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7 13:55: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院药房整改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
根据市卫生局下发关于医疗安全隐患整改活动的要求,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活动精神,根据要求对医院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通过整改活动开展以来,现将我院整改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1、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1.门诊科室存在的问题根据门急、诊科室的管理要求,我院门急诊科没有单独设立,没有固定的业务技能强的门、急诊工作人员。
门急诊医生持证上岗率不高,存在无证行医、非法行医情况。部分医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不能够对一些常见急救设备进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对一些基本急救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各科室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科室人员之间协作不够。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要素不全,剂量用法不详,抗生素应用不规范,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门诊留观病历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够严格规范书写留观病例。住院病例质量管理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病例书写不规范、不及时。各种记录不规范,急危重病人谈话记录、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人讨论记录等书写不规范,书写要求远未达到医疗文书书写质量规范要求。各种门诊日志记录登记不全、不连续、不全面。部分医疗制度及核心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有待与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各科室相关制度,尤其是乡镇医院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制度已不符合现阶段医院管理的需要。护理部存在的问题各项护理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以前的各项护理制度是以门诊制度管理为起点建立起来的,自从住院部大楼投入使用以来,原来的制度已经不等够适应现在管理的要求,现需结合住院部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关标准制度。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不建全。未能够按照《护士条例》制度规定,实施相关护理管理工作,未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自医院住院部投入使用以来护理管理部门不能够按照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和任务建立起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各岗位职责不明确,工作中存在互相推诿情况。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建全,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护士管理制度。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技术能力、技术标准无明确要求,未能建立健全护士级别、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医院护理人员配备标准,病房护士与床位达不到要求标准。护理工作考核标准建立不全、不完善。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考核不及时,流于形式。不严格按照《病例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书,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书写质量不高。各种登记不全,如消毒记录、留观记录,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交接班记录等。无菌技术观念不强,操作仍需进一步提高。未能有效建立各项护理技能操作规范标准,部分护理人员技能操作不规范,一次性物品的销毁不彻底、不规范。门诊、住院部等科室卫生较差,存在交叉感染隐患,被套、床单陈旧,玻璃不干净,清洗不及时。
3.药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药房药品管理制度不建全。毒、麻、剧药品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帐务记录不规范,管理有隐患。药品管理工作不到位,过期失效虫蛀药品仍存在。医院因工作实际从事药品调剂的人员是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由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经药检局培训合格后上岗从事药剂调配。对相关药品调剂药品知识了解不够,处方调配时把关不严,时有不合格处方调剂发生。部分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时有调剂错药品情况发生
(二).服务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门诊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好,患者时有反应,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差,医疗服务当中存在冷、碰、硬、顶等问题,服务态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改进。
护理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不高,未能体现人性化服务。提供的基础护理和等级护理措施不到位,对住院病人的护理停留在原始阶段。部分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差,患者反映强烈。部分护士岗位职责责任心不够,三查七对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医疗隐患。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对患者的观察不到位,护士不能够主动报告一些护理不良事件。
3.药房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需进一步改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态度不好,未能建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服务模式。对患者服务言语生冷,态度差,存在和病人吵架情况,患者反应强烈。服务态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干部职工工作作风、精神面貌方面存在的问题部分医务工作者得过且过、进取心、责任感、主动性不强,需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改善医患关系,使群众对医疗机构的作风满意度明显提高。
部分医务人员精神面貌差,工作期间不穿工作服、不佩戴工作证、脱岗、聊天、精神萎靡不振不能够以昂扬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医疗工作当中去。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规范医院的药房管理,保证药品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食药监局(2006)6号《关于印发××县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我们积极开展了“规范药房”的创建活动,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医院高度重视创建“规范药房”活动,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由院长亲自抓、负总责。明确了岗位责任,制定了得力措施,对照“规范药房标准”认真进行了自查自纠并限时整改。医院设有“药事管理委员会”和“购销药品、医用材料、器械审核验收小组”,制定有药事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和“验收小组”工作职责,院长和一名业务副院长具体负责药品的质量管理工作。院药事委员会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药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指导、督促制度的执行,同时还负责开展对药
房工作人员药品质量管理方面的教育或培训。“验收小组”负责指导和监督药品验收、保管、养护中的质量工作等。院考核领导小组每月对各项药品质量管理制度检查和考核,均有记录并与科室、个人的效益工资挂钩。
二、医院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有关药品质量制度:药品购销管理制度、药品储存养护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不合格药品报告制度、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采购、领用、使用、销毁制度、处方管理制度等,并严格遵照执行。
三、自2002年起,我院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取得明显效果。目前,招标药品占药品总数的80%以上,确保了患者安全规范用药,得到了病人的好评。坚持主渠道进药,供货企业均有“药品经营许可证、质量保证协议书、法人委托书、营销人员身份证复印件”等文件资料。采购一次性卫生材料和医疗设备时,继续坚持“四定”和“质量高、价格低、售后服务好”的原则,认真考察后集体商议决定。
四、对购入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均根据“计划单、发票、随货通行证、验收单”由“院验收小组”逐批验收,并有专门的验收入库记录本,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票据按月装订成册。
五、对库存和陈列的药品按月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的药品及时处理,保证不合格药品不入柜、不陈列、不销售使用;对距离有效期6个月的药品,实行重点监控、登记并及时更换。
六、为使药房卫生整洁无污染物、药品摆放合理、陈列整齐规范,医院购置了价值4500元的药架31个;为防尘、防污染、防鼠、防虫、防霉变,药库房配备了20余个铁架,并进行了粉刷,安装了防盗门。做到了药品按剂型或用途以及储存要求分类陈列和存放,内服药品与外用药品分开、一般药品与特殊药品分开、中药与西药分开。中药药斗标签使用正名正字,中药饮片装斗前均做到质量复核,没有错斗、串斗。药房内配备有完好的衡器以及清洁卫生的药品调剂工具和包装用品。药品的保管、贮存条件均符合要求,特殊药品按规定进行管理,并做到帐物相符。
七、所有销售使用的药品均凭本院医生正式处方,调配处方按规定进行;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发现有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向县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报告;设置了意见箱、公布了监督举报投诉电话。
八、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病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药房人员均佩戴标明姓名、技术职称、科室等内容的胸卡上岗,并统一着清洁工作服。
我院临床药师在门诊开展药学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固定模式,鉴于门诊患者多、流动性大,患者的用药知识主要来源于所直接接触的医务人员,提升医务人员的药学知识水平对患者的用药安全尤为重要。
1.1为医师提供药学服务首先通过医院内网及时更新药品信息,门诊医师可以通过儿科药学信息服务系统自主学习新药知识,同时可以网上交流与咨询[6]。其次总结医师在工作中的失误,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布洛芬混悬液(美林)100mL∶2g换成布洛芬混悬滴剂(托恩)时,药物浓度增加了1倍,而部分医师未注意,处方仍按照原药的用法用量;临床药师发现后及时联系医师,并在内网新药介绍里显著标示这一信息。第三,每月进行处方点评,将不合理处方及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上报医务科监督整改,以提高处方质量、规范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
1.2为护士提供药学服务每季度组织输液室护士学习药品相关知识,如门诊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输液药品溶媒的选择、抗生素配制后的储存、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鉴别等。研究[7]发现,88.8%的医务人员希望了解ADR的识别和判断。静脉输液是儿童常用的给药途径,也是儿童发生ADR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门诊,输液室是患儿静脉输液的第一现场,所以护士对ADR判断的准确性对患儿的用药安全尤为重要。
1.3为药师提供药学服务首先加强业务学习,对本院常用药品的药理作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定期进行学习。参照成人学习原则的应用[8],改变以前的自学模式,开展多媒体课件统一学习的方式,系统地学习、讨论、总结,以提高药师的学习效率与业务能力。其次,每周二开早会,讨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技巧,加强沟通技巧与能力的培养。第三,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2013年8月第一次“品管圈”活动以“减少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内部差错”为主题,针对调配内差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改正措施,制定标准化作业书(药品调配标准化作业书、药品拆零标准化作业书、退药标准化作业书)。“品管圈”活动开展以来,门诊药房调配内差由原来的28件/周下降至13件/周,下降了54%。
2我院儿科门诊临床药学服务的不足及改进方向
2.1用药咨询无用药反馈信息一个完整的用药咨询应有患者用药后的反馈信息,虽然患者当时表示已经获得药品相关信息,但是实际用药依从性及用药情况尚不能有效反馈。
2.2门诊报告ADR较少导致门诊报告不良反应较少的原因主要是患儿家长无法正确辨认ADR,缺乏报告ADR的意识,甚至有家长怕麻烦而未报。应该在对医务人员进行ADR宣教的同时,提高对患儿家长对ADR的正确认识。
2.3医务人学习主动性不高医师浏览医院内网学习相关药品信息主动性缺乏,主要是因为门诊患者较多,医务人员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张,医院外网无法浏览。
3小结
去年8月份以来,我院认真贯彻省卫生厅《关于在全省卫生系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徐州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让病人满意在我院为宗旨,紧紧围绕发扬“抗非”精神,当好“健康卫士”这一主题,扎扎实实地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通过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推进医院进一步更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使医院的行风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我院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医院基本情况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州医学院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徐州市红十字医院、徐州市眼科医院、徐州医学院眼科教学医院)。创建于1935年。目前医院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700张;拥有1个省级重点专科,四个市级重点学科和五个院级重点专科。在职职工1*7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196名,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专家3名,研究生83名,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5名,徐州市优秀专家4名,徐州市拔尖人才5名。医院被命名为国家级爱婴医院,江苏省医师进修基地,国际白内障复明基地,国际“微笑列车”定点唇腭裂手术医院;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徐州市脑血管病研究所和徐州市不孕症研究所皆设于本院。本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设置20个病区,24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3个研究室,10个科研室,承担着本市和苏鲁豫皖的主要医疗及抢救任务。20*年医院门诊总量36万人次,出院1.6万人次,总收入1.47亿元。
二、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情况
去年8月份以来,我院根据省厅(20*)37号文件和徐州市卫生局(20*)41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市纠风办和卫生部门的统一部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塑造高素质职工队伍,创建文明单位为根本,紧紧围绕徐州市委、市政府实现富民强市,保持苏北领先,保持淮海经济区领先,争做江北“两个”率先领头羊的目标,积极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医院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坚持“评”、“纠”、“建”共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面促进医院行风建设。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医院行风工作。20*年8月7日,市卫生局召开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动员之后,我院多次召开党委和行政会议,研究落实开展民评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计划,成立了由院长、党委书记蒋明伟同志为组长,院职能科室各基层总支书记和工会、团委参加的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利用职工大会、办公会、院周会、政治学习等各种方式广泛动员,大力宣传开展民主评议行风的重大意义、目标和举措。全院共印发学习材料1000余份,组织民主评议专题学习四次,在落实组织机构的基础上,院评议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落实分工,实行职能科室包片定点的方法,深入基层,组织学习,查找差距,积极整改。在宣传发动阶段,我们坚持强化思想教育,在内强素质上下功夫,筑强思想道德的防线。通过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全院职工在民主评议行风中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实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全院形成了大力宏扬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新风貌。
在大力宣传卫生民主评议行风重要意义的同时,我院先后召开了两次院外监督员会议,召开了48家乡镇指导医院院长座谈会和新闻单位座谈会,向社会公布民主评议行风的热线电话,公开承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让人民群众了解我院卫生行业建设要着重解决哪些问题,准备采取哪些措施,以及工作目标等。通过兑现承诺,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医院的行风新变化,提高社会满意度。
2、从严要求,抓好自查自纠。从去年8月下旬到9月,我院着重在民主评议行风的关键阶段--自查自纠方面下功夫。对照评议标准,一是做好自我排查,先后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印发住院、出院病人问卷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组织明查暗访等有效形式,逐级对医院行风建设的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进行排查。按照省市卫生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考核方案的要求,从组织领导、服务承诺、自查整改、方便就医、规范服务、提高质量、合理收费、改善条件、药品招标和廉洁行医十个方面查找出需要改进的问题20余项,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分析,能改的立即整改,不能改的限期整改,暂时有困难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结合门诊大厅改造,进一步方便就医,实行划价收费一次以及药房窗口柜台式服务,建立中心采血室,对各种检验、化验报告集中管理并提供药价查询,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信息公示,针对病人看病等候时间较长的问题,实行分散挂号,分层收费,方便病人就诊,在规范服务提高质量方面,进一步推行病人选医生制度,实行医患沟通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同时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医院考核委员会多次研究,印发了《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综合考核体系》逐月进行考核,奖惩兑现。
在合理收费方面,严格执行省市物价收费标准,实行收费项目和服务价格公示,药品价格查询制度,进一步细化门诊住院费用清单制,并在门诊大厅药房实行门诊药品清单制(超市化服务),使老百姓明白就医,放心消费。
为了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我院投资140余万元,改建扩建门诊大厅,装修了门诊输液室,调整了门诊用房,使病人就诊流程更加合理方便,为了给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院为住院病人提供24小时就餐服务,在病区公布订餐电话,同时投入资金使住院病房的生活设施保持完好,基本解决了住院病人洗澡难、上厕所难的问题。
在廉洁行医、采购招标方面,我院坚持院务公开,对药品、器械和大中型医疗器械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同时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洁行医教育。去年一年来,医务人员共退红包价值1万余元,未发现收受红包等违规行为。
3、重视用民主评议的结果来推动医院行风建设。在民主评议阶段,我院先后接受了市纠风办和卫生局行风办组织的行风监督和测评工作,主动为评议人员提供热情、快捷、周到的服务,随时随地接受评议人员的检查和咨询。高度重视在评议过程中对我院提出的问题,认真查找原因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及时进行反馈。
4、抓好总结整改,巩固民评成果。在宣传发动自查自纠和民主评议阶段后,我院切实抓好总结阶段工作之后,针对卫生行风监督员及广大群众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针对卫生行风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管理制度,制定了“员工手册”,修订了廉洁行医的有关规定并公示。加大监督制约和查处力度,使行风建设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在整改、总结过程中,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分级分阶段总结民评工作取得的成果,分析存在的差距,继续抓好各项承诺的落实。
三、开展民评工作的几点体会。
民主评议工作,是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切实加强卫生行风建设,加快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在半年的工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
1、组织健全、领导重视是搞好民主评议工作的基础。这次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与以往工作相比,要求更高,操作更加规范,评议的范围更加广泛。搞好民主评议的关键前提是加强领导,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事关改革和发展、稳定的大局。医疗卫生行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民评”工作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通过这次民主评议活动,能够进一步加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教育,明确指出我们提倡什么,禁止什么,反对什么。对医疗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整改。切实树立卫生工作者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崭新形象。
2、坚持依靠群众,开门,是民评取得良好成果的关键。我们在民主评议过程当中,清醒的认识到:民主评议行风实际就是开门,开门树新风。院党委、院各级职能部门,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通过承诺公示、行风热线、院外监督员、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对于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闻过则喜,虚心接受,认真改正,以评促纠,边评边改,使民评工作收到扎实的成果。
3、自查自纠,是保证民主评议成果的重要阶段。自查自纠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民主评议工作的实际效果。我们在民评过程中,按照省市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切实做到“四查四找”:一查思想,在党性观念,群众观念,文明服务的意识上找差距;二查作风,在为群众服务措施效率上找问题;三查纪律,在执行纪律,规范服务,廉洁行医等情况上找不足;四查制度,在自身建设、制度建设和管理监督制约机制上找漏洞。通过“四查四找”,确保了整改阶段工作的深入扎实,使民评工作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
全科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认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重要意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习和领会医院职代会精神和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不拘形式,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开展学习和讨论,激励职工积极参与推进医院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和实施。通过系统的学习教育,提高了科室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法制意识,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自觉遵纪守法,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以提高窗口服务为己任,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做好一线窗口药学服务工作。
二、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病人。
门诊药房是药剂科直接面对病人的重要窗口,如何方便病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是药房工作的重点。随着月份急诊绿色通道的开通,我科通过将中心药房与急诊药房合并、岗位人员整合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住院病人及急诊病人24小时的药品供应,保障了急诊流程的正常运作。月份,医院为站所的医保病人开通绿色通道,安排站所病人在住院部挂号看病交费后再前往门诊药房取药,为避免病人在住院部及门诊部间来回奔波,我科主动将站所病人取药的工作任务改由急诊药房承担,让站所病人真正享受到“一条龙”服务,树立了医院的良好形象。通过完善工作流程,合理设置窗口、机动配备人员等,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改变了取药排队、取药难等现象,为病人提供方便。
三、坚决执行药品网上阳光采购,保证临床用药供应。
严格执行药品网上阳光采购,保证了购进药品的质量,并密切联系临床,及时了解各科药品需求动态及掌握药品使用后的信息反馈,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将药品供应信息通知至临床科室,保证了临床药品的及时供应。
四、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为了加强药品在购进验收、在库养护等环节的质量管理,我科成立了药品质量监控小组,质控小组成员每月不定期对科内工作流程及各岗位的工作质量进行抽查,并督促科室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每月28日全科召开质控会议,由质控员将检查结果汇总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质控小组成员督促整改。为了进一步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根据广州市药监局发关于《广州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制定出我院《药品验收质量管理制度》、《药品储存养护质量管理制度》《近效期药品标识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并相继实施,从而有效保证了我院药品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且减少了医院因药品过期造成的损失。
五、做好每月药品盘点,协助财务部做好药品经济核算工作。
每月末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药品盘点,为保证盘点数据的准确性,盘点工作尽量安排在临近下班时间及班后。为保证信息系统药品运行数据的准确性,三番四次地与信息中心、财务部、软件公司等沟通,力求完善信息系统,协助财务部做好药品经济核算工作。
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年月,我科在实行门诊处方评价制度的基础上,新开展了临床药学服务,每周定期委派临床药师参与查房、病例讨论等,进一步加强了全院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有效监测,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七、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
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转为主动服务的形式。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到临床收集药品使用后的信息反馈。发现药品发生不良反应时,协助临床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工作并查找原因,如与药品质量有关的,及时更换厂家,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可疑必报”的原则,督促临床主动填报不良反应报告,我科及时做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网报工作。
八、加强业务学习,通过开展实习生的带教工作,进一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1.1缺乏统一的医院中药房规范化管理具体文件自1998年开始[3],我国先后对实验室、临床试验、药材的产销和经营以及医院制剂配置等环节制定了规范化管理文件,但针对医院药房及中药房的规范化管理文件尚未出台。也正是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当前的医院仅仅根据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暂行规定》进行医药中药房的药事管理,但由于《医疗机构药事暂行规定》所涵及的药事内容有限,也就间接导致了当前的规定与操作在很大的程度上不能达到规范化,而此时监管部门在未考虑到管理文件缺乏的情况下强令要求整改,使得医院和监管部门不能协作统一[4]。因此,制定统一的医院中药房规范化管理具体文件迫在眉睫。
1.2医院中药房的硬件条件较差在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突出的问题是中药房的基础设施落后及硬件条件较差。中成药的种类不断增加,其存放的环境条件也愈发严格,此时所要求医院医药的硬件条件应更为规范、具体。然而此时的医院中药房仅为药品放置仓库,其较小的面积和较差的基础设施并没有达到中成药存放要求。有的医院药房药橱、药柜旧而少,药架上、地面上的药品摆放混乱,内服药与外用药、药品与非药品均无醒目的分类标识,药库无药品堆放的专用地脚架[5]。有的药品在储蓄的过程中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阴凉库、常温库和冷库等应分类管理,但目前的医院中药房很少有这样的分类,这就间接造成了保质期对于中成药的质量不存在任何意义[6]。
1.3药剂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鉴于目前我国医院用药总体安全水平仍达不到国际标准[7],全国各地医院中药房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也严重不足,甚至有一定数量的未经过培训的社会人员,导致了药房管理工作的不良运行[8]。大部分医院为了维持医院中药房的正常运作,将非中药学专业乃至是非药学专业人员调入中药房工作,以维持医院药房的正常运作[9]。而非药学专业人员并不具备药学服务精神和基本素质,甚至对药品摆放位置都不熟悉,很难对药品的质量进行专业的管理、监督与指导,且中药房人员每日的工作量大,几乎没有时间进行统一的进修、培训与学术会议,使得他们知识更新与提高较慢,严重阻碍了药剂人员的咨询服务。而且部分中药师忽视医院制度,在工作时不够专注,拿药时与其他药师聊天谈笑,没有专业精神,甚至工作时间做自己的私事,这些现象都使患者降低了对医院的信任[10]。
1.4缺乏完整规范化的药品流通记录在药品的流通过程中,医院中药房往往从药品经营企业购进药品。而在药品的生产和购销的产业链中,购进人员对药品的生产企业了解甚少,且并未对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批准文号和质检报告等相关法律文件进行核实与记录[11],这就导致我们并不能对药品进行规范化的储存与养护。此外[11]在药品的购进、验收和保管制度、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制度,药品质量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药品质量信息管理制度,“首供企业”和“首用品种”质量审核制度,近效期药品管理制度,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退换货药品管理制度,中药饮片购进、验收、储存、养护和出库复核等多项管理制度均不完善[12]。
1.5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普及较难当前,大部分医院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药品进行管理,但较多处于出、入库、记账和门诊划账等基础操作,对于使用计算机提取药品有效期,预告近期到期药品,优先领取近期药品、按消耗量申领药品和库存不足药品不予划账等更多便利的操作没有落实在具体的应用中[13]。分析原因,大多数医院使用的软件均从计算机公司购买,然后计算机公司对于每个医院的运作流程和使用情况了解不足,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这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并没有带来其应有的便利。此外,由于计算机公司并没有给医院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指导,这也造成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管理中的普及较为困难[14]。
2针对中药房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2.1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文件我国医疗机构管理中心应尽快组织专家编写统一的医院中药房规范化管理文件,各医院据管理文件进行规范化管理。在文件出台之前[15],各地中药房应以《药品管理法》和《医院药事管理暂行办法》为准绳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关于人员与管理、设备与设施、药品购进与验收、药品储存与养护、调配与药品使用等方面临时性规范管理文件,从源头解决当前制度混乱的问题,为中药房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具体化提供硬性指标,从而提高中成药等药品的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16]。
2.2加大对医院中药房硬件设施的投入药房环境对于药品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了当前的中药房环境并不能保证药品的质量。在当前的医院中药房中,主要存在着可使用面积较小、空间布局较不合理、存储条件相对简单和必要设施匮乏等问题[17]。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中,对于医院中药房硬件设施的改造是必不可少的。如设置合格药品库、不合格药品库、待验药品库、待退药品库等并赋予不同颜色的醒目标牌;根据医院中药房的业务量分配中药饮片库、中成药库、药材原料药库、住院部药库等并标注清晰;各个药库均配备冷藏柜、空调机、温湿度计、消毒喷雾器及遮光药架等设施,并保证常温库(区)温度保持在10~30℃;阴凉库(区)温度不超过20℃;冷藏库(区)、柜温度保持在2~10℃;湿度均保持在45%~75%[18]。从硬件条件上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为病人的有效性用药严格把关。
2.3药剂人员的引进与培养医院药房是一个以药学技术为依托的科室,在医院中药房的管理中,药剂人员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医院药房是一个负责收方、审方、调剂和分发药物等繁琐工作的地方[19]。对于药剂人员来说,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至关重要。所以医院中药房应大力引进基础知识扎实、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等高素质人才,并根据药剂人员的擅长方向为他们进行定期的“三基”培训、专题讲座和学术活动等培训措施[20]。在保证药剂人员熟悉国际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树立他们的服务意识,以病人为中心,端正服务态度,为病人提供全方面的用药指导,给予他们最合理的用药方法,真正体现药剂人员的实际价值[21]。
2.4完善相关的规范化记录在加强医院中药房硬件条件投入的同时也要做好规范化记录等相关的管理方案。对于规范化记录的完善应从下面几方面做起[1]:完善药剂科分化药品的职权和功能,将医院所有药品交由药剂科统一处理;对药剂科人员进行定员、定岗管理,使其明确各自的职责,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对中药制品的采购、储存和养护、出库和审核、特殊药品与贵重药品的保管、药品拆零管理、服务质量管理、药品信息收集、重要设备设施的检测与维护、退货药品的保管与处理、安全与卫生管理和不合格药品的保管等进行规范化的记录与管理[22]。在加强规范化记录管理的同时,也要为其管理制定规范化的记录表格,如药品验收表、在库药品养护表、特殊药品使用申请表、贵重药品保存(使用)表、设备设施检测与维修表、安全卫生考勤表等[23]。
2.5提高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范围当前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使用局限在出入库、记账和门诊划账等基础操作,这严重地浪费了计算机网络的多种功能,同时也浪费了工作人员的有效工作时间[24]。中药房应在基础操作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程度,扩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使用范围,对中药房信息进行全面的管理,为院内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即时信息,以减少药品错误使用等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对医院中药房的透明化、公开化处理不仅促进了医院药房资金和物流的有机结合,也增强了医院药品采购的公开度、安全度[25]。对医院药房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普及可节省患者排队取药的时间,提高临床药学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
3医院中药房管理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1中药房规范化管理实施中法规与现实的矛盾中药房的规范化管理的全面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医院中药房需要根据《医疗机构药事暂行规定》进行管理,但其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法律法规不能包括的问题,主要表现[26-27]在医院药房对分发药品的退换问题上,法规要求发出去的药品不能退回,但在实际中,医院作为服务性单位需要为患者考虑而收回退回的药品,这种矛盾时有发生。
3.2口服药配发中存在的问题在住院患者口服药物的配发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我国医院中药房采用窗口式模式进行药物调剂,但这种封闭式的方法透明度较低,患者领药较为困难,尤其是患者及其家属要在排队取药之前还要经过处方、划价、交钱等多个环节,这些程序不能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且方式繁琐和步骤冗长,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28]。
2011年6月30日,省卫生执法监督检查组专家对我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全院干部职工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召开专题会议,对各位专家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其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整理,现将专家组检查意见和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一、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1.麻醉药物处方权管理混乱,无麻醉药物处方权的医生不能
开具麻醉药物;
2.麻醉处方必须是药师以上职称人员进行调配,并且医生和
司药人员签名要清晰;
3.麻醉处方没有按照有关要求按照日期编号登记;
4.各个科室储备的麻醉药物必须由药械科统一管理,科室要
有专人管理、登记;
5.处方书写不规范,有涂改无签名;
6.处方点评工作落实不到位,应每月进行点评并在全院通
报,要有相应的检查记录,医院应有相应的奖罚措施;
7.医疗垃圾废物处理不符合有关规定,应远离工作和生活
区,按照要求单独设置;
8.供应室:5月15日、6月11日两天的BD试验检测纸上有
水渍,但是,当班人员没有做相应记录,没有重新进行检测;
9.胃镜室:没有开展传染病上报工作,工作人员传染病知识
掌握欠佳,应加强培训并开展传染病上报工作;
10手术室:手术病人登记有缺项,剖腹产手术病人妊娠月份
记录不详。
11.眼科:温度监测q8h(要求q6h),不合规定;
12.输血科:储存血液的冰箱没有定期消毒和清理、没有相应
记录;
13.检验科:存放试剂的冰箱递补的试剂被水浸泡;
14.免疫室:试剂存放不合规定,有1盒试剂过期;
15.B超室:应在醒目位置张贴“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
鉴定”等有关的警示,每一台B超机器上均应张贴由当地性别比办公室统一发放的登记编号;
16.心电图室、彩超室、皮肤科有关工作人员资质不符合要求;
17.皮肤科没有传染病登记、报告记录,医疗垃圾废物处理不
合要求;
18.口腔科:物品存放柜中的无菌容器盒均已超过有效期。
二、整改措施:
(一)、药械科和临床药学室:
1. 严格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管
理办法》的有关要求,进行麻醉药品管理,明确临床医生麻醉处方权限,杜绝无麻醉处方权的人员开具麻醉处方,发现一次,处罚一次;
2. 负责麻醉药品调剂的药学人员必须符合有关资质规定,严格
审方,医生和司药人员签名要清晰,严把麻醉处方关,并按照要求进行登记;对于不符合规定和规范的麻醉处方坚决打回,不予以调剂并进行登记;
3. 药械科对全院范围内的麻醉药品进行统一管理,各科室要安
排专人进行管理和登记,责任到人,药械科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管理混乱的科室进行全院通报批评并进行处罚;
4. 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
处方管理,继续开展有关处方书写的培训,规范临床处方书写质量,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处方药房人员坚决打回,直至其处方合格后再予以调剂;
5. 进一步完善处方点评工作,纳入临床科室考核中,对于不符
合规范的处方,进行全院公示,并要责任到人,追究临床医生和相应调剂人员的责任,进行处罚。
二、医院感染办公室、防保科:
1.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理,在远离医疗
和生活区的地方建立专门的医疗废物处理场所;
2.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管理和上报工作,对全院各科室传染病工作
进行统一管理,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对于一经发现的传染病人要及时进行登记并按规定进行上报,医院感染办公室、防保科要切实发挥监督作用;
3.加强供应室及相关科室物品消毒管理工作,针对此次检查发现
的供应室、口腔科等科室出现的问题,我们立即予以了纠正,并对有关科室和人员进行了批评,要求其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管理,各科室要安排专人定期进行检查、登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医务科、医技科室、人事科:
1.进一步加强业务管理,尤其是高风险科室的管理,比如手术室
要对每一例手术按照要求进行严格登记,不允许有遗漏、缺项等情况发生;
2.眼科温度监测不符合规定,已经按照有关要求改为q6h进行监
测;
3.检验科、免疫室的试剂存放要严格执行有关标准,科室要安排
专人定期进行检查、更换,并做好记录;储存血液制品的冰箱要按照要求定期消毒合和清理,并做好相应记录;
4.已经在B超室门口醒目位置张贴“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
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等有关的警示,并已经向所在地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办公室申请进行登记;
5.对于心电图室、彩超室、皮肤科有关人员资质不符合规定的问
题,已经和医院人事科结合并向院领导进行了汇报,将对有关人员职业范围进行申请变更,无法变更的人员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关键词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医院药学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9-0052-04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a system for the review of outpatient pharmacy prescription
YE Yanrong*, SHEN Yun, DAI Peif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work of prescription review by establishment of an information system of prescription review. Methods: The modules for general and special review of prescription were made in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Results: The efficiency of prescription review was improved with the addition of system modules and the ratio of qualified prescription was increased by combination of prescription intervention. Conclu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for prescription review can make the review work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prescription and the monitoring of the irrational drug use. Prescription review information system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ol for daily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ervices and is very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in hospital.
KEY WORDS prescription review; rational drug use; hospital pharmacy information system
原卫生部先后的《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及转发的《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处方点评的方式方法,并为具体的点评工作提供了参考样例。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近几年我院在2009年逐渐建立起的处方点评信息化系统[1]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完成了一般点评与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的程序的信息化建设,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作一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机构的设置与人员职责
医院成立处方点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监控管理处方质量情况。门诊药房选派6名主管药师负责具体的处方点评工作。其中1人负责一般点评工作,另5人负责专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每月将依据点评结果出具分析报告,并针对不合理用药现象给出书面意见。书面分析报告以及意见将被上报给门急诊部办公室,由其发送给各相关科室主任,各科主任将审核处方点评小组意见,并提出临床专业意见。门急诊部办公室根据上述双方的意见作出奖惩决定,对处方医师提出的不同意见进行讨论并作出答复,并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指标。
1.2 制定制度规范流程
根据相关法规制定了《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实施细则》以及《处方点评干预制度》。在药师调剂审方时即对发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通过电话联系医师,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及时的处理。而处方点评的结果也将作为药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不断培训新发现的不合理处方情况,使调剂药师在处方审核时能够有的放矢,从而达成了处方点评指导处方干预,处方干预改善处方点评结果的良性循环。
1.3 程序的制作与优化
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Delphi、Microsoft Visual Studio在Windows 7环境中开发,并直接嵌入医院HIS系统。现已完成了一般点评、专项点评汇总以及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程序的制作,并按照《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中的格式编写其他各类专项点评程序模块。
1.4 “门诊处方点评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1.4.1 一般处方点评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以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运用信息化管理建立一般处方点评程序后(图1),在填报《处方点评工作表》时,只需选取处方日期,点击“查询”便会随机抽取处方,再按下方处方内容判断其合理性,如为不合理处方则需填写相应的存在问题代码。完成一般点评后点击“保存”即可完成。
1.4.2 抗菌药物专项点评
按2011至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的要求由信息科完成处方的随机抽取。抽取的处方被平均分配给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的成员。处方点评小组成员打开“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信息化操作界面”(图2),按下方处方内容判断其合理性,如为不合理处方则需勾选相应的存在问题代码并填写不合理原因。完成抗菌药物专项评后点击“分析”,即可按点评结果自动生成《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原因分析》报表(图3),汇总显示点评结果。再按照“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的要求制作了“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科室排名表”与“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医师排名表”定期上报门急诊部办公室,以便其进行公示。
2 结果
从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门诊药房利用“处方点评信息管理系统”共抽查了100 320张门诊处方(表1),其中,判断为不合理的抗菌药物处方数为13 715张,平均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率达86.33%,且处方合格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通过院内公示点评结果与通报医师进行处方整改与处罚扣奖等措施,使点评工作起到了提高处方质量,监控不合理用药的积极作用。经数据分析,我院门诊药房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内容主要集中在适应证不适应与用法、用量不适宜上,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70%~80%,而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合格率总体低于单用1种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这也是日后工作改进的重点内容。
3 讨论
处方点评工作如果能实现信息化管理,将很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能够对用药过程中医师、药师、护士的工作质量作出综合考评,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护患者的用药利益,充分、合理使用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2]。与传统纯手工模式相比,“处方点评信息管理系统”优势突出:查询便捷、迅速;样本量大、准确度高;数据均可导出,节省输入时间,杜绝输入差错;数据可筛选排序、易于分析以及发现问题;可随时调整统计内容,灵活性高、可塑性强等[1]。而这些优势带来的改善都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利用“处方点评信息管理系统”能将所有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能制作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教学课件,也可按药理分类查询它们的不合理应用情况。现阶段门诊药房已经使用处方点评结果汇总制作了多份培训资料作为部门内业务技能继续教育的教材,通过对审方药师的不断培训,为其指明了不合理处方干预的方向。从而达到了处方点评指导处方干预方向,处方干预改善处方点评结果的良性循环。
随着《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的不断推广,各类处方专项点评的抽样方法、点评内容将更加规范统一。根据其内容编写的各类专项点评程序模块将作为近阶段我院门诊药房处方点评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相信通过自身实践,定能使用好这个信息化工具使本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综合能力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使点评工作能真正起到监控不合理用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流程介绍
当患者病情变化,有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紧急用药时,医生可开立ST医嘱。要求从医生开立医嘱到患者得到药物治疗,在30min内完成。病区、药剂科病区药房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电脑信息系统均安装ST医嘱语音报警装置,具有实时语音报警提醒。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规范开具ST医嘱。为了不过度占用药物调剂和药物配送资源,医生不应滥开ST医嘱。医生一旦下达ST医嘱,护理单元电脑即刻会语音报警,提醒护士立即执行生成医嘱;药房审方电脑即刻语音报警,提醒药师立即启动调剂流程,及时审方、接收医嘱、打印标签、排药调配、核对、发送前电子扫描枪扫描,以专用密封塑料筐,交付物流工人发送。药剂师如对ST医嘱合理性存在质疑,则按争议性处方处置流程执行。配备ST医嘱配送专门物流工人,及时进行ST医嘱药品的绿色通道配送。护士在收到ST医嘱药品时,及时电子签收,并及时给药。整个过程实现条码追踪。医务部和药剂科定期对全院ST医嘱各环节执行情况做追踪及分析点评,做好质量监控。
2 ST医嘱频率和品种的调查
利用药房管理系统分别调出2015年4月我院解放路院区病区药房和PIVAS系统中所有65个病区的紧急医嘱。对相同科室(相同科室的分病区进行合并处理)及相同药品名称进行合并,按照开具医嘱次数总和进行排序,合并病区药房与PIVAS的数据,针对各个病区用药种类及相同医嘱开具次数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病房开具紧急医嘱合理性及病房储备药品提出调整建议。药品均按通用名处理。在2015年4月,病区药房共接收并调配紧急医嘱13662条,PIVAS共接收并调配8298条,总计21960条。统计相同病区及相同药品名称的紧急医嘱开具次数。医嘱次数大于等于90的药品视为病区极有必要增加储备药(表1)。
从表1中发现,目前一些病房实际储备的药品与科室实际使用情况不相符,而且绝大多数病房储备药品种类和数量太少。65个病房中开具同一药品ST医嘱频率超过30次的23个病房,涉及54种药物。这23个病房的相关药物储备率仅为13.7%。65个病房中开具同一药品ST医嘱频率超过90次有11个病房,涉及11种药物。这11个病房的相关药物储备率仅为31.6%。3%预配氯化钾输液(NS+1.5gKCl)50ml和0.3%预配氯化钾输液(NS+1.5gKCl)500ml用量很大,有8个病区的医嘱次数都超过30,总和分别是1233次和601次,故强烈建议添加这两种药品为这些病区的储备药。地佐辛注射液有7个病区总计开具医嘱次数为672次,建议这些病区增加该品种储备。即使一些病房有相关储备药,在开立ST医嘱时,没有按基数药物的流程处理,仍旧启用ST医嘱的紧急配送,提示存在资源的严重浪费,极需改善。例如,某病房开立的开塞露ST医嘱高达131次。建议这些有储备药的病房按照基数药物流程开立医嘱,减少ST医嘱总量,间接提高其他ST医嘱药品的运送速度。
3从流程和药理角度分析ST医嘱的合理性
病区药房药师对2011年8月22日~8月28日的ST医嘱进行了分析,共152份ST医嘱,发现40%的ST医嘱可以不以ST医嘱形式开具。在2015年第一季度连续每个月进行了ST医嘱的合理性点评,结果发现,不合理ST医嘱的百分率已明显下降。但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即病区药房接收的不合理ST医嘱发生率要显著高于PIVAS (15.4% versus 5.1%,χ2检验,P=0.0000)。我们分析原因可能与流程有关。PIVAS检索临时医嘱的频率是每15min检索一次,而病区药房临时医嘱的检索频率是1次/h。医生可能担心病区药房临时医嘱整个流程需要花费时间较多,所以就以ST医嘱形式开立。由于病区药房人力资源有限,因此短时间内调整临时医嘱检索时间为15min,还有困难。目前我们正在构建病区药房和PIVAS联合审方模式,新模式下有望缩减临时医嘱检索频率,间接降低不合理ST医嘱的发生率。
在2015年4月份的调查中发现,仍出现制度中建议不宜开立ST医嘱的药物如抗菌药物、中药注射液、护肝药、升白药、营养补充剂(如某监护病房开立5%人血白蛋白250ml 76次)、神经营养药、维生素类、免疫增强剂、外用制剂、非急救中成药、起效慢的口服药(如氨氯地平、华法林钠片)。药剂科定期进行不合理ST医嘱的点评,在局域网公布,并通过院内的不良事件和近似错误无责呈报系统积极呈报近似错误(每例20元奖励)。被报近似错误的临床科室需要再5个工作日内进行反馈和整改。经过持续的质量监测和控制,不合理ST医嘱的情况有所改善。
我院药剂科紧急医嘱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受到了临床工作的一致好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紧急用药的及时性[1,2];然而,假如不紧急的药物也以ST形式开具医嘱,就会由于机会成本而潜在影响物流运送速度。我院后勤管理中心采取爱玛客物流运送团队,进行了的持续质量改进,目前运行良好,ST医嘱运送的质控时间不超过15min,有效保证了患者的及时用药,但是毕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JCI在重视流程优化、安全质量的同时,也关注成本效益。尤其是第五版JCI评审标准强调在安全质量基础上的卫生经济学[3]。我们通过本次对紧急医嘱的抽查和分析,起草了相应的报告,强烈建议相关病房适当增加储备药的种类和数量,有储备药的病房则应该严格按照基数药物的流程执行,并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讨论。并在2015年8月进行了各科室重新评估,各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结合本科室特点,列出常用的紧急用药储备药目录,医务部和药剂科联合审批后备案,重新调整的目录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周权,寿军,李广武,等.改善病区药物医嘱处理的流程.活学活用PDCA-医院持续质量改进70例[M].第一版.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9.
[关键词]药品管理、盈亏差异、因素
[DOI]10.13939/ki.zgsc.2015.20.050
1 医院药品管理的重要性
药品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药品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药品收入也是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即使我们现在努力摒弃“以药养医”,但是药品收入在医疗单位还占据较大比例。医院药品品种多,数量大,规格多,流动性强,占用资金较多,做好药品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民生安全以及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优化药品的使用、仓储、流通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和流动性,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药品清资过程中的盈亏差异分析
2.1 盘亏原因分析
(1)盘点前的准备工作没做好,存在药房从药库领药,信息系统已从药库出库,药房已入库,但是领用药品未及时存入药房指定地点或货架造成漏盘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盘亏一般表现为盘亏数量较大而且是单位包装的倍数。
(2)盘点错误,主要原因是非药剂专业盘点人员对药品的包装规格、单位不熟悉,造成少盘、漏盘。
(3)信息系统原因,特定情况下已发出的药品因系统原因未减库存。
(4)药品分发过程中出现错误,多发或遗失造成盘亏。
(5)药品原装破损和工作人员失误造成药品破损不可避免;快过期药品未及时发现和退换。过期失效、破损药品未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进行申请、审批程序,所以没有作账务处理,出现盘亏。
(6)本院职工因特殊原因临时借药,未及时付款造成药品盘亏。
2.2 病房药品盈余原因分析
(1)药品剂量问题,实际用药剂量小于药品原包装剂量,因药品特殊性,不易分装为合适剂量,且口服药不准退药,用药节余积累造成科室药品盈余。
(2)执行操作失误,医师医嘱下错频率、剂量、用法,如:每天一次,而医师误下医嘱为每天两次,未及时发现整改而造成药品盈余。
(3)退药时间差问题:如患者药品记账时间为上午8:00,而退药医嘱时间为10:00,此时本日药品已生成并上账,退药医嘱对本日已记账药品不起冲减作用,这种情况需要值班护士及时核对后由医师手工录入负数进行冲账。如果护士、医师均未发现并及时处理,则会造成多收患者费用,发生药品盈余。
(4)未及时处理退药。临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等需要退药的情况,医师下退药医嘱后,需护士及时通过NIS系统发送退药单并清点药品退至药房,如果护士未及时浏览退药单并发送退药单及退还药品,直至该患者出院时才发现患者有退药单未处理,此时查对药品有困难,则护士会直接点击拒退,由此也会造成药品盈余。
2.3 造成库存盈亏差异的其他原因
(1)清资周期长,清资方式为先盘点后修正库存,在一定时期内药品库存差异集中反映出来,造成药品库存、金额符合率过低。
(2)药房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不能及时核对。
(3)一种药品入库时多种名称,对药品库存符合率有很大的影响。
(4)病房实际工作中积累形成的药品盈余,为了不浪费资源一定时间后病房会将药品集中退还至药房,由药房对药品进行清点,收归入账,但因药品更换用药品种、厂家,所以收回的退药与现有药品不符,药房需要清点、分类、调账等,增加了病房和药房的负担,而且医院对该类药品能否重新利用没有政策规定,不敢使用,医院和药房对该类退药情况并不欢迎,造成了盈余和浪费。
3 国内医院盈余药品管理现状
(1)盈余药品管理国家没有明确、统一的政策,管理难度大,单纯追求品种和金额符合率医院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大部分医院对此没有作为重点管理。
(2)很多医院为了保证账实相符率,把调账权力下放给药房,先由药房盘点,汇报后调账,然后医院组织清资,这时账实相符率明显提高。但是因此减小了资产管理部门对药品管理的控制力度。
4 对医院药品管理的建议
4.1 加强药品盘点工作
(1)完善药品盘点内控制度。每次清查抽调人员设立专门的组织,清查组织由药剂部门、财务部门、纪检部门、信息部门人员共同组成。盘点期间药库停止发药;药房将领用药品及时分类,摆上药架或码放整齐,清理药品借条,做好登记;财务人员结清药品进销存账务;信息管理人员处理好药品管理数据库,按品名、规格、型号、数量、金额打印盘点表,并提前与财务账目核对,有差异原因的及时纠正,不能找出原因的带着问题去盘点,盘点后总结。
(2)过期失效、破损药品药品单独存放,盘点后各部门人员共同销毁。对科室存放的药品做备查登记。
(3)盘点过程中由药房人员和清点组各一人组成一组,药房人员清点数量,清查组人员监督并登记,对账实不符的药品详细登记规格、数量、单位,最后由财务部门汇总,共同查明原因,编写盘点报告,经分管领导批示后,财务人员和信息人员共同调整药品数量和金额。
(4)加大清资频率,比如每月一次,可大大降低药品品种和金额的不符合率。相关资产管理部门探讨零库存或少库存管理的可行性,可减少清资频率。
(5)财务部门在药品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对药品的管理,从整体到细节能全面掌握药品管理数据,及时调查、分析并向领导反馈。
(6)论证下放清资前药房对盈余药品的调账权的可行性,先调整盈余药品库存后再清资,可明显提高账实相符率。
4.2 加强药房管理工作
(1)药学部根据常用剂量对进药剂量进行科学调整,能用小包装的尽量用小包装。
(2)完善药架的布局和设置,优化药品摆放分类,合理设置药房人员岗位,将药柜管理责任明确到人,加强核对,提高盘点品种和金额符合率。对重点药品重点管理,交接班时对重点药品进行清查核对,对特别贵重的药品和毒麻药品建立日记账,出入库、消耗均严格登记在册,这些药品的账实相符率正常情况下应是100%,如有差异应由药房主任写出汇报,报相关部门和分管领导审阅,追查责任人,提高责任心。
(3)杜绝借药、换药的发生,禁止药房直接调拨药品,所有药品调拨有药库统一安排,药房主任严格药品领、销、存流程,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责任。
(4)加强近效期药品、不合格药品、破损药品的管理。适当的条件下升级药品管理系统,近效期接近时自动提示,自动报警,及时处理,避免浪费。
4.3 加强临床科室用药管理
(1)临床科室加强管理,进一步增强科室医护人员责任心,强化医护人员主人翁意识和服务意识。承担治疗工作的护理人员对多出的药品与处理医嘱的人员及时沟通,及时核查,及时退药,对病人负责。
(2)严格退药流程,及时、正确处理退药。处理医嘱的护理人员应对患者退药的情况及时核查,护士长应针对退药时间差、操作失误、未及时处理退药等问题在科室内进行强调。
(3)严格医嘱用药频率、剂量、用法,对确实符合用药管理规定而节约盈余的药品,如小儿科用药、部分口服药等,应鼓励护理人员定期进行退药。
(4)医院护理督导小组对临床科室退药定期进行督导检查。
(5)充分发挥医院静配中心的作用,在规范允许的情况下,合理整合药品资源,充分利用。
5 国家相关部门探讨药品包装的剂型合理性和规格合理性问题,减少药品浪费
(1)在明确药物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的基础上,结合药物临床治疗需求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剂型标准;根据方便临床用药、满足临床用药需要的角度确定合理的药品的规格。结合《关于加强药品规格和包装规格管理的通知》(食药监注函〔2004〕91号)的要求进行分析,儿童用药等特殊情况需结合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并设置。目前国家药品规定一药仅两规格,探讨合理的药品包装及按剂量收费的可行性。
(2)国家、卫计委、医疗机构等管理部门应探讨合理利用盈余药品的途径,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
6 利用ABC管理法完善制度与流程
(1)分清主次,管理重点药品。将重点药品列出目录,在信息系统中重点管理,以信息科为主探讨开发临床盈余贵重药品统计程序的可行性,控制临床贵重盈余药品的回收率。
(2)利用ABC 分析法即把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分开的帕雷托定律,运用统计方法,按金额、数量、重要性等因素把药品分为 ABC 三类,以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并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优化药品库存管理。利用ABC 管理法可以如下分类:A 类药品为少数的价值较高、重要性较高的品种约占品种数的10%~20%,占用药品资金的80%左右,或作为重点管理的毒麻药品,将其定义为重点药品;B 类药品属于一般药品,品种数占10%~15%,占药品总额的 10%~20%;C类药品是次要的多数,品种繁多,占 65%~80%,资金占用少,仅占资金总额5%~10%。
(3)以信息中心为主开发对重点药品进行重点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完善、高效的信息系统对药品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药品从金额管理向数量管理的转变,加强药品管理的科学化,减少差异率,提高管理效率,并探讨开发临床盈余贵重药品统计程序的可行性,控制临床贵重盈余药品的回收率,在规范允许的情况下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王隆.药品分柜管理的尝试[J].中国卫生经济,1993,9(12):31.
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07)08-0341-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新药层出不穷,为人民防病治病增添了新工具。然而药物是把“双刃剑”,既可以防病治病,也能给病人带来损害,造成残疾,甚至死亡。从上个世纪60年代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2004年的万络事件,到2006年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假药事件、安徽华源药业的欣弗事件的发生,药品安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最近尼日利亚卡诺州政府将美国辉瑞公司告上法庭,理由是后者在1996年利用该州儿童试验新药,导致多名儿童致残或死亡,尼日利亚要求辉瑞公司为此承担法律责任并赔偿经济损失,这起事件不仅是对辉瑞这家老牌药品公司的打击,也进一步引起人们对药物安全的关注。在此宏观背景下,2007年初,为加强药品管理,规范药品市场,国家卫生部、上海市卫生局相继出台了《处方管理办法》、“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试行)”、“关于《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管理专项工作方案》的贯彻实施意见”,对药品的采购、使用监测管理提出规范化的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具有160余年历史,集医、教、研为一体,秉承“仁术济世”精神,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就逐步制定、修改、完善药事管理的各项制度,使药品在每个环节均保证质量可控,为百姓用药构筑安全长城。
1新药申请、审批程序
医院药事会制定新药遴选原则,强调新药的定义是首次进入医院的通用名药品,药品目录原则上是同一通用名、同一用药途径药品保留一个进口药、一个国产药。我院实施一品两规已有七八年以上的历史。新药申请表根据各科床位数、门急诊人次、重点学科与非重点学科,由分管院长核定,每季度每科室分发1~3张,药事会秘书对申请表进行编号、发放,科主任签收、登记。新药申请实施三级管理:⑴临床科主任填写新药申请表,交药剂科。⑵药剂科对符合新药标准的申请表进行评估后转交药事小组。⑶全院分设3个药事小组:门急诊组、内科组及外科组。3个药事小组成员涵盖全院各临床科主任。最后,召开院药事会,由药剂科和药事小组组长分述理由,在药事会成员中投票决定,2/3成员通过的药品才能进入我院使用。通过医院药事会审批的新药,由药库填写新药通知,内容包括药品代码、名称、规格、主要适应证、禁忌证、使用方法等,然后按图1流程逐级告知各临床科室。
2药品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医院通过以下措施对使用药品进行质量管理:⑴实施首营品种的质量跟踪――首营药品在3个月试用期内,临床医师负责临床观察,收集药品不良反应资料报药剂科。⑵药剂科属下5个调剂部门都必须进行药品的养护,每天登记温、湿度,做好药品质量养护记录。科室领导每月督
察一次,检查结果与部门考核挂钩。⑶建立医院药事质量管理组织,每季度召开例会一次,对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经向主管院长、院长汇报后,立即停用,避免因药品质量问题进一步危害病人的身体健康。⑷为了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我院严格执行市卫生局文件精神,配出药品不予退药。对因特殊原因引起的退药,经门办审核、登记,药房予以退药,退回药品不再重新配发给病人,而由医院统一处理。医院每月开考评会时,由门办主任陈述退药情况,因医生原因引起的,药品损失由医生个人承担;因不良反应等特殊原因引起的,由医院承担损失。⑸对产品问题较多的药厂,药剂科通过药事会发出书面整改通知,敦促其限期整改,否则通告药事会予以改换其它厂家产品。⑹每年对购货渠道即医药公司进行供方考核,对其供货质量、送货准确率以及业务员的服务能力、沟通意识进行整体评估,作为选择供应商的依据。
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3.1监测依据
为加强上市药品安全监督,规范监测上报审定程序,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我国于200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八章第七十一条规定:我国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2004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联合颁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我国采用自愿呈报系统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我院在上海市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的指导下,开展本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警戒工作。
3.2仁济医院不良反应监测网的建立
我院于2004年3月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监测员三级网络。东、西两院分别设立药品不良反应信箱,建立不良反应呈报网络体系。药剂科负责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医院各药品使用部门负责对本部门使用的药品实行不良反应监控和报告;医务部负责督查各相关部门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的登记情况;药剂科临床药师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的整理、统计和呈报。
3.3监测小组组成及职责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由院长、医务部部长、药剂科主任、护理部主任组成;工作小组由各临床科室医疗大组长和护士长组成;各科室选择医生、护士各1名为不良反应监测员,负责本科室的不良反应报告工作。各科室不良反应监测员有责任在事发后将本部门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及时上报,并尽可能保留药物原始凭证;药剂科在东、西两院分别设立1名不良反应报告员,负责与临床沟通、协调,对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汇总,并经网络呈报至上海市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3.4监测工作特色
监测实行零报告制度。各临床科室若本月未发生不良反应,应进行零报告,实行各科室不良反应工作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制度。医务部有专人负责对临床科室实行监测情况的考核,一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并作为医院淘汰药品的依据。
3.5取得成效
自从2004年3月成立了医院不良反应监测网以来,报告例数逐年上升,由2004年的50例增至2006年的161例(2006年上海市规定三级医院报告30例/年,2007年规定报告例数为床位的10%,我院核定床位为1 300张)。
4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医疗与药品是病人就诊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两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仁济医院临床工作走在前列,药学也发展迅速,近年来,已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仁济医院临床药学工作有着扎实的基础,早在1995年,就成立了仁济医院临床药学药理研究室,迄今,所有从事临床药学工作人员均为有医学和药学背景的硕士研究生,这为顺利拓展临床药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临床药师在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4.1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
自1999年以来,临床药学工作人员作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第一线,先后参与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风湿科、呼吸内科及移植科医生交班、查房以及病例讨论,解答医护人员咨询,提供药学建议,直接面对病人服务。从而加强了医、护、患合理用药的意识,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4.2处方点评与病史查阅
配合《处方管理办法》与“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试行)”的贯彻,临床药学工作人员协同医务部、抗感染办公室,定期审核门急诊处方,定期查阅手术科室及非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处方点评内容包括:处方书写是否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剂量使用是否符合要求;医师是否严格遵照医院规定分级管理使用抗菌药,是否存在越级使用情况;其它不合理之处。病史查阅内容包括:是否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是否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抗菌药物指征掌握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方案是否合理;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是否合理;各级医师是否按分级管理制度用药,是否存在越级使用情况。
处方点评与病史查阅结果汇总报门诊办公室及医务部,由门诊办公室及医务部进行考核,反馈至相关科室及个人,进行相应批评处罚。
4.3加强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全院用药水平
4.3.1定期进行合理用药培训
医务部负责制订年度合理用药培训计划,临床药师协助医务部定期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不合理处方解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培训,以强化安全用药意识,提高全院整体合理用药水平。
4.3.2重视住院医师培养
住院医师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掌握药品的适应证、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至关重要。因此,医院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养,每月1次,加强住院医师掌握临床用药。医师培养从基础抓起,这样有助于合理用药进入良性循环。
4.3.3处方点评反馈
临床药师将处方点评结果记录于审方记录单,每月到门急诊药房进行沟通反馈,以提高药学技术人员审方水平;门诊办公室、医务部将处方点评结果向相关科室及个人进行反馈。
4.3.4新职工培训
医院每年对新入院的职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在新职工上岗前,就安全用药及合理用药进行培训。
5结语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以解决群众提出的突出问题为落脚点,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个总体要求,牢牢抓住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这个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卫生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卫生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卫生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的能力,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卫生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整改目标
通过落实整改,达到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上有新突破;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有新举措;在推动本地本单位的科学发展上有新成果。
一是提高解放思想能力。通过整改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卫生工作。
二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深入研究我省卫生事业带有长远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
三是提高体制创新能力。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切实转变职能,履行责任,建立有利于卫生科学发展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
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逐步健全领导机制。切实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转变工作作风,完善服务制度,优化服务环境,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服务型机关。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切实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五是提高科学发展能力。把落实整改作为提升卫生行业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机遇,作为推动各项卫生工作的强大动力,努力实现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提高卫生服务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强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和谐医患关系上见到新成效,保持和发展全省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好势头、好局面、好氛围。
三、整改原则
一是明确整改项目。要对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进行全面分析、归类和清理,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该废则废,该立则立,该完善则完善。
二是明确整改时限。对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马上整改;对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限期整改;对受客观条件制约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说清楚,明确努力方向,理清工作思路;对涉及多个地区和单位的问题,要采取上下互动、左右联动的办法积极解决。
三是明确整改责任。整改工作由厅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处室具体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对涉及面广、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由厅主要领导统筹协调、综合治理。对解决问题效果不好、多数群众不满意的,重新整改。
四是明确整改标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四、整改内容
针对厅党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落实整改。
(一)实施加强党的建设工程
主要解决:厅机关对科学发展的思想把握不够牢、作风不够实、创新发展的举措不够多以及破解难题的信心不够足等突出问题。
具体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学习,加强对领导班子思想建设,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争当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责任领导:
责任部门:党委办
整改期限:2009年上半年
2、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组织建设。健全和完善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工作制度,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
责任领导:*
责任部门:党委办
整改期限:2009年上半年
3、切实转变领导作风。切实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求真务实、勤奋高效的工作作风,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党委办、监察室
整改期限:2009年上半年
4、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开展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活动。推进电子政务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减少文山会海,提高工作效率。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办公室
整改期限:2009年上半年
(二)实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主要解决: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不够高,不同地区、城乡居民间保障水平存在差距、新农合监管效能不够高等问题。
具体措施:
5、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新农合参合率巩固在95%以上,逐步提高政府补助水平,适当增加农民缴费。2009年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110元以上,2010年提高到150元以上。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合作医疗办
整改期限:分阶段完成。2009年4月各级通过2009年度财政补助资金预算;2010年筹资方案在2009年2月提出初步测算意见,6月底前提交省政府。
6、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2009年在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和县外住院补偿比例分别达到70%、60%和40%,补偿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以上。推行门诊补偿制度。缩小与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医保的差距。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合作医疗办
整改期限:2009年1月启动
7、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效率和监管效能。2009年内实行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即时补偿,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加强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建设,提高监管效能。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合作医疗办
整改期限:2009年底
8、积极配合其他部门,推进建设城
乡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借助商业健康保险,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合作医疗办
整改期限:2011年
(三)实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主要解决:公共卫生网底建设
不牢、公共卫生职能未能完全落实,地区、城乡、不同人群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大等问题。
具体措施:
9、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继续加强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抓好精神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口腔疾病的社区综合防治工作。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疾控处
整改期限:2009年底
10、推动卫生应急机构建设和应急能力建设。开展卫生应急能力评估试点,健全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制度,创新应急培训和演练方式,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应急办
整改期限:2009年底
11、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卫生创建活动,开展健康城市和健康村创建工作试点。完善农村饮水水质监测网络建设。组织实施中央和省的农村改厕项目,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爱卫办
整改期限:2009年底
12、扎实推进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实施妇幼安康工程。开展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测算研究和绩效评价,协调促进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落实的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出台。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开发和推广妇幼保健适宜技术,推进妇幼保健服务进社区、进农村。逐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城乡居民及流动人口的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提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35岁以上妇女提供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促进城乡妇幼卫生服务均等化。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基妇处
整改期限:2009年底
13、深入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促进卫生监督工作重心下移,推进卫生综合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推动全行业依法依规办事。完善农村和社区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卫监处
整改期限:2009年12月底前完成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及各项业务工作。
(四)实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主要解决: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薄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后劲不足,公立医疗机构改革难度大等问题。
具体措施:
14、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县级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重点提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在管理、技术、资金、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力争3年内全省县级医院在管理水平、学科结构、医疗质量等方面均可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加快薄弱卫生院改造的进程,继续落实好村卫生站和乡镇卫生院补贴政策。继续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相关管理制度。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基妇处、规财处、医政处、科教处、中医药局
整改期限:2009年底
15、大力发展民营医疗机构。积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做好服务,完善监管,争取在准入和审批、经营性质选择、金融和税收、设备配置、人才引进等政策方面取得突破,充分挖掘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潜力。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医政处
整改期限:争取省政府半年内出台《关于加快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意见》,争取到2O15年全省民营医疗机构实际床位、门诊服务量分别达到总量的2O%和25%以上。
16、落实“CEPA补充协议五”医疗服务部分有关工作。2009年1月1日起,**开始接受符合条件的港澳服务提供者投资门诊部的申请。专人负责,优化流程,公平公开,为申办人士开通“一站式"服务,吸纳港澳优质办医资源,使粤港澳三地民众受惠。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医政处
整改期限:申办条件、申办程序、申办指南等近期编制上网,并进行媒体宣传。2009年上半年设置10-30个港澳人士申办的门诊部(含诊所)。
17、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争取到201O年,实现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出台我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人员管理。制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进行分解、细化和考核。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服务内容、工作量和绩效核定补偿额度。省按照均等化的原则对欠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部分补助。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基妇处
整改期限:2009年底
18、探索开展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按照国家的总体改革方案,坚持政府主导、强化公益性,改革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三年内,逐步探索施行改革措施,积极配合发改委、劳动保障、物价等部门同步实施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探索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单病种收费、门诊统筹等方式方法,建设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医政处
整改期限:根据国家改革方案,制定具体工作方案,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政策。
19、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到2010年,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结合“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等活动,开展全省督导检查。探索新形势下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实行医院等级动态管理。制定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重点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质量控制标准,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设立医院监管机构,发挥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估管理体系和医疗质量安全评价管理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大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及时化解和处理医疗纠纷。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医政处
整改期限:2009年第2季度启动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组织检查组进行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
(五)实施药品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主要解决:我省基本药物制度尚未建立、药品购销秩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具体措施:
20、尽快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制定和发
布我省基本药物目录,合理确定基本药物品种和数量。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医政处
整改期限:按照国家确立的基本药物制度,制定我省的实施意见,编制基本药物目录。
21、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行为。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质量优先与价格合理,简化操作流程,切实做好2009年全省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工作。加强与技术提供方的沟通和协调,改善药品竞价议价系统、药品交易系统、药品交易监管系统、医用耗材采购平台,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推进全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制定《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实施方案》,计划分三批启动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工作,第一批拟对价值高、用量大的类别实行全省统一挂网。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规财处、监察室
整改期限:2009年底
22、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体系,基本药物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减少中间环节,制订基本药物使用规范和临床应用指南。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医政处
整改期限:按照国家的基本药物目录,制定使用规范和临床应用指南。
23、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加强对监测网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相关法规及业务技能培训。初步建立药品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医政处
整改期限:2009年底
(六)实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主要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和社区基层卫生、公共卫生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等问题。
具体措施:
24、制订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通过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形式,加快人才成长。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科教处、人事处
整改期限:3年至5年
25、制定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工作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积极引导医学相关专业大学生,争取在3~5年内实现乡镇卫生院有2~3名以上本科毕业生。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人事处
整改期限:3~5年
26、研究公开招募执业医师和3000名医学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人事处
整改期限:2009年底
(七)实施中医药强省建设工程
主要解决:推动中医药继承创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医事业科学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具体措施:
27、加快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的步伐。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省中医局
整改期限:2009年底
28、加强名院、名科、名医的培育,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省中医局
整改期限:2009年底
29、探索医、教、研、产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高自主创新与竞争力。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省中医局
整改期限:2009年底
30、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和重大疾病防治中的特色优势。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省中医局
整改期限:2009年底
(八)实施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工程
主要解决:全省卫生系统医德医风、行风建设、民主监督、行业管理、服务质量和医患沟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具体措施:
31、加强反腐倡廉和医德医风教育,大力推行卫生廉政文化建设,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构筑思想道德防线。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党委办、监察室
整改期限:2009年底
32、进一步抓好行业作风工作,抓好长效机制建设和制度落实,巩固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成果。深入推进政务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监察室
整改期限:2009年底
33、结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服务行为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医德考评制度,加强对执业行为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医政处、监察室
整改期限:2009年底
34、重视接待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健全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加强医患沟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良好风气,创造良好的执业条件和工作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办公室
整改期限:2009年底
35、进一步完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制度,积极开展卫生专项资金、重点项目资金和干部经济责任等审计工作。加强对专项资金和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确保资金安全和项目效益。
责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