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际贸易地理论文

国际贸易地理论文

时间:2023-02-09 10:07:51

国际贸易地理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区际贸易;国际贸易空间;拓展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178-02

由于金融危机严重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区际贸易空间拓展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现有文献资料看,学者们对区际贸易研究的内容涉及到区际贸易壁垒、我国区际贸易的现状、拓展贸易空间的研究和用模型来构建区际贸易空间。本文将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评析,以期对研究区际贸易空间拓展问题的学者们给予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一、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基础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分工和国际分工学说基础之上的。斯密将其分工理论推广到国际贸易分工领域,创立了绝对成本理论,令人信服地论证了一国只要专门生产本国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产品,用以交换本国生产成本绝对高于他国的产品,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获得总产量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和节约劳动时间的利益。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比较成本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比较成本理论表明,不论这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有可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的也可能找到劣势中的相对优势,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中获得利益。

二、国际贸易空间的研究

将区位理论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起来的是贝蒂尔・奥林(B. G. Ohlin),他指出:“如上所述,国际贸易理论是一个‘多边市场理论’,其他多边市场理论,可以从价格差异理论和地租理论中看到。然而,尤其重要的是,国际贸易理论是接近于区位理论的。区位理论比国际贸易理论更为广泛,贸易理论的一大部分可以看作是区位理论的一小部分。”可以说,奥林开拓了贸易与区位理论之关系的新领域。

新兴贸易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内生形成的原因。杨小凯等经济学家从分工和专业化角度对此做出了很好的解释,他沿着斯密市场范围限制分工的观点和Young(1928)分工――市场――分工的互动关系,与传统贸易理论中将消费者和生产者分开相反,他将两者合而为一,并用数学将这些思想加以形式化,形成了国际贸易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得出了国际贸易内生于国内贸易的结论。该理论认为随着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会不断提高,较高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必须和较大的市场容量相适应,而国际贸易可以使得市场的容量有效扩大,因而,随着国际间交易的交易效率的提高,国际贸易就会自发形成;认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折衷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之间两难冲突的结果。因此,一个国家卷入国际贸易的程度,也可以用分工水平和交易效率来解释。发达国家因为交易效率高,均衡分工水平也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因此,也就更需要国际贸易来充分利用高分工水平的好处;而落后国家因为交易效率低,均衡分工水平也低,国内贸易就能适应低分工水平,并不需要很多国际贸易。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国际贸易的传统理论考虑的是国际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所得,将空间经济理论应用到国际贸易传统问题,更强调了外部经济在贸易中的作用,即行业层面上(与单个厂商层面上相比)的收益递增会导致在其他方面相似的国家专业化生产不同商品。对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中心―模型表明,虽然从总体上看贸易自由化会使一个国家的工业在空间上显得更加分散,但是对某些工业而言,贸易自由化却可能带来空间集聚。这隐喻着由于存在这些效应,使得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国民福利的增进,比通常讲的贸易所带来的福利要多得多。一般认为,国际贸易所得来自于消费者所得和生产者所得,其中后者是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从而改变产业结构所带来的。但空间经济地理的分析表明,贸易可以导致内部经济地理的重新组织,它既在总体上促使制造业活动变得更加分散,同时又促使某些产业发生集聚。当一个产业为了适应贸易方式的变化而重新组织生产时,意味着贸易也许通过更深一层作用机制,来改变一国经济的福利水平。

沈坤荣、李剑对贸易和人均产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数据证实,国际贸易通过提升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和加快制度变革进程对人均产出产生了正面影响;但国内贸易则相反,国内市场分割的加剧,阻碍了国内市场的一体化进程,进而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三、区际贸易空间的研究

1.区际贸易壁垒的研究

王雷认为,区际贸易壁垒会通过影响一国经济整体内部的协调而阻碍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就我国区际分工和贸易壁垒问题的现状结合近年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考察,发现我国整体的区际贸易壁垒虽然仍较高,但有降低的趋势,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对国内经济协调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发现我国区际贸易开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无论是产业间的还是产业内的贸易。通过对区际贸易壁垒形成机理及其与国际竞争力相关度的分析,发现制度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将大大推进我国区际贸易的协调和全国专业化分工及规模经济的实现,进而可以有效促进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陈钊和陆认为,改革以来财政的分权和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是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的深层次原因。由于较发达地区在高技术产业拥有比较优势,且通常具有较快的技术进步速度,所以往往在贸易收益分配的谈判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而落后地区如果选择暂时不加入分工体系,它将失去当期分工的收益,同时却将提高自己在未来分配分工收益的谈判中的地位,甚至可能实现对发达地区的赶超。落后地区的战略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其自身是有利的,但却造成了社会总产出减少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2.我国区际贸易发展的现状

叶裕民将全国划分为四类地区:第一类,高度开放的地区,包括沪、津、晋,绝大部分商品面向全国市场,地区自我循环比率低。第二类,中度开放的地区,即省内商品销售率不超过40%,其余商品以全国为主要市场,其中大区外商品销售比重在30%以上。这类地区包括京、蒙、苏、浙、粤、川、贵、青、宁、新。第三类,自我循环比率高的地区,这类地区生产的商品主要以省内为市场。第四类,其他地区,包括豫、鄂、湘、桂、云、陕、甘。其中豫、鄂、湘、桂的特点是以大区内市场为主,但尚未形成全国性的优势,其专业化水平高于第三类地区的皖、闽、赣、鲁;云、陕、甘属于另一种类型。研究表明,总的来看,我国各省区之间经济联系比较弱,各省自成体系,实行经济发展的自我循环,割裂了全国统一市场。

王雷认为,中国整体的区际分工程度较低,尤其是山东、河南、四川三省的分工度指标最低,东部整体分工度水平低于西部,基本反映了资源禀赋对于各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影响,这种状况十年间没有多大变化。他认为,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产业间贸易,区际贸易可以拓展的空间还是巨大的,它必将随着区际分工程度的提升而不断加大,同时,区际贸易作为以资源配置效率为导向的大地区内部的产业内贸易,能鼓励地区性及全国性规模企业的发展。此外,通过对各地区贸易外向度的考察,王雷还指出我国各省份有忽视区际贸易、以国际贸易替代区际贸易的倾向;国内市场化改革还没有在内陆地区得到根本的深入,尚未形成全国性的专业化生产分工格局,区际贸易发展滞后等问题。

3.我国西部地区贸易空间理论

蔡文浩基于区域开放视角来分析贸易的发展,文章首先以制度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区域和地区开放模式的选择问题;其次,引入空间要素下运输费用对区域开放及区域贸易发展的影响;最后,文章对区际贸易未来趋向进行了展望,即回归到区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与演进则是区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高新才通过对甘肃对外贸易空间拓展中潜在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经济区域优势进行分析后认为,甘肃应加强与西亚、中亚、中东等毗邻区域的对外贸易空间拓展,采取进出口商品结构转换战略、区域出口重点商品扶持战略、区域出口中心城市拉动战略来科学拓展甘肃对外贸易空间,发挥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

汪晓文认为,目前甘肃对外贸易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缺乏竞争优势,要克服上述问题就要从甘肃实际和经济发展水平现状出发,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科学地拓展甘肃贸易空间,确立外贸出口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

陈秀山等应用数学规划模型分析,认为西北五省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具有特殊地缘优势,在对外贸易的空间拓展上,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在东、西两个方向上的流通通道建设, 提高其对内和对外两个市场的双向开放度,促进对外贸易和省、区际贸易同步发展。另一方面,西北各省区也要在发展自身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加强各省区之间的产业关联,扩大中间投入品贸易,以实现规模经济, 从而提高其在出口市场的竞争力。

第2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贸易与投资关系

在贸易方面,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4.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6%,居世界首位。在投资方面,根据《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2013年突破千亿美元,同比增长22.8%。与此同时,投资覆盖的国家(地区)更为广泛,截至2013年底,中国1.53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2.54万家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地区)。在“走出去”的战略指引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良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挖掘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显得更为重要,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和目的多种多样,这些投资对贸易是产生正向的补充和创造作用还是负面的挤出和替代效应,有待实证。

一、文献综述

1.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替代关系理论

在1960年海默首次突破自然禀赋理论解释了美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后,FDI理论进入国际生产分工的理论阶段,经众多学者发展成为垄断优势理论。在市场不完全的基础上,企业特定优势成为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之一。

弗农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行为解释为对出口贸易的替代。该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创新期、成熟期和标准化时期的对外投资的行为。但该理论局限于跨国公司制造业产品,并且不适用于解释发达国家直接互相投资的行为。

蒙代尔(1957)利用标准国际贸易模型研究证实投资与贸易的替代关系,即当OFDI不能发生时对贸易的影响。证明了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会促进资本的流动,而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则会促进国际贸易。

2.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互补关系理论

小岛清的理论基于日本对美投资,强调国际生产分工,并指出国际资本流动还包括技术、人力资本、管理经验等。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都支持贸易创造理论,认为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在专利技术、管理方式上具有专有优势,会与其海外子公司产生大量的公司内贸易。Lipsey等在80年代的研究证实了海外生产和母国出口具有互补关系,在2000年对日本、瑞典、美国的跨国公司的研究证明了OFDI与贸易互相补充的观点。

3.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权变关系理论

权变关系理论综合了以上两种观点,认为贸易与投资的关系存在“门槛”,而不具有统一解释。陈立敏(2010)汇总了一些国外学者的观点,例如Bergsten(1980)认为,投资与贸易替代或互补是由国际化投资程度决定的,而Markuson和Svenson(1985)的观点是二者关系取决于贸易与非贸易要素之间是否合作。Gray(1998)指出,对外投资的动机和类型直接影响了它与贸易的关系,Head与Ries(2001)指出对外投资的水平或垂直决定了它与贸易的关系。Blonigen(2001)的研究认为,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与投资的短期和长期效应有关。Svenson(2004)指出,这与其涉及的产业分类精细化程度有关。

二、实证分析

1.变量选取

本文研究内容是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投资行为的关系,因变量为中国对外贸易金额,自变量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FI)和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FDI)。与贸易有关因素还有很多,如一国GDP和人均GDP,鉴于以往学者的研究,可以很清晰地认识到这些变量与OFDI和FDI有着显著的回归关系,因而本文只选取OFDI和FDI为自变量。

本文选取我国2004年~2012年对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贸易及投资数据。其中贸易指标为中国对各地区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万美元),投资数据来源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实证检验

(1)模型建立

由于本研究使用面板数据,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对进行单位根检验,最优滞后期由SIC原则自动判断。得出结论:序列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一阶单整。

其中i代表地区,j代表时间。TRADEij表示j年中国对i地区的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OFDIij为j年中国对i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FDIij表示j年i地区对中国的实际投资额。

此时R2为0.84,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华实际投资对贸易额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模型可表示为:

经检验,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具有一阶序列相关性。修正后不再具有序列相关。此时模型应为:

(2)模型分析

FDI每增长一万美元,双边贸易额就会增加十万美元,而OFDI每增长一万美元,会使贸易额增加二万八千美元。可以看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于国际贸易具有正向的影响,且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于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大。

根据新新贸易理论,投资与贸易一体化的原因在于公司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通过企业专业化和规模化促进增长。公司内贸易则说明,先有对外投资才有贸易产生,因此投资是贸易的先导。但一般理论认为,在中国是贸易先行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基本遵循贸易在前为投资积累经验、熟悉市场,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根据实际情况和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外商对于中国的投资目的在于产业转移,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尚不具有这样的性质。并且,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增加了跨国公司位于中国的子公司对机械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需求,从而拉动了中国与投资母国之间的贸易。

三、结论与建议

中国一直以来是吸引外商投资的大国,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区域分布广泛,在各个行业都有所涉及,但集中于资源和初级产品制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持续大幅上涨,在政策导向下,商品结构也发生调整和优化。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证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华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是促进关系。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发现,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投资对于贸易的影响有所不同。对于一国贸易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应当能带来更多经济效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营收略显不足。

因此,应当根据国际经验选择适当的对外投资方式,使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同步增长,彼此促进,更好更快的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应该协调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从监管体系、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等方面全面提高对外直接投资质量,扩大对外贸易,推动我国跨国公司的建设与发展,提高跨国经营企业综合竞争力,尤其注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规范海外企业经营,提升经济效益,选择适当的国际化战略。

参考文献:

[1]陈立敏.贸易创造还是贸易替代: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10(4):122-128.

[2]党远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陈鑫.我国国际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相互影响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3.

[4]Mundell,R.A.(1957):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Ameri can Economic Review.

[5]Markuson,James R.and James R.Melvin(1983):Factor Movements and Commodity Trade as Complemen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es,13:341-356.

第3篇

摘 要:国际贸易理论从产生到现在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一方面,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理论不断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国际贸易实践。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在不断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哪些要素在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从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浅要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力与原因,期许国际贸易理论可以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 :贸易理论 贸易实践 贸易分工

一、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实践动因

(一)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产生于15-17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15世纪时西欧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自然经济日益衰落,商品货币关系不断的发展壮大。由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当时充当流通手段的是金属货币,因此更加加剧了对金银的需要。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这些事件对重商主义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实施重商主义政策,提高了商人的地位,改变了宗教对于财富的偏见,推动了人口增长,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哥伦布曾说过“谁有了黄金,谁就可以在这个世界上为所欲为;有了黄金,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拜金主义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旋律。但是由于西欧大部分国家都不产金银,这就使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与供给形成强烈的反差,于是西欧各国只能寄希望于国际贸易,从国外获取自己所需的大量金银,于是符合西欧各国权益的重商主义便应运而生了。

(二)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猛烈抨击了重商主义关于财富及其来源的错误观点,提倡自由贸易,他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开辟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新纪元。斯密认为,“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成本比在家内生产时要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在每一个私人家庭处事中的精明行为,在一个大国里这样处事,也不会是愚蠢的。如果外国供应的商品比我们自己生产这些商品要便宜一些,那么我们最好用自己具有优势的产业生产的部分产品去购买国外产品。”斯密当时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萌芽发展的时代,新兴资产阶级急切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廉价原料,同时出口生产完工的工业制成品或半成品,在此基础上,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三)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时代,英国机器大工业建立,工业资本迫切需要从国外获得廉价的原材料和产品销售市场,斯密的绝对优势成本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先进国家与不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并不太大,各有优劣,因此可以构成“绝对优势理论”的经济基础,但到了李嘉图所生活的时代,机器大工业已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各国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往往出现先进国家比不先进国家处于完全优势的格局,可是这并不能说明不先进国家就没有能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因此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从而为科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要素禀赋理论。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用各国之间的资源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学说—要素禀赋理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各国纷纷对本国贸易进行保护,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对于瑞典这个国内市场狭小,对国外市场依赖性极大的国家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在此背景下,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从资源要素这个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了新的国际贸易理论。

(五)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于1953年发表了《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美国资本地位的在审查》论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对美国200个产业1947年和1951年投入产业和贸易数据进行分析,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应该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结论,然而检验结果却令人震惊,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要素禀赋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由此引发了对要素禀赋理论的进一步深入思考,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除此以外,保护幼稚工业论,相互需求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理论也都是这样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国际贸易理论也随之不断被完善,紧跟时代步伐。

二、国际贸易发展的理论动因

不同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各个理论之间既存在继承发展,也存在着矛盾与辩驳,正如万丈高楼平地起,国际贸易理论的的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如果没有原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打好基础,也就不会有今日理论的不断完善与蓬勃发展,接下来文章将从理论层面分析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因。

继承与辩驳贯穿于整个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过程的始终,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促就了绝对优势理论的诞生,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经济的迅速发展,李嘉图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而为了验证要素禀赋理论而产生的里昂悌夫之谜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相互需求理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这一基础之上,李斯特在对传统经济理论辩驳的同时促成了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问世……就在这个过程中,国际贸易理论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

除了以往的国际贸易理论为其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学其他领域的理论同样从侧面也在启发和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完善。比如,产业组织理论可以帮助经济学家分析出,产业组织的状况除了对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起到关键性作用之外,它也对国际贸易的格局以及分工的模型产生极大的影响,只有通过对各个贸易国的产业组织进行准确的分析,才可以使国际贸易更加有序的进行,从而推动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从某种层面上来看,西方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是融会贯通的,因此我们不可忽视其他经济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从产生到发展至今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同时,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完善也在推动着国际贸易实践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更长远的发展,我相信国际贸易理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将日趋成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艳 《论国际贸易理论的体系与发展》[D]黑龙江 黑龙江大学,2005年.

[2]罗绍彦 徐昌敏 董瑾 《国际贸易原理》[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62-77.

作者简介:

第4篇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特点;创新

[作者简介] 齐海鹏,河南省新乡学院管理学院,河南 新乡,453002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8-0107-0003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贸易规模日益增加,需要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具备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特点

(一)实践性

在《国际贸易实务》中所学习到的知识点,在国际贸易中都要得到实际的运用和操作,对对外贸易的实践工作有指导意义。在课堂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外贸具体的操作方法,毕业后从事与贸易实务相关,如报关员、报检员、外贸单证员等工作。《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培养学生具有最全面、最务实的理念和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

(二)涉外性

国际贸易实务的交易对象以外国人为主,因此在交流时需要运用英语,要熟练掌握外贸领域中常用的专业词汇。其涉外性突出表现如下:第一,涉及到进出口商、进出口地银行、外汇管理局、保险公司、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关等公司和机构; 第二,函电及交接的单证一般用英文( 中英文) 制作; 第三,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国际贸易相关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律,有《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

(三)综合性

国际贸易中间环节多,涉及知识面较广。需要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结算、国际投资、国际商法、外贸单证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外贸英语函电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比如在交易磋商时,应该具备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知识;在货物运输时,需要运用到运输学和保险学知识;在货物支付阶段,涉及到国际结算。因此,《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教学理论,忽视实践操作

教师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时, 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实际操作。这种单向传递教学模式,比较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理论课程过多过繁,学生要理解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困难,同时不能达到融会贯通,知识的实用性不突出,忽视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未能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较低。没有突出实务知识的实践性,轻视实务操作的训练,毕业实习环节更是效果不佳。

(二)教学内容滞后于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实务》教材滞后于国际贸易政策,没有随着国际形势而变化。新的理论和政策要成为教材内容需要很长时间,使用这类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目前,互联网上的知识含量大,更新快,如果教科书的理论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则与现实脱离,无法指导学生的实践运用。

(三)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国际贸易实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单调,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只是要求机械地去记忆,不能融会贯通。这样既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学效果又不好,忽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其他技能。因此,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而且不能学到实践技能。

三、《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创新

(一)教学内容创新

我国高校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不能及时反映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进展,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无法满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要求。因此,要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不断创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

1.强调国际惯例

在学习《国际贸易实务》时,由于合同的签订和合同履行都与国际惯例紧密相联,在各个教学环节都应注重国际惯例全方位地讲授和理解,把国际惯例放在基础性地位上。为了及时向学生提供最新的信息以及相关的内容,课程中应重点介绍有关的国际贸易的最新法规。如西方国家利用修订有关绿色壁垒的法律规定来限制我国的外贸进出口,特别是针对农产品。教学中就应具体讲授有关防范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从货物的质量、原产地、包装条款到包装材料等。

2. 注重前沿问题的补充

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教师在讲授课程时要及时补充新的理论和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平时注重知识的更新,通过网络等媒体及时收集与课程相关的前沿问题。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学习来不断地充实教学内容。网络传媒是获取最新信息和资料的最佳途径,教师要加强对国际贸易最新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教学中,得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法创新

国际贸易事务课程在讲授中只有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较高的学习效率。加强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双语教学法、对比教学法、体会式模拟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运用。

1.情境教学法

作为实务的教学,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情境教学法是通过设定的外贸人物角色设计案例,把学生引到实务情境,动态、立体地传授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教学中许多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复杂的理论,对于所学习到的理论能够做到融会贯通, 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点,活化课堂所教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发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当然这种情境训练,还可以在仿真模拟实验室进行。在模仿的外贸环境中,模拟操作整个交易过程,能够更好地掌握业务操作技能。还可以为学生亲自到工作现场创造机会,增加社会实践,更加紧密地把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2.案例教学法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进行案例讲解使该课程教学更具有直观性、感染性和生动性,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案例教学是一种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 结合辩证思维方法,通过启发思考题使学生进入到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在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引入适当的案例展开讨论,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采取两种案例讨论方式:(1)师生讨论。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分组进行分析、讨论和判断,老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2)学生讨论。学生通过在小组内部分析和讨论,设计原创案例或选择实际案例,并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引导其他小组成员展开广泛讨论,再提出意见或解决办法。最后,由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和案例。案例讨论教学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发挥创造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不断加强,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双语教学法

作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在具备进出口贸易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与贸易伙伴进行业务谈判、沟通和交流等。从事国际商务活动中,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国际贸易实务具有一定的涉外性,因此学生需要具备相对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计划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适当安排与国际贸易事务相关的英语课程,如外贸英语、外贸函电等,专业英语词汇丰富和英语交流水平的提高也为实务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实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双语教学,用英文表达相关的专业术语和合同条款等,使学生尽快成为专业外贸人才。

4. 对比教学法

在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中,概念知识点过多,且容易混淆。比较法是通过比较澄清概念,加深理解的教学方法。如果通过运用比较法对实务中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可以使《国际贸易实务》重难点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教学效率也能够有效提高。如通过在备用信用证、银行保函、保理等各种货款结算方式之间进行异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这样抽象的内容就能够得到更好地掌握。

5.体会式模拟操作法

《国际贸易实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学生提供在校内进行实际操作训练的机会。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即胜任外贸工作,需要在教学中安排两周的实训课程,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制作实际单据。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通过使用进出口公司的空白单据,利用具体资料,自行完成。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很快地掌握了业务。

(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不再以粉笔与板书为主,而是越来越多地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知识点多,在讲解中需运用图形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是不能清楚地说明知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的。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补充材料和直观信息丰富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活跃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教授信用证的应用流程、各种贸易方式的交易过程等内容时,如果只利用教材文字讲述,需要很长时间,教学效果差,不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教学使得抽象的知识通过直观的内容展示出来,学生能够从材料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网络教学

新时期国际贸易实务的显著特征是网络化和电子化。为了使教学内容能够与时代同步,教师需要利用网络资源,推荐给学生最新国际贸易领域进展与热点问题。国际贸易网络资源涉及业务环节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商品供求信息、航运信息、金融保险、国际结算、电子海关、外汇牌价等业务环节,可以把各类网络资源以目录索引的形式推荐给学生。另外,关于通关过程、国际商务谈判过程等内容,利用网上下载的图片或光盘等手段传送给学生,扩展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外贸 EDI 实验中心,建立内联网模拟外贸流程,让学生选择国际贸易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诸如谈判运输、国际结算等业务流程。模拟外贸业务流程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外贸业务和具备直接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徐争辉,赵立华,张群卉.《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2008,(6).

[2]刘丽霞.《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第5篇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局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贸易关系日益全球化,多边关系替代了以往的双边关系;国际贸易竞争领域逐步扩大,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国际贸易对象呈现复杂化,从单个国家或地区转为区域经济集团;国际贸易政策从自由贸易、保护贸易政策转至协调性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各国纷纷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并加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

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最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在整个经济学领域中也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其主要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活动规律,它是以国际市场商品和劳务交换的理论、政策与实务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面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错综复杂的变化,我们应进一步提高标准和严格要求,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最终目的,完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期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

1 国际贸易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方面

根据国贸本科专业的设置要求,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基本原理,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业务技能,掌握国际贸易政策法规,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现状,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等。

1.1.1 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教材存在着不适宜当今世界经济实际发展的问题。教材中经典理论所占篇幅较大,往往将古典成本理论和新古典要素禀赋理论作为重点内容讲述,对有现实意义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只作一般性讲述,甚至一些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新理论没有及时被补充进去。此外,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国际贸易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焦点,从环境与国际贸易的角度进行的理论分析和论述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时代背景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传统理论对国际贸易的解释力度有限,我们的教学重点应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转移,加大重视具有现实意义的新理论的讲授。此外,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并以联合的整体经济实力与其他国家或区域经济集团竞争。

1.1.2 国际贸易实务方面

传统教材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往往偏少,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内容的比重上,理论知识比重大,实务部分比重小,实际业务操作和技巧的比重更小。实际外贸业务中经常涉及的内容,如商检、报关、配船、银行手续等都很少讲述到,而这些却是从事外贸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的日常事务。此外,对于国际贸易惯例,传统教材往往只注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讲述,而《托收统一规则》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等规则却很少提及,而这些也是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常涉及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此外,对于国贸专业人员而言,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会用英语与外商交流与谈判。目前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中,对英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远远没有达到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重要名词、专业术语及合同条款的英文注释非常少。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加强讲授与专业知识有关的英语。

1.2 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

讲授法是我国教学惯用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在国际贸易课程中也被广泛采用。它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系统的单向传授较多知识信息和重点内容。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比较适合国际贸易的理论部分的教学,但过多的应用在了实务课程的讲授中。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讲授法较适合理论的讲述,但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因此,建议教学方法多元化,适当应用多媒体,多加入一些课堂讨论,来激发学生对国际贸易问题的主动探讨。转贴于

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国际贸易实务,传统教学的讲授法显然不太适用,而现实中却被过多的采用。学生对外贸业务的了解只停留在文字层面,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在实务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案例、实例分析,并应用外贸实务模拟平台软件系统来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合适的条件下,还应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实习,以增加感性知识。

2 国际贸易课程改革建议

2.1 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重点

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国际贸易规则等内容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将有现实意义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新理论,以及区域经济集团的相关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使教学重点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转移,加大重视具有现实意义的新理论的讲授。并注意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重视学生对理论的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际教学中,根据实际的外贸从业情况,挖掘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外贸知识,去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应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广泛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密跟踪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外贸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经济敏锐性和应变能力。此外,还应高度重视外语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工作中应加强与专业知识有关的外语的讲授。可以实行外语板书、母语授课的形式,来扩大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运用母语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透彻理解,也不会使一部分学生因为外语障碍而失去学习兴趣。

2.2 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教师应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交互式教学等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对国际贸易问题的主动探讨,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教学方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电子讲稿、课件和多媒体教学软件,使讲授更直观更生动。

采用上机操作教学,应用外贸实务模拟平台软件系统来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针对不同情景制作各种复杂的业务单证,包括提单、装箱单、发票、保险单、汇票、报关单等。通过上机实际操作各种单证,可使学生对外贸业务有更清晰的直观认识和实践经验。

总之,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及时将有现实意义的新理论和业务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使教学重点与时俱进;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明确教学培养目标、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韩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教学研究,2005.28(5):449-451.

第6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持续发展;文化内涵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F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从GATF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第一,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人生产成本。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经济全球4E-F的中国收入分配: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可能改善分配状况,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分配两极化问题,而且国家对经济和分配的调控力度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可能被削弱,因此合理建构劳动和分配政策体制非常必要。

三、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第二,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政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第7篇

郭楠(1980-), 女,呼伦贝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 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摘 要:我国从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交往更加频繁,这些方面都显示出我国的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了适应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使得我国经济水平更上一个层次,社会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不仅仅熟悉国际经济和贸易运行的规则,而且熟知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与区别。这就对高校国贸专业的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国贸专业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尤其是对《国际贸易实务》的改革。众所周知,这门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提高这门课程的质量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经验,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进行讨论。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国际贸易环境;重要性

前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经济贸易环境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情况。在国际贸易交往过程中,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政策、贸易习惯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国际经济贸易环境更为复杂。为了适应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提高国家的国际贸易经济发展速度,高校需要向社会培养出更多地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这种人才不仅仅只是了解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还要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重点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一门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也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式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高校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向着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下面我们就重点介绍如何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 国际贸易课程的性质和重要性

国际贸易实物课程是一门国际贸易综合性实物类课程,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国际贸易中的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以国际贸易的具体流程为主线。这门课程大致介绍了国际贸易中应当主义的一些方面和经常使用到的一些国际贸易知识。其中比较重点的介绍了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结算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也涉及到我国许多具体的进出口方面的知识,可以说这是一门理论和实物相互结合的课程。通过国际贸易活动可以看出,国际贸易是一个跨国界、跨文化、环节多、难度大、风险大的经济活动,教师在对这门课程进行授课时,要抓住国际贸易的特点,传授一些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通过课程的学习,锻炼学生的国际贸易业务处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国际贸易相关的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锻炼,这对于向社会不断的提供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校而言,应当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地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源源不断的向社会提供国际贸易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之所以要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改革,是因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以及教师本身的一些问题等。下面我们就重点分析一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 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虽然高校的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师在教学上多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不像传统意义上的书本教学,但是在课堂的教学模式上却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中依旧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像是一种填鸭式教育,学生在课堂上也多是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记笔记上面,这就导致了学生思维方式受到限制,只是将老师将知识转移到自己的笔记本中,并不能完全的对知识进行理解,而且在对知识理解上也只是局限在老师所给的范围中,缺乏创新精神。教学模式的陈旧导致学生没有办法对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也没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3、在双语课程教学中过于形式化:在进行国际贸易交往中离不开外语交流,而且很多相关的词汇都与外语相关,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多采用双语教学,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专业术语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过就目前国内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来看,很多高校的双语教学都流于形式化,即双语教学过程中不存在或很少进行双语教学,更多的依旧是母语教学。这样就造成学生对国内贸易专业术语比较熟悉,对于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而且也容易造成学生对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形成偏差。

3、 任课教师缺乏或没有实践经验:没有实践过的理论知识也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在具体实践操作上等于零。从高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任课教师的个人经历来看,有很大一部分的任课教师并没有国际贸易的实践经历,基本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职或者从其他专业课中调过来的,这就导致这项课程的任课教师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即使理论知识掌握的在透彻,对于具体的实践也是毫无意义的。而且国际贸易的发展史瞬息变化的,单纯的依赖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已经满足不了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缺乏具体的实践经历,在进行实践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也会不具有说服力,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如果没有实践经历,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在实践中未曾遇到的问题,这样就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这种从书本到书本的传授方法也很难培养出社会学要的应用型人才。

4、 理论课程太多,缺乏相应的实践课程:高校的教学大多将学习重点放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对实践课程的学习并不重视。调查发现,无论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还是其他专业的其他课程的实践课基本都不会被教师所重视,而且即使开设了实践课程,教师也会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并不会对实践结果进行过多的讨论和分析。这就导致学生理论课学习太多,掌握了太多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很多的实践经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也培养不出社会学要的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

5、教学内容过于理论性,缺乏相关的人文性和社会性: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是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国际贸易知识,锻炼在国际贸易中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去研究国际贸易的特点。过于理论性的学习只会让学生掌握之前国际贸易中所形成的一些理论知识,或者是前期国际贸易中所总结的经验,并没有办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理论人才。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理论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这就缺乏了教学的人文性和社会性。这样教学出来的学生不仅缺乏实践能力,而且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不够深刻。

6、考察学生学习的考核方式不够合理:高校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依旧采用考试的形式,这对于其他课程也许有用,但却无法考察出学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情况。因为在制定考试范围时,教学只会将范围定在自己所教授的范围中,这只是考察学生的一种记忆力,却无法衡量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注重的是实践能力和对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的掌握能力。所以,应当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将考核方式定位在对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能力的考核上面。

三、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改革内容

1、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上课情绪。现代课堂教学要多多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且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学生喜欢的是一种开放式教育,即教学主体是学生自己而不是教师,教师所充当的是一个指引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习重点发给学生,在多媒体上展示出对知识的理解方式。而且教师也可以在多媒体上多列举一些与理论应用相关的案例,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对理论应用能力的掌握。

2、 完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帮助学生学号这门课程,采取案例+理论学习相互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灵活应用。课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贸易合同、贸易程序和步骤等内容,单纯依赖于理论学习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就会使得学习更为枯燥,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这样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将这些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收,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高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学习:高校可以多组织一些教师与国际贸易企业人员的交流会,以及相关的培训会,这样有利于高校教师学习更为先进的国际贸易知识,同时在与国际贸易企业的人员交流中学习更多的国际贸易技巧,掌握在国际贸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的特征和解决方法。这就有利于教师在之后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中不在被拘束在课本教学中,而是可以结合现有的国际贸易环境进行教学。

4、 形成校企联合:高校可以多与进行国际贸易的企业进行合作,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新力量的注入,而且有利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在与企业进行联合时,学校可以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这样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让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国际贸易实践能力。

5、 改变考核方式: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察。对于这门课程的考察应当选择更为恰当的考核方式,除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之外,应当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例如可以采取场景模拟考核和上机考核等。只有改变了考核方式,才会改变学生学习的重点,增加对实践能力的考核,也会督促学生自觉地进行实践,这就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 总结: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学习好这门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而且能够向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调查显示,在现有情况下,这门课程的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教师缺乏经验,理论课程过多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高校对学生培养的失败。只有选择好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目标才会达到。作为高校而言,应当适应社会的需要,合理的设置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

参考文献:

[1] 金基瑶,李霞,邱明华,关于高职院校商务类课程综合化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邓艳平,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的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11期

第8篇

    中欧贸易摩擦解决机制研究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浙江省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企业国际化方式和成功因素研究 外资在华并购的动因研究浙江省各地区利用外资效果评价和实证比较 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外资在华并购动因分析 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应用分析 中美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TCL 跨国并购的问题研究 江浙沪制造业外商投资现状比较研究 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及竞争力:入世前后的比较分析 垄断、安全威胁与反垄断控制--外资并购中的问题和对策 中美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江浙沪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比较研究-以通信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 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与管理模式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因素分析 江浙沪 FDI 技术溢出效应比较分析 中日企业国际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外资并购中资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在华并购绩效分析 FDI 对我国通讯产业的垄断分析 浙江化工产品的出口现状和对策分析 外资在华并购后的整合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外资并购中反垄断问题的经济分析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障碍分析:农产品贸易视角 欧盟 RoHS 对浙江省机电产业出口的影响分析 宁波服装出口的品牌战略:合创品牌研究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分析 长三角地区纺织品出口市场秩序研究 日本企业投资中国的区位选择研究 温州鞋业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区域发展中招商引资的战略思考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入世后我国国际贸易摩擦上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析进口配额的效果及政策取向 绿色贸易壁垒对佛山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贸易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与对策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引进外国智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垄断行业监管机制问题研究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条件及路径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对外贸易与我国经济发展 惠州对外贸易企业的变迁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现状、成因和对策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转基因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中泰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 中国农业开放模式的选择研究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选择与完善研究 从轮胎特保案看我国的反倾销 金融危机下广东的双转移战略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的新特点 广东企业走出去研究 广东外资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金融危机下广东某产业发展对策探析 港口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研究(具体哪个港可以自己定) 中国国际多式联运问题研究 港口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具体哪个港可以自己定)

    中国第三方物流中的问题研究 中国集装箱运输中的问题研究 提单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贸易救济制度研究 对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国际贸易交易结构的确定 欧盟优惠性原产地规则调整与中国出口战略应对 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以美国对中国输美纺织品设限为例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国际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趋势与促进肉类产品出口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或某省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的技术提升研究 引进外资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或作用研究 FDI 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对外贸易推动广东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国际商品流动与要素流动关系研究 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自主创新与增进我国出口商品比较利益研究 论技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推动 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利弊或转型升级研究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 社会责任对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 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研究 标准化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效用研究 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贸易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 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我国商品出品对策

    国际劳工标准下我国政府、企业对策 我国纺织业出品竞争力问题和对策研究 我国纺织业的贸易格局与市场策略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世界 FTAS 发展态势与中国策略分析 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行业协会在规范出口竞争秩序中的作用探讨 加入 WTO 后我国民族产业的保护 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选择——以惠州经济为例 古典比较利益论与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FDI 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贸易的影响看我国开展海外投资 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相互关系 中国经济反垄断立法的探索 广东区域聚集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及风险研究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 欧元汇率变动对惠州制鞋行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机理及未来演变研究 中国国有经济角色演进的反思与前瞻 我国产业结构调查研究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及解决思路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广告语言与消费心理研究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拓展研究 浅论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中小企业文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和对策

    中小企业品牌经营误区及创名牌战略研究 顾客忠诚研究述评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浅析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 客户关系管理的探讨——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 金融危机下的消费思考——中、美消费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顾客关系投资的个性化价格促销 中小企业出口及其社会责任研究 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广东农产品出口跨越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出口低价竞销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惠东鞋业出口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分析 对外贸易对惠州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惠州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全球知识网络与跨国公司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机制和对策 国际金融危机的跨国传播机制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研究 知识的国际传播机制研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双边 FTA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FDI 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广东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我国国际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基于因子分析的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倾销问题 反倾销背后的国家利益博弈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原因及障碍分析 绿色国际贸易与绿色国际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如何跨越绿色贸易壁垒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政策思考 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国际市场水果检疫准入与促进我国水果出口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竞争法、产业法与反倾销法的冲突与协调 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与政策变化 市场营销视野下的大学生自主择业策略分析 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方式的分析 论国际市场营销者如何跨越文化障碍和避免政治风险 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感知与评价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与建议

    开题报告举例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 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 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 · · 二、 1、 2、 3、 ·· ·· ·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 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 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 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第9篇

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放款。

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具有综合性效益,是现代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增强了进出口商在谈判中的优势,使之有可能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同时,它也是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鼓励出口的积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而且对一国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及成为WTO的成员国,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在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年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已达到了6208亿美元,是改革开放初期的30倍。进出口额的增长、贸易方式及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使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已不能与之相适应,迫切需要更多、更新的融资方式为之服务。

随外资银行的纷纷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由于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存在许多差距,如果不能在金融创新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将无可避免地处于劣势,只有进行融资品种的创新,只有金融与贸易相互配合,经济、贸易和金融才会有更快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许多银行在尝试和探索如何有效地开展贸易融资业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总的看,该业务发展较慢,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3%,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微乎其微;而国外的一些银行该项业务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是什么制约着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只有从理论、法律和实务上对贸易融资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才能提出科学的、便捷的和可操作的贸易融资管理体制及办法,从而卓有成效地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以更好地支持我国的进出口,同时也有助于国内商业银行向国际性商业银行的转变。 “国际结算”是本人教授的一门专业课,结合教学,我经常到业务部门了解情况,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总有对此业务介入不深之感,在论文选题之初,就 2绪论 有意在这个领域作点文章,“来解决点实际问题,二来有助于教学。通过这一 时期的研究,我发现关于进出口贸易融资的书籍和论文不多,从银行的视角对 它进行研究的更是寥寥。因此,我决定立足银行,从金融、管理及法律等方面 对进出口贸易融资进行理论结合实务的研究,但愿在实务上和学术上都能算做 有意义的工作。

二、研究重点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从理论上阐述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的作用,解决一 些阻碍银行开展贸易融资创新的难题,提供适合我国国情的贸易融资管理制度。 本文研究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新形势下,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强调创新对银 行、进出口企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意义。

2、分析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与银行其它业务的区别,创新业务与传统业务 的区别,以突出该业务对银行资产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改善和对银行利 润增长的贡献。

3、通过国际比较,探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趋势,解释结构性贸易 融资的优势。

4、研究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时面对的各种风险及控制风险的手段。

5、研究银行与进出口商之间的法律关系,尤其是银行在从事国际贸易融 资时对第三者的法律地位;银行作为权益凭证持有人或票据持有人的法律地位, 以及在涉外纠纷发生时的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并对一些单项贸易融资的法律 问题进行了分析。

6、研究我国目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分析国际贸易融 资业务的特点和意义,指出新形势下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第二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比较。对传统融资方式和创新融资方式进行 了比较,指出结构性贸易融资已成为创新的代表;对发达国家的贸易融资进行了比较,归纳了这些国家贸易融资的特点,阐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决定和影响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因素分析。从金融市场、融资主 绪论3 体、社会环境和融资成本几个方面,研究了决定和影响国际贸易融资及创新主要因素。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对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特 征加以分析,并对一些具体业务中涉及风险的模糊观点从法律的角度进行澄清 和说明。在此基础上,指出选择诚信客户、落实担保、收取保证金、实施授信 及业务电脑化和成立押汇中心是控制风险的主要手段。还通过一些银行的具体 做法,阐述了风险管理的原则和建立科学内控机制的必要性。

第10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贸易保护;教学改革;自由贸易

[DOI]10.13939/ki.zgsc.2017.12.136

改革开放和加入WTO对我国贸易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016年,我国货物贸易总值24.33万亿元人民币,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701.1亿美元。然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短期国家利益刺激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推动自由贸易和经济一体化方面表现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角色错位,发达国家寻求享受国际治理的权利但拒绝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同时,我国经济开始步入“成长的烦恼”,能否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争论巨大的问题。显然,发展贸易仍然是我国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教学实践在我国贸易长期快速发展、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巨额贸易顺差的背景下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教学言语体系,比如: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自由贸易、经济一体化、国际资本流动等。然而,在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冲击下,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语言体系和范式跟不上最新发展等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思潮和成因进行了研究,结合国际贸易教学中有关贸易保护方面的体会,就涉及的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合理分析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1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与历次贸易保护主义的区别

(1)本轮贸易保护主义的推动主体不同。传统贸易保护是落后工业国或农业国为保护本国产业提出,所以常常是由发展中国家或在产业领域处于相对落后地位的国家提出,发达国家处于开拓世界市场的需要常常倡导自由贸易,致力于推动经济一体化,但这一次的贸易保护主义却是由美英等最发达国家推动实施的。

(2)本轮贸易保护主义涉及更为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以往的贸易保护主要从经济利益出发,较少涉及政治关系,现在的贸易保护不仅基于经济利益,还涉及政治博弈和文化因素。从全球治理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希望在不承担过多国际义务的情况下享受最大的全球治理权利,掺杂了较多政治目的,尤其是出于对中国崛起的遏制需要,采取了较多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

(3)本轮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为特征不同。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抛弃了“自由贸易”这个基本分析框架,反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比如“脱欧”事件),只强调权利而不愿意承担责任(比如修筑美国与墨西哥边界的墙,宣称成本要通过向墨西哥征税来补偿),力图绕过全球正式组织治理的约束,裸地宣扬贸易保护。简单粗暴是本轮贸易保护的特征,“破窗理论”效应不断凸显。

2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贸易课堂教学的挑战

(1)传统贸易教学注重WTO等全球正式治理组织的介绍,强调自由贸易和经济一体化,对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潮介绍较少。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两大思潮间展开,自由贸易起源于亚当・斯密,认为自由贸易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各国收入水平,促进各国经济发展。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则源于重商主义,经汉密尔顿和李斯特的发展成为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在传统的贸易教学中,一般基于自由贸易的基准框架、从正式组织治理视角进行分析,对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潮认识不足,尚未纳入课程教学实践,因此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2)教学实践中较多注重绿色、技术和环境等非关税壁垒,然而当前的关税壁垒卷土重来,贸易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传统理论对此关注不足。根据世贸组织的统计,国际贸易增速在2009―2015年间为3%,2016年为1.7%,预计2017年世界贸易的增速为1.8%~3.1%,贸易增长陷入低迷,原因之一便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不断出台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破窗效应”不断呈现,逆全球化行为暗流涌动。2016年英国的“脱欧”公投、特朗普宣布退出TPP、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及美国对边境的税收计划等,表明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盛行,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在非关税壁垒泛滥时把教学重点放在了非关税壁垒等技术性手段对贸易的冲击方面,显然是舍本逐末,未能正本清源。

(3)关于当前新形势下的贸易保护主义视角的案例教学和讨论还比较缺乏。近年来,我国在发达国家的投资并购失败案例大大增加,投资风险高企的原因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不无关系。发达经济体为应对经济低迷,在本轮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纷纷启用贸易保护手段,导致我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并购屡现失败案例,比如:中航油投资期货、上汽集团并购双龙、中铝公司介入两拓合并等失败案例。目前,此类案例在贸易教学中还比较缺乏,亟待更新。

3 贸易保护主义新动向下的贸易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1)关注当前贸易措施实施动向,把握教学内容更新。国际贸易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是服务于实践的。国际贸易的教学一方面要为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势从理论上找到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更要把适宜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不能长期停滞在固有的教学方法、教学领域和教学手段上,要关注当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及其思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新动向,及时更新国际贸易的教学内容。

(2)配合大学生“挑战杯”和课程论文对当前国际贸易动态进行调查。“挑战杯”是为了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的积极发展,发掘一批在学术上有潜力的科研人才。国际贸易的课程论文是应用所学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方法来写作论文,篇幅短、选题热,通常针对国际贸易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点进行深入阐述,通过实证研究检验该贸易理论假说,帮助学生拓展对贸易理论的理解和思考。把国际贸易的理论教学与大学生“挑战杯”活动和国际贸易课程论文三者结合在一起,形成系列研究和思考,对当前贸易保护的形势、思潮和我国破解贸易保护主义的动向进行深入思考,最大限度地达成贸易教学效果。

(3)在贸易的课程体系中,要适当增加“互联网+”模块,关注跨境电商平台在破解新贸易保护中的作用。当今社会的“互联网+”和跨境电商平台越来越发挥其独有的优势,使得人们能够突破传统实体经济的范畴,将线上交易和线下交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破解新贸易保护开辟了新路径,因此我们在国际贸易的课程体系中,要适当地增加“互联网+”模块,提醒学生关注跨境电商平台,以便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时能顺利快速地融入工作,发挥专业所长、避之所短,以促M贸易的平稳快速发展。

(4)加大学生对投资并购失败案例的收集和研究。当前我国在其他国家,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的投资并购失败案例很多,我们要利用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对相关的案例进行系统的收集,分门别类进行研究,重点探讨失败的原因、过程和经验教训等内容。

4 结 论

贸易保护主义思潮与反贸易保护的呼声一直是螺旋式交替上升,本轮的贸易保护主义是更高层次上出现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未来一段时期,自由贸易、经济一体化、全球正式组织治理等都不完全是当前贸易教学的标准语言范式,需要做出适度调整。要加强对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和贸易案例的搜集,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贸易保护思潮并展开深入讨论,推动教学向提升学生认识和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而迈进。

参考文献:

[1]谢水园.论外贸通关实务课程中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J].中国市场,2014(22):149-150.

[2]刘源.论技术经济学课程的分阶段培养模式[J].中国市场,2016(48):167-169.

第11篇

关键词:全球化视角 经贸英语 翻译人才 素质

全球化的经济新趋势促使国际间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商业文件,信函,以及商业谈判日益膨胀,而这一切商务往来,大都借助国际通用语言――英语以达成跨文化、跨语言间的交流与合作。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国际贸易活动70%以上都用英语完成的。商务交际的激增,造成了经贸英语翻译人才的奇缺,同时也引发了翻译质量的良莠不齐。经贸英语译者具备的语言素质、文化素质、国际贸易知识与翻译理论及技巧的熟练掌握等专业水平、职业素质和复合型翻译人才标准,将是保证能否顺利进行经贸英语翻译、架设国际经贸领域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前提与基础。

一、语言素质

语言是说话者传达信息的载体,译者想要使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忠实地表达出来,就必须具备掌握两种语言的能力。本国语言和外语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译文质量的高低。所以译者必须具有较高的语言素质。赵彦春先生认为:“翻译不是静态的代码转换,而是以关联为准则,以顺应为手段,以意图为归宿,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对于语言素质,译者需要有良好的外语语言听说读写译能力、丰富的专业外语词汇、句型。原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是决定了译者翻译水平的高低。所以为了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译者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掌握足够的外语词汇,特别是国际贸易相关的专业词汇量,并确保能在口笔译中灵活运用;二要掌握系统的英语语法知识,减少低级错误或者不犯错,以避免在国际贸易中引来不必要的争议,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三要大量阅读国际贸易的相关英语原文文本,提高自己的语言感悟能力。例如一见到consignor就要快速反应它所对应的中文是发货人。另外还要懂得区分一些易混淆的词汇,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四要通晓本族语言。正如茅盾先生说的:“精通本国语文和被翻译的语文是从事翻译的起码条件”。总之,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汉语语言的通晓程度是经贸英语翻译人才所必备的素质,语言素质越高,相应地翻译质量也就越高。此外,译者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

二、文化素质

现代翻译尤其是经贸方面的翻译大都是文化翻译。在经贸英语翻译中译者关注更多的是国际惯例条款、谈判内容,而忽略文化方面的因素。但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的属性,要求译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化素质(崔长青:2007)。翻译是一种努力使译文全方位靠近原文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行为。文化的内涵包含多个方面,涉及面较广,有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行为文化层等等。经济领域远比其他领域容易受到文化素质的影响。Ruben(1976)是较早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的西方学者之一。他提出了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七要素:一是向对方表示尊重并对其持积极态度的能力描述性非评价性和非判断性的态度;最大限度的了解对方个性的能力;移情能力;应付不同情境的灵活机动能力;相互交往能力能忍受新的和含糊不清的情景,并能从容不迫对其做出反应的能力。根据跨文化国际贸易活动的特殊规律,笔者认为经贸活动中有效交际至少应具备三方面的能力。其一是文化学习能力,指对对国际贸易伙伴的文化背景有足够的学习以及认知能力。比如,中国现在与东盟各国的贸易联系紧密,当我们与越南合作的时候,如果我们因为对其文化不够了解而不小心冒犯了胡志明,或许会导致整个合作的失败。要知道胡志明在越南人民心中的地位不亚于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如果我们没有文化学习的能力,对文化有足够的敏感善于学习对方特殊的文化的知识的能力,就会认识不到两国之间的差异,进而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期待对方,从而造成双方谈判的失败。译者只有对潜在的商业伙伴的文化敏感度越高,就越能预料双方存在的差异,这样才能把差异带来的消极因素变为有利因素。其二,文化理解能力。如果说文化学习能力是正确认识过程的描写方面,那么文化理解能力就是解释方面的内容。它指对商业伙伴采取不评价不判断的态度。译者需要从双方的谈话中领会和推测商业伙伴话语中的真正意思。这样就可以准确顺利地完成国际谈判。其三,行为变通能力。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纵使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译者,也无法完全掌握谈判的动向。这就要求译者要以变应变,对不同的交际场合采用不同方式。虽然任何交际都是人际交际,但是不同交际之中又存在了一定的差异性。就好像并非所有中国人都喜欢吃面一样,并非所有的西方人都有相同的思维模式。这就是产生了差异性。但是作为译者面对不同的文化和差异,最好的办法就是适应。适应差异的同时,自己也可以从中自我反应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国际贸易知识

作为一位全球化视角下的经贸英语翻译人员,仅仅拥有以上语言素质和文化素质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必要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与素质。国际贸易知识是保证经贸英语翻译人才进行的口译及笔译活动的知识专业化、条理系统化科学化,是确保翻译文本内容质量的关键。其中包括以下两方面。其一,专业理论知识。如果涉及国际贸易,首先就要熟悉我国的外贸政策和理论,对国际市场的动向要有所了解,熟悉WTO规则和外贸规则与惯例。其次要具备商品进出口贸易、国际经济合作等的国际贸易知识以及进出口贸易程序与国际劳务合作等。最后经贸英语翻译人员还应熟悉国际贸易法则,精通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等知识。因为国际贸易的交易双方处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所不同,文化背景也不同。掌握国际贸易中“指示标志”及“危险品标志”常用的中、英文通用术语与言语行为规范。还应知道并灵活运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价格构成。其二,专业技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鉴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位经贸英语翻译人才仅仅对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有系统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这是不够的。还应争取进行相应的实践工作。例如外贸函电书写、草拟外贸合同、陪同口译对等工作。

四、翻译理论和技巧

翻译是科学,翻译是技能,这种人为的过程和结果在一定熟悉程度的技巧下进行有规律可循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与合作。翻译理论的掌握和理论水平的提高是译者准确、快速完成外贸活动的关键。从语言方面而言,译员不仅应该熟悉我国翻译理论,还需要更多地了解研究西方的翻译理论。如严复的信达雅和西方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纽马克的文化翻译理论等。而且翻译从来就不是僵硬、机械的语言过程,而是灵活的,有规范性的人类参与的交际行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翻译要求及表达的标准。涉及国际商务活动的翻译大多是经贸领域所属的专业词汇,而且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严谨性、科学性与通用性。这些都与翻译理论与技巧息息相关。众所周知,要做好一名经贸英语译者光靠理论是不行的,还需要从事丰富的翻译实践活动,获得更多的翻译技巧。而翻译技巧的娴熟运用,又是通过大量的经贸翻译实践反过来得以强化与活化。把理论与实践在经贸英语翻译活动中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快速有效地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增强经贸英语翻译的敏感与精确。

五、创新素质

翻译又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基于源语的再创作。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倾向多样化、技术化和信息化。经贸英语翻译人才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翻译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与国际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创新能力。翻译人员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身份是搭建商务谈判双方的媒介与桥梁,促成各类国际间经贸活动的交融或交锋,灵巧地解决语言或文化障碍而让国际商务得以顺利实现。但是现今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翻译人员不能只是一味地守旧,在适当的时候还应站在“目的论”与“功能论”的翻译视角,发挥自主创新精神。这样会给译员的翻译增添不少色彩,同时也能更好地表达谈判方的意愿,适应时代的潮流。

六、结束语

在现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进程日趋增强的情况下,复合型的经贸翻译人才是保证国际贸易活动成功的关键。也只有高素质的经贸英语翻译人才作为后盾,译员才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占得先机。译者拥有坚实而合格的语言素质、文化素质、国际贸易知识、英语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以及创新素质等才能真正而全面地适应贸易国际化、全球化对经贸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才能使我们的国际经贸活动得以有理、有利、有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Mitchell,Charles.International Business Cul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2]Ruben,B.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for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in Group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 1,1976:335-354

[3]陈仲庚.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结构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8(1)

[4]崔长青.翻译的要素[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第12篇

在这样的背景下,挖掘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显得更为重要,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和目的多种多样,这些投资对贸易是产生正向的补充和创造作用还是负面的挤出和替代效应,有待实证。

一、文献综述

1.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替代关系理论

在1960年海默首次突破自然禀赋理论解释了美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后,FDI理论进入国际生产分工的理论阶段,经众多学者发展成为垄断优势理论。在市场不完全的基础上,企业特定优势成为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之一。

弗农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行为解释为对出口贸易的替代。该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创新期、成熟期和标准化时期的对外投资的行为。但该理论局限于跨国公司制造业产品,并且不适用于解释发达国家直接互相投资的行为。

蒙代尔(1957)利用标准国际贸易模型研究证实投资与贸易的替代关系,即当OFDI不能发生时对贸易的影响。证明了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会促进资本的流动,而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则会促进国际贸易。

2.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互补关系理论

小岛清的理论基于日本对美投资,强调国际生产分工,并指出国际资本流动还包括技术、人力资本、管理经验等。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都支持贸易创造理论,认为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在专利技术、管理方式上具有专有优势,会与其海外子公司产生大量的公司内贸易。Lipsey等在80年代的研究证实了海外生产和母国出口具有互补关系,在2000年对日本、瑞典、美国的跨国公司的研究证明了OFDI与贸易互相补充的观点。

3.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权变关系理论

权变关系理论综合了以上两种观点,认为贸易与投资的关系存在“门槛”,而不具有统一解释。陈立敏(2010)汇总了一些国外学者的观点,例如Bergsten(1980)认为,投资与贸易替代或互补是由国际化投资程度决定的,而Markuson和Svenson(1985)的观点是二者关系取决于贸易与非贸易要素之间是否合作。Gray(1998)指出,对外投资的动机和类型直接影响了它与贸易的关系,Head与Ries(2001)指出对外投资的水平或垂直决定了它与贸易的关系。Blonigen(2001)的研究认为,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与投资的短期和长期效应有关。Svenson(2004)指出,这与其涉及的产业分类精细化程度有关。

二、实证分析

1.变量选取

本文研究内容是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投资行为的关系,因变量为中国对外贸易金额,自变量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FI)和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FDI)。与贸易有关因素还有很多,如一国GDP和人均GDP,鉴于以往学者的研究,可以很清晰地认识到这些变量与OFDI和FDI有着显著的回归关系,因而本文只选取OFDI和FDI为自变量。

本文选取我国2004年~2012年对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贸易及投资数据。其中贸易指标为中国对各地区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万美元),投资数据来源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实证检验

(1)模型建立

由于本研究使用面板数据,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对进行单位根检验,最优滞后期由SIC原则自动判断。得出结论:序列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一阶单整。

其中i代表地区,j代表时间。TRADEij表示j年中国对i地区的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OFDIij为j年中国对i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FDIij表示j年i地区对中国的实际投资额。

此时R2为0.84,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华实际投资对贸易额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模型可表示为:

经检验,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具有一阶序列相关性。修正后不再具有序列相关。此时模型应为:

(2)模型分析

FDI每增长一万美元,双边贸易额就会增加十万美元,而OFDI每增长一万美元,会使贸易额增加二万八千美元。可以看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于国际贸易具有正向的影响,且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于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大。

根据新新贸易理论,投资与贸易一体化的原因在于公司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通过企业专业化和规模化促进增长。公司内贸易则说明,先有对外投资才有贸易产生,因此投资是贸易的先导。但一般理论认为,在中国是贸易先行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基本遵循贸易在前为投资积累经验、熟悉市场,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根据实际情况和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外商对于中国的投资目的在于产业转移,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尚不具有这样的性质。并且,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增加了跨国公司位于中国的子公司对机械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需求,从而拉动了中国与投资母国之间的贸易。

三、结论与建议

中国一直以来是吸引外商投资的大国,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区域分布广泛,在各个行业都有所涉及,但集中于资源和初级产品制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持续大幅上涨,在政策导向下,商品结构也发生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