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7 23:07: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职业道德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它的来临,意味着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最基本的要素。人才和知识、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面临了挑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注重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依附地位,就会受制于人,仰人鼻息。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
然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江书记曾深刻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的,学生在思想教育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会转化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为祖国发奋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对学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提高识别真善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可以采取众多有效的措施,但我认为,在众多环节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关键,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而高尚师德的表现,我认为首先是行为。正如托马斯﹒马尔斯贝丁所说:“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提供人类社会远景的终极图画,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是的,榜样是最好的教员,虽然榜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它却教给人们许多书本上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
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行动就是力量。与空洞的说教不同,榜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一个人、鼓舞一个人,他给人一种潜移墨化的影响,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对于学生来讲,眼睛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不管看到什么,他们都会无意识的模仿,不知不觉中,学生与他们身边教师的行为模式就会非常接近。这正如许多昆虫呈现出与它们所吃树叶一样的颜色一样。因此,教师的影响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使一些看似细小的行为,也不能等闲视之,因为这些细小之处对于学生的品性的好坏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往往是教师谆谆教育的东西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教师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有关情感方式、纪律观念、勤劳风范和自我控制等具体行为仍然存留在学生心中并产生持久的影响。一位作家在晚年时曾无限感慨的说起他的一位老师对自己深深的影响:“每当他来到教室里时,那种祥和的道德氛围立即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乃至每一句话的语调都给人一种心灵空洁、浑身舒爽之感。在这种庄严却宽松的气氛中,心灵就象在洗澡一样清爽,人似乎站得更直了。”“每当他在身边时,我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良好的师德对一个人品格的养成是多么重要啊!也许,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改善和提高自己。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青年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比例逐渐扩大,承担了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当前社会环境、高校体制、成长环境等因素,部分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不够,奉献意识不浓,业务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社会转型期大环境的冲击。近二十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正是社会转型加快引发的矛盾冲突,为高校教师的理想信念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今年来出现了多起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教育和学术腐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知识分子因发现真理、传授真理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也基于这种尊敬而获得雄厚的心理支持。作为世俗化的商业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金钱主义等人生观对中国社会影响日渐突出,教师职业道德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2.学校管理体制的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各高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管理中引入了一系列竞争机制,这对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有的高校在考核中,过分强调了科研经费、研究项目、获奖成果、的数量,将这些量化为硬指标,而将个体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育人状况视作软任务,没有衡量和考核的可操作性标准,因而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常常被忽略。这样的政策杠杆让一些教师只注重硬指标的实现,教师关注较多的是职称晋升、学历提高,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工作的投入。而将师德修养视作可有可无,将不计量的工作或公益活动视作额外负担而不愿意承担。
3.教师自身因素。部分教师对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不足,不能从自己所担负的特殊历史责任的角度认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光荣感和责任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当前的教师主体大都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多数人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的磨炼,优越的成长环境使相当一部分教师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缺少吃苦耐劳的品格,意志力薄弱。
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教师按照社会道德的普遍原则与教师职业规范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陶冶的道德活动,同时也是一个接受他律并经过内在良心调整达到自律的过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带有教育工作职业特点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有其渐进性和相对稳定性。教育工作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因此,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从高校整体建设的特殊性出发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出要求,从履行教书育人的角度研究高校教师品德形成的方法和途径。
1.努力学习道德理论,树立高校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道德认知判断水平的高低对道德行为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这就启示我们,要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必须加强道德认知教育,努力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理论,让他们接受现代社会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并使之与自己的观点、信念融合,从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思想、意识、情感,然后外化为个体的行为以作用于社会。教师学习职业道德理论,主要是个人自学与教育部门组织学习相结合。个人自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但由于受个人理论水平、理想觉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育部门组织学习,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树立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教师的道德理想。一个人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道德中凝聚着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常以祟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的目标,正确处理好理想信念与行为选择的关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道德修养的高校教师。
2.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以条文的形式,对学校成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做出的规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的体现;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也是广大师生员工进行自我规范的依据;是学校持续发展和创办一流学校的制度保障。学校规章制度对形成个人的自律习惯,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若没有规章制度,学校管理就无从谈起。然而,规章制度不是摆设,要重在实施和落实。高校职能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及工作纪律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如明确无故迟到、早退、缺旷如何处罚;挖苦辱骂学生,体罚学生,以不适当的方法处理学生而影响上课如何处罚等等。而后组织全校教师学习,让他们都清楚哪些行为是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是与之相悖的,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深化高校教育改革,营造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一个时期以来,教师队伍中的少数人之所以职业道德水平下滑,行为失范,除了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个人放松了对自己的修养和要求以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高校内部承袭多年的人事、分配、考核评价制度,缺乏对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客观上提供了不良现象继续存在的土壤。因此,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当选在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健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中国高校教育实际的人事、分配、考核、奖惩制度上,真正做到在用人制度上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实现优秀分子进得来、留得住,不适合从教或者师德缺乏者出得去;在分配制度上改变干与不干、干多与干少、干好与干坏都一个样的做法,实现多劳多得,优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在考核评价制度上,通过务实、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价,营造“恪守师德光荣,不讲师德可耻”的舆论氛围,从而形成对教师行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目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乃至整个中国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4.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合理完善的教师道德评价制度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有助于确定教师是否需要及需要接受怎样的培训、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和教师间的交流关系等等,它既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又是纠正缺点、发扬优势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师德修养的重要保证。而最直接的道德评价标准就是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应当成为最直接的道德评价标准。其次,学校的职能部门制定的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也应成为评价依据。通过评价的反馈作用,及时获得教师师德修养的有关信息,可以使我们客观、准确地把握教师工作的状况,也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这样便于教师经常调整工作的目标与进程,及时调节、及时强化、及时矫正,使教师的道德修养不断得到完善、得到改进,从而达到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目的。对教师师德修养的评价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教师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思想、愿望、行动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师评价制度。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然而,许多高校现有的自我评价仅限于一年一度年终考核时的工作总结,且多侧重于教学总结。在这类评价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自我评价都是偏高的,甚至少数人的自我评价有虚高的倾向。要想教师的自我评价尽可能客观、真实,可以采用一些手段,如制定比较客观、详细的自我评价表。只有正确地评价自己,才能为自己准确地定位,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从而获得成功。(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评价教师,教师们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学生不能胜任对师德的评定。但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教师的师德修养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学校管理者或教师本人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学生评价教师的座谈会,或者在校内设立学生评价教师专题信箱,还可以设计师德修养调查问卷,让学生通过答卷的形式,完成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3)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教师与教师间彼此都比较了解,因此,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评价总结的最重要的参考内容之一。所以,在教师评价中,对每一位教师都应是全面的、细化的和量化的,要实事求是、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价。依据这一特点,每学期进行教师对教师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在一张评定表上记分或作书面的描述等等。(4)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学校管理者在操作评价中,首先要参与教师对教师的评价,与教师个人单独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肯定教师的优势,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提高发展的建议。其次,学校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组织、协调、平衡和总结各个评价主体的评价活动。再次,学校管理者要把平时的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分解性评价、稳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灵活性评价等,在一个学期中,进行积累整合,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的、实在的总结性评价的成果。领导、教师、学生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能有效提高学校和评价者的道德水平和评价水平,保证评价结果的系统性、可靠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道德建设;对策
一、前言
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着教师的行为、敬业水平、教学态度等,对学生更是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小学学生是性格养成,心理发展、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养成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一些不恰当行为会影响学生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尤其是心理伤害,因此,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保证教师队伍的纯净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随着不断有中小学教师打体罚学生,侵害学生等问题的发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研究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至关重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敬业水平不高,职业认同感低,不够敬业是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教书育人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但是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备课、讲课等,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影响职业认同感,产生疲劳感,从而出现不够敬业等问题,敷衍了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学生出现的一般问题不予关注,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阻碍学生学习的进步。第二,师表意识欠缺,当前部分教师过分追求利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依据职务之便,收取礼物,家长送礼,就对学生加以关照,家长不送礼,就对学生进行冷处理,不关注,不冷不热,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形成,阻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如此缺乏师表意识,不仅不能够作为学生的表率,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生活,打击学生自信心,为学生提供错误的示范。
三、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典型,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中小学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措施就是建立典型,通过榜样作用,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因而,建立典型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还可以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敬业、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组织学校教师进行学习,树立典范,有效建设师德师风。例如,对敬业教师进行全校奖励,组织敬业教师分享经验。第二,选择具有亲近性的典型榜样,亲近性典型榜样能够拉近与教师间的距离,有效的进行沟通,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强化中小学职业道德建设。
(二)增强教师意识,使教师自主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意识观念决定了教师的态度行为,因而,增强教师意识十分重要,是促进教师自主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手段。增强教师意识,促进教师自主提升自身职业素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教师会议,组织教师学习等方式,可以有效进行宣传,使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自己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师的敬业程度,使教师产生职业认同感,自觉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第二,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对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通过培训与外出学习,能够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意识,促进教师进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例如,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外出考究学习,体验其他学校教师的工作态度,取其精华,引为己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建立健全的职业道德建设机制
职业道德建设机制是保证教师提高职业道德素养的基础保证,因而,建立健全的职业道德建设机制十分重要,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实现教师的长远发展。建立健全的职业道德建设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完善考核机制,将师德考核作为一种硬性考核标准,通过设计特定的考核问题,制定完善的考核内容,能够尊重师德考核者的主体性,保证考核的有效性。第二,完善奖惩机制,通过完善奖惩机制,可以有效规范教师的行为,对敬业的教师进行奖励,强化教师行为,使教师产生荣誉感,再接再厉,自觉遵守相关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对不敬业的,违反规章制度的教师进行惩罚,严重者给予开除,保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至关重要,是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有效途径,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一、我国传统教师伦理道德观念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我国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把天、地、君、亲放在同样的地位,表现出了非常极端的尊师思想。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渐发展,这种思想演愈演愈烈,演变为变为严格的师道尊严不容侵犯的状况,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日常的生活处事,都强调绝对服从教师。这也是我国师生之间身份不平等问题的起源。这种思想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也遭到许多有识之士的反对和指正,然而这种思想仍然影响了许多人,许多教师受此影响,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不尊重学生甚至打骂学生的状况时有发生。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使得教师的劳动以商品价值的形式得到了认同,但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看重了投入与回报的比例,为社会和国家默默付出辛勤汗水的人民教师的劳动价值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如收入、地位与其职业价值不符,这使得教师对自己的社会价值、地位产生了怀疑。在没有足够的理性把握和缺乏相应的有效机制约束的条件下,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产生了日益膨胀的功利思想,加上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使得教师很容易陷入狂热追求个人利益实现自我价值的迷途。尤其是在我过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法制与道德等各种调控机制的不健全,市场经济潜伏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潮容易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种种负面思潮的影响下,部分教师的心态严重失衡,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泛滥,师德出现了较严重的滑坡现象。
三、社会政治、法律生活等各种因素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我国的政治生活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公民意识增强,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表达自己意见与看法的意愿更加强烈。但由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较少,有些愿望得不到合理的表达。再者,现阶段社会上偶有一些腐败行为如,拖欠工资、挪用教育经费等,引起广大公民尤其是教师强烈的不满。这些现象往往被舆论谴责,但往往又容易诱发民众的效仿,会出现连一点点权利都善于利用的现象,我们姑且称为“贫民的腐败”。因此部分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道德或法纪错误。
四、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因素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各种政治文化思潮的涌入,冲击着传统的社会形态和思维模式,人们一贯尊崇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步改变,对于自己人生的定位及其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泛滥的功利主义和权利寻租使得社会风气浮躁,急功近利现象普遍,反映在学校教师上就是部分教师不甘愿勤勤恳恳地教书,不能够踏踏实实地做学问,通过各种手段去追逐名利实现,通过取得经济效益来实现自我价值。学者急于当官或下海,来获取出书或者科研项目的捷径,形成“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商”的风气。知识分子的急功近利必然导致学术界的规范混乱、道德滑坡、学术腐败等现象滋生蔓延。
五、学校管理上的不完善,人事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失衡
当今,一些地方部门只是纯粹地用考试成绩和升学人数来考核学校,导致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其他例如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生的思想状况问题都没有得到重视,一些道德问题便随之而来;一些学校的教师招聘工作考核内容单一,只看考试答题以及讲课能力,完全不顾及思想道德状况,致使一些思想道德低下的人混进了教师队伍;一些学校只重视教学工作,评价教师和评职称等只看考试成绩升学率以及等硬性指标,忽视教师的师德表现。现如今教师的招聘及流动都比较自由,这对教师队伍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受到了更加严格的考验,能力较强的教师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教师行业内的一些问题,如教师的待遇低,各地方不平等等问题,造成了有些教师心态的不平衡,再加上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对教师的任用调动等管理手段过于死板,致使有些默默无闻的教师受到不平等待遇。一系列的因素使得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出现职业倦怠,无法全身心一心一意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更加无法顾及其职业道德的履行,极大影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建设。
六、我国目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欠缺,导致教师道德意识淡薄
【关键词】改进;提高;有效性
评课议课是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教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严谨的、实事求是的评课作风是确保评课有效性的保障。但是,笔者近年来下乡检查调研,了解到一些农村学校的评课议课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公式化”评议较多。基本表现有:一是评课议课作风不端正。在开展评课议课活动时,个别教师持“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和事佬”态度,或者一团和气,哥们义气;或者人云亦云,相互奉承;或者无视事实,空话漫天。二是评课作风不扎实。部分学校虽然认真组织了评课议课活动,但无实质性内容。为了上好一节课,讲课的教师精心设计,认真准备,但在教学实践中总有遗珠之憾,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执教者多么希望同行能指点“迷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但是,“旁观者”就是不能实话实说,总是充满“还好”、基本成功”、“希望……”等等套话。尤其在评判缺点时,总是避重就轻,隔靴搔痒,生怕伤感情得罪人。大多数教师凭经验搞教学,任凭教改浪潮连天涌,我自巍然不动。分配的青年教师缺乏锻炼环境,刚参加工作时的一腔热情,在那种特殊的环境里,很快地冷却,并被同化,他们只好“跟着感觉”教书育人。长次,教师工作惰性滋长,教学思维不断僵化,教学方法逐渐陈旧,这对推动基层教育科研、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水平和教育质量都极为不利。
针对上述现象,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一、加强师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职业道德,则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在教师职业范围内,调整教师与社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内部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的基本伦理要求。
人们常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教师职业赞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实质上都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赞美,是教师独特的职业道德特点所决定的。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先进性。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更先进的要求。我们知道,教师负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也就是说,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而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不仅体现在自身,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下一代,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就要比其他职业道德在内容上要广,在水平上更高。
2、示范性。“师者,人之模范”。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强烈的示范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自身行为的规范,而且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教师就是学生的最直接的榜样,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极强的示范性。这就是人们常说“为人师表”。
3、自觉性。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有更大的自觉性。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极强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就要求教师在遵守职业道德方面有较强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教师职业又有较强的自尊性,这种自尊性又使得教师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学生面前,都要能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教师这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美德,反映了教师职业道德有更加自觉的特点。
4、奉献性。教师的工作是“树人”工程,虽功在千秋,却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收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质,特别是在当各种利益调整、碰撞的改革形势下,更需要以无私奉献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情操。
5、继承性和稳定性。教师的道德规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长期积淀、继承、发展的结果。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今天的“春蚕”、“红烛”、“园丁”、“人梯”精神,两千多年来,教师道德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道德伦理财富。
评课作风不正,是教师没有上课领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精神,没有认真履行教
工作职责。因此,学校党、政、工、团组织,要坚持教师政治学习例会制,始终如一地坚持把对教师崇高理想教育和高尚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和行风评议活动,努力增强每个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紧密结合目前的校本研修教育活动,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的方法,促进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理论,转变陈旧教育观念,构建一种“校园学习化”氛围。使他们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高尚人生观,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观,甘为人梯、施教无悔的教师价值观。
二、营造教研氛围,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管理
加强精细化管理师改善学校教研作风的关键。一是学校领导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分析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努力解决。二是要切实弘扬集体主义精神,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集体活动,从而密切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相互学习、研究探讨的合作关系。要求教师善于向他人学习,在教研中提倡敢于探索、敢于求真敢于“下问”,勇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三是要重视情感管理,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四是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学科(年级)教研组指导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活动效益。
三、结合实际开展评课议课活动,提高教师教研能力
(一)听课与观课
所谓听课,自己认为就是拿个本子和笔,“对”个耳朵和眼睛,听授课教师哪些地方做得好值得自己在教学中借鉴,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有待改进。它只是单纯的“听”,而不思考——思考别人的教学行为,也反思自己的课堂。观课就与听课有很大区别了,它不但要求教师用眼看、用耳听,还重点要求教师用脑思。特别是它对观课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观课前要首先确立观课主题,有“观”的侧重点,问问自己准备在此节课上关注什么;其次,观课时要依据自己确定的主题重点观察与思考:授课教师这个环节为什么这样设计?他想得到什么效果?是否达到?如果是自己会如何处理?等诸多问题,这样观课者才真、才实,观得才有效。虽然观课者肩上的担子重了,感觉累了,但效果往往使观课者受益匪浅,那就是你会发现这样做不仅从授课教师那学有所得,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在不断的思考——选择——排除——确认——再反思的过程中提高研修能力。 (二)评课与议课
所谓评课,自己认为就是将听课时发现的问题、闪光点或者是一些建议说给授课教师听,将书面文字变成口头语言表达出来,使授课教师了解即可。它没有过多的思想交流和碰撞,没有知识的再次提升和飞跃。议课就与评课有极大不同了,它不是下结论,不是单纯地使听课者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是解决问题,不断地对所提问题进行质疑,并且关注解疑问难的过程。如:课堂上发现授课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效果不明显,自己就要首先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思考?怎么设计?这样设计效果如何?同时,还可以问一问授课教师:对于这个环节原来你是怎么设计的?今天怎么会这样设计?原来那样设计效果如何?今天做调整后感觉如何?今后再上此节课会再做什么调整?为什么这样做?像这样不断地问,不断地思考,我们的议课主题才会不断深入,议课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不仅仅是换了一个词语,而是教师研究课堂的一个质的飞跃。就像陈教授说的:评课是句号,而议课是不断的问号和逗号。只停留在听课评课层面上,那是在重复沿袭课堂,对学生、对教师都没有过多的意义和价值。相反,若提升到观课议课层面,才是对课堂有了真正的研究与探索。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年轻教师,我们必须尽快走上观课议课这条路,以研修的生活状态走课改之路,使自己真正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要搞好评课议课活动一定要结合学校实际,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评课议课活动。可以根据农村学校教学方法陈旧,课堂容量小,教学频率慢,练习单调,媒体运用不当等问题,在校内或乡镇内安排公开评课议课活动。上课前,可以给老师们出一些思考题或提示。如:情境导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课复习是否与本课新知密切;教学环节过度是否自然恰当;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手段是否得当;自学思考题设计的是否具有启迪思维的作用;思维表达训练是否及时;能力训练是否到位;归纳总结是否精炼准确;探究学
教师是教育的贯彻者,更是价值观的传播者,为了让青少年更加健康的成长,教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职业道德素质建设,让学生在正确的引导和影响下健康成长。
一、当代普通高中青年教师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应该包括教师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制度中,教师的核心价值观更是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但这并不是说要让教师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一致,教师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联系是为了培养出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更多的栋梁。教师的核心价值观也可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具体的方面有指向和旨趣的不同是体现对教师的思维和价值观念的尊重。同时,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人民的价值体系之上的,要尊重人民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更注重人民的力量。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虽然教师的个人经历和情感的不同导致的价值体系存在差异,但是教师应该有的核心价值观念还是能够在大家的共识中提炼出来的,结合教师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我们认为,教师的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为对教育事业忠诚,对学生充满关爱,对研究治学严谨、行为规范以身作则。在其他的方面,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但我们认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念是离不开这五个方面的。
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包括教师的品格和职业道德。由于教师职业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的特殊性。社会和国家对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更为严格。一方面要求自己有师德,另一方面要求自己的道德品质处于较高的水平之上。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直在不断的修订发展当中,这也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所寄寓的深厚期望。从当前时展和教育发展的视角来看,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素质要求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当今时代的教师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关爱学生,严谨治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教师是培育学生成才的人,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成长浇灌关爱和汗水,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的素质。教师是为学生传播学问和指导学习方法的主体,为了让自己紧跟时代的发展,教师要把终身学习当作自己的治学理念,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严谨的态度。当前,教师面对外界的诱惑也很多,拥有职业道德的教师应该是能够自觉拒绝诱惑,努力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二、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1. 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作为一位人民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职业和自己的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把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当作是自己伟大的理想去奋斗终生。为了加强实现这种理想的信念,中学教师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路。青年教师通过加强思想理论学习,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祖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同时,青年教师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准则,学习教育法等相关的法律,明确自己作为教师的权利、义务、责任,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较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
2.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是在教师和核心价值观和自身的道德水平之上进行所采取的行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之下,教师要不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在自身的岗位上经历磨炼,使自己符合教学岗位对教学人才的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素质,首先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涉猎一些其他的领域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让终身学习成为自己的理念和习惯,紧跟时代知识的快速更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其次,青年教师还要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规律,然后灵活运用到教学之中。最后,青年教师要不断总结工作的失误和错误,在自我批评反省中自我成长。
总之,建设当代青年教师和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加强师德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要在慢慢积累中循序渐进,不断加强我国的教师队伍建设。
有些教师甚至是校长真的对得起这份重视和尊敬吗?仅仅因为是教师,我们就能相信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水准吗?仅仅因为是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可以减少对其的监管和控制码?仅仅靠自我约束来履行其的职业道德,我们的家长放心吗?我们的社会放心吗?
目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案例屡见不鲜,总结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一、受贿现象普遍存在。
笔者曾听一个朋友讲述,他的儿子因为没有送购物卡,只能坐到班级的最后面,直到其父亲给教师送了2000元的购物卡后,孩子才能坐到看的见黑板的位置。这类教师群体中的受贿案件广泛存在。因其影响面不大,故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
二、私办补习班,轻视课堂。
某师范大学附属二小的数学教师,自己私自办补习班,并召集本班学生报名上他的补习班。在补习班上,这名教师讲授考试的题目,最后致使,所有上他的补习班的学生成绩优异,没有上他的补习班的学生成绩较差,以此迫使本班学生都去上他的补习班,而补习班的收费更是不菲。
三、体罚严重,伤害身心。
如果去网上搜索教师体罚学生的相关文字或是视频,那么搜索的结果和数量是惊人的。体罚方式和力度不等,而且呈现的趋势是,年龄越小的孩子,因其表达能力差,并容易接受威胁,受到的体罚越严重。一些幼儿园的教室,甚至用到剪刀,针,铁钳等可怕的工具,伤害小孩子身体,更深重影响了小孩子的幼小心灵。这部分教师可谓是泯灭人性。
四、猥亵女童,天理不容。
自2013年5月8日海南万宁发生“小学校长带女生开房”事件到5月27日,20天内至少有8起校园内猥亵案被曝光。据说这只是被公开的事件。未被公开的数据,我们就更是不敢想象了。
约束教师的行为应当从法律法规和道德两方面入手,法律交由相关的单位来完成,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从我们能做到的地方来进行工作,也就是注重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
那么对于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我们应当如何做好促进职业道德养成的工作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严格入门
教师资格考试,可以说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教师岗位非同小可,因此,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书才能上岗,这应当是最基本的要求和条件。其次,仅仅靠教师资格证书,也很难保证教师的职业道德。而且,目前教师资格证书是终生制,一次考试就能受用终生。建议,教师资格证也应当同驾照考试一般,每年都应当检查审核。并且,学校应当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制度。
二、加强监管
学校应当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对学生的辅导工作加强监管。必要时,在教室及办公区安装摄像头,同时,在统一地点设置意见薄,为了避免使“意见薄”变成“聋子的耳朵”,校领导必须每日检查,观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同时,监管应当是全方位360度的,可以采取学校、家长、学生问卷匿名调查,打消顾虑、消除隐患,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三、建立完善的考核考评标准
考核职业道德制度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首先,要做到参评人员广度较大,切勿由极个别的人来完成。参评人员可由校领导,同行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来共同完成。这就是管理学中的“360度考核法”。其次,考核的内容要广泛,需要设计教师职业道德的方方面面。最后,考核的结果要公布于众,并且要讲考核结果与教师工资直接挂钩。同时,如果一旦发现了重大问题,要及时解决,严肃处理,严禁,放水养鱼。
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和修养,毕竟不同于法律和法规,它不能仅仅靠外部的监管来完成,更重要的,它应当是教师的一种内在修养。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想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教师不应当仅仅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同时应当注重和兼备的就是要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了。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呢,且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尊重爱护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有职业道德的教师,首先要尊重和爱护你的学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我们中国人的基本道德规范,那德高的教师们,就更应当爱学生如同爱自己的孩子了。只有爱和尊重了学生,教师才能在教学和辅导中,尽职尽责,关爱有加,这就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
二、以身作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
一个具有职业道德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一个自身道德低下的教师,言谈举止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因此,一个具有职业道德的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
1、爱国守法
我国公民的道德标准中,最基本的就是爱国守法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遵纪守法观念,是教师和学校的重要责任。那么教师必须首先具有爱国守法的道德修养,才能正确的培养学生的爱国守法的品德。
2、语言文明
语言是教师劳动的重要手段。讲授科学文化知识,或是与学生交流思想都需要语言。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善于使用语言,使语言具有纯洁性、准确性、激励性。
3、热爱课堂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工作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必须要热爱并重视课堂,并致力于创造出精品课堂。那么如何能热爱课堂呢?认真的备课,以及博学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需要平时认真钻研教学,同时应当博览群书,博览众长。
4、仪表大方。
一、组建了领导小组,加强了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本次师德主题学习活动的组织领导,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以张振华为组长、以陈彩云为副组长,以全体教师为成员的“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主题学习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并对领导小组成员各自职责做出了明确的分工,做到了任务到人、责任到人,领导小组的成立,为全面完成师德教育活动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精心部署,周密安排
学校专门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界首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以“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为主题的师德主题学习活动的通知》,黄庄中心学校关于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的工作安排,研究制订了《界首市黄庄中心小学“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主题学习活动实施方案》,对整个师德学习教育活动做到了精心部署,周密安排。
三、积极动员,认真开好动员部署大会
为使我校“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主题学习活动迅速开展,学校专门召开了“‘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主题学习活动”动员大会,对本次师德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做了整体安排。其次,对我校部分教职工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个别教师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强,工作缺乏事业心,不讲奉献、只求索取,缺乏进取心、满足现状,工作缺乏研究探索,教育管理学生方法简单,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组织纪律淡漠、法制意识淡漠,不能正确对待组织和他人等九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了重点指出,并对本次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动员部署大会的召开,为整个师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领导带头,率先垂范
在师德主题学习活动中,校领导坚持带头学习,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能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点,多学一点;能要真正坐下来、静下来,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保证了学习时间,保证了学习质量;能深入专业组,带头发言,带头评议,带头剖析自身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带头整改等,以校领导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了整个师德学习教育的顺利开展。
五、认真扎实,保质保量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学习教育阶段,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及界首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通知、黄庄中心学校关于师德主题学习的文件,在学习方法上,采取了集中学习、分组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保证了学习时间和学习质量,全体教职工做到了工作学习相结合,保证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习教育活动“两不误,两促进”,保证学习任务按期完成。
在对照检查、剖析评议阶段,学校专门召开会议,校领导深入教师一线,带头对照检查,分析评议自身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全体教职工认真撰写分析材料,全体教职工逐人评议,剖析材料能触及问题的本质,做到了对存在的问题不遮遮掩掩,取于揭丑亮短,重点剖析了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剖析原因深刻,努力方面和整改承诺书明确可行。
无论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在专业和职业的衔接中除了要具备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而外,还需要个人具备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的职业道德修养。学前专业学生将来要成为培育祖国下一代的人民教师,职业道德对学前学生来说十分必要,如果要成为幼师,就需要树立起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这不仅是职业需要,也直接关系到将来对幼儿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可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却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表现为职业理想缺乏,职业目标不明确。在学前专业的人群中,多数学生表现出对教师职业的不热爱,许多学生比较容易“跟风”,看见别人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没有职业目标可言;再者,学生的职业规范不到位。学前的教育课程知识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品德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并且多数为传统性质的硬性灌输,在职业规范上缺乏针对性,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此外,从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上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没有把职业道德认知与实践相结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内涵无法体会;最后,许多学生把教师职业作为最后选择,意味着学生在其他行业无法更好的完成就业时才会选择去做幼师,且大多数学生认为做幼师档次低,社会地位低,工资收入少,和其他工作比起来显得太寒碜,因此,大多数学生不选择幼师职业,即使选择了幼师职业,也只是把教师职业当成跳板做的暂时性选择,对教师职业缺乏兴趣,得过且过等,为将来更好的选择其他工作做准备,缺乏职业情感。
学前教育没有走出传统模式,就选择幼师职业的学前专业学生来说,进入幼儿园这个工作单位,幼儿园数量不少的学生一下子感觉难以适应,其次,一味重视音乐、舞蹈、绘画和手工等专业知识和技巧的训练,对专业理论熟悉程度不够;再次,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重视程度不够;最后,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较之相对滞后,不能满足逐渐发展的幼儿心理和教学现状,学前教育学生在校教育体系和幼儿园管理体制衔接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幼儿教师工作的自然衔接意义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幼师的培育地,做好学前教育学生与幼儿教师的工作的衔接啊培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由“学生“角色转换为“教师”角色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担负着培育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所以,衔接工作具有十分重大深远的意义。专业与职业衔接是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知和对其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所持有的看法和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和期望一致,它本身也包括学前专业学生对幼师的个人看法以及具备的素质。
做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幼儿教师工作的自然衔接能让学前专业学生自身对幼师这个职业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能够为更好的适应幼儿园教师工作做好职业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更好的度过由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初的不适用阶段,尽快做好做教师的准备,进入教师角色。
三、做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幼儿教师的自然衔接的方法措施
要使学前专业学生能更好的做好与幼儿教师的衔接工作,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好专业跟职业的沟通和衔接,应该从学校的专业教育和课程设置上入手,更要从个人因素着手,才能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过程中,除了幼儿理论教育和技能培养之外,重视学生的职业信念和职业理想的培养,更具有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做好衔接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专业意识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确认识职业做正确引导
专业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加强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认识是必要的,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对学前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部分学生把学前教育专业看成“保姆”专业,觉得以后发展空间小,是帮别人看孩子的,不用学都会,也有人把幼师职业看成女性职业,认为男生做幼师不适合等等,这些都是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误解,这对学前教育专业产生了消极影响,不利于更加广泛的招收学生,挫伤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对幼儿教师角色和学前教育专业认识影响了学生对择业的选择,学校方面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并且贯穿在校学习的始终,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到自身需要担负的责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应该秉承让学生儿童得到启蒙教育,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与爱的思想理念,以儿童的思维去与他们建立起友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担负起教师角色,又担负起朋友和管理人员的多重身份,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应该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幼教改革的过程中,逐渐摒弃封闭式的班级教育,逐步把家庭和社区融入教育的行列,通过加强社会宣传,创造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
(二)以就业为导向,提高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相对如今变更发展的幼儿教育发展的要求,学校的课程设置远远滞后于现实,学前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这就导致了学生毕业后再就业岗位上无所适从,对幼儿园日常工作缺乏了解,需要从头学起,从业能力不足等入职适应不良现象,为了更好的衔接好专业知识和职业要求,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能更加贴近幼儿教师工作的实际要求,设置定期走出校门去幼儿园实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尽量拓宽实践课程的范围,增强学生的从业能力,逐步树立起学生坚定的职业自信心。还应该广泛开展顶岗实习,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真正的幼儿园工作环境,而不是纸上谈兵,通过对幼儿园的了解,提高自身的从业能力,为更好的适应幼儿园工作做铺垫。
学生学习的不仅是正规课程,还学到了与正规课程不同的东西。我们不仅要学习正规课程的知识,隐性课程越来越成为学习教育的一个重点。理论上来说,学前专业学生的我们将来从事的职业是幼儿教师,面对的是活泼好动,喜欢突发奇想的儿童,所以学前学生必须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满足儿童的要求,做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其次,要关注一个学生是否真正获得知识,不是仅仅关注非计划性和非与星期的教育影响,还应该把专业课程扩展升华,以就业为导向,丰富专业技能,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广博的知识,这样才能胜任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个人方面加强实践,培养自身的教师职业素质
我们要想增强自身的能力,实践是最好的培养方法,实践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中,我们每年都会有计划针对性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可以在实践中较早的接触和理解将来从事的职业,还能在实践中培养自身的教师职业素质。首先,实践可以不断接触幼儿学生,儿童的纯真可以从内心深处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去了解儿童,对儿童萌发热爱之情。幼儿教师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要热爱儿童,喜欢孩子,只有对儿童产生兴趣才能让学前专业学生自身坚定幼师的职业理想。再者,在实践中我们能了解到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有了使命感才会对从事教师职业有着向往,才能树立起终身投身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童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儿童的启蒙教育在其一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感受到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我们,也许儿童的幼年时期,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会对儿童影响颇大,在不断的对儿童的认识和了解中,产生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今天是学前教育的学生,明天就是祖国的园丁,为祖国幸苦的培养着下一代,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儿童的当下或未来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幼儿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加强学前专业学生个人方面的实践是培养自身教师职业素质的有效措施,能更好的做好专业和职业的自然衔接,奠定良好的职业素质基础,在走上教师职业这个岗位伊始能够更迅速的适应职业的需要,成为祖国优秀的人民教师,肩负起幼儿教育的神圣使命。
2017年的到来,关于教师教学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老师们都写好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2017年教师教学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2017年教师教学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 一、注重理论ѧϰ,力求学以致用。
江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新形势下,国际国内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名党的干部,思想上要适应形势要求,工作上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加强学习。
无论是WTO有关知识的学习,还是十六大文件的学习,自己能认真做好学习笔记,能结合实际思考一些问题,在小组讨论时积极发言。能自觉的撰写心得体会,并在支部学习会上作了更新观念,开创人事工作新局面的交流发言。上半年,在教育厅召开的高校人事工作会议上,就抓住机遇,拓宽思路,构建跨越式发展的人才高地作大会发言。
此外,能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学习有关文件。
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只有认清形势,掌握政策,才能做好工作,处理好有关问题。今年下半年承担了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教师职业道德论》课程,自己能利用双休日时间,对新编教材认真钻研,并且把当前形势下对教师的新要求以及自己的工作体会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二、加强团结协作,实现年度目标。
作为处里的负责人,除了全面协调处理日常工作外,主要分管师资工作和人事档案工作。下半年,一位处长外出学习后,自己同时分管人事调配工作和人才引进工作。
在分管校领导的指导下,在有关科、室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和各学院、校机关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除了本年度因时间上难以安排未召开人事工作研讨会外,基本上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的各项任务,包括职称评审工作、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等。有些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如:博士后流动站的申报推荐工作、首批特聘教授的聘任工作、迎接省级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考评、年终考核等。为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制定了《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后,今年又起草了《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
为了贯彻落实校领导提出的外引内扶的人才政策,制定了《关于稳定本校高层次人才的暂行办法》。此外,接受电视台《关注》节目记者的采访,介绍我校人才引进的情况;应江苏教育电视台和省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的邀请,走进电视直播室,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宣传了我校人才引进政策,回答了就业大学生关心的有关问题;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联播》节目记者的采访,介绍了我校在江苏省首次MBA硕士博士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奠定更好的职业道德基础,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幼教工作者。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对策研究
学前教育是“向下扎根的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肩负着教育祖国未来的历史重任,其职业道德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体的职业生涯,更关系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未来。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尤其是职教本科学生,基本是从高职考上来的“三校生”,生源不理想,文化知识不扎实,学习自觉性不高,学生基本素质较低,个人行为素养较差,思想政治觉悟较低,在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教育中的问题,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思考解决对策,完善工作机制。
1
重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课程的设置
在课程设置中应加大职业道德课程比例,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即幼教行业的职业道德课程,课程应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分模块对学生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真正了解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要求和原则以及如何践行职业道德。学校应在其他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形成明确的职业定位,通过专业课的教学引导学生重视职业道德。对于职业道德课程的设置,除了重视理论课的设置外,还要注重教育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通过实训课程、素质拓展训练等对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
2
加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要求加强职业道德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应要求职业道德课教师定期到幼儿园挂职锻炼,切实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结合幼儿园实际工作案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才能使职业道德教育避免照本宣科、空洞而无说服力。
3
注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是做好幼师职业的心理基础,也是“教师情感最持久的原动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要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让学生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规格和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细化分析,让学生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初步确立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在学习过程中邀请优秀的幼儿教师来校进行讲座,借助榜样的作用促进学生对教师职业产生认同,树立起职业信念。
4
强化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学法守法、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保教并重;尊重幼儿、热爱幼儿;为人师表、团队合作;尊重家长、热情服务”等品质都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只有通过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活动,设身处地地向一线优秀的幼儿教师学习职业道德,切实与幼儿教师和孩子相处,才能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反思,了解学前教育,提升职业道德素养。通过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观摩、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并通过见习、实习后的总结座谈,让学生分享在幼儿园实习感受,深刻体会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5
建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有效的教育考核制度
建立完整、有效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是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鞍山师范学院高职院学前教育专业职教本科教学计划(2014年修订)》中对培养目标的界定是:“本专业培养拥护并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学前教育的工作规范和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职业素养、一定管理能力及较强的学前教育教学能力,面向学前教育行业,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可将对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放在第一位,真正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才能使其具备幼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才能从总体上提升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当建立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并重的能力和素质的评价体系以及科学完善的评价制度。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道德水平进行量化评比,与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学分密切结合,定期考核。在幼儿园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期间,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进行跟踪评价,以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要性
一、高校教师的本质与任务
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奉献。任何一个人只要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全身心地热爱教育事业,就要有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终生的信念,因为这不仅关乎到学生的命运,更加会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劳动中的其他关系,甚至影响着百年大计的教育教学质量。放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把“三尺讲台”和所有学生视为生命的一部分,用一生的时间教导他;用一腔的热血温暖哺育他;用高尚的情操感化他。这样才能真正容身于伟大的教育事业中,也是真正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
教书育人,尽职尽责。“教”和“育”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高分低能,有才无德的学生越来越多了,素质教育,刻不容缓。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发展学生的智能的同时,应通过课上课下教学活动和师生的相互作用,在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等方面多下功夫,已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这样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其结果才可能使学生向着德才兼备的方向发展。这样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一)教师必须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教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最关键的。这关系到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更加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生命运等等。因此,我们应这样规范自身: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师表”,学习的榜样。那么,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应无时无刻在言语习惯、仪表举止、学识修养、思想品德等方面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要想在学生的心中树立威信,就应该让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表里如一。不要这边三令五申强调考场纪律,转身就去为自己“做文章”!这样的教师要怎样给学生做榜样呢?要怎样促进学生正确道德认识的形成呢?可见,我们要想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必须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了。
以身立教,德识统一。培养德才兼备的好学生最根本的要素便是树立自身良好形象。首先,表里如一。为人坦诚是为师的第一资格证。其次,为人正派、举止文明更是难能可贵。再次,要诚实、坦白地面对学生和自己,不能给学生伪科学,更加不应误人子弟。这样的教师才是学生欢迎的教师,才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
(二)教师与其他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人不是独立地存在在这个社会上的,教师的世界也不仅仅是学生,周边的因素同样也在制约着教师的发展。对于一名优秀的教师来说,人际交往也是至关重要的。大都体现在如下关系中:
教师与教师关系中的道德规范。现代教育是一种群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劳动,它需要教师之间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以实现培养学生的目标。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我们互敬互爱,谦虚有礼,和谐统一。教学相长、彼此尊重才是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教师。
教师与学校领导关系中的道德要求。虽然领导和教师都是教育工作者,人格、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但是,毕竟社会分工和职责不同,存在着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巧妙、慎重的处理。服从安排,认真完成领导给的任务是一个教师道德修养水平的反应和标志。真正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主人,适时地给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关系中的道德要求。由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有关情况,不应添加主观感彩。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道德法纪,虚心聆听他们的想法、意见,做好进一步的沟通。对于社交过程中的教师更加要遵守社会公德,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师形象,态度和蔼,向他人虚心学习自身的不足之处。
(三)教师言表风纪的道德规范
人的气质修为都很容易从语言、仪表、风度、法纪等方面表现出来。所以,高校教师要尤其注重遵循这些方面的道德规范。
教师的语言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美好的语言是塑造青少年心灵的最巧妙的手段。”没有高超的语言素质,就培养不出青少年内心的细腻感情和崇高的道德情感。专业术语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又不应让语言枯涩、无味。生动形象、词语优美、语言文明、纯洁更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奋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获益。
教师的仪表要求。1956年郭沫若同志在服装展览会上的题词中这样写道:“衣裳是文化的象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他能直接反映一个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对学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和审美价值。如果教师精神不振或浓妆艳抹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以及听课效率;相反,如果教师朝气蓬勃、服饰大方得体则会带给学生积极向上、轻快愉悦的心情,这样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教师的风度要求。风度不仅是一种外在表现,它更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它依赖人的言谈、举止、仪容、服饰形成和表现。所以我们要做一名有风度的高校教师,平时的沉着稳重、和蔼可亲、学识渊博就必不可少了。教师就如同部队中的指挥员一样,不但要有和蔼可亲春风般的温暖,更要具有沉着冷静的性格气质。不要把平日的情绪带入到工作中去,应始终保持一种镇定自若、从容自如的良好形象。学识的渊博很能体现教师风度,没有渊博的学识为基础和底蕴,教师的风度便荡然无存。
三、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一)热爱教育事业,发扬敬业精神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敬业就是以恭敬、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专心致志。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热爱教育,一定要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如果没有教师的辛勤付出,就没有人才的茁壮成长,就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把教师从事的艰苦劳动和这种艰苦劳动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意义联系起来,就能感受到教师为此付出的劳动是值得的,就会感到当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从而就会热爱本职工作。常言道“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有了“热爱教育”的职业情感就会把它外化为具体的职业行为,就会在自己的岗位上,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安于清贫的“粉笔生涯。”
(二)刻苦钻研,提高自身素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劳动的质量。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直是师德的根本标志,也是教师整 体素质的核心部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首先要用自己的品德,修养、情操、仪表、对国家、对人民和社会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起到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刻苦钻研,注重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调整。第一、教师获得新知识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主动的不断的自学。自学能力越强,越有利 于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更新。第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教师必须注重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以利于指导不断变化的教学。第三、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改进。第四、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了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造就一流的国民素质。因此,教师应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勇于探索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还应注意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科研能力等。
(三)热爱学生、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热爱学生是良好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行为。高校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具有鲜明个性特点,有丰富的感情生活,甚至有些叛逆性格的青年学生,热爱学生应该做到: 了解信任学生。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信任学生,只有了解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苦恼和忧愁,才能根据学生特点“对症下药”进行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平等的对待和尊重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权利、有尊严的、正在成长发展中的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格、关注其个性发展,而不要“目中无人”一切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此外,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应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有亲有疏,否则就会伤害学生自尊心,有损学生人格也有损教师的光荣形象。
四、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从根本上避免一赋而成、一劳永逸的短期行为,师德建设还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动员社会的力量整体参与,只有这样,师德建设工程才能做得更好、更扎实,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将自律与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师德建设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能够为国家、民族赢得未来的高层次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爱岗敬业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社会途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