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职院校申报材料

高职院校申报材料

时间:2022-02-25 23:35: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职院校申报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职院校申报材料

第1篇

关键词:科研课题管理系统,Java EE平台,信息化

科研管理信息化是今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发展的大势所趋[1]。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的发展,加快了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目前,信息化建设已经渗透到高职院校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而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高职学院刻不容缓的建设项目。科研管理系统就是(文秘站:)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信息化管理这个课题进行研发,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帮助科研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科研课题管理,并且提供教师学术成果申报接口。

1 系统分析

科研课题管理系统用户权限共有三种,分别是普通教师、科研部门管理员以及评审专家。其中普通教师有科研课题立项、科研经费申请、科研课题结题申请以及学术成果申报功能权限;评审专家有审核科研课题立项以及科研课题结题功能权限;科研部门管理员用有科研经费审核管理以及学术成果审核登记功能权限。三类用户主要功能如图1所示。

1.1科研项目管理

科研课题管理由科研课题申报、课题流程管理以及科研项目结题三个主要功能模块组成。

科研课题申报流程分为两步:首先由教师填写科研课题申报表,并上传Word电子文档作为附件,然后评审专家可以下载申报表的电子文档进行审核并填写审核意见。

课题流程管理分为两个部分,科研课题进度管理以及科研经费管理。承担课题的教师每季度填写项目进度报告,科研处管理员进行随时登陆平台追踪课题进度;教师在平台上进行科研课题经费申请,由科研部门管理员进行审批,并实现与财务管理系统的对接,完善课题经费报账机制,实现经费报销记录管理以及经费余额管理等子功能,。

科研课题结题流程与申报流程基本一致,首先教师填写科研课题结题申请,并上传结题报告的电子文档以及成果材料作为附件,评审专家下载结题报告和成果材料进行审核,并给出评审意见。

1.2 科研成果申报

提供教师申报通道接口,教师用户提交学术成果的申报材料。由科研部门管理员认定科研成果后记录在数据库科研成果信息库中。同时为科研部门管理员提供对科研成果的分类查询、统计以及报表导出和打印等功能,在系统中将科研成果分为论文、设计、课题、讲座、着作、学术成果获奖以及专利等七个大类。

2 系统设计

系统使用SSH框架按照三层架构模式开发,分为数据持久层、业务逻辑层以及表示层[3]。表示层采用Struts框架,使用action控制器与页面进行数据交互;业务逻辑层采用Spring框架,负责系统复杂业务逻辑的处理;数据持久层采用Hibernate框架,调用JDBC模块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4]。整个架构层次清晰,将数据库操作代码、业务逻辑代码和页面显示代码分开,提升了代码的复用性,降低了代码的耦合性,从而增强了程序的可扩展性。下面重点介绍科研项目管理中三个重要功能模块设计,分别是科研项目申报模块、项目流程管理模块和科研项目结题模块。

2.1 科研项目申报模块设计

科研项目申报模块分为科研项目信息提交、申报书上传、科研项目审核三大功能,由控制器DelareAction、UploadAction和VerifyAction通过调用业务层和持久层代码来完成。控制器中函数及其功能如表1所示。

2.2 科研项目管理模块设计

科研项目管理模块由三个功能构成,分别是课题基本信息管理、课题经费管理以及课题进度管理。通过控制器Finish、FundsManageAction和ProgressAction调用业务逻辑层和持久层代码完成,控制器函数及功能如表2所示。

2.3 科研项目结题模块设计

科研项目结题模块功能由课题结题申请提交、课题结题申请书上传以及课题结题申请审核三个功能组成。通过控制器 FinishExpertAction完成结题申请提交功能,UploadExpertAction完成结题申请书上传功能,CheckFinashExpertAction完成结题申请审核功能。具体功能模块的函数及其功能见表3。

第2篇

一、快速发展的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

对于高校的分类方法,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笔者参考学者马陆亭[1]的的研究成果,即以学术水平作为高校的层次分类标准,并具体分解为博士学位授予数、科研经费获取数、硕士学位授予数、国外及全国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四个指标,将中国高等学校分为以下4类: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和社区学院。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医药高职院校应当界定为高等职业院校,其主要任务是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样的划分是静态的划分,定位明确的高校可以依据学校人才优势、学科优势、财力优势等,科学合理的完成三大任务。

对于快速发展的高职院校来讲,上述分类方法已然不能准确界定学校的办学定位。这类快速发展的高职院校就是将办学目标定位在本科层次,所有的教科研工作都是为将来升格为本科院校做准备的。对于这类高职院校,其教研科研工作必然颇受重视,为了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必然在人、财、物上大力支持。那么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教科研管理经验的不足,必然会遇到各类问题。笔者就此类高校在教科研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特点

无论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要去,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的新要求,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学校从中职院校升格为地方高职院校,或者从地方高职院校升格为地方本科院校,且不论科学与否,这是既定事实。由于学校升格指标的稀缺,导致众多学校为了升格办学层次,动用八方资源,不仅加强、加快学校特色建设、内涵建设,更是大手笔的支持学校教研和科研工作。此类高职院校,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特点。

1.强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科研影响力,每年都会面向社会、面向知名高校引进大量人才,其中不乏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这些人才大都有一定的科研经历,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这些人才的引进有力推动了高职院校教研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总得来说就是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增加。笔者所在单位近10年来累积引进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累计达210余人。这些引进的人才,在学校教科研水平提升上发挥了重大的、积极的作用。

2.教学与科研并重

从高职院校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此类院校是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的。由于其快速发展的特点及其锁定的目标是若干年后升办本科专业,必然导致其同时高度重视学校科研工作。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学校设有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工作;同时还设有科研专项资金,用于资助科技、社科类项目的的研究。为了吸引高学历人才,还专门设立了博士基金项目,主要用于资助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开展研究工作。

三、快速发展的高职院校的教研、科研管理特点

分为两个阶段,管理模式的改变随着教师队伍的扩展和教科研活动的增加二变化。

第一阶段:科技处统管教研和科研工作,实行以教师为直接服务、管理对象的垂直管理。

对于升办专科层次后办学时间较短的高职院校,多采用的是科技处统管教研和科研,并直接对一线教师进行垂直管理,其管理路线是:学校科技处――教师。由于师资队伍的快速壮大,以及教师申报教科研项目数量的增加,科技处的工作量骤然增加,管理人员的缺乏以及管理经验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此类管理模式的优点是终端化,执行效率高,缺点是科技处工作任务重。

第二阶段:按行政归属划分,实行校系(院)二级管理,兼管教研和科研。

随着高职院校教研和科研规的模不断扩大,以及科研活动的增多,科技处一级管理结构体系已完全不能满足需求,普遍采用校院二级管理体系:(1)教研工作:多是在教务处设立二级科室即教研科,对口管理各系部的教研秘书;(2)科研工作:即在学校科技处领导下,各个院系设置科研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科研管理。这种二级管理体系有效地解决了高校教学工作与高校教科研工作发展的矛盾。此类管理模式的路线是:教研处――二级系部(学院)――教师;科技处――二级系部(学院)――教师;特点是精细化管理、逐层推进,多头开展工作,执行效率与系部的工作效率密切相关。

进入第二阶段,一定程度上表明:快速发展的高职院校的教研、科研管理水平日趋成熟,但依然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

四、快速发展的高职院校教研、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的申报本科的远大目标的实现需要每位教师的努力和拼搏,学校教研和科研规划的实施最终需要每个教师去完成。在实现学校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发挥每位教师的最大工作效率是每一个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快速发展的高职院校的教研、科研管理工作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一线教师的科研素质需要提高

多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从事教研和科研工作的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教科研意识不强。没有养成关注教育、科研公告的习惯,导致错过申报时间。有甚者,申报工作结束一个多月了才咨询管理部门。2、标书撰写不规范;3、缺少研究基础。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一线教师着重培养三种科研素质:科研意识、科研方法、科研精神,由此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学术交流、专题报告等方式进行。引导青年教师正确看待教研和科研的关系;凝炼研究方向,注重研究积累,紧跟研究热点,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教研、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水平。

2.系部在教研和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科研管理人员不足

对于定位在升格本科办学的高职院校来讲,高层次人才的大量引进,使得学校的科研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学校的教研、科研氛围逐渐浓厚,教研、科研项目数量也不断增多,参与教研、科研工作教师的增多,使得科研管理并不仅仅是高校教研处、科技处的工作,高职院校的中各个系部也需要参与至科研管理工作中。教研、科研管理模式逐渐由校管理部门全权管理转变为各个系部为管理主体的模式。然而,系部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并未及时跟上,基本是由教学秘书兼任科研秘书。这种管理人员的缺失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效率。

2.2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

系部虽然承担了二级管理角色,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其管理作用多停留在文件精神传达,材料报送等,相应地考核、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不具备系统的管理规范和管理制度,其对教研和科研工作的管理是被动的,是被教研处和科技处推动进行的。这不仅使教师不能准确理解、定位、践行,也容易造成系部科研管理工作无章可循,致使工作不具规范性。

2.3过度依赖考核制度管人,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制度

近年来,针对高校的各类评估工作愈加频繁。学校总会遇到如学科建设、学科评估、领导调研等类似的工作,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科研项目、成果信息等统计工作,涉及到各类材料原始材料的整理、报送等工作,这对于既有科研任务又有教研任务的教师来讲不堪其扰,部分教师也不乐意积极配合,致使科研管理工作效率降低。系部为了完成各类评估任务,只得依靠绩效考核来督促教师完成各类材料的报送。高职院校的教师完成教学、教研及科研任务,这本身就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再额外增加各类评估任务,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身心疲惫,遂产生负面情绪,直接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影响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及二级系部在制定各类教科研任务时应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教师的时间成本和脑力成本。

3.科技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

3.1人员少、任务重,重使用,轻培养

因快速发展的高职院校的教科研活动范围的扩大,要求从事教研、科研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得与之相匹配。然而,现实情况是此类院校的科技管理人员并未增加,其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并未提高,多是停留在通知的下发,材料的报送,数据的统计等工作。此外,对科研管理人员任用中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不良倾向,缺乏必要的奖励机制、绩效考核和监督机制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评估,致使科研管理人员主动性不高、管理队伍不稳定。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除管理人员少之外,培训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可以讲,从未进行过系统的管理培训。

3.2管理程序化,工作理念有待创新

当前高职院校教研、科研管理部门不同程度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制约轻激励、重结果轻过程、重开发轻成果转化的陈旧观念。科研管理部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行政部门,科研管理人员作为办事员,充当着“传话筒”的作用,发表格、盖公章、送报告,并没有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使科研管理工作始终处于一种完全被动服务的状态,极大的限制了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

3.3价值导向偏颇,失守学术道德

快速发展的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体制常常忽视了对教师科研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将科研工作单纯简化为拿到科研项目的数量、项目的级别与经费、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及等级等进行量化计算,而对成果数量的考核与研究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如:职称评定、职位晋级、项目申报。这种现象极其类似我国拿单纯的GDP数字考量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严重忽视了可持续性。特别是每年项目、成果的数量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增加,这严重违背了科学研究自身的发展规律。本来,高校教师不必人人搞科研,也不是人人都适合搞科研,结果却渐渐发展为人人搞科研,为研究而研究的情况十分普遍、屡见不鲜。在这样的科研管理体制下,科研人员面临激烈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的科研价值观偏颇,部分科研人员偏执于对各种名利的追逐,从而丧失了应有的学术道德,存在大量剿窃、篡改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严重背离了科学研究求真创新的本质。

五、应对策略

笔者以为,针对快发展的高职院校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学校教研、科研工作的发展。

1.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适量增加管理人员,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管理水平。根据学校教研和科研活动的规模,适量增加管理人员数量,保证工作有序开展。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承担过多工作必然会忙中出错,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加强对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可以通过外派学习、到兄弟院校交流培训等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使管理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学校实际情况。

2.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各项教研、科研管理制度;尊重科研规律,合理指导教研、科研任务,努力做到不宜数字论英雄。制定的各项管理办法必须考虑教师的时间成本和脑力成本。

3.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增加良性互动,提高教师教科研积极性。

虽然各级教研、科研管理工作者更多时间发挥着“上传下达”桥梁枢纽的作用,但并非仅仅做一个“传话筒”,而应依据学校教科研形势的发展,发挥积极的能动性,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核心,探索出科学、高效的工作方式,积极为教师开展教研、科研工作做好相关辅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编写项目、成果申报指南,增加导向性,提醒教师注重研究方向的凝练、团队的建设、材料的准备等;可以开展项目、成果申报宣教会议;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及时解答教师在项目和成果申报及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第3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精品课程 管理主体

一、研究背景

自2003年教育部推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全国高校申报建设各级精品课程的积极性很高,截止2010年2月,国家级精品课程已达3020门,加上省级和校级的精品课程,数量就更多了。随着精品课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慢慢浮出水面,尤其在高职院校,“重申请、轻管理”等现象造成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科学管理,已成当务之急。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管理至少需要明晰三个主要问题:“由谁管”“管什么”和“怎么管”。“管什么”即精品课程管理的客体问题,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管理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才既能把握建设的方向,同时又能调动相关教师的积极性。“怎么管”即管理的方法问题,涉及到应为精品课程管理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机制等问题。而“由谁管”则是精品课程管理的主体问题,精品课程建设到底应当由谁管才最科学、最合理的。明确管理主体,清晰管理权责,对于高职院校继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主体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逐步探索形成了“院―系―课程负责人”三级管理模式,即在院级,成立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办事机构一般设在教务处,主要负责宏观指导、监督与检查;在系部,成立系部精品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由系主任担任,主要做好课程建设中的管理、指导与督促工作;课程负责人则具体负责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经费使用等事务。三级管理模式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其在运行中却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院级管理主体:有权无责,导致建设流于形式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将教务处作为精品课程院级管理层面的主要机构。笔者以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中的10所院校为例,搜索其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机构,其中80%是由学校教务处承担。

院级管理主体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负有从整体上规划、宏观上指导的权利,然教务处等部门作为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的重要行政部门,存在着行政话语强势,在具体的精品课程建设中会出现由少数部门负责人作决定的现象,而一旦工作有误失则将责任推卸至系部或具体的负责人员,从而出现有权“无责”的局面,致使精品课程建设流于形式。

(二)系部管理主体:无权无责,导致监管力度不足

系部是高职院校精品课程三级管理体系的中间层,理应发挥沟通与协调的作用。对上,其负责着学院有关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政策的传达,而无权进行相关内容的修改;对下,系部对某一课程的理解深度往往不及课程负责人,某一精品课程如何发展,如何规划的任务最终都落在课程负责人身上。实施权利的架空与责任的下放,使系部成为一个“无权无责”的管理主体,无法实现其监督的职责。

(三)课程负责人:责大于权,导致利益色彩浓厚

课程负责人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其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师德风貌直接决定课程的质量。一般而言,课程建设经费安排、年度检查、鉴定验收等皆属课程负责人工作范围,并承担直接责任,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精品课程建设中将荣誉归负责人,片面强调负责人作用而忽视院、系及其他建设人员作用和对课程建设的贡献。责任与权利的不对等,荣誉归属的偏差,导致建设过程中利益色彩浓厚。

三、高职院校精品课程三级管理模式中的权责划分

精品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是高职院校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原则,整合和优化相关资源,形成的院、系和课程团队三级管理层次,它通过层层分权和管理中心的下移,明确各级职责和权限,形成学院宏观上决策,系部精细化管理,课程团队实体化运行的管理模式。由此,构建高效的精品课程三级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院、系与课程团队之间能有清晰的权责划分,本文试图从地位、管理方式与职责分工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院级管理主体的权责

核心地位:院级管理主体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应由原来的决策与管理中心转化为决策中心,对涉及精品课程建设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为整个精品课程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

管理方式:核心地位的转变要求院级管理主体将主要精力放在关系到精品课程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方向性的事项上,同时应赋予系部充分的建设自,因此,其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应采取目标管理的方式,关注最终目标的实现与否。

职责分工:院级管理主体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应着重于宏观决策与管理服务,而脱离于具体事务。具体而言,院级管理主体主要应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制订配套的奖励与建设管理制度、组织教学团队参加校内外培训、协调各级部门的资源以及实现院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等,同时还负责学院精品课程的布点、规划、过程管理、验收工作,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召开精品课程建设会议,讨论新申报院 (校) 级精品课程的评审立项,在建精品课程的检查、验收以及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选择立项、申报组织等事宜。

(二)系部管理主体的权责

核心地位:系部管理主体的地位应随着院级管理主体由管理中心剥离而成为新的管理中心,其在院级管理主体的指导下相对独立的指导精品课程建设事务,包括管理监督、协调下属各课程团队的精品课程建设活动。

管理方式:作为新的管理中心,系部是学院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管理的实体,必须通过具体、细致的过程管理方式,才能确保院级管理主体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职责分工:过程管理方式需要系部在不同阶段承担不同的职责。申报阶段,系部要组织教师参与调研分析,选择优势专业和课程,组建相应的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组和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同时要注意团队教师的专兼职教师比例、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等,定期开展教学教研,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在建设阶段,系部要严格执行学院的各项政策安排,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建设规划和研讨,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共享,并能在建设过程中,推陈出新,及时补充和更新课程建设团队。

(三)课程团队管理主体的权责

核心地位:一个明确的、固定的、合理的团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课程团队作为单纯的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应该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组织,执行中心。

管理方式:作为执行中心,课程负责人应该是精品课程内容建设、课程特色和课程内涵的把握者与提炼者,管理可采用绩效管理的方式,调动团队中其他教职工的积极性。

职责分工:课程负责人的主要承担着组建课程团队,带领团队成员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并建设课程网站、与企业专家保持密切联系、对现有的实训基地进行改进、提前完成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以及今后课程建设的监控与管理等。

四、结语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 既需要学院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和监管,也需要所在系部的协调和配合,更需要课程建设团队的自主建设,由此,理顺各管理层级的关系,清晰各管理主体的权责,构建一个高效运行的管理机构体系,才能保障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继续推进,才能切实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也才能体现精品课程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士献,李永平,张秀琴.地方本科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0(21).

[2]朱婷.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2010(10).

基金项目: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9年一般课题《建设高职“双师素质”教师职后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湖南城建职院2009年一般课题《高职院校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机制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第4篇

关键词: 国家助学金 考核发放 高职院校

自国家助学金制度实施以来,各高职院校为了把这一体现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关怀的政策用好,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实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受助资格认定”和“发展性资助体系”的宏观层面,对国家助学金的发放过程,缺乏深入研究和机制性操作规程。笔者经多年实践感受到,对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的管理值得关注,且相关工作对立德树人之教育主旨大有裨益。

一、国家助学金的发放现状

1.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政策。

对于人均总额3000元的国家助学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92号)第十五条规定“高校应按月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各省市在配套的实施细则中也有相关表述,例如《江苏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第十五条规定“高校收到国家助学金经费后,应及时补发本学年以前月份的国家助学金,以后月份的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

2.国家助学金发放的通行做法。

经了解,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均能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政策执行,在确定了国家助学金受助对象后,即行逐月按时发放。譬如江苏地区,国家助学金经费被分成3批次,分别于新学年初、秋季学期中和春季学期初拨付到学校,杜绝高校图方便省事,一次性发放了结的情况。按月发放的举措,既充分体现了国家助学金属于补助生活费用开支的性质,又避免了助学金被一次性大额开支的不当消费情况。

二、发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发放前的资格认定,轻认定后的跟踪管理。

为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各校普遍较重视国家助学金受助资格的认定工作,一般均制定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实施办法,需要学生递交经由地方民政系统签章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贫困生认定申请表等材料。其认定过程,大多按照“学生个人申请评审小组评议院系审核公示学校最终认定”的模式实施。而且部分院校已经在如何界定贫困标准、甄别申报材料可信度、改进认定方法和完善认定程序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供了不少方法和对策。对于国家助学金的资格认定,目前一些高校已有较成熟的做法。

然而,在受助名单经确认并上传到资助管理系统后,绝大多数高校的国家助学金工作即告一段落,剩下的只是财务部门依据受助名单按月进行发放,一般情况下不会再有后续跟进的助学金受助对象跟踪认定及管理考核等工作。由于欠缺后续跟踪管理,使用助学金进行不当消费,甚至沉溺网游、生活攀比等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不良影响,辜负国家和社会的期望。

2.重经济资助制度建设,轻育人管理引导机制。

国家助学金制度是以直接的经济资助为手段的助学机制,旨在为贫困学生提供受教育机会,实现“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政府承诺。为此,不管是国家层面的“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绩效评价”,还是高职院校本身,都把经济资助建设作为资助工作的重点,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企业助学金、入学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伙食补助、公益助学基金、勤工俭学等,无不是着眼于经济资助,其相关制度建设已较完备。

但是,资助行为本身,其实具备着超越经济层面的育人功能。而现状是,众多高职院校还没有能将资助与育人结合起来。即使有部分院校已意识到这一问题,但尚未形成基于资助体系的育人管理引导机制,导致资助工作易偏离“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这一主题。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没有育人管理引导机制的国家助学金,只能满足贫困生一时的经济之需,无法解决他们因贫困而产生的信念、学习、交往、心理等方面问题。另外,育人机制的缺失,很容易使部分贫困生滋生“等、靠、要”的思想,甚至发生“比拼贫困程度”的不当行为,违背国家资助体系建立的初衷。

3.重物质帮扶单纯给予,轻人文关怀尊严维护。

根据国家助学金评定的相关规定,在评定过程中有个人申请、班级评议和校内公示等必要环节。这些环节在促进国家助学金公正透明操作的同时,往往因为会触及贫困生的家庭及个人隐私性内容,这对于内心敏感的贫困生来说,无疑会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部分贫困生甚至会因此心生顾忌,拒绝申请助学金。

另外,由于助学金是一种单纯性的资助给予,这对于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来说,会感到有“不劳而获”之嫌,从而产生“有失尊严”的心理。所以,这部分原本应该有资格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往往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或者通过勤工助学获取劳动报酬。究其原因,是目前的国家助学金制度,忽视心理视角下的对受助对象的人文关怀和尊严维护。

三、对发放过程加以改进的几点思考

1.摆脱制度束缚,建立受助对象变更机制。

现行的国家助学金制度,要求受助对象一旦确定后,即通过“资助业务管理系统”上报受助学生名单,且系统不支持对名单进行变更调整操作。这是各校在资格认定工作完成后,在后续发放过程中就疏于管理的一个重要诱因。笔者认为,这一制度性制约因素亟待改革。应该允许校方根据后续的实际情况,对受助对象进行调整,实现动态管理。

当然,受助对象变更工作同样需要严格的规程。首先,校方应明确哪些情况要列为“受助警示”,哪些情况将导致“受助终止”,哪些情况甚至要被“追回受助金”;其次,对原受助学生进行变更处理前,应与学生本人核实相关情况,告知变更缘由,并予公示;最后,对于拟接续的受助对象,仍要参照期初申请程序,完整地履行认定申报流程。

2.进行后期督查,弥补资格认定阶段不足。

由于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往往时间紧迫,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新生来说,入学伊始,老师对学生甚至同学之间尚未十分了解,就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通常是2周)内,完成认定工作,因判断不清而影响评定公平性的情况就难免会发生。

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的特点,通过后期督查,给资格认定阶段的工作提供“查漏补缺”的机会――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不仅停止发放并追回全部助学金,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给予纪律处分。通常来说,虚假及不当申报行为,只能蒙混一时,很难禁得起后期较长时间段的跟踪督查。同时,这可以成为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助学金发放的公正合理,并对不当申报起到教育警示作用。

3.建立约束机制,助学金逐月考核后发放。

为发挥资助和育人的双重功能,培养贫困学生自强自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化勤俭节约的意识,应该对受助学生建立一个考核约束机制。该考核约束机制与每个月的助学金发放直接挂钩,即本月经考核合格,才能获得该月的国家助学金。

当然,所谓的考核,其标准不宜过高,能“守住底线”即可。笔者建议该考核可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为节俭意识。受助学生应该量入为出,崇尚节约,如发现有吸烟酗酒、铺张浪费等不良消费行为,经警示无效的,可以停止发放助学金。其二,为遵章守纪。受助学生应该洁身自好,遵纪守法,若违反校级校规,经警示后无效的,可以停发助学金;若受到行政纪律处分的,还应追回已发放的助学金。其三,为认真学习。要激励受助学生锐意进取,刻苦学习,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上,努力提高职业知识和技能。原则上一学期所获学分不足应修学分2/3的,应停止发放助学金,并取消申请下一学年助学金的资格。

4.配设义工岗位,引导学生积极回报社会。

为了改变受助学生单纯作为“接受者”的角色定位,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同时落实感恩教育,要鼓励受助对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和义务劳动,通过义工等形式,以“给予者”的身份回报社会关爱,实现内心需求的平衡。

这种鼓励“给予”,需要校方有意识地提供相关平台。一方面,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受助学生开展一些送温暖、送服务等性质的公益活动。另一方面,可以面向国家助学金受助对象,设置一些义工岗位,譬如卫生保洁、报刊取送、绿化修剪、资料打印、图书整理、秩序维护等。有条件的高职院校,甚至可以给出一个“义工时长”的下限,作为发放考核的一项指标。需要强调的是,这个“义工时长”不宜与受助金额挂钩,且要求不宜过高,以免国家助学金被变相操作成勤工助学的劳动报酬。

5.政策告知家长,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督促。

家长作为子女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有理由知晓子女获得经济资助的情况。所以,有必要将资助的具体情况,尤其是资助政策、考核发放的相关规定等,告知家长。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是,通过寄发《国家助学金受助情况告家长书》的形式,告知家长:“为引导受助同学自强自立,并督促其遵章守纪、勤奋学习、回报社会的关爱,学校将从生活节俭情况、遵章守纪情况、勤奋学习情况和回报社会情况这四个方面进行发放过程考核。”并详细说明具体要求。

比告知更重要的是,《告家长书》明确提出了“请贵家长知晓此事,并教育和督促您的孩子使用好国家助学金,把助学金用于必要的学习和生活开支,真正体现助学金的助学意义”。通过将家长因素引入监督机制,达到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督促的目的。

四、结语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中忽视认定后的跟踪管理、欠缺育人管理引导机制、忽视人文关怀尊严维护的问题,再加上部分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尚有欠缺,确需加强督促的实际情况,我们利用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的特点,提出要摆脱制度上的束缚,建立受助对象变更机制;要开展后期督查,以弥补资格认定阶段可能存在的不足;要建立约束机制,使逐月发放的国家助学金实现逐月考核后发放;要配设义工岗位,引导受助学生积极回报社会;并建议将家长因素引入发放过程的监督机制。通过加强对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的关注,充分发掘国家资助政策中隐含的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导向功能,更好地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彦周,高艳丽.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41-43.

[2]周文华.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12):151-155.

第5篇

“2011计划”的核心是协同创新,而协同创新是解决科技资源分散和科技创新实体间彼此封闭性的重要手段。推进协同创新要坚持的原则是“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这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发展的方向,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2011计划”提出“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依托高等学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与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有组织创新,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此为协同创新平台的最初来源。2012年10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了支持本科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在高职院校设立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提升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引导高校与企业共建合作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任科技特派员,构建产学研合作有效模式。高职院校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发展主线,在与政、行、企、校多方合作的过程中,如何走出去,如何开展合作,如何开展协同创新,需要寻求重要的途径与载体,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有助于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整合社会资源,凸显办学特色,同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二、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

协同创新是一个“沟通一协调一合作一协同”的过程。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就是通过构建以核心能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为主要应用的合作平台,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优势,降低和减少企业研发时间、研发成本、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获取创新资源。其建设的基本原则有:

(一)把握行业企业需求,实施全面开放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应紧紧围绕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和解决行业和企业急需的如人力资源服务问题、企业技术改造问题以及企业长久发展问题。面对各类学校实施全面开放,不限定范围,不固化单位,广泛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

(二)引领行业企业创新,促进深度合作

以创新为目的,高职院校要引领与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深度合作,充分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交叉专业的有机融合,探索创新要素的共享机制,推动科技、教育、经济、文化的互动发展,促进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

(三)促进合作主体共赢,建立机制保障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要促进政行企校等合作主体的互利共赢,推动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这也是平台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会涉及到多方合作主体,也关系到市场化运营和公共服务的有效结合。因此,通过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是实现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合作主体平等互惠的重要保障。

三、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主要路径

高职院校作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主体,应发挥主动作用,积极为平台建设提供技术、人才、设备等资源的储备,同时要协调整合创新资源,做好布局和架构,组建能力强、优势集中的协同创新体。其主要路径有:

(一)按照服务求发展贡献求支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高职院校要善于加强同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与政府部门构建一种特殊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和反应机制,通过积极开展教学服务和技术服务,在实用技术技能培训、订单委托培养、地方居民文化素质提高等方面取得实效,赢得政府部门的信赖。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定期汇报沟通交流机制,积极参加政府有关部门举办的科研机构及技术服务组织的活动。在“学校-企业-政府”三方中应相互协调,尤其是要利用政府部门统筹协调职能,促进系统在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提升。

(二)按照“产学研用”建立或改造校内实训基地,发挥教学科研基地作用

以产学研用为指导,拓展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在教学、科研、服务领域的新功能,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企业。对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按照产学研用相结合建设和改造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按照理事会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区域性“政校企行”合作联盟

按照高校、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的“理事会组织管理体系”,由理事会负责重大事务的协商与决策,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和路线,成立区域性“政校企行”合作联盟,这是高职院校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重要支撑,有助于平台更加开放和稳定。

(四)按照“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原则,成立科研服务机构和创新科研团队

建立科研服务机构和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是学校加强专业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学校教师开展科研、技术服务的重要平台,对于发挥高职院校教师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主要障碍有:一是培养模式没有完全摆脱学科本位的窠臼;二是师资队伍不能完全适应协同创新的要求;三是体制机制难以催生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为此,在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中需要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一)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

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是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也是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与就业质量不高的有效方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就是以区域产业发展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一是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二是通过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三是通过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把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二)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二是通过鼓励和支持兼职教师申请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支持兼职教师或合作企业牵头申报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改革成果,吸引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三)建立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

在“政行企校”合力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过程中,作为重要主体的高职院校,建立有利于调动利益相关方的激励机制尤其重要,这是保证平台能够长效发展的关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学校要充分了解各方利益诉求,做好平台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使各方在平台建设中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发挥政府主管部门调控评价作用,形成定期评估制度,根据利益相关方表现,提请政府部门进行政策方面支持和经费的资助;三是创新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形成吸引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领军人才加盟平台的氛围,积极鼓励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科研创新团队,建立健全协同创新的内部催生机制与制度保障体系。

五、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实践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地处佛山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腹地三水工业园区,学校专业与园区产业相适应,并与园区管委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立了基于工业园区的校企协同合作育人联盟。学院是佛山市职业教育基地总部单位,引领佛山市职业教育发展。近年来,学院在充分发挥政校企行作用,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成立佛山市快速制造

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服务地方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在佛山市科技局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佛山推广基地,向佛山市科技局申请组建佛山市快速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旨在为企业创新产品进行反求加工、快速成型、快速模具加工等方面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中心齐聚了先进的硬件设施和结构合理、技术力量较强的专业研发团队。学校多次邀请佛山市科技局相关领导以及专家对组建方案进行辅导与论证,并根据专家意见对申报材料进行了反复修改。2013年7月,通过了由佛山市科技局、发改局和经信局组织的专家组评审,成为佛山市快速制造工程中心。该中心成立标志着学校拥有了服务佛山地方产业升级的协同创新平台,学校教师通过平台能够更好地为佛山本地企业服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自主创新。

(二)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国家

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协同创新平台,提升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由中山大学牵头,联合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定位是以数字家庭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重点,开展数字家庭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集成技术研究,研究制定技术规范和标准草案,进行应用示范和技术推广,建立开放的实验环境,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为我国数字家庭产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借助“数字家庭”项目,人们将实现通过智能电视和智能网关,使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家电产品之间“互联互通”,使人们足不出户便可获取信息,通过手机就能远程操作家里的一切电器甚至数码产品。为适应佛山数字家电产业的发展,学校积极推进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学校落户,2013年4月,学校与数字家庭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签订了合作意向书,依托国家工程中心成立佛山数字家庭协同创新平台,该平台的建立带动了学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物联网专业及计算机网络等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提升。

(三)积极建设教学科研型实训基地,发挥其作为协同创新平台的作用

第6篇

一、科学推进专业调整与建设,主动融入地方产业结构

1.开展专业市场调研活动。2013年1月,我处利用寒假组织全院各系负责人及教研室主任赴娄底及长株潭地区有关企事业单位、相关行业开展专业市场调研,获取了大量客观的第一手人才市场资料与数据,为学院科学制定《2011-2015年专业建设规划》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2.合理调整专业布局。把与学院核心能力和服务面向相符合的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主体的制造类和以煤矿开采技术为主体的资源类两个重点建设大类调整为紧密对接地方产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煤矿开采技术、畜牧兽医等三个专业及专业群。针对娄底提出的着力打造长株潭汽车制造和工程机械等产业的配套协作服务区的战略决策,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组织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新增专业的申报工作并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评审;停止表演艺术、国际贸易等与地方经济联系不紧密的专业招生。

3.加强专业制度建设。进一步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的的地位和作用,聘请区域内相关行业有影响的专家参加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切实施行行业企业专家和学院专业带头人会签培养制度。

二、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彰显学院办学特色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专业依照各自特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三融合、三对接” (人才培养融合地方需求、专业紧密对接娄底主导产业;人才培养融合企业资源、课程紧密对接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融合职业标准、教学紧密对接实际工作过程)为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实行“前校后矿”的免费订单培养,学生学费全部由地方政府和煤炭开采企业承担,由学院提供场地、设备、师资及教学、生源等教学资源,由企业提供专业课程的设置方案、专业技能实训的部分师资,负责实践课程教学及合格专业生的安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湖南湘丰娄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和娄底赛德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校中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畜牧兽医、园林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开展基于工学依次交替的“工作学期”环节模式改革,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实行“一接两融”的双证融通培养模式改革;公共事务管理系酒店管理等专业初步探索出了企业、学院和学生三方共赢的“123160”订单培养新模式。实现“一批小订单、两年在校专业学习、三个月定向专业综合实习、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六个月的毕业顶岗实习、在企业零距离上岗”。

2.产学研平台建设。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主动建设各类产学研基地,为学生零距离接受岗前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平台。机电系与娄底赛德机械有限公司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年均加工能力为400台套,产值600万元,承担啤酒瓶贴标机、农机配件等产品的来料加工生产任务,既加强了以产品工艺路线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养训练,又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合理报酬,减轻了家庭负担;积极探索以“专业+系部+师生员工”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实体的产学研实现形式,依托学院具备比较优势的会计专业,学院独资组建了娄底弘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大大改善了该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学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

3.课程体系改革。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定于工学结合”的思路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机电系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设备维修》、数控专业《数控编程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重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教学内容。组织四门课程通过省教育厅、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等三条途径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中《商务英语实用写作》立项为英语类教指委精品课程,《会计综合实训》通过湖南省教育厅的推荐,在全省排名第三,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三、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1.严格执行实践性教学任务。期初制定《学院实践性教学任务安排》表,通过实施抽查等督促手段,保证实践性教学任务落到实处。全年累计完成实验实训课时8000多节,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达100%。

2.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一年来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为实习工厂三期安装起动机,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测量实训室、新闻编辑与制作实训室、数控加工车间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改造和扩建了计算机房、语音室等。进一步加大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调整力度,截止到2013年底,校外实习基地达199家。

3.全面实施“双证书”制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考核鉴定程序等举措,在全院各专业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全年共组织车工、钳工、焊工、维修电工、助理营销师、秘书、电子商务、网络编辑师等十多个工种鉴定15场次,共计鉴定3748人次,学生合格率为95.2%。由于组织工作得力,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高新技术考试站被省劳动厅评为优秀等级。

4.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抽查。教务处牵头、组织相关系部制定了迎接省教育厅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组织会计、财务管理、数控技术、动漫设计等四个专业08级学生进行专项技能强化实训,并于12月中旬带队赴有关院校参加了此次专业技能抽查。

5.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全年共获国家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5个。其中,电子信息工程系学生申琼良、刘光祥作为湖南分赛区预赛选手入围“众友杯”、“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总决赛,分别获得“单片机设计与开发”总决赛一等奖、“电子组装与调试”总决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四、注重教研工作,夯实教学改革基础

1.创新常规教研活动。本年度共立项156个院级专题教研活动,下学期出台新的资助标准,资助经费从300-500元提高到500-1000元,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高涨。全年共组织院级学术讲座27个,系级讲座58个。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机构论文评选活动,共有13篇论文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在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与省教科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3年XX省职成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易爱良、邓海燕等两位教师送评的论文《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改革与发展应与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紧密对接——一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湘方言地区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现状调查研究》荣获一等奖。

2.规范教研课题管理。组织了11年立项的4个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接受省教科院专家组的中期检查,组织立项了15个院级教研课题,组织对06、07年教研课题的结题评审,共有14个课题结题。组织教师申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四项,徐元俊老师申报的《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改革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李和平老师申报的《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探索》等两个课题通过省职成教学会初评,呈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终审。

3.开展教学比武活动。组织4名教师参加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课说课竞赛。教务处承担了说课课件的审核、说课录像的制作及资料的上传。邱智鸿老师主讲的《导游实务》课程荣获旅游管理类二等奖;邹慧鹏老师主讲的《调酒技术》课程荣获旅游管理类三等奖。龙育才、梁艳丰两位老师主讲的《机械设计基础》、《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在网络预赛中获得三等奖。成功组织学院2013年度说专业、说课程比赛暨第六届教师教学比武决赛。参加决赛的20个团队在“说”的形式与内容上有创新,“说”的内涵与效果有进步,每一个团队能自觉地把高职教育理念融入专业建设,落实到课程层面,传递到教师实践,基本实现了诠释理念、探索规律、交流经验、展示成果、推动改革、促进提高的活动预期。

4.教学简报发挥引导作用。本年度共编辑刊出7期简报,在宣传最新高职教育理论与政策,介绍人才培养经验,提炼教育教学特色,传播校内外教学新闻、动态等方面的信息沟通和舆论导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参与学院项目建设,提炼教育教学品牌

1.参与学院国家骨干职业院校申报工作。承担了骨干校申报材料中申报表、建设方案、可行性论证报告中有关指标的材料撰写工作。具体指导六个重点建设专业建设项目和四个其他建设项目的论证与撰写。

2. 认真做好省级示范院校建设工作。按照我院省级示范校年度建设目标,稳步推进省级示范院校建设。承担省级示范校建设年度检查准备工作。负责14个二级指标(其中9个为关键指标)和2个主要建设项目年度发建设的综述材料撰写与佐证材料的装盒工作。

3.组织重点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软件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等教学团队申报2013年XX省高等职业教育省级教学团队。以吴莲贵教授为带头人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评审,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4. 加大教学资源建设力度。以湖南职教新干线建设为契机,组织教学信息、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料上传,有力地促进了学院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全年共编写校本教材6本,正式出版26本,发行量大28000册以上。

六、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质量建设。

1.组织学院首次系部教学工作评估。组织教学工作评估专家组于10月中旬对各系部2012-2013学年度教学工作进行评估。专家组通过看、查、访等方式,对系部的办学定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风与学风、教学管理、教研科研、特色与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查。按照评估工作方案,电子信息工程系获一等奖,机电工程系、建筑与艺术设计系获二等奖,财经贸易系、外语系获三等奖,以上五个系部荣获2012-2013学年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我处还组织进行了教学工作评估经验交流会。此举既是对各系部既往工作的检查,给各系部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对促进各系部进一步深化教学内涵建设、加强教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规范日常教务管理。合理调配教学资源,教学计划落实、教学任务安排、教材征订等日常教务工作有序运行,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有序。每学期坚持期初、期中、期末深入系部进行三次教学常规检查。每逢期末,出台学院考风考纪建设工作方案,加大考风考纪与诚信考试教育。

第7篇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广东高考报名方法一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2年广东高考报名方法(一)报考方式

高考报名前,各地招生考试机构须提前在高考报名系统中审定辖区内各高中阶段学校、报名点代码,并在系统中设定报名点与考生号对应规则。考生属性与考试科目之间关系说明见附1。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组织考生自行上网填报高考报名信息或在报名点(中学)集中填报。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录取且2022年进入高职阶段学习学生的确认工作由所属高职院校负责。

(二)考生报名基本流程

1.考生注册。

考生应先进入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凭姓名、证件号注册考生账号,设置密码,并绑定手机号。

2.报名资格初核。

报名前,考生应事先准备符合我省报考资格的相关证明材料(含身份证、户口簿、学籍学历等材料),在所在中学或到县(市、区)招生办公室进行报名资格初核。考生类型与所需报名材料清单见附2。应届毕业生可由所在学校事先核准考生报考条件和材料,到报名点集体办理报考手续。往届毕业生、社会人员须持报名材料到市县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报考手续。经初核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由报名点派发考生号。考生须提供真实的报名材料(含加分和优先录取资格材料),如发现有弄虚作假情况的,将纳入诚信体系严肃处理。

3.网上报名。

凭个人证件号码或注册时填报的手机号码和注册时设置的密码登录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考生须认真阅读报考须知,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见附3),并按系统指引,录入本人的基本信息(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考科目在内的报考信息、联系方式、个人简历、家庭情况等),上传身份证、户口簿等身份证明材料(其中身份证号44开头的广东户籍考生如经报名系统核查户籍信息验证通过的,无需上传),采集和上传相片,并交纳报考费。上传的报名材料支持JPG/PNG/PDF文件格式,大小不超过2M,其中身份证要求上传正反两面、户口簿要求上传首页、户主页、父/母亲或监护人页、考生本人页,考生可提前准备好电子文档,方便报名时上传。

4.确认报名。

网上报名完成后,考生还须在规定时间内持二代(或三代)身份证、户口簿、学籍学历等证明材料到市县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办理确认报名手续。确认报名手续包括确认报名资格、校对和核准报考信息等。具体报名办法按《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实施细则》(见附4)进行。

(三)考生号编排规则

我省高考考生号采用10位编制,其中第一、二位为地市码;第三、四位为县区码;第五位为考生属性码,“1”代表普通类(物理),“2”代表普通类(历史),“3”代表体育类,“4”代表艺术类,“6”代表单考单招类,“8”代表“退役士兵”类,“9”代表“3+证书”类;第六至十位为流水号,其中第六位为“9”的是随迁子女考生。

保送、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职教师资、残障(单招)、高水平运动队(单招)、高职自主招生、高职三二分段、依学考成绩录取、五年一贯制、消防救援(单招)属于单考单招类型,不参加夏季高考统考,采用考生属性为“6”的考生号报名。单考单招类考生如需参加统考或兼报其他科类考试,应使用相应属性的考生号报名。

2022年广东高考报名费怎么交?考生必须按规定交纳考试费。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按照物价主管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在网上交纳文化科考试费。艺术类和体育类术科统考考试费与高考文化科考试费一同交纳,实行网上交费。

2022年广东高考加分和优先录取资格(一)申报范围

在《2022年普通高考加分资格考生信息采集分类表》(见附11)、《2022年普通高考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资格考生信息采集分类表》(见附12)中,凡信息点代码栏未注明“不需采集”的加分资格和优先录取资格类型,均在普通高考报名时申报。

(二)申报材料

符合有关加分资格和优先录取资格的考生向所在市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申请受理截止日期为2021年11月10日。未在截止日期前提出申请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加分资格和优先录取资格。

1.烈士子女(非军人烈士子女)考生申请加分,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家庭户口本(含考生及父或母)、父母结婚证、烈士证明书、抚恤证等原件及复印件。

2.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取消台胞及台胞子女在我省就读相关证明事项的通知》(粤府台发〔2018〕3号)要求,参加普通高校统一考试,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五年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之一的台胞,或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口簿》的台胞子女(籍贯为台湾),在办理高考照顾录取手续时,需提供上述相应证件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3.参加普通高考的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向市招生办公室提出加分资格申请时需提供本人退出现役证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退出现役证需复印封面及内页。

(三)资格审核

1.初审。

各市招生办对申报2022年普通高考加分资格和优先录取资格的考生原始材料及其复印件进行初审,并于11月25日前将经初审通过的考生信息录入系统。当考生符合多项资格时,在系统中可以多选,并按本、专科层次选择高分项输入。

2.复核。

各市招生办录入完成后在网上打印出《2022年符合普通高考加分资格考生复核表》(见附13)、《2022年符合普通高考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条件资格考生备案表》(见附14),并按附13、14表中名单顺序分别整理申请加分资格、优先录取资格的考生证明材料复印件(每份复印件上须标注“此件与原件一致”字样,签署核准人姓名和日期)。附13表加盖公章后连同相关考生证明材料复印件于11月29日前报送省招生办复核,附14表及相关考生证明材料复印件由各市招生办核准备案。

3.公示。

省招生办复核后,将符合普通高考考生加分资格名单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予以公示,公示信息保留至2022年年底,接受社会监督。未经公示的考生不能获得相关加分资格。

(四)另行采集类型

1.军人子女(含军人烈士子女)考生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军区政治部关于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实施细则》(政干〔2013〕138号)规定,军人子女,包括现役军人的子女、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的子女。符合军人子女加分和优先录取政策并申请加分资格和优先录取资格的考生,由驻粤部队军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进行初审并负责将本单位参加高考的军人子女名单(考生号、姓名、性别、优待类别)和相关证明材料汇总在规定时间直接报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由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审定后汇总造册报省招生办公室。省招生办将根据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审核结果,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公示通过审核的加分资格考生名单。

2.“三侨生”、少数民族考生。

第8篇

一、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目前国内对于教学团队的建设主要有两种:专业教学团队和课程(群)教学团队,两者的最终目标一致,都是提升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加快专业建设进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两者的入手点和着力点有所区别:专业教学团队是以专业建设作为入手点,着力点放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人才评估体系等方面,重点培养教师对整个专业宏观掌控和建设的能力;课程(群)教学团队是以课程或课程群作为入手点或载体,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课程(群)的目标,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因此其着力点应该是课程开发和实施,重点培养教师的授课能力。两种教学团队互为依托,共同促进专业发展。理清两者关系,我们就能很明确的得出基于课程(群)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能够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示范性作用,促进相应课程(群)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快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形成良好的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的氛围,推进课程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形成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相对合理、专兼结合的课程(群)教学队伍,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二、教学团队建设内容

基于课程(群)教学团队的建设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把相应成果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且总结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组织申报各级教学教育研究课题和各级教学成果奖。2.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群)的建设。编写先进的、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具有高职特色教材;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目标,积极开展教学内容、课件、案例、动画、实训实习项目、习题库、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建设;组织申报各级重点课程、精品(规划)教材等。3.积极促进教学团队自身能力提高。加快“双师”结构建设,能够有效吸引行业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参与课程(群)教学;组织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不断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水平,重视师德建设,促进教师职业素质养成,带动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和“传、帮、带”团队文化。

三、教学团队建设的遴选与立项

基于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不能遍地开花,可以遴选一批基础较好课程(群)教学团队先行建设,不断总结建设经验,从而带动其他教学团队的建设。具体遴选的过程如下:在学校范围内,以课程(群)作为平台,划分教学团队,要求每位教师至少都能划入一个教学团队。各二级学院(系、部)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及各教学团队的师资结构、教学团队负责人、教学资源、教学效果、社会服务等项目向学校推荐立项建设的教学团队名单并填写相应的申报书,申报书包含团队结构、团队负责人、近三年成果以及在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教学成果三个方面的建设目标和措施。学校教务处对各二级学院(系、部)推荐的教学团队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报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审指标如表1所示),确定立项建设的教学团队。一次立项的教学团队数量要适中,太多了给管理造成困难,太少了做不到学院(系、部)、学科、课程类型的兼顾。立项建设的教学团队还需要填写建设任务书,任务书中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措施及分年度计划。在任务书时,应该给各教学团队足够长的时间,因为在填写过程中教学团队应该思考本课程(群)的改革模式,并以此为主线,其他的工作围绕此主线展开。例如,某课程计划改革成校本慕课(SPOC)的教学模式,那部分教师对SPOC理解还不透彻,必须出去培训相关知识,培训后就要按照SPOC的方式重新课程设计,把知识点碎片化,为了便于SPOC的实施,必须制作或收集符合SPOC教学的课件、视频、教材、作业、试题库等,为了检验SPOC的教学质量,团队组织教考分离、定期问卷调查等,在建设和实施过程中也锻炼了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和教学组织实施能力。最后可以通过学生成绩、督导听课、学生问卷调查、后续课程老师的评价、发表相关的教改论文、竞赛等方式来量化建设成果。

四、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管理

教学团队建设周期一般为2年,因为这个时间能保证课程至少进行两轮教学,能够对教学方法有比较,对教学效果有相对客观的评价。在建设过程中,不定期的组织教学团队成员所授课班级学生进行回访、组织教学督导听课等,结果作为教学团队考核依据之一;定期的组织教学团队成员研讨,帮助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并且教学团队之间可以互相借鉴成功的经验;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向教学团队成员介绍当前的课程教学改革方向和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按照建设任务书的进度安排组织好教学团队建设中期检查工作。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考虑到不断有青年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加入以及老教师退休等情况,允许每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微调教学团队成员,但团队负责人一般不允许调整。

五、教学团队的评价考核

教学团队的考核主要按照事先制定的任务书,考核各方面的目标是否达到。具体可以从课程(群)相关资源的建设质量、学生的满意度、督导的评价、教改课题、教学成果、教改论文、教学竞赛等方面来考核。教学团队考核结果可以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类。对达到优秀的教学团队授予“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并予以奖励,并择优推荐省级、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应设定有效期。对于不合格的教学团队,延期一年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教学团队,禁止其成员在5年内新一轮教学团队、课程、教改课题等项目的申报。教学团队在建设期内保质保量完成了建设任务书上所列的全部内容基础上,取得了经考核专家组集体评定认可的标志性成果,或成功申报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学团队,或取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或课程获得国家级课程立项建设,可直接视为优秀。教学团队在建设期内完成的工作量低于任务书上所列出的90%,或者虽然完成了任务书上所列出内容,但经考核专家组集体认定质量不高,可视为考核不合格。

六、教学团队的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学校应成立由教学分管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人事处、质量监控部及各二级学院(系、部)相关负责同志组成的教学团队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教学团队建设各项工作的组织及协调。2制度保障: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从制度上确立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原则、建设内容、组建条件、申报与立项流程、建设与管理以及教学团队考核等,使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有章可依。3.经费保障:学校应设立教学团队建设专项基金,每个立项建设的教学团队给予经费资助,具体数额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教学团队成员数、课程(群)、建设目标和内容等具体情况而定。

七、结束语

第9篇

关键词:地方性高等院校;精品专业;建设

一般来说,“地方性高等院校”是指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和省市共建、地方为主的本科院校。本文所指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则是专指正在进行“专升本”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和近几年陆续由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学院的新兴本科院校。

我国高等专科教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是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对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的一种应急措施而建立的。最初的高等专科教育多由普通大学举办,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渐形成了向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本科教育靠拢,在教学管理上沿用本科院校模式;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甚至教材方面,都实行“本科压缩”模式,因此,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综合素质较强,实际动手能力不强,毕业后不能马上胜任生产第一线工作,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眼高手低,就业较难,反过来加剧了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困难,生源质量进一步下降,教学更难于组织,使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变得举步维艰。实际上,目前高等专科教育正处于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这也迫使高等专科学校必须做出新的选择。而新兴的本科院校同样也面临生源质量不高,办学条件、教学设备、师资水平远不及“211”工程重点大学和老牌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原有的专科教育仍实行的是“本科压缩式”的办学模式,而新近开设的本科专业,其水准与老牌地方本科院校仍有较大差距,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专项能力也不强,面临着与高等专科学校同样的“三无”问题,即办学无特色,专业无特点,学生无特长。因此,加强自身精品专业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所谓精品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专业名称、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实际质量方面,已具有其独特性、地方性和比较优势,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业。

一、精品专业的选择

不是任何专业可作为特色专业来建设,一定要有所选择。选择时,要考虑特色专业的特性,并遵循一定的原则。

1.体现精品专业的特性。首先,地方性高等学校的精品专业应体现“地方性”。地方性高等学校办学宗旨就是面向地方,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一线人才,专业建设要充分依靠地方的现有条件和优势条件来开展。其次,特色专业要凸显“实用性”。地方性高等学校的专业建设除了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外,还要考虑毕业生择业需求和就业导向。再次,特色专业要具有“口径适度、宽窄并存”的“适合性”特点,以满足时展、社会职业岗位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拓展的需要。第四,特色专业要注重“复合性”。“复合性”是指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优势实行专业复合,可以是不同专业复合成新专业,或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复合;也可根据岗位需求变化,将同类或不同门类的专业复合。这样既节约人力,又不浪费资源,可使毕业生所学内容更广、更宽,同时也拓宽了择业领域。

2.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一,需求与条件相结合原则。地方性高等学校开展精品专业建设,首先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立足点,同时结合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师资力量来建设,否则专业的特色性就无法体现。其二,适度超前原则。精品专业的建设应考虑当前行业及岗位对工程实践及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又要有长远眼光,应走在经济建设的前面,通过调研,将未来具有潜力的专业作为精品专业进行建设。因为任何一个专业都有一个成立、成长、成熟、衰落的周期,如果一个精品专业在其建设的最好时期迎来需求高峰,其专业特色就愈加鲜明。其三,校企合作原则。高校与企业(行业)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是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地方性高等学校应加强与当地企业(行业)的合作,开展特色专业建设,通过合作不仅有助于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培养质量,而且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增强企业的实力,扩大学校的影响。

二、精品专业的设置

1.设置的依据。一是要研究社会分类的变化,根据各职业岗位的特点,选择具有教育的效益性、教学的稳定性、生源的充足性的专业作为精品专业。二是要对人才需求做出科学论证。精品专业的设置要通过对社会发展背景(包括社会总的需求情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本地区支柱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等)、行业背景(包括现有行业运行状况、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结构,以及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周密的分析,并组织专业委员会对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

2.设置的条件。精品专业的设置条件应有别于一般专业和特色专业,一般应要达到以下要求。一是要有充分的师资储备。作为精品专业对师资应有更高的要求,它包括生师比的要求、知识结构的要求、职称结构的要求、学历结构的要求、学缘结构的要求。二是要有预先制定的科学、合理、先进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上,要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素质教育。三是要搞好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应突出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特点,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要有衔接性和一致性,要能体现实训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四是要有充足的经费保证。学校要设立精品专业建设专项基金,保证有正常的、持续性的投入用于专业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和实训基地的建设。

三、精品专业的建设

1.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促进精品专业建设。地方性高等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型和实践型的人才,地方性高校精品专业建设要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专业办学方向,创建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与地方经济部门相结合,教育规律与人才市场规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构建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课堂模式”。通过“课堂模式”,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强化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二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企业模式”,使学生感受真实的生产氛围和企业文化,熟悉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熟悉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三是构建高级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素质模式”。通过开发必修模块课程、选修模块课程、活动模块课程和主要在企业实训和顶岗实习中实施的实践模块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突破传统教学计划模式的瓶颈,以专业能力要求为依据,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培养精品人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培养专业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专业心理品质、专业业务操作技能。构建课程体系,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注重创新;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重视个性发展;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强调课外专业意识养成训练;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创造动态训练环境。因此,应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重点建设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基本能力课程、专业专门化课程、专业实践能力课程等课程群,并实现课程群内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应完善课程内涵的建设,引入企业实例和应用研究项目;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分阶段组织实施。

3.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精品专业建设必须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保证,必须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科研、实践能力,根据学校精品专业建设的要求有重点的选择教师进行进修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把他们送到有关企业和地方经济部门工作,提高实践能力,并有选择地聘用企业和地方经济部门的业务和技术骨干担任有关课程的教学,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四、精品专业的管理

能否建设好精品专业,关键在于学校的政策导向和各系的认识程度、自身条件和积极性。因此精品专业的建设可考虑采用“专业申报、专家评审、学校确认、系科建设、定期督查、滚动竞争”的方式进行。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公平竞争、择优扶持、扬优保持、合理布局、项目管理”的原则。具体可按以下程序:

1.系科申报。根据遴选与建设标准及原则,各系对本系各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反复论证,在系科预选的基础上,择优向学校申报校级精品专业建设点。申报材料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专业基本情况简介(从专业发展历史、学生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成果等方面介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含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专业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专业教学改革的落实情况、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性论证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配备情况。

2.考察审核。由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遴选与建设原则对各系所申报的专业建设点进行评审(包括听取汇报、审阅材料、实地考察、评议并写出考察评议结论等),向学校推荐校级精品专业建设点。

3.学校审批。校领导根据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考察评议结论,审议批准该批建设的校级精品专业建设点。

为了加强精品专业建设的管理,需要重点加强精品专业管理制度的建设。首先要制定精品专业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专业管理。要确立学校对精品专业建设的统筹安排和系部对建设项目的管理职能,理顺精品专业建设中各部门工作职责关系,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其次是要制定课程管理办法,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管理,建立课程提取、建设和退出机制。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能力建设的要求,对接专业最新理论和应用技术发展状况,提取相应的课程进入专业课程体系;对与市场需求脱节或已老化的课程,经专业指导委员会研究确认后应退出专业课程体系。第三是要制定课程教学质量标准,落实各教学环节基本要求。规范教学过程和环节的教学行为,促使教师周密设计教学过程,准确把握素质、知识和技能要求,规范实施课程教学,确保教学质量。最后是要建立教学质量过程监控机制,全面保障教学质量。制订严格的教学过程管理办法,实施对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评价,确保专业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代治,杨义波.地方普通高等专业特色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8,(5).

[2] 李立高.关于精品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3] 施爱平,等.高校专业品牌化建设刍议[J].江苏高教,2005,(4).

[4] 黄世秀.高职品牌专业建设研究[J].高职论坛,2007,(1).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成才

一、案例简介

王某:女,1992年3月生,四川乐山犍为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涉外护理10-11班班长。王某读小学时父母离异,王某判给父亲;父亲腿有残疾,生存能力差,靠低保生活,对王某基本没有经济援助。从初中、高中,王某就一直在政府和学校的关照下,完成学业,最终考入我校。王某入学报到所交费用是利用高考后打工和向亲朋好友筹借来的,交完后就几乎没有生活费。了解到她的情况后辅导员及时向学校反映,为她申请了国家助学金和乐山市企业资助金。但当她得知另外一个班有同学同样很困难的时候,就毅然把企业准备资助她的2000元助学金的名额让了出来,在同学间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案列分析处理

王某是一位典型的贫困生。2010-2011学年我担任她们班的辅导员工作。王某入学报到时是只身一人来报到的,我接待了她:人较高,1.70m左右,面色不红润,但很有精神,大方,有礼貌。军训和上课初期都很积极主动为同学服务,反映情况,协助解决同学问题,与同学和谐友好,没有什么异样,但就是面色少血色。她引起了我的关注。向同学了解,反映经常吃得很素,很节约;我有事与她联系,发现很多时候她都没开手机。进一步了解她的情况,原来父母离异早,母亲再婚,她跟父亲生活;父亲腿有残疾,靠低保生活,但常不在家;她很早就自己照顾自己,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从初中到高中,基本上都是学校提供资助,解决她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完成学业。高考后,她打了近三个月的工攒下了5000多元,又向亲朋好友借了一些,交齐了学校的费用,生活费所剩无几。

贫困生是高校的一重大学生群体,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上的稳定,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和谐稳定。他们是学校学生工作的第一评判者。关心、帮助贫困生,疏导心理障碍,尽力解决后顾之忧,促进融入学校、健康成才,是我们辅导员的责任。

我经常找她询问,主动给她介绍学校新生入学的“绿色通道”和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关心她的学习、生活,观察、了解她的思想变化,开导她、做好做细她的心理疏导工作,随时为她提供帮助;鼓励她自强不息,凭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又叮咛同寝室的同学随时关注、帮助她,及时与老师联系,不要让她因经济影响学业;找高年级的学生干部给她介绍课后兼职的经验和信息,协助她走出困境。

根据学院贫困生的资助政策,我们给她评了三等助学金(最高级)。借此机会,我们在班上举办了“成才、感恩”的主题班会,通过感谢父母、同学、社会、学校、国家,表达立志成才的决心和毅力:贫困不贫志,人穷志不穷,用我们共同的努力,改变我们自己,也改变我们国家。

后来我们又把她的情况向学校反映,学校为她申请了乐山市企业资助金2000元,但没想到当她得知其他兄弟班级有人与她情况相似时,竟毅然将自己的名额让了出来。她说:别人有困难,她就应该帮助;她受到别人的帮助,她就应该帮助别人,人要懂得感恩。

王某不向贫困低头,勇敢向命运挑战,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工作热情主动,责任心强,以身作则,严格管理,用最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来感恩学校、感恩社会,影响了班上很多同学,带动了班级形成积极进取、好学向上的良好班风。所在班级学风、文化建设和常规管理都名列所在校区前茅,荣获得学院2010-2011学年优秀班集体。

三、工作思考和建议

高校贫困生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当前我校在校生规模逐渐增大,贫困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需要的资助资源也越来越大。就我所带过班级的贫困生数量统计:贫困生已超过学生人数的40%,而全国各高校贫困生的比例也在20%左右。因此,探讨如何解决高校贫困生——尤其是大学新生的实际问题,对于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协调发展的校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助推学生健康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许多高校逐步建立了学生资助工作的初步体系, 即以“奖、勤、助、贷、减、免”为主的基本模式。但就我校来说,这方面的力度明显不足。我校属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实行2+1模式,新生没有奖学金,学校也没有多少能力“减、免”学费,给贫困生的助学岗位几乎没有,外出兼职又无安全保障。像王某这类几乎无法从家庭得到学费和生活费,所有一切都需要靠自己打拼的学生,其学业的艰难可想而知。“助学贷款”好像是一条出路,但宣传到位情况,当地金融部门办理情况又存在很多未知数,想办而不一定办得了。建议:

1、完善贫困生的认定工作

我校目前对贫困生的认定条件是:提供“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个人申请”、“评议小组评分”、“班主任或辅导员审核”、“校内公示”。环节没问题,但贫困证明材料的人为因素太多,真正有说服力的证明材料又很少;评议小组的评分缺乏具体明确的标准,每个班级掌握的尺度不一样,使不同班级评议的分数、结果、人数差距大,导致分到班级的指标受影响。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刚入学不久就要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很多同学之间还不太熟悉,不能准确评定困难等级,容易使认定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2、搞好助学贷款宣传、优化助学贷款

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认知程度较低。国家助学贷款并未真正成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渠道,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学生明白,懂得怎么操作。现在助学贷款都由录取高校负责,容易出现宣传延误或不到位的情况,影响贫困学生及时贷款和就学;建议将助学贷款的宣传工作前移在高中进行,由所在高中学校负责。国家相关部门应优化助学贷款条件,统一助学贷款流程模式,使助学贷款的好政策能覆盖所有贫困学生。对于目前的助学贷款制度,有过助学贷款申请经历的学生普遍反映“申报材料繁琐、手续繁杂”,流程不清,“贷款条件限制太多”,有些地方“办理贷款都是凭关系”等,影响了助学贷款的效力。

3、完善勤工助学机制

首先,学校应健全勤工助学部门职能,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和勤工助学信息库,做好勤工助学的宣传工作,使更多贫困学生有机会在课余时间勇敢地走向社会,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其次,要定期校内和校外勤工助学岗位信息。一方面将信息公布在学校勤工助学网站以便学生查询;另一方面通过辅导员——班级的信息传达渠道通知到各班。这样可以使贫困学生及时了解相关岗位信息,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防止社会虚假信息对学生造成欺诈。再次,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知识、智能优势,促进勤工助学向高层次发展。

4、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

贫困生资助工作不单单要从物质上给予帮助, 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心理援助体系, 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主、自立的意识, 从而健康成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及辅导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要进行适时适度的干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咨询热线等信息交流平台,科学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缓解生活、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为其身心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提供有效保障。辅导员在日常管理教育中要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教育,通过定期座谈会、主题班会、优秀特困学生事迹报告会、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鼓励他们在逆境中立志成才,结合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爱自己、爱他人,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其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