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7 03:26: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七上地理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一如既往地走到院子里,脚踩着软绵绵的新草,心里却不免有些悲凉与失望——种了七年的小梨树个子长了些,比我长的快,可从没长过叶,更没开过花。
突然,我眼前一亮,真不敢相信,小树居然长出了好些新叶,还开了两簇花,我兴奋地细心地数了一下,每簇六朵花,每朵花五瓣花瓣,刚好60片花瓣!
我好开心,今天真是个幸运的日子,梨花开了,211班的花也开了!
不是吗?今天课间操时间,我,还有茜茜等同学在为地理教研课作准备,要搬些凳子到教室,那时,操场上正在作“学雷锋活动”的总结。我们在去食堂搬凳子的时候,有意无意间听到了学雷锋先进集体中“211”这个响亮的名字,就像梨花开一样的突然,茜茜听到班长去领奖状,已经到了食堂门口有拔腿就改方向跑,突来的欢乐让她措手不及,就如同我看到梨花开时那份惊喜一样!知道我们班成功了,我们真兴奋得不得了。当即我就把彭郁那肥肥的手掐了一番,当然我相信是真的。在教室里贴奖状时,看着这奖状,却总是力不从心,我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太高兴了,我真的好想大声宣泄这种兴奋感,但是在教室里,又要上地理课了,只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强忍着泪水不想让任何人看见。
是的,这是好漂亮的花,在阳光下特别显眼。也的确,像雪白的梨花给人的感觉一样,清纯的,涩涩的。梨树七年了,七年前,我满怀着希望栽下一棵小苗,终于,七年后开了第一次花。好不简单!为了开着一次花,整整酝酿了七年!211班这朵花不也是这样吗?很久以前,我满怀希望加入这个花园,认真地关照它;很久以后,今天,它终于散发出浓郁的香,着不仅仅是美好的香,更有一种汗水的香气,一种奋斗的香气。这是多少同学努力的结果呀!班主任为它而心碎,班长更是牺牲了许多学习休息时间,还有同学一直关注,更感谢那些学雷锋的同学,拾金不昧的也好,助人为乐的也好,主动学习的也好,工作负责的也好;总之,感谢你们,就像一股春风催开了这灿烂的花!
我们要让这花永远美丽多彩,越来越香,越来越美!
梨花开了,凄没的,涩涩的;但是,愈是清涩,就愈能感觉到她的美,她的香。
一、生平简介
陈述彭(1920.2—2008.11)曾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后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他还曾担任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副主席兼地球信息科学学部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数据地理模型委员会委员,国际空间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委员,IGBP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科技顾问,国家遥感中心顾问以及中巴资源卫星应用分系统总设计师等。陈述彭创办了《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和《遥感信息》等刊物并长期担任主编,著有《地学的探索》六卷、《石坚文存》三卷,联合撰写《遥感地学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地球信息科学》、《遥感信息机理研究》、《地学信息图谱》等专著,主编《遥感大词典》及《地球系统科学》等大型工具书,主持设计编辑和印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集—自然地图集》、《中国陆地卫星遥感分析图集》等大型图集,发表中、英、俄文论文300多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奖,陈嘉庚地球科学奖,国际欧亚科学院一级勋章,美国地理学会0.Miller金质奖章等奖项。
二、陈述彭的地学思想
1.陈述彭地学思想的启蒙
陈述彭从小兴趣广泛,5岁起跟着父亲学习识字。在长沙高级中学时刊登的《南岳游记》受到校长的赞赏,成为了引导陈述彭走上地学的第一个无声信号。1927年陈述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在的烽火年代,竺可桢先生大力倡导着徐霞客的毅力和精神,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推崇科学、民主的求实精神,浙大史地系更是名家云集,老师们讲授地球演化的历史、自然演化的过程、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严格的野外基本训练和系统的地学基础知识令陈述彭大开眼界。浙大的学术空气异常浓郁:涂长望教授的大气物理、气象观测,叶良辅教授的历史低值和演示抗污分析,任美锷教授的地形发育旋回和经济地理区位理论,谭其骧教授的沿革地理,张其昀教授的地缘政治天上地下,自然人文,展现出了地球科学的大千世界,这些积累为他后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第一的精神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维打下了初步基础,这里也成为树立陈述彭地学科学大有可为这一坚定信念的发源地。
2.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研究地学历史的发展规律
陈述彭十分注重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他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我国地图学发展过程,发表了《地图的故事》、《地图史话》等论述。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对地学的需求分析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剖析社会效益和历史作用。他凭借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基础知识及理论,阐述了地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在与人类社会共同进步过程中的普遍发展规律。陈述彭科学的分析评价了中国和世界古代地图科学的先驱希腊的托勒密和中国的裴秀,指出:“在世界地图科学史上,希腊的托勒密和中国的裴秀,好像两颗璀璨的明星,东西辉映。他们的著作标志着山谷时代地图学的总结性成就,反映了东方和西方不同的发展特点,奠定了地图学的基石,对后来地图制图产生过长期的、深远的影响。”陈述彭还分析了中世纪西方和中国地学研究停滞不前的原因,肯定了中国罗盘、齿轮、造纸、印刷术对世界测绘发展的贡献,对于近代地形图测绘和专题地图的出现与发展也有着深入的思索,并以此为基础系统地总结了地图学几个主要历史阶段的时代体征,并提出了以史为鉴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
3.以实践为基础的区域论地学思想
地学研究往往都是通过环境论与人地关系论视角、区域—空间论的视角、综合的视角或地理学的空间表述完成的。在传统的地学思想中,系统论和区域论是二元对立的,但现代地学研究中却大量运用了系统科学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要素作为方法依据。现代地学既注重对实体性、具体性区域的综合性和独特性分析,同时也采用区位分析和空间分析手段强调空间模式化、理论化研究。陈述彭明确指出地理建设、规划、实践中应坚持“因地制宜”,任何空间政策的实施都不应做概括性处理,而是根据地理环境的差异做适当的调整。陈述彭以大量科学考察和野外观测为基础,在1947《螳螂川流域之地文与人生》的硕士论文中,通过大量的基础数据和绘图,阐述了对区域地文与人生综合、逻辑研究的趋势。文章从分析该区域的自然背景、地形发育和人地关系方面入手,探究区域内各种地理因素间的相互影响,指出地理现象之整合性与综合性:“如具有生命之机体,不容分割且具个性”,通过分析个别地理因素为区域地理研究打下基础。他还先后赴遵义、沁河流域、桂林七星岩、南岭山地等一系列对于地理典型区域具有代表意义的人地景观开展地貌、自然基础、地文与人生的研究,注重通过挖掘各区域的演变与历史发展过程,恰当的运用注重空间分布和空间差异性的区域论地理学思想,诠释被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在早年的《桂林七星岩喀斯特洞穴地貌图》中,陈述彭以现有的地形—地质平面图和综合剖面图为基础,提出关于洞穴地貌演进过程的假设和推断。在论述了洞穴地貌图的六种类型后,归纳总结出了一般地貌制图的基本步骤。陈述彭还在《遵义附近之相对地势》一文中对地文分析方法中有关“相对地势”的计算方法开展过比较研究,在《遵义附近之聚落》中对“估计人口之方法”给予了论述,这些都不失为区域论地学研究的典型实例。随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陈述彭以任务带科研组织开展大地图集编制时,将地理学研究和地图制图相结合,明确了制图综合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对制图区域整体认识基础上的系统论的整体观。在地图学研究过程中,陈述彭重视区域各种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空间差异性,分析当地地文与人文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综合制图要以自然综合体与经济体综合体为依据,注重“自然综合体的内在联系与自然地带规律性的体现”和“区域各种地理要素之相互影响,与当地的地文与人生之深切关系”的研究思路,指出制图实践“能具体揭示自然综合体的类型和分布规律,反应地域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为进行主导因素分析,地理相关研究和叠置法的运用提供可靠地地图资料”的论述,形成的基于系统性区域论地理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地图制图理论,这一系列在地图制图理论与方法上的示范和影响,启发了当时一代的地理与地图工作及爱好者,随后的十余年全国出现了综合制图和综合地图集的编制期。
4.以系统论、认识论和各种地学方法推动遥感地学的研究
关键词 地理;习惯;三步;提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针对七年级这样的初中初始年级,养成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尤为重要。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教师应在开学初期,引导学生明确养成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的重要。并让好习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与完善。进而让学生真正养成自学的习惯增强自学能力。具体而言,地理初始课程学习习惯应做好以下几点:
课前准备:课前三步曲(含候课2分钟):一准备好学具(包括必备的课本、图册、练习及学案,还有本课涉及的如地球仪、乒球等学具);二快速安静;三养成看书看图或听从科代表朗读、默看预习的指挥。教师可及时到岗,配合巡视、抽查、加强指导与督促。可据情况,利用练习册中“知识建构”来有意加强学生记忆和提高看书预习的实效。
课中学习:课中认真听讲。实际就是做好:第一要学生按要求指图、读图、析图,明确要点信息,做好重点知识的勾画、书写、小结等笔记。第二要按老师要求到指定的地方(如学案或练习或活动)做好填图等相关习题。增加训练机会,加强知识迁移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反馈目的。切实从课堂要质量。第三,目前针对我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推进,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做到有理反驳的倾听习惯。另外,老师应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学习及展示(画图、书写、口答等),并及时表扬和肯定,来增强此学科学习的兴趣。
当然,地理学科特点鲜明,读图是无法回避的难点和重点。而初始年级的读图习惯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其考试成绩。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读图探索:纵观初中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要求,其中“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对读图能力的要求就尤为明显而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重视和落实对学生的读图的要求与培养。这也成了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学生感到学习有难度的关键所在,但却依然无法改变的是考试中的重头戏――读图占50%的半壁江山。换言之,读图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你地理学科的成败。
那么,我们到底应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呢?下面仅据笔者个人见解。读图三步。
第一步,教师要有读图、析图的意识与能力。这对教师素养是不容质疑的,但却各有千秋。你要越重视读图,学生就会越喜欢愿意读图。因此,教师除了自身有这种能力与意识,还应有意强化这种行为与意识。通过潜移默化地方式传递给学生,这可比口头强调,作业强化来得更有力,更有影响实效。
第二步,要善于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与条件,来引导学生爱上地理读图,如果能让其“滋长蔓延”开去最好。比如你可以通过看插图,图册,挂图,版图,拼图,画图等多种方式来实现你的教学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教科书是专家依据课标编写的,是智慧的结晶,因此它对于帮助我们理解和实施课标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重视对课本的利用,特别是《地理图册》的充分利用,恰当运用,反复使用,那些具体的读图析图方法,对提高学生读图能力非常关键和重要。如初一《地理图册》(下)18页“地形图的判读”步骤与方法。
第三步,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敢于放手让学生尝试与创新。夸美纽斯曾说要寻找一种教学的方法,当然需要用心去做。
课后巩固:课后及时练习复习,并完善笔记。注重总结课堂方法的运用与反思的习惯。学生必须养成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的习惯。注意三个细节。一作业要求:强调交来的书面作业书写工整规范、标图仔细准确。二预习目标,培养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看书效果进行检测。先看书勾划要点知识,再自己做好“知识建构”相关填空,并思考课后“活动”题。三复习效果,要求学生学会抓住标题及板书要点,注重地图的综合运用,利用地图来巧妙学习、反复复习。
总之,初一的学生,老师要强调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并巧用小组竞争,来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应及时指点不良习惯,表扬肯定好的习惯的养成。从意识到行为到效果,一步步推进好习惯的养成,从而为完成教学教育任务而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要求教师就要注意提醒与激励学生,向着良好的方面发展。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在平时一点一滴积累的。行为习惯养成虽小,却将影响孩子的未来。初中教师,就要尽可能来纠正学生已有的不良习惯,并及时引导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走向成熟、成功。
参考文献:
然而,由于我市的中考科目没有地理,多数初中学生对这门课程很不重视。在初一、初二年级,有些学校常用地理课上主科、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地理课;在初三年级又没有开设地理课,因此学生的地理知识普遍遗忘和欠缺,几乎是一片空白;升入高中后再上地理课感到十分吃力;这是高中地理教学及学考、高考的拦路虎。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高一年级地理教学中,依托各班配置的先进电教设备的优势,在地理课堂教学别注重了高、初中地理知识的衔接融合、地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识进行复习、补充
高一地理上册涉及到许多初中地理知识,例如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这部分内容是高一地理的重点。学生在初一学过,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此内容几乎是空白。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如果按照教参书安排的进度教学,不仅课时紧、而且多数学生听不懂。因此我采取了以下方法:(1)对学生难懂的章节放慢讲课速度;(2)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内容进行复习;(3)制作高中地理课件,用动态的图象演示地球的运动。通过观看课件要学生自己总结地理规律;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特点和意义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又如,关于昼(夜)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地方时及计算等内容也是高一地理的重点和难点,是以初中地理的经纬线作为基础的;如果东经、西经、北纬、南纬及其度数真正弄明白,这个难点就难以突破。为此我采取了以下办法:(1)首先作板图,边讲边画经纬线、经纬度;(2)用多媒体展示东西半球图,让学生知道东半球有哪些大洲、西半球有哪些大洲。(3)播放课件,观看晨昏线及其变化和太阳直射对昼夜长短的影响。(4)最后启发学生得出“因为日出早,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的结论;进而推断出地方时的计算原则为“东加西减”的结论。就这样,地方时的计算、日期的换算等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的关键不在于计算本身,而在于对地球运动的真正理解。
二、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初中数理化知识进行整合
有人说地理学是“文科中的理科、理科中的文科”,高一地理涉及到了大量数理化知识,有的知识还未学过:如角速度和线速度、椭圆有两个焦点……等。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怎样应用数理化知识突破教学难点。例如:
1.在地理教学中要涉及到数学中的数轴、坐标等知识。如“大气的垂直分层”等书上插图,学生的读图、识图的能力并不理想;大多需要老师重新从数学的角度来介绍,然后再回到地理知识的传授上来。
2.在地理教学中要涉及到初中物理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例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气温度与运动的关系”(即热膨冷缩原理)、“大气密度与气压的关系”(密度小气压低、密度大气压高)、上升气流常出现阴雨天气(凝结)、下沉气流常天气晴朗(蒸发)、季风的特点及成因等内容,如果教学中仅作为地理现象讲授,而不复习相关的物理知识的话,学生很难真正掌握。
3.在地理教学中要涉及到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化学元素与矿物、岩石的关系、光合作用与生物循环的关系、土壤的形成等,都涉及到很多初中化学的知识,在教学中要进行适当的复习并加以应用。
三、充分利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校是省级示范性高中,每个教室都有先进的电教设备。这对于采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讲台、一张嘴”的传统授课方式,提出了挑战:怎样才能提高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效率?通过探索与实践,针对地理课的特点,我尝试采取了下列方法:
1.利用多媒体突破地理学的教学盲点
地理学科所特有的综合性、直观性、动态性的特点,特别需要有这样的先进设备。因为地理教学涉及到大量的图片、照片、表格、录象及一些动态过程(如地壳物质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等)需要展示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方法十分抽象,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使地理教学长期存在盲点。这样做有三大好处:一是增大教学容量:二是将书本上抽象、枯燥的内容、情景形象的再现、活化教材,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三是可将节约的时间用来复习初中的内容和讲解习题。
2.利用投影仪对有关表格、地图进行讲解
学校提出课改已有一年多了,刚开始只是让语、数、英三个学科实施,效果不错,于是我们地理学科也相继实施课改。开始我们并不乐意,觉得课改很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深深体会到课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如果我们再冥顽不灵,那就真的会误人子弟,于是我积极响应学校要求的课改,认真学习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善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并实现课堂上就能把所学知识点掌握好,实现高效课堂。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我认为我们地理学科的课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
作为教师,了解自己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十分必要的。我校的学生,几乎都是傈僳族孩子,他们从小就讲傈僳族语言,直到读小学才开始逐渐接触汉语,因此有些学生到了初中都无法说出一句流利的汉语。地理课本中有些地理名词,对他们来说是一大难点,比如很多同学都知道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可是一写就错。由于受少数名族语言的影响,很多同学在背诵知识点时出现了错误,比如“三峡”读作“山峡”,“泼水节”读作“波水节”等。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语文基础十分薄弱,也是学习地理的一大障碍。
我们的学生大多住在山上,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有的从来没去过大城市,从来没有去过其他更远的地方,可以说是孤陋寡闻,见识短浅。因此在讲述某些地理事物时,同学们都难以理解,例如讲到如何正确选择交通工具这一内容时,很多同学都只能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去判断,因为他们没有一点这方面的常识,所以学起来会很吃力。根据我们学生的这些情况,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教学的现状,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我们要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图文并茂,让学生轻松学习地理知识。数学课需要草稿纸,地理也一样,让学生动口说出地理事物的名称、动手写出地理名词,必要时画出地图、动脑思考地理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2.对学生多一点耐心与关心,少一点责怪与抱怨
过去在课堂上我总是对那些不认真听讲,打瞌睡的学生大声呵斥,有时还会动手提醒,使整节课的气氛很紧张,自己也很不愉快。课后反思觉得不对,如果我悄悄提醒那些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课后再找他们谈一谈,那样可能会更好。我们教师有时总是抱怨学生不争气、不用功,很少鼓励和关心那些成绩差,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讲,甚至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也需要我们反思,可能我们所讲内容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我们的教学方法有问题等。
课后可以与学生多交流,从而得知学生的心理变化,问问他们的学习生活,喜欢怎样的教学方法,哪些内容易掌握,哪些知识点学起来比较吃力等。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来改变教学方法,同时也会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因此在课改中,我们也应该做到对学生多一点耐心与关心,少一点责怪与抱怨。
3.做好导学,提高课堂效率
我校课改的核心是实现高效课堂。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确实学到一些东西,并会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们实施课前预习即做导学案。导学案是任课教师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素质而制作的,教师必须在上新课前把导学案印制出来发给学生完成,且在上课前检阅学生的导学案,才开始上新课。自从有了导学案,课堂上教师提问而没有人回答的情况少了,课堂上说小话、打瞌睡的现象也少了。
导学案中,我们也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导学案不仅让学生读图,还要求学生画图,这也是我们地理学科的特点。总结以往的教学,我们发现地图对学习地理十分重要,我们的学生最缺的就是读图能力。过去我们教完七大洲学生能说出七大洲的名字,但是给他一幅地图让他识别出某个大洲,就十分困难,因此就出现了会背诵知识点,但不会做题。现在我们改变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我们的教学语言少了,讲台上多了学生的身影,黑板上多了学生自己画的地图,看着地图发呆的学生也少了。我们在上新课前都会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画好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国家或地区的轮廓图,并标注相关地理事物,慢慢的就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4.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从现实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多媒体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我很少用多媒体上过课,但我深知多媒体对教学的重要性。由于地理知识具有社会性、科学性、文化性、地域性、内容丰富多样和范围广等特征,所以只是由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要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达到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从而对生活有帮助,对终身学习有用,那么现在的地理教学已经很迫切的需要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
经过长时间以来的教学经历和反思,我认为初中地理教学对多媒体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备课需要借助多媒体来丰富阅历,从而理清教学思路和改善教学方法
我在近两年的备课过程中经常使用多媒体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地图、地理趣闻、地理谚语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并且观看教学视频和教学案例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为自己的课堂服务。现以教学内容“日本”第一课时集体备课为例,介绍多媒体在备课过程中的作用.想到“日本”的相关内容,我从如下几个方面查阅资料;首先查看日本的地形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从中找出日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日本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并查找日本地震的相关资料统计日本每年地震的次数和日本防震的措施。其次查看汶川大地震的相关资料和视频,了解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的情况和造成的伤害从而对比3.11日本地震和5.12汶川地震时的伤亡情况。在备日本气候时,我用多媒体查阅了世界气候分布图,并查看日本气候图和日本的气候条件下日本的植被景观图及台风对日本的影响视频,了解日本的气候。在查阅资料结束后我设计了一节比较有新意的课。
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媒体可使课堂更有吸引力、更活跃、更丰富、更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综合了其他地理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建议后,我借学校多媒体教室上了“日本”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介绍在有多媒体的情况下,我所上的这堂课的效果。根据我查阅的资料和制作的课件,本节课安排如下:(一)播放幻灯片日本地形图,让学生观看,了解日本的范围和组成;(二)重点显示日本的四大岛(闪烁),学生掌握日本领土的主要组成布分。(三)播放3.11日本地震视频和5.12汶川地震视频,并请学生判断两次地震的级别。(四)学生活动;讨论为什么3.11日本大地震级别比5.12大地震高,伤亡人数却比5.12大地震少得多?(五)提问学生讨论结果;(六)播放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并闪烁日本的位置,接着播放对日本经常发生地震的介绍视频,让学生思考日本多地震的原因;(七)学生讨论总结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措施和减少地震伤亡的预防措施;(八)播放地震发生时自救视频,并组织学生演示;(九)播放日本建筑和中国建筑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其各自的特点,鼓励学生若做建筑师,一定要建牢固的房子。(十)播放世界气候图幻灯片并闪烁日本地区,让学生观察日本的气候分布。(十一)播放日本植被景观图和日本的天气变化视频,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气候特征和灾害性天气。(十二)课堂小结:依次出示日本地形图、世界火山地震带图、日本气候图,提名或分组让学生小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回答得非常准确。
一堂学生从未体验过的新奇地理课结束了,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惊奇、专注、活跃、快乐、满足和学习激情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见到,也会使我终生难忘。当我提问学生学习收获时,学生齐声回答“最好、最多,希望以后能经常这样上地理课。”我愣住了,怎么会和我长久以来的想法一样呢?我思考后得出结果:多媒体对地理课的作用太大了。
使用多媒体上课可开拓学生的视野并给学生真切的感受,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可让学生在形象记忆的前提下牢记知识重点,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生活技能。
三、多媒体的运用可使教师课后有深刻的反思再创更具新意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长期运用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增长帮助非常大。
要让学生从心里上接受,就要求班会课生动有趣,能够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乐趣中接受心理洗礼和净化。这样作为班主任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开心育人,学生开心接受。班会课生动不仅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且可以促进师生的感情。那么,怎样才能让传统的板起面孔教训人或纯粹严肃讲道理班会课生动起来呢?这就要求班主任组织班会时候,力求班会课形式多样、内容多样,余单调乏味的“说教式”班会课说拜拜。寓教于乐,寓教于娱乐热点,这不仅可以让班会课真正成为教育的一块好阵地,而且更可以成为老师和学生的粘合剂。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谈谈。
一、班会课上以亲身经历熏陶学生
喜欢听他人的经历,这是人之常情,学生也一样。班会课上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心理以我们的亲身体验来熏陶学生。让学生在倾听我们的经历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05年我带第一届学生,发现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很散漫。这些孩子也都是来自乡村,很多孩子家里也不是很富裕,尤其是女孩子有一小部分还是顶着极大地压力争取来的机会,因为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又有重男轻女的观念。高要也是山区。这些与我曾经的生活状况很吻合。于是我决定开一节班会课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应该努力!
班会课上,我就把我从小学带着咸菜走几里山路上学,交不起学费就砍柴抵学费。高中家里实在太困难了,自己的心理压力也很大,就不想读了。于是打包行李回了家,到了家妈妈把我骂了一通:“没志气的东西,就只看眼前,你不读,就会穷一辈子,好好读书,穷也只是穷一阵子!”于是又把我押回了学校。我心理上彻底打消了辍学打工的念头。开始踏踏实实读书了。当年高考我以绝对的优势报考师范院校并被录取。四年后毕业就来到了我们高要市新桥中学。迄今还记得那节班会课,三分之二的孩子都哭得稀里哗啦,我自己也潸然泪下。
班会课最后,我告诉学生:靠天靠地靠爹娘,不如靠自己;有金有银,不如有知识;知识在身,本领在身,无论走到哪里都不用怕!
可见,一节生动的班会课,不仅可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而且更会促进师生之间的浓浓情意。
二、班会课上以娱乐热点感染学生
说实话,班会课重要谁都知道,但要把一节班会课上得生动精彩又有教育意义,很不容易。往往是把上周到情况总结一下,对本周提出新的要求,学生无动于衷、心不在焉,我们也自觉没意思。所以我们要向班会课要效率,竭力做到让每节班会都精彩生动,真正的让班会课异彩纷呈,开展特色班会课,创造优质班会课。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借助于娱乐热点,以此来感染学生。
这学期开学伊始,我班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不大,接着的几次大小考,都不是很理想。我很是苦恼。有一次我看到王小丫的《开心辞典》节目,经过了解我班很多学生也喜欢看。于是我决定利用一下王小丫。于是班长做主考官扮演王小丫,学习委员当助手,班级学生自主报名参加,获胜的班费置办奖品。第一、二、三关是初中地理知识,剩下的过关是高中的地理知识。我班梁肇辉同学连过五关,到第六关他没有答出,于是借助现场观众(班级同学),同学帮他度过了难关,可见他们都准备充分。第七关是一道难题,在求助现场观众时他们奸诈地选了我,我高中的地理也不是盖得,被我轻松解决。
这次班会过后,发现同学们学习地理的热情有所高涨。连地理老师都问:“胡老师,你用的什么办法让那班家伙爱上地理了。”
三、班会课上体验式游戏开发学生情智
高中生因为繁重的学业、高考的压力身体、心理的成熟,独立性增强,使得他们与师长的交流减少甚至产生不信任感。这些对良好班级氛围的营建,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危害很大。一个心中有爱,情感丰富的学生一定是喜欢与人交流信任他人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周围有一个神秘的气场,他能把所有的学生凝聚在一起,他也能与他人和谐交往。这样就有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从而促进高效率的学习。所以我们高中的德育教育就要丰富学生情商,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而班会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阵地。那么怎样才能在班会课上悄无声息地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呢。这就要借助于互动性很强的体验式游戏,借助于体验式班会课的开展。开发学生情商,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体验式游戏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体验式游戏重在体验后的成功体验和成功分享。游戏结束后,我请他们谈谈游戏的心得体会,即分享成功的体验和成功的快乐。他们都谈得很好。他们认为穿土豆就像实现一个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有自信,相信自己能成功穿过土豆;其次是要去做,要去努力和坚持;最后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这样就能达到自己的成功的目标。班会结束,我作总结:“穿过土豆就是我们的梦想,梦想看似很难完成,但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我们通过努力再加以适当的技巧我们就能实现我们的梦想,要实现我们才梦想其实并不难!”之后我们班的学生也自信乐观许多。成绩也一步步的开始提升。师生感情也更加浓厚。
Michelle417
2001年,新一轮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各个实验区拉开序幕。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地理实验教材的试教工作在全国各地推开则是在2002年夏季。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不仅来势迅猛,而且史无前例,涉及到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教育教学、考试评价等一系列领域。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
作为一个初涉地理教育教学领域的生力军,谈不上有多少丰富的地理教学经验,但是经历了两个多月的磨练,对于地理的新课程改革,无论从教师本身,还是从学生的角度,都有了自己一定的见解,现就初中地理教育教学的有关方面作几点概述。
一、 地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本次地理课改提出的新理念。新课程改革最大的冲击是对教师的。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就是提高教师的素质。
1、 教师的教育观念
现在的教师已不是高高在上、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的一个角色。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来说,首先就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仅仅只将书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听,而是应该抓住问题,结合实际,讲学生身边的地理、讲对学生有用的地理,让他们懂得用“地理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学习知识是为了考试,那是应试教育。地理课改的目的在于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地理教师应随时抓住这一核心棒,以研究式、开放式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教师的职业技能
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有两方面:一是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二是教师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扎实的专业知识——地理学研究的范围广、知识面大、与时俱进是它的一大特点。初中地理虽说是基础知识,但是其包括的内容却面面俱到。这样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提高了,如果我们不能牢固掌握所教科目,对一些知识都还存在疑惑那么如何把知识正确传授给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具有解答学生关于地理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才是这个职业所需。
丰富的文化知识——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综合人才。教师特殊的身份决定了它比其他任何职业都应该具备更广、更渊博的知识。地理知识的广泛性、时代性又使得对地理教师的要求更高。我们所具有的基础知识不局限于地理的范围,还应融合其他各种知识,比如生物、历史、经济、文化、政治等等。
3、 教师的教法
(1) 备课
改革后,地理教材的内容较以前相比,淡化、粗化了一些具体知识,知识点少了,难度降低了。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初一地理在经过课改后,教材章节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很多知识进行了融合,整个教材体系逻辑性更强,内容结合更紧密。这样就要求我们备更多的课,查资料充实教材内容,丰富课程资源。而且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只备教材,还要备自己、备学生个体。备教材:掌握每节课教材的内容,课本涵盖了哪些方面?书上有哪些学生活动?教材安排的顺序如何?把握清楚根本的内容才能为教师进行知识的扩展指引方向。备教材又不仅仅只看教材,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深入研究课标,正确掌握教学要求、新型的教学理念,以最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教学。备自己:教师自身在授课过程中具有哪些优点、组织课堂教学的强项体现在哪些地方、还有哪些知识掌握不牢等等;备学生:学生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备学生,抓住他们的兴趣所在,依据各班学生的反馈程度备不同的课。地理教师必须因材施教,能为不同发展层次与水平的学生创设出适宜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合自己求知特点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两个月下来,对各班的情况心中有了数,每个班该怎么去教、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自己大体上能够拿捏得住。
(2) 上课
A、 创设情景
体现课改成果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课堂教学。教材的变革,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图片更吸引学生、学生的参与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其实,许多同学在学地理这门课程之前已经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是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一个明确的地理概念。他们有洞察生活的能力及兴趣,他们热衷于探寻奇妙的地理现象,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抓住的闪光点。所以在创设课堂情景的时候应多考虑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现身说法;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进行课件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是结合鲜活的时事,因势利导,从时事中挖掘出丰富的地理教学内容;也可通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更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还可在上课时通过课件小游戏、学生进行辩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对于创设情景中所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不求答案的正确性,让学生说出思考问题的思路即可。还可以让优秀学生发挥引导作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学会从内心深处回答老师的问题,学会“潜回答”。
B、 表达能力
地理教师过硬的基本功不仅体现在扎实的专业知识上,较强的语言及行为表达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而,地理教师要不断地锻炼自己的口才,为上好每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地理学科有些方面涉及到空间概念及运动,如果这个时候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教师不进行讲授,也许只有几个同学会达到教师要求。如果讲课教师是一名逻辑思维弱,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的人,那么他的讲授的结果也许只会越讲越糟,学生根本不知所云。相反,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能将所讲问题解释清楚,那么学生学起来也快,听起来也更吸引人。
除了语言外,行为的辅助也必不可少。教师的表情、姿态等构成的体态语言对教学语言的表达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它可以使教师的表情达意更加准确,更加丰富,更加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在课堂上处于学生注意的中心位置,其一个眼神,一举一动,都能给学生传递信息,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适当的身体语言能够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准确性和形象性。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能够将知识更到位地展现给学生,让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C、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90年代中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提出了“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地理课不仅教知识,还要教学法。受到传统的地理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多是就课本讲课本,课堂显得沉闷、死板,学生一上地理课就犯困。课改后,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重知识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能够展示强大的地理内容,通过图片、视频影片、动画、游戏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在此过程中教会他们学习地理的方法,使其由“学会地理”上升为“会学地理”。通过情景创设的体验式、研究式和开放式,让学生一步步懂得发现问题、从哪个角度入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怎样组织语言,通过简短精确的语言将问题解释清楚。课改的学生主动性原则大大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中把握知识于学生、于教师,是一种互盈。
(3) 课后总结及反思
新课程在实施中更强调反思。反思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核心内容,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核心,是指导教师发展的实践根据。如果教师不把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刻的反思,那么就会失去思想和发展的活力。教材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师的教法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拔高,其途径就是通过课后的总结及反思去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及作出对策,如此才能做到教法与教材同步、与学生同步。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会出现新的状况,及时将这些问题记录,课后总结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及教师的灵活处理方式;反思一堂课的闪光点、失败之处;都能使教师广开教学思路,找准自己的问题进行改善,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不仅可以做课后笔记,还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听同学评课、组内或组外之间的观摩及评课达到反思提高自身的目的。
二、 学生在新课改中的角色转换
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必须从课堂中的主角位置上敢于走下来,成为后台的导演,而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大胆充分地演绎,丰富自己,成长起来。所以,传统教学与改革后的教学之根本不同点就在于:学生能否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课改的中心所在,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地理教材的改革突破口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课程的改革使得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以传授式为主的地理教学已走上创设地理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从而获得成功的新型学习方式。实施过程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通过演讲、讨论、调查、地理热点问题交流等形式,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都动起来。
一、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前阶段,让学生根据我预先设计的“导学案”先自学教材。在“导学案”里,我主要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讨论、反馈落实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
通常情况下,我会在课前一至两天提前发放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该环节我会明确时间要求和任务要求,例如:学生在学习《降水的变化》这一节时,我在“导学案”中设计5个探究题(探究一:什么是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探究二:看书P59图3.22回答:A、B两幅图降水季节变化有什么差异?探究三:如何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探究四:完成P60活动内容第二题。探究五:我们家乡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共100分,预习时间20分钟,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了,预习完毕后,我已经能够估算学生的预习效果了。
之后,学生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在学案上标出已会知识、存在的问题,并做上标记,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在此过程中,我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必要的方法提示和指导。
二、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是检验学生预习效果的关键。在这阶段,我做的最多的是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抓好小组长的培养,明确每位学生在本组中角色的定位。小组中会者给不会者讲解,体现生教生。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与小组成员讨论,发挥集体的优势,合作解决疑难问题,或向老师提出。我也参与小组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组长结合导学案的分值能够给组员打分,我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在合作探究的后期,我会让各组的组长自由抽签,抽到哪一个探究题,本组成员就对哪一个探究题进行细致研究,学生随机应变,灵活应对。组内谁的答案明确谁就代表本组进行下一步的成果汇报。这种方法既避免学生只探究一个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学生不仅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积极性很高。
该环节我做到了及时鼓励和评价。学生在相互质疑问难、辩驳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形成观点。例如,在进行地球公转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分析:(1)地球公转方向;(2)二分二至的日期;(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4)昼夜长短的变化;(5)总结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些问题,经小组讨论学生会达成共识,有些问题,比如说(1)(5)小题学生学得轻松愉快,(2)(3)(4)学生争论得很激烈。这样难易交替,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我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及时点拨、解惑和归纳,并指导学生将探究的结果用图像、文字、图表、模型等方式表述出来,引导学生如何去做。学生能做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学习效果还不错。
三、汇报成果
这主要是各小组展示组内合作探究成果的阶段。例如5个小组,共5个探究题,每组汇报一个探究内容。其他小组进行纠正、补充、质疑、点评,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延伸。
汇报成果很重要,它使学生享受到劳动成果被别人认可的喜悦,获得自尊和自信;它是暴露问题的过程,有的学生虽然说出了答案,但不一定准确;它是确认学会的过程,别人会不断地质疑,使得自己不断地思考,加深、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真会。
在这期间,我没有一味地鼓励,我会适当指明学生存在的不足,在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基于以上情况,我会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卡壳时,给予启发式指导;2.问题偏向时,给予规范性指导。例如:在学习《季风气候显著》时,有一位同学这样汇报大庆地区的气候特点:冬冷夏热,夏季降水多。我及时指导,“冬季降水如何?”该同学答:“冬季降水少。”于是归纳出了答案:大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问题错误时,给予科学性指导;4.问题混乱时,给予点拨性指导;5.问题深入时,给予递进式、发展性指导。这样下来,学生们既解决了问题,又弥补了不足,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四、归纳总结
我深深地知道,虽然高效课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但也并不否认教师讲解、归纳总结的作用。课堂教学重心前移,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所以最后我在归纳时,要求自己一定要充满情趣,力求言简意赅。由于课文内容不同,我采用的归纳方法也不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1)列表归纳:这主要是用精练、醒目的表格,把很长的文字叙述简化,使其重点突出,一目了然。例如刚才提到的地球公转的知识,我在归纳时用了如下表格:
(2)按照地理知识体系,把分散的知识点联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树,促使学生把不成熟的点状思维串连成串。(3)典型例题的讲解:选择那些对巩固重点知识有利、题型灵活利于发展学生能力的典型题,分析其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例如热点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社会、资源、环境带来哪些影响?我注意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去分析。①人口增长过快对社会的影响:就业困难、 饥饿贫困、 居住条件差、 交通压力增大等。②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的影响:人们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等。③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的影响:垃圾成堆、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等。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记忆,而且能做到举一反三。(4)把知识变成顺口溜让学生记忆:如识记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可记住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可记住顺口溜“太大印北”。(5)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容易出错的地方讲解强调一下。我会让学生强调,也会自己强调,这会因课的难易而定。
五、反馈落实
这是最后一个步骤,对知识的巩固提高和迁移运用至关重要。我主要采用“互讲互考”和“达标检测”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效果比较好。学完一节课,我会先让学生通过小组互讲、互述、比赛等灵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人人参与课堂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实现生生互动。这时,学生压力小,放得开,理解得深,知识掌握扎实。然后我再出示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来练习和做答,以检测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省级行政区轮廓》时,让学生进行中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5个小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速度最快,然后再出示对应的练习题。
如果当堂训练的时间短,一定要在下一节课及时巩固。保证知识点一一过关(都会背),能力一一过关(都会做,做得对,做错了要更正),学生人人过关。老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是一部分学生,重点是后进生,通过人人过关让优秀生越学越好,让后进生能逐步赶上来。利用每天的零散时间帮助后进生,教师也可以督促组长、优秀生帮助后进生,便于“兵教兵”。 要抓落实,如果不落实,空对空,学生不紧张,不重视,就谈不上效果。
2、学习地理的学习地理具备的四个基本理念。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③综合的分析问题。
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 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3、葡萄牙航海学家麦哲伦环球航行: 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4、地球是球形的例子: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观察月食的阴影区,其边缘呈 圆弧 (圆弧、直线),由此可推知地球的形状可能为 圆形。
二、地球仪
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作用:①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②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 颜色、符号和文字 来表示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①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表示地理事物的颜色、符号和文字等)
②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③地球仪比地球大大缩小了。
5、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地轴。
6、地球仪的组成部分:底座、固定架、球、地轴。
三、经纬线
1、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①所有的纬线都是圆,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②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③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①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②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纬线。
3、地轴:地球的自转轴。(与经纬线一样,在地球表面都不是真实存在的)
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4、经、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为经纬线标明了度数,分别叫经度和纬度。
①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相同纬度的纬线用南S、北N来区分)
②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③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国际日期变更线)
④经、纬度在地球上的分布:
纬度:以赤道为中心,往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值90度,在南北极。
经度: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值180度。
5、国际上习惯把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度;30-60度;60-90度。
四、经纬网
1、定义: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即一天。
3、产生的现象:①时差(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 ②昼夜更替
4、时差: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东早西迟,东加西减)
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6、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①太阳照射地球;②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
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
二、地球的公转及四季变化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不停的公转。
2、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3、时间:一年。
4、产生现象:①昼夜长短;②四季变化
5、公转轨道面:椭圆的
6、公转示意图: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7、地球在公转时,有两个突出特点:①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②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8、15、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四季,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 相反。
三、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
2、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3、7月份有节气: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份有是小寒和大寒,最冷。
4、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
5、同一时间,纬度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会有差别。
6、极圈:66.5度; 回归线:23.5度。
7、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8、北半球一年之中,夏季 太阳高度 ,白昼时间最长;冬季 太阳高度最低,黑夜时间最长。
9、热带 终年炎热,温带 四季分明,寒带 终年寒冷。
第三节 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
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3、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
二、地图上的方向:①经纬网定方向;②指向标定方向;③一般定向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读图: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三、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叫 图例,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学符号叫 注记。
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规定。
四、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2、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3、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4、从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地图的种类很多,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2、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也不一样。
其他知识点:
1、“世界屋脊”指的是 青藏高原。
2、
1)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从B处上山省力。
2)总结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并写在书上。 山顶用 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鞍部:两关闭合曲线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叠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特征:世界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2、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为29%。
71% + 29% = 5.1亿平方千米
3、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地。
4、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5、哥伦布(意大利探险家)——发现美洲大陆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原苏联)。
七大洲
1、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 大洲:大陆与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棱兰岛、台湾岛、海南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突出的部分(山东半岛、印度半岛)
3、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的岛屿:格棱兰岛(丹麦)
4、七大洲的形状都是三角形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5、观察地图可知,北半球的陆地比南半球的面积 大。
四大洋
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海洋: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大洋边缘临近大陆的部分。(黄海、东海、阿拉伯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渤海海峡)
其他问题:
1、东西半球包括的大洲:
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是: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北美洲;
2、南北半球包括的大洲:
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的是: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
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的是: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3、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4、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 纬度的洲:南极洲
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
即跨东西又跨南北的大州:亚洲、大洋洲
5、临三大洋的大洲:
亚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欧洲临两个大洋:北冰洋、大西洋
北冰洋临的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沧海桑田)
① 喜马拉雅山: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来受到强大的挤压力的作用,海底隆起抬高,才成为今天的雄伟山脉。 这就是地壳运动。
② 东海海域海底:地壳下沉,人类活动遗迹被淹没。
2、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海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板块构造学说:
① 是由大陆漂移学说发展而来的。板块运动引起了大陆的漂移。
② 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③ 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④ 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4、板块相对运动,发生碰撞挤压,撞击成山脉(喜马拉雅山)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形成海洋。
5、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6、魏格纳在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中,发扬了善于观察、勇于实践、不畏牺牲的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7、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板块指的是地壳和上地幔,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岩石圈被分成一块一块的区域。
8、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 板块运动 引起的。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 缩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 红海 在 不断扩张。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
三、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
2、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3、7月份有节气: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份有是小寒和大寒,最冷。
4、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
5、同一时间,纬度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会有差别。
6、极圈:66.5度; 回归线:23.5度。
7、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8、北半球一年之中,夏季 太阳高度 ,白昼时间最长;冬季 太阳高度最低,黑夜时间最长。
9、热带 终年炎热,温带 四季分明,寒带 终年寒冷。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
第三节 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
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3、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
二、地图上的方向:①经纬网定方向;②指向标定方向;③一般定向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读图: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三、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叫 图例,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学符号叫 注记。
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规定。
四、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2、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3、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4、从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地图的种类很多,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2、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也不一样。
其他知识点:
1、“世界屋脊”指的是 青藏高原。
2、
1)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从B处上山省力。
2)总结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并写在书上。 山顶用 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鞍部:两关闭合曲线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叠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特征:世界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2、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为29%。
71% + 29% = 5.1亿平方千米
3、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地。
4、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5、哥伦布(意大利探险家)——发现美洲大陆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原苏联)。
七大洲
1、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 大洲:大陆与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棱兰岛、台湾岛、海南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突出的部分(山东半岛、印度半岛)
3、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的岛屿:格棱兰岛(丹麦)
4、七大洲的形状都是三角形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5、观察地图可知,北半球的陆地比南半球的面积 大。
四大洋
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海洋: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大洋边缘临近大陆的部分。(黄海、东海、阿拉伯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渤海海峡)
其他问题:
1、东西半球包括的大洲:
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是: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北美洲;
2、南北半球包括的大洲:
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的是: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
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的是: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3、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4、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 纬度的洲:南极洲
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
即跨东西又跨南北的大州:亚洲、大洋洲
5、临三大洋的大洲:
亚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欧洲临两个大洋:北冰洋、大西洋
北冰洋临的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沧海桑田)
① 喜马拉雅山: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来受到强大的挤压力的作用,海底隆起抬高,才成为今天的雄伟山脉。 这就是地壳运动。
② 东海海域海底:地壳下沉,人类活动遗迹被淹没。
2、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海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板块构造学说:
① 是由大陆漂移学说发展而来的。板块运动引起了大陆的漂移。
② 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③ 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④ 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4、板块相对运动,发生碰撞挤压,撞击成山脉(喜马拉雅山)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形成海洋。
5、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6、魏格纳在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中,发扬了善于观察、勇于实践、不畏牺牲的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7、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板块指的是地壳和上地幔,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岩石圈被分成一块一块的区域。
8、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 板块运动 引起的。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 缩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 红海 在 不断扩张。
13、填图: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的名称、大洲间的界线。P29
14、填出地球公转各位置的太阳直射的纬线、时间、节气、昼夜长短等情况。P11
15、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所处半球、温度带。
16、判断经纬网图中,A、B、C三点的相对方向;判断有指向标的图中,公路的延伸方向,养鸡场在村庄的什么方向。
17、填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并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红海扩大、地中海缩小、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并不断升高的原因。P39
18、在图中填出五带的名称、分界线的名称和纬度, 热带、寒带有什么特殊现象。P12
19、判断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小河流水方向;甲、乙两山顶的海拔和相对高度、E点海拔、那条小河流速快、E、F两条上山路线哪个更省力。
20、读图识地图。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大。P19
加:
1、自西向东拨动 地球仪,观擦分析,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 逆时针 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 顺时针 方向转动
2、中国东西大约是 5000 千米,南北大约是5500千米;北京的经纬度是 北纬40度,东经116度 。
中国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排前三位的是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3、180度经线无东西之分,无“W”、“E”。
4、经纬网定位:先纬度,后经度。 指向标一般指北方。
5、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地图册P17)。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由于中国板块和印度板块相互碰撞,岩层急剧隆起,沧海消失,形成了今日的喜马拉雅山脉。随着板块的不断运动,喜玛拉雅山脉还在继续升高。
6、坡度相同的地方,等高线间距相等。
7、地图种类:城市图、地形图、公路交通地图、世界政治地图
8、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9、热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
温带:四节变化明显,既无极昼、极夜,也无太阳直射现象;
1.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过于陈旧,仍然采用以老师为主的“填鸭式”教育,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及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一部分老师依旧采用传统高压式的教学观念,运用强制性的灌输式行为来引导学生。二是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上,教师缺少生活实例的引用或者导入,只是一味讲授枯燥的地理知识,使学生缺乏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从而出现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无心学习的问题。三是课堂的互动较少,且互动的形式单一,课堂提问过于单调和随意,很难引导学生扩展和发散学生的思维。此外,作业的布置缺乏针对性和合理性,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学习状况的不同和能力的不同,应把握好学生个体的差异,采用分层次的方式进行作业的布置。
2.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的几个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或者学习目标过于单一。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纯粹是为了高考,为了考试成绩,这就出现了死记硬背或者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合作的现象,这种短期单一的学习目标与新课程的要求相背离。二是学生缺乏一个好的学习心态和正确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味盲从,被动学习,很少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活动,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不能合理安排自己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复习时间,缺乏较强的自制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条件和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然而个别学生存在着物质上的攀比心理,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学习上的动力和压力,从而导致学习的力不从心。
二、基于新课程理念下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改变并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
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都是以成绩为主,没有真正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以分数为主的教学目标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目标,制订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计划,最重要的是在课堂教育中,将以教师讲课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和主动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充足的学习空间,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比如,在学习“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时,就改变了以往“注入式”一味教师讲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自主导学”,学生课本自己容易获取的知识教师不重复说,课堂侧重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的“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知识结合课本图文材料来分析“鲁尔区的区位条件”,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基本能分析到位,既掌握了方法又提升了能力。课中教学各环节紧扣,从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各小组汇报反馈→教师点拨、归纳,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学生缺乏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再加上地理知识的抽象性,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首先,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更直观地展示地理知识,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让学生更加逼真形象地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比如学习《地球运动》一课,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地球运行的视频,让学生在不同的角度下观看并了解地球运行的模式以及相关知识,这样就能进一步加深他们的印象。其次,老师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参观感受地理博物馆,在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了他们创新和观察的能力。也可以开展一些地理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定期组织学生去城市的街头观察和体验,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加真切的认识和感受。比如学习《城市化》一课时就带领学生去县城街道实地考察感受“什么是城市化?”这一知识点学生记得就特牢。最后,老师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进一步优化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时,老师要注意提问方式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目的是为了引导和启发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切忌问题频繁或者数量过多,对于能力不一的学生要采取分层次和针对性提问,要及时鼓励或者表扬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进行巧妙合理的教学导入
一节课中,有效的教学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情绪,在整节课中起着调节带动的作用。因此老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根据课堂的具体状况进行合理的教学导入,不仅仅只是将旧课引入转到新课,还是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整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教师在教学导入时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教学导入的形式要多样化且富有创新性。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展示来导入所要学习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地理实验、趣味故事或者新闻事件等形式导入,还可以通过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在增强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基础上导入学习地理知识。比如,学习必修1中“热力环流”知识点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导入:课前准备好略大一点的废纸盒、点燃的蚊香、冰块等材料,在废纸盒内两端分别放上点燃的蚊香和冰块,让学生直观观察热力环流的存在,学生兴趣特高,也有助于他们对热力环流基本原理的理解。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过多重复或者连续使用某一种方法,要及时创新和改进导入方法。其次,教学导入要有趣味性和目的性。教学导入时,首先要具有目的性,要快速确立课堂目标,目标明确后,学生就可以更快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另外,就是要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开拓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外县兄弟校教学交流,教授必修2《3.1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时,教师这样导入:先向当地学生了解当地特色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学生踊跃发言,一下与学生拉近了距离,接着多媒体播放授课老师自己家乡的特色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图片以及堪称“中国最美滩涂”的景观图片,学生兴致很高。通过两地对照及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在这两地间的不同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样就很自然地导入这节课学习。最后,教学导入要简洁明了且抓住重点。教师要把控好教学导入的节奏,在课堂开始的前几分钟进行简洁适当的导入,还要抓住课堂的重点和难点,避免导入内容的冗长复杂。
4.营造良性互助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刑法;民族习惯法;蒙古族
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除国家法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存在并发挥着作用。我国想要进行法治的现代化建设,除了必须注意吸取和借鉴外国的法治理念和成功的司法经验外,更应该注重了解本土化的法律文化与法律传统,在总结本国固有的、多元化的法律资源的基础上从本国的历史和现实中汲取营养,为我国法治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一、蒙古族刑事习惯法的主要内容
蒙古族习惯法在蒙古语中称为“约孙”(yosun)[1]。“约孙”这一词,在蒙古语中有道理、规则、礼数等多种含义。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学者们关于蒙古族习惯法的定义尚有争议。笔者认为,所谓的蒙古族习惯法就是对蒙古族社会进行管理并维护蒙古族社会秩序的、依据某种社会上层建筑而产生的、具备相应强制力的行为规范总称。由此推理,蒙古族刑事习惯法则是指对蒙古族社会进行管理并维护蒙古社会秩序的、具备相应强制力的、以犯罪和刑罚为其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蒙古族刑事习惯法的始源就是蒙古民族早期的习惯和禁忌,其内容以元朝及后期历届蒙古汗国颁发的各刑法性文献中的记载为准。它是蒙古民族的祖先在千万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为了满足繁衍生息的需要,在生活和生产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总结和创造出来的。因此,蒙古族刑事习惯法在其罪名及刑罚种类及执行方面具有它独特的内容,这是了解中华民族尤其是中华北方各民族的法律文化传统和法律文明的重要纽带。
从蒙古族各个历史时期颁布和执行的法律文献的记载来看,蒙古族的刑事习惯法的内容简要如下:
蒙古族刑事习惯法中规定了故意杀人罪,以此禁止残害生命的行为。在刑罚处罚方面根据被害人的身份、地位的不同,根据故意杀人的手段以及杀人者的的身份、地位和造成的后果等情节详细规定轻重不同的刑罚种类,并区分了故意杀人与过失致人死亡行为。早期的蒙古族刑事法中并没有发现有关用牲畜、金钱或用其他财物赎罪的规定。但是到后来的法律文献中发现了用牲畜赎罪的规定,如在“卫拉特法典”中规定:“杀死休妻的罚五九畜…….”[2]。这应该与后期蒙古族社会因牧业经济的发展,出现劳动力缺乏的现象有密切关系。蒙古族刑事习惯法在适用死刑方面表现的特别慎重,不轻易使用死刑。但是在出现严重破坏草场、偷盗牲畜或破坏水源等罪行时会一律适用死刑。这是因为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草场、牲畜及水源是其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有损害行为,则从重处罚。
蒙古族刑事习惯法中关于偷盗罪方面的规定有: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实施盗窃,按情节的轻重处以劳役刑或一定数量的鞭笞处罚,另外还被要求归还赃物或赔偿。如果无法找到失物的主人,赃物则充公。如果罪犯没有偿还能力的话,只进行刑罚处罚,可以不要求陪偿。但是如果被害人(被盗者)有看管能力时,可以交给被害人服劳役的方式代替赔偿。对于贵族之间的盗窃行为,量刑上也会轻一些。对于窝藏赃物或者购买赃物者,不管对方是否知情,一律要求无条件地将原物退还于被害人,并处于相应的鞭笞或罚畜的刑罚处罚[3]。
蒙古族刑事习惯法中关于婚姻家庭方面的犯罪的规定有:“古代蒙古族习惯法中通奸行为是最严重的犯罪行为,因此对此类行为的处罚也最为严厉。如果族长之妻与其他族人通奸的话,将她用弓弦缢死,奸夫一家的父子兄弟中只能存活一人,其余的全部杀死,并将其妻女与财产、牲畜全部分给族人”[4]。由此可见,蒙古族刑事习惯法中对通奸行为的处罚是非常严厉的。
二、蒙古族刑事习惯法的主要特征
(一)以民法方法处理刑事犯罪的情况较为普遍
从古至今绝大多数蒙古族以游牧为其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居住比较分散,因此大多数犯罪行为不会受到国家刑法的管辖,再加上蒙古民族生活的自然条件艰苦、地理环境上地广人稀,在生产或生活中需要各“爱里”间互相帮助。生活在一个熟人社会里的蒙古族不希望将纠纷交给国家处理,而更喜欢用民事手段处理邻里间的纠纷。因此,即使是当今,有些居住零散的、交通不便的蒙古族地区仍有刑事案件用民法或用氏族习惯解决的情况存在。
(二)罚畜为主的刑事处罚法律传统
蒙古民族祖祖辈辈生活在广阔无际的大草原上,徒刑和流放刑等刑罚处罚方式对他们即没有执行的条件,也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罚畜的刑罚处罚方式就成为他们最主要的刑罚方式。蒙古族习惯法中的罚畜刑有着显著的民族特色,首先从罚畜的数量上永远是奇数,如三畜、五畜、七畜、九畜等,其次处罚的牲畜的种类上要求以“五畜”为单位(蒙古族所称的五畜是指牛、绵羊、山羊、骆驼、马等五种牲畜)。如在《卫拉特法典》中规定:“盗窃骆驼者罚十九个五畜;盗窃种马者罚十个五畜;盗窃母马者罚八个五畜;盗窃牛、两岁小马、羊者罚三个五畜…….”[5]。
(三)蒙古族刑事习惯法中死刑的规定较少
由于蒙古族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寒冷,生存条件的相对恶劣,因此妇女的生育率较低,加之长期游牧生活,医疗基础不发达,导致人口增长的缓慢,所以蒙古民族对生命尤为珍视,在适用死刑方面特别慎重。
参考文献
[1]武志忠等.《成吉思汗法典》及原论[M]. 第3页.
[2]宝音乌力吉,包格. 蒙古|卫拉特法典[M]. 79|80页.
[3]杨选第. 从《理藩院则例》与《卫拉特法典》的比较看其民族法规的继承性[J].内蒙古社会生活科学, 1998, (4):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