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寝室文化论文

寝室文化论文

时间:2022-08-18 21:48:47

寝室文化论文

第1篇

寝室文化是文化形式的一种,是校园文化生活的缩影,它是以寝室这一特定空间为单位,尊重寝室成员的主体作用,发挥寝室成员的个性及创造力,被大家认可并自觉践行的文化氛围和行为准则。他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物质文化,即寝室的物质条件,包括寝室的基本生活设施、环境美化的整体布局等;二是精神文化,即寝室成员之间的精神层面的内容,如人生观、世界观等。

二、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寝室文化建设关系到创建优良校园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塑造学生优秀品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对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的成效,是对民办高职院校“三风”建设的有效依托,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促进”:

(一)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德的提高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的参与者。作为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德的培养,除了日常的谈话交流、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等形式的教育,也应该重视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促进学生对寝室形成归属感,使寝室真正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家”

寝室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寝室成员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重视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让他们直接参与到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对寝室归属感的提升,使他们能够更快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并形成积极向上的寝室氛围,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履行做好寝室文化建设的义务,使寝室真正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家”。

(三)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

每一间寝室是构成一个班级、一个专业、一个系院、一个学校的组成单位,他是仅次于学生个体而存在的小型集体单位。如果每一个小型集体单位都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争先赶超的氛围,那么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班级、专业、系院和学校将同样形成一样的风气。一种良好风气的形成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教育和感染我们的学生,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将更好地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优良校风的形成,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目标。

三、民办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的途径

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情况告诉我们,寝室文化建设的过程面对的是以注册入学为主的学生群体,他们具有以下特征:文化成绩弱,动手能力强;理论基础弱,实践能力强;行为习惯弱,个性追求强。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针对他们的特征扬长避短、群策群力,让他们在寝室文化建设中接受学习教育,使他们在寝室文化中成长成才,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思想引领,强化育人,充分发挥寝室育人功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新时期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抉择。实践证明,辅导员老师在做好寝室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能充分发挥寝室的育人功能,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同时,重视党团学生干部作用,建立“公寓团工委”、“党员寝室示范岗”、“寝室安全信息网”等,将辅导员的工作触手延伸到寝室的各个方面,在寝室文化建设方面锻炼和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在学生中树典型、学榜样,做好寝室文化的引领育人工作。

(二)形成制度,重在落实,充分发挥寝室管理功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一定要有详细、可行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服务,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寝室中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寝室文化的配套机制,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规章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寝室文化,同时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时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绝大多数的学生是能够遵守在寝室中的纪律。以制度说话,用制度服务,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

(三)以活动为载体,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第2篇

1.不自主的,无意识的顺从性和趋同性。

因为学生都是生活在群体当中,所以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接受一些集体的事情,而我们的寝室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单位群体,所以会对问题有共同的意见和看法。所以在同寝室共同的努力下会形成一个特有的寝室文化氛围,同时,也会产生对事情的一种趋向性,这在无形中影响着整个寝室的行为,思想等等。这种影响并不是通过我们的教育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等外部强制来形成的,而是通过我们自己学生寝室内部文化之间所形成的精神交流文化以及相对应的物质生活水平所进行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2.心理上具有感染性。

大学生的寝室文化实际上就是寝室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形成一种特殊的感情相互交流、相互感染而形成的一种大家心理上的共识,而这种共识深深的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面和学习。

3.情绪方面和心理方面具有易变性。

大学生本身思维的独特性、创造性、明锐性等这些都使大学生表现出反映形式、思想方式等都容易受社会的各种价值观所趋向,所以会在价值观念、情绪、心理等方面产生一种动态性,这就使大学生寝室文化当中产生易变状态。

4.大学生寝室文化还会具有自主性和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现在的大学生寝室文化个体意识都非常强、但是在集体意识方面却表现得淡漠的特点。这个特点具体表现在群里生活当中,每个成员的目标意识都很强,都很关注自己在群体生活当中的位置,有些甚至会利用群里生活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群体生活当中缺乏真正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等。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意义

同其他校园文化一样,寝室文化也是一种育人的文化。但是它的育人作用和效果又明显地区别于其他的校园文化。它不但对大学生的正确思想、健康心理、良好习惯、行为方式、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会对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的价值取向、生活道路、做人准则造成影响。

1.舆论导向功能。

作为一个开放的“小社会”,寝室是连接大学生与社会的中间环节。大学生对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思想、理论、观念、思潮的吸收以至内化都会在寝室内发生,所以健康的寝室文化有助于开阔大学生视野,提升大学生政治鉴别力,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规范约束功能。

寝室文化中包含了寝室制度文化,这是一种行为规则。通过投射效应,寝室制度文化使得大学生从人们对他们的褒贬、毁誉来反省自己、约束自己和控制自己。

3.情感平衡功能。

大学生是一个内心充满着矛盾和冲突的群体,他们需要倾诉对象,需要要有适合的场合作为自己愿望、利益和要求外化的载体。相对于相对严谨的课堂文化、隐私度相对较低的其他校园文化载体,寝室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使得大学生可以相对宽松地进行心理调节的特点,能够帮助大学生淡化内心矛盾和冲突,实现情感的平衡。

4.品质塑造功能。

第3篇

(一)娱乐休闲居多,学习交流交少

大学生每天在寝室活动的时间长达7个小时左右,寝室不仅是他们生活和休息的地方,也是学习与交流的场所。但是大多数大学生都将自己在寝室的时间用来娱乐休闲,很少用来看书和学习。他们认为学习主要是在课堂、图书馆和自习室。寝室则应该是自己休息和放松的地方。因此,不少学生将他们在寝室的课余时间用于上网、打游戏、听音乐、睡觉等。

(二)卫生习惯较差,情趣格调不高

干净明亮、布置协调的寝室可使学生身心愉悦、精神振奋,并对增强其集体意识,增强文化修养,培养高大上的情趣爱好有着重要作用。搞好寝室环境建设是形成健康、高雅寝室文化的首要条件。但是,通过对学生寝室的多次检查,发现在不少的学生寝室,物品摆放杂乱无章,书本、衣物乱扔,让人望而生厌。部分学生认为寝室是休闲放松的地方,因而在寝室里不注意个人卫生,或交流时用语粗俗,甚至发泄消一些极的情绪。

(三)纪律意识淡薄,防范意识不够

高校宿舍的规章制度为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但有部分同学无视学校纪律,为图自己自由方便,未经学校允许便私自在校外租房居住。由于校园周边环境复杂,自身安全防范意识较差,这些学生在校外经常遭到一些骚扰甚至抢劫,严重的还受到人身攻击,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而部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夏季天热,他们便开着寝室门睡大觉,一觉醒来,手机、钱包等财物已不知去向的事时有发生。

二、建设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必要性

通过上述情况分析可知,大学生寝室问题日渐凸显,并演变成为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建设和谐健康的寝室文化极具重要性。

(一)和谐的寝室文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建设和谐的寝室文化,能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一个人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日益加重,如果不找到一个良好的环境和一些可信赖的倾诉对象及时进行心理调试,释放心中的消极情绪,那么长期积压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产生,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二)健康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培育良好的育人环境

对于学生来讲,和谐的寝室文化能为学生个人的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和谐健康的寝室文化对一个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诸多事实证明,少数大学生由于所在寝室的文化欠缺而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引发心理问题。因而,建设和谐健康的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着其他环境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和谐的寝室文化有利于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和谐校园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和谐。和谐的寝室文化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将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唯有成功构建和谐的寝室文化,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效带动建设和谐的公寓社区,才能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三、构建和谐健康的寝室文化的长效方法

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劳动力的“人才厂商”,应主动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所以学校应将建设和谐的寝室文化提上日程。

(一)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人生德为先,先立德后从事,即先学会做人,然后学会做事。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实施有效防预管理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充分利用课堂教育这块主阵地以及其他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认识和良好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让他们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进一步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

(二)加大学生寝室的管理力度,建设高品质的寝室文化

随着高校改革和规模的增加,学生寝室已经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绝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寝室已实行后勤物业化管理模式,但这种模式弱化了公寓管理和育人的职能,公寓阵地作用发挥不好。寝室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服务理念,通过理论考试、上岗培训、工作业绩评比等途径,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有条件的高校,可充实学历高、懂管理的人员到寝室管理队伍中来,进一步提高从事学生寝室管理工作的储备力量。

(三)大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第4篇

关键词:寝室文化 规章制度 校园文化

寝室是学生集生活、学习、娱乐为一体的一个重要场所,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对学生的成才和学校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建设积极、文明的寝室文化,是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

1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明确寝室文化建设的理念

我们要引导其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寝室文化的基础,良好的人际交往观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习探讨中产生心理共鸣,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和谐寝室文化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寝室文化的质量和品位。成为民主、自由、平等的和谐文化氛围,由此形成良好的学风以促进班风建设和校风建设,从而形成寝室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统一思想,统筹规划,明确和谐寝室文化建设的宗旨——“扬德尚美,育己善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人”为准则,明确寝室文化建设的理念——“和谐寝室,品质生活”。

2 改革陈旧落后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的寝室管理体系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笼统地走马观花式的“三定制”(即定期定人定点检查)寝室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序上并不能使大学生对寝室检查和评比产生积极参评的思想和自觉主动自愿的行动的统一,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寝室管理制度是造成寝室检查评比的短时间内整洁干净、整齐有致的伪寝室环境状况产生的原因,这并不利于和谐寝室文化建设与和谐寝室环境建设的长期进行。为此,学校寝室的管理制度应该具有系统性、先进性和开放性。

第一,发挥学生干部、党员、团员的作用,成立“学生寝室自我管理协会”简称“管协会”,它是“专管会”的重要补充,其成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是广大学生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专管会”和广大学生的桥梁,它在学校的文化建设政策和“专管会”的指导下对寝室文化进行自我服务,自我营造和自我管理。

第二,提高寝室管理队伍素质,成立教师专员管理委员会和学生干部自我管理协会。

第三,学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寝室管理原则。

3 建立和规范寝室管理规章制度,加大寝室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高校的思想教育必须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贯彻“从严执教,从严治学”的方针,并辅以严格的管理,健全的规章制度与教育引导结合起来加强文明寝室的建设,使学生有章可循。考核时有标准可依,同时,加大执行力度,按章办事,使规章制度既有透明度又有权威性。如《大学生寝室安全卫生检查管理条例》、《大学生寝室关于晚睡熄灯管理条例》、《大学文明寝室评比标准》以及《大学生寝室文明生活公约》等规章制度,学校有关部门组织在执行这些规章条例过程中,要做到检查从规,评比从严,奖惩分明,以此来树立和加强规章条例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使其成为学生践行的权衡标准,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建设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寝室文化保驾护航。

4 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寝室文化建设活动

大学生生性活泼,个性独特,思维活跃,是和谐寝室文化建设的主体,作为青年时代的佼佼者,乐于追求新生事物和尝试多变的生活方式,不自觉地沉溺于一些庸俗污秽的文化中,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建设和谐寝室文化的意识,因此,只有高质量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才能矫正他们在文化意识上的认识误区,才能与大学生的知识、生活水平相适应。学校有关组织部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寝室为单位,开展每月一次的全校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定期举办寝室文化艺术节,从人为引导的竞争意识的氛围中,培养积极的处世心态,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组织和策划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从而为激烈的社会竞争奠定基础。此外,活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符合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教育目的,使知识与实践相结合;②要体现时代风貌,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致;③与教育本质相适应,有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④科学性,趣味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综合素养。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增强寝室环境、物质条件投入,优化环境,营造文化氛围。既有利于学生的休息和生活,又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情操,洁净,舒适,美观,使人受到文化氛围,寝室环境布置的整齐,有利于学生们全面发展,陶冶和净化学生们的心灵。

总之,我们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把管理和教育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学生寝室管理真正从管“物”到管“人”再到管“心”的真正飞跃。推动学生寝室管理向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知识化的方向发展。真正建设好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寝室文化,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维,王慧琦.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理论界, 2006(08).

第5篇

寝室文化是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衍生而出的新兴文化倡导,其作为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延生、社会文化的浓缩,是寝室成员在寝室里共同学习生活、传播信息、沟通交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环境和气氛的总和。寝室文化的形成一方面是寝室成员之间,自然形成或约定形成的寝室文化。这部分寝室文化的形成具有必然性,亦有着不成熟、不稳定性等特点,有些看似平静的寝室实则波涛暗涌,暗藏不安定因素。如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不能及时预警,积极教导,有些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这就相应的推动了另一方面寝室文化的形成,它是依靠学校规章制度,寝室管理制度等相因而生的,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愉悦发展为目的。合理的寝室规章制度能有效地约束学生在寝室中的行为,有效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对优良寝室文化的建立。

二、寝室文化现状及寝室规章实施情况分析

为全面了解高校寝室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进一步分析寝室规章对于寝室文化建设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台州数个高校学生进行访谈调研。调研以寝室为单位,对寝室成员进行抽样访谈,其中与24个寝室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中男女寝室各12个)。访谈中大三、大四寝室各6个,大二寝室8个,大一寝室4个。问卷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寝室文化建设现状,包括对寝室卫生及文明寝室建设情况、寝室内的学习情况、寝室间的人际关系;第二,对寝室现有两个管理制度(《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和《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及教师联系寝室制度的考察,包括制度的熟知度,满意度,执行情况。

三、寝室文化建设现状

(一)寝室卫生及文明寝室情况数据对比分析

通过对调研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现有的制度下,学生寝室卫生状况基本良好,能够定期或不定期打扫寝室卫生,保持寝室整洁干净。但学生打扫的主动性不足,参加文明寝室的目的多是为了综合考评加分。而更确实的情况是,寝室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因此,在寝室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中融入对学生清理寝室的主观能动性倡导,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对象。

(二)寝室学习氛围现状

寝室作为高校学生生活、学习的综合体,越来越多的学生有大部分学习时间选择在寝室进行,寝室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之地,良好的寝室学习气氛更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根据调研数据表明,经常在寝室学习、复习的学生有52人,占总人数的56.5%;偶尔在寝室学习、复习的学生有32人,占总人数的34.8%;从不在寝室学习、复习的学生有8人,仅占总人数8.7%。由此可以看出寝室学习氛围对于学生起到重要作用。调研同时针对现有寝室制度对寝室学习氛围形成的影响,有82.7%的学生认为现有寝室制度对于寝室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未起到实际作用或甚至有消极影响。在寝室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中更有效地体现对寝室学习气氛的促进,是我们亟需考虑的问题。

(三)寝室的人际关系情况

调查中发现,寝室的人际关系是相当复杂微妙的,几乎每个寝室都存在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人际关系矛盾,小部分的寝室紧张关系甚至上升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在被调查者中,表示寝室人际关系融洽的有20人,占总人数的21.7%;寝室关系偶尔有矛盾的有62,占总人数的67.4%;寝室关系紧张、非常不合的有10人,亦占总人数比例的10.9%。大多数高校在寝室管理上都存在着着重硬件条件改善,而轻视忽略了软件方面的提高。寝室管理上,虽然有了辅导员进公寓、教师联系寝室、公寓自理管理等机制的出现,但在制度落实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可见,通过寝室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倡导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亦是研究考察的重中之重。

四、寝室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

(一)制度的推广范围直接影响学生的接受普及度

为了对寝室文化建设起到有效干预及积极促进作用,高校一般已出台涉及多方面相关的寝室/公寓管理制度。调研中,学生对于《学生公寓管理制度》还是相对熟悉的,对于《教师联系寝室制度》也比较了解,但对于《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很多同学表示并不知晓。对于学生已知晓的寝室管理制度,学生均表示会积极配合教师、公寓及学校的相关工作,也能够切实起到促进寝室文化建设的作用。

(二)制度合理性对比

被调查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普遍比较熟悉,认可度也比较高,有65.2%的学生认为该制度制定合理,21.7%的学生认为部分制度需要改善或加强,仅少部分学生认为《学生公寓管理制度》还需更多完善才能适应学生公寓生活要求。《教师联系寝室制度》亦是近年来各高校为完善寝室文化建设管理,积极关注学生生活状态及思想活动普遍推行的管理制度之一。对于该制度有些被调查学生表示并不熟悉,只是知道有这样的制度,相对而言《教师联系寝室制度》的推广尚未普遍。而对于其内容的合理性,有78.2%表示支持该制度,也期待制度更加完善,促进寝室文化积极、融洽的发展。最不被知晓的寝室规章制度中,《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位列榜首,有超过半数69.6%的被调查者完全不知道有该项制度的存在,该制度对于寝室文化建设的相关性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可说是微乎及微。在部分对此制度些许知晓的学生中,有54.5%的学生认为该制度制定不合理或者仍需要改善。

(三)制度的执行情况

在寝室管理制度的调研中,学生对于管理制度的知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遵守或配合情况。对于《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有82.6%的学生表示能完全遵守该项规章制度。而《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表示能完全遵守的人数仅有6.5%。在《教师联系寝室制度》的调研中可以看出:辅导员走访寝室的频率最高,其次是班主任,各级领导和一般教师基本上很少或者不走访学生寝室。

五、优化寝室规章制度,促进优秀寝室文化的形成

(一)健全和完善现存的两个寝室管理制度和教师联系寝室制度

1.完善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提倡创建良好的寝室文化

《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是维系学生公寓正常秩序的保障,是公寓各方面工作开展和落实的基本保证。具体建议:一、就近几年学校的基础建设改善结合学生实际,出台清晰条款,通过数据直接量化《学生公寓管理制度》。二、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制度文化,使出台的制度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尽量减少频繁修改,从而推进优良寝室文化的形成。

2.改进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创学生主导的寝室文化建设

对于《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首先要在学校层面,建立起对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的培养体系,对其成员进行尽量全面地培训,如公寓管理、寝室安全知识、传染病的防治与早发现、大学生情绪管理艺术、特色寝室文化建设等,使得公寓自律管理会成员具备应有的管理自我与他人的能力。其次,可出台相关激励机制,分层次、多方面地激发各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对于委员会的优秀成员,如:发现公寓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及时向老师、领导汇报,关心帮助同学、成果突出,均予以公开表扬,并结合综合考评予以加分。同时,对学生自律委员会的工作细则做出安排和统筹,如将他们对学生寝室的卫生评分情况纳入到文明寝室评选中,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再次,让各成员积极展开学生寝室的各项活动,认真负责做好寝室的各项检查,在学生自己的督导下,促进文明寝室的建成和发展。

3.加强教师联系学生制度,促进学生寝室文化建设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教师在课堂教育之外,更应走进学生寝室,多与学生沟通、聆听学生心声。《教师联系寝室制度》应明确教师联系学生寝室的目标、内容和形式。校方通过定性定量的具体工作安排,结合考评,对教师联系学生寝室的具体工作进行奖罚制度,同时将教师联系寝室的实际情况与教师的评奖评优、晋升、职称聘任等挂钩,通过制度规范使教师与学生寝室的密切联系,促进教师引导,以形成良好的寝室文化。

(二)对寝室文化建设制度创新的探讨

第6篇

寝室留给了大学生最美好的回忆,他们在宿舍里学习、生活、聚会、沙龙等,这些重要活动和经历就形成了寝室文化。

1.1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概念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也是大学生日常管理系统中最为基层的组织单位。所谓寝室文化,就是蕴藏于这一特定场所与特定形式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是寝室空间中由大学生个体与群体及其所属物品和环境所构成的物质与精神存在方式的总和。简言之,寝室文化就是大学生在寝室中的活法。

1.2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外延

如果把大学生寝室文化进行扩大化研究,这种文化的外延就可分为寝室物态文化、寝室制度文化、寝室行为文化和寝室心态文化。大学生的寝室物态文化主要是通过家具、服装、洗浴用品、书刊文具、室内装饰等反映出来的。大学生寝室制度文化是由寝室管理制度、寝室文明条例、寝室卫生公约等组成的制度文化。大学生寝室行为文化,就是大学生在寝室中各种内在心理活动在外在的表现的总和。寝室心态文化是由一个共同生活在同一空间的群体,其不同的主体因素经过长期磨合交融而形成的文化。

2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大学也是青年学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时期,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与他们接受的高等教育质量、校园环境、寝室文化状况息息相关。

2.1人格的概念

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一种可以离开人的肉体,离开人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而独立存在于人类的精神文化维度里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是一种区别于他人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里特征的总和。

2.2大学时光与人格塑造

从人格的概念可以看出,人格一旦形成,很难再进行改变,人格也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心理、情感等个人要素,也决定了一个人以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大学是青年学子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一旦在校园里塑造了健康人格,他们以后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就会受益终身,相反,在大学里人格因素没能塑造健康人格的毕业生,他们步入社会后慢慢就会走向社会的对立面。青年学生刚刚步入成年,处于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慢慢形成的关键时期,加之他们第一次远离家庭,离开了父母的言传身教,自身人格的塑造除老师的教导外,还受校园环境、身边同学、和寝室文化的影响。

2.3寝室文化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寝室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塑造会产生重要影响。优秀寝室文化熏陶出来的学生,往往身心都很健康,相反,充满矛盾、生活不协调的寝室文化,一般都会给生活在这间宿舍的学生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心理阴影。

3构建优秀寝室文化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根据相关研究,个体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形成,离不开适合自己成长、积极高尚的环境,因此,相关管理阶层应重视构建优秀寝室文化,最终帮助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塑造。

3.1构建相互包容的寝室文化

大学生的人格成长离不开环境与他人的影响,寝室是他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室友则是学习和生活中最为密切的他人。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不同的地域所带来不同生活习惯,他们在一个寝室生活和学习时,难免会出现摩擦、会产生一些小矛盾。解决这种小矛盾,除了相关管理部门的调节之外,大学生自己也应学会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最终实现与室友和谐相处。

3.2加强制度建设,弘扬优秀制度文化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弘扬健康文化的内在保证,在高校内,建设优秀寝室文化,首先得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在学生寝室内弘扬优秀制度文化,因此大学生寝室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且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寝室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建设、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建立规范完善的寝室制度能够有效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行为,逐渐消除不文明、不道德的言行举止。在具体管理措施上,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格督促大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大学生在寝室的表现进行量化评比,把奖惩结合的激励手段运用与日常管理之中,促使大学生自觉遵守各种制度,用制度文化熏陶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最终促使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

3.3美化宿舍环境,建设高雅的寝室物态文化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只有动手美化寝室环境、经常打扫卫生、保持宿舍干净整洁,才能在寝室内保持心情愉快,乱糟糟的环境走不出阳光、开朗的青年人。因此,每个寝室都应重视美化环境、建设高雅的寝室物态文化。除进行正常的日常打扫、保持整洁之外,大学生还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营造更加优美温馨的寝室环境,比如可以养些花草,净化寝室空气的同时还能给寝室增添一抹鲜活的色彩;动手制作精美的窗帘、设计寝室标志,充分体现出不同寝室的特点等。优越、高雅的寝室物态文化对青年学子健康的人格的塑造和形成有重要作用。

4结语

第7篇

【关键词】藏医系 寝室文化 少数民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68-02

寝室是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习惯有着直接和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受语言、文化背景、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对寝室文化建设的理解和实践与汉族大学生存在不同,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开展寝室文化建设,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大胆实践。

一 少数民族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思考

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内涵是以寝室为单位,由每一个成员特有的文化背景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物质文化是在相同的寝室设施基础上通过大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的对寝室的“二次装饰”,改造寝室的过程往往是成员内心对“家”的概念的表达,也是寝室凝聚力和表现力的重要体现。寝室是大学生构建精神文化的基本单位,精神文化的构建是寝室文化建设的重点。大学生通过寝室日常生活中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碰撞和交流,往往会形成一种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的形成恰恰是各个成员之间真实的内心精神世界的表达。此外,精神文化还表现在智能文化方面,寝室不仅是大学生生活的场所,也是互相学习的场所,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理论知识以及各项学科技能的讨论,更容易在思想上形成文化的碰撞,从而挖掘思想上的潜能,产生创新的观点,这往往比课堂上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更有效果。寝室成员在长期的生活中慢慢磨合,形成一种大家约定俗成的、无形的制度文化。寝室中的每个个体都不希望自己成为群体中的“特殊现象”,要获得这一群体中成员的认可,就要遵守这种无形的制度。这种文化一定程度上对寝室各个成员之间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作用。如日常生活中的寝室卫生制度、各种行为习惯的约定制度等。

青海大学医学院藏医系学生全部为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蒙古族、回族、土家族等七个民族,其中藏族学生占到95%以上,85%以上的学生来自农牧区,部分学生来自游牧家庭,他们纯朴善良、热情活泼、能歌善舞,有少部分学生汉语交流还不十分流利。经过认真思考与分析,我们认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开展寝室文化建设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找准突破口、确立明确而适当的建设目标,获得学生对这一活动的认同感,是开展此项活动的关键。

针对学生特点,藏医系教师和系领导形成了如下寝室文化建设工作思路:以学风建设活动为契机,坚持“三个深入”(“三个深入”即:教师要深入寝室、深入课堂、深入早晚自习)的工作方针,加强教师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督促与鼓励相结合,以环境卫生建设为主,突出特色,加强文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水平。

二 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方法

如何搞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营造出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特色鲜明的寝室,将寝室营造成像家一样的温馨港湾,彰显出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实现寝室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的互利共赢,藏医系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具体的实践活动。

1.坚持教师每周深入寝室指导文化建设

教师坚持“三个深入”,掌握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动态,及时给予指导与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化解成长中遇到的难题,促进其健康成长。结合学院学风建设年活动的具体安排,藏医系详细规定了教师深入学生寝室的具体要求,系领导每月深入学生寝室不少于2次,辅导员、班主任每周深入学生寝室不少于1次,重点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指导寝室文化建设,消除安全隐患。每次深入学生寝室,教师都要对寝室文化建设进行点评,并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原本以明星画像为主的墙壁,现在增加了树喻图这样的藏医学元素,有的寝室学生自己动手,在墙壁和屋顶装饰了纸鹤、彩带,还有的寝室摆放了绿色植物,细心的学生还给寝室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卓玛之家”。通过老师深入寝室面对面地指导,学生寝室文化逐步由环境卫生建设走向文化内涵建设,寝室文化的品位和特色也得到进一步加强,成为了学院学风建设的一个新的亮点。

2.检查督促寝室文化建设

寝室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需要睿智的头脑、灵巧的双手去创造,也需要精心地呵护和不断地督促。根据寝室文化建设这一特点,藏医系坚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寝室文化建设检查。定期检查主要由学生会负责,每周学生会都组织1次寝室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案并及时公布,累计后作为日后先进寝室评比的重要依据。不定期检查主要是指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组成检查组,不定期对学生寝室进行的全面检查,检查不

仅要当场打分,还要给出寝室文化建设的评语,每个寝室一个评语,检查完后,将评语写好放在学生寝室内。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一方面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寝室的文化建设。

3.表彰先进,鼓励寝室文化建设

表彰先进对于鼓励学生搞好寝室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从中找到乐趣,从而引发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发性。藏医系每学期都要根据检查成绩综合评定“寝室文化建设先进宿舍”和“寝室文化建设标兵”,并组织学生相互参观寝室文化建设成果,在学生集会时颁发奖品和奖状。对于寝室文化建设成效明显但未获奖的寝室给予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争取获得好的成绩。通过表彰先进,学生们更加明确了寝室文化建设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激发了搞好寝室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几点体会

通过寝室文化建设,藏医系学生寝室环境卫生建设、文化内涵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之前脏、乱、差的现象彻底得到了解决,涌现出了一大批“卓玛之家”式的先进寝室,学生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实现了寝室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的双丰收。在开展寝室文化建设中,我们体会到:寝室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既是建设者,也是受益者,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建设的热情和兴趣是活动能否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教师在活动中主要发挥引导和督促作用,教师的积极参与是活动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保障;寝室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应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生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专业文化;寝室文化;内质

高校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力量。寝室文化不仅对高校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影响,而且对高校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着重要的意义①。然而,目前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更为重视寝室设施、寝室卫生、寝室装饰等可观和表层的内容,忽视了深入分析寝室文化内质,激活寝室文化内核的重要性。现今,高校一般以学生的专业班级为划分学生寝室的依据。同寝室同专业的学生通过共同生活的影响、感情思想的交流,逐渐拥有较为稳定的寝室成员共同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形成特定具有专业特性的的寝室文化。因此,在专业文化视域下研究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

1.高校寝室文化的基本内质分析

高校寝室文化既具有共性也具有特性,它是校园文化的缩影、是社会文化的折射,更是专业文化的延伸。简言之,高校寝室文化具有校本特色、专业属性和社会映像三大特质。

1.1校本特色:高校寝室文化的基础内质

从物理空间上来说,高校寝室是位于高校的地理空间内的;从时间维度上来说,一所高校的寝室产生于这所高校诞生之后;从文化属性上来说,文化本身具有冲突与融合的双重性。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具有对所有校园次文化的渗透与共染的作用,而寝室文化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仍然具有吸收并内化校园文化的功能。因此,从理论上我们可以认为寝室文化必然带有校园文化的印记。

1.2专业属性:高校寝室文化的核心内质

随着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的知识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在高校中专业分类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专业的产生意味着学科知识的分化,高校文化也必然相应地向各个专业方向渗透,逐渐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专业文化。专业文化使专业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稳定而明显的文化特质,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归属心理。值得一提的是,现今学生寝室已成为高校学生活动内容最丰富,停留时间最长,思想反映最集中的地方。高校寝室文化最核心的特质就是专业属性,这是一个高校寝室群体特征最鲜明的表现和最详细的诠释。

1.3社会映像:高校寝室文化的动态内质

高校寝室文化的社会映像属性是由高校寝室成员的社会属性与高校功用的社会功能决定的。一方面,高校寝室成员在进入高校的寝室前都是一个家庭成员,家庭的教育和观念深入高校学生之心。事实上,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的不同也使每一个高校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另一方面,高校具有社会服务的使命,这必然要求高校文化能够主动地关注社会文化和社会动态,并且积极地吸收有益的社会文化。因此,高校寝室文化带有鲜明的社会映像。

2.专业文化在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1专业文化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提供了综合性文化平台

众所周知,由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广度和深度的属性,文化建设和营造的先决条件是价值观的统一和共鸣。只有相对统一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才能使文化建设具有现实的效应和可行性。正如上文所论述的专业文化是指师生围绕某个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的价值取向②,它体现专业成员共同的追求和理念,对专业中每一个人的行为形成潜移默化的指导与规范,从而将专业思想变为专业成员的自觉行为。同时,由于校园寝室管理按照专业分配的原则,我们一般可以认为一个寝室就是一群同专业高校生的集合群体。一个寝室的成员经过高校文化的整体感染和专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基本形成了一个既具有寝室成员特色又具有鲜明专业文化内涵的群体。这样一个群体具有基本一致的价值取向,基本类似的生活习惯,基本相近的行为规范。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就具有了较为坚实的文化基础,使寝室文化建设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2专业文化是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有效抓手

专业文化与高校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高校文化的子系统,是高校文化在某一个专业中的具体体现,不仅具有高校文化对精神世界的培养、对优秀社会文化的传承、对学生人格品位的塑造等特点,更是结合专业特点,将高校文化所倡导的精神和理念贯穿在某一个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中。高校文化体现了校园精神世界的共性,而专业文化则彰显了高校精神在专业领域中的个性,专业文化是高校文化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事实上,当寝室文化建设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寝室文化建设时,更多关注的是寝室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广度。然而,面对个性迥异和思维多元的大学生,在坚持建设方向的同时如果按照整齐划一的原则来具体落实寝室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显然是不可行且不科学的。我们认为专业文化是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有效抓手。当寝室文化建设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寝室文明建设时可以引入专业精神来建设寝室文化,如针对艺术学院的学生寝室建设可以引入美学精神的熏陶,针对建工学院的学生寝室建设可以引入建筑梦想的精神。专业文化带来的专业精神能够使寝室文化建设有点可抓,有据可循。

3.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有效举措

高校生寝室是校园文化的窗口。寝室集体作为高校生的基本群体组织相对于其他学生组织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影响。寝室里同学们长期接触,共同生活,通过感情和思想的交流,相互影响,共同创造形成一个稳定的寝室成员共同的生活方式、学习态度、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形成特定的寝室文化。每个学生都是这种文化的创造者和受益者。寝室室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约束和引导着寝室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应先行校园文化建设。正如上文所论述的,寝室文化具有校本特色的属性,肥沃的校园文化土壤才能培育出优质的寝室文化,因此先行校园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建设者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凝练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规划,并在工作中将高校精神贯穿在每一个工作细节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应着眼于专业文化建设。专业文化是高校寝室文化的核心内质,对于寝室文化的核心内涵形成、核心精神塑造和核心价值确认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高校寝室文化建设首先应着眼于并着重于专业文化建设。建设者应该教学和专业发展过程中重视凝练专业文化,积极用专业文化来教育专业学生,探索专业文(下转第301页)(上接第292页)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并将专业文化的职业精神和价值操守作为寝室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专业规范,激发寝室成员的现实动能,提高寝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向东.高校寝室文化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1.

[2]叶泽滨.专业文化—本科专业建设的一项内容[J].江苏高教,2010(6):55.

第9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 寝室管理 存在问题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200-02

一、高校寝室管理工作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深刻变革和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学生寝室是在校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与提高。目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暴露出许多以前未曾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高校以人为本,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校学生寝室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育人的角度出发,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快乐成长。学生寝室的管理工作是否扎实、有效直接影响到寝室环境的好坏,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高尚情操的培养,世界观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寝室管理及存在的问题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情感交流、信息传递的重要平台,也是在课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学生寝室管理教育研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高校,学生寝室既是进一步构筑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文化氛围的需要,也是学校学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文化教育的新形势。高校学生寝室管理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领域,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一种有效的学生寝室管理模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我们学院的寝室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寝室的内务方面,学生良好的习惯还没养成

我们学院对寝室内务管理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学生会生活部的检查工作也尽职尽责,但是部分寝室学生的生活习惯、劳动观念、卫生意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有时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认真打扫,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寝室环境的整洁受益的是自身。

(二)寝室管理的内容简单

我们依旧仅仅把寝室作为我们休息娱乐的场所。检查的内容只是关于寝室的卫生,寝室的人数,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学术教育等问题。认为学生寝室管理只要严格执行制度上的条款就好,使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对立情绪有增无减,这种方式管理虽严,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寝室管理需要向“人性化”和结合社会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三)网络和手机进入生活,导致作息时间不规律

一部分学生沉迷于手机和网络,除了在课余时间玩以外,到了休息时间也一直继续玩手机而导致晚睡,这样会影响其他同学休息,长此以往造成一个寝室的同学晚睡。这样不但会影响白天的日常学习,而且还会影响自己的健康。

(四)部分寝室关系不融洽

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不知道如何和别人交流沟通。在寝室我行我素,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参加寝室的集体活动,从而造成寝室的关系不和谐。

(五)部分同学安全意识淡薄

一部分同学经常在寝室违禁使用大功率电器、乱拉电线的问题比较严重,给寝室的安全带来隐患。由于他们的防盗意识不强,寝室有时会发生盗窃事件,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并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寝室管理对策

针对寝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学校应以严厉的管理制度为前提,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学生寝室管理工作应该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在服务与自我服务中接受教育,锻炼意志,提高能力。学校在响应学校的“寝室管理月”活动的同时,可以尝试该种寝室管理模式。

(一)健全学院网络建设

重视学院的网络建设,通过建立寝室QQ群,在群里学生可以自由言论,谈一下自己对寝室管理模式的看法,或者有哪些合理的建议;可以通过空间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及时给与帮助,使其走出迷茫。另外,管理者会在QQ群的空间更新一些关于饮食健康、环境卫生、睡眠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正确引导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将主旋律引导到学院网络上来。

(二)建立寝室第二课堂

虽然我们每天的课程安排的很紧,但还是有许多的课余时间。大学生活中估计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寝室度过。况且,无论是大几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有些问题我们没办法自行解决,但碍于面子又不想求助于辅导员。因此,可以按各年级各专业成立“互助屋”,选取专业中学习成绩优越,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同学,帮助大一的新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对大学的生活不是那么困惑,还可以同专业的人一起讨论专业方面的问题,集思广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类似的也可以成立“学习互助屋”“Love Forever”“兴趣斗一斗”等,不仅可以相互学习,还可以发展相同兴趣爱好,还有喜欢运动的学生可以自由结组,在闲暇时间一起运动,或者有什么新的设想大家一起参谋。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

(三)加强制度的制定和管理责任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根据学院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相关的寝室管理制度,严厉的制度是“人性化”管理的前提和保障。充分发挥学校宣传、教育工作的优势,大力宣传,多方位灌输,特别是加强对大一新生进行规章制度方面的宣传教育,让每一位大学生从进入校园就知道在寝室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禁止做。形成寝室管理委员会,管理责任制逐条细化,将责任区进行分解,明确责任人。形成一种自然的寝室管理格局,营造一种和谐而又严格的学生寝室管理氛围,形成大环境左右小环境,小环境支撑大环境的良好循环。实现寝室安全文明,和谐健康的发展。

(四)用真诚去感化

一个寝室一个家,虽然这个家里没有爸爸妈妈,但是却有我们可以一起相处四年的兄弟(姐妹),还有一直关心着我们的书记和老师们。我们怀着不同的梦想来到这个筑梦的地方,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每个人都渴望温暖、渴望爱,在学生寝室管理工作中,在以严厉的制度为基础保障正常的秩序时,应该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形成一个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生离开了家,来到陌生的地方,无论是心灵还是生活都需要老师的关怀和照顾。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多走进学生,用真心、爱心去关怀学生,会很容易走进他们的交际圈。从而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家庭状况、学习状况、生活状况等,进行思想教育,调节寝室室友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老师可以住在学生寝室,形成一种“同住、知情、关心、引导”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五)学生参与寝室管理和自主管理

寝室管理中,参与是增进沟通与促进信任的重要手段。寝室是学生的家,学生参与寝室管理可以使学生在寝室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认;让学生参与寝室管理有利于学生认识寝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他们自觉遵守寝室管理的规章制度,激发他们共塑具有“文明、上进、创新、和谐”氛围的学生社区环境的热情与自觉性;而且学生自主参与到寝室管理过程中,充当寝室管理的主人,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从而形成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良好寝室氛围。

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寝室管理中,吸收学生参与管理往往停留于学生参与检查寝室卫生、文明寝室评比等内容,参与管理的学生也大多为经常有机会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班干部,参与管理的层面浅,参与管理的范围窄。应将学生参与寝室管理的范围扩大,使更多的普通学生可以参与更多的学生寝室管理事务,尤其是在建设一个良好的学生社区环境中更需要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和青春热情来塑造具有大学生风尚的学生社区。

四、结论

大学生活是一种“文化”生活,它是专业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集合于一体的“文化”生活。学生寝室对大学生知识增长、价值观形成、人际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我国高校历来十分重视学生寝室管理,把寝室管理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第二课堂。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寝室管理也悄然发展变化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新形势下用新方式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寝室管理,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学生寝室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未来的大学生寝室管理将趋向于 “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勇.利用人际吸引因素解决新生的交往心里障碍[J].青年探索,2001(02).

[2]毛小玲.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07).

[3]风四海.心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熊小秋.试论学生宿舍的内务卫生管理[J].大众科技,

2005(02).

[5]雷永青.大学生内务卫生管理的新模式[J].中国冶金教育,2008(01).

[6]董珊.寝室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新生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0).

[7]王浦勤.大学生人际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省政实证研究[J].大学生教育科学,2008(1).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文化;特性;重要性;建设

寝室是我们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了解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作为大学生,我们在寝室中朝夕相处,在长期共同生活中互相影响着彼此的生活方式、学习态度和价值理念,经过长时间磨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寝室文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寝室作为大学生在大学中的“家”,它独特的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寝室文化的概念

早在1991年,张文凯先生发表《寝室文化初探》一文,对大学生寝室文化这一概念做出了初步界定并得到了广泛认同。即在寝室是大学生休息、娱乐、工作的场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大学生寝室文化应该是以大学生为主要载体,以寝室为主要阵地,与学习紧密相联的,在价值选择、行为趋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独特性的综合范畴。

二、寝室文化的特性

(1)寝室文化影响的潜移默化性。寝室是大学生长期生活的地方。而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往往收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寝室生活的过程中,大学生也在无时不刻地受到寝室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寝室文化不是在统一强制的措施下建成的,是同寝室成员在相处的过程中接触、了解、接受彼此间不同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个性特点,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融合后逐步形成的。同时,由于寝室成员对寝室的共建,寝室会慢慢形成其特有的环境布置和文化氛围,这些都在潜意默化中影响着寝室成员。当寝室成员共同投入良好寝室文化的建设中时,成员自身也受益良多。反之,邋遢的寝室对成员往往会产生不良影响。

(2)寝室文化的多样性。寝室文化活动多样。从娱乐消遣到共同参与学习讨论,以及学校的活动,寝室常作为一个单位共同参与。但是除了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来对应寝室成员健康向上的心理需求,也有一些不良的寝室活动给学生带去不良影响。因此,我们看待寝室文化的多样性时,要看到其活动形式多样的双面性,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传播健康、多元的寝室文化。

(3)成员行为间的互动性。寝室成员处在同一寝室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会发现彼此的行为与理念的不同,这些不同点的互动与融合,也体现在寝室的文化之中。如果大家相处和睦,有乐事同享,有困难齐心,这对于个人而言,能感受到支持与力量;对寝室整体而言,则收获了温暖而又能支持寝室成员保持健康的心理与积极的生活状态。其实每个寝室的环境无形中都会给寝室成员带去一种约束感,如果一个寝室学习氛围浓厚,那么个体往往会主动地去努力学习以配合寝室氛围。这无形的约束力是寝室成员共同塑造的寝室氛围发出的,它使个体意识到自己应当怎样做来遵守群体的共识,使行为保持在集体的共识内,而当个体这样做时,又反过来巩固了寝室的氛围。

三、寝室文化的重要性

近年来,高校文化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寝室文化向来是高校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

(1)寝室文化能够产生集体化影响。寝室是一个小集体,它由寝室各个成员组成,又影响着寝室的每一个成员。寝室文化可以从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影响寝室成员的校园生活。当今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因为从小缺少集体生活的经历,再加上被父母捧在手心呵护,所以许多人难免会出现一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进入大学生活后,不再受到父母照顾,要自己学会独立生活。在这期间,寝室作为独生子女接触最多的集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有着良好文化氛围的寝室,不仅能够帮助寝室成员学会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还能够督促寝室成员进行良性互动,如分享学习心得、生活体悟等。因此,打造和谐的集体生活环境,有助于我们大学生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

(2)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窗口。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因而一个学校的学习氛围、思想道德面貌如何,在寝室同学的真实言行中可见一斑。营建良好的寝室文化是同学们日常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校园文化质量的重要环节。

从十九年前影响巨大的清华朱令中毒案,到2004年云大马加爵杀人案,到近来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南航寝室伤人案等大学寝室恶性事件一次次震撼着社会的神经,寝室文化建设也一次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社会舆论热点再次聚焦于如何能充分发挥寝室文化的积极作用来杜绝这类恶性事件的发生。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理性层面的建构,以理性化的“理想世界”导引和替代大学生人性化的“生活世界”,忽视了大学生寝室文化的非理性维度其理论和实践的非理性因素缺失,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寝室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 如何充分做好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成为每一所高校必须去认真面对、思考并推行的一件要事。

四、如何建设寝室文化

(1)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有效的寝室规章制度是保证寝室文化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建立完善的寝室规章制度有利于寝室整体的量化管理,能够有效地督促大学生自觉自主地维护寝室良好的环境,并且还能够对大学生在寝室的不良言行举止做出有力的约束。同时,定期对寝室进行检查评比,将结果与寝室成员考核挂钩,能够有效地推动大学生树立寝室主人翁意识。再者,维护良好的寝室环境还需要建立起一只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管理队伍成员不仅包括学校指定的公寓管理员,还有与寝室管理相关的学生组织。一个寝室需要选择一名称职的寝室长来综合管理寝室,寝室长是连接寝室管理组织和寝室成员的重要纽带。一个负责、热心的寝室长往往能够带动一个寝室自觉积极地开展寝室文化建设。

(2)物质建设。寝室的生活环境对寝室成员影响巨大,整洁的寝室布置、完善的硬件设施都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要想让大学生将寝室当作“家”一般,必然要让这个“家”做到基本的窗明几净、观之可亲,试想,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家”,谁会不好好爱护它呢?其次,为了丰富寝室文化,不仅仅要在每个寝室的物质基础上着眼,还要从外部条件上加以改进,是寝室公寓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如我校的学生公寓就设有自习室、读书角、党员活动室等学习、活动场所,为学生在闲暇时提供了更多样的去处。而寝室安全建设也应该被视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高校应当定期对寝室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维修与更换,严格对违规电器使用的检查。

第11篇

任何先进的企业文化必须满足以下要素:1.企业的价值观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2.能在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3.使企业员工产生使命感,使企业产生积极的因素;4.能使企业产生不可复制的竞争力;5.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的感情。高职院校学习型寝室文化以培养全面素质的毕业生、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先进企业文化以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福利待遇和追求企业最大利润为目标,两者在所追求目标方面有相同之处;高职院校学习型寝室文化强调组织成员(亦即高职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本,先进企业文化重视企业员工的发展和切身利益,以员工为本,两者在文化主体地位上相类似;高职院校学习型寝室文化存在于高职院校校园,先进企业文化依托于企业,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企业,它们都是社会组织的性质。以上说明高职院校学习型寝室文化和先进企业文化两种不同领域的文化在追求目标、文化主体地位、载体性质等方面具有诸多共同特点。

二、高职院校学习型寝室文化与先进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可行性

(一)高职学习型寝室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有利于高职院校寝室文化的创新与转型。寝室文化是为学生服务的,研究其与企业文化的接轨,主要的立足点在寝室,要将推动寝室文化的创新与转型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方面,要在文化发展层面推进寝室文化的转型。高职院校需要从寝室文化理念、管理机制、物化载体等诸多方面体现符合企业文化和企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在文化育人层面推进寝室文化的创新。高职院校要竭力营造企业化的寝室文化氛围,强化职业人的价值理念。当企业文化介入寝室文化后,必然会带来寝室文化形式上的创新,也必然会赋予寝室文化新的活力。

2、有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提升社会竞争力,更好地融入社会。权威调查发现:高职院校部分毕业生进入职场后不久就选择离开或被企业淘汰,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是他们仍然习惯用学生视角而非员工视角来看企业环境和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缺乏适应企业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与企业文化格格不入。高职院校毕业生只有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先了解校园寝室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异同,才能提前做好心理调适,以便提前融入,加快适应速度。事实证明通过一些与企业文化接轨的校园寝室文化活动的训练能进一步使毕业生加强对各种差异性文化的适应能力。

3、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精湛职业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科学创新精神、服务于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坚定树立学习型寝室文化与先进企业文化融合理念,并想方设法将先进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渗入学习型寝室文化,让学生提前接受先进企业文化的熏陶,养成良好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学习型寝室文化与先进企业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普通高校寝室文化是一个开放的文化构建体系,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建设目标决定着它的包容特性,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文化,只要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可以纳入其中的。对于高职院校寝室文化而言,这样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同样是存在的。另外,高职院校由于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独特性(即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专门技术人才),表现出较强的专业技能性,要求实现高职院校办学与就业市场、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学生身份与员工角色的零距离无缝对接。当前,高职院校正在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联系更加紧密,企业进校园、企业专家进课堂,学生进企业、学生师从技术人员,这种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企业文化与寝室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基础。同时,高职院校学习型寝室文化与先进企业文化在追求目标、文化主体地位、载体性质等方面具有共同特点,这说明在高职院校学习型寝室文化建设中渗透先进企业文化是完全可行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着高职院校学习型寝室文化与先进企业文化更加亲近,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企业文化对校园寝室文化有着激励和渗透作用;同时,高职院校引入先进企业文化可以给高职学生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氛围,全面提高他们今后走入社会、走上岗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精神,实现高职学生毕业时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和顺利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

三、高职院校学习型寝室文化和先进企业文化融合的现状

近十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非常迅猛,高职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明显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上了一个台阶,寝室文化建设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高职寝室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较为缓慢,其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一是将高职寝室文化定位盲目“高移”,一味地模仿和复制普通高校寝室文化模式;二是高职寝室文化建设脱离高职培养目标,未能体现高职特色,导致寝室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三是没有把寝室文化建设纳入学院建设和发展的轨道并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改革开放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引进到我国,并逐渐形成了理论体系,有了发展实践的阵地。但由于研究时间尚短,企业文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不成熟。因此,在正确认识先进企业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先进企业文化,促进我国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仍是我们国家专家学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目前国内在高职寝室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处于认识层面,实践层面或指导层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

四、高职院校学习型寝室文化与先进企业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要促成高职院校学习型寝室文化与先进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高职院校需要从寝室文化理念、管理机制、物化载体、学生社团活动等诸多方面竭力营造企业化的寝室文化氛围,强化职业人的价值理念。两者融合的具体途径如下:

(一)高职院校要大力倡导具有先进企业文化元素的人本、终身学习、竞争合作及创新等寝室文化理念

培养具有精湛职业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科学创新精神的一线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使其培养的人才走上社会时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就要对在校学生大力倡导人本、学习、竞争合作及创新等具有先进企业文化元素的高职学习型寝室文化理念,努力营造一种具有亲和力、积极向上的高职寝室人文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高职学生人人都能真切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亲情,体验到做人的尊严和学习成长的快乐;能充分意识到个人持续学习力是参与社会竞争、实现自我发展的必备能力,进而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举动;能充分认识到竞争合作对个人的成长发展的巨大作用,积极培养自己跟其他寝室成员团结进取、通力合作的团队意识和精神,在团结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创新能力。学习是高职院校学习型寝室文化的主要特征,高职院校毕业生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实现“零距离”就业。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依托学生公寓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普及面广的专业技能竞赛,如产品设计、作品创作等,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倡导具有企业文化元素的寝室文化理念,培养学生人本、终身学习、竞争合作及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二)引入先进企业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行为,强化职业人的价值理念

寝室制度文化作为高职院校寝室文化的重要部分,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因此建立健全寝室规章制度,塑造寝室制度文化是寝室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产生的一种文化特征和文化现象,是企业文化中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中介和结合,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高职院校在寝室管理制度中引入企业制度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治理方式显得十分必要。努力将企业制度文化的精髓融入高职院校寝室管理中,就可以建设真正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寝室文化。近年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中联”班、“博世”班等订单班均引入了企业的管理与考核机制,如评定月度先进学员、设立企业奖学金等,很大程度地调动了班级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了学员职业人的价值理念。

(三)引入先进企业文化元素,加强蕴含企业文化味的寝室文化建设

高校学生寝室占据了大学生整个大学学习生活50%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寝室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身处其中的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就目前各高职院校与企业文化对接现实的校园硬件环境来看,各高职院校教学场所,尤其是实训场地均挂有中外著名企业家图像名言,标注有企业化标语,像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还以校企合作的企业名字命名校园各主干道,企业文化元素浓厚,而作为学习、生活、交往主场所的高职学生寝室则显得相对简陋,再加上高职学生整体素质偏低,高职院校学生寝室普遍存在着主动学习氛围不浓等系列问题,高职院校建设具有企业文化味的寝室文化任务还十分艰巨。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根据学校特点,在学生宿舍公共区设立文明标语,设立著名企业理念标语;根据院系特点在学生公寓范围内加强具有企业文化元素的物化载体建设,如可以在每栋公寓内各楼道挂设各专业对应企业的工作生活场景图片,寝室内可以悬挂学生专业作品、励志标语、行业名人名言等。

(四)高职院校要在学生社团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

学生社团活动是学习型寝室文化的另一个特征,学生社团活动高质量开展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低估的潜移默化作用。社团活动可以校企联合开展,如企业冠名,企业提供活动项目,校企共同制定活动规则,共同参与实施与评价。例如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每年举办的网络文化艺术节邀请知名企业参与,企业通过冠名、产品宣传与专题技术讲座等方式将先进企业文化与理念带进了校园,通过以寝室为单位进行的网络知识、程序设计竞赛、科技作品设计比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设计大赛等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寝室成员之间沟通与合作、理解与信任,增进了友谊。再如2011年下半年由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系部领导策划举办的、邀请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参与指导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提升了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通过人才需求调研,获取企业文化素质需求,融入高职学习型寝室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要真正实现“面向社会、着眼未来、服务经济”的办学宗旨,达成校企文化的有效对接,共创双赢合作的文化运行机制,就必须对人才市场进行定期调研,不断跟踪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经过分析、归纳与提炼,得出企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作为学习型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如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通过企业调研,发放毕业生用人单位人才素质要求问卷调查表,校园招聘反馈,聘请专业权威调查机构(如麦可思公司)进行调研等途径了解当前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融入学习型寝室文化建设,提高人才综合素质。

五、结语

第12篇

摘 要:当前时期,社会逐渐加强了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要求,职业院校应对这些要求大力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而寝室文化构建便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寝室是职院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它的整体风貌直接体现着学生自身各项素质的高低状况,同时还在极大的程度上直接决定着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水平。因而,新时期职业院校对于学生寝室文化的净化建设十分关注。本文通过对寝室文化的相关理论及其构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其构建的途径,希望能够为职院的寝室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职业院校;学生;寝室文化;净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在我国,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的阶段一般都需要在校住宿,寝室便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关键场所,加强对于寝室文化的构建,不仅是职院文化建设中必须践行的环节,还确实在各个方面推动着学生的素质培育。而新时期,职院学生在社会各项职业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工作,他们的各项素质水平的要求也不断地提升,因此,寝室文化的构建作为重要的内容便被逐渐获得了极大的重视。本文出于帮助职院净化其学生寝室文化的目的,着重地从寝室文化含义、构建必要性以及构建途径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一、职院寝室文化含义以及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寝室是职院学生进行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学生在寝室中培养其自身各项思想政治品质以及人格气质等,因此,新时期,寝室文化的构建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职院中以正确的理论指导以及有效的实践得以顺利高效的落实。而本文下面就具体地分析一下职院寝室文化含义及其构建的必要性:

首先,就职院寝室文化的含义来讲,它以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念以及群体行为意识的方式贯穿于全部的职院学生寝室生活,在较长的时期内逐步地沉淀形成,最终职院的学生群体所认同以及接受,涵盖了从观念、制度、物质、行为到伦理、科技、娱乐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讲,寝室文化以观念文化作为核心、制度文化作为导引、物质文化作为载体、行为文化作为表现,承载着职院学生群体的各个方面的生活风貌,是职院文化建设工作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其次,就职院构建寝室文化的必要性来讲:

一方面,寝室文化的构建能够帮助职院激活其教育的氛围。职院学生以寝室作为其主要的生活区域,是学生在学校阶段的家,学生在寝室中休息放松,尽情地展现其自身的天性及思想等,是职院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工作中不可替代的有效教育场所。

另一方面,职院寝室文化构建是践行我国当前素质教育主张的主要体现,寝室文化通过观念文化的导向、制度文化的指引、娱乐文化的陶冶、伦理文化的凝聚、科技文化的才能培育等各方面作用的发挥,能够有效地推动职院学生素质全方位的发展。

再一方面,寝室文化的构建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其实际生活中自主开展的一项文化活动,它能够以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心理思想动态以及实际行为取向等的特征,为职院开展人为本的教育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职院净化学生的寝室文化构建的相关策略

寝室文化在新时期社会逐步加强对职业素质要求的环境中,实现了在重要性方面的极大的提升,逐步成为了职院学校开展文化建设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职业院校必须积极地针对寝室文化构建的现状,来推动其学生寝室文化的净化构建。具体而言,其构建的具体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加大寝室文化构建的物质支撑

职院在新时期净化构建其寝室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充足的物质条件作为支撑,才能够确保其各项建设工作得以顺利的实现。

首先,寝室文化的净化构建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即职院相关寝室管理人员组织学生加强对于室内以及室外环境的卫生清理以及审美构筑,为职院学生的寝室生活构建一种优雅、舒适、贴心、自然、温馨的物质环境。比如,职院的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地组织学生开展寝室文化比拼及优秀寝室竞选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其自身喜好在寝室中张贴相关的图画,或者是种植小盆景等,推动寝室整体感觉的和谐性以及审美性。

其次,职院的管理人员还必须为寝室文化构建健全各项制度,包括卫生标准、纪律规范、语言及行为文明要求、道德条例等,确保学生的各项行为能够得到制度的引导及约束。比如,职院寝室管理人员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寝室相互参观及评价活动,引导学生针对其他的寝室状况,从卫生维持、公物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为宿舍进行打分,然后从中选择出公认的优秀寝室及不良寝室,作为其他寝室构建的借鉴以及约束。

2、推动寝室精神文化构建的实施

职院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价值理念等精神方面的因素,直接地决定着他们对各项制度的遵循以及对于各项环境建设的践行程度,若要推动寝室文化在新时期的净化构建,职院管理人员还必须积极地推动其学生的精神文化界建设的实现。

首先,职院寝室管理人员可以引导学生构建社团组织,来推动文明寝室创建以及评比活动的开展。职院学生是寝室管理的主体,借助学生的力量来进行自我管理,必定能够推动其建设结果的事半功倍,所以,寝室文化社团、寝室娱乐协会、寝室管理组织、寝室交友论坛等等正式及非正式的团队的构建,都应该成为其寝室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而这些社团组织等的构建则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文明寝室构建的各项活动,比如,以积极、文明、和谐、温馨为主题来推动寝室构建、检查、参观、评比以及赶超、帮带等活动的展开;或者组织学生参与能够发挥一技之长的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等等,引领职院的学生共享健康文明的寝室生活。

其次,职院领导要推动辅导员团队建设在净化构建寝室文化工作中的作用的发挥。辅导员是职院学生在学习中直接所属的引导者、教育者,构筑完善的、高素质的辅导员团队,一方面主要是借助辅导员对于各项寝室文化建设制度、方针等的引领、贯彻与管理等作用,来确保学生在寝室生活中能够严格地遵照各项要求来约束自身行为,同时,辅导员还要注重对职院新的整体的寝室制度的分解,为学生构筑寝室文化提供清晰、可行的标准以及相关策略。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将辅导员住所设置在其管理的学生群体生活楼层,利用近距离的优势,来着重地推动辅导员在洞察学生心理动态、疏导学生不良心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作用的有效实现。

3、利用业余生活构建寝室文化

寝室文化构筑是一项流动的、活跃的、文明的、上进的活动,它的构建需要寝室居住的具体来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所以,职院在净化构建寝室文化时,要善于利用业余的生活来调动学生构筑此文化的积极性。比如,职院管理人员可以针对不同院系专业学生的休闲时间,来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有益的以寝室文化构筑为主体的文化活动或者是娱乐活动等,为寝室文化的构建赋予必要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寝室文化构建切实地成为职院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结语:

寝室文化的净化构建,是当前职院开展文化建设,以及提升学生素质所必须践行的一项活动,因此,职院的寝室管理者必须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管理人员的主导作用,来全面推动此项建设工作在新时期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 曲建武.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拓宽育人渠道[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10)

[2] 李艳.重视寝室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05)

[3] 赵欢,伍玺麟,周雪萍,何伟铭.对我校宿舍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