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3 00:23: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光的折射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能叙述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
(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已知入射光线,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5)能举出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
能力目标
由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入手,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概括出相应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利用折射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再次向学生灌输注意客观事物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第六章光的折射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正确理解是本节的关键,对于透镜的学习,照像机和幻灯机,放大镜的理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课本列举了各种光的折射的实例,对这些实例进行讨论分析对理解光的折射规律有很大的作用.本节中介绍了在折射中光同样具有可逆性.
教法建议
本节是在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第六章光的折射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注意在本节的讲授中要合理有效的运用实验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两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上,要结合实验对比使学生明白“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一结论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不但要传授科学的定理、定律,还要传授这些定理、定律是如何被发现的.因此,讲一点相关的物理学史的内容,也是符合目前物理教学改革方向的措施之一.
教学设计示例
1.引入课题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如果光射到的是不透明物体的交界面,那么另一部分光会被吸收,但是如果光是射到某种透明介质的交界面上,比如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者玻璃中,另一部分光就要进入水中或者玻璃中传播.在引入课题中要注意学生的主动性.
方案一:向学生演示动画,使学生明白光斜入射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光不仅仅会发生反射,还会发生折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方案二:演示各种有趣的光的折射现象,例如内画壶、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变弯了等等从而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定义的讲解
课堂小实验一:在日常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十分普遍,请学生们透过玻璃砖看自己的手指,并注意调换观察的角度,看一下,发生了什么现象?也可以用铅笔,或其它物品代替手指进行观察.
实验结论:视线越斜,错位越显著,如果视线垂直于玻璃砖的侧面则没有发生错位.
课堂小实验二:将一枚硬币放进水中,让学生观察硬币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硬币的实际位置比看上去的深.
课堂小实验三:准备一个比较深的大鱼缸,里面放入几条鱼,让学生伸手抓鱼,并让学生谈一下感受.
实验结论:鱼的实际位置比看上去的深.
由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的定义.
(二)光的折射的一般规律
进行演示实验,教师先介绍教材图6-2所示实验仪器,然后让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让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并对照实验讲解哪些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哪些角是入射角、折射角,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反射光线略作说明.
图6-l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考虑以下问题
A.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C.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与折射角发生什么变化.
D.在整个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是靠近还是远离法线,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比较有什么特点.
E.让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结束后请学生回答以上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所回答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指导,最后得出正确的结果,写出板书.
(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知识点的讲授
向学生发问:如果把光源放到水中,让光线逆着折射的方向射入空气中,会看到折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通过实验验证学生的回答是否与实验事实相符.
(四)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用动画演示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
3.教学总结
对于光的折射现象和它的初步规律进行定性分析,由于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知识,对于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不要进行定量的分析,但可以稍加介绍.注意实验教学在本节讲授中的重要作用.
探究活动
【课题】实验分析光的折射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演示激光束(或太阳光束)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
【备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4)知道如何利用凸透镜产生平行光.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各种透镜,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注意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通过对如何利用凸透镜产生平行光的讨论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冰透镜对准阳光取火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教育,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努力学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介绍了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薄透镜、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是有关透镜的基本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的准备.教材对主光轴、光心讲得很简单,仅使学生认识就行了.本节重点是讲述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对凹透镜也讲得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关于凹透镜的虚焦点,可略讲.
教法建议
本节教法应以实验法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法和讨论法.应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设计示例
一、难点分析
1.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除按照教材要求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取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外,还可以利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参照下图来进行分析.当一条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光进入玻璃以后又从玻璃射入空气中,发生第二次折射,这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两次折射的折射光线都由玻璃三棱镜(透镜)薄的位置向玻璃三棱镜厚的部分倾斜,因此可以分析出凸透镜对光会起聚作用.如上图(乙)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可以用上述方法,参照下图(甲),和图(乙)来进行分析.
2.正确理解“会聚”和“发散”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凸透镜以后会变得收拢些,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聚于一点.如下图所示,以S点发出的光是发散光束,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仍是发散的,并不能会聚,凸透镜在这里的作用只是减弱了它的发散程度.
凹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凹透镜以后会更散开一些,但是散开不一定不能会聚,如下图所示,从左侧来的两束光由于凹透镜的作用没有在S点会聚,而是在S′会聚,它减弱了入射光的会聚程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当判断透镜对光束是起会聚作用还是发散作用时(或者根据给定的光束判断透镜的种类),一定不能仅仅依据折射光是否能会聚于一点来判断透镜的作用或种类,而应当对折射光束与入射光束进行比较,再依据前边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学生活动设计
1.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
让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各种形状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截面图,进而通过提问,认识这两种透镜.
2.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观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并通过分析进一步认识什么是会聚,什么是发散.
4.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通过三棱镜以后的光路,从理论上弄清凸透镜为什么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为什么对光起发散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课题
列举放大镜的镜片、眼镜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幻灯机的镜头、以及电影放映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幻灯打在幕布上,方便课堂教学.
2.新课教学
让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各种形状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截面形状,进而通过提问,认识这两种透镜.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引导同学先找出带有共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什么?
再分析不同类别的透镜有什么不同特征.
用投影仪打出如下六个透镜的截面图,
使学生能明确辨别出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
用投影仪打出下面的图,具体讲解薄透镜“薄”的含义.
教师介绍光具座等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应在演示台上边演示边讲解,讲述中应强调以下几点:
(1)光源发出的光是平行光,从无穷远射来的光是平行光,前边所提到的太阳光也是平行光.
(2)让透镜正对着射来的平行光,这样入射光线将与主光轴平行,我们只研究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透镜发生折射的现象.
(3)注意观察光线经过这两类透镜折射以后是否能会聚于一点.(指导学生注意调节光屏位置)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提问.
演示实验可以用激光演示仪进行,如果没有条件可以用烟箱,不论用什么仪器,都应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平行光经过透镜前后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进行过程中,可以边让学生观察,边提问学生,以引起学生注意.
通过前边的实验同学们对光通过透镜前后的路径,以及两类透镜对光的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教师应通过图形对这两类透镜进行对比分析.
3.总结
研究两种透镜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尤其是重点研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教师可提问学生,由学生总结发言,以利于学生的思考与理解.
探究活动
【课题】调查近视镜和老花镜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实验分析近视镜和老花镜属于何种透镜,分析其对光线的作用.
【备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照相机的原理
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通过正确组装、调整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
3.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用作图法解决凸透镜的成像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照相机原理的分析逐步培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观察与实验,就像和影、实像与虚像的成因,初步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分析,就是对各种相关现象分别进行研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找出最主要、最本质、带决定性的因素.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把通过对各种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以及相关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得到较为完整的认识.例如对实像、虚像的认识是在分析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三种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是由光形成,有光进入眼睛引起人们的视觉,因而与影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虚像是由反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因而决定了它们的显像方法也不相同.这就是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综合指导下的分析.在物理学习中,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离不开分析与综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将有助于今后的学习.
德育目标
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通过照相机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照相机的使用,使学生会用照相机去拍自然风景名
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既是上节内容《光的折射》基础上的应用讲述,又是第四节课《幻灯机放大镜》的对比课.重点是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教材首先安排学生做实验,观察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情况和条件.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并说明这个像是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通过凸透镜会聚成的,是实像.然后在此基础上讲照相机的原理.说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在胶卷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最后简单介绍了调焦、选择光圈等知识和照相机上的这些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学生的实际知识.
教法建议
本节是学生通过探索性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而理解它的应用,因此,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建议为实验法、讨论法、探索法.
教学设计示例
一、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学说明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从这一物理现象变化全过程的高度来分析这一物理现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认识.
2.由于本实验要求学生同时观察和考虑的内容比较多,如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焦点的位置、2倍焦距的位置、物体的位置、像的位置,同时还要观察像的性质.对于一个初二的学生来讲容易在观察某一内容时忽略观察其他内容,或者虽然观察了但是头脑中没有反映出其他的内容,这样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物理变化过程,为此在本节实验设计中采取两个办法.
(1)每进行完一个内容的实验(如物于2倍焦距以外),要求同学画图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并逐步形成物体在这个范围内成像的物理模型、然后由教师利用复合投影的灯片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实验现象与物理模型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从而加深对这一物理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2)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可用计算机模拟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移到2倍焦距的过程.直接观看凸透镜成像的整个动态变化,从而对凸透镜成像形成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也可通过投影或画图进行).
3.为便于操作,也为使学生对实验现象形成深刻的认识从而为探索规律打下基础,实验前应要求学生在光具座透镜两侧的标尺上明显的标出与焦距和2倍焦距等长的位置以便在实验中能迅速准确的找到应找的位置,并对物、像所处位置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说明
要教育、引导学生不要死记硬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它.掌握它的途径有三个
1.认真完成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通过实验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
2.采用作图法,作出凸透镜在具体情况下的成像光路图,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凸透镜成像的物理模型,并形成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3.将实验现象、物理模型与平时应用照相机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复习上节课讲的内容.
(二)完成“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生分组实验.
1.完成分组实验
2.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运用作图法来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实验及相应的理论分析后,讨论、研究在实践中哪些光学仪器是运用这一原理制作(工作)的.
(三)分析、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过程及变化规律.
(四)师生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照相机.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课题
方案: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各种精美的照片和各种型号的照相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继而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
学生实验:向学生指明这节课要研究物于2倍焦距以外(画出板图)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包括像的位置,像的性质(指像与物比是放大还是缩小、像是倒立还是正立、是虚像还是实像)).用u来表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像到透镜的距离、f表示焦距.
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板书)
教师介绍仪器、演示一下使用方法,并重点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1)告诉学生凸透镜的焦距
(2)把透镜放在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3)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在某一位置的成像情况.略调整一个物距和光屏位置,看像发生什么变化
(4)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两条就可以),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在同一位置的成像情况.
教师讲完后,问同学们有无问题,然后宣布开始第一个实验,将物体(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并进行指导.学生实验结束,教师组织提问、进行总结.
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一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在屏幕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由于像可以用屏接收,所以是实像.
如果略改变一下物距,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像变大.
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运用光路图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将下图用投影仪打在幕布上,教师边指示图形边讲解.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以后平行于主轴射出,两条折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相交于一点,AB发出的无数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组成了AB的像,由于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所以是实像.
教师简单介绍照相机工作原理,用投影打出相应的光路图,分析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向1倍焦距移近的过程中,凸透镜成像的变化情况(有条件可用计算机模拟).说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在胶卷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最后简单介绍调焦、选择光圈等知识和照相机上的这些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学生的实际知识.
3.总结
分析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研究凸透镜成像问题.
探究活动
【课题】关于胶卷的感光度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市场上常见的胶卷的规格,在某种照度的条件下,它们使用上有何差别.
【备注】
关键词:初中物理;逻辑思维;培养方法
逻辑思维是一种抽象的思考方式,是指人们在理性认识过程中,根据定义、判断对认识的事物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只有运用逻辑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完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尤为重要,不仅能指导学生学好物理,还能为学习其他学科提供良好的思维习惯,为学生成为具有综合分析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自然学科,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只是按照课本讲解概念、规律,方式简单枯燥,课堂呆板压抑。近年来,初中物理教学重视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物理教师提出将物理与实验结合,通过有趣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发现物理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还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教学方案,从物理学的各个角度入手,探索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初中学生物理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最佳年龄段是10?20岁,这一阶段人的大脑发育速度快,如果正确培养训练,形成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提高各学科的学习效率,对个人综合素质及适应社会能力的增强都大有益处。物理由逻辑推理知识组成的学科,在教学中的反复应用逻辑思维方式,可以增强初中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是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之一,积极探索优化的教学途径是当务之急。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优化策略
1.设立情景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兴趣
学生需要养成主动的学习习惯,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加强合作学习品质。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对物理产生兴趣,再通过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初中学生处于爱玩、爱动的年龄阶段,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所讲内容,运用比喻或实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愉快情绪和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在讲解重力的存在和方向时,将皮球从高处自然落下,皮球竖直下落,说明皮球受到重力的作用,竖直下落说明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教师可以一边演示一边提问题,学生积极考虑问题,也可以自己动手试验,这样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重视物理实验,将物理与生活紧密相连
培养具有严密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物理人才是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课程讲解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物理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现象,锻炼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生活中大家都会遇到导体和绝缘体的问题,将铅笔两端削好,先将铅笔芯和灯泡连入电路,铅笔芯发光,说明铅笔芯是导体;将外部木材与灯泡连入电路时,灯泡不亮,说明木材是绝缘体。还有液体遇热蒸发、鸡蛋在盐水中漂浮、光的折射现象等生活现象,都需要用严密的物理逻辑思维来解释,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
3.学生是物理课堂的真正主体
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课前依据大纲准备教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内容设计问题,提供实验材料,组织、帮助学生分组讨论,边实验边探究,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学生把自己的疑问、想法说出来,师生共同质疑、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语
在学习初中物理时,学生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实验现象及生活常识才会主动思索、探究。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变被动听课为积极思考,使学生在愉悦、主动的状态下,怀着对知识的向往和兴趣,探索学习的方法并获得知识。所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掌握物理学科知识的桥梁,是掌握物理学科知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马月.初中物理课堂中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5.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 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
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
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四、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颂,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
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五、坚持强化训练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P=pgh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在强化训练中,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对课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的前提下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所以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去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从一开始,就查漏补缺,对差生紧盯狠抓不放,不让一个人掉队。
六、引导阅读理解
物理定义、定律一般是客观平白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垂直”一词就是关键词。又如在讲光的折射时,让一束光通过玻璃槽盖子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上,这里的“斜”字就是非常重要的词。
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自己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
对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学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知识的积累,如在学习惯性之前,先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①观察用脸盆泼水的动作过程和发生的现象;②坐公共汽车,突然开车和突然刹车时各有什么感觉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惯性概念时就觉得容易接受,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做好入门引导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
二、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展示趣味物理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 W”的灯比“60 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
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 转贴于
五、坚持强化训练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P = ρgh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六、引导阅读理解
物理定义、定律一般是客观平白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七、激发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
八、注重学用结合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思考 感悟
高效课堂,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育人目标,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优效果。我认为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果”,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
一、认真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要素
1.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目标,把握语文教学本质。
教师要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目标,准确把握好教学目的,全面挖掘教材中渗透的思想方法,发挥教学的创造性,使用好教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思考每个知识点主题图的含义,问题反映了什么样的内容,练习要实现怎样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是否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设定,教师还要讲哪些知识,语文教学内容分别要讲解怎样的语文思想方法等。
2.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特征,知道教学起点。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征,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教师编教案的时候就从学生特征入手,重视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在原来知识基础上进行知识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针对学生知识特点进行学生知识结构重新建构,发挥积极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深入了解学生,和学生紧密团结。
3.科学制定教学目标,让课堂有针对性教学目标,对准教学活动方向,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师应努力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不能运用一刀切教学目标,因为那会忽视学生个性差别。教师要为学生制定不一样的教学目标,分层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可为学生制定出上限目标、下限目标和发展目标。教师在教学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能力差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算法,能力中等的学生要求掌握更多方法,能力强的学生要求运用多种算法,还要想出更多办法。教师要准确认识到学生的认知差异性,设计出有差异的教学目标,追求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
4.设计练习和当堂达标的题目。
讲解之前先让学生练习,让学生暴露出更多错误和问题,让同学之间帮助解决,实现学生自己消化吸收学习。教师可以在讲解后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或者测试,帮助学生形成能力,实现知识和运用的联系。教师也可以设计当堂检测,检测学生是否掌握解题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5.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情感影响学习效果。
教师追求教学的和谐性,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能提升学生学习注意力和兴趣爱好。学生是热爱生命的群体,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教师要对学生的正确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对于学生的错误反映,帮助学生找到原因,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该积极和学生交流,重视和优等生与学困生的沟通,听取每个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
6.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动手参与习惯的培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好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经过教学实践,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贯通。教师经过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受语文知识,掌握语文知识。这样的动手操作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现学生感知并理解知识能力的提升,优化教学过程。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主人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
1.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1)课前讲故事。每一节语文课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我感觉这个环节尤为重要,因为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课前读课文,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收集资料,或查阅书籍、或引经据典,有条件的同学还上网查询……不仅锻炼他们的动脑能力,还增强动手能力及辨别思维能力。因为每次学生选择的话题都跟课本有关,在学生的激情引导下,同学们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接着,教师乘势上课,学生兴趣大增,每天都盼着上语文课。试想这样的状态能不高效吗?
(2)放手字词权。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生字词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学生争先恐后,都想自己被教师认定为“小老师”,为了这个角色,有的学生还在课前毛遂自荐,积极性极高。
2.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以此提高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他们喜欢的课文。在这之前,一般对上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等,学生还可以向教师询问与上课有关的问题。总之,为了上好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大显身手,包括对教具的使用。最后,学生要把自己所讲的内容以提纲形式整理下来,相当于教师写教案。无比的热情、极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使学生全力以赴,当他们走上讲台时,教态自然、语言流畅,俨然一位“小老师”,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认真倾听,也乐于表达,教学效果令人欣喜。一节课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了他们各方面能力,真正在乐学中提升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整合
以多媒体、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前景与空间,为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被很多教师应用于教学实践。由于物理学科的特点,多媒体辅助中学物理教学的优势明显,多媒体辅助中学物理教学更是乐于被物理教师所采用。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中学物理教学时如何做到高效科学呢?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克服哪些问题呢?
一、多媒体在辅助物理教学的作用。
“电子计算机应用于教学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二是计算机管理教学”[1]。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多媒体应用于物理课堂教学中,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习记忆;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特别是在帮助学生建立过程物理模型方面更有其优越性;它还可以动态地、对比地演示一些物理现象,有效地控制变化的进程,从而便于学生观察和思维;它也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突出重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促进教学效果。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还可以通过学校或教师建立的学习网站,在学生通过网络自学时起到上述作用,它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多媒体与物理教学要有机结合。
要发挥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作用,必须通过合适的途径、采取科学的方法,并且必须符合一定的使用原则,不能盲目使用。
1、重视平时素材的积累和研究,建立备课资源库
素材的积累和研究是教学的准备,只有平时进行充分的积累和研究,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备课过程中,素材资源库和制作平台都要研究、积累。物理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和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CD、VCD资源,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自己的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最好是把资源库进行分类,建立课件制作软件库、实验及仪器素材库、物理模型库、音像视频库、物理题库、分课时的多媒体电子教案库,这样就能把在教学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从而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制作系统。
2、使多媒体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以优化教学过程
科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课堂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接受快,课堂效果好。怎样才能使多媒体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以优化教学过程呢?
(1)巧妙创设情景。“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两大特点:一是交互性,二是个别性”[2]。利用多媒体,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又与学生实际紧密相连的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景,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多种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来认识理解物理现象和本质,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
(2)设计模拟实验。有些物理实验对其过程很难分步观察与判断,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控制实验的速度,调整教与学的进度,在教师与计算机的共同启发下,达到实验学习的目标。同时,模拟物理实验能让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过程,明确观察对象产生变化的现象和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进行“机械波”的教学时,若用多媒体演示横波、纵波的产生和传播,则物理图景清晰明了,并能由教师控制波动过程的展示节奏,有助于学生掌握其产生和传播规律。
(3)力求突破难点。教学中的难点,有些很难用传统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突破,若用电脑模拟,往往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例如,在讲授地磁场对通电导线和运动的带电粒子的作用力知识时,由于中学实验条件的限制,教师为了建立物理模型,通常是靠讲述、版画来让学生了解、建模,学生往往对于这些现象和规律理解不深刻,记不了多长时间就忘记了。但是如果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演示,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动画来描述一种物理现象或者一个物理过程,会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此时可以把静止的图片变成能够运动的二维或三维动画,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更为直观,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形象化。又如在学习楞次定律时,教师把“阻碍”作用通过动画模拟,演示原磁场方向、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以及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就能较好的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容易理解,易于建立物理模型,难点也就容易突破。
(4)整合已有知识。物理教学中经常要对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例如,在初中、高中毕业班复习物理实验时,如用常规手段进行复习,教师很难把大纲中要求掌握的仪器装置一一画出,也不可能把做过的实验全部重做一次。此时若利用电脑模拟,再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比较、加深理解记忆,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同时会节约大量时间。??
(5)网络检测反馈
传统的反馈研究已经证明,反馈能改进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4]。教师利用计算机贮量大、速度快、交互性能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这样可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给以即时判断,以矫正思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探究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独立地上网学习, 查看相关内容,以扩充教学知识,使学生视野开阔,同时辅之以必要的反馈练习,及时解答,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查找学习障碍,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处理学习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时容易进的几个误区。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显而易见,它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避免如下几个误区。
误区1:电脑代替人脑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容量大,节奏快,学生要把课堂上传播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是要遵循学习规律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只顾教师对学生的灌输,也不能让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不能用电脑代替人脑。多媒体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真正意义。
?? 误区2:多媒体演示实验替代物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物理理论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所以物理实验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替代的。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做的物理实验,要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养成科学的研究方法。当然对于一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合理的用多媒体模拟,也是可取的。??
误区3: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功能,忽视传统教学技术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过分强调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应和教师的教学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应该发扬传统教学的精华,切不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抛弃优势方面,若只是为了赶时髦、摆花架子,则定会顾此失彼。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师授课的教学手段之一,各种手段都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也有其不足,在教学中它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的关系[5]。因此,在教学中应深入研究教学媒体的基本性质及各种媒体的作用,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有效应用媒体,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ァ∥笄?4:每个课件都由自己制作
教师建立素材资源库后,要提高其利用率。因为制作一个好课件,是要花较长时间的,不能本末倒置它的辅助功能而花费大量备课时间。以制作研究光的折射课件为例,由于各种单色光对玻璃的折射率不同,折射偏折程度和传播速度都不同,此时课件要能模拟展现出折射的现象,其制作是比较花时间的。而学生虽然通过实验能得到一些感性认识,但很难理解其中的物理规律,这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很好的优化教学目标。此时就可以用现成的课件,利用其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同时节约制作课件的时间。当然,使用现成的教学软件,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有所选择加工,不要图省事而照搬不误。教师要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不必刻意追求每个课件都由自己制作。
误区5:课堂教学无需组织
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教学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展示时,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工具性,而不能让它成为教学的主题,使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技术上,而不是教学内容上。否则的话,教学技术反倒成为干扰因素。因此,运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时,一定要努力防止和排除各种干扰,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
几年来我们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参与意识很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较理想,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能鞭策我们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连,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
三、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在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四、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公布,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
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五、坚持强化训练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P=pgh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在强化训练中,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对课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的前提下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六、引导阅读理解
物理定义、定律一般是客观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垂直”一词就是关键词。
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对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学前,可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知识的积累。如在学习惯性之前,先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①观察用脸盆泼水的动作过程和发生的现象;②坐公共汽车,突然开车和突然刹车时各有什么感觉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惯性概念时就觉得容易接受,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七、发展思维能力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 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
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四、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颂,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五、坚持强化训练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P=pgh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在强化训练中,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对课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的前提下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所以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去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从一开始,就查漏补缺,对差生紧盯狠抓不放,不让一个人掉队。
六、引导阅读理解
物理定义、定律一般是客观平白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垂直”一词就是关键词。又如在讲光的折射时,让一束光通过玻璃槽盖子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上,这里的“斜”字就是非常重要的词。
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自己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对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学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知识的积累,如在学习惯性之前,先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①观察用脸盆泼水的动作过程和发生的现象;②坐公共汽车,突然开车和突然刹车时各有什么感觉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惯性概念时就觉得容易接受,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七、发展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比例:在初三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后,利用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这一特点以及电键与用电器一般只有串联这些学生已有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电路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L2,这两个灯泡串联,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光,但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
这种情况可不可能存在,画出可能的电路图。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就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八、注重学用结合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
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
在新课改进一步深化的今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课堂的动感与鲜活,也看到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学生的探究与争鸣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但冷静地思考一些课堂教学现象,发现在热闹、合作、探究的背后,也折射出了许多形式与无效,况且现实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一、营造宽松和谐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先导
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课堂要体现民主教学的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教师不主观、不武断、不包办,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增加对学生感情的投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诚心。以平等的态度点拨、启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即使学生在提出或解决问题中出现错误,也不要轻意否定,更不能随意指责,而应该用一种平和的口气,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自我辨析,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二、精心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据此拟定多种相应对策,采取课前认真分析、思考的“教前案”编写方式。如教师可以设计“学习对象分析”、“知识背景分析”“课堂学生问题预测”等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及时发现问题,设置“课堂学生问题随记”、“课堂师生见解”等教学记录方式。课后教师则可以设置“课后教学追记与反思”等内容,进行课后总结、反思和补充。按教学的进程,新教案的编写应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部分。教学前,“教前案”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理性的实践过程;教学中的记录,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教后案”使教学行为得以进行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三、关注过程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重视过程教学是现代数学教学的一大特征。因为数学活动过程是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联系,体会探索知识之间前后联系、相互衔接的内在规律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在师生、生生对话交流中思维砥砺、增智怡情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和思维的形成过程,远比重结果而轻过程收益多。 转贴于
(一)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要通过知识建构,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数学思维附在典型的知识和问题上,诱发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任意画一个多边形,通过添加辅助线将其转化为三角形问题解决,学生用不同的添加方法计算出了自己所画多边形的内角和,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和计算结果,进行相互比较、享受他人的成果。经过全班合作,共同概括,最后发现:虽然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不同,但基本思路是一致的,无论按照哪种分割方法去计算,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最后,学生经过思考、计算、交流、归纳,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二)让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原理的推导过程,知识形成过程,才能更好地培养数学品质。学生能够探索的,教师不要代替,学生能够发现的,教师不去暗示,把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三)正确地评价过程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到了知识,是一个进步,但学习的过程更应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正确地评价,应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范围,把学生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调查过程、探究过程、形成假设的过程,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推理和计算的过程、使用技术手段的过程等都纳入评价的视野,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把学生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四、情感培养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一、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教学语言的表达应准确无误,只有清晰、准确、合乎逻辑系统的语言,才最有科学性。科学性是物理课堂的重要原则之一,因为决定了教师对重要的物理概念或规律的阐述,例如:讲光的直线传播时提到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由此必须确切指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这一个问题在后面学习了光的折射后一目了然。又如教材中二力平衡的内容很简单,但学生做题时总会出错,此时应必须强调对此定义的掌握,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但语言的科学性,并不是过分强调用科学语言表述的重要性,甚至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考察学生对某些重要的概念、规律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对其物理意义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区别生活中的含义与物理中的含义。如“功”“体重与重力”等。
物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要求推理具有逻辑性,论述具有系统性,教师提前备好课,不能前言不搭后语、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语言层次要清楚,结构条理,抓住精华,突出重点,最好能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每门课程都对学生有着教育意义,物理学能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物理发展史能够启迪学生敢于质疑、追求真理、热爱科学的品质,物理实验能够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怕失败、追求真理的毅力和爱护实验仪器、团结协作的品质。物理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语言,追溯科学思想的历史,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例如:讲“牛顿第一定律”时,教材是经过高度的抽象概括十分精炼的表述出来的,让学生认为是十分轻而易举的得到这些结论,从而失去观察、研究问题的兴趣。通过这一节让他们明白从伽利略的实验,到笛卡儿的补充,再到牛顿的总结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语言的思想性是寓教育于知识内容之中,但脱离教材内容的生拉硬扯,穿凿附会的空洞说教不可取,教师必须杜绝恶言秽语对待学生。
二、教学语言的严谨性、针对性
物理教材中用来表示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等的语言都是十分恰当,“过犹不及”而有些时候学生“本末倒置”。例如探究欧姆定律时,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而我们选5Ω、10Ω、15Ω等不同的定值电阻,最后的结论是: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而学生常常写成“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甚至认为这两种写法都可以,但本人认为不能把“电流”与“电阻”倒置。这是物理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不能把“或”换成“和”,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力,原来它静止,将一直静止。原来它只要运动,无论做什么运动,将匀速直线运动下去。这样学生可以在做题中很好的应用,例如: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对它停止施力,它将怎样?很多学生认为做曲线运动,而对牛顿第一定律彻底理解后,自知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恰当、正确的表述,简要合理的补充,会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注重严谨性的同时,需要我们找出捷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教师的语言应该精辟、简练,但也应考虑针对性,即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物理教学语言的针对性首先应受教学内容的制约,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其次还受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的制约,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必须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否则就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再次受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的情绪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语言要灵敏、随机。
三、教学语言的启发性、鼓动性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心求通而未得”称之“愤”,“口欲言而不能达”谓之“悱”,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常处于“愤”的“悱”的境地。
新课中的启发教师各有妙招,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某一现象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经教师一点通,使之豁然开朗从而“柳暗花明又一村”,而在我们九年级复习当中,学生在反复对已学知识巩固,第一次出现某个新题型时,便束手无策,此时教师不能直接说出做法,应该适当给予启发,让他们自己找到解法,培养其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06年河南省《说明与检测》中,第58页有一居民楼电梯问题,学生对此题都感到无从下手,而只须告诉他们此电梯问题与我们常做的动滑轮提重物问题相同,让他们画出简易的示意图,此题迎刃而解,很多同学都感觉有了眉目,并最终解决问题。
四、教学语言的直观性、趣味性
物理教学中,还要注意语言的直观性,要运用语言艺术,使抽象的感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书面文字口语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物理教学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教师的教案、讲稿必须转化为口头的教学语言,把那些抽象难懂的文字转化成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更具有直观性。物理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指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理趣、情趣,像磁石一样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