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3 19:25: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地理考点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系统、有效的复习是地理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使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下面是我在带领初中学生复习地理中的几点做法。
1.做到中考说明与“大纲”的统一。中考说明规定的只是考点,教学大纲不仅规定了知识的内容,而且规定了对教材知识的评价要求,因此必须分清哪些属于识记,哪些属于理解,哪些属于运用,要在复习中找准知识的定位。通过对以上情况的分析,在复习时,中考说明中未涉及的知识大胆舍弃,增加部分要及时的补上,这样复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立足教材,善于总结,理清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活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共分三个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教师要纵观整个教材内容,体现综合性和地域性。地理环境及各个地区的地理特征都是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的综合表现,都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特别要注意地理环境中的位置、自然、人文等要素的综合。突出地域特征,比较地区差异,分析产生特征和差异的原因,明确区域发展的方向。例如,印度和我国有什么相似之处,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既分析特征,又要综合考虑。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联系实际。在“博”的基础上要求“活”。基础知识要求记住重要的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状况。一些重要的地名、数据应当牢固记忆,并能落实到图上,例如东西半球的界线、经度等。理解地理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物质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为重点和难点。运用所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观点来说明、描述、识别地理事物,尤其在基本技能方面,应教会学生注重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地理知识,分析解决一定地理问题的能力。
3.紧扣中考说明,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复习要注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给学生印发中考说明,依照中考说明进行一轮地毯式复习讲解,目的是让学生对考点内容和要求有全面、大致的了解,同时查漏补缺,把学生在初一、初二未掌握好的知识盲点消灭。老师要把各个考点的要求、掌握尺度向学生交代清楚,使学生在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中考说明内容覆盖了初中地理四本书,知识点多而杂,记忆性内容所占比例大,而且这几年的中考命题大多考那些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怪题、偏题较少。因此,不必要也不应该让学生面面俱到、不分轻重地去复习每一个考点。一定要有详有略、有主有次,重点内容要多留意,次要内容简单看看,大体了解即可。
4.规范练习,多角度思考,举一反三,做到“讲-练-考”相结合,实现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复习时,除了要讲解考纲外,还要选择一些合适的、编写水平较高的课辅资料供学生自学和练习,同时,由老师定期出题进行阶段性考查。通过大量练习和考试检查,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考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可以发现自己还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使知识得以消化和巩固。
必要的练习可以促进知识形成和转换。训练时必须有的放矢。要选择内容新颖、覆盖面广、设问巧、质量高、具有典型性的试题进行必要的训练。要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反对题海战术,忌重复相似题型,要善于对一个材料、同一个知识点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全面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练后评析”是非常重要的,可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答题技巧和方法。要仔细研究不同类型的解题方法,特别是主观性试题,要研究不同题型的特点是什么。要知道怎样把观点与材料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准答题角度,要研究怎样运用学科术语恰当组织答案。
5.关注时事热点,与时俱进。热点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多通过教材体现出来。往往是在新的指导思想下及时组织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鼓励学生多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人与自然”等栏目;多读报,了解如、巴以问题、印巴冲突、美伊冲突、黎以冲突等问题,并加强政治、历史等知识的融合;特别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等重大事件。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适应了中考文科综合科目的需要。
关键词: 初中地理 升中考试 备考策略
梅州市初中地理作为初中毕业生升中考试中的考查科目,在升高中的考试中占40分。初三时必须展开繁而有序的系统复习。如何更好更充分地做好这次考试的复习备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着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围绕地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结合梅州市近年来初中地理升中考试题命制特点和升中备考经验,下面笔者提出几种有效备考策略,指导学生掌握自觉学习与复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一、学情分析
本校属于乡镇中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周边的农村,也有少量外来工子女或留守儿童,多数家长忙于工作。对子女疏于管理。学生比较质朴,与社会的接触较少,知识面比较狭窄。尖子生少且不尖,灵活度不够,中层学生多,厌学学生不少。初中学生处在叛逆期,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没有紧迫感和压力感,对考试复习持无所谓态度。家长和学生普遍认为地理是副科,对地理学习不够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在经过两年的地理学习后,大部分初步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和非常有限的学习方法,并初步形成了知识网络,具备了一定的学科技能,但各种地理能力有待提高,知识迁移灵活性不强。本期的地理课复习内容多,任务重,课时紧。要很好地完成结业复习任务,取得理想成绩是有很大压力和困难的。
二、近几年梅州市地理升中考试卷的特点
纵观近几年梅州市地理升中试题,题目既有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又有课本重点、难点、地理热点问题和地理观念、地理素养的考查,综合性、地域性、创新性与开放性都很强,突出了学科特点及创新教育,贴近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渗透了新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
1.彰显学科的最本质特征,图幅多,尤其突出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
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性,地域性既是地理学科的核心内涵之一,又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本质特征。试题中通过图表把地理科的基本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纵观最近5年试题所出现的图,我们把它分为下面几类:
由上表可见,梅州市地理升中考试题充分凸显了地理科的显著特色,图的篇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和信息载体,挖掘图中信息显得非常重要。基于这一点,在备考时可以适当侧重于指导学生学会从图表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描述,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2.试题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试题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地理观念、地理素养的考查,涉及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等可持续发展观内容。比如:2013年试题中:1.下列关于0°纬线和0°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0°纬线和0°经线都能平分地球
B.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的两倍
C.0°经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0°纬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10年试题中: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读下图,在图中找出北京所在位置( )
A.a B.b C.c D.d
这两题质量都很高,虽然不偏不怪,但稍具挑战性。考查的基础知识很简单:经线和纬线的相关知识点,非常灵活地考查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判别位置关系的能力,可谓从一题折射出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3.试题设计突出新情境、新材料、新设计,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试题情境创设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考查“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入生活,走向社会。2012年试题中有些题目就体现了这样的理念:4.下列哪组资源只要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
A.土地、森林 B.耕地、天然气
C.水、煤炭 D.森林、铁矿
7.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在我国领土黄岩岛附近海域骚扰我国渔船,制造事端,严重损害中菲关系。读下图,黄岩岛所在的海域是我国的(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这些题目都充分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课标的这一理念。
4.开放性试题频频出现。
2010年试题中,第13题第(2):如果亚马孙热带森林(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1/3)遭到严重破坏,你认为会造成什么后果?(至少两点)。2008年试题中,第45题第(2):南极洲为什么在巨大的冰层下埋藏着此种矿产?这些试题考查的知识既出自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拓宽视野,重视实践,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和实践中形成的能力,认识和解决社会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放性题目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在开放性题目的设计中,特意没有给出唯一答案,而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所答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开放性题目的增加,可以鼓励学生张开思维的翅膀,主观发挥,大胆联想,要求地理课堂教学必须具有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升中复习有效备考策略
1.明要求,把方向。
初中地理升中考试虽然是升学考试,但测试考查的内容基本是初中阶段地理内容中最基本的知识,而且近几年的地理升中考试大多考那些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主要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怪题、偏题少,难度要求不高,可以说题目怎么简单怎么考。试题按其难度区分为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三个层次。难度分布采用易、中、难为7:2:1。把握好了考试难度,不仅为复习节省了时间,还降低了难度,提高了复习效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内容覆盖了国家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梅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编写的梅州市初中地理乡土教材《梅州地理》;知识点多而复杂,记忆性内容所占比例大。
据考试说明其试卷内容结构如下:
由此可见,复习重点应放在八年级的上下册中国地理部分和七年级上册的地球和地图部分。因此,复习中要围绕这点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应用,真正掌握“双基”。
2.抓考点,定重点。
从近几年的地理升中考试来看,大多考那些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难题偏题少。我们复习时要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复习。首先,把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全部罗列出来,目的是让学生对考点内容和要求有全面的了解,同时查漏补缺,向学生交代清楚哪些是重点、难点;哪些是学生要记住的重要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状况等。例如东西半球的界线、经度等一些重要的数据或地名等应当牢固记忆,并落实到图上。对地理概念、理论和地理规律要理解正确,切实把握。总之,要使学生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知识点清晰。以下是笔者对考试说明理解下整理的主要复习知识点和要突破的重点,如下:
理清课本内容中课标要求和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次分明、有的放矢。
3.讲方法,授技巧。
(1)识图用图方法和技巧。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纵观历年来的试题发现与地图有关的知识考查(含无图考图题)占的比重愈来愈大。我们在复习时指导学生用图、识图是复习的重头戏。复习时要坚持强调图文结合的原则,并把各知识点落实到图中,切忌死记硬背,使学生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的正确方法:认真分析图中的组成要素、图名、指向标、刻度、图例和注记等内容,做到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结合。复习时充分利用空白地图,能很好地让学生将地理课本中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中理解与掌握,不凭空记忆,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理解掌握了地图后,还要学会如何分析地图。如:判断中国南方北方气候类型图时,首先要找出0℃所在的位置,然后在0℃这个位置的旁边画一条界限,有了这条界限,看哪幅图的1月份气温在0℃以上,哪幅图的1月份气温在0℃以下,就能判断出哪幅图是南方还是北方的气候图。此外,还要掌握绘制相关地理图像的技巧,加强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训练,提高学生观察、阅读、分析地图、进行空间联系和地理逻辑联系能力,提高对图像信息的获取、综合和处理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2)善于总结,将知识系统化。
中考知识点虽然大多是基础,但是知识点多而且范围广,如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中考复习时,教师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比如复习中国气候时,可以将相关知识点连在一起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有:中国的气温分布规律(我国夏季气温最高最低点,冬季气温最高最低点);中国的降水分布规律;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解决措施;秦岭-淮河一线;中国的农业。将这些知识点连在一起,系统讲解掌握,这样学生复习效果较好。
(3)答题技巧。
在平时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第一,仔细审题,让学生认真读懂文本材料和题意要求,一个图例一个注记地看清图幅内容,然后提取有效信息。第二,平时师生注意记录典型错误,以便有针对性地纠正,不断改正。
①选择题具有答案简明,覆盖面广,知识跨度大,具有很强的迷惑性。解答这类试题时,最好用排除法。②解答非选择题时,考虑到此类题具有内容完整、直观性突出、运用地图能力要求高、综合性强等特点,解答时要对问题进行归纳、对比、推理分析,抓住问题要点,尤其是开放性试题,注意把握答题的要点,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和准确性。
4.问热点,重实践。
地理热点即是与地理学科密切联系,而且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或危害的国际或国内的新闻热点事件,大多数属于“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热点问题,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地理教学和考核的重要切入点。纵观近年来梅州市的地理升中考试卷中就有相当多的考题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有关。因此,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多关心国内外大事,及时把新闻热点带入课堂,师生共同将素材变成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地理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分析解决相关热点问题,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如:复习“板块的运动”时,可以引入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及核泄露问题,让学生分析地震的成因,日本是如何防震减灾的,中国在防震这方面可否借鉴,核泄露属于环境问题有哪些严重后果。这样学生就应用了“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等知识点。又如:喀什热点可以设计新疆气候、地形、农业、坎儿井、水果等相关问题,让学生复习并掌握涉及的知识点。
另外,备考阶段,教师最好能对平时积累的热点进行比较筛选,突出五个左右的地理大热点。这五个热点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必须是重要的地理热点,它们和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联系密切;二是要尽可能地让这五个热点覆盖到所有重要的地理考点,以便通过地理热点的备考使后期复习具备系统性,覆盖面大。
总之,在地理升中考试复习中尽量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的眼光观察分析生产生活和社会现实中各类相关地理问题,让学生感觉到地理的有用性,增强地理学习主动性,提高升中考试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树声.体现课改要求,突出学科特点.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1-2(265-266):52-29.
[2]刘金龙.谈地理热点试题的命制与高考备考应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4(316):52-29.
我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科命题的重点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突出考查最核心的主干地理知识。本人通过多年上初三地理复习课的经验积累,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认为只要充分落实好“勤、严、细、实”这四个步骤,就能上好复习课,达到很好的复习效果。
勤备课。精心备好复习课教案,一方面要认真研读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近三年来的中考试题和中考复习指南,明确出题的方向,把握好复习的大纲线索,制订好一整套的复习计划,以便在复习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复习导向,并以它为基础起到承上启下和衔接的作用。二是要认真研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中考地理科考试说明》。中考地理科试题的设置,既体现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将考查的知识点控制在《中考地理科考试说明》的要求范围之内,所以认真研读它们,才能把握好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的衔接与融合,并依此为指导思想进行备考和复习,合理使用好教材,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备好学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学生是考场上的主力军,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学初先调阅学生们在初一初二时的成绩表,对他们的基础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在开学后准备一次模拟考试,摸清学生对双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有没有特别欠缺薄弱的某个知识环节,如初中学生不容易掌握的经纬网、东西半球的划分与判读、方向、等高线地形图等内容。这样在以后的复习课中更能把握好详略,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严把关。初三地理复习课课时少,内容多,增大课堂容量是完成复习内容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一定要按质按量完成已定的复习计划。在课堂上老师要导好复习方向,精心设计好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一系列问题,复习线索要灵活、准确、简单,让学生沿着这条“线”积极主动地跟着老师去想、去说、去做,真正地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中去。多引导学生讨论问题,把握好讨论的时间与方向。对系列问题中的关键问题,老师要注意点拨,引导学生应该运用哪些知识来突破,循循善诱引领学生找到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在复习“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这一内容时,我列出以下线索: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四大工业基地自北向南沿海分布的位置;以轻、重工业为主还是综合性工业为主;有无便利的运输条件(水路还是陆路);有无丰富的原料、燃料资源或淡水资源;劳动力资源充足还是具有科技、信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市场在哪里;四大工业基地的重点城市有哪些。经过这样的思路引导,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正确选择工业基地的相关知识,还能促使学生在思想上养成全方位、多因素、多层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潜移默化地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好品质。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老师及时发现知识点有偏差的地方,及时修正。复习时详略得当,多注意学生们的反应和掌握的熟练程度,及时调整复习的方向和详略讲解的内容,避免累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充分利用好4~6人的学习小组,不定时采用提问和小测等方式抽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对抽检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让他所在的小组成员集体努力,根据具体情况,或给他们开开“小灶”,提高读图或审题理解等方面的能力;或强制记忆,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布规律等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成员之间互相督促,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每一轮单元复习后,定期进行单元测试,这是检测复习效果的最好方法。对检测结果认真分析,及时总结,调整复习内容,查缺补漏,对前段复习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够及时调整今后努力的方向。
细辅导。对学生既要做好知识辅导,又要做好心理辅导。每次小测或单元检测以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辅导。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老师亲自讲评的内容,就将需要辅导的学生集中起来由老师辅导;有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则可以交给科代表或小组长督促完成,再经老师抽查后认为过关了为止。具体到基础较差或某次考试失利的学生个体,要经常进行个别谈心,首先鼓励他们克服畏难心理,不要一遇到”拦路虎“了就退缩,多询问他们,自己失分的原因是什么,是知识运用能力不强,还是基础知识不牢固;是做题目时粗心大意,还是考试时心态不够好,等等。通过辅导与谈话等方式,让学生正视自己,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重新定好学习目标。
实操练。在复习后期,多关注各类中考信息和时事热点,收集兄弟学校的模拟试题,精心挑选部分题目,做到对题目有选择地使用,将题目与考点、教材、学生的实际能力相结合,既不偏离考点重点,又不脱离教材,编排好几套切合学生实际的模拟试题,讲练结合,老师多解疑答惑,多引导学生回顾,反思,温故而知新,对照考点内容,理清知识体系,逐一检查过关。除了在复习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还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和挖掘更深、更广的新问题,进入更深层次的知识领悟。就这样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推进,促使学生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达到最理想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定位 概念 思维方向 习惯
学生之所以出现考试不得分的现象,究其根底,是平时的英语学习产生了漏洞,没有及时地查缺补漏,造成大考成绩不理想。而对于查缺补漏,我们一直重视补习知识,但还有一个方面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重新梳理学习态度和过程。
对于基础年级的英语学习而言,我们大体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正确定位。
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来说,英语不能完全算是一门新课,许多学生在小学时就学过,甚至除了在校学习之外,家长还花钱让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但也正是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让学生过高地估计了自己,不能正确地面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现在大部分小学英语课时量比初中少,学生在落实书写方面仍有欠缺,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尤其是在进入初中以后,部分学生会出现会说不会写,书写不规范等情况。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法,不要眼高手。低、忽视简单知识,而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
2 理解新知识。
在最初接触新知识的时候,要注意正确地理解和记忆。如果在刚开始接触新的学习内容时不能明确清晰地理解和记忆,那么以后就会造成混淆,由于先入为主的原因,再想改就会很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见的学生学习误区有以下几种:
(1)误区一:用汉字记录单词发音
由于英语音标的识记存在一定困难,有的学生又不愿意主动多听录音,多做模仿,为了省事,就在书上用汉字标识单词的发音。时间长了,有些学生的发音便成了和英语相近却不完全相同的语音,这样的发音常会在课堂上招来同学的嘲笑而影响信心,打击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初始阶段,就要帮助学生正确识读音标,模仿录音,培养正确的发音习惯。
(2)误区二:只听不记,懒于动手。
英语课强调口头练习和小组活动,有的学生只重视口语练习,疏于动手做笔记。时间长了,有的知识点便出现了漏洞。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笔记习惯,及时梳理知识点,并且通过习题训练来及时巩固和强化记忆。
3 形成概念。
英语和汉语在语法和习惯用法上有很多不同,例如动词的时态、语态变化,名词的复数形式等,在汉语中根本就没有。因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经常会把英语翻译成汉语,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理解和应用知识,这种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学英语的方法有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影响语感的培养。这时候,要帮助学生尽量抛开原有的语法束缚,建立新的概念,并在实际学习中创设英语的语言环境,用英语的概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 寻找思维方向。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会有这样的尴尬――上课时听懂了,做题时却常出错,明明是学过的知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会张冠李戴、相互混淆。这就反映出学生在应用新知识的时候没有找到正确的思考方向。
举例而言,在做补全对话、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等文段练习时,学生常注重从前往后推测答案,对于从后往前推测答案的题目或者是需要整体理解全文来总结答案的题目则易出错。这时我们就要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文章,仔细体会前后文之间的联系,注意寻找题目的考点,然后按照考点去思考,寻找答案。
5 培养习惯。
在初中学习阶段,我们应当帮助学生养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良好习惯。
养成预习习惯。在帮助学生培养预习习惯方面,我们可以给学生预留一些听录音、读单词的任务或通过学案当中的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课文中的功能句。
养成复习习惯。学习中的遗忘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坚持及时、有效的复习,就可以减少遗忘带来的损失,尽可多地掌握所学知识。
养成开口习惯。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语感尤其重要。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多注重书面作业,而轻视口头作业。其实,多说、多练英语不仅可以提高口语水平,还能帮助学生克服羞怯心理。建立自信。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考试说明》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种版本的“新课程标准”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能力层级为B。考查难度上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解释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包括句子成分。
题型多为选择题,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材料来源上,所选阅读材料的例句多选自初中所学课文(包括“新课程标准”教材和统编教材)及与课本有关联的文章。
如何掌握好“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呢?:1.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2.可自己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虚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对照课文和单元知识短文认真填写,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复习效率。
备考策略
1.立足课内,辐射课外。
(1)历年中考考点的设置,几乎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因此,立足课内、辐射课外实在必要。
(2)以单元为单位,抓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注意前后联系,总结规律。同时积累关键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配以一定的课外练习,体现知识体系的联系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
(3)以课外文段为主,联系课内已学知识。与课内的知识融合,贯通起来理解记忆。另外,每天分别给10个虚词在课内找例解。
2.注意虚词的古今变化,懂得它和白话中哪些说法大体相当。
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
(1)少数沿用下来。如“学然后知不足”的“然后”,“使吾勇于就死也”的“于”,今仍使用。
(2)有的完全消失。例如作发语词的“夫”“盖”,如“盖追先帝之殊遇”;起提顿作用的“者”;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例如“所以”在文言里表原因或凭借,现在则表结果。“也”在文言里作助词,表陈述、判断、停顿等语气,现作副词,表同样、并行等意义。
(4)有的改用了别的词。如语气助词“矣”现在改用“了”,“乎”一般改用“吗”“呢”,“于”则用“在”“向”“到”“对”“从”“同”“给”“被”等介词代替。
3.分辨词性,以词性统率用法。
例如:“之”有三个词性。
动词,“辍耕之(到、往)垄上”,“之”作为实词,仅此一个特殊用法,应着重记住。
代词,有第三、第一人称代词用法,前者是一般用法,大家比较熟悉,可以不必特别记;后者(如“不知将军宽之(我)至此也”)属特殊用法,要引起注意。另外,还有近指代词用法,如“均之(这)二策”。
助词,一般有五个用法:一是当“的”字用,作定语的标志,如“前事不忘,后事之(的)师”;二是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作补语标志,如“以其求思之(得)深而无不在也”;三是音节助词,无实义,如“顷之”;四是宾语前置标志,如“宋何罪之有”,译时省去;五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之在句子中作主语、谓语和分句,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要抓住它在主谓之间(一般是名词、代词与动词、形容词之间)的特点,把它与定语标志区分开来。
这样,通过词性统率用法,就使繁多的虚词用法有了头绪。而通过抓生疏、疑难、特殊的用法,也减少了复习量。
4.结合语境辨明用法。
虚词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综合运用文意理解与句法分析两种方法。
关键词:初中区域地理;高考复习;新方法探究
一、问题的产生
初中区域地理的复习一般是在高二进行的,高二还有必修Ⅲ和两本选修的教学任务要完成,只有完成了教学任务才能进行初中区域地理的复习。地理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如气候、地形地势特征、水文特征、自然带、农业、工业、交通等,在复习时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因此很难在高二展开系统复习,所以说高二不具备深入复习的条件。
到了高三下学期,学生虽然已具备了较扎实的知识体系,形成了地理复习的思路,但受到时间问题的困扰,也难进行系统复习。因为,高三下学期一般要进行二轮专题复习,虽然各校有自身的实际情况,专题内容略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可分为:地球与地图、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选修等专题。
前面几个专题是复习的重点,是二轮专题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在复习中会消耗较多的时间。而高三下学期又有大量的质检、模拟考试,因此留给初中区域地理复习的时间屈指可数,所以时间是制约初中区域地理系统复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初中区域地理高考复习新方法探究
(一)方法的产生
本人认为,初中区域地理是主要知识考点的框架,高考很多考点可以说是用区域作为定位来考查高中的地理知识。本人在二轮复习时,打破原有的二轮专题,创设新的专题为地球与地图、宇宙中的地球、初中区域地理、选修。按初中地理政治分区的思路如东亚、东南亚等区域进行复习,以区域作为框架,将高中所学的三本必修内容全部都融入区域中,并且指导学生找出这种复习思路的主线,构建地理重要知识点的思维模式,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意识,并能将这种思路应用于任何一个区域。
(二)具体复习内容
初中区域地理的具体复习内容如下:
1.地理位置
分为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主要用来确定该区所处的温度带或气候带,经度和海、陆位置用于区分大陆东岸、西岸和大陆内部,同时进一步区分该区域所在的大洲或国家。培养学生形成将纬度位置与经度和海、陆结合起来,就基本可以推导出该区域的气候类型的复习思维。
2.自然地理特征
分为气候、地形、水文、自然带、矿产资源、洋流等内容,各内容的具体复习思路如下:
(1)气候主要复习内容包括:
①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特征:详细复习每个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在本区的分布情况,构建学生描述气候特征的思维模式。
②气候的特殊性及其成因:一些主要区域的特殊性及成因要求学生熟悉,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洲加勒比海沿岸的热带雨林、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等。除此之外,气候的特殊性还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同一种气候类型在局部区域的特殊性及其成因:例如同样是季风气候但冬雨比重大的地区,如日本的日本海沿岸、中国的云贵高原北部、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等等。另一方面是热带及温带季风TGlmZeaVmeWtpuiuvuiuoWQCEg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I3J+mHjemYheivuyDmi5Pop4bph44g5YW75ZOB6LSoIOS/g+mrmOaViCfph43pmIXor7sg5ouT6KeG6YeOIOWFu+WTgei0qCDkv4Ppq5jmlYhkAgcPZBYEZg8VAQzor77loILlhoXlpJZkAgEPFgIfAQJYFrABZg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I4MOWmguS9leWcqOmfs+S5kOivvuS4reWfueWFu+WtpueUn+eahOWtpuS5oOWFtOi2ozDlpoLkvZXlnKjpn7PkuZDor77kuK3ln7nlhbvlrabnlJ/nmoTlrabkuaDlhbTotqNkAgE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yOSTkvovosIjlnLDnkIbmlZnlrabkuK3nmoTpl67popjorr7orqEk5L6L6LCI5Zyw55CG5pWZ5a2m5Lit55qE6Zeu6aKY6K6+6K6hZAIC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MzAn5Yqg5by66auY5Lit55Sf5YyW5a2m55So6K+t55qE6KeE6IyD5YyWJ+WKoOW8uumrmOS4reeUn+WMluWtpueUqOivreeahOinhOiMg+WMlmQCAw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MxMOa1heiwiOaWsOivvuaUueS4i+mrmOS4reS/oeaBr+aKgOacr+eahOaVmeS4juWtpjDmtYXosIjmlrDor77mlLnkuIvpq5jkuK3kv6Hmga/mioDmnK/nmoTmlZnkuI7lraZkAgQ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zMirmlZnlrabkuK3lpoLkvZXorqnlrabnlJ/lnKjlv6vkuZDkuK3lhpnkvZwq5pWZ5a2m5Lit5aaC5L2V6K6p5a2m55Sf5Zyo5b+r5LmQ5Lit5YaZ5L2cZAIF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MzMw5rWF5p6Q6auY5Lit5pWw5a2m5pWZ5a2m5Lit55qE6L+B56e755CG6K665bqU55SoMOa1heaekOmrmOS4reaVsOWtpuaVmeWtpuS4reeahOi/geenu+eQhuiuuuW6lOeUqGQCBg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M0KuWmguS9leaPkOmrmOWGnOadkeS4reWtpueUn+eahOWGmeS9nOiDveWKmyrlpoLkvZXmj5Dpq5jlhpzmnZHkuK3lrabnlJ/nmoTlhpnkvZzog73liptkAgc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zNSHosIjkuK3lrabnlJ/kvZzmlofog73lipvnmoTln7nlhbsh6LCI5Lit5a2m55Sf5L2c5paH6IO95Yqb55qE5Z+55YW7ZAII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MzYr5a6e5pa95ZCI5L2c5a2m5LmgIOWCrOeUn+KAnOWFseeUn+aViOW6lOKAnSvlrp7mlr3lkIjkvZzlrabkuaAg5YKs55Sf4oCc5YWx55Sf5pWI5bqU4oCdZAIJ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MzdC5qC55qSN5pyJ5pWI6ZiF6K+75pWZ5a2m77yM5Z+55YW75a2m55Sf6K+t6KiA57u85ZCI6L+Q55So55qE6IO95YqbQuagueakjeacieaViOmYheivu+aVmeWtpu+8jOWfueWFu+WtpueUn+ivreiogOe7vOWQiOi/kOeUqOeahOiDveWKm2QCCg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M4MOenkeaKgOWwj+WunumqjOWcqOWMluWtpue0oOi0qOaVmeiCsuS4reeahOS9nOeUqDDnp5HmioDlsI/lrp7pqozlnKjljJblrabntKDotKjmlZnogrLkuK3nmoTkvZznlKhkAgs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zOTnmtYXosIjmg4XlooPmlZnlrabnrZbnlaXlnKjogYvnlJ/lnLDnkIbor77loILkuK3nmoTov5DnlKg55rWF6LCI5oOF5aKD5pWZ5a2m562W55Wl5Zyo6IGL55Sf5Zyw55CG6K++5aCC5Lit55qE6L+Q55SoZAIM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NDAP5aW95oiP5Zyo5ZCO5aS0D+WlveaIj+WcqOWQjuWktGQCDQ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QxJea/gOaJrDIwMTPvvIzmiZPpgKDpq5jmlYjlpI3kuaDor77loIIl5r+A5omsMjAxM++8jOaJk+mAoOmrmOaViOWkjeS5oOivvuWggmQCDg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QyP+a1heiuuuS4reWtpuS9k+iCsuaVmeWtpuS4reWOn+WcsOWPjOaJi+WktOS4iuaOt+WunuW/g+eQg+aVmeWtpj/mtYXorrrkuK3lrabkvZPogrLmlZnlrabkuK3ljp/lnLDlj4zmiYvlpLTkuIrmjrflrp7lv4PnkIPmlZnlraZkAg8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0MyTmj5Dlh7rpl67popjmr5Top6PlhrPpl67popjmm7Tph43opoEk5o+Q5Ye66Zeu6aKY5q+U6Kej5Yaz6Zeu6aKY5pu06YeN6KaBZAIQ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NDQk6Kej5p6Q5Yid5Lit6K+t5paH5ZCN6JGX6ZiF6K+75pWZ5a2mJOino+aekOWIneS4reivreaWh+WQjeiRl+mYheivu+aVmeWtpmQCEQ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Q1J+a/gOa0u+aWh+iogOaWh+aVmeWtpuS5i+S4iemDqOKAnOi2o+KAnSfmv4DmtLvmlofoqIDmlofmlZnlrabkuYvkuInpg6jigJzotqPigJ1kAhI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0Nifmv4DlirHorqnmgJ3mg7Plk4HlvrfmlZnlrablhYXmu6Hmv4Dmg4Un5r+A5Yqx6K6p5oCd5oOz5ZOB5b635pWZ5a2m5YWF5ruh5r+A5oOFZAIT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NDc85Z+65LqO6Zeu6aKY6Kej5Yaz5qih5byP55qE5Lit5a2m55Sf54mp5pWZ5a2m6K6+6K6h55qE5o6i6K6oPOWfuuS6jumXrumimOino+WGs+aooeW8j+eahOS4reWtpueUn+eJqeaVmeWtpuiuvuiuoeeahOaOouiuqGQCFA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Q4OeWIneS4reenkeWtpuivvuWgguaVmeWtpuS4reW4iOeUn+acieaViOS6kuWKqOeahOmHjeimgeaApznliJ3kuK3np5Hlrabor77loILmlZnlrabkuK3luIjnlJ/mnInmlYjkupLliqjnmoTph43opoHmgKdkAhU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0OTPlpoLkvZXlnKjmlrDor77nqIvog4zmma/kuIvmj5Dpq5jor63mlofmlZnlrabotKjph48z5aaC5L2V5Zyo5paw6K++56iL6IOM5pmv5LiL5o+Q6auY6K+t5paH5pWZ5a2m6LSo6YePZAIW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NTAM5pyJ5pWI6aKE5LmgDOacieaViOmihOS5oGQCFw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UxNuWkmuWqkuS9k+aKgOacr+WcqOmrmOS4reaAneaDs+aUv+ayu+aVmeWtpuS4reeahOS9nOeUqDblpJrlqpLkvZPmioDmnK/lnKjpq5jkuK3mgJ3mg7PmlL/msrvmlZnlrabkuK3nmoTkvZznlKhkAhg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1Mi3lnKjljJblrabmlZnlrabkuK3muJfpgI/oioLog73njq/kv53nmoTmgJ3mg7Mt5Zyo5YyW5a2m5pWZ5a2m5Lit5riX6YCP6IqC6IO9546v5L+d55qE5oCd5oOzZAIZ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NTMz5Yid5Lit5L2T5pON5pWZ5a2m5Lit5bi46KeB6Zeu6aKY55qE5oCd6ICD5ZKM6Kej5YazM+WIneS4reS9k+aTjeaVmeWtpuS4reW4uOingemXrumimOeahOaAneiAg+WSjOino+WGs2QCGg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U0KuaWsOivvuaUueiDjOaZr+S4i+mrmOS4reaVsOWtpuaVmeWtpuiuvuiuoSrmlrDor77mlLnog4zmma/kuIvpq5jkuK3mlbDlrabmlZnlraborr7orqFkAhs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1NSHnvo7mnK/or77lupTorqnlrabnlJ/kvZPpqozlv6vkuZAh576O5pyv6K++5bqU6K6p5a2m55Sf5L2T6aqM5b+r5LmQZAIc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NTYe5aaC5L2V5o+Q6auY5L2c5paH5pWZ5a2m5pWI546HHuWmguS9leaPkOmrmOS9nOaWh+aVmeWtpuaViOeOh2QCHQ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U3KuivreaWh+aVmeWtpuS4reWmguS9lea/gOWPkeWtpueUn+eahOaDheaEnyror63mlofmlZnlrabkuK3lpoLkvZXmv4Dlj5HlrabnlJ/nmoTmg4XmhJ9kAh4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1OCHlpoLkvZXmj5Dpq5jpq5jkuK3mlZnogrLkv6Hmga/ljJYh5aaC5L2V5o+Q6auY6auY5Lit5pWZ6IKy5L+h5oGv5YyWZAIf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NTkq5aaC5L2V5o+Q6auY5Yid5Lit54mp55CG5pWZ5a2m55qE6Laj5ZGz5oCnKuWmguS9leaPkOmrmOWIneS4reeJqeeQhuaVmeWtpueahOi2o+WRs+aAp2QCIA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YwJOWmguS9leaJk+mAoOWIneS4remrmOaViOWMluWtpuivvuWggiTlpoLkvZXmiZPpgKDliJ3kuK3pq5jmlYjljJblrabor77loIJkAiE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2MTPliJ3kuK3kvZPogrLmlZnlrabkuK3lpoLkvZXlj5HmjKXlrabnlJ/nmoTkuLvliqjmgKcz5Yid5Lit5L2T6IKy5pWZ5a2m5Lit5aaC5L2V5Y+R5oyl5a2m55Sf55qE5Li75Yqo5oCnZAIi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NjIq6auY5Lit6Iux6K+t5YaZ5L2c5pWZ5a2m5Lit55qE5ZCI5L2c5a2m5LmgKumrmOS4reiLseivreWGmeS9nOaVmeWtpuS4reeahOWQiOS9nOWtpuS5oGQCIw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YzHua1heiwiOaVsOWtpuivvuWggueahOacieaViOaApx7mtYXosIjmlbDlrabor77loILnmoTmnInmlYjmgKdkAiQ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2NDzmjqLorqjpq5jkuK3oi7Hor63mlZnlrabkuK3lrabnlJ/oh6rkuLvlrabkuaDog73lipvnmoTln7nlhbs85o6i6K6o6auY5Lit6Iux6K+t5pWZ5a2m5Lit5a2m55Sf6Ieq5Li75a2m5Lmg6IO95Yqb55qE5Z+55YW7ZAIl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NjUk5rWF6LCI6IuP56eR54mI5LiD5bm057qn5pWw5a2m5pWZ5a2mJOa1heiwiOiLj+enkeeJiOS4g+W5tOe6p+aVsOWtpuaVmeWtpmQCJg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Y2FOaEn+aCnyDkvZPpqowg5o6i56m2FOaEn+aCnyDkvZPpqowg5o6i56m2ZAIn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Njc85a+54oCc5Yip55So5YWJ5ZCI5L2c55So5Zyo5Y+254mH5LiK5oiQ5YOP4oCd5a6e6aqM55qE5o6i56m2POWvueKAnOWIqeeUqOWFieWQiOS9nOeUqOWcqOWPtueJh+S4iuaIkOWDj+KAneWunumqjOeahOaOoueptmQCKA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Y4IemrmOS4reeUn+eJqeivvuWgguaVmeWtpueahOS9k+S8miHpq5jkuK3nlJ/nianor77loILmlZnlrabnmoTkvZPkvJpkAik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2OSHmsqHmnInpooTorr7nmoTmlZnlrabmmK/kvY7mlYjnmoQh5rKh5pyJ6aKE6K6+55qE5pWZ5a2m5piv5L2O5pWI55qEZAIq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NzAY5oCd5oOz5pS/5rK75pWZ5a2m5Y+N5oCdGOaAneaDs+aUv+ayu+aVmeWtpuWPjeaAnWQCKw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cxIea1heiuruWtpueUn+mYheivu+WFtOi2o+eahOWfueWFuyHmtYXorq7lrabnlJ/pmIXor7vlhbTotqPnmoTln7nlhbtkAiw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3Mi3ku47kvZzmlofor4Tku7fmtYXosIjln7nlhbvlrabnlJ/lhpnkvZzlhbTotqMt5LuO5L2c5paH6K+E5Lu35rWF6LCI5Z+55YW75a2m55Sf5YaZ5L2c5YW06LajZAIt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NzMn5aaC5L2V5Z+55YW75a2m55Sf55qE5pWw5a2m5a2m5Lmg5YW06LajJ+WmguS9leWfueWFu+WtpueUn+eahOaVsOWtpuWtpuS5oOWFtOi2o2QCLg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c0POWIneS4reS/oeaBr+aKgOacr+aVmeWtpuS4reeahOWIm+aWsOiDveWKm+WfueWFu+etlueVpeaOoueptjzliJ3kuK3kv6Hmga/mioDmnK/mlZnlrabkuK3nmoTliJvmlrDog73lipvln7nlhbvnrZbnlaXmjqLnqbZkAi8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3NSTmtYXmnpDpq5jkuK3mgJ3mg7PmlL/msrvmlZnlrablrp7ot7Uk5rWF5p6Q6auY5Lit5oCd5oOz5pS/5rK75pWZ5a2m5a6e6Le1ZAIw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NzYq5Lit5a2m55Sf6Iux6K+t5YaZ5L2c5Lit55qE5q+N6K+t6LSf6L+B56e7KuS4reWtpueUn+iLseivreWGmeS9nOS4reeahOavjeivrei0n+i/geenu2QCMQ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c3NuS4reWtpuaVsOWtpuivvuWggumXrumimOiuvuiuoeacieaViOaAp+eahOWunui3teaOoue0ojbkuK3lrabmlbDlrabor77loILpl67popjorr7orqHmnInmlYjmgKfnmoTlrp7ot7XmjqLntKJkAjI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3OCfosIjpq5jkuK3niannkIblrp7pqozor77nmoTlh4blpIflt6XkvZwn6LCI6auY5Lit54mp55CG5a6e6aqM6K++55qE5YeG5aSH5bel5L2cZAIz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Nzkw5Lul5o+Q6Zeu5L+D6auY5pWI77yM5o+Q6auY6K+t5paH5pWZ5a2m5pyJ5pWI5oCnMOS7peaPkOmXruS/g+mrmOaViO+8jOaPkOmrmOivreaWh+aVmeWtpuacieaViOaAp2QCNA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gwNuaAneaDs+aUv+ayu+ivvuWgguS4reWmguS9leWfueWFu+WtpueUn+eahOWIm+aWsOiDveWKmzbmgJ3mg7PmlL/msrvor77loILkuK3lpoLkvZXln7nlhbvlrabnlJ/nmoTliJvmlrDog73liptkAjU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4MSTlpoLkvZXmnoTlu7rmgJ3mg7Plk4Hlvrfpq5jmlYjor77loIIk5aaC5L2V5p6E5bu65oCd5oOz5ZOB5b636auY5pWI6K++5aCCZAI2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ODIe5a6I5pyb6YKj5LiA5oq557qv5rSB55qE56yR5a65HuWuiOacm+mCo+S4gOaKuee6r+a0geeahOeskeWuuWQCNw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gzJ+WIneaOoumrmOS4reivvumXtOS9k+iCsua0u+WKqOeahOe7hOe7hyfliJ3mjqLpq5jkuK3or77pl7TkvZPogrLmtLvliqjnmoTnu4Tnu4dkAjg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4NCTngrnkuq7or77loILvvIzorqnlrabnlJ/kuKrmgKfpo57miawk54K55Lqu6K++5aCC77yM6K6p5a2m55Sf5Liq5oCn6aOe5omsZAI5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ODU257K+5b+D5Yib6K6+6Z+z5LmQ5oOF5aKD6K6p5oCd5oOz5ZOB5b636K++5aaZ5LiN5Y+v6KiANueyvuW/g+WIm+iuvumfs+S5kOaDheWig+iuqeaAneaDs+WTgeW+t+ivvuWmmeS4jeWPr+iogGQCOg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g2MOa1heaekOWIneS4reS9k+iCsuaVmeWtpuS4reacieaViOivvuWggueahOaehOW7ujDmtYXmnpDliJ3kuK3kvZPogrLmlZnlrabkuK3mnInmlYjor77loILnmoTmnoTlu7pkAjs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4NyfkvJjljJbor77loILmlZnlrabvvIzmj5Dpq5jmlZnlrabotKjph48n5LyY5YyW6K++5aCC5pWZ5a2m77yM5o+Q6auY5pWZ5a2m6LSo6YePZAI8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ODgl6YeN6KeG6K++5aCC6aKE6K6+IOWRteaKpOivvuWggueUn+aIkCXph43op4bor77loILpooTorr4g5ZG15oqk6K++5aCC55Sf5oiQZAI9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ODkz6Ieq5Li75oCn5pWw5a2m6K++5aCC5pWZ5a2m5Z+55YW75a2m55Sf5Yib5paw5oSP6K+GM+iHquS4u+aAp+aVsOWtpuivvuWgguaVmeWtpuWfueWFu+WtpueUn+WIm+aWsOaEj+ivhmQCPg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kwJ+a1heiwiOmrmOS4reWMluWtpueahOivvuWgguWIm+aWsOaVmeWtpifmtYXosIjpq5jkuK3ljJblrabnmoTor77loILliJvmlrDmlZnlraZkAj8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5MQ/miJHmnInmiJHpo47ph4cP5oiR5pyJ5oiR6aOO6YeHZAJAD2QWAmYPFQQADXhrdHoyMDEzMDUzOTIt5ZaE55So4oCc5oOF5oSf4oCd6a2U5rOV5qOS5r+A5rS754mp55CG6K++5aCCLeWWhOeUqOKAnOaDheaEn+KAnemtlOazleajkua/gOa0u+eJqeeQhuivvuWggmQCQQ9kFgJmDxUEAA14a3R6MjAxMzA1MzkzMOWBmuWlvemihOiuvuS4jueUn+aIkO+8jOiuqemrmOS4reaVsOWtpuabtOeyvuW9qTDlgZrlpb3pooTorr7kuI7nlJ/miJDvvIzorqnpq5jkuK3mlbDlrabmm7Tnsr7lvalkAkIPZBYCZg8VBAANeGt0ejIwMTMwNTM5NDbpq5jkuK3lsI/蛑挥醒侵薏庞校泵乐藓湍厦乐薜拇舐蕉兜南嘤ξ恢弥挥形麓舐叫云蚝腿却菰颍庖部梢宰魑卸掀蚶嘈偷囊恢址椒ā
(2)地形主要复习内容包括:
①各区域主要的地形区名称及其成因:熟记各区域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地形区分布状况,结合内外力作用进行复习,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纳入初中区域地理复习。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区域地理的知识、又结合实例进行复习,使学生对内外力作用及其产生的地貌有了一个更全面系统的认识。
②地形特征的描述:复习的重点也是构建学生对于地形特征的描述思路。复习时前几个区域必须比较细致的展开描述,等学生的思路构建好之后,就可以全部由学生进行描述,教师只要稍加指导即可。
(3)水文水系主要复习内容包括:
①各区的主要河流湖泊:每个区域的主要河流湖泊的名称、大致位置、流向、注入海洋(或是内流河)都要求学生熟悉,因为根据重要河流、湖泊的形态、位置也是地理区域定位的一种方法。
②区域内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构建学生的思维模式,同时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知识体系,构建学生对区域的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自然带或植被主要复习内容:结合区域的实例,复习各自然带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尤其是复习差异性。在特殊的区域中,还要复习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如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的荒漠)。
(5)矿产资源:让学生熟记各区域的主要矿产资源,为人文地理中工业的复习创造条件。
(6)洋流:区域中重要的洋流一定牢记,并与气候等知识相联系,阐述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人文地理特征
主要复习人种和居民、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就是原先专题复习中的人口与城市专题、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内容专题,也通称为区位因素分析。主要有城市区位、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交通区位等。这部分知识学生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在复习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各区位的归纳和总结,形成一个完整的区位答题思路,使学生可以按点作答,这样在答题时不易因为漏掉要点而出现不必要的失分。
(2)强化自然地理特征的复习,并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结合。因为自然地理特征对人文地理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熟悉了自然地理特征,农业、交通、城市的区位就相对更好掌握了。
一、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融合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以行业为依托,就业为导向,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依据人才培养需求,会计专业的课程设计必须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进行有效的融合。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能够有效的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能够更全面地考核学生的水平;能够大大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学生就业保障。
二、会计专业现状分析
以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为例,会计专业每个年级4个班,每班平均40人。北京市现阶段每年有两次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机会,考试一共三门,《会计基础》是其中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考题面宽题目灵活,所以该门课程的难度、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教材分析
共十个章节,可以说每一章都是重点、都有考点,前半部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后半部实践性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的填写;同时前后知识的关联度大,每一章都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考点众多,对学生来说学习的难度不小。
(二)考情分析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实行三科联考,要取得证书,必须一次通过三门考试。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一学期同时学习三门专业课难度较大,因而我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有三次考试机会。学生第一次考试,教师带着大家一起学习,这时的学习氛围浓厚,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如果第一次没通过,对学生的打击较大,自信心下降,第二次考试时,同时又有新的专业课要学习,考试的压力会更大,就会有学生自我放弃。
(三)学生分析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略弱,自信心不足,再加之会计专业的抽象性,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所以在刚学习专业课时如果没有及时树立好学习观,很容易自暴自弃,对后续的学习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体会
(一)树立学生信心,强化学习动机
中职学生的普遍现状是自信心不足,因此在课程讲授之初引导学生做好学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树立考取会计证的态度、目标,并为之努力的勤奋和恒心。只有通过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找到优质的会计工作岗位增加砝码。
1.充分利用好第一堂课建立起学生的兴趣。第一堂课重点不是在于知识的讲授,而是要做到足够的引入。教师要整体把握《会计基础》这门课程,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学好该门课程对考取会计上岗证的必要性,帮助学生构建会计职业发展的轨迹,为准备接受会计知识做好铺垫,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
2.端正学校态度。部分学生看到《会计基础》满是文字的教材时,就已经头大了,还没有开始学习就产生了抵触心理。还有学生认为,反正考试都是客观题,我就去碰运气也许能通过,不用费什么大功夫。针对这些想法,都要提前给学生打预防针。只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扎实掌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为了应试,更是为了自己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准确把握考试特点及方向,确定教学内容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财政部组织的考试。财政部于2014年修订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在考试形式上,北京市从2012年3月正式全面采用无纸化考试,北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已从有纸化命题考试转变为无纸化题库抽题考试,即为机考。
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主要依据。因此授课之初,教师必须熟悉研读考试大纲,准确把握考试特点及方向,从而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教材里面的重点难点内容必须精读,即常考点,必须吃透,这样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提供大量丰富的练习题,帮助考生熟练掌握各个考点。选取涵盖考试知识点的无纸化章节练习、题型练习供学生学习,巩固各知识考点。期末阶段采用无纸化考试全真模拟系统,让学生尽早的适应无纸化考试。
(三)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将考点化零为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材内容分为重点章节、一般章节和非重点章节,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把精力放在重点章节,减轻学习压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有机结合各个考点,以考点归纳的方法来讲授教材的内容。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将考点从章节内容中提炼出来,将每个考点细分成若干个问题,并注意各个考点之间的前后贯通,对考点在教材上的分布进行调整,将考点化零为整。通过这样的途径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点。
针对考试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内容及考试要点,为学生列出应掌握的考点、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每一个考点,教师可以指出考试中多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做配以历年的真题或经典习题进行强化训练。从而让学生更加明确该知识点的考法及出题方向,学习目标更明确。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由于《会计基础》课程知识点繁多,课时安排有限,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要完成相应的进度安排,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从感知到理解再到提高逐步完成。
1.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例如,在讲授第一章会计基本假设和信息质量原则时,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理解,最后教师总结点评。当看到违反信息质量原则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学生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这八条原则,而且对原则的相应内容也充分、深刻地理解了。又如,在讲授第六章会计凭证时,按任务驱动将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设计成具体的任务。首先通过视频演示,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然后再去自主的学习各部分内容的填制方法,老师结合具体业务让学生进行填制,最后学生相互审核。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得快,记得牢,轻松自如。
2.创新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轻松记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摸索总结一些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记忆能力的方法。比如编写顺口溜、比较记忆法、列表记忆法等。帮助学生简单顺利地记忆相关知识点,更便于理解和掌握。
顺口溜记忆法,如借贷记账法中借贷方向不易理解,则利用顺口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记忆。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再如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四个特殊项目的填列方法,光给学生讲解是不够的,配合这样的顺口溜,两收合一收,借贷分开走。两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学生就能够理解并记住。三种错账更正法采用比较对比记忆,突出在何种情形下应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更正。对于内容多、性质相近的知识,可以通过列表的形式,更加直观形象,便于记忆。
3.讲练结合,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讲而忽略了练的重要性。平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笔者会定期严格按照考证要求进行模拟考试。会计基础课程必须要通过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来把握考点的命题形式、摸清出题陷阱、掌握应试技巧。每做一题都要分析,总结考点,查漏补缺,才能达到应有效果。跟着考试大纲走,不要做偏题、难题,只要掌握基本层面的知识点就足够,不要走偏钻牛角尖。
我校目前有会计从业资格训练平台,既让学生提前感受了无纸化的考试环境,又引入竞争机制,学生之间有了较量,也推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平台中的错题库方便学生进一步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而教师减少了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并能在后台及时查看学生的做题记录,直观的分析出学生的薄弱环节,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4.提高学生的备考技巧。在学生做模拟真题阶段,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备考技巧。会计证考试的题目量大,时间短。告知学生避免在一些疑难题目上花费太长时间,应跳过没有把握作答的题目,先答把握性较大的题目。
运用排除法,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不正确的答案,就可以提高选对正确答案的机率。运用比较法,直接把各项选择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
(五)多方位监督管理
一、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地理试题的命题特点
纵观近六年全国课标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在命题上总体呈现特点,如图1所示。
1.命题风格稳定,体现试题连贯
试卷结构“稳如泰山”
从近几年全国新课标文科综合卷看出,其试卷的结构组成等没有变化,具体如表1所示。
命题风格“持之以恒”
全国新课标文综试卷地理试题的情境创设贴近现实与生活,但其立意是考查学科原理与思维方法。因此,对考生而言,选择题入题容易,定项不易,综合题入题不难,深入较难。这种“高起点、低落点”的命题思路更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从而保证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区域地理、人文地理比重较大。区域地理包括区域定位和区域背景材料,并以此为核心考查学生区域理解和区域联系的分析能力。
(2)试题综合性强。综合题保持一道自然地理、一道人文地理为主;综合题的区域图始终保持一个世界地区,一个中国地区的原则。试题将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有机结合,重点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程度。
(3)知识抽样考查明显。从整体看,每套文综卷地理试题涵盖面较广,主要考点有:地球运动的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天气与气候、水循环、人口、城市、区位因素与产业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区际联系等,但是好多知识点未涉及,如地理信息技术等。从每组题看,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设问涉及的面较小,就是抓住一个知识点从多个角度向其深度、广度考查;这个命题思路与各省区自主命题卷不一样。从考查内容看,全国新课标卷试题多选取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即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主干知识,每套试题设计不回避重点内容,不再强调知识覆盖面,不追求自然与人文、中国与世界各版块内容的平衡,不回避某些重点要素或区域。
(4)区分度适宜。全国课标卷(特别是新课标卷Ⅱ)充分考虑中低等水平学生、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教学实际,中低档试题难度进一步降低,信度、效度进一步增强。素材选择兼顾城乡、地域差异;降低空间定位的难度;考查内容皆是规律性的、共性的问题,回避具体地区、个性的知识与内容,保证城乡之间、各考区之间的公平。
(5)倡导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亮点,探究即是研究性学习的表现形式。高考试题在探究方面主要考查方式有:关注地理事象发展过程,对地理过程进行描述阐释、论证推导;根据自己的认识表达观点,反映其对事物的态度和观点。综合题中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地理试题总是探究性、开发性的设问。
2.命题立意能力,突出学科特性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规定的考点内容,是试题的明线,而命题考查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则是试题的暗线。高考试题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灵活和综合运用,着力考查考生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新课标全国卷地理试题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全面涵盖四项考核目标与要求,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从历年中的两套新课标全国文综卷总体来看,选择题和综合题都涵盖这四项考核目标与要求。
选择题――围绕主题纵深考查
围绕某一主题情境纵向考查,从事实判断到原理分析。先是依托图表信息考查地理分布、变化、特点等,然后多为迁移性问题,如成因、影响、对策等。如2015年新课标文综卷I第1~3题雨水花园的原理、目的、作用及其功能,围绕“雨水花园”一考到底。
综合题――案例分析纵向探究
以区域空间为背景,围绕最能体现区域特点的关键性要素立体化、纵深式考查。试题设计以主题要素为主线,时空转换、由地及人重建知识链、思维链,问题难度、思维层级梯度推进,探究意味浓厚。如2015年课标文综卷第37题:围绕“青藏高原冻土层对铁路建设的影响及解决措施”主题,问题设计从“冻土成因比较”到“冻土对路基的影响”,以“热棒的工作原理”收尾,“地理人”主线明晰。该题设计巧妙渗透地理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充分体现地理高考命题的价值追求:注重评价地理学的思维品质和地理学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以及高价值的地理思维能力。解答该题需要考生通过现场学习捕捉解决问题的合理思路与方法,以考查考生对新知识的现场学习及举一反三、联系迁移的能力。
3.关注现实生活,体现可持续发展
全国新课标试卷地理命题时刻关注身边的生活、生产中的地理,注重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对接,关注生活体验,突显地理源于生产生活的实用性特点,以此考查考生的地理素养。2015年课标文综卷Ⅰ第36题考查卤虫产业的原因、影响,让考生认识工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及影响;2015年课标文综卷Ⅰ第42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徒步旅游的风险,为考生增强旅游安全意识留下更多启迪。始终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分析地理问题,体现遵地之规、因地(时)制宜、可持续发展。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I第37题青藏高原冻土层对铁路建设、运营的影响及其对策; 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II第44题,贵州喀斯特地貌区应对石漠化的措施等。
二、2016年地理高考的备考策略
1.“知彼知己”――熟知考情、明确学情
研究考情,把握备考方向
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不但告诉考什么,而且揭示怎么考,也是高考备考的风向标。认真学习研究高考试题、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全面、准确地领会和落实考纲提出的要求,直接决定了备考复习的方向和内容,是决胜高考的关键。上述对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地理试题的特点分析,还比较浅显、不够全面,需在备考复习中进行细致、全面的研究。
分析学情,做到因材施教
学情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根据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知识的全面性;二是根据学生个体分析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差异性。地理教材版本有四种,即为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中图版,且内容不完全一样,同时高考内容还涉及初中地理中的区域地理,因此要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结合高二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有计划地补充、整合相关知识内容。
文科生地理学习能力与水平差异过大,在“一个标准”的教学中难以兼顾,尖子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部分来自农村初中的学生基础扎实,但关注现实、学以致用的意识薄弱,视野不够开阔;大部分来自城区的学生思维活跃、强于动手,但在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方面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应根据学情制定计划因材施教,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能稳步提升。
2.“强身健体”――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发挥团队精神,凝聚智慧
集体备课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共享,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提高个人备课效率和工作效率;资料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师之间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充分学习各位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集体备课模式是一人主备,共同准备。其流程是前一周确定每课教研内容、主备人。前一天每人要充分备好课。教研时主备人主讲,其他人补充,人人发言,组长总结。集体备课内容包括:反思(当天教学情况,课堂教、学生学的总结分析,找出问题,定出措施);准备(第二天教学内容:确定课型,明确重难点、讨论授课方法等)。做到上课后及时反思,一课一思,提供借鉴。
抓住课堂效率,灵活应对
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应及时从教学和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对尖子生群体要“善扶敢放”,扶在当扶处,扶以方法、思想,量身定做个性化培养方案,做好心理疏导。鼓励尖子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拓宽视野不拘泥于课堂,注重实践不局限于课本,主动探究不依赖于教师,灵活应用不死记硬背,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追求创新不满足。对于普通学生要“紧抓不放”,想尽各种教学方法,让这部分学生跟上教师上课节奏,确保其课堂效率。
培养学习规范,提高素养
课堂中应加强对学生从“想”到“说”、从“说”到“写”转化过程的培养和规范,培养学生“看图说话、读表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思考和答题习惯。建立必要的答题模板,鼓励“别出心裁”弥补“模板”可能带来的缺陷,答对答全;指导学生在设问答案间建立必要联系,对答案要点来源给出合理解释,培养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在设问与材料信息间建立必要联系,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3.“战法娴熟”――注重实战、避免失误
研究高考导向,完善精编习题
高考试题不仅告诉考什么,还告诉怎么考,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找共性、明趋势、析规律等,体会高考试题真谛,才能更宏观把握高考;因此用好高考题,可达事半功倍之效。对高考试题进行分类练习、改编练习,巩固学生重点知识,提升学能力。
选题应精准,多选新题、活题、典型题;注重基础性、层次性;坚决杜绝错题,摈弃偏题、怪题、难题;图像清晰,排版规范。组编流程:做题析题编题组题校对定稿印刷学生训练。练前三问:目标(让学生获得哪些方法、技能)、方法(用何题训练学生哪些方法、技能)、效率(打算用多少题、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练后三思:达标、效果、效益。
训练梯度推进,提升应试技能
课堂训练每节课安排5至10分种限时训练,也是达标训练,题量一般是一组选择+一道综合题,或者只有一道综合题,综合题设问数量根据时间和难易程度设定,一般设2至3问。训练形式可多种,一般多采用竞争方式训练。
限时训练每周安排一节用45分种时间,题量一般是20+3或25+2,题量不大。限时限量可培养学生解题的时间分配意识,提升应试技能。
滚动训练即是针对“遗忘规律”而设计。在复习推进同时,用滚动训练卷不断兼顾考查前面复习过的重难点知识、易错和易忘知识,有效落实复习目标。
探讨。
关键词:等高线地形图;教学;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浙江省采用的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教科书也经过专家不断的改进,不断完善,尤其是书中采用的地理图片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专业化,凸显出这门学科强烈的信号。近几年的中考说明有关历史与社会的考点都有关于地理图像考查的考点,如2013年和2014年的《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2015年和2016年的《认识地图三要素,知道地图的基本种类,学会从地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这些都对师生在教授和学习这门学科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学教过程中,学生经常表现出学习地图特别困难。部分非地理专业出身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反映教地理图片,有时候自己也不甚理解,无法很有效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技巧,尤其是比较抽象的等值线地图。本人结合自己从教十多年来的一些体验、探索,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参加了市级课题《初中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教学方式研究》的研究工作后,特别在等值线地图的教学中不断思考、反复尝试,再结合前人的研究,以等高线地形图为例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历史与社会七上第一单元中涉及的图1―32等高线地形图,虽然只有一张图,但是教学要求和中考要求是挺高,每年的期末考试和中考都会有相应的试题来检测,所以老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在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在图1-32等高线地形图(见上图)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以前除在小学数学中学习过垂直概念外没有任何基础,难在学生缺乏空间、立体的概念,再加上学生尤其是城市里的学生课余时间多忙于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兴趣班等,很少有机会参加野外登山等活动,因此缺乏野外实地观察的经验,很难在脑子中形成野外山谷、山脊、鞍部地形地貌概念。要让学生理解用等高线的形式表示地形的起伏即将立体的地形地貌转化为平面的地理图像,还要学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做到看图识地形,图在眼里,胸中有“图”,这对初一学生而言的确很难。
二、对等高线地形图教学中几种方法的思考
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等高线地形图,我经过多次不同方法的教学尝试,现将个人觉得比较实用的想法与同仁们分享,本人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功能,展示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等高线地图变成具体的一个呈现过程由抽象思维过渡到具象思维,突破空间想象的问题。如下图,动画缓慢演示每一条等高线的由来。能直观感知等高线的绘制原理,以利于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二是利用素描图和各类地形图对比,引导析图、对比、总结,从而掌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体的不同部位。归纳如下:
老师进一步讲解说明:1.高地(山峰):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呈封闭曲线处。2.盆地:等高线为闭合曲线,四周高,中间低。3.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4.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突出的地方。5.鞍部:两个相邻山顶之间呈马鞍形的部位。6.峭壁/陡崖:等高线重叠处。通过学生看图,老师讲解,再进一步让学生在书本上把这些表示不同部位的等高线草图画一画。
最后让学生左手握拳,模拟山体的不同部位,并用圆珠笔在手上作图,标出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坡、缓坡等部位,如下图。
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等都能一目了然。这样的方法学生兴趣很高,效果比较理想,而且随时能用。
三是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在玩中学,所谓“苦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具体做法是利用身边的常见物品用模拟类比的方法以及让学生通过合作绘制地图增加体验。如用不同面额的硬币叠成如下所示,模拟地形。再绘制垂直投射图来模拟出不同海拔的高度,如下图:
还可以让学生课余分组合作,通过捏橡皮泥制作不同的地形地貌,先从最简单的山地开始,先学习等高线的绘制方法。学生有把模型切片下来描的,有在模型上画线再落到纸上的。然后,重点制作鞍部、山脊、山谷,最后做陡崖。每一个模型制作出来,就请学生画它的等高线图。再利用课余时间由老师来检查学生的等高线图和他们的模型是否吻合。这个小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同学之间还可以进行合作完成:有人捏造,有人捉刀,也有两三人拼凑组合;有人画线,有人指点,也有人一边默默观察;迷惑与思考同在,讨论与笑声迭起。通过这个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理解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态度,效果比较理想。
总之,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探索之路不会终止,还会在不断的尝试中改进,不断摸索出适合七年级学生的一些有效方法,本人的一些思考在和各位分享的同时,希望能得到同仁的多多指教,大家一起为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添砖加瓦、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考点一:把握文章大意。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007哈尔滨卷)
2.读完全文后,你认为作者主要想表达一个什么观点?(2007年安徽芜湖卷)
3.第①段的主要观点是____;第③段阐明了____的观点。
(2007年太原卷)
对于议论文而言把握文章大意首要的就是明确文章的论点。对于论点的考查可以是议论文阅读的必选考点。不过一般来说,中考议论文语段都比较规范,论点比较醒目,只要从文章中多读几便就能够准确地提取出来的。
考点二:理解文章内容,归纳文章要点。
1.本文标题为“教养的证据”,请概括出作者认为能够体现人的教养的“证据”有哪些?(2007青海卷)
2.作者认为多数现代人对待“哀愁”的态度是怎样的?(山东潍坊卷)
3.请根据第①段文字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知识领土”?
理解内容、归纳要点是议论文考查的重点,也是答题的难点。这一类试题往往从理解文章的关键点入手,既要求我们能够准确地理解,也要求能够全面、规范地表达。解题时应该有意识地把试题放在文章整体的框架内,再结合局部的语言环境正确理解。以上面第3题为例,虽然考查的是对一个论据的理解,但论据的理解必定和作者所要表述的观点有直接的联系,因而有意识地联系观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一个诀窍。
考点三:连接、品味词句作用。
1.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把握“低头”的尺度和“昂头”的尺度?
(2007年哈尔滨卷)
2.说说你对短文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2007年贵州六盘水卷)
3.品味下面两个句子的语言。(2007年沈阳卷)
议论文中对词句的考查可分三类:一是理解词语或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上面的两道试题都属于这种类型。答题的关键是要紧密联系前后文,仔细品读句子,读懂词句的内涵;第二是侧重于考查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如2007年河南卷《做学问必须要坐得住》第3题“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如果去掉加点词语,在表达效果上与原句有什么不同”;第三是侧重于对议论文中生动语言品味欣赏,如2007年福州卷中《学会做人》的第3题“请简析第⑤段运用一连串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对于后两类试题,既要紧扣住文章内容,也应该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使表达规范、准确。
考点四:探究写作思路,理解文章写法。
1.阅读下面的材料后,联系上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007年广西河池卷)
2.具体说说,作者认为未来大国应有怎样的姿态?(2007年山东威海卷)
3.像霍金这样潜心搞研究做学问,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还有很多,请再举一例,为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论据的使用和论证方法是议论文考查的两个重点。上面的第1题直接考查论证方法的辨别和作用,准确地理解概念和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是答好这一类试题的关键。第2题考查了事理论据的作用,答题既要对议论文中事例所起的论证论点、激发读者兴趣、引出议论的话题、为深入论述作铺垫等作用有一定的归纳,还要研读文本,与文章内容紧密结合。需要补充的是,中考试题要求为语段补充论据的题目是比较常见的,因此,我们平时有必要做一定的积累归纳工作。
考点五:欣赏、评价作品,表达阅读感受。
1.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对粉丝现象的看法。(2007年兰州卷)
2.读了本文,你一定对人生的境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同意文中的观点吗?请联系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谈谈你对人生境界的感悟。(2007年湖北荆州卷)
3.文章未删节前,作者在第③段中还提到“读书人最勇敢”,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自己平时的阅读积累进行论述。
议论文因为其核心是表达观点,所以要求我们评价其观点、表达阅读感受、表述个性看法的试题就比较多。答题难度也明显大于其他同类试题。这一类题往往开放性比较强,答题的关键通常也不是表述了怎样的观点,而是观点和材料之间要建立有效的连接,使得表述有理有据,语言条理严密。
精题例析
酸甜咸淡说和谐
刘 毅
现在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和谐,不禁使人想起许多古代先贤圣哲的故事。最有意思的是晏子,他用不同口味的比喻阐释了和谐的深刻内涵。
齐景公曾问矮小而机智的晏子:“爱卿,我听孔老夫子对他的学生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什么意思?”晏子说:“所谓‘和’者,君甘而臣酸,君淡而臣咸。”
这话的意思是:君主如果是甜的,那么,大臣就应该是酸的;君主如果是淡的,那么大臣就应该是咸的。如果君主甜,大臣也甜,满朝文武一个味,这个国家就没有创造力,而且使得世风懒惰,投机取巧。
齐景公又问:“在朝政上,怎么才算是君甘而臣酸呢?”
晏子回答说:“姜太公说过:‘王者帅师,必有股肱①羽翼,以成威神。’舜有诽谤之木②,尧有欲谏之鼓。尧帝在堂上设一大鼓,谁要是想提意见,只要敲响大堂上的鼓,尧帝就会出来听取不同意见。朝政决策时有不同意见,才会做到君甘臣酸。”
西汉刘邦取得天下后,总结成功经验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镇国家,抚百姓,给 饷④,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正因为如此刘邦才弥补了个人能力的不足。这样一种君臣结构,是他得以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⑤出主意,却不知道珍惜,结果只能是霸王别姬。由此看来,君甘臣酸不光是听取不同意见,而且更要注意人才能力的搭配,形成互相补充的格局。
君甘臣酸,不光是意见互补、能力互补,而且还要年龄互补。或许可以叫老甘少酸。
战国时期,魏国东面的齐国治理阿县的是一个16岁的少年,魏王听说后,便拣软柿子捏,进犯阿县。结果大败而回,魏王大惊。原来这位县令名叫子奇,他上任时,相邀数名老者辅佐,其中有身经百战的老将,有为吏数十年的能臣,有学富五车的才士,还有算计精明的商人。这一切足以使血气方刚的少年县令如虎添翼。
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上任后,保留了前任总统华盛顿政府内阁官员的原班人马,致使亚当斯在行使总统职权时,总是缺乏沟通和理解,效率不高。
美国后来的总统吸取了亚当斯的教训,在政府首脑组阁时,特别注意班子力量的搭配与调整。结果,效率很高,合作很好。
由此看来,君甘臣酸,原来是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文化选择。人生的搏斗,文明的复兴,命运的驱动,都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冲突、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实现的。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走向和谐。(选文有改动)
注释:① 股肱:比喻左右辅佐得力的人。② 诽谤之木:即诽谤木,也叫华表木;尧舜时竖立在交通要道上,让人们写谏言的木牌。③ 子房:即张良。④ r(kuì)饷:粮饷。⑤ 范增:项羽的重要谋臣。
1.晏子所说的“君甘而臣酸,君淡而臣咸”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摘录文中的语句加以整合,进行回答。(含标点不超过20个字)
2.文章已经列举了我国古人的大量事例,为什么还要再举出美国总统的事例?
3.文中“刘邦、项羽”和“美国总统”这两组事例,除了真实典型之外,在各自内部组合上也有共同特点。你能做一点分析吗?
4.结合你的感悟,说说你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同”的理解。
5.你能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再写出一个能够证明“君甘臣酸”的典型事例吗?
(2007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解析:
第1题考查对晏子所说的“君甘而臣酸,君淡而臣咸”的具体含义的理解,此题侧重于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搜集概括能力的考查。题干中另有两点信息需要注意:一是摘录文中的语句加以整合;二是答题内容的字数,含标点不超过20个字。此题容易犯的错误是仅仅对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的解释,因而用文章第三段中的语句回答。
第2题主要考查文章选用论据目的的分析,也考查对上下文信息的梳理分析能力。文章结尾部分的总结语说:“君甘臣酸,原来是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文化选择”,但文章前半部分主要列举的是我国古人的大量事例,这显然不能相照应。再举出美国总统的事例才显得完整,才能使上下文相照应。
第3题是关于论据的考点,考查的是论据内部组合上共同特点的分析,题干中的“内部组合上”为我们明确提出了辨别共同点的具体角度。答题时先要仔细研读“刘邦、项羽”和“美国总统”这两组事例,然后从“内部组合上”寻找共同点。
第4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对“同”的含义不仅是从字面上理解,更需要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解释词语含义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 原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实验题的考查现在强调探究性实验题的考查现在强调探究性,但你要记住,实验题万变不离其宗,它所围绕的都是初中化学所学到的几个实验。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备收集是最基本的三个实验,把最基本的掌握之后,中考中所有的实验题都是这三个实验的一种拓展。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初中化学实验并在中考中完成化学实验题呢?
(1)首先需要认真细心的审题,审题并非等同于读题,是要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最重要的就是该实验的目的,有了目的才能设计方案,进一步进行试验,最后根据目的得出正确的结论,往往结论怎么写就取决于该实验的目的或者猜想,当然这一切都是要有牢固的基础知识为前提的!比如,你可能没有学过氨气的制备,但如果我告诉你氨气的制备是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加热,你马上应该想到这和氧气的制备方法是类似的。如果考查的是信息型实验题,那考查的肯定是和酸碱盐性质有关,这就要你把这方面的知识掌握清楚。另外要注意,答实验题要规范、全面,不要少答。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阅卷的时候会根据你写的内容给你相应的分数。关键是要多实践,因为实践的印象特别深,所以不管什么实验和实验器材及现象都可以记下。但是中国的这教育体制不可能所有实验都做,还是要多做点题,有问题多问问老师,有时间多跟老师讨论讨论。
(2)实验题的一般解题步骤: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判断各仪器的作用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误差分析。做实验题就是解决好两个方面:装置原理和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判断各仪器的作用,还有注意仪器的连接顺序,一般为“原料气的发生装置(安全装置)原料气的净化与干燥装置反应发生装置收集或测量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反应原理:是各步操作均遵循该步的化学或物理原理,均服务于实验的分步及总体目的。记住原理.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些基础的,如化合价,元素表.这些是肯定要记好的.然后你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很简单。
(3)化学实验题和推断题,可以说是代表了化学的最高层次,因为这两类题目综合程度都很高,覆盖面又很宽,往往就显得难度大。实验题目,①重在平时积累,一些常见的考点,需要在平常做题目后总结一下,形成一些程序化的操作,至少大致的原理不会相差太远。②具体到做题时,首先要沉住气,全面阅读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达到的目的,如何来达到这个目的,并注意相关实验原理的运用,(也就是三个W,--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为什么这样做why).有些可能自己并不很清楚,在全面审题过程中 从题目后面的部分得到提示,暗示,就会更明朗了)③表达要清楚,实验题目很多地方需要简答,言简意赅,必须用文字或者化学用语把意思完整的表达出来。这个也需要平常注意模仿标准答案。按照题目要求回答问题。推断题目,①注意积累,认真分析化学反应和物质特性,这些往往成为 推断题的突破口哦。②全面审题,不但要看题干的文字描述,还要仔细研究框图,把文字与框图结合起来,另外,特别注意题目后面的某些提示,所谓的”后提示“,可以帮助你定位一些物质,③按照题目要求回答问题,特别要注意化学式,化学名称,电子式等等的具体要求,否则,好不容易推导出物质出来,却功亏一篑,,很遗憾的哦,不要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4)物质推断题其实是考察基础知识掌握熟练情况的,要想做好物质推断题,需要对常见的物质都很熟悉,熟悉他们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等)和化学性质(容易和谁发生反应),这些都需要积累和记忆。不过,初中化学的内容毕竟很少啊,只要坚持积累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经常出现的推断题其实也就那么几种。找上类似的题多做几个,不会的话找人给你讲讲,讲透了自己再总结总结记住就行了。实验题的一般解题步骤: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判断各仪器的作用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误差分析。做实验题就是解决好两个方面:装置原理和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判断各仪器的作用,还有注意仪器的连接顺序,一般为“原料气的发生装置(安全装置)原料气的净化与干燥装置反应发生装置收集或测量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反应原理:是各步操作均遵循该步的化学或物理原理,均服务于实验的分步及总体目的。
做中考化学的推断题及实验题要先学会找突破口。比如常见液体:水 紫红色物质:铜、高锰酸钾 红色物质:氧化铁 常见气体: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水、二氧化碳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 棕黄色溶液:铁离子盐溶液 浅绿色溶液:亚铁离子盐溶液 蓝色溶液:铜离子盐溶液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蓝色沉淀:碳酸铜或氢氧化铜 等。牢记各物质间的关系。重要的有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角、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角等。牢记重要的化学方程式。还原金属氧化物、光合作用等经常考。多做题,锻炼思维能力。积累化学方程式总结题眼总结元素、物质链。①学会记忆。化学,是属于文理科的过渡学科,比较偏向于中性。它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十分丰富,如基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原理、反应时 的现象和各种反应类别。②学会表达。正如上面提及的,化学,属于中性人,跟物理和数学这些“纯理科”的学习有较大区别。在物理和数学中,答案永远是唯一的,说一是一。解题步骤和答案正确,就能得满分,在化学不同。化学,永远也没有满分这一概念。譬如:一个题目考你,燃烧时的现象,在课本上有完整的语句。但考试时,不可能开卷,于是只能通过自己对燃烧的理解,进而用自己的语句表达出来。对于一个理科生来说,这是致命的,而言不达意,在化学学习中也是绊脚石。如果真的想学好化学也要好好练练语文。
最后要学会总结。虽然上面一再强调化学偏文的方面,但毕竟化学归属理科范畴,所以适量的练习是十分必要。不提倡题海战术,学会总结,事半功倍,才是学习的妙法。总结,对于化学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技法点拨】
技法一:停顿断句――把握原则找规律,理解句意是关键。
本考点主要考查对文言语句朗读节奏的准确把握,考题形式大致为朗读停顿和断句加标点两大类,一般情况下以客观选择题或主观划分题两种题型呈现,往往是主观试题较多,难度大,得分低。备战此考点,我们可运用如下方略。
(1)准确朗读,把握句读。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也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义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然后采用猜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连词成句,以了解整个句子的基本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表情达意进行节奏划分。
(2)总结规律,做好停顿。
给文言语句加标点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通读全文,明其大意。这是正确加标点的基础。第二步:断句。准确断句可以为加标点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步:加标点。句中停顿根据句子结构加的标点通常有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句末停顿根据句式加的标点通常有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例1(2014年湖北鄂州卷)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语义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
B.盖/余之勤 /且艰若此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而安陵/以五千里之地/存者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古代散文语句朗读节奏的划分,要求找出有误的一项,属于客观选择题。解答时,须根据古文的朗读停顿规律,熟读精思,辨清词义,明确句子的语法结构,并依此确定语句停顿。该题中的四个句子均来自课内,都不是诗句,不存在对偶的问题,只能作结构或意义上的划分,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或不改变原句的意思来加以判别。
【参考答案】B
例2(2014年广东卷)用三条“/”给下列句子断句。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解题指津】本题也是考查对古代散文语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但属于主观划分题。该题表面考查的是文言句的朗读节奏的划分,但是却依托于文句在文段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实际上是将文言句的朗读与简单文言词句的阅读理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考查。因此,断句的前提就是正确理解文意,在此基础上,根据文言语句停顿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作出准确的划分。
【参考答案】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技法二:词语释义――系统梳理重归纳,瞻前顾后看语境。
本考点主要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我们要系统梳理、重点掌握常见实词的词义,尤其要注意积累和理解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古音通假等文言现象。文言虚词则要重点掌握一些常用虚词的不同用法,达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备战此考点,我们可运用如下方略。
(1)迁移课内所学。应力求做到两点:①以“本”为本。前一个“本”指课文,后一个“本”指根本,这里强调一定要把有限精力用在“认真读好教科书”上。②要瞻前顾后,结合语境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意文章中的注释、重要的词句及一些有深意的句子。
(2)掌握解题技巧。可以应用三法:①与现代汉语比较,推敲文言词义。②分析字形,引申文言词义。③利用成语,类推文言词义。
例3(2014年湖北武汉卷)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上慢侮人故
慢:轻慢
B.然上高此四人
高:重视
C.吕后如其计
如:依照
D.愈欲易太子
易:轻视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要求找出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一般来说,文言实词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音通假、词类活用等几个方面,而考查的实词往往在课内学过,因此可根据平时的积累来解答。该题中四个选项的词均为初中接触过的词义,解答此题,须找到选项对应的文中原句,将选项意思代入原文进行检验,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D
例4(2014年湖北武汉卷)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此难以口舌争也”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塞忠谏之路也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皆以美于徐公
D.醒能述以文者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要求找出与例句中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该题中的各选项也都来自课内,辨析时,应根据该词在句中的位置以及词语间的相互关系,弄清它的词性和意义。解答此题,可先确定题干中的“以”是介词“用”的意思,再找到一致的选项。
【参考答案】D
技法三:理解翻译――认真揣摩多训练,大胆表述展个性。
本考点主要考查对文言文阅读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要求考生能把握课标所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的内容,并根据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阅读浅易的课外文言文,能按要求概括其主要内容;能按要求翻译文言语句;能评价作者的观点;能对古诗文作初步赏析。备战此考点,可采用如下方略。
(1)重点培养理解能力。大家平常就要切实读懂教科书上的文言课文,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逐步形成一定的文言语感。
(2)强化训练,熟悉题型。即通过强化性训练,把握试题的题型设置、解答的思路以及技巧。
(3)大胆表述,展现自我。解答主观开放性的语言表述题时,要拓展思路,善于联系自己以往的经验,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要敢于对人物、事件、作者态度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力求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例5(2014年江苏苏州卷)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 )
A.能谤讥于市朝
B.今诸生学于太学
C.相与步于中庭
D.积于今六十岁矣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正确判断并理解文言句式,要求找出不是倒装句的一项。解答时,首先应看清题干要求,然后弄清文言倒装句式的特点和形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筛选。一般来说,文言文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和定语后置几种形式,据此,则不难作出选择。
【参考答案】D
例6(2014年湖北宜昌卷)翻译“乙文”(林纾《湖之鱼》)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大意,然后根据上下文以及该句中的关键词来理解句意,翻译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可遵循“解词―串意―顺意”三大步骤,即首先解读重点的词语,明确其含义和用法,然后将一个个、一组组词串联起来,形成句意,最后把整个语意通顺、连贯、明白地表达出来。
【参考答案】(如果)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机而离去,能够脱钩而游走的又有几个(多少)呢?
例7(2014年湖北武汉卷)下列对本文(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留侯认为请出四位老者为太子效力,就有助于阻止高帝废黜太子。
B.叔孙太傅引用古今事例,甚至以死相争来阻止高帝废黜太子,但未能成功。
C.因太子不爱钱财,仁厚孝顺,礼贤下士,四位老者才答应出山为其效力。
D.高帝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是因为他已感觉到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命。
【解题指津】本题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找出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解答时,首先须整体速读选文,力求初步感知全文内容,然后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辨识。值得提醒的是,要找到文中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重点字眼的正确与否,如原文中的“不爱金帛”并非指太子,而是指吕后,与C选项中所说太子“不爱钱财”不符,可见该项对文章理解有误。
【参考答案】C
例8(2014年江西南昌卷)这篇文章(张岱《湖心亭看雪》)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解题指津】本题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和人物情感的把握,解答时,应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抓住精要词句,进行细节品读,以把握文章的要旨。该题选文出自课内,对全文大意的把握应该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可抓住文中对湖心亭雪景“白描”的句子以及对“赏雪人”行为动作及语言的描写来作答。
【参考答案】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大意相同即可)
技法四:名句记诵――用心识记常总结,善于思考勤动手。
针对中考“诗文默写与运用”试题的考查类型及趋势,我们可运用如下方略备战此考点。
(1)注重平时积累。诗文的积累不仅要掌握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还应将学习范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注重一些名诗文中的经典句子的积累。提倡理解性背诵,通过理解诗文的背景、主题和表达等各方面内容,达到识记的最佳效果。
(2)经常归纳总结。积累诗文时,可以从异同两大方面来进行总结,即对诗文的内容、语言、主题、作者以及创作时代等各方面进行归类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反复进行记忆。
(3)善用脑,勤动手。一定要加强诗文中字词基本功的学习,勤于动手,将每一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烂熟于心,避免出错。
例9(2014年湖北宜昌卷)积累链接:鱼儿,是可爱的小动物,《小石潭记》中也有精彩的描写。请将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 , ,往来翕忽。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古文名句的记诵和默写,内容是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目。解答时,可调动平时的记诵积累来作答。对于这类记忆性默写的题目,如果平时注重积累,那么根据提示补写上句或下句,是比较容易的,但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添字、漏字,或者张冠李戴的现象。
【参考答案】怡然不动 尔远逝
例10(2014年四川南充卷)“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名句的赏析,虽出自课内,但对于初中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快速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写作背景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鉴赏的基础。此外,还应掌握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分析诗歌意象并把握形象,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发现作者观点,触摸诗人灵魂。
【参考答案】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可以从修辞角度赏析,如对仗的工整,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
【特别提醒】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从文言文整体阅读的考查题型来看,除了上述五个方面的常考题型和基本的应考技法外,还有如下两个命题走向很值得大家重视和关注。
其一,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命题者一般选择的是体裁相同、主题类似或是出自同一作者的文章,也有体裁不同、主题类似的一诗一文,这种题型既注重考查学生对课内知识记诵积累的过程,又注重在迁移比较中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这种题型除了对字词的考查外,更多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性考查,包括句意、段意及篇意以及表现手法的分析等,特别是一些鼓励创新的开放性试题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出现,受到考生的普遍欢迎。解答此类题型,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对于课内的诗文我们只须细心检索平时的积累即可。对于课外诗文,我们先要读懂它,力求找出它与课内材料的异同点。阅读时应注意留心参考文后的相关注释,还应最大限度地调动课内相关的知识储备,这些“注释”和“积累”往往是我们得以顺畅解答问题的“钥匙”和“法宝”。
其二,取材课外的古诗文阅读。
这些阅读材料大多篇幅短小,语言浅易;文体以人物传记、寓言故事、小议论文或是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山水游记为主。内容多为讲述古代名臣良将的事迹,表现官员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或刚直不阿、执法如山的品行;要么是反映古人尊老爱幼、诚心待人的美德;要么描写古人登高览胜、抒发理想抱负等。课外古诗文阅读题在当前的中考命题中,越来越受到各地命题专家的青睐。由于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立足课内,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考查学生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要解答好这类题目,既要加强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把握及知识的积累,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准确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需把握好“读、思、联、结”四个字。
【强化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①第:只管。②鬻():卖。③茔():墓地。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陈述)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3.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
【答案解析】
该文言文阅读取材于课外,内容为讲述古代名臣包拯的事迹。命题者共设置了3道考题,考查内容包括词语释义、句子翻译、人物分析等方面,兼顾了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第1题考查对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与辨识,加点的四个文言词语都属于“一词多义”现象,也是教材中常见的词语,只要搜索记忆储存,并结合语境解答即可。
【参考答案】B(“遗”应解释为“馈赠”)
第2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这两句都可以采用对应法来翻译,即先把文言句的每一个字解释出来,然后用顺畅的语言连接起来。翻译时,第①句要重点落实“惮”的意思;第②句要重点落实“辞色”的意思。
【参考答案】(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