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2 04:04: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文名称: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7667
国内刊号:11-2878/G4
邮发代号:2-466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65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比较教育研究》(月刊)创刊于1965年,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教育类学术刊物。作为社科类核心期刊和中国比较教育学会的代会刊,《比较教育研究》质量不断提高,成为教育界公认有一定影响的刊物。刊登内容:国外教育思想及流派、国外教育改革的经验,国外教育先进理论、实践、经验、动态,中外教育的比较研究。
办刊宗旨
无论是在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教育实践的改革中,它都积极致力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书籍、学术论文和网络信息3方面对体育史、体育概论、教育哲学、安全学、生命教育理论等方面的专著展开分析研究。通过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对体育产生学说和各类运动项目的起源、演进观点进行考证;学术论文方面,重点查阅中国知网(CNKI)、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其它教育、体育核心期刊;为对体育起源中的余力论、劳动论等理论以及生命安全教育、生存教育的研究进展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笔者对自1998至2015年期间发表的有关体育起源学说、生命安全教育领域的90余篇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同时也在香港大学图书馆、谷歌(Google)学术搜索网站上查阅相关的文献和最新研究资料,以期尽可能地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历史资料和前沿动态。
2生命安全教育是体育的本源要素
本源,指事物产生的根源(见《辞海》解释)。体育本源是指原始人类为适应社会、生活和自身环境,有意识创造出来的身体动作、身体活动等自发。原始体育的活动包括生产、生存、教育、娱乐、游戏、祭祀、舞蹈、竞技等多种形式,这些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其特有的功能。在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人类的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生活的唯一目的是生存和繁衍,但当时的生活、生产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中所指的“基础层次的生理、安全需求”[1],因此在人类社会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存、安全一直是原始人类寻求生活保障的基本要素。随着原始人的身体意识和生命意识逐渐觉醒,他们认识到身体是生命存在的表现形式,是人的生命力的中介;领悟到身体活动、强壮身体是生存和延续的基础。由此,他们有意识地做出各种保护动作和身体练习,以达到生命安全的目的。与此同时,他们觉悟到将这些动作和练习传授给后代,有利于延续人类的血脉。通过劳动、狩猎、攻击和防御,人们创造出保护生命的生活环境;透过肢体比划、涂鸦和言传身教,人们向后代传授生存技能和安全教育。原始人的生存意识、繁衍后代意识和生命保健意识,催生了维护生命的安全教育,孕育着原始体育的酵素,生命安全教育自然而然地与身体动作练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原始体育生存、安全、教育的显。至此,体育教育的雏形也开始逐步形成。由此可以推论,生命安全教育是体育的本源要素之一,也正是在此基础上,体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凸显出人类生存技能传授和安全教育的特征,反映出古代体育产生的根源所在。
3体育起源于人类生存的安全需要
对体育教育的本源回归进行探讨,自当从最原始的体育萌芽阶段来追溯、分析体育的起源,因此,体育产生的过程论证,便成为体育理论体系中关于研究体育起源的逻辑起点。
3.1体育产生的过程伴随着人类生存技能的形成
推本溯源,体育产生的过程有3个阶段:1)身体活动萌芽时期;2)身体练习形成时期;3)竞技赛会产生时期[2]。当人类的始祖从树上走向地面并直立起躯体,就迈出了人类进化的第一步,也进入了身体活动的萌芽时期,并开始了人类自为意识下的狩猎攻击和保命防御行为。这些基于本能的、自发的、随意的身体动作,逐渐发生质的变化,由在劳动、生存、生活过程直接联系的“学习”,开始向间接联系转化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动作模式。在身体练习形成时期,狩猎生产过程和保护生命延续的技能,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这些动作技能是依据人体的内在需求和生活实践的现实需求进行综合或整合选择。它不是某一具体动作的简单重复,而是经验与教训的提炼。出于生存、繁衍对人们体能和技能的要求以及自身发育的关注,人类开始有目的地将自己作为训练的对象,培养自己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形成了特定的身体练习方式。从“身体活动”到“身体练习”,标志着体育萌芽产生了质的飞跃,完成了由自在状态向自为状态的演进。据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人类是在这个身体练习形成的时期,开始总结出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等动作,并把这些生产劳动和生活本领,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传授给后代。到了原始社会中期,为适应抢夺资源的需要,人们沿袭并完善了古代体育动作和技术功能,用于培养斗士、教育后代。一些动作技术的体能练习日益专门化,并通过个人及群体的游戏比试,演变出最初的竞技运动和竞赛活动,形成了竞技赛会产生时期。体育产生的3个阶段伴随着人类由猿到人的体质进化过程的完成,人类社会组织也由原始人群发展为“母系氏族”社会。氏族社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由群体游动不定的迁徙生活,进入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阶段,也预示着氏族集团的战争出现。到旧石器晚期,争夺和保卫氏族生存空间的冲突,已经成为生死存亡的攸关大事。有组织的攻防战斗、安全防御准备和生存教育、繁衍后代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事项[3]。因此,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掌握了比走、跑、跳、投、攀、爬等基本生活技能更复杂、更高级的击、杀、刺、劈、射等搏斗和闪避、躲开、逃逸等防御的攻防技术,各种带有军事特征的古代体育项目相继出现。由此可见,在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中,体育是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逐渐形成的。应该指明,本文把体育产生的过程归因于原始人类的生存和安全的需要,并非不承认体育的产生具有劳动、生产、生活等因素,或体育产生学说中的余力论、巫术论、游戏论、模仿论和劳动论,更不是要割裂体育改造人体的生理效应等作用,而是为了在相对意义上区分安全教育与劳动生产、娱乐游戏的本质,为了更有利于解剖和阐释体育起源具有的多元属性和多维需要。
3.2体育起源的“安全需求论”学说
本文从生命安全教育的研究视角出发,尝试在学术探讨中构建体育起源的“安全需求论”。在价值取向、功能定位的综合层面上最大程度地抽象出体育起源的本质,力争在客观事实层面和内在理性层面达到对体育起源的合理阐释。希望在公认的体育起源劳动论、需要论等主流学说中,补充“安全需要论”的学说,其构建依据有以下的观点。
3.2.1体育的自保公理揭示出安全需求是体育起源的根本动因
公理是指在一个演绎系统中依据客观分析、归纳确立起来的,不需要证明而作为出发点的初始命题。体育的自保公理是“不言自明”的基本命题,它反映体育中最一般、最本质的规定[4]。体育何以能够产生?从安全需求论来说,体育的启蒙是通过人类的自保行为和生存需要得到发展的。自保是人的本性,人的未特定化与发展需要的矛盾,以及人的结构特征和生理机能特点,使得体育成为人类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爱惜生命,捍卫生命是人的本能,防御和攻击是求生的需要。对生命的珍视和保护是人类最低层次的愿望,也是最高目标的追求。原始时代,人类的祖先只能依靠双手去获取生存物品,用自己的身体去适应环境,因而在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遗传结构上的未特定化特征。人类学家格伦从生物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的先天自然性与文化习得性之间的必然联系。格伦认为,与动物相比,人最根本的区别是人在生物学上的“非专门化”及“匮乏性”特点。它表明人与动物在本能上有着巨大的差别,人类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天生较弱。动物的每一个器官都是专门化的,完全适合于各自特定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如鸽子的方向感应、蝙蝠的声纳定位。而人类没有浓密的皮毛来应对恶劣的气候、没有锐利的爪牙来对付凶猛的天敌,因此,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必须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爬得更敏捷,更需要锻炼出超越动物的勇敢精神和意志品质,而人类这种能力获得的过程是体育产生的重要途径:“勇敢需要力量,力量源于体魄,体魄来自锻炼,锻炼必需体育”[5]。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体育源于人的“自保冲动。”体育学者李力研认为:“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只有人的自然化,才能阻止人类的物种倒退。体育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化”[6]。人类学和行为学的大量研究,证明了人类通过体育锻炼而形成的身体应急反应机制和本体生存技能,可以弥补生产劳动力低下给人体造成的成长缺陷;补充生活方式不足给人体带来的机能损耗;避免恶劣环境给人体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它为人类的发展进化、遗传变异提供了外部条件,使人类能健康地繁衍下去,正因如此,使得体育成为人们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保护的活动和世代相传的教育,显示出其价值所在,这就是体育的自保公理。体育的自保公理证明了原始体育的起源与生命安全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毋容置疑,人的本能需要是体育产生的源泉,也是体育赖以发展的根本前提。任何一种社会现象,其生命都离不开人与社会的需要。体育也不例外。原始人类不仅需要劳动和生活,更需要安全的环境。就体育产生的“安全需求论”而言,除了生存安全的需要以外,还有适应环境的需要,对付同类袭扰的防卫需要,同疾病作斗争的保健需要等等。这些需要归纳起来,就是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强身健体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传授安全教育和延续人类文明的需要,由此也构成了体育产生的需求动因。
3.2.2古代体育项目的形成与发展凸显了生存安全技能的特征
原始社会的体育萌芽,经过雅斯贝尔斯叙述的轴心时代,演进发展出各自特色的体育文化。古希腊和古罗马形成了以古代奥运会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古代中国和古印度形成了东方体育文化。不同文明进程和地理环境的人们对身体、生命的认知差异,创造出不同的体育项目。如西方体育的拳击、摔跤、角力、标枪、跳远、赛跑等;东方体育的射箭、驾御、武术、养生术、瑜伽等。这两种体育文化既有个性差异,又有共性特征。其共同的本质是源自生存、生活、军事、游戏;发展于教育、竞技、安全、健康和生命保护技能等过程。纵观古今中外的体育发展轨迹,从古代奥运会的五项全能、赛跑、角力等竞技,到现代奥运会的田径、足球、速度滑冰、高山滑雪等几十项比赛项目,以及东方民族传统体育的武术、舞狮、龙舟、瑜伽等运动。如果我们沿着历史唯物观的路径,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去寻根溯源,不难发现,远古时代的原始体育运动项目,不外乎归类为生存形式、搏斗形式和娱乐形式三大种类。前两类形式的运动项目经历了漫长的演进和转型,虽然已发展为各有特色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但是,依然带有明显的生存、格斗历史痕迹和安全教育特征。例如田径、体操、游泳这三大体育基础项目中,田径表现了人的走、跑、跳、投等基本素质和技能;体操表现出人的翻、转、旋等平衡、协调和空间感觉;游泳表现出人在水中的速度、潜浮等适应能力,它们都由原始体育的最古老项目逐渐演变成现代奥运会的主要竞技项目。统计资料显示,现代奥运会比赛的20多个大项中,除了娱乐观赏的球类项目外,其它的约一半竞赛项目都体现出对抗[7]、格斗的技术特质,而这些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莫不与漫长的体育形成阶段融合了大量的生命安全技能有关。
4原始体育中生命安全观的价值取向探讨
价值取向在哲学意义上可理解为人们基于自身的价值观、立场和需求,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映和主观意志体现。本文探讨的原始体育价值取向,是指古代人类以生存发展、强身健体需要为基础,对体育价值的自觉选择,包括对期望空间和环境空间下的体育价值追求。探讨体育的价值取向,涉及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这两种相向而行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体育的核心价值和功能定位,人本位的体育价值取向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体育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因此,体育的价值应体现在保护生命存在、推进生命成长、提升生命质量等方面[8];而社会本位的体育价值取向,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体育的根本价值是满足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体育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充当维护社会稳定和统治阶级控制的工具。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维度来分析,人类社会经过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漫长进化历程,原始体育的价值取向也在动态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一元价值取向转变为二元乃至多元的价值取向。在远古年代,人类社会是以人为本位,以个人、家庭为中心,原始体育的价值取向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主导,通过体育教育,不断增强人类体质和拓展生命的存在空间并重视以优良强壮的体魄遗传给后代。在这样的原始生态环境下,古代人类对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建基于生存观基础上的一元导向,其体育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人类期望通过不同的身体活动来实现滋养生命、丰富生命内涵、促进个体生命成长的愿望,以及追求个体生命表达、延长人类生命的体育运动体验需求上。因此,原始社会的体育价值,与人的生命存在与成长密切相关。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体育的价值和功能产生了变化,人们对体育的价值从个体的需要扩展到社会的需要,一元价值取向变为多元价值取向。生命安全教育价值、强身健体价值、健康心理价值、人际交往价值、休闲娱乐价值、生命美学价值多元并存。这个时期“大河文明”与“爱琴文明”产生的体育文化与体育价值逐渐由轴心时代的希腊、中国、印度所承袭,形成了三大主要的体育价值观,如斯巴达的军事体育、中国的射御武技、印度的瑜伽养生都带有鲜明的强身健体、安全教育价值取向。当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以统治者、统治阶级意志为中心的社会体制形成,社会本位开始凌驾于人本位,在统治阶级及宗教神权看来,提倡个人生命安全价值观和安全教育是影响其政权统治及用神权思想控制民众的巨大障碍,必须从教育体系和体育中抹去。特别是随着东方“儒家学说”、西方“神权论”及“禁欲主义”的兴起,个人的生命价值不再被尊重,普通人的肉体生命可以被蓄意摧残,原始体育的生存安全技能被淡化和消减,甚至于体育自身也遭到统治者及宗教神权的压抑和摒弃。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带来的文明与进步,并未改变统治阶级惧怕尊重个人生命价值会动摇其统治地位的观念。但与此同时,他们发现体育的竞技、娱乐、休闲等价值和功能却可以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在统治阶级的主导和指引下,体育剥离了生命安全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成为国家管治、社会稳定的工具,至此,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育渐行渐远。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倡导的人文主义,高扬人的个性自由解放旗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社会人文思想的价值观。但是,体育的价值却更多地被引向功利主义,体育价值取向被扭曲。明显的事例是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和商业体育赛事造成的体育异化现象,令体育成了对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进行“创新性追求”的手段,使功利性成为现代社会追求的首要目标。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异化现象,则导致了学校体育片面追求竞技体育或体育教学虚无化的两极效应,相反,作为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对外适应能力的学校体育本质功能却被严重忽视。令我国近几十年来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严重下降,学生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或自然灾难时,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生命安全遭受重大威胁。种种现象表明,在近代体育多元并存的价值取向中,生命安全教育再无一席之地。直到21世纪,人类对生命价值的觉醒和对生命质量的追求,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生命教育的意义,原始体育的安全观逐步回归体育学术研究探讨,对体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的价值审视才日渐展开。
5现代体育中生命安全教育功能的回归与挖掘
对体育功能的本源回归探讨,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回归探索中丰富、挖掘和完善体育教育的功能,进而努力实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现代体育教育目标。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体育的功能总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动态的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识是不同的,体育的作用也不大一样。如今天我们用于娱乐、竞赛的武术、拳击、击剑运动,在古代社会主要是为了猎杀动物、搏斗自卫而施展的攻防手段。反之,在原始人视之为生存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刻在岩壁上被戳戳点点的图案,现代人不再看作是体育教育,而是原始人的图腾崇拜。当我们以历史发展观的视角,来审视体育对人的个体和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和效能,就会发现体育的功能是多元的,既有作用于个体和社会的功能,又有体育的独特功能和派生功能之分;向上延伸,可以发展到提升国家地位和影响,向内挖掘,则可以深入至影响人生幸福的生命安全教育。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聚焦体育的功能,可以从运动项目的功能提升和转化中得到验证。例如,武术的功能具有多元性,从最早期的生存搏斗、防守自卫功能转化到套路演练、表演娱乐的作用,之后再过渡到散打竞技比赛的功效,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又被人们挖掘和回归其独特的功能。例如近年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的医学界、运动人体科学界的相关研究,发现太极拳的步法站桩练习,可以有效加强保护老年人的身体平衡能力[9],减低和避免老年人摔倒受伤的机会,在众多预防、治疗老年性摔伤的治疗介入手段中,步法站桩练习最具疗效和最具社会成本效益[10]。目前各国的专家学者正在对此做更深入的研究。可见,武术运动已经超越了体育文化、表演竞赛的范畴。它的本源功能回归,成为造福老年人平安长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又如,鉴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学生伤害事故不断发生,有关部门正在组织研究如何加强安全教育和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其中的结论之一,是武术散打、拳击、空手道等对抗运动的防守、解脱技术可以有效应对暴力袭击的行为,因此,学生的人身安全防范指南把攻防对抗技术作为安全教育技能编写成教材。再有的例证:目前学校体育教学课堂的安全事故频发,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的普遍自我保护能力较差,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保能力呢?最新的研究结论是:回归体育的安全教育功能。田径的走、跑、跳,攀岩的攀、爬是人们回避风险、危机处理的要素;体操技巧的前、后滚翻动作,旋转感觉和协调性,具有摔倒时,减轻受伤的自我保护作用;游泳技术更是具有水中遇险、避免溺水的拯救生命功能。类似的这些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具有生命保护和安全教育的功能。
6结论与启示
6.1结论
对体育的本源回归探索,得出以下的结论:体育起源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安全需要;原始体育的价值取向注重人的生命存在和身体觉醒,其本质功能具有生命安全教育的功效。古代体育的生存技能、搏斗项目虽然早已演变发展为现代体育运动,但在尊重生命价值的当今文明社会,仍然能够焕发出生命安全教育的活力和作用,能够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展现出生命安全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6.2启示
分析生命安全教育与原始体育及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相关因素,对未来体育教育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6.2.1重塑体育教育的生命安全教育价值观
现代人类世界,推崇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普世价值;彰显的是关怀生命、维护生命质量的文明价值观。因此,确立“为了人的健康、为了人的健全、为了优化人的生命存在”的体育教育核心理念,重塑体育教育的生命安全教育价值观,是21世纪人类社会对现代体育教育的需要和呼唤。
6.2.2构建具有生命安全教育特色的现代体育课程体系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由点到面、由实验到推广的关键时期,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制度,已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构建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制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制度保障;是实施 “ 科研兴校 ” 策略、建设学校办学特色和提高学校品质形象的重要举措。着力构建校本教育研究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师的行动研究,对于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教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校本教育研究的内涵
校本教育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学校教育研究策略,是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而提出来的。在我国以往的教育研究中,并没有 “ 校本教育研究 ” 这个概念。近年来,人们对校本教育研究进行了理论框架的准备和实践操作的探索,但对于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来说,校本教育研究仍然是新生事物。为此,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校本教育研究的科学内涵就成为摆在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英文中的 “school-based education research” ,是指 “ 基于学校的教育研究 ” 。其研究对象是基于学校的所有问题,不仅包括教育教学问题,而且包括与教育相关的社会问题。就其研究主体而言,大多数研究课题是由专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的专家主持;只有当研究课题涉及中小学时,与其相关的中小学教师才参与其中,而教师的这种参与呈显出被动的特点,难以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性。
对校本教育研究内涵的认识,我国学者与国外学者有所不同。自 20 世纪 60 年代 “ 教师成为研究者 ” 开始在欧美兴盛到 1975 年 L .斯腾浩斯 (L_Stenhouse) 提出 “ 教师即研究者 ”['' 的概念, ‘ 教师行动研究引起了教育界的特别关注。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引用并实施 “ 教师行动研究 ” 。特别是自 2001 年 9 月我国开始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 “ 科研兴校 ” 的热潮, “ 校本行动研究 ” 、 “ 教师即研究者 ” 成为课程改革十分响亮的口号。随之, “ 校本研究 ” 、 “ 教师行动研究 ” 、 “ 教育行动研究 ” 、 “ 教师研究 ” 、 “ 校本教育科研 ” 、 “ 校本教研 ” 、 “ 校本教育研究 ” 、 “ 校本教育科学研究 ” 等概念和有关校本教育研究的学术专著、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纷纷问世。
何谓 “ 校本教育研究 ”? 我们在给 “ 校本教育研究 ” 下定义时,必须弄清楚一些基本概念。 “ 校本 ” ,意即 “ 以校为本 ” 、 “ 以师为本 ” 、 “ 以生为本 ” 。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 3 个方面: 1 为了学校
“ 为了学校 ” 是指学校应成为变革和发展的主体,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改革措施等都要有利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课程改革工作重心的下移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使得学校、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地位愈加凸显。强调校本教育研究,也就是学校教育研究要回归学校、回归教师,要求我们从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和管理的实际出发,从教师的发展出发,从学生的成长出发,把研究视点从课程的框架、体系转向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置于校长和教师反思、研究、改进的视域 ( 涉及校本教学研究、校本德育研究、校本管理研究、校本主体研究四大范畴 ) 之中,以使课程改革的目标落到实处,进而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学校的变革和发展。 2 基于学校
校本教育研究的对象直接产生于学校:校本教育研究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基于学校文化重建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研究活动。为了学校发展所制订的目标、采取的措施,均要依据学校自身的实际状况。教师是校本教育研究的主体,是校本发展的主力军。 3 在学校中
校本教育研究必须植根于学校的现实生活,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所有教师认同并参与其中,并将其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 为了学校 ” 、 “ 基于学校 ” ,必须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促进学校的个性化、校本化、特色化。由此可见,校本教育研究即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并在学校中开展的教育研究活动。需要强调的是,校本教育研究绝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范围内的研究活动,而是以某学校为中心连校成片、全方位、网络化、开放式的研究活动。
综上所述,校本教育研究是指中小学校从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学校教育者为研究主体,针对学校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所进行的研究活动。校本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把研究的成果直接运用手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校本教育研究的特征
校本教育研究的特征,归根结底是由 “ 校本 ” 所决定的。 “ 校本 ” 的基本含义 ----“ 为了学校 ” 、 “ 基于学校 ” 、 “ 在学校中 ” ,也正是 “ 校本 ” 所赋予的科学内涵,它亦决定了中小学校本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 1 本土性与针对性
校本教育研究立足于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任何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 发现问题一确定问题一研究问题一解决问题 ” 始终是校本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式。校本教育研究是在学校进行的,因而 “ 问题 ” 凸显了校本特色。以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切实解决学校客观存在的、具有本土性的一些问题,这是校本教育研究最基本的范畴。
要把校本教育研究落实在常规的学校教研工作之中,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常规教研工作。常规的学校教研工作如教学研究 ( 包括备课、听课、评课、教学观摩等 ) 、经验交流、学术报告、教师论坛、学术年会、论文评优等,都要采取以校为本的研究策略,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注重研究的针对性。相对于较为规范和系统的教育研究工作来说,课题研究也应遵循以校为本的原则,选题要小而具体,凸显针对性和操作性,切忌贪大求全。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发现教育的普遍规律,而在于能够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提升自己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提倡教师在校本教育研究活动中追寻并偏爱那种 “ 贴身式 ” 的 “ 微型课题 ” 研究。 “ 微型课题 ” 以自己为研究对象,为自己而研究;以行动为引领,为行动而研究;以经历为载体,为经历而研究;以表达为需要,为表达而研究。微型课题研究不囿于科研机构所提供的选题指南,它针对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它不需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立项,问题何时发生即何时研究;它无需固守 3 年或 5 年的研究周期,问题在何时解决,在此时自己就可以结题,呈显出一种 “ 短、平、快 ” 的研究形态。
校本教育研究不是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部门外加给学校的一项任务,而是学校工作份内之事。与学校外部的校本教育研究热潮相比,中小学内部对校本教育研究还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许多学校把校本研究作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寄希望于上级部门或有关专家提供现成的操作办法和具体指导;有的学校把校本教育研究与提高教育质量对立起来;有的教师对校本教育研究存有神秘感和畏难情绪。校本教育研究如何实施 ? 笔者认为,校本教育研究的操作模式应该在学校内部生成,在教师的实践和探索中生成;校本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应该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构建和完善。 2 主体性与多元性
校本教育研究的主体是中小学一线教师,但为了加强校本教育研究的专业引领,推进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的深度,中小学教师仍需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各个层次的专业人员建立持久而固定的联系,因而研究人员具有群体性和多元性。
为了切实推进课程改革,校本教育研究制度的建设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中小学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必须以研究者的角色去思考和解决课程改革实验中的诸多问题,这要求教师具备自主决策和反思、研究的能力。教师参与校本教育研究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学习、思考、讨论、改进后形成研究设计;亲历和参与研究过程。
建立一种立足于学校的校本教育研究制度,以促进教师教学与研究能力的提高,需要多方的积极参与和相互合作。课程改革离不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专业人员的引领,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亦离不开教育理论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积极参与,由此决定了校本教育研究主体的群体性和多元性。 3 现实性与实效性
转贴于 校本教育研究把追求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提倡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以推动学校的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研究的价值角度来看,校本教育研究具有现实性和实效性。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完善自我、专业成长和展示才华的舞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建立新的秩序,对教学常规和管理常规进行改革。比如,为了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哪些教学常规应该改进 ? 教学管理如何变革 ? 学校中人与人、学科与学科、年级组与年级组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 等等。当前,学校一级的教育研究尚缺乏基本的制度规范,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建立一种新的秩序,营造一种有利于每个教师发展的氛围,构建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共同研讨和共谋发展的研究机制,为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
校本教育研究是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而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各地的教师培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困惑和问题依然不少。部分教改实验区的教师培训流于形式,相当部分实验区的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参加国家级或省 ( 市 ) 的培训,所接受的 “ 通识培训 ” 、 “ 学科培训 ” 往往层次较低,效果不佳。另外,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诸多教学层面的问题,如大班额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如何有效地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给校本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切实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不断促进学校的发展,构建一种科学有效的、以校为本的、富有实施策略和活力以及融学习、培训和研究于一体的教育研究机制和制度,就成为广大中小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由此,校本教育研究制度呈现出现实性、实效性的特征。 4 开放性与发展性
校本教育研究主要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而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校本教育研究过程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以实现新世纪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宗旨,着力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现实问题;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采取案例研究、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等研究形式,注重教学实践与教育研究、进修培训相结合;通过教师的 “ 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一再反思一再实践 ” ,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校发展。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 “ 教研机构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 ” ① 校外专业人员参与校本教育研究,发挥理论指导和引领作用,可以确保校本教育研究避免低水平重复。这决定了校本教育研究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
三校本教育研究的保障
校本教育研究的健康运行和良性发展,需有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做支撑。当前,在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和全面建设学习型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积极构建校本教育研究的长效机制和支持性环境体系,中小学校必须切实加强校本教育研究的制度建设,强化校本教育研究的管理,积极搭建校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注重校本教育研究的督导评价,狠抓教研队伍建设,着力为校本教育研究活动高效有序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l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构建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是推动中小学校校本教育研究深入、持久、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各中小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校本教育研究的制度建设,让教师参与其中。校本教育研究制度一般包括教研活动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片 ( 区 ) 协作制度、师资培训制度,等等。 “ 教研活动制度 ” 强化 “ 思、评、议 ” 的实践范式,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紧紧围绕新课程实施开展自我反思、 “ 一课三议 ” 和 “ 三课一评 ” ;坚持日有回顾,周有反思,月有总结,学期有汇报。 “ 教学管理制度 ” 要求做到每周有一次教学后记,每季度有一个典型案例,每学期有一节研究课,每学年有一份经验总结、《 “ 课例 ” 研究报告》或论文。 “ 片 ( 区 ) 协作制度 ” 注重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切实加强片 ( 区 ) 学校间的合作与互动,开展集体备课、 “ 课例 ” 研讨和课题研究,发挥教研活动基地和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 “ 师资培训制度 ” 着力为教师提供充分自主、合作、学习、研究、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进修学习、观摩、考察活动,学校要尽其所能为校本教育研究提供所需的经费、场地、专用教室等。建立和创新与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校本教育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需要和紧迫任务,是教育研究重心下移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制度保障。 2 强化校本管理
立足学校,从 “ 外控式管理 ” 转向 “ 校本管理 ” ,从控制、协调转向开发、促进,着力增强校本管理的实效性,这是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校有效开展校本教育研究的环境支持和组织保障。全面推进校本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一是要建立县 ( 区 ) 校本教育研究管委会,加强对县 ( 区 ) 校本教育研究活动的宏观指导;二是要建立片 ( 区 ) 校本教育研究协作组,由片 ( 区 ) 学校教科室主任组成,统筹、协调和组织片 ( 区 ) 校本教育研究的经验交流活动和研讨会,充分有效地挖掘和利用片 ( 区 ) 的枝 I 本教研资源,为片 ( 区 ) 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资讯服务;三是要建立校本教育研究领导组,由主管校长牵头、教科室主任或教导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全校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加强对学校各学科组校本教研的规划和管理,总结、推广校本教研的经验;四是要建立学科校本教育研究小组,规划学科组的校本教研活动,落实县 ( 区 ) 、学校两级校本管理机构的任务,确定本学科组的研究专题,组织开展同伴互助和案例研究,督促教师自主进行自我反思,研究和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3 搭建交流平台
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案例研究、自我反思是校本教育研究的 4 个核心环节。这些环节的有效实施及良性运行,有赖于教师、校际和片 ( 区 ) 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帮互助。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把县 ( 区 ) 学科教研员和学校的骨干教师培养成为县 ( 区 ) 校本教育研究的 “ 土专家 ”[4] ,让其担当专业引领的重任。专业引领主要表现在由观念先行转向实践可行,由观念的 “ 通识培训 ” 转向学科的 “ 技术培训 ” ,以使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教师 “ 沙龙 ” 、学术园地、虚拟教研网络平台等形式,在学科组内开展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推进不同学科、不同学校之间的同伴互助,注重对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研方式的交流、探索和体验;用案例推介服务于学校,把案例推介作为教研室和学校教导处服务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通过抓案例、讲案例,强化案例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用典型案例来提升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强调课后反思的基础上,加强对新课程的全面反思,不仅要对新课程的实践进行反思,而且要对新课程的理论进行反思,努力缩小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不断发展和完善新课程的理论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县 ( 区 ) 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片 ( 区 ) 教研室应成立校本教育研究协作组,通过举办教导主任论坛、组织现场观摩研讨会等,为不同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搭建平台,着力推进校本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 4 注重督导评价
对于校本教育研究的高效、有序开展,督导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以督导评价为杠杆,加强督导评价,转变职能,建立和创新相对开放、教师广泛参与的共同决策机制和制度,促进校本教育研究评价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校本教育研究的管理,归根结底是人的管理。因此,教育行政部门首先要从督导评价入手,更新教研评价观念,注重 “ 人本评价 ” 、 “ 开放评价 ” 、 “ 动态评价 ” 、 “ 服务评价 ” 和 “ 发展评价 ” ,有效地推动校本教育研究,切实保障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县 ( 区 ) 教育局每学期、每学年要就校本教育研究的问题进行专项督导,学校要把教师在校本教育研究活动中的表现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内容和评先选优的主要依据。对校本教育研究的督导评价,重点应放在校本教育研究的整体推动与发展、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校品质的提升和特色建设等方面,以促进校本教育研究的健康发展。 5 狠抓教研队伍建设
1.现代我国教育学发展的产生背景
教育科学是与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同步进行的,无一例外,我国的教育科学与教育制度也是如此。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近代社会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落后,实行闭关锁门的政策,国家长期受到工业文明的西方国家的迫害,虽然西方列强给我国造成了不可估量、难以想象的不利影响,但是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传播到了我国。我国也是一个教育文明古国,在过去我国与其他其他国家地域的交往密切,各种学术思想相互融会贯通,在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中兼容并蓄,相互碰撞,相互促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西方国家的学制和课程自然而然地引进到了我国。中国早期师范教育也在此时应运而生。近代社会,苏维埃在许多方面给予我们效仿的支持援助。解放以后,我们效仿苏维埃实行了抛弃一切西方国家的教育科学理论。至此苏维埃教育模式在我国相当一段时间长期发展蔓延。我国建立属于自己的教育学提倡始于1958年,这时苏维埃教育模式不再适用,不再发挥原本固有的作用了,于是我国开始了长期的教育学探索道路。由于那时“左”的思想严重泛滥,最终我们自己的教育学体制树倒猢狲散,并为真正建立起来。十年的给我国带来了空前的危难。结束后,开始了相当长期的拨乱反正的运动,我国的教育学才迎来了复苏的时代。一个世纪以来,经过长期以来特别是过去的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硕果累累,取得了许多值得国人骄傲自豪的成就。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深刻反思,深刻认识到当前教育学科危机的隐患还是真实感受得到的。面对教育理论的诸多方面的需求和要求的背景下,我国现今的社会现实与教育改革实践必须遵循这一千载难逢的时代背景,然而对于解决攻克教育学科发展问题迫在眉睫。
2.我国当代教育学科发展的局限不足
(1)教育学科知识和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大教育论》的成功问世以来,教育学研究者把创建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体系作为一项伟大艰巨的任务。而从目前来看,教育学科发展的缺憾主要有以下几点:认知论上的本质主义认识观和知识观,方法论上的思维范式。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如果二者之间发生了矛盾冲突,就会导致危机的产生。
(2)简单的“拿来主义”的弊端
教育学科发展不能一味地盲目借鉴,我们要知道引进国外的教育学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帮助,但是引进的目的和动机不可能根本解决中国的教育实践问题。努力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具体方案,建立不同的模型方法,不能出现概念体系和研究范式都是别人的,要有着自己的思维与研究范式,有自己的原创元素。
二、教育学研究概述
1.实践在教育学科的作用
简单的“拿来主义”与片面的学科知识体系是当代我国教育学科发展的重大问题。纯粹的研究方法领域、体系结构,借鉴和简单的“拿来主义”是根本行不通的。“本源的教育实践”才是最根本的出路。这关键要增强和确立实践关怀与立场,直面问题的症结所在。
2.教育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1)生成鲜活的教育学知识
“‘确定性”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简单的“拿来主义”这两种倾向在内容和话语上显示出“晦涩、艰深”的特点,这是脱离于生动的教育实践的,也从形式上疏远了实践理论工作者、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因此我们更要立足于现实,力求做到真实可靠,植根本土。教育学研究还要遵循研究者必须深入实践,必须承认教育发展的实践逻辑规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功能灵活的教育学体系的构建与教育学科地位的提升
在教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以摒弃过于看重研究知识和学科逻辑体系的“确定性”。获得丰富鲜活的教育理论知识,需要把投身到教育实践当中。教育学科地位的提升要得益于教育实践需要与发挥学科功能。理论来源于实践,要想提升教育学科地位就要加强整体现实可操作性。
三、结束语
[关键词]教育游戏:社会建构;情境认知;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026―04
引言
Edutaiment这个经典的新兴词汇,自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出现以后,标志着计算机游戏的教育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Edutainmen”是由英文“education”和“entertainment'’两个单词组合而成,是指教育中的娱乐形式,即通过在教学中使用各种娱乐形式,实现教育目的。一般学者称教育游戏为“Edutainment”或“educationalgames”。
近几年来,国外学术界和教育界把游戏作为学习工具的研究的文献大量涌现,探索将二者(游戏与教育)成功结合的会议和出版物呈现指数上升。教育游戏所带来的外显知识和默会知识为玩家提供了广泛的学习机会,如在数学、历史、科学、医学、问题解决、城市规划或者中世纪外交等领域。通过玩电脑游戏,游戏者能获得或建构自己的(依赖于理论起点)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丹麦的Simon Egenfeldt-Nielsen(2005)在他的《超越娱教:探索有潜力教育电脑游戏》博士论文里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角度对教育游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教育游戏是架构游戏与教育的桥梁,使游戏在人们的视野中“改恶从善”,游戏者在教育游戏的深思熟虑的设计过程中,在虚构的游戏世界里可以获得知识、技能、态度的情感体验:
Kurt D.squire在他的《重演历史:玩游戏文明III学习世界历史》提到在虚拟环境中学习者通过情境角色扮演来学习历史的革命,研究了教育游戏对于学生的策略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Meredith Dipietro&Richard E.Ferdig ect.的《建立数字化教育游戏理解框架的探索》(《Toward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Electronic Educational Gaming》)认为教育游戏作为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尚没形成规范的研究体系正面临许多问题,其对教育游戏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试图规范出一种多学科背景下教育游戏的研究框架。
国内关于教育游戏的起步较晚,最初的探索始于2001年先得教育联盟、华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和奥卓尔公司联合发起的奥先游戏化学习研究中心,2002年春,奥卓尔组织了国内第一届游戏化学习研讨会,之后每年有不同形式的教育游戏培训、大赛、游戏化学习沙龙。2006年浙江大学举行了首届“娱教2006国际会议”,分专题讨论了游戏化教育与游戏技术专题研讨会,同年9月,“中国教育游戏研究网”开通标志着规范的研究组织正式成立。
教育游戏的出现诚如美国著名游戏设计师、教育专家Mare Prensky(2001)在其《基于学习的电脑游戏》《Digital game based learning》一书中指出:21世界的学习革命不是课程的数字化,远程网络学习的实现,也不是无线、宽带、即时学习(Just-in-time Learning)或学习管理系统的出现,真正的学习革命在于实现“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的理想状态。在数字时代,教育游戏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新方式,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 游戏的起源及发展
1 游戏的起源
对游戏由来考证,不同时代的学者分别从哲学、审美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游戏是非目的性的消遣;康德则从愉悦人本身的角度把游戏提到与艺术平等的位置;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把对游戏的认识提高到人的本质,在他看来“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是人”。在他看来,人类由于生活中受到来自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束缚,使人失去了理性和自由,于是人们利用剩余的精神创造了一个自由的世界,这就是游戏。
2 游戏的发展
游戏被视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千多年前,在希腊游戏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奥林匹克竞技运动。“游戏”的发展,经历了由低到高的三个发展阶段,即最普遍的是玩耍(Play),有一定规则的称为游戏(Game),规则化的游戏就称作体育(Spots)。在《辞海》中,所谓“游戏”是指“体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化娱乐的一种――游戏一般都有规则,对发展智力和体力有一定作用”。《辞海》的定义中将传统游戏分为“智力游戏”(如下棋、积木、填字)、“活动性游戏”(如捉迷藏、搬运接力)和“竞技性游戏”(如足球、乒乓球)3种。
对于游戏特点的研究,众说纷纭,但不乏包含目标、规则、竞争、奖赏与结果(Dempsey,1996):Rieber(1996)提出游戏是自愿的(voluntary)、内隐的(intrinsicallymotivating)、主动参与(active engagement)虚构的(make-believe quality)。Malone(1987)提出游戏具有吸引人大四大特征,即具有挑战性、富有想象力、引发好奇心和掌有控制权。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米哈利,捷克仁米哈依(Mihaly CSikszentmihalyi,1990)在他的文章《沉浸:心理的最佳体验》(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um Experience)针对游戏进行研究发现,许多游戏者在游戏时,玩家会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到情境中,并过滤掉周遭的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能够完成在平时自己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伴有愉悦感,进入一种最佳状态,即被称之为沉浸状态(Flowstate)。
教育游戏正是看到了游戏的这个特点,试图充分利用游戏的这种最佳心理体验状态来设计有利于学习的教育游戏。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数字信息的浪潮席卷整个世界,电脑普及使得游戏的形式从传统意义上的游戏已经发展为我们平常所说的电子游戏vs非电子游戏两大类。本文主要探讨根植于非电子游戏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教育游戏(DGBL)。
二 教育游戏的进展
游戏研究的理论基础
大部分的研究文献表明贯穿游戏的共同主线是玩。游戏研究中的典型代表包括皮亚杰、维果茨基、杜威等在其研究文章中有所表述。这些学者的观点一直被引证在与电玩相关的文章中,因此它们的文章将被用作联系离线与在线游戏的基础。
他们的理论包含了学习者活动的本性,其理论相同之处在于都将学习者置于已有经验的学习环境中,他们通过挑战
和努力来克服环境中的障碍以获得有意义的知识。
皮亚杰(1952)讨论了游戏在儿童成长过程扮演了重要角色,它能提供学习者在无忧虑的状态下利用已有的知识去促进新知识的获得。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同化作用大于顺应作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电子游戏环境呈现给孩子们的学习空间,在这个环境里,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受到挑战,在游戏过程中,儿童并不是发展新的认知结构,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当前存在的结构。因此儿童在游戏中不能学习新的技能,但可以练习和巩固新近获得的技能。皮亚杰认为,游戏的练习和巩固作用十分重要,因为缺乏练习和巩固,许多新掌握的技能就会迅速丧失。
维果茨基(1978)提出的活动理论,说明游戏这个象征性的符号集作为个人在社会中建构知识的媒介工具。维果茨基强调游戏、认知和情绪发展的关系,认为游戏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原因在于游戏属于一种最近发展区内的活动。他认为,游戏是学龄前儿童发展的最重要源泉。游戏可直接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象征性游戏对于儿童抽象思维的发展――意义与实体的分离有重要价值。
维果茨基指出:“在游戏中,一个孩子的行为总是超越于他的实际年龄、他的日常行为:在游戏中,他比他本身的实际水平要高出一点。”在儿童的游戏中,儿童的言语、符号活动作为中介可以促进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维果茨基高度重视文化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他关于学前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游戏、言语的社会性起源、内化理论等方面。维果茨基认为一切心理过程都应当从历史的、社会环境及相互联系中加以理解。维果茨基心理学思想中,最近发展区、活动、心理工具、内化是四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四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关于教育教学的思想体系,这就是被西方人称之为“社会性建构”的思想。
三 教育游戏的进展
从Egenfeldt-Nielsen(2005)给出的图中我们清晰的看到在游戏发展的不同时期,电脑游戏与学习理论相结合产生的三代电脑游戏的教育应用,分别为第一代一娱教产品(Edutainment);第二代电脑教育游戏(puter games)和第三代电脑游戏的教育应用(puter games use)。在教育游戏发展的不同时期,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基础不同,游戏关注的主体发生了变化,教育游戏表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
第一代教育游戏:行为主义观
20世纪80年代以前,第一代教育游戏理论是以改变学生的行为为起点,学习理论强调行为主义,直接观察刺激和反应,关注个体的行为。行为主义的所持的客观主义观点反映在教学上,他们认为:学习就是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的链;教育者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过程中来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行为主义者根本无视在这种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及心理过程,在他们看来,当学习者不停的反复操练某种技能时,学习就发生了。
娱教(Edutainment)是教育电脑游戏的一个子集,第一代的游戏理论的产品一一娱教产品,在英国媒介教育专家大卫・帕金翰(David Buckingham)看来,“Edu-tainment,是一种混和式的,紧紧依靠视觉化的学习材料,以某种叙述或类似游戏的较少说教的方式展开的学习类型”。第一代娱教产品在市场占有和市场分布上区别于商业计算机游戏。大部分的娱教产品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与其他具有竞争性的视频游戏相比,它的设计过于简单。它的任务非常重复、设计不当,不支持学习者进一步的理解。在行为主义指导下的教育游戏存在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缺乏内在动机一娱教更多的通过奖赏来刺激外部动机而不是内部动机。奖赏具有随意性。例如,完成某个水平得到点数。而内部动机则是达到某个水平的情感体验。
・缺乏整合学习体验:通常娱教缺乏将游戏体验与学习体验进行很好整合,这将导致学习变成强者游戏体验的附属。玩家将集中精力玩游戏而不是从游戏中学习。
・操练学习原则:娱教活动的学习原则通常是鼓励学生操练思考而不是理解。这就意味着你将持续强化诸如“2+2”这类简单数学问题结果的记忆,而不是必须理解2+2=4的潜在学习规则。
・仅仅是玩游戏――大部分的教娱名称仅仅来自经典游廊的名称或者在一个你可以置身其中移动的简单的冒险游戏。这种派别的游戏很少有创新,尽管可能有例外。
・预算少――以娱教命名的产品通常预算资金比商业计算机游戏的要少,比其他的尖端科技就更少了。
・没有教师参与――娱教从不要求教师或父母参与。相反,娱教认为学生只是放在教娱冠名下的计算机面前学习预定的内容和技能。不需要涉及教师、父母的指导和帮助。
・分布与市场――他们的分布与市场销售区别与商业计算机游戏,例如他们通过书报亭、超市、学校和家庭杂志等渠道销售。
基于以上缺点,第一代教育游戏一娱教产品未能将计算机游戏整合到学习中。因此,学习体验的关注点从教育部分转移到游戏部分。这种结果弱化了学习体验,特别是当玩家考虑即时任务问题时,他们不愿花很多时间在教育体验,而是愿意赢取更多的时间花在游戏体验上。他们并不关注对学习者技能、内容和态度的培养。
第二代教育游戏;认知建构观
20世纪50年代以计算机模拟为主的认知学习理论的创建与发展,学习理论的研究如加涅提出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并根据其信息加工原理设计教学。20世纪80年代,第二代教育游戏采用认知主义者的观点,如信息加工的理论家,基本上还是采取客观主义的立场。他们认为世界是由客观实体及特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所组成。他们与行为主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过程。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这些事物及其特性,使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结构。
第二代教育游戏发展是基于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成为注意的中心,由关注学习者的外部动机转向内部动机。学习者已不是一个“黑箱”,他们有先前的知识、观念、概念和不同的图式。第二代教育游戏理论是以电脑游戏来实现教育的目的。玩家试图建构的教育电脑游戏,它以多种方式呈现信息来适合不同的学习者,以不同的方式接近同一主题。同时,第二代多媒体也支持玩家按照自己的进度和能力进级;它区别于第一代游戏理论的特点在于更关注元技能:问题解决、分析、感知和空间能力。这个趋势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手眼协调,问题解决和其他认知技能的仔细研究。在许多计算机游戏和教育者问题解决能力参数级别显示,玩电脑游戏能极大的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认知理论强调个体通过主动的心理建构活动来获得那种能真实反应客观规律的认知结构,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个体的主动建构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通过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反应等一系列合理、有效的心
理加工程序来对信息进行转换、编码、储存、提取与应用。认知能力的形成取决于个体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皮亚杰和早期布鲁纳的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但相对而言,他们的认知学习观主要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换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
第三代教育游戏:情境学习观
第三代教育游戏的学习理论主要是指情境学习理论,“从认知到情境这种学习范式的变革,其理论取向由对学习者的关注转向更重视社会一文化、情境学习、建构主义和关注环境的变化。由图中可以看到,第三代计算机游戏的理论,其游戏理论的关注的主体在于电脑游戏的教育应用,这里我们统称之为“教育游戏”,其关注的关键词在于“有意义的、社会的、交互的、结构的、文化的”。
兴起子20世纪80年后期的情境认知理论它被认为是提供有意义的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换的重要认知工具。它的产生一方面由于受到认知科学、生态心理学、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的共同影响,另一方面源于当时学校教育脱离实际、知识惰性化等状况的不满,学习的研究取向逐渐由认知转向情境。情境认知理论关注物理的和社会的场景与个体的交互作用,认为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情境是整个学习中的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情境不同,所产生的学习也不同,学习受到具体的情境特征、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正如情境造就个体的认知的同时,个体思维和行动也同时塑造着情境,正是这种互动的过程促进了个体的发展。
建构主义是联通第二代游戏和第三代游戏的桥梁。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却因人而异。我们认识世界,是基于自己的已有的经验来建构,或者至少可以说是在解释事实,我们个人的经验世界是基于我们大脑创建的,由于我们个人经验以及对事物信仰不同,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建构主义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他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第三代教育游戏并不只关注具体的计算机游戏,而是关注计算机游戏应用的更广泛的过程。它强调提供社会情境的关键角色,这个情境促进学习者在适当的场合提出正确的问题。在此,教师是作为促进者、作为联系学校,平衡教育电脑游戏经验的中心。学习者从其他实践和从其他实践中吸收经验来扩大电脑游戏范围,仅仅从玩中学。第三代很少感兴趣在计算机游戏的实际内容,而是更多的集中在学生对计算机游戏的参与(Egenfeldt-Nielsen,2005;Gee,2003:Squire,2004)
由此可见游戏正是为情境认知理论提供了实践的场所。第三代教育游戏理论承认第二代认知观,承认认知的具身性,就是说认知源于与世界的身体相互作用。具身认知运动的基本见解:我们的心智、理性能力都是具身的(embodied)它们依赖于我们身体的生理神经结构和活动图式(schema);认知过程、认知发展和高水平的认知深深地根植于人的身体结构以及最初的身体和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情境力量特别强调个体与特定的社会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个体在参与团体的实践活动中,团体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传递团体的经验与社会规范,个体在不断建构自己的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也作为团体的一员,塑造和发展团体。
四 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清楚看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娱教(Edutainment)被用这个经典的式子来表达注定了游戏与教育的“联姻”。自此,基于学习理论的教育电脑游戏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意识到教育游戏设计所呈现的知识不再是简单的抽象表征,不再是事实和规则的堆积:不再是抽象、简化和去情境化的概念(Brown,Collins,&Duguid,1989):相反,教育游戏设计过程中,知识将呈现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教学依赖于多任务的、情境化的复杂环境下、学生通过实践共同体(Communities of pactice)与他人、工具、和物质世界进行互动的社会换活动中学会了自我导向、问题解决和元认知技能。
尽管情境理论在某些方面比认知理论更为合理,但由于情境理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某些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与证实。比如,该理论没有明确地说明在各种复杂的学习环境中有效教学支持的特征、缺乏有效的教学支持。教育游戏并不一定能建立起与现实世界相类似的现象,但他们能补充课堂学习的经验;
关键词: 情感;情感教育;体验
收稿日期:2006―04―10
作者简介: 程媛(196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育硕士,大庆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从事语文教学论研究。
一、情感研究
说到情感,“情”字引人关注。中文的“情"从心从青,“青"又从生从丹,表明的是从心所出的必然之物。“情”的异体字,从口从青。“情"字在1947年出版的《辞海》中解释为“齐盈切,音晴,庚韵。"“心理上之动作发于自然也"。“情"字在《中文大辞典》中被列举出十几种字义,“性也,志也,利欲也,实也,理也……。"西方文字中,指谓“情"的词也很多,以英文为例:emotion, passion, affection……,就是近代使用的词。现代心理学家们把emotion通译为“情绪",其拉丁文词源emorere,意思指的是“人被激起变得活跃(相当于清浊乱于波荡)和受驱使(相当于“情,利欲也")的状态”把情绪与动机的关系混在了一起,而此类情况在古希腊文和德文的词汇中也可以看到。只有到了近、现代时期的学者们才真正对情感本质做出准确描述,并对描述情感的词汇作出清晰地界定。
“情感(feeling)"是心理学范畴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它的解释有很多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有:《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解释“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等。"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辞海》,解释“情感”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情感是人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情感的表现是伴随着个人的立场、观点和社会经历为转移的。"《实用百科全书》,开明出版社1991年版,解释“情感”是“人对于客体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从中我们认同的是,情感是人们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所抱有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体现,是人们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的一种内心体验。
由此分析,在“情感”的概念解释中,也多次提到“体验”这一词语,在《德育辞典》、《教师百科词典》中解释情感的部分也都明确指出,“体验”是情感的本质。这也说明,虽然“体验”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情感世界中,但是以前人们在研究情感时对情感中包含的“体验"因素研究的并不多,只是单纯的强调情感的培养目的,忽略了体验是情感的主要特征,情感离不开体验,情感需要体验,体验是情感的本源,并且人们在情感的体验中、规范、升华、完善自己的情感,使自己的情感远离低级境界,趋于高级境界,使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能够得到不断地提升。
《大辞典》中注释,“感情是心有所感而流露出来的情绪。"“感情"在《辞海》中的解释为“感情在心理学上是情绪和情感的通称,但有人认为感情即情感。"《词源》中关于“感情"的解释与《大辞典》中的注释相仿,即“感情:情感,有所触动而起的心理状态。"由此我们认为 “情感”也称“感情”,“情感”与“感情”两个词可以通用。
一般情况下,情绪和情感经常混用,西方心理学界对情绪和情感未作严格区分,他们认为:情绪包含着情绪表现(表情)和情绪体验(情感)。前苏联及我国心理学界对情绪和情感作过严格区分,认为情绪分为心境、应激和激情;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友谊感、美感等。我国心理学界认为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有三个方面:首先,从所联系的心理层次看,情绪的心理层次低一些,是先天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属于高级心理现象。其次,从所具有的品性看,情绪一般不稳定,具有较大波动性;情感则较稳定,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最后,情绪与情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产生的,进而发展成为情绪的深层核心,它通过情绪得以实现。情绪包含着情感,受已经形成的情感的制约,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新的情绪蓄积又促成情感的衍变,二者互相制约、发展。由于我比较认同西方心理学界对情绪和情感未作严格区分的观点,也不否认情感两极性的特点,所以我在本文中谈到的“情感”,是指宽泛意义上的情感,它不但包括在前苏联及我国心理学界严格意义上区分的情感的内涵,也包括情绪的内涵。可以说情感(即感情)、情绪,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情感”研究范畴,这在理论上也是可以成立的。
二、情感教育本源研究
从上文我们对情感教育的概括总结中推知,“体验”是情感教育中的关键性词语,去除情感教育阐述中的枝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情感教育的本质就是体验。心理学家狄尔泰认为,情感体验包括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情感体验"特指“生命体验",是“通过反复亲历才能获得的、对生命的内在隐秘本质的把握”,“是有限的生命对生活的反思",体验“是一种跟生命活动密切关联的经历",等等。美国心理学家罗伊斯也认为,情感体验是指人们所感觉到的体验世界,他又进一步阐述为,人们可以通过一个对象体验欢喜与憎恶,在这个对象消失后,苦与乐的感觉会成为一个价值保留在人们的情感体验中。由于情感体验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带有独特色调的知觉或意识,是心理的一种主观成分,具有复杂性,所以,具体的内在情感体验每次引起的原因不同,引起的情感类别和强度不同,其所产生的特定的情感色调会有变化。这种特点为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以激发学生对积极健康行为产生正体验的方法,以及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心理依据。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就经常使用“涵泳"、“吟诵"、“品味"、“体味"、“妙悟"、“入神"等词语,这些词语中或多或少地包含着情感“体验”的因素。鲁迅早年在谈教育时,特别说到过这样的例子:人们观诵文章,就好比在大海中游泳,‘游泳既已,神志悉移。’但‘大海未始以一教训一格言相授’,这其中讲的就是体验的倾向。情感是隐含在一切可感场景中,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去获得的。就如同热带人没见过冰,你给他讲水形成冰的道理,他仍不知冰为何物。而你拿出一块冰,“直示之"并“使之触之",“则冰之为物,昭然在前",“示之"、“触之",这也就是情感体验。我们可以设想:没有情感体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会流传千古,因为作者关注的不仅是个人的情感,而是关注了人类普遍的心态:人生无常;如果没有情感体验,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不会和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作者道出了历来文人士子心声:怀才不遇;如果没有情感体验,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不会被后世伤感的人反复咏唱。这是因为情感教育不是强加给人的令人反感抵触的说服教育,而是引导、培养、熏陶学生不由自主地情感生发的体验过程,是轻松和谐的享受快乐的人性化的体验,是对生命本源崇敬过程,是对美好事物的肯定过程、是对丑恶事物的否定过程、是对坚强的向往过程、是对迷惘的探究过程等等。
我国现存的认知教育模式的弊端明显地表现为:偏重知识、忽视情感,这不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我们会经常看到:有些学生在生活中或学习上一遇到挫折,便觉得现实与理想距离太远,从而产生对社会、人群疏远的想法,不但对自己失去信心,也对现实感到不满。结果消极、颓废、心灰意懒……,导致出现种种社会问题,这已是不容忽视的事实。爱因斯坦指出“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知识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情感的损害。"“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李吉林认为:“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只注重认识,忽略情感,学校成为单一传授知识的场所。这就导致了教育的狭隘性、封闭性,影响了人的素养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情感意志及创造性的培养和发展。”实际上,情感教育并非是与“认知教育”截然对立的,恰恰相反,它是对“认知教育”忽视人的情感、不能满足人的情感需要的一种补救;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特殊教育方式,而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指的是把情感体验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教育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情感教育的力量,把认知领域与情感体验两大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注重对人的发展,强调注重对生命的关怀,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学习为基本载体,以追求学生获得学习的深刻体验为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充分的体验,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随着社会思潮的日益多元化,社会在给人们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生存和竞争的压力,它使人们的情感受到冲击,时展的需要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积极的情感体验的产生。“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个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理想、判断、情感和想像等方面的自由。”可见,当今社会对人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积极的情感体验则有助于这一要求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杨公平.走出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误区.语文教学之友,2004,1.
〔3〕王乾坤.文学的承诺.三联书店,2005,5.
关键词:强生教育;强生教育模式;强生教育评估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67-02
对当代强生教育主流模式的认识
强生教育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长盛不衰的大事,我们有必要把它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但因时代等因素,我们有必要探索新的强生教育之路。所谓强生教育,是指以培养和强化人的自立、自理和生存能力以及奋发向上、报效祖国的思想与行为为核心的一种隶属于思想、修养与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以往对于中职生实施的强生教育的主流教育模式通常是有痕性的、灌输性的、校园性的。这些传统性的强生教育模式其优点肯定是有的,但也存在缺点与不足之处,其教育效果和效率也时常不佳。究其原因有很多,这里只略谈几点。
第一,就灌输性教育模式来讲。由于其教育过程的说教性、迫使性色彩太重,因此难以使中职生真正地产生自立自强的能力,难以使他们形成团结共进的精神,难以使他们拥有强大的自立自强的意志力和执行力。从学科的角度来讲,说教性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比较适合于知识含量较高的、逻辑推理较强的以及直观解说性较强的科目或课程,而对于十分需要受教育者自身感知、感悟和体验的行为性较强的强生教育来说,单一性的说教其教育有效性往往是难以保证的,其教育力度也是十分有限的。强生教育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学生在强生和励志方面的意志力和执行力。受教育者对强生教育内容的知晓和了解仅是其基础,如果不能使受教育者真正地具备强生方面的意志力和执行力,那么这种对强生教育内容的知晓和了解也就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了。要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强生、励志方面的意志力和执行力,离不开学生对强生和励志本身的具体的感知、体验和实践。由于强生教育的有效性是直接与受教育者行为相关联的,因此把强生教育工作与活动放在行为过程中来完成。灌输性强生教育模式属于说教性的教育模式,这种以宣讲为主的教育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纸上谈兵。这种强生教育模式企图以单一性的说服与教导方式使受教育者具备强生、励志方面的意志力和执行力,显然是难以较好实现的。强生教育凸显受教者的行为性、参与性和实践性的根本特性,要求我们在进行强生教育工作时要使受教育者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和实践性。
第二,就校园教育模式来讲。由于校园性的强生教育在其教育教学的真实性、实践性等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这就使得强生教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急需社会性、真实性的强生教育给予及时的补充与升华。此外,对于那些存在着心理或性格缺陷的学生往往真实性、实践性、社会性的教育活动可以给予他们更为有效的调理与医治,因为适宜的社会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拓展运动和极为有效的积极暗示与感悟过程。
第三,就当今时代来讲。当代中职生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到处都是物质的时代,无处不充斥着物质的诱惑和驱动。这就是说,如果单一地、一味地实施灌输性的传统校园强生教育模式,就难以搞好当代中职生的强生教育工作。为此,我们有必要创建高效的符合当代中职生实际的强生教育新模式。
无痕强生教育模式的创建
所谓无痕教育模式是指暗地里进行的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由教育者所实施的教育任务及其教育内容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模式正好与有痕教育模式相反。所谓有痕教育模式是一种公开的、受教育者知晓的教育方式。“无痕性”是无痕强生教育的基本特性,“强制性”往往是无痕强生教育的附加属性。所谓“无痕性”是指受教育者在其被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察觉到施教者对其实施了教育。因此,“无痕性”具有隐藏性、无声无息性。所谓“强制性”是受教育者被迫无奈地去执行并完成其所面临的任务,而这一任务正是教育教学实施者以无声无息方式所赋予的。
无痕强生教育模式具有“无痕性”和“强制性”,因此,受教育者无从产生不乐意的情况。这样,受教育者可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者所实施的强生教育。显然,这与有痕强生教育中受教育者是在不乐意的情况下所接受的被迫性或强迫性强生教育的情形是不一样的。无痕强生教育的效果不会因受教育者的乐意与不乐意而受到干扰。
“事后性”也是无痕强生教育模式的一个显著特性。如果合理地、科学地利用这种特性,现今中职生强生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将极大提高。
强生教育评估模式的构建及其实施模式
由于在进行无痕强生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让受教育者知道或察觉的特性,这就使得无痕强生教育比起有痕强生教育存在更多的不定因素。这些不定因素要求我们在实施强生教育之前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科学的研究与分析,有必要对所要实施的强生教育模式进行合理的比较与甄选。为此,针对具体的强生教育类型构建了一种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有效性且可简便地运用与实现的强生教育评估模式,即“限量性强生教育活动评估模式”。
所谓限量性强生教育活动评估模式是立足于对有限的、关键的几个量进行选定,再通过量化的方式构建出来的,是一种可以计算出分值的评定强生教育模式的可实施性、效果性的评估模式。下面以案例来阐述这种评估模式是如何构建的。
某公司要求某校的“订单班”学员必须于2011年5月23号之前报到,以便进行为期三个月至半年的岗前培训。公司方面称不提供学员住宿。2011年5月9号,带队教师接到上级领导下达的带“订单班”学员赴某公司报到的任务。“订单班”学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某校数控专业的学生,人数为30人;另一部分是某校机电专业的学生,人数为10人。强生教育的实施者是带队教师。根据公司方面的要求,带队教师决定对这些学生实施一场真实的现场寻租住房的强生教育活动。
由于强生教育活动含有两个硬性指标:一个是必须有一定的劳累度,教师规定不得小于5分(较累);另一个是报到任务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即住房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租到,教师规定租到住房的天数不得超过三天。这样,在满足这两个硬性指标的前提下,就可以就实施有痕强生教育、还是实施无痕强生教育进行分析、评估与决策了。这里顺便解释一下,如果采用有痕强生教育模式,那么在强生教育活动开展前要把所涉及的关键事项及时地告知参与者。如在这次强生教育活动中,如果教师采用的是有痕形式,则需将现场租房这一关键事务及时告知学生。
一个综合评定项是:为了便于对强生教育活动进行整合性和综合性的分析、评估与决策,教师又确定了一个指标,即强生教育活动的满意度。其等级的划分和赋值情况为:很满意(40分),满意(25分),较满意(10分),不表态(0分),较不满意(-10分),不满意(-25分),很不满意(-40分)。且规定强生教育活动的满意度的数值计算式为:M=X+Y+Z。这样,这个满意度M在实质上就是某场强生教育活动的一个综合评定项了。并且教师根据自身的体验、经验给出两个硬性限定。对本次强生教育活动来说,这两个硬性限定是:劳累度不得小于5分(较累)和成功租到住房所耗时间不得大于3天(0分)。
根据有痕强生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无痕强生教育活动的特点对各自应有的各种单项评定指标的数量值进行设定。具体情况如下:
有痕强生教育活动的X,Y,Z值:{15~10分(X),0~-5分(Y),10~10分(Z)}
无痕强生教育活动的X,Y,Z值:{10~0分(X),15~5分(Y),10~0分(Z)}
由于以上各设定值主要来自于教师的体验和经验,因此,难免存在着不够精确和不太合理的问题。随着以后数据来源可靠性的增加以及经验丰富性的增加,这些问题会有所缓解。
计算出综合指标值(满意度)。有了上述各个单项指标值,综合指标值(满意度)也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实施有痕强生教育活动的M={25分,15分}
实施无痕强生教育活动的M={35分,5分}
强生教育实施模式的决策
由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如果实施有痕强生教育活动,其满意度M的最高值不会高于25分,最低值不会低于15分。这就是说,这次有痕强生教育活动暨报到工作任务的实施及完成是不必担忧的,但其综合效果和效率也是一般的。如果实施无痕强生教育活动,其满意度M的最高值可以高达35分,这个数值远远高于有痕强生教育活动满意度M的最高值25分。这说明这次无痕强生教育活动暨报到工作任务的完成并在其效率上都是非常出色的。但由于这次无痕强生教育活动满意度M的最低值只有5分,这个数值远远低于有痕强生教育活动满意度M的最低值15分。这说明实施这次无痕强生教育活动是件极具冒险性的事情,如果对其实施过程不能很好地掌控是极易导致本次活动的失败与报到工作任务完成得不好,以至于引起公司和学校领导等各方面的不满。其实,这也是大多数人不愿实施无痕教育活动一个主要原因。
对比上述两种情况,结合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教师经认真考虑,决定冒险对这批学生实施无痕强生教育,即借这批学生岗前培训机会对他们实施强度较高的无痕强生教育。后来的实践结果证明决策是正确的,所构建的评估模式是合理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单鹰.高等教育原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孙绍荣.高等教育方法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欧阳文珍.品德心理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5]卢家楣.心理学与教育――理论和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6]陈瑞华.信息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7]黄涛.博弈论教程――理论・实践[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8]高慎英.有效教学的新思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校教学变革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实践与研究,走出了一条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富有民族特色办学之路。一是创新教育理念,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突出朝鲜族艺术学科特点,使艺术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二是努力改善艺术教育设施,共投入50余万元,购置和补充了各类艺术教育教学设施。三是规范艺术教育教学,强化领导,完善制度,确保了艺术教育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四是抓好全面普及和专业人才的培训,开好常规和朝鲜族艺术教育课程,招收朝鲜族艺术特长生,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五是丰富第二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艺术体验。六是狠抓师资培养提高工作,完善岗位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教师整体艺术教育水平。七是优化学科课堂教学,在语文、体育等各门教育中融入艺术教育,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本质上是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作品等素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已经广泛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现代日常生活、精神陶冶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艺术的感受、想像和创造能力,已经成为促进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与之相对应,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实践与研究,走出了一条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富有民族特色办学之路,为高校输送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民族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好评。
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理念
我国第一位艺术教育博士郭声健,在以普通学校艺术教育作为研究方向的论文中指出:中小学艺术教育应该是审美教育,它通过艺术化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艺术欣赏和表现活动,并在艺术活动中学习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我校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和感受,提高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艺术特别是朝鲜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掌握必要的艺术知识与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突出朝鲜族艺术学科特点,形成具有本县民族艺术教育的特色,让艺术教育不但能够在德育、智育力所不及的方面发挥出其特有的审美功能,而且能发挥出就连德育、智育自身也难以发挥出的德育、智育的功能。学校抓住民族艺术教育这一突破口,使艺术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我校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教育思想,科学的艺术教育实践,连续多年的艺术教育成果,使学校的艺术教育走在了全县中小学的前列。
二、多方筹资,改善艺术教育设施
艺术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要全面推进艺术教育,把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积极为学校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物质保障。为此,学校始终把艺术教育的硬件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学校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共投入50余万元,布置装潢了具有朝鲜民族特色的舞蹈室、艺术成果综合展室、多功能综合大礼堂、绘画室,配置了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购置了与之配套的还有录音机、影碟机、电视机、幻灯机、种类齐全的石膏塑像、各种组合的静物、色彩、画架、画布和各种乐器、舞蹈服装、道具等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我校艺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更好地对学生开展艺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科学管理,规范艺术教育教学
我校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的原则,确立了继承和弘扬朝鲜族文化传统与发展现代艺术教育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技能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工作思路。为保证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民族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把艺术教育作为考核班级、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科研、课外辅导及各种文化艺术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严格的标准和便于操作的考评机制。
艺术教师(主要是音乐、美术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严格按照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认真上足上好每一堂艺术课,完成所有教学任务。从而让学生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
在开设艺术课和培养艺术特长生的同时,积极发挥学生艺术团的力量,大力开展各种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积极组织学生艺术团走向校外,参与各种社会文化活动,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
在课程、课时安排上,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认真执行,上足,上好。在教学过程中,对具有以前已学习过某一艺术单项且有一定水平的学生,采取再提高的教学方式进行个别辅导,对初学者分小组进行授课。整个教学过程,依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的教学形式,学生按不同进度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同时,定期举行公开课,不断修正新的教学模式,确保艺术教育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四、普及教育,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在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需求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人文环境的发展,家长和社会对于人才培训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不仅要求我们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还对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构成有很高的期待,要求我们民族教育在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出掌握基本民族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
近几年我校着力加强民族艺术教学工作,在开设好常规艺术教育课程的同时,增设了朝鲜族器乐、舞蹈课和朝鲜族书法课、朝鲜族美术课程(均为选修课),力求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普遍提高民族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还招收了朝鲜族艺术特长生,并配置民族艺术专业教师,由主管校长直接负责,指导艺术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制定教学计划和培训目标,责任到人加强特长生的培养。在特长生的影响下,一些有艺术潜能的学生也加入了进来,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以美术学科为例,专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教育的同时,结合课程安排有意识地穿插民族绘画教学内容,十分注意普及学生民族绘画知识和学生美术潜能的发挥,让学生有时间有目的的进行发挥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艺术潜质,并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名学生,临摹的达芬奇的《蒙那丽莎》那幅油画,人物造型准确,形象逼真,笔触细腻到位。后来,老师注意培养他的民族绘画水平,动员他加入到民族绘画特长班,三年后,他考入了大连民族学院设计专业。之后另外还有几位学生,以自己较好的绘画能力考取了大连民族学院、吉林动画学院等。2006年,我校金延龙同学的作品在吉林省新闻社举办的美术作品比赛中获的银奖;同年李相姬同学在全县首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这应该说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的好例子。
五、拓展空间,丰富第二课堂教学
为了给艺术教育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民族文艺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艺术体验,使学生的艺术才华得以充分展现,营造了一个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富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学校成立了民族舞蹈小组、声乐小组、书法小组、绘画小组及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的班级合唱团。每到课外活动时间,校园内歌声四起,学子们挥毫泼墨,其乐融融,校园中到处都洋溢着富有浓郁朝鲜族特色的合谐景致。
学校每年都定期举行不同的民族艺术活动,如以民族歌舞为主的大合唱比赛,开学、毕业典礼上的汇报演出、师生卡拉OK大赛,绘画展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活动,整个校园沉浸在民族艺术的海洋里。同时,学校还将这些活动推出校园,参加演出,并获得很好的成绩。每年在团县委组织的活动中,我校舞蹈队的民族舞蹈均获得出席领导和观众的普遍好评。2003年,在市第一届中小学艺术活动中,我校民族舞蹈《手绢舞》获得二等奖。2004年,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艺术大赛中民族舞蹈《扇子舞》获得二等奖。2005年我校应市艺术节的要求,到市演出民族舞蹈《喜庆舞》。2006年民族舞蹈“帽子舞”获得一等奖。同年在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民族舞蹈《刀舞》、《帽子舞》分获一、二等奖,金鑫的绘画作品《色彩》获二等奖。2008年,延边电视台组织的《长白杯》独唱比赛中,我校学生获得二等奖。
六、培养师资,提高艺术教学质量
重视艺术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让艺术教师学有所用,是提高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我校非常重视对全体教师和艺术教师的培养提高工作。完善岗位考核制度,对艺术教师在艺术教学和艺术业务领域取得的成绩和教育成绩列入同等加分项,让奉献精神归化为教师的动力,把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稳步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校本培训,组织民族艺术专业教师定期为全体教师上公开课,重点普及民族艺术常识,由浅入深培养广大教师的民族文化素质。克服经费紧张的实际困难,要想方设法让艺术教师参加一些艺术教育学习培训班和各种类型的研讨交流会,鼓励艺术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展览、比赛,对于完善艺术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整体艺术修养和教学水平提到了积极的作用。
七、各科渗透,整体提升艺术教育水平
生活是美的,艺术是生活的再现,同样也是美的。艺术的任务就是教学人们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教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责任,同样各科教材都是各个领域中美的极致。所以每个学科都要认真挖掘美,各科任课教师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美,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这才是艺术教育的真正普及。优化学科课堂教学,将艺术教育融入其中,是促进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使学生既增长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和艺术修养。
语文。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发掘美育因素,提高教学效果。高中课本中《再别康桥》一课,教师把汉语文、音乐、美术(影视)有机地融在一起。多媒体的动态美景,配上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很快就领会了课文内容。通过学科渗透,学生不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获得美的感受,领略了自然美、音乐美、色彩美、语言美,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体育。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还把以往枯燥的准备运动,改为配乐模拟操、韵律操,将各种难懂的形体动作画成挂图或者做成动画,既深化了对民族传统的理解和认识,激发了学生做操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投稿须知
(1)请投稿我刊的作者直接在线投稿,编辑部及时为您审核(请您投稿时准确填写您的联系方式,以便稿件录用和杂志出刊后及时与您联系)。
(2)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3)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所有来稿必须通过检测,文字复制比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
(4) 初审周期为一到二个工作日,请在投稿五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或直接在线输入文章编号查询录用状态,若2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
(5)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程序;
(6)杂志发表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本。
(7)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8)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电子稿。
(9)格式要求:
标题:请用小三黑体,标题应鲜明,一般不超过25个字,不使用外文缩写词。
作者姓名及单位信息:请用小四楷体,要有准确的作者单位名称、省份、城市及邮编。
摘要(中文):请用五号楷体,摘要文字控制在250字内,重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结果和结论尤为重要。摘要须用第三人称写
关键词: 请用五号楷体,要求不少于3个,不超过5个。
正文:请用五号宋体,不得少于2000字。一般来说,2000字以下的文章,很难说清问题,不能保证学术质量,因此,2000字以下的文章本刊恕不受理。
一、政府要重视幼教事业发展
贫困地区甚至包括不贫困地区,政府对幼儿教育抓得也不够,没有实质性的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有些地方还有不少辅导班似的幼教模式,管理混乱,没有对幼教正规的事业建制。这样一来,出现很多不规范的幼儿园,也出现了很多不具备幼教专业和资格的老师“,赶鸭子上架”能教好孩子吗?在幼教事业发展上,政府是先导,项目规划可多往这方面考虑。政府的支持力度是以往薄弱的幼教发展的关键。政府可以加大重视和资金投入,如,可以向江浙等地区学习,规范化配置教学设施,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机制,幼教老师要有教师资格证,非本专业教师要再进修,定期开展师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等,逐渐缩小幼教地区化差距。政府要带领农村在各项事业上向城市靠拢,推动幼教事业发展要步步落实,从根基做起,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
二、农村幼师地位和待遇不高
我常常看到农村教师穿着朴素,甚至“土气”,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认可度普遍不高,尤其是农村幼儿教师,待遇低,有时还会被别人说是“孩子王、看孩子的……”,这是为什么呢?有一次安徽出差,大巴车上坐在旁边的是一位中年女士,闲聊时发现她是一位幼师,说是某乡镇农村幼儿园的,当问及她的待遇时,说比中小学教师差远了,不到600元,自己以前是技校学计算机的。推敲一下,不难发现问题。
1.基层农村幼教的待遇的确很低。暂且不说是公办还是私有单位,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没有低于600元的,江西贫困地区最低工资国标还610元呢,教师的工资待遇还略高于其他行业吧。幼教的工作其实比中小学教师还辛苦,他们默默耕耘,含辛茹苦,却享受不到应有的工资待遇,这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在社会人的心中地位当然不高。
2.配套的师资不符合标准。在农村,幼儿教师大都不是本专业的,学历也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从某种程度上看,农村幼师就是“看孩子的”,家长并没有寄希望培养孩子,而是自己没时间看,给孩子找个地方“玩”。所以,幼儿就得不到科学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以上这两个问题是农村幼儿教育亟待解决的,政府要采取有力的措施,社会要端正对幼儿教育的态度。如,要采取吸引人才机制,提高幼师待遇,激发从事幼教行业的积极性;招聘幼教专业的教师,对非幼教专业的教师要再培训和进修;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年青教师的知识理念新,可以为教学注入活力。一个系统良好的教育是需要多方面运营的,可以向示范性幼教单位多学习,才能在农村幼教发展上取得特色和创新。
三、家庭对幼儿的教育观念滞后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居多,一个孩子有很多长辈疼爱,不愿意让孩子过早地步入学校。在农村,有些孩子不读幼儿园,到了七八岁直接读一年级,生怕孩子过早地入学“受委屈”。其实,学龄前的幼儿是最具有可塑性的阶段,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教育是必然的。农村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他们的教育观念很陈旧,有的还是“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想法,这是片面的、错误的,殊不知21世纪了,科学就是生产力了。再者,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父母都出去打工了,把孩子给爷爷奶奶养着,大多数农村家长就忽略了对孩子关键阶段的教育问题。研究表明,父母多陪伴的孩子智力高,学前幼儿是其个性气质的养成和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
四、总结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是孩子未来成才的基础,是其人生开端的良好塑造阶段,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每一个孩子都应得到均衡的教育机会,这是人生存的权力。在中国教育的大好形势下,幼教事业更要落实普及发展,农村孩子有其优秀的特质,重视对他们的教育,对未来社会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推动农村幼教要动员全社会的参与意识,作为个人的我们,在关注身边孩子的同时,多关爱一下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他们迫切需要甘露滋润成长。虽然立见成效的改观农村幼教是不现实的,但只要国家和我们共同努力,农村将不再贫困,农村的孩子将不再渴望。
作者:王静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娄葑镇斜塘莲花五区斜塘实验幼儿园莲塘分园
【关键词】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关系研究
一般意义上,我国教育可以划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四部分,由于分类标准不一,四种教育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成人教育是通过提供非传统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公民与劳动者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是与未成年人全日制学校教育相对应的一种独立教育体系。[1]职业教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就业教育,因为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教育手段是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和训练,教育目的在于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实践经验。[2]由此可知,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无论是在教育对象还是在教育内容、教育目的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但又各有其特殊性。本研究基于已有文献资料,尝试对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研究情况做一回顾,并在回顾的基础上进行相关评析,以期厘清二者的交叉点及差异性,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趋势展望。
一、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回顾
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二者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因此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始终是活跃在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理论课题。无论是教育实用主义对成人教育的教育实用性观点,还是人文主义对职业教育的人文性关怀,都推动着我国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不可否认,两种理论流派思想之间的博弈,推动了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向前发展。关于二者的关系研究,我国学者的见解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从两者的概念及构成可知,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从成人教育的功能出发,成人教育可以分为成人职业教育和成人非职业教育;从职业教育的功能出发,可以将职业教育分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职前职业教育和成年人的职后职业教育。基于此可知,成人职业教育成了两者的主要关联点。也就是说,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联系体现在成人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成人教育的重叠。[3]另外,二者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有其共同特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属于不同的教育范畴,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实质属生计教育,成人教育的实质为终身发展教育。二者存在的显著区别体现在教育对象、教育境遇、教育目标、教育功能、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教与学的关系等方面。[4]王瑾认为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差别表现在:成人教育更为强调教成人性,而职业教育则相对强调教育内容的职业性。她分别就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时限五个方面对两者做了区分。[5]黄碧玲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的交叉来论析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6]同时她又指出二者的区别是:第一,内涵不同。相对职业教育而言,成人教育的内涵更为丰富,不仅强调教育对象的成人性,还涵盖了成人教育的职业教育部分,而职业教育的内涵则更有针对性,强调教育内容的职业性。第二,价值取向有别。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丰富而复杂,其兼具功利倾向与非功利倾向;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受教育者的谋生技能,往往有现实目的性以及明显的功利倾向。第三,教育目的不一。成人教育在关注现实目的的同时,更追求终极目的,即追求人性的完美和人生真正价值的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急需的专职人才,所以在培养目标上对教育者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专门性知识更为强调和重视。[7]此外,她还提及在办学形式、经济效益、专业设置、学科体系和教师选择等方面二者存在差异。
2.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虽存在交叉但不能互相取代
甘立成认为,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分别,除了划分标准不同外,还在于两者的教育特点和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目的不一。他认为两者是交叉关系,并从受教育的对象范围、社会属性、教育内容、教学形式、达到的现实目标五大层次对这种交叉关系进行分析。[8]叶忠海、王瑾等人均主张:尽管近年来职业性成人教育与非职业性成人教育正趋于融合,但这并不能成为职业教育取代成人教育或者成人教育代替职业教育的理由。它们在本质上为两种不同教育范畴,如上文所阐述,二者在教育对象、目标、内容、形式、时限、过程、教与学关系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区别,没法互相取代。我国国情决定了中低层次成人教育的任务还任重道远,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等,且成人学历教育尚不过时。而现阶段职业教育主要为社会输送大量基层应用型人才,其对缓解就业压力功不可没。因此,二者的独有功能及社会地位,决定它们之间只可能逐步走向融合,而不能相互取代。[9]
3.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虽各有特色却趋于融合并进
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虽然分属于不同的教育领域范畴,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但是二者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二者将更多的趋向于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融合发展趋势,搭建成教与职教间的立交桥,共同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服务。陈鹏认为,关于我国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研究总体上经历三个时期:成人教育职教化(1986—1995)、成人教育非职教化与职教化之间的论争(1996—2003)、争论之后的和谐发展(2004—2009)。他认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研究主要有四种基本学说:“历史贡献”说、“交叉关系”说、“替代转型”说、“和谐发展”说。另外,他对不同观点间的论争进行了归因分析,认为概念形成、历史生成、社会发展、政策导向等均为促成因素。最后,他对二者关系进行前瞻,认为它们将在沟通与融合中连为一体,共同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在和谐发展中各显特色,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职能。[10]唐爱民认为成人教育范畴与职业教育范畴既存在逻辑分殊又存在逻辑耦连。其分殊在于:其一,内涵不同。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不同不仅表现在二者的教育对象在生理、心理、社会成熟水平上,而且表现在二者的价值诉求与目标指向上的异同。其二,外延差异。从教育对象上看,职业教育包括成人和非成人,因此其外延大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是包含成人教育的;从职后教育的角度看,二者的关系则发生了颠倒,职业教育的范畴又会从属于成人教育。其三,实践特征不同。即在实践运行过程中二者的运行起点、运行时限有别。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范畴划分标准不一是导致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重叠、相互交叉的根本缘由。职业教育属于功能性划分,而成人教育属于对象性划分。其耦连表现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逻辑上的交叉与包含,因此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这也就导致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难以将二者彻底区分开来。[11]职业性的成人教育与面向成人的职业教育日趋融合,将成为未来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发展的主流趋向。
二、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评析
通过对以上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关系的回顾,可以得到不同学者的相异性价值取向,而在这种取向下形成的偏执性理论主张表现在:
1.只见交叉,不顾差异
忽视职业教育的个性特征,将职业教育划分为成人教育的一部分显然不符合二者概念范畴的实质。这种观点实际上赞同职业教育成人化,只看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共性,却抹杀了二者的个性,只注重两者在教育对象年龄上的相似性,但忽视其在具体实践中的差别,即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的素质和水平有各自的要求;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完全等同。这种观点的实质误区在于其过分看重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交叉之处,而相对忽视了他们其实分属于不同的教育范畴,独立承担各自的教学任务、完成不同的教育目标。换句话说,他们片面地认为二者在教育的社会功能及作用上完全一致,一切成人教育活动都是在为受教育者的就业或在职提高做努力,却忽视了教育对人的发展功能,并未注意到两者在直接目标和终极目标上存在一定差别;当然,还有学者认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上标准一致。该种观点模糊了两者的区别,从而导致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既然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并行存在,本身就说明两者都有自身的特点,不存在“谁代替谁”的问题。他们之间的不同,除了划分标准不一外,还在于两者教育目的、教育特点、教育方式及教育内容等差别使然。
2.只谈替代,不论个性
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替代转型说”认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交叉,为二者之间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能,随着经济社会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日趋发展,成人教育职业化的现象日益普遍,职业化特色成为成人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从教育功能的角度出发,这一观点似乎存在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是综合考虑教育的多维角度可知,这种观点也存在一定的狭隘性。在新时期,成人教育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实现转型本无可厚非,但成人教育的实质为终身发展教育,故此种转型应更加侧重它的“非功利性”及“人文性”;那种主张成人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偏执想法将最终将成人教育引入歧途。因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教育职责共担,但是也存在更大程度上的领域分歧,成人教育中不仅包括职业教育的任务,还有许多非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教育中虽然包含职后成人教育的内容,但是还包括非成人职前教育的职责。因此,那种基于二者之间存在一定交叉就片面地认为成人教育职业化或者职业教育成人化的“替代转型说”在理论上无法立足,更不存在可靠的现实依据。因此,无论是上述哪种观点,都将导致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的极端化发展。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不是完全对立的,两者之间存在很多内在的一致性和关联性,探究二者关系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将有利于科学把握二者的未来发展的常态。成人教育是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培训,具有鲜明的职业性;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基于此可知,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范围甚至教育功能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单纯关注二者共性或者单纯关注二者个性的观点,都会显得有失偏颇。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与融合,有利于我国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不失为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必要途径。
三、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展望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对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进行审视,会产生不同的立场和观点。研究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时展对二者的教育需求,展开二者的关系研究。归纳这些不同论述或论争不难预测,未来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关系的研究将呈现以下基本发展趋势:
1.呈现出和谐共促的发展态势
如陈鹏所述,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研究将逐步从争论转向对话。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既存在一些交叉之处,但同时又是本质属性不同的两种教育范畴与体系。两者之间这种固有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发挥的独有功能便决定其只能走向“和谐共促”。多年来,学者们已有的研究过程、研究成果也证明了:一者代替另一者将不利于双方向前发展;在教育实践中,一方从属于甚至附庸于另一方,将导致双方自我定位不清、发展空间受限。换言之,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各有其自身使命,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讲,两者绝不能互相取代,而只能向着融合、共生的道路上行进。因为只有当两者均坚守阵地,发展势头迅猛之时,才可能是其相互学习、借鉴、融合、共促之日。
2.将长期处于交叉发展状态
之所以出现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认识的不同误区,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是一种交叉发展的关系。各种认识误区的存在,容易导致具体教育实践中,模糊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使教学内容失去针对性。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二者将长期处于一种交叉发展的状态,也就是说二者各有不同,但又存在某种程度的交叉,这是对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科学把握的结果。一方面,二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在统一性,存在一定的重叠成分。另一方面,分析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虽然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本质不同,但二者又存在不容忽视的内在联系。
3.共同为终身教育发展铺平道路
正因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交叉与联系,才不可避免地提供了它们之间相互借鉴的可能性。二者在这种相互借鉴中发现各自优势及不足,并得以取长补短、互利共生,最后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回望过去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它们在普及我国中、高等教育以及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均有突出表现。展望未来,二者都有独立的发展机遇与良好的发展前景,他们应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相互补充、互惠互利、共谋出路。在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交叉点健康发展的同时,尽力坚持各自的办学特色与独有职能,共同为国民教育的革新与发展创造契机。21世纪是终身教育理念更加广泛地为大众所接纳并逐渐内化的新世纪,此时的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也更趋于融合。他们有可能也有责任共同为终身教育理念的完善和普及、终身教育实践的推进和深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二者也将在这种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螺旋式上升甚至是跨越式发展。总之,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复杂,不能简单地把二者概括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或者认为两者是相互交叉的关系,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二者未来关系的发展。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将是二者关系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我国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的重心,可以适度向二者的结合点靠拢,但这也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他们之间的个性发展特征。与职业教育相比,成人教育还存在发展历史较长、涉及范围更广、概念内涵更为丰富等特点,这是在对二者关系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教育又属于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职业教育内容的重要补充、职业教育实践的主要阵地。成人教育的职业化和职业教育的成人化,是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交叉点。关于二者在未来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向,还需要不断去分析与探讨,以不断完善两者关系的相关理论,促使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明朗化。
【参考文献】
[1][3][4]叶忠海.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1996,(2):20—25.
[2]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5]
[8]王瑾.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辨析[J].成人教育,2009,(7):48—49.[6][7]黄碧玲.浅析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68—69.[
9]甘立成.浅谈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交叉关系[J].成人教育,2004,(12):19.
[10]陈鹏.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及未来走向评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5):90—93.
[11]唐爱民.成人教育及其邻近范畴的逻辑关系摭论[J].教育研究,2007,(10):77—82.
[12]朱强.浅析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异同:从教学的角度[J].职教通讯,2013,(7):40—42.
[13]袁金生,郭兴华.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与融合[J].中国成人教育,2000,(7).
[14]肖尧.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交叉关系[J].教育理论,2007,(9):19—20.
[15]谢明荣,孙进.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差异与联系[J].继续教育研究,2011,(11):9—11.
[16]崔铭香.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8—9.
[17]赵喜文,李娟,王丽,郭伟.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异同及重要启示:兼谈成人教育姓“职”还是姓“成”[J].继续教育,2006,(2):24—26.
【关键词】教育案例研究;教育行为;认识与改善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1-0021-04
【作者简介】吴亚英(1968-),女,江苏常州人,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
教育案例研究,是基于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实践改进,直至问题解决的一种研究活动。它具有基于需要、持续研究、见汪效果、形成结论等特点。教育案例研究在优化教师教育行为、促进理念与行为一致性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一、研究常态,激活内需
改进自己、优化行为,其根本前提是,教师内心有需求。这个需求的产生,必须源于教师的自知,知道自己日前的教育行为不适宜。如何才能判断教育行为适宜与否呢?对常态情况下的教育案例展开规范深入的研究,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办法。之所以取样常态教育案例,是为了获取最真实、最有代表性的实证。
【案例1】大三班邵老师组织的语言活动《皮鞋车》(片段)
活动开始,教师出示PPT,而后问:“如何让又脏又大的皮鞋变成漂亮的皮鞋车?”
幼1:在皮鞋上装上发动机。
幼2:在皮鞋上插上花。
幼3:除了发动机以外,还要装上马达。
师:让我们听一听小老鼠是怎么做的……
【简析】对幼儿的想象,老师们除了“嗯”“好的”之外,没有其他回应,就直接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讲故事。幼儿的回答,仅仅成为故事前的引子
【案例2】大一班周老师组织的操作活动《小小设计师》(片段)
在这个活动中,乔乔设计并制作的是面具、只见他先把一张长方形的卡纸对折、再对折……用剪刀在纸的相应位置比划比划,小脸绷得紧紧的,果断地用剪刀头在纸上戳个小洞,“嚓嚓嚓”几剪刀,两个“眼睛”就出现了……放下这张基本成脸型的卡纸,只见他拿起一条型纸,围着脑袋比试着,接着,又拿起一张条型纸,用双面胶涂抹两头,接出一段……面具做好了,戴上又拿下(眼睛与“眼睛”不对号);“眼睛”太小了
乔乔又操起剪刀,三下两下,“眼睛”变大了……
此时,周老师走了过来,她看了看乔乔脚下的纸屑,皱了皱眉,面对乔乔,用手指了指地毯。只见乔乔无奈地放下剪刀,急切地、胡乱地拣着纸屑……
【简析】一个充满主动探索精神的思维过程被教师的“无知”打断了。
上述案例在教育实践中司空见惯,如果不进行案例研究,我们很少有“我的行为适宜与否”的自觉观照,也就不觉得我的做法有什么不妥。而当我们微格剖析、追问内心的时候,我们发现,那些习以为常的行为,问题其实很多。归纳一下,主要是对新课程观念的理解一知半解,对自身行为没有审视“为什么、如何做”的自觉。
比如案例一,新课程观念要求我们,教育要从幼儿的需要出发。第一个问答的目的是发现幼儿的经验基础、激发幼儿的想象与表达愿望。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幼儿回答得也很好。但是实践场中的我们,思路又回到了曾经:变设计时的幼儿中心为习惯了的授课中心,我们太习惯于按教案上了。
案例二中的我们,也是如此,我们习惯了组织,习惯了提醒、要求。对于“关注并敏感地察觉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的纲要内容,我们忘记了;对于孩子行为表现的观察,对于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思维的解读,我们忽略了。
每个人都有向上的欲望,尤其是在发现自己必须向上的时候。上述两个常态案例,再现了我们依旧奉行的“老路子”的尴尬,再现了我们教育行为上的不足。事实面前,教师自我改善的内在需求被激活了。
二、研究经典,寻找参照
对于经典案例的研究,一般来说,首先必须有源于教师需要选择合适案例的研究思路。在此思路指导下,我们挑选了上海冰厂幼儿园池莉老师组织的《我和风儿做朋友》的案例,对适宜的学习方法、有效的教师应答展开研究。研究时,所有参与人员都观看录像,集中关注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观察,从而对关注点进行思考和判断。
【案例3】万老师对大班《我和风儿做朋友》案例的剖析(择取“对抗赛”片段)。
实录:
比赛开始了。本节活动中“是否喜欢风”的辩论环节,幼儿清一色选择“喜欢”,于是老师“被选择”了“不喜欢”。录像中此时的师幼位置是这么安排的:幼儿坐在椅子上,教师单脚跪地面对幼儿。与幼儿视线平等。
幼1:我喜欢风,因为风能把头发吹干。
师:风能把湿的东西变成干的。真不错,贴上一个风爷爷。
师:我不喜欢风。早晨我刚刚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风一吹就把我的头发吹乱了,所以我不喜欢它。这个理由能成立吗?(幼:成立)好,我也为自己贴上一个风爷爷。
幼2:我喜欢风,因为风能发电。
师:你的知识真渊博,来送你一个风爷爷。(幼儿开心地拿着“风爷爷”贴到黑板上)
师:我不喜欢风。女孩子是特别爱美的,可是风一吹,把我的皮肤吹得很干燥,皮肤都裂开来了,是不是?(幼:是)那也奖励我一个风爷爷好吗?(幼:好)请一幼儿为老师贴上一个风爷爷。
幼3:我喜欢风,有了风我们就可以放风筝了。
师:风可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怪不得小朋友喜欢它呢。
师:我不喜欢风。有一种风叫龙卷风,好端端的就把我们的房子给吹走了,太可恶了。(教师夸张的神情一下吸引了幼儿的注意)
幼4:我喜欢风,因为风能把湿的衣服吹干。
师:风能把湿的东西变成干的……(幼儿内哄:不算不算!)
师:为什么不算?(幼:因为他重复了)
师:嗯,这可是游戏规则,说过的不能重复,但至少也说明他已经在积极地动脑筋了。这样吧,我们拍手鼓励鼓励他。
【简析】了解风的利与弊,有助于幼儿辨证地看待事物,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在活动中,首先要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大班幼儿感兴趣的“竞赛”性游戏融入活动中;其次,用丰富的情感、体态语不断地激励幼儿,用自身规范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适时地点拔、引导,提升幼儿的经验,激活幼儿的思维,开阔幼儿的视野,使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借助经典案例,教师们在反复观看、详细记录、深入思考、理性判断的过程中,内化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理念,比照着自身,‘寻找学习的榜样。
因教师的需求不同,我园参照“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学前项目中国第Ⅱ阶段研究”的测查工具材料一“对教师行为的观察”,设计行为类别分析表,确定具体观察内容,具体如表1(见下页)。
三、研究专题,享受过程
改善教育行为的案例研究,特别强调持续跟进,特别需要发挥群体实践智慧的诊断、重构,还特别需要被研究者由内而外的更新、改善、优化。
因不同阶段,教师有不同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研究的对象和主题。对象和主题,可以是教师个体,也可以是群体中的共性不足。其次,要进行以课为例的教育研究,必须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
下面,我们以大班科学活动《我们的小脚丫》为例,关注师幼互动环节,对教师的观察解读行为、回应表现展开跟进研究。研究过程中,每位参与者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寻找改进教学、改善行为的出路和方向,为后续的实践提供良好的认识与技术基础。具体过程如下:
【一研】发现问题:在师幼群体互动过程中没能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幼儿主体间的关系。
实录:
A组幼儿的探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幼1:我发现脚上有一条一条绿色的筋。
师(大声地):其他小朋友有不同意见吗?
(声音较大,好多幼儿把目光转向了教师。)
幼2:应该是蓝色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幼3:那是血管。
师:说得很对……
幼4:我发现脚像滑滑梯。
师(大声地):你能不能说得明白点儿?
幼儿5:我用手拉住大脚趾,把脚用力蹬出去,我的脚就像一艘船了……
幼6(连比带划地):我用手一压,这儿突然就变白了。
师(大声地):你压在脚趾甲上,原来脚上有趾甲。
幼7:趾甲长在脚趾头上。
诊断:结合录像进行
从表面看,教师非常关注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行为,与幼儿交流频繁,显示出一派“热闹喜人”的景象。似乎已经将幼儿的主体地位落到了实处,似乎做到了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细细品味,可我们发现:胡老师虽然非常想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缺乏与幼儿群体互动的技能,导致了为尊重个别幼儿需要却左右大部分幼儿思维,看似尊重幼儿实质是教师中心。
诊断建议:
降低音量和个别互动。
鼓励幼儿结伴交流各自的发现。
【二研】放低音量,引导幼幼互动
实录:
B组幼儿的探索活动开始了:
幼1:我发现我脚上一条一条的线。
幼2:我手上也有的。
师(对着两人小声地):观察真仔细,那叫什么?
幼1:我知道了,是手纹。
师(看着幼2):是吗?
幼2:手上的线叫手纹,脚上的线叫脚纹。
师(同样小声地):真聪明!
诊断:还是结合录像进行
在这次活动中,教师能正确认识到幼儿的活动需求,在与个别幼儿互动时降低音量,尽量不影响其他幼儿的思维,并能用简单的语言以及眼神引导幼儿间的交流。但在交流时,还是顾此失彼。
诊断建议:
所提问题的指向要集中,不能散。
在交流同一逻辑的不同发现时,直接告诉幼儿“一个一个轮流说”。
用语言、手势、表情等提醒幼儿倾听同伴说。
用追问“谁还有不同的发现”来提醒幼儿说不同的答案。
【三研】熟练师幼群体互动技能
实录:
c组幼儿开始探索脚丫的秘密了。
(幼儿同样有很多的发现,从外形特征、部位特点到对脚型变化的想象。胡老师能很好地倾听、小声地互动,继续引领孩子相互说着、笑着。集体交流开始了――)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
只见举得高高的小手,只见急不可耐到屁股离开座位跃跃欲试的样子。
师:来,让我们一个一个轮流说。
师:还有不同的发现的,请说?
诊断:
本次活动中,胡老师根据二研的诊断建议,不慌不忙地提问、提醒、回应,所有的孩子都有表达交流的机会。胡老师还较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在相应的外显行为上逐步老练:能根据交往对象的多少调整好说话音量、较好地运用体态语言等,在灵活参与活动、自如应对众幼儿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四、研究流程,形成结论
教育案例研究是效果非常明显的研究。
(一)具有清晰的操作流程
确定研究专题、采集教育案例后,所有参与者借助文字、表格、符号或影像手段,详细记录教育过程中幼儿的学习状态、学习表现,记录被研究教师的言行举止、神情变化,让流动的教育过程静态化、固定化,进而针对专题展开分析和解读,直至开出改善的处方。
(二)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
即帮助教师正视自己原有的教育行为,敢于剖析自己的内心想法,激活自控意识,练习反思路径――从幼儿学习效果反观我们自身行为的适宜性,反复研究应对教育不确定性的策略和行为,自觉调整或优化教育行为,提升实践智慧,促进专业化成长。
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行为类型,总结出不同的操作办法和程序(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