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9 03:57: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土木开题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毕业设计是集理论与实践一体,是大学四年里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个系统的回顾与总结。通过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对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制图标准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有较系统地认识了解。
此次毕业设计我做的课题为四川宜宾育才中学教学楼设计,这不仅能使我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得到应用,同时也能让我了解现代框架结构的特点,使我对建筑结构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框架结构以坚固耐用而著称,被广泛应用,其结构外表可以设计的多元化,既美观又实用,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大,延性较好,所以被广泛应用。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板系构成,能够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的承重结构体系。一般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均宜采用刚接模式。抗震设计时,为协调变形和合理分配内力,框架结构不宜设计成单跨结构。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筑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以梁受弯为主要受力特点,梁端弯矩和跨中弯矩成为梁结构的控制内力。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柱承担水平剪力和柱端弯矩,并由此产生水平侧移,在梁柱节点处,由于协调变形使梁端产生弯矩和剪力,因此产生于柱上下端截面的轴力、弯矩和剪力是柱的控制内力。
教学楼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教学要求,其主要功能分为教学空间、办公空间和交通空间。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产品的要求即安全、经济、实用、美观,教学楼作为公共建筑,在适应时代需求的同时,不仅有与其他公共建筑的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其总体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楼一般为多层建筑,多层建筑的防震能力强,它的平面类型较多。
(2)主体采用框架结构,以满足教学建筑的大开间、大进深要求。材料上多采用钢筋混凝土,以满足承受自重、活荷载以及教学用具荷载,并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为减轻结构自重,现代框架结构内部填充墙多采用加气砼砌块,外墙多采用非承重黏土空心砖。
(4)教学楼为满足学生课间活动要求,一般布置为外廊式,竖向则布置多部楼梯。
(5)作为特殊的公共建筑,作用也因功能的不同而各异,因此在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便于各功能部门的服务要求。
(6)教学楼中有一些特殊用途的房间,如合班教室,自然教室,史地教室等,由于其建筑面积很大,且内部要求空旷,不能布置柱,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式难点,需要特别重视,重点考虑。
(7)教学环境的好坏会影响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现代教室应充分考虑保温隔热,消音通风等要求,采用新型无毒装饰材料,减少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8)随着现在能源的日益紧缺,建筑作为能源消耗大户,也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现代教学楼建筑多采用新型、环保技术和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主要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 50105-XX)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XX)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XX)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XX)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bj94—XX)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XX)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XX)
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XX)
9)《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上、下册)》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编委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0)《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建筑结构计算手册丛书编委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2)《建筑结构构造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3)《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李宏男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4)《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手册》杨志勇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15)标准图集
a、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图集 (西南 g-231, 西南 g-232)
b、平表法标准图集 ( 11g101)
16) 教材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1)课题任务
本毕业设计题目属建筑、结构、施工三段式类型,三个阶段的时间分配分别为建筑3周,结构6周,施工3周。要求各阶段的工作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建筑平、立、剖面图,部分大样详图及技术指标。结构设计--结构荷载计算,计算模型选择,内力分析计算,截面配筋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绘制部分结构施工图、楼梯等结构详图并完成结构计算书。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部署,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工具、机械、设备计划,劳动力安排计划,质量、安全和节约措施,经济分析,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要求图纸用手绘制部分达到要求比例数量,其它部分图纸用计算机cad绘制。该题目要求完成的工作量饱满,能锻炼综合应用所学专业课程的能力。
(2)重点研究内容
一、建筑设计:
1、根据建筑指导教师下发的地形图,完成“中学教学楼”毕业设计题目的建筑方案。要求总建筑面积4000~5000平方米,层数3~5层;采用内廊式或外廊式;主要横向承重框架方向跨数含走道一般按3跨设计,柱网尺寸为6.6m~8.4m;
2、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不设电梯,主结构考虑不设缝(设计主结构纵向长度宜控制在55m内);
3、满足基本功能、流线通畅、造型简洁;
4、建筑设计的最后一周,学生应在建筑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总平面图,建筑平、立、剖面图及部分建筑大样图、设计说明等要求(具体按建筑指导教师的要求);
二、结构设计:
1、设计条件
(1) 建筑物3~5层,其中需手算的承重框架3~4跨,柱网尺寸为6.6m~8.4m。
(2)建筑场地为ⅱ类,环境类别为i类;
(3)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无软弱粘性土层,地下水位很低,设计时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4)基础可采用独立基础,基础底面持力层为中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400kpa;
(5)楼、屋面板均现浇。
(6)根据建筑的性质、特征、地理位置等条件,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设防标准;
2、结构方案
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楼、屋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3、设计计算内容及要求
1)根据建筑方案及设计条件确定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2)结构平面布置
a.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确定承重框架方向并进行梁柱板的布置;
b.结合抗震要求确定结构平面及竖向布置(考虑平面形心与质心位置、高宽比限值、竖向刚度变化等);
c.确定是否设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及是否将其作为防震缝等;
3) 手算
a.选取计算单元(具有代表性的框架):一榀横向(或纵向)承重框架
b.确定计算简图
荷载计算并分别绘出各荷载简图:
竖向荷载(恒荷载、活荷载);
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
估算梁柱截面尺寸;确定柱计算长度,梁计算跨度;确定梁、柱截面形状;
计算梁、柱线刚度、抗侧刚度、刚度分配系数。
c. 内力计算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恒荷载作用下,采用分层法;
活荷载作用下,采用满布荷载法(梁跨中弯矩放大1.1~1.2)。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地震作用采用底部剪力法,其中重力荷载代表值按手算框架近似计算;
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结构效应采用d值法。
d. 荷载组合、内力组合
求出各构件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以进行构件的设计。
e.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结合构造要求,由控制截面的控制内力进行构件的截面设计;
若设计条件需要,进行1个框架节点核芯区的抗震验算;
正确给出节点区的钢筋锚固与搭接长度。
f. 抗震变形验算
进行风载及地震作用下的框架侧移限值验算。
g 基础设计
独立基础
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基础高度,进行抗冲切验算、抗弯计算,确定基础配筋。
h 楼梯设计
选取1部两跑楼梯进行设计。
4)电算
a、对手算的横向框架采用pk程序进行计算机复核
b、采用satwe程序对结构进行空间受力分析
4、绘制施工图(1号或2号)
1)施工图要求
设计说明 1张,机画
手绘框架施工图(立面、剖面和钢筋表) ≥1张,手画
柱平法配筋图 ≥1张,手画;
楼、屋面梁配筋图(平法表示) ≥2张,其中一张必须手画;
楼、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包括板配筋图) ≥2张,其中一张必须手画;
基础施工图 1张,手画;
楼梯施工图 手画。
2)打印内容
a、pk手算框架验算
恒载下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活载下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风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弯矩包络图、剪力包络图
b、satwe整体结构计算
各层构件布置及截面尺寸;
各层构件配筋图
5、完成结构计算书(按毕业设计要求,不允许用计算机打印)
三、施工设计:在施工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工程量计算,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及施工进度计划图等(具体指标及设计成果要求由施工设计指导教师做出详细规定)。
(3)实现途径
本设计分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设计。建筑设计主要是进行方案设计,使建筑设计达到房屋设置合理,使用方便,交通安全。结构设计首先是根据建筑技术、使用条件、场地条件和抗震设计等要求,合理进行结构选型、结构布置和基础形式等,绘制结构布置图;然后进行结构计算,采用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法,求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用弯矩分配法;求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有d值法等。求水平地震作用的时候采用底部剪力法;然后进行结合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初步设计,再交指导老师审查,审查通过后,利用autocad 、和手工完成绘图,利用excel、word等完成设计说明书及其他内容的编写。
3、进度计划
进 度 安 排
1毕业实习第四周至第四周
2确定建筑方案,确定建筑总平面,平面,立面及剖面形式第五周至第五周
3深入建筑方案,细化初步设计,为结构设计提供必要条件第六周至第七周
4确定结构方案,进行结构平面布置,基础布置,荷载计算第八周至第八周
5建立计算简图,进行横向框架的内力及变形计算;进行梁、柱荷载组合,内力组合,进行配筋计算,进行梁、柱的节点验算;进行基础的设计计算; 进行一部现浇楼梯的设计计算第九周至第十周
6上机进行结构电算第十一周至第十一周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新信息环境下,信息素养不仅包含对信息的检索、获取、使用、传播、共享、评价等能力,也包含了对信息及知识内容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广州大学图书馆通过面向理工类研究生提供论文开题查新服务,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提升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和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科技查新;嵌入式教学
一、引言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1974年最早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时认为,“信息素养是指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涌现,信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素养也有了更为深广的内涵。2015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中对信息素养的定义为,“包括对信息的反思性发现,对信息如何产生和评价的理解,以及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并合理参与学习团体的一系列综合能力”[1]。如今信息素养不仅包含对信息的检索、获取、使用、传播、共享、评价等能力,也包含了对信息及知识内容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是无法达成的,而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则能事半功倍。
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2019年3月1日至15日,通过网络调查和电话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对广东省10所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8所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调研结果显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以文献检索课为主、以专题讲座和培训为辅的传统模式,还很少开展嵌入科研和教学的信息素养教育;在被调研的18个高校图书馆中,18个馆均有面向师生的关于数据库使用方面的专题讲座或培训,有17个馆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有12个馆开展了新生入馆教育,只有广州大学图书馆进行了基于科技查新的嵌入式信息素养的深度实践。
三、广州大学图书馆以研究生开题查新为载体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
(一)研究生论文开题查新工作的开展。科技查新是指以反映查新项目主题内容的查新点为依据,以计算机检索为主要手段,以获取密切相关文献为检索目标,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方法,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做出文献评价的情报咨询服务[2]。研究生在论文选题到开题报告撰写的过程中,对选题方向、实施方案等的修正调整都是以文献检索、获取、研读、综合分析对比为基础的,为研究生提供论文开题查新服务可以将信息素养各种能力的培养嵌入到学生的科研和学习中,是实施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广州大学图书馆研究生论文开题查新服务与一般的科技查新服务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生不仅仅是项目委托人,而是要参与到完成报告的每一个环节,是完成报告的主体,查新员的定位是指引和辅导,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二)研究生论文开题查新的成效。2013年3月至2019年5月,广州大学图书馆先后为来自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生物学院和数学学院的506名研究生提供了个性化的论文开题查新服务,指导研究生熟练使用检索工具、全面准确地收集文献、深度阅读并综合分析文献,进而调整选题方向、提炼创新点、优化研究方案,显著地提升了我校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和学位论文质量,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生导师的指导效率,得到了研究生院和相关院系的肯定和好评。(三)经验总结和方案优化。广州大学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两点:(1)采取了合作式教学,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是基于图书馆与相关职能部门、院系以及研究生导师之间的紧密合作。图书馆在开展研究生开题查新服务前,有针对性地推广普及科技查新服务,得到了研究生院和相关院系的支持,2012年10月,研究生处拟定了《广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查新暂行规定》,要求理工类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开题前必须提交开题报告和科技查新报告,各相关院系也在研究生开题前积极配合图书馆安排学生参加开题查新培训,开题查新过程中查新员与研究生导师之间也有频繁的互动交流。(2)采取了体验式学习。不同于传统文献检索课与应用剥离的模式,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中检索、评估、使用等技能的学习是依托也贯穿于具体的研究任务(论文开题)中,老师的教学是问题导向式的,学生的学习是深度体验式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因而掌握得更全面而深刻。广州大学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也存在两个局限有待改进(图1虚线框部分):(1)因广州大学图书馆没有开设文件检索课,学生的检索技能较差,导致个性化辅导环节效率较低,存在很多重复性讲解,可充分利用图书馆既有资源,比如推送数据库使用培训、各种专题报告、微课资源、慕课资源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共性问题,从而提高辅导效率。(2)因人力资源有限,未能好好利用用户反馈系统。开题报告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服务的结束,重视用户反馈,提供追踪服务可使信息素养教育具有可持续性,同时也能累积数据、及时发现问题、指导优化现有流程和模式。
四、启示
新信息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对信息的检索和获取是基石,对信息需求的识别、对信息的准确评估、批判性反思、和创新性使用更是信息素养的核心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通过问题导向式教学和深度的体验式探究式学习中让学生内化吸收,论文开题查新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载体,可以在提升学生论文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作者:马艳娥单位:广州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毕业设计 评定指标 模糊数学 层次分析法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考察学生是否达到预定学习目标的重要考核指标。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全面掌握选题、开题、撰写论文的整个过程,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奠定基础。同时,毕业设计也是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表达等全面的考察,也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系统回顾和总结。经历一学期的毕业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科学研究基本素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本科生毕业设计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提高毕业设计的一些方法。
一、毕业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1.学生主动性不足
毕业设计不同于一般的课题教学,不进行考试,因此很多学生更本不用心对待。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经历了课程设计等内容,他们对这种实践课程已经有了初步的不正确的认识(不用认真对待),对于毕业设计也是抱着这种心态。因此,进行毕业设计时,觉得随大流过去就行了,心思放在了找工作、考研复试等方面,主动性比较差。
2.毕业设计时间不能保障。
学校的招聘会定在3月中旬,很多学生忙于找工作,心思未放在毕业设计上,加之近年来的就业形势不好,很多同学要不时地出去找工作;找到工作的同学,需要去新单位实习;考研的同学需要准备研究生的面试。以上因素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3.存在抄袭现象
大多数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选题较为单一,同时高校的扩招造成毕业生人数较多,相应的每个老师就要带10人以上的毕业生,从而导致老师对学生的监督不到位。部分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为了赶进度,直接将其他学生的毕业设计作为模板“照猫画虎”。
4.教师指导时间有限
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导致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教师严重短缺。有些指导教师要指导将近二十名学生,再加上教学、科研任务较重,很多教师都没有足够的精力指导毕业设计,这些都影响着毕业设计的质量。
5.考核指标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高校毕业设计的考核指标包含设计说明书、答辩两部分,设计说明书的差异不大,难易判定,只能通过答辩情况来断定,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毕业设计水平。因此,在答辩的过程中会存在教师提问的问题难度较难统一,答辩过程中,问题的重复率不能太高,所以有些问题会展开提问或增加深度,从而造成得那些毕业设计很积极,专业知识掌握的较好学生,遇到一些刁钻的问题,造成毕业答辩成绩不理想;而一些学生毕业设计不积极,专业知识一般,但是被提问的问题较简单,答辩成绩反而较好。与此同时,各答辩组的教师会存在着性格上的差异,有的过于严肃使学生紧张,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生的心情和答辩的发挥。
二、改善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1.突出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是指从学生选题、开题、撰写论文等直到毕业答辩的过程,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锻炼学生自身综合能力和素养等方面所采取的管理措施。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过程管理的中心是学生,重心是设计室,因此应建立健全的设计室管理制度。学生的毕业设计应在固定的教室进行,并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进行设计。每天对学生的考勤进行严格管理,并对学生的进度进行抽查,并将考勤、完成进度情况记入最后的毕业设计成绩。同时,学院教务办公室人员不定期抽查考勤情况,并配合学校进行中期阶段普查。对缺勤3次以上的学生进行警告,并将他们定为二次答辩人员,对于缺勤5次以上的学生取消其毕业设计资格。
(2)过程管理的负责人是指导教师,为了达到预定的毕业设计目标,应对指导教师的指导人数进行控制(10人以内)从而保证其充分的精力。尤其是毕业设计初期,必须对学生的方案设计进行严格把关,为保证学生毕业设计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在后面的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对毕业设计进行阶段性的规划,制定每周的设计计划,并定期检查学生的阶段性成果。
2.建立合理的答辩考核体系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是一个多因素综合评价问题,建立合理的答辩考核体系,可更准确的表达学生的答辩情况。因此,采用模糊评价法能避免评价过程中主观性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根据模糊数学原理,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建立毕业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进行模糊评判的主要步骤如下 (以一级指标为例):
(1)确定评价指标集,U={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答辩成绩};
(2)建立评价尺度集,V={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根据表1中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并运用公式(1)和(2)求得相应的隶属度向量,并根据公式(3)确定最终的隶属度等级。因此,按照上述评分体系,计算可得xx同学最终答辩成绩为90.4分,优。通过实例表明,该评价体系的评判过程更为详细,使得交界处有争议的评判结果更为精确、合理。
三、结论
毕业设计是一项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系统训练和考察过程。影响毕业设计最终成绩的因素比较多,有针对性地进行过程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同时,建立合理的答辩考核体系可更真实的反应学生毕业设计成绩,并调动学生认真进行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孙文彬.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6,(5):85-87.
[2]卢红琴,李雪红,叶燕华,等.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践探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Sup.):251-252.
[3]杨雪华,杨姝,蒋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4(1):141-143.
[4]丁军霞,常建梅,冯怀平.提高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教师观点,2012.149-150.
[5]王英浩.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成绩评定标准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Sup.):38-39.
关键词: 工程管理;培养方案;社会对接
1.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编制通识
1.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由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获得工程管理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够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咨询机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等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领从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招投标文件编制、施工管理、工程决策及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与控制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1]
1.2培养要求[2]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与相关的法律、法规;2.具备综合运用上述几个方面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从事国内、国际工程的技术管理、专业管理、综合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3.具备对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进行读、写、译的基本能力;4.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专业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5.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6.具备相关行业与领域工程管理类(建设类)专业人员国家执业资格要求的理论知识 。
1.3主干学科和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主干课程:工程图学、工程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经济学、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估价、工程项目管理。
主要实践环节: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材料、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信息管理。
学制:四年。
2.大多数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编制认知
2.1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 。本专业是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依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而设置的。[4]在专业设置上,工程管理专业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兼顾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对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进行了充分论证,保证了学科优化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统一。
2.2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土木工程、经济学为支撑,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下,以服务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与建造师、造价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准入相结合的特色专业,突出实践教学,紧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方案把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教学平台(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和四大(管理科学与工程基础模块、土木工程技术模块、工程项目管理模块及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模块)教学模块。
2.3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 。培养方案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了各种课程与教学环节的地位和作用,确定了合理的时间分配比例。本专业制定有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实纲,实习任务书,毕业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等教学文件;制定有各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进度安排;编写有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书等;在教学计划中开设了足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选修课程,占总学分的24%左右;学生跨学科公共选修课程不低于9分,满足学生多向发展需要。
重视网络课程和主干课程建设,目前建设有4门院级网络课程,学院重点建设主干课程3门。
鼓励教师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80%以上的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教材选用方面,根据人才培养定位,注重选用应用性较强的教材。
2.4实验教学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了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平均每学年开设实验项目近15项,实验开出率100%,为学生提供课余实训。
2.5实习实训 。工程管理专业在第2学期、第4学期和第8学期分别安排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3周和毕业实习8周,共 12周,此外还安排1周社会实践时间。
采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法,分散实习学生占40%;集中实习学生占60%。分散实习的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承担实习单位的技术或管理工作,并且带薪实习,责任心强,实习效果很好,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集中实习的学生,指导教师和教研室负责联系实习单位和实习工地,统一安排。在施工岗位、监理岗位或咨询公司等承担一些具体的技术或管理工作,得到一些工作的训练。
学生实习期间,均为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积累了第一手资料,获得了实践经验,做了充分的技术准备。实习开始,系部和教研室集中进行实习动员,讲解实习计划,基本要求,强调实习安全。
在实习的过程中,系加强管理,动态跟踪,指导教师每周考勤,填写实习指导记录,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了实习安全顺利完成。
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及时提交实习鉴定,实习单位反馈意见表,对指导教师的指导进行反馈。每位教师及时批改实习日记,实习报告,打出实习成绩,写出实习评语,及时对实习反馈意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2.6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分为五个环节:选题、开题、写作、指导教师认可和答辩,在上一环节完成之前,学生不得进入下一环节。论文严格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出现论文质量问题由指导教师负完全责任。实行校内外专家指导下的选题制度和教研室集体开题制度,组织专业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提纲进行集体研讨,鼓励选择应用性强的设计类题目,减少理论性论文类题目。做到了每人一题,设计类选题占82%左右;来源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的题目达70%以上。[3]
3.河南地区建筑企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标准
3.1河南六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六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晁鲁先生介绍:“目前本公司对工程管理专业需求量相对较大,但学历层次有所提高,针对建筑工程专业本身特点而言性别主要以男性为主。由于工程管理专业学科的交叉性特点决定,本专业毕业生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应力求有专业特色。目前针对工程管理专业,我集团公司每年都会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一些从事施工组织设计、造价文件编制的大学生用于市场部从事投标工作,也会招聘懂一些施工技术、测量的大学生做为管理人员,也就是技术员,如果按在校学习时间测算,就业前应有至少一年的实践实践经验。”
3.2河南技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技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先生提出:希望本专业学生在学校要加大施工文件编制,譬如应具有投标文件编制和可行性报告编制(自建自用房)的能力,要普及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再加上实践上的指导,基本就适应公司发展需要了。
4.2015版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4.1修订原则 。在修订工程中,严格按照洛阳理工学院十三五规划要求,立足服务于地方经济,以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根本宗旨,结合2009版、2011版、2013版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出2015版培养方案。
4.2修订思路 。为了提高社会适应率,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能够学以致用,拟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在总学时中的比重。另外考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使任课老师能够发挥专长,授课更加专业,拟采用土木技术类课程由土木工程学院承担,基础类课程部分由机械和材料学院承担,纯财务课程由会计学院承担。工程管理系仅根据专业特点承担专业课和部分技术经济类专业基础课。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天津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2010);
[2] 江西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工程造价方向)(2009);
一、导师指导与科室协同指导相结合
1.方式: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和全科室协同配合下导师与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指导体制。导师对研究生培养全面负责,特别是抓好两头,即研究的选题、定题、开题和论文总结两个环节。课题研究中期还要经常性地进行检查、监督、指导,与研究生进行平等的学术交谈。当然,研究生培养工作仅仅依靠导师一个人是难以完成任务的,必须依靠科室领导的重视和科室全体同志协同配合。科室领导对研究生培养要十分重视,应把研究生培养工作作为中心任务纳入科室全年业务工作规划之中,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另外组织科室全体人员充分发挥群体优势,齐心协力,积极关心、支持、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
2.管理:科室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对研究生课题进行开题论证,邀请教研室老师或相关科室老师参加,从课题选择、科研思路、实验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具体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充分的论证,并对其课题的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也可将研究生的开题论证报告分别寄给外单位同行专家函审评议,根据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从而使课题设计更趋严密,切实可行。
3.方法:由于许多研究生培养科室本身就是由多个研究专业小组组成的,因而,充分利用科室内各研究组已建立的实验方法、技术手段,既可缩短建立科研方法和预实验时间,对现有的设备、仪器、试剂加以充分利用,又可节约研究生经费开支,可谓两全齐美。因此,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实际上是导师指导与科室协同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1.研究生课题与科室研究方向一致:一方面要求研究生的学位课题必须纳入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以及科室的科研业务建设之中,研究生所开展的学位课题,也就是科室、导师研究的分题。另一方面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科室的主攻方向,并为开展课题研究建立了新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2.研究生参与科室的教学活动:研究生在学位课程学习结束后,必须参加科室的教学活动,带小班实习课。在高年资教师的指导下,书写教案,进行试讲,做预试验;上小班课时有老教员随堂听课,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必要指导。研究生带教结束后参加本科室专业考试,教学组根据研究生带教效果和考试成绩加以评估。研究生参与专业教学活动,使其在全面掌握知识、言语表达及组织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得到锻炼。同时,研究生参与教学,从另一方面也充实了教学力量,提高了教学质量。
3.狠抓研究生培养又促进学科建设:通过培养研究生,选留师资,使中青年教师的素质明显得到提高。研究生培养是学科选拔学术接班人的主要途径。
4.教学相长:研究生年轻活泼,对新鲜事物反应敏锐,精力充沛,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和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导师指导研究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参与指导的老师也颇多收益,从而促进科室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培养研究生既是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核心任务之一,又是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导师指导与研究生自学相结合
关键词: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曾榕(1977-),男,四川泸州人,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实验师;尹霞(1984-),女,湖北汉川人,桂林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实验师。(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100-02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中明确指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由此可见,卓越土木工程师除了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
目前国内高校在基础教育方面做得比较完善,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却不够重视,忽略了实践教学在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传统实验教学中构件为委托加工的成品,学生没有参与构件全过程制作,缺乏对构件制作全过程的了解;实验设备安装与加载由教师操作,学生缺乏现场实验前的动手锻炼,单纯的读数观测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许多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对实用技能掌握不足,不能立刻胜任岗位的要求。[2]作为未来的土木工程师,要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单靠理论教学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3]构建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相适应的实验教学体系迫在眉睫。
一、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1.实验教学相关政策
首先,学校应制定并完善一系列实验工作管理制度,保证实验教学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其次,以重点学科、精品课程、重点实验室、博士点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为平台,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成立校级实验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组织方面为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次,制定学生科技工作和科技竞赛活动的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以支持、鼓励广大学生和教师积极参与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加强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资源优势,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最后,通过制定相关制度,鼓励高职称和双师型教师讲授实验课,同时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和能力,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
2.实验教学定位
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立足向学生传授实验技术理论、验证理论知识的“基础验证型实验”之上,增加了“综合型实验”和“科研创新型实验”两个阶段,建立了“进阶式开放实验教学体系”,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结合,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实现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3.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之一,对学生的知识深化、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至关重要,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应重点改革实验室管理、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的内容、模式、方法与手段。
二、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
1.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分为课内教学和课外开放教学两大组成部分。课内教学从传授基本实验技术和验证基本理论入手,继而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型实验和科研创新型实验。在课内教学体系的建设中要注重优化教学内容和重组教学结构,设置实验项目时要强调循序渐进。通过这种梯级型的教学体系来保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课外开放教学包括大学生科技立项、研究生毕业论文实验、教师科研项目和社会横向项目等类型。课外开放教学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主要以学科前沿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2.实验教学与科研和实践结合
积极主动与地方单位、企业寻求合作,联合开展科研合作,建立实验基地。例如与当地的建筑勘察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工程研究所等签定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实验场所,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提供保证,同时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强调基本实验技术训练。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较多,且有很多是大型仪器设备,为保证实验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学生必须根据自身的上课时间和实验室开放时间自行安排课前预习,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仪器操作学习和基本实验技术训练,经有关人员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展综合型、科研创新型和课外开放实验等项目。
学生在仪器设备操作和基本技术训练时遇到的问题应写入实验报告并进行讨论分析;不同实验小组的问题可由教师进行汇总,并安排时间进行集中交流、讨论和解答。
(2)根据实验要求的不同和学生的学习规律,采用进阶式教学方法。第一阶段为课堂教学,以传授实验相关知识为教学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技术理论、如何查阅文献资料及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等,为下一阶段的动手实践打好充分的理论基础。第二阶段以训练学生基本动手技能为教学目的。本阶段主要进行基础验证型实验,学生在对实验指导书进行充分的预习后,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实验系列工作,教师以巡查的方式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再由学生自行改正或完善。第三阶段以提高学生实验动手技能和培养科研创新能力为教学目的。本阶段主要开展综合型和科研创新型实验,以学生兴趣方向划分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分析了解相应学科前沿或社会需求等背景知识,继而确定研究方向,最终完成从实验方案设计到提交实验报告的全过程。
通过进阶式教学方法,除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为学生今后工作中的科研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学手段
(1)积极推行先进教学手段,深化教学改革。在实验教学实践中,在每一门实验课程中均可开设开放创新型实验,通过学校制定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保证其顺利开展。推行课外开放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的兴趣,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来激发自身的创造力,从而达到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外开放实验中来,此时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则是一个有效途径。
首先,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购买或自行编制教学软件,将实验仪器设备立体化、实验过程生动化和具体化,起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其学习兴趣,同时解决实验课时不足的现实问题的作用。其次,建立实验教学校园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上共享购买或自制的教学软件供学生学习和自测。同时在网络上开通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版块,从而促进师生交流,加强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探讨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定期或不定期聘请土木工程界著名学者开设讲座,以土木工程学科前沿知识为切入点,对各类高精尖实验仪器设备进行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专业技能。
(2)建立科学的实验考核制度。课程的考核制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否获得满意的实践教学效果具有导向作用。因此,要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建立全面而科学的实验课程考核制度。
对于基础验证型实验,应重点考核实验操作过程、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评分标准可参照表1;对于“综合型、科研创新型”实验,学生需经历从实验开题、方案设计、构件制作及加工、仪器设备调试和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和讨论分析、实验结论等整个过程。全过程经汇总整理后形成科研性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实验报告的整体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四、结语
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积极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形势提出的挑战,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地方高校开始探索开展卓越人才的培养。为此,在建立现代化高效运行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和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应树立以基础知识传授、应用能力培养和创新素质提高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进阶式开放实验教学体系,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洪兴,吴京,王恒华.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83-87.
(1)注重与相关专业知识衔接“路基路面工程”课程与“土力学”、“道路材料”、“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等多门土木工程课程相关,应注意与这些课程的有机衔接。例如路面工程中面层、基层的建筑材料,如沥青特性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水泥和水泥混凝土的类型与构造、石灰和粉煤灰等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力学特性,都是路面结构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路基路面工程”课程之前开设的“建筑材料”课程的学习中,“路基路面工程”任课老师就与“建筑材料”任课老师沟通,注意相关建筑材料知识的讲授及补充,为学生学习路面工程打下扎实基础。还有如路基稳定性分析和挡土墙设计涉及到的基本分析方法、土压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等都需要用到土力学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土力学基础。这些都强调土木工程各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教师应对各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这也是对任课老师的基本要求。
(2)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中,在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案例介绍如何利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来寻求解决工程中出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例如讲解特殊路基设计的内容,可以结合学校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区域特性,根据阿拉尔市区道路盐胀-冻胀破坏特点具体分析南疆硫酸盐渍土工程特性及沙漠公路综合防沙和路基防护加固措施,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和现场观测,学生对于盐渍土和风沙地区路基设计和施工都有较深刻的认识;对于沥青路面设计这一章节,我带领学生参观了阿拉尔-阿克苏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并邀请现场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讲解道路的设计思路和施工工艺。该道路的路面设计就是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风积砂垫层。学生通过现场参观获得感性认识,对沥青路面的组成和材料的选用原则掌握的比较快,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根据社会需求,课堂融入建造师考试,尤其是公路和市政方向管理和实务科目的一些重要知识,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更突出了本课程工程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2实践教学的改革
(1)改革课程设计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增加了为期一周的路面课程设计训练,设计题目多样化,尽量结合工程实际,要求每位学生的设计参数均不相同,让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要加强计算机绘图等CAD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通过训练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一般路面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的基本理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2)增加实验教学为了能够很好配合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路基路面的直观认识及其动手能力,结合教学实际开设12学时的试验课程,主要有沥青混合料试样的成型、路面的弯沉、平整度、抗滑性实验,渗水实验及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等,实验要求学生尽量能亲自操作,并掌握每个实验的基本步骤,能独立完成整个实验并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考核结果按15%记入理论课成绩。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掌握了公路检测管理的必备知识,能熟练进行现场检测,提前培训了学生的工作技能,对日后学生的实际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完善现场调查与实习环节为了进一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增设了教学实习环节,在第六学期末,安排了为期五周的施工实习,在第七学期初,安排为期四周的毕业实习。这两个实践环节中,均由学院联系相关的施工单位,推荐学生生产实践,学生可以深入到道路建设的生产第一线,在工地现场结合实习工程实际,进一步深化路基路面工程的相关理论和具体施工方法,同时建立毕业实习信息反馈制度,进行动态管理,有利于提高实习质量,例如土木10届8位参与到玉阿新公路旧路改建项目的学生,与施工技术员同吃住在公路沿线,勤奋好学,深受实习单位的好评。
(4)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在毕业设计实践环节中,学生应完成系统的道路工程结构物设计或道路工程施工类设计课题,选题应与教师科研工作相结合,并融入具体工程实例,学生全面系统应用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完成毕业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建立合理的监控和管理体系,做好开题、中期检查、后期检查、答辩各项工作,保证毕业设计规范有序进行,为学生毕业后踏入社会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3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1)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除了课堂讲授、讨论外,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还采用新技术讲座、参观实际工程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认识,了解本学科领域科技发展的重要成就和最新发展趋势,扩大学生和老师的视野,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2)改革作业方式为了深化课堂理论知识和扩大视野,除了布置各章节课后习题,还可以根据课程的进展情况适当布置课后调研论文,提交相应的调研报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编写学术论文的综合能力。
(3)改革考核方式以往开卷考试学生普遍都死记硬背,囫囵吞枣,试题稍作变动,就不会变通,可将考试形式由闭卷变为开卷。试卷内容多增加一些与实际工程相关的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在理解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辅助资料解决问题,按识记理解运用深层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关键词:毕业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81-02
土木工程专业作为直接为建筑行业培养人才的专业,国家建设部于1995年开始对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进行教育质量评估,并于1995年开始实施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考试制度,在建筑领域建立了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制度[1,2];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2013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4]。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前三年半所学内容的一次大综合总实践,是提高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关键性步骤,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毕业设计作为培养学生向工程师过渡的最后环节,也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工程师素质的培养。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选题与实际工程联系不紧密,学生主动性差,毕业设计时间不足,指导方式不合理,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监管及考核方法不科学等诸多问题,影响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从选题、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制图及计算书的编排、工程安全意识、过程控制和成绩考核等六个方面对毕业设计进行了探索研究和实践,为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案修订提供参考。
一、选题
由于工程类毕业设计数据烦琐,内容复杂,要从选题上杜绝抄袭,从制度上严禁抄袭。选题原则上既要保证基本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培养能力的工程训练,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各类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上有较大提高,鼓励优秀学生有所创新。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选题应注意有理论深度和实际价值,尽量结合科研与实际工程,以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采取“公布选题,双向选择”的做法,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到设计院进行毕业设计,使毕业设计与将要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尽快地进入工作角色[5]。
二、建筑设计
针对现在大学生工程意识比较差的普遍现象,重点检查学生对一般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及相应建筑规范的查阅,要求其建筑设计必须有依有据,不可凭空想象,避免“我以为、我感觉、我认为”的现象出现。例如:普通教室、实验室、宿舍、办公室、客房等面积的确定;安全出口的数量和位置的确定;走道、楼梯梯段、休息平台宽度的确定;楼梯栏杆和扶手的确定;卫生间面积和设备的确定,门窗位置及大小的确定,等等,都必须在规范上找到依据。值得高兴的是,学生在建筑设计中,也考虑了人性化设计,在宿舍楼设计中,增加了无障碍房间设计;在办公楼、旅馆、图书馆的设计,增加了大门口无障碍坡道的设计等。在建筑设计中,开展三次小组内部讨论,分别为初步设计、二次修改方案和最终方案,同学间相互评阅彼此的建筑方案,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尊重设计者的想法,最终由指导老师和同学共同确定建筑方案,三次的小组讨论也让学生各自介绍自己的方案和想法,彼此了解了不同建筑的设计要点,增强了对建筑设计的兴趣。
建筑设计审核的主要内容和需要学生注意的内容如下。
1.从整体上把握建筑空间关系的能力,例如:建筑的类型(是什么用途的建筑物);建筑周围的地形(是否为坡地,室外设计地坪间的高差是多少,各个室外设计地坪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处理的);建筑的室内外高差;建筑的层高及总高度;是否有错层及室内地坪是否有高差;房间的布局及尺寸;入口的位置及门窗布置;楼梯的位置、形式及走向;各层平面的上下间定位关系。
2.对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材料和做法的掌握能力,例如:建筑结构的类型;建筑结构的材料类型;建筑结构水平分系统;门窗洞口过梁;基础及地下结构的类型;屋顶形式及其结构类型;檐口的类型;悬挑结构;圈梁、构造柱(芯柱)等抗震加固措施。
3.对建筑物各个部位建筑构造做法的了解和熟练掌握的能力,例如:基础及地下结构构造做法;地坪层构造做法;楼板层构造做法;屋顶构造做法;外墙构造做法;内墙构造做法;门窗构造做法;楼梯及其栏杆(板)构造做法; 建筑防潮(包括墙身、地坪、地下室等部位)构造做法;台阶、坡道、勒脚、散水等部位构造做法。
三、结构设计
近几年,国家规范有了很多的更改,结构设计的重要特点就是要依据规范做设计和构造措施的选择,因此,学生必须与时俱进,有依据基本原理和旧规范,来学习新规范的能力。在毕业选题时,指导教师就一再强调学生,必须学习最新规范设计,尤其是《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为了方便学生的查阅,指导老师购买了最新的结构设计规范和毕业设计辅导书。在结构设计中,提前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计算任务,让学生明确自己下一步任务是什么;重点检查了学生结构概念设计和结构计算方法原理、使用范围、荷载及尺寸的参数取定、以及抗震构造措施的选择,为了防止学生临时编撰计算书,每周必须检查手工计算书,并详细记录每个同学的设计进展。
结构设计审核的主要内容和需要学生注意的内容[5]:(1)加强结构概念设计指导,注重结构布置的比较分析;(2)强调结构计算模型的比较分析;(3)注重构造设计的指导;(4)结构电算与手算的结合指导。
四、制图及计算书的编排
对于建筑图的绘制,在满足基本的制图原则下,要求学生尽量详细标注,让看图者能够直观地了解功能房间的大小、门窗的定位等。对于结构图的绘制,讲解了11G101平法施工图集的内容,并要求学生采用平法进行结构图的绘制。结构图的平法表示可以大大减少绘图的工作量,但是对读图者有较高的要求,学生能容易理解其符号的含义,却很难掌握结构的实际配筋情况。因此,在辅导的过程中,指导老师都会让学生根据平法画截面配筋图,并介绍平法中每个字符所表达的含义,在结构图的绘制中,要求学生梁柱必须平法,基础、楼板、楼梯等截面法和平法都可以,但切记不要混合使用。对于计算书的编排,要求各级标题和正文要有明确的区分、图表序号和名称对应,尽量不要跨页编排。
在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绘制中,要求学生熟悉建筑制图规范的条文要求,并能够熟练准确地运用。主要审查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设计要求的图纸比例绘制,能否准确、清晰、简洁地表达出设计的意图;(2)线型要正确,图面要有层次感,粗、中、细线等要正确运用,并正确展现所表达的内容;(3)建筑材料图例要正确;(4)尺寸的标注要完整、正确;(5)标高的标注要完整、正确;(6)正确、熟练地表达清楚建筑平、立、剖面图中的投影关系,在图纸上就是既不能漏画、错画,也不能多画,或者将投影的前后、左右、上下关系完全搞乱。
五、工程安全意识
毕业设计作为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指导教师时刻结合毕业设计内容给学生灌输工程安全意识。(1)通过生产实习,实地去介绍工程上的安全规章制度和防止措施,让学生亲自感受施工现场和生产工艺过程;(2)定期从网上查阅相关工程事故,分析事故原因,加深学生对工程安全的理解;(3)邀请企业和设计院的相关专家给学生做讲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关理论和技术及工程项目设计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贯彻和了解新规范内容和建筑前沿新知识。
六、过程控制和成绩考核
毕业设计整个过程包括外文翻译、选题、开题报告、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生产实习)、计算书编写、答辩及评阅归档等各个环节。指导老师对各环节进行阶段性检查,实施严格质量控制,每周指导教师都要跟学生见面并做好毕业设计进度的相关记录。毕业设计成绩从计算书质量、平时表现、创新能力、答辩成绩等多方面对毕业设计进行全面考核。
七、结语
指导教师应加强在毕业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工程师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工程安全意识,增强其综合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使用各种有关的专业标准、规范和图集。通过以上措施,在尊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的前提下,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合理安排毕业设计各阶段的时间和要求,保证毕业设计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近三年指导的毕业设计分别获得了校级一等奖、三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连续两年被评为土木工专业优秀设计小组。
参考文献:
[1]刘在今,许明.执业资格体系下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6,(24):36-37.
[2]张云峰,詹界东,李文.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与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接轨[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1):14-16.
[3]孙亚飞.实施“卓越计划”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5):114-115.
关键词:CDIO理论;工科类专业;毕业环节
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143-02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的一个教学环节,作为工科学院毕业环节也是完善本科生工程实践的重要教育过程。在当前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迅速扩张的形势上,如何做好毕业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强化中间管理显得尤为重要,CDIO所包含的“构想—设计—实施—操作”4个过程[1],给出了我们清晰的指导工作。
一、目标的制定
高校毕业环节的培养目标是工科专业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所必须进行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2]。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通过工程设计或专题研究,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科技人员)的综合训练,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调查研究、查阅文件、撰写论文或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及工程设计绘图的能力。具有熟悉并掌握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方针政策、标准规范;以培养工程师(科技人员)基本素质。
二、做好中间环节的设计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学校要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实现这一目标,如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安排、学院毕业环节管理委员会的成立、进行校外毕业实习或设计的组织与安排等相关的执行政策与决定,作为二级学院要贯通上级部门政策同时理顺系部与教师工作,做好整个毕业环节的设计。
(一)成立本院毕业环节相关组织领导小组
针对每一届毕业环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管理规定,成立毕业环节相关组织领导小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小组、毕业设计(论文)督导组。其中领导小组参与组织、协调和指导全院毕业环节工作,决定毕业环节中重大事项;工作小组负责学院毕业环节具体工作管理,落实学校和学院有关毕业环节管理的规定和要求。督导组负责学院毕业环节质量把关,各阶段提交资料的检查、审核,向学院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二)阶段性工作的设计
为保证毕业环节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毕业环节阶段性工作安排是非常必要的,从第七学期开始依据本院情况,安排各环节工作内容、组织方式、时间安排。内容包含选题—师生双选—任务书下达—前期工作的布置—实习环节—毕业环节—校外实习有关事宜—优秀团队的培育工作—评语答辩—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等工作。
三、实施与操作
(一)制定相关毕业环节的管理规定
作为二级学院要完成本院或本系毕业设计(论文)任务,而且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做好中间环节的桥梁纽带作用;制定相关毕业环节的管理规定尤为重要。如选题的方向与安排,不合格毕业设计(论文)规定、毕业生毕业环节实习管理的规定、毕业生毕业环节实验室教室使用管理规定、毕业生在校外开展毕业环节管理规定、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选的评定办法、评定本科十佳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方法、培育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的决定、关于往届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借阅管理的规定等等一系列的规定,严格执行,把控中间环节,保证毕业环节正常有序的进行。
(二)编制各专业方向性内容要求,规范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针对以往毕业设计(论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同专业同类型题目大小不等、完成的内容达不到题目的基本要求、同类型题目完成的内容程度不同、教师在任务书中给定的任务量不确定、相同类型题目不同指导教师完成的内容不同等等诸多问题出现,同时考虑到教师学有专长,不可能对本专业所有方向面面精通。根据以上情况,我院请各专业负责人针对各自专业的几大方向,如环境工程的三个方向“水处理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道路桥梁设计”“岩土工程”“工程召投标与概预算”。指定各专业组织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参考专业指导委员会相关要求编写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性文本资料;编写出相关方向需要完成的内容,以满足本专业所有教师指导该方向毕业设计(论文)所需。一方面便于教师确定题目和编写任务书;另一方面也给出学生必须完成的内容,便于教师的指导、检查和评阅,这样既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也同时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完善。
(三)多方位培训,提高指导教师工程水平
近年来高校科研任务加重,引进青年教师过于偏重学历,而工程实践性不足。本科生要求工程性设计类题目不得低于一定比例,完成某一个专业所有方向的设计,特别是工程设计类题目对于青年教师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道难关;聘请工程经验丰富的高工进行整体的集中培训,从各类工程工艺流程识图、到制图再到专业绘图等几大方面培训;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到设计院进行学习工程设计与实际工程培训。都是有效提高教师工程经验的良好措施。
另一个方面,学院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如任务书规范性编写,从完成内容、工程背景、参考文献与专业规范工具书的有效应用、任务书时间段的合理安排等多个方面一一指导;如开题报告从研究内容、研究路线、研究方法应该如何指导。避免学生将研究性题目的开题报告写成实验药品、研究路线写成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相同、研究方法又写成研究内容或者复制老师的原版任务书中的方程式等等很多雷同现象的发生。
(四)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优秀团队的培育
为深化教学改革,激励教师的主动指导作用和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自主学习精神,真正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中的作用,特制定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培育管理办法。对于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每届培育院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可以按照专业确定。具体产生由各专业老师申报、专家初评,最后由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后进行重点培育。对于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每届培育院级团队的数量不限,由各专业老师自由申报、专家初评,由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后进行重点培育中间检查,最后学院单独组织团队答辩。每年上报校级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数量从列入院培育的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中优选产生。在此过程中学院对院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培育的给予相关的资金资助。
(五)做好中间环节的过程检查与控制
毕业环节通常在第八学期进行,由于工程类专业校外进行毕业环节的人员增加,学生为了就业需要,实际上在外工作,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不定数因素存在,而由于近年来的扩招,教师或实验室无法满足学生一人一座需求,另外一个方面由于专业不同,指导教师不同,学生重视程度不同,对待毕业环节的态度不同,导致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内容深浅不一。所以中间环节的检查很重要,学院从阶段安排到前期文献综述或开题报告、中期环节检查,不定期抽查,校外学生返校检查,安排专门负责实践环节的各系正副主任进行检查,定期写检查工作汇报,学院从中发现问题,安排下一步工作,监督督促学生按照时间完成任务。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四、结论
本文应用CDIO“构想—设计—实施—操作”的理论,指导工科类毕业环节的“目标的制定—中间环节的设计—实施与操作”的工作,保障了毕业环节的有序进行与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本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共分为三跨(30m+50m+30m)主跨50m,边跨对称30m;主梁采用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跨中梁高为1.5m,支座处梁高为2.8m,截面高度按二次抛物线形式变化;桥面净宽为7+2×1.5m;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
在设计中,运用了桥梁设计软件Midas建立桥梁模型,并对桥梁恒载、活载及徐变内力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预应力钢束的预估值。最后对主梁的应力、变形等进行验算。经分析比较及验算表明该设计计算方法正确,内力分布合理,符合设计任务的要求
关键词桥梁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变截面连续梁;Midas桥梁模型
Abstract:Thedesignisbasedontherequirementsofthedesigntaskand"HighwayBridgeRegulation".Thedesignofthebridgeiscarriedoutintheeight-characterprincipleof"safety,pratically,economicallyandaeshetic"bycomparingandchoosingthebestone.Thefirstprogramiscontinousprestressedconcretegriderbridge,thesecondonethebeamcombinationofarchbridge,andthethirdoneisthesuspensionbridge.Accdodingtotheaboveprinciplesandconstructionfactors,theprestressedconousbridgeischosentotheultimate.
Thecontinousprestressedconcretegirderbridgeisdividedintothreeinters,(30m+50m+30m),withthemainspanof50m,and30m-symmetryone.Prestressedconcreteboxgriderisusedasthemainbeam;thebeamdepthinthemid-spanis1.5m,whileatthesupportbearingitis2.8m.Thesectionaldepthischangedintheformofparabolic.Thenetwidthofthedeckis7+2x1.5m,andthedesignloadisforthehighway-I.
Inthedesign,thebridgedesignsoftwareMIDASisusedtogetthecalculationmodel.Byanalyzingandcomputingthedeadload,liveloadandinternalforce,theestimatedvalueoftheprestressedstrandisgot.Finally,checkingcalculationiscarriedouttothestressanddeformationofthemainbeam.Theresultsoftheanalysisandcheckingcalculationshowthatthedesigncalculationmethodiscorrect,andtheinternalforcedistributionisreasonabletothedesigntask.
Keywords:bridgedesign;prestressedconcrete;box-girder;non-uniformcontinuousbeam;MIDASbridgemodel
目录
设计原始资料…………………………………………………………………………….1
第一章方案比选………………………………………………………………………2
第二章上部结构形式及尺寸拟定…………………………………………………5
一.主跨径的拟定……………………………………………………………………5
二.顺桥向梁的尺寸拟定……………………………………………………………5
三.横桥向的尺寸拟定………………………………………………………………5
四.桥面铺装…………………………………………………………………………6
五.本桥主要材料……………………………………………………………………6
第三章桥面板的计算…………………………………………………………………8
一.桥面板的设计弯矩………………………………………………………………8
二.悬臂板的内力计算………………………………………………………………11
三.桥面板的配筋……………………………………………………………………12
第四章主梁内力计算…………………………………………………………………14
一.全桥节段的划分…………………………………………………………………14
二.恒载活载内力计算………………………………………………………………17
第五章主梁配筋计算…………………………………………………………………32
一.预应力筋的估算原理……………………………………………………………32
二.预应力筋的估算…………………………………………………………………34
三.预应力筋布置……………………………………………………………………38
四.非预应力钢筋截面积估算及布置………………………………………………45
第六章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47
一.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7
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47
第七章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50
第八章应力验算…………………………………………………………………………56
一.短暂状况的正应力验算…………………………………………………………56
二.持久状况的正应力验算…………………………………………………………57
第九章抗裂性验算………………………………………………………………………59
一.正截面抗裂性……………………………………………………………………59
二.斜截面抗裂性……………………………………………………………………61
第十章主梁变形计算……………………………………………………………………62
参考文献…………………………………………………………………………………63
英文翻译…………………………………………………………………………………64
致谢………………………………………………………………………………………90
致谢
首先感谢何建老师在此次毕业设计中认真辅导了我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何建老师对待学生认真负责、和蔼耐心的态度和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我今后的学习工作树立了榜样。此外还有学多老师给予了耐心的指导和点拔,令我受益匪浅。在此对各位老师的敬业表示真挚的感谢。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比较系统的串连了我大学本科四年所学的知识,深感我们这门专业系统的博大精深,觉得自己存在的差距还很大。但是,在这炎炎夏日工作的几十天,我的收获也是很大的。在毕业设计的反复修改,一遍一遍的看书,和同学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一次又一次的请教老师的过程中,通过集中的毕业设计和专业系统的培养,我提高了自己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系统的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比较具体的了解了一个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课程的基础上,培养了自己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接触到和掌握一些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次毕业设计为自己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为我将来的学习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经历。
最后,感谢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我们细心指导设计,我衷心的感谢各位老师!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宝石路5号桥
设计(论文)题目来源
设计(论文)题目类型
起止时间
2008.12.1~2008.12.12
一、设计(论文)依据及研究意义:
桥梁的形式可考虑连续梁桥、梁拱组合桥和斜拉桥。对此三种桥型作比较,从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方面比选,最终确定桥梁形式。
二、设计(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预期目标:(技术方案、路线)
本桥的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公路桥规》的规定,本着“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八字原则,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桥型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方案一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方案二为梁拱组合体系桥,方案三为悬索桥。经由以上原则以及设计施工等诸多方面考虑后,确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最终设计方案。
三、设计(论文)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计算量大,工程量大,绘制上部结构的一般构造图、钢筋构造图及施工示意图很复杂
四、进行设计(论文)所需条件:
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学校为规范隧道工程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管理,对毕业设计的流程、质量控制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及设计成果等方面进行规范,并对如何更好地开展毕业设计指导进行了多个方面的探讨和借鉴,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选题与工程实际存在一定程度脱节;设计资料陈旧,没有及时更新,缺乏系统性;毕业设计成果欠规范,设计质量有待提高;设计过程管理不严格,学生态度不积极严肃;指导模式有待改进和完善。总体而言,目前本校隧道工程毕业设计在选题、指导、培养目标、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以及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对我校隧道工程毕业设计的几点改进和完善建议
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宽口径的土木工程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涵盖范围广泛,涉及的知识面宽,针对性强,其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群体性的特点。根据“湖南城市学院隧道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教学培养目标,贯彻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则,更好地体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元一体”的教学思想,适应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培养要求,本校对隧道工程毕业设计的指导根据2010届、2011届与2012届毕业生的设计情况以及暴露的问题,和与多个学校的探索交流,主要针对设计前期、设计过程和设计后的总结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一)充分做好设计前期工作
1.加强和落实好毕业实习,科学选题,提前选题。毕业实习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施工现场,将学习的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成为学生为完成毕业设计很好的练兵场,因此教师应该加强毕业实习的落实。本校的毕业实习安排在第7个学期期末延续至寒假,因此尽量在满足教学安排的情况下,争
取较长的时间给学生体验,同时制定好相关的指导方案,有针对性地指定实习内容,并要求做好实习日志和报告并据此进行毕业实习答辩和评定。毕业设计成功与否,效果如何,与毕业设计选题密切相关,题目选择要满足教学要求,还应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要求,尽量结合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的任务,同时还应适当反映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前沿动态。另外,要切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特别是毕业设计内容还应该结合学生毕业分配的去向,2010届、2011届与2012届曾经参与过隧道工程技术工作的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表明,由于选择与工作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确实受益匪浅,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因此,建议在学生毕业实习前由老师制定好选题,给定相关设计资料,特别重视给定详细的地质资料,让学生在施工现场重视对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和使用,充分熟悉和巩固工程地质方面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有针对性地选好课题,同时学习和强化与之相关的内容,收集实用的资料,了解相关施工工艺。
2.做好资料搜集工作。选定了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应该以此搜集相关的规范,教材(特别是《隧道工程》、《土木工程地质》、《结构力学》、《岩体力学》等)、参考文献、论文以及相关视频资料,同时熟悉隧道施工工序,认真阅读,回顾和读懂读透重要章节内容。这部分的工作量大而且对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可能有的学生不积极,或者有些盲目,老师应该予以适当的指引,尽量避免学生做无用功。
(二)落实和抓好设计过程
在前期做好较为充分的设计准备后,本着“以人为本,教会生存,张扬个性”的指导方针,设计过程不仅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指导老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学校要制定积极的管理措施作为有力的保障,从而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
1“.模板化”设计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本校隧道毕业设计由于在资料库储备方面还没有完善,所以毕业设计宜采用“模块化”。“隧道工程的模块化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选线、建筑限界、洞门、衬砌、通风与照明、排水、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概预算等。学生必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设计内容,但是为满足教学要求的深度和广度,又避免抄袭现象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探索和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建议还采取“个性化设计”补充,在以上几个基本内容中采用其中1-2个版块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专项设计,有必要时可以辅助试验,施工现场考察。
2.正确对待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在工程设计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衡量毕业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毕业设计过程中要求毕业生结合本校师资队伍情况,以隧道工程为毕业设计对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但同时为了避免学生抄袭和弱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建议学校采用“手工+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的模式。例如,首先学生必须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AutoCAD、Project等,并能熟练地用来进行大部份毕业图纸的绘制与毕业计算书的编写;其次,对于部分非常重要的图纸,如建筑限界设计,紧急停车带设计,洞门平面图,洞门立面图,各类围岩衬砌设计及配筋图,爆破施工方案,路面结构图则必需采用手工绘制。同样,对于结构设计计算,要求学生学会相关软件,如Ansys、Midas-gts、Flac3D、Abaqus,同济曙光等进行结构受力计算和分析。但对基本的计算,如围岩压力的计算、衬砌配筋等,宜采用手算。此外,还应适当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设计和研究生学生学习,还可以较为深入地引导学生学习同望West,Origin科技绘图,以及Fortran90、VC++等计算机语言编程的应用。
3.教师指导模式的改进。指导老师精力和时间的投入、给予的耐心指导是学生顺利进行毕业设计的强有力保证。教师指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和提高:
(1)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不仅要进行业务指导,更要着眼于教书育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不仅在设计选题和下达任务等环节“精挑细选”,更要在指导过程中“精雕细凿”,因材施教;不仅要对学生的出勤纪律、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管理监督,同时要听取学生完成工作情况的汇报,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老师可能采用多种指导方式,如直接与学生见面或者运用QQ、手机等联系方式进行指导,同时建议老师指定每周特定的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尤其对于地质资料的阅读和衬砌设计部分,要适当补充相关文献、论文和专题形式的详细指导。
(2)指导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摆脱以往“单行灌入式”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等、靠、要”的惰性心理,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另外,还要特别注意锻炼学生自学能力,例如对于衬砌计算,他们不知道如何下手,指导老师可大致先讲述计算的基本环节及如何查阅相关资料的途径,然后放手让学生们自主去探究,最后再根据相关问题重点答疑。这样在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规划处理工程问题。
(3)组成指导小组定期给予指导。隧道工程毕业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的综合训练,它涉及岩土、地质、建材、力学、施工组织及概预算、结构设计原理等各个方面,涉及的问题多,知识面较宽,这就要求教师要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保证毕业设计指导的质量,因此建议成立隧道专项指导小组,小组教师适当地补充一些隧道工程专题讲座,并进行集体答疑,互相配合,避免独立指导下不全面的弊端;同时小组成员经常讨论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与体会,对培养青年教师,提高其业务水平及指导毕业设计的能力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4)与其他院校多交流,相互借鉴。这三次的毕业设计指导通过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师生相互交流,同时聘请相关教授(如华中科技大学王元汉教授)来本校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和相关知识讲座,为本校隧道工程以及其他毕业设计提供了很多的建设性建议,特别是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全面完善了本校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4.学校加强和落实好考勤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的管理。毕业设计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毕业论文的选题、任务书的下达、开题、评审、答辩、成绩评定和归档等一系列程序。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需要制定如教师指导、师生定期交流、论文审阅、考核标准和评级等一系列制度规范。虽然本校建立了一系列毕业设计管理制度,但其中却存在许多尚需完善之处,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实施办法、明确考核标准和指标。同时,必须强化贯彻制度的力度,将毕业论文的相关规定和条例落实到位。在实际执行中,对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要求不能放松,并且监督管理工作不能浮于表面,特别是对于出现问题的毕业设计,应更加严格要求,保证整改效果。
(三)设计后重视总结与完善
1.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毕业答辩是考核毕业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变能力的一种手段,是对学生毕业设计水平的评估。组织好毕业答辩可提高学生整体的专业水准。目前,本校土木工程的答辩是按班级进行的,桥梁工程专业与隧道工程专业混在一块进行答辩,因此采取的毕业答辩模式有待改善。根据本校教学资源的具体情况,结合以往的答辩模式和借鉴山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答辩模式,本校土木工程目前的毕业答辩模式应该分专业进行,各个专业答辩小组组员由6人组成,由本专业学科带头人任组长,指导老师和专业老师各2名,聘请1名施工现场工程师或退休工程师参加答辩。毕业答辩内容宜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毕业设计宣讲。由设计者口述完成,要求宣讲内容完整严谨,概念清楚,能正确运用图表,重点突出创新能力及涉猎可能夺得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对未知施工知识的探究,这里建议采用悬挂图纸,黑板板书和PPT演示相结合的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抽题答辩。指导老师根据设计过程需要的基本知识,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选好一定数量的答辩题,供答辩现场抽签答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为毕业生掌握基础知识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3)提问答辩。参加答辩的老师提前阅读毕业设计,紧扣毕业设计进行随机提问答辩,学生即兴回答,要求能很快理解所提问题的实质,解答内容正确,论证确切,逻辑性强。
2.重视资料库的完善。就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而言,需要大量的设计资料做支撑,这既是教学任务的要求,也是资源积累和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本校隧道工程的设计资料数量严重不足,参考书籍不全,规范没有及时更新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和速度。因此,学校、老师和学生必须重视隧道设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资源整合,除了补充和完善常规纸质资料外,应当发挥学校网络的优势,建立本校毕业设计专题专版。资料库的完善与整理包括:
(1)收录前届毕业设计提供的各种地形图和地质资料;
(2)收集各种隧道工程设计实例(包括常规的和特殊的案例);教师实际完成的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突出特殊的设计;
(3)收集“模板化设计”中各个专项设计相关的技术论文等资料,形成各项专题多样化模板,建立专门的数据库供学生查询和利用;
(4)收录各种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图集等;同时对新的规范及时进行更新和公布。这样,通过集合各种优秀资源,不但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满足了毕业设计的资料需要,还达到了积累资源和教学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评定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毕业生。制定相关的政策,综合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设计成果质量与答辩表现,每组评定适宜数量的优秀毕业生,同时根据指导老师的指导记录和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评定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数名。这样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形成一种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良好活跃的竞争氛围。
4.毕业答辩结束后,组织毕业生师生座谈会。毕业答辩结束并不意味着毕业设计的整体结束,还应该对毕业设计的指导模式和需要完善的政策和相关条例条文进行总结,完善本校对以后毕业设计的指导。建议本院在答辩结束后,进行1~2次毕业生设计师生座谈会,总结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专业问题,以及管理制度、指导方面和其他方面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发言,老师补充的模式总结,例如在进行隧道衬砌受力数值模拟的时候,关于建模和后处理的难点问题,对于围岩压力的计算采取excel计算还是自行编辑的程序计算的问题,老师的指导环节如何设计更有效的问题等,为本校以后的隧道毕业设计提供参考。
由隧道工程毕业设计引发的几点教学建议
(一)开展“四年级本科生导师制”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现设有建筑工程、地下空间和道桥方向三个方向,根据本校的师资队伍,借鉴东南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校可以采取“本科生导师制”,采取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的方式,其目的和要求是:
(1)导师负责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情况,包括专业课学习、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参与土木工程试验等;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方向选择老师,有的放矢的跟随导师学习自己所关心的科研问题。
(2)导师主动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通过与学生“交朋友”的形式,帮助学生克服遇到的学习,心理和生活方面的问题。
(3)导师尤其负责学生大四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二)引导学生走进试验室,培养科学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本校拥有土木工程试验中心,下设建材、力学、土工、结构、道路、桥梁等专业实验室。经过1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校重点实验室之一。专业技术人员和师资力量雄厚,本中心拥有六层土木实验楼1栋,结构厂房1栋,实验设备约400余台套,拥有多台先进的大型设备、仪器,其中包括500吨压力试验机、结构疲劳试验机、全站仪、桩基检测仪、电子万能试验机、智能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多功能振动测试系统,超声波检测仪等。土木工程实验中心除承担全校工程类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外,还和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检测中心对外承接大量房建、道路、桥梁、岩土、测绘工程等方面的试验和检测项目,同时也是重要的科研基地。为充分利用这些实验设备,为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校应该放开手,制定试验室开放政策,老师引导学生多走进试验室,给予相关的试验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新知识,解决问题,培养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土木工程专业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土木工程检测项目,培养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本校拥有土木工程检测中心,其是本校集产、学、研为一体的一个对外平台,拥有结构、道路、桥隧、建材、土工、测量6个实验室。检测中心严格按照要求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本校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的检测或实习、见习,提前体验土木工程的工作和需要具备的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从而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强化专业学习和择业。
1.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多年不变,毫无新意
以土木工程专业(房屋建筑方向)为例,有些教师多年来一直沿用“某某办公楼设计”、“某某教学楼设计”等等,每年都只是把办公楼、教学楼名称换一下,实质还是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这种情况下指导教师指导轻松,可以按照专门的框架结构设计辅导书进行指导,无需更多思考。但其后果是:学生容易抄袭,只需要把上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换个题目即可,根本不需要在毕业设计上花太多时间。
1.毕业设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监管不力
每所学校都制定了毕业设计规范,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毕业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等全过程进行规范,但由于各专业的专业特点不同,毕业设计内容、深度、考核指标等均各不相同,为此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毕业设计管理细则。但有的二级学院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制定上述管理细则;有的即使制定了管理细则,在执行过程中由于领导不够重视、监管不力,也出现了执行不严甚至流于形式的情况。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管理措施
1.领导重视、加大投入
组织各专业相关人员进行研讨,制定本专业毕业设计管理细则,要求管理细则具有全程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各项指标要求量化,以保证整个毕业设计管理有规可依。建立毕业设计管理组织(见图1),严格按照毕业设计管理规范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监控,定期形成检查报告。加大对毕业设计经费的投入。对毕业设计经费实行统筹管理,对于与生产、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的课题在保证软件、硬件投入的基础上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指导教师结合科研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课题,解决毕业设计经费紧张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严把毕业设计审题关
毕业设计选题提倡选用实际题目,可以是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类题目,也可以是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等题目;题目工作量要适当,过程要完整,要保证学生能够在培养方案安排的结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确定的毕业设计题目要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尽量涵盖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利于进行工程师基础训练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保证毕业设计题目科学、可行。对于虚拟题目,要求有计划地更新。一般情况下,一个题目不能连续使用三年,即使是同一结构形式也要求内容有变。以框架结构设计为例,同为某办公楼设计,要求指导教师在编制任务书时修改结构形式,上年使用三跨、四层框架,当年可以改为两跨或者四跨、五层框架,以保证学生不能照搬往届同学的毕业设计。
3.加强对指导教师、学生的过程管理
要求指导教师每天的指导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定期对毕业设计小组开会,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并形成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学生的到位情况及异常原因,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进度,对毕业设计质量、进度不符合要求的学生提出整改意见;布置下一阶段毕业设计工作并进行辅导。要求学生在记录册上签字,以便检查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出勤情况。要求每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三阶段检查时上交自己的记录册。毕业设计期间学生的管理以指导教师为主,如学生请假(如参加招聘会、考研复试、参加公务员考试等)需严格按照规定履行请假手续,指导教师和班主任要在请假条上签字。
4.建立末位淘汰制度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学院除了要进行百分之百的初期、期中检查和期末成果验收三阶段的检查之外,还要实行二次答辩制度和末位淘汰制。所谓二次答辩制度,是学生按照分组(20~30人为一组)进行毕业设计答辩,把各小组成绩末二位的学生重新组织起来再进行第二次答辩。这样可以横向比较,使得评分更客观、公正。在二次答辩的基础上,根据二次答辩成绩排序,按照规定的淘汰率(一般要求淘汰率不低于1%)对确实不合格的学生给予不及格成绩,这就是所谓的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对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具有很好地促进作用,可以避免少数指导教师或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而草草了事的情况。
5.建立盲审制度
为了进一步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淮阴工学院从2013年起和兄弟高校同类学科学院签订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盲审交流协议。所谓盲审,即盲去指导教师及学生姓名,相互交流评审,其评审结果作为毕业设计成绩的重要依据。对于评审结果不及格的论文,必须进行修改甚至重新做。由于本科生人数较多,采取随机抽取的办法,在答辩前抽取10%左右的论文送审。这一制度对全体师生具有督促作用。鉴于目前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抄袭现象,淮阴工学院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要签订诚信承诺书,承诺毕业设计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的原作,任何引用的他人资料或成果均在参考资料中有注明。每篇论文在答辩前由评阅教师评阅,并签署评阅意见。如果发现严重抄袭等现象,则取消答辩资格,而且指导教师和学生负有同等责任。这一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效地减少了弄虚作假、抄袭等不良行为,促使教师和学生认真投入,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笔者指导了8名2013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开始之初,部分学生“沿袭”了往届学生的陋习,工作拖拉、进度滞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及时召集小组同学开会,重申毕业设计纪律和要求,并严格执行进度计划,每周五下午所有学生都要带着成果来接受检查。通过严格要求以后,每位学生都能及时、保质完成毕业设计阶段工作。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