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光的折射教案

光的折射教案

时间:2022-10-13 00:23:13

光的折射教案

第1篇

1、《光的折射》教案。

2、教学目标:掌握光的折射定律。通过实验现象,理解光的折射的概念。体会物理在生活中神奇的应用,激发对光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折射概念。

4、【难点】熟练运用折射定律。

5、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播放“海市蜃楼”视频,以及观察空碗中的硬币,在逐渐注入水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6、环节二:新课讲授【模块1】折射现象,提出问题(结合旧知):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演示实验:用激光笔斜射入装有水的透明水槽中,提示学生观察光线射入和射出的方向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光线发生了偏折。教师总结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7、【模块2】光的折射定律,提出问题(直接提问):光在发生折射时,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学生上台板演:根据刚才演示实验中的现象,由学生上台将光的折射的光路图画在黑板上。并根据之前的知识,试着标出三线两角。学生根据旧知,能够标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探究实验:探究折射现象具有什么样的规律。(猜想与假设)提问学生根据光的反射规律,折射现象可能有什么样的规律,学生根据旧知进行猜想,光的折射中,入射角和折射角、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可能有一定的关系。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参考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实验,进行小组讨论,试着讨论出实验的步骤。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实验器材能够讨论出:让激光笔的光从空气射入水槽中,移动激光笔,使光的入射方向发生变化,观察折射方向是否发生变化,怎样变化。将实验中的光路图画在纸上,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关系。(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进入水中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行进?如果改变方向,是向界面偏折呢,还是向法线偏折?多次改变入射方向,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折射光线也靠近法线。并且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教师讲解:光在发生折射时,遵循以下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线垂直入射时,折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同时,折射现象也遵循光路可逆。

8、环节三:巩固提高。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的是(丙)。生活中关于光的折射的实际现象。【岸上看湖水觉得很浅;在水中看岸上的树变高了】

9、环节四:小结作业。总结本堂课内容,找出生活中更多折射现象的实例。

10、板书设计。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物理课堂;措施

以往的物理课堂教学工作过于老套,只是为学生传递和讲述物理基础知识,没有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只停留在表层,导致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较低。现阶段,要想提升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一定要改变课堂教学理念,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结合情境教学,提升物理课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对物理课堂产生兴趣。

一、设定和选择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设计教学情境就是创造一个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背景。创造情境并不难,物理知识来自于生活,但在设计情境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实际。其中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情境设计一定要结合教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教师要深入分析物理教材,以此满足教学目标;第二,情境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

例如,在学习“磁场的方向性”知识点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情境:将几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铁周围的不同位置上,学生可以明确看到小磁针的N级指向不同的物理方向,教师结合这一物理特点提出“磁场是否具备方向性”的问题,学生依据自身观察和操作明确答案“没有”。这种问题情境,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进行设计,依据这种形式的问题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渴望,还可以引导学生依据问题情境进行思维拓展和分析,并且依据问题情境的不断深入,达到教师设定的目标:若是小磁针都向着同一个方向,那么磁场是具备方向性的;若是指向的方向各不相同,那么磁场是不具备方向性的。

由此,教师在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第一,教师一定要注重深入分析素材,研究需要突破知识点的意义和延伸,之后结合满足学习需求的情境突破重点;第二,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存和思维能力,之后选择满足学生需求的情境,促使学生可以锻炼自身能力,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这样有助于为学生未来的物理知识学习奠定有效基础,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设计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目标

情境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分析,规定学生应用科学的思维形式分析和解决情境中设定的工作,在实际分析的过程中深入掌控学习物理的基础方案,自主获取物理知识。由此,在情境教学形式下,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去分析和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设计问题,依据问题引导思维拓展。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攻难排难,学生会在心理上获得成功的快乐。并且,攻难也可以锻炼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智力。除此之外,教师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且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深入分析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合理解答生活中存在的物理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如“为什么登山运动员在登山过程中禁止大声喊叫?将一百瓦和四十瓦的两个灯泡串联到220V电路中,为什么四十瓦的灯泡要比一百瓦的灯泡还要亮?”等生活中的案例。教师要让学生深入研究和分析,最终获取有效答案。借助这种学习形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拓展和转变学生的分析过程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情境教学实施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和理解一些物理思维形式和物理知识。由此,情境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常规课堂的教学干线中。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光的折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学习目标就是要明确光折射的规律,明确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为什么会觉得浅,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为什么觉得高等生活中体现折射的现象。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就是光的折射规律和对生活中折射现象的认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先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到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光的折射,之后观察并分析水和空气的分界面两侧的光的传播情况。演示实验展现了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折射,学生结合书本知识逐渐掌握了界面、法线、入射光线、入射角等理念。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有哪些有关“光的折射”的应用,如变形的太阳、幻日都与光的折射相关。再如探索发现中提出的“海市蜃楼”,河水看上去并不深,但是实际深度要比我们肉眼看到的要深,潜水员在水中观察到的岸上的物体要比实物高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图片进行分析,同时,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自己已经理解的“光的折射”规律,深入分析案例,深入理解“光的折射”这一理念,并且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下列例题:

如图1所示,SA表示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的一束光线,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解析: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可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出

折射光线。具体画法分三步:一是确定入射点A;二是画出法线NN’; 三是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AB。答案如图2所示。

总之,情境教学主要是结合多样化的形式,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形式,转化为丰富又具备趣味的课堂环境,

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观点和想法,促使学生可以自主参与到物理知识的教学工作中,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有效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巧”画光路图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四节中,我们研究的是光的折射现象,要求学生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完成光路图。

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学生在依据光的折射定律完成折射光路图时,对折射定律中的入射角或者折射角在哪种介质中的“角大”或者“角小”的问题,理解不透。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种“角”的问题,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总结了巧画折射光路图的规律,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光路图。

教材中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是,光在空气和水以及空气和玻璃中传播,或者是光在玻璃和水中传播的光路图,因此这里就光在这几种介质传播的光路图进行讲述。(v空>v水>v玻璃)

规律:光在哪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哪种介质中的角就大;反之则小。即如果是光在空气和其他介质中传播,无论是折射角,还是入射角,空气中的角大;如果光是在水与玻璃传播,无论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水中的角大。

例题1:

例题1的(1)(2)(3)题,是属于光在空气和其他介质中传播的光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观察(1)(2)(3)题的答案中的画线的角,学生可以理解到:无论是折射角还是入射角,空气中的角是大的。

例题2:

例题2中是光在玻璃与水两种介质中传播的光路。根据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光在玻璃中的大,观察(4)(5)题的答案中画线的角,学生可以理解:无论是折射角还是入射角,水中的角是大的。

这样,画完光路图后,学生只要检查一下,如果是光在空气和其他介质中传播,空气中的角大就对了;如果是光在水与玻璃中传播,水中的角大就对了。

第4篇

分析表1,可以看出各地对光学的考查绝大多数是从三大板块实验来进行,考查的总分值不尽相同,最少5分,最多12分,平均9分,部分市缺考某块内容,如连云港市、无锡市、镇江市没考平面镜成像,淮安市没考凸透镜成像.由此可知,做好三个光学必做实验,对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有其现实意义.

下面从光学实验角度,结合近三年中考试题,分析中考是如何进行光学知识考查的,以期减少学生做题数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1光现象

1.1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三条光线之所以特殊,是这三条光线与透镜的主轴、光心和焦点有确定的位置关系,便于用作图题形式,考查学生是否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跟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透镜焦点;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入射光线或入射光线的延长线通过焦点,经过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为了方便记忆,概括为:(1)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焦点;(2)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3)通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主光轴.中考题以考查凸透镜为主,凹透镜一般作为对比学习用,很少考查.

例题1(2014年连云港)如图1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O为光心,请画出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

考点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分析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入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由此可以得到两条折射光线.

故答案为:如图2所示.

点评画光路图时,要知道光线传播规律,注意细节,如实线与虚线;光线的箭头;相关的辅助线等.

1.2影子、倒影、摄影的区别

影子是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区域;倒影是来自物体的光通过平静水面的反射,形成物体的正立等大的虚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物体与平面镜相垂直,所以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是倒立关系,此时的像叫做倒影;摄影是来自物体的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形成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例题2(2013年淮安)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分析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B.山峦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C.河水看下去“较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钢勺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A.

点评题干中的关键词,光斑是像,倒影也是像,较浅,折[JP3]断是光传播时方向发生了改变,要理解三种光现象产生的原因.

1.3实像与虚像的异同

第5篇

/

关键词:透镜;光的折射;会聚;发散;实验探究;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0078-3

1    说教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透镜》一课是本章的第一节课,本章主要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章是上一章中“光的折射”知识的延伸。《透镜》一课是学习本章的基础,本课也对学习本章后面几节课奠定了基础。

1.2    说教学目标

1)认识凸、凹透镜,了解焦点和焦距。

2)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1.3    说教学重、难点

学习透镜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    说学情

生活中人们经常用眼镜、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光学仪器。这些光学仪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的主要部件是透镜。学生对透镜已有了感性认识,并且前面已经学习了光的折射知识。光从空气进入透镜一侧以及从透镜的另一侧射出时各发生一次折射,会很容易理解。但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凹透镜的“会聚”和“发散”则要进一步的讲解。

3    说教法

认识透镜采用观察法。对于透镜的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以及焦点和焦距,采用学生自学。透镜对光的作用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以及播放视频等方法。焦距的测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等方法。对于透镜三条特殊的光线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习题,学生板画练习巩固。

4    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手操作的实验以及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思维方式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    说教学过程

5.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课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神舟十号”从点火到升空的过程,让学生观看,然后提出问题:哪些仪器把扬我国威的历史瞬间留为永恒的记忆呢?学生回答摄像机。指出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电影放映机、摄像机镜头的重要元件,引出透镜。

5.2    新课教学

5.2.1    认识透镜,学生自学,适当点拨

学生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了解透镜,观察眼镜片以及桌面上的凸、凹透镜。并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针对性地区分凸、凹透镜,反复练习,加深学生对凸、凹透镜的认识。学生自学课本透镜常用的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教师用板画的形式解释。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采用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2.2    透镜对光的作用

采用学生分组实验的形式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师课前准备的实验器材:烧杯、水、牛奶、测量液体压强用的水槽、香、火柴、激光笔、凸透镜、凹透镜、橡皮泥。小组讨论设计方案,每组学生讲解设计方案。学生的设计方案归纳为两类:一是激光笔、凸(凹)透镜、烧杯中放入水和牛奶,把凸(凹)透镜靠近盛有水和牛奶的烧杯显示光路;二是把点燃的香和凸(凹)透镜固定在水槽中显示光路。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归纳实验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笔者提问:同学们设计的实验哪个更有说服力呢?同学们可能回答两个都可以,笔者指出用凸(凹)透镜靠近盛有水和牛奶的烧杯显示光路,盛有水和牛奶的烧杯本身就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笔者觉得第二种设计方案比较好。播放笔者用第二种设计方案录制的视频。通过播放课件补充学生实验现象的不明显。最后,通过板画的形式画出两种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的作用。

对“会聚”与“发散”的理解,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问题:只要通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会聚的,这个透镜就是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发散的,这个透镜就是凹透镜?不正确。光学中会聚和发散的含义:结合多媒体课件透镜图解释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是指其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靠近了主光轴,叫会聚。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是指把入射光线发散,其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远离了主光轴,叫发散。采用实验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实验,增加学生的体验,并使学生对凸(凹)透镜这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对光的作用了解得更充分一些,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对会聚和发散这一知识点的理解。通过此环节的设计突破重点和难点。

5.2.3    焦点和焦距

学生自学焦点和焦距,并指导学生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标出焦点和焦距。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板书板画的能力。笔者提出“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什么位置?试试看。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利用了前面学过的什么知识?”小组讨论解决,回答把小灯泡放在焦点上,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的特点。利用大屏幕播放录好的视频:把小灯泡放在焦点上,发出平行光。利用视频清晰再现实验过程,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你知道用什么办法找焦点和测焦距吗?对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学生阅读教材四、五自然段,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其中一组展示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用白纸当光屏,用手电照射凸透镜,纸上出现一个几乎与透镜等大的光斑,却没有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亮点。笔者追问原因,并让其他组的学生指出实验失败的原因并展示正确的做法。强调:这个实验我们最好用太阳光,从无限远处来相当于平行光,手电代替光源,那么手电一定要离透镜远些,这样才能是平行光。利用课件播放实验步骤。学生分组实验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测量结果:焦距分别为5 cm和10 cm。对于焦距大小对光的会聚和发散的效果,请学生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第一题。学生通过做题总结出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凹透镜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越强,每个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主要掌握凸(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习题,学生练习,并且每组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图,教师指导学生画图。学生归纳总结对于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内容。

5.3    课堂小结

各小组总结本课的收获和疑惑,互相交流。

5.4    布置作业

布置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题为本节课作业。

5.5    说板书设计

通过板书设计,简明扼要地将本课的内容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体系的认识、理解、应用。

1.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凹透镜的示意图。

2.关于透镜的名词

①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

②光心:主光轴上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①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②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4.焦点和焦距

①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②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5.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的作用

①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异侧虚焦点。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6    说教学效果

本课从生活走向物理,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神十”点火到升空的过程来引入,提出问题,环环相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贯穿始终,学生自学与实验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思维方式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重点、难点的剖析,以及习题的巩固和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骆红梅.发挥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特殊功能[J].物理教学探讨,2009,(5):65.

第6篇

读一读做一做

1.角平分线。

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路的传播方向。要使一束与水平面成40°角的光线沿水平方向向右射出,则必须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20°或160°角放置,即先作出∠AOB的平分线――法线ON,然后过入射点O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作法略)。

除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方向外,利用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均可达到目的。若题中只要求作出光学器件的位置,则本题就成为开放性试题,可作出七种光路图。

2.垂直平分线。

从点光源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A、B,要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则应先将A、B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相交的点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点S',连结SS',作SS'的垂直平分线,该位詈即为平面镜的位置(作图略)

3.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要作出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则应先作出S的像点S',连结AS',连线与平面镜相交的点即为入射点O,再连接SO,标出光路的方向,便完成光路图(作法略)。

4.三点一线。

1997年3月9日,在我国漠河地区出现了“日全食”,图3表示“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图,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光被月球所挡住,漠河地区见不到太阳光而形成“日全食”,因而A处是月球,B处是地球。

5.平行线。

平行入射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光线仍将平行射出,这种反射即为镜面反射。一束光线平行射到两块正对平行且跟水平面成45°角放置的平面镜上,经过两次反射后,仍将平行射出。潜望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通过凸透镜和凹面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和凹面镜反射后将平行射出。通过凸面镜和凹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面镜反射和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射出。

一束光线斜射到两块垂直放置的平面镜上,经两块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和原入射光线平行,方向相反。

一束光线斜射到两块互成α角放置的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与甲平面镜平行,最后的反射光线与乙平行,则两块平面镜的夹角为60°。

一束斜向右下方光线斜射到一玻璃杯中,在杯底形成一光斑,若不断向杯中倒水,则光斑向左移动,每一次的折射光线都保持平行。

物体AB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且跟主光轴垂直并在凸透镜的焦点上,从A点发出的平行于主轴的光线和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射出,不可以相交。因而放在凸透镜焦点上的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不成像。

要使一束平行光线经两凸透镜折射后仍将平行射出,则两凸透镜需共轴放置,且前一个凸透镜的右焦点和后一个凸透镜的左焦点重合。若L1的焦距大于L2的焦距,则光束变细;若L1的焦距等于L2的焦距,则光束不变;若L1的焦距小于L2的焦距,则光束变粗。

要使一束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和凹透镜两次折射后仍将平行射出,则可前为凸透镜,后为凹透镜共轴放置,且凸透镜的右焦点和凹透镜的右焦点重合,光束一定变细;也可前为凹透镜,后为凸透镜共轴放置,且凹透镜的左焦点和凸透镜的左焦点重合,光束一定变粗。

6.轴对称。

要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可以镜面为轴,根据轴对称图形特点作出(作法略)

7.相似形。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不能相交,因而在光屏上不能成像。但这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即为A点的像A',因它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所以它是虚像。图中ABO和A'B'O'相似,A'B'>AB。即在光屏这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5所示)。物体越靠近凸透镜的焦点,所成的虚像越大。

8.全等三角形。

从点光源S射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如图6所示,由图中可知,SAB和S'AB全等(ASA),SA=S'A。即物体经平面镜后成正立的等大的虚像,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9.不等式。

当光由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或玻璃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作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情况。

一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cm处,成一倒立的实像,因物距大于像距,因而像是缩小的,故物体放在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像成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即u>2f,30cm>2f,f

10.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某平静的湖面上空,有一监测空气质量状况的气球(处于静止状态)一个置于距湖面20m高处的仪器测得气球的仰角为30°,测得气球在水中的虚像的俯角为60°,根据题意可作出图7。在RtACB中,∠ABC=30°,因而AC=AB/2,即AB=2AC。在RtABD中,∠ADB=30°,因而AB=AD/2,即AD=2AB=4AC,所以AE=2AC,即AC=CE=20cm,则气球距湖面的高席为40m。

想一想练一练

一、选择

1、如图8所示,两块相距10m的平面镜相互平行,当人从A点移动到B点时,人在两块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距离变化是()

A.0m B.5m

C.10m D.无法判断

2、如图9,是小孔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标注的尺寸,这支蜡烛在暗盒中所成像CD的长是()

A.1/6cmB.1/3cmC.1/2cmD.1cm(浙江金华)

3、如图10,CD是平面镜,光线从A点出发经CD上点E反射到B点,若入射角为α(入射角等于反射角),ACCD,BDCD,垂足分别为C、D,且AC=3,BD=6,CD=11,则tanα的值为()

A.11/3B.3/11C.9/11D.11/9(重庆)

4、如图11,小丽用一个两锐角为30°和60°的三角尺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已知她与树之间的距离为9.0m,眼睛与地面的距离为1.6m,那么这棵树的高度大约是()

A.5.2mB.6.8mC.9.4mD.17.2m(江苏淮安)

5、一平面镜以与水平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2所示,一个球以1米/秒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由小球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 )

A.以1米/秒的速度,做竖直向上运动。

B.以1米/秒的速度,做竖直向下运动。

C.以2米/秒的速度,做竖直向上运动。

D.以2米/秒的速度,做竖直向下运动。(山东临济)

6、如图13所示,这是圆桌正上方的灯泡(看作一个发光点)发出的光线照射桌面后,在地面上形成阴影(圆形)的示意图。己知桌面的直径为1.2m,桌面距离地面lm,若灯泡距离地面3m,则地面上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0.36πm2B.0.81πm2C.2πm2D.3.24πm2(河北)

二、填空

1、雨后初晴,一学生在运动场上玩耍从他前面20m远一块小积水处,他看到了旗杆顶端的倒影。如果旗杆顶端到积水处的距离为40m,该生的眼部高度为1.5m,那么旗杆的高度是米。(重庆)

2、张明同学想利用树影测校园内的树高,他在某一时刻测得小树高为1.5m,其影长为1.2m,当他测量教学楼旁的一棵大树影长时,因大树靠近教学楼,有一部分影子在墙上,经测量,地面部分影长为6.4m,墙上影长为1.4m,那么这棵大树高约米。(河南)

3、如图14,平面镜A与B之间的夹角是110°,光线经平镜面A反射到平面镜B上,再反射出去,若∠1=∠2,则∠1的度数为

。(江苏连云港)

4、光线以图15所示的角度α照射到平面镜ⅠⅡ上之间来回反射,已知∠α=60°,∠β=50°,则∠γ= 度。(江苏常州)

5、如图16所示,小明想测量电线杆AB的高度,发现电线杆的影子恰好落在土坡的坡面CD和地面BC上,量得CD=4米,BC=10米,CD与地面成30°角,且此时测量1米杆的影子为2米,则电线杆的高度约为米。(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陕西)

三、解答

1、居民楼的采光是人们购买楼房时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冬至是一年中太阳光相对地球北半球位置最低的时刻,只要此时楼房的最低层能采到阳光,一年四季整座楼均能受到阳光的照射,宁夏地区冬至时阳光与地面所成的角约为30°,如图所示,现有A、B、C、D四种设计方案提供的居民楼的高H(米)与楼间距L(米)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仅就图中居民楼乙的采光问题,你认为哪种方案设计较为合理,并说明理由。(宁夏)

2、为了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准备了如下测量工具①镜子;②皮尺;③2米的标杆;④高为1.5米的测角仪(能测量仰角计的测量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你设计的方案中,选用的测量工具是

(工具序号填写)

(2)在图18中画出你的测量方案示意图;

(3)你需要测量示意图中哪些数据,并用a、b、c、α等字母表示测得的数据;

(4)写出求树高的算式:AB= 米。(2003年新疆)

对一对比一比

一、选择1、A2、D3、D4、B5、B6、B

二、填空1、32、9.43、35°4、40°5、8.7

三、解答题1、C方案设计较为合理。

2、提供两种方案,仅供参考

方案(一)(1)①、②(2)测量方案如图(a)(3)EA(镜子离树的距离)=a,CE(人离镜子的距离)=b,

DC(高)=c(4)ac/b(米)

第7篇

一、实验探索 引出“三条光线”

1.先用图1左侧所示――自制学生实验用的“三束平行光源”做演示:瓶壁薄而均匀的玻璃小瓶装满水(我们称它为“柱型水透镜”),在实验桌面上竖直立放后对光的作用,跟玻璃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十分相似。

2.学生分组实验如图1所示:

⑴中间A柱型水透镜能够显示出: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后的折射光线,必过凸透镜另一侧的焦点;过光心的入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⑵右侧B柱型水透镜能够显示出: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后的折射光线,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平行主光轴;过光心的入射光线,传播方向亦不改变;

⑶两个柱型水透镜均能够显示出: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后,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并不改变。由此引出“凸透镜的三条光线”。

二、绘图推寻 总结“成像规律”

1.绘图推导

依据凸透镜的三条光线,引导学生画图推导,得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如图2所示:

⑴当u>2f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⑵当u=2 f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⑶当2f>u>f 时,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⑷当f>u时,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实验验证

学生使用如图5所示的自制教具(成本不足10元/套;每件均能自由升降高度),随时逐条验证上述4条成像规律正确无误。

3.教师小结

依据己知的物理理论,应用数学工具推导演绎、得出新的物理规律,并能用实验证明是正确的,这是学习物理的又一个重要方法!请同学们予以关注。

三、重视应用 解答疑难问题

第8篇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光的折射 探究式教学 教学设计

一、设计的思路

1.《物理课程标准》中对光学部分的要求是只要通过实验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一定的了解,能利用实验仪器进行演示,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即可。这样的要求是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2.常州市中考近几年对毕业生的物理学习能力的考查方面,也充分考虑了上述要求。

3.由于地处边缘,本校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要实施素质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成为首要问题,而让学生能学、会学、坚持学等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重点问题。合理降低教学难度、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等都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宝贵经验。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光的折射定义,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等基本概念,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2.通过“探究”的方法得出光的折射规律,学会用“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

3.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团结和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光的折射定律的探究、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探究光的折射定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四、教学资源

光的反射折射演示仪、玻璃砖、课堂学习记录单等。

五、教学预设

师:前面我们研究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两种光现象,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种新的光现象。大家一起关注你们面前的一杯水,水里面有一根筷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

生:筷子好像被折断了一样。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光的折射现象。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实验仪器,我们一起观察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一种介质中的情形。请大家仔细观察。

师:你看到几根光线啊?

生:三根。

师:是的,下面我们来画一下这个光路图。(见右图)

师:其中有一部分光在玻璃的表面发生了反射,它是从空气中来到空气中去,OB这就是我们学习的反射光线,前面我们已经研究过了,今天暂时不研究。下面我们看玻璃中的这一条光线,你观察到它还沿着原来AO的方向吗?

生:没有。

师:我们把这一条光线称为折射光线。

教师接着结合黑板上的光路图,介绍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等概念。

师:像这样,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称之为“光的折射”。

师:问,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强调“斜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光垂直射入玻璃时的情景,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师:对,这时虽然也是光从一种介质进入一种介质,但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这种现象我们不称为光的折射现象。不过我们等一会就要用到这个现象。

师:光的折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如彩虹的形成,傍晚的落日,我们刚刚看到的水杯中的筷子。那么光的折射有哪些规律呢?今天我们要探究一下。我们主要研究以下四个问题:

(1)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如何?

(2)当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如何?

(3)反复转动入射光线,观察折射光线的位置,你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4)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呢?你打算如何做?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师:下面我们首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如何?请同学们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分析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设计表格。

生:交流合作分析数据,回答第一个问题。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师: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我们紧接着来研究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似乎有点难,因为要求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要想在玻璃中放一个光源似乎有点困难,现在我们就要用到刚刚光垂直射入玻璃中的情景了。(这时可以回顾前面光垂直射入玻璃中的情景,让学生立即学以致用。)

师:请大家把光源转到玻璃砖的圆形面一边,打开光源入射光线这时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其实是垂直圆的切线方向入射,射到玻璃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那么这时玻璃中的这根光线就可以看做是玻璃中的一根入射光线,斜射到空气中来。下面我们像刚刚一样来研究第二个问题。请同学们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分析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设计表格:

生:交流合作分析数据,回答第一个问题。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师:同学们很容易就解决了前面两个问题,下面我们研究第三个问题,请同学们亲自做做,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当入射光线从左边入射时,折射光线从法线的右边出来;当入射光线从右边入射时,折射光线从法线的左边出来。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师:下面我们来研究最后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做一做,这里我提醒一下,大家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时是怎样做的。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师:请同学来演示说明,并说明具体的操作方法。

小组展示。

师:请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当白纸向后翻转时,白纸上观察不到折射光线。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师:很好,我们以上研究了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和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规律,而光从空气中斜射如水中和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可以用数学上的同理可得来推论。

师:我们下面一起来总结一下,并且和光的反射定律进行对比学习。

学生小组合作,共同交流,讨论总结。

师:下面我们就用光的折射定律来作一下光路图。老师先来作一个示范。首先画出法线,然后把入射光线用虚线延长作为辅助线,再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如水中时,折射光线要靠近法线。所以要把折射光线画在法线和辅助线之间。

学生练习。

师:先画好的同学思考下列问题: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一块方形玻璃砖中时,其光路图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肯定会发生很多错误,先让学生自己画,然后通过实验亲自观察,眼见为实,学生一看就知道应该怎么画。学生因这种惊奇地发现而感到愉悦,学习热情高涨。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学到这里我们基本上认清了光的折射规律,现在你能解释我们一开始看到的放在水中的筷子为什么好像被折断了一样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回答,提出自己的观点。

最后教师用光路图解释,教师出示光路图,由学生来解释,学会用物理语言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最后回答一开始的问题,前后呼应,让学生明确今天这节课的主线就是解决光的折射问题。

六、作业设计

师:今天的作业就是完成学案。

教学策略:学生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要让练习真正发挥作用,不要成为学生的负担。练习基本上是在课上完成,学生回家不需要做笔头作业。

第9篇

1 两个改进实验

扩束原理 激光是点光源,但它垂直经过圆柱形细玻璃棒之后,由于折射就变成了线性方向垂直玻璃棒的线光源。让激光平行于底板且使线性方向垂直底板入射,就能显示光的路径。如图1所示,光垂直全反射棱镜的斜边入射的情景;如图2所示,光垂直全反射棱镜的直角边入射的情景。

丁达尔原理 在“弯曲的有机玻璃棒能导光”实验中,由于横截面是圆,上述扩束原理无效。笔者利用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在弯曲的有机玻璃管中注入折射率较大的胶体封装,用高亮绿激光入射,让学生看到了清晰的全反射光路,如图3所示。

2 原创实验

全反射的产生条件是本课的重点。但国内过去各种版本的教材以及现行新课程各种版本的教材都没有设计专门的实验进行研究,都是借用引入全反射概念的半圆形玻璃砖实验进行分析。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笔者设计了一个专门的实验进行产生条件的演示,强化了学生对全反射产生条件的认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制作的材料 玻璃棒(摩擦起电用的玻棒)、激光笔(带支座)、甘油、胶头滴管、大泡沫板、铁架台(附铁夹)、一头有螺丝的短铁棒。

制作与使用 用铁架台上的铁夹将玻璃棒倾斜向下固定;用万向夹将一端有螺纹的短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端,在短铁棒的另一端通过螺母使大泡沫板与玻璃棒成45°竖直固定;利用万向支座将激光笔倾斜向上固定。打开激光笔电源开关,将一束激光从玻璃棒的横截面倾斜入射,如图4所示,观察到泡沫板上只是玻璃棒的一端有明亮的光斑,其他地方无光,说明光在玻璃与空气的界面发生全反射。用胶头滴管吸少许甘油,滴在玻璃棒侧面的入射点上,立即观察到原亮斑的上方有大面积的光出现,并且原亮斑的亮度有所降低,如图5所示,说明光泄漏了,让学生思考是全反射的什么条件不满足。

原理与解释 如图6所示,光射到玻璃棒侧面时,同时满足全反射的两个条件:①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所以发生全反射。当一滴甘油滴上时,我们知道,甘油的折射率和石英玻璃是一样的,光由玻璃进入甘油时方向不变,但甘油粘滞性使它形成暂时凸起,从而使光由甘油进入空气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而折射进入空气中,不满足全反射的第二个条件,如图7所示。

3 “变脸魔术”实验

关于全反射棱镜,新课程各版本教材以及历届教材中在这块设计的实验不多,这使得学生对全反射棱镜及其应用的认识不够,印象不深。为此,笔者在本课中设计了一个“变脸魔术”实验,创新了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兴致盎然地观看魔术,动脑动手地揭秘魔术,不知不觉地加深对全反射棱镜的认识。

原理 如图8所示,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的立方体容器,被两块有机玻璃沿对角线隔成两等腰直角三角形截面的容器,平面镜平行隔板放置。当两容器盛水而隔层不盛水时形成两等腰直角形截面的棱镜,即全反射棱镜。如图8所示,在观看位置的对面贴上蓝脸,侧面贴上红脸时,红脸经左棱镜全反射出现在观看位置的左侧,蓝脸经右棱镜全反射又经平面镜反射出现在观看位置的右侧。当隔层间也盛水时,就不形成全反射棱镜,蓝脸经水、有机玻璃折射后直接被看到而出现在左侧,红脸经水、有机玻璃折射、经平面镜反射被看到而出现在右侧,如图9所示。这样,观看位置的左侧由红脸变成蓝脸,右侧由蓝脸变成红脸。当隔层间的水通过下方的注射器缓慢注入时,以上变脸是个渐变过程,非常生动有趣,具有魔术般的效果。

制作 选取3 mm厚的透明有机玻璃(太薄隔板易变形,太厚没有必要)按如图10、图11所示的尺寸切割、粘合。粘合时一定要保证45°和90°角的精准,否则影响实验效果。如图11所示,容器底部安装两50 ml的一次性注射器;如图10所示,隔层底部打两小孔;通过软管连接小孔与注射器。选取两合适大小的胸牌,刚好能插入或拔出蓝、红脸为宜,把胸牌用双面胶粘贴在观看位置的对面和侧面,制作完成。

使用 第一步:注水,在两等腰直角形截面的容器内注满水;第二步:上蓝脸,在观看位置的对面胸牌中插入蓝脸;第三步:上红脸,在观看位置的侧面胸牌中插入红脸;第四步:插卡,将一不透光的塑料卡片插入隔层之间,发现卡的插入,并不挡住任何图片脸,随后拔出卡;第五步:变脸,见证奇迹的时候,通过下方注射器向隔层注水,随着隔层水位升高,变脸逐渐进行,当水位相平时,变脸完成。如图12变脸前,如图13变脸中,如图14变脸后。

4 系列趣味实验

全反射是一种光的自然现象,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全反射现象,就看能否发现它。于是在课堂上开展发现全反射的竞赛活动,创新了实验教学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模式。在各小组桌面均提供了6个教材上没有的自制教具实验。它们是:豆子神秘消失;水中气泡更明亮;神秘汤勺;自行车尾灯明亮;水流导光;塑料光纤。通过课堂竞赛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一些同学的成功发现,启发着更多同学的积极思考,越来越多的发现方案设计出来,同学们的发现潜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5 “海市蜃楼”实验

海市蜃楼是自然奇观,可遇而不可求,在教室做海市蜃楼模拟实验,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笔者用水和饱和食盐水的折射率不同而形成扩散层模拟了自然界中的海市蜃楼。学生兴致盎然地观看蜃景,笔者适时引入:为了揭秘海市蜃楼,我们今天来学光的全反射。

制作 将8 mm厚的玻璃做成长60 cm、宽30 cm、高50 cm的玻璃缸;将饱和食盐水倒入缸内至1/3深度,再加少许食盐搅拌,呈略过饱和状态;将长60 cm、宽30 cm烙满小孔的泡沫板放入缸内,浮在食盐水上;将略浸湿的白纸与泡沫板密贴,且与缸内壁密贴,形成“纸缸”;利用虹吸将清水注入“纸缸”中,清水的量为1/3深度,由于泡沫板密度小于水,泡沫板逐渐上升,清水慢慢渗入;静置、等待2~3小时(放置期间不可振动、晃动装置),可看到“分层”的液面即扩散层的形成,待达一定厚度即可进行实验;侧面用灯光照射被观察物体,如图15所示。在物体正对的一方观察即可看到蜃景,如图16所示。

一般原理 饱和食盐水的密度和折射率均比水大,当水和饱和食盐水“安静”地“碰”在一起时会引起扩散,扩散层的密度和折射率形成梯度化,模拟了海面上空气因温度的梯度变化而形成空气层的密度与折射率的梯度变化。如图17所示,物体发出的光线在扩散层不断折射,入射角越来越大,以致发生全反射,并返回扩散层又不断折射,最后进入眼睛,眼睛认为光是直线传播,逆着入眼光线“找”物而看到蜃景。用激光斜向上射入食盐水,如图18所示,弯曲的光路印证了以上的分析。

蜃景倒正

1)问题的提出。“海市蜃楼”实验的新发现:有的位置观察居然看到了倒立蜃景。因为现行教材和历届教材,凡是涉及海面上海市蜃景的描述都是正立的,原因都说是全反射。将这个问题融入这堂课,一则科学探究得到了深入,二则学生的科学态度得到了培养——敢于质疑。

2)倒立蜃景成因。根据前面的观察经验,又有利全班同学看到倒立蜃景的产生过程,笔者使用了投影仪的摄像头代替眼睛,降低摄像头位置,拖退物置,学生惊奇地发现,屏幕上出现了倒立蜃景,如图19所示。倒立蜃景如何形成?用激光笔检验,调整倾角,使这条激光射入摄像头,如图20所示。再看扩散层光路,问:有没有全反射?答:有。然后光路分析,如图21所示。结论:因为有全反射,所以蜃景倒立。

3)正立蜃景成因。那最初看到的正立蜃景是如何形成的?摄像头回到最初位置并使物体前进一些,屏幕出现最初的正立蜃景。依然用激光笔检验,增大倾角,使激光射入摄像头,如图22所示。再看扩散层光路,问:有没有全反射?答:没有。然后光路分析如图23所示。结论:只有折射,所以蜃景正立。

第10篇

进行二次开发,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正不断探索的事情。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了

例题开发的“三步教学法”的高效教学模式。在此仅以人教版《物理》选修3-4的一道光学

例题为例,谈谈教材例题的二次开发及心得体会。

课本原题 如图1所示,一个储油桶的底面直径与高均为d。当桶内没有油时

,从某点A恰能看到桶底边缘的某点B。当桶内油的深度等于桶高的一半时,仍沿AB方向看去

,恰好看到桶底上的点C,C、B两点相距[SX(]d[]4[SX)]。求油的折射率和光在油中传播的

速度。

分析 这道例题是编者在构建主义课程观的指导下精心编写出来的,“试图

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进行概念系统和技能的教学”。如果教师能够因势利导,在课堂教

学中灵活设计教学,则更能发挥例题的作用,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也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

升。 

第一步:自学例题课本解析

在图2中,过直线AB与油面的交点O做油面的垂线,交桶底于N′点。依题意可知来自C点的光

线沿CO到达油面后沿OA方向射入人眼,人眼逆着这条光线便能看到C点。

则由已知可得∠AON=45°,

在OCN′中有

sin∠CON′=[SX(]CN′[]CO[SX)]=[SX(]1[][KF(]5[KF)][SX)]。

因此,油的折射率为

n=[SX(]sin∠AON[]sin∠CON′[SX)]=[KF(][SX(]5[]2[SX)][KF)]

=1.58,

因为v=[SX(]c[]n[SX)],

所以光在油中的传播速度为

v=[SX(]c[]n[SX)]=[SX(]3.0×108[]1.58[SX)] m/s=1.9×108 m/s。

思考 课本上例题讲解往往都非常详细,这时老师可以让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让学生自学完成。在这个环节中有三点特别注意的:

第一,尽量做到教材例题课堂看。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基本上把课本例题忽略或让学生课后

完成,我认为这样不妥,因为一来学生的预习习惯参差不齐,很难做到教育面向全部;二来

课本例题都是精心设计的,是对新课知识加深理解和应用的,应该注意时效性问题;

第二,尽量做到教材例题独立看。在课堂上看例题时老师不要帮学生读题,也不要替代课本

帮学生分析,而是让学生自己快速读题和学习解析,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

的能力;

第三,充分利用例题的示范作用。有的老师将例题习题化,直接将例题单独拿出来让学生先

做。目的是想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道题。其实笔者也会经常这样做,但不是在新授课上,而是

在习题课上。通过笔者多年的尝试与思考,对于新授课的例题老师还是让学生先进行模仿性

的学习,这样能从发发挥课本例题的示范功能。而且有的例题可能在思维上,建模上有一定

的难度,也不宜让学生当习题来做,会让学生增加挫败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得不偿

失。 

总之,对于课本例题老师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自学完成,不要舍弃,也不要

包办代替,让课本例题发挥应有的示范教学作用。

第二步:浅层变式

在上面的自学环节中,教师往往很难把握学生的自学情况,老师可以在学生看完后将题目进

行简单的浅层次的变形,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展开讨论。例如,本题我将之简单变式:

变式 若本题已知液体的折射率为n,其他条件均相同,你能否求到液体的

深度呢?

学生踊跃尝试,这个尝试过程很有趣,简述如下:

学生甲板演:

如图2所示,因为

n=[SX(]sinr[]sini[SX)][JY](1)

在三角形OBN′中有

sinr=[SX(]d/2[][KF(](d/2)2+h2[KF)][SX)][JY](2)

在三角形OCN′中有

sini=[SX(]d/4[][KF(](d/4)2+h2[KF)][SX)][JY](3)

带入(1)式中便能解出h值。

同学乙点评:此题只用用(2)式便能解出,因为折射光线OA的方向是确定的,其折射角r=4

5°。(大多数同学认同)

同学丙:老师,他们的解不对!因为当n值不确定时,h的深度也

能确定,我来画(学生板画)如图3所示,此时CN′值并不一定等于[SX(]d[]2[SX)]!经过一

番讨论后,得出一致解法:

分析 本题可以确定一条光线一个角,即OA光线无论h多大,人要看到C点,

就必须有折射光线进入人眼,这条边缘光线是确定,从而确定了折射角r也一定是45°,则

有

BN′=h,

CN′=h-[SX(]d[]4[SX)],

在三角形CN′O可知

sini=[SX(]CN′[][KF(]CN′2+h2[KF)][SX)],

带入折射率公式n=[SX(]sinr[]sini[SX)]可得h的值。

思考 小小的变式引发了众多的疑问,真正做到了让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激疑

的效果。在此过

程中,学生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还培养了学习能力。简单的变式下,学生要努力

分析问题,又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当然,这个变式环节老师要把握好难度。为了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应该在方法上进行“模

仿性”的迁移,但又不能是简单的改变数据。在该环节中,老师可以采用“因果置换式”—

—将已知和求解置换;也可以采用“情景迁移式”——即变换情景套用方法等。总之,应该

是方法上的理解和应用,在题目分析中思维的跳跃性不宜太大,最好是同等层次思维难度

。

第三步:深层拓展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同学的学习,老师也可以留下更深层次的变式,留给更高层次的同学深

度学习。例如本题可以拓展:

1.若是已知液体的深度h是均匀增加,请问所能看到的桶底“C”点向右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光学和运动学的知识整合)

2.随着深度h的增加人最多看到桶底的范围,请用笔描出来。(极限思维的整合应用)

思考 本环节中例题的拓展具有较高的思维要求和学科综合度,由于时间关

系可以让同学课后探究,这也是教学课时的横向延伸。当然,这样一追问后,突然有一道高

考题跳入脑海:那是2007年?江苏卷,第14题。

原题欣赏 (2007年?江苏卷,第14题)如图4所示,巡查员站立于一空的贮

液池边,检查

池角处出液口的安全情况。已知池宽为L,照明灯到池底的距离为H。若保持照明光束方向

不变,向贮液池中注入某种液体,当液面高为H/2时,池底的光斑距离出液口L/4.

(1)试求当液面高为2H/3时,池底的光斑到出液口的距 离x。

(2)控制出液口缓慢地排出液体,使液面以v0的速率匀速下降,试求池底的光斑移动的速

率vx。

思路点拨 因折射率不变,若保持照明光束方向不变,即入射角不变,则折

射角也不变,根据几何关系可求解可得x2=[SX(]L[]3[SX)],vx=[SX(]L[]2H[SX)]vk

,即液面速率匀速下降,光斑也做匀速运动。

思考 大家看看这道高考题,能否看到教材例题的影子呢?因此教材例题的

深入研究和拓展教学非常值得大家重视,切不可舍本求末。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活用教材

,用活教材”,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一定要秉承“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持续不断提升的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谈谈,筷子,问题,一道,中考

(江苏省东每县平明中学江苏连云港222342)

2010年南京市白下区中考物理模拟测试题第4题引发了我们物理组几位教师的激烈讨论,题目如下:

如图1所示,现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和一只筷子。小名同学将一支筷子斜插入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若小名从杯子正面观察,可能观察到筷子和筷子在杯中水下部分的成像情况最可能的是()

图1

答案为B,对题目及答案我们没有异义,只是对题目中的“最可能”产生了疑惑,难道除了B还有其他情况吗?对此笔者进行了实验及理论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两种常见的情况,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找到筷子弯折(折断)的原因:

图2图3

为什么筷子向不同方向倾斜其弯折(折断)的方向也不同呢?现分析如下:

图甲图乙

我们从杯子的侧面沿水平方向观察,对照图2,如图甲所示,若我们取AA’截面的俯视图,由于光的折射,P’点为P点的像点(ON为法线),那么筷子的虚像确实向左折断。同样对照图3,若我们取BB’截面的俯视图,如图乙,由于光的折射,Q’点为Q点的像点(ON为法线),则筷子的虚像向右折断。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筷子之所以向不同方向折断是因为:筷子倾斜方向不同导致折射面不同。那么,使折射面发生改变的只有筷子的倾斜方向吗?显然不是,笔者又做了如图3、4所示的实验:

图4

图5

从图4可看出:即使筷子的倾斜方向不变折射面也会随着水深度的改变而改变。从图5看出:即使水的深度及筷子倾斜方向都不变折射面也会随着筷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上题中图1的情况也应有与如图5相似的三种情况,所以题目中说“最可能”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12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激发创新;优化合作;探究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合作学习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也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从物理教学实践来看,课堂教学中的“合作”,还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案例】

在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节时,首先提出问题,凸透镜可能的成像规律,让同学们先猜想:凸透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再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得出了各自的实验方案。各组同学的做法基本相同:先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再分别把蜡烛放于二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上、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间、一倍焦距上和一倍焦距之内,并调节光屏的位置,记录数据及发生的现象。

【分析与思考】

这个案例环节齐备,活动充分,却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合作学习形式化。部分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要旨,而是把它当成课堂教学的点缀,为合作而合作,过一会儿用一次,课堂表面气氛热烈,但真正动手研究的学生不多,这样的课堂设计往往使合作学习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造成小组合作活动流于形式,看似热闹,实为花架子。

二是指导不到位。合作学习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集中大家的智慧,培养探究的精神。教师常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没有探究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探究趋于简单化、浅显化,没有探究价值,不能激发学生思维。

三是学生参与不均衡。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时间分配不合理或是合作的问题不恰当等因素,造成学生参与面不均衡。课堂上往往出现“一问即议”的现象,合作交流成为优等生“表演”的舞台。而其他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却总是失去机会,或“袖手旁观”,“坐享其成”。

怎样才能防止上述案例的发生,使小组合作学习得以优化,从而增加合作效能呢?

【启示】

一要精选内容,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合作学习内容应设置为与学生的实际相关的问题知识,问题应属于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例如:在讲《光的折射》这一课时,如果选择“光的折射规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不会有大的收获。如果将合作学习用在“光折射的现象”时,如:当你看见河水清澈见底,觉得很浅,但拿竹竿测量时,你也许会发现,其实水池很深。为什么会判断错误呢?这个问题把光折射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这时合作学习会加深学生对光折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要把握合作时机,增加合作的趣味性。教师在备课时,把教学重点、难点融入学生活动中,学生通过活动就很容易地把问题解决。例如:在讲《功率》时,要求以竞赛形式从教学楼一楼爬到三楼,测小组某成员爬楼梯的功率,看哪一组测得的数据最大。首先小组交流如何测,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这时,学生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马上投入小组交流中,班里最调皮的同学也积极加入讨论,商量怎样测。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之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