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3 14:36: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苏州园林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视觉元素;苏州园林
视觉元素是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得意体现的关键,也会对人的心情带来感染。良好的视觉效果可以营造出轻松、快乐的氛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依靠视觉元素来加以烘托,因此,视觉元素应用的范围也逐渐广泛。
1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技巧
园林艺术是环境艺术不可分割的核心部分,当人们想去享受园林环境时,就必定会关注山石、水体、植物等园林环境中的视觉符号或者是其余的视觉元素,以此来获得深层次的体验。第一,“点”的巧妙运用,可以让画中有诗。园林景观各有特色,如多姿的杨柳、苍劲的松树、典雅的兰草等,当它们共同组成在一起,就可以营造出舒适的视觉效果。但是如果缺少一点意境,我们就可以利用“点”的方式来弥补。如在绿树成荫的区域点缀一个小亭,这样就有了一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意。第二,多角度增“面”,这样可以让园林妙趣横生。园林设计一般都有人工拱桥、天然河流,但却不能单独地讲究古树名木、叠山理水,还需要一点“天然图画”的风韵存在,让植物配置拥有更多的自然景观支持,这样的园林生态自然而然就会增加一份自然趣味。
2苏州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运用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苏州古典园林称为“文人园林”,我们也能从其中发现无穷无尽的视觉元素。
2.1“点” 在整体园林景观设计中,点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元素,同时也是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对于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而言,需要亭子、植物、湖泊等作为其点,而具体的摆设与方位就决定了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点可以拥有一定的功能,如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同时也可以进行视觉信息的传递。考虑到点拥有聚积的特点,所以,在出现点的景观时,无论是在某一个园林角落,还是处于整个园林景观的中心,都会吸引人们的眼球,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一点设计运用最好的是苏州园林的景观设计,在苏州园林中,大量的楹联、匾额、书画、摆件、家具陈设等无一不是精美的园林点缀艺术品,无一不蕴含着古代的哲理观念、审美情趣以及文化意识。
2.2“线” 线,即按照某种顺序进行点的排列.并且具备一定的方向性。而线的本身可轻可重、可粗可细、可直可弯,不仅拥有极大的可变性,也具备一定的可塑性。这样的可塑性更多的是表现在速度、连续以及力量等方面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效果,巧妙地运用,可以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当然,不同的背景所带来的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在园林景观中,小径、小桥等元素,都是线的组成,不过,线的方向不同、长度不同,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效果也有着直接的差异。从数量上看,留园内建筑在苏州诸园中占据第一的位置;从空间上看,留园内建筑做了突出处理,将古代造园家的技艺与智慧充分体现了出来,占据苏州园林的冠军宝座。整个留园共包括4个部分,在同一个园林中能同时领略到4种不同的景色,即山水、山林、田园、庭园;东部以曲院回廊的线性排列获胜,景致尤为突出。
2.3“形体” 苏州园林设计中大多以假山称奇,自然堆砌、土石相间;同时配以多变、丰富的景观建筑,配置精致、错落有致的园林植物,曲折而起伏,紧凑布局、可分可合。在一个空间之中,当点线面相互的连接,就会形成形体。在园林景观中,拥有房屋建筑、假山、雕像等多种形体,而这些形体的出现,让园林景观更具多样性,正是因为其特异的结构,就会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因为它具备多样性的特点,可以同很多元素相互组成,并相互协调。这种相对的存在感,会给人带来空旷而又舒适的感觉,引起人们的遐想。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面对新一轮的课改,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课改的潮流中,我们应变被动为主动,便死板为活跃,我们要让我们最好的老师——兴趣,走进我们的课堂去帮助我们,让我们的教学更上一层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将浅谈一下怎样请这位最好的老师进入我们的语文课堂。
一、兴趣走进导入语
人与人的第一次见面,或许一个会心的微笑,动听的声音等或许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你想进一步走进他,与之交往。同样,我们的语文课,怎样让学生一开始就对它感兴趣,就要看老师如何引领导入了。比如一个小小的故事、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句经典的名言、一个幽默的笑话,都可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如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课,我就用了一个小笑话进入课文。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驳论文,而且兴趣也浓了起来,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起来,原本已篇不好学的文章也会变得好学了。又如在上《苏州园林》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首先就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幅苏州园林的美丽图片,学生们兴奋极了,一边观看,一边发出“啧啧,好美丽啊”的赞叹声。从而引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名句,进入《苏州园林》的学习,可见,导入语对学生的兴趣提高时很有帮助的。
二、让兴趣走进新授课中
有了好的开头,学生有了兴趣,可不要让他们的兴趣瞬间消失,要让它可持续发展哦。
1.教学环节中激发兴趣。
老师在设计教学环节中,要注意这一点哦。比如,我在上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的部分,我让学生自导自演“阿长如何买《山海经》”的过程,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等,学生们活跃了,高兴了没想到自己也能当一回导演和演员,学生们发挥得淋漓尽致,掺进自己丰富的想象,不时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这个课堂显得极活跃。孩子们的兴趣也极高极浓。
2.竞争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常说,有竞争才会有动力。在上《马说》这一课时,我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组:千里马组和伯乐组。两组相互竞争,在字词的疏通,文章的理解分析中分别采用了抢答,选答,你问我答,我问你答相互质疑的模式,同学们都争先恐后,你争我抢地举手提问解疑,整个一节课在欢乐中度过,学生对本科的内容也掌握得很透彻,老师很轻松地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让兴趣走进结束语中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占有一定的篇目。同时也表明了说明文在整个教学中的突出位置,它与记叙文、议论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有些教师对说明文教学不重视,甚至忽略,这是因为说明文语言平平实实,缺乏生动、形象性。授课时,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干骨头让学生啃,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另外,在写作教学中对说明文的练习也不够重视,甚至根本不写。以致不少学生虽能写出出色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却写不出像样的说明文。学生对说明文的厌学,在教学中给教师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处。就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激情导入,勾人心弦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导入是教学环节的关键一步。《语文教育心理学》中说:“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语文课更要新颖别致的导入。导入的方法很多,关键在着力激发学生学习某篇课文的兴趣,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巧妙的导入,好像是一座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好像是一部序幕,预示着后面的和结局;好像是一道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但一堂课如何开头,如何导入,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我在上《大自然的语言》时导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刚才老师和同学们是通过什么来相互问好的?”学生回答:“语言”。
“对!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是可别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也有它独特的‘语言’呢!同学们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走进自然,去聆听,去发现,听听它究竟说了些什么呢?”
打开光碟展示四季景物的画面,配合适当讲解。学生观看后,让学生自己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些什么?瞧!大自然用它的语言告诉了我们这么多的奥秘!你们想再次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语言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语言》(板书)。接下来再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这样课堂就活跃起来了。我上《苏州园林》时采用:设置问题导入:“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请同学们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问题。”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导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新之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指出:“思维自惊异和疑问始。”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有“疑”,方能使学生在学习上感到困惑,处于“愤悱”状态,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探究性反射,产生思维活动。而在“无疑”状态下学生被动接受,盲从依附,思维往往被束缚在教师设定的圈子里,创新个性就会受到严重压抑。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活度,要善于创设一个民主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巧引妙问,精心设疑,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精思多问,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自由讨论,培养创新精神。
二、直观展示,表象鲜明
所谓直观教学,即在教学中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以及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和理解的教学过程。在直观教学中,利用多种直观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鲜明的表象,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教学思想、教学手段的发展,直观教学也获得了极大的丰富。例如我在上《故宫博物院》时,屏幕上显示一张建筑物名称的故宫平面图。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填写此图。教师巡堂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强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对故宫建筑群有了大概的理解,接下来让学生看看作者如何有条理地介绍这建筑群。展示空间顺序:屏幕显示故宫平面图(附有图示),依据作者的行踪路线,学生共同完成相应建筑物的介绍。教师从鸟瞰图开始,介绍作者由天安门-端门-午门的路线,扼要说明午门、金水桥和太和门广场。(依次展出故宫鸟瞰图、午门、金水桥和太和门广场、铜狮图)让一位学生依次介绍“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依次展出太和殿外景和内景、中和殿、保和殿图)。教师简介乾清门前小广场,强调前朝和后廷的划分(展出乾清门、前朝鸟瞰图)。又请一位学生依次介绍“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依次展出乾清宫外景和内景、交泰殿外景、坤宁宫内景图)。教师讲述东西六宫,着重点应放在养心殿和储秀宫(依次展出养心殿内景之正间、东暖阁、储秀宫内景二幅图)。选出一位学生介绍御花园(依次展出御景亭、钦安殿图)。教师介绍顺贞门、神武门及景山回望(依次展出顺贞门夜景、神武门图)。教师小结:故宫如此宏伟的建筑群确实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我们要珍爱和保护这文化瑰宝。从故宫平面图中观察作者的行踪路线,试归纳一下本文的说明顺序有何特点。通过直观教学,学生对故宫一目了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语言品味,激发审美欲
说明文的语言之美,往往被其科学性与实用性所掩盖,被其他文体的文学之美所淹没,所以,在教学中领会说明文语言之美,往往成为薄弱的环节。根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生动、通俗、形象、富有情趣的特点,我们可以将说明文语言粗略归纳出四个美学特征:通俗之美、明晰之美、简洁之美、智性之美。用这种美学思想指导教学,与学生一起细细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美之所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欲。例如我在上《大自然的语言》时,组织学生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课文中“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一句生动。“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则很自然地运用拟人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态。文中“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一句生动。“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课文中“……在秋风中籁籁的落下来”这一句生动,“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则是具体、生动的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情景,仿佛彩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教师小结:通过品味这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形象的拟人和典雅的用词,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吸引力。在说明文中,还有很多说明文使用了排比、对偶,引用歇后语、谚语等等,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人阅读时获得无穷的趣味。我们在上课时,要组织学生去体会,去品味,让学生感受到说明文语言有通俗之美、明晰之美、简洁之美、智慧之美。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museums on the basis of their definition. Spatial syntax methodology was employed to analysis the exhibition space of museum. The Museum of Suzhou was used as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to investigate its space layout, visibility, spatial and streamlining features.
关键词: 展览空间;空间句法;空间布局
Key words: exhibition space;spatial syntax;space arran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4-0216-03
1 背景
文化类建筑在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从最初的博物馆到展览馆再到文化综合体,无一不体现出对于文化建筑的重视,而其偏重也不断在变化。从一开始的“以物为本”――只关注展品的展览,到“以人为本”――关注点结合展品、展览流线等把参观者作为展览最重要的考虑部分,博物馆的作用也从最初的呈现原有历史状态,变成了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媒介与场所。
高新型化和多元化已经成为博物馆展览空间新的展示形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容与意义也不断丰富。场所和行为共同构成了现代的展览空间,场所和行为这两个关键词一个以空间为主而另一个以人为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而这都离不开人的空间感受与行为模式。现代建筑设计中展览空间能更加突出的表现建筑设计对信息时代的新技术、新思维及参观者的行为模式的体现和反馈(图1)。
2 苏博特点
苏州博物馆新馆总建筑面积为19000平方米,由于该馆位于苏州老城区内属于历史文化街区所以要遵守建筑高度以及风貌,所以首先是建筑高度的问题,在设计中采用了一层为主局部二层的设计思路,并且把大量附加功能性空间放到负一层。所以主体建筑控制在6米,只有中央大厅和西部的局部展厅达到16米。另外是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的问题,所以“修旧如旧”是新博物馆设计的主要问题,新馆需要与只有一墙之隔的忠王府相互融合并有所对话。使其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2.1 建筑造型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典型的院落型布局,属于建筑群体的组合模式,这一点其实结合了江南园林的造园思路,并且与美秀博物馆有着很多关联(图2)。首先是对于江南园林的对话,从图2中可以看出建筑群落围绕一个水景而筑,前院满足了基本的集散功能而其间有穿插了各式各样的小庭院,在流线组织合理的基础上每一个院落的设计都应了造园中自然天成的意境,与中国古典园林不谋而合。而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中却又能找到现代设计元素中的几何构成,从三角形、菱形、到无数并列的直线空间,再到几何形式的大屋顶都折射出现代感;从玻璃到钢材再到花岗岩,每一处细节都把现代建筑的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从布局到造型再到对传统黑白灰的运用,都将其很好的融入苏州老城的城市肌理中。
2.2 建筑景观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师贝老虽然出生与广州,但他的祖辈是苏州的望族,在他的童年中著名的苏州园林狮子林带给他不可磨灭的影响。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假山、石桥、池塘、瀑布带来了对于自然景观的寄托,一切依托自然之势,低洼便以之为塘,高挺便筑以亭台。所以可以说苏博新馆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而更像是一座江南园林,这便是苏博的建筑景观独特之处:这里摈弃了繁复的形式,将传统园林的精髓―― “借景”、“框景”等手法运用的十分灵活。其中在主庭院的山水园,“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呈现出了中国水墨画的意境,而这水墨幅画又成为一个展厅内所借的景,并且用帘一隐呈现出一种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将庭院之景引入展厅成为建筑设计中的经典之作。
而在博物馆展厅室内部分也体现了独特的建筑景观,另一经典之作便是与共享楼梯相结合的水池设计,水池的两边做了两层高的水幕墙,整个空间完美地融合了楼梯与景观并且用现代建筑的手法达到了古典园林与自然相和谐统一的效果,并且还特地设计并控制了水流与噪音,体现出细部设的精妙,又加上竹与紫藤的配合使得自然之景与建筑之景浑然天成,从剖面也能很直观的反应出室内与室外空间的关系,如图3。
2.3 光环境
苏州博物馆新馆几何与线条的大量运用,让空间与光线结合,光线经过遮光条的调节变得更有艺术性,光线作为展览建筑设计的三线――光线、视线、流线之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光线经过百叶遮光板的过滤产生的层次变化,仿佛让光线流动了起来,这时光线就不仅仅是使展区更加明亮而是成为了建筑的一个部分。顶部玻璃与钢管支撑杆之间的铝合金格栅对应的是传统建筑中的雕花木窗,形成了柔和的、半透明的光线,适合展品的展示与陈列;而侧向的光源的运用也是苏博中重要的光环境设计手法,达到了漫反射的效果使得展厅内的照度更加均匀。
3 空间句法研究
3.1 概念
“空间句法”(SPACE SYNTAX)是由Bill Hillier教授于英国伦敦大学(UCL)领导的建筑及都市空间型态研究小组,于近20年来所研究发展的一门空间型态构成分析技术。空间句法可以用于分析建筑形态的结构组织逻辑,这可以使原本对建筑感性的评价提供有数据支持的理性量化分析,通过空间句法的运用可以帮助了解与探索城市空间以及建筑表层平面形态下的关联。空间句法可以通过组织构成逻辑的两个向度来进行分析:一个是路径即两组元素互通的关系,另一个是深度这是最短路径。
3.2 方法
本次运用空间句法的分析更多是研究展览建筑中三线之一的视线,通过软件来研究苏州博物馆新馆中的视线深度。首先将苏州博物馆的展览空间结构整理出来,确定展览空间轮廓线然后导入DepthMap中,之后运用软件中的网格对空间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并确定出参与分析的网格,就可以通过软件得到博物馆展览空间的可视性图。
3.3 基础
苏州博物馆各个展厅主要围绕庭院展开布局(图3),但各个展厅之间又形成小的组团,苏州博物馆共21个展厅,首层共18个展厅,其中1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2瑞光斯塔佛教文物、3史前陶器玉器、4春秋青铜器玉器、5自汉迄唐陶.瓷.金.铜器、6元娘娘墓明王锡爵墓随葬品这六个展厅作为一个组团主要展览历史性比较强的文物玉器等;7明书斋陈列、8瓷器作为一个组团主要是展览书画瓷器;9玉器、10竹木牙角器、11文房雅事文具、12闲情偶寄赏玩杂件、13民俗小摆设、14织锦服饰、15宋画宅做为一个组团以民俗风俗的展览为主,16、17、18三个是现代艺术展厅,作为一个组团主要是对外租借;西廊地下一层为特展厅,也是一个组团,西廊二层两个展厅作为一个组团主要展览吴门书画。各个组团功能分组明确,且每个组团的展厅相互串联,各个组团之间围绕庭院并联布局,进入博物馆就像在数不清的房间中参观探索,每进一个房间都有新奇的发现,序列中统合着变化,整体陈列展览空间分区明确且丰富趣味。
3.4 分析
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分析选取了苏州博物馆的十八个展厅作为研究对象,而其中又加入了主庭院的公共空间作为分析对象,使得室外的空间与室内空间共同构成展览的总流线,然后对其运用空间句法进行可视图分析,如图4。
由于苏州博物馆新馆属于混合多线式布局,并且采用了苏州园林的布局模式使得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融合,所以在分析时把整个参观者可达的展览和公共空间结合一起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可视度的特点重点分析其主要展览空间的节点。
3.4.1 1、2展厅节点
在整个展览空间中可视达到最高的是1、2展厅的节点区域,也是展览最开始的区域体现出可视度与展览流线之间的关系,从入口展厅延续过来,在节点处到达峰值,在向南北向延伸,有分别在1和2展厅的公共展厅部分达到最高,可以体现出其展厅序列布局的合理性。
3.4.2 主入口空间
主入口属于整个展览建筑较为重要的部分,并且与入口广场结合布局,属于十分重要的交通空间,从其可视度图中可以看出,其可视度比1、2展厅节点次之,呈现出东西向延伸的可视较高的区域,而与入口空间相连的东西两个方向的连廊尽头处均出现了可视度较高的区域。
3.4.3 庭院节点空间
庭院空间可以算是整个展厅分析中可视度最低的区域之一,但是由于在分析中没有考虑对视与借景对于其的影响,只是从展览空间布局与流线的角度去分析,而这个区域又是属于室外空间,所以在对比时不能完全只考虑可视度图的变化,而要结合室外空间进行综合分析。从水上平台、九曲桥、湖心岛、水上踏步和自然驳岸,其可视度逐渐增加到下一展厅的入口区域达到峰值。
4 结语
苏州博物馆属于混合多线式,又融合了苏州园林的设计手法,所以在空间可视度中主入口区域以及东西连廊区域,以及展览开端的重要节点区域可视度较高,可以看出流与视线的关系,而其中与室外空间的结合部分则需要单独分析借景、框景等对于视线的影响。这使得对于苏州博物馆这样的混合多线布局式展览空间需要结合视线与流线的关联性进行设计,而在展览序列中也有更多的灵活性,但是过于复杂也可能会把干扰观展流线,并且使得视线设计上缺少重点。
参考文献:
[1](德)伯特龙、史沃兹、费雷编著,涨梅译.展览设计实用手册.
[2]百度百科:苏州博物馆http:///link?url=jGmbDjpdYCE8mRmq3fbmQ43dxZONfNQ9LYtlAxjYHZ7PmCVppAqU5erv5J1gHEww.
一、留园客源特征分析
1、国内游客调查分析留园的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的基础数据主要通过市场调查问卷形式收集。调查时间为2012年5月至7月,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份,有效率为97%。问卷结果分析如下:(1)国内游客主要来自于长三角地区,占比68.04,其中上海游客占21.03%,浙江游客占18.01%,江苏其他各市游客占16.95%,本市居民占12.05%。其他各省游客较为零散,难以统计,共占31.96%。(2)从游客年龄构成上看,主要以中、青年居多,18-24岁游客占31.96%,25-34岁游客占38.66%,35-44岁游客占14.43%,45-60岁游客占9.79%。(3)在文化程度上,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游客占19.07%,大专学历占25.77%,本科学历占46.91%,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8.25%。说明留园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游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这部分人也是目前消费最旺盛的群体。(4)在职业构成上,工人占总人次的17.99%,学生占28.23%,知识分子占22.11%,公务员占8.28%,私营者个体户占8.26%,其他职业共占15.13%。其中学生和知识分子比例共占了50.34%,说明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特定人群对古典园林有较大的认同感,留园独特的造园艺术、建筑、历史、吴文化等对知识群体有很大的吸引力。(5)游客重游率情况,第一次来留园游览的游客占70.11%,2-3次的占14.95%,4次以上的占14.94%。多次游览留园的多为办了苏州园林年卡的苏州本地人。2、留园客源数量统计分析(1)散客与团队并驾齐驱。根据留园管理处提供的数据,近年来留园的游客人数基本都在100万人次以内,2003年以来接待人次数保持在64万到82万之间,2011年接待81.90万人次。从游客近3年的出游形式来看,散客比例逐年增长,团队比例虽然逐年下降,但变化幅度不大,团队比例每年仍超过散客比例。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喜欢自助出游,享受旅游的快乐休闲时光;但是团队本身有着无法超越的优越性:方便、快捷、安全、价廉。所以在未来几年内,留园的散客和团队游客将并驾齐驱,共同发展。(2)季节性较为明显。苏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游客出游规律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点。每年的4、5、10月的人数远远高于其他月份,客流出现“井喷”的现象;12、1、2月是一年中的最低谷,其他月份客流表现较为稳定。这是因为4、5、10月份气候最适宜,国家法定假日较多,最适宜游客出行;7、8月份处于暑假,园林也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教师旅游者。由于国家法定假日的影响,春节(农历除夕至正月初六)和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游客的集中性非常明显。2010年春节7天共接待游客4.84万人次,10月份共接待游客13.46万人次,7天的游客量占到当月游客总量的40-50%。
二、留园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
1、采取“巩固重点市场,发掘新兴市场”的营销战略在入境旅游市场中,日本、韩国、美国是位列前三位的客源国,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是苏州旅游业的重点客源区域。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和以德国、英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市场所占市场份额相当,也是重要的客源市场。在国内旅游市场中,以上海、浙江、江苏(除苏州)、苏州本地游客较多,三者占比68.04%,其他各省份游客占比31.96%。可见,留园入境及国内客源市场非常明晰。我们可以通过维持重点市场来巩固原有市场份额;重点开发新兴市场来扩展留园市场总量,依靠新兴市场的兴旺来带动传统市场的发展,从而形成整体的竞争力。从整体上来看,留园的旅游市场促销应当采取“巩固重点市场,发掘新兴市场”的针对性营销战略。2、采取全方位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1)产品策略。留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产品策略上坚持以保护为主的原则,所以园林活动和产品策划均以不破坏景观为首要前提条件。产品策略主要包括:一是开发旅游纪念品。不断推陈出新,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以增加游人的游兴。园林旅游是一项高品位的文化体验,这就要求留园纪念品既要保证质量和价值,又要跟园林总体形象保持一致。使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实现经济目标,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可以在不同的专题性活动期间推出各类特色明信片,供异地游客留念和寄往亲朋好友的家中,增加感情和趣味性。二是开展旅游特色活动。目前留园引进的“吴歈兰薰”等专题性活动很有特色,改善了园林观光旅游产品的不足之处,并且能够给游客带来与苏州园林文化相适应的视觉、听觉享受。在此基础上,巩固、提升“吴歈兰薰”等特色文化活动质量,根据淡旺季特点,调整演出时间,探索增加互动性内容,提高游客参与性。例如互动讲授一两句苏州评弹、昆曲语言、简单技法等,让游客参与学习,从而提高留园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收入。三是提升服务品质。例如在内部工作人员如导游、茶室、商品部员工、清洁工等按岗位类别统一着具有园林特色和职业特点的服装,以体现管理的严谨性和服务的专业性;此外,对全体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使每位有可能接触到客人的服务人员都熟知旅游知识、园林知识、留园特色等;严格执行服务标准,各类物品分类存放,秩序井然。四是采用灵活的开放时间。留园目前的开放时间为7:30-17:30,旅游旺季,气候宜人,可适当延长开园时间,例如提前半小时、延迟1小时等,以分流客源,减少接待压力,同时为早来或者迟回的游客提供方便,从而增加留园的美誉度。(2)价格策略。留园目前定价为:旺季40元,淡季30元。留园在4、5、10月的人数远远高于其他月份,出现游客“井喷”现象;12、1、2是一年中的最低谷,其他月份客流表现较为稳定。所以,可以采取更有弹性的价格策略。而且可以将入园票价和入园时间结合起来,例如避开入园高峰、避开一周中的接待高峰等均可以给予一定的折扣。弹性价格策略将极大地改善一年中、一周中、一天中的接待不均现象,使留园在不超过最佳接待容量的情况下达到收益最大化。(3)宣传促销策略。为了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留园有必要建立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决策系统,开发市场信息数据库,形成定期调查机制,并及时更新数据,从而采取针对性的促销策略。一是公共关系促销。包括整合资源、精心组合、突出主题、展示个性,强化留园整体形象宣传;充分结合留园的历史文脉,5A级景区和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美誉进行整合、抽象和艺术化处理,通过旅游推广、省内外重要新闻媒体、信息网站和文化节、旅游节等重要节庆活动等形式进行促销活动;邀请电影、电视剧组前来选景拍摄或者拍摄有关留园的电影电视片;邀请名家、专家学者、作者、记者到留园参观游览,通过他们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留园的知名度,各级各类新闻媒体上的报道、学术论文比一则广告更加值得旅游者信赖;与电台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并逐步提高合作级别,综合考虑目标地区电视台的栏目、价格、影响力等,通过栏目活动展现留园美好形象;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争取政府支持,开展一些适合大众参与并带来广泛影响的活动。二是宣传促销。包括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媒介,尤其在政府网站、自有网站、第三方网站上开展全方位的宣传促销,进一步扩大留园的知名度,塑造原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在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积极宣传;除了常规的电视广播宣传外,加强与网络媒体的合作,提升服务质量;将“留园免费游”作为奖品奖给一些广播电视节目的幸运听众、观众或其他宣传活动的参与者;加强对新媒体营销工作,借助苏州旅游官方宣传渠道,通过软广告植入方式,在《苏州旅游口袋书》等宣传手册上进行相应的宣传,在全市8个旅游咨询点、25家景区和42家星级酒店、苏南和虹桥机场进行宣传,以微弱的投入争取广阔的官方宣传覆盖,进一步扩大留园旅游的品牌影响力,强化潜在游客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三是网络促销。进一步完善留园旅游网站,在网上全面、详细地介绍留园的旅游资源、旅游线路、旅游活动、配套服务等,并及时更新;在留园网站上建立超链接,为游客提供更为方便的超值服务;在知名旅游网站上建立链接,播放视频,并提供详细的解说;通过微博、博客、论坛等介绍游留园的心得体会,真实展示留园的魅力。四是人员促销。与重点客户对话,向他们详尽介绍、展示留园文化及主要活动项目,也可对之进行深度访谈,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参加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旅交会、旅游节,加强促销工作;取得苏州园林系统的支持与帮助,与市内各园林合作,走出国门,直接向海外旅游市场进行宣传,并通过折扣、互惠等方式与旅游部门签订协议,力争将留园作为游客来苏州旅游的必然选择。(4)销售渠道策略一是深化留园旅游营销的区域合作,接轨上海、杭州,将留园融入上海、杭州的旅游产品体系,实现联动合作营销,使留园成为华东线上的主要节点。二是与旅行社合作,针对留园目前以团队游客为主的市场状况,应定期统计分析为留园提供旅游团队的旅行社及其主要线路安排,将旅行社进行分类分级,重点拜访,及时通报景区新活动、新举措等情况,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力求能够争取到较多的系列团队。三是与其他园林紧密合作,探讨苏州古典园林深度游的线路和安排;每个园林各具特色,在促销策略上也应该重点突出、各有侧重。四是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主动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联系,采取灵活的合作形式,让企业职工走进园林,扩大宣传,增加经济增长点;与主要客源地的大型疗养院所、大中学校建立联系,直接引入客源。五是分析苏州酒店情况,有针对性地和酒店合作,放置留园宣传资料,并给酒店推荐的客人一定优惠;还可以和酒店共同推出酒店房间加留园门票的套餐,通过对组合产品的宣传,形成拳头产品、经典品牌,共同进行促销和捆绑销售。六是扩大网络销售,通过第三方专业网站进行网络销售,游客可以在网上以优惠价格直接预订或购买门票,尝试采用电子门票的形式,扫描二维码或者凭借身份证即可入园。使游客既能享受优惠,又能方便及时入园,还可以减轻售票处的压力。3、深入研究市场特征,采取针对性的促销手段(1)针对本地原居民的营销策略。园林景点的经营没有理由忽视本地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根据前面的分析,留园的重游率为29.89%,重游者以本地居民居多。因此,可以适当为本地居民提供休闲茗茶、听戏,观赏吴文化表演的场地,也可以组织一些具有休闲娱乐性质的大型专题活动(例如开展盛宣怀文化研究)等;组织居民学习传统手工技艺,比如学习园林艺术,种花养草。(2)吸引新苏州人的营销策略。苏州属于外向型经济城市,以出口导向型的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要经济结构,经过近30年的积累,在本市近1500万长住人口中,新苏州人占到一半,还不包括大量从事各种行业但没有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目前除了可以通过销售苏州市民卡的方式供新苏州人多次浏览园林,还可以通过在苏州工作证明的方式用优惠价格吸引这些外地在苏州人员在留园旅游淡季时来留园旅游。通过吸引这些新苏州人,可以很好地扩大苏州留园在全国各地的美誉度,这些人在回到家乡或接待来访亲朋好友时,会自然地向他们推荐,对这些目标群体进行营销会起到极好的宣传效果。(3)吸引外国游客的营销策略。苏州古典园林吸引众多外国游客的原因在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即使是同为东亚的日本和韩国,对中华文明的丰富和源远流长憧憬不已。大多数欧美外国人觉得中国是神秘的社会,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众多的人口,长期发达的经济,强大的国际影响力等都觉得不可思议。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历史文化、建筑布局等兴趣浓厚。因此,留园除继续保有苏州特色的昆曲和评弹外,清晨和傍晚可以邀请一些专业武术爱好者在室外水边或西区后花园表演我国传统的武术、气功,也可开辟专区呈现刺绣、围棋等其他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总之,要有计划地开展独具中国特色的品茶听戏、观景赏花、学习传统乐器,体验评弹说唱、刺绣及盘景栽培等吴文化体验等宣传活动,使游客通过深度体验来感受历史和文化。
作者:邢夫敏 丁悦 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留园管理处
1.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学生时常会出现“做了也是不对,不如抄答案”的心理,从而造成了学生依赖于参考答案的现象比比皆是。对于这一情况的发生,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对于一些语文中的问题没有理解到位,而初中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恰恰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解决相关的问题,由此可见,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并且通过努力可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追赶先进理念
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总是接触固定的知识面,致使学生的思想固化,面对不同的问题总是一个想法,导致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不强,大大降低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使得知识学习老套、老化,未能做到与时俱进。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先进理念,与时代同呼吸、与时代同脉搏,所以说,应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化内容,灌输更多先进的学习理念,使学生对语文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成为紧跟时代的创新人才。
3.提升学习兴趣
语文是国学科目,虽然其中有记叙文、说明文、散文和议论文等多种问题,但是有些文体还是让人感觉不好学习,尤其是议论文生涩难懂,议论文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讨论,更加绕口不好理解,久而久之,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抵触心理,原因是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强,只是把语文当作一门不得不学的科目,而不是一种兴趣和爱好,如此一来,因为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就会觉得难上加难。那么,提高初中语文学习和教学的创新能力,正是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们对语文的兴趣,也只有提高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对初中语文的创造能力才能迅速提升。
4.培养优秀人才
初中语文的学习,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初中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情景再现、阅读和作文等在语文考试中占有较大分值的试题,无一不与初中语文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初中语文学习有着极大的好处,尤其对于培养优秀的语文人才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1.加强知识预习,实施自由式学习
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应先要从课前预习开始抓起,创新能力提升的前提是学会自主学习,具有优秀的自学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创新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时,应在课前预习相关内容。如鲁迅先生因希望通过专研医学医治人身体上的疾痛的方式来为反侵略战争出力,但最后却意识到最重要的不是医治人的身体,而是人的心灵、人的精神。而鲁迅先生就是在日本仙台医专学习期间与藤野先生结识的,从而建立了深挚的情谊。鲁迅先生在晚年时,书房仍挂着藤野先生的照片,以此来怀念藤野先生当年的教导。通过了解这些知识,学生在学习《藤野先生》时才能更具创新能力的发表自己的见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加强知识预习开始,这种自由式学习方式的实施,成为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开始。
2.推行小组研讨,实施探究式学习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培养初中生在语文上的创新能力,应在班级中推行小组讨论制,通过小组研讨和小组带动来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即在班级中按照座位或按照成绩高低来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如此一来,小组讨论和研讨模式就已经打造成功,创新能力就可以大大提升。例如,学生在学习《喂――出来》时,作者星新一留下了一个内涵深刻、令人费解的小说结尾,令人遐想无数。这时,可以让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与想象以后可能出现的结局与情况,学生在想象和研讨的同时,创新能力也就随之大大提高了,这就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作用。
3.理论实践结合,实施开放式学习
在初中语文教学和学习中,如果想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应实施实践教学。即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做好相关创新能力的培养呢,就是要开展切合实际的第二课堂。例如,在学习说明文《蜘蛛》的时候,除了要把课本上的知识读懂弄通,同时也要实施开放式学习,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蜘蛛,看一看真正的蜘蛛、活着的蜘蛛是什么样子,又是什么动态,与书上所说的有哪些切合、又有什么不同。再如,在学习《死海不死》的课文时,虽然去不了死海,但是可以领同学们到海边去感受一下大海,然后再想象一下不沉不死的死海是什么样子的。在学习《向沙漠进军》和《苏州园林》等课文时,可以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看一下相关的影响资料,从而加深对沙漠和苏州园林的印象和理解,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书本与现实的密切联系,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
4.注重发表见解,实施发明式学习
这一点就是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能通过学习产生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而且还要用于发表见解,即便是错误的,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初衷和最终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千古名篇《出师表》的时候,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要做出评价尤其是三国这一时期的事件,评论一下诸葛亮保护庸主刘禅是否正确,启发学生们勇于、敢于发表见解和评论,这就是创新能力。再如,在学习传世佳作《岳阳楼记》的时候,不仅仅要欣赏美景和华丽的写作词语、写作方式,同时要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千古名句做出参悟和理解,高度统一思想,学习范仲淹的大家风范和无私情怀,并立志做范仲淹一样的人。针对发明、发表见解式的学习,正确树立“三观”,实现创新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一、巧用“每日一言”,让学生每天记一句名言
学校规定:教室前面黑板的最左边设“每日一言” 一栏。学校领导的用心良苦,想让学生每天都受到激励,可学生却流于形式,班长每天写一句,也无人去看。这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素材的途径,从网上下载了青年人须谨记的一百句名言给班长,让班长每天写一句,并告诫全班学生,上下午及晚自习预备铃前各朗读一遍。什么事情都怕坚持,一天一句,天长日久,就会积少成多,为写作文之“炊”提供一些“下锅之米”。为避免流于形式,每星期在作文课前都要抽查或进行小组背诵比赛,并对那些名言走进作文的学生大加赞扬。慢慢地,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发现对名言的引用。
二、对教材中的优美句子或文段进行摘抄或诵读
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编者根据学生特点精心挑选的。让学生每学一课即自行挑选背诵一些优美语句或段落,并按不同的体裁进行分类整理摘抄。
学习说明文,重在积累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如,学《苏州园林》积累:1、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打比方,作比较) 2、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一景。(引用)
学习议论文,重在积累文中的事例及名言。如,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积累:美国实业家罗兰布歇内尔在1971年的一天,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有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文中还有德国发明家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可以积累。
学习记叙文、小说,重在积累文中的环境描写句及画龙点睛的议论句。如,学鲁迅的《故乡》,积累: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2、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学习议论文,重在积累文中的议论句。
学习诗词,重在积累文中名句。如,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积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学李清照的《醉花阴》积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学习文言文,重在积累文中名句及事例。如,学诸葛亮的《出师表》积累: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长期对各种文体的语句或段落进行积累,既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学会各种文体的写作,更能让学生汲取中外文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利用学生手中的资料书,积累素材
学生手中的语文资料书中的仿写、改写、选词填写及现代文阅读文段,都为学生积累优美文句提供了好的基地。可引导学生采用“题海撷珠“的方式进行收集,日积月累,定会收获不小。
1、仿写题选摘。例如,请按照例句的句式写一句话。例句:友谊是酷暑里的浓阴,为你挡住似火的骄阳。仿句:友谊是严冬里的炭火,为你驱走逼人的寒气。友谊是雾海中的航标灯,为你指明航行的方向。
2、选词填写。例如,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摆脱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驱散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融化冷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远航。这样的句子语言精美,思想深刻。多多积累,事半功倍。
在强手如林的湖滨中学,能够获得“创建巾帼示范岗组织奖”,实在深感荣幸。这是我们初二年语文备课组五位女教师共同努力的成果,更是学校领导对我们备课组工作的肯定与鼓励。作为备课组长,我以我组员较高的个人素质为傲,也为全组的齐心协力共同进步引以为豪,而更令我备感欣慰的是一年来,我们备课组已逐渐形成了“工作上合作、成绩上竞争、生活上互助、学习上交流”的良好的工作氛围,而在此氛围也孕育出备课组“以作文教学为核心、张扬学生个性、快乐写作”的教学特色。这些使我们更有理由憧憬,趁着湖滨中学的教改春风。如此的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初二语文备课组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以下的总结和回顾应是为下一年的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一、悦读、好学、勤写,努力提高个人素质。
“最近在看什么书?”在我们备课组。这是最常用的问候语。我们知道,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广泛的阅读是与时俱进、及时把握教改脉搏的唯一方法,而知识渊博更是老师赢得学生尊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不论是专业刊物或是文学艺术,我们备课成员都广泛阅读、理念不断更新换代。理念付诸于实践,从实践中提炼理论,教学成为一种良性循环,也使得备课组成员的写作得心应手,在校论文年会、市论文汇编以至中语会论文研讨会中,均有佳作入选、获奖。例如黄蓉蓉老师在中语会、市论文汇编、校征文年会中,共有四篇论文分获一、二等奖,吕丽芳老师、黄新惠老师也有论文获二、三等奖,仅以去年的论文年会为例,四篇二等奖中就有两篇属于本备课组。善于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并能较快的适应现代化教学也是我们备课组成员的特点。xx年的校创新教学比赛,我们备课组五个成员有四个成员参加了比赛,每个成员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且每个人都能做到熟练运用。在日常教学中,据我了解,我们备课组也是语文组中使用多媒体频率最高的备课组。因此,悦读、勤写、好学,使得我们备课组成员素质普遍较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二、合作、竞争、交流,迅速提高教学质量。
不做重复性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这在我们备课组早就达成共识。在合作问题上,我们形成体制:①课堂教学资料共享。例如黄蓉蓉老师教《三峡》、杨春华老师的《乡愁》课件、黄新惠;老师收集的《苏州园林》、张雅涓老师的广告资料等等,备课组成员只要对资料拥有者说明上课时间,对方就必会随时奉献。②单元练习包干制。学期伊始,备课组会议订好每个单元考卷、练习的出题者。定好时,人、量。每个成员届时都会认真完成。③大考复习主题制。大考复习以知识块状进行,每一块状为一主题,而没一主题也定好时、人、量。一年下来,备课组成员均感到:“合作,使我如此快乐。”合作,使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合作,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学生,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事实上,本备课组成员均为争强好胜之“徒”,例如校创新教学大赛,语文组有7个老师参加比赛,本备课组就有四位老师参加。激烈的竞争使得每一个备课组成员都快马加鞭、丝毫不敢懈怠。
“嗨,你有什么绝招?”“我最近天天让他们享用美文盛筵。”此类毫无保密意识的对话在我们备课组也经常听得到。因为经常交流,所以我们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只要哪个老师有了新招,备课组成员都会争做实验,回过头来,再来交流心得。
三、参与教研、热心教改,争立时代前沿。
“解决了作文教学,能等于解决了语文教学问题。”备课组成员深刻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把做文章教学作为备课组的教学中心,共申报了两个教改课题:一是市级的“快乐作文”教改课题,一是国家级的“个性化作文”教改课题。两个课题事实上是同根同源,目的皆于让学生张扬个性、快乐写作。课题确立以来,初见成果,已有学生多篇文章见诸报刊。学生作文水平也有普遍提高。
“路满满其修远兮”,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备课组成员将会继续努力,做出更好成绩。
一、精读范文,培养文体意识
阅读和写作思维,都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没有“文体感”就不可能有应有的“语感”,离开“文体”的规定,“语感”便落空。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从强化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的角度来看“以读促写”,却又不乏创意。学生以阅读范文体会并掌握各种文体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文体意识。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作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综合运用和实践,阅读指导作文,作文巩固阅读。以范文为模,认识理解掌握各种文体,学生再依照着仿写,最后才是创造。其实,就人们学习语文和写文章的发展进程来看,完全离开摹拟是不可能的,孩子从婴儿时期就是不断地在摹拟中学习的,作文也是有一个“抄写仿写有所创造”的过程,宋代大诗人陆游说过“文章切忌参死句”(《赠应秀才》)的名言。但是,他回顾自己的创作过程时,也说过“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九月一日夜溪诗稿有感起笔作歌》),说明他在初学写作时,也曾经历过一个“从人乞”的摹拟阶段。只有在长期的历练中,逐渐感悟到“诗家三味”,才达到“天机云锦用在我,裁剪妙处非刀尺”(同上)的境界。可见讲读课文教学对学生的作文,特别是文体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教师在讲读记叙文时,要教学生明确认识这种文体:记叙文主要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具体的说,它是借助叙述、描写、抒情等手段记叙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及其发展过程,用以表现作者的思想,抒发作者感情的文章。如朱自清《背影》一文,作为一个从教者,应当教好并引导学生写好这篇优美的叙事散文,并可以借鉴这篇优美的散文对学生进行有益的作文指导。从叙事角度看,实现这种文体的真实性。在《背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父亲,以及“真实”的我:“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家庭的情境是真实的;“望父买橘”一段对父亲颓唐的背影的刻画是真实的。学会真实,是指导学生写作的一个起码要求。从叙事中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人要通过事来表现,叙事离不开写人的活动,而人物活动和事情经过又有它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有它的原因和结果,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反映事物的全貌。《背影》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更值得借鉴,就“车站送别”这一段父亲买橘时的“背影”的刻画:从语言、动作、外形、神态描绘的合理,形象鲜明。“攀、爬、探、缩”,“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学完这些,父亲鲜活的伟大形象就浮现在我们面前。
讲读说明文时,就要让学生明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说明文是种作者用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它要求说明事物有合理的顺序,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给人予科学知识。在讲解课文时,一要明确说明文的布局顺序,如《苏州园林》一文,作者叶圣陶一开始就作了“游客”:苏州园林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必使每个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将这幅画的自然美、立体美、细节美、典雅美、色彩美,依次的展现出来,才用先总后分,先整体后局部的结构形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中间石拱桥》则是按照修建时间的先后选择了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几座石拱桥来表现我国建造石拱桥的辉煌成就。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顺序,懂得只有恰当地给作文安排一个合理的结构和合适的顺序,才能使作文达到言之有物,又言之有序。二在学习说明文时,一定要学会正确使用说明方法,讲解课文时,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方法: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等,用文中的例子逐一学习并掌握好说明方法的基本要素要求,使说明有条理。
讲授议论文要明确议论的特点是以理服人,用说理的方法,以简练、判断、推理等逻辑形成,直接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证明。学习《谈骨气》一文明确全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引用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解释“骨气”的含义,接着举三个事例:“文天祥的故事”、“嗟来之食”、“闻一多怒对枪口,拍案而起”。论证有力,观点鲜明。学生学习这种文体以后,就较为形象地把握住这种文体的特点:议论的主导性、材料的论证性、结构的逻辑性、语言的概括性和观点的鲜明性。学生通过课堂这一阵地,学习了各类不同文体的精美范文从而能熟悉论文体裁,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可以模仿范文格式写作。比如,学生在学习了《白杨礼赞》《囚绿记》之后,就可以练一练笔,以梅、兰、竹、菊、松、蜡烛等物为题仿写,进一步巩固这些文体的特点。
精美的范文,是我们学习各种文体的典范课堂的讲授,帮助学生在范文中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和基本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讲解范文,阅读范文,把握范文,把握文体,明确规范,才能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写出符合文体要求的文章来。
二、加强文体训练,深化文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古人说:“文章以特别为先,精工次之;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也。”写作思维是一种文体性思维,人们对信息的整合往往表现为一种文体性处理,文体制约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作品意义的生成。作文教学要遵守文体,才能得以创新,不能因为“文体不限”而导致“深化文体”甚至”不要文体”写作,信马由缰,写成文体上非驴非马的“四不像”作文。大谈“淡化文体意识”就会对作文教学形成误导。文各有体,不可忽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切实引导学生把握文体特点,按照文体的基本要求进行作文。
作文教学中,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的训练是训练使用文体和文学作文的基础。要想写出来的文章合符一定的规范,就要从对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训练入手。首先,文体训练时,明确不同的文体,其主题的显示方法是不同的,材料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用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语言特点也各异。记叙文中,主题总是隐含在丰富生动的具体材料中,从文章内容自然流露出来,具有隐含性,文中记录的是事物的具象面,这种文体是采用以记叙描写为主抒情议论为辅的表达方式;语言生动、活泼形象。议论文中,以阐述道理为主题,具有确定性;材料必须超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表达方式的议论为主辅以叙述,语言严密、概括、鲜明。说明文中,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说明对象,主题明确,语言准确、客观、浅显;选用的材料符合科学原理,对事物的解释必须是客观的、冷静的,不带感情倾向的。三种文体特点不同,目的也不同,记叙文动人以情示人以范,议论文晓人以理导人以行;说明文授人以知教人以用。作文教学让学生要有清晰的“文体感”深化作文的文体意识。
作文教学中,文学类作文训练:即训练学生童话、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方面的文学。文学训练要以课本为依托。如,从诗中发展诗,把意象还原成生活本身,再揉进自己的立体感受,去解读作者浓缩的感情和思想,只要及时把心中的独特感受写下来就成了诗。例如,一位同学阅读《悯农》诗后忽有所感,写道:“想起粮食/我心情就全复杂/总有一种神圣/从心灵纵深处苏醒/在锄禾日当午的诗句里/站成黄土地的背景……/令我会激动不已/我意识到一颗颗粮食/是一句句结实的语言/在证明着一种命运/牙凿咀嚼的声音/……/父辈们滴湿禾下土的汗珠。”这首诗以《锄禾》为素材,写了自己对粮食独特认识。训练学生写童话小说、戏剧,也是同样之理,我们也能训练学生写童话,写小说和戏剧的作文能力。实际上,作文教学要重视文学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有意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这是对学生文学性的文体训练,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总之,作文教学无论是文章的训练,还是文学训练,都要加强文体训练,使写作遵循文体法则。
上个世纪60年代,我有幸师从莫宗江先生学习研究中国古典园林。中国有句俗话:“师父领导进门,修行在个人”。莫先生就是把我领进中国古典园林大门的恩师。我在此后数十年的建筑创作中无不受到深刻的影响。他那敏锐的艺术鉴赏力、生动的传授感染力、不断探索的治学精神,感人至深,令我终生不忘。
莫先生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知名教授,被公认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师。我们都知道他是梁思成先生的得力助手。梁先生带着他去寻找并发现了一座座国之瑰宝的古建筑,并教他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的、文献性的建筑实测图。他是全清华大学唯一不具大学学历的教授!每当莫先生给我们上中国古代建筑史课的时候,大家都抢第一排的座位,以便看清他在黑板上飘逸的钩画和用投影仪反射出一幅幅精选的实例图片。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他曾放出一张黑白照片,高高的叠石陡山上矗立着一片雪白的粉墙。他说:“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各种不同的美。你们看这一景,是不是简洁明快、对比强烈、充满了现代美?”至今这个画面还印在我的脑际,不可磨灭。
我大学毕业时被分在清华的建筑历史及理论教研组当研究生。1961年我这个研究生有幸参与教研组进行的两次大规模的学术考察活动。第一次是在北方考察历史遗址、古建、园林,第二次在南方,则主要是园林。两次都由莫宗江先生带队。每到一处都是莫公(当时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莫公”)为我们“导读”。他边走、边看、边讲,揭示了许多我们看不出或不懂的美景和典故,特别是点评规划设计的成败,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入情入理。他既要对我们这些晚辈进行教学辅导,还要围绕自己的课题抓紧深入研究、实地拍照,所以总是忙得不亦乐乎。那时正值的困难时期,连香烟也要限量供应,这对劳累不堪而曾是烟不离口的莫公真是相当够呛,可他却每到一处总是神采奕奕。
这两次学术考察使我为中国古典园林倾倒,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古为今用的广阔领域。1962年在我的研究生课题定向时,我竟然没有按照梁思成先生和系里原来希望的那样选宋《营造法式》,而表示想研究中国园林。事后又为此好几天心里忐忑不安。於是我去向梁先生汇报一下我的心思。可喜的是梁先生毫无责怪之意,并尊重我的志愿。他说:“你有志于研究中国园林,这很好。这方面请老莫(即莫宗江先生)指导最合适。他对古典园林研究很深。不但造型、尺度十分精到,而且对这种东方的美有特殊的感受,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阁、一情一景都能讲出许多道理。”从此,我就正式追随莫先生学习中国皇家园林了,一学就是三年。
这时正值、自然灾害之后,全国正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这是风平浪静的三年,清华园洋溢着浓浓的学术氛围。清华建筑系历史教研组在中国古代建筑史方面有两个重大课题,一个是梁思成先生宋《营造法式》研究。一个是莫宗江先生的颐和园研究。莫先生在关于清代北方十大皇家园林,特别是颐和园的来龙去脉、规划布局、景点设计、艺术特色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他曾在教研组小范围内讲过几次《颐和园研究》。他到颐和园进行现场研究有时叫我随同前往。他不时会提出问题要我回答,促我思考。一次,他让我分析一下“意迟云在”、“重翠亭”和“千峰彩翠”这三个处在一条路上的建筑的景观特色。为此,我在这三处转了好几次,画了速写及平面图,后来发现在造景方面除建筑的形式、位置外,道路与建筑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我把这些图和体会向莫公汇报时,他笑着表示满意。然后,他让我接着做一个课题,把昆明湖中的龙王庙这个岛屿作为景点进行研究。对当时的我这就是个大题目了。我学着莫公的工作方法,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弄清沿革,从全园总体布局上进行分析,对岛上建筑群进行测绘并研究,摄影、画图、成文。在此过程中不断受到莫公指点。在他鼓励下,我将这篇文章送交《建筑学报》发表。
这时莫先生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研究生论文题目定为《颐和园后山西区若干风景点的园林原状、造景经验与修复改造》。莫公就是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一步步引领我进行学术的攀登。他对我们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严格而又慈祥,高深而又浅出。他曾经说要在一场大雨之后带我们年轻人去看香山的瀑布,这是他独到的发现。可惜,时光流逝却始终未能成行。
莫先生在从事课题研究、带研究生、给同学讲授中国建筑史外,还在教研组内部给教师作专题讲座。如:他在教研组内曾系统地讲《中国古代建筑法式制度》,内容丰富,分四次才讲完。有一次我和年轻教师一起带学生测绘古建筑实习之前,莫公专门给我们讲了《清官式的基本作法》。从莫先生那里得来的关于古建筑的系统知识,可以说是我受用终生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还回到母校专程拜访莫先生,就唐代建筑问题向他请教。他仍像当年我在校时一样,不厌其烦地向我讲解传授唐代建筑之要领,对于我在西安设计新唐风建筑是莫大的鼓励与支持。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莫先生健康每况愈下。1991年7月27日上午我回清华看望莫先生,他七十五岁生日刚过,正值作完第一次癌症手术。罗森教授陪同我前往清华大学校医院探望。手术后的莫公精神很好,很想出去走走。在莫涛陪伴下我们一起在“荒岛”散步并摄影留念。最后一次见到莫先生是在1999年11月。他又一次手术后病危住在北大医院,周围的人都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莫先生则还是很精神地叫师母取出他写的书稿详细提纲,很兴奋地对我说他还要写什么、补充什么。我只好忍着泪水劝他休息、待身体康复后再工作。这是最后的道别。半个月后我在西安获悉莫先生已辞世而去。莫宗江先生在中国建筑界是大师级的人物,是梁思成先生的得力助手,是清华建筑系栋梁之才,作为莫先生的弟子是我一生的幸运和光荣。莫宗江恩师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作者:张锦秋,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设计大师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收稿日期:2006年11月
所谓“双比”法,是将排比开头法与对比开头法结合运用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方法。下面结合实例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排比开头法
排比开头,是指在文章的开头,运用排比的手法,先声夺人,增加文章气势,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抒情,能恣肆。例如: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因诚信酿造生活》)
技巧点拨:本例运用比喻、排比手法,将“生活”比作“酒”“歌”“画”,同时阐述了“诚信”在“生活”中的“酿造”作用,语句整齐, 音韵和谐,情感强烈。
二、对比开头法:
对比开头,是指在文章的开头,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不同的人和事物或同一个人和事物的不同时间,不同方面的情况作对比介绍。运用对比开头法,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可以使描绘的形象更为突出,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
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却可以食用。俗话说:“瓜菜半年粮。”(《菜园小记》)
技巧点拨:这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吴伯箫写的《菜园小记》一文的开头,将“种花”与“种菜”的好处进行对比,突出表达了“种菜更好”的情感,从而引出“我想起在延安蓝家坪我们种的菜园来了”的话题。
三、“双比”开头法
将排比开头法与对比开头法结合运用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方法就是“双比”开头法。此方法运用的技巧是:在排比中例举出与文题相联系的事物,达到加强语势先声夺人的效果;在对比中点明主旨,达到开门见山下笔入题的效果。
1.“双比”开头法可用在记叙文的开头中,分说如下:
A、可用在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开头中,例如:
我的爸爸虽然没有高大威武的身材,没有豪迈雄壮的言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但是,他有严父慈母的心灵,我爱我的爸爸。(《我的爸爸》)
技巧点拨:这是学生习作《我的爸爸》一文的开头,成功运用了“双比”法。文中能代表句式的词语是:没有……没有……没有……但是,他有……,其中,三个“没有……没有……没有……”的内容构成了排比,又与后文“但是,他有……”的内容形成对比,切入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爸爸的敬爱之情。
B、可用在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开头中,例如: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时刻,通过苦思冥想解答出数学难题让人激动,通过勤奋学习走上领奖台让人激动,经过组织考查成为团员让人激动,然而,最让我激动的时刻就是2001年7月13日22时11分北京申奥成功的瞬间。(《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技巧点拨:从标题看,本文要写的事件是北京申奥成功的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三个“通过……让人激动……”构成排比,又与后文“然而,最让我激动的时刻就是……”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北京申奥成功的瞬间的激动和难以忘怀之情。
C、可用在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开头中,例如:
我爱南方的烟雨,爱北方的暴雨,但我最爱的还是故乡的雪;我爱娇艳的牡丹,爱溢香的桂花,但我最爱的还是故乡那美丽的雪花;我爱火红,爱金黄,但我最爱的还是一尘不染的洁白。(《我爱故乡的雪》)
技巧点拨:这段话共有3个分句,构成了排比,而每个分句用“但”作为转折,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双比”开头法也可用在说明文的开头中,例如:
我们的学校座落在景色优美的小河旁,虽然没有人民大会堂的雄壮辉煌,没有故宫博物馆的古色古香,没有苏州园林的完美如画,但是,我爱我们的学校,我爱她的美观,我爱她的整洁,我爱她的活力。
(《我们的学校》)
技巧点拨:在“双比”中点明了说明的对象――“我们的学校”,并且,又用排比句子点出了说明对象的特点――“美观”、“整洁”、“活力”。
3.“双比”开头法还可用在议论文的开头中,例如:
同学,你乱丢饭菜吗?也许你因为饭菜不香;也许你因为肚子很饱;也许你因为饭菜没有很好的色泽。但不论怎样,乱丢饭菜是不良的行为,因此,请别乱丢饭菜。(《同学,请别乱丢饭菜》)
技巧点拨:在“双比”中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同学,请别乱丢饭菜。
剖析海德格尔生存伦理思想,探讨居住的本性以及诗意的栖居的含义,同时结合诗意的栖居的典范,本文着重探讨和寻找居住对于人而言的身体和精神层面双重的意义,以期建构我们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思想。
【关键词】
诗意的栖居 居住 思想 建筑
【正文】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 他通过对18至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晚期的诗歌――“诗意的栖居”的引用与阐释, 并在其撰写的著名论文《人・诗意的栖居》中引用并加以哲学的阐述,从而集中表达了他的建筑伦理思想。通过解读海德格尔建筑哲学的基本思想,对于建构我们以人文本、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思想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海德格尔的生存伦理思想
海德格尔认为建筑的本质乃是人之栖居,是对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眷顾和聚集,并由此提出了“诗意栖居”的伦理学命题。所谓栖居,他认为是人存在于世上最本质的需求。是将“筑造”活动置于广阔的视野中去理解, 置于系统的生态环境之中去认识的,认为其代表保养生长的筑造或者是建立建筑物的筑造。
建筑与栖居之间的关联上, 建筑不是作为栖居的手段, 栖居也不是建筑的目的, 这是因为作为手段的建筑,总是游离于栖居这种目的之外的。从伦理学上解读,他认为筑造和栖居的关系在于以下三点:(1)筑造是真正的栖居;(2)栖居乃是终有一死的人在大地上存在的方式;(3)作为栖居的筑造展开是为那种保养生长的筑造与建立建造物的建造。这种对建筑、栖居等问题作了独到的伦理学考察,对于消除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技术化生存和工具化生存的现象, 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居住的本性
海德格尔认为建筑的本性的贯彻是通过地方空间的构成而建立。在此,建筑的本性是“让居住”,或者说是居住规定着建筑的本性。从根本上来说,居住不仅规定了建筑,而且也规定了思想,因为居住是作为存在给予人去思考的。在此意义上,海德格尔认为思想和建筑有着同样意义,并归属于居住,它只是采取了与居住不同的隐型方式而已。居住的本性,是建筑和思想的综合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住区的建设应该是包括建筑和思想的双重建设,建筑不应该只是由冰冷的混凝土堆砌出来的,而是承载思想的休憩之处。
三、诗意的栖居
在现代主义建筑中,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使建筑师通常考虑的是被“理性化的”,是均质的,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亲情的物。而事实上,建筑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构筑物,更是一个心灵栖居的场所。那么,诗意的栖居是怎样定义的,其具象化之后是以何种形式体现出来,笔者将以“诗意的栖居”的典范江南园林和徽派建筑加以探讨。
1、江南园林
江南园林建设追求返归自然的山水田园的诗意境界。“群山环抱、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布局使整个江南园林人性化。例如灰白色调的亭台楼榭,青瓦黑柱给人一种清新质朴的感觉;具有代表性的苏州留园,在设计理念上追求江南水乡田园生活的美学风格,注重日常生活常态的诗意感受;对水的利用达到了极致,如苏州拙政园以水建园,凸显林艺中水的妙处,另外,其荷风四面亭以及桥廊等细节小品的设计,都注重营造平和冲淡、自然的环境氛围。试想,在这样的世界里面,人定能保持一种无思无欲的自然状态,更不容易有各种消极的情绪,真正可以达到身体的完全放松,以及心灵的净化和沉淀,真正达到诗意的栖居。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一个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博物馆”,而其自身也堪称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本源离不开人的“诗性”,海德格尔提出了 “诗意的栖居”,正是由于他认识到 “一切艺术都要回到诗”。我们不是强调非要返璞归真,但是借鉴江南园林的思想,实现建筑和思想的双重栖居,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是地域性建筑的典型代表。徽派建筑汇集了徽州山川风景的灵气,同时还融合了风俗文化的精华。它的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无论是对村镇的规划构思,对平面及空间的处理,还是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等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徽派建筑对于居住伦理的应用淋漓尽致。首先,古村落的选址注重生态与形态的有机统一;古民居的空间格局中《家礼》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可见在程朱理学中祭祀祖先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次,传承“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寻求可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设计手法上,其采用借景与造景相结合,将自然环境引入建筑之中,创造一种质朴、安宁之美。再有,不忘记处理好共享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关系,提供居民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总体布局上,徽派建筑依山造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 变幻无穷;在空间构造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使建筑显得富丽堂皇。
徽州人曾标榜“理学文章山水幽”。事实也是如此。这里吸引着诸多的文人墨客,且砖雕、木雕、石雕、盆景、版画以及徽墨、龙尾砚、宣纸的制作技艺都发展到极高的水平。这一切对徽派建筑艺术的形成,都具有很深远的影响。
徽派建筑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技术、文化和美学价值上,也体现了与自然的融合,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同时也装点了自然。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是“天人合一”,徽派建筑追求的也是这种“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当今世界要求建筑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与环境合为一体,而徽派建筑正是典范,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意的居住”。
四、居住之思
现代技术的日益推进,使人的活动范围从“宏观”伸张到“微观”乃至“宇观”和“渺观”,生存形态似乎愈来愈丰富多彩,生存空间也似乎愈来愈广阔。但是,宏观方面,诸如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文明的冲突等等这样的问题,却时时困扰着我们,使我们不能够一劳永逸。微观方面,建筑设计的雷同,以及过于模式化和参数化,使人们产生视觉疲劳,并难以从中找到归属感。
而重新审视海德格尔所强调的诗意的居住,认为“诗意和居住同属一起,相互呼唤”,这意义是重大的,提醒了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忘自己,反思存在,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异化现象,让真实的自我,真正的人性敞开,向真实的存在状态回归。可以说,他对真理和诗意的追寻,正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追寻,对充分人性化的世界人追寻,对栖身之地的追寻。
如果说 1933 年《雅典》是对现代技术的宣言,1977 年《马丘比丘》是对“人性回归”的反省,那么 1999 年由吴良镛起草的《北京》则对技术与“诗意的栖居”的完美结合,提出明确的方向。他曾经说过:“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无疑是对诗意的栖居最好的诠释,为着人类居住环境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诗意的居住已经成为城市精英的生活梦想,这个浪潮挑战着中国人的居住观,同时对于设计师也是很大的挑战。设计师需要明白,建筑仅是自然和文化的一部分,顺应着自然的给予,积淀着自己的文化个性。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那种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导向、功利化的科学工具论观点和片面化的机械论思维模式,从人与自然、文化协调的高度寻求人的发展。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全民族真正的“诗意的居住”。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筑・居・思.海德格尔选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6.1189.
[2]诺伯格・舒尔兹.存在・空间・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0.
[3]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48.
[4]彭富春.哲学美学问题---一种无原则的批判[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