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6 02:0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歇后语笑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瞎子进烟馆——摩登(摸灯)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中国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小姑山下行船——山不转水转
司空山上学法——正宗
天仙河泛舟——直达仙境
女驸马结婚——好事难成
邓稼先放炮——一炮冲天
牛郎爱织女——凡胎变仙骨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七姑潭里洗澡——跟鬼打架
乔国老家两朵金花——国色天香
刘兰芝改嫁——逼的
焦仲卿休妻——不情不愿
法华寺的竹子——方的
雷池风浪势接天——不敢逾越
御史左光斗——一副铁骨头
赵文楷进京——夺状元
桐城县里卖诗文——惹人笑话
严凤英张口——百鸟噤声
徐锡麟上断头台——为国而亡
王安石夜游山谷寺——雅人雅事
张恨水写书——不费吹灰之力
大弄里驮竹竿——直来直去
二祖担月上司空——光大我佛
麻雀看蚕——越看越完
木匠拉锯——有来有去
麻袋绣花——底子太差
惜字亭冒烟——文气
张朝宗告曹——告到了曹顶
七仙女下凡——春光好
打梅香——治小姐()
一篙子捺一船——冤枉一些人
歪嘴吹灯——一股斜(邪)气
QQ群里的机器人功能有很多,比如:
1、自动审核入群;
2、自动为新人改马甲并发送欢迎语;
3、设置黑名单:名单内成员永远无法入群;
4、签到系统:每天签到可获得相应积分;
5、查询系统:可查天气、歌词、笑话、歇后语、诗词、英译汉、汉译英等;
6、娱乐系统:抽签功能;
7、独立学习库:可教机器人回答指定答案。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40分钟;作课;听课
往常,一提起听课,教师们就会按着规定的时间拿着听课本,不约而同地进入上课地点。这时,作课教师有的已经演练多次,有的倒背如流,一般都已精心准备。听课教师有的全神贯注地听,有的心不在焉地看,有的听着还彼此交流着对某个问题的处理意见。这种模式在许多地方都一直这样延续着。虽然时而可能会组织对某节课的研讨,但也只是教师之间进行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也得不到课堂上的实践证明,至于教学重点突出与否,知识生长点把握准确与否,知识点训练全面与否,教学方法运用恰当与否,学生情感体验适度与否,作课者不通过学生现场表现的纸上谈兵,都得不到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启迪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提高。
有鉴于此,我们十小尝试了“40分钟里,作课者也听课,听课者也讲课”的模式。这样的模式就是,在40分钟的课堂上,30分钟交给作课教师,其余10分钟主要交给本组听课教师。作课者讲练结束后,听课者就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立即补充。补充的内容或是没突出的重点,或是没掌握的难点,或是遗漏的知识点。通过几十节课的实践,我们看到这样的课堂效果,40分钟不仅学生学到了更全面更系统的知识,掌握了更多的思考方法,而且使作课者当场就能发现自身的漏洞及不足,同时其他听课教师也有很大的收益,这种做法效果非常好,很值得一试。
例如,尤教师讲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尤教师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使学生发现利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后,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的结论。然后是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在探索与提高阶段出现了这样一个图形,尤教师引导学生去探讨这几个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如图:
讨论后,得出结论:这几个平等四边形同底等高,面积相等。一节课,教师思路清晰,学生思维敏捷,就这样顺畅地结束了30分钟的学习。
下面是听课教师的补充环节:
师1:同学们,我手中是个可拉伸的平等四边形学具,注意观察,拉伸后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它们什么没变?什么变了?有什么关系?
这时,学生又绷紧神经,积极思考,得出:底没变,高变了,它们是同底不等高,面积不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这时听课的教师也深受启发。
师2:同学们,面积是24cm2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底和高有几种可能,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又一个新问题,学生又开动了脑筋,争相回答着,补充着。a=1 h=24,a=2 h=12,……这时学生纷纷举起了手,智慧的闸门都被打开了。教师引导道:这些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形状怎样?学生大声喊道:“面积相等,形状不同。”
师3:同学们,平行四边行的面积公式是应用什么方法推导出来的?
一学生答道:“把没学过的图形变成已学过的图形。”教师因势利导:“这是一种数学思想,是‘转化’的思想,以后我们还要学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都要运用这种思想,多好啊!”简短的话语,概括了深奥的数学思想,而且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浅显。
就这样一节课到了尾声,依就迭起,现场的30多名听课教师也感动不已。
这种模式的优势所在:一是,不同教师上台对学生有吸引力;二是,本组教师都能深入挖掘教材,有督促和鞭策作用。三是,对非本组听课教师有一定的指导和启示作用。四是,这是一种有血有肉的教研活动和业务学习方法。也有一些不利的地方,一是,学生精神高度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二是,容量大,可能完不成。
再如,刘教师讲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有趣的汉字》一节活动课,学生课前进行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准备了很多谐音、笑话、对联、幽默、搞笑的歇后语,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字谜,在30分钟里,学生以组为单位,教师提供了一个让学生尽情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张扬着个性。教师从汉字的起源到汉字的演变,从汉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到汉语言文化的弘扬。本节课不仅贯穿着知识的主线,而且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生动活泼,高效自主的课堂得以充分展现。
下面是听课教师的补充环节。
师1:同学们,你们知道猜字谜有几种方法?它们分别是:
组合法(如一口咬掉牛尾巴。谜底“告”)
象形法(如天上双飞雁。谜底“丛”)
意会法(如客满。谜底“侈”)
掌握了这几种方法既能猜字,又好记字,说不定你也能造字谜呢。
师2:同学们,谁知道歇后语由几部分组成?又分成几类呢?
歇后语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歇后语有谐音歇后语和比喻歇后语。
师3:同学们,我写了一首四字歌谣,送给你们吧!
这时引起了学生及所有教师的兴趣,他轻松自然地说:“中华汉字,世界瑰宝。生动形象,仓颉所造。大纲要求,点到为好。感知了解,可多可少。教师所讲,面面俱到。若感兴趣,课下找找。互相交流,总结提高。表情达意,古今通晓。神奇汉字,无穷奥妙。传承文化,你们重要。爱我中华,一定学好。”
多么充实的一节课呀!不仅学生有所得,而且听课教师又何尝不有所得,作课教师又何尝不有所得啊!这种作课与听课模式又何尝不是研讨、学习、促进和提高课堂教学的好形式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11-02
语文课是最富生动的课堂,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做到规范、准确、鲜明,而且要富于生动,幽默谐趣,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那么,什么是幽默?幽默是一种用俏皮、含蓄、机智的方法达到使人发笑、潜移默化、启迪心智的言语手段。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相关的调查资料表明,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把幽默语言引进语文课堂。下面仅就幽默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等问题加以论述。
一、幽默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氛围,还可以把一些深刻的思想表达得浅白,形象,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使学生如沐春风,心情愉快。
第二,在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能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幽默诙谐的知识总是更易于学习和记忆。课堂上,学生或者处于神经高度紧张的状态,或者精神过度疲劳,有的甚至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或走神,此时,教师富于幽默感的语言,常能使学生笑声顿起,活跃思维,从而保持大脑神经的兴奋,减少疲劳,同时也创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
第三,幽默语言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其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德国著名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能为人接受。”因此,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语言,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效果远胜于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
第四,幽默语言在教学中还具有教育作用,体现教师和善育人的特点。幽默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剂。幽默语言有趣可笑,让人觉得轻松自然,表达意思又委婉含蓄,给人温和友善之感,因此很容易被人所接受。教学语言中的幽默能十分有效地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师生之间的感情更为融洽。
二、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的方法
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领悟课文,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引起学生宽松愉悦的心理共鸣,从而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通常,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一)转换语体
教师在讲课中有意把不同语言风格的典型用语或是不同行业的专业用语交错使用,这样幽默就会在语体的转换中应运而生。例如,《皇帝的新装》中有这样一段话:“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教师在分析时可以这么说:“在这最尴尬的时刻,皇帝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尽忠职守’,可见他虚伪、自欺欺人的性格至死不变。”这里借用“坚守工作岗位,尽忠职守”这个工作领域的用语,用庄严的语调一本正经地“赞美”了皇帝虚伪、自欺欺人的性格。
(二)巧借熟语
熟语是一种特殊的常用短语和语句的总称,它们具有一般词语所没有的幽默效果。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俏皮话是几种常见的类型。不少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俏皮话都十分风趣诙谐,谚语如“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歇后语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惯用语如“炒鱿鱼”“碰钉子”等。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把这些具有幽默感的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俏皮话和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符合教学需要的幽默。如《送东阳马生序》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为了让学生更好识记这一句中的“假借”一词,一位教师引导学生查看注释后小结说:“这两个字都是‘借’的意思,我们只要记住‘假是借,借是借,假借也是借’,这样就不会记错了。”这句俏皮话使学生记忆深刻,让学生在幽默的情调中掌握了文言字词的意思。又如,一位语文教师在讲《项链》一文时,是这样处理教学难点的。作者批评路瓦栽夫人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思想,但对她又寄予深切的同情。小说在结尾处点出项链是假的,增添小说的讽刺色彩,突出了主人公的悲剧意义。对于这不易为学生所理解的难点,这位教师用编歇后语和让学生对对联的方法来处理。教师先把路瓦栽夫人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的三个阶段编成歇后语:“路瓦栽夫人借项链――穷出风头;丢项链――乐极生悲;赔项链――自讨苦吃。”学生听后大笑起来。这样一个自编的歇后语,幽默风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接着教师出了上联“一夜风头项链即锁链”,学生对出了下联:“十年辛苦悲剧实闹剧”“十载艰辛可怜实可鄙”。
(三)运用修辞创造幽默意境
1.拈连法
拈连,就是当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为了提高表达效果,故意把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用于乙事物,而在一般情况下乙事物是不能用这个词的。譬如在文言文字词教学的时候,一位教师讲授“何”字的意思时,告诉学生这是“为什么”的意思,学生识记不是很牢,这位教师就借班上一何姓学生的名字来帮助学生识记,笑着对学生说:“‘何’就是为什么,那我们班上的何某某同学就是‘为什么’某某了,大家记住了吗?”全班同学大笑,该何姓同学也嘿嘿直乐,原来自己的名字这么有意思啊。教师本来是讲解文言文中的字词意思,这里使用拈连法讲到学生姓氏“何”字的用法,造成了幽默诙谐的气氛,使语言生动活泼,增加了课堂的感染力。
2.双关法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一语双关可以使语言表达含蓄、诙谐,达到幽默的艺术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文言文练习《鲍鱼之肆》时,先从“鲍鱼”入手讲道:“鲍鱼肉质柔嫩细滑,滋味极其鲜美,非其它海味所能比拟,历来被称为‘海味珍品之冠’,素有‘一口鲍鱼一口金’之说,价格极其昂贵。”此言使得学生垂涎欲滴。接着教师又说:“可是此文中的鲍鱼,谁知道是什么?说出来你们都不相信,鲍鱼即渍鱼,有腥臭,卖渍鱼的店铺叫鲍鱼之肆,比喻小人集聚的地方,两者可是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后切不可乱说你吃鲍鱼了哦,否则我们还以为你穷到只能吃咸鱼了。”全班顿时哄堂大笑。这位教师巧用打比方、语意双关等修辞手法,把枯燥的知识讲得幽默诙谐而妙趣横生,令人发笑,同时又给学生以启迪,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引述法
引述法是指在说话或写文章时,有的道理不容易说得明白、动听,就用说故事的方法来说明,这种方法叫做引述。教师讲课时可以引述一些幽默故事来说明道理,既能达到幽默的效果,又让道理通俗易懂,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如一位教师在介绍四书五经中的《尚书》时,先讲了一个关于尚书的故事:“有尚书与侍郎共主一部书,二人素不睦。某日,尚书见一匹狗窜入大堂,乃佯问侍郎:‘是狼,是狗?’侍郎洞悉尚书用心,乃徐徐答道:‘夫狼与狗之区别在于尾――上竖为狗,下垂为狼。’”以这个幽默的笑话来说明,“尚书”有时指的是作品《尚书》,有时指的是官位,从而得出同一词语可有不同的义项,表达不同的意思的结论,自然地导入新课的教学,让学生对《尚书》有了新的印象。
4.仿拟法
仿拟法,是指模仿现成的词语句篇,即时创造一个新的词语句篇,以造成幽默风趣的效果的方法。例如,中考前的教室里,有的学生正奋力做题,有的学生却睡眼朦胧,正在上课的教师见状停止了讲课,随口呤道:“春眠不觉晓,还是睡觉好。”教师的语调抑扬顿挫,充满了风趣,学生立即被逗乐了。接着教师又呤道:“僵坐书桌不自哀,尚思中考战题海。”教室里随即笑声一片,大家的朦胧睡意马上被驱散了。这位教师即兴仿拟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以及南宋诗人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创造了符合当时情境的“诗句”,使批评语言产生了耐人寻味的幽默感。
5.移时法
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古代的事物进行现代化描写,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时法。教师在讲课时,恰当地运用移时法,用现代词语来表述古代的人物、事件或现象,不仅幽默风趣,滑稽可笑,而且有助于表情达意。例如,一位教师教《赤壁之战》,谈及周瑜的年龄要比诸葛亮的年龄大这一情况时说道:“事实上,周瑜比诸葛亮年长六岁,这么说吧,当周瑜在孙权帐下执掌帅印的时候,诸葛亮还只是个农村的‘待业青年’呢,他可是自学成才的。”这段话引得学生笑了起来,教师将“待业青年”“自学成才”这些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极熟悉的词语,移用到三国时代著名历史人物身上,极富时代感,使人觉得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幽默感。
(四)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幽默因素
中学课本中有不少课文本身就很幽默风趣,如鲁迅的小说和散文,汪曾祺的散文、契诃夫及莫泊桑的小说等,都各有各的幽默风格。鲁迅的小说《故乡》塑造杨二嫂这一人物形象时,开始称她为“豆腐西施”,由此可以想象她年轻时长得很漂亮,豆腐店因为有了她,生意特别兴旺;后来她被描绘成“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形象的比喻充满了幽默感。杨二嫂不仅形象发生了变化,为人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课文中写到她向“我”要那些破烂木器,拿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还拿了狗气杀,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飞也似的跑了。由此可见她变得自私贪小便宜,从侧面反映了她的破落。读者可以在幽默的字里行间了解到后广大农村萧条、破产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看似轻松,实则沉重,于风趣中透露出忧患之感。
比赛开始了。首先上来提问的是江彩蝶。只见她慢条斯理地走上讲台,不慌不忙地拿起提问的本子向大家提问。
“一口吃掉牛的尾巴,请答一个字。”
“我,我,我......”
话音刚落,举手的就不数其数了。站起来举手的也有,端端正正举手的也有;一直叫喊的也有,沉思在想的也有;一下子班级就变成了菜市场。
“告字”
被杨晓兰回答了。她得了两颗兔仔糖,很开心地回到座位。班级一下子鸦雀无声,可过了一会儿又吵了起来。
“我早就知道了。”
“老师干嘛不叫我回答,气死我了。”
“就是呀,就是呀!”
个个同学都在议论着。
“请安静,同学们,让江彩蝶同学接着问。”老师说。
“好的,我开始了。请问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是什么字?”
不用想班级又沸腾了,我想我该表现自己了。虽说我是个女孩子,却像个疯子似的举手,跳的比男孩子还高。因为老师的兔仔糖我可是馋得很哪!嘻嘻!
“旧字”
对了就是这个答案,被付文星给答去了。
Q Q20 82 34投稿
竹篮打水亦非空
——读《竹篮打水》有感
鸿雁外语学校四年级 赵晨希
竹篮打水?这可真是天大的笑话,简直是天方夜谭,太好笑了!不是有句歇后语说“竹篮打水一场空”吗?但是文中的爷爷就让孙子用竹篮打水,而且以此成功教育孩子,使他明白读书就和竹篮打水一样,天长日久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爷爷喜欢读书,孙子受爷爷的影响,也开始发奋读书,可是孙子怎么也读不明白,觉得读书没什么意义,于是向爷爷说出自己的疑问。爷爷便用竹篮打水的方法让孙子明白这也是会有所收获的。
竹篮打水并不是一场空,虽然水没有被打上来,但是那个原来黑乎乎脏兮兮的篮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光洁如新的篮子,使孙子终于明白读书可以净化心灵的道理。我们把它生发开去,就能说明生活中的许多道理。
有个叫列文。虎克的人,当初他只是个穷裁缝,他因为买不起放大镜,就用玻璃球来磨。有一天,他意外地用正在磨着的玻璃球看见了水滴里有一些东西在动,就这样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没想到看似毫无意义的打磨,竟然诞生了一项伟大的新发明。
爸爸妈妈让我从小就自己装书包收拾床铺什么的,以此来锻炼自理能力,其实那也是在培养我们。生活中看似简单不过的小事,天长日久做下去,会形成良好习惯,继而让我们变得更优秀。
你也许感觉生活中的许多事枯燥乏味,似乎和未来的目标毫无关系,甚至没有意义,但是在我们坚持的过程中,你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更会丰富你的人生,成就你的辉煌,所以竹篮打水水绝非空啊!
Q Q20 82 34投稿
学期第14周,我们班举行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是:遨游汉字王国。活动分成两个阶段,一是有趣的汉字,二是我爱你,汉字。
经过这次活动,我对汉字的见识有了很大的增长,比如:我知道了甲骨文通行于清朝光绪年间,是王懿荣发现的。而小纂通行于秦代。另外,我对汉字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爱好,例如:谐音笑话、对联、谐音歇后语和字谜等。
在我眼里,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我认为,每一个汉字都有一段故事,都是一幅画,并且都存在着一段历史。学习汉字,就是在走近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在触摸两千多年前那跳动的脉搏。
并且,我觉得汉字不可被世人抛弃,因为有些人觉得: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科技化,只要用电脑,无论要什么字,都能打出来,不须用到汉字,所以也不必花大力气去学习汉字,汉字已经落后了。而我认为:汉字是人类从古代流传至今的无价之宝,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书法瑰宝。抛弃汉字,就等于把汉字拥有的两千多年的历史生命给扼杀掉。
通过汉字,我们这些子子孙孙都知道了中华大地的千年风云,明白了东方巨龙的深刻内涵。在这里,我要对大家说:“我们要热爱汉字,让汉字继续流传下去,而不能让汉字失传。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让汉字创下更好的记录!”
关键词:师法生活 多读多练 丰富辞采
作文,只不过是把学生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及其与之相关联的事物用文字记录在纸上。这本不是困难之事,但却被学生认为是作难。每次写作,假话、套话成堆,有真情实感的东西如凤毛麟角。原因何在?以往抄背式的作文教学方法还在延续;加之平时农村学生课外阅读量太少,这样的教学封锁了学生的生活空间。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只有放开学生的手脚,向开放的生活要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师法生活,积累创新素材
大自然是孩子们观察、求知和思维的活水源头。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明确地指出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作家柳青认为,生活就是写作的基础,要想写作,就先生活。因此,教师不能把学生这群本该自由飞翔的鸟儿整天关在笼子里,而应适当地把他们放归自然,让他们走进生活,去观察、去感悟、去积累创新的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是结合生活实际来指导学生写作,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例如,在作文训练时要求写校园风景线,要求学生从身边小事入手,把风景写活,并介绍了很多范文,比如,《荷塘月色》等,先让学生去感知、欣赏美文,感受作者独特的视角,接着带领学生从校园中找材料,继而构思,最后写作。从作文情况来看,还是令人满意的,学生基本能选取一到两个有代表性的点,从新颖的角度去发现,部分学生的风景写得非常活,有自己的一种精神力量在里面,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为了让学生寻求更多的活水源头,积累更多的创新素材,笔者还让学生评论影视剧,观察人们的生产劳作,讲述身边的酸甜苦辣……并力求每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感受。正是在这种不知不觉的训练中,学生的眼界开阔了,生活充实了,作文水平也不断提高了。
二、要求学生多阅读多练写,提高创新能力
好的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靠每学期的几次习作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多写上下工夫。鲁迅先生认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李伯棠教授也认为,作文即多读多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指导学生结合所读文章进行练写,借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练写。
教材中所选编的课文,或赞美祖国山河,或抒发亲情友情,或阐述是非善恶,内容十分广泛,是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好材料。比如,在学习了古诗词之后,坚持让学生进行改写,既能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二)结合课外阅读进行练写,为学生阅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课外阅读中学生所阅读的书籍,不仅趣味性强,而且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既有童话、寓言,也有作文、名著,为学生练写奠定了基础。因此,笔者经常利用大阅读课让学生编写童话、笑话、想象作文,改写名著,让学生设计创意广告。有的学生写出了很多新广告,尽管稍显幼稚,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三、丰富学生辞采,形成创新风格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说,有言无文难以流传久远,这也道出了辞采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强化辞采,锤炼学生语言,使学生作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一)古诗词赏析会。
我们祖国的古诗词源远流长,意蕴深远,辞采华美。如果恰当地运用于作文之中,能使作文增色不少。因此,教师可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词赏析会,给学生讲解古诗词美妙之处,并让学生把妙文佳句熟读成诵,使其在作文时运用自如。比如,推荐辛弃疾、苏轼的豪放派词作,与柳永等人的婉约派词作作比较,写感受,同时也介绍一些唐代诗人的优秀诗篇,帮助学生了解诗歌,了解各种语言风格。
(二)幽默语言交谈会。
幽默语言有很多种,如,歇后语、谚语、俗语方言、打油诗等。这些语言一般来自于民间,通俗易懂,富有哲理。一代大儒钱钟书先生就被誉为幽默大师,可见他的语言尤其富有特色了。在作文中多使用些幽默性语言,能使文章生动活泼,形成独特的风格。教师在教学中可经常开展成语接龙比赛,歇后语填补等活动。鼓励学生把学到的这些语言运用于作文之中,以便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创意。
(三)佳句点评赛。
学生的厌学心理直接影响和削弱教学效果。但只要教师教学有方,是完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政治的热情的。
1要争做学生心目中的政治教师
1.1要风趣幽默:能让课堂充满快乐,让学生乐学并学会。
1.2要知识渊博:授课时能旁征博引,让学生有兴趣长见识。
1.3要教学有方:在教学中用全新的风格授课。
2更新教学观念,为学生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
树立起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政治课堂上任课教师尽可能地创设乐学的教学环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使学生由反感、厌恶感变为愉悦感、舒适感,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开始新的课堂中的学习。
3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教法上要改变过去单一的"满堂灌"的教法,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在剖析观点时,适当地引用一些寓言典故,使枯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做到寓教于乐。
4教师素质和要求的创新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相容能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教学效果。“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的素质有进一步的提高。
5要收集和掌握大量的幽默素材
学期第14周,我们班举行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是:遨游汉字王国。活动分成两个阶段,一是有趣的汉字,二是我爱你,汉字。
In the 14th week of the semester, our class held a comprehensive study. The theme of the activity is: travel in the kingdom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activity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one is interesting Chinese characters, the other is I love you, Chinese characters.
经过这次活动,我对汉字的见识有了很大的增长,比如:我知道了甲骨文通行于清朝光绪年间,是王懿荣发现的。而小纂通行于秦代。另外,我对汉字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爱好,例如:谐音笑话、对联、谐音歇后语和字谜等。
After this activity, my knowledge of Chinese characters has greatly increased. For example, I know that oracle was found by Wang Yirong during the Guangxu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Xiaozhuan was popular in Qin Dynasty. In addition, I also have a great interest in the cont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such as homophonic jokes, couplets, homophonic allegorical sayings and riddles.
在我眼里,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我认为,每一个汉字都有一段故事,都是一幅画,并且都存在着一段历史。学习汉字,就是在走近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在触摸两千多年前那跳动的脉搏。
In my eyes, Chinese characters are not rigid symbols. I think every Chinese character has a story, a painting and a history.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is to approach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o touch the pulse that beat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ago.
并且,我觉得汉字不可被世人抛弃,因为有些人觉得: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科技化,只要用电脑,无论要什么字,都能打出来,不须用到汉字,所以也不必花大力气去学习汉字,汉字已经落后了。而我认为:汉字是人类从古代流传至今的无价之宝,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书法瑰宝。抛弃汉字,就等于把汉字拥有的两千多年的历史生命给扼杀掉。
Moreover, I don't think that Chinese characters can be abandoned by the world, because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current society has entere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long as we use computers, no matter what word we want, we can type it out, and we don't need to use Chinese characters, so we don't need to make great efforts to learn Chinese characters. Chinese characters have fallen behind. In my opinion, Chinese characters are priceless treasures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and are unique calligraphy treasur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bandoning Chinese characters is equivalent to killing more than 2000 years of historical life of Chinese characters.
通过汉字,我们这些子子孙孙都知道了中华大地的千年风云,明白了东方巨龙的深刻内涵。在这里,我要对大家说:“我们要热爱汉字,让汉字继续流传下去,而不能让汉字失传。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让汉字创下更好的记录!”
Through Chinese characters, we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all know the millennial situation of China and understand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the Oriental Dragon. Here, I would like to say to you: "we should love Chinese characters, so that they can continue to spread, but not to lose their transmission. So, we should study hard and make Chinese characters set a better record! "
关键词 隐性恭维 表达方式 称赞 贬低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恭维言语行为的分类,不少学者做了大量研究。有的单纯按照话题的内容来划分,有的按照恭维语的表达方式来划分,划分的方式不一样,所得出的恭维语的分类也就有所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依据恭维的表现形式来划分为两大类,比如赫伯特提出了显性恭维语和隐性恭维语的区分。在对英语和波兰语中的恭维语进行对比分析时,她提出了隐性恭维语的概念。本论文将以赫伯特的划分为依据,对隐性恭维再做更加细致的划分。
赫伯特指出:隐性恭维语往往没有明确的褒扬成分,以间接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积极评价,其在语义上有间接性,即说话人的恭维态度不是通过显而易见的方式表达出来的,需要听话人根据相关语境去体会。
中国是一个相对传统保守的国家,讲究的是谦虚谨慎,当我们直截了当地对上级领导进行恭维时,就会有拍马屁之嫌;而对陌生人的恭维,则可能会引起尴尬,让人难以接受。又因为隐性恭维语的表达方式是“隐藏的”“间接的”,被恭维者作出回应与否就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避免了直接回答可能带来的伤及面子、违背谦虚准则的问题。所以隐性恭维语的使用就很有必要。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中,无论是君臣之间,还是平头百姓与官员之间,亦或是平级人物之间,都存着大量的恭维现象,尤其以和|的恭维语居多。该剧语言诙谐幽默,妙语连珠,其中的恭维艺术展现的淋漓尽致,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在此基础上,隐性恭维语的使用,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1通过某种表达方式进行恭维
通过某种表达方式进行恭维指的是在进行恭维时所用到的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习惯用语或修辞现象等。这一种恭维不会显而易见地去夸赞别人,而是通过恭维话题间接地予以表达,被恭维人通常被比作较高级别的事物或理想化的人。这样的恭维倾向于采用一些古诗句、典故、俗语等。
歇后语是恭维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较为生动形象的比喻,类似于一个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好比谜底,整个歇后语就好像一个完整的谜语。在恭维语的语言环境中,较常见的是只出现歇后语的前半截,省略掉后半截不表达出来,单凭“谜面”就可以悟出说话者的本意。
和|:我想起来,我在你们面前唱戏,那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嘛
杜小月:耍呗,不要客气了和大人。
关公这一道德楷模历来因其“忠、信、勇、义”而被世人所称颂,他忠义双全、智勇兼具、勇猛善战。在武圣关公(关羽)面前耍弄大刀是歇后语的谜面部分,其后半部分是献丑、班门弄斧、不自量力。比喻自不量力,在比自己才能高的人面前自我卖弄。杜小月是戏班出身,和|认为自己的唱戏水平在杜小月面前就是关公耍大刀,将杜小月比作关公,这是对杜小月唱戏水平的一种颇高恭维。
2通过称赞他物进行恭维
与显性恭维相区别的是,隐性恭维并没有直接指向被恭维的对象,但是其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却是在对听话者实施某种恭维。这一恭维的对象指的是与听话者相关的某种事物,但是其与显性恭维中的类似恭维又有所区别,显性恭维中的恭维与说话者相关的事物,这一事物是与听话者有直接关系、显而易见能被大众所理解的,一提到这一事物,就可以顺其自然地联想到被恭维者的。而在隐性恭维中,被恭维的事物与被恭维者之间的联系不是那么紧密,需要结合一些具体的语境或常识进行判断。
皇上:二位就以乞丐为题,做首诗吧。
和|:哎哟,这可难为奴才了,奴才有幸生逢太平盛世,关于乞丐只是从书本上听说过,实在没有什么切实的感受,还是纪先生来吧。
纪晓岚:既然皇上让臣说,臣就勉为其难了。
和|表面看似实在夸赞太平盛世,社会和乐,生活富足,根本就不会有乞丐的存在。实际上深究下去,这其实是对皇上治国有功的一种恭维。皇上是一国之君,江山社稷全在其运筹帷幄之中,恭维国泰民安,就是恭维皇上。
3通过贬低自己进行恭维
礼貌原则要求的是“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对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要‘贬’,要‘谦’;而对听话者或与听话者相关的事物要‘抬’,要‘尊’”。因此,在对他人进行恭维时,通常会采用到的方式就是对自己进行贬低,以此映衬或凸显出对方的优势。这就是常说的“贬己尊人”。
路人:他说两位那位比较丑就留在门外。
和|:那,那您进去吧。
和|和皇上同时被纪晓岚拒之门外,为了让皇上一人进屋,纪晓岚就想了一计,让丑的留在门外,因为他知道和|善于恭维,一定会主动留在门外。而和|请皇上进屋,是承认了自己是比较丑的那一位,虽然是对自己的一种贬低,但也通过此举恭维了皇上。
4通过贬低第三者进行恭维
在这类型的恭维中,通常会出现三方或三方以上的谈话者,说话者往往比被贬低的第三方社会地位高,通过对第三方的贬低进行对比,以突出恭维听话者的长处。现实中的语言运用更加灵活,有这样一个例子,某领导看到下属的女朋友后,说“好白菜让猪给拱了”,在这句话中,是贬低了其下属,恭维了下属的女朋友,虽然这是一句不太恰当的玩笑话,但并没有给彼此带来尴尬,相反,这位下属反倒感觉自己被恭维了,夸自己的女朋友,就是在给自己面子。这种贬低第三方的恭维方式,会因为第三方的谦虚回应,而同时恭维到听话者的,是对交际多方都适用的。
皇上:哎呀,和爱卿不愧是国家重臣,高瞻远瞩。
和|:谢皇上夸奖!
皇上:福康安,你年轻毛躁,还得好好向和大人学习啊!
福康安:康安知道了。
皇上首先恭维和|高瞻远瞩,辅佐皇上有功,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紧接着又提出福康安的年轻毛躁,用以同和|的成熟稳重作对比,更进一步间接地恭维了和|。
由上分析可知,隐性恭维语作为一种间接的言语行为,它能够正确地被使用和理解并发挥其社会功能,需要的是特定的语境和交际双方的共享知识,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会有发话者恭维被否定的风险提高的可能,就不能够起到深化受话者被拔高的意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纲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 白解红.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 彭浩川,郭海东.《三天读懂心理学》第二章:说话心理学――话是开心锁,看你怎么说.[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6] 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7] 王丽皓.《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指导英语听力教学》[J].《哈尔滨学院学报》P127―P129.2001.
[8] 魏耀章.恭维语的性别差异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9] 段成钢.恭维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2).
[10] 袁磊 中美恭维语的对比研究[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11] 唐善生.褒扬、恭维与讽刺言语行为构成分析[J].修辞学习,2003,(4).
[12] 黎娜.英语学习者恭维应答语:谦虚还是赞同[J].咸宁学院学报,2005,(4).
[13] 孙新爱.汉语恭维语分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4).
[14] 尤亚纯,张发祥.《恭维语应答的社会地位差异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4页.2007.
[15] 罗丽莉.《英汉恭维语的语用差异及对策》[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P45―P46,65.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