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2 17:19: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研究生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西部 研究生教育 快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72-01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在内的12个省市自治区,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各个方面不断得到发展,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加快西部发展,对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对大量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西部地区近年来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可以说西部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问题。认识并最终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未来西部研究生教育继续向更好方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 西部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办学条件和学术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西部高校虽不断在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但研究生教育的实验、教学等硬件环境却严重滞后,对于一些重大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新兴学科发展的研究条件、研究手段都十分缺乏,研究生的科研经费也明显不足。在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有些学校办学思想不端,把研究生教育作为学校经济创收的主要途径,在不具备足够学科带头人和梯队人员,或者根本就没有专门学科队伍的情况下,通过非学术因素获批后,盲目大量招生,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少学生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研究生教育质量也必然下降。
1.2 导师队伍参差
西部地区学校研究生大量招生后,虽然很多导师能做到对学生认真负责,但很多学校的导师队伍也存在问题。导师队伍学历结构整体偏低,年龄层次偏大,在推进研究生教学与科研国际化方面本身都难有所作为。有相当数量的导师缺乏研究项目或经费不足,研究生依然是受本科式的书本教育,并未投身到学术研究中去,缺乏实践。一些导师只顾自己做课题或搞行政工作,对学生缺乏引导和交流,研究生培养质量也随之下降。
1.3 研究生培养制度与模式
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缺乏差异,大多数强调理论的创建,各类研究生培养标准整齐划一,缺乏个性,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对薄弱,无法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在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口径过窄,不能体现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培养课程的设置过于陈旧,不能反映最新学术成果、研究进展,有些课程完全是因人而设,并没有真正考虑现阶段课程如何设置才最合理,不能跟上科学技术和时展。同时因扩招速度过快,一个导师要带十几甚至几十个学生,专业课程也进行大班教学,研究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处于盲目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学生依赖书本的惯性思维无法改变。
1.4 毕业论文质量堪忧
国家对学位论文的要求是明确的,但现实中情况令人堪忧。研究生阶段最关键的事情,一是找工作,二是完成毕业论文。然而二者相比,毕业论文往往被冷落。美国一位研究大学教育的学者布鲁斯指出,硕士学位本身如果已不再是学术造诣的标志,而仅仅意味着能过上一种收入可观的生活[1]这无疑是研究生教育的退化和悲哀,是对研究生教育固有理念的破坏。现阶段研究生论文存在以下几点重要问题:①研究生论文抄袭现象严重;学生充当剪刀、浆糊的作用。②研究生论文创新性不够,包括论文选题、实验方法等;好的论文选题应该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要有可实现性[2]。③研究生论文答辩流于形式。由于参加答辩的评委大部分是本校或导师熟悉的外校老师,为照顾彼此情面,答辩都容易通过,非学术性因素对学术的影响较为明显。
1.5 西部研究生教育缺乏特色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模式单一,研究生教育缺乏特色,人才的培养多表现为创新动力缺乏、创新能力不足。因此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西部在人才需求上的特殊性,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
2 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所引发的思考
2.1 调整学科结构,提高办学环境和学术
科学规划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是改变西部教育落后局面的重要保证。切实从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出发,扶持一批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特别是西部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加速以环境保护建设和以交通、能源、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交通运输、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适应西部开发的需要;大力发展电子科学、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学科和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学科[3]。
2.2 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进行创新教育
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仅表现在论文质量,更表现在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为了使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得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良好培养,西部研究生教育还需要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除了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不断改革现有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非常必要。建设以激发研究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的研究型课程,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培养学生正确的学术环境
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西部地区导师队伍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均不能满足需求,导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在导师队伍建设中,要增加投入,完善机制,改善环境,增强吸引人才的能力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学历层次,坚持“按需设岗、择优聘用”的原则,坚持导师遴选条件和淘汰制,选出具有真才实学的导师。另外,可以改革导师个人指导制度,以导师小组制代替导师个人指导制,使导师资源共享,开展联合研究与协作培养的制度。
2.4 注重过程管理,保证论文质量
论文的撰写是对研究生学习的总结,然而写论文不是最终目的,完成论文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要保证论文质量,必须对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严格监控,在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对于论文的送审可以采取盲审、随机送审等方式进行,严把“出口关”,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5 结合西部特点,发展特色教育
由于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息息相关,西部地区如何培养研究生,培养怎样的研究生,应该把社会需求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以学科建设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在研究生教育中引入市场机制,根据西部大开发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多种办学模式,真正实现自主办学。通过西部高校与当地政府、企业的联合,高校出师资、政府和企业出资金的办法实现产学研结合是建立科技与经济密切联系的新体制的重要手段,加强西部与东部、中部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也欢迎国外高校和企业来西部地区联合办学。
参考文献
[1] 余三定.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问题讨论的评述.云梦学刊,2007,28(2):5-13.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需求;职业角色;拟合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3-0006-03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继承和推动科学文化技术发展的重任。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教育注重知识的创新、生产和应用,通过产出高层次的科研成果、培养高水平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繁荣提供有力支撑。目前,中国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可以分为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两大类型。相比于学术型学位教育,专业学位教育侧重从实际出发,通过掌握地方、行业和企业的需求,针对国家有关领域的特殊需求,以联合招生、培养或联合攻关等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的专业性教育。“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因此,在“十三五”时期,应找准发展需求,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需求
(一)知识结构需求
目前,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主要在硕士层次设置专业学位,包括工商管理、教育、法律等十多个学科,基本覆盖了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分析特定行业领域对特定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级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重点分析其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交叉学科知识和其它相关知识等方面的需求,发展专业学位知识结构的多样性,调整各专业科类的比例,培养满足经济和社会多元化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二)能力素质需求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整个培养环节都必须以培养研究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导向。不同学科、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对学生的基础和素质要求也存在差异。分析特定行业对特定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级人才的能力素质需求与需求结构,具体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科技创新潜力提升能力、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等,注重对学生学业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估,从而建立起学校与合作机构之间的联合培养机制。
(三)实践经历需求
专业学位研究生定制化培养模式的一大特色是培养的人才有很大的柔性和自适应性,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顺利实现教育需求和企业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特定行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经历需求的侧重点,具体包括实践技能经历、实践流程经历、实践背景经历、实践感知经历等,具体内容见图1。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的角色定位
在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如何根据需求分析现状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职业角色定位尤为重要。笔者从专业学位研究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价、辅导员/班主任评价、授课教师评价和导师评价等多个维度出发,进行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个性特征的多维度评价。通过多维度评价结果,对不同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职业角色化定位。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个性化特征识别与聚类分析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个性化特征多维度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对比分析与专家论证,从不同的个性特征出发,识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个性化特征。
其函数式为:V=fr1,r2,...r7,k。ri分别代表不同的个性特征:r1=“研究生爱好”;r2=“研究生志向”;r3=“研究生性格”;r4=“研究生学习特长”;r5=“研究生心理素质”;r6=“研究生性别”;r7=“研究生组织能力”;K=“研究生所学专业”。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个性化特征识别基础上,实现不同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个性化特征的聚类分析。
(二)职业角色需求与研究生特征拟合测度
测度不同类型职业角色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元能力需求m与不同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个性化特征v之间的蜗钅夂隙s,确定各项个性特征的拟合权重i,实现个性特征的综合拟合度测度S,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角色化定位。其公式表达式为:si=vim。其中,si为单项拟合度;vi为某一个性化特征;m为能力需求。
S=∑ni=1si・i。其中,S为综合拟合度;n为单项拟合度数量;i为各项个性特征拟合度权重。
以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测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某一学生对于工程造价师的职业角色定位的特征拟合度。
假设,不同的个性化特征满足ri∈[1,7],工程造价对于各个性化特征的需求能力满足m∈[1,7],各项个性特征拟合度权重满足i∈[1,7]。
根据测定,该学生的个性化特征V=f2,4,5,3,1,7,6,工程造价师;该专业的能力需m=(5,4,3,7,6,1,2)。对于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来说,“研究生爱好”“研究生志向”“研究生性格”“研究生学习特长”“研究生心理素质”“研究生性别”和“研究生组织能力”的单项拟合度si=0.40,1.00,1.67,0.43, 0.17,7.00,3.00。通过综合评定,得到各项个性特征拟合度权重i∈[4,5,3,7,6,2,1]。经测算得到综合拟合度S=32.6。同样的方法测度该学生从事工程监理师的综合拟合度S=28.4。通过比较得出该生更适宜从事工程造价职业。
运用案例推理,测度出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不同类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个性特征与工程造价师、工程监理师、工程咨询师、房地产估价师等职业角色需求特征之间的拟合度,从而实现不同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角色化定位。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大部分高校教师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实际的管理与工作经历,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从而出现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科学而轻技术的现象。目前,许多导师面临着自身的科研和教学压力,投入在学生指导方面的精力较少。高校需要聘请理论知识水平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
(二)提高生源质量
攻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既有本科毕业生,也有专科毕业生;既有教育、科技工作者,又有企业或施工单位员工;既有与所学领域相关的从业者,也有与所学专业差异很大的人员。复杂的人员组成给教学计划的安排带来困难,因此,在资格审查和招生考试录取环节,应择优选拔,挑选出更适合本专业学习,且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
(三)突出课程特色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安排中,要突出知识结构的基础性、选择性和实践性。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B方案,建立健全校企两级管理的工作队伍,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要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灵活采用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学术沙龙和实地考察等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专业实践教育,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整合校内外资源,开拓实践培训的视野和思路。
(四)重视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应注重和强调综合运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突出论文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应结合职业背景,通过调研、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等途径,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同时,还应借鉴国外先进理念,考核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所学领域的实际操控能力。
四、结语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基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职业定位情况进行的定制化培养。在教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并日益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逐渐被重视。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企业切实提供了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另一方面也为受教育者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在高端人才紧缺的今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切实有效缓解人才供需矛盾,解决就业难题。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深入,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曹洁,张小玲,武文洁. 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60-63.
[2]黄晓明.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3(1):52-55.
[3]李贤,吕恒林,吴元周.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3-56.
[4]白培瑞,安,毕丽君.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建议[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109-113.
[5]王筱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师资队伍结构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9-13.
[6]吴瑾,赵新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2):23-25.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监理;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245-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在我国大中型城市,高层建筑日益成为城市建筑的主流。下面笔者以在施工现场的多年经验和体会,谈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控制措施要点:
一、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高层建筑的层数很多,施工周期比较长,这样就增大了工程量,对施工的技术也是一项挑战。
首先,在设备方面,除了电梯、避雷、电视等设备外,大型公用高层建筑还设有空调、烟感、电传、治安监视、声像等设备。其次,在高层建筑施工材料配备方面,高层建筑施工所需要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和机具等用量很大,品种繁多,数量要达到千、万种,所需的资源的供应非常复杂。再次,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施工相比,其施工又产生一些新的问题,高层建筑施工的垂直运输量大,高空作业多,高空安全的防护措施、通讯联络和消防安全都要考虑。在高层建筑施工的完成过程中,从施工准备到竣工交付使用,复杂多变,涉及到纵、横各方面的关系。因此,加强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做好总、分包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高层施工建筑的很多特点都给施工带来了一些问题和难度,因此,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就备受重视和关注。
二、高层建筑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
1.技术质量方面。 现代高层建筑科技含量高,涉及专业多,质量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每个专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都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某项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现代建筑的个性化导致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不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2.管理方面。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整理施工单位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明确具体。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3.工程监理方面。 在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没有规范化,在工程建立行业中竞相压价的恶心竞争行为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监理企业自身水平也参差不齐、形式也不尽相同,主要有出租、挂靠等。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建立企业诚信的缺失,很多业主都表示对于监理的全过程管理很不放心,所以,名义上监理单位虽然承担着有关建筑施工项目质量、工期、投资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但实际上业主并没有放弃对于资金控制、施工队伍选择、工期要求、施工质量等方面的管理权力。
三、高层建筑施工监理控制措施
1.发挥监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高度重视监理部的自我建设。
施工单位的项目监理部要严格按照《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建筑安全法规,结合监理规划及安全监理细则和现场条件,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监理体系,保证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落实。项目监理工程师对所监理项目的安全监理工作负责,并按专业明确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共同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控制。项目监理部要认真学习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熟悉安全操作规程,以便及时发现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预控。监理部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例行检查或不定期的抽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认真落实整改,并组织复查,检查和整改的内容和结果要有书面记录,报监理部审核同意后方可施工。
2.编制具有针对性的监理规划和安全监理细则。
编制的监理规划应包括安全监理内容,明确安全监理的范围、内容、工作程序和制度措施、人员配备计划和职责等,对危险性较大的深基坑开挖,脚手架搭拆,塔吊安装、运行及拆除,现场临时用电等编制专项监理实施细则,明确安全监理的方法、措施和控制要点,使施工安全过程全部纳入安全监理工作的范围内,
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开工前,监理单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给监理部的有关技术文件资料、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如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外架搭拆方案、临时用电方案、塔吊及各种提升设备的安拆运行方案;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组织机构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网络,明确企业责任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奖罚分明。对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动态管理。如电工、架子工、塔吊和施工电梯的司机及登高作业人员等在上岗前进行资格确认合格方可上岗。重点审查操作证的实效性和人证相符性。审核施工单位的各项施工安全控制措施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预案的可行性。
3.做好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由于现代高层建筑具有规模庞大,工程结构与工艺复杂,建设周期长及相关单位多等特点,决定了工程进度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就必须对影响进度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度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预测。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对有利因素的充分利用和对不利因素的预防;另一方面也便于来制定预防措施,事中采取有效对策,事后进度妥善补救,以缩小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实现对高层建筑进度的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进度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会因为新情况的产生,各种干扰因素和风险因素的作用面发生变化,使人们难以在执行过程中检查工程项目实际进度发展情况,并将实际状况与计划安排进度做一对比,从中得出偏离计划的信息,然后在分析偏差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组织、技术、经济等措施维待原计划的正常实施。如果采取措施后不能维待原计划,则需要对原计划进度调整和修正,再按照新的进度计划实施。
4.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监理工作。
高层建筑施工监理十分重要,它是监督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监理工程师在施工阶段关系到是否要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的决定时,他们往往能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出合理正确的选择,这一点许多建设方代表因其经验、阅历及技术受各方面的条件制约而无法做到。再者,在施工过程中,甲、乙两方因各自的立场、观点不同,有时会出现一些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情况,监理单位作为公正的第三方,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双方关系,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进行,这样能为完成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有利条件。
四、结束语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控制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成功的施工监理,能促进高层建筑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高层建筑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最终创造出一条高层建筑施工项目监理控制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周靖.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重庆大学研究生论文.2004.
住宅主要是指人们为了对家庭需要进行满足而必须构筑的空间,它在人们适应和改造自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获得不断的发展。在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居民在住宅方面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由原先“卫生、安全、保温、隔热”的基本要求,逐渐转变为对舒适居住条件的追求,更加注重套型的合理化、面积的合理化、朝向的良好化、居住环境的适人性和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等,住宅的建设由“人适应房”的模式向“房适应人”的模式发生着转变,从对生存空间的追求逐渐转变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所谓适居性,也就是“可居住性”,主要是指某环境能否满足人类居住要求的属性,其本质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强调环境能够支持和适应居住者的交往活动、日常生活等,实现对主体多方位需求的满足,这样就可以称为住宅适居性。
所谓住宅的适居性主要涉及人口、社会、经济、土地、心理、生态、城市美学、环境等多种领域,其在城市的住宅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适居性的评价标准对于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居住质量和经济技术具有重要的评价作用,其表征能够对城市在现阶段的住宅发展水平和居住需求的变化进行客观反映。住宅适居性主要是在城市特定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中,人们的居住活动和社会、自然、经济、政策因素进行相互作用的重要反映,是住宅功能的一种组织形式、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环境的改造方式、土地的利用方式、经济的消费方式等。能够对城市住宅适居性产生影响的主要政策性因素是土地政策、可持续发展政策、住房的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其中经济因素因为关系到购买、开发、维护等住宅经济问题,房地产商为了满足市场经济规律而对住宅的开发理念加以调整,从而对市场需求加以满足,居住者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来购买相应的住宅,从而对住宅的适居性产生影响。而社会因素则主要包括居住观念、家庭结构等内容,其中家庭结构的变更和组成对住宅的功能产生着重要影响,人们在居住观念上的变化能够促进住宅的不断创新。环境因素则主要分为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其中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指为建筑提供相应的气候环境,如湿度、温度、日照、风等,人文因素则包括人文环境和社区环境等。
二、我国当前寒地高层住宅适居性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合理的规划选址,而且社区中没有齐全的配套设备
城市的总体规划是指住宅建设附近的环境,从本质上和总体上来看其对居住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大量成片的高层住宅开发使得很多建设活动与城市的中心区相距很长,没有对基础设施进行及时的建设,如果没有满足社区生活的相关服务配套,那么就不能对高档社区中居民基本需求进行满足。
2.环境建设得不到重视,邻里之间没有交往的场所
住宅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邻里交往、户外活动的场所,在现阶段它成为很多高层住宅楼盘中的一个关键销售卖点。然而因为受到设计定位、业主投资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已经进行使用的高层住宅在外部环境方面做得很不令人满意,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交通干扰、在环境的设计方面十分粗糙、对观赏性的重视程度超过实用性、没有足够的绿化环境。
3.改变了社区的微小气候,物理环境越来越不舒适
高层住宅会改变城市的局部气候环境,从而引起城市整体物理环境的微小变化。在寒地的气候条件下,确保居民生活能够不断提高物理舒适性,是建筑设计必须面临的问题。高层风具有极强性,导致人们没法在外部环境中进行驻足、朝向不好以及相互之间的遮挡使得日照时间变短、竖向管道如电梯等带来一定的环境噪音。
三、提高寒地高层住宅适居性的主要对策
1.确保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持续性的城市发展和整体性的社区建设满足高层住宅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总体背景。所以在进行布局规划、建设选址、绿化配置、交通组织、设施配套等内容的建设时应进行全面综合、理性系统、适度超前的思考,来从根本上对社区的适居水平加以保证。同时,这应对市民文化、社会经济、生活模式等相关领域加以基础性的研究和利用。
2.确保景观设计的适宜性
对景观进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居民康乐怡情、休闲交往的生活需要。相反,一些开发商为了满足销售的需要和维护城市的形象,在对高层住宅环境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对居民的实际生活需要加以考虑,所以出现了高投资、不适用的情况,导致居住质量大大降低。所以,在高层住宅建筑的环境设计应将适居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3.确保交通设计的室内性
因为寒地住宅建筑的室外交通通常会由于路面防滑、气候寒冷等原因而无法满足生活的需要,所以交通设计的室内化在当前条件下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在设计寒地高层建筑时可以考虑设置封闭的通廊,对地下空间进行充分的发挥,以此来满足人们的交通需要,提高住宅的适居性。
4.确保套型设计的精密性
我国有很多的高层住宅属于安居性的中小户型,建筑师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提出了很多的对策来提高人们的居住品质和住宅使用面积的效益。所以套型设计应确保其精密性,在精密化的基础上还可以使用对局部加以错层的手法来不断增添室内空间中的趣味性。
5.确保装饰设计的人性化
家居生活中的品味和品质与室内环境中的装饰有着重要的关系,当今装饰设计的一个重要潮流就是人性化,其也是提高寒地高层住宅适居性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对寒地高层住宅进行设计时应将温暖的感理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1] 付本臣,张珊珊.改善高层建筑适居性的设计策略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35):96.
[2]陈岚.高层居住环境行为心理与设计策略研究[N].重庆大学研究生论文,2003,(12).
[3]杨惠琴.雷劲松.城市高层住宅居住环境与社会心理调查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9).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194-01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质量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和核心,建设工程质量既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投资效果,又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如何搞好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工作,是增强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环节,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即指定和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管理职能。质量管理包括为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战略策划、资源分配及其它有系统的活动(如质量策划、实施和评价)。
1 建筑施工的特殊性。建筑的类型以及样式繁多,对于规模的要求也不同。施工作业非常受天气的影响,而在许多复杂的工程如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配等,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管理,从而能保证施工正常有序的进行,用以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降低建筑成本的目标要求。
2 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管理工作的好坏,可以说决定了企业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等问题。建筑工程施工时,必须具备了优良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同时又需要有企业的技术力量和经营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发展实施。
3 合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所承担的工程可能在结构上就更为复杂,在功能上更为特殊,在装修上更为新颖,从而促使了生产技术水平必须不断提高。
二、施工质量管理的原则
(1)以人为根本。人是质量的创造者,工程质量的管理必须“以人为根本”,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因此提出“人为为人”。“人为为人”实际上是对管理行为主体和相互关系的精炼概括,“人为”是一种自我导向心理行为,突出了主体“人”的可塑性,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的提高和升华;“为人”是强调他人导向的心理和行动,是针对他人的一种激励心理和行为,并在客观上形成服务他人的结果,是对“以德为先”原则的最终落实与人的目标指向上高度重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统一的体系。
(2)以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工程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工程质量的事前预控、事中监控,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1)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及砂、石含泥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2)控制拆模强度,墙板、柱侧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Mpa。3)混凝土浇捣完毕后采取两次抹实压光,即在混凝土收水前再在表面抹实压光。4)混凝土浇捣前,检查保护层垫块厚度数量、间距是否适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门窗洞口和房屋四角等薄弱部位适当放置加强筋,以防止这些部位裂缝。6)加强混凝土浇筑后养护工作,对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气温高时,应进行浇水养护,使混凝土保持始终湿润。7)大体混凝土浇筑时,应有降低内外温差措施,如果用低执的水泥配制混凝土,掺适量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加入缓凝剂,减缓浇筑速度,以利散热,用塑料薄膜和湿草包遮盖混凝土,浇水养护,留测温孔,检测混凝土内部温度,以掌握内外温差。
(3)坚持质量标准、严格遵守有关的规范规程。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固有特性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是产品、过程或体系的一部分,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2.要求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要求和期望。“明示”是指合同、规范、标准、技术、文件、图纸中明确规定的;“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和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和希望是不言而喻的;“必须履行”是指法律、法规等所规定的。3.质量不仅是指产品质量,也可以是某项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4.质量所反映的是“满足要求的程度”,满足要求的程度才能反映质量的好坏。5.质量具有动态性。即质量要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过程或体系会提出新的质量要求。质量标准是评价施工质量的尺度,规范、规程是施工的基础和依据。质量管理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三、管理的基本程序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循质量管理的基本程序是非常重要的。质量管理的基本程序即PDCA循环。第一阶段:计划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使用者的要求并根据本企业生产技术条件的实际可能,进行工程施工计划安排和编制各种有关措施。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第一阶段制定的计划组织施工生产,并且要全面保证施工的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第三阶段:检查阶段。主要任务是对己施工的工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第四阶段:处理阶段。主要是按照使用单位的意见和检查阶段中评定意见进行总结处理,凡属合理部分编成标准,以备将来再次执行。
建筑施工是形成建筑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编・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辅导教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关键词:艺术学理论;门类艺术;研究对象;研究路径与指向;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如何对待艺术学理论研究?
2011年6月中旬,由南京艺术学院主办的“第一届全国艺术学青年学者论坛”在艺术学界引起关注,同时国内重要文艺报刊均作了专题报道和评论。其中,特别引起议论的焦点话题是,关于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之后,如何看待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的定位,以及学科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问题。为此,我在论坛闭幕式上有过发言,主要是从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方向的宏观角度来谈。现整理成文谈几点认识,以求教于艺术学界的同仁。
众所周知,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定位,首要问题是涉及对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探讨。对此问题的确认,最为直接的触动莫过于是针对培养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以及培养方向的争论。这一话题我在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成立伊始,招收研究生工作以来就一直提起。我想,这也是我们与其他高校或研究院所共处于承担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所无法回避而必须正视的问题。换言之,作为一个学科,艺术学理论研究不能没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与相应的研究方法,也不能没有自己的教学内容,更不能没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产出。一句话,不能没有自身的教学常态和教学成果。否则,这个学科便难以持久维系,更无法前进。而艺术学理论学科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又最终都体现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上,即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所以,我所思考、所谈论的,可以说是从一个教学的具体环节,即从高校或研究院所研究生培养的终端,来反思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诸多问题。
现在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前身是作为文学门类学科中一级学科,即艺术学下面的二级学科的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之后,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其下的二级学科分类,目前艺术学界比较认可的是:1.艺术理论,2.艺术史,3.艺术批评,4.艺术管理。当然,还可以细分下去,但大致可以涵盖在这四个大类学科之中。这四个大类二级学科虽然都很重要,但从学科建设来看,它们之间还是应当有主次之分。比如说,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之分。像艺术理论、艺术史,就是比较典型的基础理论研究,而艺术批评与艺术管理就属于应用理论研究。这在其他学科序列中也同样存在,如经济学中就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等。话说回来,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总是该学科赖以成立的根本所在,也是其应用理论研究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大多是以艺术理论、艺术史这样的基础理论作为专业方向或者说是培养方向,这是很好理解的。而无论是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抑或艺术管理,都离不开“艺术”二字,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一个二级学科、哪一个专业方向,艺术学理论都必须冠以艺术作为研究对象,都必须立足于艺术,以艺术为研究领域的问题作为出发点与归宿点,这是没有疑问的。
然而,现在的问题在于,就研究对象而言,艺术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艺术一般与门类之分;就研究路径而言,有从一般原理出发研究具体现象与从具体现象研究中抽绎出一般原理之分,用通俗的话说,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之分;就研究角度而言,有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之分;就研究指向而言,又有举一反三与举三证一之分。那么,艺术学理论学科应该研究什么样的“艺术”问题呢?又应该以怎样的路径、角度和指向研究艺术学理论问题呢?说的具体些,就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可以有哪些论文的选题?又应当如何去做论文?这是我着重讨论的内容。
一、艺术与艺术门类的关系
在谈论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对象的问题时,有必要先明确艺术与艺术门类的关系。一般说来,“艺术”是广义的称谓,即对各艺术门类给予的抽象总称。目前,我国关于艺术学的学科设置,就是以这个总称来命名的。而在各种艺术中,通常习惯将综合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艺术说成是综合艺术,这种方式占有很大的比例。借助综合艺术的概念来说,艺术与艺术门类的关系,其实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关于艺术的概念,通常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概念,我想对这个概念不需要费太多的口舌。但从历史上看,我们中国人的艺术概念大多是广义的,不必说中古以前“艺”与“术”的所指①,就从晚清刘熙载的《艺概》与近代黄宾虹、邓实主编的《美术丛书》②来看,我们的“艺术”概念也还是所有的艺术门类的总和。而西方人则把造型艺术视为狭义艺术,把包括音乐、戏剧和舞蹈之类的表演艺术,还有诗歌乃至文学视为广义艺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问题,相对于作为门类艺术总和的广义艺术概念而言,既然造型艺术是狭义艺术,那么,表演艺术又何尝不是另一类“狭义艺术”呢?在这个意义上,甚至诗歌、文学也可以说是一种“狭义艺术”。所以,我们在谈论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时,区分艺术的广义与狭义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它们指向的都可以说是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
这样解说“艺术”与“艺术门类”这两个范畴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对于艺术学理论研究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有必要再多说几句。关于“艺术”的范畴概念,其实是针对所有艺术门类的抽象。用哲学的术语来讲,“艺术”实际上是指“艺术一般”,是对不同艺术门类所具有的共同性质的指认。这里又有一个概念的细分,是说作为“艺术一般”的“艺术”,是有别于作为所有艺术门类总和的“广义艺术”。这话怎么说呢?我们认为“艺术一般”是从哲学高度对艺术门类的整体观照,而“广义艺术”则是对各种艺术门类的历史罗列。相对的说,艺术门类是“艺术特殊”,是艺术一般现实存在的具体形式。艺术学理论研究中的“艺术”与“艺术门类”(包括美术、音乐、戏剧、戏曲、舞蹈、设计、影视等)之间的关系,如同文学学(又有称“文艺学”)研究中的“文学”与“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一样,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为什么要谈论这个问题?因为不管如何争论,有一点是艺术学界的共识,即艺术学理论研究主要偏重思辨③,是对艺术活动一般规律的研究。所以,人们自然会认为,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最好是“艺术”(即艺术一般),至少是广义艺术(即对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考察)。这种看法并没有错,但不能绝对化、单一化,甚至唯一化。我们的研究生在做开题报告时,常常因为选择了美术、书法或音乐作为研究对象而受到质疑,说这不是艺术学理论研究,更像是艺术门类的选题。这样的质疑实际上就是将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绝对化、单一化了,是对艺术与艺术门类之间的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缺少认识的结果。哲学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一般存在于特殊之中,而特殊是一般的具体反映。没有特殊便没有一般,反之亦然。一般与特殊是相对而言的,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相对于文学,诗成了特殊;相对于风雅颂、离骚、汉乐府、建安古风、唐宋格律诗、近现代白话新诗,诗又成了一般。同样,在人文学科――艺术学――造型艺术学,再细化到绘画,乃至国画……,但凡在纵向范畴链中,每一个层级对上都是特殊,对下都是一般。因此,艺术学理论研究不应该仅仅是以艺术或广义艺术作为对象,而是应该把所有的艺术门类都当作是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对象。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艺术学理论研究并不是越抽象、越宽泛就越好,也不是一定要跨越多少艺术门类,这是因为,如果选取具有典型阐释意义的某一个艺术门类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也同样可以讨论具有一般意义的艺术规律问题,那么这并不妨碍它成为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好选题。
如上所述,一般总是存在于特殊之中。诚如,艺术学之父、19世纪末德国学者康拉德・费德勒的研究是从绘画入手的,20世纪中期最重要的艺术学学者、法国人保罗・梵乐希则侧重于诗学研究。举证费德勒、梵乐希的研究,绝不意味着我们要照搬照抄西方人的那一套来建立中国艺术学;我们当然要结合中国艺术的特征、考虑中国具体的国情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研究。我想说的是,借鉴西方艺术学研究,我们会很清楚地看到,一个美术学或者音乐学的研究论文选题,哪怕是一个很小的个案研究,只要它能够指向一般,并对艺术门类有上升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的,甚至对其他艺术门类活动也有启示或参证的功能,它便具有了一般的意义,便可以视作为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具体形态,视之为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课题。因此,有一些艺术学理论研究选题与艺术门类研究选题相吻合是很自然的事情,关键是看其着眼点与结论是否指向一般。既然艺术学理论研究可以用艺术门类的素材为研究对象,那么,这样的研究论文与艺术门类研究论文又区别何在呢?
我们认为,艺术门类研究与艺术学理论研究之间虽然存在着复杂的交叉关系,但其中的区别是可以界定的。总体而言,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可以是艺术一般,也可以是艺术特殊,但其研究指向必须是对一般规律的揭示。正像文学学(文艺学)领域可以有抽象的、跨门类文学的文学一般规律的研究论文,也可以有借助于文学门类研究而抽绎出文学一般规律的论文一样,艺术学理论论文无论是以艺术一般还是以艺术门类为对象,其最终都应当指向艺术一般规律的研究,否则,它便不具有理论的普遍意义及其应有的指导价值,便不能被视为艺术学理论论文。而艺术门类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特殊,其研究指向可以是特殊,也可以是一般。一般规律可以包含特殊规律,但特殊规律的揭示却并不一定都上升到了一般,也就是说,艺术门类的研究论文中有许多命题并不需要上升到一般,或者研究者仅仅停留于具体论事的层面而没有上升到一般,这样的研究论文当然只能被列入艺术门类研究的范围之中。如果艺术门类的研究命题能够通过具体的艺术现象考察抽绎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规律,即从特殊上升到一般,那么,这样的研究论文既可以看做是艺术门类研究,也可以视为是艺术学理论研究,学科的发展允许一定的交叉。
二、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路径与指向
在学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对任何一种理论研究、一种学问乃至一门学科,都认为应该是有特定的指向、依据特定的视角研究现象世界的特定方面,从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抽象提升而形成概念、范畴及其逻辑体系。当我们运用这些已知的规律或范畴去探究未知世界时,它们便成了方法。由此可知,理论研究乃至一门学科的研究方向的确立,其规律、范畴与方法是对同一“智识”的不同认知或不同表述;另一方面所谓研究、学问、学科可以由两种不同的路径来完成,一是自上而下,一是自下而上。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也是如此。很显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研究方向,以及学位论文的选题也不例外。
如上所述,艺术学理论研究应该从高度抽象的艺术理论(即艺术学原理)出发,运用艺术学所特有的范畴与方法研究具体的艺术现象,解决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具体问题,这便是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我相信,艺术学理论也应该像文学学或文艺学那样,有跨越各种艺术门类之上,具有高度抽象的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论文,也热切希望我们的研究生能够做出这样的理论文章。然而,常识告诉我们,艺术的一般规律正是从艺术门类的特殊规律中抽绎出来的。没有一种艺术的一般规律,可以脱离各种艺术门类而存在,因此从艺术门类研究中抽绎出的艺术学理论一般规律,这便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从学理上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这两种研究路径是相辅相成的,相互间也是不可偏废的。但是,鉴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我们的研究生实际的知识积累与研究能力,我们又不能不对这两种路径作务实的考量。
首先,我们应当认清艺术学理论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它与文学学或文艺学的研究对象有显著的不同。
文学学或文艺学属下的各文学门类(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虽然同样存在着形式的差异性和规律的特殊性,但它们都是以语言文字作为自己的物质载体和表现手段,应当说,文学学或文艺学研究者作跨门类的、抽象的研究相对方便一些。而艺术学理论研究对象则大不同,不仅美术、设计等造型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音乐、舞蹈、影视等表演艺术门类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直至造型艺术门类与表演艺术门类之间更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对于研究者几乎可以说是隔行如隔山。这给艺术学理论研究进行跨门类的、抽象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想,西方的一些艺术学理论学者常常将自己的研究设定在某一领域也是依据其差异而定的,比如有选择造型艺术门类范围,或者说设定在相邻近的几种艺术门类的范围。也许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专家们跨门类跨得太大,难免要说外行话,闹出大笑话。换言之,艺术学理论自上而下的研究选题,不仅需要有抽象思辨能力和对艺术学原理的把握,还需要具备既广阔又深厚的艺术门类研究的积累,二者缺一不可。依此推论,没有对各种艺术门类既深且博的研究,绝无可能做好高度抽象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从现实状况看,我们的大部分研究生,不仅硕士生很难有这样的知识积累,博士生也很少有能这样精通两门或者更多艺术门类专业知识的储备。即便是我们的教师,在这方面的积累又能做到什么样程度呢?
再者来看看艺术学理论这一学科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它在我国的发展,也同样制约着我们采取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
在西方,现代意义的艺术学理论研究虽说是建立于19世纪末,但始终是被当作处于变幻流动的学术研究,没有真正进入到高等教育的常态化教学体系。所以,它可以不断出现新视角、新指向,产生新观点、新方法,却难以像文学学或文艺学等其他学科那样形成精密完备的、具有经典意义与权威性的理论体系。西方艺术学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传入我国,但真正全面产生影响,以至在我国学界获得认同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的事。而且,在我国又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艺术学学科设立在前,理论研究反而滞后。就是说,我们已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有一些学者在努力撰写这方面的理论著作,但由于学界至今对艺术学理论的基本理念、基本构架、基本范畴还没有形成较为明确的共识,甚至还在为“什么是艺术学”争论不休,还在为艺术学学科究竟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存有疑虑,因而学界始终没有能拿出一部普遍认可的艺术学理论教材。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一定要求研究生作自上而下的研究呢?因此,我认为,现阶段的自下而上的艺术学理论研究,绝不仅仅是由于个人能力或整体研究的不足而不得不采取的权宜之计,可以说,这主要是一种务实的、有利于学科建设的长久之计。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艺术学理论研究者精通每一门艺术,但同时我们也无法相信,一个甚至连某一个艺术门类都不精通的人会成为真正的艺术学理论家。这种说法可能会引起争议,但在这里,我只是就共性而言,就事论事。事实上,倘若研究者不能根植于艺术门类的研究,甚至连研究对象的学术发展状况、学术前沿都不了解,又如何去深入研究,揭示出规律性的问题呢?同样,对各艺术门类都只知道一点皮毛,不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就急于提升上去,描述一般性规律,犹如沙滩上造房,没有不失败的。我们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包括我们教师在内,如果能够扎扎实实地以各种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从中抽绎出跨越各种艺术门类之上的艺术学理论,逐步形成高度抽象、较为完备的艺术学理论体系,这无疑是对艺术学学科建设极有价值的贡献;也只有学科建设发展到这一阶段,才能有真正属于这个学科的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
三、艺术学理论与美学的区分
说到这里,有必要谈一谈艺术学与美学的关系。因为,艺术学理论偏重思辨、指向一般的特征,从表面上看与同样以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美学(这里主要是指18世纪末以来又被称为“艺术哲学”的美学概念)很近似,所以人们常常将二者混淆起来。现在有不少采取自上而下研究路径的艺术学研究论文,实际上是不自觉地从美学立场出发的。我在这里不能不加以辨析。
大家知道,艺术学创立之初,是因为其时对艺术做理论研究的任务主要由美学(艺术哲学)承担。然而,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它来自于对人的感性认识的研究。艺术之美包括形的美、音的美、色彩之美,乃至风格之美,固然也是美学的研究对象,与艺术学理论在研究对象上有一定的交叉重合,但由学科性质所决定,美学对艺术现象的哲学思考是指向人类的一般认识规律的,与艺术学理论对艺术现象的研究指向艺术创造的一般规律大相径庭。由此,也决定了二者的着眼点、思维方法的不同。换句话说,美学(艺术哲学)是从美学本身的观念原则出发评判艺术,它对艺术品的研究方法、所获结论,与其把包括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在内的一切美作为对象,并没有根本的不同;美学的任务,是要揭示人类感性认识的基本规律,揭示作为人类认识“初级阶段”或“低级形式”的审美活动,有怎样的独立价值、特殊意义,以及如何发展与完善人类的感性认识。这种以艺术作为典型性对象自上而下的美学研究,对于以往偏重理性认识进行研究的哲学,当然是极为重要的补充,但对于艺术领域涉及的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来说,却显得有点不着边际,难免有隔靴搔痒之弊。美学家可以不精通艺术门类,艺术家也可以不懂美学(艺术哲学)。正因为如此,艺术学应运而生便有了自己的存在空间。
进言之,与美学(艺术哲学)不同,艺术学理论的研究不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其指向必须是包括艺术起源、艺术本质、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发展规律等等在内的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换言之,艺术学理论不仅以艺术作为研究对象与出发点,更把艺术作为自己研究的终极指向。费德勒曾经严辞批评美学对艺术的研究只是抓住了艺术表层的、部分的附加属性,而无法深入研究艺术活动内层的本质,这样的研究对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是有害的。因此,他在创建现代形式的艺术学的同时,努力与美学划清界限、分道扬镳。用日本学者黑田鹏信的话说:“美学,把美做对象,是最稳妥的事。倘使把艺术当作对象,还是艺术学来得妥当。”④由此可见,美学(艺术哲学)理论体系再高深、再抽象、再完备,也不是今天的艺术学理论应该直接拿来作为自上而下研究的逻辑起点的。如果我们仍以美学(艺术哲学)的立场来讨论艺术学,那只能是走回老路,扼杀艺术学。
了解这段历史,认清艺术学与美学(艺术哲学)关系的目的性,是要提醒我们的研究生不要把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论文写成纯粹的美学文章。艺术学理论研究偏重思辨、指向一般,唯有深刻的理论抽象与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揭示,艺术学理论才有可能对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产生启发、引领的作用;但它的抽象上升是有特定的范围的,也就是说,艺术学理论研究只能抽象上升到艺术一般,而不需要像美学(艺术哲学)那样指向认识一般。由此,我想概括出以下几点艺术学理论研究应有的特征:
1.艺术学理论论文应立足于艺术本身并且以艺术活动为终极指向,而不是泛泛地立足于哲学,并且以哲学认识为终极指向;研究对象不是以艺术为典型的感性认识,而是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本身。
2.艺术学理论论文选题应侧重研究艺术创造者与艺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艺术创造者如何从事艺术创造,其基本问题是艺术创造者与艺术对象之间、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
3.艺术学理论论文主要是考察具体的艺术活动,从各种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中总结抽绎而来,所要揭示的应是艺术活动内在规律,或者艺术创造者观照现实、从事艺术创造的一般规律,而不是从一般美学原则演绎而来,以主观性原则对艺术现象作一般的价值判断。
4.艺术学理论研究中的艺术主体可以是艺术接受者,但更主要指向艺术家,艺术创造可以涉及艺术审美,但主要指向艺术品的创造、传播过程。
5.艺术学理论论文的研究结论,不应是给艺术家一些何为美与不美或者如何判别美与不美的抽象原则,而是必须对艺术家及其创作行为具有直接的引领作用。可以说,是艺术家迫切需要的,对艺术活动有指导、引领意义的研究命题,就是艺术学理论论文的好选题。
如此说来,对于艺术学理论研究并不意味着我们绝对排斥借鉴美学的一些理论来研究艺术学。为什么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各种学科的观点或方法来研究艺术现象,却独独不能借鉴美学的观点或方法呢?当然不是。艺术学研究可以从政治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各种学科获取营养和方法,当然也可以从美学中获取营养和方法。我们反对的是,不知道艺术学与美学的分工,直接以美学原理来研究艺术,甚至以美学取代艺术学,以为这就是艺术学理论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结果一脚踩空,得出一些大而无当的结论。
四、艺术学理论研究视角的广度与深度
以上是从艺术学理论学科中的一般艺术理论研究与艺术门类研究的关系,从艺术学理论研究与美学(艺术哲学)研究的关系,谈论了我对艺术学理论研究论文选题的总体看法。接下来,我想谈一谈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这也是与我们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密切相关的问题。
与其他学科一样,艺术学理论研究大致有两种视角,一是广度;一是深度。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广度与深度各自都可以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理解。所谓广度,是衡量涉猎艺术门类或多或寡、运用方法或综合或单一、研究结论或普适或专门的维度。所谓深度,则是衡量我们的研究无论抽象提升,还是深入挖掘,所能达到的透彻程度的一个维度。相对而言,广度是一种横向的研究视角,而深度则是一种纵向的研究视角。这两种视角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例如,我们可以借鉴、运用多种其他学科的范畴或方法来考察某一艺术现象。从跨学科的开阔视野或方法的综合运用来看,这样的研究是有广度的。如果做得好,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深入理解这一艺术现象,那么,这种研究的广度也同时具有深度的体现。但如果对所运用的各种范畴或方法缺少深刻的理解,对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缺少深层次把握,这样的研究必然是杂芜零碎的,既没有深度,也不见广度。同样,我们可以用一种范畴或方法来考察多种艺术门类,从涉猎的范围来看,这样的研究是有广度的;如果做得好,有助于人们从多种艺术现象中认识艺术一般规律,它又体现出另一种深度。但如果不精通所涉猎的多种艺术门类,对它们的共同艺术规律缺少把握与抽绎能力,这样的研究又只能是生搬硬套的,同样是既没有深度、也没有广度。此外,从揭示某一艺术现象所隐含的艺术规律中作举一反三的研究,也可视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同样,从综合考察多种艺术现象所共有的艺术规律中作举三证一的研究,也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但如果举一而不能反三,其深度必然大打折扣;举三而无法证一,其广度也会受到质疑。由此可见,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广度与深度,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在这里,我想侧重谈谈艺术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关系。从目前本学科研究状况看,艺术学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艺术自律”的认识,将艺术视为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艺术家特有的精神活动,侧重于艺术形式、艺术活动自身规律的内部研究;这样的研究被称为艺术形式分析。一是基于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认识,认为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始终处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学术、宗教、风俗乃至技术的全面包围与直接影响之中,努力揭示社会文化与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的必然联系;这样的外部研究被称为艺术文化学。据此来说,无论艺术形式分析(内部研究)还是艺术文化学(外部研究),这两类论文选题也都属于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范畴,都是我们需要和欢迎的。至于艺术形式分析大多表现为对深度的追求,艺术文化学大多体现出研究的广度,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错误认为,艺术形式分析方面的论文只应追求深度而无须考虑广度,或者艺术文化学方面的论文只需追求广度而可以不考虑深度,那样做,我们不可能有真正的深度或广度。
如前所述,在艺术学理论研究中,深度与广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作为关于艺术的内部研究,艺术形式分析既可以侧重研究艺术一般,也可以重点考察艺术特殊;既可以从艺术一般出发而指向艺术特殊,也可以从艺术特殊出发而指向艺术一般。可见,它的广度,可以表现为对多种门类艺术中存在的共性形式因素的综合考察与比较研究,也可以是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某一艺术门类的某种形式的考察,甚至还可以表现为某一艺术门类某种形式的研究结论具有较为广阔的艺术学意义。假设这样的研究只限定在某一门类艺术的某种形式,只会运用某一种方法作就事论事的研究,获得的结论也仅仅局限于此而不具有艺术一般的意义,那么,它既没有广度,也不可能有艺术学理论意义上的深度。如果说它有价值,充其量也只是艺术门类研究的价值。反过来看,假设艺术形式分析虽然横跨几种艺术门类,但考察的形式因素并不真正具有跨艺术门类的共性;运用的研究方法虽然种类繁多,但研究者并没有理解这些方法各自的功能、适用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补性;获得的结论虽然抽象、具有一般意义,但超出艺术之外而指向其他学科,那么,虽然表面上看它有广度,但不可能有艺术学理论意义上的深度,因而这种广度也是虚假的。
作为关于艺术的外部研究,艺术文化学同样必须是广度与深度的统一。其深度的体现,主要是研究者能够深刻把握与透彻阐发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学术、宗教、习俗乃至技术)对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的影响作用。实际上,在社会文化诸因素和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之间,存在着各种层面的联系与种种发生作用的中介环节。假设这类研究不能揭示出其间真正的联系,做实中介环节,也就是说,如果艺术文化学研究缺少深度,便会造成两张皮的现象,其广度只能是虚假的。假设这类研究虽然揭示出社会文化诸因素和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的联系与种种中介环节,但只停留于表面,而未能深入到艺术形式内部考察社会文化因素如何影响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或者所得的结论不是指向艺术,而是指向社会文化,那么,它既不见深度,也不具有艺术学理论意义的广度。
进言之,艺术形式分析如果真正做到了研究深度与广度的统一,常常会类似于艺术文化学研究。同样,如果艺术文化学研究真正能够深入,又常常与艺术形式分析有相似之处。换言之,艺术形式分析与艺术文化学这两种研究仅仅是各有侧重,而不应该绝对的对立起来。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艺术形式分析如果能够有效地引入艺术文化学的一些观点与方法,便获得了研究的广度;艺术文化学如果能够有效地进入艺术形式分析的层面,便获得了研究的深度――这两种情况都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五、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基本意见
综上所述,在对艺术学理论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思考基础上,我想再来谈谈对本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基本意见,这是本文探讨问题的具体落实,也是我们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根本所在。
首先,我认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既可以选择艺术一般为对象,也可以从艺术门类中找选题,关键是看如何去研究;只要研究生所作的研究不是陷入艺术门类无法上升,而是从艺术问题、艺术史料、艺术现象中揭示出隐含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用以指导艺术活动、促进艺术发展,无论所选择的研究命题和对象在哪一层级上的,都应视为艺术学理论研究范畴,我们教师都应予以鼓励。
其次,在现阶段,应当肯定硕士生和博士生沿循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也正因为如此,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在总结以往研究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每一位硕士生、博士生应该努力熟知两个以上的艺术门类研究,同时努力至少具有一种艺术门类的实践经验。如果该研究生缺少这些必备的研究条件,必须补修相应的课程。只有精通某种艺术门类,以此为根基,才能通过相邻艺术门类的比较研究逐步做到触类旁通,跳出门类的的局限,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打通”。当然,这绝不是仅仅读“艺术概论”所能获得的浮于表面的“打通”,而是深入研究之后的真正的打通。
鉴于艺术与艺术门类的辩证关系,我们可以要求基础好、已具备两门以上艺术知识的研究生做跨艺术门类的艺术学学位论文,但必须防止沦为大而空。同时,对于愿意立足于自己熟悉的艺术门类之中,自下而上、以点带面,抽绎出有价值的一般规律,实事求是,将艺术学学位论深做实,也应该给予支持。这就是说,在研究对象问题上,我希望我们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打消顾虑,消除误解,所有广义艺术与狭义艺术、艺术一般与艺术特殊,都可以进入我们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视野。而判断其是不是艺术学理论论文选题的关键,是看它们的思维指向与方法运用的是不是在力图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活动规律。当然,我的这一说法和提倡也多为个人意见,是根据现实状况而提出的,期待大家的讨论。
最后,我想补充谈一下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各类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我们硕士生和博士生所选择的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关系。它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也有直接的影响。
我们知道,在艺术学理论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中,艺术理论侧重研究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分类、艺术活动(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形式)的基本范畴或基本规律等等。艺术史侧重研究作为历史现象的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可以包括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又可切块为艺术通史、艺术断代史、艺术思想史、艺术风格史、艺术类型史、艺术接受史、艺术传播史、地域艺术史、民间艺术史、艺术考古等等。这是两门最主要的艺术学基础理论学科,也是目前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主要选择的研究方向。作为应用理论研究,艺术批评、艺术管理也可以涉及多方面领域,包括古代的、现代的,研究领域所涉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在史与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之间,我们不能只注意专业方向之间的差异性,而忽略它们的相互关系。否则,将它们孤立对待,只能作茧自缚,致使研究思路受到很多限制。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仅着眼于二级学科之间的差别性,这些专业方向看起来很细碎、很繁杂,但实际上,它们是密切联系的,是我们研究同一艺术问题的不同观照侧面。同样以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为对象,艺术理论侧重于观念体系、范畴体系、方法论体系的研究,虽然比较抽象,但却是靠艺术史研究支撑的,是从艺术史研究中抽绎出来的。艺术史侧重于对已经发生的历史现象的研究,从中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发展规律,这样的研究显然也离不开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支持。而艺术批评、艺术管理作为直接干预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的研究,更是以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的把握为根据的。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依据对艺术学理论研究与艺术门类研究的关系的认识,从总体上把握我们研究生学位论文命题的性质,确保其属于艺术学研究界域;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清艺术学理论各专业方向的各自侧重及其相互关系,使我们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既有明晰的专业方向的指向性,又不至于割裂地看问题,而能综合运用艺术学理论各二级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展开史论结合、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结合的研究。
关于艺术史研究,有必要多说两句。现今西方的艺术史研究,大多放在历史学的门下。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造型艺术史,除绘画外,建筑、雕塑和陶瓷等工艺美术及其他造型艺术都包括了。这相当于我国在美术与建筑、设计分家之前的美术史范畴。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狭义的艺术史。前面我已经提到,造型艺术史之外,包括音乐史、舞蹈史、影视艺术史在内的表演艺术史研究,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狭义的艺术史呢?西方的艺术史似乎不包括它们;我国现在设置在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中的二级学科艺术史,与西方现存的艺术史最大的不同,是不仅将造型艺术作为研究的对象,也把音乐、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作为研究对象。概括来说,视觉艺术史、听觉艺术史、表演艺术史都涵盖了,我们可以称之为广义的艺术史。
我们如果注意到艺术史研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应该根据研究者的学术背景的不同,对其研究范围的广、狭采取包容的态度。要一位艺术学理论学者什么门类艺术都懂才能做研究,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是,我们可以要求研究者能够将一般落实到特殊、在特殊中抽取出一般,能够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统一起来,将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融汇起来,将史、论研究结合起来。那么,什么样的命题才是艺术史的研究对象而有别于常见的门类艺术史的研究对象呢?我提出如下几点仅供参考:
1.以艺术门类的历史素材为研究对象,但研究宗旨是讨论艺术本质、艺术分类、艺术起源、艺术形式的发生与演变等问题。
2.以两个和数个艺术门类的历史素材为研究对象,研究宗旨是讨论它们之间共同的规律性问题。
3.以历史上重大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而这些艺术现象并非局限于某一艺术门类,而是多种艺术门类共有的表现,研究宗旨是讨论它们之间共同的规律性问题。
4.以历史上某门类艺术的艺术现象、艺术作品、艺术家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历史学、伦理学、人类学、文化学、语言学、图像学、经济学、政治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抽绎出其中与其他艺术门类具有共性的规律。
5.以历史上某一艺术流派、团体或艺术家为研究对象,讨论其与社会之间产生的多种相互影响,揭示其艺术思想、风格、传播等在社会历史中的发展规律。
6.以上诸种研究的交叉研究。
总之,不论是从两种或数种门类艺术素材出发,还是从一种门类艺术的素材出发,艺术史的研究,在总体上表现为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它可以做微观的研究,但必须回到宏观的宗旨上来;它可以深入地剖析研究对象,但必须揭示某个具有共性的艺术规律问题。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回到一般。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的是,艺术学理论研究必须从特殊上升到一般,上升到“艺术一般”。如果我们的研究仅仅满足于从特殊到特殊,仅仅在某个自己熟悉的艺术门类中兜圈子,不去思考或者没有能力从自己的特殊研究中抽绎出艺术一般规律,我们就无法真正建构起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框架,而只能永远停留在艺术门类研究的层面上,这同样是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扼杀。
六、结语
当下,艺术学理论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现象,即有些作者已经写出了由下而上,以艺术门类素材为研究对象,上升到揭示艺术一般规律的论文,却不知道自己在做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把这样的研究称之为“不自觉”的艺术学理论研究。这种现象并不为怪,就连西方艺术史(狭义的艺术史)研究中也有许多这样的论文和论著,甚至某一研究流派。我们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从成立伊始,就一直关注这一现象问题,曾经向东南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大学等单位的研究生院(处),征集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目录,刊登于《艺术学研究》上,用“不自觉”的研究可以囊括其中一部分学位论文。但其中也有不少论文还停留在艺术门类的“特殊”研究层面上,并未上升到“艺术一般”。这是历史,无须回避。我们在长期的教学中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我称此种现象是从不自觉到自觉,逐步形成艺术学理论研究界域的必然发展过程。
关键词:高校 住房管理 房改政策 住房分配货币化
引言
高校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重任。 保障高校教职工的基本生活条件,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不仅关系到高校教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因住房问题无法妥善解决造成优秀人才流失的现象。高校的住房保障工作在提高学校竞争力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深刻认识到高校的教职工住房管理工作更是关系到学校每个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和发展。要做好高校的住房管理工作,就要了解高校的住房历史和现状,了解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高校住房现状及历史回顾
自深入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国务院国发〔1998〕23 号文已明文规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从根本上说,职工住房问题不再是学校的组织行为问题,根本的解决方案是职工个人通过市场购买行为获得自己使用的住房。但是,为改善教工居住条件,解决困扰学校多年、阻碍学校发展的突出民生矛盾,各高校仍在千方百计找政策、通渠道,建设家属住宅,同时建立周转房管理体系,尽量让教职工“安居”。然而,由于现有的教职工周转房房源数量有限,而随着学校规模的增大,教职工的数量在急剧增加,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自1998年国务院(关于迸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下发以来,住房制度改革已走过了十五年的风雨历程,这十五年是住房制度从福利型低租金的实物分配不断向住房货币化,进而走向市场商品化的过程。高校和社会其他事业单位一样,在国家住房制度改革前一直遵循国家的福利性住房分配制度,这也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住房分配政策。无偿分配、低租金使用住房导致建设的住房很难满足大家的需求。
在国家自1998年起出台了一系列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后。我国福利性住房终于走到了终点。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在全面开展公有住房的公有产权向教职工个人转让完成后,针对高校的特殊性,必须加快建立适应高校特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政策,通过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使学校的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为学校教职工服务,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所以高校的住房管理工作也在与时俱进,陆续开始产生了一系列的转化,认真思考新形势下所赋予高校房管工作的新内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将管理与服务落实到实处。
二、高校住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随着我国住房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的住房管理工作也由原有的行政型、福利型管理模式逐步向专业化、社会化的的管理模式转变。但在全国房价快速上涨的大背景下,高校住房管理模式在转变的过程中,遇到许多丞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产权性质多样,管理难度大
高校住房改革前,房产权单一,都是国有房产。公房出售后产权发生了转移,公房与私房产权交叉,房屋产权结构和产权性质的变化,产生了住房整体要求统一管理与住户的多样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根据国家教发[1998123号文规定,凡享有国家和学校优惠政策的住房及建在学校校园内的住房,购房者不能擅自改变住房用途或赠与他人;购房一定期限后如出售,只能出售给学校、学校教职工或学校主管部门。教职工通过房改政策取得了住房的产权,从法律角度来说,具有处分权和收益权。购房职工 因家庭、工作、收入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要求对自己的住房进行交换、出售和重新购房,而高校根据国家政策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已售公房再交易制定了特殊的限定政策。
(二)房屋维修困难
总体而言,高校的房改房建筑时间较早,使用时间较长,楼房陈旧,损坏较严重,设施不配套,设备老化,个别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上下水管和电网老化,部分屋面和墙体渗漏,尤其遇到大雨、大风天气时,楼体经常会有外墙皮和楼顶碎石脱落,对楼下过往行人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在房改过程中,部分学校从购房款中按一定比例抽取了房改房专项维修基金,但多数高校并未收取房改房专项维修基金。这些高校的房屋维修依然由学校来承担,可是由于维修经费严重不足,无法及时得到维修、养护。目前,房改房售后管理、维修方面的配套政策仍十分欠缺,缺乏具有实际可操作的指导文件,造成住宅区因缺少维修费而得不到及时维修。
(三)住房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日益重视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职工的数量有了大幅增加。对于青年教职工而言,刚参加工作就面临着结婚生育或孩子年幼的情况,甚至还需要父母来帮忙照看小孩。因此,这些青年教职工急需要一套住房,来解决工作和生活困难。目前,多数已婚青年教职工在学校周边租住房屋,高额的房租成了青年教职工的巨大的生活压力。在实行了住房改革制度之后,购买住房的职工在退休或去世之后,房子并不退还学校,而每年大量引进的青年教师,早已使学校的过渡性周转房房源枯竭,与青年教职工的实际需要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满足不了已有和新引进的青年教职工的需要。
(四)周转房管理中的问题
由于学校出租的过渡性住房的租金标准远低于市场租金,同时在学校居住上下班方便,因此一些教职工即使在学校外购买了自有住房,也普遍以各种理由不退出所租用住房,导致学校的住房很难形成有效周转。高校的周转房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面积小的房子,部分青年教职工将租住学校的周转房借给亲朋好友居住,或者偷偷地将周转房转租、转借给大学生考研一族,或陪孩子上附中、附小、幼儿园的校外家长;或大学毕业后仍钟情于校园生活的工作一族。供给和需求两个主要要素的存在,是的高校内住房租赁市场的存在成为必然,周转房的转租、转借情况尤为严重。这也形成了“200元交房租,1000元收房租”的违规现象。这也是住房管理中投入精力多,有没有多少实际效果,这严重影响了日常的住房管理,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五)教职工的实际困难,思想观念难以转变
目前,高校引进的青年教职工绝大部分为外地籍青年教职工,在本地无其他住房,所以一旦结婚成家,住房必然成为他们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另外,引进的教职工多为博士和硕士毕业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26岁至30岁之间。也就是说毕业工作后,很短时间内要完成结婚、育子等人生大事,很难有积蓄,有的甚至经济拮据。对一个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职工而言,面对不断上涨的高房价,经济能力不足是他们无法解决住房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青年教职工住房观念陈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对住房改革制度的认识问题。许多青年教职工仍然还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的思想,对学校实物分房还抱有相当程度上的期望,这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原因,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许多高校因为资金等原因,在执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上还有困难。还有一些已实施的高校,执行的也不够全面、不够彻底。其二,表现在部分青年教职工缺乏提前消费的观念,受传统思想的熏陶比较严重,总想积蓄足够的钱去买房子,害怕按月偿还欠的房款影响自己生活。
(六)住房货币化的困难
高校住房分配货币化,是指高校将住房以实物分配的形式改为货币补偿的形式,根据职工的职务、职称、工龄等各种因素,把实物分配的住房折合成相应的货币形式分配给职工,以提高教职工在住房交易市场自主购买住房的能力,实现教职工住房消费市场化、社会化,已达到住房分配的公平、公正、合理。住房分配货币化能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推进住房商品化,能充分满足职工合理的住房需求,改善居住条件。
住房分配货币化工作,具有政策性强,范围涉及广,情况复杂,并且关系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住房货币化分配实际上是一个与住房供应体系有关的问题。住房货币化的政策设计。是使教职工家庭有能力购置住房,但住房公积金的比例又很小,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的调整,加之商品房房价的快速上涨,原来的政策设计的初衷在现阶段显得力不从心,已无法满足教职工购房的基本需要。以“买得起”为目标的住房货币化分配的理念,在高房价面前只是杯水车薪。
(七)校内房屋出租现象严重
由于已购房屋不能校内交易,周转房不够居住,无房补贴过低等原因,购房教职工势必私自将所购房屋出租、转让甚至买卖,购房职工对房屋的处置呈混乱状态,高校仅用单纯的行政命令难以限制教职工的交易或出租行为。目前,校内住房的私自交易或出租已给校园环境的管护和房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既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不利于当前房产业的发展,无疑已成为高校住房管理的一个难题。
三、对策探析
通过在高校住房管理部门的工作体会,本人认为,要进一步做好高校的住房管理工作,必须了解国家的住房改革的历程,了解高校住房的发展历史和面临的实际困难,熟悉国家的住房管理政策和发展趋势;全面掌握高校住房的详细资料,调查研究高校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为学校的发展规划做好基础;结合实际,逐步解决公房改革中的遗留问题;通过提高无房职工的住房补贴、实行阶梯租金、签订安全责任书、安装门禁系统等形式,做好周转房的周转和日常管理工作;结合学校的资金状况,逐步提高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制定切实可行的住房货币化政策。
四、总结
高校的住房管理工作,涉及到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教职工的安居乐业,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通过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思考,本文回顾了高校住房的发展历史,列举了高校住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简要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尝试对相关困难的解决办法进行了探析。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高校的住房管理工作在国家住房政策不断发展,高校周边商品房房价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下,改革发展的道路还很长,还将出现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也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需要广大教职工建言献策,需要房管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才有助于进一步解决高校教职工的住房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晓丹,赵建华.从高校住房改革思考房管工作新内涵.经济师,2008(12)
[2] 周晓军.高校住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和对策分析.科技创新导报,2007(36)
[3] 王景琳.高校职工住房问题及对策初探.北方经济,2011(8)
[4] 樊鹏,董玉薇.高校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必要性与实践探讨.价值工程,2013(7)
[5] 霍现涛,高校住房供给模式研究,硕士研究生论文,2010
[6] 张莹,高校青年教师公寓设计研究,硕士研究生论文,2010
关键词:移动通信;小区火险;火险评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住宅小区数量越来越多,小区内建筑物结构日趋复杂,具有楼层高,地下车库深的特点。发生火灾后,救援较为困难。因此预防比扑火更加重要。海恩法则指出:“一次重大事故的背后,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事故和1000起事故隐患。”如果能够观测火险隐患数量的变化,找到火险隐患和火灾的内在联系,即可建立一个住宅小区火险评估系统。在火险较高的时期,提醒小区安防人员提高警戒力度,加强巡视。并且保证在火灾发生后,安防人员能够有条不紊地按预案展开救援,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1 神经网络技术的开发
1.1 火险等级划分
本系统把小区火险等级分为5个等级[1]。1)1级,绿色表示,火灾风险较小,小区安防人员的任务是加强火险指标的观测和统计;2)2级,蓝色表示,已存在已知火灾隐患,但是发展成火灾事故的条件不足,小区安防人员的任务是加强事故隐患的检查;3)3级,黄色表示,此时可能出现轻微火灾事故,小区安防人员应当尽力减小各项指标值;4)4级,橙色表示,上级物业主管部门开始介入,督促小区安防人员应加强安全宣传,检修消防器材;5)5级,红色表示,上级物业主管部门制定整改计划,加设消防工程,从建筑结构上降低火灾风险。
1.2 确定15个评价指标
通过调查国内外小区防火资料,确定火险等级和15个指标有一定的关系,15个指标为: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物装修材料耐火等级、建筑物功能类型、单位面积可燃物数量、单位面积防火隔离装置数量、小区居民类型、消防设施检查合格率、单位面积火灾智能传感器安装数量、近期物业管理水平、近期消防演练水平、昨日降雨量、昨日平均气温、昨日小区总用电量、当日风俗节日类型、昨日居民生产活动频繁等级。
1.3 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
目前无法判断15个指标对火险的影响权重,难以建立精准的数学模型从已知指标来推算火险等级。因此在小区安防工作中,通常聘请消防部门的专家实地考察指标,凭经验判断。但是专家属于稀缺资源,无法每日对所有小区逐个评估,因此拟建立一种神经网络,通过对专家案例的学习,仿真专家的推理逻辑。
神经网络选择BP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网络,按误差逆传播训练,其神经元结构见图1[2]。BP神经网络能够逼近各种复杂函数,即只要火险指标和火险等级存在着数学关系,即使无数学模型的支持,也能够通过学习历史数据,仿真函数的行为。
因为需要评判的指标多,求解问题很模糊,因此选用双隐层的BP神经网络,采用数学专业语言Matlab做为神经网络的开发工具[3]。
1.4 收集训练数据
选取60个小区,调查每个小区的15个指标,专家查阅指标,实地分析给出火险评价等级,填写专家评价表,见表1。前50组数据做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后10组做为神经网络的检验数据。
1.5 建立神经网络
调整神经网络各层传递函数和各层神经元节点个数,多次实验,采用“MSE(均方差)”检验精度,找到精度最好的网络结构,其结构形式见图2。输入层神经元节点15个,用于承接15个指标的输入;隐藏层的第1层神经元节点27个,采用“tansig”传递函数;隐藏层的第2层神经元节点9个,采用“logsig”传递函数;输出层神经元节点1个,用于输出火险等级,采用“purelin”传递函数。
1.6 训练神经网络
在第70次训练时,神经网络快速收敛,并达到预设精度要求,训练结束。训练过程见图3。
1.7 自检训练精度
需要对训练精度自检,从而判定训练数据是否有效。把50组训练数据提供给神经网络独立评价,计算网络评价结果和专家结论之间误差,两者误差见图4。图4中,专家结论用“”表示,网络评价结果用“+”表示,“”与“+”吻合,则表示网络评价和专家结论一至,不吻合时,两者距离表示误差大小。图4表明50组训练数据中存在9个样本误差,误差范围很小,训练精度达到了要求。
1.8 检验评估精度
最后10个样本没有参加训练,用于判定神经网络对未知指标的评估能力,神经网络独立评价的结果和专家结论完全吻合。说明本次构建的神经网络已能模拟专家逻辑,可以取代专家,对小区火险做出独立评价。
2 物联网架构的设计
成熟的物联网架构通常划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智慧层。在本系统的设计中,感知层用传感器网来实现,网络层采用了短信技术[4],智慧层建设为云计算中心,智慧层的核心计算逻辑采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5]。
2.1 传感器网的建设
15个评价指标可分为三类,第1类为长期指标,包括“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物装修材料耐火等级、建筑物功能类型、单位面积可燃物数量、单位面积防火隔离装置数量、小区居民类型”;第2类为中期指标,包括“消防设施检查合格率、单位面积火灾智能传感器安装数量、近期物业管理水平、近期消防演练水平”;第3类为短期指标,包括“昨日降雨量、昨日平均气温、昨日小区总用电量、当日风俗节日类型、昨日居民生产活动频繁等级”。
其中长期指标一年设定一次,中期指标一月设定一次,短期指标除了“当日风俗节日类型”可以从日历数据库中查询外,其它四个指标为环境因子,需要每日观测和采集。在小区建立小型气象站[6],设置传感器采集每日的降雨量和气温。在小区各楼电表安装用电量无线传感器,各楼的每日用电量将被汇兑,计算获得小区总用电量。在小区出入口处的车辆道闸安装门磁传感器,记录车辆进出的频次[7]。同时在小区出入口处的人行道上安装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记录小区居民进出的频次。对各出入口的车辆进出频次和居民进出频次求和,作为居民生产活动频次,换算成居民生产活动频繁等级。各传感器用无线通讯的方式组成无线传感器网,传感器处理模块负责接收各传感器发来的检测参数,换算成火险评价中的第3类指标。
2.2 短信平台的建设
选择“Microsoft Visual FoxPro 9.0”开发短信平台,短信平台负责将15个评价指标组成一条短信,发送给云计算中心。构建短信平台需要一台GSM MODEM(短信猫),GSM MODEM和计算机之间采用串口通讯。调用MSCOMM控件,采用“CREATEOBJECT”函数建立了名称为“SMS”的串口对象,一切短信控制都是基于该对象并调用对象各项方法实现。短信平台的架构见图5。
向串口发送“AT+CMGS=138(0x0D)”,在本文中非可显示字符用括号加16进制码表示。该AT指令命令GSM设备作好准备,即将发送一个总长度为138的短信,约0.02秒后GSM设备回应:“AT+CMGS=138(0x0D)(0x0D)(0x0A)>(0x20)”,其中 “AT+CMGS=138”是AT指令回显。“>(0x20)”是设备进入待接收短信主体状态的标志。从串口读到这个标志后,可继续发送短信主体。短信主体必须进行PDU编码,PDU编码表如下:
当GSM MODEM成功接收到这一短信主体时,先是立即向串口回显原文,约5S后如果发送成功,设备再次向串口返回:“(0x0D)(0x0A)+CMGS 27(0x0D)(0x0A)(0x0D)(0x0A)OK(0x0D)(0x0A)”;如果设备无法执行短信发送,例如短信主体格式或编码错误、手机资费不足、无信号等原因,则将向串口返回“(0x0D)(0x0A) ERROR(0x0D)(0x0A)”,故查询设备返回信息是否有“OK”或“ERROR”的标志就可以判断本次短信是否发送成功。至此短信发送模块开发完成。短信接收模块的编码和通讯开发类似于短信发送模块。短信接收的方式采用每60s循环接收的方式。
2.3 云计算中心的建设
在物流集团总部架设一个小型的云计算中心,并建设一个短信平台,用于接收各小区发来的指标短信。目前云计算有三种类型: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本课题选择私有云类型。私有云是指企业自己使用的云,它所有的服务不是供别人使用,而是供自己内部人员或分支机构使用。待时机成熟后,可以演变成混合云。混合云是指云计算提供的服务既供自己内部使用,也可供第三方系统使用。在未来,小区火险评价将纳入城市安防的总架构,系统采集的指标和计算结果将提供给智慧城市的其它系统共享[8]。
3 系统应用实效
系统在某物业集团投入了试用,每天晚上零点过后,各小区结束一天的环境因子采集工作,拼接成携带15个指标的短信,例如:“凯丽花园,4,1,2,1,2,2,1,2,1,2,2,1,3,4,5”。把指标短信通过小区短信平台发送给云计算中心的短信平台[9]。
云计算中心接收到各住宅小区发来的火险因子短信后,对短信解码,取出15个指标,调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评估火险等级,并以短信的形式将计算结果发给小区所有安防人员。整个接收、计算与发送工作过程,约耗时15s[10]。
小区安防人员收到小区火险等级后,即可按预案执行应对措施,加强巡逻和演练。并根据火险等级的标识色,在小区大门安放红、橙、黄三种醒目的警示牌,告诫过往的居民,宣传消防注意事项,提高居民火灾防范意识。当一个小区的火险等级一直居高不降时,物业集团可以及时发现并介入管理工作,安排专家对小区的消防工作加以整改,治理小区环境,增设消防器械,减少火灾带来的经济损失。
4 总结
本系统的物联网架构能够实现环境因子的自动采集和指标短信的自动上传,云计算中心能够集中受理多个小区的查询请求,将计算结果以短信的形式群发给全部安防人员。本系统计算延时小,火险评价准确,适用于各类住宅小区。
[参考文献]
[1]林宇洪,景锐,景林.森林防火手机短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29(4):59-62.
[2]张英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风险评价[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21-23.
[3]刘娜,赵永乐,邵光成.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预测[J].统计与决策,2007,(1):144-146.
[4]汤丽芝.大学校园“短信文化”的正负效应及其对策研究[J].福建高教研究,2005,(3):49.
[5]林宇洪.南方林区林产品物流监管系统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0.
[6]周屹,孔宪军.GSM 短信方式的自动气象站的维护[J].林业机械与设备,2004,32(4):28-29,39.
[7]齐建东,蒋禧,赵燕东.基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病虫害监测系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2(4):186-190.
[8]林宇洪,林玉英,胡喜生,等.后林改时期的林权WebGIS管理系统的设计[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7):146-150.
关键词 VOCs UV/Fenton法 净化 羟自由基 1 前言
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恶化了室内空气品质,使传统的空气处理方法受到了挑战。对于复杂的VOCs成分,具有明显针对性的敏感检测器的研究和生产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目前采用的高级氧化处理(例如臭氧和多种光催化氧化材料)对有害气体具有普适性。然而利用臭氧氧化方法处理室内空气,由于它的安全性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TiO2及表面修饰的各种光催化剂的应用规模还较小,此外与TiO2材料接触的支撑材料还会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老化等问题。
Fenton氧化法自1894年H.J.H.Fenton发明以来,在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1~9]。这种由H2O2和金属盐(Fe2+)组成的引发体系分解活化能很低,在室温下就可引发污染物的氧化还原反应。亚离子作为催化剂,使其分解活化能较H2O2单独分解的活化能大大降低。加入紫外线外光(UV)辐射,可显著提高芬顿试剂的氧化效果。
硝基苯是难溶难降解的剧毒油状物质。销基是强钝化基,销基苯须在较强的条件下才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间位产物。本文以销基苯废气作研究对象,讨论了它的氧化机理、实验方法、影响因素,并对空调通风系统中的应用提出我们的一些看
法。
2 硝基苯的氧化机理[4、5]
室温下芬顿试剂可发生如下反应:
受到UV辐射时,下述离解过程可同时进行
其中羟自由基·OH具有极强的氧化性,作为活性中间体,反应中只能瞬间存在,它不仅能使有机污染物降解、矿化,还可使相邻的同种或不同种分子反应过渡到新的激发态。
硝基苯废气降解的过程由液相开始, 溶液对硝基苯的吸收是净化过程的重要环节。反应产物主要为二氧化碳,有机酸及NO2-等。
3 实验方法与分析[10]
3.1 实验方法
实验流程如图1。废气由反应器底部布气头进入,自下而上与Fenton溶液充分接触、反应,UV辐照可同时进行。净化后的气体由顶部排出,或进行循环处理。
图1 UV/Fenton法处理硝基苯废气流程简图
1-气温泵; 2-空气过滤器;3-调节阀;4-气体流量计;5-配气瓶;6-缓冲瓶;
7-UV/Fenton反应器;8-采样口;9- Fenton试剂;10-排空口;11-紫外灯;
12-循环气泵;13-排气口;14-循环液泵
利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分析处理前后硝基苯浓度。
配制初始硝基苯废气浓度C0=200mg/m3,涤洗器内pH调整为4,加入Fe2+,使[Fe2+]=20 mg/L,反应器温度15℃,循环气泵流量Q=1L/min,反应时间为1h。
3.2 影响因素和分析
硝基苯在UV/Fenton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H2O2浓度对去除效果有明显影响。去除效率随H2O2浓度增大而增大,到33mg/L时,去除效果较好,而当H2O2用量再增大,效果并不随之增高。这是因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H2O2浓度增大,被紫外光和Fe2+所产生的·OH增多,氧化性增强,大量的·OH有助于克服苯环上-NO2的吸电子作用。但H2O2过高,所产生的·OH有助于克服苯环上的-NO2吸电子作用。但H2O2过高,所产生的·OH在没有与有机物反应之前就相互碰撞而重新生成了H2O2[7],从而出现降解率反而下降的趋势。
固定H2O2浓度33mg/L,其他条件不变,改变用量来测定Fe2+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发现当Fe2+为4mg/L时,硝基苯降解率最高,Fe2+浓度再增大或减小,去除率都逐渐下降。这是因为当Fe2+浓度增大时,其对H2O2分解作用逐渐加强,使H2O2分解为·OH,提高了体系的氧化能力。但当Fe2+浓度过高时,Fe2+分解H2O2的过程中会产生Fe3+,而Fe3+在pH为4时以Fe(OH)2+形式存在,对290~400nm范围内的紫外光有较大吸收,从而降低了紫外线的强度,导致硝基苯去除率下降。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改变pH值,考察pH对硝基苯去除效果的影响。
实验表明pH为4~7之间时除效果较好。这可能是因为在pH为4~7之间Fe3+以Fe(OH)2+形式存在,在紫外光照射下,Fe(OH)2+有如下反应
因此,三价铁的羟基络离子吸收紫外光,生成·OH和Fe2+,Fe2+反过来又可以加速H2O2的分解,使H2O2分解率增大[4]。
另外循环流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废气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和传质效率,因此影响去除效果。
化学吸收过程为扩散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的结合,这就需要为传质提供较大的液面面积和加速传质不饱和层的更新以加大传质驱动力,适当增加气--液相的扰动程度,还能有效的控制反应时间,可提高去除效率,Q为1L/min时,去除率为69.15%,当Q再继续增大,去除率反而下降。
转贴于 4 通风空调中应用考虑的几个问题
·OH对有害气体无选择的经氧化能力使UV/Fenton法在通风空调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选用反应器时应该考虑它的压力损失小,处理能力大,结构简单,化学吸附效率好,并有较大的操作弹性。对难溶降解的气膜控制过程,增加反应器内的气相湍动液相分散发利于传质。
通常有害气体氧化过程有热量放出,生成产物中H2O,由于空气有害物质的成分相对很小,所以过程中的热量和物量变化对室内的热湿负荷带来的影响不大;虽然空气中的UV辐射会有臭氧产生,但不会构成反应的主体因素。
确定新风量时,应考虑主要污染物的最大深度、去除效率和容许标准值。系统中配以相应的控制装置和检测仪表,以便对瞬间形成的中间产物作必要的分析;以及设备的必要防腐措施。
5 总结
UV/Fenton法是一种氧化能力极强的高级氧化工艺,起主要氧化作用的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羟自由基·OH。溶液中的H2O2浓度、Fe2+浓度、pH、反应时间都对H2O2分解产生影响。实际应用中,应控制以上因素使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进行。
在UV照射和Fe2+催化的联合作用下,能有效地提高低溶解性和难氧化降解的有机气态污染物在反应器内传质效率和氧化反应速率。反应易于控制和调节,应用性较强。反应可在很短的时间进行,最终产物是CO2和H2O。
运用该方法处理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可行方法,可用于各类公用建筑和一些生产环境的室内空气治理。
参考文献
1 S.M.Kim and A. Vogelpoh1.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by the Photo-Fento Process 1 [J]. Chem Eng. Techno., 1998, 21 (2): 187~191
2 L.Lunar, D.Sicilia, S. Rubio, et al. Degradation of Photographic Developers by Fenton's Reagent; Condition Optimization and Kinetics for Metol Oxidation [J]. Water Res,. 2000, 34(6): 1791~1802
3 M.A. Engwall, J.J.Pignatello and D.Grasso. Degradation and Detoxification of the Wood Preservatives Creosote and Pentachlorophenol in Water by the Photo-Fenton Reaction [J]. Water Res, 1999, 33 (5) :1151~1158
4 J.Yoon, S.Kim,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P-chlorophenol Degradation by Photo-Fenton Oxidation [J]. Water Sci. Tech, 2000, 40 (3): 219~224.
5 Walling C et al. The Ferri Ion Catalyzed Decompositon of Hyrogen Peroxide in Perchloric Acid Solution [J]. Int. J. Chem. Kinet, 1974, 6(4): 507~516
6 Barb W.G.et al Reactions of Ferrous and Ferric Ions with Hydrogen Peroxide [J]. Trans Faraday. Soc, 1951, 47: 462~500
7 Christoph k Ssheck. Degradation of Phenol and Salicylic Acid by UV Oxidation / Hydrogen Peroxide /Oxygen [J]. Wat. Res, 1995, 29 (10): 2364.
8 郁志勇,紫外线作用下氯酚的矿化程度比较[J],环境化学,1998,(5):490~493。
关键词:电子商务;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1.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6月24日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应用的快速普及,电子商务技术在商品流通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了快捷、方便和低成本的购物方式,为企业提供了全新高效的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了社会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带动了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提高,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规模、建筑设施以及运作模式都有了长足的提高和改善,馆藏图书及信息资源总量得到了极大丰富,计算机网络技术已运用到了图书馆管理的许多领域。将电子商务模式应用于图书馆的管理领域,完善和开发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使读者更加便捷、高效地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提高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趋势。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专业文献的馆藏资源,如何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和通信技术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的方向。本文旨在研究电子商务的特性,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创新服务模式。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应用,出现了基于因特网的商务活动模式——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实现了整个交易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交易双方不需要见面,而是通过网络,通过浏览网上商品资源信息、双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后,并通过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和方便安全的资金结算系统进行交易。随着我国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电子商务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2011年12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6万亿元,同比增长3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产业将迎来其发展的黄金年代。互联网已经成为用户生活的一部分,用户的消费习惯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二、电子商务的原理和特性
(一)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进行任何形式的商务运作、管理和信息交换。企业在网络上进行商品和服务的宣传、展示和报价,消费者在网络上浏览商家提供的产品信息进行选择和交易,并通过网络进行交易资金的支付和转账。对于数字类产品,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给用户,其他有形商品则借助于物流系统送达到用户手中。
按照参与交易的主体,电子商务可分为三种类型:1、企业间的电子商务——B2B。即企业和企业之间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商务活动和产品、服务的交易;2、企业和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B2C。即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在网络上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易;3、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即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活动。
阿里巴巴网站是B2B电子商务企业的代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主要从事B2C商务服务;淘宝、易趣则是兼具B2B与C2C模式;各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则从事B2B与B2C类型的服务。
(二)电子商务的特性
1、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因此其交易活动可以24小时进行,并且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交易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个商家可以面对全球的消费者,而一个消费者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家商家购物。
2、低成本。开展电子商务不需要建立实体门店,没有专门的销售人员。商品的促销信息通过网络24小时面向全球进行宣传。电子商务减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节省了大量的开支,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成本,在加快流通速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商品的价格。
3、个性化服务。电子商务能够高效率、低成本的进行广告宣传、咨询洽谈以及订购和贸易结算,大大降低了生产企业的成本。销售渠道不受地域限制,可面向全球互联网用户,同时可以及时收集用户的信息,按照用户的需求生产满足用户特色需求的产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三、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和服务模式
我国高校图书馆由各个大学进行投资建设,主要为本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教学和科研服务。其行政关系隶属于所属高校,并由各高校独立进行管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主要有纸质图书、期刊、研究生论文(纸质版和电子版)、电子文献数据库。馆藏文献的专业性较强,主要针对本校所开设的专业。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和服务模式如下:
(一)纸质文献的流通和阅览。高校图书馆为了给本校师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一般都建有大量的囊括多学科的纸质文献,包括图书和期刊,存放在固定的地点书库中,以供读者借阅。
(二)购买和自建电子文献数据库,为读者提供电子文献的阅览和下载。包括cnki知识网络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国内数据库,以及ACM期刊数据库、Ei Village文摘数据库等国外数据库。部分高校设立了自建数据库,主要包括本校师生的论文、专利、著作等科技文献数据库。
(三)科技查新和参考咨询。高校图书馆为本校师生和校外科研工作者提供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等情报研究工作,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先进性做出明确的结论。参考咨询是图书馆员协助读者检索、解答咨询和专题文献报道,为读者提供事实、数据和文献线索。参考咨询是发挥图书馆情报职能、开发文献资源、提高文献利用率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什么?什么才是教育的最根本?我们应从怎样的角度考察教育?所有这些问题都蕴含了“原点”考察的意味。先生正是从这些基本的问题入手考察教育的。但是哲学的探讨有着思想反思的特性,黑格尔在《小逻辑》第二版序言中写道:“哲学就是发现关于‘绝对’的思想的历史。绝对就是哲学研究的对象。”[5]先生对问题的考察又是从已有的思想或观念开始的。他说:“我们不仅要思考教育的事实,还要思考教育的观念事实,后者将是我们的重点,毕竟,已有的观念事实能从不同的意义上引导我们深入到更基本上去。”[4](P7)
先生指出了我国教育观念的以下事实:认为教育的基本特性是社会性;教育是被政治、经济所决定的;教育是经济的基础,教育是生产力;教育不是别的,是文化;教育就是教育。于是关于教育原点问题的追溯就在这已有的观念事实中展开。
“教育的基本特性是社会性”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然而“我们容易问问同类的命题,经济的基本特性是什么?……政治的基本特性是什么?是否社会性?”[4](P7)对政治、经济是教育的决定者,我们要问的是“经济、政治为什么是决定者?它们是决定者,不再被别的什么决定了吗?”[4](P8)说教育是经济基础是生产力,让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事实:“教育理论依然是那么可怜,它没有自己的语言。”“说教育是文化,毕竟是在由自己来说明自己,‘经济说’、‘政治说’则是拿别人说明自己。”[4](P11)“说‘教育就是教育’这一带有情感所说的话中所包含的理性的确是有价值的,它至少表明了一个重要观点:从教育自身来阐明教育。”[4](P16)
先生的反思就是从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中展开,在澄清这些观念本身乃至观念背后深层的政治、文化背景后,那个本源性的问题便凸现出来,亦即教育的基本问题在于教育本身,在于教育的特殊对象——人,这就是教育的原点。
在我国教育及教育学观念的事实中,有着无教育本身的现象,先生称之为“教育对象性的失落”,人们一下子说教育是“上层建筑”,一下子说教育是“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就是没有教育本身。恩格斯指出伟大的唯物主义者“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6]。先生指出近年来关于教育问题的讨论正指向教育本身,也就是他所说的“回到最基本”,从教育是上层建筑到教育是经济基础,从教育是文化到教育就是教育,我国关于教育问题的研讨正在回到教育事实本身。
其实,先生所说的从事实本身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已成为西方当代现象学者研究问题的普遍原则,在现象学学者看来,“教育就是教育”并非无意义的命题,其意义在于追溯教育的本源,面对教育事实,从教育的本质(或范畴)直观中来揭示教育问题[7](卷4,P266)。
二、哲学寻思:“学问”的过程
古希腊人认为哲学是“爱智慧”,据说,“第一个使用哲学这个词,并称自己是哲学家或爱智者的,是毕达哥拉斯;因为他说过,只有神是智慧的,任何人都不是。”(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生平和思想》卷1第12节)在此,“爱”为追求之意,追求什么?追求真理。亚里士多德说过:我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爱智慧就是爱真理,而爱真理是开放性的追求、探求真理。在这里,智慧是苏格拉底那种“我自知我无知”的状态,只有这样的“无知”才能激起对真理的渴望。因此,智慧是思,是沉思,它保持人们的惊异与深沉,对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之事也能穷究其根由。所以,智慧不同于人们一般的“知”,即使你学富五车也并不一定智慧。勿宁说,智慧的意义即在于敞开人们追求真理的勇气与胸襟。
有人说智慧即哲学,但这里的哲学不等于哲学学说。海德格尔说:“我们长年累日地钻研大思想家的论文,这样的事实也根本没有保证我们在思,甚至根本没有保证我们已准备去学习思。这种研究哲学的活动最为顽固地给我们造成假象:我们在‘弄哲学’就是在思。”[1]弄哲学是占有与把玩哲学知识,它只是在哲学的圈子围绕着哲学转。‘思’是进入哲学,进行哲学思考,是创造性的发问与沉思。
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哲学探究过程正体现了哲学的本性。他说:“学问一词,意即知识、学识。从词的结构看,当把学视为谓词时,‘学问’意即学习着问。这样,学问与‘学问’的含义就有所不同了。可是,‘学习着问’即‘学问’与学问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表明汉语中学问一词有其科学含义,他包含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没有‘学问’,甚至就不会真正有学问。”[2]
的确,学习着问是先生学术生涯的真实写照。在《课程与教学哲学》前言中,先生说:“我从事教学四十年有余,而从事教学理论研究二十年不足。大体划分一下,可以说,前一个二十年,练着,欣赏着教学;后一个二十年我琢磨着,探索者教学;近年来,则情不自禁地走到了教学哲学。”[3](前言1)情不自禁是先生治学境界的由衷表达,而学问的心态则是先生治学境界的基础。作为学生,我留心观察过先生的一些治学方法,记得有几次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我与先生在一组,发现先生对开题报告中呈现的问题总是留心思考的,而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他便一一记下。细想起来,我这个做学生的就觉得羞愧了,因我就没有先生那种在问题面前的专注与谦逊,更没有将问题随时记下以便进一步思考的习惯。
“实际上,所谓哲学意识就是问题意识。活跃的教学就应当是充满了问题的教学,生动的教学就是问题构成的空间。”[4](P305)
从先生教学的课堂上,我们真实感受到了这种问题空间。先生的《课程与教学哲学》是在给我们第一届博士生讲授后出版的。回想起来,课堂那种问题空间尤在,在这问题氛围的带动下,我这位平时还算内向安静的分子居然也不安静了,对有些问题的讨论,我们甚至争到面红耳赤的地步。通过问题的讨论,先生给我们的则是智慧的启迪。这让我们回想起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们强调的是学生的问题意识状态。先生的教学给我们的正是那些伟人们曾经留下的,它让我们终身受益。
所有能给人智慧的教学都应是有独特思想的教学,所有智慧的表达都应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因喜欢教而喜欢学,因喜欢学而喜欢想,因喜欢想而喜欢做。”[4](P304)先生说到做到了。正因为他的“学问”精神,正因为他在问题面前谦逊的态度,正因为他犹如苏格拉底般“我自知我无知”的心态,正因为他如老子般“复归于婴儿”的率真,他才如弗洛姆所说赢得生命中“充分的诞生”,赢得学术生命中哲学这朵最绚烂的精神之花。我们惊喜地看到先生近年来的学术著作中有了哲学的积淀,从《素质:中国教育的沉思》到《课程与教学哲学》,从《高等教育哲学》到《教育哲学》,我们看到的是不倦地沉思终于印上了先生心路历程的印记,在“学问”的过程中达到了他所言的学问境界。
三、教育公理:基点的构建
既然已经明了教育的逻辑起点在于人,那就必须对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从教育的角度加以审理。
先生是从教育所面对人的更基本的方面来说明这一问题的。不同的行业(如医疗)也面对人,但教育所面对人的更为基本的方面是人的心理。“教育也要从心理学去探视人是什么,但在教育中,它不只是处在配合的地位,它处在一个基础的地位。即尽管许多领域的工作,只要涉及人,都需要心理学,但是教育尤其需要,尤其看重心理学。”[4](P23)
当回到事实本身,并从教育本身来说明教育时,先生回到了人的最基本的部分——人的心理。这似乎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意,然而先生进一步的论证让我们看到了古老命题常青与常新的意义。
首先,先生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进一步解读中展开讨论的。马克思指出人是“使自己的生命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的生命,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7](卷1,P46),应“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7](卷1,P58);“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7](卷1,P46)“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人也是按美德规律来构造”[7](卷1,P47)。从方法论上,马克思认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先生从马克思对人的论说的方法论与其他论证中,解析出人有自反性、自增性、自语性,并以美的规律来构造自己的本性。这些思辨与论证显然是哲学深思后的凝练,它对教育学进一步探究人的内在心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次,先生指出人的内在心理过程中“我我关系”的重要性与教育意义。“人类关于‘我’的研究所凝结出来的种种学说是由事实与理想共同铸成的,它们既含有对‘我’的描述,又含有对‘我’和‘我’的关系的描述。正是哲学这种深切的寄托,几乎使一些哲学家都情不自禁地关注教育。”[4](P31)我我关系是人们对自我内在的心理过程与人的存在方式的思索,它是马克思“人在对象化的活动中直观自身”中明确表达过的,先生称之为对象自我化,同时发生的活动是自我对象化,人的成长与这种活动的自觉、自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是我们教育学的理论没有注意到其意义。如果我们的教育深切的关注学生的成长,如果我们的教育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不同个体,如果我们的教育知晓学生是通过自我对象化的活动来修炼自身的,我们就不能恢复忽视“我我关系”。先生说:“如果说‘教师是通过自身的我我关系,以物我关系、人我关系为中介,而得以优化学生的我我关系’的目标是切实的、合适的,那么,传统教学理论有加以改造的必要。”[3](P194)
再次,先生系统清理了传统哲学教科书中对教育影响甚深的一系列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公理的讨论。先生对“关系与人”、“存在与意识”、“规律”等作了深入的探究。在关系与人的问题上,先生指出是人创造了关系,而在传统哲学教科书中总认为关系决定人,这种“社会关系决定论”的理论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者’。马克思所说的如此重要的话,被那种学说和相信那种学说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一起忘记了,而那种学说看起来似乎被视为更彻底的唯物主义了。”[4](P67)
关于规律,先生对传统哲学教科书中以“自然本体论”为基础的规律观给予了批评,提出了“人类实践本体论”的规律观。他认为自然哲学并非一切,在人的意识与教育规律中,所谓规律不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联系”,恩格斯说:“随同人,我们进入历史”[7](卷4,P274)。“教育是随同人而来到人间的,难道人只创造教育而不创造教育的规律?教育的规律由谁创造?关于教育的规律会是天定的、固有的吗?说人创造了教育大概不会有什么疑问吧?那么,关于教育的规律难道是人以外的什么东西创造的吗?教育的规律也只能去认识、去发现、去驾驭,而不能去创造、去改变、去消灭吗?我们的教育哲学竟是自然哲学的一个分支吗?”[4](P200)
教育规律只能在教育本身之中,在教育实践中去寻找。为此,先生提出了作为基础的规律——教育公理。
——潜在公理:人的潜意识、潜智能的存在的依据(这是人的可发展性基础)。
——动因公理:人的欲望是天赋的,同时又是可以开发和引导的,这是教育发生、存在和展开的条件(这是人的可发展条件)。
——反身公理:人可自我对象化,人亦可对象自我化(这是人的可发展性实现的途径和方式,也是教育展开的途径和方式)。
——美学公理:人在对象自我化、自我对象化中的基本尺度是美学的(这是人可发展的基本要素,这也是教育的基本要素)。
——中介公理:人生活在环境中,环境作为中介在人的发展中起不同性质的作用(教育将中介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并将其作为导向与人的发展有关的方面)[4](P220-221)。
教育公理的提出是先生“寻找教育哲学基础的一种尝试。”他所期待的是“把教育原理的讨论引到更基本的地方去,建立在更坚实的地基上去。”[4](P223)
哲学家李泽厚提出:“经验变先验,历史建理性,心理成本体”[8],与先生所追求的是一致的,只是作为哲学家的李泽厚注重的是人类的文化心理结构,而先生所强调的是作为教育根本的个体心理。“历史终结日,教育开始时。”[9]真正着眼于人性的教育即将走进我们,我们是不是有先生“教育的自我觉醒”的感悟?是不是有先生面对教育事实的勇气?是不是有先生“回到最基本”的哲学追求?
四、教育追求:人的发展
诚如黑格尔所说“哲学是研究绝对的”,哲学的探讨反映的是哲学家的形上追求。先生的教育哲学寻思也追求他的理想:人的发展。
人发展什么?“发展人的可发展性”。“教育的根本在发展人的可发展性,离开了这个根本,他就不像自己了,不是自己了”[4](P110)。人为什么可发展?先生回答了五方面的理由:其一,人有可发展的胚芽。其二,人有建立在这胚芽上的需要和欲望。其三,人有使这胚芽不断生长的内在动力——“自反性”。其四,人有使这胚芽不断生长的外在条件——教育。其五,人有可教育性。
先生说人的发展“更是一种权利”,这是一种对人深切关怀的论述,也是我们教育学很少提及的论述。“事情看来可以更清楚地这样标示:人的权利社会权利要求于社会。……而我们经常所看到的,所注意的是另一条线:社会权利社会要求要求学生。其实,是学生的要求决定了社会的要求;学生的权利决定了社会的权利[4](P116)。人之所以有这种发展权的最充分的理由,并不是因为它被要求这样做,而是它有这种发展的本原,它又与生俱来有发展的胚芽和潜质,人的发展权是天赋的权利。法律所能做到的就是保障这种天赋权利,政府所应努力去做的是为维护这种权利创造条件,改善环境[4](P117)。
对于全面发展,先生强调的是回到马克思经典的论述,他认为马克思所期盼的是人类社会与每一个个体“发展着走向全面”,“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人所驾驭的时候,才能不再是理想责任等等”[10]。那是我们人类的理想,到那个时候,“第一,外部世界的作用是积极的,起推动作用的;第二,这种外部的东西所发生的作用为内部,即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第三,社会生产必须充分发展起来,……第四,教育在‘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来充分全面发挥自己的才能中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也不是驾驭学生而是为学生所驾驭,并在发挥中继续发展。”[4](P121)发展着走向全面的思想更实际地反映了全面发展的真谛,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理想照耀着我们发展着走向全面,发展着的人把全面发展变为有各自特点的发展的全面,每个人不同的全面,由片面表现出来的全面[4](P124)。这便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全面发展的“全”主要不是一个量的概念,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个性自由发展,这是先生关于人的发展的又一鲜明思想。他认为:全面,并非一切方面,所有的方面;全面发展,应是在一些基本方面的发展。先生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大量的论述,他总结道:“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都是落脚在人的发展上的,而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又是落脚在个性、自由个性的自由和充分发展上的,落脚在人的解放,落脚在个性的解放上的,离开了个性发展和个性解放怎么去说全面发展?”[4](P133)
说到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先生分析了人的发展受到束缚和压抑的因素,“这些因素一部分来自大自然,……更大的一部分来自人自己。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外化出不少的事物,这些事物反过来并不总是对人很客气的。”[4](P125)人创造了神,却甘愿礼拜于神的脚下;人创造了物,却有了拜物教;人创造了科学,却有了科学主义及其危害;人创造了社会,却以为社会是决定一切的;人创造了教育,却有了教育病而致的人的疾病。我们的现实中有各种“倒立的模式”[3](P342-349)。我们的责任是面对现实的勇气,这一切都涉及到人如何把握自己,而教育最直接地担负着人自己把握自己的责任,这样,教育就需明白,首先要教育自身把握好教育本身。教育不只是对人的在自然状态基础上的发展担当责任,也对人在社会状态下所受的束缚中获得解放担当责任,为增强人的自我解放能力担当责任,为人从未来可能受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担当责任[4](P127)。
先生特别关注自由与人的发展问题。他认为人本自由是人的特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生活本身仅仅成为生活的手段”,“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7](卷1,P46)人本自由是由人的活动的特性决定的。“人本自由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人本享有自由的权利,人本应有扩展自由的机会。……故而,教育是从两方面体现人本自由的活动,是让人既享有并扩展自由的自我活动。”[4](P226)先生笔触中跳动的是现实的思考与理想的火花,“如果认为人本自由,教育也就应为保障人的自由而存在和发展;如果认为自由即创造,那么,我们关注创造教育的进步,应优先关注学生和教师的自由;如果认为,自由是生命的实体,那么,关爱学生,关爱生命,其基本内容即关爱自由;如果认为对自由的把握力即人的生命力,那么,旨在使生命旺盛的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增强学生对自由的把握力;如果认为自由的处境与人的处境是同一回事,那么,就可以认为一所学校的自由状况即学校师生的处境状况;如果认为自由无价,那么,自由教育亦无价。”[4](P228-229)
先生追求的正是人的发展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人的可发展性胚芽能茁壮成长,人的全面发展既作为理想的丰碑又作为现实的追求,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通过人类的自我觉醒而得以充分的实现,我们的教育在使人“解放成为人”的过程中彰显出“自由的本性”。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卷)[C].北京:生话•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208.
[2]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9.
[3]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
[6]刘徐湘.“教育就是教育”的现象学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生话•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
[9]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49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