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英语教学论文

高校英语教学论文

时间:2022-03-11 16:41: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英语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英语教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新疆高校英语教学交际法语法翻译教学法

在西部大开发中,新疆与国外的贸易交流、外事往来日渐频繁,这为新疆高校的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挑战。

一、新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自2004年2月起,教育部推出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将过去以阅读为主改为以听说为主。据此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它对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翻译能力、推荐词汇量分别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尤其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笔者调查发现,新疆高校的英语教学面临着一些相同的问题:一是生源的多元化,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听、说、读、写、译方面差距较大。二是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现有的教学环境、设施、教材和教学理念均需改善和调整。

多年来,新疆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基本上为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其教学程序大致如下:第一阶段,让学生熟悉生词,然后用英语的义释(Para-phrase)解释,并举出许多例句来精心比较和辨析各种意义及用法上的细微差别。第二阶段,围绕着这些重点结构和词语(习惯上称之为语言点Languagepoints)做大量练习以求加深记忆,并运用这些语言知识进行语法和翻译的操作。第三阶段,引导学生在掌握语言规则和词项的基础上进行表达,通常以写的形式。

语法翻译法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词汇、语法与课文阅读教学脱节。这使得新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受到严峻挑战,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忽视语言习得的自身规律,忽视学习者多方面的因素,学生虽然从课堂中获得了相当数量的语言知识,但语言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得不到发展。为了提高听说方面的技能,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引入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如交际教学法。

二、交际教学法的引入

交际法(TheCommunicativeApproach)又称功能—意念法(Functional-NotionalAp2proach),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它是以语言功能为纲,着重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理论依据是海姆斯(D.H.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CommunicativeCompetence)及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s)。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首先进行了区分,此后,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与乔氏的“语言能力”相对立,是一种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交际法认为:外语学习者都有其特定的对外语的需要,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文字的主要功能。外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恰当地、得体地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主要特点是分析学生对外语的需要,以功能意念为纲以及教学过程交际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第一,以培养交际功能为宗旨。不仅要求语言运用的正确性,还要求得体性。第二,以功能意念为纲。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而不是经过加工后的“教科书语言”。第三,教学过程交际化。在教学中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情景,并多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大量语言交际活动,培养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并把课堂交际活动与课外生活中的交际结合起来。第四,以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认为语言不是存在于孤立的词语或句子中,而是存在于连贯的语篇中。第五,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性技能训练相结合。以综合性训练为主,最后达到在交际中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第六,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鼓励学习者发挥语言交际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要为学生的交际需要服务。以语言功能为纲,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安排“专用语言”教学。第八,主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交际法博采众长,从当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中获取营养,受到诸如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语用学、话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言语行为理论、语言变体研究直到中介语理论的影响。交际法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外语教学法流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和实践使得交际法独领,教师从重视语言知识转为重视语言运用,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其优点体现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学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学生感到学习轻松,没有焦虑感,并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说的机会和勇气。还可使学生之间相互得到配合,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许多教师的实践证明,单纯运用传统的教学法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交际法却可以弥补传统的语法教学的缺陷,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交际法在新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时代在发展,即使某种教学法比较好,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使之程式化,这种教学法也就停滞不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兴趣。

在新疆,许多学生接受的是教师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来教学的,他们已经习惯了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语言点。如果采用交际教学法,学生们会感到很大的不适应。教师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能用英语进行交际,但学生又处于不同的层次,如果用这种新的教学法,有些学生会觉得在课堂上学到了一些东西;而那些发现没有什么东西值得记在笔记本上的学生,并没能理解交际教学法后面隐藏的东西,因此会感到迷惑,甚至不知所措。

交际法在新疆高校大学英语中的运用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例如,概念上的误解,缺乏深刻的分析和全面了解。从教学层面上看,交际法要求学生语言基本功扎实,教师有很高的外语水平和社会文化素养,很强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课堂人数少等,而这些条件在新疆大学英语教学中并不具备。

颜榴红认为:“我国目前的英语教材及教学设备等和真正的交际法教学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要尽可能选用渗透着现代英语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教材系统的语法内容还是必要的,因为在母语环境下教授英语,语法教学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王晓静也认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交际法受到了教师素质、语言环境、学习时间、班级学生数、学生动机、学生生理和心理因素及测试模式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把交际法尊奉为“最佳教学法”而过分渲染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交际法作为具体的外语教学方法和模式,必然受到诸如教师、学生、教材、情感、环境以及教学活动等各种各样实际情况的制约。

四、结论与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各种教学法都是一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无论哪种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合理的成分和可取之处,但又都有它的问题和局限”。片面强调交际法的人们曾抨击以语法分析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法。但赞成把交际法原则引入我们的教学实践,并不是否定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忽视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是交际法的误区。

在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教师要把握好活动的难易度,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同时,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应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注意对字、词、句的识记和对课文内容的浅层理解并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乐于说。二是在纠错方面,教师可记住学生犯的错误,不要马上指出,应在学习后期有针对性地加强讲解和精确练习。

总之,在新疆特殊的环境下,交际教学法只有与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相结合才能发挥自身优势。

参考文献:

JACKC.Richards&TheodoreS.RodgersApproachesandMethodsinLanguageTeaching[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6.

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大班教学,问题,对策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全国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英语教师的数量却没有得到相应比例的增加。因此,各高等学校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普遍采用的就是大班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大班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状况,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但是却存在很多的弊端。

一、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

1.班级人数过多。说到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得不说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由于高等学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在逐年递增。数据显示,我国从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全国高等学校录取人数由1999年的16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657万人教育教学论文,短短十年间扩大了三倍,但是高等学校的教师数量却没有得到相应倍数的增加。这就直接导致了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普遍存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现象。因此,很多高等学校为了缓解师资短缺的状况,就采取了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英语课更是如此。现在在很多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的人数都在50人以上,甚至有的人数在150人以上论文格式范文。

2.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本身就是十分枯燥无味的,再加上学生人数较多,教室较大,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不能够充分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会有很多学生睡觉、看小说、心不在焉等,以至于老师与学生互动时学生没有反应。这样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3.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学效果差。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听力和口语这两个应用性较强的模块尤为如此。但采取大班授课以后,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够充分地和学生进行互动,不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这样就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教师授课任务偏重,教学手段单一。由于学生数量较多教育教学论文,而同时英语教师的数量相对不足,因此在我国很多高等学校,大部分英语教师的授课任务较重,很多老师的周学时都在12学时以上,最多的可能达到每周20学时甚至更多。如果采取大班授课的话,教师的工作量就很大。比如批改作业,一次就可能要批改300到400本,甚至更多。由于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很少时间甚至是没有时间去对教学方法等进行研究,这样就造成了教学手段的一成不变,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较差。

二、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对策

1.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挺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在授课前,任课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针对不同的学生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授课的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授课结束以后,任课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学生对自己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对下次课所学知识进行预习。

2.根据学生的水平教育教学论文,分组分层教学。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使得在学习过程中各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授课前,任课教师要对所教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各个学生的英语水平采取分层教学。在给程度好的学生授课时可以适当加快进度,增加一定的难度,而对于程度稍差一点的学生可以适当的放慢教学速度,降低难度。另外,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既有程度好的也有程度一般的学生,既有内向的又有外向的学生。然后根据讲授的内容给每个小组下达任务,各组同学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这样会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论文格式范文。

3.根据不同课型,采取不同授课方式。广大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比如在上理论性较强的阅读、语法和写作等课时就可以采取大班教学,而上应用性较强的听力和口语课时,就需要进行小班教学。这样大班授课和小班授课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授课方式的优点,避免各自的缺点,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

4.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互联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的成熟,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有很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文件、教学录像及学习材料等内容传到网上,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进度教育教学论文,进行自主的学习。同时,学生如果遇到疑问,可以进行提问,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答疑。任课教师还可以编写试题库,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考试和评价。这样可以大大地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高校扩招以后,各高校的大学英语课普遍采用大班授课这样一种模式,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高大学英语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满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雪.探索非专业英语大班教学的课堂互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2]姚兰芝.高校英语大班教学的策略[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2 .

[3]文健.论英语大班教学的利弊及交际教学法的运用[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

第3篇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卓越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一、地方本科院校卓越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一)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文件精神及“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为指导思想,以现代教育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地方教育局、地方中学、教育机构为合作伙伴,培养师德高尚、语言功底过硬、教学技能突出、理论基础扎实的、自我发展能力强的高水平中学英语教师,为中学和各种社会办学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合格的中学英语师资。

(二)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集团)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

1.协同合作办学

实施“引企入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开设“卓越英语教师班”。与新东方投资集团(香港)、南宁星火教育、明大教育等教育培训集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引入以上教育培训集团落户学校,开办对社会开放的教育培训学校。聘请教育培训集团经验丰富的教师为英语专业(师范方向)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协同制定培养目标、建设课程资源、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设计评价体系。

2.协同制定培养目标

围绕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集团)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3.协同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机构)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以新东方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教师教育专业主干课“新东方英语教学法”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

4.协同组织教学团队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聘请百色市教育局中学英语教研员、中学优秀老师、教育培训集团经验丰富教师为兼职教师,加入学院英语教师教育团队,参与课堂教学、学科竞赛、实践教学及就业指导,实行教师和中学教师、教育培训集团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

5.协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引企入校”,把百佳新东方、南宁星火教育等教育培训集团建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培训学校担任助教与教学实习工作,学中做,做中学,是一种在岗式学习,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也可以从中获得报酬。

6.协同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机构)协同研究师范生培养中的重点、难点和其他突出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协同申报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评价体系,校内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校外,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对学生见习、实习的评价。

7.协同开展“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百色市教育局、中学、教育培训集团协同开展教学专项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赛,有计划安排教师各高校或赴境外访学进修、见习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加强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首先,在教学理论讲授课上,教师讲得少,学生讨论活动多;照本宣科少,实际教学问题探讨的多;师生互动多,学生分组讨论活动增加,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通过组织研讨小组、学习沙龙、工作坊、名师讲堂等多种方式与途径,培养学生学习研究兴趣,加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力度。

2.加强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积极建设网络教学环境

不断完善课程资源库建设,加强网上教学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拥有的多间多媒体教室和语言实验室和校园网、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英语在线学习软件以及调频台等现代教学设备与条件,改善课程的网络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构建开放式、立体化评价体系

实践课程评价内容:微格教学技能,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等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期末考试与课堂表现、考勤与学习态度相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毕业论文设计、调查(读书)报告、实践测评等多样化评价方式,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结合见习、实习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真题真做,改变毕业论文设计单一化模式。

二、地方本科院校卓越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培养成效

(一)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成效

1.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语言运用能力和专业技能,学科竞赛成绩良好2010年以来,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人才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3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0余项。

2.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社会服务实践能力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已在百色市东合小学等中小学开展支教活动10余次,参与师生人数达200余人。

3.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科研创新能力

近三年来,参加见习活动近1000人,参加教育教学实习近100人。学生基于实践教学基地的见习、实习活动,撰写教学论文143篇、毕业设计77篇。学生参与教师教研课题近20项。

4.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创业就业能力

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立项42项,其中国家级7项、区级31项。2010年起,在学校、培训机构等担任英语教师的学生有560人,毕业生自主创办培训学校的案例有30多个。

(二)师资培养成效

1.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大为提升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参加广西高校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获二等奖2人次。受聘为广西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受聘为广西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素质提升实验项目”自治区级指导专家2人。指导百色市中小学教师获得各级各类英语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人次、二、三等奖5人次。与中学、企业合作开展教育研究相关课题2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0余篇。获各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教师教学大赛20余项、教学多媒体课件大赛20余项、教学论文获奖10余项等。

2.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近几年,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组织教师外出到兄弟院校听课、参加专业教学技能培训等近200人次;6人获校级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养;双师型教师44人;校外兼职教师共51人。

三、结语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英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

高职学生一般来自于普通高中或中专/中技和职高,各类学校的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差异性。普通高中的毕业生经历过高考,因此具备基本的词汇量,有阅读的能力;而中专/中技和职高的毕业生,由于英语没有列为统考科目范围,很多学生少有机会接触英语,因此没有掌握基本的语法和要求的词汇量,这导致他们来到高职院校后,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差异性较为严重。在这种差异下,英语教师很难把握好教学方式,很多基础差的学生容易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这是很多高职学生英语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

2.学生学习目的偏差

教育心理学家Lambert和Gardner曾经研究过,说学习兴趣的激发主要取决于学习动机。而动机又分为综合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出于工具性动机。都说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英语作为国际间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学生在学习中理应更注重它的实用性。受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毕业证,因而他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书本知识点的研究上,而忽略了它最真实的本质。

3.教学模式的落后

学习英语,最主要的是它的应用性,尤其是高职的学生,他们处在向社会过渡的阶段,更需用英语做到:能听、能读、能写,能说。而在现今的高职教育中,只限定在教师的讲解范围内,学生少有练习口语的机会,而大多数教师讲课的重点都放在解题思路的传授上,忽略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致使很多学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而在教学设备上,很多院校还没有引入现代多媒体教学,原有的教学设备陈旧落后,无法帮助学生正常完成听力课的练习。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4.师资力量的不足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在不断地扩张,致使高校学生的人数急速增加,也加大了教学任务,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任务都由一个教师完成,这些繁重的授课任务下,很多教师没有时间精力去学习新的教学模式,也没有时间去研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因而教学质量无法得到很好地保障。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考

1.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学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他的热情,所以作为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并鼓励他们将这种学习的热情无限的维持下去,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对那些基础薄弱的同学,要在必要时给予耐心的引导,教会他们学习英语的方法,帮他们重筑学习的信心。

2.将学以致用的观念深入人心

高职英语教育是一门培养语言使用能力的课程,重点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而所谓的英语教学中的“学以致用”就是指将英语应用到涉外的交际环境中。因此,高职英语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打破他们理念中的传统思想,要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目标不是在试卷上拿到高分,学习的重点也不应局限在书本的知识点,而是在书本的基础上,注重培养英语的使用能力,加强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技能,从而建立一个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新型教育方式。

3.对落后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一直以来,英语教育的模式只限定在“课本―教师―黑板”的模式下,尽管很多高职院校引入了多媒体,但是设备的落后、教学手段的单一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英语教学质量。所以,要改革落后的教育模式,就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如:录音、录像、教学软件、人机对话,网络等,其中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覆盖面广、传播快、学习不受时空限制、信息共享等各种优点,合理的利用,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增强学习效果。而针对课堂学习的单调性,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渠道丰富课堂内容,如:组织出英语墙报、播放英语录像、组织英语竞赛 、英语晚会等课外活动,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不仅可以在娱乐中缓解学习的疲劳,也可以在活动中巩固学到的知识,还可以在交流中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之处,通过看到他人的长处而找到改进的方法。

4.扩大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所谓“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课堂学习的领导者,更应是学生在学习路程上的表率,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要用个人的魅力影响着学生,因为教师的影响在学生学习的生涯中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而教师本身所具备的素质在教学中也十分重要。高职院校要不断地在社会广招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来扩大师资力量,制定相应的计划,定期培训,提高现有教师的英语水平和教学水平,或者送出去学习、交流,又或者是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同时,各高职院校还可以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教师积极申请科研课题,对不同的科研设置相对应的奖励与资助,以此来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教学法研究等活动,结合英语教学撰写科研教学论文,不断探索高职英语教学的最佳模式。

据说,有专门人士预言过,二十一世纪公民间的竞争不再是知识多少的较量,而在于是否善于学习的抗衡。而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具备良好的英语素养是成为现代化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作为高职英语教师,任重而道远,所以要明确教学目标,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理念,完善教育方法,在教学中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我,为社会培养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5篇

1.cet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后者受前者的影响越来越大。自1987年推行四、六级考试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更加重视公共英语教学,公共英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公共英语教学条件得到了充实和改善,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空前高涨,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别提到了教学和测试的关系问题:“测试是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的重要保证。科学的测试结果可以为教学提供量化的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因此,测试应以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测试中,更看重考核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要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试题。务必防止应试教学倾向。”①可以看出,在教学和测试两者的关系中,教学是第一性的,测试是为教学服务的。cet考试和大学英语教学两者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改革教学方式、注重能力培养与四、六级考试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cet中新题型增设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错误的考教理念,造成了cet测试和大学英语教学关系的异化。

2.1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把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倒置考试和测试的关系,使教学围着考试转。受“指挥棒”理念的影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越来越偏离自身的目标,而成为达到四、六级考试目的的手段,成为一种“应试教学”。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有的学校不惜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将本该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推迟到三四年级开设,有的根据四、六级考试要求调整英语课程设置,有的大办四、六级考试辅导班,有的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中“攻关”,有的发动教师研究四、六级考试“规律”,放任教师抛开原定教材,以四、六级考试大纲和有关辅导材料为依据组织教学。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是全面“服从”考试需要,他们对正常的英语课程提不起兴趣,一门心思做参考题、复习题、模拟题、仿真题。

2.2大学英语教师和管理人员把四、六级考试作为评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价值尺度,以考试成绩好坏来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政府主管部门在大学教学工作评价中把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作为重要指标,有的大学以教师任教班级学生的四、六级考试通过率来考核教师的教学业绩,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奖金、津贴挂钩,有的把是否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是否准予学生毕业或能否获得学位的一个“硬杠杠”。如此一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只有唯四、六级考试是从,一切从考试出发,一切为了通过考试。后果就是,四、六级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内容掌握了,英语考试技巧提高了,但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读写能力、翻译能力、交际能力等并没有多大提高①。

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无疑这种应试型的大学英语教育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新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外语界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所存在的种种不足,并着手对其进行改革,以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的推出及采用就是这一势在必行的改革的初步尝试。

自1996年1月起,大学英语考试已正式启用新题型,增加主观题目的比例。语言测试的试题根据评分是否需要阅卷人员的主观判断而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一般来说主观题如作文等效度高,对教学的后效好,因此大学英语考试无论四级或六级都坚持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题。自1996年1月起,已延续了十余年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题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偏重客观试题转向主、客观题型合理搭配,重视考生主观应用能力的试题类型。目前已经过研究和实验并可逐步采用的新题型有翻译、听写、简答题。考试委员会还在积极开展其他新题型的研究。采用新题型的目的是更好地使考试为教学服务,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主观题的比例,使全国高校在教学中更加重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采用新题型时尽量保持所考核的语言能力构成基本不变、答题时间不变、各部分得分比例分配不变,以保证评价标准的稳定性。例如1996年6月的四级考试,采用翻译题型后,全国重点大学翻译部分的均值为6.75分。这一部分用来取代原来的完形填空部分,而1995年6月全国重点大学完形填空部分的均值为6.72分。这说明采用新题型可以保持评价标准的稳定性。此外,考试委员会还决定今后在考试大纲中列举多种可能的题型,而在某次考试中具体采用何种题型则事先不予公布,以抵消应试教学的心理压力,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此外,要探索对新题型进行等值处理的方法,保证大规模标准化考试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但等值处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提高考试的效度是第一性的,通过考试正确地指导教学才是考试的根本目的②。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使大学生更加重视英语语言能力的学习,获得更强的参与国际交际的能力,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1999年初开始试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并于1999年11月和2000年5月两次扩大试点。总的来说,口试推动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遏制应试教学和片面追求单纯通过率,使《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这一教学目的的实现具有更扎实、可靠的基础③。

3.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概括的说,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必须在明确了正确的考教关系的同时,随着四、六级考试的改革而改革,否则,不但将贻误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我国加入wto后面对更加开放、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问题可能使我们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随着cet新题型的进一步推广,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将面临着新的、更高要求的挑战,即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旧方法和研究新的方法来扎扎实实地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求的综合性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的变化指引我们对近十余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展开反思,以便充分认识其中的偏差和教训,端正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把握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照本宣科”、以测试为目标的教学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善于引导他们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的训练,培养他们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这使得教师要改变他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他们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业务水平。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大都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讲的东西,成为存贮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这是不科学的。教师应该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的双向交流,使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学习,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培养。如何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呢?

笔者概括出以下几种策略:

3.1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改革填鸭式教学方式

应惠兰教授指出:“实际上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教学方法应该分为教法和学习方法两个组成部分”。过去当我们谈到外语教学或教学方法时,过分强调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活动能力。认知理论认为,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运用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正是遵循这种语言学习规律而创建的。英语是一门实践课,语言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操练得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知识。避免整堂课讲授太多的语言点;避免给学生直接指出应该注意什么;避免给学生详细列出语言点的用法,而是应该恰恰相反。老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上课时先让学生讲解课文的大意,然后以问题辩论的形式对文章的主题、背景、写作风格、语言使用等方面展开讨论。教师的讲解是辅的、画龙点睛式的。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点的用法,而且还学会了,并能够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就能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更充实。同时,在当今这个科技得以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中之重。教育也走向了市场,这无疑又给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与促发的有利条件。在英语教学之中增加多媒体教学是转变填鸭式教学的最好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使学生的视野空间扩大,而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之达到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不仅丰富了课堂,而且受益于学习者本身。教师对一些较难的课文还要进行一些系统的讲解,以适合学生水平的需要。传统的授课法是以单词、语法分析为主体。但这样一来,课文的内容就被割裂了。语言知识很可能变成无本之木,学生兴趣无从谈起,积极性无从调动,结果事倍功半。教师讲解课文的方式要以语篇教学为主,教师要把文章的信息结构,与文章有关的文化背景,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要把语言知识、单词的讲解完全放在篇章内容的整体讲解过程中。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而是从内容到形式都齐备的活生生的语言。

3.2运用交际法进行教学

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是以语言功能——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交际法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西欧共同体(eec),中心是英国。交际法重视教学大纲的研究。教学内容以语言功能为纲,针对学习对象的不同需要加以安排。交际法强调教学过程交际化,排斥机械操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景中操练,课堂教学活动应模拟真实或近似真实的生活情景。

一方面,注意到各个单词之间的各种系统内关系的同时,还要把它置于句子乃至对话、语篇中呈示。如:角色表演法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对话表演,让学生轮流到台上表演。表演根据学生的水平,分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觉得不难又需要做好准备上台表演。或者进行pairwork或groupwork。在表演中可以准备实物道具,其中丰富的动作、表情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要使教学同真实世界(realworld)建立联系,如用影视片段、多媒体等来实现单个词汇或词汇系列的输入,让学习者感觉生动、易学。对某些动词如swing,snore等,还可以运用表情、动作和声音来演示,其效果比单纯以文字讲解要好。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英语交际情境。如在课堂上播放英语经典原版片,故事内容学生已有所了解,加之画面优美,身临其境,收到了出奇效果。不少同学能把影片中的部分英语对话模仿得惟妙惟肖,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另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呈现词汇的语用信息。像邮筒(pillarˉbox)在中国为绿色,在英国却是红色。这种信息必须提供给学习者,pillarˉbox这个词暗含的社会文化信息同该词的概念意义同等重要。此外,不少词还具有一定文体意义和情感意义。尤其是具有褒义或贬义的词,其情感意义是该呈现给学习者的。对于指黑人的两个词black与nigger,了解二者的概念意义而不知其情感意义显然会影响交际运用①。前者带有褒义,后者却是贬义,这2种不同的情感意义同相应词语的概念意义一样重要。内含意义与情感意义因个体、文化、社会的不同而不同,教学主体亦要留心这一点。

3.3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和改善外语学习环境

多媒体软件集声、文、图、像于一体,资料丰富、信息量大,其容量、使用功能、新颖程度为普通教科书所不及,在教学中显得十分方便。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可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利用其视觉及听觉器官,紧紧跟随变化中的设备功能及富于色彩的影音材料,从而使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这就摆脱了在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视野中只有那一成不变的老师、黑板、讲台及教科书;听觉中只有那过于熟悉甚至有些单调的老师的嗓音,因而经常只听不看或只看不听,容易走神,心不在焉。总体来说,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在改善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方面优势明显。具体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1)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兼顾;(2)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得以锻炼;(3)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得到保证;(4)地道的语音语调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模仿模式;(5)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内容能够激发学习者极大的学习兴趣;(6)视听说各感觉器官积极配合,左右脑并用,提高了学习效率②。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青年教师;成长策略

一、引言

全国的高中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每年都有大批量的高校毕业生加入到教师这个行业,给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动力,因此,青年教师的顺利成长将直接关系到高中教育的持续性发展。

二、青年教师的现状分析

高中英语青年教师在专业上有很多优势,他们朝气蓬勃,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教学饱含激情,课堂上表现出活力四射,对事业前景充满了憧憬,很渴望在专业成长道路上得到栽培。但同时,他们身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欠缺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科研方法, 没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发展指导,对实际学情把握不到位,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课堂驾驭能力不够成熟,处理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有待加强。

三、促进高中青年英语教师成长策略探讨

首先,坚持执行“师徒”制,以老带新。

青年教师虽然在知识上有一定的积累,但缺少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践证明高中英语课堂上,丰富的教学经验比知识更胜一筹,在备课方面,老教师可以给予青年教师方向性的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组织教学方面,老教师可以帮助青年教师协调每个上课的环节,把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课后反思方面,老教师帮青年教师指导分析上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在教研方面,新老教师搭配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共同促进。

第二, 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升业务素质。

发展教育就应该不断地拓宽教育者的教育视野,提升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对于高中英语教师而言,现代外语教学的改革理念,英语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和欧美各国文化的概况都是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和了解的。因此,坚持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必备之路。听专家讲座、报告,吸收其教育教学之精华。将专家几年或几十年的经验总结来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

第三,观摩课堂,善于提炼课堂精髓。

课堂观摩可以分为优质课观摩和同伴课观摩,优质课的观摩主要是听优秀教师讲课,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伴课的观摩是教师团队针对一特定主题的教学过程进行相互观摩,并展开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无论是优质课的观摩还是同伴课的观摩,青年教师在这些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去对比自己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式的差异,吸取别人课堂中的精髓来补充自己教学中所需要的营养,争取在模仿优秀课堂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第四,将反思性教学常态化。

反思性教学自1983年舍恩提出后,就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青年英语教师而言,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依据新的课堂标准,客观审视课堂教学,及时进行课堂总结,修改教学方案,归纳教学规律。反思不只是局限于教学后,教学前教师可以对预教的内容进行分析,预测课堂,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状态,调控课堂,营造课堂的气氛;教学后教师要常写教学小结,回放自己的教学过程,多写工作体会,善写教育教学论文。通过教学实践,促使自己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由所谓的教书匠向教育科研型转变。这一做法值得广大青年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坚持反思性教学常态化会让青年教师在驾驭课堂水平上突飞猛进。

第五,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研究意识。

青年教师除了认真参与日常的教学外,还应该经常参与各种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做各种各样的课,培养对英语教学的研究意识。青年教师应该利用好教研这个平台,把自己教学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提出来集思广议,通过团队的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除此之外,青年教师可以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师团队一起进行应用性研究,参与课题研究,不仅可以督促青年教师阅读各种专业书籍,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保持教学反思的好习惯,总结教学经验,还有利于青年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思考,验证自己的教学质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值得强调地是高中英语青年教师要积极踊跃地去做汇报课、示范课、优质课、交流课、优质课等。一定要持有积极的态度!教师在做课实践中,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接受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成长步伐就越快!

四、结束语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育成败的关键,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教育大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随着全球经济化发展,高中英语青年教师肩负的不仅是今天的教学、科研,也承担着培养语言技能型人才,服务于社会,在全球传承文化与发展的重任。科学地促进高中英语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也是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有效措施之一,高中英语青年教师队伍师资质量的建设,将为中国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语言保障,经济全球化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1]肖川,胡乐乐.论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7,(1).

第7篇

关键词:专业特色 双语教学与实践 《昆虫生理生化》 教学改革研究

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环境的变幻,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同时对人才、知识的需求呈现出多元性。双语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新举措,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双语教学对教学体系的促进作用,体现在素质教育的提高,创新意识的更新;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加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善,最大限度体现了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对人才知识结构进行了优化,将人才的培养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体系[1];强化了专业教育思想,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教育对象更接近学科发展的前沿,时刻把握住时展的脉搏。

一、双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06年《昆虫生理生化》开始实施双语教学,最初主要采用“双段推进式”教学模式,即安排的课程从绪论开始,按章节逐步提高英语授课的比例。前期的“渗透阶段”,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规定,英语授课比例以5~10%递增,逐章减少中文、增加英语的授课内容,直至最后两章全部进入英语授课。这种循序渐进式的双语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2]。在前几章,要求学生主要弄懂一些常用的专业术语,简单的生理生化知识。比如,在绪论部分只要求学生掌握昆虫的基本生活史,egg(卵)larvae(幼虫)pupae(蛹)(nymph,蝻) moth(蛾);弄懂昆虫生理的系统专业术语的表达,如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 血液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 of the hemolymph)呼吸系统(Respiration system)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排泄系统(Excretion system)感觉系统(Sensory system)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生殖系统(Reproduction system)。进入“整合阶段”后,主要围绕系统逐章增加英语比例,在各章节精讲体壁、肌肉与运动以及相关的生化进程,如信息化合物、生殖的生化过程,滞育和免疫的生化反应及其分子机制。要点和难点务求融会贯通,需要反复细讲,不遗漏任何疑点,同时结合学科前沿,将正在研究的内容作为课堂讨论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从“双段推进式”教学模式再进一步探讨摸索“互动式”的双语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3]。学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授课对象,而是讨论学习的主角。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探究式教学[4]。角色的变换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极大地推动作用,感觉课堂的上课难度大了,但压力反而小了。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及时修改教学方案,设定双语教学的层次体系。面对的学生还处于一年级二学期,英语水平和听说能力正在逐步的提高之中,将教学重点、精讲的内容通过实验、反复讲解的形式务求弄懂弄通。同时充分利用课堂的45分钟,把以往的泛讲改为精讲,突出教学重点,攻克教学难点。实施过程遵循互动式教学模式,制定好教学目标,设定好双语教学讲授的内容和互动部分的内容,分头并进,相辅相成(图1)。

二、双语教学的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课堂讲授开始前,务必让学生弄懂每次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即每章节的重点。往往重点的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所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至关重要。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出多个相关联的问题,采用启发式引导。这种刨根问底式的方法运用恰当能起到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比如“昆虫的滞育”的讲解,先结合专业特色把教学目标板书出来,即生产实际中家蚕的饲养,实现即时孵化以及蚕种保护等技术措施的理论根据。然后问学生why……,when……,how……,and which……, 具体问题如蚕卵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卵色?蚕卵为什么会滞育(why)?什么时候滞育(when)?生产上用种时要用什么办法解除滞育?解除滞育的机制是什么(how)?牵涉到哪些生理生化进程(which)?整个教学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当这些疑问全部解答完毕,发现教学目标已经达到。“激素与生长发育”一章从来都是家蚕等昆虫生理生化的教学重点,课前准备两支养蚕生产上常用的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在讲解完毕基本的理论之后,询问学生生产上使用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对蚕茧产量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图1 《昆虫生理生化》双语教学的层次体系的设计

理论课的讲授从来都是抽象的,但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之具体化,做到通俗易懂。例如,在讲授“神经生理”这一章时,通过课文插图,仔细讲解神经的传导过程及乙酰胆碱酯酶在化学传导中的作用,并以家蚕为例讲解家蚕中毒的缘由,及昆虫产生抗药性的机制等。比如信息化合物,生殖及其生物化学这两章内容牵涉到家蚕的制种过程,通过家蚕的“逆风搜寻(upwind searching)”行为,让学生明白雌蚕蛾通过尾部的诱惑腺释放出雌性激素,而雄蚕蛾即通过头部触角探测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其灵敏度非常之高;一个嗅觉感受器神经元对一个家蚕醇分子就有一次受体反应(receptor response),雄蚕蛾触角上17,000个嗅觉感受器神经元的50%用于探测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当空气中有200个家蚕醇分子与嗅觉感受器神经元产生受体反应,雄蚕蛾就能“逆风搜寻”雌蛾。这一行为也涉及昆虫的感觉系统,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G耦联蛋白信号传导途径在《昆虫生理生化》双语教材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5],“昆虫激素”一章蜕皮激素合成的级联反应中牵涉到促前胸腺激素(PTTH)与前胸腺表面受体的结合,引发细胞cAMP的增加,调节胞内Ca2+浓度,启动蛋白激酶原b转化成活性蛋白激酶a,促进蜕皮激素的合成。“昆虫感觉系统”中,化学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耦联到G蛋白,促使G蛋白亚基Gα从Gβγ亚基解离,引发下游的效应器蛋白互作,使昆虫产生趋避、咬食等行为;视觉级联同样涉及G蛋白,促使视红紫质向变视紫红质的循环;此外,Na+/K+离子通道,Ca2+通道,昆虫信息化合物等多种生理生化过程都与G耦联蛋白相关。因此,把握好知识点的讲授非常重要,将G蛋白耦联系统精讲之后,很多昆虫生理生化的基本过程逐步清晰,许多困惑迎刃而解。

三、密切联系实际,与特色专业建设相结合

栽桑养蚕作为一个传统产业,经过了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时期的洗礼,历久不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政清民和还是战乱纷飞,衣食住行无不与民生息息相关。因此,古人“男耕女织”,不遗余力发展蚕桑。同时也提出了很多至今仍未解决的科学难题,如家蚕的血液型脓病(Nuclear polyhedral virus)的防治,微粒子孢子(Nosema bombycis)的感染,在许多昆虫中都能检测得到; 特别是微粒子的交叉传染能在野外昆虫中检测到许多变种,给蚕种生产带来很大损失。从昆虫生理角度去理解,将一些“古老”的谜题和一些现代的技术措施相结合,作为讨论主题组织学生座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密切联系生产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蚕学专业在发展历程中也经过了波澜壮阔的辉煌。最早在岭南大学开设专业课程,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华南蚕业的发展,至上世纪90年代鼎盛时期教职工人数也达到四五十人,广东蚕桑产业也达到了国内领先的地位。然而市场的变幻,地区经济的发展制约了蚕桑的发展势头,近几年广东蚕丝业下滑导致了行业发展的停滞。目前,蚕学也仅仅作为学校的保留专业传承着蚕桑文化。稳定蚕桑师资和技术队伍,推动华南地区特有的热带亚热带特色蚕桑生产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蚕学特色专业的建设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课程的设置应市场而生,亦面向社会的发展需求。当学科的发展需要与课程的设置有所偏差时,无疑应该结合生产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昆虫生理生化》双语课程因此具备了专业特色的特殊要求,即联系生产实际,进一步结合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四、注重教学实效,与国际接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昆虫生理生化》双语课的教学经历了初期多媒体教学的探讨摸索阶段,逐步形成有网络课件、实验同步,到实行双语教学改革、有双语教材支撑的阶段;通过互动式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实践,循序渐进式的引导使学生适应英语教学环境,进行英语双语思维[6],总结出最利于学生掌握的教学法,最大限度实现教学相长、相辅相成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还不断完善昆虫生理生化双语课程教学网站,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使学生在课堂之外对学习内容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和练习;改善考核方式,以学生获取知识最大量为目标。

积极参加相关昆虫学国际会议,摄取知识精化。课题组人员开展教学科研能力强,多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言或听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昆虫学专家的精彩讲座,并注重凝练学科发展趋势,在课堂上注意结合学科前沿的关键问题进行讲解,与学生一起在课堂课外就相关学科发展问题展开讨论。

通过不断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在长期的教学第一线实践中,结合学科前沿讲授新进展,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趋势,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相长,提升双语课的教学水平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手段之一,目前已广为教师采用,需克服过于依赖和认识不足等双极思维模式。正确使用多媒体不仅提高课堂可传授的知识量,更加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有利于实施启发式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精讲,达到教学目的。2005级蚕学实施双语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大提高。从期末考试成绩看,分数段在70-90之间较多,并有部分超过90分的优秀等级学生。当然,考试成绩只是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要建立一套双语教学的评估体系则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7~8]。

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丰富多彩的双语教学改革内容。强调双语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望;突出课程重点,利用思考题、网络课件实施课外环节的互动;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充分理解并强调教与学、师与生的依赖感、责任感。实施新的教学法,成效突出。学生对双语教学适应性更好,更加能把握好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为学生在毕业论文和毕业后的工作中应用科技英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分三个阶段、三个层次推进,这就是导入阶段的简单渗透层次、发展阶段的整合层次和成熟阶段的双语英语思维层次。教学方案的设计即分阶段推进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与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理论的结合。

十年磨一剑,《昆虫生理生化》双语课程的发展,妥当地结合了本专业的特色需求,得到了学生和同行教师的一致好评,并获得2012年度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第一作者获得2012年度全国教学改革“优秀教师”称号,教学团队获得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与此同时,双语教材的顺利出版,相信可以推动双语教学水平的更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福裕,王向东,徐强,等,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子教育,2006(1):42-46。

[2] 李文楚,吕建秋,钟仰进,等,双语教学在《昆虫生理生化》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J]。2007,科学研究月刊(香港),31(7):102-104。(年度优秀论文,《中国教育改革论丛》转载,蒋少昀主编,西苑出版社,2012.9.北京)。

[3] 李文楚,吕建秋,钟仰进,等,互动式多媒体教学在《昆虫生理生化》双语教学中的应用”。2010,科技创新导报[J],26:144。

[4] 彭 伟,张露芳,詹 燕。面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双语课程教学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37(3):101-104。

[5] 李文楚主编,昆虫生理生化双语教材[M]。现代教育出版社,北京,2013。

[6] 黄海艳。思维方式的培养:双语教学的关键[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