满足要求。⑤个体防护及其他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拟建项目按照企业现有的个体防护用品发放及领用制度,配置个体防护用品并督促规范佩戴,可满足个体防护要求。企业现有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将拟建项目纳入现有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可满足要求。
3.结论
结合《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拟建项目属第二大类制造业中第13.4小类: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属于严重类。拟建项目在按照本预评价报告提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计要求进行防护设施设计、安装及运行后,作业区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能够控制较低水平,拟建项目的建设从职业病防控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4.建议
(1)拟建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审查后,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2)拟建项目在建成投产试运行30~180天内,还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颛孙宗杰 单位:安徽宏远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第一条为加强食品添加剂明胶(以下简称“明胶”)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管理,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卫生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明胶生产企业的选址、设计与设施、原料采购、生产过程、质量检验、贮存与运输和从业人员的基本卫生要求和管理原则。
第三条从事明胶生产的企业都必须遵守本规范。明胶生产企
业负责人是产品卫生安全的责任人,应当承担确保产品卫生安全的责任。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本规范的实施。
第二章选址、设计与设施卫生要求
第五条新建、改建、扩建的明胶生产企业,生产场所的选址、设计和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并进行竣工验收。
第六条明胶生产企业应选址于地势干燥、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和安全的区域。厂区道路应硬化,防止尘土飞扬和积水。厂区周围环境应当绿化,周围25米内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
第七条生产过程中应具有相应的卫生安全设施,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粉尘、噪声和污水等污染源的生产场所必须单独设置,并与居民区有适当的卫生防护距离和措施。在使用、贮存强酸、强碱等腐蚀性化学物质的场所,应有明显的警示标识。
第八条厂区要合理布局,建筑物、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三者衔接合理,既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且能防止交叉污染。厂区划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按卫生要求划分为一般作业区、准清洁区和清洁区。一般作业区为:原料库、原料处理工序(膨胀、酸化、水洗)、成品库等区域;准清洁区为:萃取、过滤、浓缩工序等区域;清洁区为:胶液凝冻、烘干、粉碎、半成品贮存、混配、包装工序等区域。
第九条动力、供暖、空调机房、给排水系统和废水、废气、废渣处理系统及其它辅助建筑和设施的设置应不影响生产场所卫生,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条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生产用房,其净高不得低于3米,使用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生产车间通道应当宽敞,采用无阻设计,保证运输和卫生安全防护。
第十一条生产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耐磨、无毒、耐腐蚀、不渗水、便于清洗。需要清洗的工作区地面应有1°-2°的坡度,在最低处应设有地漏,地面不得积水。
第十二条准清洁区、清洁区的墙壁和屋顶应采用浅色、防潮、防腐蚀、防毒、防渗和不易脱落的无毒材料。
第十三条生产车间、仓库应有良好的通风,采用自然通风时,通风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不应小于1:16;采用机械通风时,换气量不得小于每小时换气三次。
第十四条生产车间或工作场所应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检验场所工作面混合照度不应低于540LX,加工场所工作面不应低于220LX,其它场所一般不应低于110LX。
第十五条明胶的生产用设备、工具、管道、容器必须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采用无毒、无异味、耐腐蚀、不渗水、不变形的材料制作。
第十六条生产用水应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要求。
第十七条建筑物及各项设备应根据生产工艺卫生要求和产品生产的特点,相应设置有效的防尘、防鼠、防蚊蝇设施。
第十八条准清洁区和清洁区人员入口处设更衣室,配备相应的更衣设施,应设流水洗手及手消毒设施。厕所应设在生产场所外,必须为水冲式。
第十九条产品混配、包装场所应具备空气消毒和净化设施。采用紫外线消毒者应按30瓦/10~15平方米设置,高于地面2米吊装。采用空气净化装置的生产车间,其空气进风口应远离排风口,距地面2.0米以上,附近不得有污染源。
第二十条生产设施、电线管、水管、汽管的安装,应当防止水滴和冷凝物污染产品、容器。提倡企业生产自动化、管道化、封闭化。
第三章生产过程卫生要求
第二十一条明胶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卫生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各工序的岗位操作规程和卫生管理制度,并配备卫生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程和制度操作。
第二十二条明胶生产可以使用以下原料:(1)屠宰场、肉联厂、罐头厂、菜市场等提供的经检疫合格的新鲜牛、猪、羊等牲畜的皮和骨;(2)制革鞣制工艺前,剪切下的带毛边皮或剖下的内层皮,俗称为毛边皮、二层皮、三清皮等生皮;(3)骨粒加工厂整理加工的清洁骨粒和直接收购的自然风干的骨料。
禁止使用以下原料:(1)制革厂鞣制后的任何废料;(2)无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的牛、猪、羊等牲畜的皮和骨。
第二十三条明胶生产流程中各工序的卫生要求:
1、原料的前处理,洗料、酸化、碱膨胀及中和等工序的反应容器应保持清洁卫生,无异物。
2、皮料和骨料在确定中和水洗终点时,应严格卫生质量指标,控制加工助剂酸、碱、石灰在皮料和骨料中的残留量,使其达到控制要求。其中:钙离子(Ca2+)含量应低于6000㎎/㎏;氯离子(Cl-)含量应低于3000㎎/㎏,检测合格后进入萃取锅提胶。
3、胶液所经过的过滤、浓缩设备及容器、管道、阀门等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并作记录。胶液中不得加入任何非食品级添加剂。
4、浓胶液的凝冻、烘干、粉碎应在封闭式的系统中进行,烘干所用的空气要净化。
5、胶粉的半成品贮存容器,使用前应消毒并保持清洁。每批半成品应取样检验,卫生指标合格的方能用于成品混配。
第二十四条生产过程的各项原始记录(包括工艺规程中各个关键因素的检查结果)应妥为保存。每批产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每批产品的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单应妥为保存,保存至超过该批产品保质期两年,以备核查。
第二十五条包装容器和材料应完好无损,符合相应的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的国家卫生标准。
第二十六条检修设备时,应防止污染产品。
第二十七条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强酸、强碱等化学腐蚀性物质,粉尘、噪声及污水应进行治理,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
第四章卫生质量检验要求
第二十八条明胶生产企业应按照本规范和明胶国家标准的要求,建立检验室,必须配备微生物等检测仪器和设备,建立健全检验制度。
第二十九条卫生质量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卫生质量检验工作。
第三十条每批明胶产品必须经卫生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第三十一条产品必须有包装标识。标识上应标示:品名、产地、厂名、卫生许可证号、规格、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保质期限等,并在标识上明确标示“食品添加剂明胶”字样。
第五章贮存与运输卫生要求
第三十二条原料、包装材料和成品必须分库存放,其库容量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并有专人管理。
第三十三条原材料按品种分类验收登记,并分类分区贮存。
第三十四条产品检验合格后,按品种、批次分类贮存。贮存条件应根据产品特点,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
第三十五条化学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应专库贮存,按危险品仓库有关要求管理。
第三十六条原料和产品运输应根据产品特点,选择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运输过程中应有防尘、防雨淋、防晒措施,保证产品卫生安全。
第六章从业人员卫生要求
第三十七条准清洁区和清洁区生产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凡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肠道传染病及病源携带者、化脓性或慢性渗出性皮肤病等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明胶的生产。
第三十八条从业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今年我厂仍面临市场疲软、产品销路窄、成本偏高、资金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的矛盾,经营形势非常严峻。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整体上来看,是由于我厂生产管理和技术水平落后,产量、质量不稳,消耗较高浪费较大,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所造成的,再不下决心狠抓,势必被当前的经营形势所拖垮,因此,全厂职工必须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责任心,强化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形成全厂认真保质量、抓管理的好风气。
一、今年的经营工作方针和企业管理指导思想。
今年的经营工作方针是:“夯实基础狠抓质量强管理,构建和谐增收降耗创效益”。
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为:“立足内部挖潜,打好基础,向管理要效益,走质量、品种、效益稳定发展型的路子。”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从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入手,以深化专业管理和现场管理为重点,通过“一治理、二整顿、三改进”的措施和手段(即彻底治理环境的脏、乱、差,整顿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改进劳动者的工作责任心和思想观念,改进产品质量,改进对用户的服务),为实现本年度企业经营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认真抓好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根据我厂管理工作现状,今年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基础管理上,全厂各车间科室在2月底以前要对各自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从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着手,认真分析找管理之不足,从每道工序上找差距抓管理,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从用户的要求上找差距抓管理解决质量之不足,从安全、消耗、效益上找差距抓管理;从职工思想动态、劳动表现上抓管理,针对问题进行整改。当前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是:
1、逐步建立和完善工厂管理标准化体系,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企业的产品必须按标准组织生产,质量才有保证。生产过程、工序要求,操作要求等应有明确的规章说明,建立起以技术标准为主体、质量标准为保证、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操作标准、安全生产标准在内的标准化体系。过去工厂的各类制度也订了一些,但未形成体系,监控方面如何逗硬不配套,这次基础管理工作,要把制度建设从奖罚配套着手,形成可操作性,办得了多少订多少,逐步完善,反对搞形式主义。
2、严格计量管理,对计量薄弱环节要加强研究,制订措施使工作到位。扩大计量业务范围和准确性,搞好计量台帐、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储存,使其有效地为生产经营和财务核算工作服务。
3、搞好信息管理,按生产过程建立完善各种原始记录、凭证、台帐和统计报表资料。做到准确、真实、及时,以便使用方便,管理有效。
4、加强班组建设,搞好职工生产技能和操作要求的传帮带活动。这项工作是落实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起点,因人是企业经营之本,各车间要结合工作要求来规范班组行为,把班组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5、整顿现场管理,改善生产现场和工作环境,从治理脏、乱、差着手,对全厂生产、办公区域,划定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区,厂区的原辅材料和设备物资必须按作业要求存放。特别要抓好生产现场的管理,排除不安全隐患。逐步推行定置管理,严格工艺纪律,合理调整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建立起环境整洁,工、器具放置有序,人流物流运转通畅的文明生产秩序。
班组建设和现场管理是切实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的重点,因此,我们要培养和选聘好合格的敢抓、敢管、敢逗硬的班组管理骨干,结合工资奖金待遇挂钩,努力提高班组管理工作。
三、加强专业管理工作。
围绕提高产量、质量、降低消耗,增加经济效益这个目标,协调和加强各项管理工作,使之较好地发挥管理的整体功能。当前,特别重要的是抓好质量和资金的管理工作。
(一)质量管理工作
1、质量管理今年总的要求是,胶粘带质量稳定提高率达98%以上,瓶盖的质量稳定提高率达95%以上。
2、从解决人的问题入手,加强责任心和质量意识教育,树立质量关系企业存亡的意识,落实质量工作一票否决制度。
3、严格质检工作,从原辅材料购进、投入生产过程到产品出厂、质检部门人员必须严格按制度实行定期和随机采样检测,提高质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操作规程,认真控制工序质量,加强“质量点”的把关考核,强化工序控制能力,使产品质量由事后检验转变到预防、改进上来,反对用“死后验尸”的办法来管理质量。
4、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推行质量责任制,厂生技、劳资、质管等部门要研究,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体现岗位职工在质量工作中的责、权、利考核办法。加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预防、监督、控制水平。要强化质检部门的权威,质检部门在工厂质量管理过程中,要独立行使质量否决和质量管理奖惩的权力。
5、提高操作人员技能,保障工作质量的稳定。以提高工序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结合今年基础工作的整顿,逐步对生产工艺、设备操作要求,每道工序的质量指标,控制数据等,要公布上墙上板,看板操作,便于操作者和管理人员随时提醒,对照检查。
(二)资金管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紧货款的清收和回笼工作,加强私人欠款的清收工作,完善销售货款的往来管理,促进资金的周转。
2、严格控制储备资金,合理安排原材料库存,不允许存在多余的物资积压,将储备资金平均余额控制在30万元以下。
3、严格控制企业管理费和车间经费的支出。主要从压缩行管人员编制,减少办公费、差旅费、修理费、低质易耗品,人、机、物料消耗中节支。
4、坚持流动资金归口管理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收入必须逐笔进入帐户,不允许小金库和坐支行为,做到费用开支有
计划,归集有条理。(三)销售管理
1、严格按财经制度办理,认真执行货款对单位、责任在个人的制度,汇出货款须有经办人签字,销出货款经办人必须负责清收。做到物清、帐清、钱清。及时完备差旅费报销手段。
2、将货款回笼和资金安全列入销售工作考核的依据和主要工作指标,如给企业造成损失,将在工资和销售提成中扣除。
(四)设备管理
1、提高设备利用率,通过“填平补齐”合理配置,挖掘和发挥设备效能,保障生产形成一定规模。降低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2、对重点设备实行单台专管制,责任明确到人头。分管生技和车间设备维修的技术人员要对现有设备,包括在用设备、备用设备、闲置设备和备品备件进行清理,建卡建档,以便于管理使用。
3、设备管理从购进(或技改)、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保养、报废审批要有制度约束,不足部分,要及时制定规章进行管理。
4、重视对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工作,生产运行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保证常规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五)安全管理工作
1、认真贯彻“预防为先、万无一失”的方针,总的要求是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加强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做到安全教育,安全工作提醒和布置,安全工作检查经常化,确保工厂全年安全生产率达95%以上。
2、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程,严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法规,不得违章指挥作业,特别要注意冲床、酒库、电器、涂料库、油库、车辆等物资、设备安全法规的贯彻执行。
3、狠抓隐患的整顿治理工作,发现的“问题点”要及时进行治理,最好系统分析一步到位,不要今天解决这方面问题,明天又冒出那方面问题,即被动又不经济。
四、做好职工思想信息沟通和企业内部改革工作,逐步建立和推动内部管理经济责任制。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教育;调查
石河子天业化工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氯乙烯及氯化合物,具有亚急性和慢性毒性。2013年4月该用人单位到石河子疾控中心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石河子疾控中心为了摸清该厂职业场所职工健康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掌握健康教育过程中职工对职业危害知识的获得和行为规范情况以及职工对职业病防护知识知晓等情况,了解职工的健康状况,为今后更好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思路和对策,我们医务人员对该厂来我中心门诊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部分职工进行了问卷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发放调查表500份, 收回428份, 其中合格表412 份,有效率为96.3%,我们对这412 份有效问卷调查表进行总结分析。
1.2调查内容 为个人基本信息,职业卫生及其它健康知识,相关知识获取渠道、知晓情况、个人行为和需求,防护措施等类20项内容。知晓率高低的评定根据《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纲要》,以≤90%为低知晓率。
2调查结果
2.1一般情况 男职工281 人,女职工141 人;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中及中专86 人(20.9%);大专及本科326 (79.1%);平均年龄36岁(20~52岁);汉族394人 (95.6%),回族11人(2.7%),维吾尔族5人(1.2%),哈萨克族2人(0.5%);接害工龄≤5年者368人(89.3%),≤6~10年者39人(9.5%),≤11~25年者5人(1.2%)。
2.2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内容总体知晓率为86.9%,为低知晓率;工作环境中有职业性危害因素的知晓率高达100 %;接害工人需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知晓率较低,氯乙烯及氯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知晓率低,工作期间防护用品的使用率较低,见表1。
2.3相关知识的获取渠道 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依次为: 单位培训、阅读相关书籍以及从报刊杂志、同事交流、网络、电视、宣传栏、广播、疾控机构知识讲座等其它途径获取,见表2。
2.4其它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从该问卷调查中发现有77.9%人知道戒烟有益健康,65.3%人了解慢性疾病的保健知识,55.8%的人饮食习惯荤素合理搭配,有60%的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较少,仅有8.7%的人能够坚持,见表3。
3讨论
3.1职工对职业病危害认知意识较强 从职工对有毒有害因素的认识、相关知识的获得和掌握情况看出职工对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了解并且很在意,知道职业病可以预防,100%职工认为工作环境中有职业病危害因素,说明职工非常重视职业病危害,大多数职工能参加单位组织的职业卫生培训,能阅读职业病防治知识相关的书刊,在各种媒体上观看相关的宣传片。
3.2职业病防治知识缺乏 从本次问卷中发现部分职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缺乏,对长期接触氯乙烯及氯化合物作业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以及从事有害作业可能导致的职业损伤等方面知晓率较低,部分职工未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有39.1 % 的职工未自觉按要求佩带防护用品,自我保护意识差。
3.3职工的法律和维权意识较差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掌握和了解的职工仅占本次调查人数的87.9%,属于低知晓率;有48.1 % 的职工不知道岗前、岗中及离岗期间必需定期、规范的职业健康体检,说明用人单位对职工的职业健康定期培训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做的不到位。个别职工不注重《职业病防治法》的学习,不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轻视企业组织的职业健康体检,也说明在该企业开展职业场所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工作非常必要。
3.4职工的健康意识较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更加关注,多数职工了解慢性病的防治知识,自愿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提倡合理膳食,戒烟少酒。但仍有部分职工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能坚持长期运动,促使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4建议
一、加强法律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众所周知,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法制观念淡薄。以我校为例,培训的学员来自全自治区4060个贫困村、扶贫异地安置点和面上在册的贫困户,有汉族、壮族、仫佬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各地方方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大家相处的时间不长,相互了解不多,在同一环境下学习、生活,言语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引起摩擦乃至肢体冲突。为防患于未然,我校培训学员的第一节课就是播放一些违法犯罪的真实案例,让学员们懂得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克服盲目从众、哥们义气等不良行为和习气,学到抵制犯罪诱惑的方法,自觉远离违法犯罪。
当然,在法律教育方面,我们也有“轻重缓急”。事实上,当前出门闯世界的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他们外出务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糊口,更期望自己能够长期留在城市,成为城市居民。可是,他们对城市的生活不了解,而媒体对农民工讨薪难等问题的报道,更使他们对融入城市的生活充满怯意。为了使学员能够尽快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实现永久、稳定的转移就业,培训前两天就是让学员学习劳动权益的知识,使他们了解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劳动者哪些权利和义务,从而珍惜这些权利,自觉地应用和维护这些权利,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从而能够立足于城市,对城市生活充满信心。
通过加强普法教育,不但使学校这几年举办的农民工培训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无一违法乱纪的事情发生,更使农民工的法制观念实现巨变,有助于工作,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加强人生观教育,增强求知欲
培训学员的年龄差别很大,部分学员已经多年社会历练,清楚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劳动力的需求趋势,新形势下他们与时俱进地接受培训,为自己“充电”,目的是提高劳动技能水平,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而部分学员年龄较小,有些甚至刚走出校门不久,对人生目标感到虚无缥缈,对培训意义感到含糊不清,对是否学到技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觉得政府包吃包住,不来白不来,就当来南宁旅游一趟而已。作为一名学员,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就不会有正常的培训学习态度,也就没有参加培训起码应具备的求知欲。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我校安排宿舍时,就采取老少相结合的方式,希望年龄大的学员不仅能用自身言行给年龄小的学员作表率,还能起到督促作用。其次,班主任抓思想工作,从改变学员观念入手,一方面经常泡在班级中,注意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课余时间找后进生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开导他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开展职业观、成才观的思想教育。通过宣传农民工培训政策,宣传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使学员转变观念,认识到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引导学员树立“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梦想”的市场化就业意识,增强学员的求知欲,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三、加强纪律管理,增强自我约束力
有些学员离开校园已经多年,平时过的或者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乏味生活,或者是无所事事、自由自在的生活,现在重新回到校园学习,根本不习惯学校的集体作息制度。为加强学员管理工作,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规范学员日常行为,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把学员培养成为出得去、稳得住的劳动者,有必要制定适合学员的规章制度和处罚条例。
首先,学员都要参加全校性的升旗仪式,参加学校重大集会和文体活动,以提高学员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其增强自我约束力。
其次,每一天培训的时间按学校正规的教学时间进行,并严格进行考勤,绝不能因为学员是学校的“编外生”而网开一面。考勤方法是:(1)有老师上课(包括理论课和实习课)时,由老师负责考勤,并记录在教学日志上;(2)上自修课时,由班长和纪律委员负责考勤,记录在考勤本上,每周五下午各班长或纪律委员汇总后将结果抄录2份,一份给招生就业办存底,作培训结业鉴定及扣伙食费之用,另一份给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总结,并作为班主任做思想教育工作之用。对屡教不改的,则让其停学回家反省一周,以观后效。
第三,实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有意识地改变学员不良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自律行为。如:教室及实习场地每天安排值日生打扫,无故不参加劳动的,扣发一天的菜票,且罚重新打扫卫生。
第四,学员执行封闭式管理。周日晚7点至周五下午4点半,无特殊情况不准离开学校,周末晚上11点前要回宿舍休息,超过30分钟回校者,要进行通报批评;无故夜不归宿者,按旷课论处并扣罚伙食费,屡教不改者,直接劝其退学。
学校加强学员的纪律管理,使学员做到按时参加技能培训,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四、加强技能训练,增强就业竞争力
农民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工作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帮助其从劳动力市场的边缘走向中心。因此,我们采用针对农民工培训而编写的专用教材,以便保证培训质量。
对于短期培训学员,由于学习时间短,加之学员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为保证教学效果,技能训练的安排原则是:循序渐进、重点突破、课堂演示、反复消化。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初级工培训为例。第一周,进行焊接技巧及拆装多脚元器件练习。重点介绍MF-47型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教会学员从刻度线的特点及两旁的符号来选取读数,如:某条刻度线的间隔距离是线性的,两边符号分别有≌、V及mA。说明测量交、直流电压及直流电流都是看这一条刻度线读数,用比较法介绍数字式万用电表的使用。第二周,学会使用万用电表检测元器件及判别质量好坏,组装单级放大电路。短期培训期间借给每位学员一只万用电表和一袋元器件,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反复练习,巩固教学效果。第三周,熟悉电视机主要元器件的位置,掌握电路的识图方法。识图技巧有:根据电路板上的铜箔宽度来区分地线、电源线和信号线,一般地线的铜箔最宽,如在高频电路中常以大面积的铜箔作为地线(防止自激、抗干扰),电源线的铜箔宽度次之,信号线的铜箔宽度最窄;印制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标有编号(如R410、L405、C432等),英文字母后首位阿拉伯数字相同的元器件处在同一个单元电路。第四周,学会测量电视机关键点的电压、电流,掌握检修电视机的基本方法。通常故障检修的顺序是先检查射频信号线是否已经插入天线插孔,电源插头是否插好,然后按下电源开关,接通电源,从声、光、图三个方面对电视机进行功能性判断,分析并总结出故障现象,在此基础上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确定检修范围、思路、步骤及方法。第五周,能独立检修电视机简单的常见故障。教学的具体方法是:教师先在课堂上演示一遍,然后分组给学员再演示一遍,加深印象后,他们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练习,晚自习时间逐一考查学员是否掌握所教的内容,对检查不过关的学员又重新教他们一遍,同时安排会的学员一对一帮助不会的学员,直到学会为止。待学员的技能水平达到鉴定的基本要求后,组织其报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凡报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学员全部都取得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初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大大提高了学员们入厂就业的竞争力。学员培训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五、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就业稳定性
在每一期短期培训班还未结束前,招生就业办主任就和分管领导一起到广州、东莞、深圳等地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收集用工信息,与有意向的企业洽谈用工事宜。回校后,由招办主任向学员介绍用工企业的情况,学员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用工企业。学员培训结束,由就业办的老师(2~4名)带领学员到企业,并协助企业安排住宿、分配岗位等,全面做好交接工作,直到新员工岗前培训开始才离开。
在前两期学员刚入厂的第一星期内,总是有少数人闹着要辞工,甚至有时老师还没坐上返程车,电话就追过来了。经过深入了解,想辞工的学员主要是不能适应工厂的作息时间。在工厂上班,中途是没有休息的,中午12点下班,一般下午2点就上班,基本没有时间回宿舍午休。碰上旺季,定单多,晚上还要加班或者被安排上三班倒,更是受不了。最终留下来的学员也反映前两星期最难熬,谁能熬过这段时间,就能安心留下来工作了。
为了解决学员因不适应工厂作息时间而带来的就业不稳定性,后来的短期培训中,招生就业办在南宁市联系了一些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每期学员离校前的两星期内,安排专业教师带他们到企业见习2天,参观及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并领回可以在校内完成的成品部分所需的原材料,例如插装元器件或焊接电路板等。回校后,学校完全按工厂的作息时间来安排强化训练,每天除了完成正常教学内容,下午4点至6点和周六一天,学员要完成从企业领回的生产任务,企业派1~2名技术人员指导。这样工厂与学校实现了双赢的合作,一是学员可以为工厂干活,工厂可从中优先选到好员工;二是既提高学员的技能水平,又使他们提前适应工厂的生活环境。据统计,有98%以上的学员就业后能安心工作,大大提高了就业的稳定性。
但在实际培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学习时间短,学员接受、消化知识又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保证每个学员在短期培训时间内既提高技能,又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总结经验。同时要继续加强农民工的培训管理工作,走出一条短期培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广西电子技工学校)
四、实施学分制的几点思考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要想实施学分制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坚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优质、高效地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走班教学,强化管理
学分制教学改革打破了以固定班级为教学单位和管理单位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专业兴趣选择修学课程、教师和学习班级。学生上课要经常变换班级和教室,这种走班教学给班级管理、学生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走班教学带来的学生教育问题,学校必须建立走班教学的考勤管理制度,确定走班教学思想工作的责任人,组建走班教学的班级干部队伍,形成畅通的走班教学信息交流、收集和反馈渠道,探索行之有效的走班教学学生管理模式。
3.加大投入,关注师资
要实施学分制就必须加大对教学尤其是实习技能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以满足学分制改革对教学的要求。同时,要合理配置学校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实施学分制,教师是关键,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师德修养。
(2)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包括人文素质,专业发展前沿知识,对职业的了解,对专业课程的整体把握,较强的职业技能,独立的示范操作能力,课程开发和校本教材的编写能力,主动参与教学改革的能力等。
(3)教师组织能力和教育能力的提高,既有应变能力、教育机智,还有教育、管理、激励手段的配合,师生的沟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4)教师对教学的研究包括综合课程、模块课程、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等。
4.完善制度,系统运作
学分制教学改革不能靠一所或几所学校去实施,而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相同层次的技工院校按统一要求进行学分制教学改革,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然后在全省建立统一的教学和学籍管理系统,建立学分银行,各技工院校之间学分互认,毕业条件统一,为学生休学、退学、转学、复学和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提供便利。
5.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适应学习者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的需要。要达到此目标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方式,形成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共赢的合作局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为目标,校企合作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共同实施技能培训方案,为学生提供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尊重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的选择,帮助他们实现创业与学习结合、工作与学习融合、生产与实训一体的目标。
一、文献综述
回顾近十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共有50项之多,如:2006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事件,不法厂家瓜子中掺入矿物油;2007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发生的瘦肉精事件,用瘦肉精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484名市民中毒;2007年9月3日,万方牌豆奶中毒事件,吉化公司所属中小学校中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2008年2月,哈尔滨香香鸟食品有限公司用陈月饼非法生产汤圆的恶性事件;2008年5月21日,长春市卫生局查处的猪血变鸭血事件,不法厂家用牛血、猪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鸭血;2008年6月21日,金华市卫生局查处的白砂糖事件,该白砂糖30%的成分为蔗糖,30%成分为硫酸镁,其余成分无法确认;2009年11月16日,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金华市的两家火腿生产企业在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2010年5月11日,散装白酒事件,广州市民饮用含有剧毒工业酒精甲醇的散装白酒中毒死亡;2011年8月16日,维维牌天山雪活性乳饮料在上海被检测酵母菌数超标24倍;2012年11月12日,苏丹红鸡蛋事件,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有些不可避免,但是有些是不法商贩恶意为之,对这些只要采取正确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简称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是一个为国际认可的、保证食品免受生物性性、化学性及物理性危害的预防体系。
20世纪70年代HACCP概念与方法首次在美国被提出,当时,美国拜尔斯堡公司应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的要求生产一种100%不含有可有致病性微生物和病毒宇航食品。Pilobury提出HACCP的概念。专门用于控制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危害的环节,而所控制的过程包括原材料、生产、储运直至食品消费。
近年来HACCP体系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1992年2月,加拿大规定申请水产食品的登录的必备条件为水产品应施行以HACCP为基础的品质管理计划;1993 年6月食品法典委员会(FAO/WHO CAC)考虑修改《食品卫生的一般性原则》,把HACCP纳入该原则内;1993年FDA公布了强制水产品HACCP实施草案,并且正式公布一年后正式实施,同时考虑将HACCP的应用扩展到其他食品上;1995年5月,日本通过食品卫生法的修正而公布《综合卫生管理制造过程》,将其管理制度纳入法规,从乳、乳制品以及肉食制品等开始实施。同年,法国农业部公布《直接提供消费者的食品卫生相关法令》、《家禽屠宰场的卫生条件》、《生鲜肉加工、流通的卫生条件》并积极推动普及HACCP制度,作为生产者管理的指针,促进食品安全。
1990年,国家进口商品检验局科学技术委员会食品专业委员会开始进行食品加工业应用HACCP体系的研究,制定了在出口食品生产建立其质量管理体系导则及一些在食品加工方面的HACCP 体系的具体实施法规,在全国开始引起讨论。在第十一届亚运会食品卫生防病评价中也体现了他的体系原理。同年,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等单位开始对乳制品、熟肉及饮料3类食品生产实施的HACCP体系监督管理的课题进行研究,有关报道现已屡见在科技杂志上。但如何执行HACCP体系,保证食品安全的问题,与国外相比,我们的研究及经验仍然缺乏。1999年农业部水产品行业标准《水产品加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水产业执行HACCP,但HACCP概念、原理、应用等问题仍未引起食品生产企业甚至是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因此,在食品领域中应加强宣传、推广和应用HACCP体系。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HACCP主要是通过科学和系统的方法,分析和查找食品生产过程的危害,确定具体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关键控制点,并实施有效的监控,从而确保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它将食品质量管理的重点从依靠终产品检验来判断其卫生与安全程度的传统方法向生产管理因素转移,将不合格的产品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产品在生产线终端被拒绝或丢弃的数量,消除生产和销售部安全产品的风险,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可为控制由食品引起的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本次我的论文题目是《梅乡食品公司HACCP体系设计》,我的立意是通过对中国传统凉果行业的工艺进行研究,然后导入HACCP体系,增强传统行业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研究方案(框架)
本文是以普宁市梅乡食品有限公司为例,对中国传统凉果行业的HACCP体系进行设计与研究,重点即HACCP系统的7个基本原理,难点即将这些原理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去。本文共分五大部分:一、HACCP体系简介;二、HACCP的相关理论;三、中国传统凉果行业潜在的问题及根源;四、以普宁市梅乡食品有限公司为例,分析凉果产品的HACCP体系实施过程;五、梅乡食品HACCP体系展望。
本文的总体思路是 介绍原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文着重笔墨将重点放在 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上。思路为分析现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凉果产品的HACCP体系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凉果产品的HACCP体系的改革思路。
四、进度计划
20xx年12月15日之前,确定论文题目;
20xx年12月28日之前,提交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查阅开题报告,进行开题检查;
20xx年2月10日之前,开始阅读资料、考虑方案、实验调试等毕业设计工作,并将毕业设计的部分成果交指导教师,进行中期检查;
20xx年3月10日之前,提交论文目录和论文初稿;
20xx年3月30日之前,做必要的实验演示操作及必要的修改,提交论文目录和论文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