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7 15:49: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三数学;应考能力;心理素质;高考趋势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是每年一次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数万名学生经受考验的时刻。进入高三,学生便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老师和学生都绷紧神经准备一搏。如何提高复习效率,提高应考能力,是教师教学应该考虑的重要内容。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怎样帮助学生备考,怎样提高数学复习的效率。
一、高三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
学生在这个阶段普遍感到压力大,神经紧张,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信心不足。往往在这个时期他们似乎是强弩之末,学习兴趣淡化,能力也有所下降。特别是数学,枯燥、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重重。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整理能力欠缺,在高中前两年,他们学习了大量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解题方法。但是这些知识在他们的头脑中处于分散状态,同时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清楚、不够明晰,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学生对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综合性掌握不清楚,学习效率难以提高。
二、提高应考能力的措施
1.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由于来自家庭和老师的厚望,学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在这个时候树立学生战胜自己的信心是最重要的。调节学生的心理情绪,让他们轻松应考,同时老师要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不给学生施加更多的压力。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能力提高,不要困在一些题目中,关注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消除学生的高考恐惧症。
今年高考前几天,我接到某学生家长的电话,说她的女儿有些担心,怕发挥不好影响成绩,请我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放下电话后,我认真地进行了思考,学生目前的压力来自高考,于是我及时找她进行谈话,从她喜欢的服装、明星聊起,挑她喜欢的话题谈话,然后我给她出了几道简单小题,她很顺利地完成了,我对她的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大大夸奖了一番,帮助她树立了信心,结果在高考中数学考出了137分的好成绩。
2.关注数学高考的趋势
湖北省近年来(2012年是湖北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但前几年应该一直在渗透课改的思想)的数学高考试卷一直是贯彻新课改的理念,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而近几年高考数学有一些变化,老师应该掌握考卷的趋势,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比如函数这一部分试题的命制者加强了函数模型背景及应用的要求;加强了数形结合以及几何直观等思想方法的考核,而对于“反函数、映射”的要求以及对数函数的内容有所减少,增加了“幂函数”“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同时还增加了“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等等。老师要认真研究每一年特别是上一年的高考试卷,掌握考点内容的变化,及时捕捉信息,给学生提供最新的高考信息,并针对掌握的信息制订相应的复习计划,使学生有限的精力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3.掌握考卷内容的新变化
湖北这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知识点分布有以下特点(这是我对试题研究的结果):近三年的湖北高考数学试卷,2010年,试卷考查了切线方程,构造函数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利用已知理论进行迁移的能力;分类讨论思想及教学归纳法。2011年,函数与导数、不等式的综合应用能力考核,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考查学生的转化与划归思想和能力。2012年,考查了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结合推理演算,考核学生的数学归纳法以及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通过分析知识点的分布,我发现了湖北高考的新变化,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增强了,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与创新能力、对学生思想方法的考核也有一些新特点,比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划归与转化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有限与无限思想、必然与必然思想。根据这些新变化,制订复习计划和复习策略,让学生的应考能力迅速提高。
4.科学分析高考数学试卷
2012年的湖北数学试卷,出现了一些具有明确导向性的试题,从这些试题中,我们可以发现,高考的原则问题,那就是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考查能力”。充分体现了能力立意的考试思想,体现了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理念,集中考核了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形成、素质提高等内容。在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考核中,突出了几何直观的能力考核,强化了数形结合的意识。比如,试卷的第10题中,用到了《九章算术》里“开立圆说”的知识背景,所以在复习中,老师要灵活设置问题,注意考点的变化,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率的复习计划。
教师研究高考趋势,掌握高考动向,对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提高复习效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面对高三学生那样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老师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使学生愉快复习、轻松上阵。
参考文献:
[1]朱仁林.提高高考数学复习的针对性[J].中学课程资源,2008(06).
1.深入研究《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大纲》对高考要考查的知识范围及每个知识点的能力层次都有明确的要求,不能随意的扩大或缩小复习范围。“双基”仍为根本,主干还是核心。应依据《考试大纲》确定的“考试范围及要求”,引导学生检查每一考点知识的学习是否达到《考试大纲》要求的学习层次;检查各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否建立,知识网络是否形成;复习过程中,要紧紧抓住重点知识,即学科的主干知识,通过变换情境,实施有效训练,使学生学会、学活。要仔细研究《考试大纲》,明确“考什么”和“怎么考”;研究教材和大纲,以使自己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复习。
2.潜心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不仅是《考试大纲》对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而且代表了高考考查的方向和深广度。怎么研究?我认为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做,新上高三的教师主要做09-13年各地高考卷,上过高三的教师重点做11-13年各地高考卷,目的是找感觉,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这有助于我们在复习中把握好“度”,特别是防止在训练题中片面追求偏、难、怪;二是比,对各年全国卷比较,对全国各地卷比较,从中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这样,复习的目标更明确,复习的思想更开阔;三是找,通过对近三五年的高考试题的重点研究,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3.精心研究能力要求
《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五种能力在高考题中的体现方式和考查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要将五种能力的提高贯穿于复习教学的始终。同时我们也把考纲中涉及的考点和能力要求在目标引领环节中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复习的针对性。必要时要能够忍痛割爱!
二、制定科学复习计划
如果没有一个总体计划,教学就很容易随心所欲而顾此失彼 。要计划好以下几点:
1.时间分配
就是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
2.有所侧重
就是时间不能平均,必须向重点章节倾斜。
3.查缺补漏
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查缺补漏。“要认真研读有关考点和内容,结合复习弄清、弄懂每一个知识点”。
4.整体复习
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
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详细列出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
5.适当调整
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或者根据考纲的变动而及时修订计划等。
6.回归课本、扎实基础、渗透思想、掌握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既引导学生学好新课标教材的新增内容,又要掌握好旧教材传承的主干内容,关注过程认知,注重概念深化,精选训练习题,有效拓展反思。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才施教,合理把握侧重点与教学节奏,突出不同群体学生复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高中数学教与学的大势所趋,也是取得好的高考数学成绩的良方。
三、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课本和资料的
由于高考题中有许多常规题的类型源于书本。因此,一轮复习时,我们结合一轮复习材料检查学生对课本重要例、习题地掌握程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删选和补充,做到有的放矢。
2.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要做好这一点,教师必须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为此,我们备课组全体教师首先认真学习研究“两纲”、“一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及其评析、复习建议,尤其是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相应地制定出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复习计划。真正使集体备课由简单的统一进度到统一内容,由备教案到备学生,由课外备课到深入课堂备课。学生的个体数学水平的差距较大,尤其是集资生数学基础十分薄弱。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把复习训练的重点放在难度中低题目上。坚持“难度适中,速度适宜”的原则,以大面积提高中差学生的数学成绩水平为目标。
3.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要真正减轻高三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必须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切实做到“时间化在备课上,功夫显在课堂上”。在课内,例题讲解前,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让师生都能显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事实证明:满堂灌,不仅老师讲得累,而且学生不轻松,效果也差。在课外,我们除了正常每天布置适量的作业(学生一般在20分钟内完成),还力求做好拔尖补差工作。每天布置一到两道较难的题目作为选做题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并规定每人每天至少向老师提出两个问题,定期检查他们的错题集。
四、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提高复习效率
1.面向实际,注重基础
基本概念、定义、公式,知识点的联系,基本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所以第一轮复习应注意适当降低教学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典型的例题和习题进行教学,并注意及时反馈和强化,着力提高学生对“三基”的掌握程度,切忌偏、怪和盲目攀高。
2.优化课堂,提高效率
通过学生自身的思维活动,把有关知识纳入其认知结构中,从而成为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让学生先做后听,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既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又能及时反馈,并能根据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切忌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方式。
3.加强练习,反复巩固
在教学中,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因此要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提高练习的有效性。要严格控制练习题的质量和数量,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同时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切忌搞低效的题海战术。
4.掌握学情,科学复习
要加强对学情的研究,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考试是学生考的,若不研究学情,教学就带有极大的盲目性。教师在教学中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案和练习要实行先改后讲,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深入钻研,然后精心选择,组织并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切忌照着参考答案讲题目的低效教学。
5.精选资料,编好学案
关键词:错题集;高考数学;总复习
高考数学总复习是贯穿整个高三阶段的重构知识和深化知识的认知过程。它主要是通过对知识的系统的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要搞好高考总复习,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基础复习以教材为主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要想把数学学好,就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考试的题目,无非是教材例题和习题的变形,试卷上的多数题目都能在教材中寻找到“原型”,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大家应以教材为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搞好基础复习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听课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复习课不同于讲授新课,教学进度很快,要达到最佳听课效果就要事先预习,上课时就能集中精力突破难点,从而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和听课效率。
2.制定计划,贵在坚持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先制订一个计划,根据制订的计划逐步实施。对于数学高考复习来说,教师在高考备考前需要制订一个数学复习计划,计划的制订原则需要因人而异,也就是要求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与学习情况制订出有效可行的计划,不要使制订的计划目标过于高,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并有效地按时按质完成。按时指计划需要按照时间来制订,如每天、每周和每月等;按质指按照计划预定目标实现复习效果。学习与复习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循序渐进,并且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有效完成预定目标。通过以上可知:要想提高数学成绩,复习是关键所在,而有效的复习需要制订计划与贯彻执行计划完美结合。
3.巩固练习
练习是巩固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巩固对教材中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激发学习潜能,培养学习兴趣
现在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学数学,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在学习上没有目标,缺乏自信,失去了学习兴趣。要想学好数学,就要克服畏难心理。其实,数学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有了学习的爱好,就不会把学习数学当成负担,更不需要挑灯夜战,潜入题海之中。相反,学生会觉得学习数学越来越有趣,把做数学题当作一种乐趣,就会越学越愿意学。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觉得可以尝试着先把某一专题学好来增强信心,通过以点带面把整个数学学好。比如数列求和问题,学生可以从公式与分组转化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数学归纳法这几种题型中分类去训练,每一种题型都多做几道题目,然后总结每种题型的做题的规律与方法,通过总结规律学生会发现其中的奥妙,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以此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错题集
不管是在平时的练习还是考试中,学生肯定会遇到过似曾相识的题,但就是做不出来,因此对于做过的题过一段时间再回头练习一遍很有必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平时练习及各次考试中做错的题,都写在自己的错题本中,对于每道错题至少要做三遍:第一遍:讲评时;第二遍:一周后;第三遍:考试前。建立“错题集”的目的不仅仅是把错题记下来,更重要的是找到出错的原因及自己知识的漏洞。做错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不过关,而这些要下功夫经过反复训练。 “反复训练”是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要防止进入题海,否则练习题的多、难、深,常常使学生头昏高涨,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只会机械模仿,有“举一”之功无“反三”之力,当题目稍加变化学生便感到束手无策。练习要做到有目的、有选择。练习后还应特别注意让学生总结、思考。通过精选题目类型,并进行拓展、变通,功夫下在借题发挥上,才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进入题海的死胡同。因此,建立错题集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规范答题,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有些学生考试的时候往往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解题不规范,这一部分学生总是感觉自己学得很好,平时做题大大咧咧,光追求结果,认为只要做出结果就行,而不在乎解题的过程,导致答题不规范,从而考不出理想的成绩来。所以我们在平时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注意规范化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搞好高考总复习需要有恒心、有毅力,并且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相信学生如果做到以上几点,最后必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燕洲.浅谈高考数学总复习中“三基”的复习策略[J].数学教学研究,1997(6):16-19.
[2]沈刚.浅谈如何提升高中数学总复习的实效性[J].数学教学通讯,2014(27):53-54.
关键字: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自信心
随着浙江省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及高考制度的改革,普通高中的分层教育不可避免,尤其是准备考三类院校的学生,课业上减轻了不少的负担,但对于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通过一年的摸索,对如何提高该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谈几点个人的想法。
一.纠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学生的思想当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困惑:学数学有什么用?例如当我问他们“你为什么学习数学”这个问题时,他们的回答多数是“不知道”或者是“为了高考”。这一错误的学习动机导致很多同学在学习数学时,感觉象是被逼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的心理状态,主要由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构成。在考三类院校的学生中对学习数学的动机一般是不明确的,同时也是这些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大心理障碍。
纠正学习动机的同时,如何激发兴趣显的格外重要。相对其他学生,考三类院校的学生有更多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信任的需要,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地接近他们和他们交朋友。俗话说:爱屋及乌,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
二.重视基础训练,调整复习计划,树立成功的自信心
过去的一年在三类班的教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些学生的自信心。考三类院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屡遭失败,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学习自信心差。当一个学生对学好数学学科彻底失去信心时,任何的说教都将无济于事。所以,需要我们正确地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认真分析他们困难的原因,允许学生数学学习上的反复,从中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品尝到取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好数学。
(1)重视基础训练。通过对2009年浙江省新高考数学试题的研究,在考卷中高一数学内容的试题量及分值占了较大的比例。文科是军中有63.64%的试题是高一学生可做的,且分值占61.33%,加上高一学生不能做的,但以高一知识作为基础的试题,高一知识几乎占文科数学高考的77%;而理科试卷中高一所占比例也相当大,几乎达到65%。由此可见基础知识在高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2)调整复习计划。尤其在高三的第一阶段复习中,绝大部分学生抱着强烈的热情投入到高三的复习,但往往复习到函数时,热情就降到了冰点,因为一道道函数题让大家飘进了云里雾里。于是,我个人尝试着把立体几何的内容作为复习的第一块内容,因为它基本不需要太多的高中其他的知识点,而且从困难学生做题的顺序可以发现,他们在立体几何这块内容上有着很强的优越感。
实践证明,绝大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感觉自己数学还是能学明白的,并且在一系列的考试中立体几何都保持比较高的得分率。
三、因材施教,降低教学难度
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三类班级的学生知识欠账多、认知能力差、思维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讲解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以降低教学起点。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引新,新中有旧。比如在三角变换和三角函数的教学过程中,公式的运用以及函数图像在学生脑海中就是几个英文字母和一堆波浪线,为了方便学生的记忆,只需讲透 ,其他公式采用变式训练的形式给出,结果学生对诱导公式和倍角公式全都采用这个公式转化。虽然浪费了不少时间,但学生不用再翻书找公式了。最后通过大量基础训练反馈以及个别辅导的形式,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同样,三角函数的内容在讲透之后,及时做好总结,要求学生记住性质的表格,把问题程序化,效果非常明显。同时,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每节课前以预习内容为主线先做练习,然后带着问题上课,降低迁移坡度,让学生把知识加工、内化。
四、改变学习习惯,改善学习方法
高三的每位学生都对高考报以很大的期望,因为自己三年时间的浪费,数学的概念基本为零,但往往所给出的借口为“从小学开始数学就不行”,其实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存在很大的问题。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培养非智力因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三类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1)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如对待上课的四十五分钟,不但要能坐得住,还要能专心的听教师讲。教师上课时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些异常举动。(2)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施加压力。要求三类学生的课后练习当天完成,绝不拖拉。对困难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完成。(3) 及时表扬,有的放矢。当这些在学习习惯方面有点滴进步时,要及时鼓励,更上一层楼,对学习习惯不良的后进生不讽刺挖苦,要针对他们的个性,因势利导,期待进步。
在考三类的学生的教学当中,数学往往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科目,同时也是对高考结果影响比较大的一个科目,所以,显得尤其的重要和突出。学生在高三初期的决心很大,教师要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在学生的心理和身体上,把学生的决心转化为动力。当然,这是一个长久的课题,需要大家不断的在摸索和交流中前进。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而促进其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最终达到促进三类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一)每个阶段的数学复习我们必须明确
练什么,怎么练,练多少?讲什么,怎么讲,讲多少?现在以高考为例,简要说明应该怎样做:
1.重视课本
现在高考命题的趋向以基础为主,摸清高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近几年的高考题安排了较大比例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变能力.
2.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基础知识即高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学生能揭示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去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于一题.
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根据历年高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每年的高考数学会出现一两道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所用到的知识都是同学们学过的基础知识,并不依赖于那些特别的、没有普遍性的答题技巧,而主要是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3.重视高中数学中的基本方法
高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换元法、分离常数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实质,它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都熟练掌握.其次应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4.应注意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探索性试题的研究
现在各地风行素质教育,呼吁改革考试命题.增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在其他省市的高考命题中已经体现,而且难度较大,这一部分尤其是探索性命题在平时学习中较少涉及,希望同学们把近几年其他省、市高考试题中有关此内容的题目集中研究一下,有备无患.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
5.高考复习应以构建高中数学知识的结构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命题的范围和内容
对重点内容应重点复习.首先拟出主要内容,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相关内容的题目,着重收集主要题型和技巧解法,像小论文式地重组知识,不要盲目地做题,要有针对性地选题,回味练习.
(二)在这个关键时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专题训练领会数学思想
在单元过关、查缺补漏时,应重视基本题型的解法总结和强化训练.适度综合,归类整理,对有关重点、难点、热点内容做专题复习.把握知识的纵横联系,着眼于知识重组,以重点知识的综合性题目为载体,渗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系统介绍,强调数学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中的指导意义.在对解题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过程中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过程提高书写规范
俗话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考试复习需要大量练习,有些学生为了追求做题数量,往往只注重解题思路的寻找,不按规定格式解题,导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所以,解题过程一定要非常规范,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重要步骤不能丢.同时要不断积累解选择题的经验,尽可能小题小做,除直接法外,还要灵活运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检验法、估计法来解题.解法的差异,书写的差异,正体现了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
3.加强反思提高做题效率
做题时切忌眼高手低,要坚持把一道题目做到底、做透彻.要重视解题后的反思,悟出解题策略和方法的精华,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化归为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解题技巧.有的同学漠视自己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将它们简单地归结为粗心大意.其实错误都有其必然性,一定要找出真正的原因,及时改正,并记住这样的教训.对复习中所犯的错误和模糊的东西要加强记忆和理解,对题目及解题过程要有自己的认识和领悟.
4.养成习惯提高解题速度
解题时审题要慢,思维要全,下笔要准,稳中求快,立足于一次成功,不要养成唯恐做不完,匆匆忙忙抢着做,寄希望于检查的坏习惯.这样做的后果一则容易先入为主,致使有错误难以发现;二则一旦发现错误,尤其是起步就错,又要重做一遍,既浪费时间,又造成心理负担.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把不懂的知识点搞懂,其次要把搞懂了的变为会做,把会做的变为单位时间内会做,最后要把会做提升为做对得分.不能仅仅满足于答案正确,还要学会优化解题过程.
5.体验成功保持良好心态
成功的数学活动往往是伴随着最佳心态产生的.在复习数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给自己创造一种轻松感、愉悦感和成功感,这样才能保持积极的进取心态,产生主动学习的倾向性.轻松是数学活动成功的发动机,愉悦是成功的催化剂,而成功既是关键又是最终的目的.此外,不要被一次次的考试乱了阵脚,坏了心情,考出问题就是收获,现在有错误是为了考试少犯或不犯错误.
(三)复习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
总复习工作要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即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1.要面向差生,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2.要注重中档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这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常丢三落四.因此,对他们要求要严格,解题要严密、细心,使其不因此而造成常规题失分太多.
3.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我们对搞好数学总复习的体会是:
低起点,三层次;高速度,常循环;明目标,突重点;
多开放,常探索;重联系,小综合;多变式,善联想;
多集中,善归类;知识块,解题快;练后讲,教学长;
生板演,标要点;指关键,结规律;倡通法,兼技巧;
多启发,迟判断;多粗放,常反思;先整体,后具体;
执行力的定义很简单,就是按质按量、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任务。这是执行力最简单也是最精辟的解释。但是正是这么简单的执行力,却是很多人所欠缺或者说是不完备的。
诚然,在追求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困难,甚至是难以逾越的困难。当遇到数学难点题型时(特别是空间立体几何的辅助线,函数、解析几何和数列),很多学生会选择跳过不做,那么下次这些所谓的难点还是你的难点,经过再多练习你还是没有任何突破,成绩也肯定不会提高。
我们如何才能让这些执行力差的学生“动”起来呢?下面是我近些年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总结:
执行力差的学生一般都有以下几类:
1.作业经常完不成,或者只挑选自己会做的题目,不动脑筋思考。
2.课堂不回答问题,不主动板演。
3.自习课和课余时间不爱请教老师,更懒得动手认真细致地练题。
4.数学成绩一直没有明显提高,只会做简单题型,例如选择前五道,填空第一个,大题的统计概率题目;稍难点的数列,解三角形,从不认真总结钻研;导数和圆锥曲线更是直接放弃。
针对这些学生,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与作业经常完不成或者完成质量不高的学生谈心,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高三课堂检查作业或者资料时,我总是首先询问学生,他们是否有过以种种借口跳过稍难点的习题的情况,无一例外,所有学生都会点头称是。这时我会告诉他们:按时是学习任务在时限上的要求;保质是学习任务在品质上的要求;保量是学习任务在数量上的要求。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为他们制定数学常规作业登记表,常规作业内容是小题限时训练,大题规范天天练和成套高考模拟测试,目的是帮助其提高做题速度,规范大题解题步骤,抓住得分点,训练他们高考的时间把握和先难后易的思维习惯。
二、发现其闪光点,激活其乐学点
我经常将第二天讲解的题目,按照每个学生的程度布置给他们,这些问题是他们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让他们利用晚自习或者课下时间思考讨论,第二天板演展示。执行我所布置的任务,这个措施可以督促他们进行思考,让他们动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并且可以逐个击破难点问题,稳步前进。
三轮复习备考中,拿出高考模拟试卷,让他们挑选会做的题目,自己解决,互相讨论解惑,不懂的我再统一讲解。这种措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提升他们的执行力。在实施的过程中尽量覆盖到所有学生,培养他们的执行力,从而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目的。
三、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一帮一”活动
为此类学生找一位负责任的“小老师”,经常对他们进行辅导和帮助。也为此类学生找一位成绩稍差的“小学生”,让他成为小老师,帮助其他学生解决他所擅长的问题,比如给其他学生讲解他会的题目,也可以共同探讨布置的新题目等。这样他们会有成就感,还可以形成良性循环,长此下去,成绩必然稳步提高,执行力也越来越强,慢慢地就能够跟随老师的复习进度,按部就班地完成高三一轮和二轮复习计划,避免一步跟不上,之后就破罐子破摔,索性放弃学习数学的现象。长期坚持这些方法,高考数学成绩必然不会太差。
四、课堂教学中多关注执行力差的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注意做到分层次练习
我会按照每个人的能力分配任务,让他们尝试在课堂上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同时,多给予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是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主动思考的习惯、动手做题的习惯。“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可见,双手的操作对于人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十分必要。因此,应当顺应这一规律,实施分层次教学,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程度,努力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多让他们在动中学习和思考。
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挑战难点
无论遇到什么数学难题,他们都应该想方设法地找出解决办法,而不是退缩。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完成,这个阶段是成绩提高的关键,跟随老师的步调才能事半功倍。
“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在数学学习中,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人:他们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借口。我们并不缺乏伟大的口号和想法,真正需要的是把口号和想法落实到位的执行力。
毕竟,基础再差的学生,仍有自己制定的高考分数目标;想法再伟大,也是需要你自己将它实践出来,这一切靠的就是执行力。
每个学生学习目标都是大致相同的,然而效果却是大不相同,道理何在?关键就在于是否具有非常强的执行力,锁定目标,简单重复。
六、选择执行力强的科代表和小组组长,也是让执行力差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动”起来的关键
师生、班干部与其他同学互相沟通,建立起信任和互相欣赏,达到类似于心有灵犀的朋友式的境界,这样的执行将更加彻底。科代表和小组组长是示范者和桥梁,他们能引领一个班的学习风气和氛围,能把老师的意图完完整整地向学生传达,又要结合实际,把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全面地向老师汇报。老师才能结合实际改进讲课进度和难度,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摘 要】为了精准把握高考方向,不断落实高效指导,真正实现高效复习,从而切实提升高三数学复习的实际效益,文章从全面解析高考考试说明、认真研究高考真题、准确掌控备考学情等方面作了较为客观而深刻的阐述,旨在科学把握复习策略,不断取得高考成功。
【关键词】2013高考;高三复习;策略
说起2013年江苏高考,许多师生的共同感觉是:今年的数学试题如同今年的高考天气——爽!其实,今年的数学试卷依旧遵循了新课程理念,但与往年相比,试卷结构更加科学,试题难度更加合理,整张试卷注重双基,凸显能力,看似简单,欲拿高分却绝非易事,是近几年高考命题较为成功的案例。与此同时,许多师生还有一个同感:复习又搞难了。而这,更值得我们全面审视与深刻反思。下面,笔者从2013年高考试卷出发,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对照本人在《加强研究 给力高考》中的观点,浅谈一下高三数学复习策略,意在共同研究,以期高效备考。
一、解析考试说明,落实高效指导
“考试说明是贯彻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的纲领性文件,系统准确地体现选拔性考试的要求,具有规范高考命题和指导复习备考的双重作用”,由此可见,考试说明是每年高考命题的官方规定和重要依据,理所应当是高三复习备考的行动纲领和主要参照,因此,把握高考应该从把握考试说明开始。以2013年江苏高考为例,考试说明对各考点的考查要求仍然分为A级(了解)、B级(理解)、C级(掌握)三个等级。但与2012年的考试说明相比,略有改动,必做题部分直接删去了两个考点,分别是计算较为繁琐的“变量的相关性”和文理科有别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说明中典型题示例也作了一定调整,立几题将2012年展示的2010年考题(第一问:证线线垂直,第二问:求点面距)改成了2012年考题(第一问:证面面垂直,第二问:证线面平行),这是个明确的信号:2013年试题对点到平面的距离原则上不作要求,重点应是位置关系的证明,而实际考题是第一问:证面面平行,第二问:证线线垂直。附加题部分,对参数方程极坐标部分降低了难度,而对空间坐标系部分提高了要求,一升一降,保持平衡。试卷结构与难易配比基本保持不变,其中基础题、中档题和能力题所占比例仍旧大致为4:4:2,附加题基本维持5:4:1。事实证明,2013年的高考试题完全框在了“考试说明的笼子”里。因此,只有在全面解析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准确锁定考点布局,正确把握考题档次,才能科学把控复习备考的广度与深度,真正落实高效指导。
二、研究高考真题,落实高效教学
倘若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近年的高考真题,就不难发现试题在考试说明指引下的走向。通常,I卷大致为:1-8题基本上是A级考点,属基础题,较为简单容易拿分,9-12题一般是B级考点,属中档题,具有相当的运算量和思维要求,13-14题是B或C级考点,属能力题,有一定的综合技巧和能力要求;II卷大致为:前三题是基础题,第15题经常考查三角函数,有时与向量有机结合,第16题考查立几,一般会有2问,证明与计算相结合,第17题多为应用题,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与数学建模等综合能力,第18题是解几,属中档题,近年以圆与椭圆为主,最后两题是通常意义上的压轴题,考查数列和导数等知识的综合应用,难度区分大,综合要求高。附加题考点相对稳定,难度系数中等。2013年的试题基本也是这样,且有灵活表现,但整体试题保持平稳,I卷以基础考查为主,除了14题以外均比较容易,13、14题较往年也明显降低了要求。II卷以能力测试为主,前三题依旧基础,但第15、17题的第二问均作了适当提升,解几(第17题)考点是圆,但第二问要求较高,考虑到试题整体运算量饱和,立几题(第16题)两问均为证明,应用题(第18题)的呈现方式已经初步“数学化”,解题思路容易建立,但计算要求明显提高。最后两题也均可动手,第一问相对容易,但第二问要求明显较高,起到了压轴之效。附加题难度稳中有降,选做题仍较简单,必做题略有小难。可见,只有加强对高考真题的研究,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方向,才能从源头上把握高考,真正落实高效教学。
三、掌控备考学情,落实高效训练
事实证明,成功的高考备战应该是,以考生为中心科学规划高考,以实际学情为依据高效开展备考,而这也正体现了“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高考最终还是考生独立应试自定乾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考生是高考的绝对主角。另一方面,每年考点分布大致稳定,难度系数基本不变,题型与重点也相对固定,唯一发生明显改变的是每一届不同的考生,就此而言,考生是高考的矛盾主体。因而,我们必须注重对考生的研究,及时准确地掌握备考学情。只有这样,我们的复习才能切合实际, 备战才能精准高效,高考才能出成功取胜。在2013年备考过程中,我们依据实际考情明确备考思路,立足具体学情制定复习计划,注重实际效果科学开展高效复习。针对学生中出现的眼高手低丢了基本分、不重规范失了中档分、信心不足没了应得分等问题,坚持站在考生的角度,深入思考,全面分析,着重在学习动机、行为习惯、能力基础、考试心理等方面进行个性矫正与适时优化,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复习备考应坚持“以考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切实加强目标定位、基础梳理、学科建模、审题训练、解题规范、应试技巧等方面的专项辅导与强化训练。在不同的复习阶段,针对学生在不同方面暴露出来的具体问题,逐一研判对症下药,全面分析分项矫治。总之,复习备考应从实际学情出发,做到目中有人(考生),心中有数(问题),手中有招(办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把握高考,真正落实高效备考。
综上所述,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高考试题是高考选拔的直接载体,考生是高考对象的唯一主体,2013年江苏高考数学的实际情况再次证明,我们只要依据说明,切牢考题,以生为本,就能实现高效复习,取得高考成功。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吕四中学)
高中数学总复习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全面有效地进行复习,是中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以总复习的目标定位和特点分析为切入点,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高中数学总复习的特点
(一)、系统性在总复习的开始阶段,可抓住高中数学的四个分支的“龙头”章节,即代数学的函数、三角学的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的空间直线与平面、解析几何的曲线与方线、直线和圆等章节先复习,在课堂教学中选编联系面广泛的例题和练习题。例如,直线方程的复习,引导学生从普通方程的一种形式联想到几种形式,再联想到参数形式、极坐标形式、联想到平面几何中确定直线的条件与解析几何中确定直线的条件在本质上的一致性,直线与方程的对应条件等。课堂上安排时间让学生广泛联想与交流,教师注意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要注意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课后要求学生翻翻教材,看哪知识、概念还没有联想到,需补充纳入自己的网络之中,再辅之以难易适中的客观题,多次覆盖知识点和技巧,学生自查自练,教师及时反馈正确率,集中解决共性的难点,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线络将会很快形式。
(二)、思辩性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立足基础,突出能力考查,从学科整体知识结构和思想体系上考虑问题,加强了试题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加大了数学综合素质的考核,全面考查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但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率,着重考查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知识主干,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都是考查学科的重点内容,突出重基础、考能力的主题,对加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学和复习的过程,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新知识应及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特别要注意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突出数学复习所具有的思辩成份,并使之成为衔接新知识的内趋力。这样,在解题时,就能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从记忆系统里检索出有关信息,寻找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好“三基”,在过程教学中,我们认真做好以下几件事:
1、引导学生对每一章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进行系统归纳;
2、过联想、类比、对比等方法,加强知识与方法的纵横联系,并对有关知识进行适当延伸与拓广,重视“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
3、将抽象的问题进一步具体化,变成学生解题时容易操作的问题;
4、重点内容、常规方法常抓不懈;
5、一些典型问题、典型方法虽不属大纲规定学习的内容或属于考试要求降低的内容,但又是常考常用的内容,仍然要求学生掌握好;
6、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要不断提炼,不断渗透;
一、夯实基础知识
没有基础就谈不上能力,复习要真正回到重视基础的轨道上来,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以免眼高手低。部分学生在第一轮复习时对基础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认为题目看上去会做就可以不加训练,结果常在一些“不该错的地方错了”,最终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粗心大意,从而忽略了基本计算的训练和常规方法的积累,造成了实际成绩与心理感觉的偏差。夯实基础还指要通过复习,全面回顾,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把长期学习的各部分知识“组装”起来,融会贯通,透彻理解,使之形成系统化知识。复习要把“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作为重中之重,死握一些难题的做法非常危险,学生只有“三基”过关,才有能力去做难题。
二、建构知识网络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把大量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陈述性知识,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构建的基础上,形成越来越有层次的数学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产生方式,所以复习的首要任务是立足于教材。比如“函数”这一章的复习,学生首先应将高中所学的函数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用简明的图表形式把基础知识进行有机的串联,以便找出自己的缺漏,明确复习的重点,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学生如果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过于被动、机械,只是将课本或是参考书中的内容抄在本子上,缺少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将知识与方法割裂开来,整理的东西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自然没什么用。学生要对每一个内容细化,问问自己复习这个内容时需要解决好哪些问题,以此为载体来提炼与总结基本方法。
三、优化解题规范性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平时做题时只是写个答案,不注重解题过程,书写不规范,结果在正规考试中虽然答案对了,但由于过程不完整而被扣分,或者答题过程存在许多小错误,累积起来影响了最后的成绩。因此,在一轮复习中,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告诫学生:解题一定要非常规范,“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不要急于做综合题和套题,要求稳、求实,做好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解题时要侧重常规方法,淡化特殊技巧,解决问题不是解题的目的,我们要更注重题目所包含的方法。
掌握一种解题方法后,学生除了做练习题,还要把功夫下到典型例题上。学生要认真分析题目的特点,为什么要这样想,怎样想到这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哪种方法比较好,这种方法解决哪类问题比较方便……这样学生就会对这种解题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做题的质量更胜过做题的数量,同时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当然,这些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学生必须在平时下功夫努力改正。“会而不对”是高三数学学习的大忌,学生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逐步克服,否则后患无穷。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可结合平时解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逐题找出原因,看其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还是知识方面的缺陷,再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必要时作些记录,每个学生应必备错题本,以便以后查询。
四、加强做题后的反思
做题后,学生一定要认真反思,仔细分析,从中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和解题的思维方式,并总结出对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这个环节至关重要,它是学生提高的大好机会。对于一道完成的题目,以下几个方面学生需要总结:
1.知识方面:题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在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
2.方法方面:如何入手的,用到了哪些解题方法、技巧,自己能否熟练掌握和应用。
3.过程方面:能不能把解题过程概括、归纳成几个步骤,以便于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
4.错误方面:要重视对错因的剖析和对错误的订正。可以制订正误表,以便及时纠正。
现阶段,普通高中大量扩招,进入职高的学生素质越来越差,致使学校出现大量的学习不适应学生,到了三年级更是如此,如不及时恰当地纠正,必然导致学业不良,给单招数学复习带来困境.如果能发现导致学习适应不良的原因,就能有针对性地克服学习适应不良.为此,我们开展了单招数学学习适应不良学生的调查研究,以期分析适应不良学生的成因,为进一步探讨不良学生的转化工作提供材料依据,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只有适应学生.
一、适应学生必须了解学生
首先我所教的两个班级进行学情调查.针对一、二年级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一系列跟踪调查,包括问卷、谈话等.从调查结果分析:“主动型”“中流型”“被动型”和“放弃型”所占比例分别为约10%、约45%、约30%、约15%.我把前三种都归类为数学学习适应不良.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中引起注意,也为分层教学提供依据.
其次认真学习单招数学考试考纲和教学大纲,并对近三年的江苏省对口单招数学试卷进行分析.本人认为这几年的单招数学试题严格遵循单招考试考纲,紧紧依靠教材;全面考查基础知识;题目灵活,注重考查能力;既注意面向大多数学生,又有利于拉开档次.因此,在单招复习中要突出以学生为本,面向大多数学生;加强基础,突出重点;重视应用,贴近生活;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根据学情以及近三年江苏省对口单招数学试卷分析,设计“适应学生观指导下”的单招数学复习计划、课堂形式选用方法的基本标准、课堂操作基本程序.
二、适应学生必须有学生适应的课
学生的学习适应是多方面的,根据问卷调查三年级数学的学习现状,并对造成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原因的分析,首先是学生要适应你的课堂,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好每一节适应学生的对口单招数学复习课.而对口单招数学复习课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长期以来中等职校对口高考数学复习教师为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节约时间,往往采用“满堂灌”和“填鸭式”两种教学方法,既剥夺了学生参与的时间,也把学生置于被动学习的境地,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怎样使学生适应对口单招数学复习课,我认为教师应当适应学生,注重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并尝试变换复习课的结构,力争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形式的探索过程中,通过学生访谈、备课组研讨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流,逐步形成了“适应学生观指导下”的,以“导学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强化集体备课,突出学生课前预习,特别在课堂教学中大胆让学生自演,开展“问题解决”教学实践,取得较好效果,有力促进了数学教学质量.在课中,首先每节课开始的5分钟,留给学生上台讲解和复述基本知识点,上台学生讲解不当之处,其余学生可随时提出疑问和修改补充;然后我利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将上节课所需复习的基本知识点放出,让学生明确疏漏和不足之处,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其次在课中设立问题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与创设情景,并组织讨论与解决问题,最后启发点拨与归纳问题.第三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归纳重点.学生一旦在全课的小结上有了突破,整个课堂教育一盘棋就全活了.同时强化课后练习复习,注重辅导.使复习真正形成巩固、提高、拓展、创新的崭新局面.
三、适应学生更要关心学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分层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经过第一轮复习,学生的学习适应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接受数学知识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学习进一步分化,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学生的要求.从“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和实践依据入手,进一步探究和实施单招数学复习的分层教学,以满足多层次学生的需要.而课堂45分钟很难照顾到各层次的学生,因此“分层教学”重在课后.注重课后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
转贴于
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外辅导方面我采用了三种方式:(1)通过对口扶贫的方式进行学习辅导,即由学生之间相互逐层辅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教师要做补缺、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分层给学生补课.(3)变换辅导方式,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我在调整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变换了辅导方式,采取了“个别辅导,分类推进”的办法.也就是:(1)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有目的地布置题目,压担子,尽量挖掘其内在潜力.(2)对大部分中等生,在让他们达标的基础上适量增加提高内容,让他们能扎实掌握基础内容,又略有提高,增强学习的动力.(3)对于后进生,则采取以情感投入为先,多与他们谈心,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增强他们对老师的亲切感和信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由于采取了不同的辅导方式,针对性更强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层教学照顾了所有学生的认知过程,满足了各层学生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