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大自然的古诗

描写大自然的古诗

时间:2022-09-13 13:17: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大自然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大自然的古诗

第1篇

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朗读时感情越充沛,情感体验就越深。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古诗是重要的内容,对于古诗,是最宜于朗读的,也是必须要朗读的。只有多读,才能把学生带入诗所描绘的意境里。

小学第四册语文古诗《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佳作,描写了庐山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色,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笔者认为多运用以下“读”的手段,可以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一、师范读,领学生进入古诗的大门

教师具有丰富的情感,能把握诗的节奏,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对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师的示范朗读过程中,学生会对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进行模仿,从而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进入欣赏古诗的大门。

如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在分析诗歌前,教师运用娴熟的朗读技巧,满怀激情地朗读几遍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听朗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瀑布的美,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这便开启了学生情感的大门,并让他们的情感随着后面对古诗的深入理解而进一步升华。

二、生自读,亲自感受诗的意境

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教师仅是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朱自清曾说过“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中得到意味变成活的语气。”朗读古诗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发展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力。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多读,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学生往往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诵过程中,诗的内涵和美感就出来了。学生就如诗人,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如学生在多次朗读“飞留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就如自己站在山中,望见瀑布,体会恢宏雄奇的壮观美。

三、指导读,正确把握诗人的情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学生的知识基础不一样、学习习惯不一样,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细心指导,让学生反复尝试,正确把握诗人情感,让学生在理解古诗时不能误入“歧途”。

1.抓住描写景物的词语、组合画面,进行指导

“诗中有画”道出了诗情画意的结合,读诗作画,既有利于具体而形象地再现诗中的画意,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唤起联想的羽翼,也有利于学生弄清诗意,开启创造力。如抓住《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紫烟、三千尺。

2.指导看图

一般的古诗都配有图画,没有的,教师可以设计图片,让学生从形、色入手,入情入境地体会画面美。

3.学习修辞手法

如《望庐山瀑布》作者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地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四、配乐朗读,深化主题

小学生喜欢形象的事物,容易被音乐、图象所吸引,所以根据古诗教学内容的需要,及时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反映古诗题材的影视,听一些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古诗的音乐,既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不断升华,很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从感性上直接产生情感体验,唤起与作者心理上类似的反映,情感上的共鸣。

如《望庐山瀑布》,我播放影视图象,再配上优美的钢琴乐,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爱山、爱水、爱大自然的情感,进而深化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思想感情中去。

第2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就语文课来说,在教学中要注重言语的实践,引导学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和丰富个人的言语水平,提高言语智慧。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并根据学生的言语智慧发展,创造性地设计和呈现三维目标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实现个人实践智慧的提升。

一、词语导入,唤醒言语知觉

上课伊始,通过听写课文中一组词语,唤醒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直接引入课文的重点段落。如,在教学《爱什么颜色》一课时,通过听写描写颜色的词语导入新课,再让学生一起边读词语边回想课文内容,在读中品味又多又美形容颜色的词语,这样不由自主地就联想起了课文内容主旨。这时,再让他们仔细观察这些描写颜色词语的构成,并仿照再说几个。这样以开门见山、直触主题的设计,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很好地落实了丰富语言积累的教学目标。

二、激发想象,唤醒言语视觉与听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千百年来,人们传诵的古诗,言语积淀丰厚,艺术魅力独特,它总是把人们带入到最美好、最令人向往的情景中,使人陶醉在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里。我在古诗教学时,注重在视觉上营造诵读的环境与氛围。在绵绵春雨里教学《春晓》,在烂漫春光里教学《村居》,学生在吟诵之前早已身临其境,将雨声、乌鸦声、流水声作为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营造诗中情景,同时创设人文环境,配合诗词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诵读相关的诗篇,让学生尽快入情入境。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可让学生回忆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在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文本的描述展开想象,唤醒言语视觉与听觉。

三、丰富想象,加深言语的感悟和理解

在古诗教学中,要注重利用文内的插图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他们的想象。如,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让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金黄的油菜花,稀疏的篱笆旁一条小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孩童在油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楚哪是黄花,哪是黄蝶,填补了学生经验的空白,使他们有更具体、更形象的对言语的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反复地读,熟读成诵,在读中加深言语的感悟和理解。

四、培养语感,品味言语个性

在读中品味言语的韵律美。古诗特别讲究平仄、押韵,节奏感和韵律感非常强,具有声韵悠悠的艺术魅力。经过反复诵读,以声传情,声入心通,语感就自然形成了。让学生从轻重缓急的韵律中体会文章的音乐美,从抑扬顿挫的节奏中感受文章的情韵美。如,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描写的是朝雨润尘、客舍青青、柳树泛绿、天气乍晴的初春景象。诵读时的节拍划分: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平声适当延长,仄声稍加停顿,这样就很自然地体现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前两句的朗读要亲切和缓,后两句的朗读要低沉慨叹,可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担忧。

在读中品味言语的含蓄美。我国文学特别讲究词句委婉、言语表达含蓄。在很多作品中,经常用可感触的文字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把本意深深地藏在景语或情语之中。如,《别董大》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含蓄地景中寓情:漫无边际的层层阴云,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只有一队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诗人在这凄凉而又雄浑的景象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劝慰时,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朗读前两句时用低沉、浑厚语调读,后两句朗读要高昂、豪迈,这样就能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激励,以及诗人开朗的胸怀,也让学生感受到诗人那种浓浓的友情。

在读中感受言语的形象美。文学作品的突出特征是形象、感人。如,《桂林山水》充分体现了言语的形象美,从色彩、光泽和质地上突显了桂林山水的美。优美的语言富有诗意,描绘了风景如画的桂林景色,把这天下奇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从未到过桂林的人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心灵受到了美的熏陶。让学生反复诵读比喻、拟人和排比的句子,闭上眼,就会在眼前栩栩如生地展现出那奇、秀、险的山,静、清、绿的水;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这样的文章,他们会领略到其中的妙处,从而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教师要善于从课文中发现和挖掘这些审美功能,培养学生欣赏、热爱大自然的高尚美德,提高审美情趣。

五、抒写表达,提升言语智慧

在品读文本语言内容、了解文本语言表达形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加深对文字的理解。让学生借助想象,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尝试性表达,充分体现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语文课程核心理念。如,教学《三峡之秋》时,我让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自由创作抒写片段,用自己手中的笔去描绘这美丽迷人的三峡之秋。有的学生这样描写了三峡秋天早晨的景色:“三峡秋天的景色美丽迷人,早晨露水闪烁,绿叶浸湿、新鲜而明净,真是美极了”;有的学生描写了三峡秋天中午的景色:“中午的三峡,金色的群山,奔腾不息的江水波光荡漾,充满了热烈的气息”;学生对下午和夜晚三峡风光的抒写更加优美:“下午的三峡,很快就会进入青色透明的黄昏,明亮的江水平静而轻缓;三峡夜晚的风光多美呀!火光在江面上摇曳着,长江沉沉欲睡。清冽的月光如瀑布素锦, 仿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雄奇壮美,显得宁静而神秘”。虽然学生抒写的简短,却能抓住一天中各时间段景色的特点,表达出了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提升了言语智慧。

六、拓展延伸,丰富言语积淀

语文课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提高审美情趣。课文《三峡之秋》尽管写的是三峡秋季一天中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景色,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却是作者对家乡、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因此,在这堂课的结尾,为了激发学生对三峡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推荐阅读相关文章,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熏陶。

第3篇

摘要:文言诗文不再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交流工具,在生活交往中似乎已没有必不可少的用途,但它承载着从汉文字诞生之日起至近代开始前的中国历史,中国历代许多伟大思想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都使用这种语言,并且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现代汉语应该是脱胎于古代汉语,且仍然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深层语义的语言,与古代汉语失去了联系的现代汉语必然由于文化底蕴的不足而显得浅薄和苍白。因此,在初中阶段加强文言诗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人文素质,其意义非常重大,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关键词:初中 语文 古诗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多篇古典诗词。这些古诗词多数是中国古代杰出诗人的代表作,在经过时间长河的洗礼后,依然熠熠生辉。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充分感受中国古典文化,欣赏古人的悠然自得,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从意象入手挖掘诗歌意境

无论是现代诗歌还是古典诗词,最讲究的无疑是意境。所谓意境是将诗人的个人感受蕴含在诗歌意象之中,从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内涵,历来是鉴赏诗歌的有效方法。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带领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通过对诗中描写的意象具体的分析,就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为学生进一步感悟诗歌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此诗是杜甫在历经漂泊,身患重疾的情况下,登上岳阳楼所作,诗中抒发了作者遥望故乡,触景伤怀之情。全诗通过“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这几个意象的描写,隐含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自己孤单漂泊的凄凉。而在学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莺”、“燕”、“暖树”、“春泥”都体现了早春来临的景象,而“乱花”、“浅草”则描绘出来早春的大自然中花草的特点,全诗通过早春时独特的意象展示了西湖初春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现实政治的不满情绪。

二、吟诵感受,品读诗词韵律美

诵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其表现为以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转化书面的文字。朱作仁先生曾指出“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尤其是古诗词,它是古人表达情义的主要形式,不仅仅是书目的文字,更是音乐,可以浅吟低唱。故要求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采取范读、齐读、诵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感受诗词,不使诗词成为无声的文字。

古诗词讲究押韵等写作技巧,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音韵。

第4篇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

语文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1.自然之恩

大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陶冶我们的精神。如《三峡》让我们领略到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观潮》写钱塘潮的雄伟景象,让我们心潮澎湃,赞叹不已,《西湖游记二则》让我们感受到西湖之美,得到心灵上的愉悦。

2.父母之恩

父母不但给我们以生命,而且竭尽全力地养育我们.如朱自清的让我们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3.祖国之恩

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它的地大物博,更要从中感知它的博大精深,丰厚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危难时刻为国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课文中的众多古诗文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4.社会之恩

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还要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我的老师》等课文中感受师恩,从《金盒子》等课文中感受友恩,从《驿路梨花》等课文中感受他人之恩。

二、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1.感恩――珍惜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茹苦含辛地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条件,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气神,就是要远离危险,远离犯罪。

2.感恩――承担责任

在感恩教育中,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忧心。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做贡献,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是不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苟且偷生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而取义”,是古已有之的道理。

3.感恩――学会和谐相处

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感恩教育的方法

1.信息筛选――知恩

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要点,从景物特点、从事物特点中感知大自然之恩。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等。

2.情感体验――感恩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1)在朗读中体验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在想象中体验

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大自然之美就会深入人心,如《黄河魂》对壶口瀑布的想象,能让学生体验到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祖国的壮丽;表现祖国优秀儿女的课文,通过想象,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学生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认识就更加深刻。

3)在思考中体验

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如,《只有一个地球》,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深入认识地球对人类的意义,体会地球对人类的恩情是不可替代的。

3.倾诉衷肠――报恩

第5篇

关健词:形态想象构思情感

近些年来,随着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丰富和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其教学方法显示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心理学化的色彩越来越浓。小学古诗教学尤为突出,笔者作如下阐述。

一、形态为手段

古诗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础,因此教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加强视、听等感官形象性的刺激,以强化表象的建立、组合、转换,其教学手段形态化。

1、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将古诗词语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哲理。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者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其面目确是各不相同 .

2、悦耳有时比悦容更重要,不能悦耳就不能悦容。特别是古诗教学,教者语言要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并恰当地使用态势语言。教者的语感、态势给学生以声感、形感的刺激,使冰冷呆板的文字符号活化,学生获得形象化的感知。如教“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时,教者娓娓动听的描写以及遮眼远看,低头细看的动作,似乎使学生看到在丝丝微雨中,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看见一大片一大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但走近仔细看,地面上只是稀稀朗朗纤细的针状似的草芽,根本看不到青是什么颜色。

二、想象的借助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这心理过程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解决因古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

1、古诗词语凝炼,跳跃度大,写法夸张。因此,小学教学古诗首先要使词语表象化,并使其强化(建立)、活化(转换)、优化(加工)。即在意读诗文时,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词语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如教“遥看瀑布挂前川”这诗句,教者紧扣“挂”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似乎同诗人一同观赏庞然的瀑布凌空直泻而下,领略其雄伟的气势。

2、古诗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借物喻理……富有高度想象力的产品。探究古诗创作的本原,小学教学古诗要借助诗人的想象,启迪学生思维,感悟其诗情画意。如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诗句,学生经过看录像和反复吟读诗句,悟出:这是诗人被大自然景色所陶醉,一种幻觉油然而生,从而吟出这千古佳句。教者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3、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小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如《咏柳》,诗人采用自问自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者引导学生紧扣这设问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品味这无穷之意。

三、情感的纽带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墨,着力写出千古传颂的诗篇,给人以意境美、情感美、情趣美……教者要以情感为纽带,竭力缩短学生与诗人的心距,唤起情感的共鸣,促使学生从诗中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分享美的蕴含。

1、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与其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披文入情,缘情融情,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三衢道中》,诗人以新颖的构思:先记叙后描写,既绘色,写出了绿荫;又绘声,写出了鸟鸣。教者运用形态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迷人山区,观赏初夏的风光:梅子黄黄、绿荫重重、溪水淙淙、黄鹂声声。领悟诗人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喜悦之情,从而产生愉悦之感,与诗人一同感受意境美。

2、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以自己就是诗人,参与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

3、作为高级情感之一的美感,是人对美的感觉和反映。众多的古诗以美为载体,以美为内容,以美为目标。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品味较高的一种艺术课型,教者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诗中的美、展示美、体验美,令学生赏心、悦目、悦耳,进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使古诗教学产生特有的美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第6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古诗文中不乏写景佳作,描绘绚丽多姿缤纷多彩的大自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象,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笔下的“春”清新自然;“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笔下的“夏”抒情浪漫;“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笔下的“秋”风光无限美好,令人遐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岑参笔下的“冬”是那么富有想象色彩。四季的轮转在诗人的笔下洋溢出诗情画意,于平淡平凡中绽放出熠熠的光辉。

在诗人的笔下,自然界中的一切仿佛都有了生命,灵动鲜活,清明透彻,优美可爱。奔腾不息的大河,烟波浩渺的大海,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山泉小溪,无不变幻多姿,生气腾腾,魅力四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水”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水”清新秀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的“水”绚丽如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的“水”绮丽可爱。

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情境。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创设出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尽可能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也就会水到渠成。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一步步加深,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由“关注”到“思考”,层层递进,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愫、审美的能力以及环保意识在不知不觉中都得到了提高。

增强学生对生命、人生的严肃意识和强烈责任感

生命意识就是个体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欲求。语文教学具有浓厚的人文性、鲜明的形象性、强烈的情感性,为语文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提供了宽广的天地。只有具备了清醒严肃的生命意识,才能正确认识生命,激起对人生的强烈责任感。一首首古诗,进入学生视线的是文字符号的排列,没有可视的画图,没有可赏的舞蹈,没有影视动态形象。然而有的学生却从中听到了落叶的叹息,看到了溪水欢快流淌,闻到了缕缕的野花芳香,甚至感悟到悲欢离合的种种人生际遇。其原因就在于这些诗句唤醒了学生的生命意识。

在古诗文中,环境不但能表意抒情,对培养健康的人格、豁达的心情还有重要的作用。正如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所说:“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壮丽秀美的自然环境,能促使作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社会,并且能够给作者带来不少生活哲理的启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去思考。

如,文天祥在威逼利诱面前不改本色,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宁死不屈,爱国精神传承千古。龚自珍辞官归家却依然坚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情操。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告诫自己和弟子莫要虚度时光。杜甫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建功立业的壮志油然而生。李白在坎坷的际遇中,百折不挠,依然豪情满怀,壮志凌云,大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陆游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之后,终觅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媚。刘禹锡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依然胸襟豁达,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告诉人们希望就在前头。周敦颐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表达不同流俗的高洁品格。范仲淹登岳阳楼,观巴陵胜状,则“心旷神怡”,达到“宠辱偕忘”的人生境界。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在这些诗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之,在古诗文中,情、景、人融为一体。没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浩瀚气势,则不能抒发作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豪情壮志。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没有那亭亭荷花,惊飞的鸥鹭,就不能表达她对生活那份执着的热爱。没有“枯藤老树,古道西风”,就不能抒发天涯孤旅客之情。环境孕育了诗人,诗人又赋予环境以生命。因而,发掘古诗词中的情感价值应该引起每一个语文教师的重视。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中学)

第7篇

关键词: 古典诗文教学 比较阅读 语文能力

古典诗文比较阅读是指将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古典诗文加以比较、对照和鉴别,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而达到深化理解的学习目的。在古典诗文教学中,高效的比较阅读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而且能让学生看到差别,把握特点,切实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从古典诗词的比较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准。

在教学中,可设置比较简单的诗词欣赏点的对比练习,通过内容、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达到强化理解的目的。如教学《武陵春》时,让学生将这首词与李清照的其他词作,如《如梦令》《醉花阴》比较阅读,体会这些词作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学生交流后得出:《武陵春》没有了《如梦令》中少女耽于玩耍的欢快,也不同于《醉花阴》思念外出丈夫时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孤寂凄清,此时李清照的愁缘自“物是人非事事休”,既为国家破裂衰败个人漂泊流离而忧,又为丈夫离世自己孤苦伶仃面对晚年生活而悲,读来深沉惆怅、凄苦哀伤。也可与温庭筠的《望江南》比较阅读,学生能从这两首同是婉约风格的词作中感受到两位女子细腻惆怅的情怀:同样是闺中情思,都表现了离愁别绪,凄惨心境,但温庭筠是用一个男性的视觉去代言女性情怀,而李清照则是直接抒写自己内心愁苦之情、家国之恨、故国之思,描写更细腻,感情更深切,更具感染力。以上作品,或是出自同一作者的词作,或是内容、风格相近的文章,但表达目的迥异,即同中求异。在学商隐的《夜雨寄北》时,与杜甫的《绝句》比较阅读,学生交流后得出这两首诗虽然作者不同,内容不同,但都采用借景抒情的艺术形式,抒发的感情是大致相同的,都是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也就是异中求同。经过求同求异一番比较,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二、从古诗与文言文的比较阅读中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古诗与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是指将古诗和文言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赏,既能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又能有效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既能增强学生对单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可让学生集体朗诵陶渊明的《饮酒》,熟悉文章内容。设置以下练习比较阅读:(1)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2)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通过比较,学生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领悟到两篇文章的异同。这种把诗的意境与文的深刻放在一起,让学生理解的比较阅读,对学生眼界的开阔、认识的深化、综合能力的提高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三、从文言文与文言文的比较阅读中领悟文章的立意美、情趣美、表达美,体会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

文言文与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既能夯实学生文言文学习基础,又能培养学生阅读浅易课外文言文的技能。课内语段一般是有内在联系的,课外语段是课内语段的一种延伸和拓展。体现了夯实于课内,发展于课外的新型学习理念。高效的文言文比较阅读,能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立意美、情趣美、表达美,体会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

1.从比较阅读中感受文章的立意美。如在学习韩愈的《马说》时,与刘基的《说虎》对比阅读。学生认识到两文虽然都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但韩愈的这篇文章以千里马比在野的志士仁人,以伯乐比当权的达官显贵,用千里马的命运取决于伯乐的出现,比喻才智之士的前途取决于当政者能识别贤愚,所比之处都是十分熨帖而恰切的。尽管作者不是从正面直抒胸臆,大声疾呼,但实际上却有如洪钟巨响,影响又深又远。虽然是借彼兴此,以表心迹,但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的真正用意与撰文初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又启迪了他们对比探究的能力。

2.从比较阅读中感受文章的情趣美。学完《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后,设题让学生比较阅读,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学生思考交流后明确:四篇文章均为山水游记,但前三课重在寄托情感,而《满井游记》更注重对大自然的客观描写,同时也揭示出人们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既体会到文人寄情山水的情怀,而且掌握了各自构思、内容、形式上的不同特点。

3.从比较阅读中感受文章的表达美。在教学《孟子》两章时,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既掌握了《孟子》散文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的语言特色,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4.从比较阅读中领悟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如在学习《与朱元思书》一文时,可让学生集体背诵《三峡》,熟悉文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通过教师点拨,学生激烈讨论后得出:相同之处:(1)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2)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的特点。(3)都侧重写山,突出了山势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等。不同之处:(1)写作的目的不同:《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而且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触。(2)在描写上:《三峡》在写景色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写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3)在形式上:《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文。再如在教学王勃《滕王阁序》时,与王羲之《兰亭集序》比较阅读,学生交流后得出:比较视点一:写美景,写乐事。同:乐在山水,乐在盛会。异:两种境界,各臻其善。比较视点二:悲时运,感人生。同:乐极而悲甚。异:同途而殊归。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不仅对两文思想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领悟到了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拓宽了视野,有效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8篇

我国古诗词非常讲究炼字、炼句,素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千古传诵的佳话。诗词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承载着丰富的内涵,饱含着深刻的意蕴,表达着深厚的情感。可谓一字千斤,精妙绝伦。前人对古籍训诂的基本要求为“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诗词本身的艺术特色入手品味文字、欣赏文字,感受经典语言文字的内涵和魅力,让每一个文字都活起来,这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

一、 要细细品味诗眼

[课堂叙事]

王之涣的《凉州词》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而又荒凉寂寞的景象。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从寻找最能表达诗意的字词入手,初读感悟。学生找出“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字,教师接着启发学生思考:诗中对 “孤”是怎样描写的?“孤”字反映了什么?教师为了避免让学生孤立地感受某一情境,引导学生将孤城、高山、黄河联系起来理解,通过“万仞山”对“孤城”的衬托、“黄河”对“孤城”的烘托,让学生体会祖国山川虽然气势雄伟但却边塞荒凉的境遇。对后两句诗,教师引导学生从“怨”字入手,感悟戍卒的离愁别恨。“孤”、“怨”等代表“诗眼”的文字鲜活起来了,学生自然就能精确地领悟到整首诗意的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教学思考]

古人写诗填词特别讲究遣词造句,诗赋以一字见工拙,力求达到一字传神、画龙点睛的效果,这就是“诗眼”。它使诗句生姿添色,使诗意含蓄蕴藉,使诗篇灵气飞扬。寻找和鉴赏古诗的诗眼,有助于我们对整首作品的理解。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等关键词是诗眼的重要特征。例如:贾岛《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字,有出人意料之胜;又如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绿”字,有相得益彰之美;再如叶绍翁《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关”和“出”有生机勃勃之感。因此,要善于抓住“诗眼”进行品味。品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斟词酌句,体会其文字的精练,语言的精妙,谋篇的精彩。另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能只局限在对词句孤立的理解上,要遵循从整体到部分、部分到整体的原则,全面把握诗词的语言文字特色,深刻感受诗词的语言美、艺术美及其无穷的表现力,努力提升语文素养。

二、 要深深感知意象

[课堂叙事]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杰作之一,它展现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图。教学中,帮助学生把文字转换成有声、有色、有形的图象,有助于整体把握词意。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呢?你的脑海里呈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看到了老爷爷、老奶奶在低低的茅檐下聊天;看到大儿子在田里锄豆;看到二儿子在全神贯注地编织鸡笼;看到小儿子趴在溪头剥莲蓬……教师发现学生初步读懂了词意,在脑海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画面后,便趁热打铁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画面情境表现出来:有蜿蜒的小溪水潺潺流着的图画;有翁媪窃窃私语的表演;有孩童劳作及嬉戏的描述……

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村居”的图画由模糊到清晰,由单一到丰富,由无声到有声,由静止到灵动。学生满腔热情地将辛弃疾笔下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恬静、祥和的农村生活画卷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了。

[教学思考]

意象是情思的载体和物化形态。意象需要精心构建,而诗画相互融通则是建构、感知意象的有效手段,以上教学案例足以证实。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学生根据作品所提供的语言符号来品味,如果这些语言符号不能转化为头脑中的画面,那么,再美的文字也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朱光潜先生说得好:“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能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须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古诗词文字凝练,意象密集,情深意浓。学生不仅要读懂诗词的表层意思,更要领悟诗词的深刻内涵。这样才能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物,沉浸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韵书香,徜徉于诗海之中。让学生的思维和文本不断碰撞,有更多的机会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透视、探究、鉴赏古诗词,让诗词像一幅幅动漫映入眼帘。

三、 要层层进入意境

[课堂叙事]

一位教师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诗时,先出示一道填充题:“春风又( )江南岸”。学生做完题后,该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不用其他字,而要用这一个‘绿’字呢?”学生兴趣盎然,思如泉涌。有的学生说,“春风又绿江南岸”节奏明快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用其他的字语气显得不强。也有学生指出,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不能表现春天到来后江南岸上景物的变化。但也有学生质疑说,从“明月”一词来看,说明当时是晚上,怎么能看清楚江南岸上的绿色呢?这是学生灵感的萌发、感知的深化。于是,教师顺水推舟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诗人离开家乡,坐在船上的所思所想。这样,学生对于“绿”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诗人独具匠心选择用“绿”字,而不用“来”、“过”、“到”、“入”、“满”等字,是因为“绿”是大自然的色彩,是生命的色彩。不管是在明媚的春光里,还是在朦胧的月光下,在诗人脑海中,一个“绿”字,永远是色彩鲜艳,动感十足,鲜活无比。它牵一发而动全身,形象地再现了青山绿水、万物复苏、郁郁葱葱的满园春色。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这个字,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向往之情。

[教学思考]

第9篇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我在日常教学中有一些体会,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教学生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多联想

我觉得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是丰富写作素材的好方法。

毋庸讳言,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是枯燥和乏味的,因此,我经常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变化,这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我们学校的绿化比较好,校园里的各种花木特别多,几乎一年四季都有各种花在开放。我经常在花草方面做文章。

早春的时候,草坪返青了,我在上课时告诉学生:“春天来了,草坪里的草都露头了,下课去看看吧。”有很多学生下了课去草坪了。再上课我就问大家去看没有。学生就会给我描述小草刚刚萌芽的样子。我就提醒大家回忆以前学过的散文《春》里描写小草的片段。回忆韩愈描写小草初萌的古诗“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和他们自己见到的情景作对比。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得差不多了,就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写下来,文体不限,字数不限。

秋天树叶落了,又可以写关于生命思考的文章。冬天下雪,可以引导学生搜集关于雪的散文古诗,如此等等。

大自然是一部奥妙莫测的大书,也是学生写作素材取之不竭的宝库。引导学生多观察,多联想,多思考,他们就会写出漂亮文章来。

二.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热点的习惯

我有在课前和学生“聊闲天”的习惯。上课跨进教室后,我爱和学生扯两句“闲话”:国家大事,明星八卦,作家趣闻,天气,流行色等等。学生很爱听,也会追问这些事的背景,原因。有时我们还会正儿八经地讨论一小会儿。这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养成他们关注社会,关心生活,积极思考,凡事刨根问底的习惯。这样写文章时就不会材料陈旧,干瘪空洞;也不会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材料丰富、新鲜,观点新颖可以帮学生拿到“发展等级”的分呢。

三.鼓励学生多阅读,勤思考,以读带写

指导学生用假期等大段时间读名著,然后组织读书体验交流会,给学生谈体会,交流感受创造一个平台。高一学期末学了《林黛玉进贾府》,我就安排学生在寒假里读《红楼梦》,并要求写20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新学期一开始就组织了交流会,效果非常好。阅读思考得多了,他们就会有写作的冲动了。这样读完《红楼梦》,我的学生也有可能写出《赤兔之死》这样的好文章来。

学生的阅读当然包括精短美文。这些文章,我经常要求学生精读,仔细揣摩。加以必要的赏析指导之后,我会让学生仿写。比如学了《想北平》后,我要求学生仿写文中老舍先生表达自己对北平深厚情意的段落。学生的热情很高,写的片段也很漂亮。恰巧期中考试时,考到了“故乡情结”的作文,学生们的作文成绩普遍不错。

四.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所感所思形成文字

我经常把学生的练笔在课堂上读给同学们听。既让学生分享了美文,又带动了其他同学。既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又树立了榜样。这样的激励很有用。

五.用作家们的鲜活事例激励学生

学了《我与地坛》,有好多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这启发了我。在后来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述一些作家的生平经历,像莫泊桑,像莎士比亚,让他们明白写作并不神秘,更不是高不可攀,只要坚持观察思考练习,就能写出漂亮文章。

六.批改作文时多鼓励,少批评

批改讲评学生作文时不要求全责备,要以鼓励为主,多表扬长处,指出不足也要注意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进步和成功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七.发挥教师的带动作用

教师对写作的兴趣往往会带动学生喜欢写作。如果一个语文老师“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那么对他的学生可能就有感召力。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4—0071—01

一、通过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让学生感知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美的体现,如作品中描绘的景物,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中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教师可以抓住以上这些景物描写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通过字、词、句的讲析让学生理解美

通过字、词、句的讲析,使美育有机地渗透到语言分析和字词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理解美。课文的思想内容,是通过有逻辑关系的字、词、句、篇表现出来的。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使学生受到理想、情操的教育,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就必须讲出文章本身的语言美,带领学生“披文以入情”。如《藤野先生》一文开头的一节中,说樱花“像绯红的轻云”,辫子“宛如小姑娘的发髻”,是比喻;说“实在标致极了,”是讽刺;而“头上盘着大辫子”,“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鉴”,则把比喻、夸张、讽刺综合地运用上了。略作分析,那些出国镀金,捞取名利的浪荡子弟们的丑态就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了。对这样的形象,学生是会油然而生厌恶之情的。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风格,自有名句。”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我们讲析作品,就得通过语言分析,设身处地,把作者描写的“真景物”“真感情”再现出来,用深刻的思想、高尚的情怀和生动的画面、高度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感染学生,唤起他们丰富的联想,使之动心动情,接受作者借作品体现的审美的感情,逐渐形成自己有血有肉的美丑、正邪、是非等观念。

三、通过反复吟咏增强学生表达美的能力

“多读多练”是教学诗词的一个特点。反复吟咏,方能读出韵味来,细细体味诗中蕴含的意境,之后让学生口头表达出来。如教《朝发白帝城》,这是李白在唐朝元二年春天遇赦,离别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全诗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画面。我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此诗的基础上表达出来。如我的一个学生的口头表达是:“清晨诗人辞别朝霞满天的白帝城,乘着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而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山峦叠嶂,夹道相迎……好一幅三峡行舟图啊!”全诗展示了三峡美景,洋溢着诗人遇赦东归时轻松、喜悦的心情。从而使学生与作者思想感情交融,感受了诗文的意境美。

四、启发学生想象,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 小学古诗 创新教学 综合能力

一、形态为手段

古诗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础,因此教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加强视、听等感官形象性的刺激,以强化表象的建立、组合、转换,其教学手段形态化。

1、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将古诗词语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哲理。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者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其面目确是各不相同。

2、悦耳有时比悦容更重要,不能悦耳就不能悦容。特别是古诗教学,教者语言要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并恰当地使用态势语言。教者的语感、态势给学生以声感、形感的刺激,使冰冷呆板的文字符号活化,学生获得形象化的感知。如教“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时,教者娓娓动听的描写以及遮眼远看,低头细看的动作,似乎使学生看到在丝丝微雨中,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看见一大片一大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但走近仔细看,地面上只是稀稀朗朗纤细的针状似的草芽,根本看不到青是什么颜色。学生进入了情境,感悟早春的美既柔嫩又富有生机。电化教学的直观性、形声化,表现手段的真切性、情感化,对小学古诗教学心理学化具有很大的优势。如《示儿》中的“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是全诗的诗眼、诗魂,如何使学生进入意境,升华情感,是本诗教学的重点、难点。教者在学生意读全诗后,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投影,再仿谈遐想推敲,一遍两遍……学生与诗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深切体味:这“悲”字是诗人悲自己终生的意愿没能实现,没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悲祖国大好河山破碎,中原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形声组合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使学生升华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二、想象的借助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这心理过程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解决因古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

1、古诗词语凝炼,跳跃度大,写法夸张。因此,小学教学古诗首先要使词语表象化,并使其强化(建立)、活化(转换)、优化(加工)。即在意读诗文时,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词语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如教“遥看瀑布挂前川”这诗句,教者紧扣“挂”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似乎同诗人一同观赏庞然的瀑布凌空直泻而下,领略其雄伟的气势。

2、古诗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借物喻理……富有高度想象力的产品。探究古诗创作的本原,小学教学古诗要借助诗人的想象,启迪学生思维,感悟其诗情画意。如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诗句,学生经过看录像和反复吟读诗句,悟出:这是诗人被大自然景色所陶醉,一种幻觉油然而生,从而吟出这千古佳句。教者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3、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小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如《咏柳》,诗人采用自问自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者引导学生紧扣这设问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品味这无穷之意。

三、情感的纽带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墨,着力写出千古传颂的诗篇,给人以意境美、情感美、情趣美……教者要以情感为纽带,竭力缩短学生与诗人的心距,唤起情感的共鸣,促使学生从诗中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分享美的蕴含。

1、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与其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披文入情,缘情融情,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三衢道中》,诗人以新颖的构思:先记叙后描写,既绘色,写出了绿荫;又绘声,写出了鸟鸣。教者运用形态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迷人山区,观赏初夏的风光:梅子黄黄、绿荫重重、溪水淙淙、黄鹂声声。领悟诗人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喜悦之情,从而产生愉悦之感,与诗人一同感受意境美。

2、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以自己就是诗人,参与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如教《赠汪伦》,教者借助投影、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汪伦送诗人李白的热闹、欢乐的场景,跟着一起跳一起唱,进而反复体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喻意,分享李汪之间的深情厚谊。

第12篇

1创建民主学习环境,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优质的课堂教学氛围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基础,研究分析证明,要想提升教学效率,令学生又好又快的学习文化知识,提升实践技能,关键在于引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为学生开创完善丰富的学习平台。因此,教师应积极创建民主、和谐与文明的学习环境,通过轻松愉快的教学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其能力培养,并形成以人为本的服务管理理念,方能令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核心价值以及生动有趣性,进而积极主动的在课堂学习中配合教师,提升学习自信心,踊跃的回答教师提问,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与沟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给予其必要的引导与启发,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而不应对学生全盘否定,应通过正面的鼓励与激励,充分的肯定,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机会与时间自主的思考研究。对于难点教学问题,可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甚至是争论。对教师讲授内容不明确的环节可积极咨询教师,进而通过民主和谐环境的创造,提升教学有效性与综合质量。

2丰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可良好的提升教学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成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欲望,那么课堂教学便离成功不远。为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令其始终积极主动的学习,可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令学生至于自由、开放、多变、贴近生活的环境氛围中,形成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并对新知识积极探究、深入学习。可借助问题情境模式,例如在讲授有关描写大自然灿烂阳光、迷人景致的课文内容时,可首先令学生积极主动的展开思考,并可就课文题目提出问题,文章对大自然的优美景观进行细致入微、生动感人的描写,那么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到底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何类好处,阳光对于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有哪些呢?

该类问题情境模式,可令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究学习热情,进而提升语文知识学习兴趣,集中精神的听讲,并提升教学有效性。当然,开创教学情境的手段方式丰富多样,教师应尽可能的贴近现实生活,创设学生熟悉、愿意探究思考的生动教学情境,例如可针对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活泼好动的个性,可利用童话故事、多媒体系统、网络资源、视频声音等开创多元化教学情境,开发学生智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应抓住学生年龄特征,开创活泼生动、独特新颖的教学模式,进而令学生提升主动性、创新性、勇于探索发展的精神。可组织模拟表演、小组合作、绘画描述等活动,将语文教材内容良好的融入其中,加深学生印象,巩固知识掌握。例如在讲授咏柳课文内容时,教师可首先组织学生进行配乐朗读,而后,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播放有关柳树的视频动画、影像资料。可激发学生想象力,令其对课文内容所展现的意境画面进行联想。

并在生动丰富的情境下真正的了解古诗所要展现的艺术美、情感美。教师可依据学生活泼喜动、愿意绘画的特征,在向学生阐明课文内容的诗情画意后,组织学生开展配乐绘画活动。学生在创作完毕后,则可令其主动的向大家展示绘画的内容,检验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具体意境理解到何类程度,并可引导鼓励学生积极的分享与互动交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抒感技能,将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表露出来,激发智力因素,锻炼手脑协调并用技能,形成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发散思维,进而真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综合锻炼培养目标。

3结语

总之,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们只有明确新课改目标,遵循实践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令其形成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勇于探究、不断上进,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中,锻炼综合技能,形成发散思维,丰富的想象、自由的创造,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升学习能力水平,并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作者:高志勇 单位: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东大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