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班科学教案

小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1-07 15:44:36

小班科学教案

第1篇

活动目标:

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蚂蚁小实验活动。

学习观察记录的方法。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科学“:《蚂蚁找食物》。

果糖、糖果、饼干、果奶喝他幼儿喜欢吃的东西,纸。

自制观察记录表人手一份,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每人发一份观察记录表,笔一支,请幼儿做小实验,并在实验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实验一:蚂蚁爱吃什么?

--先请幼儿猜想:蚂蚁喜欢吃什么?把答案画在观察记录表上--和幼儿一起准备自己认为蚂蚁喜欢吃的食物,如树叶、草、糖、吃剩的饭菜等。

--实验方法:带领幼儿到蚂蚁常常出现的地方,把自己准本的食物放在附近。过一段时间就去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碧碧哪一种东西引来的蚂蚁最多,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实验二:蚂蚁走的路线。

--实验方法:在户外的地上放一些蚂蚁爱吃的东西。等蚂蚁找到同伴搬运食物时,它们会慢慢排成一条线。试着用手指擦一下那条路线,看看蚂蚁会不会找到原来的路;再试着将擦的范围扩大,看看蚂蚁过多久才能找到原来的路,或者是否会找另外的路走。

--幼儿在记录表上记下自己的假设。

--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记录。

实验三:蚂蚁来排队。

--实验方法:在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在图形轮廓上摆果糖。到户外把这张纸放在蚂蚁常常走过的地方,过一会儿看看蚂蚁会做什么,它们是否会绕着果糖排出图形。

--请幼儿在记录表上画出果糖摆出的图形并记下自己的假设。

--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记录。

教学反思:

第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肾脏内科;教学

[基金项目]江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JG2017019)

[作者简介]董文霞(1980—),男,湖北天门人,硕士,副主任医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教育处副处长、全科医学科主任,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肾脏病临床诊疗及全科医学教育与临床研究;俞娅芬(1970—),女,江苏宜兴人,博士,主任医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教授,主要从事肾脏病临床诊疗研究;储腊萍(1982—),女,江苏宜兴人,硕士,副主任医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主要从事肾脏病的临床诊疗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9-0232-04[收稿日期]2019-10-11

肾脏内科学涉及基础理论和临床课程多、系統性强,专科思维特别,其课堂教学学生“似懂非懂”、临床学习靠“想象”,是目前临床课程教学的难点之一。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以典型临床案例为中心开展理论教学,符合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但学生的参与度及最终学习效果难以把握[1]。任务驱动教学法(Task-BasedLearningTBL),是教师有针对性地把重点教学内容细化为某一具体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综合能力[2]。本文就CBL结合T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本科肾脏内科学教学中进行实践并探索。

一、对象与方法

江南大学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1班和2班,每班30人,其中女生38人,男生22人。随机抽取2班整体为教改班,1班为对照班,教改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年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教学内容选择《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中肾脏内科的肾小球疾病(IgA肾病)、急性肾衰、慢性肾衰、尿路感染4个章节(共8个学时)。

二、教学方法与实施

(一)基本要点

1.教学顺序:教学准备—案例讲解—任务驱动—课程考核与评价。

2.教学地点及内容:教室:案例教学与任务布置、完成任务的展示与评析;附属医院病区/图书馆:学生收集任务的相关资料;不定区域:学生完成任务。

(二)具体方法与实施

1.教学准备。(1)向教改班学生介绍案例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实施方法及步骤,帮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调动学生积极性,争取学生的支持和配合。教改班学生分组,每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小组长1名。(2)肾脏内科4个疾病的授课采用案例教学法。教改组教师集体备课,结合大纲精心设计合适的案例,确保教学案例的代表性、新颖性,且难易适度,同时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授课前三天教师通过班级微信群向教改班学生公布案例,提出案例涉及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预习和准备。

2.案例讲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案例的讲解来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做到概念清晰、重点突出、学习简便;同时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思维的重要性。对主要知识点,教师可通过紧密联系案例的讲解,采用提问、反复强调、师生互动、图片及动画等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强化教学效果。

3.任务驱动。(1)任务设计:在教学准备阶段完成。以疾病的病史采集、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诊治原则、学术进展等为主要内容,选取其中部分设计为任务。(2)任务实施:教改班所有小组的任务相同。每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或通过教师的安排到附属医院肾脏科病区采集任务相关资料,或在图书馆收集任务相关资料,共同完成本组的任务,形成任务汇报材料。(3)任务完成情况展示:各组小组长代表本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PPT展示本组任务完成情况,时间限定为5分钟。(4)讨论与评析:教改班学生和教师(包括教改组相关教师)针对各组展示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析、讨论,再由授课教师总结。

4.以IgA肾病教学举例。

(三)教学效果评价

1.理论考核采取闭卷理论考试,百分制。试卷参照教学大纲统一命题,在授课内容结束后择期进行。

2.综合评价采取问卷调查。设置8个方面的内容:教学理念、教学启发性、教学水平、师生互动、学习主动性、自学能力、学习效率、临床思维能力,每个内容满分10分。

(四)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tata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理论成绩及综合评价分数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理论考试成绩

教改班与对照班60名学生全部参加理论考试,均有效回收试卷。结果显示,教改班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见表1)。

(二)综合评价

教学内容结束后,对教改班和对照班学生发放问卷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教改班学生对教学理念、教学启发性、教学水平、师生互动、学习主动性、自学能力、学习效率、临床思维能力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班(见表2)。

四、讨论

(一)临床课程教学的难点

肾脏内科学涉及广泛的基础理论及与其他多专科的紧密联系,需要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建立独特的临床思维能力。因此肾脏内科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大部分知识系统性强且艰涩难懂,难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效果往往比其他专业差,是目前临床课程教学的难点之一。

必须认识到,肾脏内科学具有鲜明的临床课程特征,必须抓住这一本质特点以指导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新的时期,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的“教”,更是學生主动的“学”,如此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点

CBL教学法具有化抽象为具体、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启发性强等特点,是将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并重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设计典型的教学案例并进行精心的教学过程设计,利用案例创造出一个相对真实的临床疾病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升其综合临床能力的目的[3]。

TBL教学法是教师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细化为某一具体任务,尤其是重点内容,学生通过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有针对性地将任务与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通过自主性、探索式学习及综合总结,既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临床实践与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可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体会到临床医学实践带来的职业荣誉感,从而逐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不断进取的学习能力[4]。

因此,采用案例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一方面通过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围绕典型案例讲授疾病的主要理论和临床知识点,以引导、归纳、总结为导向;另一方面,以针对性强的刚性任务驱动学生,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和技巧的目标[5]。从本研究教改班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综合评价来看,联合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理论知识,又能有效架构理论与临床的联系,培养严谨的临床思维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三)实践与探索

案例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根本性变革,最关键的是教学思想的颠覆性转变,首先是教学理念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其二是以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其三是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建立更加高效、便捷的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促进评价与反馈的质量。

案例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仅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临床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要出类拔萃。充分的备课,精心选择教学案例,制作切实可行的任务,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等,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在教学设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点拨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同时要把握教学过程的总体方向和进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反馈。因此教师的综合素质高低是案例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效果的前提和保证[6]。

第3篇

一、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学案使用要遵循以下原则:提前发,按时收,及时批,细心评。

1.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完成后让学科班长收齐,交由任课教师及时批改。

2.根据批阅的情况和学科班长反馈的信息进行整合,完成情况落实到学习小组,为课上开展“合作与探究”活动做好分工,以便让小组内的B类学生进行板书以展示成果。

3.提前3分钟进入教室,在黑板的右上角书写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时让学生按组坐好,准备好学案和两种颜色的笔,便于课堂上灵活修改和记录。

二、学习小组组长、学科班长的培训

学生分组: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教师和班长、学习委员、学科班长一起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8个小组,每组6个人,并选出学习小组组长。

(1)选取原则:

小组组长选取原则:学生小组内推荐与教师考虑实际情况相结合来指定。

学科班长选取原则:班级推荐与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结合实际情况相结合来指定。

(2)选取标准:

小组组长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热情,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成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能力是本小组最强的。

学科班长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热情,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成绩一定是本学科比较优秀的;在本班具有很强的威信。

(3)在开展学习活动中所履行的职责:

小组组长的职责:课前督促本小组同学完成导学案,并及时收齐交给学科班长;收集本组内同学在完成学案之后发现的问题和需要老师讲解的问题,汇总后以书面的形式交给学科班长;课堂上组织学生认真完成各个探究题目,并分工到人,进行展示及点评探究结果;督促本组同学认真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点评;课堂交流、展示、点评活动结束以后收集本组同学还存在的疑惑点,及时反馈给老师,以便当堂解决;课后督促本组同学完成课后作业和课后学案(拓展延伸部分)。

学科班长的职责:及时收发导学案;从每个小组组长那里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交给老师以便于老师确定点拨的重点;及时把老师的要求下达给同学;课前组织同学准备好课上用的各种材料;课后督促本班同学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并及时收缴。

三、三段案(课前案、课中案、课后案)的合理处理方式

课前案:学生在课前找时间独立完成,在上课时老师通过投影的方式给学生展示答案,让学生自行对照答案整理自己的学案,进行小组内处理疑难问题。

课中案:教师根据批阅情况,把合作探究部分的习题和知识按组进行分工,分工结果进行多媒体展示。在上课过程中,各学习小组根据分工,利用学案进行合作探究,讨论解疑。在此过程中,小组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掌握情况和特点,让B类学生进行板书展示,而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对本组展示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展示完后,A类学生进行点评,各学组织小组成员在点评之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老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点拨、提升和总结。学生静心思考归纳,反刍消化,完整扎实地掌握知识,之后再完成当堂达标以检测自己的知识达标情况。

课后案:根据实际教学任务设计不同的题目,分好层次:A类题目较简单,所有学生都要完成;B类题目有难度,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

第4篇

关键词:农村小班额;数学教学;导学案;运用措施

农村教育的发展愈加迅速,导学案在数学小班中的应用普及程度愈来愈高。下面主要通过导学案的运用意义引出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应用现状论述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导学案的运用意义

首先,教师对教学内容分析研究后,制订科学合理的导学案,帮助学生在课前了解基本内容与学习目标,给学生布置预习目标,定期在课上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小班教学模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农村,由于经济文化的落后,造成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导学案在此项教育模式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导学案的应用能很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带动学生的活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到引导者的作用,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导学案在农村小班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切实度不足

目前,很多教师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如小班课堂上预习内容的讨论,只是少部分学生参与了讨论,这不利于小班教育的发展。

2.针对性不足

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教育水平的缺失。教师按照指定的导学案,教导学生预习、学习数学知识的重点内容,围绕教学中心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有偏差,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针对性,把握不住重点,影响数学教学。

3.导学案引导性不足

农村小班数学导学案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教师教学方式过于散漫,如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不少教师缺少对学生的恰当引导,最后使学生在学习道路上偏行。

4.学习延伸性不足

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学案逐渐应用于小班教学,但是有些教师对该种学习模式有不少误解,如不少教师在学生的预习过程中布置一定的导学任务,并且认为只要学生将导学案内容弄懂就是达到目标了,其实不然,学习需要适当的课外延伸,教师应利用自己的成熟见解引导学生延伸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数学资源,因此学习延伸性不足的现状应该得到教师的关注。

三、导学案运用问题的措施

1.采用适当的竞争奖励措施。教师应引导学生丰富学习模式,适当地增加竞争奖惩措施,激励学生争优,带动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进行问题抢答,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优胜的小组给予相应的奖励,以引导为主、鼓励为辅,利用小班导学案教学模式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

2.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师研究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数学习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最有效的预习,使学生可以有明确的预习目标,把握各单元的数学学习重点。例如可以这样出题:5.4*2=0.2*();36+54=18+(),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学习。

3.加强教学引导和课外延伸。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把握学习重点,用简单明了的教学方式将其表达出来,积极引导学生,努力结合生活实际实现高效教学,如平均数的教学问题,可以用全班学生的身高进行实例教学,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应积极参与其中,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更加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另外,还可以通过分小组进行教学,小组选出组长,带领学生分工测量统计组员身高,并求出平均身高,将“平均数”概念融进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综合表现,如完成速度、完成质量等进行小组评比。

4.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数学知识的延伸。课外延伸能够很好地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加强课内外的知识融合,加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深度,同时还能够利用课外的趣味数学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动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导学案在农村小班中的不断深入,响应当今教育大纲的号召,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积极自律,努力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高年级数学的教育水平,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际数学应用能力,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福军.警惕“学案”导学陷入“低效”的漩涡[J].数理化学习,2012(1).

[2]陈蓓.中学数学学案教学的研究与展望[J].教学与管理,2012(1).

第5篇

以往主题课教师组织结构方式

在我校四年多的主题研究课课程研究中,教师的组织方式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学科阶段。这个阶段是尝试阶段。每次上课,全年级几百名学生坐在一起。例如“故宫”的主题研究。上课时,全年级学生坐在一起,学习有关故宫的文章,看一些影像片,课堂主要由一名语文教师做讲解介绍,其他教师跟学生们坐在一起听、看。孩子们主要是搜集已有资料,表演一些小故事的情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讲解,缺少对学生进行研究的指导。这一阶段,教师对课程的目的性并无感悟,就是跟着感觉走,所以,此时教师是处于迷茫阶段,不知道自己在这种课上该发挥的是一种什么作用。

第二阶段:各个学科单科作战阶段。这一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师独立确定本学科的目标和内容。如“话书”主题研究:数学教师设定的目标是组织学生围绕一个辩题展开辩论赛,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资料作为例证进行说理的能力;语文老师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劳动老师带领学生用纸浆造纸……

在这一阶段,一个年级的五六百名学生按照各个小课题重新组班:有的上了课本剧的班,有的上了辩论赛的班。各学科教师之间也是单科作战。这更像在一个年级开设的选修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报不同的选修班。

和上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教师的角色定位已经清晰多了,每位教师都明确了自己的职能。但是最大的缺点在于学科之间缺少交集,仍然是单科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

第三阶段:突出年级整体部署,年级大课和各班的小课相结合。这一阶段,专门设立了教师方案设计小组。每一次主题研究课都有详细的教案。上课的时间、地点、内容、指导教师、每次课学生要完成的任务都有清晰的呈现。课堂教案的出现,使得年级主题研究课有了整体部署,打破了单科作战的局面。例如“大话四合”主题研究课,向学生介绍思维导图及四合院的文化,采用了年级大课方式,学生小组的研究活动则在班级内用小课完成。年级开展了参观四合院、四合院竞卖活动。从活动效果看,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在这一阶段中,教师的参与积极性较上一阶段下降。因为每次课不管哪个学科的教师都是按照统一的教案进行指导。由于一个年级教师都超过35人,缺少紧密的沟通,有时教师对教案理解不到位,缺少对学生的有效指导。最重要的是,由于整齐划一的部署,削弱了教师的特长,降低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第四阶段:年级创意活动带动多学科参与。这一阶段仍是年级整体部署,有统一的方案设计,突出的特点是通过年级的创意活动,带动多个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如以“桥”为例的主题研究课,年级开展了桥的创意大赛。在整个创意大赛活动过程中,各学科教师齐参与,初步渗透了一件事从多角度认识和思考的研究理念。比如:美术教师指导学生做创意大赛的海报;劳技教师指导学生做参赛作品的展示架;英语教师指导学生用英文填写参赛作品的介绍;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制作桥中的故事”作文;科学教师指导学生做桥的承重小实验;数学教师带领学生从多角度对参赛作品进行分类统计……这种方式发挥了各科教师的学科特长,落在学生身上则是运用多学科认识和思考同一件事――参与桥的创意大赛。

虽然这个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师参与的热情较上一阶段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对学生小组研究的指导力度还是不够。我认为:每个学科教师既是一个学科教师,又是一名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所以,教师如果能用自己的综合素养影响学生的综合素养,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引领学生更深入进行研究,将会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影响力。

构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师组织系统

主题研究课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到了一个需要突破的关键期,而这个关键期就在于如何构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师组织系统,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优势和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如果全年级三十几名教师能够各尽其职,并且能够在一个有支持力度的组织系统中正常运转起来,那么就能够形成年级教师群体合力。基于这样的分析,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师组织结构。

1.组织结构中的层级职能

第一层级:单元。将全年级615名学生分为五个大的单元。每个单元100―120人。同时,将全年级35名教师也分为5个单元,每个单元6―10名教师。

第二层级:课题班。将一个单元分为3―5个课题班,每个课题班35名左右的学生。每2名教师负责一个课题班。

第三层级:课题组。每一个课题班分为两个课题组,每个课题组18人左右,每位教师负责一个课题组。

第四层级:研究小组。一个课题组的18名学生分为3个研究小组,每个研究小组4―5名学生。

2.组织系统的教师管理

每个单元有一位负责教师。该教师的职责包括:参与主题研究课的学期计划;每周对主题研究课的实施效果进行交流,加强各个单元的沟通,力求达到各个单元取长补短。每个课题组老师的职责包括:根据年级主题研究课计划,设计每节课的具体活动方案;组织所负责课题组的学生进行研究和实践活动;收集整理课题组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

3.组织系统的预期优势分析

一对三的教师指导模式,即一位教师带领三个研究小组,18名学生。这和一名教师面对全班四十几个孩子相比,指导学生的人数下降了一半,更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细致指导。

教师在年级整体计划的基础上,自己确定一些课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相比教师组织结构发展的第三、四阶段―年级整体使用一个方案,更便于发挥每位教师的个性特长。

“单元―课题班―课题组―研究小组”的层级性和块状性结构,便于教师管理者进行指导。以往要在年级讨论主题研究课的实施情况,需召集年级二三十位教师。而在这种块状层级的模式下,教师管理者人数少(大概5人),他们之间沟通就能更及时和充分。沟通之后,观点和做法很容易向下传达。

4.思考

教师作为主题研究课的组织者、指导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教师组织结构系统之外,如果我们能引进一些补充力量,我们的组织结构系统是不是会更加强壮呢?

第6篇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工作量量化标准

对小学班主任工作量进行必要的量化有些难度,但可喜的是在某些地区,已经对小学班主任的量化工作有了开展和施行,尽管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但起码关于小学班主任工作量的量化工作已经引起教育相关部门的重视。既然如此,为此,笔者针对温州市瓯海区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量提出关于小学班主任工作量量化的理论上的依据和可行性规划方案,即具体的参考量化标准,与读者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和学习。

一、什么是量化标准

所谓量化标准,在不同的领域里有不同的解释和含义,在关于小学班主任工作量的研究上,我们可以把所谓的量化标准概括为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下,能够把小学班主任日、周、月等的总工作量用具体的数值衡量的一种科学、严谨、有效的考核标准,根据地区和相关政策、班级大小等的不同,这个标准也会略有差异。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量量化标准的参考方案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一些小学已经有了一些所谓的小学班主任工作量量化的标准,下面笔者将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量化标准进行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温州市瓯海区的实际情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制定一套关于我区小学班主任工作量的量化标准,仅供参考。

1、本标准的适用对象

⑴ 主要对象:小学各科班主任

⑵ 次要对象:小学其他任课教师及学校教务的相关领导

2、小学班主任工作量量化制定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⑴班主任工作量量化的基本方法。以任教一课时为标准工作量,单位为“1”,其它工作将折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

⑵班主任工作量量化标准制定的基本理论依据。首先,我们主要倡导各岗位职能并重的原则。即各学科教学工作以及各部门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岗位责能,并具有不可或缺性。其次,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是关于温州市瓯海区小学班主任工作量的调查研究。再次,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和与之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还有就是《瓯海区小学教师周任课量暂行标准》(见附录一)等一些理论依据。以这些大的、小的、官方的、教学一线的所有理论来作为衡量瓯海区小学班主任工作量量化标准的理论依据,笔者目的只有一个:力求做到尽善尽美的、行之有效的参考标准。

3、班主任工作量的具体计算标准

⑴ 班主任的教学工作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等能够在班主任教师课程表中的所有课程,我们每节规定时量为:小学40分钟/节,以此标准进行的课堂教学,班主任教师每上一节课,我们就计算1课时的工作量。

① 班主任的备课工作量。

② 每个学科的备课按每周实际的上课节数,每上1节课,计算1课时备课工作量。而对于单科任教平行班级的教师在此不计算备课工作量。

⑵ 关于备课的工作量方面,所有跨学科、跨年级的备课,除按实际上课节数计算1课时备课工作量外,每跨一个学科或年级每周计0.5课时工作量(跨学科和跨年级只算一次,不重复计算)。

⑶ 关于班主任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工作量

③ 班主任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工作量应该包括课内、课外作业批改,分大、小班额两类制定。根据《瓯海区小学教师周任课量暂行标准》中对学校规模的判定依据,即以18个班级为界,而具体细分一下,我们可以暂时这样模拟:大班额是指每班46人及其以上(简称大班,以下同),小班额是指每班45人及其以下(简称小班,以下同)。

④ 班主任对课堂作业批改的工作量制定如下(每班每周):

表一:班主任对课堂作业批改的工作量参考量化表

① 班主任教师用于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的工作量

大致地我们可以把辅导课每节折合0.5课时来计算,相应地,早自习辅导、辅导每节课折合0.3课时,晚自习辅导每节折合0.4课时。

②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把语文、数学的家庭作业按课堂作业的50%折算工作量(每班每周),具体如下

表二:语文、数学的家庭作业按课堂作业的50%折算工作量表

⑷ 小学班主任的家访工作量

关于家访,现在教育部已经做出了明文规定,即小学班主任每学年的家访率应该达到100%。对此我们保守推算,在交通正常,班主任的课业教学任务安排合理的情况下,假如对一个全班人数为45人的班级进行家访的话,其家访的比例一定不容乐观。班主任家访一次至少需要2小时,这是最保守的时间。客观地推算,交通的时间、和家长谈话的时间等等加在一起2小时恐怕会显得捉襟见肘。在这里我们就以对一个学生进行一次家访的时间是2小时为基点,那么全班45人,一学年下来就是90小时。笔者建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应该将家访的时间量化到班主任的工作量考核中去,这样做不仅可以对学生在校园以外的环境中的状况有所掌控和了解,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提高了班主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当然,这要以与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紧密地联系起来为前提。

⑸ 小学班主任杂项的工作量

这里杂项的所指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杂项具体包括:班主任指导学生早自习,课间解答学生疑问、应对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而准备材料、听课、参加教学会议的时间总和。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简化计算班主任工作量的因素,从而使结果的构成更为清晰直观,便于读者阅读。这些内容在衡量班主任工作量上看似无足轻重,但若逐项分析,推算下来,这些工作内容也占据着班主任的大量时间。总之,学校在制定班主任的考核标准时,不应将这些视为班主任应做的义务,而应该酌情作出估算,予以量化。

第7篇

一、践行科学发展 规范细化管理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校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并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实践、落实,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科学发展,基本形成了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

1、着眼可持续发展。我校是一所有1XX年历史的百年老校,曾培养出原xx,现国家老促会会长王作义将军,原山西省省委书记李立功等一批栋梁之才,他们开拓进取,为祖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这所老牌学校重新恢复“城内完全小学”称号,学校新组建的一班人坚持“传承深厚文化积淀,发扬光荣历史传统”特色办学思路,紧跟县委、政府华陵建设的步伐,认真规划华老母校的长远发展,扎实践行科学发展观。

2、坚持以人为本:我校坚持以“学生主动发展,健康快乐成长”为出发点,在德育上狠抓养成教育,在教学中推行学案教学,在校园里营造和谐氛围,基本形成“学校和谐文明,教师精教善管,学生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

3、立足统筹兼顾: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在制定出台制度,执行管理时能紧紧围绕“传承教育”的办学特色,在工作过程中,做到以校长室为统一指挥中心,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确保我校如期实现了“两年全县一流”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健步走在“五年省市名校”的奋斗征程上。

二、优化师资建设 促进专业发展

本学期我校围绕“全面实施学案教学,强化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使用电脑、多媒体设备的能力,适度超前推进教学改革”的工作思路,务实地开展了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教师电子备课能力进一步增强,合理运用多媒体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保证了教师、课程、信息技术的共同成长,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校本培训。本学期,鉴于甲型h1n1流感蔓延的形势,我校主要立足本校内部培训。为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电脑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指导、引领作用,教导处利用每周三教研活动时间,以学科分批组织教师进行电脑高级技术的系统培训,现在大部分教师能自己制作课件并能设计出形象、逼真动画效果,课件制作从能做提升到了能做好的水平,并能在课堂教学中熟练操作,合理使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2、走出去培训。学校保证5%的教育经费用于师资建设。支持教师参加县级以上的观摩研讨、专题培训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继续教育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所有教师均按计划参加了县级信息技术培训,全部取得合格证;10月份派出电脑教师参加了进修校组织的信息技术高级研修班学习;11月份派英语教师在北京参加英语高级研修班学习,基本保证师训工作落到了实处。

3、强化职业道德。由学校党支部牵头,各处室紧密配合,组织教师认真开展学习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学校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每位教师认真学习了、邓小平、xx四位国家领导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省市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理论书籍以及《教师法》、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等书籍,提高了教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本职工作的水平,增强了教师爱岗敬业、务实创新的能力。

三、加强教学管理 扎实学案教学

我校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学案教学’为突破口”的工作思路,聚精会神抓教改,一心一意谋发展,务实地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工作。具体如下:

1、 教学常规

①备课:改革备课方式,全面推行“教学案一体化”,即教案设计主要备课堂上使用学案的过程,突出重点的方法和突破难点的措施;学案设计主要是体现探究新知的过程,巩固新知的技能训练,立足 “主体参与、主动思维、分层优化、教学相长”思路,坚持“面向全体、全员提高”的原则,教研组集思广益,扎实备课环节,进一步探索有益的备课模式。我校于11月6日,12月5日对教师的备课本、学生完成学案情况进行了两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能能立足本人教学风格,本班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案、学案,能及时记录下使用学案的过程,做好修改与使用批注,认真写出教学反思。但也存在教案设计照搬教参,过于笼统,技能训练设计过于简单,或者无层次性,教学反思大话、套话等应付现象的存在,教导处及时找这些教师进行诫勉谈话。

②课堂教学: 10月上旬,我校开展了全校性的“学案教学及四项技能”竞赛活动。组织形式:45岁以下教师均参与讲课、说课、听课、评课,学校分管教学领导、教学顾问,分学段参加听评课,依据教师的讲课情况以金字塔的评分方法,为教师打分排队,充分了解教情学情。活动效果:大部分教师能在课堂上以“学案”为载体,精心组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主体参与、主动思维、分层优化、教学相长”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③作业批改:11月中旬、12月中旬学校教导处对学生作业本、学案的批阅和复批情况进行了两次认真细致的检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能按照学校全批全改的要求,认真及时地批改学案和作业,做到了学生作业本格式正确,作业布置难易适度,题型多样,批改符号准确,批语清晰简洁,有针对性。也发现有个别教师有突击批改作业现象,有批改时态度不端正,错别字、错词、错句均视而不见,一张纸的作业,仅以一个对号了事,针对这种敷衍塞责情况,教导处及时找教师进行诫勉谈话,提出限期改进意见。

④学生辅导:大部分教师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既重视差生的转化,又注重优生的指导,有效地提高了学科的及格率、优秀率和转化率。班主任老师能主动协调,各科教师积极配合,大面积提高了班级的合格率,优秀率。

⑤评价方法。本学期,我校所有教师均实行量化考核,基本达到了对所有教师一把尺子进行有效评价目的,全面推动着学校教学工作的蓬勃发展。

⑥活动课程。认真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是丰富校园文化的需要,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我校十分注重活动类课程的管理,以体艺教师为主组建了音体美等学科兴趣活动小组,有计划地负责指导活动。做到计划、内容、设施、时间、辅导五落实,为学生搭建了展示个性潜能的舞台,让他们尽展才艺,张扬个性,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使学校真正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

2、教研教改:我校确定“立足“学案”载体,注重教师引导,突出学生主体,强化训练主线”为本学期的研究议题。校本教研:分管教学领导、教学顾问经常深入一线以科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指导年轻教师进行学案设计,示范做课,跟踪听课,及时析课。11月12日由学校顾问范世慧主任在五(2)班为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学案教学”的示范做课,课后围绕“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为主题的讲座,在专家引领下实实在在地开展教研活动。学校利用每周三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进行一周学案教学实践的经验交流,一月进行一次阶段性经验总结,有的放矢推进学案教学研究,期末有分管教学领导以科写出学期总结。联片教研:10月份开展了为期15天评教评学活动,联片教研的西营镇所属各校以年级以科目派教师参加了活动的全过程,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我校的学案教学深入研究。扎实有效的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师的素质,赢得了上级的认可,受到了社会、家长的好评。

四、注重养成教育 创建和谐校园

我校坚持“德育为首,全面育人”工作思路,以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开展德育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1、加强常规管理,注重全面育人

(1)、优化骨干队伍。我校特别重视对班主任素质的提高,定期组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通过互动学习,丰富自身管理经验,促进班级管理上新的台级。同时,加大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奖励力度,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经过全体班主任的踏实工作,在我校已经基本形成了“争创文明的班级,共建文明校园”的良好氛围。

(2)、注重班级文化。根据学校总体安排,各班定期对教室进行精心布置,张贴《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制度,悬挂名言警句,设计评比专栏,规划有班级特色的学习园地等,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激发学生“勤奋求知,团结向上”。

(3)、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教师、学生国旗下讲话制度;坚持开好每周一的主题班队会;坚持在重大节日组织队会活动;坚持开展先进班集体评比活动,做到德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4)、突出“四个体现”。即每位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中体现;在设计教案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学总结中体现德育渗透内容。各教师坚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态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进行德育渗透工作。

2、深化主题活动丰富实施载体

我校十分注重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9月27日开展了“庆国庆六十周年升旗仪式及书签展”, 10月13日组织了入队仪式,10月27日开展了“我爱我的祖国”演讲比赛,11月2日邀请县关工委任高岭等三位领导利用校园广播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更让孩子们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3、协同家校教育 完善育人网络

班级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家庭教育则是沟通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为保证我校的又好又快发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我校广泛征求家长意见,进一步充实完善了规划内容。家长参与学校建设,经常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是我校实现快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学校培育“优秀加特长”学生的社会源泉。

五、深化素质教育 实施全面育人

培育“优秀加特长”学生是我校始终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各类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深化素质教育。9月9日教师节,我校文艺合唱队参加县文艺汇演荣最佳合唱奖。9月30—31日,我校召开校秋季田径运动会,共有24个教学班224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在赛场上孩子们顽强拼搏,张扬个性,同伴的加油声、呐喊声响彻整个校园。10上旬,我校文艺代表队排练的节目《减肥》,代表县在孝义市参加了吕梁市文艺调演,受到各级领导及观众的一致好评,被推荐为出省节目;10月23日,学校文艺队的排练的节目《减肥》,代表吕梁市参加了山西省第三届中小学优秀节目展演,教练的精密构思,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荣获与会领导和同仁的高度评价。如今的百年老校更加充满了欢乐,洋溢着激情。

六、发扬光荣传统 夯实传承教育

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人文积淀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凝聚着几代城内教育工作者浓浓的教育情结。为此,我校确定以“传承教育”为办学特色,以优秀的传统道德,优秀的经典诗文,深厚的文化积淀为载体,以深入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创建礼仪校园;丰富校园系列文化,创设人文校园;加强体艺课程建设,构建艺术校园为目标,积极进行特色学校的创建。本学期,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特色,教师的特长开始这首编制相应的校本教材,经典诗词的诵读活动已经全面启动,规定每天晨检25分钟时间为学生背诵时间,教师以周过关检查,学校以月进行验收,年终组织“诗文诵读大赛”,目的时让学生通过日积月累,丰富语文素养,深厚语文底蕴,为孩子们走出城内玩小继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要努力使我校办学特色在内涵上得到提升,争创省市级特色学校。

七、完善设施建设 奠定发展基石

1、办公设施:投资2.4万元购置图书柜30个,做到班班图书柜进教室,充分发挥图书服务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目的。

2、基础设施:我校投资30万元,对教室、办公室门窗全部进行加固、更换,对原有线路进行改造维修,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八、坚持民主办学 激发组织活力

学校工会定期组织召开教师大会,广泛征求意见,台各项管理制度、条例,增强实用性、可操作性,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我学出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条例,都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出台并付诸实施。学校工会还定期组织教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丰富了教工的课余生活。

九、积极防控甲流 确保师生健康

安全是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障。面对甲型h1n1蔓延的严峻形势,立足我校实际,及时出台《防控甲流方案》,成立防控领导机构,各班级也成立相应的防控领导组,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学校经常组织教师传达上级安全、防控甲流会议精神,让教师高度认识面临的严峻形势,提高防控警惕性。所有防控领导组成员均蹲点包年级,每天深入办公室、班级检查环境卫生,通风情况,并督促班主任、上第一节课的科任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晨检、午检,发现有高烧学生,及时上报疾控中心和教育局,并通知家长带领孩子到县级大型医院检查、治疗,返校时需有医院诊断书。在行动上做到环环紧扣,源头预防。

本学期,我校开始实行全封闭管理,所有外来人员均不得入校,可电话联系所找之人,如有上级检查组来校,必须严格检测体温,无异常情况,方可入校,切断外来传染源。同时,我校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为所有教师、学生购买预防性中药液进行服用,增强抗病毒能力;为所有办公室、教室购买电热杯、食用醋,每天在办公室,教室进行2—3小时的食醋熏蒸,封杀病菌。可以说,我校尽最大人力、物力积极防控甲流,保证了我校学生无一例感染甲流,做到了学习、防控、教学三不误,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井然有序。

十、注重政策引导 落实计生工作

第8篇

关键词:儿科;中西医结合;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授目的、内容及要求精心准备的典型案例并以此展开教学,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针对性、真实性、典型性、实践性的特点,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和课堂讨论完成教学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认为小儿腹泻属于“泄泻”的范畴,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2]。然而,目前临床鲜少关于小儿腹泻中西医结合教学的报道。对此,我们尝试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儿科学中小儿腹泻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教学,并与传统教学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级5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2个班学生作为研究,每班30名,采用掷硬币方式分组,1班采用传统教学作为对照组,2班采用案例教学法作为观察组。均使用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五年制《儿科学》(第七版),均已学习医学基础课程,进入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小儿腹泻专科课程学习阶段。1.2方法观察组采用问题教学法:(1)教学设计:教师按照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学生实际能力对临床诊治过程中完全真实的典型案例进行适当改编,使其符合教学要求。如:1岁男孩,3d前水样排便,腹泻7~12次/d,伴呕吐,尿量减少。查体:皮肤弹性差,口腔黏膜干燥,眼窝凹陷等,中医证型表现为腹胀、腹痛,口臭纳呆,大便酸臭,带有不消化食物之残渣,泻前哭闹不安,泻后腹痛减轻,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辅助检查:血钾3.0mmol/L,血钠125mmol/L,pH7.13,CO2CP13mmol/L。(2)问题设计。根据教学大纲将病案以问题的形式提出,①患者的症状有何特点;②该病如何诊断,需与那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③西医治疗策略;④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原则,代表方,辨证加减为何?⑤其他中医证型,治疗原则,代表方,辨证加减为何?(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5~7人/组,查阅资料,对病例进行讨论、分析,针对病例中所涉及的中西医症状、辅助检查进行分析判断,进行疾病诊断、中医症状分型,并根据病情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4)课堂讨论。授课期间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发言,先由小组成员说明疾病特点、严重程度,说明中西医治疗方案及依据。研究对象均参与讨论,发言完毕后班长组织各组发言。教师结合病例评价学生发言,方案不足之处给予指正和补充。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教师提前3d安排学生预习,授课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参与,采用知识点说教、解答课后习题等方式讲授知识。1.3考核方法教学结束后由儿科系其他任课老师结合课本知识点及临床案例设计考核试卷,评分范围0~100分,其中理论知识60分,案例分析40分,分之越高提示考核成绩越好。1.4教学方法评价发放自拟教学方法评价量表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态度,包括支持该授课形式、掌握中西医治疗方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记为是和否,是为1分,否为0分。1.5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理论成绩、案例分析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2组教学评价比较观察组支持该授课形式、掌握中西医治疗方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儿科是医院重要科室,在婴幼儿卫生保健、疾病防治等中占重要地位。小儿腹泻具有季节性,长时间腹泻易致脱水及电解质调节紊乱,甚至死亡。中医儿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中西医结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进入临床后的工作能力,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小儿腹泻中西医结合教学强调小儿腹泻诊治中应用现代医学和中国传统医学进行疾病诊治,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教学难度较大,如何在规定课时内优化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难点。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临床典型案例为基础,引导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有研究指出,案例教学法使用高效的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习者了解医教学的复杂性、多边性,重视理论联系实际[3]。朱珠等[4]将护理大专班中的两个班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发现实验组理论成绩、护理操作技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沟通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明显提高。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寻找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思考,联系书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制定治疗方案,不仅能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2)案例教学期间,教师可利用小儿腹泻典型病例中的具体数据引导学生学习,说明小儿腹泻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并提出问题,如:小儿腹泻的典型症状、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中医辨证、中西医治疗原则等,让学生融会贯通,更好掌握该章节的学习重点。(3)确定教学中学生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4)民主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中踊跃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补充,能提高其对液体疗法认识,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此外,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理论成绩、案例分析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支持该授课形式、掌握中西医治疗方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案例导入法可提高教学效果,与周华等[5]研究结果一致。陈启雄等[6]指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儿科临床教学的教学质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进行小儿腹泻中西医结合教学,引导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活跃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左恩俊,牛卫东,马国武,等.循证医学思维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口腔综合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5,25(12):758-761.

[2]王红平,孙秋华,戴燕波,等.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2):617-619.

[3]张冬,朱晗玉,耿文佳,等.案例教学法结合PBL在肾脏内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4):343-344.

[4]朱珠.案例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37-638.

[5]唐利龙,梁岩,陈宏,等.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9):2250-2251.

第9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班班通;多媒体;音频系统;绿色扩声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9―0043―03

引言

根据最新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国家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与此同时,“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部2010年的重点工作安排》中,也明确提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制定构建覆盖城乡学校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的政策措施。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全面部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

由此可见,国家已经将教育信息化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这势必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重点关注。

从2008年开始试行的“班班通”工程就是教育信息化工程具体实施的项目之一。该项目中的教育信息化设备主要包括网络设备、视频设备、音频设备、控制设备四大类。怎么科学设计,合理配置好这四大类设备,是整个多媒体系统运行成败的关键。

由于前期国家缺乏统一的技术方案和指导实施标准,因此各省、市的“班班通”工程在具体实施时均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技术方案不科学,设备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既浪费了教育资源,也影响了正常教学。

我们对2009年辽宁、重庆等省市推行的“班班通”工程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下面就现行的“班班通”工程招标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谈谈我们的意见和看法,希望借此抛砖引玉,与教育技术专家共同探讨,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 当前“班班通”工程的方案设计不合理

“当前,国内一些院校在教学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重设备选型轻系统设计的误区”、“多媒体应用系统分类上大多是分开的,但在视听环境中,人们要求视听同步,效果和谐统一。”[1]任何一个称职的技术人员,在设计技术方案时,都应该充分考虑到系统内各个单元的合理、平衡和协调。

但遗憾的是,在对当前已经实施的“班班通”工程的考察中我们发现,由于没有规范标准的方案,不仅造成“班班通”工程的技术方案五花八门,配置混乱,而且90%的招标方案设计中存在较大技术缺陷,系统存在硬伤,造成整体效果差。原因是过分强调网络系统、视频系统、控制系统的功能,而严重忽视了音频系统的作用。

以辽宁省沈阳市2009年采购的7000多套“班班通”工程配置的产品为例,该项目单套设备造价达1.3万元,其中投影机、计算机、视频展示台、液晶书写屏等采用都是知名品牌,但音频设备却选用价值仅40元左右的有源音箱,这占不到整套设备总价的3‰。我们在辽宁的沈阳市、大连市,重庆的江北区、涪陵区考察的所有“班班通”项目,无一例外的,方案里只是一味突出视频,而忽略了音频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致命的技术缺陷,势必影响整个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质量和整体效果。更为严重的是,通过对重庆市江北区49所中小学645个教室的调查,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班班通”工程项目因为音频系统过于简陋,已经危害了师生身体健康,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 “班班通”工程中音频系统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人类最崇高的职业。他们的身心健康备受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据鹿道温等人对郑州市57中、金水区二小等学校共219名教师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咽炎患病率为100%。繁重的教学,嘈杂的环境,让老师嗓音嘶哑,身心疲惫。老师渴望有一种既先进实用又环保健康的扩声模式来保护的自己的嗓子。

另据调查,目前75%以上的中小学教室使用的扩声设备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刺耳的噪声,变调的歌声、失真的人声,含混的乐声,不仅伤害了学生的听觉听力,而且损伤了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力。学生也盼望有一种既先进实用又环保健康的扩声模式来拯救自己的耳朵。

“保护嗓子”和“拯救耳朵”都要求我们设计科学的音频系统,制定健康的扩声模式。

三 “班班通”工程中音频系统常见的技术盲点

评判音质的优劣一是主观标准,包括质的因素、量的因素、空间因素、语言清晰度四个方面;二是客观标准,包括声压级与声场均匀度、混响时间与声音明晰度两个方面。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对前述四个市(区)“班班通”招标方案中音频系统作了细致的研究和考察,我们发现所有音频系统不仅功放、音箱的产品技术参数设计不当,而且音箱的安装位置存在严重问题,造成声场不均,不仅不能满足教学实际需要,也不符合国家室内扩声的标准和要求。

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合理的设计导致了学校教学设备的管理混乱,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某些学校同一个教室内,出现了多达四套独立的扩声系统:计算机(带有源音箱)音频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有线电视音频系统,教师自备的便携式(小蜜蜂)扩声系统。因此无组织、无计划的重复投入造成的资源浪费,尤其应该引起我们方案决策者的反省和深思。

中央电教馆向全国电教系统推荐的《班班通综合解决方案》一书中,对班班通的定义是“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由此可见,真正意义的“班班通”要求的是信息“沟通”和“互通”。

遗憾的是,综观现阶段已经实施并运行的所有“班班通”工程,我们发现100%的“班班通”中的音频系统没有实现语音信息的“互通”, 而只是实现了“单通”,也就是音频设备只是被动的接受来自网络和其他音源设备的信号,从而无法与外界的语言信息进行交互。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根本没有考虑和解决由于网络传输引起的声音延迟、线路回音问题。

四 “班班通”工程中音频产品的质量堪忧

通过对上述四个市(区)“班班通”工程招标方案里音频系统中扩声产品的调查,我们发现80%在使用的扩声产品粗制滥造,电路噪声太大,对环境噪声也未做过滤,造成教室声学噪声加大,环境恶劣。最重要的是,中国CCC认证目录中第八条明确规定所有音频功率放大器必须进行强制性认证。但几乎所有的中标产品均未取得国家CCC认证。

以沈阳市2009年采购的7000多套班班通项目产品为例,该有源音箱与金属机柜相连,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容易造成电容击穿,导致人员伤亡。该方案造成的可能后果是:

1 损坏学生的听觉听力。台湾阳明大学认知神经心理学教授洪兰指出:听觉神经细胞坏死即不能再生,而且听觉神经细胞接收的声音分贝越高,越快坏死。听觉神经细胞持续接受89分贝2小就会坏死,而且每增加3分贝,坏死速度就增加1倍。该方案中第一排学生离音箱距离只有1―1.5米,按其设计扩声功率30W计算,前三排学生上课时所接收的声音将会达到80-85分贝,必定会对学生听力造成严重伤害。

2 造成学生神经衰弱。从电声学的角度看,正常谈话时语言的声功率约为1微瓦,大声讲话时可以增加到1毫瓦,与讲话人相距1米时平均声压级为65―75分贝。根据多年扩声系统的研究经验,结合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中、小学教室的语言扩声系统中,最科学合理的声音分贝数不应超过80分贝,否则会对师生造成生理、心理上的影响,如:心情焦虑不安、心情烦躁、无精打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等,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 破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低劣的扩声设备必将带来刺耳的噪声,变调的歌声,失真的人声,含混的乐声,不仅伤害了学生的听觉听力,而且损伤了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力、感知力、创造力,不利于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和提高,更不利于国家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推广。

4 易引起教学事故和安全事故。由于该系统扩声产品未取得国家CCC认证,不符合国家安全和电磁兼容标准,不仅会对其他设备造成电磁干扰,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问题严重的容易引起火灾或人员伤亡事故。

五 “绿色扩声,健康教学”的理念、模式与标准

中央电教馆在《班班通综合解决方案》一书中推荐的“绿色扩声,健康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标准是在当前形势和技术条件下,最有利于保证教学效果,保护老师,又有利于学生健康并满足教学需要的音频系统方案。其主要产品有HT-PS05集成模式、HT-PS06增强模式、HT-PS08数字模式三种。新扩声模式在设计上更注重对学生音乐艺术细胞的培养,学生的MP3、MP4、随身听等便携式音源可以方便地连接到设备上,轻轻松松将沉闷的教室变成优美的音乐厅、欢快的OK厅。通过对“绿色扩声,健康教学”扩声新模式的产品在北京地区15所重点中学使用效果的调查表明,既有效保护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既迎合了家长对学生音乐艺术爱好的培养需要,又符合了国家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们认为“绿色扩声,健康教学”扩声的新标准就是“设计科学,使用方便,语音优美,乐音完美”。

1 设计科学。如前所述,中小学教室的语言扩声系统中,最科学合理的声音分贝数不应超过80分贝,过大就是噪音,是不健康的声音,会对师生造成生理、心理上的影响,我们要结合中小学校的典型教学环境,科学设计教学环境下的合理声功率,优化配置,系统力求科学、实用、安全、环保。

2 使用方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控制容易,操作简单,使用轻松;学生在班会和文娱活动中即插即用,操作容易,简单安全;网络通话无回音、无延迟,清晰流畅。

3 语音优美。语音优美是指语言信号经过扩声系统后,音质“清晰、自然、亮丽、丰满”。优美的语音可以让学生身心健康,轻松学习。

4 乐音完美。乐音完美是指音乐信号经过扩声系统后,音质“层次清晰,细节丰富,动感强烈、圆润动听”。 完美的音乐可以让学生陶冶情操、放松心情。

在“绿色扩声,健康教学”新扩声系统下,老师讲课时不需要刻意提高音量,就如平时跟朋友交谈一样即可。经系统扩声后,老师的声音清晰、自然地传送给每个学生,并且声场均匀,始终保持在75-78分贝(即相距1米时两人正常谈话的声压值)左右,教师可以轻松、自然地讲课,学生可以清楚、自在地听课,整个教学环境气氛和谐、亲切自然、环保健康,同时可以实现班与班之间的远程交互,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正是由于“绿色扩声,健康教学”新扩声模式的显著作用和完美效果,我们报请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尽快制定出“班班通”音频系统的行业标准,教育部教学仪器标准化委员会原则同意以HT-PS05集成模式、HT-PS06增强模式、HT-PS08数字模式三种产品的企产标准为基础制定《教育部班班通教学音频系统行业标准》,用于规范“班班通”教学音频系统的设计、生产、检测和使用。该标准目前正在起草中。

六 对当前“班班通”工程中音频系统的三点建议

基于上述内容,我们对今后的“班班通”工程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设备配置时一定要考虑方案的全局性、合理性和标准性。设计要有全局观,坚持科学合理、客观公平的原则,音、视频要不偏不倚,平衡协调,相得益彰,不能厚此薄彼,否则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效果;

第二,设备招标中一定要考虑合法性。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没有取得国家认证的产品,一律不得进入政府采购招标。所以,“班班通”工程的设备必须选用取得国家CCC认证的产品,在招标过程中应采用一票否决制;

第三,设备选型时一定要考虑环保性。教育信息化设备绿色节能一直都是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所以在设备选择时一定要优先考虑“绿色节能,健康教学”类设备,一方面有利于师生们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符合国家和国际社会对环保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钟晓流.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与评价[J]. 现代教育技术, 2010,(6):5-10.

第10篇

一、领导重视,统筹安排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受到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现状,从讲政治的高度积极投入到这一活动中。

为了开展好本次学教活动我们下发了《关于在全院党员干部中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对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

二、机构健全,责任明确

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是全院党员干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了抓落实,求实效,贯穿始终,院党委决定建立健全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机构。

(一)建立领导责任制

我院成立了以院党委书记辛万幸、院长刘峰任正副组长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党群工作部主任赵建华担任,形成了“一把手”

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都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建立督查制度

我院除了接受市委、学教活动督导组的检查外,还成立了自己的督导组,负责对全院各支部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人数以及学习效果进行督查,并对在边学边改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整理,及时反馈,督促落实。

三、各阶段学习情况

在学习提高阶段,我们以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党支部集中学习和领导班子个人自学相结合的等形式,以《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学习读本》为基础学习资料,具体学习了“赵勇同志在市委八届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白克明同志在河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总理视察曹妃甸重要讲话、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报告”等八篇文章。结合我院科研、生产、经营的中心工作,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天全体中层干部陪训,培训班上院长、党委书记以我院具体工作为出发点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提高我院发展质量、发展速度、提高中层干部科学发展能力、发展意识为内容做了宣讲;并组织收看了“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报告”电教片。

为检验学习效果,组织了一次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理论考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我们集中学习了40多个小时。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使院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更深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知道我院发展是指导我院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对照检查阶段,在第一阶段学习提高的基础上,我们重点进行了院领导班子“四查四看”、中层领导干部“三查一看”。院级领导干部认真查我院确定的发展战略,看发展思路、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查为员工办实事的落实情况,看是否符合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依靠广大职工的要求;查近年来对科研、培训经费的投入情况,看是否符合我院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查干部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和作风建设情况,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观。普通党员干部要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查为实现科学发展所作的努力和贡献、查为广大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情况,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对照检查、学习,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了科学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对照科学发展观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增强了两极领导班子提高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了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为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科学发展意识奠定了思想基础。党政一把手结合对照检查阶段的具体要求分别撰写了自查剖析材料,各中心班子也分别撰写了班子集体自查剖析材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查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站在对企业发展负责、对职工负责的高度,用科学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了两极领导班子在我院改革发展所做的工作,实事求是、客观冷静进行了查摆分析。

案例剖析阶段,案例剖析阶段是学习教育活动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对于更好地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提高科学发展本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阶段,院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深刻剖析案例,广泛献计献策,为下一阶段的集中整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结第三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采取发放合理化建议反馈表,组织召开座谈会,和个别党员进行交流,单独听取他们对我院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等形式开展广泛的调研。二是案例剖析体现我院特点,符合我院发展实际。个案剖析材料都是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对我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焦点问题、瓶颈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并且都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第三阶段活动的开展,领导班子成员在把握院情、明确方向中找差距、查根源,转观念、提境界,广大党员干部在解放思想中统一了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增强了科学发展意识,有效解决了影响和制约我院改革发展中的思想观念问题。消除改革发展中的思想障碍、体制障碍。加快科学发展的举措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成员,针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一套相对完整的具体目标、发展路径和实施措施,更加自觉地推进我院科研、生产、经营工作的科学发展。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开展案例剖析,不仅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增强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而且进一步消除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提高了勇担责任想干事、开拓创新会干事、团结协作干成事、提高效率快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各个方面、各项工作都着眼更高定位,确立更高标准,追求更大进步,取得了明显进步。

第11篇

一、领导重视,统筹安排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受到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现状,从讲政治的高度积极投入到这一活动中。

为了开展好本次学教活动我们下发了《关于在全院党员干部中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对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  

二、机构健全,责任明确

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是全院党员干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了抓落实,求实效,贯穿始终,院党委决定建立健全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机构。

(一)建立领导责任制

我院成立了以院党委书记辛万幸、院长刘峰任正副组长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党群工作部主任赵建华担任,形成了“一把手” 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都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建立督查制度

 我院除了接受市委、学教活动督导组的检查外,还成立了自己的督导组,负责对全院各支部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人数以及学习效果进行督查,并对在边学边改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整理,及时反馈,督促落实。

三、各阶段学习情况

在学习提高阶段,我们以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党支部集中学习和领导班子个人自学相结合的等形式,以《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学习读本》为基础学习资料,具体学习了“赵勇同志在市委八届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白克明同志在河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温家宝总理视察曹妃甸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报告”等八篇文章。结合我院科研、生产、经营的中心工作,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天全体中层干部陪训,培训班上院长、党委书记以我院具体工作为出发点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提高我院发展质量、发展速度、提高中层干部科学发展能力、发展意识为内容做了宣讲;并组织收看了“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报告”电教片。

为检验学习效果,组织了一次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理论考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我们集中学习了40多个小时。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使院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更深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知道我院发展是指导我院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

对照检查阶段,在第一阶段学习提高的基础上,我们重点进行了院领导班子“四查四看”、中层领导干部“三查一看”。院级领导干部认真查我院确定的发展战略,看发展思路、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查为员工办实事的落实情况,看是否符合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依靠广大职工的要求;查近年来对科研、培训经费的投入情况,看是否符合我院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查干部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和作风建设情况,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观。普通党员干部要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查为实现科学发展所作的努力和贡献、查为广大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情况,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对照检查、学习,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了科学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对照科学发展观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增强了两极领导班子提高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了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为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科学发展意识奠定了思想基础。党政一把手结合对照检查阶段的具体要求分别撰写了自查剖析材料,各中心班子也分别撰写了班子集体自查剖析材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查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站在对企业发展负责、对职工负责的高度,用科学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了两极领导班子在我院改革发展所做的工作,实事求是、客观冷静进行了查摆分析。

案例剖析阶段,案例剖析阶段是学习教育活动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对于更好地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提高科学发展本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阶段,院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深刻剖析案例,广泛献计献策,为下一阶段的集中整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结第三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采取发放合理化建议反馈表,组织召开座谈会,和个别党员进行交流,单独听取他们对我院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等形式开展广泛的调研。二是案例剖析体现我院特点,符合我院发展实际。个案剖析材料都是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对我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焦点问题、瓶颈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并且都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第三阶段活动的开展,领导班子成员在把握院情、明确方向中找差距、查根源,转观念、提境界,广大党员干部在解放思想中统一了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增强了科学发展意识,有效解决了影响和制约我院改革发展中的思想观念问题。消除改革发展中的思想障碍、体制障碍。加快科学发展的举措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成员,针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一套相对完整的具体目标、发展路径和实施措施,更加自觉地推进我院科研、生产、经营工作的科学发展。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开展案例剖析,不仅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增强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而且进一步消除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提高了勇担责任想干事、开拓创新会干事、团结协作干成事、提高效率快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各个方面、各项工作都着眼更高定位,确立更高标准,追求更大进步,取得了明显进步。共2页,当前第1页1

整改落实阶段,对照“四查四看”自查、献计献策及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自查出的问题,围绕“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发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主体作用”这个主题,经领导班子认真讨论,制订领导班子整改方案。对整改阶段存在的问题,我们具体了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目标,规定了整改期限和具体责任人。通过整改,使学习的成果转化成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第12篇

双语教学这个概念来自美国这个拥有150多种语言的移民国家。美国国会于1968年即通过了关于双语教育的法案。当时的美国国土上的学生现状是:来自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的英语水平有限,事实上不能和那些同龄的但却精通英语的伙伴拥有同等的教育机会,这种英语对话和理解能力的缺陷使得这些学生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美国的双语教育法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台的。 实施双语教学最初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是说西班牙语的中美洲国家(尤其是墨西哥)的移民及其后裔。他们是美国最大的非英语移民人群,急需语言的引导,以期能够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这也就是美国双语教育法案的实施目的:使不同母语的孩子具有与美国孩子入学时所要求达到的相当的学业水准,帮助这些孩子掌握英语,帮助他们掌握挑战所有科目未知领域的能力。 鉴于美国各州教育的实际情况,各州教育法案的实施又有其相对独立性。以我在美期间工作的纽约州来说,中学与小学实施双语教育法案的做法就不一样。美国教育学家认为,11周岁以前的孩子,语言的可塑性很强,不必非入双语班不可。因此,小学生进双语或全英语班,以自愿申请为依据;中学阶段,则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进入不同程度的双语班。我在纽约市第1学区(即Chinatown学区)的中小学工作过一段时间,这里的学生以中国移民及其后裔居多,那些刚到美国不满1年却已达到中学入学年龄的学生均进入了双语班。学生走出双语班的时间则因人而宜,通过英语考试者即可进入正常的全英语班,这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及融合有很大好处。中学部最长年限的双语班为三年,三年学习之后学生自动进入正常班。 Chinatown学区中学双语班的教师是清一色会说中英文的中国移民。这些教师中有的原来就是中学教师,他们对自己的学科知识掌握比较透彻,也熟知怎样用双语表达学科知识;有的原来是工程技术人员或对某一领域有较高的掌握水平,在美工作若干时间后能对双语自如运用。较强的师资力量,英中结合的语言表达,加上特殊的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英语课,让双语班的学生从最基础的英语学起,扎扎实实地学习相应的文化知识。 美国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在于双语学生必须用英语取代母语,以期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从而使生活、工作得更好;而在中国,双语教学不存在这种任务,因为中国双语教学的目的应该定位于通过教师运用英语对一些自然、社会学科科目的教授,让学生得到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机会,开阔自己的眼界,完善自己的思维,使其英语和母语能够得到共同、协调发展。所以双语教学不应脱离我国国情,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双语教学健康而有效地发展。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中学 徐红 《光明日报》200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