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8 23:33: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减速器测绘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减速机拆装与减速机零件的认识》 项目教学法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评价设计
一、课例背景介绍
在学校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处于核心地位。我市是减速机制造基地,减速机行业发展稳定,同时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也加快了职业的分化和综合,对人才培养的规格、人才质量和人的终身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职业学校的设备、师资与企业相距较大,迫切需要职业学校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新力量。
二、学习目标设定
项目课程的实施构建了以职业为导向,教学内容模块化项目化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结构,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车间为教学情境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减速机拆装与减速机零件的认识》项目课程是在原有《机械基础》课程上的变革,它的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减速机零件,如减速机箱体、端盖、齿轮、轴、轴承、密封圈、行星架等,了解通用零件的基本知识;二是要使学生学会小型减速机的拆卸与组装,通过拆卸与组装,装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学生真正实现做中学。根据减速机中常用零件,我们将《减速机拆装与减速机零件的认识》分解为十个子项目,如《箱体》、《齿轮》、《轴》、《轴承》,等等。通过《减速机拆装与减速机零件的认识》项目,学生将获得如下技能的培训:1.拆、装技能;2.简单的测、绘技能;3.查阅资料的能力;4.计算机写作、编辑能力;5.团队协作能力;6.自学能力。
三、学习内容组织
课程内容的组织通过十个项目的实施、完成,让学生掌握减速机拆装技能。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如下: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制订工作计划教师审核工作计划,提出改进意见检查并提供环境实施达到目标,指导每个小组的研究情况学生汇报研究成果完成实训报告学生互评,教师考核。
四、教学情境创设
1.周边环境教学情境创设
绘图区及拆装室四周墙壁贴挂减速器装配图及零部件图,创设车间工作情境;走廊过道等张贴或悬挂学生或教师语录;增进学生学习热情。
2.拆装区教学情境创设
按照企业管理5S要求,给学生配置拆装工具箱。在学生寻找拆装用工具及放置拆装用工具时,能迅速有效,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每一个小组摆放小组名称:拆装组,查找资料组,测绘组、工作图组。
3.多媒体教室教学情境创设
计算机联网,保证计算机网络在线,能更好地运用现代技术为学习服务。同时,教师提供机械设计手册图书若干,使学生能从书中获取所需。
五、项目任务描述和教学过程实施
任务一:拆卸与装配轴承。
【学生学】:按拆装顺序、规范,以及有序进行轴承零件部件拆卸,拆卸工具的放置较规范。拆卸零件做好标记,并填写学生工作业。
【教师导】:1.明确工作任务:拆卸与装配,核心工作是轴承部件的拆装。
2.拆卸示范:拆卸中讲解轴承中装拆方法。拆装中讲解拆装注意事项。拆卸时注意强调:拆卸顺序正确、规范,工具与零部件分区分整齐有序;记录与标记零件的装配关系和装拆顺序。对拆下来的轴承讲清轴承结构的组成。
3.轴上零件的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设计反思】:明确的分工,规范程序性的操作是这一环节实施的要点。
任务二:滚动轴承知识研究。
【学生学】:从不同的途径查阅轴承知识:
方法1:从《机械基础》教材中
方法2: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中
方法3:上网,从百度键入“轴承”进行查阅
方法4:从机械设计软件中获取
【教师导】:1.据拆下的滚动轴承实物及该减速器装配图中的明细栏对该轴承的型号规格,引出其型号规格含义。
2.提供查找滚动轴承代号的途径,引导时突出强调查阅要求:方法途径多,快且正确,同时要求学生注明出处。
【设计反思】:1.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这是项目教学设计主要思路。这里,恰当而真实的工作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潜能,教学效果很好。
2.注重探究性学习的引导。
任务三:分析轴承结构,并绘制轴承草图。
【学生学】:在学习制图后的基础上,对轴承结构进行草图绘制(后续课程开设减速机测量与CAD绘图,此处不进行测量及计算机绘图要求)。
要求绘图草图能清晰表达结构情况。全班同学对拆下的轴承实物先测内圈、外圈直径,以及宽度,圆整后,定轴承类型及代号后进行手工图板对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绘制。
【教师导】:用目测草绘出该项目中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强调测、绘要求:零件草图内容完整,表达正确,图线清晰,比例均匀,要求合理,字体工整。草图不应是“潦草”的图。
示范游标卡尺的使用并测该项目中拆下的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圈直径及宽度,圆整后,定轴承类型及代号用规定画法作图,比例合适,表达正确无误。
【设计反思】:对学生得到的草图表达方案各不相同,教师应先肯定学生的讨论合作的积极态度,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然后才能强调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
任务四:探索轴承在装配图中的绘制方法。
【学生学】:1.上网查阅资料。
2.讨论探究。
【教师导】:1.教师提供减速器传动轴及轴上零件装配图,要求学生能认出轴承型号,查资料定代号,并会使用规定画法画出。2.拓展素材的提供要紧扣本项目子课题,引进了课外的分层教学。
【设计反思】:对本项目进行拓展与延伸,针对学生以后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想到用该知识进行解决。
任务五:交流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学】:每一小组选派一人作为汇报员,在汇报中展示成果。
【教师导】:对学生的亮点予以肯定,对不足之处委婉地点出。
【设计反思】:学生汇报及成果展示,能集思广益,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六.设计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分两块:1.理论部分占50%,考核学习态度、专业知识、与人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具体细分,汇总答辩(自我评价占2%、小组评价占3%、老师评价占5%);团队合作占5%;学生工作页(草图、零件图占15%、理论填写占5%、图形占10%、总结占5%)。2.操作部分占50%,考核实训态度、操作过程、实训报告,等等。答辩占5%;考核实训态度占5%;操作过程占25%;实训报告占15%,等等。
1.理论知识没有形成系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没有跟《机械设计基础》联系起来。《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学习,要综合运用到《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工程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及《机械原理》等课程的知识,由于这些课程学习时是分开单独学习的,学生在独立进行设计计算时,往往无法运用这些知识,比如不能运用力学知识去校核齿轮、轴及轴承等零件的强度;不能运用互换性原理中的公差知识去设计轴孔配合公差;不能运用工程材料的知识选择零件材料等。二是本课程内各章节知识没有形成有机整体。由于各章节基本上是以机器中不同类型的机构来进行划分的,学生在碰到多机构组合的装置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进行设计,比如不知道轴承设计的输入参数应该从轴的设计结果中获取。
2.缺乏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是进行机械设计必备的技能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一般不会强调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对匮乏。比如在查阅机械设计资料时,遇到图表不能根据横纵坐标查到所需的参数,或者遇到表格不知道表头所指代的参数,遇到新的问题不知道从目录中找到参考资料的位置等。
3.缺乏思考、生搬硬套。学生在进行设计计算时,生搬硬套比较多,机械地套用公式,或者完全按照例题参数进行设计,不考虑自己的设计任务与现有方案的差异,缺乏独立的思考。比如在进行带传动设计时,未直接给出转速(需要用其他参数计算得出),有的学生直接将例题中的转速带入计算。甚至有些学生直接照抄别人的设计结果,数据计算和结构设计都相同。
4.对设计参数缺乏宏观把握。对设计参数缺乏宏观把握主要表现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工程经验,对所设计的机构没有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宏观的概念,对其尺寸和参数也没有感性的认识,因此在设计出现明显不合理,甚至错误时,不能及时发现,直到设计后期,甚至绘图时才发现问题,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修改,影响设计成绩。比如在设计减速器时传动比分配不合理,导致制图时发现结构比例不协调等。
5.制图能力弱。制图能力弱同样是主要表现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课程设计的最后都要求学生把自己设计的装置按照国家标准要求的工程制图样式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工程制图的标准掌握不够,比如标题栏格式、零件简化画法、螺纹的绘制、壳体相贯线的绘制等经常出现错误。综合上述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创造能力及设计思维上相对较弱,实际上通过平时作业和操作实践,学生基本都能完全掌握单一零件的设计,比如设计带传动、设计齿轮机构、轴的结构设计等,但却在需要整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时出现了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因为心智技能的匮乏,因此,培养心智技能是提高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关键。
二、心智技能培养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机械设计心智技能形成分析。根据冯忠良教授的研究,心智技能的形成是阶段性的,其过程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阶段。原型定向阶段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让主体掌握技能操作的原理;原型操作阶段通过实践让主体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为原型内化奠定基础;原型内化阶段在主体大脑中形成内化的思维模式,使主体能够灵活运用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根据上述理论,结合《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的实际情况,机械设计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如图1所示。机械设计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掌握基本理论、熟悉常用设计和综合设计计算三个阶段。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整体上按照三个阶段进行划分,同时每个章节的教学同样按照三个阶段进行,甚至具体到每次课都尽可能遵循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进行,如此不断反复强化,才能提高心智技能。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掌握基本理论、熟悉常用设计和综合设计计算三个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讲授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设计、应用等知识;(2)讲授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设计步骤,通过课内实训,大作业等方式加以巩固;(3)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机构设计,总结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经验反馈。而在具体某个机构或零件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三阶段原则,教师首先讲授机构或零件的工作原理。然后按照设计步骤让学生动手练习,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改正出现的问题,再通过针对性布置大作业及课内实训进行巩固。最后提出一些设计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独立设计的能力。
2.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在前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内容、实训教学内容和讨论教学内容。其中,理论教学内容针对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必须具有通用零部件和常用机构的初步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而设置,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简化,重点讲授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带传动、齿轮传动、滚动轴承、轴、减速器等内容。实训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的重点相呼应,包括平面运动简图的测绘、机构的结构及特性分析、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轴系结构设计、机械传动装置的拆除和结构分析、机械创新设计。讨论教学内容则针对常用机构和零件的设计中存在不确定性的部分,例如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带传动、齿轮传动、轴等,这些机构或零件的设计往往需要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去选取参数,经常会让学生不知如何进行,因此进行讨论和总结是有必要的。
三、小结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互换性;教学改革;实践能力
培养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我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也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是机械类、机电类、仪器仪表类、材料成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公差与配合相关基本理论、了解标准化的生产思想、掌握精度测量的基本方法;能够看懂图纸中技术要求并对给定的零件进行精度设计。本课程的知识与贯穿于机械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维修整个生命周期,是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的基础,是联系设计类课程和工艺类课程的纽带,更是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我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对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1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互换性原理与测量作为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开设在大一下学期,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只学过《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两门专业课,因此学生专业知识薄弱,对机械专业术语接触相对较少,对教材中提到的很多概念、术语似懂非懂立理解不够深刻;另外,该课程符号多,概念多,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主动性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在教学内容上,传统教学重点讲解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尺寸的公差、几何公差、粗糙度、尺寸链等内容,对于具体零件的精度设计及检测往往讲的很少甚至不讲,这将导致学生在后期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零件精度设计时对互换性原理与测量知识的运用能力明显较弱,甚至无法将所学知识进行熟练运用。本课程总学时一般为32学时,实验教学环节仅有4学时,设置尺寸的测量、几何公差及粗糙度检测两个实验环节,由于学时有限,学生对实验器材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数据处理等都不够熟悉,实验课上学生就像走马观花,看实验老师演示完后自己对实验仪器、操作方法、理论与实验的联系仍然糊里糊涂,对实验的内容稍作修改,让学生自己完成都很困难。因此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够,难以适应以后的工作需求。传统的对课程的考核往往采取期末考试定成绩的方式,这种方式下考试内容多重理论轻应用,学生为了取得高分通常是死记硬背,忽略了对知识的应用。且因考试设置在期末,对于试卷中反馈的问题教师往往也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及纠正。可见这种考核模式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显不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点。
2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院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入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模式。
2.1教学内容以工作需求为导向
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以后工作需要精选教学内容,将其划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尺寸的公差及检测、几何公差与检测、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模块二:典型零件精度设计与精度检测,内容包括齿轮、螺纹、轴承、键连接等零件的精度设计方法与精度检测方法。模块三:机械零件测绘与精度设计综合实训,该环节需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机械制图及互换性原理与测量的知识对给定零件进行测绘及精度设计。在学时分配上,模块一:16学时,模块二:8学时,模块三:8学时。实验环节不再占据理论课时,实行开发性实验管理。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有效改善了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刻,对知识运用能力差的问题。
2.2产品零件进课堂,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针对上述提到的学生对教材中的概念术语似懂非懂的问题,我校在教学改革中充分利用现有教具模型、并从工厂搜集一些机械零件,包括齿轮,轴承,轴,箱体,端盖,螺纹,减速器,齿轮油泵等,上课时将零件带到课堂,并在讲解理论过程中及时与这些实物结合进行举例,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例如,讲解“孔和轴”的概念时,先给出基本概念并作出解释,后可以将轴承、齿轮、带轮等模型让学生观察,将“孔”的概念与轴承内圈、齿轮孔、带轮孔、键槽等实物结合起来,将“轴”的概念与轴承外圈、传动轴、键等实物结合起来。这样使得概念不再空洞,难以理解。学生既掌握了基本知识,又对典型的零件结构多了一份认识,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刻的问题。
2.3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块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小组讨论方式教学。例如,讲解尺寸公差的选用,几何公差的选用,粗糙度的选用等章节时可采取小组讨论式教学方式。教师先给学生介绍选用公差的基本原则,并举例说明,之后可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分一个零件,让同学针对具体零件进行讨论,要求明确零件的结构、工作原理、材料等常识,后讨论如何选用尺寸公差、几何公差及粗糙度。并规定每一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对讨论结果进行阐述。最后由老师点评、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参与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运用都是一个很好的提升。
2.4建立开放式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我校对公差与测量实验室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利用,并实现开放式管理,开发了十几项开放性实验,实验清单中既包括孔的尺寸测量、轴的尺寸测量、各种几何公差的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等基本的测量项目,也包括综合性测量项目,对于给定的零件按照图纸要求检测其尺寸、几何公差、粗糙度,并作出合格性判断。实验清单中的所有项目与理论课紧密结合,例如,理论课讲完尺寸公差与检测,学生课后可到实验室学习该部分相关的实验项目,在理论课讲到典型零件的精度设计及精度测量时,学生课后可到实验室学习综合性实验测量项目。实验教学不仅要完成使用仪器的训练,而且要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到有关量仪工作原理和读数原理方面的知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要全面完成这些任务实验应该:(1)要有真实性;(2)要有代表性;(3)要利用实验机会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仪器的工作原理和读数原理。每一实验操作前要求学生参考实验指导书,自己学习相关实验设备名称、结构、原理、使用注意事项、实验操作步骤、方法,进入实验室后先对学生前期准备知识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由实验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实验完成后,要求提交实验报告的内容中需要有本次实验的详细记录,包括实验设备、实验步骤、零件图并在图中标注所测量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粗糙度等项目。开放性实验室的建立,改变了以往老师演示学生观察的实验课模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2.5综合实训强化教学效果
在课程最后一个模块设置机械零件精度设计与综合实训环节,要求学生对给定的具体零件分析其工作原理,使用要求,对零件进行测绘并对关键位置进行精度设计,最终以零件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及热处理方式等具体技术要求的形式提交大作业,这一过程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并将机械制图、互换性、机械工程材料的知识有效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各门课程之间不是孤立的。该环节的实施让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了有效的锻炼,在后期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中对本课程知识的运用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2.6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本次教改过程中,打破过去单一的考核模式,建立多元化考核方式,实行理论与实践双向考核,理论考核又分为阶段性考核、课堂现场考核、期末考核等方式。实践考核包括开放性实验动手能力考核,综合实训考核等。每次考核内容教师都要严格把关,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在后期的教学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及训练。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考核下,改变了以往应试教育的弊端,让学生更加重视实践动手能力训练。
3结论
互换性原理与测量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在教改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另外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后期改革的方向如下:3.1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由于教师多年在高校承担理论教学工作与实践生产存在明显脱节,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教师所教授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就需要教师了解生产发展前沿,在以后的教改中,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利用假期让教师多参加生产实践。3.2教材建设问题针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传统的教材不再符合教学要求,因此编写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材迫在眉睫。
4致谢
能够取得以上教学改革的成效,是我们机械基础教学团队各位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对在教改中付出辛苦汗水的各位同事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贾鑫.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河南农业,2009,(5):41-49.
[2]林明山.基于做中学学中做的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模具工业,2012,(10):68-70.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高职教育;职高生;体验式;项目式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机械制造行业得到相应的发展,机械制图作为机械制造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制图教学方法是否还能适应当代社会对大学生学习的需求,改革传统机械制图的教学模式已是必然。
本人结合多年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与教训,浅作以下分析:
一、机械制图的重要性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机械图样是机械行业中设计、制造、检验、装配产品的依据。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学好机械制图这门“工程语言”,既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方面是由于课程改革,制图教学的学时大为压缩,很多大学生在制图课上听不懂,学习感觉吃力,另一方面,现代的计算机绘图已经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绘图,我们教师仍按照传统的制图教学方法来教授学生,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企业对用人的需求。再者,机械制图与CAD这两门课程怎样能够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服务于教学,都对教育教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方法
(一)机械制图体验式教学
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接触过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要给他们阐述制图的学习,读图的重要性等,学生都是觉得那是无关紧要的,给学生讲尺寸的标注,为什么有的尺寸必须标注,而有的尺寸不能标注,要给学生讲清楚,还不如让他们自己明白,带学生到工厂实际参观进行讲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如在讲解机械制图有关图纸的基础知识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办工厂进行参观,让学生从感官上认识零件图纸就是用于工人加工零件的依据。让学生参观机械加工中的尺寸测量,让学生明白我们所标注的每一个尺寸都是零件的实际尺寸,而与图上画图的大小没有关系,可以拿出不同大小的零件和图纸进行比较进行说明。这种实际体验式的学习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让学生理解。
(二)机械制图项目式教学
现在新编的很多《机械制图》教材都是进行的项目式的编写,只是将以前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编制的一本基于某个项目的新的教材,但教师在教学中很少进行真正的项目式教学。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职高生。根据多年的观察,这部分同学在中学已经学习了全部机械制图的内容,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给他们讲授一遍,这其中就会出现两种状况。一是这个同学非常喜欢他的专业和现在老师的教学方法,那他就会在大学新的学习中学得更好,图也画的不错。另一种同学就相反,感觉重复的课程没必要再学,就会产生厌学,不学的情绪。怎样组织利用好这个群体的积极性,对新的项目式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项目式教学中,将这小组的同学都定义为企业的班组长,给他们一个权限,用于提高和勉励自己的学习。在教学中,我将班级分为几个组:
1、生产人员:所有同学
2、班组长:职高生(协助教师辅导同学的学习)
3、车间主任:授课教师(检查、审核)
以零件图的绘制为例来进行讲解:
教师只需要必要的理论的讲授,车间主任分派任务(减速器输出轴),将同学们分为几个组,每组一个职高生任该组的组长,然后分组进行讨论,分析该零件的最佳表达方案,班组长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指导,确定最优方案。同学们先绘制草图,测绘实际尺寸,最后按照相应的比例绘制在标准的图纸上。
教师审核,每组选出一组图纸进行展示,班组长进行解说绘图的原理和方法,最后比较、选出最好的一组作品给予相应的鼓励,可以大大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将机械制图与CAD两门课程进行融合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现在机械制图的学时已大为减少,以我长期执教的汽车制造专业为例,他们的机械制图的理论学时已经压缩到70学时左右,要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投影的知识,视图的识读与补画,零件图的绘制,将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教学改革中应充分的将CAD的实训教学融合到机械制图的理论教学中来,如将《机械制图》中的画法几何部分可以删除掉,所有的板图作业可以放在CAD中进行。轴测图的画法也可以放在CAD中进行介绍,在CAD中,画椭圆很方便,并且,设置等轴测追踪,打开正交模式,等轴测图很好绘制。这样,既能节省课时,还能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机械基础》课程 改革与实践 关键点
英国学者泰罗(Philip H Taylor)和查理兹(Colin Richards)在其《课程研究入门》一书中指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正因为课程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课程也就具有研究的价值”。如今,课程理论与实践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备受关注的领域,对于《机械基础》课程而言,它的改革实践为其他课改奠定了基础。
在技工院校“机械基础”是重点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其分属于“机械设计基础”与“工程材料”两门课,所涉及的知识面宽而杂,大多采用模块化教学。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回顾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认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经历了3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课程改革:(1)从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向加强实践教学的改良型学科体系课程转变。(2)指向职业适应能力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3)以职业竞争力(设计和建构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观的发展过程来看,现代课程强调几个重要变化:一是强调目标和过程的统一性,重视学习过程的作用;二是强调内容和产业的统一性,重视作为产出的学习者经验与体验的作用;三是强调学习要素的整合性,从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转为以学习者和需求为中心,同时,课程体系还强调学习者与社会环境的沟通性,强调学习过程“对话”的本质作用,使得隐形课程、空无课程、校外课程等各类不规则课程正式进入学校的官方课程体系而得到重视。
《机械基础》课程改革应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课程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一致,针对性培养技术人才
机械基础为专业基础课程,其功能是为数控专业技术和岗位能力提供支撑,同时培养学生基本的机械工程意识与技术应用能力。因此,课程内容既要涉及通用机械,又要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如增加夹具机构的认知,数控机床结构和液压控制等内容,实现对专业课的有力支撑。而对“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两门课,以“设计”为核心,总体要求深且高,学生普遍感觉吃力。改革后的“机械基础”,以“认识,识别,使用”为导向,难度有所下降,符合专业能力的培养,也能被学生完全接受。此门课不能孤立存在,课改源于整个专业整体改革和要求。专业课的改革目标则是打破与学科课程为主体的传统课程系统,构建基于工作体系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一门课程,要让学生学会哪些知识,具备何种能力,把握知识“度”很关键。通过调研,将岗位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分析岗位需要的能力、知识等要求,而后分析本专业课程的设置,反推出“机械基础”培养目标,此改革后课程定位更加准确。
二、选择合适的载体承载教学目标
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教学载体的选择至关重要。载体可以是具体的产品,或一个过程,一项任务,我们选择具体的产品,对于“机械基础”课程而言,选择范围相当广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几条经验。
1.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认知方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例如:桌虎钳―常用夹具―减速器―普通机床―数控机床。
2.“通用性”与“专业性”。通用性指机械行业常见,常用成本较低,教学准备充足,如:虎钳。
3.典型性、全面性,能承载任务或单元中的能力培养要求,如选择的夹具尽可能涵盖常见机构。
4.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内容的序化
作为“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两大关键性因素,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内容的序化,日益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结果走向过程。课程内容来源于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设计情境和划分教学单元的过程即是序化知识的过程。
情境设计应更注重于体现能力目标的实现,情境切忌学科化,可以打破原有模块化知识的界限,依据载体和任务来具体设计,应将课程的整体能力要求分解至不同情境中进而划分出不同教学单元,教学单元承载的教学目标的总和应不低于整体能力要求。教学单元的划分原则与载体,任务选择关系密切,划分原则并不唯一,但要能承载课程的所有培养目标,将情境划分为教学单元的过程中可能会去掉某些传统内容,但“舍掉”其实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得到”,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已完全不同于传统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几种教学实施模式
1.深入探究教学,分析“教”与“学”的教学设计。
有研究者将教学的观点归纳为三种:第一种观点,强调教师的教和传授,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对教学词条的解释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认为教学就是把教师的所知所能告诉、展示给学生,使之听到、记忆、看清、模仿、学会。第二种观点,强调学生的学,认为教学就是使学生学会、会学,认为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学生从自身活动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第三种观点,强调教学的双边性,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组成的双边活动。综上所述,教学是由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活动。
遵循高职学生认识规律,提倡“先学后知,先学后教”的理念。下面是针对普通车床传动的具体教学设计:
(1)查找CA6140型普通车床的技术参数,解释代号含义。
(2)观察并记录,电机类型,代号,转速,额定功率。
(3)观察带传动。
(4)测大小带轮中心距。
(5)观察记录带的材料,截面,型号,根数,长度。
(6)分析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带传动的张紧措施。
(7)观察带轮结构形状。
(8)查阅资料,查看其他带传动形式及适用场合。
(9)熟悉车床的组成及功用,观察并操作。
(10)观察主轴并分析转速级别,观察主轴传动系统图。
(11)观察齿轮的齿形形状,观察相配对齿轮轮齿大小关系并思考齿轮与轴的连接方式。
(12)观察双联滑移齿轮及三联滑移齿轮,分析滑移齿轮与轴连接方式,观察滑移齿轮的操纵情况。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我发现这种设计方案彻底改变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行动取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
所谓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注重做与实践,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学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导演,探讨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巩固旧知识,接受新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有大量的任务让学生动起来。比如,通过“装拆虎钳”了解机器的组成。掌握零件、构件的差别;通过制作夹具机构了解机械结构,了解机构的死点作用;通过完成零件或材料的切削任务来定性分析材料的切削性能;通过装拆测绘滑轮结构掌握轴系零件定位方法,等等。大多数学习任务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提高了小组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把握以下一些基本原则:第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能力为本的课程开发需要研究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注重学生能力和准备状态,强调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第二,要强调企业和市场导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课程开发要开放式进行。传统职教课程深受普教影响,侧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内容脱离实际,而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重视职业能力分析。第三,要以“就业”为主要目标。职业的变更和社会组织结构的不断变化要求学生具有可持续的就业能力。第四,要把实训课程作为课程的中心。这是由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决定的,实践教学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机械基础”课改是全方位的综合改革,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经过教学实践,学生普遍提高了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后续课程教师和企业家的肯定。当然,一门好的职业课程需要3―5年建设期,相信经过后续努力,本课程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3).
[3]胡晓华.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