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过马路教案

过马路教案

时间:2022-05-24 07:29:06

过马路教案

第1篇

论文摘要:“对话”教学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它不仅体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平等性,而且强调了学生人生经验与精神世界的参与性。“对话”的实施策略包括: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向“自我完善”转变;教学内容由“简单结合”向“深系”转变;教学方式由“单向应用”向“深层互动”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与意识形态领域冲突的激烈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的挑战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传话”思路,引人“对话”式教学,以更有效地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一、“对话”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的传统思路是“传话”,即教师以课堂为载体,向学生传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观点,师生之间是传统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塑造者和被塑造者以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显然,这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因此,超越传统“传话”模式的“对话”式教学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哲学上的“对话”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由来已久,但将其具体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两者之所以能够结合,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任务和“对话”式教学的优势共同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不只是使大学生接受一般性的理论知识和行为规范,而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立场和方法融人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信念和信仰,并表现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体现于行动中,也就是说要完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化和外化过程。“对话”式教学正契合了这一教学任务。

教育视界中的“对话”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首先在谈话层次上,它追求师生间平等、自由、公正的语言交流;其次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指学生精神世界与教育引导的融合,这就超过了谈话和交流的范畴;最后,“对话”揭示了一种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而不是单一的先知与后知、传授与接受、控制与服从、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可见,“对话”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路,赋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平等的主体地位,重视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尤其强调学生人生经验与精神世界的参与性。与“传话”式教学重视宣传和讲解过程相反,“对话”式教学着眼于建立一种学习和认知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由“教师要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向“学生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只有在这一转变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在大学生头脑中得到确立和巩固。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话”式教学实施的策略

1.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向“自我完善”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要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具有较高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揭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和作用,但对这一教学目标的理解却由于教学思路的不同而存在分歧。

传统的“传话式”教学将侧重点放在“教师传授知识”这一环节,基本理念是“要学生学”,强调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才能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因此,在对教学目标进一步扩展时往往通过列出章节的重点、难点知识。这一观点虽然看到了教师的讲解在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作用,但是并没有真正把握和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反而会出现仅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普通的知识课程进行讲授的情况。学生即使掌握了所有的知识点,也不能自然而然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三观”。更不要说这种“要学生学”的形式往往引起学生反感,影响他们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理论和知识。

“对话式”教学将侧重点放在“学生自我完善”上,基本理念是“学生要学”,强调通过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将教学目标具体化的过程中除了包括基本理论和知识外,还应包括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四门课程侧重点不同,面对的大学生也处于不同的年级,在促进自我完善方面必然有不同的要求。为此,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年级、分课程制定出贴合大学生实际的完整的自我完善的目标系统。

2.教学内容由“简单结合”向“深系”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由于具体课程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体系,但在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上有一条得到普遍认可的基本原则,即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说,在教材的理论内容之外,还要关注社会难点、热点问题以及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果两者联系得当、有力,易于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有助于巩固其指导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尽管不少教师能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也能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尝试,但往往效果不是很理想。原因就在于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受到“传话式”教学思路的影响,是一种“简单结合”,将“理论”简单理解为政治教育,将“实际”简单理解为结论明确的一般实例,使得二者的联系变成生硬的“两层皮”。在这样“简单结合”原则下选择安排的教学内容尽管有理论,也有实际,仍很难真正吸引学生。

“对话”式教学是师生双方在意义交互中的深层次沟通,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理论和实际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应实现相应转变。

首先,教学的理论内容要从简单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教育向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转变。这里要澄清的是,并非“对话”式教学忽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相反,它主张教师应在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引导作用,坚决反对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反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同于一般的人文素质课程。但由于“对话”中师生双方不是控制、操纵的关系,不是强行把一方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因此不赞成脱离知识的空洞的政治宣传和教育。因为舍弃了知识教育抽象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的,只会出现机械教条、生搬硬套的情况,不但不能树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三观”,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和逆反情绪。只有寓思想性、政治性于科学知识体系之中,通过马克思主义系统知识的普及才能达到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本着科学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体系和知识进行全面、客观的讲授,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的普遍原理和分析方法,也包括需要进一步发展的一些具体结论;既要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也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思潮进行简单对比。在发展和对比中让学生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解释力,确立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信心。

其次,教学的实际内容要从简单列举一般实例向深人分析社会重大问题转变。所谓一般实例是指争议性不大、结论明确的具体事例,在教学中引用这类例子固然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但是,由于这些例子对现实的反映多是从正面直接进行的,且结论一目了然,难以触动学生深层的精神世界,也难以激发学生深人思考和讨论,仍然是徘徊在“传话”的旧思路中,只不过“传话”的内容是实例而已。如果教学中仅局限于这类例子,学生会认为教师故意片面选取那些能够解释和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事实,而回避了现实中的矛盾和争端,逐渐对单一的课堂内容失去兴趣,转而更加关注从其他渠道获取的负面信息。并且,由于在课堂上接受的都是用正面实例说明正面观点的教育,在遇到有争议的社会重大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得出正确结论,甚至会产生悲观、失望等负面消极情绪,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内容要从简单、片面列举一般实例向深入对比分析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转变,在争议、分歧甚至是负面事例中逐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只有对课堂教学的理论内容和实际内容都有了改进,才能在对两者关系的把握上实现从“简单结合”向“深人联系”的转变。这既要求教师能深刻领悟和生动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超越“传话式”的政治说教,又要求教师敢于和善于联系社会重大问题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大学生进行深度“对话”。

3.教学方法由“单向应用”向“深层互动”转变

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既包括理论研究,也包括实践应用。理论研究的范围很广,有传统教育方法的继承,也有国外教育方法的借鉴;有方法论上的改革,也有具体方法的创新。实践应用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案例法、专题法等具体方法也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采用。但由于受到“传话”教学思路的限制,很多教学方法的效果难以充分发挥,不能从根本上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常规。

第2篇

关键词:中学英语;学案教学;引导

在开展学案教育的自学学习任务时,学生遇到困难教师肯定要出面帮助,但教师一般不要直接给学生说答案,这样可以防止学生过度地依赖教师,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时,应从以下几个角度给予帮助。

一、点到为止

所谓点到为止,指的是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顺着困难的角度给学生进行解答,但不要将答案全部告诉学生,而是点到为止即可,即让学生有一个简单的答题思路后就马上停止,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不断地向前探究,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

比如在学习课文“past and present”一单元时,教师讲完课文后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将课后的“Integrated skills”中的A1-A3完成,随后教师在巡视教室时,发现有位同学A3这一题中一个都没有做对,于是教师走上前,向学生询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仔细看看第一个空和第二个空前后都有什么限制词?”学生回答“green绿色、wild野生、in the lake湖边”,“那你再看看给出的词语中哪些是可以用颜色来限制的,哪些是可以用野生限制的,最后再把全文检查一遍。”说到这,教师就离开了。随后学生重新审视了一下前面的单词,将题目全部做对了。

通过这种点到为止的引导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不断深入研究的能力。

二、旁敲侧推

所谓旁敲侧推,指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解答时,不要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帮助学生思考,从而帮助他们较快地将答案解答出来。

比如在学习课文“Asia”一单元时,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学习目标是将全文通读,并将课后A1环节的题目完成。随后教师在下面巡视学生作答时,发现一位学生搞不懂Attraction这一单词的含义,于是教师走过去,并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这个单词的含义,而是给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Last year I went to Shandong to play, there are lots of interesting place I can play. Now guess what the attraction mean.”教师这样说的意思是想让学生了解这个词语与出去玩有关,且从教师的口气中可以看出这个地方非常好玩。于是学生想出了答案。

旁敲侧推重在让学生自己去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正确地做出答案。

三、悬崖勒马

当教师发现学生在进行一个任务时从解题思路到做题方法全是错误时,教师就要主动出来制止学生不要再继续做下去,这就是所谓的“悬崖勒马”。

比如在学习过去完成时态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将现代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区别,然后分别用两种时态造三个句子。为了更好地进行任务的开展,教师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即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案学习,随后教师在开展这个任务时,发现某个小组所做的都是错误的,他们整个小组都将现代完成时错误地理解为现代进行时,所以在后期的研究和分析过程都是错误的,这时教师马上制止全组学生,让他们停止研究,并询问他们究竟什么是现代完成时,他们说现代完成时就是be+doing,教师立刻让他们翻开语法书验证,直到这时学生才发现他们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

这个例子就是悬崖勒马的案例,案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现代完成时的认识有误,马上让他们停止学习,从而让他们少走弯路,也起到引导他们学习的效果。

总之,在进行学案教学时,学生遇到困难和错误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在发现学生困难或者错误时如何引导,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了点到为止、旁敲侧击和悬崖勒马三种方法,希望能对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第3篇

“胸有成竹” 镇上通知我上一堂语文公开课,课题是《司马迁发愤写》,起初我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因为去年上过该课。于是便把老教案翻出来稍作修改,仍决定抓住“发愤”一词来串联教学。我自认为抓住这一词便抓住了题眼,可以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围绕“发愤”一词可以引发学生质疑,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然后层层剥笋,从“母亲河的熏陶”“古代英雄故事的感染”“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司马迁的人生追求”四方面,体会司马迁忍辱负重的精神。通过紧扣“发愤”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加强双基训练,升华学生情感。修改完教案后便信心满满地进行了试教,果如预设,在授课过程中围绕“发愤”一词,“引发质疑”―“合作解疑”―“品读感悟”,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教后评课时老师们认为这一堂课紧扣“发愤”一词,层层推进,教者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是一堂成功的高效课。老师们的评价更是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节外生枝” 到了上公开课的那一天,我自信地走上讲台,在齐读课题后让学生分组学习,提一个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分组讨论交流下来只有一个问题:“司马迁”在写《史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心中一片慌乱,这个问题我没有预设到,况且书上也没有具体描写、叙述司马迁在写《史记》过程中具体遇到什么困难。怎么办?是强行把学生拉回到我原先的预设中,还是尊重学生,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我镇定一下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真会提问题,让我们带着问题去再读读书,从中找出答案。”在学生再次读课文的间隙,我迅速作出决定,尊重学生的选择,放弃原先预设。

“顺势而引” 面对学生的提问,我决定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从学生的问题入手,解决学生的困惑。可怎么解决?在学生读课文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课文中的插图是很好的利用资源。

【实录】

师:你还能从其他地方看出“司马迁”在写《史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吗?

生1:我从图中看出,条件很简陋:只有一桌、一灯,而且人还是坐在草上。

生2:我从他的衣服来看,也许现在是深秋了,他穿着还是那样单薄,肯定很冷。

师:你发挥了你的想象,想象司马迁在狱中度过深秋的日子!还有谁?(小手如林)

生1:春天来了,百花齐放。本是赏花、饮酒的大好时光,他却孤零零一人在冰冷的狱中,奋笔疾书。

师:“奋笔疾书”一词用得好。

生2:夏天到了,蚊虫叮咬,又没水洗澡,可司马迁却不改初衷。

生3:冬天到了,他没什么取暖,冷得直打哆嗦,仍专心写作。

师:也许在写作过程中司马迁经历了更多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但他面对困难,退却了吗?

生:没有退却。

师:你怎么知道?

生:从图上看,司马迁席草而坐,神态专注,他忘了一切。

师:他真的忘了一切吗?

生1:他不会忘记父亲的嘱托!

生2:他忘不了身受宫刑的耻辱!

生3:他忘不了他的追求!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生活的简陋,身体的疼痛,心灵的创伤,并没有挡住他写作的脚步,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这就叫――

第4篇

一、 智慧的课堂,请从智慧的解读开始

【案例】一位老师在执教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一册《小马虎旅行记》时,创设了故事般的情境,教材中的“儿童——丁丁”,在马虎国的种种荒诞离奇的事引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在笑声中体会到“小马虎”的辛酸之后,老师继续按照教材的要求提出,请孩子们续编这个“小马虎”的故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纷纷想象丁丁还会出现哪些马虎粗心造成的错误,指责之声不绝于耳。这时的课堂教师已经无法控制,最终仍然没有让孩子明白该怎样克服马虎的坏习惯。

【反思】教材,你读懂了吗?在故事的情境中,让儿童体会“马虎”造成的麻烦,这是值得肯定的。可教材安排续编这个“小马虎”的故事,并不是要学生想象教材中的“儿童”是怎样继续犯错的,而是引导学生续想“小马虎”如何改掉这个毛病。案例中的课堂看似热闹,实际上却偏离了令学生从“培养细心,不马虎的品质”的教育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回到了起点。重复的教学设计,没能帮助学生解决急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通过努力,找到克服粗心马虎这个坏习惯的方法。而且我们都知道,低龄儿童常常喜好找别人的毛病,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没有思维深度地重复教材中“丁丁”的错误,不仅没有帮助孩子由故事联想到自己,对平时的习惯进行反思,反而助长了他们“严于对人,宽于对己”的行为。

【对策】同样的运用教材中的续编故事环节,在充分感受到“马虎”给自己及他人的生活带来的麻烦和辛酸之后,启发学生想想“丁丁喜欢这次旅行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他改掉马虎的坏习惯呢”?再次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续编故事,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指导、帮助教材中的“儿童”克服“马虎”的毛病,这样帮助“丁丁”脱险的过程也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仔细认真的品质”。课堂上,虽说师生以童话故事为线索,谈论的是故事情节的发展,实际上是引领儿童经历生活中的真实事情,真正帮助课堂上的儿童实现精神成长。

二、 回归生活,用孩子的心灵看世界

【案例】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册《平安回家》一课的教学中,老师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帮助学生学习“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学会看交通信号灯,开展了这样的活动:让一个学生手举红绿灯的指示牌,另外几个学生扮演车辆及行人在不同的车道看不同的信号灯,或停或行,或转弯。在全班集体指导后,又分小组活动。学生从开始积极地投入游戏到后来无聊地走来走去,大部分时间就这样在喧嚣中度过,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反思】这是孩子的生活吗?面对这种热闹背后只有浮躁与肤浅的课堂,我们不禁质疑:课堂上这样的活动有意义吗?这应该属于生活情境的模拟游戏活动,活动的初衷是好的,却没有考虑到“红灯停,绿灯行”的常识,孩子早在幼儿时期就已经通过儿歌、童谣等有所接触,并在父母的引导下,在生活情境中多次体验感悟。教师授课时只要调动起这些生活经验,哪怕没有安排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的头脑中也会自动浮现出这些情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扮演交通信号灯、模拟车辆的方式是在回(下转第54页)(上接第52页)归生活、帮助体验,还是在造就机器、以致更脱离实际?答案显然是后者。事实上过于简单的分小组活动不仅重复耗时,也逐渐消磨了孩子的学习热情。

【对策】本课课题是《平安回家》,先让孩子们观察从学校回家的路上会遇到哪些交通标志、信号、标线,然后画一画回家的路线图。课堂上就以一条相对复杂的路线为例,用孩子喜欢的下“交通棋”的形式进行游戏活动。将教材中出现的及常见的交通标志、人行横道、路口的多向红绿灯以及过街行人按钮,用图片的形式一一出示,教师有意识地渗透交通规则。孩子们在快乐地送“小明”(虚拟人物)回家的路上便自觉意识到交通安全有多么重要,原先比较难认、难记的交通标志、标线也在“寓教于乐”的生活化方式中被牢记。实践证明,真正源于儿童生活,更贴近儿童生活的课堂才能提高品德学科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即使结束了,但真正的生活才刚开始,品德课的教学就是要为学生打开生活之门,由学生自己在真实的、每天面对的生活情境中继续完成对身边人的新认识、新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 成功的期许,让课堂生活灿如夏花

【案例】我曾经在全区执教一节公开课(《品德与社会》第二册《有多少人为了我》),导入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许许多多人正为我们辛勤付出,于是安排分小组讨论并记录下“在社会中,到底有多少人在为我的健康成长、幸福生活而忙碌”?再请组长以竞赛的方式汇报,而其他学生只有等待。当孩子说得兴起时,我又怕耽误太多时间而影响后面的教学,便赶紧打断。学生那执著高举的小手,被打断的黯淡眼神,让人深思……

【反思】鼓励,你学会了吗?公开课上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遇到小组讨论总会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来汇报。长此以往,课堂创造出的是个别的精英,大多数学生却成了课堂上的“多余人”“冷漠者”。在上一课例中,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语言 “抢断”学生的发言……这样的唯教案、唯自我的教学难道还是“人的教育”吗?善于表现,充满求知欲的学生遭到这样的打击,还能再开启那“德性生长”的大门吗?答案是否定的。

第5篇

论文关键词 马锡五 马锡五审判模式 群众路线

一、马锡五审判模式产生背景及其特点分析

在1943年,马锡五同志在担任陇东专员时,根据边区政府的命令,自1943年3月兼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的庭长,亲自参加审判实践。他经常有计划的下乡,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巡回审判以及纠正了一些错案,解决了一些诉讼多年的疑难案件,使违法者受到制裁,无辜者获释放,人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把这种贯彻群众路线,实行审判和调节相结合的办案方式,亲切的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

在马锡五同志审理过的众多案件中经马锡五同志判决后双方当时人都自愿服从这一现象下我们不禁要思考是否马锡五审判模式有着其自己的特点?马锡五将自己的审判模式归结为“就地审判,不拘形式,深入调查研究,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结合实际,对马锡五审判模式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全面,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反对主观主义的审判作风

在审判过程中,马锡五同志曾经说过“要把案情的始末与因果得到透彻的了解,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必须要多方面的调查,周密思考,研究,判断,有时走弯路,白费力气的情况,常常免不了。”例如在周定邦杀人案中,尽管被告已经承认自己的杀人罪行,并把杀人的经过说的清清楚楚,但是马锡五同志仍认为如果没有拿到可靠的证据,仅仅凭这些没有查证的口供定案是不可靠的。

(二)认真贯彻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实行审判与调解相结合,司法干部与群众共同断案

马锡五审判模式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贯彻群众路线。以封捧与张柏的婚姻上诉案为例,他在批评张金才兄弟,使他们认识到抢亲恶习的危害性,又批评了封彦贵不应该为了钱而把自己的亲身女儿当货卖,还教育了封捧与张柏,使他们认识到婚姻自主也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像政府进行登记。马锡五同志认真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善于依靠群众,以平等的态度,倾听群众意见,不仅仅使双方当事人易于接受,还取得了群众们的拥护。

(三)坚持原则,忠于职守,严格依法办事,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对下级干部进行言传身教

马锡五同志在坚持原则和严格依法办事方面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如在封捧与张柏的婚姻上诉案中,马锡五同志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在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中抓住封捧到底愿意与谁结婚这一症结。当他得知封捧打死也不愿意与朱寿昌结婚后,且封捧与张柏也已经达到了法定的婚龄。最后判决(1)封捧与张柏双方自愿结婚,准予有效;(2)张金才等黑夜聚众抢亲,妨碍社会治安,判处为首者短期有期徒刑,以明法制;(3)封彦贵屡次高价出卖女儿,违反婚姻法令,科处劳役,“彩礼”没收。这样的判决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宣判之后,群众认为是分明,热烈拥护。

(四)实行简便利民的诉讼程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马锡五同志在审判实践中,认真执行了抗日根据地的各种规定,并进一步发扬了这些优良传统,马锡五在实行巡回审判时,不管早晨还是晚上,地头还是田间都可以随时与群众谈话,例如封捧与张柏的婚姻上诉案,就是封捧在路上碰见马锡五同志,拉他到一棵树下告的状。马锡五同志的这种审判方式,充分体现出人民的审判员的特点。

综上所述,马锡五的审判方式所体现出的四个方面是互相依存密切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这也就是革命根据地人民司法工作者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和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

二、马锡五审判模式与当代司法的契合

马锡五审判模式中的精髓是走群众路线,判案的依据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追求实际,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心里所想,意见,实行简便利民的审判方式等,这些精神实际上是与我们目前所大力提倡的以人为本,司法一切为群众的理念是一致。

我国某个时期的审判方式改革过于理想化、机械化,过于强调在形式上与国际接轨,照搬西方的制度和概念,搞一步到庭、当庭宣判,过度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盲目照搬照抄的结果是当事人对裁决结果不认可,社会对司法的公信力和认可度下降,上访申诉大幅上升,信访不信法现象普遍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这些问题和情况的出现迫使司法理论和实务界开始反思反省,人们逐渐认识到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司法改革的一些制度规定脱离了社会现实和国情,没有迎合群众对司法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没有注重发挥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所具有的人民性、民主性等优势。“在中国目前的法院审判中,对正义执著追求的‘理想主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让位于解决纠纷的‘现实主义’”。因此,在现代要求提出弘扬马锡五精神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三、马锡五审判模式在现阶段存在的基础及其局限性

一方面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于经济落后的陕甘宁边区,是一种传统的正义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马锡五审判方式也显现出了一些弊端。在当代的司法改革中遭到鄙弃。但我认为,因为我国目前仍然是“城乡二元化”结构。在我国农村,马锡五审判方式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及其基础。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马锡五审判方式明显的带有那个时代的影子,有着其局限性,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过分的强调调解。在1943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民刑事件调解条例》中规定,凡民事一切纠纷均应该力行调解,凡刑事案件除少数犯罪外,多数均得调解。

2.审理案件过分的依赖群众。马锡五同志说:“当审判工作依靠与联系人民群众来进行时,也就得到了无穷无尽的力量,无论如何错综复杂的案件或纠纷,也就容易弄清案件和解决。”他甚至说:“真正群众的意见比法律还厉害。”

3.忽视诉讼效率,忽视程序法的价值。马锡五同志在办案的时候,为了求的案件实施及其群众的意见,往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往往还有数十个人一同参与案件的调查,审理,完全没有诉讼效率的概念。

四、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应该如何借鉴马锡五审判模式

要让现阶段我们的司法审判程序更好完善起来,我们各级人民法院则要充分的借鉴马锡五审判模式当中的精髓。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其一,诉讼程序上应杜绝形式主义。在诉讼程序上避免形式主义,本着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法官定期下乡,如果农村有案件发生,随时采取就地审判的形式。

其二,在解决纠纷方式上应采取多样性。在运作过程中可以借助道德、社会舆论、情理判断事实,说服当事人,积极发挥调解的特殊作用,追求结果的合理性,重视纠纷解决后的社会效果。

其三,充分发挥法官在诉讼中具有的主动性。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应该不仅把调查证据和对当事人的说明、解释作为办案的需要,更要将其视为自己的道德义务。

其四,法官在审判案件要特别重视乡土知识。由于在农村还残留许多封建意识,这样就使得人民法庭的工作需要大量地方性知识。所以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重视乡土知识,但同时也注重无论调解抑或判决,最终都要根据法律来依法办事。

另外马锡五审判方式之所以能从一个司法工作者的个人行为上升为一种司法制度,除了其做法符合了当时社会民众对司法的需求外,其个人清廉、公正的品格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们除了要使法院借鉴马锡五审判模式的经验,我们还应该要加强教育,打造一支马锡伍式的法官队伍。

第6篇

1 尝试了解各种不同的交通标志图,能用完整、流畅的语言正确表达它们的含义。

2 能注意观察生活环境中的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乐意参加交通游戏棋活动,学会与同伴商量、制定游戏规则,并在活动中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孩子和家长共同收集、了解交通标志;教师收集各种交通标志(或图片),制作教学课件(PIyI'),交通事故的动画视频,自制游戏棋盘4幅、小标志若干、游戏骰子4个、棋子若干(红、黄、蓝、绿汽车4组)等,“文明小司机”奖状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发探究欲望

1 播放交通事故的动画视频。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2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二、播放课件,解读交通标志图

师:为了不让刚才看到的惨剧在我们的身边发生,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让我们从认识交通标志开始学习交通规则。

1 认识红绿灯(播放红绿灯图片)。师:马路上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信号灯,你们在哪些地方看见过红绿灯?红灯表示什么?绿灯表示什么?

2 认识其他交通标志(播放交通标志课件)。师:你在马路上和爸爸妈妈找到了哪些标志?

师:老师也找到了一些标志,你们认识吗?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呢?

3 了解交通标志的分类。

(1)(出示课件)师:看看这些交通标志,它们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幼儿从形状、颜色等方面重点观察和讲述)

(2)教师小结:警告标志是三角形,黄底黑边,黑色图案,警告驾驶人员注意前方路段存在的危险和必须采取的措施。禁令标志是圆形,白底红边,红斜杠黑色图案,表示对车辆加以禁止或适当限制的标志。指路标志是长方形,蓝底白字和白色图案,是用于指路的指示牌。

4 判断交通行为对与错。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有:红灯车停;行人过马路走斑马线;行人靠左走;在马路上追车奔跑;在马路上玩耍、拍球;过马路跨越护栏;行人走天桥:等等)

(1)师:有这样一群人。你们看看他们的行为对不对?说说你的理由。

(2)教师针对幼儿的回答适时小结。

三、自制交通标志棋

1 师:交通规则很重要,只有我们都去遵守它,道路交通才会变得有序,才不会出交通事故。交通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都应该认真服从这些交通标志,现在我们一起来制作交通规则棋。

2 商讨规则和做法。步骤(1)根据图片的情境,配对相应的标志图。如:图一是红灯车停(配对:注意红绿灯的标志),图二是在马路上追车奔跑(配对:禁止行人通行的标志)。步骤(2)判断图片的行为是否正确,设置相应的游戏规则(用“箭头”和“数字”表示)。如:图一是红灯车停(正确的交通行为可以设置为“3”。表示前进3格),图二是在马路上追车奔跑(不正确的交通行为可以设置为“2”,表示后退2格。)

3 幼儿分组制作游戏棋,

四、棋类游戏活动:我是文明小司机

1 幼儿自由组合游戏。游戏规则:幼儿4人一组,分别“驾驶”红、黄、蓝、绿小汽车。根据投掷骰子上面的点数和前进或后退的标志图行驶,第一个到达终点的获胜。

第7篇

[关键词]“概论”课;新特性;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9-0180-03

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改革中,将“98方案”中的“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调整为一门课程,即“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8年8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经教育部研究决定命名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概论”课突出强调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脉相承性和整体性,这一调整对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功能具有更加突出的效果。要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首先应分析调整后这门课程具有的新特性。

一、“概论”课的新特性

(一)突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它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这两大理论成果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坚持实现共产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都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05方案”改革中,为体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特点,将“98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门课程合并成一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亦有必要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一门课程来开设,这样有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整体性解读。

(二)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承创新性

“概论”课相比于“98方案”设置中的“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程,在体系安排上更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承和创新性。

早在1938年,就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思想科学回答了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正是在这一理论成果指导下,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创建了人民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所有这些都为开辟中国特色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我国国情,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等一系列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我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体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必将在新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三)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性

“概论”课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性和传承创新性的特点,但又不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平均用力,而是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性。党的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时,第一次对新时期党的伟大理论创新成果进行科学整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课程在内容篇幅安排上,第一、二章是总论,第三、四章介绍思想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五至十五章都是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分析了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动力;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具体展开;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虽然在每章分析某一具体理论形成发展过程时会涉及思想中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内容,但主要说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来源和基础,体现两大理论成果之间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四)突出了课程的现实针对性

“概论”课程是在新时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背景下提出的,比以往两门课程具有了更强的现实针对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加之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活动,一些负面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不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

主义改革实践、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实际,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不断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概论”课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本身的内容为主体,又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着眼帮助学生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明辨是非;着重从正面剖析问题、讲清道理,努力以理服人;着重帮助学生学会和提高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

二、“概论”课的教学对策

(一)在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

整体性是“概论”课的特点,“概论”课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统一的整体加以把握。“概论”课的整体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看,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涉及到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党的思想路线和贯穿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各个重大成果之中的精髓;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角度看,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等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从每一具体理论成果看,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每一具体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科学含义、主要内容、重大意义等。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把握,学生就可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但“概论”课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含量大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因此一方面要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不能任意裁剪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对所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进行讲解。在课时分布上,重点应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讲授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思想虽然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但在时间安排上不宜过多,只能略讲。在每一章教学中亦应突出重点,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特别关注又容易产生困惑的问题,进行重点阐述,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二)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基础上综合运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法

“概论”课具有现实针对性,课程内容紧紧地与我们正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是这门课的生命。要注重课程与社会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接触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现状。和教育部的文件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在教学手段上,“概论”课要注重课程与社会和学生实际相结合,综合运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引导学生接触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现状。同时,提高“概论”课的教学效果,既要发挥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又要适应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要求,推广电子课件和多媒体教学。现代教学技术将听觉、视觉等结合起来,通过播放幻灯片、视频、音像资料增强教学效果,增加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熟悉和掌握现代化的教育工具,还要在课外花大力气搜集教学素材,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8篇

论文摘要:结合新课程方案的特点,指出今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有效利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辅助方式,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考试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zooay6号文件)和2005年1月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教育部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以及相关的《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文件),要求从2006级学生开始,我国高校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这是继1998年“两课”改革之后所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是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形势、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为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一、新课程方案的特点

新课程方案明确规定,把“98方案”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必修课,其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这一调整更加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新课程方案进一步明确‘.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两课”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这一根本目标深人进行,其主要内容是: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特别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体系,指导学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去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进行近现代历史教育,培养和弘扬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艰苦.奋斗精神;进行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适时地和经常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

(二)新课程方案的理论体系更具逻辑性和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主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核心、出发点和总结论。这三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从整体上,从相互联系上,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果把它们孤立起来,就会使真理变成谬误。新方案出台以前,这三个部分一直是作为三门课程分别开设,彼此之间的天然联系被割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这三个部分的理论有机联系到一起,从而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理解。新方案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门课,合并之后则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更具逻辑性和科学性。

(三)新课程方案更加注重优化知识结构

新方案加强了各门课程之间以.及与中学相关课程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避免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学科内容的重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学部分:一是政治经济学部分的内容有重复;二是政治经济学与邓小平理论学科之间的内容重复。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版本非常多,大部分是由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部分构成,其中,资本主义部分主要是《资本论》的缩写,与其他学科之间交叉较少;社会主义部分则问题较大,原因在于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既要运用一般原理,又要区别于资本主义、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优越性,而实践中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所以,教材中市场经济理论、生产理论、循环周转理论都存在内容重复现象。合并后的“原理”课一程中,政治经济学部分只介绍了一般经济原理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特征,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放到邓小平理论中讲解,既避免了重复,又突出了两门课在不同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体现了时代特色。

二、结合新方案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

“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面对的问题也很复杂,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笔者根据新课程方案,结合以往教学实践,认为今后“原理”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有效利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辅助方式,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考试制度。

(一)课堂讲授法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看,课堂讲授法仍是“原理”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讲授法之所以是“原理”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特点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较快较好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精神实质,就必须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来引导和帮助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做到: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向学生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新发展、新成果,体现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让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同时还要把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在教学内容上,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和“少而精”的原则着重讲.授各章重点、难点和精华部分。为了避免在教学中只讲空洞的理论观点,缺乏实践教育,教师应深人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普遍关注的理论和社会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把道理讲深、讲透,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认知转化为认同,从认同再升华为信仰。

(二)课堂讨论法

应该承认教师讲授法也存在许多缺点.,最主要 的缺点就在于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单向性的思想交流方式,缺乏教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所以,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增强高校“原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在“原理”课程教学中既要坚持教师讲授这个基本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要适当采用其他教学方式来弥补教师讲授法的不足。其中开展课堂讨论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主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讨论系列问题,使“教”与“学”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讨论的主要环节包括:

1.根据教学内容就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确定讨论题目。讨论题目最好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或者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重点、难点问题;如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关系等问题。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查找资料、撰写发言提纲。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方法论功能。

3.选几名代表在课堂上发表本组观点,各组之间进行课堂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讨论的过程是帮助大学生从多个角度、不同的层面用所学知识辨证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而且可以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一学法的主要环节包括:

1.选择典型案例材料。选择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要求的案例是成功组织案例教学的关键,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教师要充分做好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要掌握案例的详细背景知识,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向学生介绍案例,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让学生独立分析。要求学生在阅读案例的过程中,结合相关原理知识,深刻分析案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允许发表不同看法,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在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正确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对案例进行总结。总结不仅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认识,还可进一步加.强对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课堂上的及时点评和切中要害的总结分析,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原理,解决自身思想中存在的模糊认识,也可以自觉地运用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四)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正逐渐成为当前“原理”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多媒体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坚持科学性、时代感和针对性的统一,力求提高“原理·”课程的课堂吸引力和教学实效性。

教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信息的利用效率。通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录像、声音、统计资料、文字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和直观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大量信息资料来加深对抽象理论的认识。同时运用多媒体方式显示教学内容,可以节省板书、挂图等时间,使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更多的信息。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与先进的教学技术接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接受基本理论的教育,又能接收到丰富的知识和当前最新的资讯,同时通过动态化和形象化的画面,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兴趣,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多媒体课件通过向学生提供多种信息,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还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思想修养。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影视资料,开展电化教学,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学有关的电影、录像,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运用。

(五)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多元化的考试制度

第9篇

落网后的许德勇清楚地记得,在浙江省?乌那次,是他第一次杀人。

许德勇1951年出生在诸暨的一个小山村,喜欢小偷小摸。1979年,因为一次偷盗,他被判刑14年。通过狱友的介绍,他认识了来自上海的马振宏。虽然年龄相差十多岁,但两人很谈得来。许德勇在监狱里表现好,1990年提前出狱了。他和已经出狱的马振宏继续联系。

1991年4月26日,他们俩都在?乌,就想着去弄点钱花花。马振宏提议,有户人家不错,可以去“看看”,就是陈新水、杨巧芳夫妇家。当晚,陈新水、杨巧芳夫妇都已经入睡。许德勇和马振宏入室抢劫,不料被发现,两人就用刀杀了夫妻俩。

许德勇还记得一个细节,一人被马振宏刺了几刀还在抽搐,他上去又补了一刀,另一个人也是他杀的。他们一共抢了8000余元现金。

房间里,还有个8岁的男孩。孩子忽然也醒了。或许是孩子求饶打动了他,或许是没儿没女的他对孩子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许德勇阻止了牢友说:“小孩子就算了吧。”

与马振宏不同,许德勇依然盗窃、抢劫、杀人,只是很少有人会怀疑。外表瘦弱老实的他会是背负着多条命案的冷面凶手。

震惊全省

2011年8月23日晚上9点,诸暨市大唐镇农业银行自动柜员机附近,一名34岁的女会计被枪杀,腰部中枪死亡。

6天后的8月29日下午3时许,诸暨陶朱街遭三都信用社门口,开着奥迪车的老板娘袁女士被枪击中后脑,抢救无效死亡。

一周时间内诸暨先后发生2起枪杀案,震惊全省。

警方通过对两起案件的子弹弹头进行鉴定,认定为同一把枪发射。

专案组在诸暨大唐镇上的一家卤味店里,把两起枪杀案的犯罪嫌疑人许德勇捉拿归案。警方连夜审讯。随后,民警根据许德勇的交代,在他位于诸暨大唐大磨村的出租房内找到了一把仿手枪和15发子弹。

随着侦查和审讯工作的深入,许德勇自已交代了21年前?鸟的血案。当时在房间里还有一个寄宿在陈家的8岁男孩。他们把孩子反绑在床上,最终没有杀害他。

根据许德勇交代的线索,诸暨警方于2011年11月10日在上海将马振宏抓获。经讯问,马振宏对?乌“4·26”抢劫杀人案供认不讳。

此时的马振宏已经是上海一家驾校的教练。当年行凶后,他就回到了老家上海,做过一点小生意,还娶了老婆,生了个女儿。这几年日子过得还不错。他总是试图去忘掉21年前的那段血色记忆,过一种平静的日子。

因案件性质恶劣,社会危害和社会影响重大,绍兴检察机关逐级呈报到最高人民检察院。

2012年3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研究后批复认为:犯罪嫌疑人马振宏涉嫌抢劫罪,后果严重,社会影响恶劣,且犯罪后潜逃,虽然已过20年,但依法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第(四)项的规定,核准对其追诉。

血色记忆

说起这个21年前的血案,很多上了年纪的?乌人还有印象。幸存的8岁男孩,是当时唯一的目击证人。

21年前,小路(化名)8岁。因为家里父母做生意忙,所以他寄宿在陈新水、杨巧芳夫妇家。

那天晚上,他和往常一样上床睡觉。因为要小便,他醒来了,却发现灯亮着,陈家夫妇躺在血泊里。两个男人正在翻东西。

一个男人发现了他,恶狠狠地走到床前,用被子蒙住了他,要杀他。

小路求饶了。这时,—个年纪大点的男人说,小孩子就算了。于是,两个男人把小路反绑起来。

这一夜,在小路心里留下了阴影。此后,他害怕黑夜,睡觉要开灯,性格也有些孤僻了。

如今,29岁的小路在?乌某单位工作,听说记者的来意以后。他沉默了好久。他说,事情已经过去20多年了,他一直在努力忘记那段痛苦的回忆。

“当时我已经把所有的情况都告诉警方了。”短暂的沉默、简单的回应,显示当年那一幕给年幼的小路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

记者又辗转联系到曾经与小路同校的吴小姐。因为当时死里逃生。小路一度成为班里孩子们热议的焦点。

“我和他还比较熟,所以,他和我还聊了一些。”吴小姐回忆,小路当时恐慌的神情让年幼的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时听他说,只是父母太忙,暂时放在那对夫妇家,所以目睹了全部过程。他说,他曾对着凶手苦苦哀求‘我什么都不会说的,你饶了我吧,我肯定什么都不会说’,这才躲过一劫。”

事情发生后,由于受事件影响,男孩一度不敢一人独自上厕所。

“我还记得,小时候居住在附近的孩子还常去那对夫妇居住的小屋。”但事情过去那么久,吴小姐感慨,已经记不清那对夫妇的样子。

无妄之灾

当年案发现场附近的烈士陵园早已拆迁,一排排改造后的新房和绿化已经完全替代了原先的老房子,很多原住居民已经大多搬迁别处。时隔21年,人们对当时发生的惨案还能有多少记忆?

当年住在附近的居民胡大松,对于命案记忆犹新:案发现场就是现在的解放新村一带,那对夫妇租住的房子就在河边的樟树下。

当年这一带比较繁华,很多人租住在这边偷偷地卖走私香烟,虽然是半公开的,但是也渐渐地形成了一条街,而受害夫妇就是租在这里卖香烟的。凶手应该是看到他们是卖香烟的有些钱,才下手的。

听说凶手21年后终于落网了,胡大松说,这真的是太好了,现在凶手抓到了,也算告慰陈新水、杨巧芳夫妇的在天之灵。 [论文网]

45岁的陈先生当时居住在案发地所在小区,当时的他才结婚不久。一说起社区里被杀的夫妇,陈先生脱口而出,太凶残了。

陈先生记得被杀的是一对老头老太太,年纪大概六十几岁。出事当天是在深夜。周边的人都没有太多的印象。第二天清晨,片区里的人才知道这对夫妇被杀了。两位老人对周边的人都挺不错,人很和善。

“事情发生后,我妻子每天回家都要反复检查门锁,才能安心。”陈先生说。

这是许德勇和马振宏第一次杀人。此后,两人就各奔东西了。

马振宏回到了老家上海,开始“漂白”,做过一点小生意,后来做了驾校教练。与马振宏不同,许德勇选择一条道走到“黑”。

出狱后的第二年,因为盗窃,许德勇又坐牢了。一直到2000年,他再度出狱。

这次,他回到村里,似乎努力过起新的生活,很勤劳地做起农活。还养了鸡、鸭、蝎子,但没赚多少钱。

他又和哥哥一起去了新疆,想去做点沙石生意。同样没有成功,没几个月就回来了。之后,许德勇还去过一次缅甸。

但是,谁也不知道的是,许德勇又犯下了命案,而且手段残忍,抢劫后杀人,最轰动的是2起连环枪击案。

有关人士透露,许德勇身上背负着五六条命案,都是抢劫杀人。

许德勇为什么会如此残忍?他的一位同村人回忆说,年轻时的许德勇长得英俊,身高约1.75米,而且能说会道,人很活跃。但是家里很穷。

第10篇

考点一: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例1】(2014・黑龙江牡丹江)在马拉松平原上,雅典人获胜后,菲迪皮茨返回雅典报捷,他一口气跑完漫长的路程,刚一进城就高呼“雅典得救啦!”说完倒地而死。这个故事出现在下列哪一战争中( )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D.罗马帝国的扩张

【解析】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希腊军民经过顽强战斗,彻底战胜波斯侵略军,赢得战争的胜利。题干中的故事情景出现在希波战争中。

【答案】A

【例2】(2014・江苏常州)“虽然他从未将所有民族都联合在一个世界性国家里,但是他的事业却将世界推入了一个新的方向:不同种族的融合,不同文化传统的交汇”。上述规定应出自( )

A.亚历山大

B.君士坦丁十一世

C.马可・波罗

D.毕加索

【解析】亚历山大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虽然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答案】A

【归纳拓展】

(1)希波战争: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建立。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2)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罗马帝国的扩张: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考点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例3】(2015・山东潍坊)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图片反映了其贡献的史实的是( )

【解析】本题为图片型选择题。A项是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B项是古代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C项是腓尼基文字和后来的字母文字;D项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阿拉伯数字”的发展与传播就是其中之一。

【答案】D

【例4】(2014・云南昆明)古代东西方交流,既有暴力冲撞,也有和平往来。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返回后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书――《马可・波罗行纪》。下列对该书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第一部向西方介绍中国的书籍

B.丰富了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

C.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有重大影响

D.不利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解析】记述马可・波罗东方经历和见闻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答案】D

【例5】(2013・安徽)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D.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解析】亚历山大东征属于古代战争与征服的方式,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属于和平交流与交往的方式。

【答案】C

【归纳拓展】

(1)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而后者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2)对文明传播与交往的两种交流方式及其作用进行归类比较,并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处。

文明交流方式史实作用

暴力冲突希波战争东西方文明第一次冲撞、交流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把古希腊文明传播开来,同时也吸收了东方文明

罗马帝国扩张把古希腊、罗马文明传播到亚欧非各地

和平交流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传播沟通了东西方文明,如传播了印度人创造的阿拉伯数字

马可・波罗来华记载其东方见闻的《马可・波罗行纪》吸引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创新演练】

1.“2015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于2015年3月29日在郑开大道举行。郑开国际马拉松日渐成为凝聚公众的纽带,宣传城市建设成果的窗口,展示城市精神风貌的舞台。马拉松赛不仅是体育赛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最早源自( )

A.伯罗奔尼撒战争

B.布匿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希波战争

2.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他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是( )

A.伯利克里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D.

3.一部游记,内容丰富,除介绍中国外,还谈到亚洲国家富有黄金,因而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该游记是( )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马可・波罗行纪》

D.《大唐西域记》

4.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中国发明的指南针都由“他”传到了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他”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是指( )

A.希腊人B.阿拉伯人

C.罗马人D.苏美尔人

5.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和平往来的是( )

①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亚历山大东征 ④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 ⑤希波战争

A.①②③B.②④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6.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方式主要有和平交往和暴力冲撞两种。其中不属于以暴力冲撞逐渐打破亚欧大陆相互闭塞局面,促进不同民族和文明融合的历史事件是( )

A.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B.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C.罗马的扩张

D.希波战争

7.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古代阿拉伯人、中国人

C.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8.“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 )

A.古代埃及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D.古代阿拉伯

9.观察思考下面世界遗产图片。

图1

请回答:

(1)请按要求找出图1中与下列提示相关的世界遗产。(写出图片对应的字母即可)

①西方文明之源的典型代表是。

②世界不同文化交汇融合的见证是。

③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④代表了非洲古代悠久文明的是。

(2)古代世界不同的文明区域,孕育出鲜明特色的文明,世界文明是在交汇融合中不断发展的。古代文明交汇融合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

(3)请就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谈谈你的看法。

10.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2 丝绸之路

图3 阿拉伯的扩张

图4 “一带一路”路线图

(1)丝绸之路自古就是我国对外交往的“商贸之路、文化之路”,请用史实论证。

(2)图3和图4分别反映了古代世界人类文明的哪种交流方式?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疆域的扩张,哪种宗教在西亚、北非、中东等地区广泛传播?

(3)2015年3月,博鳌亚洲论坛上,我国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你是如何认识我们今天重提“一带一路”建设的?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希波战争中希腊联军在马拉松战役中打败波斯军队。战士菲迪皮茨返回雅典报捷,他一口气跑完漫长的路程,刚一进城就向雅典人高呼“雅典得救了!”说罢倒地而死。后来,人们设立了马拉松长跑项目来纪念这位英雄。

2.C 【解析】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大帝的相关史实。

3.C 【解析】《马可・波罗行纪》一书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4.B 【解析】本题考查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明交流与传播作出的重要贡献。

5.D 【解析】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属于战争与征服的方式;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属于和平交流与交往的方式,故答案选D。

6.A 【解析】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属于和平交往的方式,故答案选A。

7.A 【解析】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方法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8.D 【解析】题干中“某种宗教”是指伊斯兰教,阿拉伯人通过战争把伊斯兰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国家和地区;“某种数字”是指阿拉伯数字。

第11篇

   幼儿园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男孩女孩的不同之处,知道要保护自己的身体。

   2、能根据老师的要求阅读、操作幼儿用书,能从阅读中获得安全知识。

   活动准备

   1、水彩笔人手一盒。

   2、男女卫生间的标志。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游戏活动,加深幼儿对自己性别的认知。

   (1)教师:小朋友们,你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男孩女孩听命令",请小朋友听清楚,按照"命令"完成动作。

   (2)教师发出口令幼儿做相应的动作。教师:男孩,男孩,站起来。女孩,女孩站起来。男孩,男孩,跳一跳。女孩,女孩,转一转。

   2、比较男孩和女孩衣着特征。

   (1)观察比较男孩和女孩发型特征。

   ①教师:小朋友们互相看一看,男孩和女孩的头发长短和发型样式有什么不同?

   ②教师小结:男孩一般都是短头发,没有辫子;女孩有短发也有长发,有的女孩扎一个辫子,有的女孩扎两个辫子,女孩还会戴很多样式的发夹,头花等。

   (2)观察比较男孩和女孩衣着特征。

   ①教师:男孩和女孩穿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男孩和女孩衣服的颜色和款式上有什么不同?

   ②教师小结:很多女孩的衣服颜色比较鲜艳,女孩子可以穿裙子,也可以穿裤子;男孩子不穿裙子。

   ③教师: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呢?衣服帮助我们保暖身体,保护皮肤不受伤害等等。

   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我爱我自己,时时多留意。衣服不掀起,保护好身体。

   (3)观察分辨男女卫生间的标志。

   教师:

   ①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我们会在什么地方看见这个东西?

   ②这是卫生间的标志。你知道哪个是男卫生间标志,哪个是女卫生间标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③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会区分男女呢?

   (4)观察分辨男女游泳衣。

   ①教师:这是什么衣服?什么时候穿的呀?这两件游泳衣有什么不一样?哪一件是男孩穿的?哪一件是女孩穿的?

   ②教师小结:男孩穿游泳短裤,女孩穿游泳衣。

   ③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我爱我自己,时时多留意。外人不可以,随便碰身体。

   3、幼儿观察教学挂图,操作幼儿用书。

   (1)引导幼儿阅读教学挂图。

   教师:

   ①请小朋友看看图上哪一个是男孩,哪一个是女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图上男孩和女孩身上穿着什么?游泳衣把自己身体最重要的部分都保护起来了,这些身体部位都是自己的小秘密,不能露出来,更不能让其他人触碰。

   (2)请幼儿在幼儿用书上为自己相同性别的娃娃做标记,为男孩、女孩的衣服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幼儿园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

   3、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红绿灯、斑马线

   2、儿歌《交通灯》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稳定幼儿情绪。

   “小朋友们伸出小手,跟叔叔一起玩个手指游戏好不好?”

   2、谈话,引入主题。

   “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幼儿讨论)

   3、出示图片,提高幼儿兴趣。

   “我们中三班小朋友太乖了,叔叔让你们看以些图片好不好?想不想看?小朋友们把小眼睛闭上,叔叔把小图片请出来,3,2,1,好了,睁开小眼睛。”

   “这是什么呀?(红绿灯)小朋友们见过吗?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有没有见过?”(幼儿讨论)

   4、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

   “中三班小朋友真棒,叔叔来告诉小朋友,这个是红绿灯,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可以看一看,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5、引导幼儿讨论

   “我们中三班小朋友那么聪明,那么,你们知道要怎样看红绿灯吗?”(幼儿讨论)

   6、讲解怎样安全过马路

   “小朋友说街上车多不多?危不危险?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知道怎样看红绿灯是不是。那小朋友们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学了好不好。”

   “红灯停(出示图片红灯),绿灯行(出示图片绿灯)。”(反复教幼儿三遍)

   7、引导幼儿认识斑马线

   “小朋友们看,这又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见过”(同上,介绍红绿灯时一样)“小朋友们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念,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8、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今天中三班小朋友表现太棒了,叔叔来你们一首儿歌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读了,叔叔来一下,看哪个小朋友的声音最好听,等一下我们就送小星星给它。”

   9、带幼儿读儿歌(引导幼儿读第一遍,鼓励幼儿读第二遍,表扬幼儿读得棒,提到幼儿兴趣,读第三遍。)

   10、延伸

   “小朋友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呀?”

   (做公车时先下后上,上街时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护栏等等)

   11、请小朋友跟图片红绿灯说再见,活动结束。

   幼儿园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3

   活动内容:

   预防陌生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图片1幅

   2、课件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一)这是谁?你认识他吗?我们把自己不认识、不熟悉的人称为陌生人。

   (二)观看课件,提问幼儿:一画面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小姐姐为什么摆手?

   (三)教师进行小结: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二、学习儿歌《陌生人》

   (四)告诉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儿歌,请大家一起欣赏。㈡教幼儿学习这首儿歌,鼓励小朋友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三、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东西。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第12篇

Scratch标准板

Scratch传感器板的英文名称叫Picoboard,如果在Google中搜索图片,可以看到它的样子。它是一款开源硬件,任何人都可以按照电路图生产,但是生产的产品的名字不能叫Picoboard,大概的价格是50美元,折合人民币300元,其国内商为奥松机器人。

由于传感器板为开源硬件,任何人都可以生产,因此国内出现了教师群体中自制Scratch传感器板然后小批量销售的情况。例如,如图1所示的常州创客空间的传感板,这种传感器板立足于区域内的销售和服务,在线下培训、区域教研以及价格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许多传感器板厂商还给传感器板加上盒子以便于管理(如图2)。

双层Scratch传感器板

图3所示的是双层Scratch传感器板,这种板下层是Arduino,上层是Scratch传感器板的所有传感器。它的好处是,下层的Arduino板可以直接用来讲解另外一门图形化编程语言ArduBlocks,并且在Scratch的S4A版本当中,有更多的传感器输入,增加了两个电机的输出,还可以点亮多个LED灯,驱动继电器控制高压电路。双层的Scratch传感器板比较适合高年级的学生用Scratch标准板入门之后的后续学习。

马达Scratch传感器板

在Scratch语言中,使用“显示马达模块”功能可以看到Scratch的马达控制功能。这款马达控制功能是为乐高的wedo开发的,可以接受两个传感器和控制一个马达,此外Scratch的另外一个版本Enchanting,可以用与Scratch类似的方式对乐高NXT机器人编程。

由于马达是一种重要的输出设备,因此有的厂商生产的Labplus传感器板将wedo的功能和Scratch传感器板的功能集成在一起,并且兼容乐高的制式,拓展了Scratch传感器板的应用领域。在输入方面增加了传感器的类型,在输出方面增添了控制LED、蜂鸣器等新功能。图4是用传感器板控制一个风扇转动的速度,使得扇叶上的LED灯形成文字。

基于Arduino的S4A板

Scratch有很多个改进的版本,其中支持Arduino的S4A版本就是很重要的一个,通过Arduino可以大大拓展Scratch的输入和输出的功能。由于Arduino可以控制高压电路,所以应用的范围很广,如图5所示,可以用S4A控制电磁水阀,实现草莓的自动灌溉。由于配合Arduino的传感器的类型很丰富,因此通过S4A非常适合研发中小学的创新项目。

Scratch无线板

由于Scratch传感器板通过USB接口供电,因此传感器必须与计算机直接连接,但是目前有些传感器板提供无线的版本,上面所述的标准板、双层板、马达板和S4A板,都有各自的无线解决方案。无线板需要在Scratch传感器板上附加一块电池,需要充电才能工作,使用无线传感器的人可以带着传感器自由的操控,其作品的表现力大大增强,与此同时,如果使用可以控制马达的传感器板,还可以制作机器人小车等较为复杂的智能装置。

低成本的感测与控制装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