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基础教育论文

化学基础教育论文

时间:2022-07-10 21:22: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基础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基础教育论文

第1篇

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今天到来的各位家长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支持我校工作的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致以最真挚的问候和最衷心的感谢!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完整人格的培养。

首先,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教育和提高。每年一次的“迎五一,古诗词诵读会”和“庆元旦“我最棒”联欢活动。以及每周一开展的升国旗活动,主题班、队会,使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逐渐形成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爱家乡,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助人为乐等好的品格。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发挥;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的才艺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显着提高。

其次,学校十分重视师生的安全教育和技能的培养。倡导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建立健全了系列安全制度、措施和预案。学校开设了安全教育课,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电、防溺水、防震、交通等安全知识的教育,每天,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温馨提示。尤其关注学生的上、下学的交通安全。每月一次的安全演练。增强了学生安全意识和防灾,逃生的技能。确保了学校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三、在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以来,各级政府纷纷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教学设施和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首先是教师的配置。近三年,我校共分配大中专毕业生11人,其中本科6人,研究生1人。为我校教师队伍增添了活力,强化了素质。新分配的教师,素质高,有能力,富有朝气,事业心强。他们在老教师的互帮互助下,投身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以校为家,艰苦工作。不计报酬,勤奋忘我。作出了卓越贡献。甘新爱老师的多媒体课件获得河南省应用成果三等奖;甘新爱、来如意、徐秀娟、赵雪杰、李杰等研究课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感恩教育”获得新乡市基础教育实验成果一等奖。张立平老师的论文“认识长方体”和多媒体课件“质数和合数”分别获得新乡市基础教育论文二等奖和卫辉市一等奖。来如意老师讲的“火场逃生”获卫辉市优质课二等奖。冀雪倩老师的英语课,获得乡优质课一等奖。徐秀娟娟老师的语文课获得乡优质课二等奖。

第四,学校硬件建设投入力度大,步子快。学校彻底消除危房, 720多平方教学楼建成后,又投入数万元硬化学校地面,配套升旗设施,安装校园广播系统,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为学生,教师提供了良好了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新了一年即将到来,希望全体教师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刻苦专研业务,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关爱学生,无私奉献,为我校的教育教学事业作出自己的更大贡献。

相信在新的一届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各位家长的配合,我们的工作会做的更好,我们的老师是最棒的、我们的学生是最棒的,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最后,祝愿全体教师身体健康,阖家欢乐,心想事成,永远幸福!

第2篇

关键词:原则;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重构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应该紧密跟随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而变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设置是完备的。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属于一种学科本位的模式,强调学术性,轻实践,课程体系呈现单一学科纵深发展的特点,专业特征没有得到有力的凸显。如何重新建构有特色的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

一、教师职前教育课程重构的目标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默雷和波特(Frank B.Murray and Andrew Porter) 在《教师教育手册――建立职前教师的知识基础》一书中认为教师教育专业课程需要考虑五个方面的问题:学科内容、普通和人文知识、教育学科内容、多元文化和国际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科知识过程中的决策问题。葛斯曼(P.L.Grossman)在《教学和教师教育百科全书》中指出教师知识结构体系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学科专业知识;(2)有关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3)普通教育学知识;(4)课程理论知识;(5)教学情景知识;(6)关于自身的知识。概括起来需要具有三个方面,即普通的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以及教育与心理学学科知识和六个方面的技能[1](学科教学技能、综合教育能力、教师基本功和职业技能、班级组织与管理能力、专业反思与交流、终身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以及高尚的职业情操。

二、教师职前教育课程重构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

纵观世界范围内部分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在课程目标、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各国普遍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总的来说,世界课程改革有三大发展趋势:一是调整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二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三是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作用,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2]

从教育的功能来看,教育的社会化功能要求开放式的学校课程模式。首先是课程目标的开放性,课程目标应把促进全社会参与终身学习作为重要目标来追求。其次是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课程内容应关注社会问题、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从知识发展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师范生核心能力的要求也需要不断调整。首先,了解世界信息,掌握主要知识、技术,这些都涉及到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其次,增大选修课学分比例,建设开放式选修课程序涉及到课程管理的开放性;再次,课程的多样化、个性化都涉及到课程结构的开放性。也就是说,从课程的内容、课程的管理、课程的结构均需开放。

2.未来性原则

当今时代信息大爆炸,技术半衰期急剧缩短,教师教育的未来性尤其重要。因此,预测性、前瞻性的课程设置成为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课程设置力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反映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趋势,贴近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前沿,反映当代教育科学发展的成就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体现现代教师教育理念。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的需要,适应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课程门类与内容的改革构思必须适应教育全球化与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新型教师。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改革必须着眼于当前国际及未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的素质教育,面向全体教师,建立开放的课程系统。

3.多元文化原则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千年的历史文化,都有各自的、各自的民俗民风、风士人情及文化特点。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中应包涵多元文化元素,将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观念渗透到课程的设置中。结合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将民族教育内容有力的融合到课程里,应该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特点。这种多元文化的课程应该有助于学生全面地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特征、尊重其民族;课程应该有利于学生形成民族多元化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多元化教育课程应该培养学生跨民族交往的知识和能力;多文化课程应该综合地、系统地整合到学校全部课程之中;多元文化课程内容和设计要体现出多学科渗透的特点,特别是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涉入;课程应该帮助学生解释和评价不同民族群体的观念及其在历史上的冲突。这种课程设置的最终目标要通过教育的方式能实现多民族的融合,各民族的和谐发展,能影响并解决民族分歧和民族冲突,促进多民族的和平共处与发展。

4.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传统师范教育重学术,轻实践,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传统的教育忽视了教育的实践性这一重要原则。我国目前的师范毕业生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是缺乏从事教学的实践能力。虽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实践性课程十分薄弱是其重要原因。我国的教育实践课程从形式上来分主要有两种:一是教育见习,主要是让师范生到中小学听课;二是教育实习,由学校统一安排或者学生自主联系到中小学实习上课。从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安排来看,与美国相比,相差甚远,只有短短的八周左右,并且是集中在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理论课程完成之后进行,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一旦进入真实的课堂,面对真实的教育情境,往往无法适应[3]。因此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课程的设置上重视教育实践的重要性。

三、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构

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通常有五种取向:学科取向、实用取向、技术取向、个人取向及社会批判取向。[4]我国传统的教师职前教育课程多以学科为取向,把课程目标设定为获取系统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其课时比例占到了80%多。而教育理论课程的基本结构主要是教育、心理学理论,学科教材教法,教育见习、实习,一般在大学的最后两年开设,约占师范院校总课时的10%-15%左右。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曾在1999年对该校本科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5]其中一项关于课程设置,调查结果显示:在课程结构方面,有65%的毕业生认为教师职业技能课太少,75%的人认为理论性课程多,实践性课程少;在最应该增设的课程调查中,选基础课的人为6%,选专业课的人为18%,而选职业技能课的人高达80%;关于课程内容,98%的毕业生认为“课程内容陈旧,不适应中等教育改革的需要”。该调查最后得出结论是“当务之急是树立前瞻性办学思想,突出师范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真正做到为基础教育服务”。我国传统的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要求,时代呼唤高师院校课程改革。课程设置建构主要应从课程模式、结构、内容上思考。

1.课程模式的重构

目前在学术界提出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有“4+2”“4+1”“3+1”“2+2”等。“4+2”模式将本科生四年学历与硕士学历打通,即不分师范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学生在经过四年学习获专业学士学位后,经筛选直接进入教育专业硕士阶段学习2年,获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用六年时间完成两个学位所需要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前四年在所在院系学习不同专业的课程,以达到普通大学本科生的专业水准并获得相应专业学士学位。后两年集中到教育学院学习教育类课程,参加教育实践,完成以教育现实问题为主要取向的课题研究并撰写相应论文。学习期满,且论文合格者可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4+1”模式与“4+2”模式类似,“3+1”“2+2”理论是相似的,用二年或是三年的时间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再用剩下的二年或一年的时间学教育类课程,完成学业获得学士学位。无论哪一类的课程模式都意在加强教师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一致的,也是比较理想的教师职前教育模式。但因我国的特殊国情,在现有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都不太可能实现,其可操作性几乎为零。应从我国高师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学科知识与教育理论进行整合,不必机械地安排前二年或三年学习专业知识,后二年或一年学习理论。在将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贯穿整个大学四年,比如大学一年级师范必须参加教育见习、试讲。二、三年级开始教育实习,并收集教学科研素材。在大学四年级作教育研讨和相关的学术论文。这样不改变学制的基础上大力整合课程,同时也在时间上保障了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实践。

2.课程结构的重构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师范院校的课程经历了多次的改革。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教学方案》(试行),要求各试点学校根据要求,自行制定教学计划。从现实看,这三类课程所占总课时的比重有三种:普通教育课占总课时的21%,学科专业课程占70%,教育专业课程占9%。[6]而美国的本科水平的教师教育课程一般包括三类:普通教育课程,为师范生提供广泛的通识教育;教育专业课程,为师范生提供教育教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学科专业课程,为师范生提供对将来的教学科目加深学习的机会,一般与中小学开设的学科课程相对应。[7]这三类课程的比例是各占三分之一。

借鉴美国的课程结构的比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将专业学科课程的比重从70%下降到35%左右,将普通基础课程的比例从20%左右提高到35%左右,教育专业课程比例提高到30%左右。并且应将教育专业课程纳入到专业课的层面进行管理,而不是将教育专业课程看作为一般公共课,不是学生认为的边缘学科,不重要的学科。在教育专业课程中加大教育实践课程的比重。整体上还应注重选修课程开设,一方面要提高选修课程的比例,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将选修课程比例提高到50%;另一方面要求选修课程的选择要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改变传统的非此即彼的选择。学生可以跨专业选择,甚至文理专业可以交叉选择。这样才能从课程层面满足培养目标所提出的宽基础、强学科,突出师范专业特点的要求。

3.课程内容的重构

我国传统的高师院校的课程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与中小学校教育脱钩,不能应对终身教育,更不能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要求重构教师职前教育的课程内容。

第一,增加普通基础课程,拓宽文理科基础知识。借鉴美国博雅教育特点,强调宽厚的基础知识,开设更多、更全面的社会、自然、人文、历史文化、民族、道德、艺术等多方面的课程,以提高师范生的基本素质。

第二,强调教育专业课程。不仅开设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材教法,还应开设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同时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强调教学技能的培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还应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丰富教育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第三,课程内容中应增加培养学生学术研讨和教育科研能力的课程。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这是目前教师职前教育课程内容中严重缺乏的内容,传统的课程设置仅是为学生提供一些听教师、专家的学术讲座的机会,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来培养这一能力。为适应终身教育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迫切需要普遍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燕燕.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6)

[2]马晓燕.教师教育论[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127

[3]饶武.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4.

[4]万明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5(7)

[5]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我校1990年以来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及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113-115

[6]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7]吴文侃,杨汉青.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349, 526.

作者简介:

第3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论;研究

中国当前正在工业化途中,如何避免西方国家因工业化带来对人精神生命的压抑,成为当前学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命”为研究视角的探索,在世纪之交不断涌现,逐渐促成了生命教育的兴起。

一、生命教育起因与内在意蕴

在应试教育日甚一日的今天,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人的工艺流程。由于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针对生命非连续性事件对学生生命的伤害,不仅要全力阻止其极端行为,挽救其生命,还要通过生命教育在更高层次上拯救其心灵,启蒙生命价值。针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及生命价值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挑战,台湾、香港及内地开始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自下而上进行生命教育的推动工作。“生命教育”一词在内地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90年代末期,生命教育才引起内地学者注意。

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过增加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以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末,黄克剑先生从哲学和实践向度建构了“生命化教育”理论。从哲学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训育学生创获“幸福”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提升道德心性所必需的自律意识。从实践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遵从自然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二、生命教育理论溯源与体系建构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效智在其《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哲学基础》中指出,生命教育应包含生死、宗教以及伦理教育等部分,伦理学理所当然应是其基础。因为“哲学是提高生命境界的一种生存方式”,为此有研究者探讨了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我国生命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孔子确立的儒家思想核心范畴的“仁”,就含有生命教育思想的意蕴;孟子承袭孔子思想,提出“仁者爱人”。中国哲学的生命意识是一种反思自我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生命意识,是融感性、理性为一体的意识,是合万物生命于一体的意识。

近年来, 国内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环境伦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生命教育的产生、内涵、目标、内容、方法与实施途径等,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探讨,初步形成了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有研究者从生命教育理念切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第一部分主要从中西方哲学角度对人的生命、生命的本义、生命的特性、生命意义以及生命的终点――死亡分别予以解读,为生命与教育之深层关系的论述确立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个体生命与教育互相关涉角度,来探讨生命教育存在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就生命教育的理念予以建构。第四部分,强调追寻生命自由是生命教育的永恒追求。在此理念指导下,通过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审视和反思,指出了当代教育之所以异化学生生命,在于其价值取向的偏差。而要把当代教育由异化学生生命转化为培育、完善、涵养和润泽学生生命,就必须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来一个根本转变。

三、生命教育价值诉求与实现路径

综合现有论述表明,生命教育试图融合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试图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以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追求生命的全面、自由和终身发展为旨归。有研究者阐释了生命教育的五种取向:即身心健康、生死、伦理、宗教和社会取向。生命教育应是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首先是珍惜生命;然后是寻求生存的意义;最后教人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 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有研究者认为,形成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因为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根本依据和巨大动力;也是生命教育超越功利、走向完美追求的基础;更是其长远规划自身发展的指导思想。

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生命教育目标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学会保护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在具体实现途径上,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过设计、实施生命教育的课程,以生命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学校要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派工作责任心强、能胜任生命教育的教师任教。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德育工作、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在总结前一阶段生命教育实践基础上,有研究者对生命教育实践进行了系统探索。认为基础教育过程应是人之生命的心路历程;基础教育的课程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道德教育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超越与提升。该研究者从三方面对生命教育实践展开论述:一是滋润生命的课堂教学;二是关照生命的课程实践;三是涵养生命的道德教育。

四、生命教育研究得失评析

这一时期的研究,描述了当前教育忽视生命的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系列实践研究,收到了一定成效,促使生命教育在中小学迅速开展。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了一批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生命教育的大面积推进奠定了基础。总体看呈现以下特点:其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仍在争鸣中。其二,针砭应试教育弊端深刻,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停留在生命教育的推演水平,缺乏具体措施。其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脱节,这从出版的几本生命教育专著中可以证实。《生命教育论》从解读生命入手,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生命异化的表现,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分析了生命教育提出原因、价值追求和未来走向;《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拓展了生命教育的研究视阈。相对来说《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它仍是从理想的角度对生命教育的课堂、课程和道德教育做的探讨,而对于学校如何实践这些构想,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追究生命教育研究中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缺乏“具体人”和“学校情景”的研究意识。只是停留在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类”生命意义的研究上,形成的只能是抽象的生命教育概念。对于以班级师生集体形式存在,真正对学生产生核心影响的生命群体缺乏关照;对处于班集体中的个体生命教育与孤立个体的生命教育缺乏区别,从而忽视了生命教育中作为班级群体的人与个体精神生命的有机结合。这就没法给中小学教师提供在复杂教学环境中,灵活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指导。今后,生命教育研究重心必须从抽象“人”转向学校境遇中的“具体人”。因为只有从学校特定境遇中,研究师生的具体精神生命,所得出的结论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生命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娄进举,宋序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49-50.

[2]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1-162.

[3]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人民教育,2004,(21)10.

[4]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25-29.

[5]刘铁芳.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探询生命尊严的努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5-6.

[6]南志涛.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4)26-27.

[7]郭成等.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109-122.

第4篇

关键词: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志码:A

章编号:1002-0845(2007)02-0019-02

环境教育的立足点在于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受教育者综合环境素质的培养。环境教育的焦点已从“人与环境”转向“环境与发展”,具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新特性。

高师环境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师范生形成综合环境素质,包括环境意识、环境知识与技能、环境价值观与态度,最终形成有益于环境的行为模式,并积极投入到实施基础环境教育的行动中。环境教育的目的最终落实在学生的行为模式上,即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受价值观和态度的支配,运用所掌握的技能作出有责任的、有利于环境的行为。

(一)探索创新的高师环境教育教学内容

环境科学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且文理交叉,涉及众多学科,不同学科应有所侧重。但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概念应当成为教学内容的主线。

1.环境教育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准绳。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也就是形成一种个性化的教育观。环境教育的创新观点,就是从单纯的针对环境问题的教育,转变为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关系的教育,把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环境教育的准绳。

2.环境教育要及时反映学科前沿发展状况。

当前,学生对层出不穷新的环境问题和人类应对环境问题的措施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教师要通过自己搜集资料、博览群书、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将学科进展、发展方向和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融入课堂,及时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以区域环境分析为突破点,帮助学生了解当今环境的热门话题和发生在身边的环境事件,掌握环境研究的方法与评价能力。

3.环境教育要将科学精神、思想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人类认识环境与发展问题是一个持续的、不断深入的过程,教学要非常注意对那些虽已成为历史,但至今哪怕是当时曾造成影响的环境理论、环境事件和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尤其是对那些当今被认为是错误的,但曾经推动历史进程的环境理论、环境事件及研究方法进行认真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环境伦理是环境教育的终极。

据调查资料显示,环境教育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对环境科学知识掌握多少,更重要的是源于教师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环境伦理道德水平。环境伦理道德观应是环境意识的核心内容,获得环境科学知识易,树立环境道德观难。目前已有的环境教育教材,涉及自然科学知识较多,而环境道德观、环境伦理学的内容明显不够,环境科学同样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如哲学、伦理学、文学、史学、社会学等,这些学科往往更重视伦理道德因素。此外,从人文学科的角度探讨环境问题,更能看到其本质原因,对确立环境伦理道德观是非常有益的。只有树立牢固的环境伦理思想,才能使师范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自觉持续地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5.教学理论创新是持续开展环境教育的基础。

环境教育教学理论应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师范生未来从事基础环境教育奠定基础。目前,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主要采取渗透教育的方式。对不同的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学单元和内容,渗透教育应有不同的特点,美国威斯康星州公共教育部于1985年颁布的《环境教育课程指南》中,建议以下列八个步骤来进行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渗透:①选择适当的环境主题。②选定教学科目及单元。③发展环境教学目标。④编制环境教育的教学内容。⑤发展新的教学过程。⑥增加新的过程技术。⑦增加新的教学资源,以进行新的教学活动。⑧收集有关活动素材及建议新的教学活动主题。

(二)探索创新的高师环境教育策略

学校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应有别于一般的学科教育,更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原则。应将环境教育看成是师生共同探讨和研究,并且以学生为主体的一门课程。基于上述原则和设想,在实际教学中要努力探索创新的教育策略。

1.加强国际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的应用。

环境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环境科学充满了新鲜、富有活力、先进的科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应活泼、生动、形式多样。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教学中的讲授外,多应用师生课内外互动、演讲―讨论式、引导―发现式、指导―自学式和暗示领悟式教学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大力推广实地考察、实验模拟和程序教学法,建立环境教育的教学、研究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实施在环境中、关于环境、为了环境的国际卢卡斯“三元一体化”环境教育教学模式。

2.精心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通过使学生面对真实的或模拟的与环境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有关的问题情景,诱导学生即席思考并用理论创造性解说,以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迅速反应能力及创新精神。

3.创设两难问题,鼓励学生思考。

在环境教育中,存在不少环境两难问题,此类问题均没有绝对的统一答案,这种问题的提出,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深入思考,提倡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4.与潜在课程相结合,发挥学生创意。

学习的主体逐渐由学生取代,创建学生环保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如举行环境专题辩论赛、环境知识抢答赛、举办环境宣传主题班会、展览环境宣传手抄报、编撰环境专辑、辅导环境小论文、举行环境问题漫画赛和摄影赛等,还可以出版环境宣传刊物和举办环保文艺晚会,让具有不同才能的学生各显身手,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性来学习环境知识、宣传环境保护。

5.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任何一本教科书都存在失之偏颇的地方,因此要千方百计地弥补教材的不足。一方面可以作业的形式安排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另一方面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信息量大的特点,在课堂中以多种媒体形式辅助教学;另外,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指导师范生开展基础环境教育研究,使学生持续提高环境教育教学素质和能力。

6.完善环境教育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环境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要学生知道学什么,学会怎样去做,并能付诸环保行动。即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逐步唤起受教育者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和理解力。所以课程中实践部分的成绩允许学生为了求得高分而重做,且不限次数。考试可尝试开卷形式,允许学生带自认为最重要的材料。

(三)探索创新的高师环境教育途径

1.全方位渗透,多学科开展。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环境教育涉及的学科很多,除了作为地球环境教育主渠道的地理学科之外,还有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中所涉及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原理、环境污染机制和环保技术等;政治、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中所涉及的环境法律法规、环境伦理道德、环境质量的历史变迁以及环境审美教育等。因此,建议相应的专业也都能开出具有本专业特点的环境选修课,或确立在本专业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案,使各专业人才都能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

2.环境教育应在人的一生中持续进行。

环境教育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它需要人们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技能认识环境。环境教育必须持续地贯穿于人的一生。作为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既对未来教师进行环境教育,还要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

3.加强环境教育网络建设。

网络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学生、社会各界人士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等,通过网络攫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师范院校校园网上也应有环境教育的一席之地,以更好地起到学习与交流环境教育教学经验的作用。

4.创建“绿色大学”。

所谓“绿色大学”建设,就是围绕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思想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大学绿色教育包括对学生环境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环境伦理道德,并通过他们影响和提高整个社会的环境意识。加强绿色教育不仅应该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中得到体现,还应该把绿色理念贯彻到整个教学工作中去,更应该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营造绿色教育氛围。创建绿色大学能够使师范院校在持续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培养支持基础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师范生。

参考文献:

[1]盛连喜.杨淑华.高师院校非环境专业学生环境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环境教育,2004(7):12~14.

[2]陈涛.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大学教育探讨[J].环境教育,2004(11):12~13.

[3]姜乃力.高等师范院校环境教育的目标及实现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4(9):58~60.

第5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创新能力;科研素质;医学生

国务院于2015年6月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强调这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在一定领域具有专门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力量之一。科研活动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而科研思维、科研能力等科研素质又是科研活动的必要前提。对于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将决定我国未来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能力水平。所以,如何在新时期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进而提升其创新能力是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日本在生命科学领域成果丰富、成绩斐然。这与日本科技界求真务实、认真严谨的作风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先进教育理念与有效措施的落实,使得日本科技领域有较高质量的后继者作为支撑。本文将浅谈日本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1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医药卫生实践中的重要性

医药卫生领域的实践需要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在医疗行业,医生的诊疗过程需要一定科研素质,应结合实践,跟踪前沿,这是对我国未来医疗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临床实践中,实验室诊断工作者更需要掌握检测指标的产生和意义及对动态发展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药物研发领域,更需要自主创新药物的研发。如目前人源化抗体等药物绝大多数都为国外专利,我国需要加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关药品的研发。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由于相当比例研究生要求开展实验研究工作,科研素质也一定程度决定了其对研究目的和内容的把握及研究成果的质量。这就给医学相关专业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本科阶段有针对性地提高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但目前,我国本科生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学校甚至缺失。一方面,教师忙于科研工作,缺乏对相关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另一方面,某些提前接触科研等活动流于形式,出现短时间内“跟风”,效果有限。本科学生依然摆脱不了“上课划书,课后背书”的学习模式,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缺乏对“什么是科研”的基本认识。

2我国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多所高校已经开展了针对本科学生科研素质的教改及创新大赛等活动,也取得了巨大成功[1,2]。在本科生科研实践环境上,学生以导师制进入教学实验中心进行科研活动的较多;从参与人数上,多以通过选拔,进行科研实践活动[3,4]。即便如此,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背景下及面临大众创新能力普遍亟待提高的形势,仍显得杯水车薪。我们需要提升医学领域人才的整体科研能力,这样对更高级人才将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国家提倡创新的大环境下,医学高等学校应该全面跟进,开展本科学生及长学制本科阶段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以我校为例,药学专业有为期半年左右的实习学习,参与科室部分实验工作,完成万字左右的毕业论文。但由于实习设置在毕业前的半年,由于考研和就业压力,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临床七年制在进入临床学习前有2-3个月的全时科研训练活动,以综述形式进行考核。笔者通常为其讲解科研活动的一般流程,并鼓励其将综述文章进行投稿。但由于时间短,较难完成完整的工作。临床医学等专业本科生虽开设生物技术、机能、形态等实验系列课程[5],但部分课程限于几种实验原理和操作的学习,并不系统;绝大多数学生不进具体教研室或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故对实验室工作和科研活动的认知几乎为零。为了增强以本科生为主的医学生的科研、人文素养,我校于2012-2014年进行了课余时间选修课的尝试。但从选课情况来看,同学们更关注就业、考研、人际关系、情感等较为实际的课程,而科研相关讲座少有问津,听者寥寥。此外,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学术会议和讲座。本科学生难以听懂校内讲座,这与教学中科研素质培养的缺位有关。而专业的学术会议更是本科生难以企及的。

3日本大学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初探

我们以日本熊本大学为例,介绍日本大学药学专业(研究型)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这方面的培养模式情况。熊本大学于1949年5月由熊本地区的熊本医学校(其前身为1756年建立的“再春馆”)、熊本师范学校、熊本药学院、第五高等中学及第五高等学校工学部合并后建立,1955年设立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2004年更名为国立大学法人熊本大学。熊本大学获批2013年日本促进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RU-22),2014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超级全球大学创建支援项目(批准37所)及地区(知识)据点整备项目(CenterofCommunity)。以获得科研经费排序,2014至2016年连续三年,熊本大学进入日本大学前20位(研究经费17.44亿日元)。目前拥有7个院系,8个研究生院和20个研究中心以及研究院;8100名本科生和2000名研究生,其中包括来自47个国家的470名外国留学生(2015年5月统计数字)。我们以该校药学(研究型)与临床医学专业的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模式为例进行介绍。熊本大学药学专业(研究型)近年每年招收40人,学制4年;临床医学专业招收60人,学制6年。二者理论教学均采用大班授课模式。都会在第3-4学期开展早期接触科研的活动。如:由上届学生进行实验技术讲座及实验室介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基础科室轮转(可能相当于我国的实验教学,只是地点为各个实验室,而非实验教学中心),并完成百页的实习报告。在5-8学期将进入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教研室及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熊本大学的科研素质培养模式包括:①医学相关本科教学活动中,有一半以上的学期,学生都会进入各科室进行实验活动,由教师或博士生等进行指导,感受科研工作,熟悉科研环境与基本流程。这里的实验室并非实验教学中心,而是各个专业的实验室。②药学等专业中,已经进入实验室三年级学生会为二年级学生进行实验室介绍及基本技术的专题讲座。从学生角度传授经验,对上届学生是督促,更是荣誉,使下届学生更感兴趣。③在科室的实习活动中,即使是本科学生仍然有机会参加日本国内学术会议,且本科生及高中生以下参会免会务费;甚至参加国外的专业性学术会议。平均本科生每年度1次,硕士生可达3-5次(熊本大学生命资源与研究援助中心(CARD)为例)。此外,在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PBL等形式的教学并不多,主要还是以大班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考试分为期中与期末考试,题型同样包括选择、判断及问答等。不及格率一般在10%-20%,每年度有一门补考不及格将做留级处理。同学们也更关心分数,除此之外较为关注课程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情况。同学大都从上届学生及教师授课过程中了解各个实验室和科室的情况,以选择进入的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学生白天依旧会进行理论课的学习。以在CARD实习的学生为例:早9点至下午4点左右进行理论课学习,晚上及没有课的时间会在实验室做实验或自习,并定期安排实验进展汇报。学生大都具有较高的自律性,实验工作也比较敬业。通过在实验室的学习,可以培养对该专业方向的兴趣,也能够在考研时多一个选择方向。教学内容方面,以医学生物化学为例,所讲的内容与国内差别不大:生物大分子、物质代谢及其相互联系等,但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实验课。这可能与较早进入科室有关。可以看出,该熊本大学对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的培养具有“早”和“真”的特点,即:早期进入科室进行科研活动和“真刀真枪”进行科研活动。绝不仅仅是兴趣小组的游戏,而是真正承担科研工作的一部分。

4我国医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启示

4.1学校和教研室/实验室适当提供平台医学相关专业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本科阶段开始进行。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是:人口基数大,每年本科生数量较多。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近年保持在400余人,全部本科专业学生800-1000人。而各基础科室空间有限,盲目实施本科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太现实。以“根据兴趣,自愿参加”为基础,适当结合“择优选拔”可能会是比较好的形式。此外,科室需要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科研工作。目前,盲目追求SCI文章使得高校科研活动越来越“高大上”,很多实验对于本科生来说,短时间难以掌握,面对出现的问题更是无从分析。如何设置本科生能够完成的“小”课题也是科室相关教师需思考与创新的。4.2实际参与科研活动对本科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真实的科研活动为基础。形式上应与研究生一致,在课题深度难度上可适当降低。不宜采取“兴趣小组”等模拟活动形式。让本科生真正参与科室的科研活动中,感受实验的失败和收获的惊喜,作为实验室的一员,又有利于其建立主人翁意识,并有助于培养其科研精神。考查可以是毕业论文等形式。4.3丰富认知科室的信息渠道一方面,授课教师应注重授课内容与科室科研工作的结合,有意识地提高同学对科室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应加强网站信息,甚至微信等新兴工具在科室介绍中的普及。如能建立本科进入科室参加实验工作1-2轮,再通过高低年级之间的交流将有助于形成科室信息传播的良性循环。4.4提供更多学术讲座与会议的机会最后,基础教育中应注重对科研素养的培养与引导。在让学生参加讲座前,增加适当的介绍工作或许有助于同学理解讲座内容。并适当为有科研兴趣、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与资金支持。经济水平及人口基数等因素在高等教育等领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在坚定不移地推动高教领域的创新实践,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改革探索。通过不断借鉴与探索,相信我们会在医学基础医学教育工作中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李冬民,吕社民,孟列素,等.深化分子生物学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J].基础医学教育,2008,10(4):454-456.

[2]孙利军.现代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7,15(6):88-90.

[3]陶怀,陈夏.以“助研计划”为契机,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8):680-682.

[4]孙静,李良.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指导的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2):160-162.

第6篇

【关键词】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改革 教学质量

面对21 世纪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的挑战,中等医学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等医学职业教育应转变单纯以学科为中心、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思想以及过分专业化、单一模式化的观念,在注重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等符合现代社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总体要求,构建起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能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把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及综合提高的,开放式、多样化的中等医学职业教育模式。

一、加强基础教育。

中等医学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医技人才,强调实用性,但如因此而忽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片面强调实用性,则不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科技日益发展的21 世纪,个人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一点在中等医学职业教育中普遍认识不足。在国内的中等医学教育中,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数、理、化、语文等基础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基础文化教育环节十分薄弱。特别是近两年来,由于过于强调实践教学,各专业的实习时间大大增加,而基础文化课时则一减再减。基础课程本身就具有系统性,在系统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学生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及自身素质的提高,这对学生个人和社会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科学文化教育的不足,会对学生的理解、分析、思考及判断能力产生影响,妨碍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另外,由于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每个医学生毕业后仍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高,唯有这样才能适当不断发展的社会卫生事业的要求,而这需要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一个人一生不断发展的基本能力。但由于基础知识教育的不足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前中职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有限。因此,从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中等医学教育应体现终身教育观念,不仅应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术,还需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应切实重视和加强基础文化教育。

二、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从课程体系和结构上看,现有的中等医学职业教育缺乏专业结构层次特点,在课程安排上追求专业化、基础化,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占主导地位,学生基本上是知识被动接受者,其动手能力、创造性较差。面对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要求,中等医学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围绕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势为:加强综合教育并与劳动结合,对个体的全面发展目标不仅是重视名次发展,还重视情感、意志、思想道德的发展;课程内容日趋合理,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中等医学教育改革也应朝着综合、多样化方向发展。社会的发展要求中等医学教育应造就医德高尚、知识面广、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医疗保健、预防医学人才和具有全面思维能力的医生。因此,中等医学职业教育应注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特点,以及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趋势,围绕面对21 世纪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首先,应抛弃那种过分基础化和专业化的倾向,取消那些知识已老化的课程,不断增添具有新知识的课程。其次,在课程设置中尽可能打破学科间界限,加强教学内容的渗透性和融洽性。再次,应遵循认知规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学科间的有序性和连贯性。基础学科是专业的基础,改革基础学科如不断加强优化组合,势必影响专业课的学习,因此,优化基础学科应从系统、科学、整体的观点出发,加强学科间的广泛联系,删去那些重复、繁杂的内容,增强实用性内容,改革前后课程分离、基础与临床脱节的课程结构,应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接触社会。最后,应增设人文学科和文献检索等内容,以培养学生从事社会活动、处理人际关系、卫生宣传教育等能力。

三、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21 世纪的人才规格,要求必须确立新形势的培养目标,而要达到新的培养目标则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调乏味,只片面强调知识传承,教师只起知识传导的作用,没能起到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作用,也不太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知识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少有人去主动研究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材料和书籍,自学能力也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差。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中等医学教育进行系统改革、整体优化,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是今后中等医学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为此,应提倡创造性教学,即应废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采取启发式、探索式等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创造力放在首位。教师要做到创造性地教学,首先,在知识的传授上,应加深面向过程,即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其产生的基础以及与其他知识的相互联系等。教师引导学生以面向过程作为学习重心,其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创造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必然能使学生获得一种创造精神,有效地促进智力的发展。其次,在教学上,应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应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影响,以唤醒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并针对学生间的差别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诱导,以满足不同的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再次,形象性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基础。教师应善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善于选择带有情绪色彩的教材,避免公式化地表达自己的判断等。最后,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素质和水平,开展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有效训练。

四、加强毕业后的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高科技时代的发展,对传统的医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从学校教育得到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会变得陈旧,以致越来越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继续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日益突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个人的发展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加强毕业后教育和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多渠道地建立培训基地,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可脱产进修,也可在职培训,时间可长可短。在培训内容上应强调学以致用,讲求实效,根据培训对象的需要、培训目的以及学习基础,设计各种各样的“搭桥”课程,在课程组织上可根据内容及其他因素采取小讲座、讨论、案例分析、求教与实习等多种形式。另外,培训者在培训中应针对地区实际,提出切合本地需求的操作,按照人才需求来进行设计、安排课程并组织教学,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学习,并与工作实践相衔接,使被培训者能够结合本职工作,对培训的目的、意义和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并能转化为工作、学习中的自觉行动。通过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上的再教育、技术上的再提高、能力上的再培养,是加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中等医学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遵循医学教育理论,以创新提升实践,以实践取得突破,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观、可持续发展观、终身教育观等关键问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以便使中等医学职业教育适应21 世纪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永松,吕世亭。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医学教育,2000,(5)。

[2]成尚荣。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 课程·教材·教法,2005,(5)。

第7篇

关键词: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国外 国内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属于音乐教育和教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音乐教育理论的丰富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国内外对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音乐教育的发展较早,对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较全面深入。关于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音乐欣赏教学的教材

20世纪初,音乐欣赏教学刚刚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兴起,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缺乏适用于学校学生的音乐唱片;二是教师缺乏音乐欣赏教学的经验。这个时期在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批音乐欣赏教程和指导用书,如:“音乐欣赏课”(What we hear in music,Faulkner A.S.),“幼童音乐欣赏”(Music appreciation for little children,Klack),“音乐欣赏唱片教学法”(Music appreciation taught by means of phonograph,Kathryn E.S.),“课堂音乐欣赏”(Music appreciation in the school room,Jeedins),等等。这些著作或教材覆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阶段,加之唱片技术发展,前述音乐欣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1.2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法

20世纪中期国外产生了许多新的音乐教学法和音乐教育体系,并在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广泛实践和应用,至今仍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音乐欣赏的教学法的研究包含在音乐教学法体系中,其基本原则也指导和影响着音乐欣赏教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法是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和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这些音乐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产生和传播,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呈现出音乐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由这些教学法产生大量的理论教材和相关的课例研究,例如:“柯达伊教学法:从婴儿到成人的综合音乐教育”(The Kodaly method,Choksy,L,1974),“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orff-schulwerk music for children,Orff,C.& Keetman,G,1958),等等。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培养学生感知音乐和反映音乐的能力;发展学生内在的音乐感觉,即内在的听觉和肌肉感;发展学生耳、眼、身体和脑之间进行迅速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大量地储存听觉和动决意向的能力。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柯达伊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最有效的音乐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歌唱是培养音乐素质的最佳途径;教学中只能采用具有最高遗失价值的民间的和创作的乐曲;音乐应当成为学校的重要的课程;教材和教学顺序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力和特点。这些教学原则广泛运用于音乐教学实践,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1.3音乐欣赏教学的课程标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的学校音乐教育顺应教育改革的大潮,进行着系统的、整体性的改革,包括重新认识音乐课程的价值与应有的地位、研制新的课程标准、设计新的教学体系、实验新的教学方法、编写新的教材等。

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于1974年制定(1986年修订再版)的《学校音乐方案:描述和标准》(The school music program:Description and standards)(MENC,1986)。这套标准几乎覆盖了学校音乐教育方案中除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外的所有方面。此标准中规定的音乐欣赏教学“成就标准”为:小学阶段,听音乐时,用身体动作的反应或节奏乐器表现出对节奏的理解;听认一些常见的正规管弦乐作品和声乐作品;使用正确的术语来讨论作品的特征;用学生自己的词汇讨论音乐作品的质量;通过唱奏参与音乐;喜爱听各种类型的音乐;讨论并阐述对艺术作品的个人见解等。初中阶段,听认包括各种风格音乐曲目的作曲家和曲名;听音乐时集中较长的注意力;通过听觉,分析音乐演奏;使用恰当的音乐术语来分析音乐;分析、比较和对照各种风格与时期的音乐,并借助非语言媒介(例如视觉艺术、律动)等。[1]

1993年,美国政府宣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s 2000:Education America Art),其重要内容是建立各学科课程的国家标准,作为衡量到2000年各学科内容和成就的质量标准。由此产生了新的音乐教育国家标准,即《艺术教育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s for Arts Education)(MENC,1994)。此标准中规定的音乐欣赏教学“成就标准”为:幼儿园至4年级,学生能够注意并积极地参与各种长度和难度适宜的音乐的听赏活动;通过对所听音乐的描述和答问,表现出他们的音乐感知;在音乐听赏过程中,通过身体运动,对显著的音乐特征或特定的音乐发展变化作出反应;在反复听赏后,对某一作品中音乐诸要素的关系形成更完整的感知,并具备表达出这种感知的能力;运用学生的听赏技能,改善他们独自和集体音乐活动的准确性和表现力等。五年级至八年级,学生能够注意并积极地参与各种中等长度和难度的音乐听赏活动;通过对所听音乐作品内容时间的描述和答问,表现出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反复听赏后,对某一作品中音乐诸要素的关系形成更完整的感知,并具备表达出这种感知的能力等。[2]

总之,国外关于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历史较长,理论比较全面,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较成熟,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2.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努力探索和广大音乐教师多年的实践总结,已取得丰硕成果。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一类是以音乐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另一类是专题研究。

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很多,如:曹理与李朴民的《中学音乐教育》(1987),曹理与崔学荣的《音乐教学设计》(2002),曹理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2003),金亚文主编的《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2003),张开军的《音乐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2003),王安国等的《走进课堂――音乐新课程与案例评析》(2003),郭声健的《音乐教育论》(2004),廖乃雄的《音乐教学法》(2005),吴锐淼编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2005),等等。其中,由曹理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最具代表性,在该书的“音乐欣赏”一节中,全面、详细地阐述了欣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欣赏教学的任务和内容、欣赏教学的方法、欣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欣赏教学的课例分析。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面的专题研究主要以论文形式呈现在各种音乐和音乐教育期刊上,内容涉及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案例等方面,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从音乐欣赏的本质、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如:徐惠英的《参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良好方式》,昌继光的《软化学科边缘,提高欣赏水平》,曹理的《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等等。在《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一文中,作者指出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分析、评价音乐的能力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加深对音乐与文化、历史关系的理解,是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3]

第二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文章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教学手段、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如:钱建良的《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研究性学习》,尹新荣的《“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王加宁的《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等等。在《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一文中,作者指出音乐欣赏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有赖于学生倾听、倾听、在倾听的欣赏习惯。[4]

第三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心理学因素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主要从音乐欣赏的心理特征、心理因素、心理过程及学生的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如:李庆如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情感体验与表现研究》,蒋笛的《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等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一文中,作者指出在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心理学的联系尤为紧密,因为音乐欣赏学习过程与音乐欣赏过程一样,其本身就是一个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在进行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借鉴一些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等的一般规律,能为音乐教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指导音乐欣赏教学顺利进行。[5]

第四类,以音乐欣赏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主要结合新课标和音乐欣赏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促进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如:张晓莉的《〈春江花月夜〉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曹理的《如何选择教学策略――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红绸舞〉教学设计及评析》,罗义亮的《音乐欣赏课的意境设计》,等等。

总之,这些论文对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和研究,对实践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对音乐教育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研究主要针对音乐欣赏教学某一方面的问题,全面系统研究比较缺乏,根据各个不同地区具体情况的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和问题的研究也比较缺乏,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尤其是新课标下的音乐欣赏教学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理论研究还有待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92,101.

[2]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22,131.

[3]曹理.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1,(1).

[4]王加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J].中国音乐教育,2001,(3).

第8篇

一、师德立足高,寓德于教。 我坚持“爱是教育的工具,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教师从心眼里热爱学生,学生才能反过来“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我尽力做到“在传授知识时是老师——循循善诱;

关心疾苦时是慈母——无微不至;

交往中是朋友——心心相印;生活中是兄弟姐妹——无话不谈;

犯错误时是医生——治病救人”。在学生生活经验、学习方法、人际关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上,去关怀和体贴他们,帮助他们明辨是非,远离“误区”,用师爱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民主、和谐、信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重视对学生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我以身示范,高标准的道德感染力,以期影响学生的言行。对学生我从来就说到做到,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无论是学生范了什么错误,我都压抑住内心的怒火,对学生作耐心细致的教育,关爱学生,用行动和语言去感化学生,直到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为止。处理问题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国家教委规定的教师行为的《六条禁令》,从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生也尊重我,拥护我,反应良好。

在教育工作中,我常用现代教育理论去引导学生。无论是作为班主任还是作为任课教师,我常对学生讲:“我不是警察,你们也不是小偷”、“我们都是人,我们都是可以相通相融的”等人本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我也对学生讲:“我这人严如师,亲如兄,爱如父”等情感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这些理念都是我在新课程标准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坚持每天收看新闻,了解科技动态消息,利用每晚读报时间,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业精于勤”,强化业务能力。 “人活到老学到老。”加强业务学习,加强进修,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和业务水平,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树立的一个终身信念。在这五年间,我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参加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对每一次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我都积极报名参加,紧抓不放。五年来,我一共参加过学校举行现代教育技术等业务学习达20余次;

XX年,我和学校领导一起参加了巫山“电子说课”听课活动 ;XX年,我又被派往到重庆市开明中学参加新课程标准培训;XX年5月,我主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云中听课活动”;XX年10月,我又去参加了重庆市教育科研管理培训。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还自学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通识部份)》,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为全校教师举办了题为《教师行为角色的变化》(XX年暑假)的讲座。这些学习的机会,对我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对提高我的业务水平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是在教学基本功上了有了较大的提升;

二是在专业技术上提高了一个层次。同时作为教育科研管理者,我还阅读了《重庆市教育科研指南》、《中小学教育科研》和《教育实验研究指导》等书籍,对提高我的业务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之余的时间,我还挤出了大量的时间“走访”学校阅览室和图书室,查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每年我都自费订阅了大量的教学杂志,每天定时阅读,向那些“名家”拜师学艺,对我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XX年3月,我还参加了西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数学本科学习。在此期间,我严格按照学院的要求,每天定时上网学习,查阅学习资料,了解课程信息,听网络课件。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加深了我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再认识,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更新了我教育教学思想。

三、立足教学研究,以研促教。 我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钻研的人,为响应“二十一世的教师应是科研型教师”这一号召,我常在课后认真反思,细致总结,写好反思记录,这成为了我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教法和学法的统一,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发生过程。这五年来,我教过两届毕业班,每次毕业教学成绩都位居全县前列。培养了李倩倩、蒋彬彬、刘春梅等十多名优秀学生升入奉中,有张德志、匡东梅等十二名学生参加全国及重庆市初中数学竞赛分别获得国家级和市级等级奖。尤其是在99年的“三峡杯”数学竞赛中,我指导的学生李倩倩同学以满分120(全县仅有三个)的好成绩荣获一等奖。 99年,正值“普九”高峰阶段,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主动承担起了校级课题“分层教学的实施”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撰写了研究论文。XX年我又主动加入了我校县级课题“实践—感悟—创新教学法”的研究,并担任主研员。无论是课题研究,还是平时的常规教研活动,我都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对待,经常深入课堂,与学生交流,与老师们切磋,不耻下问,一道总结,形成经验。XX年秋,我主持申报的县级课题《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批准立项,组织部分老师正在实施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在我正在研究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以陕西师大罗增儒教授编著的《数学解题学引论》为纲,试图让学生掌握解题的规律和思维程序,推动我校的数学教学。

四、奖励频频,硕果累累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我近五年的努力工作,细心总结,取得了比较可喜的成绩。 主管的教育科研工作先后被评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XX——XX年度教研科研工作综合考评二等奖”。

自我总结-个人总结的延伸阅读:如何写好你的工作总结

一、工作总结的内容

1.基本情况 这是对自身情况和形势背景的简略介绍。自身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基本建制、人员数量、主要工作任务等;形势背景包括国内外形势、有关政策、指导思想等。

2.成绩和做法 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采取了哪些方法、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等,这些是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较多事实和数据。

3.经验和教训通过对实践过程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经验教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今后打算 下一步将怎样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准备取得什么样的新成就,不必像计划那样具体,但一般不能少了这些内容。

二、工作总结的特点 总结的经验主要表现在自我性、客观性、经验性三个方面。

1.自我性 总结是对自身社会实践进行回顾的产物,它以自身工作实践为材料,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 ,其中的成绩、做法、经验、教训等,都有自指性的特征。

2.回顾性 这一点总结与计划正好相反。计划是预想未来,对将要开展的工作进行安排。总结是回顾过去,对前一段的工作进行检验,但目的还是为了做好下一段的工作。所以总结和计划这两种文体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计划是总结的标准和依据,另一方面,总结又是制定下 一步工作计划的重要参考。

3.客观性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 。它是以自身的实践活动为依据的,所列举的事例和数据都必须完全可靠,确凿无误,任何 夸大、缩小、随意杜撰、歪曲事实的做法都会使总结失去应有的价值。

4.经验性 总结还必须从理论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凡是正确的实践活动,总会产生物质和精神两个方 面的成果。作为精神成果的经验教训,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物质成果更宝贵,因为它对今后 的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特性要求总结必须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 原则,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找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得出规律性认识,这样 才能达到总结的目的。

三、工作总结的写法

(一)总结的标题

(二)总结的正文 和其他应用文体一样,总结的正文也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各部分均有其特定的内容。

1.开头 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 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文字不可过多。

2.主体 这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今后打算等方面。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三种。

第一,纵式结构。第二,横式结构。第三,纵横式结构。

主体部分的外部形式,有贯通式、小标题式、序数式三种情况。

3.结尾。

四、注意事项

1.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第9篇

一、“讲座”的实践探索回顾

众所周知,力图破解“少慢差费”,致力于提高语文教育效果,成为改革开放初期语文教育探索的主旋律。“当代文艺讲座”的探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启的。

“当代文艺讲座”是基于对新时期中学生语文学习规律的深刻认识而开设的。章熊认识到,语文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想材料和语言材料,就必须引入当代文艺作品。“讲座”自高中一年级起,每三周两节课,定期向学生介绍当时的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中优秀的或有争议的作品。在作品的选取上,尝试“讲座”与统编教科书的结合;在作品的介绍上,坚持重点介绍与一般介绍相结合;在活动的设计上,做到课堂学习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在教学的方法上,实现学生讨论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当代文艺讲座”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过程中提高了文本解读能力和鉴赏能力;丰富了自身的语言材料,间接提高了写作能力;课堂的讨论活动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年后,要求学生写简单论文,“他们论文的题材十分广泛,题目也各种各样”,“无论是从选题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讲座’所推荐作品的影响”。[1]

二、“讲座”对语文课程观的启示

“当代文艺讲座”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于进一步认识语文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等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语文教什么——“语言与思维的训练”

“讲座”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指向,彰显了章熊对语文课程任务的认识。章熊说:“我始终认为中学语文课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同时我也始终认为,不管你怎么说,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2]章熊认识到思维是有效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基石,因此尤为关注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章熊强调:“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感情,积累丰富的思想材料和语言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与思维的训练。”[3]

“语言与思维的训练”是章熊对语文课程任务认识的集中概括,是“讲座”在“教什么”问题上的思想基础。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涉及什么”的认识遮蔽了“语文该教什么”的问题。语文涉及人间万象,“综合性”自然就容易被作为语文课程性质的标签,但这只意味着“语文涉及什么”。如果“涉及的”都教,这种“大语文”很可能最终什么也教不好,这是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被反复证明了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4]我们绝不能因强调“综合性”而忽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要想真正使语文教学的内涵不断丰富,真正使语文教学抗拒着非语文化的影响,真正走属于语文教学本身的正路子,就必须走‘小语文’化的科学之路。”[5]所谓“小语文”,说到底就是以语言与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语文。

(二)语文用什么教——“必须有一个通道”

名家名篇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精髓,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思想和语言的营养,但毕竟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在章熊看来,“中学语文教学,无论你怎么安排,都必须有一个通道,通向学生课外听说读写的大海”[6]。这个通道,就是当代作品。章熊强调当代作品的重要性,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思想活跃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条件,“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是不可缺少的思想养料,但它们只记录了我们的‘昨天’,而要让学生思想真正活跃起来,还要让他们面对‘今天’”;另一方面,从语言学习的规律而言,“我们的母语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表述它的语汇、句法、篇法和技法都是不同的。时代会在语言运用上刻下深深的痕迹”。[7]

“通道说”体现了章熊关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思想,是“当代文艺讲座”在“用什么教”问题上的思想基础。经典作品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应作为学生阅读的重要内容,同时,反映社会现实的时文也具有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价值,应成为学生阅读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学生阅读当代作品应是有选择性的,如何选择合适的文本,如何安排阅读的序列,如何设计精读和泛读,这些问题还需要继续探讨。

(三)语文怎么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读写实践”

“讲座”遵循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规律,反映了章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我国历来有尊重学生主体性的优良传统,叶圣陶更明确地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如何才能实现“不教”,或者说如何才能破解学习内容的无限性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章熊认为:“语文教学不是‘教’而是‘引’,语文课也不能仅仅是‘讲’和‘听’,而应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读写实践,在读写实践中学会读书和思考。”[8]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读写实践”成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当代文艺讲座”在“怎么教”问题上的思想基础。当前的课程改革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当然,不能因强化学生的主体性而弱化教师的主体性,要防止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而忽视教师指导的必要性。

三、“讲座”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当代文艺讲座”必须随着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它无法预先编入教科书。教师要有能力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长河中,在浩瀚的文艺世界中,筛选出与学生现实基础与发展需求相适切的作品,要有能力带领围绕这些作品进行解读和鉴赏,要有能力引导学生思维走向纵深,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叶圣陶就表示“当代文艺讲座”难以推广,他说:“现在极大多数语文老师最要紧的是自己能读能作,不至于读而不懂,作而不通。”[9]实际上具备这种素养的语文教师确实为数不多,“讲座”随着主讲教师的人动就“烟消云散”了。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教师不是既定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正积极推行,教育类课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要警惕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防止因强化教育类课程而弱化中文专业课程。在语文教师教育中,中文专业知识与教育科学知识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要努力寻求二者的深度融合,培育具有更高素养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能够将中文专业知识与教育科学知识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游刃有余。

四、“讲座”对课程管理的启示

语文教学改革要健康发展,就必须不受外界诸多因素的干扰。“当代文艺讲座”的探索实践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这也是章熊个人“教学生涯的黄金时期”[10]。从中国20世纪后期以来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看,这个时期可以借用“轴心时代”的概念。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提出,世界史有个“轴心时代”,“这个轴心要位于对于人性的形成最卓有成效的历史之点”[11],“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12]。对于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史来说,改革开放初期即可谓“轴心时代”。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空间。“当代文艺讲座”这种“离经叛道”[13]的举动,得以付诸实践(尽管也曾遭遇波折),就得益于这种外部环境。章熊后来指出:“我们要吸取的教训是,任何时候,都要为非主流派留下宽松的环境,不要用行政的手段强行统一。”[14]

语文教师往往不善于积极主动地探索课程改革,与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管理文化有很大关系。一些基层的课程管理者习惯于墨守成规,偶有“创造”,即强制一线教师全面推广,却压制了一线教师自身的创造性。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但实际上,很多“学校课程”沦为“校长课程”,教师缺少充分的课程建设自,丧失了教学的主体性。要推进课程改革,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就应尊重一线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维护一线教师开展教学实验的权力,为教学改革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当代文艺讲座”随着人迁未能继续下去,章熊遗憾地称之为“没有得到充分开采的矿山”[15],要继续探索如何把这种超越常规得到的发现纳入教学的常规。“用科学心理学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观和现代教学设计原理来分析我国优秀语文教师的经验,使之与科学心理学和科学取向的教学论相沟通,是我国语文教学科学化的一条捷径。”[16]我们期待语文教育界的同人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3][8][10][15]章熊著,张彬福编.思索·探索——章熊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55、13、28、4、9.

[2]章熊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京隆重召开[J].中学语文教学,2005(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管然荣.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究竟应该是什么——质疑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理念兼谈“小语文”观[J].中学语文教学,2013(1).

[6][7][13][14]章熊.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历程[J].课程·教材·教法,2011(10).

[9]叶圣陶著,叶至善编.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M].北京:开明出版社,1989:134.

第10篇

一、加强校本研究,向科研要发展

为加强校本研究,上蔡一高制订了《教师进修培训计划》,采取了相应的培训措施。一是鼓励教师自主进修。学校为教师自主学习提供场所购买书籍,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读1~2本教育论著,每月写出1~2篇教育教学论文和教学心得体会;鼓励教师进行系列专题研究,承担教科研课题,撰写教科研论文,以及参加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促进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转变。二是指派部分教师外出学习。近年来,该校先后组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大批优秀骨干教师到上海的育才中学、湖北的黄岗中学等全国20多所名校参观学习30多次,认真组织人员参加全国、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和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会。三是邀请专家学者授课。近年来,学校有计划地邀请清华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世界名牌大学的教授来校传经,开阔了教师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四是教师间相互学习。组织教师开展示范课、公开课、汇报课等活动,找差距,弥不足,共同发展。五是狠抓新上岗教师的岗前培训。对新入校的人员进行师德、师风、教育理论、教学管理及教学经验等岗前培训,与指导教师签订拜师带徒合同。同时,上蔡一高参加了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国内七所知名中学共同参与的“中英合作学校改进计划项目”的研究。目前,该校有40余人承担有国家级及省级研究课题。

在重视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上蔡一高还注重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逐步形成了具有“上高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队伍建设。为使每一个教职工都能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该校每年都组织开展“树师表形象,创文明新风”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员工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常务副校长李爱民不仅主持政教和办公室工作,还担任了高三两个班的地理课。副校长任合国分管教务,尽管工作繁忙,担任二年级级主任和化学课的他却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在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带动下,全体教职员工心齐、风正、气顺,有力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开展。

二、着力课程建设,向教学要质量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这是上蔡一高人面对教育改革大趋势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以尊重的态度待老师。在上蔡一高,这种以德为先、教改并重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打造出了教育教学的“一高模式”。

创新教育方式。在内容上重点抓好了“六个教育”,即以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主要内容的理想教育,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以言而有信、表里如一为主要内容的诚信教育,以热爱生活、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关心他人为主要内容的情感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协作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团队精神教育,以培养学生自信心为主要内容的成功教育。上蔡一高不但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还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法制观念的培养。每学期定期邀请司法局的法律专业人士来校做法制报告,组织开展“法制教育图片展”活动,利用校园网播放普法教育录像片,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上蔡一高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走教改并重的特色教学之路。一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点完成“三个转变”: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由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教学手段转变为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二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育中,注重启发式、讨论式、专题研究式、自主探索式等新教学模式的运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推行随机课、探究课、示范课、引领课,效果良好。三是改革教学过程。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改革教学手段。

推进教学实践。为使德育更富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上蔡一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坚持每周一开展升国旗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百部爱国影片,以主题班会、辩论赛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实行“无人监考”制度;重点抓好了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每逢假期为学生布置“为父母洗一次脚”“为长辈端一碗饭”“为五保老人做一件好事”的“亲情作业”,培养了学生尊老爱幼、扶弱济困的美德。成立了“上蔡一高学生家长理事会”,每年召开两次学生家长座谈会,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交换意见,建立学校与家长定期沟通、反馈和家访制度,做到全程、全方位和全员育人;开设了艺术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体、音、美辅导班和艺术欣赏课,学校每天都有选择地播放世界经典音乐、中国经典名曲。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学校成立了“校园之声”广播电台,组建了学科竞赛、美术活动、足球队、合唱队等课外兴趣小组。为培养学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拼搏意志,上蔡一高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每年都系统地组织“我让妈妈露笑脸”“学雷锋、树新风”“争做新时代保尔”等主题演讲比赛活动。这些活动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创新教育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建立规范有序、运转有力的协调工作机制。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上蔡一高制定了《“十一五”时期学校发展规划》,在学校发展、学校规模、教师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出台了配套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形成了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制定了《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若干规定》《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岗位职责》《领导班子成员廉洁自律的十项标准》等规章制度,大力倡导不甘落后、不事张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校长陈水献和其他校级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师生携手奋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在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威望。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大多担任教学任务,有的还担任班主任工作;他们奋战在教学一线,不怕吃苦,不讲价钱,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了良好的整体形象。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处室职责明确,教职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学校及各处室都做到了开学有工作计划、落实有具体措施、期末有工作总结,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制定互相监督、公开透明的领导决策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监督保证作用和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及监督职能,形成了一个以校长为核心的校级决策机构和以年级组管理为主体,以处室指导监督为保障的管理网络。为了提高教职工的参政意识,每学期召开一次教代会,通报学校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讨论通过学校各项重大决策。学校重大改革和重大决策均由教代会讨论通过,增强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和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实行末位淘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上蔡一高积极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了《上蔡一高体制改革方案》《结构工资方案》《教职工量化考核方案》。教师的评先、晋级、聘任直接与考核结果挂钩。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和岗位津贴制,对缺额教师实行公开招聘,定期试用,大大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推行社会互动,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为建立起教职工、学生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上蔡一高成立了家长理事会、学生会、团委会,他们按照各自的职能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所有的花坛、苗圃和活动园地,早操、课间操及学生餐厅、校园卫生等均由学生自己管理。通过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的实践能力大为提高。

四、打造校园文化,向文化要动力

“行胜于言”“团结、奋进、求实、创新”“勤耕耘、乐奉献、甘为人梯,讲团结、比实绩、争创一流”“勤学,善思,明辨,笃行”。走进上蔡一高,你会被一种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文明气息所感染。校园内花木葱茏,碧草如茵,道路宽敞平坦,教室窗明几净。安全、文明、昂扬、向上的育人环境和教学氛围,浓缩了上高人“与时俱进、永不言败”的上高精神和上高文化。

第11篇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继续以《小学生德育纲要》为基础,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文明行为的养成为重点,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深入学习德育课程标准,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文明意识、耐挫能力和创新精神,塑造我校学生新世纪新少年的新形象。

二、德育工作重点: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要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学校德队的队伍建设,做到全员育人。

1、完善管理网络。

德育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继续建立完善校内"一点三线"的德育管理网络格局,实行校长总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法制副校长密切配合,学校教导处操作执行,党团组织、少先队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优化骨干队伍。

点抓好班主任队、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班主任、少先队员导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抓住"选配、培训、激励"这三个环节,继续组织定期学习、现场观摩和考察研讨、班主任三项基本功竞赛。建立稳定、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激励措施,在建立班主任、辅导员岗位职责规范、严格考核的同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并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向优秀班主任倾斜。

3、建立育人体系。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学校要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进行法规、德育文件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专题学习和讨论,开展"爱岗敬业""正师风、扬师德、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主题的教育系列活动,要使全体教师主动适应德育教育的新形势,真正成为德育管理者,实现德育"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深入研究,拓宽思路,加强德育的思想建设。本学期,重点引导教师关注学校、关注班级、关注同事、关注学生。在以下几个层面上形成共识:

A集体和睦相处: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人人都受欢迎;

B人人有权参与:每个人都是学习、生活的主人,人人都应参与;

C共同互助合作:个人问题也是大家的问题,只有互相帮助共同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D满足不同需求:教育不是要筛选人、放弃人,而是培养人。

(二)加强基础教育,培养文明学生

1、深化爱国教育。

继续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内容以"五爱"为主线,做到学期有计划,周周有主题。要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台、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的宣传作用,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提高德育实效。

2、继续常抓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养成教育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继续推行行政、教师值日、红领巾值日岗制度,深入实施体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继续开展创“文明班级”活动,设立“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路队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天公布分值,每周汇总,考核优胜班级获流动红旗。对这三项制度的实施情况加强指导、考核,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使学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从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遵守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十分好习惯”等基础行为入手,养成以下好习惯: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文明礼貌,微笑待人;学会尊重,耐心听他人说话;保护隐私,别人的东西不乱动;利人利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做;待人友善,观看比赛文明喝彩;遵守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勤奋自强,天天锻炼身体;环保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五自"能力,确保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品德优良率为99%以上。

3、强化"五自"教育。

“五自”(自主、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是雏鹰行动的核心内容,已成为在青少年阶段所必需具备的素质。要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调动他们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竞争意识,要积极并有针对性地讲解、示范、实践操作,使“五自”活动更具操作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4、渗透公民教育。

以育人为根本,继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教育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牢记公民道德基本道德20字(爱国守法,勤俭自强,明理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本学期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弘扬道德规范,塑造诚信形象"活动,促进学生基本道德观念的形成和文明习惯的养成。

5、加强法制教育。

继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通过法制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师生演讲、参观展览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后进生帮教制,消灭在校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

6、开展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观察、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在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的同时,要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及时矫正某些学生的畸形心理,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1、校园班级环境美化。

进一步加强校园走廊文化、墙上文化,班级文化,做到环境要做到美化、教育化,继续进行每期期未班级文化建设的教室文化评比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主题要突出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动手力。

2、升旗仪式序列化。

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要求内容丰富,在保留传统的爱国、励志等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同社会生活、时事政治紧密联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形成序列。

3、板报设计个性化。

继续精心设计校、班两级黑板报,体现科技、敬廉崇洁、平安校园、消防教育、文明礼仪等方面的特色的校园文化及各班的个性。

(四)调动各界参与,发挥整合优势,实现“三结合”。

1、提高家教水平。

继续按要求办好家长学校。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规范严格、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进行走访学生家庭活动。家访要不拘形式,不固定时间,本着关心学生,沟通理念的目的,提高家访质量。本学期教师家访要达到全班学生的30%,通过其他形式与家长交流要达到40%,并做到有对象、有目标、有效果、有反馈、有记录。让家访真正成为建立起教师、学生、家庭互动的三者关系,成为进一步摸索出心理教育的突破口,成为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做到每学期同每位学生家长均有一定程度的书面和短信息联系,特别重视做好与后进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加强对教师家访工作的组织管理,并把家访工作纳入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之中。

2、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会五大员(报告员、家教员、帮教员、宣传员、校外辅导员)、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校区共建活动。大力开展学雷锋互助、环保等活动。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使在校生违法犯罪率继续为零。

(五)重视学科渗透,加强德育科研。

1、挖掘渗透内容。

德育要寓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社会等学科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和基本国情教育;数学、自然等学科,要通过中国和世界科技发明与发展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教育,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音、体、美等学科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心理素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2、优化学科教学。

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教师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渗透德育教育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各学科要继续上好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教研课,要继续认真上好思想品德、晨会、班队活动课。

3、开展德育科研。

全体教师要树立向科研质量要效益的现代意识,要认真学习教科研理论的书籍并运用于德育实践研究。要认真作好学习笔记,要针对新形势下的学生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撰写有一定质量的教育论文,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

三、主要活动建议:

以“关注生活、勇于实践”为特色,本学期的德育重点是继续引导学生开展“走进生活、走向实践”为主题的道德实践系列活动。

1、各月的教育重点是;二、三月份,开展“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活动;四月份,开展“环保小卫士在行动”活动;五月份,开展“能手巧手就在我们之中”活动;六七月份,开展“我们也能创造美”活动。

2、结合相关节日,相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三月份学雷锋日和“三八”妇女节,开展净化、美化社区活动和慰问妈妈的活动;四月份环保宣传周和植树节,开展环保宣传和植树、养花种草活动;五月份的“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开展与劳模、优秀青年代表手拉手活动;六月份开展艺术节活动。

3、结合学校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服务意识。一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少儿维权中心服务活动能有实效,心理信箱、心理启动实施。二是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个案研究。

第12篇

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实现学校“一年像样、二年出样、三年做榜样”为目标,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重点,进一步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以主题月活动为载体,以检查、评比为手段,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深化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为争创昆山市德育示范学校,创建江苏省实验小学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重点: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要适应新形势,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必须真正做到全员育人,而队伍建设又是全员育人的关键。

1、完善管理网络。德育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继续建立完善校内"一点三线"的德育管理网络格局,实行校长总负责,德育处具体负责,法制副校长密切配合,党团组织、少先队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提高队伍水平。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具体设想:一是继续做好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开展班主任师徒结对工作,重点加强对青年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未满三年)的培养和提高,通过交流、参观、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促使班主任能做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性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二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

(1)对孩子微笑──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2)与孩子交谈──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

(3)帮孩子明理──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

(4)教孩子求知──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5)让孩子自主──尊重孩子的意志,张扬孩子的个性;(6)给孩子机会──每一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

(7)为孩子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8)替家长分忧──孩子校园生活愉快、安全,家长无须挂念。三是加强跟踪指导,每月不定期听一些班主任的晨会课、班队课,及时交流、总结,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四是加强宣传,本学期还将推行班主任一日工作展示活动,利用校园网、红领巾电视台,宣传先进班级的事迹,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五是加大检查力度,在建立班主任岗位职责规范、严格考核的同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并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并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向优秀班主任倾斜。

3、树立师表形象。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学校将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进行法规、德育文件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专题学习和讨论。同时在教师中大力实施“师表工程”,要求教师对照师德要求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结合行风评议活动,开展师表形象设计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使全体教师主动适应德育教育的新形势,真正成为德育管理者,实现德育"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基础教育,培养文明学生

1、深化爱国教育。继续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内容,做到学期有计划,周周有主题,充分发挥少年城管学校的作用,继续建好国旗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台、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的宣传作用,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学校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提高德育实效。

2、狠抓养成教育。本学期继续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要把中华优秀的传统与现代社会的文明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朱柏庐先生的思想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从今年起,将每一个学期的第一个月定为行为规范月,定主题、定内容,开展实实在在的主题教育,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尝试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社会化能力,确保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品德优良率为99%以上。期末将评选出一批行为规范示范之星。

3、渗透人文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重点落实在进一步加强校园物化环境的建设,完善现有的文化建设成果。加强校风建设,人文环境建设,突出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同时,加强校园管理的制度建设,使学校保持绿化、净化、美化和人文化,同时开展有关活动,进一步感受校园文化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乐园。年内,力争成为首批昆山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4、加强法制教育。以法制教育月为契机,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采取法制讲座、组织竞赛、举办模拟法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建立后进生帮教制度,落实帮教责任制,坚持做到“三定”,即定人员、定时间、定内容,以确保帮教工作不留死角,消灭在校生违法行为的出现。同时继续办好少年城管学校,加强国防教育。

5、开展心理教育。今年,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抓好“快乐小屋”的心理咨询工作,抓好学生的日常心理疏导。要通过观察、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尝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培养学生健全良好的人格。

(三)加强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班级环境美化。班级环境要做到美化、净化、人文化、教育化,继续进行每学期两次的"洁齐美"教室评比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主题要突出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动手能力。

2、升旗仪式序列化。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要求内容丰富,在保留传统的爱国、励志等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同社会生活、时事政治紧密联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形成序列。

3、广播、电视节目多样化。红领巾广播每周播放,各个板块安排合理,内容的选择、组织、采编都要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学生了解天下大事、校园新闻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继续起用校园电视台,使之逐渐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四)深化雏鹰行动,锻炼学生才干。

1、深化雏鹰争章活动。抓好少先队工作这个主方向,深入开展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本学期配合主题月活动,将争达以下章:二月份:行为规范月行为规范示范之星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月奉献章四月份:法制教育月守法章五月份:传统教育月红读章六月份:诚信教育月诚信章

2、开展主题月教育活动。要根据每个月的工作重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二月份开展"行为规范月"活动,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四月份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月"活动,五月份“传统教育月”活动,六月份“诚信教育月”活动,在活动中寓教于乐,同时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增长学生艺术才能、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忍不拔、善于合作的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

3、开展“祖国明天更美好”读书教育活动。为隆重纪念55周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将继续组织广大学生开展以“祖国明天更美好”为主题内容的读书教育活动。要结合宣传昆山改革开放25年来的巨大变化和成就,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深厚感情,同时,激发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刻苦学习,注重锤炼品德,不断开拓视野,勇于进取创新,始终艰苦奋斗,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活动于五月份“传统教育月”为开端,组织开展“13”活动,即读好《祖国明天更美好》一书,举办演讲比赛(五月份)、知识竞赛(六月份)、摄影比赛(十月份)三次活动。

(五)调动各界参与,发挥整合优势。

1、提高家教水平。抓好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规范严格,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网络;保质保量用好家校联系册,做到每学期同每位学生家长均有一定程度的书面联系,特别重视做好与后进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加强对教师家访工作的组织管理,积极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名家长”活动,要求所有班主任上半年必须对本班学生进行一次家访,任课老师也要随同进行家访,并把家访工作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之中。

2、开放教学活动。开放教学,是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又一形式。本学期将继续对五、六年级进行向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并召开学校、班级家长座谈会,沟通情况,交流家教经验和体会,促进家长与家长间、家长与教师间的情感交流,进一步听取家长对学校、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意见。

3、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学校家长委员会、德育基地的作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共建活动。还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关心,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

(六)重视学科渗透,加强德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