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食品分析实训总结

食品分析实训总结

时间:2022-09-16 08:44: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食品分析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食品分析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食品理化检验实训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05-01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是高职食品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旨在使学生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操作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国家标准、操作各种分析仪器,对食品中营养成分、污染物、有害物质残留及食品添加剂等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应用性、实践性[1]。虽然《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采用的是项目化教学,但是,学生熟练掌握的每个项目是独立的,而真正的食品企业、行业的检测岗位中,产品中的每个项目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需要学生针对产品系统的查阅标准、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检验、出具规范检测报告等一系列工作,这就要求在掌握每个独立项目的基础上,对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训练,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从而产生了《食品理化检验实训》这门课程。为了更好地体现《食品理化检验实训》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而且与实际岗位紧密相连,操作技能得到强化,职业能力得到提高,我院通过总结近几年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基于项目化教学思想,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手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主线,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内容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

1 课程设置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把握行业发展对食品检验人才质量需求的大方向,每年深入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等食品检测用人单位,进行人才需求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企业对食品检验岗位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而食品检验则贯穿于食品研发、原料供应、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所以食品检验技术是食品专业学生重要的职业技能。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程序,包括采样、样品预处理、分析检验、数据处理、判定产品是否合格,最后并出具检验报告。因此,《食品理化检验实训》的培养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能够独立查阅国家标准、能够独立进行食品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检测、数据处理、结果报告等,能从事各类食品分析检验工作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团结合作等综合职业素质的能力,以适应食品行业发展的需求,能胜任食品企业、质检部门、商检部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等行业、企业的工作岗位。

2 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理念,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手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主线,将本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融入到每个任务中,开展项目教学,把教、学、做融为一体。按照必需、够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取课程内容[2],将知识点项目化、任务化,每一个项目任务从工作需求出发,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编排,使学生进阶式学习,能力得到螺旋式上升。

3 教学实施

《食品理化检验实训》是在《食品理化检测技术》结束后,紧接着开始的2周60 学时的实训课程,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食品理化检验有所了解和掌握,但是所学项目是独立的,没有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训练,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的运用于实际,根据这样的特点,设置真实的工作情景,以真实的分析检验任务为驱动,将知识和技能融入到项目任务中,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素养。

4 教学模式

设计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如模拟乳粉企业的对乳粉进行出厂检验。这作为整个实训周的一个项目,其中每个检测项目作为子项目开展。

教师提出工作任务,给出一包乳粉,要求学生5人一组对乳粉进行检验。

接到任务后,每组学生根据产品包装上的产品标准查阅国家标准GB19644-2010,标准中规定乳粉中水分、蛋白质等项目的含量要求,以及每个项目的检验方法标准,学生查阅方法标准,选择正确的检验方法,正确解读标准。并且根据标准规定的分析方法、仪器、试剂等确定试验方案,根据既定的方案分组进行分析检验操作。每一个子项目,在检验过程中填写原始记录,并进行数据处理,并且根据乳粉的产品标准GB19644-2010判定样品是否合格。所有项目检测完成后,最终出具一份规范的乳粉检测报告。

每个子项目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把每组之间的结果进行比较,互相讨论本项目检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应该注意的事项,总结要点,使学生对本项目的掌握达到升华提高。所有检测项目结束后,教师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使学生对食品理化检验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从方案到实施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参与者,教师角色由“讲授”变为“指导”,在实验关键点、重点、难点辅助采用教师示范、视频演示等教学手段,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掌握的持久而深刻。

5 考核方式

考核办法灵活,注重学生能力评价。包括过程考核和课程考核两部分。过程考核综合了学生自评、实训指导老师评价、任课教师评价,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形成。课程考核包括实验技能考核、知识应用能力考核,学生随机抽取题目,考核其从实验设计到实施到最后出具报告的能力,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空间,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成效,能够实现课堂和职业岗位对接。

参考文献

第2篇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了基于协同模式的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并对该体系及其实施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实践教学;协同实训;岗位协同;专业协同

        为了顺应社会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竞相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创新,旨在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协同实训是实践教学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在该实践教学体系中采用协同实训模式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具有技术能力、岗位能力、研发能力的与时俱进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应对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的客观事实,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协同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提出

        按照《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和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要进行深入的改革。我们以往的教学方法和实验、实践环节的安排与实施,学生不能很好的将知识理论、科学技术转变为能力;在专业教学计划上没有系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成效的评价上,也没有体现出对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方案。鉴于此,按照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以农产品加工理论与工程技术为专业核心内容,本着将知识、技术转化为能力的教学理念和原则,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考核方法等应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研究、试行更加有效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

        在众多的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资源的全面协同,打破原来单纯地以各专业培养方案为依据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资源协同、岗位协同和专业协同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使教学能够紧密地与生活和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相结合。因此,提出一套将实验课和实践环节按照专业性质和相关性进行优化、集合、协作,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衔接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成为迫不及待的重要课题。

        2 食品类专业协同实训模式的构成

        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主要从食品科学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岗位能力、研发能力为目的,构建形成由资源协同、专业协同、岗位协同三要素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深入调整与改革,主动适应现代农业产后领域科技发展和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表1 协同实训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容

        协同要素      主要内容

        资源协同    实践教学资源的全面协同(主要为实验产品)

        专业协同    不同专业间的协同实训(主要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岗位协同    同一专业不同岗位之间的协同实训(如食品工艺加工岗位、质量分析与检测岗位、营销岗位等)

        2.1 资源协同

        资源协同解决专业间实训资源的优化协同使用问题,降低实验成本。主要为实验产品的协同使用。包括同一专业的不同实验课程间的资源协同(如食品科学专业内的水产品加工、粮油产品加工工艺学、畜产品加工工艺学、果蔬产品加工工艺学、发酵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与检验等课程)及具有相关性的不同专业间的资源协同(如食品科学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协同实训的具体方法详见3.1,实现了实验资源的最优化使用。

        2.2 专业协同

        专业协同主要解决不同专业间的实训协调问题。是一种扩大(或广义)的岗位协同。专业是为了满足教学的要求而人为划分的,而事实上不同专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业务联系。因此,不同专业的协同实训与同一专业不同岗位的协同实训具有相同的必要性。为此,食品类专业尽可能对实验课和实践环节按照专业性质和相关性进行优化、集合、协作,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衔接。采取不同专业间联动、专业内协同的方式,不断完善《食品工艺学实验》、《农产品分析与检验》、《食品质量管理》、《食品感官评价》、《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等实验课程的教学安排和具体实验内容,在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和有机衔接上,突出知识的综合性和技术的集成,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丰富实验内容,使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协同性更加突出。

        2.3 岗位协同

        岗位协同主要解决角色模拟的问题。职业针对性、岗位适应性是高校食品类专业课程教育的鲜明特色,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不能体现“岗位”。

为此,实训教学的岗位协同,首先要明确参训学生的业务岗位,做到“一人一岗,各司其职”,使其尽快进入角色;其次要协调好不同岗位间的业务关系,使学生通过实训掌握不同业务岗位相互联系、相互牵制的原理。为了使学生尽可能掌握不同岗位的业务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还必须实行定期轮岗实训。多角色协同实训以学生小组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师生合作的学习实践氛围。

       3 协同实训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协同实训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基于产学研一体化、整体优化原则,依据系统工程的原理构建了主要以岗位和专业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目的是通过搭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平台、采用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种模式建立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该体系的设计目标是打破现有的“学科型”体系,建立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大的框架,提出实施举要,制定保障机制。按照“重在素质、面向应用、系统发展”的建设思路,最终实现 “以学办产、以产辅学、产学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良好发展局面。对学生而言,弥补他们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竞争力;对教师而言,促使教师走出课堂,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自身的素养;对专业本身而言,优化学科建设,改善实用性较差等缺陷。

        3.1 资源协同方法

        以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为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所设课程《水产品加工工艺学》、《果蔬产品加工工艺学》、《粮油产品加工工艺学》、《畜产品加工工艺学》、《发酵食品工艺学》实训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即可完成各工艺实验的生产任务,又可用于《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工艺产品理化分析与检验》,同时实验所得产成品满足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食品感官评价》、《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等实验课程的实训任务。资源的协同使用减少了原料及产成品的浪费,实现了实验资源在同一专业内部及不同专业间的优化使用。

        3.2 专业协同方法

        专业协同实训方法包括不同专业间联动和专业内协同两种方式。立足现有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专业,尽可能对实验课和实践环节按照专业性质和相关性进行优化、集合、协作,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衔接。时间上,培养方案将相互协同的课程安排在同一时段,把握好课程间的时间衔接。如:食科专业的《农产品加工工艺学》(共3周)的第三周开始安排《食品分析与检测》和《食品质量管理》,对工艺课程的产品进行理化指标测定及质量评判;《农产品加工工艺学》结束后即开始食安专业的《食品感官评价》、《现代食品检测技术》,以对其产品进行评价、检测。两个专业间则相互联动,如图1所示。食科专业的产品接受食安专业的质量检测,同时后者对前者实施全程质量控制,通过综合实验报告以达到不断反馈提高的效果。持续完善实验课程的教学安排和具体实验内容,在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和有机衔接上,突出知识的综合性和技术的集成,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丰富实验内容,使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协同性更加突出。

        3.3 岗位协同方法

        岗位协同是基于一种行为引导的教学观。即:实践问题导入——理论知识点介绍——明确操作任务、示范引导——模仿试做——纠错重做——总结经验这一过程模式。

        食品类专业应从实际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出发,以仿真工厂化结合生产实习、实训的方式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按照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环节,主要围绕着三部分内容设计实验和岗位实践内容(如图2),即食品产品的开发(模拟企业研发部门)、食品加工(模拟食品生产车间)、食品分析检验与质量控制(模拟企业质量控制部门)。每个部门再选择设置具体的岗位,明确应达到的基本能力,开展实验、实习等活动,岗位之间互相协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实战性,以农产品加工生产实验为核心,实验内容包括产品设计、可行性分析、质量检验、经济核算等内容的食品开发的全过程。它的综合性、设计性体现在知识的综合与交叉和实验方法、操作技能的集成等方面,涉及到人文社科、管理学、生物学、化学、营养学、工程学、工艺学等各学科的知识与技能,需要把《食品工艺学》、《实验设计与统计》、《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质量管理学》、《企业管理》等课程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在实训过程中,由实训者模拟企业不同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独立完成实验内容,明晰不同岗位的处理流程。为了全面提高实训者的综合实践能力,定期实行轮岗实训。

        4 结语

        建立基于协同模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更提高了学生知识和理论的综合运用和技术集成运用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基础宽厚、知识面广、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侯淑萍,任福战.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8):192-193

[2]邱晓文.基于协同模式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09(7):30

[3]江英,陈国刚,童军茂,刘娅.对加强食品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4):150-151

第3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构建

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高专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结合岗位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河套学院食品教研室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确定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为了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平时课内实验实训质量评价、综合实训质量评价和顶岗实习质量评价。

(一)平时课内实验实训质量评价的内容

本部分主要包括基本能力和素质考核、过程考核、结果考核和特色考核四个部分。

1.基本能力和素质考核重点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自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等能力。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这些基本素质和能力,学生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能力才能完成平时课内的实验实训,同时可以为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2.过程考核是平时课内实验实训考核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团队协作精神、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和考勤等四个方面。过程考核消除了传统考核方法只重结果忽视过程评价的弊端。教师根据各课程特点设置考核项目和标准,经教研活动集体讨论确定初步方案,经试行修正后确定最终方案。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就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充分体会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验课的学时数占总学时的一半左右,实验态度和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都是在平时的实验课培养的,很多学生认为实验课不重要,有学生逃课或借故请假,因此将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和考勤作为过程考核的重要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3.结果考核主要包括实验报告、结果分析和实验心得三方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很多课程的实验项目是以国家标准为依据的,学生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否规范、原始数据的记录是否准确都是考核的内容。实验结束后,有定性的实验结果也有定量的实验结果,这些结果如何分析处理,是结果考核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写实验心得,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回顾一下实验过程,这样不仅能看到学生的情感和思想上的变化,同时还可以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哪些环节容易出现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

4.授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特色考核项目,主要包括预实验、指导实验、自主实验和实验技能考核四个方面。预实验是教师根据课程需要,让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进行尝试性的实验操作。自主实验是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设计并操作实验,给学生空间和时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自行设计和完成的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实验技能的考核就是技能考试,在某一门课程中学到的技能,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

(二)综合实训质量评价的内容

这部分主要包括职业能力和素质考核、过程考核、结果考核和主观考核四个部分。

1.职业能力和素质考核侧重考核团队精神、统筹规划的能力等六个方面。综合实训分为四个模块,这四个模块的内容既互相联系又各有特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上的能力和素质才能通过考核。

2.过程考核是考核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团队协作精神、时间安排、综合技能、实训纪律、安全意识和考勤等八个方面。综合实训项目多内容复杂,学生能否将以前所学的各种知识和实验技能灵活应用于综合实训,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是考核的重点。

3.结果考核主要包括实验报告、结果分析和综合实训总结三方面。综合实训模拟企业食品营养检测流程,按国家标准进行分析和检测,通过质量检验要给出所检样品最终的评价,因此实验报告的书写和结果分析是否准确仍是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综合实训中学生学到什么,实训中出现哪些问题,学生对综合实训有哪些意见都体现在综合实训总结中,这部分也是考核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4.观考核主要包括指导教师评价、小组内评价和全班互评。综合实训涉及的不同课程内容只靠教师评价太片面,因此设置小组内评价、全班互评,这样对每个学生的考核都体现出公平公正。

(三)顶岗实习评价的内容

这部分主要包括职业能力和素质考核、职业技能考核、实习过程考核、实习结果考核和实习经验交流等五个部分。

1.职业能力和素质考核侧重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素养等四个方面,这部分考核是广泛征求企事业单位的意见设定的。

2.职业技能考核包括实习岗位与专业符合度、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四个方面,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由企业的部门主管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进行评价。

3.实习过程考核包括实习考勤和遵守纪律表现两个方面,由企业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进行评价。

4.实习结果考核包括部门主管评价、实习单位评价、学生自评、实习奖惩情况、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和顶岗实习报告五个方面。

5.实习经验交流主要是指学生顶岗实习结束,由教研室组织实习经验交流会,学生将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报告的形式拿出来与其他人分享。教研室全体教师、实习就业科教师、本班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参加交流会并进行评价,报告者也要做出自我评价。

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一)校内的评价方法

校内的评价一般是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平时课内实验实训主要由校内的任课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分别进行评价,由授课教师和实验中心的教师商讨后给出学生平时课内实验实训的成绩。综合实训由四个模块组成,各模块的成绩由课程负责教师、指导教师、学生分别评价,教研室全体教师讨论研究后给出学生综合实训的成绩。

(二)校外的评价方法

由于校外实习基地比较多,为了客观评价学生的实习质量,顶岗实习以校外实训指导教师评价为主,由实习单位、部门主管、教研室评价、学生评价、实习就业科等分别评价后进行综合测评,给出学生综合实训的成绩。

三、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的效果

我校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入学成绩比较低、素质相对较差,文科学生较多,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通过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使得学生学习更加自主,操作更加自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操作水平不断提高。评价体系的实行不仅能反映出实践教学的质量,也反映出教师对学生情况的掌握程度。这就给授课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激发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主动探索更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的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高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使用需求;问卷调查

作者简介:段丹萍(1984-),女,四川遂宁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电教信息中心,工程师;唐润华(1976-),男,湖南茶陵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电教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广东 广州 51052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信息技术专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2JXN031)、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0YZ010)支持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63-02

一、对高职院校仿真实训系统使用需求调研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动手和实践来学习科学理论知识,练就一身就业的本领。但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不长,资金来源匮乏,出现对实训基地和设备投入严重不足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实验实训仪器设备的数量、技术含量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实训场地不足,设备简陋、落后与实际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高职类院校虽然都花费了大量资金购置大批量先进、高档的实验实训器材,但其购置速度还是跟不上其扩招的速度,以致于很多实验是几人合用一台器材或是一个班的学生分批次完成;许多实验设备学校根本无法实际购进,造成了学生在校实验与实际工作相脱节。另外,许多高职类院校虽然都建有校外实训基地,但实际上学生到了校外实训基地后,也只能参观,企业根本不可能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针对专业和实验特点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将会在很好地保证实训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对实训教学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另外,一定程度上还能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虚拟仿真实训可理解为:利用计算机来模拟各种真实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学生根据真实环境中的实际操作情况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设计、操作、验证、运行等各种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式。本研究通过调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教师对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使用需求,为高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以及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训教学效果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调查教师对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认识、使用情况;调查教师在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对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需求程度;调查教师对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要求;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出初步的实施方案。

二、调研分析

1.调研模式

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的教师群体进行调研,调查内容包括教师对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认识和使用率,在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对使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需要程度,对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要求等。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0份,有效问卷为156份,问卷回收率为90%。

2.调研分析

(1)对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认识、使用率调查。从表1可以看出,多数教师对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有所了解,且大部分都是通过学术会议、同事或朋友推荐、书籍、杂志、网络等方式了解到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有少数教师曾经使用过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有超过90%的教师听说过GMP实训模拟系统,部分教师听说过东方仿真实训系统。可见,目前学院教师对虚拟仿真系统的了解大都停留在了解阶段,只有30%左右的教师使用过。

(2)对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需要程度进行调查。从表2可以看出,在实训教学中教师经常遇到的困难有:学生人数太多,设备无法满足每个学生操作的需要;学生操作秩序混乱;设备太昂贵,学校没有条件购置等。大部分教师认为需要在教学中用到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来帮助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以医药卫生类、食品类专业领域的使用需求最大,且超过50%的教师所在系部有计划购买或者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费用太昂贵;技术难度大,无法实现;没有适合本专业需要的虚拟实训教学系统等。由此可见,开发适合某专业领域,尤其是医药卫生类和食品类专业需求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十分必要。

(3)对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要求调查。从表3可以看出,教师认为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应该为教学提供的帮助包括:可操作的仿真实训过程;对学生仿真实训过程的及时反馈和评价;对实训设备的模拟展示;对学生仿真实训过程的实时记录。对于如何使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有九成教师希望在学生实际实训操作前进行仿真练习,八成教师希望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演示,五成教师希望能够用于学生实训操作的考核,三成教师希望能够直接替代实际的实训操作。在对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功能和技术要求上,大部分教师希望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能够具备互动、演示、考核、实训管理等功能,少数教师希望有漫游功能;九成教师希望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界面设计由二维(2D)和三维(3D)相结合,对系统的稳定性、运行速度要求较高。

三、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实施方案

1.根据专业和实验特点有针对性的建设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关键过程为设备讲解—实验讲解—动手实验—反复训练—测评。每一个过程均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而现实的条件和手段往往不能满足其需要。但是并非所有专业和实验都需要用到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一是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购置;二是实验操作过程简单易懂、安全性高;三是实验设备更新换代太快,使用仿真实训系统容易滞后于现实发展。因此,应根据专业和实验特点有针对性的建设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从而解决职业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实验设备结构复杂、购置成本高、操作原理较难理解、操作过程复杂、实验操作过程耗时过长、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等问题,可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条件等需要,建设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来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另外,高职类院校的虚拟实验建设还应实现校际共享,以避免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设计功能完善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1)漫游功能。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漫游功能可帮助学生认识现场环境,基于三维的虚拟仿真技术可使学生对现场环境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从而对现场设施、设备、现场安全生产等形成初步认识。

(2)演示功能。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演示功能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形象地了解实训操作过程及原理,同时使学生高度重视实训过程中的安全操作与安全生产及误操作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3)互动功能。虚拟仿真涉及到对虚拟环境与虚拟对象的直接操纵,因而一般要求具有三维操作界面。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互动功能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验的机会,学生可利用鼠标、键盘对屏幕画面仿真实物实施自主操作,实现对实训操作前的计算机仿真导训教学,帮助解决目前传统的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4)考核功能。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考核功能可帮助验证学生学习能力、专业核心技能,考核学生对核心技能操作是否科学、合理、灵活,操作过程是否符合安全操作与安全生产等。

(5)管理功能。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管理功能主要是对知识内容的管理、学生信息和学生操作过程的管理、考核结果的管理等。包括知识点、学生信息的添加、修改、更新、删除、查询等,对学生操作过程的记录、保存和及时反馈等,对系统本身的维护、升级等。

3.选择适合专业需要和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手段

由于虚拟仿真系统的硬件设备相对比较昂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虚拟仿真技术的普及。因此,在选择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技术实现手段时,不仅要考虑虚拟仿真技术为用户带来的强烈的沉浸感、交互感和真实的体验等,还要降低虚拟仿真技术带来的设备和技术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如基于3D技术的仿真实训系统可为用户营造一个人为的虚拟环境,通过计算机图形建构三维数字模型并编辑到计算机中从而产生逼真的虚拟情景,使学生产生一种沉侵于虚拟环境中的感受。但是基于3D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运行对硬件配置要求高、运行速度慢、技术开发难度大,导致建设成本高,难以普及。而基于2D技术的仿真实训系统,虽然开发难度和建设成本降低,运行速度较快,但难以带给用户真实的感受,较难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可见,在建设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时,可将2D和3D技术相结合,既能产生逼真的虚拟情景,又能降低成本,提高运行速度。

4.探索有效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应用模式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为教师讲解设备结构、实验操作原理、实训过程、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知识提供了真实的模拟演示,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虚拟的操作环境和互动平台。将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引入课堂和实训教学,可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虚拟实训系统的特点及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有效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应用模式。

(1)“情境—互动式”教学模式。“情境—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中具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设计,利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通过讨论、合作、协商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实现学生、教师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多维互动,其教学过程可分解为:创设情境—探究互动—知识建构—迁移发展。

(2)“协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协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始终考虑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协作精神和反馈能力。基于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协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分解问题—学生分组开展虚拟实验—形成初步实验报告—修正实验报告—实验成果展示与交流—总结评价等几个阶段。

(3)“虚实结合”混合学习模式。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过程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结合混合学习,基本形式是师生面对面教学与学生在线学习(如基于Web的虚拟课堂、协作学习、流媒体等)有机结合。其教学过程可分解为:提出教学任务—讲解、演示设备和操作原理—学生开展虚拟实验—提交实验报告—交流总结—综合学生问题—评价总结—修改。

四、结语

学生在进入真实的实训环境前,通过虚拟的实训操作,掌握相关的实验知识,熟悉相关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可有效避免学生对实验设备的误操作,降低实验设备的损坏率,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解决实验设备短缺等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自由、开放的特性,可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综合素质、实验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为学生独立实践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虚拟实训并不能完全代替真实实验,一定要注意虚实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捷.基于多Agent的虚拟交互引擎模型(VIEM)在虚拟设计与实训环境中的应用[D].上海:复旦大学,2005.

[2]庄义修,段启,项朝阳,等.中药制药实训仿真系统软件开发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5):84-86.

[3]顾锦江.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9(3):49-50.

第5篇

关键词:食品类专业;顶岗实习;就业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为此,上至国家下至各高校都在积极地改革与调整。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原有的职业优势、办学特色也在不断调整。从2000年开始,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对各专业教学计划每两年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修订。2009年7月,“2+1”教学模式的试行为学校的改革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各系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各自专业的特点对实践教学的强化也在不断改进。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的情况下,以提高就业率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加快改革,提高实践教学效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用技术能力及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是目前我校专业教育改革最现实的问题之一。

食品类专业在实践教学条件与实验实训设施不具优势的情况下,要独辟蹊径、不断总结经验、加快改革步伐。根据近年来对食品类专业实习及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食品工程系结合学校的整体规划,在“2+1”教学模式下,保证统一规范的两年专业教学,将为期一年实习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具体思路是:在实习前针对企业岗位需求调整实验实训内容,培养学生就业理念,为企业作好岗前培训,促进实习学生尽快适应顶岗实习岗位,增强企业用人信心、学生就业信心,从而提高顶岗实习学生一年后在实习单位的就业率。

一、食品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常见的问题分析

根据食品工程系2005年至2008年各专业实习单位及完成实习后就业的统计分析:到岗实习率100%,实习结束后专业对口、岗位合适在实习地就业率约为20%;20%的学生根据性格爱好改行或在与自己学习专业相关的行业就业,40%的学生甚至2年左右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还有10%的学生离开实习地1~2年后又返回原实习地就业,这些使得实习地的就业率仅为30%,浪费了难得的实习地就业资源。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为:我校是农业类院校,而食品类专业属工科,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性,目前我校工科专业实验实训设施不完善,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有限以致不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安排的部分实习地点不具专业性,实习地联系人不了解实习地点的具体情况,工作环境较差,实习企业不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导致学生实习3~7天大都离开;实习企业比较正规,岗位也很对口,但学生就业思想准备不充分,怕苦怕累,社会适应能力差,幻想社会上还有轻松的待遇好的工作而离开,或因一些小的人事关系处理不当就离开。

二、促进顶岗实习转向就业的解决方法

为提高顶岗实习就业率,我们自2007年结合学校改革指导思想,以高职食品类专业学生校内实训、顶岗实习、就业的一体化建设研究与实践为目标,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进行研究与探索。

首先建立实习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系领导和从事专业课程教育与改革的专业课教师、从事食品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系实验室主任、各专业实验室成员、系教学秘书、学生辅导员组成。其次开展详细的实习生分专业实习指导计划,并在实习地安排专业指导老师;同时在实习企业再安排指导员,指导员由企业技术人员或人事主管担任,我们还邀请了部分合作企业人事主管加入实习指导委员会,实习期间实行“双师”指导,以保证实习效果。

另外,在通过对参加毕业实习返校归来的2005级、2006级学生开展座谈和总结的基础上,为2007级学生顶岗实习做相应调整准备,指导和改进顶岗实习计划,建立2007级学生顶岗实习辅导纲领,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顶岗实习企业用人岗位库。提前1年联系已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以及省内外可能有岗位需求食品专业相关企业;了解相关企业未来1~2年的用人计划,针对新用人单位安排实习指导委员会成员实地考察,确保实习岗位质量,建立目标顶岗实习企业用人岗位库。

2.督促学生在校期间取得相应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充分利用我校的职业技能鉴定站认证资格单位优势,要求食品机械、制冷专业学生实习前取得电工维修证、制冷工证,食品加工专业学生取得HACCP证、食品检验工证等。

3.推荐合适的实习岗位。实习前2~3个月由实习指导员对统计的岗位进行落实,并制定内容规范、格式统一的表格,表格主要内容有:企业介绍、职位具体要求、工作生活环境、待遇等;再将表格分专业发放给要实习的学生,由学生先选择,然后统计学生岗位选择情况。实习前1~2个月,邀请部分企业来校对学生进行面试,并结合专业教师推荐意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岗位;并将确定岗位分专业由系试验中心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各专业顶岗实习前1个月的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内容,为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4.介绍与实习相关的制度和法规知识。针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面对的相关法律问题,由相应的指导教师介绍求职报告写作、劳动合同填写的具体规定,顶岗实习单位职位具体描述,企业用人要求,企业人事规章制度。

5.实习到岗后与顶岗实习单位联合建立实习期考核评价制度。在岗实习期间也是继续教育期,要具有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与企业一起根据岗位情况建立职能评价制度、激励制度,强化学生的就业信心,与企业联合对能力突出学生缩短试用期,加快建立晋职提升培训体系,

6.由“双师”开展顶岗实习学生适应工作环境的心理指导。根据多年来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心理变化的案例,一般实习前半月对学生而言是新鲜期,到一个月时为烦躁期,学生这时最容易因小问题离开实习岗位。针对这一现象,由实习指导委员会成员在学生实习一个月时,到各实习点看望学生,与学生及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使学生顺利度过烦躁期。当坚持实习两个月后,学生的心理后就能过渡到适应期乃至熟悉期,三个月时就能发展到发挥特长期。这样的辅导可以提高顶岗实习学生一年后在实习单位的就业率,这一点在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后已取得显著效果。

三、探索后的成效

以在实习地就业工作时间6~12个月、12~18个月、18~24个月为标准,有针对性地选取双汇集团、今麦郎(嘉兴)分公司、五丰集团(杭州)分公司、众品集团(许昌)分公司的近四年的学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2005年各专业实人数162人、实习点就业总人数53人,就业率32.7%;2006年各专业实人数142人、实习点就业人数95人,就业率66.9%;2007年各专业实习人数243、实习点就业人数166人,就业率68.3%;2008年各专业实习人数221人、实习点就业人数182人,就业率82.4%。以上数据可以说明:2005年食品工程系实习指导思想是以生产实习为主;2006年在改革调整中,对学生实习前作了少部分针对性实训、就业指导;2007年加强了部分针对性实训,对实习地点提前考察,实习地有实习指导老师带队,同时实习指导老师在实习地停留7~15天;2008年全面改革、以实习向就业岗位转化为指导思想,对教学及实习进行了全面的有针对性的调整。同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能力发挥也逐步取得显著成绩。以今麦郎(嘉兴)分公司为例:2007年至今在今麦郎(嘉兴)分公司工作的毕业生人数达31人,其中已有1人晋升为品管科长、8人晋升为生产班组长、2人晋升为维修组长。另外,通过该分公司对我校学生的口碑相传,使其他分公司也对我们的学生表现出了兴趣。2009年,今麦郎(许昌)分公司主动联系接收了食品机械专业学生5人、食品加工专业学生5人,今麦郎(正定)分公司接收了食品机械专业学生2人,同时今麦郎饮品(郑州)分公司、今麦郎饮品(桐庐)分公司也要求和学校建立联合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刘水国.校企携手强化顶岗实习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

第6篇

关键词:肉制品 实训基地 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b)-0156-02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肉大国,肉制品加工所占比例不足10%[1],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且加工方式仍较落后;同时,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肉类销售形式也由过去的农贸市场逐渐向大型超市转变,对肉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升肉制品的加工技术,加强肉制品标准化建设的步伐,成为推动我国肉制品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迈上更高层次的助推器[2]!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开创了我国罐头、饮料、冷冻食品加工工艺研究的先河。随着高等教育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功能定位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越来越明确,上海海洋食品学院高水平特色实训基地的建设完成必将成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实践科创能力的校内平台!

1 高等院校肉制品加工实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少,企业配合学生实训的动力不足

校外企业食品加工实训基地,由于牵涉吃、住、行、待遇,以及企业商业机密等较为敏感的问题,食品加工企业往往不太欢迎高校教师驻厂直接管理学生,实验教师只能不定期去企业实地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从而造成学校对实训期间实训生的直接管理力度较小,主要由食品加工企业相关部门负责实训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而多数食品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缺乏循序渐进的耐心,导致实训生在一定时期内很难适应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从而降低了工作的热情和信心,使现行实训管理方法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同时,由于担心技术外泄和商业保护,高校付给企业的实训费用过低、无法激发企业接待学生实训的积极,性食品企业配合学生实训的动力部足,往往安排学生从事生产一线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的工作[3]。

1.2 实践内容陈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不到发挥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肉制品加工仍以操作演示为主,实验教师为肉制品加工中常见的仪器设备为例,讲解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无法得到锻炼。在教学设计上,演示性实验比例过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太少。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学科领域的相互渗透,需要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方法[4],但这些进步未能体现到实践课程中,导致实践课程陈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受到了抑制。

1.3 实训室管理不够规范,科研与教学实训室使用时有冲突

食品实训涉及较多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其食用保质期,而其包装都在l~2 kg左右,有些甚至不允许少批量购买,但食品添加剂每学年的使用量很少,有些由于课程安排的缘故,一年只使用一次。这种情况往往导致食品添加剂过了食用保质期还有大半没用完,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食品实训室还涉及较多食品加工机械,但实训室目前尚未配备专门的设备维修人员,而现有工作人员对食品机械的维护知识缺乏[5],对实验室正常运行存在一定影响。

2 上海海洋大学肉制品加工实训课程的探索

2.1 以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平台为依托,完善肉制品加工实训课程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是我校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切实指导,使学生在课题解决过程中,学习解决方案的策划制定开发、试制、评价、总结发表,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自信,着重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设定、问题解决、沟通交流、团队工作、组织领导、创造性、自我学习能力等多项能力。在实际实践中,建立了“市场调研(调研报告)-创新性配方设计-专业教师指导下实践操作-汇报评比”等一整套完整的实践流程,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了解市场状况和市场需求。

2.2 为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更新实验设备,引进先进管理模式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食品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食品学院乃至整个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跟踪国内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在设备采购中,既保持了与国内甚至国际技术水平同步,又体现技术先进性的特色,针对食品类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并结合学院实情设置实训项目,尽可能贴近专业领域的生产、技术、工艺,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实训过程,掌握专业领域实用的先进技术与工艺,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同时,实训基地将引进企业化管理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强化安全、质量意识,使其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3 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学生实训平台,助力学生更大发展

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实训基地建设必须面向行业、面向企业、面向岗位,因而仅依靠高高等院校是必然无法满足需要的,实训基地建设应成为以高等院校为主体,包括企业、行业、政府有关部门在内广泛参与的合作工程,而校企合作是这一工程的核心[6]。

上海海洋大学积极开展与国内领先的食品企业、科研单位合作,与上海食品研究所、大山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市营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安徽富煌巢湖三珍有限公司、上海好好食品厂、江苏海江食品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实训合作,学生进入岗位后表现优异者,毕业时可直接进入公司工作。同时,学院借助于企业的合作,主办或协办了美国大杏仁学生创意大赛、诺维信杯“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创意大赛、丹尼斯克杯“营养与健康”学生创意大赛、盼盼食品杯烘焙食品创意大赛、李锦记杯学生创新大赛及“我与李锦记”摄影比赛、康师傅杯大学生创新性研究竞赛、娃哈哈恒枫杯“中国味,为中国”大学生创意大赛等全国性比赛项目,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企业赞助-学生设计-汇报评比”的创新比赛项目,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了与企业的共赢。

3 结语

食品专业肉制品加工实训课程的开发与探索,将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前提,认真审视人才培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度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其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应有的实训实践作用,使实践教学工作得以在真实企业环境下进行,开拓学生的视野,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顺峰,戚士初,潘超,等.谷氨酰胺转胺酶及其在肉品加工中的应用[J].肉类研究,2008(7):42-45.

[2] 李春保.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肉类标准研讨会概述[J].国际学术动态,2009(6):32-34.

[3] 李和平,安森亚,王斌,等.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生产实训问题分析及对策[J].学术交流,2012:59-80.

[4] 杨玉娟.以深化实践教学为载体建设《肉制品加工技术》精品课程[J].文化教育,2010:206.

第7篇

1.1明确课程的定位

“超市生鲜食品管理”课程为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选修课,是在具备了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基础上,为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到超市工作所开设的提高超市生鲜管理能力的素质拓展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涵盖了连锁超市生鲜区各工作环节和内容,为学生从事连锁超市生鲜区相关岗位提供理论引导和实践指导。它既是满足岗位需求的首要流程要素,也是从事连锁超市门店生鲜区经营管理工作的必备条件(技能)。该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目前国内超市的发展、采购、加工、销售、陈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分析超市生鲜区基本管理能力,为学生能适应超市生鲜区相关岗位群要求奠定基础。因此,课程不但重视知识的学习,而且更注重能力的培养。

1.2课程内容的建设

该课程着重讲授超市生鲜食品管理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力求课程体系完整,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常识,不追求知识面面俱到,但也不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做到内容深入浅出,有效提高学时的利用率,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和深入理解所学的超市生鲜相关知识。[1]在内容选择上,对超市内其他部门内容只作简单介绍,如超市营销、超市服务规范、超市自动补货等;在讲授生鲜食品采购管理时,加重了生鲜食品当地采购和跨地区采购的阐述,强调了采购工作对生鲜区的重要性,而不追求进一步讲生鲜商品的补货知识,从而避免重复,突出重点。根据教学体系改革的要求,重视教材建设。在目前社会对实践人才需求的趋势下,编写了《超市生鲜食品管理》教材,不但满足了自身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而且被扬州大学、青岛旅游学院等院校及相关单位使用,在国内生鲜管理方面的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面点师等培训考核内容有机结合,开辟了新的教学理念。学生通过近两年的专业学习,在完成该课程及其他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再经过国家职业鉴定所的考核,可以获得烹饪类相关证书,其培养方案在国内高职高专中起到了领先作用。毕业生的反馈意见表明,获得烹饪类相关证书的学生,如果具备在超市生鲜区实践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实际工作;在遇到问题时,所提方案与实际情况接近,解决问题速度快。

1.3教学方法的选择

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等能激发学生内在潜力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例如,在上课时讲到重难点内容,让学生思考内容设置的目的、核心与作用,并让学生来回答或补充。这样做会引起学生的不断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在授课过程中,将课程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尤其是图表及影像资料,能明显加大学生对信息的接收量。但多媒体课件也有它的局限性,不利于课堂上学生记录笔记及课后总结复习。因此,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必须与传统板书式教学方式相接合,才能通过多媒体提供更多图片、影像等信息量的同时,发挥板书有利于加深理解授课内容和掌握知识要点的作用,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更新,将任课教师担任的科研课题成果融入到教学环节中,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完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将目前伊藤洋华堂、沃尔玛、好家乡、好又多等超市实施的“品项管理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之中,它贯穿生鲜区商品的采购、制作、陈列、损耗等相关内容,从而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带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结合授课内容,对超市管理学中的某些研究课题,以调查报告或策划书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参观超市并查阅与这些课题相关的新方法、新技术及新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和科学阐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因材施教,使学生既注重课堂教学,又注重实践教学,并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工作。例如,对个别学生采取单独辅导的形式,帮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商品策划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考试方案的确定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考试方案能促进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灵活的考试评价机制可以促进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平时课堂作业和课堂提问。这两项考核占总成绩的20%。由于平时作业成绩计入考试,所以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之间相互讨论问题的时间也增多了,通过课堂、课间和网络途径与老师交流提问增多。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任课教师都在课堂上进行回顾、提问,使学生复习教学内容成为常态,客观上要求学生平时多下工夫,解决了学生考前突击,考后还给老师的情况。实践过程中严格要求,实践后规范调查报告。实践报告和实践后相关结论占总成绩的30%,导向明确,让学生高度关注和认真对待每一次教学实践。一般要求在实践课前能自觉提前准备实践内容,在实践过程中领会生鲜区各种操作规范及要求,与老师一起总结生鲜区商品及人员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关预防措施。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养成了思考问题的作风。精心设计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是对本门课程的全面性总结。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采取闭卷形式,在题目类型设计上主要让学生掌握生鲜相关概念,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生鲜区理货、促销、定价、保鲜等实际操作应用能力。

2课程教学实践

2.1实践过程

强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安排5~6人为一小组,以超市生鲜市场调研与预测、促销卖场进行策划等相关主题进行实验实训,使每位学生都能动手并参与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对超市生鲜区人员及物品的管理理解得更为透彻,收获和体会也更多。建立实践课程的信息反馈机制,为学生提供发表建议的机会,部分学生能够分析总结自己的实践结果,好的建议可以被采纳实施。[3]目前,该课程在实验实训等方面,充分利用学校酒店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的有利条件,开展生鲜类食品的加工、制作及售卖等相关实训内容。另外,通过学校与成都市内沃尔玛、欧尚、好家乡等几家超市的合作,把部分教学中的实验实训相关教学内容安排到超市之中,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职业氛围。此外,增加综合性实践环节,使实验实训内容紧扣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熟食制作技术的综合性实践中,从熟食品种的选择、原料的准备及制作,到后期POP制作、商品的定价、陈列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通过这次实践课程,学生能够进一步把所学的专业特长及课程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4]

2.2实践的效果

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课件、案例等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和方法,结合学生对超市的参观、了解,学生可以用多种感官学习,既看得见又听得着,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生鲜区的一些商品,从而对本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在实践教学中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超市生鲜区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事实证明,通过每次实践教学活动,课后同学之间进行总结、提炼,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和培养。(本文来自于《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2.3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程实践部分的设计与实施是课程发展过程中对学生提升职业素质的根本要求,同时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在超市范围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创新的意识。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如果只强调书面作业,学生就会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字的整理上,过于关注结果,从而忽略了实践体验的具体过程。因此,对学生实践结果的考核方式有待改善。

3结论

第8篇

一、课程体系重构

我校自2009年开始就进行了大量的毕业生调查,主要调研青岛周边企业的会计岗位构成和对会计教学的要求,调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应届毕业生实习过程中对实习单位会计岗位的构成调研,二是往届毕业生调研,调查方式有的是采用实习报告中夹带调查问卷,有的通过“问卷星”设置问卷进行网络调研。经过大量的调研,我们重新进行了会计专业课程的构建,全部课程重新按照岗位进行设置,统一自编了分岗位的项目化会计系列教材。现在我校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设置为:《会计入门导引》(会计基础),《会计基本核算岗位实务》,《成本核算岗位实务》,《纳税申报岗位实务》,《财务管理岗位实务》(在机房同时进行excel财务分析),《出纳岗位实务》,《外贸会计实务》(在机房同时进行出口退税实训),《会计电算化》,针对往届毕业生很多进入记账公司工作的情况,还根据我校的财务咨询公司的实践经验设置了《会计中介》课程,整个课程设置尽量贴近学生的就业需求,教材统一使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案例,尽量使用企业实际案例。

二、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室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十分重视财会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有6个校内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主要进行财务软件实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会计电算化/技能实训室,主要进行财务软件实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创业模拟沙盘实训室,主要进行沙盘模拟实训,学生沙盘对抗竞赛,会计分岗位实训;会计综合实训室,主要进行会计电子综合实训,EXCEL财务分析,发票填开、电子报税和出口退税操作;会计账务实训室,主要进行分岗位手工作账实训,会计手工综合实训。上述校内会计实训室保证了学生进行基本的实训操作练习。2“.校中企”建设虽然整个分岗位会计课程体系都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增加了大量的实训项目,但课堂的实训项目毕竟还是企业实务的典型化提炼结果,跟现实多种多样的企业实际业务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异,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方便随时接触企业实际业务,2012年我院会计和会计电算化教研室成立了青岛海诺城财务咨询公司,为学生校内实训提供实践基地。实训公司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主要为企业提供公司注册,记账,纳税申报,财务咨询,企业审计等业务,公司到现在已经稳定为22家企业提供财务服务。通过参与实训公司招揽的业务,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真实的企业资料,从公司注册到使用用友T3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每月纳税申报,季末所地税税鉴,真正做到了将课堂学到的知识与现实业务相印证,并能灵活处理,举一反三,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3.校外实习基地(1)青岛正乐食品有限公司签订长期顶岗实习基地协议青岛正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出口食品加工的外贸生产企业,由于阶段性的人工短缺,经过协商,我们分批派出学生去该企业生产部门进行为期2周的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接触企业的实际产品生产,了解了现实的外贸生产型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同时该企业每天会抽出1-2个小时请企业的人事部主任、财务经理、生产部主任等管理人员给实习学生讲课,讲课涉及公司制度、公司流程、公司文化、成本核算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内容。由于实习设计合理,企业管理人员授课贴合学生实习实际,使学生对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财务知识,公司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普遍感觉收获很大,实现了校企双赢。(2)建立7家事务所实习基地———常态化实习中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从事给企业记账,网上报税,公司注册,工商税务年检、审计等业务,有些工作难度不大,重复率高,工作量大又琐碎,是事务所工作人员很重的负担,这类单位十分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而学生实习遇到的典型问题是一般的企业所需要的实习学生人数较少,为了解决事务所和学校实习双重困难,课题组与事务所联手,建立常态化实习基地。从2009年开始与青岛志同会计师事务所首次合作取得了成功,有了经验以后又逐步扩大类似会计师事务所类的顶岗实习单位,到现在为止,已经同7家事务所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分批派出学生去顶岗实习。刚接触真实业务的学生工作热情高,能吃苦,工作认真,有耐心,不过于追求报酬,得到了事务所的普遍欢迎。常态化实习基地运行:每年1月、3月、4月、5月、6月、12月事务所将所需要的学生人数及要求与学院商谈,然后学院制定出具体执行方案,方案制定原则是实习人数尽可能的多,每个学生实习时间尽可能的短,不影响学生的学业,要求实习学生必须利用课后时间实习。(3)鼓励学生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单位(4)改革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方式,改为实习报告形式为免于顶岗实习流于形式,我们从2009年开始就改革了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方式,改为提交实习报告,在报告中明确规定学生描述实习单位和实习过程,总结实习经验和教训,并请实习单位给予学生实习评价,同时给学院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和实习单位的反馈,及时统计数据,调整教学设置,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同社会的需求一致,更加符合岗位需要。

三、课外实训项目

除课内教学项目之外,我校会计专业还设计了“五级递进、三线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了大量的课外实训项目,和课程内的项目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能力培训体系。“五级递进”是指整个课程的实践体系按照“认知实训、流程实训、岗位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五个环节进行系统设计,难度由易到难,实训项目由单一到综合,由统一到分行业形成的层层递进型的岗位技能实训体系。“三线合一”是指:课内一线:学生在各课程的实训;课外二线:学生课外可以参加校内举办的小键盘、计算器、点钞比赛等会计基本技能竞赛,参加校内和校外的“涉外会计手工操作大赛”,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大赛”等各种大赛,增长实践经验,比如“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大赛”,我们设置了专门的校内沙盘实训室,组成了沙盘社团,会计会电班的每个学生都会参与,层层选拔,直到参加青岛区,山东区和全国的沙盘比赛,在沙盘实训和比赛过程中,学生能深刻的理解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而且也能直观的感受成本核算岗位同其他岗位的关系;我们设立的校中企青岛海诺诚财务咨询公司,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公司的项目,真实接触了各种原始单据等原始资料,参与企业的记账;另外学生课余可以参加社会实践,通过这些课下的活动,组成了“课外二线”的实践项目。企业三线:是学生通过去校企合作的正乐食品公司,各种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其他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实习。“五级递进,三线合一”的实践体系设计,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参与多元的实训实践项目,实现学生从“新手”,到“熟手”,到“能手”的职业能力不断进阶,实现财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实践效果

通过我校的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多方面给学生实践学生创造实践条件,使学生真正实现了理论实践相结合,学生能真正“脚踏实地”了,毕业生在企业工作实务中也更加自信,不是仅仅会编制“记账凭证”,通过走访多届学生就业单位,普遍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良好评价。

作者:王亚静

第9篇

关键词:包装工程;创新中心;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包装行业发展迅猛,行业总产值已达到万亿规模。包装工业的发展必然加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包装行业从业人员近150万人,具有理论知识与一定科研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2%左右,大大低于全国工业6.8%的平均水平,人才缺口较大[1]。经过近10余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80多所高校设有包装本科专业,每年可为行业输送包装人才5000余人[2],但依然远远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包装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学历普遍不高,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已严重制约了包装行业的发展。因此,高校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具有专业特色、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3],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于2012年开办包装工程本科专业,为全省第一所开设包装工程专业的公办本科院校。根据福建经济产业发展情况,及学校朝着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之际,依托学校现有专业与师资力量,包装工程专业将以食品包装为主要发展方向,并建设成立“福州市包装工程行业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的建立将是全省唯一的包装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在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持、科研成果、进行校企合作的同时,可为行业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促进包装行业发展。

一教学改革目标与思路

包装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包装工程人才的要求,依托“包装工程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对包装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通过完善中心的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建设、中心师资队伍建设、中心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及技术支持、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来完成中心的建设,最终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改革思路如下图:

二具体改革措施

(一)实践教学条件平台建设

1.完善工程中心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以往实验室建设不同,包装工程实验室建设将通过对市场及企业相关实验生产设备进行调研,并邀请相关企业共同进行“包装工程行业技术创新中心”部分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建立能够与企业相接轨的五大专业实验室:包装检测、包装工艺、包装设计、包装印刷、食品包装实验室,实验室的科研仪器设备可直接服务于企业,服务于行业,满足科研实验要求,可进行小批量生产,实验内容更贴近实际生产应用。2.完善工程中心实训基地建设根据五大专业实验室,同企业合作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如同福融辉实业有限公司建立包装材料实训基地,同大型食品企业(如厦门银鹭、亲亲食品或者其他包装企业等)建立食品包装实训基地,厦门大自然包装建立包装印刷实训基地等。推动校企各自利用自身优势形成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发展格局,使学生的实践培养从课堂到实验室再到实训基地连成一线,改变以往学校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局面,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3.建立运输包装模拟仿真实验室传统的物流运输包装实验室,必须具备跌落冲击试验机、抗压试验机以及振动试验台等一系列配套设备。设备费用较高,测试所需周期较长,实验成本高昂,此外学生人数较多,设备台套数及实验授课时间有限,难以做到人人参与实验操作,学生分组教学,不便于实验室的管理,同时会使设备使用过于频繁,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利用运输包装系统计算机仿真软件[4],可以通过模拟分析的手段得到产品脆值、跌落冲击过程、运输振动激励与响应等信息,并利用软件的优化分析模块,对运输包装进行优化。通过运输包装模拟实验室建设,改变传统实验中学生实践不足,实验成本过高的局面,使学生能够广泛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提高实验效率。在完成运输包装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后,中心会在后续建设中,将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包装工艺、食品包装等实验课程的虚拟化,完善包装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同真实实验形成补充,使得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企业生产做到真正的无缝对接。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职业引导,校企合作,实践育人”为人才培养方针,包装工程专业实施“3+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岗位式教学方式,以“包装工程行业创新中心”丰富的企业资源为依托,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前三年完成理论学习,并在学校期间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5],最后一年,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前往相应的岗位工作锻炼,使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学生一毕业就能满足企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纯粹的课堂理论教学方式,将课堂带进企业,将企业生产实践引进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合作式、验证性、探究式等教学模式[6],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列进行教学,让用人单位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三)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依托中心校外企业资源,结合学校“双百计划”,采用“挂职使用、互相兼职、有偿聘用”等途径,优化教学团队结构,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培养+聘请”,建设“三过硬”(政治思想过硬、教学水平过硬、实践技能过硬)的“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坚持“双能”兼备,重点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加强教师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同企业合作开发项目产品,共同攻克行业技术难题,帮助企业提升研发能力,使产、学、研能够真正得到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师科研实践水平。聘请中心校外专家为兼职教师,完善兼职教师聘用与培训管理办法,丰富兼职教师资源库,择优聘请中心合作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承担校内外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创新中心、实训基地建设等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完善中心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促进中心建设发展。

(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包装工程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其中一个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应用能力,为社会陪养优秀的包装工程应用技术型人才。可利用中心的资源条件,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开设两个工作室,模拟企业实际生产运营,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1)食品包装工作室学校包装工程以食品包装为主要方向,依托行业创新中心的包装材料、包装工艺、食品包装实验室,及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分析实验室,可进行食品的包装保护与货架寿命研究测试;邀请食品包装公司人员来校进行食品包装方面实践的生产指导,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配合,利用中心食品包装实验室的高速卧式枕式包装机、颗粒包装机等食品包装生产设备,对学生自行生产的食品进行包装,可在每年学校举行的榷场大赛中进行销售,提升学生的参赛热情,加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加强各学科的联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包装设计工作室目前社会对包装工程人才需求部分为包装设计方向,同艺术类设计不同,此类岗位要求应聘人员掌握包装材料、包装工艺、包装结构设计、包装造型及装潢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关平面、立体、与结构设计软件,能对产品从材料、结构、造型与装潢进行一体化设计。因此,可利用中心条件成立包装设计工作室,邀请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作为指导专家进驻我校设计工作室。支持部分拥有一定艺术设计基础并对包装设计类感兴趣的同学来设计室进行学习实践,可承接校内外的海报、平面广告、产品包装设计等方面的业务,锻炼各方面能力,尽早适应社会需求,提升自身将来就业的竞争力。2.加强创新创业训练,参与教师课题,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加强创新创业训练,鼓励低年级同学利用中心平台资源条件,申请校、省、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或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提早进入实验室培养专业素养,明确发展方向;三年级可在选修课模块选择对应的课程确定发展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毕业论文(设计)侧重专业发展方向、企业需求与实践应用;四年级进行专业实践,可根据自己专业发展方向,结合企业对应用型人才要求,进入对应的企业工作实习。

三总结

通过对“包装工程行业技术创新中心”进行建设,完善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实践教学能力水平,加强中心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以此平台来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符合行业对人才需求,符合目前福建省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因此,依托“包装工程行业创新中心”平台进行人才培养改革,对包装工程人才培养、福建省包装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飞,马秀峰.新形势下包装教育与包装工程人才培养探析[J].包装工程,2010,31(17):84-87.

[2]李大纲.包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C].无锡: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会议,2010.

[3]刘筱霞,王强.现代包装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52-53.

[4]李光.运输包装仿真系统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05(3):102-104.

[5]陈宝琳.包装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初探[J].包装世界,2000(5):14-15.

第10篇

职业教育应依据企业要求和产业发展动态,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强化工学结合,培养符合产业标准的人才。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拓宽继续学习渠道,为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在职业教育“五个对接”理念的指引下,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设计了“酥性饼干马赛克的制作”一课,并简述教学反思。

一、学情分析

有效的教学要以了解教学对象为基础。首先要了解学生,分析学情。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食品生物工艺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将从下面几点分析学生特征。

1.知识储备

他们之前学过焙烤原辅材料的用途、特点等理论知识及面包的制作工艺,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焙烤技能。

2.认知能力

他们希望能够直观地学会如何操作,而对工艺原理不愿深入研究。

应对方案:按工艺流程设置任务,将原理的讲解融入任务之中,“做中学,做中教,”降低纯理论学习的难度。

应对方案:在上焙烤工艺之前鼓励学生做了广泛的市场调

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便可从调查结果中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产品。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马赛克饼干正是学生在市场调查时发现的产品之一。

二、教材分析

《食品工艺》是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的主干课程,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工艺》。教材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培养技能型人才。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就业岗位相结合,实现了专业与岗位的对接的同时也实现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1.饼干制作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酥性饼干生产工艺是焙烤食品生产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系统地介绍了酥性饼干的配料原则、制作原理、生产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等内容,是焙烤原辅材料相关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和延伸。同时,酥性饼干的制作也是中级烘焙工鉴定的重要内容,马赛克饼干是典型的酥性饼干,因此,学习本节课对学生获取“双证书”有非常重要的实战意义。

2.教材对饼干制作的处理

处理前教材中介绍饼干的制作时,在同一模块中介绍了多种饼干的生产工艺,并以理论形式阐述。所以,以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为依据,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把酥性饼干的制作工艺从中抽提出来,形成本次教学内容,强化实操技能训练,弱化了抽象知识的学习。

3.教学目标

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能让学生更加热爱课堂。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食品生物工艺课程设置”中的教学要求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①理解马赛克饼干生产工艺流程。

②记住关键技术参数,能够说出酥性面团的原理及特点。

技能目标:

①能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马赛克饼干的生产操作。

②能按“6S”操作规范进行生产。

情感目标:

①能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和讨论,热爱食品行业。

②通过践行“6S”,具备安全生产的职业素养。

③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学会制作马赛克饼干,所以,马赛克饼干的工艺流程及操作参数的控制为重点内容。通过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可知,酥性面团调制原理成为教学难点内容。工艺流程中调制酥性面团和准确把握烘烤参数成为操作的关键点。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以马赛克饼干生产为主线,以其生产工艺流程为导向,实现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参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及企业岗位操作规范,实现人才培养对接职业资格。本次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当一个“任务”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突破重、难点内容。

根据教学需要,在新课导入环节穿插情境教学法,在完成任务环节穿插了演示教学法。

学生相对应的学法有小组合作学习法,观察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运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训相结合,将“6S”操作规范与实训相结合,将技能考核标准与实训相结合,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理实一体化”模式课。本次课共两个学时,设置了新课导入、配方工艺分析、接受任务、完成任务、讨论评价五个环节。

1.新课导入

教育学家罗杰斯认为,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就发生了,而涉及学习者整个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本节课导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学生调研带回来的产品设置教学情境,以实物导入的方法。学生看到自己调研的产品,惊喜不已,学习欲望异常强烈。

2.配方工艺分析

了解配方是学习制作方法的前提。在这个环节,让学生亲自品尝,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探讨配方可能含有的原辅材料。然后将配方展示给学生,共同分析配料特点。这样不仅达到分析配方的目的,而且从感官的角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美味的饼干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之后引导学生根据焙烤食品一般生产工艺分析马赛克饼干的生产工艺流程,共同确定生产工艺方案。

3.接受任务

在课前根据学生特点做好分组并委派组长,小组合作方式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能积极主动地协助他人的工作,增强沟通的能力。“6S”操作规范是我们一直强调的职业素养,所以在完成任务之前,各小组还应按“6S”从业标准整理个人卫生、衣帽及车间卫生等,将“6S”操作规范与实训相结合,课堂变车间,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按小组下达任务书,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马赛克饼干的制作。

4.完成任务

马赛克饼干制作工艺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三个任务的设置由工艺流程分解而来,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我总结出所有的工艺课在环境、设备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均可按工艺流程设置成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完成教学。

第11篇

本文作者:张艺山 达如罕 单位:新疆职业大学旅游与管理学院

大一第一学期,学生主要学习餐饮运作与管理以及厨房食品操作与管理的内容,第一学期前半学期大一的学生分为两部分实习,一半在学校的餐厅基层及主管岗位实习,一半在厨房的基层及主管岗位实习,第一学期的后半学期这两部分学生再互换,大一的学生从进校就开始为大二及读本科学位及研究生的学生提供早、中、晚就餐服务,大二及读本科学位及研究生的学生进餐厅使用学校所发的模拟纸币在就餐后支付,这一大概的过程来自于严谨的系统化教学实训设计。

大一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大一的学生早晨7:30就必须到学校的餐厅或厨房开早会,由今天教师引领监督、学生主管来安排每一位学生的任务,15分钟内做好就餐前的准备,7:45这些学生吃员工早餐,8:00开始给在校的其他年级的学生提供早餐服务,按照真实酒店的运作模式,早餐主要是自助餐,在餐厅实训的学生主要提供摆台、清理桌面的服务,厨房的学生随时和餐厅学生沟通,补充食物,清洗餐具的服务。9:30-9:45服务收尾及清理工作,然后开总结小会,把学生碰到的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帮助解决。10:00-11:45开始理论学习,12:15大一的学生就要到学校的餐厅或厨房开午会,由今天的实训指导教师引领监督、学生主管来安排每一位学生的任务,15分钟内做好就餐前的准备,12:45这些学生吃员工午餐,13:00开始给在校的其他年级的学生提供午餐服务,午餐主要是可选菜单点餐,在餐厅实训的学生主要提供引领、摆台、点单、递送饮料餐品、清理桌面及收银的服务,厨房的学生食品制作,补充食物,清洗餐具的服务。14:30-14:45服务收尾及清理工作,然后开总结小会,把学生碰到的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帮助解决。15:30-17:15开始理论学习,17:45大一的学生就要到学校的餐厅或厨房开晚会,真实的实训操作流程、服务时间及服务内容和午餐略有差别:从18:15开始至21:45结束,由于晚餐是按照正统西餐四步吃法,实训时间较长,晚餐菜单是两种西餐晚宴套餐可选其一,摆台按照标准西餐摆台标准操作。

大二上学期的校内实训学习是具有挑战性的,除了完成前厅客房的实践操作管理的学习,还要轮流担当餐饮或厨房部门的管理岗位,指导大一学生服务过程的投诉处理及菜单设计,此外还要完成一次特色的主题宴会的全程设计及服务管理任务。那么,日常前厅客房的实践操作管理的学习每天约6小时,上午下午各约三小时,前厅部门各岗位的任务有完成预定、礼宾、接待、话务中心、夜审、主管的业务,客房部门各岗位的任务有完成布草、客房清洁、公共区清洁、客服、洗衣房、主管的业务,系统设计的流程与大一学生经历的实训流程一样,这一流程也是模拟真时酒店的工作流程设计的。大三上学期的校内实训学习是具有超强责任性的,尽管学生在最后一学期的主要任务是理论学习,较少的实训内容就是轮流担任总经理的岗位,负责学校钥匙的管理,各部门运作情况的巡视监督等任务。下面我们探讨,如何保障这一实训模式的实施。

所有校内实训教学的教师都有五年及以上酒店基层及管理工作经验来保障实训的内容贴近真实酒店的运作情况。实训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过程考核,考核的标准高于酒店实际的操作标准,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提升潜力的空间。学生的校内实训时间充足(约1200小时,相当于国内大多高职院校校内实践课时的6-10倍),校外实习岗位明确,时间充足(约1600-2000小时,约是国内学生的2倍左右时间),这样的时间安排减少学生在今后毕业在酒店工作的适应期。校内实训的岗位涵盖真实酒店的各个岗位(国内学生大多在餐饮岗位实习)。整个学习环境就是一个真实的仿真四星级酒店及其设施设备。新西兰太平洋国际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模式该学院从学生的简历制作到面试录用为学生提供全程服务,合理的分学期在酒店不同部门各岗位的实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的范围更加宽泛。学生在实习期普遍比在学校感觉轻松,每天8小时,在学校每天12个小时左右学习理论及实训,而且和酒店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拿正式员工的收入;酒店的入职培训是科学的分阶段和步骤增加学生的工作量,学生适应较好。学校会派老师去酒店看望学生,给学生支持和帮助。学校实习管理不走形式,与酒店有充分的协议,比如:酒店有责任在学生实习期结束后为每一位学生做评估鉴定,酒店有责任把学生作为正式员工对待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实习学生的利益。

通过分析新西兰太平洋国际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实习运作模式,考虑到很多国内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如师资力量、资金、教师工作时间等等,特提出对国内院校的启示。国内高职院校校内实践课可以考虑优先建设软件设施,模拟真实酒店的问题,建设实训内容培训的高仿真性。衔接各部门:如实训室业余时间的开放、实训指导老师给学生任务安排量的增加,大量延长学生校内自主实训的时间,全面拓展学生实训的内容和深度,来减少学生酒店实习工作的适应期。对于酒店核心专业课程的实训内容考虑双语授课,提升用英文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实际英文运用的能力。制定严格的校内实训过程的考核标准,绝不能流于形式,学生必须要通过每一个平时实训考核项目,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积少成多,水到渠成为了提升国内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实训实习环节的改进和提升变的如此重要,由于涉及的系统各个方面非常宽泛,在此我们主要借鉴新西兰太平洋国际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实习运作模式,探讨对国内院校的启示,以此为国内众多的高职院校在此方面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思考。

第12篇

关键词 工作过程;制药机械安装维修;项目课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1-0025-04

收稿日期:2014-03-07

作者简介:仲剑锋(1966- ),女,山东烟台人,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制药机械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于天明(1966- ),男,山东威海人,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制药机械教研室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逄志敏(1965- ),女,山东烟台人,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殷文平(1974- ),男,山东青岛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君章(1970- ),男,山东淄博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度研究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研究》(编号:2010zcj222),主持人:仲剑锋,于天明。

一、课程建设背景

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制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是山东省唯一一所高职药品食品类职业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也是全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2013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药剂设备制造与维护专业成为重点建设专业。药剂设备制造与维护专业自开办以来,秉承特色发展之路,坚持立足山东,服务区域经济,辐射全国的理念,结合山东作为全国制药大省优势和行业企业的需求,形成了“课程对接岗位、职业能力导向,校企合作,特色发展”的专业办学理念,专业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显著。2012年,药剂设备制造与维护专业被评为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制药机械教学团队当选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凸显了专业建设的优势。《制药机械安装维修》是药剂设备制造与维护专业的核心课程,2012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二、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

基于工作过程的《制药机械安装维修》课程建设包括行业企业调研、职业岗位群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学习领域转换、学习项目设计及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设计及实施、评价体系的构建、教学资源的建设等环节。

课程组通过对山东省制药行业、制药装备行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跟踪调研,确定了主要由设备保全工、设备运行工、设备管理员、装配钳工、售后服务(客服工程师)等岗位构成的药剂设备制造与维护专业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概括为具有制药机械安装维修、设备运行维护、组装调试、设备现场管理的能力[1]。《制药机械安装维修》是药剂设备制造与维护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直接对接于安装维修等核心岗位,培养制药机械的故障检测、安装维修、组装调试等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通过《制药机械安装维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针对设备出现的问题,能灵活制定维修工作方案,具有制药企业维修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会正确选择和使用检测和维修机具进行制药机械的故障检测、拆卸和测量、维修、组装调试、安装和试车,能够进行管路及阀门的安装和维修,胜任制药企业设备保全工的岗位能力要求以及制药装备企业设备装配岗位能力的要求[2],考取钳工或维修电工证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展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风貌,贯穿质量、成本及安全环保意识的社会能力,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

三、学习项目设计及教学内容选取

课程组广泛进行企业调研,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研讨,将制药机械故障检查、测量、维修、装配、安装、管路的安装维修及制药企业维修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职业素质融于学习过程中,融合钳工国家职业标准,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精选教学内容,注重典型性、先进性、针对性和适用性,设计项目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构建课程内容和结构。

《制药机械安装维修》设置了制药企业维修安全、维修机具的选择与使用、典型制药机械安装维修、管路安装维修4个单元,设计了制药企业维修安全、洁净区维修安全、常用维修机具的选择与使用、离心泵的安装维修、活塞式压缩机的安装维修、旋转式压片机的安装维修、全自动胶囊充填机的安装维修、管路及阀门的安装维修等9个学习任务,突出制药机械的维修、安装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设备安装维修及故障处理技能。学习项目设计如表1所示。

根据校企合作确定的4个单元项目9个学习任务,与教学专家共同研讨,按照学习任务的前后关联,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序化教学内容,从制药企业维修安全入手,强化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再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和训练常用维修机具的选择和使用,进而进入教学的核心部分――典型制药机械、设备和管路的安装维修工作,整个教学顺序和安排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体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

单元一“制药企业维修安全项目”中,引入10余个企业常见的事故案例,加强维修工作中安全防范意识的培养。

单元二“维修机具的选择与使用项目”中,包含了企业维修工作中常用的检测和维修机具,通过现场实际认知、选择和使用操作,使学生能正确使用检测工具测量设备及零部件,会安全规范使用拆卸和装配机具拆装设备,为下一步的维修工作打好基础。

单元三“典型制药机械安装维修”是课程的核心部分,以制药企业维修工作中最常见的4类制药设备作为项目载体,按照维修工作过程和多任务串行组织任务内容,每一个任务都按照故障检查、拆卸、测量、维修、装配、安装、试车完整的维修工作展开,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

单元四“管路安装维修项目”中选择在制药企业和制药装备企业维修工作中常规也是最常见的维修任务――管路与阀门的安装维修2个工作任务,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是:能熟知各类管子和管件类型和结构,能进行管路的连接与安装;会分析各类阀门的结构,能进行阀门的拆卸、检查、维修、安装,能进行阀门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四、教学过程设计及实施

《制药机械安装维修》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工学结合课程,根据课程目标及项目任务,基于工作过程,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按照“布置任务、示范引导、制定方案、实施任务、总结评估”的项目教学5步法实施教学内容,使学生参与任务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成为活动的主人,培养其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及团结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学中用、做中评”的一体化教学。具体如表2所示。

在认真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工作任务的性质、要求不同,灵活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问题引领教学法等,在一体化教室、制药机械实训车间、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课程评价多元化

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要一环。《制药机械安装维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实现课程评价“六结合”,即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实践考核与理论知识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社会评价与学校评价相结合。依据行业企业维修岗位职业标准,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突出阶段性评价,着重考察学生运用维修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制药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构建社会、学生、学校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实施课程评价多元化,融教、学、做、用、评为一体。多元评价方式如表3所示。

六、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课程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职课程教学资源应涵盖教学材料、教学环境、教学支持系统等[3]。《制药机械安装维修》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教学资源,推进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与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理实一体项目教材《制药机械安装维修》,以项目(典型制药机械设备)为载体,以维修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单元―项目―任务―相关知识”体例编写教材,将制药设备与管路系统的故障检查、拆卸测量、维修、装配、安装试车、企业维修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资格标准、职业素养等融入项目教材。

校企合作,建成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开发具有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课程指南、学习项目、教学资源、学习资源、视频资源、工学结合、技能鉴定、行业动态、在线测试与评价栏目。主要涵盖课程介绍、课程标准、四个单元9个项目任务的教学设计、任务书、工作单、评价表、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参考教材、动画库、图片库、网络学习资源、学习资料、课程录像、设备装置录像、虚拟仿真、顶岗实习、技术服务、行业标准、企业维修安全管理、工程案例、事故案例、国家职业标准、技能鉴定模拟试题等,以及实时更新的制药机械发展动态、最新技术、制药机械行业知名专家讲座、企业风采等;在线测试与评价栏目可以实现学生在线答题测试、网络留言、在线交流、答疑指导等功能,供学生、教师和企业员工共享。

校企密切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车间,如与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科伦药业、齐都药业等合作,企业捐赠设备装置,共建固体制剂生产车间、水针剂生产装置车间;建设制药机械实训中心,选择旋转式压片机、全自动胶囊充填机、泵类、压缩机等用于开展项目教学、技能大赛和学生社团的训练活动等;增设10套管路拆装实训装置用于对工艺流程和管道系统的识图、搭建、开车、试运行和检修等过程训练,从而使学生完成管路与阀门的安装维修任务。同时,与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制药机械的检测、维修、装配、安装调试等的现场教学和顶岗实训,使学习与岗位实际工作无缝对接。

开发轴封装置安装调试、旋转式压片机冲模的安装维修、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安装调试、压缩机安装维修、离心泵安装维修、阀门安装维修等10余个虚拟仿真软件用于实现虚实一体的教学和自学。

搭建校企生互动平台,促进校企生三方共赢。邀请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齐都药业等知名企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到校上课、开展讲座;课程进行中安排学生到企业短期顶岗或参观实训;企业赞助开展制药机械维修大赛、维修电工技能大赛等,让学生增进对企业的了解,也有利于企业选拔优秀人才;部分企业(齐都药业、瑞阳药业)每年还提供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2014年度教改课题《任务驱动型教材开发实践探索―以《制药机械安装维修》为例》,编号:2014JG010,主持人:仲剑锋;2012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制药机械安装维修》,主持人:于天明)

参考文献:

[1][2]仲剑锋,于天明,逄志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32-35.

[3]仲剑锋,于天明,逄志敏.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型教材开发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3(3):36-39.

Construction of Project Curriculum of Installation and Repair of Pharmaceutical Machinery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ZHONG Jian-feng1,YU Tian-ming1,PANG Zhi-min2,YIN Wen-ping3, WANG Jun-zhang3

(1. Shandong Drug and Food Vocational College,Weihai Shandong 264210; 2. Shandong Qilu Pharmaceutical Co., Ltd., Jinan Shandong 250100; 3. Xinhu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f Shandong, Zibo Shandong 255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