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2 21:00: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暑假大学生实习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的产物,其培养模式和人才定位不同于研究型的本科院校和体现技能特征的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独立学院的特色,适应市场对高素质应用型营销人才的能力因素要求和岗位需求,搭建专业基本素养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步培养框架,形成相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交叉融合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要体现基本能力、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符合高素质应用型营销本科人才岗位需求划分的三种路线,即市场助理、市场经理、市场主管、市场总监;或客户代表、客户经理、销售主管、销售总监;或营销策划助理、策划策划员、营销策划主管、营销策划总监。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和市场对营销本科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单纯强调专业课程的系统化和广博与精深,或者片面强调某项技能的熟练,不符合面向未来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围绕市场营销专业的整体课程体系框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包括:一个目标和三个层次。“一个目标”,即培养一个专业核心能力(指营销实战能力);“三个层次”,即基本技能层次、专业技能层次、综合技能层次。
1.基本技能层次培养基本能力。具备政治人文素养、人际沟通与组织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自然科学素养等基本技能是高素质应用型营销本科人才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其胜任市场助理、客户代表等初级岗位的前提。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技能层次设计了寒暑假的社会调查与实践、假期支农支教活动、日常的社区服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掌握如何认识和了解当前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发现企业现有产品的不足和寻找尚未满足的市场需求的能力。通过广泛的校内社团活动,以及院内、省内甚至全国的大学生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竞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于日后从事产品销售和营销策划相关工作的营销专业学生来说,高超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其与客户沟通的基本素质。
2.专业技能训练培养专业能力。市场营销专业的最大特点实践性特点,学生的营销实战能力高低决定了其就业竞争力的大小。所以,学生对一个地区的制造业、销售业、物流业中的典型企业的市场调研、产品销售等营销实践活动要有清晰的了解,这一能力要通过专业认识实习环节来实现。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素质和提高专业技能的核心环节,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环节训练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模拟训练环节和角色扮演训练学生的某些营销技能。
3.综合技能环节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市场营销高级岗位所需的一种革新能力,这种能力通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课程、市场营销仿真模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参加校内外各种创业竞赛和校内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等综合技能环节得到锻炼。毕业设计(论文)是对高素质应用型本科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学生在选题、写作和答辩等环节中充分锻炼实践创新能力。采取学生在校外的实习基地与校内大学生创业中心顶岗实习的环节,使学生熟悉特定岗位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特定岗位的工作能力和岗位适应性。参加创业大赛与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通过写作创业计划书,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核心环节的实施与考核
1.社会调查与实践环节。社会调查与实践是营销专业学生走向社会,亲身体验社会生活,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全面认识社会的重要方法。基本技能环节中制定前两年学生实践训练计划,安排一年级学生参加寒假社会调查、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二年级安排寒假进行专业调查、暑假进行专业认识实习。学生利用假期或者就某选题完成调查任务,或者选择一个单位深入下去进行实践体验,结束后撰写实践报告,在新学期开学4周内以班为单位进行交流、答辩,评定成绩,推荐优秀报告。
2.专业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环节。市场营销学、服务营销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是每门课程选择5-8个典型案例,精心设计讨论话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采用大班交流与点评以及分组对抗辩论等形式深入和共享讨论成果;案例讨论的成绩以20%计入本门课程的考核成绩。
3.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对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毕业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并能否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过程。利用培养计划中的半年(甚至一年)时间,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或知名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理解论文任务、项目调研、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技术实现等具体要求方面能得到好于或相当于校内毕业设计所能得到的锻炼和提高,而且对于在企业环境下如何系统地进行产品销售能得到亲身体验,实现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就业”一条龙。毕业设计的考核采用现场答辩与实习表现相结合的5级评价制。
4.市场营销仿真实验环节。为了在校内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锻炼学生根据市场环境运作企业的能力。市场营销仿真实验室配置因纳特市场营销模拟平台,在电脑上全程模拟企业的运转过程,从企业的建立、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和设计、产品促销与销售、企业资金的运用与管理等方面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学生的实战模拟成绩和市场报告核定每个企业的成绩,其中每个学生建立的企业其实战成绩通过企业的资本额、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市场区域和市场份额等指标衡量。
5.创业竞赛环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市场调查分析专业竞赛等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是锻炼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又一综合实践环节。各项竞赛比赛内容包括写作创业计划书、ERP软件模拟和项目答辩等环节。各团队通过创作计划书,模拟真实企业运行过程,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成员群策群力,锻炼团队合作意识,答辩环节思维缜密,口若悬河,锻炼学生一流表达能力。
关键词 实践教学;高等教育;实践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164-02
高等教育教学一直以来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应用型人才需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高校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平台,实践教学环节自然就成了最好的平台。同时,实践及创新能力需要不断地提升,能力提升要以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为支撑,发挥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
1 实习的实践教学形式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实习是帮助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就业市场对应届毕业生的最新要求。实习也是一个机会,学生可通过实习查漏补缺,了解自身学习方面的不足[1]。
从教学场所来看,高等教育的实习可以分为三大类,主要包括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和校内外结合实习。校内实习主要以校内各学科实习基地为依托,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学科技能,主要方式为在完成正常课堂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对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专业技能进行专门性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校外实习使学生更贴近工作岗位,可由学校集体组织或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校外实习不仅考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都是一种考验。校内外结合实习主要包括调研类实习和采风类实习,主要方式为学生到校外进行调研或者收集研究素材,回到校内完成相关的研究内容。
从教学性质来看,高等教育的实习分为技能实习、专业基础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技能实习主要服务于专业,旨在训练相关专业学生的基础实践技能。专业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的目标是学以致用,每个专业都有必须被学生所掌握的实习内容,这些内容均可在专业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中体现。毕业实习是综合性实习,毕业论文为毕业实习的成果。
从组织方式来看,高等教育的实习分为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和集中与分散实习相结合三种形式[2]。集中实习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地点。分散实习则相对给予学生较充足的空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师的课题,教师更多的是给予学生指导,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与调研,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集中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既包括集中实习又包括分散实习。
2 实验的实践教学形式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实验课程主要分为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基础性实验主要依托于课程内容,将课本知识融合到实验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按照步骤完成实验,从而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从另一方面达到巩固课本知识的效果。因此,基础性实验主要安排在较早的学期。综合性实验需要学生在专业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因此,综合性实验主要安排在后几个学期。综合性实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起指导作用,大多以小组形式进行。从实验设计到实验完成,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通常课本以外的知识也是完成实验必不可少的支撑。通过综合性实验,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会有综合性提升。
3 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形式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课程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一般安排在本专业某项重要课程以及主要专业课程完成后进行。不论是针对某项课程的课程设计,还是主要专业课程完成以后进行的课程设计,开展的方式主要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课题提交成果。课程设计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软件等掌握程度的主要环节,学生需要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在该环节中,从各个方面训练学生项目设计、项目分析、知识应用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4 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教学形式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完成整个大学课程后所需完成的综合性作业,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既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整个大学期间所学习的基础理论与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还要求学生具有缜密的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每个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依托于学生的毕业实习所涉及的内容以及学生导师所研究课题的部分内容。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需要经过撰写开题报告、立题审核、设计(论文)撰写、中期检查、设计(论文)答辩等过程。在开题之前,学生就需要定好自己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方向,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专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毕业设计(论文)的创新点。针对研究内容,学生需要确定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需要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克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困难。整个设计(论文)完成过程中,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很大提升。
5 学科竞赛的实践教学形式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科技发明创造兴趣、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合作能力的有效且可行的途径之一。通过科研创新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多学科综合、创新合作、团队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在升学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学生将在扩大视野,发掘潜力,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分析、动手及创新能力,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
竞争意识是帮助学生奋斗的基础[3]。不管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还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兴趣与竞争意识都是帮助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每年暑假学校都会组织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竞赛。学生可以以个人身份或者小组形式参加到四大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及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等各种赛事中。
6 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实践教学形式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大学生创新计划是指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以个人或者团队的形式,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大学生创新计划旨在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大学生创新计划主要分为重点科研平台大学生创新计划、校级大学生创新计划、市级大学生创新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
重点科研平台大学生创新计划是基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点科研平台的,促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研反哺教学,促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科研能力,以拔尖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创项目。立项由重点科研平台项目指南后,学生导师双向选择实施。
市级大学生创新计划,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成果、社会影响或对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较大的项目进行立项,可直接立项或经由已立项校级项目升级。
校级大学生创新计划:以激发学生科研和创新兴趣为主,可以是解决某社会问题、进行小发明与小创造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项目或者调研项目。
国家级项目是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计划中择优选拔。
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开展流程为:召开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启动会组织开题答辩签署项目合同书提交相关材料立项中期检查(项目升级)结题。
7 结论
综上所述,上述六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形式多样性的表现,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从不同角度锻炼学生不同的能力,通过不同的形式,实现各种形式互补,达到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效果。
一、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分析
平顶山学院是一所后升本的全日制应用型二本院校。会计学专业作为学院第一批升本专业从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等方面全面提升。尤其是2014年学院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迈出了转型第一步。同时学校将迎来2018年教育部审核评估。转型审核评估给学院明确了办学和人才培养定位。强化实践教学,强化会计学专业的技能和应用是今后办学的方向。毕业论文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将成为会计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抓手。那么,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如何?通过表1、表2可窥见一斑。
从表1、表2可以看出:2008级至2013级会计学专升本和2006年至2011年会计学本科优秀论文比例只占2.7%(其中专升本优秀论文占比为2.77%,本科占比为2.7%),所占比重少;良好占48.3%;中等占41.7%;及格占7.3%。与社会实际密切结合的毕业论文少,案例研究少,实证研究更少。整体来讲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二、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选题
选题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会计学毕业论文研究的成败。从调查看,毕业论文选题空洞且大,教学科研与应用题目偏少。选题定位不准,学科交叉和创新性选题甚少。平顶山学院会计学专业升本后毕业论文选题的质量虽有所提高,但离学院转型发展和审核评估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选题必须与科研课题、生产实践和社会应用结合起来,体现技能和应用的需要。
(二)开题
开题环节存在的问题是:文献的查阅处于敷衍状态,简单拼凑;对论文所选题目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理解不透彻;文献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析与要研究的论文方案脱节;写出的文献综述篇幅很短。有些学生甚至害怕与学生讨论和与教师沟通,所参考的文献层次较低且比较陈旧。因为会计事项纷繁复杂不确定性很大且日新月异,陈旧的准则及处理方法不能满足实务工作的需要,更不能体现会计学毕业论文的培养要求。开题环节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会计学毕业论文的认识不够。所以将PDCA管理理念引入毕业论文整个教学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正确认识开题环节,把文献查阅和大学知识的积累应用相结合,提出一个论文初步方案,约定时间广泛听取论证每篇论文的开题报告,充分酝酿补充意见,才能为下一步论文的写作做好准备。
(三)指导
经过升本后几年的实践,指导环节的问题是:师生沟通次数少;包办现象;没通盘考虑研究过程;拖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在此过程中主动性差,等靠思想严重。教师为了考核评先评优的需要不得不包办。有的只是零碎的思路,没有通盘考虑会计学毕业论文的进度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缺乏对研究论文的可行性、一体性的系统思考。
(四)监督
监督过程存在监督不到位问题。根据我校的情况,师资力量不足,一位教师要指导10位以上学生的毕业论文,同时还要完成大量教学任务,需要相当的经验水平和责任心,且没有相当经费的支撑,难以保证教师对学生论文写作的监督力度,没有办法保证论文质量。同时,学生方面自律能力差,各类考试的时间节点与毕业论文时间的冲突(公务员、硕士研究生、会计专业的资格证、教师资格证、金融系统的招考、选调生等考试)、实习找工作使学生准备毕业论文的时间大打折扣,这些原因都会给论文写作造成不良影响。
(五)答辩
有部分学生认为没必要也不参加答辩,没有系统的逻辑思维方式,对知识和综合能力在实务工作中的作用认识不够。
三、PDCA理念指导下的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措施
所谓PDCA(Plan-Do-Check-Action),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由戴明采纳,宣传普及,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是有效进行一项工作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是质量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转型审核评估背景下将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和实践引入PDCA管理理念,从大一起进行“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贯穿四年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开课计划和日常教学工作中,大一、大二重在会计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大二、大三重在各类活动中培养兴趣,同时在课程设计上逐步思考毕业环节的研究方向;大四有了自己的设计,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PDCA管理方法涵盖本科毕业论文整个环节,贯穿会计学本科周期,达到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目标。笔者针对2015届会计学本科和专升本毕业生共340名学生(2011级会计学本科95名和2013级会计学专升本24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在7学期第5周进行。发出问卷340份,收回有效问卷330份,设计问题10个,9个问题为选择题,一个为文字描述。通过问卷从以下方面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向。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
在对会计学毕业论文的认知度上,有将近150名学生对毕业论文有正确认识,认为本科毕业论文是会计学本科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有130名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是为获得学士学位而为之,还有50名学生认为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应该取消。在对毕业论文的规范和认知度上仅有65%的学生表示清楚,有30%的学生表示完全不清楚。针对如此情况,必须将PDCA引入毕业论文的教学机制。“以生为本”,树立个性化应用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规划中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第一学期开设专业导论、专业导论与学业规划等课程,让学生感悟到大学学习生活既有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还有重要的实习加漫长的毕业论文积累、制作、完成等环节。更应该明白的是毕业论文是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及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大学生学会生存、实现自我发展的初步锻炼过程。
(二)参加创新、本科校级课题院级课题申请
学校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课题申报工作,且对中签的团队给予适当的资助,同时院级、校级要分开,鼓励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三)选题
在学生选题方面,笔者对2006—2011级会计学340名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统计,有效调查330名。学生喜欢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是:提前进入会计学实训环节、参加创新活动,会计学及相关领域内的学术讲座。最喜欢的毕业论文开题方式是在导师的指点下自由发挥;最喜欢的毕业论文选题方式是与会计学实务相结合。简言之,对毕业论文选题要提前介入、双向选择、真实课题、自主选择、到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论文。选题在第6学期必须开始,选题时间意愿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到,90%以上的学生愿意将毕业论文在第8学期之前选题并双向选择指导教师。第6学期完成此项任务的占40%。在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上,调查结果见表4。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指导教师的选择有3种态度:必要、不必要、无所谓。总体上说是有主见的。首先看重的是师德,其次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第三希望师生互选。
(四)师生交流
在调研中,我们着重从交流的形式、次数、内容着手,并且对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5。
调研中可以发现通过师生交流,了解到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8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认真负责。只有1.5%的学生认为教师马虎敷衍。同时除了毕业论文外还有35%学生接受了教师考研方面的帮助,46%的学生接受了教师就业方面的指导。PDCA循环理念引入之后,在分布分流的作用下,学生有充足时间准备论文工作。据了解学生主要利用寒暑假、课后、周末、期间长假、晚上开展论文工作。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教师可进行个性化辅导。
(五)论文全程指导
通过调研,将PDCA管理理念贯穿毕业论文教学和实践全过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第一,理念上的转变。应用技术转型使今后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以生为本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平顶山学院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应有战略选择。第二,应用综合素质的提升。PDCA开课计划和管理理念能实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在检查、检验和反复总结经验中逐步提升综合素养,使学生从大一开始培养专业兴趣,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根据学生共性及兴趣性格及智力的差异,引导学生发现感兴趣的专业点,且正确认识课程小论文与毕业论文的关联与差异;对学生来讲学校与教师尽力使学生的兴趣与专业达到一致学生的潜能才能发挥到极致。认知还有毕业论文这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具备专业境界的同时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开设专业导论和学业规划课程,使学生对整个大学生活有一个系统了解。大学的学习过程不但有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还有实训、实习、设计、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
在学院转型发展和改革的形势下,学校加强了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会计学专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合作,与大型企业联合,利用寒暑假具体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参与企业一些项目,得到初步的科研训练。通过PDCA在大学四年的循环和管理,学生有了一些成果,发表一些论文,参与一些课题,科研活动获奖等,就会比较容易完成毕业论文各环节。
(六)答辩
经过学术不端检测合格后,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进入答辩环节。根据学院转型及审核评估的要求结合近几年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实践探索,对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设置了7个答辩评量标准选题、文献查阅及调研、论证分析、撰写质量、论文价值、译文及格式、任务书执行情况。本科毕业论文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论文成绩和答辩成绩。以上7个标准仅为论文成绩。具体评量内容及要素见表6。
平顶山学院近几年对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实行的是实时评量,每位毕业生都要参加答辩。对往届毕业生采取的是延时评审。随着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深入,论文的抽取、送审和通报将成为必然趋势。河南省教育厅从2015届会计学毕业生中抽检论文3篇,建议在转型中的二本院校尝试引入“双盲”审核制度。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实践与探索,是平顶山学院审核评估及转型发展的一个有意义的尝试,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会计学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引入PDCA管理理念,尝试会计学本科层次双盲审核,补充完善评量和评审指标体系,是提升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会计学毕业论文顺利通过审核评估的必要条件,是学校转型评估的需要,也是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新思路,同时也是今后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必要性;构建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行业,在人才需求上尤其注重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在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提高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高校的培养目标方能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吻合。
1.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1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应用性人才培养是很多实践性强的专业的办学目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注重,无论是本科办学层次还是专科办学层次。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应考虑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特点,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比例。然而受制于办学资金的限制,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要么就没有实践教学环节,要么以校内实践教学为主。基于此,旅游管理专业应积极构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1.2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外延式扩张的模式,许多高校为满足地方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纷纷新设旅游管理专业或在相关专业的基础上设立旅游管理专业。这种迅速扩张的模式一方面满足了旅游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填补了人才需求的大缺口;另一方面盲目极速扩张造成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雷同性强,特色不明显,直接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速度和方向。据统计,我国大多数旅游高等教学沿用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也是满足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1.3大学生就业保障的需要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是很多高校很多专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人才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也愈来愈难。大学生就业难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缺乏工作经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忽视实践教学,造成大学生旅游专业知识相对较强,但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要保证充分就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要立足市场,按照市场需求设置课程内容,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让学生能够走出校外,在企业中边实践边学习,提高实操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就业做充分而有效的准备。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大学生就业保障的需要。
1.4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校功能的主要体现。旅游管理高等教学特别是地方性高校一定要突出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功能。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拟定上,课程设置模块除了要考虑到地方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还要在实践教学中加强与地方的互动合作。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和培育上应优先考虑地方旅游企业,可以考虑与地方旅游业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模式。如此,不但可以节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构建的费用,也体现了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功能,还能够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具有地方适应性。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也是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
2.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模式
2.1实践形式
实践教学是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职业应用能力并形成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应按照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教学规律,形成包括企业参观、课程实训、社会实践、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课内外专业活动等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方式上,采用集中和分散、定期和不定期,校企联合合作等多种形式实施。
2.1.1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实践形式
通过校内教师或邀请校外企业管理人员授课、座谈等方式,塑造大学生最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初步建立良好的仪态仪表、社交礼仪,掌握沟通技巧,培养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1.2以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为载体的实践形式
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业竞赛活动,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培养自身创业素质,强化创新创业理念。
2.1.3专业实验与社会实践调查相结合的实践形式
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室和实训室等设施,加大学生的实验和实训活动。同时,利用学期寒暑假进行旅游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到企业走访,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
2.1.4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见习和课程实训的实践形式
高年级时,学生应集中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见习和课程实训。通过学习,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学习企业中管理及技术人员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了解本专业的用人情况及对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感受社会竞争的压力,激发自己加强必备技能与能力的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2.1.5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实践形式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两个教学环节合并为一个阶段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或研究内容来源于实习单位。学生紧密结合实习单位生产或管理上的问题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完成的毕业论文可供实习单位采用或参考。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学生和企业之间增进了了解,单位找招聘时可优先考虑这些学生。
2.2实践内容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的要求,可实行“三结合、四层次、六模块”的实践教学模式,并据此确立相应的实践内容。“三结合”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采取日常实验与集中实习相结合,课内实习与课外实习相结合,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四层次”包括认知性实践、验证性实践、综合性实践和科研性实践四个层次;“六模块“将实践教学分为社会实践、课程实验、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科研实践等六个教学模块,他们相互补充、相互配套、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2.2.1认知实践
认知实践的目的是能够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建立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实习过程。认知实习不仅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还可以促使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对今后的学生起到一个很好的调整作用。认知实践可以采用参观、现场教学、观看录像、见习等手段,通过组织学生考察本地旅游线路的组合及参观旅游六大要素所涉及到的旅行社、景区、旅游饭店、旅游交通、餐饮和旅游商店等,使学生全面了解旅游行业构成要素,对旅游活动相关企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2.2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可有案例讨论和实验室实验两部分构成,既有技术性较强的的管理实践,又有探索性的案例分析和综合课程设计。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可以分别设置饭店管理实验室、导游模拟实验室、旅游规划与开发实验室和旅游企业管理实验室。饭店管理实验室实验项目包括客房销售、前厅接待、餐饮服务,逐步掌握饭店前厅、客房及餐饮部门的操作技能;导游模拟实验室可进行导游模拟技能训练,进行导游影像资料的观摩学生,逐步提高导游技巧;旅游规划与开发实验室借助ArcGIS、Mapinfo、AutoCAD等软件,培养学生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景观视觉造型艺术、景观设计工程制图等技能;旅游企业管理实验室借助饭店、旅行社、景区管理等专业软件,要求学生掌握旅游企业业务流程和专业管理软件的操作。
2.2.3专业素质拓展实践
依据旅游管理专业素质所需,主要通过岗前素质培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商务礼仪、营销技巧等实践课程和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和能力。可借助旅游歌曲大赛、舞蹈大赛、旅游礼仪展示与竞赛、旅游知识竞赛、普通话培训、导游大赛等形式开展。
2.2.4专业实训
在校内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结束后,通过到实习基地企业的实际相应岗位上实习专业实训,进一步提升和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其主要内容是根据学生选择的相应职业的岗位差异而分别设置,实训时间一般半年以上,太短不利于学生实操能力的提升。
2.2.5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实践
毕业实习主要依据学生的就业去向和职业规划合理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企业相应的岗位进行实践活动,其目的是在专业实训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实操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应在实习期间结合自己在企业的实习完成相应的毕业论文。
2.3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
2.3.1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
实践基地分为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主要是指满足学生校内实践的实验室和实训室;校外实践基地是学校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实习场所。目前,受资金和办学规模的限制,多说高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实训室设施设备陈旧,更新速度慢,难易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校外实践基地种类单一,多是酒店,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是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3.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许多旅游管理专业专业课教师毕业后即从事教学工作,缺乏旅游行业工作经验,短期内难易承受实践教学环节的工作。因此,学校应采取措施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多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是“请进来”:邀请旅游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二是“走出去”: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到旅游企业或行业管理部门挂职锻炼。
2.3.3完善实践教学管理
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组建实践教学体系管理小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文件,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督,适时实践教学工作动态,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实操能力,逐步形成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基地构建[J].科技向导,2013(5).
[2]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2(10).
[3]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以钦州学院为例[J].文学界,2010(8).
[4]族学院教务处.湖北民族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M].2013:284-299.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才培养为目标”(2011314)。
作者简介:
性 别: 女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党员 出生日期: 1986年05月 户 口: 湖州市
婚姻状况: 未婚 学 历: 本科
毕业院校: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毕业时间: 2008年06月 所学专业: 广告学
外语水平: 英语 (一般) 电脑水平: 熟练 工作年限:实习/应届 联系电话: 13806680**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单位性质: 不限
期望行业: 市场、广告、公关、艺术、文化传播、互联网、电子商务、建筑、房地产、服务业
期望职位:广告创意与策划/文案、文案创意、公关与媒介专员、市场专员/助理、部门助理/秘书/文员 工作地点: 杭州市 期望月薪: 2000-4000 教育经历
2005/09--2009/06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广告学
市场调查与分析、广告编辑、广告经典作品评析、广告心理学、广告媒体研究、行政管理学、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市场营销学、广告学概论、大众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
工作经验
2008/07--2008/08:侬侬魅力广告有限公司企划部 实习生 实习期间,日常工作如下:
1.协助企划部经理撰写“主题秀”活动文案策划,参与主题秀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2.协助设计“主题秀”系列相关广告宣传:DM单、贵宾卡、邀请函、KT板、喷绘等; 3.从公司企业文化中不断认识广告,了解广告,并有陪同经理接待公司客户经历;
实习结束,部门经理及设计总监给予书面评价如下:此学生为人开朗,应变能力较强,悟性较高, 思维创新,做事认真负责;缺点即经验不足,望今后继续努力,进一步增强广告意识。 2008/03--2008/05:大学生家教服务网站策划部 兼职
1.2008年3月拟定“杭州大学生家教服务中心”合作策划书并试用于活动实践,取得成功; 2.2008年5月拟定“杭州大学生家教服务中心”家教活动策划 书,并协同成功举办三届“新起点”暑假文化培训中心;
3.至今仍在为其做后续策划活动;
2008/03--2008/03:畅游蓝光科技工作室设计部 兼职
参与“畅游蓝光”工作室装饰设计系列,初步了解设计理念并试用于实践 2007/05--2007/05:颐高数码广场卖场部 兼职
假期兼职:协助“SONY电视”柜台销售,初次销售量一天售出6台; 2007/03--2007/04:龙鼎丽人健身中心 宣传人员 兼职
为健身中心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广告宣传,并撰写POP广告若干; 工作业绩
2008学年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学生专业奖学金二等奖 2005学年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学生专业奖学金三等奖 2008/04 全国计算机等级三级网络技术 合格 2007/12 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 合格
2007/01 第一届校园广告大赛公益类作品 三等奖 2006/12 普通话等级证书 87.80(二级甲)
2006/10 首届“统力杯”校园话剧大赛最佳演员奖 最佳演员奖 2006/09 .求真学院人文教科系2005级百篇文 优秀奖 2006/09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专业课程论文 三等奖 2008/11 第三届校园广告大赛公益类作品 优秀奖
自我评价
1.对广告行业感兴趣并立志在文案/策划、市场、公关方面发展; 2.具有文案/策划/设计等广告实习经验,获实习单位好评;
3.担任四星级社团社长职位一年,有丰富的社团活动策划经验,如成功策划“湖师院大型周末舞会”; 4.个性开朗,接受新知识、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强; 5.乐观、自信,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及应变能力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览我的自我推荐信。我是XX大学法律系的一名应届毕业生。为了给自己寻找一片施展才能的天地,我谨向您作自我推荐。
大学四年,经过老师的精心培养和我的个人努力,我已经完全具备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在校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通过紧张的学习生活,我已经熟悉并掌握了有关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部门法的相关知识。四年中,我多次获得奖学金,顺利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六级和计算机二级考试。
在学习之余,积极投身法律实践工作中,使自己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经验。我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了组织与协调能力,利用课余时间作兼职家教、营销员。在寒、暑假期间,我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实习,并撰写了实习报告和论文,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扎实的学业和成熟的心理使我有信心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活使我逐渐走向成熟,我渴望在新的天地里运用自己所学,尽自己微薄之力从事我所钟爱的法律或管理行业。
我曾利用假期,勤工俭学,在工厂做工,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取自己汗水的薪酬,但不论是学校学习也好,实践做工也罢,让我学到的还有许许多多的知识:团结、友爱、积极进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于信任等等!善于交往的我是班里的纪律委员,和同学相处十分融洽,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我还是一个正直忠诚、勤奋求实的人。性格乐观自信、温和开朗;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广,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能力强,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除了法学理论及实践知识外,还广泛涉猎人文历史、经济、管理等学科知识。
我喜欢运动,特别是篮球(也曾多次组织篮球比赛),打篮球中的我与实际生活中的我一样。只有坚持、奋斗,不怕任何劳苦,因为只有自己努力所流下的汗水才是最欣慰、最踏实的!
恳请贵公司能给我这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贵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各位领导能对我予以考虑,热切盼望您的回音,谢谢!
推荐人:文秘站
XXXX年XX月XX日
关键词:农科专业;教学实践;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12-0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等农业专门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但多年来农科专业的传统教育理念所形成的轻实践教学体制、陈旧的实践教学内容、落后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限制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改革创新现有的农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把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以及科研论文撰写等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学生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
一、改革专业课程实习教学体系,提高专业基本操作技能
课程实验与实习是实践教学的第一步,农学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首要的就是要改变目前实验教学内容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局面,拓展到以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为主。根据农学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别布置有差异的实验,以组织组内、组间交流的方式进行引导式教学;加大实验室对本科学生的开放力度,鼓励学生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验证性、观察性实验时间的安排与理论讲授进度对应,以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锻炼学生基本操作的技能,增强其学农的兴趣;考虑到农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在作物生长季节的田间进行,针对农作物栽培周期较长,受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学生完成实验的时间要相应延长。此外,还可通过教学录像,规范基本操作,通过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空间。
二、重视专业实习,加强学生专业素养培养
专业实习是高校本科生实践教学活动的中间环节,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目前农学专业生产实习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多数农学专业生产实习主要采取直接参加科研生产的方式进行,实习形式过于单一,结果导致学生对生产实习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发挥出应有的实践与创新潜能;另外,专业生产实习投入不足使学生能够进行生产实习的场所和时间都受到限制,对学生管理疏松,指导教师很少甚至没时间深入基层对学生进行管理,未能充分实现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融合到相关的生产实践中的目标。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加强专业生产实习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学生要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神;在实习期间,要现场引导理论联系实践,激发学生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实习教学大纲应当明确具体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指标和成绩评定等事项,实习时严格按照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并认真按规定考评;加大生产实习在本科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使学生在农作物的整个生长季节均能得到实习锻炼的机会;并且要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应全程教学,严格管理,深入学生实习场所,及时将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给学生进行讲解,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速度;为了保障生产实习的连续性,学校应当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实习基地,供本校农科专业学生实习,也可以与当地有影响的企事业单位签订合同,建立对口的实习基地,使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长远的经济效益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且同时也给学生的就业创造了一定的机会。
三、严格毕业实习,培养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毕业实习是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强调专业实践与就业方向密切结合。农科专业毕业实习都是在生产第一线,实行时间长达7~8个月,鼓励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习与各层次社会人物沟通交流,锻炼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为毕业后顺利过渡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打下一定的基础。农学专业学生实多是通过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来完成其毕业论文,实习开始前,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指出将要研究内容的必要性,同学生一起完成选题工作;题目选好后,让学生多方查找文献资料预先了解相关的研究内容,使学生在实习开始前就能对自己的实习目的、过程、方法有清楚的认识;做好实习动员,认真向学生讲述实习的目的、要求、安排、考核的办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实习中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身体力行,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随时检查督促学生实习日记、数据记录等相关实习资料,鼓励学生对所试验数据进行初步处理与分析,尝试开始毕业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工作。指导教师要认真开展试验进行阶段性小结,及时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课题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实习质量,通过毕业实习全面提高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以后就业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毕业论文撰写指导、培养科技写作能力
农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大多以大田作物为研究对象,季节性强,试验周期长,而且只做一季试验,没有年际间的重复,试验结果受环境条件影响,所以试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过程特别重要,要反复强调数据采集应当仔细、认真,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处理,使学生明白不但关系到教师课题的完成质量,也与毕业论文质量直接相关,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不仅与论文选题、设计方案、数据质量等好坏有关外,还与老师的悉心指导关系密切。实践经验证明,科研训练与毕业实习的有机结合为获取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采取师生互愿的原则,学生围绕着导师的科研课题选择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实验设计、实验方案的制定等研究工作并实地实施,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造潜能,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查阅大量文献,掌握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参与试验项目的取样、测定,室内分析等研究工作,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严肃的科学态度。作为初涉科研的学生来说第一次写科研论文是很难的,因此教师要悉心指导、严格要求、反复修改,使学生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要领,提高写作水平,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对科研工作的热情。
五、加强科研训练,培养学生专业素质
除了正常的课程与专业实习外,可以通过学校、学院和企业等单位提供资金、技术等配套支持,多渠道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项目,或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分支出学生科研训练的课题,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申请,要求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自己设计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独立完成,教师只在关键技术和过程上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以科技创新实验项目形式辅导学生的时候,形成小组式的科学探究,有别于课堂教学,每位教师指导几名学生,指导更加仔细,可以实现因材施教,也能矫正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进行科研训练的兴趣。这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科研能力,制定更合理的适合学生科研训练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还可利用暑假期间到农业相关生产单位实习,到生产的第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在实验课程与科研训练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的一线,结合生产的实际,更好地修订自己科研训练的计划,使科研训练成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对最后的实习结果以公开的方式进行总结,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探索,科研与创新能力会得到极大提高。
六、建设全面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确保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指导实习的教师应具备专业性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等素质,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不断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科研素质,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师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使他们树立职业观念,具备职业道德和技能;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为教师更新知识、了解和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提供方便;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作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聘请社会上实践能力强的农业专家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鼓励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教师在科研工作和指导学生实习时共同合作,形成有团队精神的指导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完成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要建立起合理的实践教学激励机制,保护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教师重视并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是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
总之,农科专业是一个与生产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他们步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及在工作后的发展潜力。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在校实习的每个实践机会,转变观念,把学生培养成具备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高素质的大学生,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建军,杨红,张桂权.关于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8).
[2]康涛,彭泉开,孙荣玲.农科实践教学现状及其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2).
[3]魏志渊,毛一平.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4,16(2).
[4]陈建中,赵剑曦,黄长沧.以科研训练为主线培养研究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育,2005,25(5).
[5]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01]4号文件附件.
基金项目:新疆农业大学重点教学研究项目资助: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较长的历史,有公民体验教育、劳动教育、军事训练、纪念性活动、校企联合“双元式”实践、医院义工、社区服务、校外打工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
欧美一些大学非常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通过学生自治和参与学校管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通过社会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许多学校并不设置德育课程,而是强调隐性课程的道德教育作用,这种作用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虽然是缓慢的,但其效果是持久的。
美国学生社会实践与学分无关
中国国内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火热进行,不少都与学分挂钩。老外们跨国游学能获取学分吗?“跟学分无关,但大家都会去找地方实习、打工。”美国哈佛大学非洲学生会主席泰迪和耶鲁大学学生理事会主席陶然告诉记者。
陶然是华裔,5岁那年随父母从南京赴美,在耶鲁大学学的是政治经济理论。他是耶鲁大学历史上第―个华裔学生理事会主席。他说,5000多名学生被分到12栋楼,每栋楼有1位教授、2位主席,他曾担任其中的分楼栋主席。2008年,他当选学生理事会主席全仰仗―次“面谏”。
2008年前后,美国经济陷人低迷,耶鲁大学曾考虑增加某项收费。陶然和团队比对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写了―个调研报告,并“面谏”学校董事会。最终,学校增加了预算,他在竞选学生理事会主席时赢得好口碑。
在泰迪和陶然看来,大学生社团不光为彰显个性,更重要的是帮助别人、促进事情解决。
陶然介绍,耶鲁大学目前有近400个学生社团,社团各项活动都不与学分挂钩;他们将创造力发挥到极致,甚至有学生成立杂耍社团。―旦注册成功,这些形形的社团都能得到学校500美元拨款。校友资助也是社团重要的资金来源。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生社团常为钱犯愁,活动经费除学校相关部门拨款外,主要靠成员以缴纳会费的形式自筹。
泰迪是埃及和菲律宾混血儿,是哈佛大学政府公关专业大二学生、常春藤联盟驻哈佛大学联络使。他说,在哈佛大学,学生加人社团完全免费。华人或华裔成立的社团很“潮”,哈佛大学的亚裔华人学生联合会、中国学生联合会、泛亚洲学生联合会全是“黑眼睛黄皮肤”领导,很多欧美学生想加入。
相较国内大学生社团以文娱体育型和学术科研型居多,国外高校自愿者社团常青不衰。泰迪介绍,拉赞助给无家可归的人提供食物和住房,这种社团被哈佛人认为“最酷”。
暑期国外学生注重实践
2012年8月10日上午,一位名叫沈莹的华裔美国高中生来到舟山市定海二中北校区与该校学生进行快乐的暑期社会实践互动。
沈莹是美国旧金山Lowell High School的一名学生,她作为石丹福大学亚裔肝脏中心的会员,给二中的学生们带来了有关B型肝炎知识和肝癌须知。并向他们解答了很多有关乙肝的问题,让二中的学生对于乙肝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沈莹用地道的英文跟二中学生交流,让那些爱好英语的学生一饱耳福,有些学生迫不及待地用英文跟沈莹交流起来。有着文化背景差异的同龄人,在一个上午的交流中建立起了珍贵的友谊。在离开时,双方互留联系方式。在国际距离日益缩短的今天,跨国界的交流机会显得尤其珍贵和需要。
郑永,初中毕业于福州屏东中学,高一时去加拿大留学,就读于加拿大丽山中学。
“假期里,学校不会布置任何作业,也不会给学生任何压力。”郑永告诉记者,很多中国学生在暑假里都在补课,而在加拿大,学生大都没有补课的概念。
他说,在加拿大,老师和同学都很注重时间的自由分配,老师也强调什么时间段就应该做相应的事情,暑期应该好好享受生活,而不是强加作业占用学生的时间。
不补课,也没有暑假作业,那么加拿大学生在长达两个月的暑假里做些什么呢?郑永说,很多同学都会在假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如去餐厅打工,或是去老人院做义工。而在假期里,会有一些机构推出适合中学生参加的活动,如辩论赛,有的同学就会自发地组成辩论小组,去参加这类活动,一边比赛一边旅游。“我和我的国外同学说,我们中国学生的暑假,经常都要被父母拉去补课,他们都瞪大眼睛,简直不敢相信。”郑永告诉记者。
美国有的工科院校规定,大学生在大学4年学习期间要花15个月的时间在工厂、企业学习。在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可以到联合国旁听席上“听课”,学经济的可以去华尔街实习。在其他一些大学,学历史的要去档案馆、博物馆见习,学法律的要去立法、司法机构见习,学政治的要在政治机构或公共决策机构工作见习。
在德国,专业实习也受到高度重视。如工科院校规定学生参加实践或实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二十六周。理工科学生在学完一至三年后参加“中间考试”,合格后必须参加一定的生产性实习,然后才能撰写毕业论文。以上这些专业实习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技能,提高学术水平为主要目的,同时,也必然行使着影响学生在人生、道德价值等方面的观念、态度、品性等功能。
重视社会服务
在韩国,汉阳大学、同德女子大学已将社会服务列为必修课,每学期安排48个学时左右,大学生必须在孤儿院、养老院等场所从事服务工作,工作单位就诚实性、自觉性与工作态度等指标加以考评并给学分。在墨西哥的大学,也开设了类似的社会服务课,并作为必修课进行考评和记录学分。
在德国,大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形成了一整套全国性的制度,最富有特点的是德国的义务民役制。德国基本法明确规定“年满十八岁的男性公民均有义务在武装部队、联邦边防军或民防部队服役”。德国《服民役代替服兵役法》规定在联邦妇女与青年部下设民役管理局,义务民役时间为一年。服民役者的待遇与服兵役者相同。服民役对于青年人来说既是一项义务,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尽管开始有些人并不是自愿地参加服务活动,特别是一些有危险的或又脏又累的工作,但经过十五个月的服务后,青年们都认为从中收获很大,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锻炼了洞察社会的能力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义务民役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服务活动,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定以及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如富有同情心、爱心、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养成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很有教育价值的道德教育活动。
广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关键词]就业质量;会计学;人才培养;综合能力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23.115
[中圖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3-0231-03
0前言
2017年暑假,吉林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一行六人在院长的带领下,以走访毕业生企业和毕业生问卷调研的方式,开展了为期6天的走访和调研活动。在这次走访和调研活动中,毕业生从作为用人单位和作为应聘者的角度出发,在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出了较好的建议和意见。
1毕业生访谈和问卷调查情况简介
1.1毕业生访谈情况简介
2017年7月20日,走访了三名毕业生,并在其企业进行了调研和实地考察。一个是毕业生乔明国的企业——青岛美厨食品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主要为海鲜类的进出口贸易。目前年销售量在3000吨左右,主要的销售市场为欧洲和美国,年贸易额约为2000万美金。另两名是毕业生潘晓明和钟微(夫妻)。现在青岛开了一家外贸公司——青岛恒兴伟业工贸有限公司。主要采用天然材料,如编织纸,柳树,玉米,小麦、海草、塑料、帆布、黄麻、亚麻布等来专业生产箱包、仓库、箱、洗衣篮,餐垫,帽子等。
这三名毕业生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共同的经历是在经过打工一段时间之后,自己创办企业。在与学生座谈过程中学生就毕业后工作经历、奋斗历程,做了详细的说明,并从作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角度,对学院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2毕业生问卷调查情况
8月5日,对20名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学院就毕业生在学校期间所学知识,在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基本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等18项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
2毕业生反馈信息
2.1从用人单位的角度
学生毕业后做事情,要专注,所谓的大国工匠精神就是:一件事情不停地、反复地、持续地做,做透。这两个毕业生子所以有现在的成绩,他们从毕业就从事本职工作,一直在做,从不会、不熟做到精致。不论是替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开办公司,都始终在做一件事情。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留住人才是关键,所以,在选人、用人和留人上都做了很多工作和努力,这也是当代民营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毕业生反映自己打工时,作为企业员工希望得到企业的认可,从而留下。作为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时又希望留住优秀的员工。这样,从中有些角色的转变。
学生毕业后,往往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而且目前的大多数学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建议学校、学院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务实进取的精神。
2.2从学生自身的角度
学生一定要学好、学扎实专业课的知识,等工作之后就会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好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时,认为专业课不重要或者忽视专业课,不论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恰恰相反,再回头学习,要走很多的弯路。
学生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不断创新的能力,要有好的心态。一个人要做好一件事情,要不断的学习,学习能力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学习能力是你生存的基本能力,那么创新能力则决定你生活的好坏。还有就是要有好的心态。
3反思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
3.1知识培养上的反思
从毕业学生的反映来看,学校总体的知识结构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大的前提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以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
3.1.1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等理论教学模式的改革
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开设,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知识运用能力。然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沿用的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靠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应试教学模式,即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使课程变成了空洞、无味的理论。严重影响了学生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大学专业课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案例教学模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的案例中掌握理论,增强学生将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
3.1.2选修课的设置应该多样化和个性化
广泛开设各种选修课程,这已成为各高校课程设置的普遍趋势,也是使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知识的重要保证。选修课的设置,使专业教育教学紧跟时代步伐,密切联系实践的应用之道。特别是近些年网络课程,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学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课程。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发挥个人的特长和才能。这有利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特别是跨专业、跨学科的来选择,对于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学校来说,可以从分利用网络课程;也可以发挥教师特长,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来做网上课程。
必修课程是主要关注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能力水平,满足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选修课程则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于人才多样化技能的需求。
3.1.3实践课程的加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课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综合训练以及各种竞赛。对于学生来说,工作之后,主要是实践能力的运用。所以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课程和训练。以课程实验(实训)为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习,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为线,再到学科竞赛、毕业论文、综合实践(训练)等为面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
3.2能力培养上的反思
从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培养毕业生合理的能力结构。
现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要求最具体地反映在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能力素质条件的重视上,这在客观上对大学生能力提出了显而易见的挑战。
首先,高校应确立动手能力本位的先进素质教育理念,即坚持动手能力本,进而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作为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发点,以提高大学生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绩效考评的最终指标之一。因而高校在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等方面积极进行大学生能力建设,构建大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
其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打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是要切实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就业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所谓的三位一体就是,以实验(实训)教学、实习教学和学科竞赛为三维,为学生就业成才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格局。
第一维——实验教学:包括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在四、五学期建立核心课程实验,在第七学期建立综合课程实验,这样通过课程实验巩固核心课程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综合实验做准备;通过综合实验将所有会计学知识穿插起来,既是专业知识的巩固,又为学生的就业实习等打下基础。
校内实训结合课程内容的讲解开展各环节的实践训练。通过模拟实验和课程设计强化理论知识的初步运用。开设了“中级财务会计实验”、“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实验”、“成本会计实验”、“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实验”、“管理会计实验”及“erp沙盘模拟实验”。
“中級财务会计实验”是和“中级财务会计”开设在第四学期,“中级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学完,紧接着进行“中级财务会计实验”。“成本会计实验”是和“成本会计”对应;“管理会计实验”是和“管理会计”对应,均开设在第五学期,基本理论学完之后,就进行。这些是单科知识点的学习和训练。
“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实验”、“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实验”是在第七学期,绝大部分专业课程基本结束,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提升。这是综合模拟“线”的训练和提升。通过综合实验,为学生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也奠定扎实的基础。
“ERP沙盘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和所学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学习的财务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了解其相互关系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如BOM模块、和客户关系管理模块等对将来有用的管理模块,力图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对ERP的理论、方法有个全面的认识。
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在单科知识“点”的衔接和综合模拟“线”的结合上有所突破,为后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面”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维——实习教学: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在此环节建立校企合作模式。
设立了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通过实习锻炼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学生通过认识实习对专业有了一定了解,认识实习第三学期,为期一周,学生到化纤厂、乙二醇、炼油厂、制药厂、轻型车厂和顺城记账公司等,安排合理,有实习方案,有具体校内、校外指导教师,组织规范,管理到位,实习效果好。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实验;在综合实验的基础上,去进一步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是分散式实习,在第七学期的期末后四周和第八学期的开学前四周进行。将学生的就业与实习相结合,学生在实习中既锻炼了自己,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能结合实际工作撰写论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样将学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在校外教师的指导下,直接投身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以企业员工的身份严格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用心观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加强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很多学生通过实习选择了与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审计结合非常密切的题目,使学生真正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返回学校将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学,从而使实验和实习相互促进。
第三维——学生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竞赛,依拖“用友杯全国信息化工程师”、“互联网+财会大赛”“税务技能大赛”“ERP沙盘对抗赛”、全国税务技能大赛、全国金融模拟交易大赛、等,积极组织学生来参加。这些大赛是和学生相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通过大赛的形式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实验和实习教学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了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
3.3素质培养上的反思
3.3.1要注重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个性化的发展
高校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但在综合素质教育方面进展还不大。学校从大一新生开始,就要根据专业特征安排各种能力训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自我规划,使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拥有更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沟通协调、人际交往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等。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和环境,从而培养出能随着环境和职业的变化而随之变化的人才。
3.3.2加强对学生职业操守的培养
职业操守的培养应该是高校教师和会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操守和诚信教育。职业道德观念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高校要把职业操守和诚信等方面的教育从新生入学开始一直贯穿到毕业离校为止,并作为常规的教育来抓,让职业操守和诚信观念深入学生,避免工作后的失德。
会计学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考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此,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推动会计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适应现代化需求的优秀会计人才,促进国民经济繁荣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臧泽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学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5(11).
[2]周旻.基于当前就业视角下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
关键词: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个案研究;北京体育大学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9-1243-04
A Case Study on Paid Professional Social Practice of Sport Major Students
――Thoughts on students i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create economic value through expertise
WANG Dao-jie, CHENG Zai-kua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henomenon that students i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create economic value by using their expertise, through methods of literature, survey, induced reasoning and so on, this paper selects and analyzes cases from the principles of tidy and handy. Then it brings out the concept of paid professional social practice of sport major students; probes into its five features, spontaneous,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paid and long-term, and its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ies; concludes its four stages, basic stage, initial stage, improving stage and mature stage, and its popularity; finally, the paper offers proposals for the self-improvement of sport major students and tendency of the paid professional social practice.
Key words: sport major students; paid professional social practice; case study;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阅览了国家图书馆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30余本专著和文集;下载并阅读了中国知网上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体育社会实践”、“体育人才”、“体育毕业生”等方面一百多篇论文;在网上检索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1.2访问调查法选取了6名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和研究生院从事健美操、游泳、体育舞蹈等项目社会实践的学生,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间逐一对他们进行了访问,当面接触,通过深入谈话方式搜集相关事实材料。
1.3专家访谈法以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创造经济价值的现象为话题,对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提法,走访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方面的学者、专家;走访了北京体育大学教务处、教育学院等有关领导,均反应这种社会实践对学生的素质提高很有意义,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并提出宝贵建议。
1.4数理统计法对个案调查时得到的数据(学生的收入)进行整理统计,用Excel 2003处理,得到直观的数据点折线图。
1.5归纳推理法以学生在俱乐部或培训班带课的形式为出发点,加以分析,总结归纳出其历程中的共同点,推理出适合于普通学生的发展理念。
2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概念的界定
2.1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概念的提出据观察,利用专业知识、创造经济价值的实践在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当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这也正是本研究的根基。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在参考相关文献、征求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以下简称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定义为,是指体育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地运用本专业知识、技能进行的一种创造经济价值的、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
2.2相关概念的阐释体育专业学生是指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体育管理等体育专业的擅长某项或某几项运动项目的学生。
专业性,是指利用体育专业技能。体育专业技能,包括利用体育项目的运动理论和技术进行体育教学的能力、组织体育竞赛的能力、管理体育场馆的能力等。比如擅长乒乓球项目的学生,运用其乒乓球理论、技术进行教学活动或健身指导等,即属本专业技能;擅长羽毛球项目的学生,运用其羽毛球理论、技术进行竞赛组织、俱乐部运营管理等,属于本专业技能。
有偿,即有偿性,是指学生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经济报酬,比如从事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学生,不论是在俱乐部带操还是担任私人教练等其他工作,都有相应的薪酬收入。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1]。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许多研究都有涉及,角度虽有不同,但内涵是相近的,在此不多赘述。
3个案的选取及案例的概述
3.1个案的选取由于本文是对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进行的初步研究,对其概念、特点以及可推广性加以试探性地论述,故采取从精从简、就近就便的原则,在北京体育大学进行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学生当中选取了6名作为调查对象,其基本情况见表1所示。
3.2案例的概述此概述仅对北京体育大学的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个案进行概括性描述,以便大家对案例初步全面了解,具体的调查结果体现在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特点和历程分析的实例举证中。
3.2.1奖学金孝敬父母――记1997级教育学院学生彭建敏彭建敏现在清华大学任教,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在俱乐部带健美操课,一年之后具有了丰富的带课(教学)经验,进而为其以后的实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收入相对在学期间的花销绰绰有余,以至于把拿到的一等奖学金2 000元全部寄回家。
3.2.2每年只实践一次――记2002级教育学院学生费杰费杰现在是研二学生,大一专选游泳,一学年后的暑假里,开始了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之后每学年的暑假都实践一次。开始的三个暑假,只是给别的培训班打工,在大四毕业后的暑假里,自己联系场地、招收学员,成功举办了100多人的培训班。
3.2.3在校生月薪上万――记2004级教育学院学生王凯伦王凯伦现为大四学生,大一上学期学了一个学期的体育舞蹈,下学期便踏上了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征途,收入从开始的400元/月,逐步升至两年后的10 000元/月。其各方面技能也迅猛提高,不但是某大型健身俱乐部的体育舞蹈金牌教练,自己还开办了培训班。
3.2.4一级更比一级强――记2005级教育学院学生龚亮华龚亮华现为大三学生,其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起步更早,大一开学专选羽毛球两个月,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动作,即开始了无偿的实践之旅,并于大一上学期期末开始了有偿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实践范围越发广阔,技术培训、赛事组织、场地管理、商品销售,其中涉及许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机构、不同的省份。
3.2.5跳到哪都受欢迎――记2005级研究生院学生胡新贞胡新贞系研三学生,研二开始的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经过艰难的起步,技术逐渐娴熟,经验越发丰富,现在到哪儿带课都非常受欢迎。除此之外,其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也有很大的发展,俱乐部里,从操课教练到教练主管;健身大会上,从健身专家的翻译到兼职组委会主席的助理。
3.2.6起步再晚也不迟――记2005级研究生院学生边大侠边大侠现在是研三学生,其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起步更晚,她是从距研二结束还有3个月的时间才开始实践。之前没有进行过舞蹈的练习,仅跟着业余舞蹈班断续地学了3个多月(每周一次拉丁课、一次摩登课)即开始了实践,现在她在5家俱乐部带拉丁舞蹈课。
4结果与分析
4.1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特点许多研究都从宏观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进行了阐述,比如王小云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总结为双重属性、多功能性(综合性)、社会参与性、开放性、协同性(合作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灵活多样性7大特征[2];邢强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五大特点:自觉能动性、社会性、开放性、专业性、时代性[3];李长松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教育性、综合性、协同性和开放性4个鲜明的特点等等[4]。
本文从“提高学生能力”的角度对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特点归结为:自发性、自主性、专业性、有偿性、长期性。
4.1.1自发性自发性,即由自己产生,不受外力影响的特性。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是学生出于自身的意图、愿望采取一定方式而展开的活动。比如费杰在大一放暑假时,就做了简历,按照计划回到浙江应聘游泳教练的工作;王凯伦的第一次体育舞蹈课是替一个师哥带的,之后觉得自己也能行,随即到处找信息,试课。
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自发性的特点相对于其它社会实践形式来说更有助于学生的能力提高,因为实践的动力来源于学生自己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对这种实践的兴趣爱好,它体现了学生对提高自身素养和完善自我等多方面的追求。
4.1.2自主性自主,即自己做主,不受他人支配。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中学生的自主性表现在,学生是百分之百地参与,对于实践的结果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比如王凯伦在某健身俱乐部担任体育舞蹈教练,带了半年的课,由于课堂气氛调节不好,会员挑剔,结果被辞,这更是激励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自主性还能促使学生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它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更好地发展自己。胡新贞在某俱乐部带健美操时,逐渐尝试着教授拉丁操、有氧舞蹈、伦巴热舞,以至于后来所有健身房的课程,比如瑜伽、普拉提、肚皮舞、踏板操、搏击操、健身球等,“俱乐部只要有需求,跟我说,哪怕我现学,也要教”,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对促进其学习能力、教学能力的提高可见一斑。
4.1.3专业性在大学生所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以勤工助学、志愿者服务、兼职实习等常规活动所占比例最大,而借助社会实践来进行专业学习、学术交流、科研创造的大学生还相对较少,高校学生相对于参加单一的社会实践,更希望能多参加将专业教学与真实社会相结合的实践活动[5]。
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所研究的实践形式,不论是担任操课教练、私人教练、教练主管等职位,还是从事编操编舞、商品营销、赛事组织、场地管理、专业培训翻译等工作,都是体育专业学生利用体育专业知识从事的社会实践,这类实践帮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之中,促使主体更好地更新知识,因此更具实际价值和意义。
4.1.4有偿性有偿性是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一大特色,这个特点直接激励着学生的起步,如费杰所说:“一直处在学生时期,没接触过社会,对社会有偿实践有一种新鲜感和挑战性,更重要的是急于想证实自己的能力,非常想自食其力。”
有偿这一特性对实践历程的长期性起着决定的作用,实践中的收入促使学生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从案例来看,每个学生的收入都是随着实践的继续而增长,比如费杰的四次暑假实践的收入分别是2 000元、4 000元、7 000元、8 000元;边大侠实践的月收入从800元逐渐升至现在的2 000多元;龚亮华是2005年9月份入学,2005年12月开始的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当时收入为200元/月,逐渐升至2008年3月的6 000元/月,如图1所示。
当然,收入只是促进实践的一个手段,实践只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最终目的是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不能把收入当作目的,不能一味地追求金钱,重要的是自己的学业。比如胡新贞从事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一年半后,首先学校里事务多了,其次觉得这类实践对自己的能力提高作用不明显了,就只保留了150元/节的课程,其它操课都推掉了,其收入增减情况见图2示。
4.1.5长期性长期性是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区别于其它社会实践形式的另一大特色。首先学生将学得的理论、技术应用于实践当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在实践中修正学习提高的方向(图3)。
学生在如此长期循环作用下,其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比如胡新贞经过实践,教学经验方面,从“镜面示范不熟练,不会编操”发展到“技术运用自如,即兴教学能力很强”;教学管理方面的能力也大幅度提高,以至于后来兼职教练主管,职责增加了管理教练、排课、教学监督、评审等环节。
4.2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历程研究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的个案调查分析,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基础阶段、起步阶段、提高阶段和成熟阶段。
4.2.1基础阶段――刻苦学习,打好基础基础阶段,即从事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学生,在实践之前所进行实践项目(其他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也属于基础,在此不作论述)学习的阶段,即打基础阶段(表2)。
比如王凯伦在大一入学“专选”前,没有进行过体育舞蹈练习,专选课1个多学期即开始到俱乐部进行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边大侠大学时期没有学习过体育舞蹈,仅在一个业余体育舞蹈学习班上了十几次的体育舞蹈课程,即开始了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
当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任何成功的背后定有不懈地努力。从表3来看,尽管每个人的基础阶段长短不一,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们在起步阶段(见下文)时,已经有了相对不错的基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项目技术,起步的艰辛很大程度上表明了理论应用于实践时需要磨合,需要毅力。
4.2.2起步阶段――艰难起步,历经坎坷起步阶段体现了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开端的不易和艰辛。在此阶段,学生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对其精神和思想上都有一定的打击,因此,起步阶段也是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最为关键时期,它直接决定了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成功或失败。
如胡新贞是研二开学后进行的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大学专项是健美操,研一时又在某权威培训机构学习了一年的普拉提,技术应该不错的,但是她也没有逃脱起步的尴尬――“拉丁音乐中跳健美操”、“几十个会员走得只剩两个人”,这种情况对一位操课教练来说可谓绝望之极,回来后好生哭了一场,“我不干这一行了,就不是这块料”,她如此感叹。之后还是不服输的精神促使她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又加上朋友、同学的鼓励,她经受住了考验。边大侠的起步更是艰难而漫长,第一次应聘操课教练是2006年9月份,结果上课“一点层次感都没有,乱七八糟”;第二次应聘有氧操、拉丁操教练是2007年3月份,“带有氧操时,紧张的找不到拍子,都不好意思试拉丁操”;第三次试拉丁舞课是2007年4月份,同样失败而告终;第四次在同一家俱乐部试了两次课才被录用。
4.2.3提高阶段――缺点太多,完善自我提高阶段,从俱乐部教练实践的角度看,是指试课成功后,为能顺利上课、能更好地上课、能让会员喜欢自己,针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主动查资料、资讯别人等,进而从经验、技术上快速提高自己的阶段。
如彭建敏说,会员会向你提问题,比如怎么减肥,刚才动作怎么是那样的……你得给她解释,说得她心服口服,学员的提问会引起自己很多思考,回去肯定会多看书,查资料,以充实丰富自己,并且学以致用。王凯伦在从事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一年后,进入某大型健身俱乐部任体育舞蹈教练,发现自己依然存在很大的欠缺:舞蹈音乐不熟,不能熟练运用;技术还不全面――女步生疏;调节气氛方面更拭待提高,于是暂时收手,不再找新的俱乐部了,针对缺点潜心提高自己。费杰第二次在俱乐部担任游泳教练时,每次上完课都会查阅书本并和老教练讨论,“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那些老教练都有自己的教学习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他如此感叹。
4.2.4成熟阶段――开拓发展,继续拼搏成熟阶段,是指经历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学生,在经验、技术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再进一步从实践内容、组织、管理等其他方面尝试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作用的。
比如费杰从开始的“为别人打工,仅仅是游泳教练”,发展至“自己办培训班,自己联系场地、作宣传、招学员”。龚亮华的发展更是明显,运动技术方面,从大一时“只学了一些基本功”,到大三时北京市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团体第一名、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团体第七名;教学技能方面,从开始只教一位五年级的小学生,到应邀广东卫视,主讲、示范羽毛球教学片;组织管理方面,从刚开始纯粹的羽毛球教练,到担任裁判、组织比赛,再到参与俱乐部、培训部的场地管理、培训、商品销售等工作。
4.2.5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通过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的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历程发展的四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实践历程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比如每个人的起步阶段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均克服了一定的困难与挫折,从而踏上实践的历程。可见这种实践适合于广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广大学生只需要“比着葫芦画瓢”,就可以体验技术的提高、经验的丰富、薪酬的收获等无限喜悦。
这就要求体育专业学生平时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做好准备。正如笔者访谈时,彭建敏所强调的一句话:“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我一直在准备,所以只要有机会,我就有信心不让机会轻易溜走。”只有打好基础,为自己能够进行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做准备,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发展自己。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1) 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概念的提出。初步提出概念“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并定义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是指体育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地运用本专业知识、技能进行的一种创造经济价值的、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
2) 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具有五个重要特点。从“提高学生能力”的角度,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相对于其它社会实践形式,具有独特的自发性、自主性、专业性、有偿性、长期性等特点,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教学、管理等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3) 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适合于广大体育专业学生,诸多案例表明,其实践历程相似,均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基础阶段、起步阶段、提高阶段和成熟阶段,体育专业学生只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放手拼搏,就可以体验技术的提高、经验的丰富、薪酬的收获等无限喜悦。
5.2建议1) 体育专业学生应该努力打好基础,争取进行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体育专业学生应建立起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概念,明确该实践对自己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平时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打好基础,为自己能够进行、能更好地进行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做准备,进而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发展自己。
2) 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是全民健身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是一种传统而又崭新的自我发展模式――“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将作为体育院系教学的强有力的补充,对培养全民健身体育人才起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对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探索出体育院系培养全民健身体育人才更好的模式,更好地使体育为全民健身服务。
参考文献:
[1] 谢红.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3-4.
[2] 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4.
[3] 邢强.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3-4.
一、生物工程专业就业现状
生物工程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生命科学基础之上的新兴学科,综合了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新技术手段,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对考生的吸引力也很大。但是,由于国内高校扩招,不但综合性大学开设了生物院系,很多地方性院校甚至师范类院校也都开设了生物院系,相关专业招生人数多,与化工、机械等传统专业以及IT等热门行业相比较而言,我国生物技术行业的产业化不足,生物制药、生物保健等相关产业并不发达,不足以吸纳过多的毕业生,生物技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存在着两极分化,一方面需要高层次的人才,要求毕业生具备硕士或博士学历,另一方面需求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只具备中专或者大专学历即可,导致生物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专业对口率较低。因此从就业角度看,生物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前景黯淡。
二、小学期情况简介
小学期又称暑期学校(SummerSchool)。自美国哈佛大学1871年首次开办暑期学校起,小学期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2]。我国高校现在正在流行的暑假小学期,就是向美国学习的产物[3]。所谓暑期小学期就是利用暑假,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成立“暑期班”,开设选修课,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报名参加,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各校所开设的小学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三学期,是开放式的,课程内容、具体要求不一而足,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灵活性、机动性强。因此,蚌埠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每年暑假,将小学期与学生的就业需求结合起来,加强就业技能训练,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于小学期应该有多长时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目前各高校也是长短不一,但普遍是将小学期安排在暑假。蚌埠学院就将小学期设置在每年暑假的第一周到第四周,为期近一个月。国内高校学生在选修小学期时,会获得一定的学分。蚌埠学院对于选修暑期小学期的学生,也会给予一定创新学分的认定。目前,结合就业现状并综合专业课程安排的实际情况,蚌埠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分为三个方向:发酵工程方向、生物技术方向以及生物制药方向,学校在不同阶段,针对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为在校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小学期实践课程,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素养与技能,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蚌埠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小学期实践课程安排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项目制,指导老师提出项目,由学生负责实施完成,最后再由指导教师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验收总结。这样,教师可有效利用小学期,有效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可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引导教师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效益[4]。从蚌埠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可以看出,除近20%的学生读研深造外,超过半数的毕业生主要进入企业,从事生产第一线或参与产品检测以及科研等工作。所以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能体现出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原则,即要形成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专业实践技能,养成一定的职业素养的实践体系,因此,蚌埠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在设置小学期课程体系时,以就业为导向,在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实践等四方面进行课程设置。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生物工程专业小学期课程设置
(一)基本操作技能实践
该项实践内容主要是指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专业素养的训练,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实践,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其基本操作技能。在对用人单位进行满意度调查时,发现有企业认为部分学生存在动手能力不足,基础实验训练不充分的的情况,因此在进行小学期课程设置时,有意识地通过基础实践来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本实践结合学生的相关课程开展情况,利用大学一、二年级的暑假小学期在学校的专业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的训练,内容主要主要包括“五大化学”实验以及物质的提取以及生化分离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专项操作技能实践
该项实践内容主要是指结合用人单位的生产实际,引导进行各种专项专业实践(如专业课程实践、专业综合实践和跨专业综合实践等),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可以熟悉企业的具体生产实际、生产条件及工艺路线,为后续实践打下基础。本实践利用大学二、三年级的暑假小学期开展,部分安排在学校的专业实验室,部分安排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完成。根据生物工程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将重要的、对动手能力有很高要求的课程融会贯通于实验,以加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如酶工程实验研究的是微生物发酵产酶生产工艺,要求能熟练地对酶进行提取与分离,测定酶的活力。学生通过在学校实验室和企业生产实际进行对比,就可以更清楚地掌握微生物发酵产酶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实验室操作与生产实际的区别,培养从事发酵实践的技能技巧,有利于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实现“无缝对接”。
(三)综合能力技能实践
该项实践内容主要是指引导学生结合顶岗实习、科研训练等活动开展综合能力技能实践,通过该实践,学生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训练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本实践利用大学三年级的暑假小学期开展。对于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已具备专业基本技能的条件下,被安排在企业完成。学生到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学校派出的指导教师和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双重指导下开展工作,进行锻炼。对于科研能力较强的同学,安排参加科研训练,让学生参加教师课题,或者鼓励他们申报校级或院级科研创新项目,通过科研工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实验设计方法,学习科技论文写作,以此开拓学生的学术思维,锻炼创新能力。
(四)创新创业技能实践
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至关重要的内容,对大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将来的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5]。通过该实践,引导学生不断地开展技术改造革与新,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创业,实现自身价值。本实践利用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暑假小学期开展,在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有限,可引导开展创业实践,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后,引导他们在大三年级的暑期小学期开展创新实践,鼓励他们“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数学建模大赛”各级各类创新竞赛,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进一步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四、有效的实施方法
(一)建立主体明确的责任制
蚌埠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暑期小学期实行项目制,指导老师全权负责学生的项目实施情况,对学生全程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强化动手能力,勇于面对困难,通过主动学习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进行总结。
(二)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
对于实践性的课程,向来很难给出科学又明确直观的分数,因此**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暑期小学期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采用百分制,形成性评价占50分,总结性评价占50分。在小学期期间,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定性评价,小学期结束后,指导老师在根据学校所制定的评价表对学生参加学习的结果进行打分,最后计算总分。
(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以前,蚌埠学院生物工程专业虽建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但企业参与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合作流于形式。在将小学期与就业实践相结合后,由于学生的小学期课题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通过指导教师的紧密参与,可给提供一些免费的技术指导与咨询,提高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保证了小学期的教学质量。
五、结语
【关键词】就业 工科院校 文科 显性 核心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
教改项目:此文为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JG032。
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已经成为社会热点,每到就业季,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感叹:“史上最难就业季”。尤其是文科大学生的就业,让学生本人、家长和学校都忧心忡忡。专家学者也倾力研究,试图破解这一新世纪的难题。文章以笔者所在的西安工程大学为例,剖析文科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为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摸索一个和社会接轨、切实可行、教师和学生均受益的模式,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工科高校文科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科大学生就业、相关专业建设和教师教学实践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和现实作用,对陕西高校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工科院校文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1.工科院校文科大学生在社会上缺乏显性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以良好的身心素质为基础,以较强的学习能力、应用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为载体而整合的一种综合能力。工科院校都有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且已经形成优势明显的专业体系和平台。
除了社会需求弱、专业同质化等客观因素以外,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在社会上缺乏显性核心竞争力,步入社会能力标准模糊,让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学”和“用”上都缺乏抓手,即使就业,其适应能力差、职业能力提高缓慢。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面看,文科大学生就业面广、弹性大,其所学专业和岗位的匹配度要求不严格,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对高。然而文科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在短时间内难以界定和评估,即使对其进行综合素质测评,也往往局限于书面考试和短暂的面试交流,学生经常仓促准备,压力大而收效甚微。面对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形势,用人单位容易采取最简单化的招聘标准,985、211、专业排名、英语四六级等,容易忽略也无从考察文科生的核心能力。
2.工科院校对文科人才培养不够重视,培养机制和氛围较差,社会认可度低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大学的分类管理和招生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持续增加,生均培养资金的拨付明显提高;另一方面,生源总量在基本稳定后开始下滑,各工科类院校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以招生难、就业难为理由,持续减少文科计划,甚至停止招生,文科专业的发展难以为继。这样的做法,短期虽然增加了学校的经济效益,但从长期的影响来看,直接影响了高校的文化生态,对大学生的文化熏陶、全面成长和高校文化氛围的形成极为不利,也对大学的本质属性的体现和使命的完成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以工科为主的院校,文科专业设置亦有明显的弱点:专业特色不明显,和综合性大学的文科专业设置有趋同性;专业设置历史短、底蕴薄、师资力量不足、生源质量较低;学校在对文科学生的培养机制上缺少探索和投入,没有形成文科生培养的浓厚氛围,只当作点缀和向综合性发展的招牌,导致文科学生在就业上无“一技之长”,职业目标不明确;在培养上无特色,培养规格不具体;平台建设弱化,实践能力锻炼不足等。
要解决上述问题,除了继续坚持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等要求外,探索特色发展之路仍是工科院校文科专业发展的方向,而联系实际探索工科院校文科生显性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模式,无疑是人才培养特色探索的有益尝试。
以“四个能力”为抓手,
提升工科院校文科大学生显性核心竞争力
1.试点典型专业,围绕四大目标进行能力培养
在西安工程大学这样一个以工为主,工、管、文、法、艺、教等多学科发展的院校,纯文史招生的专业有文学、法学、英语、汉语国际教育、广告等,还有大量文理兼招的管理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文科招生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五分之一。针对目前文科专业大学生就业疲软、专业发展难以为继、发展定位不明确、专业教育和社会需求难以对接等现实问题,以西安工程大学文学、法学两大文科学科门类为典型,提出文科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理念和培养目标。即:围绕能说、会写、善沟通、有魅力四大目标,在文字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人格综合魅力的提升等方面提出“下笔若有神,出口便成章,沟通无障碍,人格魅力强”的要求,探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对自己大学四年有明确的能力提高的目标,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实现这些目标。
2.师生联动,多途径、多环节培养学生的四大显性核心能力
⑴围绕专业教学,建立核心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的培养机制。在专业培养计划上提出修改建议,将文科人才显性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写进教学大纲,作为培养规格和目标要求。在专业课程的配置上,形成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课程群并使其有接续性和关联性,如:法学专业的司法文书写作、司法演讲辩论、法律调解、司法礼仪等;文学专业的应用文写作、语言艺术与口才、沟通与礼仪等。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求教师明确对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的认识,引导相关课程的教学渗透核心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考核上结合加大书面写作、口头表达、组织协调、亲和力表现等能力要求。在典型专业的典型课程和环节开展,每个专业初设3―5门课程进行试点,对每门课的可教授、可考核内容,设定实施方案,可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备课讲课、演讲、辩论、自由讲等形式考核,项目组成员在自己课程中优先实施,密切相关课程先行实施,由点到面,积累成果。对学生的培养,入学教育明确目标,课程学习提出要求,职业规划注重引导,就业指导重点关照,社团活动搭建桥梁,社会实践考核检验。形成师生联动,核心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的培养机制。
⑵落实做细文科生实践教学环节,对接社会的需求。改变以往文科生课程实习单纯以小论文写作来完成的形式,实施多样化锻炼,以锻炼综合文字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合作和个人魅力展示为核心。比如剧目演出,考查学生剧本撰写、编剧、导演以及角色分工、相互合作、艺术表演等能力;在模拟法庭环节,从诉状、答辩词、判决书撰写到法庭调查、辩论,从与当事人沟通到争取和解,全过程锻炼学生的能写、会说、善沟通、有魅力等显性核心能力;对学年论文的撰写开拓视野,理论和实践结合,在选题和形式上多样化,让学生不但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更要熟练掌握调研报告、项目策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书、申请书、商请函等更多目前社会需求的应用文种;对每门专业课教学的实践时间、内容、形式和考核具体化、成果化;实现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加强实习和实践过程的引导和管控,对实习实践的成果通过实习实践单位鉴定、学生答辩、教师评判、学生互判等环节进行综合考核,为学生未来入职,更快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⑶整合校内相关资源,全面锻炼学生,迎接社会挑战。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是其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在校园内实现其社会化转变的重要平台,有着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全方位锻炼文科学生的核心能力,该项目提出充分利用学生各种“文化广场”平台的措施。首先,发挥专业教师在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的指导、引导和参与作用,如:为法律协会、子衿文学社、礼仪社团、骊墨书画社等学生社团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专业教师带队,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服务社会;专业教师在指导的同时,积极为学生文学杂志、微信平台写序、投稿,提高学生社团在刊物编辑、、各类征文活动的质量,积累成果;围绕四种能力的提高,加强对学生演讲、辩论、面试、主持、朗诵等活动的组织和指导,提高获奖数量和层次。其次,学生管理队伍要有核心能力的示范作用,通过其示范文章、组织创意、编辑建议等,提升现有刊物的办刊质量,拓展学生发表文章的途径,通过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检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情况;学生辅导员和学生干部通过各种比赛实践经验和个人魅力,来指导、感染和带动校内外各项演讲、辩论、戏剧演出等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通过模拟招聘和实际招聘,检验学生即时性的写作、自我表达、沟通交流的能力。
⑷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与社会的融合中检验其核心能力。每年的寒暑假和毕业实习,都是学生接触社会的大好机会,项目组结合学校的要求,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周密筹划,围绕社会热点、教师课题、学生兴趣等制定社会实践计划,采取教师带队和学生自由组合两种形式,深入社会基层,观察现象、收集数据、支教帮扶、咨询服务、调查研究等,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有效服务于社会,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变成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文字,在与各行各业的人接触中锻炼自己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培养其关爱、尊重之情感,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个人魅力。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项目进行答辩筛选,形成经典案例,申报挑战杯、大创项目和优秀社会实践项目。
⑸总结典型的经验并在其他专业进行推广。完成此项目,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学习和锻炼有了较明确的目标,同时通过四大方面能力的提高,为其顺利就业、职业能力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其他文科、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一定借鉴,达到普遍提高工科院校文科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改变用人单位对文科学生使用无抓手、素质高大空的偏见和担心。
总之,该项目关照社会需求,以解决学生就业为目的,以学生能力提高、持续发展为根本,在培养的各个环节,利用一切资源,调动一切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本项目在对个案的研究中以期找出有代表性的方法和措施,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服务于社会。参考文献:
[1]蒋珍莲:《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心的历史变迁――基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分析》,《高教论坛》2013年第3期,第53页。
[2]李红梅、高娜:《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24期,第35页。
[3]《1999年、2009年、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