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老年大学总结

老年大学总结

时间:2022-04-04 20:43: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老年大学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老年大学总结

第1篇

学习不专,见啥学啥,是老同志学习方面的一个普遍弱点。为确保学员们老有所学、学有所成,我们动员每个学员选学1至2个专业,进行重点钻研突破。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学员都基本学有所长。

教学管理服务及业务水平明显提升。说到教学业务及学员技艺提高快方面,全校师生感受最深。刚开班时,美术班、书法班学员作业往墙上一挂,绝大部分充其量小学生涂鸦水平。经过五年刻苦努力,时至今日,再看学员所展示的作品,可以说象进了艺术殿堂,件件都是精品。师生中有两人被吸收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仅2009年,就有35人被吸收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成为全省各县区老年大学中入会人数最多的。以诗词专业班学员为骨干力量成立的金秋诗社至今年底,已累计编辑出版《金秋计刊》20期,选载诗词960余首。其中,被市级以上报刊选用120余首。全年累计组织师生参加县以上书画展1000多人次,先后获得市以上各种奖励600余人次,作品入选县以上各级书画集300余幅。其中,在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举办的庆祝60周年书画大赛中,全省入选获奖者仅37人,而我县老年大学学员就占6人。这是对老同志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老同志晚年生活丰富多彩的真实写照。

社会综合效益不可低估。

一是牢固占领了老年人这块思想阵地,为全县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由于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老年人这块思想阵地并非完全是一方净土。老年大学不失时机地抓好政治思想教育这一环节,使老年学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大为提高。截止目前,只要是老年大学学员。没有一个参与或不利于社会安定活动的。实践证明,办好老年大学是稳定老年人队伍的有效举措。老年队伍稳定,则社会稳定的基础牢固。

二是丰富充实了老年人晚年生活。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除了丰衣足食外,一些老年人找不到适宜的事情做,只好终日泡牌场或扎人场说东道西,即伤身体,搞不好还伤感情。现在有了老年大学,一有空就上大学,天天有事干,有所求,生活充实多了。学员们在老年大学不但学习知识,切磋技艺,而且交流思想,增进友谊,培养了谦和诚信、宽容大量、举止文明、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尤其有些刚从岗位上内退下来的领导同志,经动员到老年大学,听听练练、写写画画,慢慢支书画产生了兴趣,技艺逐步提高,消去了无聊和孤独,带来了自信和充实。作品挂在墙上,书画集拿到家里,自己高兴,家人喜欢,家庭和和睦睦,成了书香之家。

三是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我县的老年书画热、诗词热就是老年大学开设书、画、诗词专业直接带动的结果。很多学员的字、画已被社会各界广泛收藏,诗词发表在各级报刊上。老年书画及诗词创作已成为全县的一个文化品牌。

四是强化了整个城区居民的养生保健意识。老年大学长年开设保健班,聘名家讲养生,讲防病治病,不断举办讲座,编印齐国力、洪昭光等名家的养生保健知识讲稿及养生歌达万份无偿发给学员及社会上的老年人,一传十,十传百有力地强化了城区居民的养生保健意识,令人明显感觉到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五是推动了精神文明精神建设。老年大学经常举办书画展,举行文体项目汇演,编印诗刊,为群众送对联,活跃了城乡居民生活,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同时,很多老同志上了大学,心情好了,气顺了,身体也好了,不吃或少吃药了,促进了和谐与稳定,这本身对全县稳定发展就是贡献。

几年来特别是最近一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

1、领导重视、支持是办好老年大学关键中的关键。远的不说,仅去年初到现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县委、县政府就先后为老年大学办了一系列实事好事:明确老年大学机构;增加年度预算经费;专拨经费保证我们校庆活动所需;配备校长。确定召开老年大学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县主要领导刘鲁等同志百忙中出席会议并做重要报告,对尊老助学先进单位及优秀师生进行了隆重表彰。平时,县有关领导同志经常亲临大学现场指导,与有关人员座谈,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今年5月份,县委书记刘鲁同志亲自拍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蔡维超同志多次协调,把县土地资源管理局原东办公楼作为新校址交付老年大学使用。可见,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就没有老年大学的红红火火今天。

2、社会各界鼎力相助是办好老年大学的重要条件。老年大学之所以能发展这么好,社会各界的无私相助不可或缺。很多单位都为老年大学提供了一定的物资帮助或工作便利。如县土管局让出原办公楼的东楼作为老年大学新址,县老年书协、县第一初中等单位领导都选派最好的业务骨干到老年大学任教。特别是县医院还给派往老年大学讲课的专家额外加发讲课补助。这些都为老年大学创造了宽松的教学与发展环境。

3、老同志的无私奉献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动力。为办好老年大学,县级老领导王锡璞、艾东修等都做了大量实实在在、在职同志难以做好的工作。尤其原县教育局局长何宝泉、副局长孟宪俊等同志,一心扑在学校,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精神可嘉。离休干部彭惠卿及农民画家刘运堂、王留根等老同志为讲好课,都提前几个月备课,讲课时更是卖力,每次讲课结束时,都赢得学员长时间热烈鼓掌。特别是水务局退休干部崔灿礼、李松茂同志为编印好《金秋诗刊》做了大量工作,在学员中享有很高威望。

第2篇

关键词:老年大学示范校档案管理

档案是指在社会实践中,由组织或个人所形成的有价值的、真实的、记录完整的、形式多样化的历史性信息资源。其最基本的内涵就是真实再现历史。学校档案管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宝库,档案管理的科学规范性、标准合理性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完善学校的教学改革,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进步。老年大学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帮助学校实现规范性管理的重要衡量标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使领导决策更具科学性,学校教学更鲜明具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将长久的深渊价值。因此,对老年大学的档案管理进行探讨研究很有必要。

一、正确认识老年大学档案管理

在对老年大学档案的管理工作中,首先我们要对档案工作有个明确的认识,档案工作与启迪决策、留档存史、有效进行管理休戚相关,是科学管理老年大学的重要方面之一。大学档案是随着大学创办的过程而产生的,不仅记录了个人的大学成长经历,也是对学校的教学活动、人动以及社会活动的真实再现,能保证真实性。大学档案是对历史活动的记录,在作为有效凭证的同时,还保存有各种录音、音像文件,部分重要的手稿、重要文件和印章等,这些重要文件的留档具有一定的凭证作用,且可靠真实。而且,契约、合同的本身就是做凭证使用,大学档案让其作用更加突出。档案,是学校从中总结教学规律,整理经验教训,为学校当前和未来更好的发展提供经验教训,促进学校实现更好的发展。由此可见,在学校工作中,档案管理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需要得到一定的关注,因此要重视档案室的软硬件设备建设,要求档案记录管理员遵循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对学校档案做好整理和保管工作,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让历史以最真实的样子展现给大家和后人。要培养档案管理者和学校教职工的档案意识,充分发挥档案在大学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大学档案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资料收集积累要常态化

老年大学档案文件归档的创办,第一步骤要求有完善的资料收集系统。针对资料收集要进行一定时间的积累。针对学校教学的资料进行完整的资料整理。针对老年大学中的课程教学,教学视频,课件。在教学实践中的活动资料,进行按计划的归纳整理与总结。对活动中较小的细节与未来得及整理的在事后进行归纳总结。争取做到老年大学中的大小事务都要有明确记录。并且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与安全性。老年大学的资料主要要遵循下列四个方面进行收集与整理。一是主要针对办学设施、办学内容进行统计整理,学校资产,设备数量,师资力量,资产总额。学校面向方向等。二是针对校内的管理措施进行系统统计,班级,课程,人员,校院领导,岗位职责等进行统计。针对各种文档与文件,进行安全的归纳与整理。对日常的学校简报等进行梳理记录,针对学校财务支出要进行专人专管,针对学生档案,教学课堂的教学视频进行录制整理。对校园文化的保护,教师资料的整理。学校特色课程的归纳等三是针对办学成果进行整理。针对各类事件进行总结,展示,获奖奖品,获奖感言等。针对课外学习的部分要认真收集整理,针对发生的突出表现,如好人好事,见义勇为等,进行详细记录。针对师资力量的展示。基层办学等项目进行归纳总结。四是针对示范指导的,校外拓展的事迹要进行跟踪记录。如宣传学校政策,办理教学观摩会。

(二)资料分类归档要标准化

档案分类管理可以为后续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很大的方便,具体的分类有:文字档案、图表档案、照片影像档案、电子档案等基本的分类。档案进行归档前,要对所收集的各项资料进行基本的价值判定,这个鉴定有利于档案的保存质量,对于今后工作中的档案查询等有着积极作用。档案的价值鉴定能够决定每一份档案文件的去留,从立案文书到后期管理,始终灌输在整个的档案管理的过程当中。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应当有着自觉、明确的档案管理意识,加强专业鉴赏能力,提高专业技能,掌握鉴定方法,更好地保证档案的质量。在进行档案分档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有计划、有层次、有主次顺序的开展档案整理工作。在学年末,要将前期的档案材料,严格按照国家或当地老年大学协会的“评估细则”和“指标要求”进行分类归档、装订、保存,建立有价值的档案管理资源库,从而更好的实现档案管理的价值和积极意义。

(三)资料编目管理要规范化

老年大学的档案要规范化,整理的便捷化,要让档案方便查阅。便捷调出其中的卷宗。要对整理的档案分期或不分期进行审查,对整理的档案进行编号整理,对不同类型的文件进行归类,针对上级下发的重要文件等,进行一定的特殊存放。对整理好的卷宗进行标示,如,讲档案表皮进行档案整理。针对卷内目录进行明确标示,做出内容相符的卷内目录。针对不同内容的文章进行装订。标明明确的日期,文件的大致内容等,对印刷进行一定格式的排版。对查阅人有一定的友好性。在档案管理上也要进行一定的安全责任制度,针对档案存放要做到专人专管,对档案室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存放布置。存放地点要注意防水,防潮,防盗,防虫等多项保护措施。对于有条件的,进行一定的电子排挡,进行电子目录存放。更加便于查阅者进行翻阅查找。

三、结语

在老年大学中,各项管理工作虽然琐碎却十分重要,特别是老年档案管理,在学校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想要进一步提高老年大学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成效,需要全校师生共同树立档案管理意识,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将现代信息化技术融入档案管理中,借助现代科技更好的实现档案管理,使其呈现更好的发展。总而言之,档案管理作为老年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的改进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积极性,不断加强更新档案管理的方式,才能更好的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老年大学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重视老年教育 推动高校老干部工作

重视老年教育,发展老年大学是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工作目标的关键,同时也是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做好离退休人员工作的有效载体。内蒙古老年大学工业大学分校办学至今,得到了老年学员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在办学和管理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内蒙古老年大学工业大学分校(以下简称分校),成立于2001年5月,是由内蒙古老年大学主办、内蒙古工业大学离退休人员工作处承办的一所老年大学。

在内蒙古老年大学的指导下,内蒙古工业大学党政领导给予大力支持,该分校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在普通高校不断扩大招生、教学条件十分紧张的条件下,2001年,学校专门为工大分校拨付专款购置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2005年,内蒙古工业大学在新建楼划定700平方米,为老年活动中心设置教室3间;2007年,分校又增加了教学用房,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开设的课程由开始的4个专业4个班,发展到现在的电子琴、书法、舞蹈、音乐、绘画、保健按摩等6个专业,10个班。几年来,已培养老年学员1390人。

分校按照内蒙古老年大学总校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任务,任课教师都能认真完成全部教学任务,所设专业符合学员需求,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7年来,办学效果良好,分校将“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作为离退休人员工作统筹考虑,既活跃了老同志日常生活,又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教育内容上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多样性,以增强对老年人的吸引力。学员通过学习,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修养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使晚年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分校将离退休同志吸收到老年大学,通过有规律的学习,激活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以顽强的精神战胜病魔。有位70多岁的老同志,患有全身关节病多年,想做按摩治疗,最少也得几千元,最后打听到老年大学分校有保健按摩班时,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报名,结果只用了一百元就参加了一年的学习。经过学习按摩,病情大有好转。还有书法绘画班的一些老同志,离退休前因工作忙把自己的爱好只能放一边,退休后经过上老年大学,将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参加各种老年书法展活动,受到了好评。电子琴、舞蹈、音乐班,为自娱自乐提供了专业的训练和提高,使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分校不但为本校离退休老同志办了实事,而且也带动了周边有关单位的老年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社会辐射作用。同时,任课老师教学认真负责,不少老同志身心得到放松,疾病减少许多,这也为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管理方面,分校得到了内蒙古老年大学总校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所有任课教师的讲课酬费,由总校支付,为开展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内蒙古老年大学总校以及内蒙古工业大学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不仅在思想上、精神上给予了分校大力支持,而且在财力上给予了极大的资助,使得分校办学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和可靠的保障。

目前,工大分校正在认真落实全国和自治区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总结和探索老年教育的经验,进一步推动老年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4篇

在这秋风送爽、硕果飘香的金秋时节,老年大学迎来了建校五周年校庆。经市委分管领导同意,今天我们召开老年大学校务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出席今天会议的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老年大学名誉校长同志,原地区政协工委主席、老年大学名誉校长同志,原地区行政公署常务副专员、老年大学名誉校长王殿映同志,以及老年大学校务委员会全体成员。今天的会议共有四项议程,第一项,宣布调整后的校务委员会成员名单,第二项,市委老干局局长、老年大学校长张辉林同志传达甘肃省(际)老年大学联席会议、西北五省(区)老年大学协作会议、全省老干部工作“四项建设”经验交流会议精神。第三项,原地委助理巡视员、老年大学副校长赵荣炘同志汇报老年大学建校五年来的办学情况。第四项,请朱部长讲话。最后,讨论老年大学有关问题。

首先进行会议第一项:宣布调整后的老年大学校务委员会成员名单。(杨市长宣读市委文件)

下面进行第二项:请市委老干局局长、老年大学校长同志传达甘肃省(际)老年大学联席会议、西北五省(区)老年大学协作会议、全省老干部工作“四项建设”经验交流会议精神。

第三项,请老年大学副校长同志汇报老年大学建校五年来的办学情况

现在,请部长讲话,大家欢迎。

刚才,同志传达了甘肃省(际)老年大学联席会议、西北五省(区)老年大学协作会议、全省老干部工作“四项建设”经验交流会议精神,同志汇报了老年大学五年来的办学情况,朱部长就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协调一致办好老年大学做了重要讲话,对老年大学面临的几个问题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这次会议是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了把这次会议的精神,特别是朱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这里,我再作几点强调:

一、抓紧做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朱部长的讲话,要求明确,针对性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老年大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我们一定要学习好、贯彻好。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意识,激发工作动力,更加自觉地协同办好老年大学。要认真研究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思路和措施,特别是涉及老年大学发展的三个具体问题,相关部门要按照这次会议提出的要求认真加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二、充分认识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老年教育是党的老干部工作、老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需要而产生的一项新兴事业。办好老年大学是创建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符合时代需求的民心工程。办好老年大学对提高老年人的素质,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发挥老年人的作用等,对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们办老年大学,既是党和政府对老同志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的具体体现,也是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可以说,老年教育工作是一项造福老年人,服务全社会的事业,我们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做好老年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老年教育这件大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积极探索办学规律,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

老年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老年人上大学是寻求自我才能的再一次提升和发挥,更多的是寻求晚年生活过得丰富,充实。老年教育是一项新兴的事业,没有现成的路子,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我们要以人为本,围绕规范化建设目标,探索老年教育客观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开拓创新,走出一条办学新路子。当前,就学校管理工作上着重要做的有:

一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校巩固和发展,让学员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在坚持“教、学、乐、为”的原则下,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力求“三贴近”、“四突出”,即贴近时代气息、贴近社会生活,贴近老同志学习需求,突出思想性、突出知识性、突出趣味性、突出实用性。也就是说,根据老同志需求开设课题,安排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教师是关键,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要靠教师去完成。因此,我们要把好选聘教师的关,聘任文化水平高、专业知识渊博、有教学能力、热爱老年教育事业的教师到校任教。

二是建立和完善管理工作制度。规范化靠管理,管理要靠制度。在总结以往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再经提炼形成规章制度,使学校工 作条理化。同时,老年大学的规章制度,不能使老同志有压力,而是明确每个部位有人管有人做,应如何做,达到宽松有序。

第5篇

一、加强和提高对老年教育的认识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基础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78亿人,占人口总量的13.5%,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占到全国总人口的7%以上,就算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准,我国从2000年开始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海盐县为例,到2012年底,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77500,占全县人口的20.6%。预计到本世纪中期,我国老年人将达到4.37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1%。如此庞大的人群,满足他们的“求知、求乐、求健、求为”的要求,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办好老年大学,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全国已有各类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49289所,在校人数达到587万人。因此,兴办老年大学,顺应了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顺应了老年人的需要,顺应了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对老年人的新要求,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老年工作方式之一。老年人上老年大学既可减轻社会养老机构、场地和设施不足的压力,又可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素质,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因此,老年大学必须把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摆在首位,那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教育老年人,坚持科学发展观引导老年人,坚持与时俱进、乐观向上、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办学方式吸引老年人,坚持提供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有一定财力支撑的保障体制,善待老年人,让老年人通过老年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逐渐尽量培养成新时期的新型老人。各级领导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战略高度认识办好老年大学的重要意义。这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前提。

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办好老年大学的核心

在新的形势下,要办好老年大学,必须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一些有识人员提出:“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管理,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理,三流的学校靠权力管理。”可见学校文化对于办好老年大学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文化的最大特质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它能以无形的意识深刻影响有形的存在。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立场、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老年大学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办好老年大学的核心问题来抓,建立以“为老年人服务”为宗旨.以“厚德载物、乐观奉献”为根本,以“以人为本,和谐兴校”为核心价值观,以“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以“尽职、和谐、进步”为教学职责,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勤俭办校”为总原则的学校文化体系,促进学校的思想建设和教学管理。

三、加强教职员工队伍建设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关键

要搞好老年大学,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员工队伍。

一是要实行对教职员工的聘用制。凡是老年大学聘用的教职员工要对其经历、能力进行审核,聘用后要经求各方面包括学员的意见。并把这些意见作为下一年度聘用的重要依据。

二是要求教师必须编写教学大纲。在教学中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三是建立对教职员工的考评制度,以此激励教职员工在教学和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还要注意对教职员工的思想教育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做到“德”和“专”的统一。从“德”的方面,要求教职员工本身要具有较好的道德修养,能够贯彻和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在工作中团结、协作,倡导文明和谐,使学校真正成为弘扬正气,宣传主旋律的阵地。在“专”的方面,提倡教职员工加强自身学习,掌握新知识。管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而保证老年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教学方法乃影响教学效果,建立较高水平和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老年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此,一要精心选聘好教师,教师素质的强弱直接关系教学质量的高低,把热爱老年教育、精通教学业务、教学方法好、身体健康、有时间保证作为选聘教师的主要标准。二要相对稳定,教师的聘任一般以二至四年为一周期较好,最短不能少于一年。三要创新师资队伍管理,明确教师的责任、行为的规范和课堂常规要求。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尊重教师,感情投资,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的教学需求积极提供便利,提供平台。

四、设置好专业和招生是保证老年大学办学规模的前提

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学员的求学积极性和在校生巩固率,也影响新生的入学率,招生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办学规模和效益。要想真正为老年人办好大学,让更多的老年朋友都来学,首先要确定开办有吸引力的专业。秉承“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贯彻“学、乐、为”相结合的办学方针,把老年大学建成老有所学的课堂,老有所乐的舞台,老有所为的阵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专业设置可满足老年的需要(医学保健类),适应老年人志趣(器乐、书画类),顺应时展(科技时尚类),富有知识性(诗词、国学类)、休闲娱乐性(歌舞健身类)、注重实用性(家政服务类)。

五、加强制度建设是办好老年大学的保证

健全规章制度和建立完整的学校档案

是老年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制度建设是搞好学校管理的保证,因此,要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依制度治校。要注重改进管理方法,努力做到“三个转变”,即从“以人管人”向“依制度管人”转变;从行政命令向人性化管理转变;从主观意志向民主化管理转变。 老年大学要以政治建校、质量兴校、平安立校为原则,规章制度一般可分三大类来建立。

一是管理事的制度,从学校章程到行政管理;

第6篇

一、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创办一流社区名校

常青花园老年大学虽然只是一所社区学校,但一直坚守争创一流、追求卓越的精神。2008年,由开发商投资,学校的新教学楼在风景秀美的社区中心花园拔地而起。2000余平方米的新校舍功能齐全,总资产近3000万元。整座教学楼宛如镶嵌在美丽画卷中的一颗明珠,成为常青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乐园,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标志。目前,学校开设了14个专业、86个班,在校学员3100余人次。学校积极探索基层老年教育的特殊规律。开设课程以认真广泛的调研为基础,以学员满意为目标;多渠道选聘优秀教师,鼓励他们改革教学形式,广泛运用讨论交流式、活动互动式、解难讲座式等教学手段,搞活课堂教学,激发学员兴趣;抓精品课程创建,树立标杆,引领其它学科发展;选好热心为集体服务的班长,形成凝聚班集体的核心;适时组织学员成果展示,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三课堂活动,引导老年学员、社区老年人广泛参与,既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也展现了老年人热爱生活、多才多艺的精神风貌。问卷调查显示,学员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都在95%以上。学校注重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老年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一些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结合教学实践取得了不少颇有见地的研究成果,有些在《老年教育》等刊物发表,有效推进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校还积极参加全国和省、市组织的老年教育有关课题,并牵头开展湖北省《城市社区老年大学参与基层社会建设的情况调查》课题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提升理论。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常青花园社区的大文化,将“求知达观,康乐有为”的核心精神作为校训;组织学员谱写校歌;充分利用学校门口的文化长廊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如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以此为重点展开宣传教育,引导老年学员更加深刻真切地理解其内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融入老年学员实践,成为可感知、可奉行的行为准则和信念理念;开辟《夸夸身边的人和事》宣传栏,组织动员学员写身边好事、赞身边好人;坚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表彰优秀师生、优秀志愿者等,大力弘扬真善美,积极传播正能量,有效推动了学校形成比学赶帮、勇于争先的新风尚。

二、面向社区全体老人积极扩大教育供给

社区是老年人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方便老年人就近参加学习是老年教育的首要任务。截至去年底,定居在该社区的常住人口有6万余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7.3%。该社区有2000多名老年人参加常青花园老年大学学习,入学率达20%以上。在老年大学的协调推动下,常青花园社区建立了老年教育指导委员会,由社管办党工委书记任主任,各社区书记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委员,加强了老年教育在辖区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促进了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进一步融合。为推进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制订了社区2011—2015教育发展规划,引导老年人学习、激发学习动机、服务学习需求、展示学习成果。在办好社区老年大学的同时,开展了许多鼓励、服务老年人学习的活动,通过引导学习、辐射社区、示范周边,努力做好对社区老年教育、社区老年学校的指导、培训、服务工作。主动联系社区,共同组织策划与学习相关的各种文化活动,引导老年人纷纷参与;老年大学还利用空闲场地举办分校,把知识送到老年人家门口,使整个社区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让“一枝独秀”的老年大学延伸、辐射开来,使能够学习、希望学习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老年教育的“满园春色”。

三、学校社区联动共建着力抓好“两个服务”

学校建设和各项工作始终围绕着服务党委中心工作、服务社区文明建设展开。每逢重大节日和纪念日,都要举办专题展览或诗歌演唱。学校成立了诗词楹联学会、书画家协会、摄影学会等多种兴趣活动小组,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谓硕果满枝头。如,先后出版了《翰墨常青》《康乐有为》《情满常青》《梦圆常青》等系列丛书,其中诗集《常青放歌》中的部分作品被《光明日报》以整版篇幅选登;学校每年都要举办2~3期书画展,至今已展出作品4000余件,许多学员作品在省、市、区乃至全国大赛中获奖;学校艺术团先后两次受文化部委托,代表国家赴马来西亚、匈牙利访问演出……老年大学丰富的课外文化活动,弥补了社区文化场所的不足。社区举办文化节和大型文体活动时,学校积极组织参与,在社区文艺舞台上挑大梁、唱主角;书画班开展的春节送春联活动已坚持数年,深受居民欢迎;保健按摩班自发组织“吴天祥”志愿者小组,每周定期为社区居民治疗按摩,累计已达1000余人次,他们妙手回春,帮助不少居民解除了病痛,恢复了健康……学员们“跨进校园是学员,回到社区是老师”,有效地推动了社区的文化建设,赢得了社区领导和广大居民的认可与赞扬,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如今,常青花园老年大学已不仅仅是老年教育的“课堂”,同时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阵地”、文明建设的“窗口”,每年都有各界人士慕名前来参观,《中国老年报》《老年教育》杂志多次对该校的情况作过报道。经过多年努力,常青花园社区已经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社区建设的一个品牌。学校建设和社区建设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围绕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社区中心任务,着力建设“康乐有为”的校园文化,使学校建设与社区发展实现了双赢。

作者:彭克敏 单位:武汉老年教育研究中心

第7篇

关键词:老年教育;以人为本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其对象是老年人,其特征是非功利性。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老年教育的规律,按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特征完善教育形式,制订教育内容,实施教育措施,以此来体现老年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

老年教育工作到目前还是一项不太成熟的工作,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现有的是我们对老年教育工作的热情。我们以服务老龄事业为宗旨,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来把这项事业做好。

一、根据老年需求特点制定教育内容

教育专家认为,老年人辛苦一辈子了到了退休年龄还要再去上大学,既不是为了职务、职称,也不是为了学历、工资,而是为了寻求生活乐趣, 回报社会得到自我实现体现的满足。

老年人上大学,可以实现自己在职时没有时间实现的愿望。老年学员既有求职和成功的心理需求,也有娱乐和审美的心理需要,还有自尊和友谊的心理愿望。在老年教育的教学中渗透着“情”和“趣”,这些都能较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比如,开展适合老年人参加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以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实现“老有所乐”;办好老年大学,以便老年人增长知识和技能,培养新的兴趣和爱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促进“老有所为”,老年教育以“学、乐、康”为目的,促进健康长寿是老年教育的题中之重。

发展老年教育是提高老年人综合素质,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有效方法,老年教育是素质教育,老年教育通过开设项目繁多的课程和开展文体活动的形式来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等。老年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了他们自我服务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自觉性,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条件。

尤其,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实现价值同样也是老年人的追求。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不但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而且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地生活态度,对身心健康大有益处。通过老年大学能够使老年人做到学为结合,以学促为,提高能力,为实现价值创造条件。例如习书练画、扭秧歌、踢毽子、吹拉弹唱等给人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利用在老年大学学到的知识教育后代、帮助别人,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学会了医乐保健,防病、治病,增进了健康,为国家和家庭减轻了负担,也是一种价值的实现。尽管老年人实现价值的形式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实现了自我价值,处处受到了尊敬和尊重,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二、老年教育要科学化

老年大学能否把老年人吸引进来、挽留得住,教学内容非常关键。教学内容要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学、乐、为三者要紧密结合,从内容到形式都力求三贴近: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老年人,尽量克服随意性、盲目性,加强科学性、实效性。

(一)因需设课。根据老年人普遍所需,开设时政课、保健课;根据社会迫切所需,开设普法课、技能课。

(二)根据老年心理特征实施教育措施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是指其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情绪、性格、智力等综合表现。老年人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社会群体,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老年人的重要追求,由于他们的职务、资历、文化和从事的事业差异。兴趣爱好也不同,水平起点也参差不一,办好老年大学,必须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因材施教,因需设课,合理安排,科学计划。

老年学员的构成状况和心理特征决定着他们的学习和目的。大体概括有下列几种:满足和培养兴趣爱好,丰富晚年生活;不断完善,提高个人素质,增强身心健康,为自己和家庭服务;学有所为,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开阔视野广交朋友等。

三、活动要经常化

老年大学除搞好教学外,还必须经常的、主动的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活动。没有活动就没有生命力、推动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只有开展好活动,才能更好的发挥老同志老有所为的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组织上的关心、重视,才能更好的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报告团活动,组织老干部、老党员、老专家、老工人到托儿所、学校、基础去,对托儿所儿童、在校学生、基础青工进行传统、法制和科技教育。

献爱心活动,在国家遇到特大自然灾害时,组织老同志对灾区人民捐款支援灾区人员生活和建设。

重要节日和消夏活动,如元宵节、重阳节、消夏晚会等开展适合老年人形式多样的活动和文艺联欢及年终汇报演出等。

文体活动,定期举办象棋、书法、乒乓球、台球、门球、跳棋、秧歌、太极拳(剑)等活动的比赛。不定期举办重大活动,例如建党90周年举办的红歌拉力赛就非常受欢迎。各基层老年大学充分调动老同志的积极性通过唱红歌表达了对党的感恩之情,向建党90周年献了一份厚礼。

文体骨干培训活动,每年要有计划的培训健身秧歌、太极拳(剑)、柔力球等适合老年人活动项目的文体骨干培训活动,以点带面自发培养一大批老年爱好者参加,掀起全民健身,为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通过培训和有计划的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培训出了一大批文体爱好者,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了文化广场的活动中来,每天早晨和晚上,你会看到每个小区的广场上老年朋友们在音乐的陪伴下翩翩起舞和健身锻炼的和谐场面。

四、加强思想教育,促进老年学员全面发展

实践证明,老年大学教育不仅把专业教育搞好,同时还要把思想教育搞好,才能真正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把思想教育作为一项基本的教育内容放在重要位置,切实抓好。

老年学员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他们不同程度的经历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洗礼,有着较高的觉悟,但他们退休后存在着“淡化政治”的倾向。因此,引导他们珍惜荣誉和发扬荣誉,组织他们演讲会战和创业史,组织他们唱红歌、油歌,营造良好文化阵地,焕发广大老同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油田、热爱小区的主流意识,使他们改变了退休后逐渐“淡化政治”的倾向,较好的实现了社会角色的转变,唤起了原来就固有的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切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生存能力。培养健康老人,就是通过老年大学的培养,使老年人延年益寿的能力进入新高。通过学习,不断摆脱人老后影响健康的种种困境,做到性格合群,知识合时,健康状况与长寿时代合拍。

以学“促”“为”,发挥老年作用,既有利于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内容,调整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又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是老年大学一个重要的奋斗目标。

第8篇

一、强化舆论宣传,推进老龄工作健康发展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采取制作板报、条幅、座谈、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老龄化形势、老龄工作方针政策、老年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优化老龄工作环境。

2、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评选表彰“南关区十大孝亲敬老家庭”活动,主动协调新闻媒体对涌现出来的敬老好典型的宣*传,努力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3、积极总结推广老龄委成员单位、基层社区和农村开展老龄工作的典型经验,推进老龄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认真做好《吉林老年报》的征订工作。

二、以民生工作为主线,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1、抓好特困老人助养工作。按照市老龄办助养金“1比1”匹配政策,按时为特困老人发放助养金,努力扩大助养面。

2、进一步做好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发放工作。按时发放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规范管理,统一制定《高龄老人季度走访工作手册》,防止高龄老人补贴漏报、瞒报等现象发生。做好百岁老人的春节慰问工作。

3、开通“绿色通道”,方便老年人办*证。对于家在区政府附近的老年人,可以不到社区直接到老龄委办理老年证;对于身体不便,不能办理老年证的老人,街道社区老龄工作者亲自到家里现场办公,热情服务,任劳任怨。

4、加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协助民政部门抓好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工作,参与谋划,积极扶持,重点抓好养老服务员公益岗位、空巢老人日常服务,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广泛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

1、以开展敬老月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社区、村组织和老年文体群团组织的作用,开

展好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2、积极参*加市老龄办举办的“快乐夕阳红”老年旅游,“千名老人看长春”等大型活动。积极参加省老龄办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

3、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努力办好老年大学,对区老年大学要在办学方向及方法上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确实把老年大学办成有社会影响力,深受老年人欢迎的一所学校。

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围绕当前老龄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理论探讨和研究。

1、开展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方式的调查,全面了解农村老人养老、医疗、文化生活、老年维权等方面的情况,剖析影响农村老龄工作开展的瓶颈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2、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长效机制的调查,深入了解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推动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和建议。在巩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五、加强老龄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

第9篇

退休后,我上了老年大学。为了挑战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我选择了电脑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我能独立操作上机打文章了。为了学有所用,我决定利用电脑帮助,制作家庭档案。

第一件档案是房产。在房改时我买下了单位分的住房,前年旧房拆迁,我利用拆迁补偿费和积蓄购置了一套二手房。这套房子来之不易,是我们一辈子省吃俭用的积蓄所购,它是给我们遮风避雨的温馨的家。为了让女儿对房子的情况有所了解,更珍惜爱护这个家,同时也考虑到将来房产买卖业的发展,让她清楚房子的价值,便于处理房产,我将房子的各种证件如房产证、购买合同、拆迁协议等都复印了,还有装修结算清单等一起装订成册。前面附上前言,后面贴上各房间的照片,并说明房子的来龙去脉、总价值,为房子做了一份完整的档案。只要拿出这本档案,房子的情况便一目了然。

第二件是为老伴制作档案。老伴英年早逝。生前在工作中也有很多成就,获得不少奖状。他病逝时女儿还小,为了让女儿对父亲有个较完整的了解,我将所有能反映老伴一生经历的毕业证书、奖状、入党申请、职称证书、自传及他生病时治疗情况等等材料都装订在一起。我在前面贴上老伴的相片并写了一份前言,总结了老伴的优点和一生,并寄托了对他的哀思。每当想念老伴时,我就拿出来看看,感到老伴虽死犹生,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第三件是给家里的图书制作目录档案。我和老伴都爱看书,家中购买了几百本书,但因放得没有规律性,想找一本要看的书也不容易。为此,我利用在老年大学学会的电脑,将家中所有的书按中外小说类、学习类、生活常识等分门别类打印出书名、作者、出版社,再按目录将书排列有序,放在编了号的书柜中,这样找一本要看的书非常方便。先从目录中找到书名,再到相应的书柜中找出即可。有了目录对家中的书心中有数,也方便了购买新书。

第四件是给家里邮票制作目录。邮票中有很多知识,集邮也是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过程。老伴生前喜欢集邮,虽然集的是用过的旧邮票,但也是他心爱之物。为了纪念老伴,我也步他后尘继续集下去。并用电脑把邮票编号打印出来,并按顺序集邮册,这样就清楚自己缺少哪张,有目的地与人调换。

在退休后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不但参加了老年大学的学习,还利用学到的知识,为家里整理制作了家庭档案。每当我打开自己制作的档案,心中充满了喜悦。现在我觉得退休生活很充实,时间不够用。我知道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其乐无穷也!

(责编:辛 娅)

第10篇

一、强化舆论宣传。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大力开展老龄化形势、老龄工作方针政策、老年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优化老龄工作环境。

2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主动协调新闻媒体对涌现出来的敬老好典型的宣传,努力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3积极总结推广老龄委成员单位、基层社区和农村开展老龄工作的典型经验。

二、以民生工作为主线。

1抓好特困老人助养工作。按照市老龄办助养金“1比1匹配政策。努力扩大助养面。

2进一步做好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发放工作。按时发放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统一制定《高龄老人季度走访工作手册》防止高龄老人补贴漏报、瞒报等现象发生。做好百岁老人节慰问工作。

3开通”绿色通道“方便老年人办证。对于家在区政府附近的老年人。不能办理老年证的老人,街道社区老龄工作者亲自到家里现场办公,热情服务,任劳任怨。

4加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协助民政部门抓好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工作。积极扶持,重点抓好养老服务员公益岗位、空巢老人日常服务,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广泛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

1以开展敬老月活动为契机。开展好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2积极参加市老龄办举办的快乐夕阳红”老年旅游。

3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努力办好老年大学。确实把老年大学办成有社会影响力,深受老年人欢迎的一所学校。

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开展理论探讨和研究。围绕当前老龄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1开展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方式的调查。剖析影响农村老龄工作开展的瓶颈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2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长效机制的调查。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原因,为推动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和建议。巩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五、加强老龄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

第11篇

贵州省遵义市离退休干部工作局通过搭建载体平台、开辟新的途径,开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符合老干部工作实际的增添正能量活动,推动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转型发展。

着眼学习宣讲,落实“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多形式学习。采取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局务会、干部职工学习会、培训会、老同志座谈会、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学习会等多种形式,集中学习《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宣传提纲》,深刻领会正能量活动的精神实质。二是坚持多层次宣讲。按照分级负责、全面覆盖的要求,市、县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分别组建宣讲组到各地各单位进行宣讲,并向未宣讲到的离退休干部印送《宣传提纲》,确保不漏一人。三是坚持长期性推进。将开展增添正能量活动精神的学习贯彻纳入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的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培训计划,纳入各级老年大学的教学计划,纳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以离退休干部为主的社会组织的重点学习内容,将开展正能量活动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充实到教学、培训、学习中。

立足遵义实际,建好“三个平台”

一是建好“名城讲堂”,传播遵义好声音。组织长期研究遵义历史文化的老同志,定期开办讲座,讲好遵义故事、传播遵义好声音,引导更多老同志展示阳光心态、争做模范老人。二是建好“快乐看台”,展示遵义好形象。通过形象展示、实景展示等形式,组织老同志参观、考察、体验,多角度了解遵义的人文风情,体验美好生活。三是开好“幸福话吧”,畅谈遵义大变化。以在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等设立谈心室、聊天室,组织老同志以座谈访谈、撰写征文感言等形式,为老同志开设交流沟通平台的“幸福话吧”,引导老同志感恩幸福生活。

依托组织资源,培育“三个载体”

一是依托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增添正能量的“主阵地”。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规范组织设置,创新组织活动,打造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的“精神乐园”。找准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凝聚力,带动广大老同志积极投身正能量活动。二是依托各级关工委组织,打造关心下一代的“助推器”。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引导老同志积极投身关心、帮助、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三是依托各类老年社团组织,打造增添正能量的“放大器”。加强对老年社团的组织引导和服务管理工作,引导老年社团中的老同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释放正能量。

坚持榜样示范,抓好“三项活动”

一是开展寻找“最美老干部”活动。老干部工作部门联合市县两级新闻媒体,以评选活动为抓手,寻找遵义最美老干部,树立老干部的先进典型,让老同志学有榜样、比有标杆。二是开展先进事迹报告活动。在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优秀关工委组织、先进老干部等组织和个人中,优选一批组建巡回报告团,每年开展一次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激励更多老同志参与正能量活动。三是开展先进经验交流活动。建立工作和学习交流机制,每年举行一次全市增添正能量活动工作交流会,提炼总结、学习交流、推广运用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各地各单位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加强舆论引导,建好“三个渠道”

一是媒体宣传正能量。通过专题访谈、典型展示等形式,让老同志走进荧屏、走上报纸“现身说法”,激发老同志参加增添正能量活动的积极性。二是网络传播正能量。组织引导老同志在网站上积极发声,帮助老同志开设网络栏目,开辟老同志发声平台,加强老同志的计算机基本技能操作与网络知识培训,并引导一批老同志担任网络宣传员。三是线下传递正能量。组织老同志走进工厂、社区、单位、学校等讲述自身所见、所闻、所感、所为,来影响身边人,真正做凝聚力量的“粘合剂”、化解矛盾的“油”、推动改革的“助力器”。

第12篇

全镇共有10个村(居)60个村民小组,响水县黄圩镇地处三市五县交界处。31512口人,其中老年人口3462人,占全镇总人口数的10.9%为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努力营造健康的养老环境,全面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镇于年月在全县率先创办了第一所老年学校,1998年更名为“老年大学”10多年来,认真贯彻落实《老年法》教育法》以及中央、省、市下发的有关老年教育的文件精神,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增加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办学宗旨,坚持“学为结合,以学促为”施教方针,结合老同志的兴趣爱好,以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先后开设了书画、卫生保健、文艺、体育等6个学科,通过不断的探索、改革、创新,逐步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老年教育的路子,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至目前为止,全校共有40多名学员先后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

增强老年教育的活力

一、更新观念。

旧的办学模式已暴露出许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生源问题,由于我过去抱着“老年学校,老年大学是为离退休老干部服务”观念,人为地使学校与社会隔离,致使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徘徊于校门之外,造成了重复招生,生源枯竭的危机,由于退离休干部人数有限,两届学员的结业导致重复教学内容,年年老一套,失去了吸引力,严竣的现实使我认识到要求得老年教育的生存发展,必须从更新观念入手,勇于打破禁锢我办学思想、阻碍我办学步子的条条框框,选准老年教育的立足点,准确把握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树立起新的教育观。

打破只面向离退休干部办学的旧体制,一是树立“大教育”观点。把整个社会老年人纳入老年教育的视野。发展壮大老年教育队伍,把老年大学办成社会老年人的家”使老年教育由“无源之水”转入“源远流长”新境地。

把提高老年人自身素质,二是树立“素质教育”观念。立足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三高”特点。增强自我服务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把老年教育真正办成适应老年人特点和需求的特色教育。

服务于时代,三是树立“时代教育”观念。立足于时代。以时代的发展为导向,不断拓宽老年教育的新领域,增添老年教育的新内容,开拓老年教育的新思路,把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特征的新型老年人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教育目标,使老年教育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了旧的招生制度,把校门向全社会老年人敞开,并在龙马、双套、大兴等村设立了三个分校,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老年人的求学愿望,使老年教育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镇、村二级网络结构,增强了老年教育队伍的活力。

增强老年教育的吸引力。

二、求实创新。

接受新事物上的突出特点是重经验、实用而轻理性,一是围绕“学用结合”突出老年教育的实践性。老年人在生理变化上共同特征是记忆力、视力、听力等相对较差。加之他接受老年教育又具有“短时性”而不适宜于从事高深持久的脑力劳动,难以接受注入式的理论教育,这就决定了校老年教育必须突出实践性。首先,学科内容方面我注重贴近并直接服务于老年人的生活。其次,教学方法上,注重讲授与示范、课本与现实、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真正使学员学有所得。特别是近几年来,为突出实践性办学,把专业实践课作为教学的重头戏,同时,还大胆改革完善教育内容,赋予教育内容以更加鲜明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根据老年人生活实际和需要,先后开设了种植养殖、家电维修及保养使用,老年养生保健、烹饪、老年人社会问题和政策”识别假币与假冒伪劣产品”老年人购物消费指南”等学科,由于内容贴近老年人生活,注重培养和提高老年人生活技能,增强自我服务能力,有很强的实用性、指导性、现实性,因此受到老年人的普遍欢迎。

努力为老同志改善和优化学习软环境。首先,二是围绕“学乐结合”突出老年教育的娱乐性。围绕“寓教于乐”做文章。课程设置上增设了文体课,内容涉及歌舞、游艺、卫生保健、书画等,并将专业课、理论课同文体课穿插安排,同时适当缩短理论学习时间,相对延长文体课时间,使学员学习生活有声有色、有张有驰、劳逸结合,有效地增进他身心健康。其次,教学形式上,突出故事性、趣味性,如经常搞答辩、评比、研讨等,使课堂教学始终充满情趣和生机,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感染力。

已从求知、求乐、求健开始向奉献、实现人生价值方面转变。学以致用,三是围绕“学为结合”突出老年教育的服务性。老年人参加学习的动机。以学促为”已成为广大老年人参加学习的追求目标。实践证明,广大老年学员通过学习,所发挥作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为地方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老年教育硕果累累。

三、学有所为。

拓宽了思路,老年大学的学员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更新了观念,增长了知识和技能,增强“老有所为”本领。为家乡的三个文明建设尽心尽责作贡献。现在校的180多名学员中,有80%成为乡、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骨干。仇堆村学员于九年,带头学习多种经营知识,全村带头发展苗木,栽植果树,年均获利3000多元,自己富有了没有忘记身边的群众,年以来,每年为周围的特困户免费提供苗木,带动下,全村有近40%贫困户先后走上了致富路,本人也先后五次受镇党委、政府的表彰;今年73岁的离休干部王加其充分发挥自己以前当干部的优势,把在老年大学里学到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民事调解等知识结合农村工作现状,年请人编写小剧本,和本村的几位文艺爱好者组成响水县第一支老年业余文艺宣传队,采用跑“旱船”快板书、表演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顾年老体弱,带队走村串庄,宣传计划生育,破除封建迷信、反对赌博等。几年来,为乡亲们田头送戏100多场,近几年他组织的文艺宣传队还被邀请到涟水、灌南等县的部分乡镇演出,深受群众的喜爱;学员杨章元同志年自费去外地为纪圩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筹资4万多元;年,离休干部穆飞见大拐小学校舍破漏,主动捐出300元,修建校舍;黄圩居委会老年学员吴安江、高庄村学员陈东初、大兴村学员崔如林等老同志连续多年担任当地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发挥了余热。年以来,围绕学为结合,组织了十几名离休老干部、老退休教师、老党员,搜集整理黄圩籍烈士事迹材料,撰写革命历史回忆录,总结挖掘老年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还组织学员成立了宣讲团”关心下一代协会”老年文艺队”等组织,组织他围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党的方针政策,深入田间村头、学校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政治宣传教育和慰问活动,发挥政治优势,巩固和扩大了老年教育成果,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但与全市兄弟乡镇相比,镇创办老年大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工作中,将以先进为榜样,扬长避短,真抓实干,努力把全镇老年大学的创办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黄圩镇的三个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贡献。

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做好新形势下关心下一代工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近年来,黄圩镇关工委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广大老同志紧紧围绕市、县关工工作中心,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科技教育,通过发动“五老搞三帮”举办农村青年科技政治学校、大力开展扶贫助学、办好家长学校等工作,千方百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为实现“两个率先”宏伟目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积极创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环境。

一、加强领导。

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党委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是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近年来,黄圩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工程常抓不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党委工作议事日程,坚持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会办关心下一代工作,全面部署关心下一代工作。同时,党委明确一名分管党务的副书记兼任镇关工委主任,明确村(居)关工委组织由村(居)党支部书记兼任关工委主任,统筹协调组织开展村级关心下一代工作,为了保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顺利开展,镇将关工委工作坚持“三纳入”四统一”即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规划,纳入年终考核评比内容;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表彰,此基础上,还有计划、有目的定期开展关工组织骨干培训,提高其道德修养、业务素质,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充分调动和保护基层老同志的积极性,保证基层关工委工作的高效运转,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关心老同志,帮助老同志解决实际困难,对工作中遇到老同志难以解决的问题,镇党委主动协调,为老同志排忧解难,特别是对镇、村(居)关工委主持日常工作的专职副主任的补贴问题,镇党委领导亲自过问,保证了关工委工作人员的报酬落实到位,从而提高了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

不断壮大和优化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

二、健全组织。

镇认真挖掘全镇关爱资源,动员、组织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是做好关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不断充实和优化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加入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行列。按照省关工委“建设开放型关工委”要求和市、县各级关工工作要求,首先把有条件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尽可能多地动员出来。首先对全镇“五老”分布状况进行排查,特别是老科技、老政法、老教师,哪些人可以“出山”向党委分管领导作汇报,请他出面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大造老同志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光荣的社会舆论,普遍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学习“三顾茅庐”精神,登门诚请老同志“出山”同时,还以镇党委名义向“出山”老同志颁发聘书,从而增强了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至目前为止,己吸纳63名老同志投入到关工队伍中,从而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关心下一代骨干队伍。冯光红,年出生,就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后从事教育工作,位具有近60年党龄的离休老干部,教育下一代的活教材,年镇关工委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为了请冯老“出山”镇党委分管副书记亲自出马,做冯老特别是其家人的思想工作,当时年近八旬的冯老住在响水县城的儿子家里颐养天年,让他参加宣传团,全镇各中小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虽然冯老同意“出山”但其儿子怎么说也不同意,这也难怪其家人,都己年近80老人了当然舍不得让老人再去操这份心,受这份罪,后来我又请与冯老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上门做其儿女工作,诚心感动下,冯老终于“出山”近十年来,冯老亲自编写宣讲稿,参加宣讲活动,至今累计宣讲近百场。

从老同志实际出发,其次。做好组织工作。根据老同志的特长,分别组织老同志成立了中小学校外教育辅导队伍,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主义宣讲团、法制教育报告团、转化失足青少年帮教队等,定期开展教育活动。

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

三、强化教育。

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1筹建教育基地。

曾经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黄圩镇作为革命老区。这些都是教育青少年的生动教材,为了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用身边的革命烈士事迹教育下一代,年,组织老同志在全镇范围内宣传建碑立传育后人的重要意义,得到全镇广大干群的热烈响应。为了核实烈士身份,补充分征集史料,组织老同志一边到县党史办、县志办、民政局查找历史资料,一边到全镇24个村140多个村民小组,走村串户,召开老党员、老干部、老复员军人、老农民座谈会,挖掘老人头脑中的历史记忆,寻找线索和证据。为了核实王习纯、郑友艮等烈士材料,关工委副主任杨金台先后6次去淮安、5次去连云港,走访近千位老人,召开近百次座谈会,辗转近万里,南京、上海、山东、河北到处都留下了足迹,年腊月,调查核实湾圩村烈士刘政权事迹材料时,杨金台冒着零下十多度的严寒在射阳县几个镇村调查近1个月,白天挨家挨户找老人了解情况,晚上在灯下整理材料,由于疲劳和寒冷,杨金台的胃病复发,虽然疼起来是满头大汗,可他一刻都没有停止调查工作。通过几年的调查取证核实整理,最终确认黄圩镇共有烈士83名,原来县志记载的59名基础上增加了24名,并对每位烈士都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档案材料,为开展对青少年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

镇关工委在向县民政部门和县关工委积极争取的同时,为了筹集建碑资金。还组织老同志积极宣传动员全镇广大干群和师生为建碑伸出援助之手,老同志的倡议下,全镇党员干部带头捐款,广大群众、师生员工纷纷解囊,很短的时间内,镇关工委先后收到捐款6万多元,全镇先后建立了24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和1座“日军侵占黄圩罪证碑”

用好教育基地才是真正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教育基的作用,建好教育基地是基础。用烈士事迹更好地教育下一代,每逢重大节日,镇、村(居)关工委老同志都要组织青少年到附近教育基地祭扫活动,各村青少年入党、入团、入队的宣誓仪式,也在教育基地举行,几年来,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己达5万多人次。为了使革命传统教育真正行之有效地开展,并深入到每个青少年的心中,年,镇关工委组建了一支由退休教师杨章元、陈东初等13位有一定知名度、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组成的老年巡回报告团,明确内容、制定计划,按计划到学校讲课,每周一次,不管风霜雨雪,还是严寒酷暑,报告团从未间断。去年4月7日,大风裹着黄砂,刮得人眼都睁不开,报告团的同志们仍然骑着自行车去离镇10多里的双烈小学作报告,6月下旬,老同志们冒着36摄氏度的高温到湾圩、云彩、均平、龙马等小学作报告,离休老教师陈东初,身患多种癌症,靠药物维持生命,可他一场报告都没有缺过,说,属于我时间己经不多,再不抓紧时间多作几场报告,一倒下去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报告团所到之处,深受师生的好评。

提高法制观念。2开展法制教育。

镇关工委积极配合学校、综治办,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建立完善中小学法制学校3所,由3名优秀干警任法制副校长,由24名离退休老干部任校外辅导员,每学期定期组织法制报告团深入学校作法制报告,采用以案说法,剖析犯罪原因,引导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深受师生及家长的欢迎。近年来,年均向中小学生宣讲达10场,中小学生受教育率达100%今年春学期,还组织2500多名中小学生举行联名向网吧告别签字仪式。为配合“建设平安黄圩,创建最安全地区”活动,组织老同志深入各中小学、各村(居)广泛宣传创建最安全地区的意义,组织开展“建设平安黄圩,从我做好”万人签名活动。

坚持为青少年办好事办实事。

四、增强服务观念。

黄圩镇关工委结合自身优势,近年来。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少年办好事、办实事。