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2 19:53: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西教育差异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冲突;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4-0012-05
收稿日期:2014-05-17
基金项目: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教育价值观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文化融合研究”(14YJAZH043)。
作者简介:钟玲俐(1980-),女,湖南长沙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和高等教育研究。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在规模、数量、结构、层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突破,而且在培养国际型人才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依托人权普世价值观带来的软实力优势,在与他国进行的教育合作项目中……构筑起一道无形却坚不可破的防线[1]。与此同时,在教育价值观方面中西差异明显,导致合作双方在教学文化方面存在诸多冲突,特别表现在传统文化的固守性和西方文化的排他性冲突。本文试图区分中外合作办学双方教育价值观的差异内核,透视合作办学中的教学文化冲突,剖析其具体应对策略,为双方教学文化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以充分发挥合作办学的最大效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从中西教育价值观差异审视教学文化的不同特性
教育价值观即主体对教育价值的根本观点及看法,是驱使人们教育导向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教学管理行为。教育价值观呈多元性,它既是时代要求的反映,又是对时代要求所作的应答[2]。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受现有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的直接影响。反之,教育价值观也会促进或阻碍教育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学文化冲突表面上看是两国教育方式的不同,本质上则体现为教育价值观的极大差异。通过梳理中西教育价值观方面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观点,可以看出以下中西教育价值观差异内核下教学文化的不同特性:
1. 教育价值目标的差异
价值目标(Value target)着重强调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主体通过价值追求、价值尺度等表现出来的价值态度。具体可从人才观、道德观、评价观这三方面进行考量。(1)人才观方面,我国大学教育注重学历、看重文凭,这种单纯以学历目标为导向的学习,使得我国大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西方更注重学习者个人能力的培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2)道德观方面,我国注重道德教育的说教与社会教化。西方强调自主精神建设,教师通过巧妙的课程设计,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教育内容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律能力的培养。(3)评价观方面,我国对于教育的评价指标较单一、内容较片面、过程较简化,大多将个人的主观评议或学习成绩作为评定人才的标准。西方把学生需求作为教育评价的着眼点,评价标准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评价的目的是要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
2. 教育价值取向的差异
教育的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是指教育主体的价值判断并在进行教育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是人们教育实践的内在动力。价值取向注重如何培养人,具体可从教育的价值本位、办学理念、知识观、课程观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1)教育的价值本位方面,我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仍偏重儒学群体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提倡凡事以学校、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主张个人服从集体。西方明显偏重人本位教育价值取向,把人的价值视为高于一切,教育目的之根本所在即“为人”。(2)办学理念方面,中方注重因袭求稳。西方倾向于灵活创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创新开拓的进取精神。(3)知识观方面,我国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西方注重创新教育,选择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思想,努力创造民主的、平等交流的平台。(4)课程观方面,我国注重学科本位,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西方注重能力本位,尊重生命,课程设置从学生的求知兴趣与实际需要出发。
3. 教育价值理性的差异
教育的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是指教育行为在价值上是理性的,是人们通过教育想要达到的一种特定价值[3]。价值理性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要达到的目标,具体可从教育观、价值观和教育基础观三方面来比较。(1)教育观方面,我国学校教育大多只注重科技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知识的工具性,弱化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西方注重人文导向的价值,强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重点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人格修养。(2)价值观方面,我国注重形式和分数、考试、名次等外在的衡量标准,对于社会生活与学习从来都是割裂对待的。西方教育核心价值把学习视作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把了解社会、快乐生活作为学习的目的。(3)教育基础观方面,我国生存性教育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师生们整日为“资格”而奔忙。西方关注对学生实施发展性教育,从个人价值出发,在尊重学生共同特点的基础上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4. 教育价值规范的差异
教育价值规范(Value standard)是在长期的生产和交往实践中,根据人们的需要、兴趣、理想、愿望和信仰等约定俗成的规定,包括为达到某种教育目标所采取的具体保障措施。我们可从教育价值规范中透视到教育行为背后的社会规范系统,从而触及其价值核心。(1)范式标准方面,我国是权力集中的范式标准,强调政府的作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各个环节管理严格。西方是权力下放的教育范式,地方和学校具有很大的自,注重各部门的分工合作。(2)管理观方面,我国是基于政令的管理观,立法的缺失制约着教育的管理。西方是基于法令的管理观,国家通过立法来保证教育的实施,社会各方自由协调发展,使地方办学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综上,中外合作办学双方教育价值观差异明显,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同利益主体教育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二、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的矛盾及冲突
教学文化既是课堂文化,又是关系文化,同时还是一种显性与隐性相互交融的文化。和任何一种社会文化一样,教学文化形成之后也具有文化惰性和民族中心主义倾向,习惯以一种稳定的方式传承运行。当新的教学文化侵入时,原有教学文化会本能地采取一种排斥的态度和行为,引发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教学文化冲突不是教学的偶发事件,而是教学的存在方式[4]。近二十年的中外合作办学彰显了不同教学文化之间的矛盾及冲突。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是一种跨文化教学,在与教学相关的各个方面都可能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5]。中外文化“渊源”的相异性为双方教学文化冲突准备了可能性,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实质性接触和互动则为直接引发教学文化冲突提供了必然性。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冲突具体表现在教学物质文化、教学精神文化和教学制度文化三个层面。
1.教学物质文化冲突
教学物质文化是指学校为满足教学需要而创造的所有物化文化产品的总和。作为教学文化的基石,它是形成教学精神文化和教学制度文化的前提和条件。中外合作办学由于商业性比较强,其教育价值观差异下的物质文化冲突涵盖了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合作双方一直在教学物质文化的各个层面――资源、权力、目标、利益等方面存在争夺,有争夺就会有冲突。如中西方的教学环境差异明显。在中方课堂上,班级学生数多,班额太大,课堂文化是整体划一的,其格局即正前方是高高在上的讲台,下面是按“插秧式”分布的一排排的座位。无形中构筑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师生间易产生心理屏障,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参与、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西方的课堂学生人数少,是完全开放式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以及师生和生生之间多向交流、积极互动、平等对话。座位排列的方式应课程需要而变化,如圆周型、方型、马蹄型、马鞍型、品字型等,学生不仅具备质疑反思精神,也在提出与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训练了思考能力,培养了个人综合素养。中外合作办学双方固守己有的教学环境,对对方的方式持怀疑和反对态度,其深层都隐含着价值选择的意义,反映了真实的教学空间中的权力和资本运作[6]。
2.教学精神文化冲突
教学精神文化主要是指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及精神风貌。作为教学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它是形成教学物质文化和教学制度文化的基础和支柱。精神文化冲突集中体现在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科研习惯等学术生活核心层面。如教学内容方面,西方坚持采用己方原汁原味的国际教材和课程。
3.教学制度文化冲突
教学制度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摸索、选择、积淀下来的教学管理思想和理念,是经过与学校文化渗透融合验证后的规范精华,充分展示了学校悠久渊源的文化传统[7]。作为教学文化的管理机制,它是塑造教学物质文化和教学精神文化的坚实手段和可靠保障。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价值观差异下的制度文化冲突集中体现在教学管理、教育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如,中西双方对学生的毕业要求存在差异。中外合作办学“2+2”模式培养的学生,毕业时将获得双文凭,中西双方对本科学生的毕业要求不同。西方对本科生仅要求修满相应学分、在实习结束后提交合格的实习报告即可毕业。中方则要求本科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方可毕业。因而外方的学生很难适应我国的论文撰写时间及流程安排等。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冲突渗透在教学管理与实践的各环节各层面,使合作模式下的整个教学系统文化冲突日益明显。
三、融合: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的培育
教育国际化应是无国界的全球化,中国的教育以基础扎实著称,西方的教育以个性创新见长,“中西合璧”已成为国际教育的重要趋势。中外合作办学双方应抢抓机遇、乘势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双方各持己见的传统教育思维方式呼唤教学文化的培育,呼唤文明交流、平等教育,消除隔阂、偏见、民族优越感和克服本位主义的思维。在教育价值观的选择和践行上,须以尊重为前提,沟通为纽带,移情为手段,融合不同的教育经验,和谐价值追求,主动参与合作办学教学文化的重建。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对方的特色文化,积极建设不同于母体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西合璧的第三方教学观和教学文化。通过争取新文化重建“话语权”,强化合作关系,促进合作双赢。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培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 构筑新型教学物质文化
构筑新型教学物质文化,涉及教学环境设计、教学资源的均衡合理配置。改革离不开必要的教学物质文化基础,教学物质文化是保障新模式下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中外合作办学双方要促使合作后的教学改革和谐、有序地开展,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大加深彼此的合作领域,均衡配置教学资源,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使之得到必要的教学物质文化的支持,为教学文化体系整体的改善提供条件。(2)在班级设置、教室布置、教学设施安排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学生层次和水平,既不能一味采取中方循规蹈矩的旧模式,也不能完全像西方国家一样,不分班级、学生不固定教室,主要依据个人意愿和课程热门程度安排课表。对于部分课程,可以先试行“学科专用教室制”,因课程而异进行安排,充分发挥师生的合作精神来布置教室。(3)合作双方应该相互妥协,摸索最佳相互接受、相互适应的第三方新教学物质文化,注意观察和总结学校现场出现的问题和获取成功的环境条件。双方应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确保教学经费优先到位,注重现代化条件建设,保障课程体系实施。
2.构建新型教学精神文化
构建新型教学精神文化,涉及正确教育价值观的树立、新教学理念的变革与实施,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选择和教材的使用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等。其载体和基点是课堂教学。这就要求中外合作双方从教学文化冲突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力图打破僵局,改变原有封闭、僵化、单一、主导、固守的教学文化旧式,构建合作、开放、多元、民主和创新的第三方新教学精神文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应对:(1)在增强教育价值观的文化适应性方面,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结合,创新价值目标;融合不同的教育经验,和谐价值追求;人文与科学相统一,深化价值理性;政府与社会相促进,合理价值规范。(2)在增强教学内容的文化适应性方面,无论是在选择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方面,还是在新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方面,都应该将教学内容的文化适应性作为选择评判的首要标准,以人为本设计课程体系,注重人才培养的整体功能;强化通识教育,拓宽课程体系基础,实质性地引进优质课程;内容选择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注重案例教学、情境教学。(3)在增强教学过程的文化适应性方面,教学过程要注重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学生人格;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正视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4)在增强师资的文化适应性方面,应加强双师型高水平师资的培训力度,着重培养教师的跨文化能力。要求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教师既熟悉本国教学文化,又熟悉国外教学文化。在引进外方师资方面,应尽可能对外籍教师的文化身份和背景提出要求,并定期组织双方员工参加教学研讨会,以增进相互沟通和了解,从而达到调和及化解教学文化冲突的目的。
3.创建新型教学制度文化
创建新型教学制度文化,涉及合作模式下教学管理、评价系统的调整、改进和完善,建立多方参与的发展性多元评价体系。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完善:(1)以人文本,健全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更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度,尤其是对外籍教师的管理。(2)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常规,建立新型的教学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3)理解对话,共同建构新课程体系评价制度,强调发展,关注过程,随时调整。(4)改革教学评价制度,构建以评价为中心的教学文化。如,可取消对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毕业论文的要求,用实习报告代替等等。
概而论之,对于合作办学教学文化冲突,中外双方都需积极去调整适应。要致力于打造宽松的文化环境,容忍并能正确对待异质存在,消除双方之间的恶性抵抗,增加员工对合作办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新教学文化应建立在双方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对学术人而言,应该和而不同;对管理者而言,应该兼容并蓄;对学生而言,应该博采众长,以双方的整体文化来化解和协调冲突[8]。
四、小结
教育价值观差异下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学文化冲突不容忽视。教学文化的保守性和惰性,是文化固有的自我保存的要求和属性的表现。如果没有相互的理解和宽容为支撑,合作关系就可能被冲突所完全摧毁,也就没有了合作办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没有了文化适应和融合后的新生,也就无法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目的[9]。由此,合作双方应该通过深层次价值共核、交叉式融合和扩展式融合等方式共同致力于构建新的教学物质文化、教学精神文化和教学制度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实现第三方教学文化的创新。中外合作办学双方教学系统各主体,包括双方教学管理人员和所有师生都应该致力于共同选择、建构共享的教学价值观念系统和教学文化,使教育面向一切学生,面向学生的一切,一切面向学生。秉承“团结求索,开拓创新”的办学宗旨,不断发展和超越,才能使中华教学文化与国外教学文化由理解、磨合,最终走向融合,即两种文化相互吸纳,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 胡弼成,陈小伟.作为第一防线:美国教育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及其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0(5):16-21.
[2] 李纯.教育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与我国新教育价值观的完整体系[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3] 邓华丽.中美成人教育价值观的差异比较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8.
[4] 王爱菊.教学文化冲突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9(15):29-32.
[5] 孟中媛.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超越[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72-74.
[6]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06.
[7] 范国睿.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17.
[8]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64.
[9] 孟中媛.中外合作办学:文化冲突与超越[A].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7(10):384-392.
On Cultivation of Teaching Culture in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Values
ZHONG Ling-li LI Ming-qing
一、课题的选择: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
1.客观条件
(1)英语课程标准将“学习文化知识和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写入了“课程内容和目标”。与现行的教学大纲相比,这一显著差异标志着我国外语教育及教学思想的重大转轨。这是一个方向性的进步,是外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和有力保证。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则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体现形式。语言的交际时刻受到文化规则的制约。成功的交际除了良好的语言结构知识外,隐含在该语言结构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背景知识也不可忽略。
2.师生状况
课题成员为高一年级学生共20人,他们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有要学好英语的愿望。指导教师多年从事英语教学和教研工作,有丰富的经验和广博的中西方文化知识,能为学生提供有关的资料和必要的指导。
基于“兴趣性原则”“需要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并结合高一学生年龄特点、师生的基本状况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经课题小组全体成员论证后选定此题。
显然,此课题的选择基本上符合上述原则。
二、课题方案设计及实施
确定课题后,小组全体师生开始讨论制订活动方案。决定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并结合中学教材的内容讨论确定了五个子课题:
1.对他人恭维与致谢的答语的差异
2.节日的差异
3.饮食习惯的差异
4.中西方姓名的差异
5.其他方面的差异
结合学校课时安排确定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活动阶段。经过充分的讨论,课题组一致认为方法可以多样,关键要有助于课题。研究活动阶段主要分为:
1.选题与准备(时间为两个星期)
2.资料收集与整理(时间为六个星期)
3.研究与交流(时间为八个星期)
4.成果展示与总结评比(时间为三个星期)
在此基础上,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分成五个课题小组,每个小组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子课题。然后便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学生借助多种渠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图书馆、资料室、上网、亲戚、朋友、老师等)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学习的空间由单一的校内延伸到了校外。这种“研究”不同于一般性的科学研究,而是更加注重“研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乐趣,使枯燥的语言在实践的运用中活了起来。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感到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是多么重要本文由收集整理,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好英语的愿望,明确了学好英语的动机,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呈现及其有益的价值
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主要以学生论文、体会或教师的论文、公开课等形式得以呈现。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本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实施是顺应教育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它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主体式、体验式、活动化的学习形式,符合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
1.主体性
就是在教学中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研究课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动完成研究任务形成结论并呈现成果。通
转贴于
过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小组讨论,分享资料信息到最终形成自己的研究报告这一实践活动,学生学着去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并从中享受学习语言的乐趣。由于此课题和现实生活和学习密切相连,它使语言学习在实践中活了起来。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忱大大高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体验式
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他们的学习空间从课堂延伸到了社会。在研究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许多真实的、灵活的语言,得到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如,有些学生为了收集资料上网给外国朋友发英文e—mail,有的和外国朋友做笔友,有的和外籍教师交谈,有的查看历史、地理书籍,了解、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有这些都可以说是学习体验。
3.活动化
论文摘要:中西方教育在课堂提问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以课堂提I-’1为研究中心,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比较了中西方课堂提问中引导方式、评价方式、问题指向和侧重点、学生自由度、安全度以及学习效果等存在的差异,并提出这主要是由于中西文化、教学理念、考评体制、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也就是说.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沟通师生思想的桥梁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中西方中小学在课堂提问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带着学习探讨精神,笔者试着对这些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探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以期提高教学提问技艺。
l中西方课堂教育提问差异比较
1.1从教师角度看
(1)提问的引导方式不同中国中小学里课堂提问有时成为了一种形式.一个教学的必要环节而已教师的引导更多的是对问题和知识的引导.缺乏人性化的提问.引导方式往往生硬死板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虽有所改善.但同时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教师采用的过度开放的“放羊”方式.提问学生时.持着“你们怎么想就怎么答”的态度。而忽略对学生正确、必要的引导而西方教育者引导的是“思考”.而非知识本身。当学生回答得不尽人意或者干脆对所提问题一无所知的时候.西方中小学教师当然不会马上把正确答案抛给学生.而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下去.直到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正确或者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为止
(21对提问结果的评价方式不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它是作用在学生身上的一架“助推器”由于中小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孩子们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对其人格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当今中国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的评价依然以问题的“唯一答案”的来衡量“对”与“错”.只追求唯一答案.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普遍缺少鼓励性语言.总是“以批评为主.以鼓励为辅”.或者爱与其他学生的回答相比较来评价学生这样做容易挫伤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这一点上.西方国家则重视孩子自尊心的养成.注重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他们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以鼓励为主.极大地提升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避免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3)提问的指向性和侧重点不同。中国中小学课堂提问的指向较明确.一般是提问前一天所学书本知识.或者关于将要学的知识.内容比较局限.往往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发问但由于中国中小学课堂提问侧重点倾向于知识和书本本身.课堂气氛比较枯燥而西方中小学课堂提问指向性较模糊,不太明确,喜欢绕弯子。学生可以漫无边际地谈论自己的见解看法.问题不局限正确答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精神。提问的内容侧重于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运用.不局限书本知识学生思想能活跃起来.课堂气氛较热烈。
1.2从学生角度看
(1)提问活动中学生的自由度不同。所谓“自由”.不是说让教师对学生放任不管.课堂上的自由是一种相对的自由.好的课堂气氛.应该给予学生相对的自由度中国的学生从小学感受到的自由度就是极其有限的。在我国的中小学课堂上,教师占据了主体地位.学生只有盲目地“跟着走”的份在老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们必须抓紧时间去思考.然后被动地等待老师的“点兵点将”即便是学生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也未必会被老师叫到,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而向来各方面自由度都很高的西方国家.他们的学生往往能够自由回答问题.甚至自由提问学生上课是否积极提问是西方教学衡量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是否勤于思考的标准之一。
(2)提问给学生带来的安全度不同。安全度.这里尤其是指学生课堂心理安全度.它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在课堂上.当老师提问时.中西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安全的状况也是不同的受到过中小学教育的中国学生不难感受到.我国的一些课堂有似“战场”当老师讲课时.学生心理安全度还算高:一旦老师准备发问.学生们立刻神经紧张.生怕老师“盯上”自己.担心回答出错和老师的严厉指责。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形,即学生知道问题答案的时候.他们就会很坦然地坐在那里等待提问.甚至是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而西方国家中小学课堂教师很少提出记忆性的、知识性的问题,或生硬地提问。学生一般不会“当众出丑”.这样学生们大多数时间是处于心理安全的状态中即便老师想要检查学生所学效果.也是通过讨论或实践这种平和的方式去发现学生的问题。
(3)提问对学生产生的效果不同。中国中小学课堂提问呈现出高强度、高频度的特点,这样使得教学比较有序,效率较高,对学生检验效果好.且学生收到的信息量较大:但另一方面,提问过多使得教学手段单一、乏味.学生参与高兴度难以提高
西方中小学课堂提问比较“自由涣散”,相对轻松许多,这样使得学生们参与积极度较高.学生勇于表现.课堂气氛活跃。但另一方面.提问的效率较低学生学习的收获不“立竿见影”
2中西方中小学课堂提问差异的原因分析
2.1中西文化、教学理念的差异影响提问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中的信念和价值取向都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强调“社会人”。重规范,讲规矩而西方则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强调个性的张扬,注重实证经验、逻辑推理,擅长作定量研究在求知学习上强调求异、求变、开拓、创新。就像傅雷先生说的:“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国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以上两种方式彼此很难融合交流。”
中国的教育理念从孔子、墨子、孟子开始,特别是孔孟的有教无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思想影响中国二千多年虽然孔子本人也很注重启发引导.然而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渐将儒家思想奉为经典,并且将之教条化、神圣化,于是产生了“教育异化”.更多地关注对圣哲思想条文的诵记和传承.而忽视了对思想认知过程的启发引导而西方的教育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对西方二千多年教育思想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又叫做精神助产术.意思即自己虽无知.却能像助产婆帮人接生那样.引导别人获得知识也就是说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方法.真正学习的还得是学生自己。
2.2考试制度及评价制度影响提问指向和侧重
在中国有句俗话:“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目前,我国依然是实行“一考定乾坤”的考试制度.学生无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到了大学,但凡“升学”.都要过关斩将.走过犹如“战场”的考场。我国的学校除了自修大学外.基本上都是“严进宽出”.只要进了学校.想要毕业是很容易的。基本上等于升学考试通过了.下一级的毕业证书也到手了而在西方,只要你选修想学的课程.就可以进入任何学校.它是根据学生选修课程分班的,没人知道自己上几年级.但要毕业.必须每门选修课都考得好分数.也就是“宽进严出”西方国家的学校不仅仅是以期末的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学生平时的表现、出勤、课堂参与的情况、每一次作业和实践活动都会和学生最终的成绩挂钩
2-3教学组织形式不同导致提问活动效果的差异
教学原本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成了主体.学生成了客体.教学双边活动变成了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单向活动由于我国人口多.教育经费紧张.很多地方的班级教学规模过大.不利于提问活动的开展.更导致教师无法顾及学生的个性培养相比西方学校.他们的班级规模则较小.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此外.中国“秧田式”的排座方式.虽然某种程度上利于教学管理.但也束缚了学生间的交往,后排学生不免会有被遗弃的感觉。而西方学生则可以围坐在一起.老师也在其中.共同探讨一个问题,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能平等地认真考虑老师发起的问题.不会觉得问题与己无关而且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学会了聆听和与人交流.对于答案.大家可以通过讨论来获得认识。
2.4课堂上师生关系不同影响师生对待提问的态度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等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在中国学生心里.老师是绝对的权威.老师说的就是正确的,就是真理。教学的权利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是灌输知识的对象,学生的大脑成了装载知识的容器.只有接受的权利,教学常常是一言堂学生无论课堂上还是私底下.都感到与老师的距离很远,无法接近,有的甚至还怕老师.畏惧、抵触与老师平等交流学生不敢质疑教师的观点,教学完全以教师为中心中国的学生也称“弟子”.这也反映出师生地位的不平等性。
而在西方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老师是引导者,也是学习的伙伴.生活中的朋友西方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实践者.课程的参与者.所以有很大的自主权老师的教学态度是坦诚的.这样一来.学生绝不会不懂装懂.不懂的问题就说不知道.或待下次回答。有的老师甚至走出课室去请教其他老师.然后答复学生。他们不会因此感到丢脸.学生也不会因此对他们不尊因为师生都在追求知识真理.真理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师生间容许在相互尊重的同时平等对话、相互批判,教学相长。
you hongyan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常把英汉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许多误区,阻碍了外语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语言、文化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称,是在一个社会漫长的形成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产物;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此语言的精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下面先来看一个对白:一个外国人称赞一个中国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国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来回答,于是外国人说:from head to toe (从头到脚都美) ,中国人又谦虚地说: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见得,不见得) 。这样的对话显然是由于说话方对中西方社会习俗差异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国,称赞对方或对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习惯,被人们称赞时,要表示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认或自贬,也不应表现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国,听到别人的赞美总要谦虚一下,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就会产生误解和歧义,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以致闹出了笑话。
就文化差异的内容来说,涉及面非常广,从中西方的文学、音乐、美术、雕塑、建筑风格和人们的衣、食、住、交友、娱乐、节日等风土人情到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等生活习惯,还有中西方各自独特的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时对待同一个词汇、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通常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如ambition(野心)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我们常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却常取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举止言行总考虑温文尔雅,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对隐私的界定差异: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称谓上的差异;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在美国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于别人所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保险的搭话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国人也喜欢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国朋友说“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会不太高兴,有甚者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还有禁忌话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显的禁忌话题要数“how old are you?”。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觉得很正常,可是对于说英语的国家人来讲他们更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多半情况下,他们会告诉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确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说,在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时,学生好比是整个建筑,文化是建筑风格,语言是建筑实体,而老师就是建筑设计师。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自如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赋予语言以情感色彩,使学生带着趣味情感学习,这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印象就会深刻而牢固,理解也会透彻而容易,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例如red 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红色象征着激情。但在英语中的红色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 (引人生气的事)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交流与角色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课外活动的形式更是多样化,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诵读英文诗歌,排练英文短剧。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戌林海. 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 外语教学与研究.
[2]张蓉.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罗明燕.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策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4]张红玲. 跨文化外语教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翻转课堂 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
一、引言
翻转课堂译自英文“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将教学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美国“翻转课堂”取得的经验,还是我国各高等院校在本科教育中进行的探索和实验,都证明翻转课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成绩提升。
二、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
中西高等教育中本科生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存在本质区别。国内是“填鸭”式教育方式,而国外是“放羊”式教育方式。国外高校课堂教学除教师讲授外,有一半时间是课堂讨论,即专题讨论课。教师结合课本中的教学内容给出目前学科中一个专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由于课前布置,让学生广泛阅读讲义、参考书籍和科研论文,学生准备充分、各抒己见,课堂教学活跃,对该主题目前国内外发展状况进行了讨论,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因此,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理论体系,并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素质培养。同时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另一方面,国外高校每门专业课程分有习题课、实验课和辅导课。通过习题课讲解,加深对知识和理论体系的认识。如悉尼科技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电气工程技术”课程(包含电子学与电路课程内容),总学时78h,其中,课堂讲授26h,实验16h,习题课26h,辅导课10h。而国内高校课程越开越多,但课程学时数越来越少。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总学时64h,其中,课堂讲课56h,自学交流2h,课堂讨论4h,实验辅导2h,课外实验20h。因此,国内高校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几乎没有更多时间进行习题讲解和专题讨论。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效果较差。
通过近几年课程教学发现,国内教师和学生以考试及格、获得学分为教育目的,而国外则以实用的知识传授(教师)和求知实用(学生)为教育目的。
在课堂教学方面,国内、外高等院校都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西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与提问,教师必须回答。由于学生对授课内容有充分的了解,甚至有些问题与教师的观点不同。而中国课堂几乎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几乎没有问题可问。因为,他们平时很少看书,只有期末考试前用功一下,如有问题也是寻求考题之类的。
在学习主动性方面,国内学生较差,课程学习是为了得到学分,而不是获取知识。而西方学生一旦进入本科学习,就能制定学习目标,形成自己的学习观点,选择好的学习方法。
三、课程内容和教材
国内专业课程及内容设置较细。如自动化专业分别设置“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而国外高等院校分类较粗,将上述课程设置为“电子学与电路”和“电路分析”两门课程。另外,国内自动化专业基础课“控制理论”分为“自动控制理论1”和“自动控制理论2”,而国外设置为“控制导论”和“高级控制”两门课程。
课程内容上国内外高校也有差异。国内高校基础课程内容多,国外基础课程内容少而浅,但国外可通过选修课加强基础课程内容,如“模拟电子学”和“数字电子学”单独作为选修课,可弥补基础课学习的不足。
其次,国内外高等院校本科生课程教材内容差异较大。国内课程有各种各样的教材,不同院校和不同地区均有各自教材,甚至有些是所谓的“精品课程”,一本教材可以使用多年;国外除基础课“数学”、“物理”和“化学”等有材外,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是自编讲义。国外高校要求老师每年根据学科发展增加新内容,这样,教师每年工作量较大,要花大量时间备课,但教学效果较好,可结合学科前沿发展授课。总之,国外课程内容自由灵活,注重实践。
四、结语
通过国内外高等教育中本科生培养的对比,两者存在较大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一方面,中西方高等教育起步时间不同,中国高等教育受前苏联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投入匮乏等因素,导致高等教育及课程设置趋于专业化,而不是系统科学化。另一方面,由于中西教学理念不同,中国以“灌入式”教育为主,虽然基础较扎实,但缺乏创新意识,而西方更注重实践及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因此,中国高等教育除保持基础扎实特点外,应结合中西方教育的优点,遵从高等教育自然规律,积极借鉴西方高等教育模式和方法,创造更能适应中国乃至世界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制度和模式,即减少必修课程数量,改进专业化培养模式,实施“工程师”培养模式。同时,采取自主学习、专业灵活选择、注重实践的方式,以通才教育(通识教育)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创造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李祖来,刘瑞瑜,黄国雄,杨盛安.“翻转课堂”在材料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考试周刊,2015(17):173-174.
[2]UTS Handbook[EB/OL].2014.http://handlook.uts.edu.au/archives.
[3]江学建等.大学课程设置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比较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6,78(1):26-31.
[4]张文英.中美高等教育比较与启示[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5,131(3):155-157.
[5]龙大为.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中美高校比较引发的思考[J].学术探索,2005(5):138-141.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原则;策略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包括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注意到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容忍和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培养跨文化的意识。小学英语教学只有完成这一任务,才能真正实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宗旨,从而为更好地学习英语奠定扎实的基础。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应遵循哪些原则和策略呢?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应遵循的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我们应该遵循实践与互动、比较与融合等原则。
1.实践与互动原则。
实践与互动原则就是让学生在外语教学中直接参与跨文化交往,以教师与学生作为不同文化表现者的互动展开教学,在亲身参与的跨文化实践中感知外来文化,获得跨文化的知识、形成跨文化的态度与能力。通过开放的、平等的、交流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自觉地形成开放、平等、尊重(不歧视)、宽容、客观(无偏见)、谨慎的跨文化态度。因此,在实践互动讨论中,教师也应特别注意以开放、平等、尊重(不歧视)、宽容、客观(无偏见)、谨慎的态度组织讨论,只有将这些跨文化态度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跨文化态度。
2.比较与融合原则。
比较与融合原则就是全面地呈现不同民族的文化,通过与本族文化作全面对比,用融合的方式把跨文化教育的知识目标、态度目标、能力目标等全部系统地融人外语之中进行教学,将跨文化能力与运用外语的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跨文化教育。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异国文化,要求学生理解、尊重和包容西方文化,并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否定,也不盲目祟拜,在对比学习中更加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了解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教学策略
1.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
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学生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
西方人认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打听别人的经济收人、年龄、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状况等是一种侵犯,因那是属于与提问者无关的内容。而以谈论天气的办法来打开与西方人谈话的话题是非常明智的。所以当教学有关天气的内容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出这一文化背景,并告诉学生谈论天气的方法多种多样,如“Lovely day, isn’t it?”"Miserable weather, isn’t it?”“It’s so cold today, isn’t it?”等等。
另外,中国人和西方人面对“赞赏”表达的方式也不同,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习惯“谦虚”地说“过奖,过奖。”或者“哪里,哪里”以示礼貌,而西方人会高兴地道上一句:“Thankyouverymuch."或者“I’mgladtohearthat.”所以,在教学“ThankvOUverymuch."这一句型时,教师应该尽量多介绍它的使用场合。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会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所以,当教学Dresent这一单词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通过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使学生学到生动的文化知识。另外,凡是遇到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教师就适当提醒学生。中西方人给动物和颜色的文化附加意义也不是一样的,如在中国有人听见“Y0uarealuckvdog.”必然生气,但在英语中luckyd是“幸运儿”;“爱屋及乌”的英语表达是Loveme,lovemydog."风水轮流转”的英语表达是“Everydoghashisday.”在美国,狗作为宠物对人们极其重要,被看作家庭中的一部分。中文里的“黑”与英文里的black在用法上不尽相同,中文里的“鼻青脸肿”在英文中是用“Y0uhavegotablackeye"来表示的;“红茶”的英文是blacktea,而非redtea,green在英语里可表示无经验、不成熟;而“Youareblue.”的意思是“YOUaresad.”通过这种对比,逐渐减少学生受母语影响而造成的语用错误。
2.设置英语情景,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学生学习英语时,往往难以摆脱母语的干扰。所以,在课堂上,通过组织一些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模拟情景的练习活动,如Dairwork,roleplay,groupdiscussi0n,presentation等,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了口语训练的机会。通过创造模拟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掌握如何用英语打电话、看病、购物等语言技能。
这种情景教学不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一旦在生活中碰到类似语境,学生也能从容自如。营造英语氛围,找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奋点,变乏味的知识为有趣的生活情景,变学生被动吸收为主动投入参与,变老师单向灌输为指导学生,能让孩子们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熟悉语言、习得语言,有利于培养孩子们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使他们逐步获得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3.捕捉生活细节,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当然也包括掌握和了解与语言使用有密切关系的社会文化因素。只有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水平,才能使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改进教学方法,捕捉生活细节,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最终达到能够正确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辅的课外阅读,材料包括短篇小说、故事、剧本等,这些都是了解民族文化的最生动丰富的材料。同时,为了使学生真正感受外国文化,理解其真正含义,在教学中应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照片等;还可以利用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它们含有大量有声与无声、有形与无形的社会文化知识,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弥补书本文字的不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设置英语情景,培养英语思维能力;捕捉生活细节,介绍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在引导学生注意中外文化差异的同时,让他们领会在两种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文化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会计双语教学 教学思路 教材选用原则 教学资源 中西方会计准则 案例教学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社会化的发展,外语(尤其是英语)学科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各国政府及各国民众重视。探其根本原因在于外语水平直接影响了吸取与交流信息的速度和质量。它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语好、懂专业人才的需求业已上升为一种国家需求。同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8条指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说明当前双语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加大双语教学力度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目前,我国各大高校中开展的会计双语教学通常是运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进行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语言是掌握知识的媒介,双语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是希望学生通过两种语言的协调运用更好地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同时也希望通过会计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如何通过英文相关专业文献的阅读实时了解专业发展的动态。
二、会计双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教学思路
会计双语教学必须首先要明确教学思路:会计双语教学不是英语语言教学,其实质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会计双语教学是在专业课上运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进行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语言是掌握知识的载体,是传授知识的媒介,双语运用在会计专业教学上是希望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教学重点应着眼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不是语言教学。国外诸如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会计教材一直走在各国前面,引导世界潮流。同时,会计专业学习应随时关注专业前沿动态的发展,西方国家诸如美国、英国的会计学者往往在专业前沿问题上有着更加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撰写相关论文和专著。鉴于这些教材、论文和专著均以英文撰写,因此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读懂这些专业教材和文献不仅有利于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巩固,而且有利于掌握专业前沿趋向。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会计双语教学的开展。
2.教材的选用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适合地教材是实施会计双语教学的必要条件。而如何选用合适的双语教材成为决定会计双语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首要前提之一。各大高校除执行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外,要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和需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选用合适的教材就成了会计双语教学至关重要的问题。所以随便在市面上找一本英语书作会计双语课教材,显然是不科学的。
目前,会计双语教材的选用有几种选择:(1)选择国内相关优秀学校已经出版的双语教学的教材;(2)采用自编英文教材、双语教学英文参考资料;(3)采用国外原版教材。依据笔者的经验建议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国外诸如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会计教材一直走在各国前面,这些原版教材中不仅系统介绍了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还介绍了相关专业前沿问题的研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这些原版教材中可以领略英语的真谛,品味英语的妙趣,探寻英语的奇奥,同时学生也可以从这些原版教材中了解到会计专业前沿问题的发展动态。另一方面,西方教材的编写方式、思维方式、说理、陈述、举例、练习、作业、实习等各个环节与中国的都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使他们有兴趣学好原版教材。原版教材中有的地方文字高深、结构复杂、论证严谨、深奥难懂,通过语法分析,层层深入,使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提高了英语水平。
3.教学资源的支持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资源的配套支持,会计双语教学也不例外。鉴于在单一汉语语言环境中学习厚重的英文原版教材对学生而言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在会计双语教学上教师应向学生提供一定的相关配套教学资源,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针对性、工具性学习资料,建立丰富的立体化的学习资源系统、实时的学习辅导渠道,比如:教师手册(包括教学目标、讲义大纲、讨论练习参考意见、课堂活动建议)、习题解答、题库、课堂演示文稿和课堂教学光盘、学习指南、教学录像、即用课堂笔记、教学投影胶片、网上资料、教学网页以及针对特殊课程的教材等。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围绕一本教材设立一个专门的网站,并及时提供最新的补充材料和教学资源,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课程交流平台,学生交流课程学习体会,提出课程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并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通过教学平台的建立使教学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4.中西方会计准则的差异对会计双语教学的影响
鉴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由于中西方会计准则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决定了会计双语教学具有一定难度。我国于2006年颁布了会计新准则,新准则虽然已进一步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毕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国新会计准则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组成;国际会计准则共有41项准则,不存在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之分,这是两者主观认识与指导思想的差异。两个准则中有25项准则处理相同,2项存在有实质性差异,11项有非实质性差异。因此在会计双语教学中应运用比较法来揭示不同准则下会计处理的差异。笔者经常在双语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原版教材中会计处理会与以前中文学习中的会计处理不一样?”这就充分说明会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并不是简单以双语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并不是简单的中英文对照,由于中西方会计准则的差异,基于不同准则对于相同情况下经济业务的处理也就存在差异。因此,在会计双语教学中首先应向学生介绍中西方会计准则的差异,同时要向学生指明对于同一经济业务在不同会计准则下处理结果存在的差异。会计双语教学通过系统的比较使学生掌握不同会计准则,理解不同准则下会计处理的差异。
5.案例教学在会计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在会计双语教学中应得到重视。纵观原版教材,其成功之处在于大量案例的合理运用。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会计双语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应注意其中国实践性。由于原版教材中有许多案例是基于西方经济环境背景下编写,这就意味着很多案例并不适合中国经济现状。因此如果沿用这些案例脱离了中国实际情况,不利于学生基于中国实际理解专业知识,也不利于今后学生的工作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背离中国实际的案例,教师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写,同时可以考虑采用中国企业的现有资料编写相关案例进行双语教学。这样不仅达到了会计双语教学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对于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有了相当的认识,便于学生今后工作。另一方面,理论的学习要通过具体案例来帮助理解。学生通过案例可以帮助其理解消化专业知识。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对不同经济业务的相关处理方法,对于学生来讲,要理解准则中的规定必须要通过案例的帮助,使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目的。
三、结论
会计双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中英文两种语言的协调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同时了解会计前沿问题的相关发展。鉴于此教学目的,必须在会计双语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原版教材,通过中英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西方会计准则的相关差异,并结合符合中国实际的案例使学生在理解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刘晓盈:高校会计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6年07期
[2]曾剑平 曾 翔:双语教材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论文摘 要】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掌握新文化的过程。大学生英语技能的提高,既体现在他们对语言的口头表达上,也体现在他们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上。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渗透文化教育。文化差异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客观存在,且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研究并解决这一问题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一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些老问题,如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只过分强调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学生使用语言时必须符合语法,对交际语言的使用是否得体却极少关注。结果虽然有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学到不少语言知识,而且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实际效果不佳,这主要是语言使用不得体所造成的,我们并不否定准确的重要性。但应该指出,语法正确的话语并非都是得体的。
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采用“听说法”和“语法——翻译法”,强调语言的共性,认为语言具有普通的表达力,在翻译中表现为“用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完全可以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只是它们的形式各有不同。翻译研究的中心任务就成了探讨不同语言之间在形式上的转换规律,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把同样的衣服摆放在不同的衣箱里,摆法不同罢了。因此语义——句法模式就成了主要的研究模式。在翻译研究中,一切与语言内部结构无关的因素也被排除在外,翻译的任务只是按语言规律去解码与编码,整个翻译过程被简单化、机械化和程式化了。在这里起作用的只是语言的规律性,在这种理性的支配下,以科学模式建立翻译学的构想也随之而来,但是这一构想随着解构主义大潮的到来幻灭了。
目前大学非英语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不强,而且缺乏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力度不够、内容单一、缺乏系统的计划。文化学习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凸显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新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即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提高既需要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掌握,也需要对语言使用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只有通过交际才能学好语言。与学习母语的过程相比,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往往是漫长的和十分痛苦的。学外语的最大障碍是缺少与目的语的接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缺少语言环境。在本国语言的强大母语氛围中学习一种在你周围世界中听不到、用不上的语言,其困难程度无异于在浴缸中学游泳。
每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价值观念有延续性,具有潜在支配作用,但同时又因时代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使其价值标准产生变化,从而影响行为模式的变化,形成文化的时代性。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在文化变迁中居重要地位。因此,脱离文化的背景,忽视目的语文化的民族特征,只会使学生将本国生活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上去,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事倍功半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面临的危机,中国文化也由于其经济的不发达而出现了“缺失”或“失语”现象。学外语,是出于交流的需要,目的是能够与外国人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了解、吸收他们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同时,学外语更要注重以我为主,要学会如何准确地用外语去介绍和传播我们灿烂的民族文化,放弃民族特点与文化身份去学习外语是不可取的。
三 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
教师要提高文化教学的意识,才能通过教学影响学生。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安排文化教学,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文化。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要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首先要使他们把握目的地语文化的基本知识,注重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文化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有时在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上甚至表现出相反的倾向。比如,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著名例子就是所谓的中国人比较保守、性格内向,西方人善于交际、性格外向。产生这种社会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追根寻源可以从奈达的所谓生态学乃至物质文化上找到原因。中国在地理环境上属于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几乎没有内海,辽阔的内陆远离海洋,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社会逐步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耕型社会,倾向于固守耕地、较少流动,整个民族特性趋向“保守”,表现出农业文明的稳定持重。西方则相反,欧洲大陆实际上被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等内海所分割,古希腊和古罗马属于海洋——商业文明,因而欧洲人适应于流动生活,并具备向外开拓的精神。加上在远古时期,欧洲有许多游牧民族,随处迁徒,造成了西方民族性格的流动性和外向性。这说明生态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极其深远。
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汉英写作的篇章结构上。英美人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中国人喜欢有所铺垫,然后再触及要点。学生受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写英语作文时往往过于含蓄,入题慢。要写好英语文章,就得研究如何遵循英语文章的写作规律。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一方面要向学生分析、对比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性,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认识,在写作时有所考虑;另一方面通过大量训练,锻炼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2.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良好文化学习氛围。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师不仅应该掌握英语国家的历史、风俗、价值观等文化知识,也要对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有充分的认识,这种对多元文化的掌握会增加教师对文化教学的敏感性,从而调动教师对文化教学的积极性。
3.提高学生文化学习意识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化学习意识,除了要发挥他们自身主动认知的能力,还要加强外界的刺激,既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语言交际中体会到文化无处不在,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讲述文化故事、推荐文化读物、开展有文化体验的影视欣赏或与外国友人交流的活动等。学生只有真正体会到文化交际的乐趣,才能提高文化学习的意识。
4.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大学英语的课时非常有限。因此,仅靠教师在课堂内传授有关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反映英美国家文化的书籍,以积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拓宽西方文化视野。另外可以举办中西文化比较讲座,有条件的还可以开设中西文化比较的选修课,以专题的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毋庸质疑,但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任何科学有效的系统化的文化教学模式,很多文化教学还只停留在随机的层面上。英语教师应该特别对文化教学中几个主要变量,即环境、教师、学习者、教学法、教材、测试等进行研究,通过大胆尝试和密切的配合,摸索出一套长期有效的、系统的文化教学模式,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融会贯通,通过文化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吉伟.大学日语课堂交际活动的设计与实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论文关键词:外籍教师绩效;文化管理
一、基于合同之上的绩效制薪酬奖励制度
由于当前与外籍教师签盯的是以时间限制为基础的外事合同,导致很难要求外籍教师进行额外的教研或者其他学校需要的活动,资源成本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外籍教师使用效益,针对目前管理外籍教师的困难,从以下几点来进行绩效薪酬管理。
l、评价和保证教学质量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表现和课后的反馈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估和督促,起到用制度来管理保豇上外教教学质量,具体考核条目和分值如下:
2、教学效果绩效考核标准:课堂教学情况评价占20%,学生课后调查表占考核的20%,按照外教所带科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的测试30%
3、教研备课占绩效考核20%
4、活动的配合和日常表现占10%
二.跨文化管理
在外籍教师管理中有效运用跨文化管理可以增进彼此理解增加工作效率。
(一)外籍教师与培训行业中方人员的主要文化差异:
1、受教育背景和过程不同。在从小的学校教育方式和体系以及周围人们文化价值的影响下,双方都有着不同的认识观,这样双方在一起进行教育活动时理解立场和教育观念有文化差异;
!、人与人之间的表达方式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直线思维,说话比较直截了当,东方人的思维模式呈迂同式表达,通常比较含蓄委婉,因此双方在一起沟通时需要了解彼此特点才能进行良好的合作。
2、个体生活环境和价值观差别大。中西文化在人文,饮食,时尚,政治、经济、尊教信仰观有着极大的区别,价值观是民族心理的深沉结构层次,它对人类的影响是深远的,怍用是无形的,中西方文化价值砚最主要的区别在下西方认可个人本为,中方建立在集体奉为主义,这样的价值差异需要经过了解,掌握才能够互相协调共同发展。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差异,有很多话题双方都互不理解,所以只有中外双方进行跨文化沟通学习才能更大的提升外籍教师在培训行业中的作用。
(二)针对以上主要文化差异,组织培训消除跨文化交流壁垒。
1、来华之前的拟聘用外籍教师首先进行网络的文化学习,为外籍教师提供详细的知识,同时对于不了解外籍教师国家以上这些背景知识的中方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也同样进行相应的背景文化知识培训,组织学生竞赛,外籍敦师网上答题等等活动,这种文化知识的集中学习可以有效的消除文化沟通障碍。
2、到岗培训具体在教学管理,进行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培训。在华教学的外籍教师学习一些简单的汉语知识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促进教学交流会有很好的作用,简单的汉语沟通,让学生同事家长感到亲切,具有了很强的文化归属感。
三、人本管理
以人为本进行的人性化管理为人本管理,这种管理模式适对外籍教师管理,由于文化差异,身处国外所以尢论是住生活上还足存情感上都会碰到困难,尽管国际交流非常发达,但对于脱离自我文化圈后的外籍教师来说,处在陌生的异国之地,身边缺少家人和朋友的沟通会有一种深的孤独感,这种情绪会导致教学喷量下降,影响学校业绩,以人为本对外籍教师进行人性化的管理能够较好的解决这种情况。
外籍教师人本管理具体方面:
l、在前面对此提到过对外籍教师的培训,这种培训对于外籍教师融人中国文化,熟悉了解异国知识,周围环境同事,学生会有很好的向导和帮助作用,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初次来华教学人员的陌生感,为以后进一一步生活和工作做了良好的开端。
2、工作成就感可以增加外籍教师的个人成就满意度,产生主人翁精神感。正如前面笔者在绩效考核中提到的对于外籍教师的绩效考核法,既能监控好教学,同时对外籍教师的工作也可以做出积极的评价,许多外籍教师对于自己的工作是认真的,因此给予其合理的评价,是对其工作价值的公平回报和对其劳动的尊重。同时也能让外籍教师有主人翁感,减少了与学校的距离感。
3、适当的生活关注可以让外教感受到集体对他们的关系和温暖。许多外籍教师来华后都不会讲汉语,加之学习汉语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汉语本身的难度系数,他们生活采购、出行等等生活方面的切实问题都需要管理人员的人性化指导和关怀,比如饮食,服装,影像,交通道路,旅游。在饮食方面外籍教师喜欢吃本土的食品,这需要外事管理员带其去提供西方食品的购物场所购买几次,练习使用筷子这些外籍教师非常需要的事情,对于看不懂中文电视的外籍人来说,看碟片或者上外文网站是其获得新闻讯息的主要渠道和消遣娱乐方式,因此生活比较单调和容易乏味,需要外事管理员了专门负责此类事情。
【摘 要】 高中英语新课标中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目的,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现阶段我国高中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恰好是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了广大英语教师的共同课题。在此我将从中英式思维对比与如何培养英式思维这一角度进行探究。
关键词 中式思维;英式思维;语言习惯;文化背景;自主学习
引言
通过几年以来对英语教学工作的总结,我发现学生之所以无法掌握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究其根源是中式思维对其产生的负面干扰。而教师针对学生所犯错误也只是对其表面进行纠正。若想真正帮助学生学好英语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英式思维能力。
一、中式思维vs英式思维
中西方历史文化背景的根本差异导致语言的表达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换而言之,中西方存在着思维方式上的不同。总体来讲我们可以从词汇、句子、文章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对比分析。
1.词汇 根据《英语学习报》的有关数据统计,中西方词汇只存在着40%的互通,也就是说剩余60%的表达会和英文存在着一定出入。鲁迅说过,中文和英文相比,吃亏在不够精准,也就是说词汇量少。因此中文更讲究上下文的融会贯通,而大部分英文都有着非常确切的意思。举个最近的例子,今年是中国农历上的羊年,国外新闻媒体对此纷纷报道,然而却笑话百出,一个羊字难倒了各家新闻媒体,他们纷纷质疑中国的羊年指的究竟是哪只羊:sheep、goat、lamb还是antelope,由于最终也找不到统一的答案,各个媒体的报道也就变得迥然不同。
2.句子 汉语句子一般按照逻辑关系和时间顺序进行表达,通常修饰词在前重心在后。英语句子习惯于开门见山一般先下结论后叙事,修饰词在后重心放在句首。例如“丽丽的妈妈在她很小时就去世了所以她不记得”。中式思维表达为 Lily’s mother died when she was very young, so she didn’t remember her.而事实上英式思维会表达为 Lily didn’t remember her mother who died when she was very young.由于中国学生长期受中式思维的影响,因此在英语表达中常常无法摆脱中式英语的束缚,从而也极大的影响了中国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和运用。
3.文章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孔孟中庸之道影响着中华文化底蕴的沉淀,汉语注重柔和婉转之美,体现在文章上就是典型的螺旋式思维。中国学生写文章习惯于先引经据典,娓娓道来然后才阐明观点下结论。英式文章却与其截然相反,英式思维属于典型的直线式表达思维,在说明文与议论文中表现的更是尤为突出。英式思维的文章通常开篇就阐明作者观点,随后再论证说明,并且每段段首都会体现出鲜明的主旨句。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学生觉得自己的英语作文写得无可挑剔却在雅思托福等考试中惨遭淘汰的真正原因。当然思维方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对于想虚心学好英语的中国学生而言,了解英式思维至关重要。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英式思维
首先,应该排除中式思维的干扰并且学习英语的文化背景。中国学生习惯于按字面意义翻译来表达英语,这就是所谓的Chinglish.也叫中式英语。事实上中式英语是按照中国人思维方式表达出的英语,是对英语本身的误解与扭曲。例如: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这些都是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所形成的,并不符合英语的语法结构。另外对文化背景的不理解也会造成英语表达的失误。如:“汤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对我们公司进行了重大改革.”有些同学就会写成 Tom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eat crab, and he made a great revolution for our company.事实上汉语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意思为敢于冒险的人,而在英语文化背景下敢于冒险的人应该翻译成“the first people to eat tomato”。
其次,了解外国人的生活习惯以及表达方式。如果我们留心观察会发现英式思维的典型特点是直接表达法。例如美国朋友来家里做客,主人会问你喝什么,这时候朋友会直接回答“coffee”、“tea”“milk”等,并不会礼貌推让。同样场景在中国,主人问客人喝什么,客人会客气的推让说什么都不用,这时候主人依然会提供饮品。若是我们能够了解英式思维中的直接表达与中式思维中的间接表达的差异我们就可以与外国人进行愉快的交流,不至于闹出笑话。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观看英文原声电影、歌曲或者阅读外文原著的方式去对比中式思维与英式思维的差别,去模仿英式思维的句子表达与写作方式,从而达到培养英式思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效果。中式思维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并非短时间内就可以排除其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但是为了学好英语我们必须持之以恒的培养自己的英式思维能力,从而从根源上掌握外语学习的必胜法宝。
参考文献
[1]刘耀锋.简论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新学术,2007年02期
[2]蔡运荃.浅论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孟献民.论体现在语言中的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曹玲娟,康琴莉.汉英语法结构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作者简介】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从基本概念、研究价值、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趋势等方面对我国近十年来性别教育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初步分析。
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性别教育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其研究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理清我国性别教育研究的思路,对性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的研究进行一个综合动态的分析。
一、性别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所谓性别即男女有别,它是根据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所作出的区分。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异,是我们讨论教育中的性别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生理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分化,具体表现为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两方面的差别。而社会性别则是与生理性别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研究者对性别教育概念的表述上虽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却没什么差别。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男女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性别教育的实质不在于消除两性发展上的差异,而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全面发展。也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形成性别观念和性别态度,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它是以社会和人们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它影响着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
二、性别教育研究价值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价值
“学校即社会”,如同复制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工一样,学校教育通过性别的学习和规划也复制了社会性别。在教育领域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用社会性别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来审视和批判教育中的性别分化现象,破除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偏见。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解放人类的力量,在教育领域中引人性别议题,不但可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性别意识,而且可以改变沿袭已久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同时引起人们对性别议题的关怀心、敏感度,以及使人们获取有关两性平等、互相尊重的知识和技能,把个人感性的、下意识的性别经验提升为性别群体共同的理性的自觉认识和行动。进行性别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解构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减少甚至消除性别歧视。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基础
性别形成的心理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形成了以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图式理论等为代表的解释性别形成的各种理论,它们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个体性别形成过程中的特征。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生理结构就是命运。”妇女的生育角色、性别身份和性的选择是由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的,任何不服从自然要求的妇女,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不正常的”。弗氏精神分析理论以一种“男性中心”的视角看待女性心理特征,遭到了许多质疑和批判。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方式是完全习得而来的,性别角色的获得也是大量观察和模仿同性模式的结果。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则认为,性别行为是一个内部认知发展过程,它的形成是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儿童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性别社会化的主体。随着智力的成熟与发展,儿童可以达到自我的社会化,自己选择与自己性别适宜的行为。同时认为,性别定型的过程也必然服从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马丁和哈文森的性别图式理论融合了认知发展和社会学习理论中有价值的部分,把人、特质和行为分成男性和女性两个范畴,强调社会性因素的性别差异以及性别类型发展理论的趋势。
2.社会人类学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克特·帕森斯提出的特殊功能论,认为个人要完成社会化就必须内化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角色期待。只有经过社会化,文化模式才能被内化到个性体系,才能对个人的行为起制约作用,行动者才能使动机与角色期待一致起来,并取得扮演角色所需要的技能。性别的形成正是在个体习得文化对性别的界定及角色期待中完成的。社会文化决定论者玛格丽特·米德根据对阿拉佩什、蒙杜古马和特哈布利三个原始部落的跨文化社会的性别特征的调查,得出男性化或女性化并非传统观点那样是性别本身固有的,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3.性别双向化理论基础
以性别双向化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性别心理学家本姆,质疑以往男女两性的分类标准,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只是同一程度上的相对两端。本姆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别特质双向化的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性格特征是丰富的,即可能是性别双向化的或双性化的,他/}L们既有所谓的男性化特质,又带有所谓女性化的特质。同时还认为在性别特质上非常传统的个体会抑制任何被认为与其性别角色不符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男性或女性特质,而双向化类型的个体则会较自由地表现出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行为。本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非性别歧视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社会化的主张。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早期的发展和未来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性别教育研究进展
(一)性别角色教育方面
针对“角色”一词,中西学者有过各种表述,概而言之是指在社会群体中,社会对特定人或群体的行为表现的期待。它是社会群体的组成元素,其中身份与地位是其重要的特征。性别角色是指由于男女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以及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造成了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身份地位、行为表现方式等方面持有刻板印象。它是一种社会对性别群体的先验的看法与期待。在性别角色教育中,我们要认识到性别角色受多种因素影响,它是社会发展和历史积淀的产物。首先,性别角色的差异是由于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决定的,这一因素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先天必然存在的。其次,性别角色更多是受到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影响的,是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对不同性别的观念和期待。性别角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外在行为和内在态度两方面。在近十年的研究中,我国关于性别角色教育专门研究的期刊论文有10余篇,主要是从双性化理论、性别角色认同、因性施教、性别角色的差异、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等角度作了研究,其中关于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文章有2篇。由于研究者立场和方向不同,其观点也不尽相同。双性化理论认为个体本身既有与其生理性别相同的性格特征,又存在着另一性别的特征,这两方面都应得到充分发展。而另一些学者则站在了相反的立场,认为应该针对个体的生理性别进行相应的、与此相符的教育,使其性别特征更加明显。 (二)性别差异教育方面
性别差异是指男女在生理差异、内在态度、外在行为,以及社会认同、社会期待等方面的差异。在教育领域,性别差异研究除了关注上述要素外,还注重对个体学习性向、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智力发展水平等的研究。近十年来,国内研究性别差异教育的专著有《性别差异与教育》,而其他涉及性别差异教育的研究多为期刊论文,主要从学生人学情况、教育经费使用、教育收益(回报率)、学生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性别差异研究。从研究成果看,研究的目的主要有:呈现我国各级学校男女生人学比例;分析学校教育中教育经费的分布比例;比较各类学校男女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学习性向的性别差异状况;比较学习能力及学习优势的性别差异;寻找适合男女生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发展状况以及各种关键期的性别差异,等等。同时,研究还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包括教师自身性别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自身性别对其教师专业发展、职业上升空间、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感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包括教师由于自身性别造成的对不同性别的学生的态度、管理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教学中性别歧视的研究。
(三)性别平等教育方面
性别平等教育,主要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性别学生出现的不平等、不一致的现象,包括地位上的不平等;相同情况下的不同对待;文化传统对不同性别受教育者的不同期待与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显性的差异对待和隐性的情感差异对待;教育过程及就业过程中由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造成的性别歧视,等等。我国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很少,研究深度也基本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平。而台湾的性别平等教育起步较早,目前已做得相当完善,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性知识、性心理、性态度等方面,并力图破除传统文化脉络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将课堂上所认识到的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大陆方面,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主要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就业、启蒙教育、农村入学比例、女性主义等视角进行了分析探讨,呈现了我国教育在人学制度方面的平等程度,在教育出口制度方面也有相关研究,但关注的人较少,由于在入学后的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受教育者的流失,并且在学校教育结束后,就业情况是呈现性别教育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四)性别意识教育方面
性别意识指的是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近十年来,我国关于性别意识方面的专著有《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性别的革命》《性别别政治》《性别与法律: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等。我国的性别意识教育研究主要是在学科教学、教师教学、教师意识、性别刻板印象、双性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的。在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方面有较大进展,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是指教师从社会性别的角度,以实现教育的社会性别公平为目的,对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过程、课程教材和师生关系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教师获得与社会性别和教育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以消除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在这一研究方向,我们也可以看到,是坚持双性化教育立场还是传统男性化教育立场,对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都有不同的影响。
(五)性教育方面
性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性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尤其对引导青春期青少年的走出心理误区,正确看待自己及异性,妥善处理异性间关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的性教育刚起步不久,对性教育的研究也大多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研究者主要是依据性教育的国际水平对国内性教育现状进行审视,从中产生大量问题,如教师不讲授让学生自己看书或粗略带过,甚至有的学校还没有开设课程,再如国内性教育的内容较为简单贫乏,并且没有一以贯之,缺乏连续性和规范性。关于这一方面还有待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并且关于性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十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生命科学研究者与教育研究者合作进行性教育研究的范例,从而推进了我国性教育内容的规范化、科学化。还有一些人文学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对于性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也进行了探索,希望能找到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途径,从而使性教育更加切实有效。
思维差异英语写作应用一、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思维是人脑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等认知行为来反映外界事物的过程。语言学界对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问题关注甚早。早在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普通语言学派创始人威廉・洪堡特(Karl Wilthelm Von Hambolt,1767-1835)就提出“语言是一种世界观,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的理论。20世纪初,新洪堡主义者,美国人类萨丕尔(Edward Spair,1884-1939)和其弟子沃尔夫(Benjamin L. Whorf,1897-1941)进一步阐述了萨氏的理论,并提出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他们将语言的范畴和类别当做思维本身的单位和媒介,认为语言不仅是表达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还是该语言所制约的世界的模式,即“语言决定世界观”。思维和语言密切相关,两者之间辨证统一,互相依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思维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反之,语言又充当着思维表达的承载工具,促进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西思维差异的本质与表现形式
1.主体思维VS客体思维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强调“天人合一”。在研究自然的过程中,侧重于人的主观感觉,即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悟出“自然的真谛”,属于主体性思维。
西方哲学提倡“主客二分”的二元论。认为宇宙是外在的,人与自然是对立的。西方人习惯于以物本为主体,以自然为本位,偏重于对自然客体的观察和研究。
2.后馈性顺向思维VS超前性逆向思维
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思想造就了中华民族唯圣、唯书、唯上的后馈性思维。“龙的子孙”历来强调历史的延续性,不善于怀疑、否定、批判。从而在思想上呈现后馈性,比较排外,厚古薄今。
而在西方,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再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人们都无时无刻地不向世界展示着他们卓越的假想性、超前性、未来性思维。
3.经验模糊性思维VS实证精确性思维
中国人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描述事物重求其似,不求其真,往往带有朦胧、猜测的成分。
而西方人却很注重逻辑的实证性、精确性。更倾向于以精确分析的方法去看待世界,通过定量分析,精确地计算、推理,来揭示掩藏在事物表象下的本质。
4.整体性螺旋型思维VS分解性直线型思维
中国人,在表达思想时,惯于按时间的发展,空间的变化顺序叙事,总是从因到果,由先即后等。再者,呈现一种螺旋型结构,思想表达不是直击主题,而是在主题之外“围绕旋转”,最终尽可能地使其落回到原点。
而西方人由于受古希腊传说等历史文化的影响较深,在表达思想时,惯于先概括后分解,先总结后举例。呈现直线型结构,在西方人眼中,直接表达要优先于间接表达,当展开一个话题时,会直接切入主题。
5.具象思维VS抽象思维
中国传统一直以“尚象文化”著称。《周易》以“观象制器”解说文化起源;汉字以“象形”推衍构字之法;中医以“观面相察舌色”诊治疾病;天文历法研究“观象授时”。因而中国人习惯具体思维,好就事论事。
西方偏重理性思考,崇尚抽象思维。因此,在生活上,西方人更多的是谈论观念、方法、原则等,属于一种“尚思文化”。
三、中西思维差异的异质性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原则
1.一言:内容
内容在这里指的就是“言之有物”。以前文所论述的“经验模糊性思维VS实证精确性思维”为基础,试例证:
有物一:分论点如何排序
面对“Topic: should the money invested into a university library be used to buy books or to buy computer? What do you think?Why?”的话题,有些学生写出了这样的分段主题句:
理由1:Computer can be linked withinternet or intranet, information exchange thus is made easier.
理由2:Compared with books, computers can store the needed information much longer, since paper books are easily eroded.
理由3:When readers are making some inquiry, computers provide much more efficiently than books can do.
理由4:Given same space, computer may contain much more information than books can, as information can be stored on hard disk or CDs and DVDs.
以上罗列的理由,如果简化一下顺序就是:内联网耐久性高效性存储性。这种顺序没有规律,思路混乱,西方人精确性、逻辑性的思维模式,一点没有在英语习作中有所体现。应该调整为:高效性存储性耐久性内联网。
有物二:段落扩展:举例子、列数字。
“言之有物”的另外一个标准就是有效地通过论据进行说理论证。论据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理论性论据来源于实践,它包括一些基本原理、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成语、谚语等。
2.二言:形式
形式就是“言之有形”。以议论文为例,根据“整体性螺旋型思维VS分析性直线型思维”差异理论,具体说明。
有形一:首段要阐明观点
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在首段“开门见山”。不管使用什么样的开头方法(排比法、背景法、场景法、定义法、名言法等),需要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有形二:主体段要有主题句
首段阐明写作观点之后,在其后的主题段落中一般要采用分论点的形式,或论述或证明自己为何持此观点。而每一分论点的段落非常强调主题句。在英语正式文体体裁写作中,主题句+辅助语的英语段落可以占到整个英语段落的60%~70%以上(曾利沙,1994:20)。
3.三言:语言
语言是指“言之有采”。
有采一:少使用人作主语
前文展开的有关中西主体性和客体性思维的比较,反映在语言形态上,一个很明显的标志是:汉语习惯于用表示人或生物的词做主语,而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做主语。
有采二:“逆向”高分句型
中国人较顺向,而西方人较逆向。比如,在时间的先后概念上,英语用“back”指称过去时间,而用“forward”指称未来时间;而汉语则习惯用“前”指称过去时间,用“后”指称未来时间。这就要求在日常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有关顺向思维、逆向思维的理论,并多向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英汉反向表达,增强学生的语感。
有采三:抽象名词的使用
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具象性,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所以在句子词汇使用层面,除了在科技论文、哲学和政治性文体中,汉语较多使用动词,较少使用抽象名词;而英语抽象名词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汉语。因此,学生受汉语的影响往往在习作过程中,脑海里会出现汉语的四字格,如“翻天覆地的变化”“未雨绸缪”,而不会像英语母语使用者写出这样的句子:Wisdom prepares for the worst;but folly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智者未雨绸缪,愚者临渴掘井)。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学英语,尤其是学习英语写作,如果不掌握抽象名词的表达,就很难写出地道、耐读的英语文章来(蔡基刚,2003:1)。
参考文献:
[1]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
[2]许钧.论翻译的层次[A].载杨自检.翻译新论[C].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