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时间:2022-11-05 14:20: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无机化学实验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第1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改革;心得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高等教育中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好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实验习惯的专业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1]。无机化学实验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是我院化学专业、材料化学专业以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和环境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2]。通过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理论课程所学的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以及元素化学部分的理论内容,而且可以在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素养,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因此,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在无机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3]。然而,当前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却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如学生重理论轻实验、对化学实验缺乏兴趣和热情;多数学生做实验抱着完成任务的心理“照方抓药”,不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验结果中的现象结合到一起。这也就使得学生对于实验过程缺乏足够的理解,实验动手能力不足,做过就忘,从而达不到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因此,如何优化无机化学实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是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上课的经验,浅谈几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心得。

1教学内容改革

规范化学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结果的重要前提[4]。因此,在教学之前就应该培养学生正确掌握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使他们打下扎实的实验基本功和标准化的实验操作技能,为以后专业实验课的学习、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的进行以及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无机化学实验内容多为一些简单验证性的实验,教材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多数学生做实验抱着完成任务的心理,学习兴趣小,不能将所学的理论课的知识与实验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实验效果变差。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对传统无机化学实验的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验证性实验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和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分析方法,为后续的实验奠定基础。因此,可以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能够让学生自主参与的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

1.1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较之验证性实验不是简单的按照规定的实验要求、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一步步向明确的实验目标靠近,要突出完成实验的综合性。往往内容和步骤都要较为复杂,需要运用多个化学论文知识。在综合性实验中,强调对于实验结果进行完整的实验分析,以达到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全面认识。综合性实验能够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1.2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根据实验目标,通过创造性地设计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从而获得可靠的具有科学性的实验结果。主要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己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和方法并分析实验结果等。在设计性实验中,强调实验设计方法和过程的科学性、创新性及完整可靠性。对于能够实现实验结果的不同实验设计和方法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实验设计和方法。在保证实验安全的条件下,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6]。

2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实验教学通常采用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解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以后,学生对照教材做实验,而不去思考每步实验操作所对应的实验原理以及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对于自己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与否也不知道。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我们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7]。首先,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通过示范操作和指导的方式严格规范实验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其次,对于综合性实验部分,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或与其他同学间的互相讨论解决问题,借此提高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最后,在设计性实验中,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在与老师讨论了实验方案以后,让学生自己独立或者以分组的形式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完成实验报告等。通过这些改革和调整,调动学生对实验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教学过程管理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而可能会使教学效果达不到老师的预期目标。实验课的教学一般包括课前预习、实验部分和实验报告三个环节。因此,要加强实验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对实验过程中每一步各个环节内容与指标尽可能做到量化和细化。通过老师和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互相交流与配合,最终达到教学结果的最大优化。因此,可以采用课前预习、实验部分、实验报告和实验总结四个环节来细化实验教学过程[8]。在开始实验之前,首先查看学生的预习报告的完成情况,通过提问检查学生是否真正达到了预习的效果,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给出预习报告的成绩;在围绕本次实验讲解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的过程中,要时时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规范实验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具体指导实验的过程中,要教育学生懂得尊重科学和事实,详细如实地记录自己所做实验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保证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时时牢记科学具有真实性和严谨性;实验结束以后,要求学生下次实验之前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尤其是异常现象要有充分的分析过程和讨论,拒绝一切形式的抄袭和伪造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对每次的实验要有明确的结论和意见,并且要认真进行实验误差分析;在以上三个环节实施的基础上,在下次实验课开始之前,对上次实验的完成情况进行全班总结。首先纠正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错误并带领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同时教学生怎样进行误差分析等;其次针对试验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择要进行回答,引导学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上述四个环节的训练和管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教师预期的实验效果,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成绩考核改革

目前,无机化学实验的考核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完成的情况评定成绩。这种方法不仅缺乏全面性和合理性,同时也使得学生形成不重视实验课的习惯。认为只要实验报告完成的好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甚者去抄袭其他同学的实验报告,这样完全达不到我们开设实验课的真正目的。因此,实验课的考核也应该全方位、客观、合理地对学生做出评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符合该课程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方法,公正、客观地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评价。考核内容应该综合考察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及综合创新能力,而不是仅仅只局限于实验报告完成情况。无机化学实验总成绩由平时成绩(70%)和实验考核成绩(30%)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通过对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习惯和实验报告四个方面的考核评定。由老师按照平时成绩=[实验预习报告(10分)+实验操作(40分)+实验习惯(10分)+实验报告(40分)]×70%的分值比例来记录。实验考核成绩则包括笔试(50%)和实验操作(50%)两个部分。笔试是老师根据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内容,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考核,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提出若干个学生没做过的小实验,考察学生对已学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情况[9]。这种重平时、重基础、重能力的综合考核方式,既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实验基本能力的学习情况,又可以鼓励和激发学生自主提高自己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实验教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实验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5小结

无机化学实验在大学整个化学教育体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我们开设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终极目标。但是目前依然存在着一些我们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努力去克服和改正。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和创新精神仍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李颖,罗云杰.改革实验教学注重技能培养—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1(4):10-13.

[2]徐家宁,门瑞芝,张寒琦.基础化学实验(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梁慧锋.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J].化学教育,2002,9:28-29.

[4]李颖,罗云杰.改革实验教学注重技能培养---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1(4):10-13.

[5]陈晓燕.浅论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文汇,2010,12:116-117.

[6]苏碧云,李磊,刘祥,等.大学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内容的优化[J].大学化学,2012,27(2):34-37.

[7]唐婧,郑胜彪,李子荣.无机化学实验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0,37(2):156.

[8]高喜平,李军波,芦雷鸣,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初探[J].化工时刊,2010,24(4):72-74.

第2篇

关键词:高职 无机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的高等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不再是理论课程的 “教辅工作”,而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分析了高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并结合自己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和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对高职化工专业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初步思路,希望能通过改革尽快改变目前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利状况,最终使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

一、高职化工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多数是以掌握基本操作技术、了解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规律,了解无机化合物的一般提纯和制备方法为目的,教学内容中缺少综合性、设计性与创新性实验,因此造成多年来实验内容陈旧落后,缺乏前沿性,学生创造力的挖掘、创新精神的培养、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常常感到学过的许多知识用不上,而用上的知识又没有学过,使得学校传授的知识与实际需求脱节。而无机化学教学模式一直都是先由教师讲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等,然后是学生模仿操作。这种教学模式, 容易造成思维定势,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不能进行科学的思维,没有了发现新现象、新方法的快乐,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失去了许多深入了解或理解无机化学的机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很难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的。实验课的成绩评定仅由教师从学生平时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上给出一定的分数,计入到总成绩中,往往造成成绩评定的不合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实验热情, 很多学生课前不做任何预习和思考, 实验时敷衍了事。

二、改革高职化工专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路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目前的高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1.优化实验体系,整合实验内容

高职教育培养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第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技术型人才,无机化学实验内容的确定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我们以“加强基础训练,注重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为原则,对实验内容和教材体系进行了重新调整。我们将课程体系分三个层次:一是基础部分,其目标是强化学生基本操作实验的教学任务,包括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如学习实验安全守则和事故的处理,了解常用药品试剂的取用规则,掌握天平称量操作、量筒、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规则,对无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进行规范化训练,如进行加热、溶解、过滤、浓缩、结晶、干燥等操作训练;二是运用部分,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如进行一些无机合成与纯技术等;三是实践设计性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设计性实验就是要打破现成的实验方案,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条件下自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生产实际的需要完全由学生自己分析、思考、设计实验,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提出合理实验方案。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培养。

2.转变学生轻视实验课的观念, 强化实验前的预习

学生对实验课的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是提高实验课质量的前提。根据学生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 教师要向学生强调预习实验内容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做到了解实验目的、弄清反应原理、掌握操作步骤、领悟实验成败的关键检查。为保证预习效果,在做实验之前采取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实验内容的了解情况,并让学生示范某一操作,对出现的错误及时予以纠正。通过学生对每次实验进行认真预习,有效地克服了学生依赖教师讲实验然后照方抓药的弊病。

3.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在目前教学内容增多情况下可以把需要在实验课讲解和演示的很多内容制成CAI课件,利用多媒体描述某些宏观及微观的化学过程,可弥补仪器的不足,通过上机设计方案寻找最佳的反应条件,模拟操作以预测实验效果,可以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4.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和潜力

开放实验室不仅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实验空间,也可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学生也可以带着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入实验室,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独立进行实验,从实验中体会失败——思考——实验——直到成功的科学研究全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掌握化学知识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类装置来解决无机化学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也使学生学会了工作时间的统筹安排,锻炼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5.改革实验报告和实验考核方法

以前的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均采用同一模式,文字叙述冗长,占用了学生较多的时间,学生为完成“任务”不得不采用抄书的方式提高速度。为了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去弄懂实验原理、思考相关的问题,我们特别提出简化报告内容,比如删去了预习报告的画装置图,只保留实验报告的画图;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记下实验现象;对实验中的异常现象要分析原因并写明处理方法;在实验报告中我们增设了实验结果讨论栏,要求学生对本次实验进行简要的评价,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

考核是实验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考核可以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将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实验报告和期末考核三个部分,比例为3∶1∶6。平时成绩从预习报告、课堂提问、实验操作、方案设计、实验结果、纪律等六个方面考核。实验报告从版面整洁、思路清晰、上交及时等方面考核。期末考核分为笔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比例为3∶7。采用这种考核方法,解决了实验考核只考虑平时表现,而忽视期末成绩的普遍问题。学生的实验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参考文献:

[1]田能瑾.面向21世纪对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4):5~10

[2]佟国祥.谈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的目标体系.辽宁高职学报,2004(2):92~93

[3]鞠正华,王健祥.浅议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四大基础化学实验课的整合.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1):87~88

第3篇

关键词:开放式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教学又是化学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学好化学就必须做好实验教学。化学的四大分支学科之一的无机化学是以无机化学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无机化学实验是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各专业跨入大学校园后所接触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程,是老师与学生在教学科研相结合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无机化学实验具有独特性:一是所用仪器设备、药品种类等都很多;二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操作虽然简单但是多样化;三是实验现象复杂。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多练习实验操作,必须对以往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实验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让学生开展多开放性、设计性实验,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无机化学实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改革后,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正是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得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比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是单一的讲解式,而且所讲内容也是沿用了好多年的陈旧内容;教学课件使用多年,没有一点创新;学生也只是按老师的要求照方抓药,没有一点学习热情,也没有学习主动性,更谈不上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创造性思维了;实验中能力培养差;实验设备利用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不能达到当今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综合素质人才需要越来越多,那么,还按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培养不出当今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所以,为了能够满足当今社会人才的需要,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改变这种扼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尽快实现改革创新,以便能更好地给学生以发展空间。

2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本课题组对化学化工学院2012级、2013级、2014级一年级学生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主要从实验内容、实验时间、组织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开放。

2.1实验内容的开放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都是由老师指定的单一的基础类实验,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行教学改革后,开放式实验教学内容发生很大的变化。老师将根据新的课程目标提出多个实验模块,包括基础类、验证类、综合类、设计类、自主类等等。基础类和验证类实验是每位学生必须做且必须掌握的实验项目,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综合类、设计类、自主类奠定基础的。综合类和设计类包括必选和任选实验,必选实验是在教师提出的必选实验项目中,学生自己选择若干个实验,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任选实验模块是由教师提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验,教师只是提出问题而不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的实验资源拟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创新思维。自主类实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选题,自己拟定实验方案,自主完成的实验,很具有个性化发展。

2.2实验时间的开放

时间上的开放分为定时开放和预约性开放:定时开放是指学生在工作时间进入实验室做实验;预约性开放是指周末和寒暑假时学生采用集体预约和个人预约相结合的方式进入实验室做实验。

2.3教学组织的开放

开放式实验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指导教师的组织。具体方案是:首先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成员并分配任务。各小组查阅大量文献后提出问题,接着同小组讨论问题,最后自拟题目提出实验设计方案并交由老师审核。老师审核如果实验方案没新意就不能通过,学生将重新立定方案;如果有新意,审核通过,学生再与老师预约实验时间并完成实验,提交实验报告。整个组织实验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占主导地位,老师只起到引导作用。但是有一点是老师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验的整体情况,保证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

2.4教学评价的开放

开放式实验教学,考试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实验成绩的评定不再是单一的平时实验报告的成绩总评,而是平时成绩和每次项目考核相结合。具体的评价方式是:学期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20%)+项目考核总成绩(80%)。平时成绩按统一标准从实验态度、出勤情况、预习等方面进行评定。每次项目考核成绩由实际操作、数据记录、回答问题、实验结果、完成书面报告等方面评定。每次项目操作过程中及操作完毕后,老师根据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回答老师提出的有关实验内容的问题情况和实验结果成功与否即时给出每次项目操作成绩。书面报告成绩给出以实验报告为依据。所占分值为:每次项目考核成绩=项目操作成绩(60%)+书面报告(40%)。项目考核总成绩等于多次项目考核成绩的平均值。

3结语

通过对2012级,2013级,2014级连续三年的各专业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个教学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改革过程学生是最大的收益者,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不再是机械式的操作者,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协作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很好的培养了大一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在从高中到大学阶段的过渡期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越,让学生明白了学习不是被动而是主动的,同时也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以后学习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锐,成冰.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206.

[2]曹高娟,蒋文静.农林院校《实验化学》教学改革初步建议[J].教育改革,2011,9(24).

[3]赵新华主编.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第4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提高实践能力;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168-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在医学、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化学的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且无机化学是高等师范类院校化学专业开设的第一门基础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所以,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无机化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学好以后的专业课程。无机化学课程包含的内容一般都为元素、化合物的一些较为琐碎的性质,学生学习起来容易混淆。而无机化学实验恰巧可以辅助理论知识的学习且可以帮助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无机化学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基本操作以及学会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无机化学实验这门课程着力于锻炼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动手的实验精神,培育学生成为具有全面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的人才。

一、无机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入大学以前的化学课程学习中,化学实验或许并没有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心中,只是盲目地认为实验结果是评价一个实验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其实不然,因为良好的实验习惯、合理的实验方法以及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无异于锦上添花。所以,及时指出和纠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非常必要。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下面几点。

1.端正实验态度的培养

在没有正式进入无机化学实验室之前,化学实验在很多学生心中无异于按照实验书上的内容机械性的安装实验仪器、滴加实验药品、模仿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等。对于实验目的并不明确,不能很好地掌握实验的要求。所以,端正的实验态度是进行实验的首要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必要条件。

2.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

首先,进入实验室,学生都应该习惯性地穿好实验服,以防一些类似于酸碱性较强的药品烧伤皮肤或衣服。其次,有些学生习惯在进入实验室后将书包等与实验无关的东西放在试验台上。这个行为隐藏了极大的危险性,因为在无机实验中,常会用到酒精灯等易燃易爆的仪器。在实验中,如果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会引燃实验台上的物品,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堪设想的事故。最后,在实验完成后,废弃药品及实验台卫生的处理也很必要。实验完成后,应该培养学生自主收拾实验台以及处理废弃药品的良好习惯,保持实验台整齐,方便其他学生使用。

3.专业实验操作的培养

在正式进入大学的化学实验前,中学老师大多数都注重于专业知识的指导。所以在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操作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且实验操作不准确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而无机化学实验恰好是学生入学以来首次进行的实验,这就要求无机化学教师能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正确的操作,为后面的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中存在问题的解决

1.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

由于学生没有良好的实验习惯而造成的实验室事故令人刻骨铭心,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所以,可以通过第一节实验课时播放一些实验事故的宣传片、图片,或上网收集一些实验事故给学生观看。这样可以给学生敲个警钟,实验过程中,学生也会更多地注意这些问题,可以减少此类事故发生的概率。

2.专业实验操作的练习

在中学时代养成的错误操作习惯会给学生以后的实验带来或多或少的安全隐患。所以,纠正学生错误的实验习惯势在必行。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教学,可以通过播放教学视频来让学生观看正确的实验操作,然后每个小组进行比赛,学生自己通过纠错其他小组的实验操作来熟练或者纠正自己的实验操作。

三、创新研究实验方法

观察和总结以往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发现,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一般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缺乏一些创新性,一味地将自己的思想灌输到学生脑中。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不仅教师授课费劲,学生提不起兴趣,也会抹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中学生不能很好地注意到老师在讲解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造成实验失败或者实验结果不理想。为了完成实验报告,有些学生甚至会改数据,失去了化学实验的真正目的。所以,教师应该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实验方法。以身作则,通过改变自己的授课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以及改善学生化学实验的兴趣,建立起让学生感兴趣、教师辅助学生进行研究式的实验教学。

1.教师讲课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所以,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创新自己的授课方式。例如可以引进多媒体进行授课,加入一些动画或者视频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有时候自己实验的错误操作已经成为习惯,学生很难进行习惯的改正。通过观察其他同学的操作从而反思自己的操作,学生在以后的实验操作中也会多加注意。而且,通过比赛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力来赢得比赛,从而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传统的实验考核方法仅仅停留在实验操作的考核以及药品的存放等,教师也可以通过改革考核的方式来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比如可以加入实验报告的设计、实验过程的创新、实验误差的处理或者实验药品的回收利用等,采用积分制来作为最后考核的结果。

2.学生实验过程的创新

(1)设计式实验。首先,实验方案的设计是一个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实验方案的设计也会锻炼学生的总结以及创新能力,不再是一味地照抄照搬实验教科书上的实验内容,而是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或者总结文献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其次,实验设计的过程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例如我校的趣味实验“光催化降解汾河水定污染物”,首先学生自行上网查阅关于光降解的机理以及光催化剂的类型等。然后向教师请教有关内容中有疑问的方面,最后实验方案确定为用对环境没有危害的无毒的二氧化钛纳米纤维为光降解剂来进行降解汾河中的污水。实验设计中,学生以影响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为主线进行实验,在教师的帮助下很好地成了水污染的降解。这次的趣味实验也引起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更大兴趣。又如趣味实验“铵盐的分解”中,学生以氯化铵为实验原料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观察进行反思,并结合该原理对铵盐在现实生活中安全气囊的应用进行解释。

(2)研究式实验。传统实验课程都会以实验课本上实验报告的内容进行。只是一个简单的实验记录过程,其中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几个步骤。其实这样的实验报告格式会给学生在思维上一些拘束,没有更多的有关实验其他方面问题的想象空间。所以教师应该以研究为目的,探讨式地引导学生进行无机化学实验。开始实验前,需要学生自己讨论,设计自己的实验过程以及在实验中要解决的问题等。例如“水中花园”实验,理论课学习后学生都知道很多金属硅酸盐都微溶于水,且颜色、形状各异,然后上网查找有关硅酸盐生长的因素以及出现该种现象的机理。再通过观察实验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晶体顶部慢慢长出的各种颜色的“枝芽”并不断向上生长,最后可以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水中花园”。最后通过比较实验中“枝芽”的颜色、形状以及生长速度的不同,总结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例如温度和硅酸盐溶液浓度等)。这样的研究式实验不仅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帮助,还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学习课程以外的一些知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3.实验结果的处理

实验结束后存在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实验台的整洁问题外,还有两个较重要的问题:一是废弃药品的处理,二是实验数据的处理。

就废弃药品的处理问题而言,目前越来越多的报道提倡“绿色化学”以及药品回收再利用。这种做法不仅使环境问题得到缓解也可以节约一笔不小的实验药品开支。例如,在Fe3+、Al3+离子的分离-萃取实验中,蒸馏出的乙醚可以回收再利用;转化法制备硫酸亚铁胺的实验中,可将实验产物回收保存,然后作为三草酸合铁的合成实验原料;含银的废液,可通过银的提取实验进行回收利用;可以将废酸和废碱溶液中和至合适的pH值范围(6~8)后再进行排放。

在处理实验结果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实验现象不符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不能使学生轻易地认为只要随便写几个可能性的理由就行,或者更有甚者会照抄别人的数据或者造假自己的数据。要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让学生明白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最重要。同时要让学生重复实验,找出实验结果出现异常的原因。对于异常的实验现象的引导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第5篇

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优化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实验考核方法、构建多媒体教学辅助平台确保无机化学绿色化、以及构建开放性实验平台对普通本科院校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优化;构建;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绿色化

无机化学实验最基础的实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本专业实验的兴趣、习惯及技能的培养[1],为了激发学生对实验课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的探究方法,通过学习兄弟院校的实验教学改革,结合我们现有的实验条件对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进行了如下的改革。

一、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无机化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基本以验证实验为主,大多数实验项目和内容都比较单一,操作简单,无非就是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加试剂。实验枯燥乏味,学生的操作技能根本得不到提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必须对现有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根据我们系学生的素质特点和实验情况,将验证性实验的开出率从原来的85%降到了30%左右,增加了设计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对大一的学生而言,实验能力还未具备,应该循序渐进有步骤、有重点的深入。在进行综合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物质的检测手段有所了解,对大型仪器有了概念,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全面的训练和提高。

二、优化实验考核方法

平时的每个实验成绩=实验预习10分+基本操作40分+纪律卫生10分+实验报告40分=100分[2]。实验预习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预习,在实验的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试验完成的效率和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有些学生不进行实验的预习,实验的过程中则手忙脚乱,做了这一步还不知下一步该怎么进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实验老师在每次实验开始前先检查预习情况,现场打分,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本操作是实验过程中的核心骨,基本操作一定要规范,老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与检查,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现场打分,这样才能督促学生规范操作技能。通过老师的检查与打分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安全意识。实验报告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处理的情况以及对实验分析表达的能力,这样才能准确客观地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测评。而学生的总成绩则可以这样来计算:总成绩=平时成绩×70%+期末考试成绩×30%(平时成绩=每次实验成绩之和/n)。

三、体现无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构建多媒体实验教学辅助体系

无机化学实验所用到的试剂达140多种,其中很多都是毒性较大的。还有一些有机溶剂,对环境和人体都有严重的侵害。在一些制备实验中还会产生一些刺激性和有毒的气体,如:硫化氢、氯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无机化学实验要体现绿色化,必须要对以往的实验内容进行改革。在保证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的条件下(如常规仪器的使用、重要无机化合物合成及性质实验等)必须要删减一些毒性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实验内容,如氯气、硫化氢的制备等。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达到绿色化。对有毒性的这类实验可以采用多媒体系统进行仿真实验,这类教学课件是通过软件进行模拟将实验过程和实验注意事项进行计算机演练而完美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样可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老师还可以自已制作课件,将一些实验通过课件展现在学生眼前,如:卤素中饱和氯水与溴化钾溶液的反应,看似很简单的一个实验,但是在准备的过程中很费劲。为了实验现象很明显就必须制备氯气,但是氯气有毒,而且味道很难去除。为了一个小小的验证试验却要花费实验工作人员很多时间和精力,还给环境造成了污染。为了客服这些缺点,实验老师可以将此实验制作成课件,实验现象一目了然,而且保护了环境。将多媒体融入到实验中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还可以无形中教育他们保护环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看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是改革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走绿色化之路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构建开放性实验教学平台

对大一的学生来说,无机化学实验是他们在大学期间接触的第一门实验课,有很多实验技能需要掌握,而在那么有限的实验课中,根本无法很好地掌握这些基本技能,那么只有通过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平台,那些没有掌握或掌握得不够的学生才可以在实验室开放时间内进行反复训练,这样实验操作技能才能快速提高。开放实验平台的建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训练、提高和展示自己的平台,而且同时也使教学资源得到了共享,提高了实验室、仪器的使用率。

结束语: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跟随着与时俱进的步伐,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综合素质以及实验的教学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也达到了教学资源共享,保护环境的目的。

作者:李飒英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系

第6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78-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1]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联系理论教学的桥梁和纽带,又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途径,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无机化学实验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具有一定的启蒙性。通过实验,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训练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培养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和进行科研工作的实践能力,从而为后续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中药化学等实验的学习和进行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3]所以,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和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及新世纪中药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在平时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实验教学效果,以适应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

一、教师坚持预试,学生认真预习,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坚持做好课前预试,是保证实验教学良好效果的前提条件。教师实验操作的基本动作是否规范,实验中所用试剂和仪器是否准备齐全,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和运行,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每个实验教学前,我们按课本中的实验要求和步骤全部预试1~2遍。一方面,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准确和熟练,便于为学生做演示实验和示范操作;另一方面,对实验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和异常情况,提前预试,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实验中能及时提醒学生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失误,正确解答学生实验中遇到的疑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从而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另外,能否使实验顺利进行,学生的课前预习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前一定要认真预习,详细阅读有关的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实验原理,弄清楚基本的实验方法,对实验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有初步的认识,避免盲目操作,熟悉安全注意事项,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提高实验效率。

二、加强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的指导

正确指导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全方位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所以,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能放任自流,要进行全程巡视指导,随时观察学生的实验进展,及时纠正错误,努力做到“有求必应,无求有应”。所谓“有求必应”是指当学生遇到困难、疑问和无法解决的实验问题时,我们随时予以解答和指导,保证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所谓“无求有应”是指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操作的错误和不规范,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和示范,既要耐心、细致地言传身教,又要认真、严格地要求学生,保证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切实提高。

1.一些技巧性较强的实验操作要领,不但要对学生精心指导,还要让学生反复练习。如用移液管移取一定量的液体,减压过滤中剪与漏斗大小相适应的滤纸等操作,学生都要反复操练,才能掌握其操作技巧,不出现失误。

2.指导学生认真思考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巡回辅导,发现共性问题,及时向全体学生作补充指导,发现学生的操作步骤有错误或观察判断不正确时,要及时予以纠正。例如“药用氯化钠的制备”实验中,为了检验SO42-离子是否沉淀完全,要沿烧杯内壁滴加BaCl2,观察有无沉淀生成,大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无法确定有无沉淀,此时应指导并演示沿烧杯壁滴加BaCl2,从侧面观察烧杯内壁比从上面观察的效果和现象更清楚、更明显、更易判断有无沉淀。

三、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际情况,适当改变实验步骤,减少试剂用量,节约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如“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中,配制不同浓度的醋酸并测定其pH值,在配制溶液时将书中“由浓到稀”改为“由稀到浓”配制溶液并分别编号,既方便了下一步“由稀到浓”用pH计测定各溶液的pH值,又避免了混乱,节约了时间,从而加快了实验进度,提高了实验效率。

此外,在许多性质实验中,我们本着只要能观察到现象即可的原则,尽量减少试剂的用量,既节约了资源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既让学生树立了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科学理念,又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绿色化学的思想,切实做到了既环保又经济。

四、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设计性实验项目。

无机化学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做实验只是按照书上说的去做,最后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很明显这种实践教学已不适应当今高等教育和教学的发展。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删除了毒性大的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铜、银、汞”,而增加了综合设计实验“无机阴、阳离子的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在设计性实验中,学生自己探索,自主设计路线和方案,自行选择合适的试剂、实验材料、仪器等。一方面,考察和检验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新问题,需要自己根据所学的基本理论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同时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五、建立科学的实验成绩考核体系

为了全面、客观、公平地反映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的兴趣,我们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无机化学实验成绩进行综合考评,并在第一次实验课时给予公布,让学生心中有数,从而引起对实验课的重视。

1.纪律、安全、卫生占20%。无机化学实验是中药专业大一新生接触的第一门实验课,有些学生在中学根本没进过实验室或很少亲自动手做实验。所以,培养科学的实验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至关重要。我们将学生上实验课是否迟到早退、在实验室是否打闹喧哗、是否自觉维护实验室和自己实验台面的卫生、是否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等方面作为实验考核指标。

2.课前预习占20%。由于预习报告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预习情况,我们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回答实验后面的思考题、开展实验的进展和速度、对仪器的使用情况和熟练程度等方面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考察。

3.操作过程占20%。教师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应关注关心每个学生,观察他们是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操作、细心观察现象、积极思考问题,了解学生能否正确并熟练使用实验仪器和设备、能否按照完整的实验方案按时完成实验等,最终对操作过程给予评价。如遇到个别学生严重违规操作,出现安全隐患,一定要严肃批评教育并对其操作过程酌情扣分。

4.实验记录和结果占20%。在实验课期间,对学生进行口头考核,随机提问全部或一部分实验的现象,检查是否如实而有条理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所得数据,观察其产品的外观、质量等,从而了解实验结果的成败与好坏。

5.实验报告占20%。实验报告除了写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思考题等常规内容外,还要求学生自我发挥,对每次实验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和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实验工作能力。同时,强调实验报告书写格式,培养规范写作科学论文的能力。在批改实验报告过程中不仅对书写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对书写格式也给出改进建议,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的实践工作以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努力提高写作水平,为后续实验课的学习和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我们在日常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探索与实践。目前,我们的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欠缺的地方,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不断地努力和探索,这就要求我们实验教师要积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勇于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方法,不断探究新的实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切实提高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从而满足当今社会需要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高、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黄慧敏、洪秋媛.探索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实验室科学,2004.1(24):22~24

第7篇

论文摘 要: 《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化工类专业必修的以实验操作为主的专业基础课程。《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推行项目化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质量,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学生的要求。本文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进行了探讨。

《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化工类专业必修的以实验操作为主的专业基础课程。传统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一般是先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和药品,然后介绍实验步骤,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内容完成实验、处理实验数据,最后完成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无需动脑,只需机械地按要求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差,而且使学生养成了“按部就班”的习惯,失去了主动学习和培养创新精神的机会。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高职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也使很多高职学生毕业时找不到对口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的重要原因。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当前高职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进行项目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1.项目化教学特征

所谓“项目化教学”是从职业的实际出发,选择典型事例作为教学的主题,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并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能够自觉、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展示形式,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2.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流程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行为导向”教学法,其实施流程如下:

2.1项目确定

在项目化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项目非常重要。所选项目既要包含无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又要密切联系日常生活或当地化工行业的生产实际。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项目情境下提高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职业能力。例如:“设计实验验证高锰酸钾在不同介质中的氧化性”这一项目中的研究对象“高锰酸钾”,它既是实验室常用的氧化剂,在工业上又能用作消毒剂、漂白剂,还在医学上用于消毒、洗胃,与学习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生才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2.2项目开发

项目确定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技能水平等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最好3至5人。然后对项目进行细化,使之分解成一系列的任务,并分配给各个小组,要求学生团结协作,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收集所需要的资料,小组内部讨论、整理后做成幻灯片,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展示、汇报。例如“设计实验验证高锰酸钾在不同介质中的氧化性”这一项目可分解成以下四个任务:任务1.设计“验证高锰酸钾在不同介质中的氧化性”的方案;任务2.配制标准溶液,包括高锰酸钾溶液和所需的酸碱溶液;任务3.用实验验证高锰酸钾在不同介质中的氧化性;任务4.根据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2.3项目方案制定

资料准备充分后每个小组就开始制订完成任务的方案,各组派代表利用幻灯片向同学们展示制订的方案,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一起讨论,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方案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最终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讨论结果制订出实施方案。如在2.2中所提到的任务1中,大家首先就要花较多的时间讨论、选择出合适的还原剂、酸和碱,并确定出合适的高锰酸钾、酸和碱的浓度。在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引导,使学生既能学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又能提高团结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4项目实施

实施项目是项目化教学的关键阶段,所以每位小组成员都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执行,积极利用无机化学实验室的实训条件开展实验项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则要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多思考,独立地完成实验项目。这种项目实施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项目评价

学生完成实验项目后,应及时进行考核、评价和总结。项目考核标准可参照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项目考核和评价以设计的初步方案、实验操作、实验习惯、团队协作能力、实验原始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实验报告、项目总结等为依据。考核和评价成绩公布后,要展开小组讨论,让学生及时找出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在下一项目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这种考核评价机制不仅可以激励学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职应岗能力,同时积极推进“双证书”制。

3.项目化教学的体会

这种“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能将无机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教师、学生真正地做到“教学相长”,学生的理论基础不断扎实,实验技能不断提高。我们不能否认项目化教学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也应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

3.1教师的素质须不断提高

项目的确定既要基于书本的教学内容,又要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既不能太简单,又不能太难。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书本知识,精于实验操作,而且要了解目前化工行业相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因此,项目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师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实验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周密的准备和一定的生产实践经历,就将无法应对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和提出的诸多问题。

3.2学习资源须不断完善

在项目开发和方案制定时,教材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他们将借助于更多的书籍和网络资源。所以学院需重视图书馆建设,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并不断整合互联网资源,构建较完善的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3实验教学条件须进一步改善

良好的实验条件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为保障项目实施能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实验室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实验仪器和设备,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动手的机会,提高他们独立操作的能力。

总之,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质量,符合当前化工行业对化学化工类高职人才的需求,所以教师应积极推行项目化教学,为企业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使无机实验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杨洁,安翔,李青.“项目化教学”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实践[j].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9-32.

第8篇

关键词: 基础无机化学实验 小班化 优势

基础无机化学实验作为对大学一年级化学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也是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的开端,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基础无机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是后续各专业实验课程的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学生在中学所掌握的水平有很大的差别,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连很多常识性的问题都不知道,在实验中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利用这门实验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扎实的实验技能,对今后的实验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的基础无机化学实验普遍是大班教学,即一位老师同时指导超过20位以上的学生进行实验,学生实验时也是2―3人一组,独立操作的机会较少,经常出现“能者多劳”的现象,基础差的学生得不到充分训练。改用小班化教学后,有利于每个学生实验亲力亲为,并且具有许多优势。

1.小班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和实验资源,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小班教学,指导教师可以兼顾到每个学生的操作,从而可以一一规范学生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如取用试剂,使用试管、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掌握称量、滴定、提纯、分液、蒸馏、回流等基本操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实验室资源也可以被充分利用,每个学生可以单独操作一套实验设备。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学资源,增加了每个学生实验操作和练习的时间。小班化实验教学有助于教师督促学生在开始进实验室时便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些基本的操作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将陪伴学生今后的化学实验学习。

2.小班化实验能更好地及时对实验进行指导和纠正。

小班教学能够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多,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懂就问,这样教师就有机会更多地了解实验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操作。同时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难度降低,工作量减轻,能有较充裕的时间来观察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并且给予及时的纠正与指导。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于高考没有选考化学的学生,由于他们较长一段时间没有接触化学,基础较差。小班化实验教学中,指导教师可以给这部分学生适当地增加实验操作练习,多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尽快赶上来。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实验难度,增加实验设计的内容,提高他们对实验的兴趣。

3.小班化实验教学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单独完成实验操作,改变了以往实验课程不公平的现象。

大班实验时,老师往往不能兼顾到所有学生,由于人数较多,加上2―3个学生合用一套实验设备,共同完成一个实验流程,减少了学生独立操作的机会,也使得一些学生“有机可乘”,分享同组同学的实验成果,这样难免就会有“滥竽充数”的现象发生。同组学生实验结果一样,实验报告内容相近,实验成绩几乎相当,造成学生的实验成绩不公平,不能真实反映每个学生的实验能力。结果往往是基础较好的学生实验没有积极性,基础薄弱的学生因为可以“浑水摸鱼”,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实验技能得不到提高,甚至会让学生认为实验课不重要。改成小班后,与原来的大班教学比较,学生人数少了,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被老师关注,学生也有较多的机会与老师直接交流。因为要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学生对实验课课程的态度变得认真,课前预习充分。小班化的实验教学增加了学生单独思考与动手的机会,促使学生养成了实验中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及实验报告,改变了以往实验课大家一起来一起走的情况;实验成绩也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实验情况,提高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此外,学生无形中加强了对实验课程的重视,并养成了在实验中思考的习惯。

4.小班化实验有利于实验时师生间的互动,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小班化的实验教学,班级人数少了,学生感觉不拘谨,敢于不懂就问,指导老师也有充分时间做到有问就答,师生关系融洽。在小班化的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独立完成实验,实验中遇到不会做或是解释不了的地方,必须与指导老师沟通,这样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和教师直接进行交流,就连那些胆小的、性格内向的、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有了开口的机会,得到了锻炼。对于目前大部分理论课还不能实现小班化授课的情况,实验课率先进行小班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理论课大班化教学的不足。实验指导老师很多时候也是理论课的授课老师,通过实验课构建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又有助于学生理论课的学习,从而形成和谐互动的教学关系,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使实验课和理论课相得益彰。

5.小班化教学能更好地实施探究性的实验模式,促使学生树立实验的积极态度。

传统实验教学中班级学生多,大部分情况下,学生听完指导教师的实验流程讲解后便开始分组做实验,没有太多提问发言的机会,思维处于消极状态。而几个学生同组合作的模式也会让很多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不愿主动分析思考,不想自己动手解决。这就造成学生的实验主动性较差,实验能力的差异性也不能体现,学生对实验就会厌倦,觉得做实验没意思,更谈不上将创造性思维应用在实验中。而小班化实验中,每个学生单独做自己的实验,遇到问题,老师可以及时指导,学生也参与到分析思考中,实验完成后,学生会有成就感,激发了做实验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此良性循环,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继而愿意去思考,甚至有的学生要求尝试新的实验方法。

小班化的实验教学让我们明显感到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学生愿意在实验中思考,创造性能力有所提高,自信心也有所增强。小班化教学使得师生关系融洽,相关的理论教学课也受到了正面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找到更好的实验教学模式,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CDIO;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范式改革

DOI:10.3969/j.issn.1671-6396.2016.01.029

无机化学实验是我校化学、化工、环科、材料等专业进校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是老师与学生在教学、学习及科研相结合的第一个阶段,在无机化学实验中学习的一些基本操作也是后续实验课程的基础。[1]通过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不仅可使学生正确和熟练地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增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化学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在继续加强基本操作训练的同时,更应注重综合能力、全面素质的培养。社会越来越需要大量综合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化学人才。大学生就业难几乎是世界上所有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及普及化的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之后,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验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2004年,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种新教学模式——CDIO工程教育理念。[3,4]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情景,让其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体现。根据此教育理念和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验教学中引入CDIO模式,是提高化学化工类专业毕业生工程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所应采取的非常重要的措施。CDIO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是对我国高校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它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即在实验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实际或已有知识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应用所学知识探究规律和致力创新,教学中安排丰富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和全身心投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这种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力的发扬,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师积极营造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新环境,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勇于发现,勇于创新。为此,本课程组运用CDIO教育理念,通过对本校化学专业的2012级,2013级,2014级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学的互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互动式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准备正是以学生为主体和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体现。以往在实验教学中,实验准备工作只是由实验员和实验老师完成,学生在一切准备就绪的基础上进入实验室完成规定的实验操作,操作结束后即离开实验室,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把课堂实验前和后的实验室工作看成和学生毫无关系,课堂上,由于课时有限,学生只是机械地忙于过多的实验操作,很少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上,由于学生缺乏对实验的准备和了解,很多同学甚至设法回避老师的主动交流和提问。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化学实验完全是一种被动式的机械操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差,马虎了事、不求甚解、操作不规范、不善于思考问题,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工作中,可以提高师生的互动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与“学”及“师”和“生”融于了一体,师生通过共同准备实验,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增加了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提供了师生间及学生间交流的机会,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双方能在彼此平等、彼此坦诚和彼此倾听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沟通和探讨,共同思考、解决和应对整个实验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共同探索新思路和改进实验新方法,极大地激发教与学的互动性,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实验教学效果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2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现了兴趣对学习效果的重要。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全神贯注地去学习,自觉地集中注意力,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究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实验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兴趣能使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准备是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做好化学实验起到了重要作用。(1)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仪器、试剂、材料甚至设计新的实验方案本身就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和认可,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认可本身就是一种鼓励,这种鼓励能无可限量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内在的潜力和对该学科的持久兴趣。(2)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可以自我设置教学悬念,诱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为了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对许多实验准备工作都有特殊的要求,比如,配制试剂的浓度和精确度、试剂的纯度、试剂的用量、试剂的配制方法等,以及实验方法都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实验的失败,到底影响如何?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自己在实验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和结果?如何运用学过的理论对现象进行解释?在自己准备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脑海中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悬念,进而就会对接下来的实验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提高实验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进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达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目的。

3提高实验预习效果,避免了实验的盲目性

做好实验预习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前提和基础。在预习中做到明确实验目的,弄清实验内容,理解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和注意事项。只有做了充分的预习,学生才能自觉地、有目的地、独立地进行实验和自如地应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验动手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避免了实验的盲目性和实验操作“照方抓药”。然而,学生对化学实验预习缺乏充分的认识、了解和端正的态度,使得实验预习不充分,甚至不做预习,写预习报告只是抄抄书本,应付了事。实验时手忙脚乱或者束手无策,造成实验紊乱、拖延时间、误差大等,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较远。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后,他们会认为做化学实验完全变成了他们自己的事情,必须靠自己来完成所有的实验内容,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减少了对老师的依赖心理,要想顺利完成实验,或者为自己准备好实验都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此,他们会从最初的“被动预习”变为现在的“主动预习”,端正实验的态度,提高预习的主动性。此外,学生准备实验的过程同时又是再次预习的过程。由于预习充分,学生实验时“心中有数”,实验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4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作风,提高综合素质

严谨的实验作风包括:正确使用仪器、操作规范、细心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实事求是地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节约药品和注意安全、保持环境清洁等。严谨的实验作风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独立分析问题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能更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可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实验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实验作风的培养。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是培养其严谨实验作风、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最有效的方法,这是由实验准备工作的特点决定的。化学实验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试剂的配制与分装、仪器的准备与调试、药品的上架与下架、安全问题等,对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的名称、规格、用量、浓度及配制方法等均要有详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准备充分,从而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特别是无机元素性质实验,试剂种类多,用量大,有的实验多达几十种试剂,并且需分装,实验完毕,三废要安全处理,所有滴瓶下架后还要及时清洗并归类整齐存放,还要保持实验室的良好卫生环境。因此,工作量大而繁杂,要完成实验准备工作,准备者就必须具有很严谨的实验作风、很熟练的实验技能和很强的责任心,通过参与实验准备,学生的实验作风得到了培养,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本科生第一门很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它除了具有各门化学实验课的普遍重要性外,还在学生了解并重视大学化学实验、启迪学生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作风、为后续实验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通过对本校化学专业的2012级,2013级,2014级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的互动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实验预习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优良的实验作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参与实验准备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和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新华主编.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史锐,成冰.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206

[3]赵朝晖.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化工高等教育,2011,6

第10篇

1.现有实验课程体系现状新升本科师范院校的前身大多数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晋升而来的

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基本是在专科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基础课程为课程结构,各课程自成体系,依据四大基础课的开设依序开设,以化学学科为基础、四大化学基础课程实验为支柱建立实验课程体系;这套课程体系已经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是一套系统严谨、内容成熟、紧密联系理论教学的传统实验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实际上是沿用了上世纪50年代的体系,是按照当时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精英人才的目标而制定,完全符合当时的学科发展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但随着现代化学学科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转化为大众化教育,传统的课程体系不符合现代化学(师范)人才培养的目标,远远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2.实验课程体系的存在问题。

对于地方师范本科院校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设置的各门实验课程各成体系,部分实验内容重复。第二,培养学生基础实验技能的基本操作和基础实验分散在各门实验课程中,没有强化训练,造成同类型实验的重复。第三,实验内容陈旧,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偏多,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内容少,各科主讲教师单纯从自身课程安排实验,各实验课程缺乏沟通和交叉渗透,没有将化学实验有机统一起来。第四,实验内容缺乏创新性,基本上是按照实验教材照搬,教材告知实验步骤,教师按照教材分析出成败关键和注意事项,实验室按照教材配备药品、仪器,学生只需按部就班、照方抓药,没有思考和创新。第五,实验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陈旧,完全沿用“学生课前按照教材预习,课堂教师按照教材讲解,学生按照教材实验,课后完成实验报告”的实验教学模式,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没有实验兴趣,学生没有探索和创新,成绩基本上是按照学生考勤和实验报告单成绩评定,无法科学、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1.实验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高师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化学专业知识的中学化学教师,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基于对这一目标的认知,结合多年来高师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突出“实验化学”的特点,同时以化学理论课程为支撑,从培养实验动手能力为切入点,将创新实验能力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确立实验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打破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基础和化学教学论等实验课程分别设置的局面,重新设置实验课程,精选实验内容,强化实验技能,重视创新能力,优化整合实验内容,实验教材仅为参考,将无机、有机、分析、物化和教法实验的内容进行整合、精选,新增三门实验课程(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和化学专业实验),调动学生实验的主动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既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

2.实验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模式。

根据新升本科高师实验课程现状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现有的实验课程资源逐步优化和整合,分层次组织实验教学内容,逐步建立以实验基本技能培养为主线,抓基础、重创新、分层次、多模块、既与理论教学结合又相对独立的科学系统的实验课程体系,实现分层次、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创新研究性实验进行分层次实验教学;重视初步科研训练和研究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提高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的比例,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将实验项目进行模块化,构建基础实验模块、各课程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研究创新实验模块。

3.实验课程体系的实践。

首先,重视实验基础技能的培养。在建立科学系统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单独设立基础化学实验,将原来四大传统基础化学实验中操作性强的基础实验精选出来,教师根据所选内容精心选择并编写教材,改变实验教材的传统编写模式,突出基础性、技术性的训练,将筛选出来的基础实验集中进行训练,教学时间安排在大一的第一学期,主要是实验基础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重点强化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实用性,使学生熟练、规范使用各种常规仪器设备,强化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体现师范教育的特色。其次,精心科学地整合与优化实验课程内容。打破原有化学实验课程界域,重新精选和修改实验项目,削减各实验课程的验证性实验项目,横向整合剔除各实验课程中重复的内容:精简无机化学实验中动力学、热力学、电化学的实验项目,重新精选这些内容的实验项目后,全部在物理化学实验中开设。整合无机和分析化学实验重复内容,根据课程和理论讲授进行合理分工,减少不必要的交叉重复,适当节约实验课时数,增加基础化学实验课时和综合实验课时。第三,分层次组织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从大一到大四的实验教学安排,按照由简单实验到综合、创新实验,由对理论知识的简单验证到综合、应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将化学实验教学形成分层次教学,分为化学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研究性实验三个层次教学,构建“突出创新能力、强化实验技能”的分层次实验教学模式,特别强调的是综合实验的开设必须打破各实验课程界域,提倡各实验课程学科交叉,将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等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利用先进的化学实验仪器,根据实验室条件科学合理的设计实验项目,包括无机、有机物的制备、提纯、表征,物质的分离、分析,大型仪器的使用等,学生在掌握了无机、有机、分析、物化以及仪器分析等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和训练化学综合知识和综合实验技能。第四,改变传统实验教学评价模式。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实验成绩考核为“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期末考核成绩”三部分组成。教学实践表明,这种评价体系导致个别学生上课按照教材照方抓药,课下抄袭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教学评价模式,不能客观、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教学效果。第五,逐步建立网络实验教学辅助平台。利用丰富的网络平台,教师精选一些在计划学时无法安排的实验和不具备开设条件的实验内容,以及可以拓宽学生实验知识点和提高实验技能的演示实验,利用互联网和电教设备,用现代教学手段代替教师讲解。这种模式在化工基础实验的教学中逐步实施,利用模拟化工教学仿真软件教学,既节约了学时,又将现代化工技术微缩化,展现给学生完整的现代化工工艺技术流程,增加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实验课程体系实践的试行成效

1.开设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明显。

在2013级化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基础化学实验,通过教学实践和2010级、2011级、2012级对比,2013级的学生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明显规范,打碎玻璃仪器和基本操作失误明显减少,在基础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够集中强化训练基本操作,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规范了实验操作。

2.学生实验的积极主动性明显提高。

改变了传统的实验课程设置,实验课程的独立性提高,改变教师实验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多样化,采取课前预习检查、课堂提问互动、教师讲解指导、实验辅导总结、课后报告撰写、实验报告点评的形式,同时实验项目可能于理论课超前不同步,迫使学生提前学习,提高了其自学能力,使其上实验课做实验有明显的成就感,激发了其上实验课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上实验课的积极性、主动性、目的性,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为后续的综合实验和毕业设计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食品专业;教学探索

一直以来,大学基础化学在高等院校的教学遵循着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的顺序进行。近年来,随着学科交叉的不断深入和教育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许多高校将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这两门实验课程进行内容优化,整合成了一门实验课程,即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1]。该课程作为化学、食品、环境、生物、医药等专业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是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宗旨的独立本科院校,学校目标是培养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操作技能的人才。因此,作为一名担任食品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师,如何在化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食品专业的特点,建立具有食品专业特色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食品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内容多,课时少

鹿山学院食品类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选用的教材是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编写组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四版)》,全书分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实验两个部分,内容分为包含10章共53个实验,而这门课程安排的总学时只有32个学时,只能选取教材中的8个实验内容进行教学。因此,实验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对教学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1.2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受到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认为实验课是理论课的附属部分,所以学习积极性不高,重视程度不够[2]。特别是很多食品专业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化学类的实验和食品课程的内容相关性不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还会有食品分析实验等课程,因此就更加不重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的预习报告完全照抄实验教材,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盲目地跟随他人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效率低,实验报告也经常敷衍了事,甚至有部分学生抄袭他人的实验数据,这样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达不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要求的掌握基本单元操作和培养良好科学的实验习惯的教学目的。

1.3教学手段传统单一

传统的无机及分析实验教学采取的是教师课堂讲解及重点操作步骤演示,学生再进行实际操作的上课模式。一个实验教学班通常有30多名学生,指导教师只有一名,在教师演示时会有很多学生无法看清教师的操作过程,演示效果达不到预期。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操作过程,不能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不规范的地方并给予细致指导,教学效果会受到影响。

2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2.1调整优化实验内容,以适应食品专业的特点

鹿山学院在之前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化工和食品专业都是安排相同的实验内容,缺乏针对性。为了紧扣食品专业的特点,调整了部分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做实验的兴趣。例如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在食品制造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针对食品专业的学生,在课程中增加了“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实验,既达到了学习碘量法和掌握滴定单元操作的目的,同时更贴合专业特点,让学生意识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所学的知识和他们的专业是紧密联系的。此外,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将实验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如在进行“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实验时,让学生测定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在进行“醋酸标准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实验时,让学生自行采购不同品牌的白醋来测定pH值。通过实验过程来看,学生在进行这两个实验项目时积极性和参与性明显更高,并且还会在课后查阅自来水中钙镁含量规定的限值,比较不同品牌白醋的酸度。由于鹿山学院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专业不少学生将来都想考化学检验工、食品检验工等职业资格,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实验内容也尽量向职业技术培训的方向靠拢,如在进行“天平的称量练习”时,不仅安排了电子天平的称量练习,还增加了检验工种更常使用的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扩充了学生知识面。实验教学是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培养创新意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4]。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先通过8个验证型实验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最后安排一个综合型实验项目“废干电池的回收利用”,实验内容包括用废干电池制备七水合硫酸锌、氯化铵和二氧化锰,并分析这三个产物的纯度,涉及到的知识点和单元操作都是8个验证性实验已经学习的内容。我院将综合技能训练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第一周,并在第一学期结束前就将3-4名学生分成一个小组,教师不提供实验方案,让学生利用寒假时间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自行制定实验方案,获得任课教师批准后即开始实验。实验材料废干电池由学生准备,实验用到的装置、玻璃器皿由学生自行确定,实验用到的试剂和药品由学生自行配制,每个小组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求他们仔细观察现象,如实记录数据,如果遇到问题和任课教师一起讨论解决,最后按毕业论文的格式写出实验报告。这样的实验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性,有助于培养科研意识和探究能力,也体验了团队合作的乐趣。

2.2实验预习严把关,完善考核方法

在每次实验教学前,认真检查预习报告并严格把关。为了让预习报告真正起到作用,防止完全照搬教材内容,我们要求预习报告要包含以下内容:(1)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2)实验用到的药品、试剂及其浓度或纯度,仪器名称和型号,玻璃器皿种类、规格和数量,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经过思考总结才能完成,在讲义上找不到完全能照抄的内容;(3)以表格和流程图的形式列出实验步骤,并在相对应的位置留空以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步骤的描述要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5];(4)设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对于没有完成预习报告或预习报告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学生,不得进行实验,一学期缺课2次,视为本门课程不及格,需要重修。之前在教学中对预习报告的检查不够严格,很多学生不够重视,自从制定了上述规定之后,学生们意识到实验课也会有不及格需要重修的危险,开始端正实验态度,认真完成预习报告。多年来,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课程成绩是以课堂表现成绩(40%)和实验报告成绩(60%)进行评定,容易造成学生只注重实验报告而忽视操作技能锻炼的现象,为此,增加了操作考试,并将三个评定要素的标准进行了细化,如图1所示。实验态度和操作技能占据了课程成绩更大的比重(60%),改变了学生做实验只为了追求结果的想法,让他们更注重实验过程中操作的规范、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中遇到问题后的反思和总结。量化后的评分体系,教师能够更公平、公正、合理的评定学生成绩,可以强化实验操作能力的训练[6]。

2.3引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

2008年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Penrose首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并成功应用到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2010年胡铁生在国内首创微课学习平台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将微课定义为“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将微课引入翻转课堂可以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微课,将学习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7]。我们尝试了把“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的原理和操作视频制作成微课并让学生在预习时观看,结果发现,和之前没有微课视频对比,学生在预习时进行视频学习后能在课堂上更迅速地学会仪器操作。因此,需计划逐渐完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微课内容,把重结晶、称量、溶液配制、酸式和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移液、减压过滤、水浴加热等各种基本单元操作和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等仪器原理和使用方法制作成微课,用于翻转课堂,变抽象为直观,提高预习效果,提高课堂效率,切实让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3结束语

根据食品专业的特点,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理论和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要求,从实验内容优化调整、实验过程严把关、考核方式改革、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引入等方面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积极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贺志丽,郭思奇,佟艳斌,等.应用技术型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308-309.

[2]陈尚龙,巫永华,张建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视界,2014,30:37,59.

[3]李利华,郭豫梅,夏冬辉,等.环境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山东化工,2016,45(2):112-113.

[4]江雪清,李小平,王超英.“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学教育,2014,35(4):34-36.

[5]肖雪春,王毓德.材料类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1):153-157.

[6]陈洁.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成绩评定的尝试[J].嘉兴学院学报,2002,14(2):105-106.

第12篇

关键词:技能为核心;医学高职高专;化学实验课;新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131-02

高职高专医学类化学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是药学、检验专业必修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对药学、检验专业操作技能的形成影响极大。

近年来,高职高专医学类课程改革以后,相关专业的化学类课程的总时数明显下降,化学实验课时也相应下降;此外,高考制度改革后,化学已不是必考模块,学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实验动手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上述两个因素使医学高职高专的化学课程的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化学实验教学如何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化学实验教学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1)实验课程体系不合理。药学、检验专业的基础化学(包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课程先后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实验教学主要是依据理论教学进度开设,即紧接在相关理论内容的后面开设,这种沿袭本科的教学模式,特点是“重理论,轻实践”。三门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都是孤立的,自成体系,学科之间缺少联系,内容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如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都安排了溶液的配制、酸度计的使用等。以验证性、基础性实验为主,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实验体系,综合性实验少,设计性实验几乎没有,化学实验教学不能很好地反映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联系。(2)考核办法单一。教师仅凭每次实验报告成绩的平均值作为学生的实验成绩,没有过程性评价体系。(3)实验室以课程划分。“单一课程、单一实验室、单人管理”的模式,功能单一,设备重复投资,资源利用效率和投资效益不高。

因此,要打破学科界限,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以职业素质与技能为核心,整合、构建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将药学专业三部分化学实验整合重组成一门独立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其课程体系完整,内容紧凑、连贯、合理。整合的意义如下:(1)符合学科综合化的发展趋势。(2)避免简单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3)强化实验教学的地位与作用。(4)由于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考核制度,可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5)有助于加强与专业课程相关实验教学的联系,有助于职业素质的养成。

如何构建以技能为核心的医学高职高专化学实验课教学新体系?笔者认为需开展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设计新的化学实践教学大纲,优化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 根据药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与化学的新发展,结合各专业具体情况,应以模块设计为切入点,整合原来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包括仪器分析)实验的相关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分为一般的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和设计实验模块三部分(见图1)。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化学综合实验技能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联系,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实验讲义,提供较为完整的、系统性的、可操作的实验教学方案。改变过去各学科实验教学孤立的教学模式,对化学课程的实践进行改革,使之形成系统,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健全实验考核制度,建立形成性、过程性评价体系,保障实验教学质量 改变以往重视结果,忽视过程,方式单一,不能科学全面反映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方式,构建新的实验成绩评价体系,化学实验成绩应单独作为一门考试课。新的化学实验课程由传统的三门实验课结合而成,各模块的实验操作要求上有所差别。所以,在教学完成一个模块时,应安排一个考查实验,检查学生的实验掌握情况,并进行阶段性小结。将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把各时段、各种形式(学生预习、课堂提问、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实验考核等)的考核结果加权汇总作为最终的评分,以实现形成性、过程性考核。课程结束时,进行考试总结。

采用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加强实验室统一管理 在实验教学中,可穿插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以打破过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再加教师演示等比较单调的传统的实验讲解教学模式,使传统与现代的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大大增强实验教学效果。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增大授课容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制作的动画演示不仅可生动形象地演示标准规范的实验操作,反复强调不同操作技能考核点的细微之处,而且,对那些危险性大、污染性高的实验也可用动画演示其过程,以突破实验条件的局限。这时,教师还可以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宣传注重绿色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按三大模块重新组建新模块实验室:将现有的几个实验室整合为一个化学实验中心,按三模块进行重组,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调配使用,避免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对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实验人员的培训、管理等工作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加强学科交叉,搞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既要注重纵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又要注重横向知识的相互渗透,使基础知识与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通过与各专业课协调,使开设的实验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需要。一些与专业课有关的基础化学实验也可以纳入到专业课实验中,如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熔点测定实验可放到专业课合成实验中去做,使学生在合成出化合物的同时,学习通过测定熔点来确定未知物的物理常数。这样可使专业课与基础课更好地衔接,既节省了实验课时,又节约了教学资源。

在构建新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过程中,应注意遵循的原则 (1)三门化学实验课程的整合并不是将原有内容进行拼合与叠加,而是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和融合,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学科之间互助互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2)内容选择以必需、应用、适用为原则,突出与专业联系密切的知识。例如,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就需要加强分析试验内容及产品质量检测与分析的内容,侧重定量分析与现代分析仪器使用等方面的技能,与专业课密切结合起来。(3)结合学生获取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强化实践技能训练。例如,药学专业要以药学检验工为导向,可以针对性地设立与化学技能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技能操作考核点(即强化分析天平、容量分析仪器的使用等),通过日常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基本职业技能训练,到专业课后期再经过短期集中强化,最终使学生获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4)注意结构合理、衔接自然、整体协调,形成优势集中的体系。(5)整合是一个过程,它会随着社会需求与学校教学改革不断地更新、充实其内容。

新的化学实验课教学体系的试行可以消除三大化学课程学科自成体系的影响,可以确立化学实验课的应有地位和作用,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细化考核标准,优化教学体系,重组、规范实验室,衔接基础课与专业课,可以大大提高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冶伟,刘翠娟.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7,6(2).

[2]杨金田.化学实验中心的构建与效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1(25).

[3]张娅,彭洪.深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J].实验室科学,2007(1).

[4]孙开进,陈瑜.高职院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化工,2009,36(6).

[5]周立亚,龚福忠,秦伟,等.基础化学实验课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148-150.

[6]刘元林,张增凤,韩仁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